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八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ohg.html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註釋

忒:差錯。

無極:終極的真理。

朴:樸素、質樸的狀態。

割:割裂。

翻譯

知道雄強的好處,(有雄強的實力)卻安於雌弱的地位,這樣就可以成為天下的谿壑。成為天下的谿壑,就會有眾多的水流歸其中,而他所秉持的道德也就不會離開他,而且他還能回覆到嬰兒般的狀態,達到一種純真的境界。知道光明的好處,(自己相對於其他人是智慧的)卻安於暗昧的狀態,這樣就可以成為天下效仿的榜樣。成為天下效仿的榜樣,他所秉持的道德就不會離開他,而他會再回覆到一種終極的狀態。知道榮耀的好處,(雖然自己是榮耀的)卻安於卑辱的地位,這樣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山谷。成為天下的山谷,就會得到眾人的歸順,而他所秉持的道德才會完備,而又回覆到質樸的道的狀態。質樸的道作用表現出來就是具體的器。聖人依循這個原則,就能成為天下萬物的官長。因此大道是沒有分別心的。

理解

人們都喜歡耀武揚威、顯露自己的權勢,但是殊不知在顯示自己雄強的時候也是在招致禍患。還不如擁有強大的實力,但安於柔弱的地位,我想這也是毛主席當年提出中國永遠不稱霸的思想原因吧。熟讀歷史的毛主席肯定知道歷史上靠武力稱霸的國家沒有一個善始善終的。

神諭說蘇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不信,於是他就去考察了他認為當時最聰明的人。他先後去考察了商人、政客、詩人,但他發現這些人都是虛有其名。很多人自以為很聰明,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是昏昧無知的。聖人知道自己的侷限性,因此才能敞開胸懷接受新的知識,才能不斷進步。

我想在聖人並不是忌憚逞強帶來的惡果,而是認為強大的和弱小的都是平等的。相對聰明還有相對愚昧其實都是愚昧無知的(所以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尊貴的和卑賤在本質上也是一樣的。聖人是沒有分別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27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一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kvl.html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註釋

孔:大。

容:內容。

窈:深遠。

冥:暗昧。

閱:認識。

甫:同「父」,開始。

翻譯

大「德」的內容,是完全依從於道的。道這種東西,是恍恍惚惚的。它是那樣的恍惚,其中又有著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惚,其中又有著物體;它是那樣的深遠和暗昧,其中卻蘊含著精要的準則,這種精要的準則極為真實,其中又有著可以驗證之物。從古到今,它的名字不會廢棄,根據它才能認識萬物的開始。我怎麼知道萬物開始時候的狀態呢?就是憑藉這個。

理解

德是道的表現,因此德的內容是由道決定的。道本身沒有具體的形態,讓人覺得恍恍惚惚(第十四章有對道恍惚難以捉摸的特點更加詳細的描述),但它卻是客觀存在,無時無處不在起作用。道的運行是有規律的,因此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和實踐的方式去認識它的作用,從中把握道運行的準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48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二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ler.html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註釋

枉:彎的意思。

一:即「道」。

式:通「栻」,古代占卜用的一種器具,根據它的轉動結果來判斷吉凶,這裡為準則的意思。

歸:歸宿,這裡指度過一生的意思。

翻譯

委曲反能保全,枉曲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少取反而會有收穫,多取反而會迷惑。因此聖人保持「道」作為準則。不自我表現,才能看得更分明。不自我肯定,才會有功勞。不自高自大,才能領導。正是因為不與人相爭,因此天下之人沒有誰能爭得過他。古時候所說的「委曲反能保全」,這哪裡是空話啊?實在是真的能夠使人保全一生。

理解

對於曲則全,我認為這句話是在教導我們做人要有一定的韌性,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就像當年的韓信,他如果拔劍殺掉那幾個無賴,僅僅算是逞匹夫之勇,但甘受胯下之辱,反倒表現出他的胸襟和氣魄。當然,李宗吾用臉皮厚來概括也未嘗不可。反觀項羽,垓下之敗就一蹶不振,拿「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來掩蓋自己內心的軟弱。

對於枉則直,大多數人都知道在數學上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處理問題時也常常沿襲這個思路。殊不知有時候「曲線救國」反而是最近的。老子的智慧就在於此,他最善於發現看似對立的事物之間的聯繫。很多路一開始看似坎坷,但走過之後也許會發現,這條路越走越容易。相反,那些在一開始就貪圖安逸而選擇所謂捷徑的人也許會發現,他們所選的道路越走越艱難。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所謂天德不爭。人們往往執著於自己的觀點看法,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就是錯的,所以處處好表現自我,宣揚自己的觀點,常常好為人師,實際上這都是自見的表現。這樣往往容易侷限於自己的所見所知,很難有更大的進步。另外,在做人上,老子非常強調要謙虛不居功,有時候感覺老子強調這一點簡直是在說:居功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本來是你的功勞,但是如果從你的嘴裡說出來,那就不是功勞了。更何況是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會,歷史上因功高震主而遭殺戮的大臣簡直數不勝數。

對於少則得,多則惑。有句話叫的現代人不是餓死的,是撐死的。這句話反映出了現代人物質生活的豐富反而傷害了自己的事實。人生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不過那幾樣,追求的太多會迷失自我,到頭來得到的反而最少。我想做公司也是一樣,中國的許多企業家特別喜歡搞多元化。但是用常識來判斷的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產品很多的話,那麼它就很難把每一樣產品都做的很好。反過來就像格力只是在做空調(也沒見什麼格力牌洗衣機,電冰箱,電視什麼的),它如果不把空調做好公司肯定就完蛋了,那麼它豈有把空調做不好的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49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五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naa.html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註釋

寂:指沒有聲音。

寥:指沒有形體。

自然:自己的樣子。

翻譯

有一種混然天成的東西,先於天地而存在。沒有聲音也沒有形體,不依靠外在的力量,循環運行而沒有停歇,它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作「道」,勉強再給它起個名字叫作「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源。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宇宙之中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己的樣子

理解

這一章又是講道的,每次到了論述道的一章都感覺疼的慌,因為道實在是太抽象了。但是對於這一章提到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還是不是很清楚,上文的翻譯只是取了比較流行的譯法。從後邊一句「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中的「故」字我猜老子的意思是道、天、地、人都有「大」的特點:「逝」、「遠」、「反」。至於這幾個字如何理解就見仁見智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52

道德经译注 第二十六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nnu.html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註釋

容觀:貴族們遊玩享樂的地方。

燕處:居處悠閒的意思。

翻譯

重是輕的根本,靜是躁的主宰。因此,聖人終日趕路,全都離不開途中所用的各種裝備,雖然享有優裕的生活,居處悠閒,但是卻不會沉溺其中。為什麼萬乘之國的君主還以輕率的態度治理天下呢?輕率,就失去了根基;浮躁,也就失去了主宰(靜)。

理解

容觀代表著虛浮的東西,而輜重雖然沒有容觀那麼漂亮,但是卻是人人所必須的。得道之人即使有容觀,但是不會忘記輜重,不會忘記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真正所憑恃的是什麼。古代的君王,尤其是繼承王位坐擁天下的那幫人,很難瞭解自己的尊位憑藉的是什麼,很容易以身輕天下,驕奢淫逸終自殘。放到現在的社會就是說,人即使是富有了,上位了,也不應該揮霍輕浮、作威作福。這麼理解的話,「重為輕根」其實很類似後面老子提到的一個觀點「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第三十九章)。

老子同時也指出了人會輕浮的原因---心不靜。老子說靜是比躁更高級的狀態,所謂靜為躁君。因此在對抗當中,往往是守靜的一方獲勝,浮躁的一方失敗,就像呆若木雞那個故事裡說的雞一樣,沒有一絲驕氣、浮氣、盛氣,但目光凝聚,精神內斂,僅憑強大的氣場就把對手制服(當然這有點誇張),這樣的鬥雞在場上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出手乾淨利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53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七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o15.html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註釋

繩約:用繩子捆起來。

襲:掩蓋,隱蔽,不露在外面。

資:憑藉,借鑑。

要妙:指精深玄奧的道理。

翻譯

善於行走,就不會留下痕跡。善於言辭,就不會被人指摘之處。善於計算,不用使用籌策。善於關閉,就不用栓鎖。善於捆束,不用繩子別人也解不開。因此聖人總是善於幫助別人,所以也就沒有被遺棄的人。總是善於使用各種物品,所以就沒有被遺棄的物品。這就叫做掩藏於內的聰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而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鑑。不尊重他的老師,不愛惜他人的鑑戒,即使自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卻是很糊塗的。這就是玄奧要妙之理啊。

理解

在老子眼中,似乎每一種事物、言行都有高下之分。而且他舉的那幾個例子感覺像是詭辯一般。我這裡有兩種理解,一是把「行」、「言」「數」「閉」「結」這些做延伸義理解,比如「結」可以延伸為聯結兩個國家,即外交工作。因為有形的繩結終究可以被毀壞,即使是戈迪亞之結(Gordian'sknot)一樣被亞歷山大砍斷,只有無形的東西才可以永存。另一種理解方式是這樣的,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如果能夠逢戰必勝,這樣的人是不是最能征善戰的人呢?對於這個問題老子沒有回答,但孫子回答了:「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篇》),你打仗牛逼,誰都打不過你,但是在孫子眼中這並不是最牛的,因為殺人三千自損八百,最能征善戰的人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把敵人制服,這樣的人才是最善戰的。也就是說,最能戰鬥的人反而不是通過戰鬥來達到目的的。同樣,最善於行走的人必然也是不用腳走路的,因此不會留下痕跡。最善於言辭的人是不用說話的,他用的是行動,因此不會招致指摘。最善於防守關閉的,並不倚靠牢固的栓鎖,他必然有其他威懾之物,敵人連靠近打開的機會都沒有。。。遺憾的是不管用上述兩種的那種方法,都理解不了老子的結論「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另外「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這句話頗類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管是誰的專利,總之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修身的不二法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56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k9i.html

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註釋

唯:恭敬的答應,是晚輩回答長輩的聲音,代表卑下的地位。

阿:通「訶」,呵令。代表高貴的地位。

荒:荒遠。

熙熙:興高采烈的樣子。

央:結束。

兆:徵兆,特徵。

孩:嬰兒的笑聲。

遺:通「匱」,缺乏,不足之意。

沌沌:混渾沌沌。

察察:嚴苛。

悶悶:寬宏之意。

澹:遼遠的樣子。

飂:疾風,這裡指飄蕩的樣子。

食:應該做「德」,與「得」想通,得到的意思。

翻譯

唯諾和呵責相差有多少呢?美麗與醜惡相差有多少?人們都畏懼的,就不能不畏懼。荒遠啊,風氣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到現在也沒有結束。人們都興高采烈的,好像是參加太牢般盛大的筵席,像是在明媚的春日登上高台遠眺。唯獨我是淡泊的,對這些沒有任何反應,好像還不會笑的嬰兒,一副頹廢失意的樣子,好像無家可歸一樣。眾人都綽綽有餘,而唯獨我像是有所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思呀!一副混渾沌沌的樣子。世人都是那樣的清楚明白,唯獨我是這樣的愚昧糊塗。世人都是那麼的嚴苛,唯獨我是這麼的寬宏。遼遠啊,就像大海一樣。飄蕩啊,好像無處止息。眾人都有憑靠的本領,唯獨我頑劣而又鄙陋。唯獨我與眾不同,我所看重的是「道」。

理解

老子在第二章就表現出了強烈的辯證法思想。這一章也是如此,在老子的眼中所謂的尊卑貴賤、善惡美醜都是相對而存在的,世人總是根據社會的風氣來做出判斷,反過來說這些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比如唐代以豐腴為美,現在卻以瘦為美。人們往往是這樣:別人喜愛的我就追求,別人畏懼的我也避之不及,從古到今都是這樣。

老子把自己和世人做了一個對比:世人追逐物慾,看似「聰明」,但是老子卻淡泊淳樸,不隨波逐流更重視「道」,實則大智若愚。正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五十五章),老子非常喜歡用嬰兒比喻得道的狀態,嬰兒代表著淳樸自然。但老子的狀態又不同於嬰兒的淳樸自然,而是高於嬰兒的淳樸自然。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是經過否定之否定後的狀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90

道德經譯註 第二十九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p3o.html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註釋

取:治理的意思。

為:有所作為。

歔:指輕輕的吹,這裡的含義是性情緩和。

吹:指用力較強的吹,這裡的含義是性情急躁。

隳:毀滅,失敗。

泰:過分的。

翻譯

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我看是達不到目的的。天下是一個神妙之物,對天下不能採取勉強的行為。有為者必然會失敗,把持者必然會失去。因此,聖人無心於為,所以不會失敗;無心於把持,所以不會失去。各種事物中,有前行的,有跟隨的;有緩和的,有急躁的;有強健的,有羸弱的;有成功的,有失敗的。因此聖人會去掉那些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

理解

我想這一段是老子寫給當時的統治者聽的。雖然這些人地位尊貴、手握生殺大權,但在老子看來他們的地位也不過是道在那個時代賦予的,因此他們也必須遵循道。那些把天下當作自己的私人物品而佔有的、想要憑藉自己的主觀意志妄加改變的必然遭到失敗,桀、紂、秦始皇、隋煬帝、希特勒就是典型的例子。

老子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有善就有惡、有強就有弱、有成功就有失敗,老子認為應該去除極端的行為,所謂過猶不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56

聯發科無名小金雞 變力旺第二?

2014-06-30  TCW
 

晶片設計股王--聯發科近期市值衝破八千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也帶旺轉投資,持股約一八%的晶心科技今年營收成長率上看四成至五成、首度轉虧為盈。晶心是亞洲唯一的處理器矽智財(CPU IP)公司,營運模式如同今年上櫃飆股力旺。

晶心六月初大幅減資五成,卻一舉從過去未上市盤的冷門標的,變身為前二十名熱門個股,目前股價六十多元。晶心預定明年登錄興櫃、後年申請上市櫃,甚至被市場大戶視為「力旺第二」。

打入小米等熱銷機供應鏈

熱銷手機包括小米、華碩、宏?痋B華為、中興等,都內建晶心的矽智財元件;而台灣前十五大晶片設計公司中,約有一半都已經是晶心的客戶。

然而二○○五年成立之前,晶心總經理林志明親自撰寫了第一版營運計畫,當時預估五年內可損益平衡,沒想到一拖就是九年,還歷經兩次大幅減資、以彌平累積虧損。

創業過程雖顛簸,但只要公司一達到階段性里程碑,他就舉辦慶祝活動激勵士氣;今年就預定慶祝內建「晶心」的終端裝置將首度突破五億個,以及授權合約件數達到一百件。

林志明不諱言,聯發科是晶心近年營收以四成至五成快速增長的主因之一。

隨著母公司聯發科在智慧型手機戰場開疆闢土,晶心在二○一○年起與聯發科開啟業務合作。對此,聯發科財務長顧大為表示,主要是聯發科向晶心取得藍牙等矽智財元件,整合設計在手機與平板的平台之中。

聯發科從二○一二年貢獻顯著營收,林志明表示,今年約有三成至四成營收來自聯發科。

步入後智能手機時代,林志明坦言,與處理器矽智財龍頭安謀(ARM)短兵相接的機會越來越高,「我們應該像狼一樣,從老虎的嘴邊叼一些肉出來,」林志明說,晶心優勢在於更有吸引力的價格性能比,目前在日本、美國、台灣都有成功搶下安謀客戶的例子。

好消息是,逐漸成形的物聯網提供了新成長空間,搭配聯發科在物聯網的新發展,晶心營運也有了更多想像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96

阿根廷13年來第二次債務違約 股指暴跌逾8%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394

北京時間8月1日淩晨消息,在阿根廷出現13年以來第二次國債違約之後,該國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出現大幅動蕩,阿根廷的基準股指Merval股票指數周四暴跌8.39%,收於8187.99點。 投資者對於一個銀行參與制定的計劃能否解決對沖基金債權人和主張將爭議交由一間國際法庭裁決的政府官員之間的對峙局面也有了質疑。 阿根廷的債權人之一奧勒留資本管理合夥企業周四否認存在一個銀行財團進行的,收購拒絕參與債務重組的部分債券交易的存在。阿根廷本地媒體報道稱,多 家私人銀行正在嘗試安排一個交易,幫助阿根廷政府向持有債券的基金償付債務。華爾街日報早些時候的一篇報道引用知情人士說法稱,摩根大通正在與一組要求阿 根廷政府全額償付債務的對沖基金進行談判,希望購買後者手中的債券。 奧勒留資本管理在周四的聲明中說,“奧勒留並未收到這類要約,我們認為這樣的交易值得認真的考慮。” 2033年到期的,應該在周三獲得一期利息付款的美元計價債券在 周四的交易中一度下跌至1美元面值的90美元,周三時候的收盤價是1美元面值的96美分;這批債券的收益率從周三時候的8.8%漲至9.7%。也有交易員 指出,周四的市場交投清淡,這使得價格的波動幅度更加明顯。 BBVA Banco Frances銀行股價周四大跌7.38%,該行在美國掛牌交易的存托憑證也有3.91%的跌幅;Grupo Financiero Galicia股價跌6.98%,其美國存托憑證報價跌4.95%;Pampa Energia股價跌7.91%,其美國存托憑證跌幅是8.84%。 投資者和分析人士普遍將銀行與債權人之間的交易視作避免阿根廷政府債務違約的最有希望解決方案。美國聯邦法院紐約曼哈頓地方庭的判決要求阿根廷政府必須全額償付未接受債務重組的這部分債券才可以為其他接受了重組的債券進行付款。 周三之後,這一批債券的利息償付寬限期正式截止。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隨後宣布阿根廷政府對部分債券處於違約狀態。 國際掉期和衍生品協會將在周五對於阿根廷沒有對特定債券付款是否觸發這批債務相關的保險合約賠付作出裁定。 阿根廷內閣首席部長豪爾赫-卡皮塔尼奇(Jorge Capitanich)表示,該國目前的狀況對於“美國司法系統的不穩定性”提出了疑慮,並稱政府將會將案件提交海牙國際法庭。政府派往紐約的談判代表在周三結束了與法庭指派調解人的會議,並立即返回了布宜諾斯艾利斯。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還存在一個快速解決方案的前景,投資者們在是否出售這些債券方面還存在猶豫情緒。傑弗里證券的拉丁美洲策略主管西沃恩- 摩登(Siobhan Morden)說,“對於銀行財團會達成一個協議的預期支持了債券的價格。但是在低交易量下價格快速波動的走勢中,也很難依據這樣的消息來指導交易。大多 數人都確定了他們的看法,建立倉位,然後等著看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麽樣的。” 阿根廷的這一次違約事件可以追溯到該國2001年嚴重經濟危機期間對1000億美元的債務違約的決定。在多年與債權人對峙之後,93%的投資者在2005年和2010年的兩次重組中同意將違約債券以大折扣率置換為一批新的債券,他們僅僅得到了每1美元面值的33美分補償。 但是也有部分投資者拒絕接受新的債券,很多債權人在美國法庭起訴要求獲得全額償付,其中就包括了艾略特管理公司的NML資本公司,以及奧勒留資本管理。在近10年的長期法律戰之後,它們獲得了約16億美元的賠償判決。 NML資本在周四早些時候發布的聲明中說,調解人“提出了數個極有創意的解決方案”,但是“阿根廷拒絕認真考慮任何一個方案,而堅持選擇了違約”。 由於阿根廷政府同意根據紐約州法律來解決部分債券合約中的任何爭議,也使得美國法庭對於這些訴訟具有司法管轄權。 在阿根廷政府多次譴責美國法庭所作出的有利於債權人一方的裁決,並一直拒絕向原告一方的債權人付款之後,聯邦法院紐約地方庭法官托馬斯-格里希亞 (Thomas Griesa)在2012年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判決,禁止阿根廷政府對重組債權的持有者支付利息,除非對未接受重組的債券進行償付。判決得到了第二巡回上訴 庭的支持;美國最高法院在6月決定,不聽審阿根廷政府就上訴庭裁決提出的上訴。 托馬斯-格里希亞法官將在周五主持一次聆訊。一名書記員稱,本次聆訊將討論阿根廷的違約問題,以及“各利益方在之後的出路”。 一次長期的債務違約將會對阿根廷已經深陷衰退中的經濟造成更大壓力,可能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和更弱勢的貨幣。談判的破裂也使得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試圖在2015年12月任期結束之前穩定經濟的努力更加複雜。 阿根廷在6月26日曾向紐約梅隆銀行存入5.39億美元資金,準備用於對重組債權的利息付款。該行在周四致信債權人,解釋為什麽利息付款沒有發放,信中說,“任何未來法庭命令的性質以及時機目前都不得而知。” 內閣首席部長豪爾赫-卡皮塔尼奇堅稱,由於利息付款已經按時移交給了信托銀行,阿根廷並沒有違約。投資者應該向債權的信托方施壓來獲得這些付款。他強調,“很多參與了重組的債券持有者根本沒有積極的司法態度,好像錢對他們並不重要。他們需要做的應該是去討要他們的付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