ZKIZ Archives


劉永好的新希望:玉米進口配額「一視同仁」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2/xMMDAwMDIzNDIxMA.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42

強訂配額 左丁山

2012-03-13  AD

未必位位女士都鍾意日日對住啲數字,個個星期計 ROE、 IRR呢啲咁悶嘅投資評估準則,就算做咗會計師、 CFA之後,到咗三十零歲,結婚生子生女,唔少女士就唔係想繼續拼搏做女強人嘅嘞,此乃人之常情,或者係天生出嚟嘅人性。金融 B話歐洲女性未必羨慕 IMF總裁拉嘉德女士嘅(前法國財政部長,前 Baker& McKenzie主席),佢地可能更鍾意做藝術家,時裝設計師,教師等等職業,如歐盟硬性規定企業董事局有起碼四成係女性,未免強人所難。
歐美政 府就係喜歡規定這,規定那,美國大學收生有種族配額,取錄非洲裔、拉丁裔學生有一定數量,不純睇成績,反之白人及亞裔即使考 SAT或中學 GPA高於黑人,都未必有機會入學,唔信就可以試吓加州大學柏克來與 UCLA。點解會咁,就因為美國有 affirmative action(平權)保護黑人,州立大學與私立大學都以達到學生種族多元化為目標及藉口,錄收考試成績稍遜嘅黑人。
幾年前密芝根大學被亞裔及白人 學生控告歧視,佢地成績好都不獲取錄,單官司打到上最高法院,大學勝訴。最近最高法院放出消息話要重新處理同樣事件,令啲大學招生辦公室大為緊張。剛於去 年十二月,奧巴馬政府先至發出指引,要求大學設法增加學生種族多元化,背景多元化(如多收清貧學生)及來源多元化(如不要集中於著名中學學生),如果大學 按指引做,他日被成績優異之白人或華裔學生控告歧視,最高法院又受理嘅話,好多美國大學嘅收生政策會一片混亂。
加州大學柏克來分校有一啲屬於共和 黨或保守派嘅學生在去年九月發起賣曲奇,價錢視乎族群而定,同樣一袋曲奇賣俾白人學生價錢要高啲,賣俾黑人、拉丁裔、印第安人就便宜啲,引起非議及投訴, 話價格歧異含種族歧視成份。但共和黨籍學生回應話:「同平權行為有乜分別呀?學校收生以種族性別列入考慮標準,咪即係一樣?」呢批學生反對歧視嘅方法有啲 創意,以價格帶出爭議點,人人都明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07

進口棉壓港 配額炒至每噸4000元

http://www.eeo.com.cn/2012/0728/230879.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龐麗靜 青島數日桑拿天讓李群先火氣很旺,但火上澆油的是,這位來自寧波前程進出口公司負責棉花進口的副總經理發現,進口棉因配額不足,已經在保稅區倉庫裡堆積如山。

截至7月26日,青島保稅區內十多家棉花保稅倉庫基本已告貨滿。儘管有的倉庫倉儲費用已經從平常的每噸每天七八毛錢,漲到了2元錢,但仍然不斷有入庫的單子飛來。青島保稅區的倉庫放不下,周邊高密、濰坊、青州的倉庫也火了起來,庫存在不斷增長中。

7月26日,進口棉花比地產新疆棉每噸低4618元,此前價差最高時曾達到每噸5504元,價差吸引了大批貿易商囤積進口棉試圖轉售國內獲利,然而棉花進口配額把他們擋在門外。「棉花貿易已經讓配額卡住了,進口棉來了都放在保稅庫裡。」李群先說,市場上已經把配額價格炒到了每噸4000元左右。

李群先所在的公司對進口棉的下賭貨量很大,10萬、8萬噸進貨的時候都有,據稱2010年行情好的時候做進口棉生意賺了2個多億,但去年和今年賠了很多, 現在還有上萬噸棉花壓在倉庫裡。

棉花壓港這些年很少見,今年的行情卻讓大多數棉花貿易商始料未及。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累計進口棉花305.5萬噸,同比增長130.2%,僅山東口岸上半年就累計進口棉花70萬噸,同比增長53.5%。

按照李群先的估算,今年迄今為止,國家已經發放了總計250萬噸棉花配額,這些配額已經用完了。這意味著,至少有50多萬噸進口棉花因為沒有配額,而無法通關。

一庫難求

7月26日下午,杜姮接了325噸進口棉入庫。作為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操作部經理,一個月前她就已經不敢放手接入庫單了,這個單子是她那時做出的計劃。「目前公司入庫計劃是8000多噸,而現在的出庫計劃只有1000多噸,相差太懸殊。」杜姮說,公司在青島保稅區的2萬多平方米倉庫,每個倉庫都已是滿倉,棉花堆積已經接近庫頂。

往年的5月至10月是宏川物流的出庫期,到七八月份已經很少有棉花入庫,9月和10月庫存基本就剩50%左右。而今年的入庫計劃已經排到了9月份,出庫卻很少。

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韶斌對本報表示,今年青島保稅區倉庫都已經爆滿,一庫難求,所以,到港貨物就往青島港周邊保稅倉庫推延。濰坊、高密、淄博、青州、禹城等,貨物到了這些倉庫,成本雖然是增加的,紡織企業選貨看貨也不方便,但貨主沒有辦法,只能往周邊倉庫存放。

青島保稅區內另一家較大的棉花物流企業青島金宇物流有限公司,進口棉花庫存量也達到3.5萬到4萬噸的滿負荷狀態。青島保稅區內共有十多家這樣的棉花保稅倉庫,目前都已告貨滿。

進口棉囤積乃至壓港,原因在於今年進口棉花與地產新疆棉之間價差很大。數據顯示,7月25日國內外棉價價差是每噸4433元。7月26日價差是每噸4618元。價差擴大每噸185元,近期價差最高時曾達到每噸5504元。

賈韶斌告訴本報,國外與國內這麼大價差,國內紡織企業喜歡用進口棉,以求降低成本。而貿易商也有積極性參與進口貿易。但國家為保護棉農利益,採取兩個宏觀調控手段,一個是有配額管制,少發配額,進入中國的儘量少;另一個是收儲制度。

據悉,配額發放,國家每年發放配額不少於89.4萬噸,這是關稅內配額,只需交納1%關稅,每年1月1日按時發放。同時,根據進口棉需求程度不同,國家在不確定的日期,還將追發滑准稅的配額,業內稱為5%關稅配額。滑准稅是在5%-40%範圍內滑動,按照進口棉花價格而定滑動比例。追發的數量不確定,也不公開,一般在100萬-200萬噸之間。

按照寧波前程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市場調查結果,今年迄今為止,國家已經發放了總計250萬噸棉花配額,這些配額已經用完了。而去年配額總計在360萬噸左右。

7月26日,在青島保稅區倉庫看貨的貿易商隆盛祥業務經理劉兵說,隆盛祥在保稅區倉庫還有幾百噸的進口棉,但配額現在很緊俏,沒有配額出不了貨,而國家發放的配額基本用完了,現在每家貿易商都很難。

青島保稅區內知情人士稱,貿易商必須保證一定的業務量規模,因為大宗商品利潤率並不高,所以如果客觀情況不具備,比如貨物進來了,但沒搞到配額,或者國家發放配額少、或者發得晚,都對貿易商有很大影響,「這裡面就有賭博成分」。

倒賣配額

上述青島保稅區知情人士稱,棉花進口配額是國家發給紡織企業的,通過逐級上報獲得批準得到配額,都是當年發放當年要用出來。或者賣掉,否則第二年國家就不發了。

由於目前進口棉花價格便宜,按配額進口交完關稅增值稅,還是比國內棉價便宜很多,所以目前一個現象是,拿到配額的紡織企業,如果不用,就會拿到市場賣掉。「賣配額很簡單,而且來錢很快,都是現金交易。」

隆盛祥業務經理劉兵表示,有配額的企業還是少數。實在拿不到配額,交上40%的關稅也可以直接通關,但成本就實在太高了,僅有不多的利潤空間。因此,一般貿易商的生存方式就是,等紡織廠拿到國家發放的配額,貿易商將進口棉賣給紡織廠,或者從不用配額的紡織企業買來配額。

據知情人士透露,配額交易一般是簽訂代理協議,以代理形式進行。很多有配額的紡織企業,不具備與外商談判的能力,就交給貿易商去購買進口棉。或者有的企業,乾脆就把配額賣掉,換回現金。這些錢很容易到手。賣配額是零成本。賣配額的企業,都是把錢賺了再說。他們需要棉花,可以購買新疆棉或者地產棉,或者買通出關的棉花。

貿易商與紡織企業之間的交易,有時是通過掮客(配額經紀人)撮合。掮客提供信息,給有配額的企業和貿易商,哪家貿易商出錢高,紡織企業的配額就賣給哪家貿易商。

李群先說,買配額的事情,小貿易商會這麼做,大的貿易商一般不做,因為賬面處理也有問題。大貿易商就是看誰有配額,就收他們的美元信用證,然後紡織企業自己去報關。

青島保稅區內知情人士說,寧波前程在2010年行情好的時候做進口棉生意賺了2個多億。去年和今年賠進去了很多。他們下賭的貨量很大,10萬、8萬噸進貨的時候都有。

寧波前程進出口公司業務經理李德磊說,現在的情況下就是等市場發生變化,有了價格優勢才好銷售出去。9月份之後國家收儲,市場價格拉起來之後,如果棉花價格到了19500元以上,我們可以以每噸19200元或者19300元賣出去,以美金方式交易,賣給有配額的企業。「但在這種賭博中,有時信用證到期,虧錢也要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配額的問題也不是貿易商能夠解決的。」青島保稅區的知情人士稱。

限制總量

「國家不追發配額,這些進口棉花就會都憋在保稅區倉庫裡,把配額黑市價格逼得很高,所有的錢幾乎都被那些有關係拿到配額的人,幾乎以每噸4000元的價格拿走了。」李群先表示,紡織企業拿到的棉花價格反而很貴,對企業來說沒有競爭力。

他認為,任何國家、任何產業鏈中,都應該有貿易商這個群體合理存在的。產業鏈中每一個環節都有合理存在價值。按照李群先的估計,今年寧波前程也要虧損幾個億。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外棉花價格雖低,國家並沒有增加配額發放總量。因為國家每出台一個政策,都是雙刃劍,出台配額政策,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國內棉農利益,如果放開,進口棉大量充斥國內市場,國內棉花更沒法賣。

但是限制棉花進口,紡織企業日子又比較難過,成本與國外之間比較太高了,所以國家對於配額究竟多少、何時發放,也要拿捏很準確,才能讓棉農、紡織企業、物流商日子都儘可能好過,這是很難的事情。

李群先說,現在有的貿易商每噸虧6000元也在賣貨,沒辦法,因為信用證到期了,必須還銀行資金。貨物壓在港口,不得不賣。假若國家再發放100萬噸配額,或許可以解決貿易商的燃眉之急,解決棉花壓港問題。

對於公司壓港貨物的處理,李群先說,只能等到9月份,整個東南亞國家都很缺棉花的時候,再賣給東南亞。因為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再賣回給印度,因為印度現在也很缺棉花。他們已經把棉花都賣了給中國了。

李群先說,眼下寧波前程正在做把棉花銷往國外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也跟國內客戶溝通。對接的客戶山東省佔比最多,能佔客戶總量的1/3。還有全國各地其他客戶。一個月之後,國內廠家也要買棉花。如果國家一旦發給紡織企業配額,寧波前程就把這些進口棉花賣給這些紡織企業。

但9月份究竟會以怎樣的價格賣給東南亞這些國家,李群先說,「賣價現在還不好說,總之棉花不能總在保稅區壓著。到時候價格高不高也得出手了。指望在中國銷售,不發配額就是死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62

內外價差每噸近4000元 棉花配額被指淪為尋租工具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27501.html

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昨日在上海表示,中國的棉花體制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由於實行棉花收儲和進口配額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棉花價格大幅高出國際市場,今年上半年影響中國紡織業出口創匯約100億美元。

杜鈺洲是在出席「2012紡織服裝高峰論壇」時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今年1~7月,全國紡織服裝業出口1374億美元,同比下降0.2%,這是新世紀以來首次出現。

一位企業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國外棉花1噸含稅價格1.4萬元,國內棉花價格則為1.8萬元,中國紡織企業與其他國家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經營困難很大。

此前,中國最大的棉紡織企業魏橋紡織(02698.HK)發佈的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人民幣77.1億元,較2011年同期下降約4.0%;其母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約為人民幣5400萬元,較2011年同期下降約90.1%。2012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毛利率約為5.4%,較2011年同期下降約7.3個百分點。

魏橋集團對於業績的大幅下滑公開解釋是:「期內,中國國內棉花價格一直維持低位;同時,國際棉花價格大幅下滑,使得國際棉花價格大幅低於國內棉花價格,導致紡織品市場競爭壓力增大,中國棉紡織品價格提升難度較大,從而對本集團的整體盈利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2011年,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發佈《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確定以每噸19800元敞開收購棉花,市場受此影響,棉花價格止跌回升穩定在收儲價格線附近,但是國際市場棉花價格疲軟,遠低於國內棉花價格。另外,中國對棉花進口進行配額管理。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中國進行棉花收儲和進口配額管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進行配額管理,國外棉花特別是美國、巴西等棉花的種植和收割都實現了機械化,棉花質量較高,成本較低,如果放開進口,中國棉花很難抵抗得住。

杜鈺洲認為,上述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已經出現異化。以棉花進口配額為例,有資質的單位進口棉花,但是需要棉花的生產企業拿不到,或者拿到的很少,企業要拿到棉花進口配額,一噸配額要額外支付3000~4000元。

他進一步表示,這是瓜分企業利潤的不合理現象,侵犯了實體經濟的利益,給紡織企業造成很多困難。「沒有什麼理由可以否認,配額就是尋租體制」。

業內人士認為,棉花收儲、配額管理等造成國內棉花價格比國外高,其實最合理的做法是國家直接補貼給農民,而不是以收儲價格托市的形式干預市場價格,讓紡織企業陷入被動,但是有關部門也有自己的難處,國內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成本較高,給農民1元的直接補貼,付出的行政成本可能就要1元,因為有些地方可能會剋扣補貼。

企業界人士對此表示擔心,如果國內外棉花價格差長期存在,紡織企業將被迫境外建廠,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為例,當地棉花的價格只有中國的2/3,這位人士說中國紡織企業有一天在美國建廠並非不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15

風電、太陽能重大利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臺在即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5&page=1&extra=#pid5695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24 09:09 編輯

風電、太陽能重大利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臺在即 指標完不成將追責
作者:王秀強

我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幾經修訂,出臺在即。這項被稱為最難產的能源政策,目前正在征求各方建議,方案再次修訂後將上報國務院審定。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方案出臺後,國家將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電網企業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通過強制性政策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這對於風電、太陽能等產業而言是絕佳的利好。

能源觀察獲悉,由國家能源局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下稱“《考核辦法》”),8月份已經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並原則通過。

發改委主任辦公會主要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東部地區應承擔更多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責任,提高東部地區配額指標;
二是強化電網企業承擔完成配額的責任;
三是配額指標分基本指標和先進指標兩級進行考核。

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能源局將修訂後的文件再向財政部、環保部、國資委等部委,各省政府及發改委、各電網企業和主要發電企業征求意見。

根據方案,計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包括:
1、本地區生產並消費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2、從區域外輸入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3、本地區可計量的自發自用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特別註意的是:向其他區域輸送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計入受端地區,不再計入送端地區。根據《考核辦法》,國家將為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確定可再生能源配額,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測和考核。對於未完成配額指標的省份,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將暫停或減少當地化石能源發電項目規模;電網企業不能完成指標的,向國務院作出專門報告。




(轉自能源觀察)


附:21世紀經濟報道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臺在即 指標完不成將追責

本報記者 王秀強 北京報道


我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幾經修訂,出臺在即。這項被稱為最難產的能源政策,目前正在征求各方建議,方案再次修訂後將上報國務院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下稱“《考核辦法》”),已經由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並原則通過。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能源局修訂後再向財政部、環保部、國資委等部委,各省政府及發改委、各電網企業和主要發電企業征求意見。


根據8月份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的《考核辦法》,配額指標將分為基本指標和先進指標兩級進行考核。按照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須達到基本指標,鼓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超過基本指標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


強制措施發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臺後,國家將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電網企業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通過強制性政策為地方政府、電力企業戴上緊箍咒。


按照《考核辦法》,國家將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納入配額制考核範圍,具體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發電和海洋能發電等技術,具備規模化發展的主要是前三項。


一位能源專家稱,設計這種機制的原因考慮的是非水可再生能源所具有的特殊性。水電技術和產業已相當成熟,而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新興可再生能源還很弱小,開發成本高,市場需求有限,不能用發展大能源的模式來發展可再生能源。


但是,配額制具有強制性,執行過程則有強烈的行政性和計劃性。在方案制定過程中,有諸多不同意見,僅是理論研究就有十余年時間。


今年8月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專門討論《考核辦法》。熟悉方案制定的人士介紹,這次會議主要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東部地區應承擔更多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責任,提高東部地區配額指標;二是強化電網企業承擔完成配額的責任;三是配額指標分基本指標和先進指標兩級進行考核。


根據方案,計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包括:本地區生產並消費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從區域外輸入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以及本地區可計量的自發自用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向其他區域輸送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計入受端地區,不再計入送端地區。


地方政府、電網企業是責任主體


根據《考核辦法》,各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及省級電網企業共同承擔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責任。


其中,地方政府承擔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行政管理責任,國家電網企業對所屬省級電網企業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承擔領導責任。而各主要可再生能源電力經營企業按項目所在省人民政府的要求,承擔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投資的責任,履行高效進行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的義務。


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對權益發電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的發電投資企業(集團)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投資和生產情況進行監測評價,並按年度公布監測評價報告。


此外,《考核辦法》提出嚴格的監管要求。對在考核期未達到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基本指標或在年度中進展明顯滯後的省,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可采取暫停下達或減少其化石能源電力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等措施,有效調整有關地區的能源結構。未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基本指標的省及所隸屬的國家電網企業應向國務院作出專門報告。


對於在考核期超過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基本指標的省,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在對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進行考核時,將超過基本指標部分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完電力消費量按照等價值折算成節能量,不計入該地區能源消費總量的控制限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08

稀土行業:出口配額時代終結 價格將走出底部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8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24 10:24 編輯

稀土行業:出口配額時代終結 價格將走出底部
作者:彭波 謝鴻鶴 徐張紅
投資摘要:
2006年至今跟蹤稀土行業已8年有余,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國稀土行業的頑疾在於黑色產業鏈過於龐大,而政策執行力偏弱,在社會資金的炒作下稀土價格總是呈現出暴漲暴跌,下遊行業亦深受其苦。時至今日,隨著稀土WTO終裁敗訴結果的公布,1998年至今已有十六年歷史的出口配額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如何防止歷史上稀土“白菜價”的再次發生是擺在企業、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而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便是行業趨勢在哪里?投資價值在哪里?

讓人欣慰的是,通過參加第六屆包頭稀土大會,經與政府官員、行業人士的廣泛交流後,我們更加堅定了對於“稀土價格將走出底部,全球競爭格局有望重塑”的判斷。基於這一行業趨勢性變化的判斷,稀土板塊的投資價值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我們認為,稀土價格將經歷兩步走:
1)目前收儲政策效應已經在逐步顯現,價格已然觸底。而後續的政策組合拳(如六大集團成立、打擊官商勾結、治理黑色產業鏈等)也有望將在2014年底前加速出臺,(如近期工信部首次公布稀土落後產能淘汰名單,江西尋烏縣開展稀土打黑,工信部等多部委組成的專項調查組對湖南省稀土進行專項檢查)。重要的是,我們不懷疑這屆政府對於腐敗的打擊力度,政策執行力或超預期。
2)政策制度的建立為實現稀土(特別是輕稀土)“有序出口”提供了保障,我們看好出口放開所帶來的短期稀土價格拉動效應,稀土價格向國內外價格均值回歸為大概率事件。
3)而中長期來看,從價資源稅的實施、環保成本的加大、以及需求的增加(新興和轉回)有望提供價格長期上漲的源動力。
4)在中國實施“保護中重稀土,放開輕稀土”這一輕重有別的治理思路下,我們亦可預期的是,全球稀土競爭格局有望重塑,尤其是中國輕稀土出口的放開或使得海外輕稀土企業生存日艱,而正在轉型中的具備絕對資源優勢的包鋼股份(600010)有望成為不二的全球資源型輕稀土霸主,且將成為制度性紅利帶來的“量價齊升”最直接的受益者。

投資建議
稀土出口配額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將倒逼國家加快對稀土行業的治理,加大稀土板塊配置正當時。中長期看,輕稀土競爭格局有望重塑,量價齊升可期。
我們認為定增後,包鋼股份將擔當起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逐步轉型為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按照資源估值、PE估值等估值法,公司內含價值區間為 7.07-7.79 /股(攤薄後),即仍有40%-50%的提升空間,且中長期存在多個溢價因素的存在,這包括定增或為集團國企改革第一步、資源價值高價格彈性(稀土價格10%↑,資源價值30%↑)、富有釷/鈧等稀貴資源等,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短期催化劑:下半年稀土政策組合拳漸次發力而來。

風險提示:經濟下滑超預期,及包鋼股份定增未獲通過的風險


目錄
前言:再議“中國有稀土”,十六年輪回,出口配額2015年退出歷史舞臺或成分水嶺
一、稀土價格走出底部:第一步之價格見底,政策加速出臺
1、稀土價格已經跌至底部:與“2010年及2013年7月份水平”相當,部分冶煉分離廠出現停產
2、價格走出底部,收儲兌現第一步:2013年收儲確定,收儲方式和形式更為成熟;打造常態化收儲機制
3、2014年底將迎來一波“政策組合拳”,執行力無須過分擔心
二、稀土價格走出底部:第二步之出口帶動價格回歸,“資源稅+環保+需求增加”則提供中長期上漲基礎
1、放開出口:價格向國內外價格均值回歸是大概率
2、“資源稅+環保+需求增加”則提供中長期上漲基礎
三、分品種進一步來看,競爭格局有望重塑;輕稀土面臨“量價齊升”的局面
1、中重稀土:常態化收儲+適度縮減中重稀土生產指標;體現其資源稀缺性,價格持續上漲
2、輕稀土:出口放開,市場化運作;保證價漲的同時,承擔占領國際市場,加強中國稀土話語權的重任
四、投資建議:加大配置稀土板塊正當時,中長期看好轉型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中的包鋼股份

前言:再議“中國有稀土”,十六年輪回,出口配額2015年退出歷史舞臺或成分水嶺
從第一篇稀土深度報告《國家政策收緊,行業拐點初顯-20060523》,到《讓我們共同見證“中國有稀土”的年代-20110520》,再至《稀土價格上漲的“兩步走”,內外價差回歸是大概率,短期可繼續介入稀土行情,長期投資能夠給予溢價的標的-20140803》,我們跟蹤稀土已近8年有余。期間經歷了2010-2012年稀土價格和股票的暴漲,亦經歷了暴漲之後的暴跌。

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國稀土行業的頑疾在於黑色產業鏈過於龐大,而政策執行力偏弱,在社會資金的炒作下稀土價格總是呈現出暴漲暴跌,下遊行業也深受其苦。我們也看到國家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政策措施來進行行業整頓和治理,思路也從單一的“行政命令式”,轉歸“行政、市場並重,大集團制”的建設上來(如圖表 1)。

而時至今日,隨著稀土WTO終裁敗訴結果的公布,1998年至今已有十六年歷史的出口配額或將在2015年退出歷史舞臺,如何防止歷史上稀土“白菜價”的再次發生是擺在企業、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

讓人欣慰的是,通過參加第六屆包頭稀土大會,經與政府官員、行業人士的廣泛交流後,我們更加堅定了對於“稀土價格將走出底部,全球競爭格局有望重塑”的判斷。基於這一行業趨勢性變化的判斷,稀土板塊的投資價值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我們認為,稀土價格將經歷兩步走:
1)目前收儲政策效應已經在逐步顯現,價格已然觸底。而後續的政策組合拳(如六大集團成立、打擊官商勾結、治理黑色產業鏈等)也有望將在2014年底前加速出臺。重要的是,我們不懷疑這屆政府對於腐敗的打擊力度,政策執行力或超預期。
2)政策制度的建立為實現稀土(特別是輕稀土)“有序出口”提供了保障,我們看好出口放開所帶來的短期稀土價格拉動效應,稀土價格向國內外價格均值回歸為大概率事件。
3)而中長期來看,從價資源稅的實施、環保成本的加大、以及需求的增加(新興和轉回)有望提供價格長期上漲的源動力。
4)在中國實施“保護中重稀土,放開輕稀土”這一輕重有別的治理思路下,我們亦可預期的是,全球稀土競爭格局有望重塑,尤其是中國輕稀土出口的放開或使得海外輕稀土企業生存日艱,而正在轉型中的且具備絕對資源優勢的包鋼股份(600010)有望成為不二的全球資源型輕稀土霸主,且將成為制度性紅利帶來的“量價齊升”最直接的受益者。

十六年輪回,中國稀土出口的放開或為中國稀土行業一個標誌性事件;承接2011年的見證中國有稀土的年代,是為再議“中國有稀土”。我們亦將在下文各部分再次詳細論述我們對稀土行業趨勢性變化以及包鋼股份投資價值的看法。

一、稀土價格走出底部:第一步之價格見底,政策加速出臺
1、稀土價格已經跌至底部:與“2010年及20137月份水平”相當,部分冶煉分離廠出現停產
雖然稀土價格在2013年7月因為贛州打擊黑色產業鏈及收儲預期有過觸底反彈,但隨後經歷過三輪馬拉松式的收儲談判之後,收儲均未兌現,加之需求並未出現明顯好轉,稀土價格伴隨著貿易商的間歇性拋售一再回落,目前已處於2010年時以及2013年7月份時的低點。

而稀土礦價格又較為穩定,稀土礦與氧化物間價格倒掛現象日益明顯。在此情形下,許多稀土冶煉分離廠處於虧損邊緣,我們可以從主要稀土冶煉上市公司(包鋼稀土、五礦稀土和盛和資源等)季度報表中可以明顯看到這一點。

以至於企業無法繼續降價銷售,而越來越多的企業采取停產或停止出貨的現象。


2、價格走出底部,收儲兌現第一步:2013年收儲確定,收儲方式和形式更為成熟;打造常態化收儲機制
據業內人士透露,2013年的稀土收儲已經確定,除氧化鏑和氧化鋱價格沒有談好,其他稀土氧化物價格和收儲量都已確定,包括交貨時間和方法。我們認為本次收儲有以下幾個特點:

Ø  2013年收儲從13年年中到14年年中經歷超過三輪馬拉松式的收儲談判,顯示政府對收儲更為重視,更為負責,收儲方式和形式更為成熟。收儲品種以中重稀土為主。

Ø  國儲局收儲時更加重視自身利益及收儲效果。①本次收儲價格僅比目前的市場價格高出不到10%(2012年收儲價格則高出市場價格在20%以上),而不是盲目高價收儲(以至於氧化鏑和氧化鋱價格還沒有談好),減少市場囤貨炒貨心態。②同樣的收儲資金在較低的價格下,可以進行更多數量的收儲,減少社會總庫存,進而推動中重稀土價格自然回升,這樣的收儲效果更好。③本次收儲量基本與市場預期一致,但由於收儲價格較低,收儲資金應該會有較多剩余(目前測算本次暫時只用了67億元左右,而以前報道的是100-200億元),不排除持續性的收儲可能。

Ø  本次收儲貨源主要來自於幾大稀土集團的存貨,只有少量需要從市場上去收,從這個角度看,對市場直接影響有限。但幾大稀土集團存貨大幅降低後,後續的出貨量可能會較低,而中間商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上出貨意願不強,從這個角度看,對市場有積極影響。
綜合來看,國儲收儲方式和形式更為成熟。本次收儲對稀土價格有正面推動作用,但不會導致暴漲出現,更有可能是通過減少社會庫存,逐步推動稀土價格上行。

同時,隨著收儲方式和形式的日益成熟,我們認為收儲也將一改之前“企業通過收儲賺錢”的怪圈,這有利於政府和企業利益的一致性,收儲“常態化且正常化”可期。

32014年底將迎來一波“政策組合拳”,執行力無須過分擔心
而在企盼已久的收儲之後,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也將加速出臺。如下表所示,可以預期的後續政策包括加快六大稀土集團建設,新一輪打擊黑色產業鏈專項行動,落實生產配額制度等。其實政策組合拳並不新鮮,如稀土大集團建設早在2011年就已經提出,但重要的是我們認為本屆政府對腐敗采取了“零容忍”態度,而官商勾結一直是黑色產業鏈最大的癥結所在,這使得我們傾向於認為政策執行力或遠超市場預期。

二、稀土價格走出底部:第二步之出口帶動價格回歸,“資源稅+環保+需求增加”則提供中長期上漲基礎
1、放開出口:價格向國內外價格均值回歸是大概率
伴隨著上述國內政策制度的建立以及執行力的加大,我們並不認為稀土出口會出現2000年左右的無序狀態,而出口的放開則有望成為稀土價格上漲的催化劑這一點是我們與市場在“稀土價格如何走出底部”認知上最大的不同。市場主流觀點多論及WTO敗訴出口放開將倒逼政策出臺,如加速行業整合,打擊黑色產業鏈,也就是更多的從管控手段角度來判斷,或者說把稀土看作“政治商品”。我們更傾向於從出口帶動去庫存,國內外稀土價格將“均值回歸”的角度來看待“WTO敗訴”帶來的經濟影響,此為稀土價格上漲的第二步,當然有序出口是一大前提條件。同時預計大概率將在四季度放開稀土出口配額和關稅:
Ø  首先是,海外需求恢複明顯。2013年以來,稀土出口明顯增加,2013年同比增長38%,2014年上半年出口1.41萬噸,同比增長50%,配額使用比例達到91%。當然稀土價格下滑是刺激出口的一個原因,但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海外經濟的複蘇,這一點也與海外宏觀指標給出的複蘇趨勢相一致。這也就意味著放開出口後,稀土出口量突破3萬噸是很輕松可以看到的,這極有利於消化國內產品庫存並邊際改善供需結構。

Ø 這一點在焦炭行業存有類似的歷史經驗:2012年9月-2013年2月,焦炭價格從1288上漲至2074,上漲幅度達到了60%,背後的邏輯主要有兩條:其一為2012年年底鋼鐵行業的補庫存;其二便是焦炭WTO貿易爭端敗訴後,2012年12月17號焦炭40%的出口關稅取消,後續出口配額制改成了出口許可證,貿易商也紛紛囤貨以備出口。市場預期焦炭出口會回暖,進而利於消化國內的大量積壓庫存。

而在出口回暖預期帶動清庫存方面,我們認為稀土行業要優於焦炭行業。2004年以來焦炭的最高出口量為1500萬噸,僅占到每年3.5-4億噸焦炭產量的2-3%左右,而稀土方面,如果取消輕稀土出口配額,降低出口關稅(目前國外稀土報價比國內高40%以上),將刺激稀土出口,按照年均生產13萬噸計算(USGS數據),若出口量回暖至目前配額水平(3萬噸)將占到產量的20%強;而按照目前出口態勢,出口量或將遠超這一水平。

綜合來看,考慮到國內外價差的巨大(平均價差在40%左右),以及不排除貿易商在預期出口回暖時的囤貨行為,我們認為稀土價格向國內外稀土價格均值回歸是大概率事件(其中,輕稀土價格上漲空間我們在下文有具體測試和預估)。

2、“資源稅+環保+需求增加”則提供中長期上漲基礎
而從中長期而言,我們認為資源稅改革(從價征收)、環保成本的上漲以及需求的增加(新興+轉回)有望提供持續上漲基礎。

  • 稀土資源稅改革,從“從量計征”改成“從價計征”,在價格上漲時,實現企業與國家利益共享。目前的資源稅采用從量計征,資源稅占稀土價格10%左右(輕稀土每噸資源稅在0.5-1.4萬元,中重稀土每噸資源稅在0.6-3.6萬元),而稀土價格高時占比不到3%。稀土資源稅偏低,沒有體現稀土資源的稀缺性。從目前資源稅改革規劃來看,稀土資源稅改革可能將從“從量計征”改成“從價計征”。所以,一旦稀土價格出現上漲,相應的資源稅將增加,暨企業的成本將增加,但這實現了企業與國家利益共享。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包鋼股份由於後續將開發尾礦壩資源,或並不需要繳納資源稅。


  • 環保成本的提高,從成本端推動稀土價格上漲。以中重稀土為例,中重稀土精礦每噸加工成本為4-5萬元,環保成本為1.5-2萬元,資源稅3.6萬元,合計成本在10-11萬元/噸稀土精礦(TREO含量92%)。而目前中重稀土精礦銷售價格在18-19萬元/噸(不含稅),稅前利潤率在40%以上。而事實是,我們認為真實的環境治理成本應該遠大於目前企業付出的環保成本(估計每生產1噸中重稀土,環境恢複費用就達10萬元左右)。所以,如果考慮了真實的環境治理成本後,中重稀土精礦的成本將在20萬元/噸左右,將比目前提高1倍。




  • 新興需求以及潛在的需求轉回對價格中長期上漲的影響亦不能忽略。屬於功能型材料的稀土元素,其應用範圍也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得到發現。如釔可以用於固體燃料電池,以及超導磁體中。

更為重要的是,之前由於稀土價格大幅波動而不再使用稀土的領域也存在轉回跡象。如隨著能耗和性能要求的提高,國內空調寡頭之一的美的正在將壓縮機生產線從鐵氧體轉回釹鐵硼。


三、分品種進一步來看,競爭格局有望重塑;輕稀土面臨“量價齊升”的局面
當然,我們並不認為可以將輕稀土和中重稀土一概而論,這一點從國家2013年便確立的“輕重有別”的治理思路中便可見一斑。

1、中重稀土:常態化收儲+適度縮減中重稀土生產指標;體現其資源稀缺性,價格持續上漲
按照政府對於稀土行業“輕重有別”的治理思路,“常態化收儲+適度縮減中重稀土生產指標”是管控的一個方向,進而更加體現出中重稀土資源的稀缺性。這一點也在上文所提到的2013年收儲方案中得到了充分顯現。而再輔以上文所述的資源稅改革、環保成本的增加,中重稀土價格有望持續性上漲。

2、輕稀土:出口放開,市場化運作;保證價漲的同時,承擔占領國際市場,加強中國稀土話語權的重任
而輕稀土領域,我們認為國家更多的是“適度增加生產指標,放開出口並進行市場化運作”,使其承擔占領國際市場和加強中國稀土話語權的重任。這也符合我國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畢竟鐠釹等輕稀土為需求最大的兩種元素,被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等領域。這也就意味著,輕稀土將迎來“量價齊升”的局面:

  • 通過對比內蒙、Molycorp、Lynas各自輕稀土成本,模擬均價,我們認為輕稀土價格較目前至少有20-30%的提升空間:

1)如果中國稀土出口關稅及配額不取消,Molycorp、Lynas產品嚴格按FOB價格銷售的話,Molycorp、Lynas還有盈利空間,毛利率在30%以內(當然前提是企業能夠正常生產,但目前來看由於環保等方面的原因,其生產並不順利)。

2)如果中國稀土出口關稅及配額取消,假設按照目前國內含增值稅價格出口的話,Molycorp、Lynas基本不盈利。如果Molycorp、Lynas鑭鈰出現滯銷(因為全球供給過剩,假設僅售出70%),那麽將出現虧損(出現概率較大)。

3)輕稀土價格的上漲空間,取決於三個條件(不需要同時具備):①Molycorp、Lynas的成本情況,圖表 15的成本是公司預計的比較理想的成本,實際上可能更高。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目前的輕稀土均價處於底部。②鑭鈰的售出比例。如果假設Molycorp、Lynas鑭鈰均有30%比例(目前全球大致是這個水平)的滯銷,那麽成本將大幅上升,輕稀土均價就有20-30%的上漲空間(出現概率較大),才觸及Molycorp、Lynas的生產成本。③全球的稀土需求增長情況,這將決定全球稀土價格的平臺高度。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如果中國出口關稅取消,國內輕稀土價格較目前有20-30%的提高空間(相當於海外稀土價格下降20%),在這個平臺上,國內輕稀土企業能夠實現盈利,而MolycorpLynas幾乎實現不了盈利,經營可能進一步變差,經過幾年的長期虧損後,可能將只剩下中國輕稀土供應,這反過來有利於中國輕稀土企業,輕稀土價格也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全球輕稀土企業的競爭格局將有望實現重塑。這無疑是符合現行國家政策取向的。

  • 而從量的角度來看,不考慮需求的自然增長,合法稀土需求量為15萬噸左右,即70%以上的增量空間

從包頭稀土大會中了解的信息顯示,從2013年全球釹鐵硼9.53萬噸的產量倒推世界稀土礦產品需求,需要輕稀土礦14.1萬噸,中重稀土礦3.8萬噸,合計17.9萬噸(REO當量),而實際合法生產量不超過10萬噸(REO當量),也意味著有8萬噸左右是由非法稀土礦供應(約為6萬噸輕稀土,2萬噸中重稀土)。如果能夠遏制黑稀土,則這部分將由合法稀土來進行替代,對應的輕稀土靜態需求總量則為15萬噸左右。

四、投資建議:加大配置稀土板塊正當時,中長期看好轉型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中的包鋼股份
稀土出口配額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將倒逼國家加快對稀土行業的治理,加大稀土板塊配置正當時。中長期看,輕稀土競爭格局有望重塑,量價齊升可期。
我們認為定增後,包鋼股份將擔當起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逐步轉型為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按照資源估值、PE估值等估值法,公司內含價值區間為 7.07-7.79 /股(攤薄後),即仍有40%-50%的提升空間,且中長期存在多個溢價因素的存在,這包括定增或為集團國企改革第一步、資源價值高價格彈性(稀土價格10%↑,資源價值30%↑)、富有釷/鈧等稀貴資源等,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短期看,①根據存貨/市值占比越大意味著在收儲中受益也最為顯著的邏輯,廣晟有色最為直接受益,其次為五礦稀土。②從稀土永磁標的歷來的聯動效應以及具備前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業務的角度來看,推薦中科三環(存貨/市值比值最大),正海磁材(小市值+大拐點,新能源汽車最純正永磁標的),廈門鎢業(具備稀土、磁材、鋰電正極材料業務多重概念)。

短期催化劑:下半年稀土政策組合拳或漸次發力而來。
風險提示:經濟下滑超預期,及包鋼股份定增未獲通過的風險


附: 包鋼股份擔當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重任,轉型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一、包鋼集團實施戰略規劃:包鋼股份將擔當“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
(一)包鋼集團白雲鄂博礦山的“三礦一庫”
包鋼集團旗下的白雲鄂博礦是以鐵、稀土、釷、鈮等為主的多元素共生礦,主要包括三大礦體,即主礦、東礦和西礦。其中主礦和東礦富含稀土元素(稀土品味達到5%),而西礦稀土品味較低(僅為1.7%)。如圖表 20所示,主東礦為包鋼集團鋼鐵生產和稀土產業原料的主要來源,西礦則以鐵精礦生產為主。


目前包鋼集團每年從主東礦采選礦石約1200萬噸,經過磁選浮選過程得到三類產品:鐵精礦(450萬噸)、稀土礦漿(300萬噸)和稀土尾礦(450萬噸)。盡管稀土尾礦中稀土品味達到7%,但由於工藝等原因回收利用是一大難題。包鋼集團於是在1965年建成包頭鋼鐵公司尾壩礦,將富含有價金屬但尚不能有效回收利用的稀土尾礦排入其中進行封存。經過多年累積,如今成為規模巨大的“尾礦庫”。最終形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包鋼集團“三礦一庫”式資源布局。


也正基於此特殊的資源屬性,包鋼集團長期為兩家子公司提供鐵精礦原料和稀土礦漿原料,集團和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間的關聯交易一直受到市場的關註。(詳見圖表 22)

(二)關停主東礦、開發尾礦庫勢在必行
1、庫容有限、環保、資源浪費等客觀原因要求關停主東礦、開發尾礦庫
1)尾礦壩只能服役至2025年,庫容已不允許繼續大量排放尾礦。
2)尾壩礦對自然環境造成蓄水滲出的重大環境問題。
3)稀土資源浪費:僅因每年開采300多萬噸鐵,而順帶采出60萬噸稀土資源,造成無法利用而浪費的局面
因此尾壩礦的回收利用成為包鋼集團的當務之急。學術界從2005年開始就一直呼籲政府重視包鋼尾礦壩的問題,徐光憲等院士的聯名上書曾兩次得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批示,內蒙古自治區高層也重視包鋼尾礦壩的環保隱患。根據當時徐光憲院士的提案,成熟的解決方案是:關閉主礦和東礦,開發西礦和尾壩礦;西礦提供包鋼股份所需鐵精礦,尾壩礦提供包鋼稀土所需稀土礦。

2、綜合開發利用尾礦庫技術已具備,資源自給也可以保障
1)已經具備綜合利用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驗,鐵、稀土、鈮、螢石等資源的選別、回收工藝技術已經日臻完善和成熟。
2)關閉主東礦、開發尾礦庫後,包鋼股份與包鋼稀土的原料能夠得到保證。①尾礦庫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每年將生產31萬噸稀土精礦(折合15萬噸REO),完全夠供應包鋼稀土,甚至對外供應。②包鋼股份的鐵精粉產能估計在750萬噸左右(西礦到時可提供650萬噸,外購一部分鐵礦石),自給率依然在50%左右,不用擔心鐵資源的自給問題。(包鋼股份目前鐵精粉原料的來源信息詳見圖表 22。)

(三)新一輪戰略規劃下,包鋼股份擔當“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
我們認為,為了解決包鋼集團與包鋼股份、包鋼稀土兩家子公司長期的關聯交易關系,以及面臨關閉主東礦、開發尾礦庫的迫切任務,包鋼集團2月19日公布了《關於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與內蒙古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實施規劃》,重新明確了兩家公司的定位,而包鋼股份通過開發尾礦庫,將擔當起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

集團將包鋼股份定位為集團資源整合型企業,將包鋼稀土定位為稀土冶煉及深加工型企業:1)集團擁有的礦產資源及其開發項目將優先註入包鋼股份,包鋼股份為包鋼集團鐵、有色金屬、煤炭等上遊礦產資源及相應產品的唯一整合方。2)集團將支持包鋼稀土重點發展稀土冶煉、分離、材料及應用領域,包鋼稀土為包鋼集團稀土冶煉、分離及應用業務的整合方。3)包鋼股份完成對包鋼集團尾礦庫資產收購後,尾礦庫資產的尾礦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實施主體為包鋼股份。

戰略實施規劃實施後的變化:1)包鋼股份轉型為資源整合型企業,擁有鐵、稀土等資源,並且未來還有其它有色、煤炭等資源可以註入。2)該戰略實施規劃意味著,在集團稀土產業鏈未來的發展中,包鋼股份將負責從稀土礦到稀土精礦環節,而包鋼稀土將從包鋼股份采購稀土精礦後負責後續環節。3)如果未來包鋼股份按市場價格出售稀土精礦,利潤將有大幅增加。4)包鋼股份將擔當起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此次定增我們認為是實施戰略規劃的第一步,逐步轉型為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的包鋼股份具備投資價值


二、包鋼股份擬定增註入尾礦庫等資產,集團發展規劃實施戰略邁出大步
(一)定增事項:註入尾礦庫等資產
包鋼股份定增預案:擬以不低於3.61元/股的價格發行82.55億股,募集不超過298億元,用於收購包鋼集團白雲鄂博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包鋼集團選礦廠和尾礦庫。其中尾礦庫預估值269億元。


(二)標的資產情況:核心資產尾礦庫介紹與開發計劃
1、白雲鄂博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及選礦廠簡介
1)白雲鄂博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將於2014年下半年投產,每年可處理氧化礦(氧化礦較難處理一些,混合礦更容易處理)礦石600萬噸,其中新建氧化礦選礦生產線產能280萬t/a(主要來源於包鋼集團選礦廠的搬遷),利用現有沃爾特選礦廠產能320萬t/a(委托加工)。(詳見圖表 24)。

2)包鋼集團選礦廠可以處理白雲鄂博鐵礦石約1250萬噸,為巴潤礦業加工礦石數量超過300萬噸,生產鐵精礦數量超過700萬噸。隨著白雲鄂博礦綜合利用工程項目的建成投產,包鋼集團選礦廠相關資產中的氧化礦選礦產能將轉移至該項目實施,現有氧化礦選礦產能將實施優化設計利用,並將視生產工藝需要逐步改擴建為尾礦庫資源開發利用工程項目的選礦設備。磁鐵礦及其他礦石選礦產能將繼續優化利用(這部分所需資源將主要外購)。

2、尾礦庫簡介
本次擬收購的尾礦庫資產中有豐富的鐵、稀土、氟化物(螢石)、鈮、鈧、鈦等資源,截至2013年11月30日,該尾礦庫的尾礦資源儲量為19,712萬噸。

3、尾礦庫開發計劃
1)尾礦庫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擬在尾礦庫附近建設年處理尾礦資源360萬噸的選礦綜合利用工程。該項目將新建選礦車間並采用磨礦-選鐵-脫硫-浮選稀土-浮選螢石-浮選鈮工藝流程,生產鐵精礦、稀土精礦、硫精礦、螢石精礦及鈮精礦等產品,並新建幹堆尾礦庫采用高濃度堆存方式存放最終產生的尾礦,實現尾礦庫資源綜合利用。

2)產品方案與進度:項目投入總資金為32.9億元,建設周期3年,預計2016年10月投產;前3年達產率分別為40%、60%、80%,第4年開始100%達產。在產銷一致,且精礦價格及生產成本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公司預計滿產年度將實現年利潤總額41.7億元,年凈利潤31.3億元。

3)將解決尾礦庫環保問題。對尾礦庫的利用,將緩解幾個方面的環保問題:①尾礦庫將封閉後開發利用,可解決潰壩、庫容不夠等問題。②將尾礦庫綜合利用後的尾礦采用幹堆技術存放,不再造成二次遺留問題。③尾礦庫中放射性元素堆積問題將逐步根治。

(三)包鋼股份定增完成後:轉變為資源型企業
1)包鋼股份定增完成後的資產情況:本次包鋼股份定增完成後,鋼鐵產業形成了全產業鏈,資源自給率在50%以上。對稀土產業鏈的規劃是:最先是對外出售稀土礦漿(公司將承接包鋼集團向包鋼稀土提供原料的關聯交易協議),尾礦庫開發後對外出售稀土精礦。


2)逐步轉變為資源型企業:本次非公開發行後,標誌著包鋼股份逐步成為資源型企業。同時,集團還有大量的煤炭、有色(錫、鉬等)資源待時機成熟時可以註入公司。

三、公司總體估值:有40-50%的溢價空間
綜合來看,對公司現有業務估值為366-387億元,對擬註入的尾礦庫資源估值為783-880億元。定增完成後,公司股本對應目前股價的市值為802億元。我們對公司的評估價值為1149-1267億元,對應股價為7.07-7.79元,相對目前股價溢價40-50%。同時,公司資源價值對稀土價格彈性較大,如稀土價格每上漲10%,則對應的稀土資源價值提高30%(增加190億元),公司價值也提高約24%(以802億市值為基準)。
(一)尾礦庫估值:參考估值為783-880億元
對尾礦庫的估值顯示:采用資源估值法價值880億元;采用PE估值法價值783億元。我們取其區間:783-880億元。

1、資源估值法
公司先期將開發利用尾礦庫中的稀土、鐵、鈮、螢石資源,我們因此主要對這幾種資源估值,暫不考慮釷、鈧、鈦等資源價值。
有幾個註意點:①由於是尾礦庫,省掉了采礦、破碎等工藝,所以成本將有所下降。②將主要成本分攤到稀土氧化物,螢石分攤小部分成本。③價格采用假設的合理稀土精礦價格,暨【稀土市場價格-稀土精礦到稀土氧化物成本*(1+30%的冶煉分離企業應得毛利率)】。(註:①此處假設輕稀土價格較目前將上漲20%;②假設冶煉分離企業的盈利來自加工費成本加成,給予加工成本30%的毛利率)。④資源估值法采用常用的按50年8%折現。
資源估值結果:稀土氧化物估值803億元,鐵、鈮氧化物、螢石等資源價值77億元,合計價值880億元。


2、按照PE估值
公司預計,尾礦庫綜合利用項目投產後每年可以帶來31.3億元的凈利潤。給予PE 25X,則對應價值783億元。
有一點需要註意,公司假設每年生產的31.3萬噸稀土精礦均能夠出售,而目前包鋼稀土實際生產指標只需要13萬噸左右稀土精礦,但隨著輕稀土市場化的治理思路,精礦銷量有望逐步增加,還有可能對外售。

3、需要註意的問題
因為尾礦庫利用工程需要2016年後投產,所以在這期間不能直接產生效益。
公司在2-3年內利潤增量主要來自於出售給包鋼稀土的稀土礦漿收入(2012/13年包鋼集團銷售給包鋼稀土礦漿收入為7.3/6.2億元)。至於具體能夠貢獻多少利潤,則取決於稀土礦漿定價的變化(將逐步過渡到按市場價出售),以及稀土價格的變化。我們在後面進行包鋼股份業績對稀土價格變化的敏感性分析。

(二)對公司現有業務的估值:366-387億元
對公司現有業務估值在366-387億元左右,公司目前市值為395 億元。我們未考慮白雲鄂博西礦中的鈮、螢石等資源價值。

1、鋼鐵業務
鋼鐵業務基本處於微利狀態,目前鋼鐵板塊主要鋼鐵公司噸鋼產能市值在1400元/噸左右,我們對包鋼股份的噸鋼市值按照鋼鐵板塊的7折進行計算,即噸鋼市值980元/噸左右來計算,公司鋼鐵業務對應的價值為98億元。
如果以公司凈資產130億為基準(12年底鐵礦裝入前鋼鐵冶煉板塊凈資產),按鋼鐵行業平均市凈率0.60X來看,公司鋼鐵業務對應的價值為78億元。

2、鐵礦石業務
公司目前擁有白雲鄂博西礦的鐵礦石。包頭66%鐵精粉濕基不含稅價格為700元/噸。預計巴潤礦業噸礦成本在550元/噸左右,25%的額定所得稅率。我們假設巴潤礦業滿產(自選廠300萬噸,民營選廠150萬噸),主選廠噸礦凈利潤109元/噸,民營選廠盈利較低。那麽巴潤礦業一年凈利潤3.3億元左右。給予鐵礦石業務20倍的估值,鐵礦業務價值66億元。

按資源儲量估值:按5.86億噸礦石儲量(但有權處置儲量為1.56億噸)計算,鐵礦石資源價值56億元。詳見圖表 30。
綜合兩種估值,我們估算鐵礦石業務價值為56-66億元。


3、稀土資源
白雲鄂博西礦稀土氧化物儲量近1000萬噸,但品位只有1.7%,假設選出率只有30%,而噸稀土精礦(50%REO)完全成本估計在0.90萬元/噸,處於較高水平,測算後白雲鄂博西礦稀土價值在222億元左右。

(三)公司可以獲得更高溢價的幾個因素
1)公司通過開發尾礦庫,將擔當起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將改善集團的社會形象。逐步解決包鋼集團與包鋼股份、包鋼稀土兩家子公司長期的關聯交易關系,此次定增我們視為包鋼集團國企改革的第一步。
2)資源價值對稀土價格彈性較大。如稀土價格每上漲10%,則對應的稀土資源價值提高30%(增加190億),公司價值也提高約24%(以802億為基準)。
3)公司輕稀土資源儲量超過2300萬噸,占全球儲量超過20%以上,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輕稀土資源供應商。同時,包鋼集團仍有大量的煤炭、有色資源,有註入包鋼股份的預期。

4)公司資源中含有大量的釷、鈧等稀貴資源,其中鈧資源價值在百億元的數量級,如果未來能夠得到利用,公司價值將得到提升。

5)本次定增完成後,公司實際流通股只有39.4億股(包鋼集團手里的40.6億流通股不會進入二級市場流通),相對於162.5億股的總股本,只占24%,具有小資金撬動大市值效應。且本次定增的82.55億股將被鎖定三年。

(四)但公司業績在2015年後才會有明顯釋放
1)在2016年尾礦庫綜合開發利用前,公司依然對外出售稀土礦漿,並且逐步轉向市場價。尾礦庫綜合開發利用後,公司只對外出售稀土精礦。

2)稀土礦漿價格逐步提高,定價更合理。2013年包鋼稀土獲得的稀土礦漿價格為166元/噸,遠低於市場價。如果嚴格按照市場價格測算,以目前的稀土精礦價格推算,稀土礦漿價格大約為840元/噸【(稀土精礦(50% REO)市場價格15660元/噸-礦漿到精礦成本1000元/噸-三費1000元/噸-礦漿到精礦毛利1000元/噸)/1噸精礦需要15噸礦漿=840元/噸礦漿】。2014年3月13日,包鋼稀土與關聯方修改了2014年供應稀土礦漿的定價公式:

①2014年上半年修改後的礦漿價格為419元/噸(已包含資源稅,以後由包鋼集團繳納資源稅),相對2013年的166元/噸(不包含資源稅,以前由包鋼稀土繳納資源稅),每噸礦漿價格增加253元/噸。

②如果2013年礦漿價格考慮資源稅,則2013年的稀土礦漿價格大約為398元/噸。相當於包鋼稀土2014年實際承擔的稀土礦漿成本只提高21元/噸,增幅為5%。也相當於每噸REO成本增加440元左右,只相當於稀土價格0.4%,對包鋼稀土的成本影響有限。

③在包鋼股份完成定增後,將由包鋼股份出售給包鋼稀土稀土礦漿,相當於包鋼股份將稀土礦漿價格從166元/噸提高到了419元/噸,增加253元/噸,但包鋼稀土只承擔了21元/噸,剩下的232元/噸的資源稅以後由包鋼集團來承擔。

④包鋼稀土預計2014年將完成6.25億元的稀土礦漿采購(2013年完成3.18億元),主要因稀選廠尚未複產,礦漿采購量依然較低。

3)在不考慮稀土礦漿價格變化(即以419元/噸)的情景下,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攤薄後EPS為0.06/0.13/0.14元,當前股價對應PE為82/41/37X

4)業績對稀土礦漿價格變化的敏感性分析:2014年上半年包鋼稀土獲得的稀土礦漿價格為419元/噸,如果嚴格按照合理推測的市場價格測算,以目前的稀土精礦價格推算,稀土礦漿價格為840元/噸,暨稀土礦漿價格還有1倍提升空間。如果嚴格按市場價出售,並且銷售完畢,則將增加利潤15億元,對應攤薄後EPS 0.07元。意味著在目前的稀土精礦價格下,稀土礦漿帶來潛在可能EPS為0.14元。

四、投資建議:集團戰略第一步,包鋼股份轉型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1、我們視此次定增是包鋼集團國企改革的第一步
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活力再次激發的一個關鍵,我們認為國企改革並不僅僅限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這一核心內容中,而理順集團和上市公司間、上市公司之間的關系也應是題中之意。

在此大環境下,我們並不願意孤立地來看待包鋼股份這次定增舉動,更深層上可以看作是“包鋼集團”改革方向的第一步。通過此次定增,包鋼集團旗下的鋼鐵資產得以大部分註入了包鋼股份,同時初步理順了包鋼股份和包鋼稀土之間的原材料、業務定位等問題,包鋼集團的國企改革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當然仍有許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稀土大集團與包鋼稀土的定位問題,目前集團發展規劃下的兩家公司業務的發展存在重大關聯交易等問題。我們大膽判斷“吸收合並或許為集團大的方向”,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集團改革面臨的諸多未決問題。

2、此次金額龐大的定增參與方已定,實屬不易
本次非公開發行對象為包鋼集團、招商財富、國華人壽、財通基金、理家盈、上海六禾及華安資產。

本次非公開發行數量不超過82.55億股,其中包鋼集團認購48.22億股、招商財富認購5.87億股、國華人壽認購6.09億股、財通基金認購4.28億股、理家盈認購7.76億股、上海六禾認購6.17億股、華安資產認購4.16億股。本次發行股票鎖定期為三年,且已簽署股份認購協議,並繳納擬認購股份價值的1%作為定金。

3、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考慮到此次定增後,公司將擔當起包鋼集團保護性開發資源、改善環境的重任,逐步轉型為全球輕稀土資源龍頭,價值較目前仍有40-50%的提升空間,且存在多個溢價因素的存在,維持“強烈推薦”評級,長期看好。

風險因素:公司定增計劃未獲得批準。

(源自:彭波有色金屬工作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09

【獨家】你一定不能相信,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即將出臺!! 天蠍座小狐貍

來源: http://xueqiu.com/1465921878/31761184

$協鑫新能源(00451)$ $隆基股份(SH601012)$ $卡姆丹克太陽能(00712)$ $林洋電子(SH601222)$ $愛康科技(SZ002610)$ $陽光電源(SZ300274)$ $晶科能源(JKS)$ $明陽風電(MY)$

【獨家】你一定不能相信,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即將出臺!!

文/能源觀察原創
轉載註明出處

今天說點兒讓能源圈振奮的事兒。我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幾經修訂,出臺在即。這項被稱為最難產的能源政策,目前正在征求各方建議,方案再次修訂後將上報國務院審定。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方案出臺後,國家將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電網企業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通過強制性政策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這對於風電、太陽能等產業而言是絕佳的利好。

能源觀察獲悉,由國家能源局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下稱“《考核辦法》”),8月份已經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並原則通過。

發改委主任辦公會主要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東部地區應承擔更多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責任,提高東部地區配額指標;二是強化電網企業承擔完成配額的責任;三是配額指標分基本指標和先進指標兩級進行考核。

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能源局將修訂後的文件再向財政部、環保部、國資委等部委,各省政府及發改委、各電網企業和主要發電企業征求意見。

根據方案,計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包括:

1、本地區生產並消費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2、從區域外輸入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3、本地區可計量的自發自用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特別註意的是:向其他區域輸送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計入受端地區,不再計入送端地區。

根據《考核辦法》,國家將為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確定可再生能源配額,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測和考核。對於未完成配額指標的省份,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將暫停或減少當地化石能源發電項目規模;電網企業不能完成指標的,向國務院作出專門報告。




※———————————————※

中國領先的能源自媒體平臺

21世紀經濟報道能源記者王秀強運營

新媒體合作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能源觀察群(QQ:376678449)

回複姓名+單位+職務+聯系方式認證加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17

鎢鉬出口配額限制取消 稀有金屬出口政策大調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81

china-trade-balance.gi.top

商務部昨天下發“2015年鎢、銻、白銀、銦、錫”等配額數量及出口企業名單。取消2015年鎢、鉬出口配額,並取消了鉬出口資質管理。

鎢、鉬出口配額沒有數量限制,這是2010年以來稀有金屬出口政策調整後一個很大變化。其實,早在11月,商務部曾發布了2015年金屬工業品種的出口配額,鎢、鉬配額已不在列。

中國是稀有金屬儲量大國。為了保護稀有資源,中國2010年前後大幅調整了出口政策,包括大幅提高出口關稅。國際上為此反對聲一片,並最終引發了為期兩年的歐、美、日等針對中國的WTO關稅訴訟大戰。訴訟針對的品種包括稀土、鎢、鉬。2014年10月,WTO稀有金屬訴訟以中國敗訴結束。這意味著中國稀有金屬出口政策面臨調整。

雖然鎢、鉬配額取消,但業內人士向《上證報》表示,稀土明年上半年暫時還是有配額的,明年年中或作一些調整。

稀有金屬出口配額管理,除了總量管理,還有出口企業資質管理。

商務部昨天的通知顯示,鎢出口資質企業名單沒有太大變化,上市公司五礦、廈門鎢業、章源鎢業等均列入名單。

據介紹,國際鎢價比國內稍高,出口有些利潤,但歐洲經濟疲軟及走私猖獗,使鎢出口偏淡。國內鎢價走勢疲軟,年內跌幅已超20%。

鉬除了取消配額,還取消了出口企業要求。為了刺激低迷的鉬業,扶持鉬企業出口,商務部2015年取消了鉬出口資質管理。這意味著,鉬出口權限不再僅限部分企業,而在明年全面放開。

不過,全面放開並不意味著鉬出口會急劇增加。《上證報》援引分析人士表示,近兩年鉬配額一直沒用完。2014年,鉬配額僅用掉了60%-70%,這意味著企業對鉬出口興趣不大。

五礦一位人士向《上證報》表示,

國際價格並不高於國內價格,加上20%左右的出口關稅,中國鉬出口沒有價格優勢。配額新政暫時不會影響中國稀有金屬出口格局,更多調整可能在2015年年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07

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36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商務部元旦期間調整了出口許可目錄,稀土被取消配額管理,只需憑出口合同即可申領出口,無需提供批文。這意味著稀土出口新政如預期中的逐步落地。

全球逾90%的稀土產出來自中國。為了保護稀有資源,中國2010年前後大幅調整了出口政策,包括大幅提高出口關稅。國際上為此反對聲一片,並最終引發了為期兩年的歐、美、日等針對中國的WTO關稅訴訟大戰。訴訟針對的品種包括稀土、鎢、鉬。2014年10月,WTO稀有金屬訴訟以中國敗訴結束。這意味著中國稀有金屬出口政策面臨調整。

去年3月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中國的稀土等產品出口管理措施違規,此後外界普遍預計中國將取消配額管理,代之以提高資源稅。

中國政府通過嚴格控制國內稀土生產以及打擊稀土非法生產和走私等措施,尋求提升中國對稀土產品的定價能力。

中國還提高環境標準和生產標準,並鼓勵大型國企接手規模較小的民營稀土生產商。

上周商務部已經取消2015年鎢、鉬出口配額,並取消了鉬出口資質管理。

業內人士認為,取消配額會擠占此前有配額的企業市場份額,但事實上目前需求較差,近幾年的出口配額並未用完,上述負面影響並不會很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30

【中美經濟新紐帶】美國進口大片配額或將取消 更大一波好萊塢電影來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823.html

【中美經濟新紐帶】美國進口大片配額或將取消 更大一波好萊塢電影來襲

第一財經日報 何天驕 2015-09-27 22:45:00

中美雙方2012年2月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簽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目前該諒解備忘錄即將在2017年到期,這意味著進口片的配額限制極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

9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49項成果清單公布,其中涉及影視產業的成果有三項,政策涉及到具體影視制作發行層面的合作,這些合作將大大推動兩國影視產業融合,加速中國電影產業國際化。

配額或調整

根據清單,中美兩國在影視產業方面共達成三項合作協議,中國電影集團與美國電影協會簽署了《分賬影片進口發行合作協議》,致力於繼續就電影產業開展合作;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中國香港合資成立電影制作和國際發行公司;將在共辦中國主題圖片展、制作播出中國紀錄專題片、節目制作、推廣中國主題博物館專題展覽以及制作迪士尼主題公園中國館環球銀幕電影等方面進行合作。

在電影方面,負責引進並發行美國好萊塢大片的中國電影集團與美國電影協會簽署了《分賬影片進口發行合作協議》,致力於繼續就電影產業開展合作,未來中國觀眾或許能更加方便、容易地在國內看到好萊塢電影。

中影與美國電影協會簽署的協議或將推動美國大片配額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配額。

中美雙方2012年2月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簽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彼時,中國進口片配額便從每年20部提高至34部,並以IMAX和3D電影為主,而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也從13%提高到25%。目前該諒解備忘錄即將在2017年到期,這意味著進口片的配額限制極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

產業合作加強

除了中影集團在政策層面達成的成果,影視產業間的合作進一步深入。9月20日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宣布與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中國香港合資成立電影制作和國際發行公司“旗艦影業” (英文名“Flagship Entertainment Group”),旗艦影業總部設在香港,並在洛杉磯和北京分別設有業務分支機構,共同開發和制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面向全球市場發行。

旗艦影業由華人文化和華納兄弟共同出資成立,並由華人文化領導的財團控股51%,華納兄弟持股49%。其中,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持有華人文化財團10%股份。“面向全球市場的互利共贏是未來中美電影機構積極探索的合作方向。”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說,“中國的電影娛樂市場正在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國際電影市場對中國題材的興趣也在不斷升溫。通過與華納兄弟的合作,華人文化將把世界一流大片的創意研發經驗、制作發行體系及技術運營手段,與中國的文化、人才、市場相結合,打造中國電影面向國際的創新平臺。”

事實上,在習近平主席訪美前後,中美兩國影視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展開合作。近日,本土電視劇龍頭企業華策影視(300133.SZ)宣布與極光影業全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高達3億美元的高概念電影片單。電廣傳媒也宣布與美國獅門影業合作,雙方於今年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合作拍攝14部影片,協議總金額高達15億美元。今年年初博納也宣布與美國Studio8和索尼旗下三星電影公司共同制作奧斯卡金牌導演李安的新作。阿里影業方面今年也宣布,投資《碟中諜5:神秘國度》,未來將尋找與更多的海外影業公司進行投資、發行以及電商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和美國迪士尼公司分別簽署合作協議,這將推動紀錄片制作實力較弱的中國影視產業實現大跨步發展。

可以預見,隨著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中美在影視文化產業達成的成果,未來兩國影視文化產業互動將更加頻繁。北大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中美加強在影視產業的合作,能夠擴大中國影視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打造品牌化,還能引進好的內容與商業模式,更好地推動本土電影產業走向國際化。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