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日債後第二單違約出現!“12津天聯”實質違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305

雖然華通路橋在最後關頭完成了兌付,躲過了危機,但是繼今年超日債成為首單違約債券之後的第二單違約,還是來了。 “12津天聯”私募債已經於2014年7月28日正式違約,這是繼超日債利息違約後,中小企業債的第二次違約。 該債券在上交所掛牌,按照此前的擔保合同,天津國有擔保公司天津海泰擔保將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代償5000萬本金和利息。但海泰擔保本身也陷入危機,瀕臨破產,向投資人支付本金的能力存疑。 截至2014年4月末,海泰擔保因涉訴被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已有19起,涉及金額約2.7億元,並已被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查詢系統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海泰擔保業務陷於停滯。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 “12津天聯”於2013年1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是由天聯濱海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發行的一筆中小企業私募債,債券金額5000萬,票面利率9%,期限為兩年。由天津海泰投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不可撤銷連帶擔保責任。 “12津天聯”原計劃於2014年7月28日回售到期。所謂回售到期,即7月28日,“12津天聯”的持有人可以把債券回售給發行人天聯複材。  據財新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天聯複材及其母公司天聯集團均陷入困境,天聯集團董事長王吉群選擇“失聯”,“12津天聯”債已經事實違約。 按照合同海泰擔保須在8月6日下班之前,代替發債人天聯複材向投資人償還本金5000萬及支付利息。實質上,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7月29日,海泰擔保僅向投資人支付了5000萬私募債的半年利息(225萬)。 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海泰擔保的擔保余額為75.92億元,擔保倍數高達13倍,已超出了法定擔保倍數。 目前海泰擔保和投資人等正希望天津當地政府能夠介入解決當前的危機。 今年以來,違約、打破剛性兌付等字眼頻頻出現,違約正常化似乎已經開始成為今後債券市場的一個趨勢,而在這一趨勢中,中小企業私募債成為了最先犧牲的違約高發地。 自2012年6月問世以來,中小企業私募債至今已經運行26個月。數據顯示,2014年將有46只中小企業私募債到期,發行總額共計41.43億元,平均票面利率為8.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39

阿根廷協商未果 十三年來第二次主權違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123

截至5.39億美元債息的最後償付期昨日,阿根廷仍未能同對沖基金債權人達成和解。這是阿根廷十三年來第二次主權債違約。阿根廷經濟部長Axel Kicillof說,對沖基金債權人拒絕了阿政府新的提議,不可能再給他們付息。 有鑒於此,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標普)昨日將阿根廷的長期與短期外幣信用評級調降至“選擇性違約”。標普在昨日的聲明中寫道: 如果阿根廷解決了償付貼現債券違約的問題,解決後,我們可能根據當時阿方剩余的責任風險、進入國際債市的渠道及其整體信用狀況,調整對阿評級。 標普的董事總經理Roberto Sifon-Arevalo說,還債不是自動發生的過程,需要時間。但就像調解人Daniel Pollack昨晚所說的: “沒有達成任何協議,阿根廷共和國違約迫在眉睫。” “無法預計違約的所有後果,但它們肯定不是正面的結果。違約不僅僅是‘技術性’的環境,而是真正痛苦的事件,會傷害現實生活中的人。” 早在2001年,阿根廷就宣布950億美元的主權債務違約。這導致該國被迫進行債務重組。此後,該國深陷大蕭條時代之後最糟糕的經濟衰退。 今年6月中旬,阿根廷與債權人的官司打到美國最高法院,並被裁決維持還債原判。阿根廷總負債達5.39億美元。 6月末,阿根廷已將5.39億美元存於紐約梅隆銀行,用作截至6月30日當期的利息。而美國法官的裁定阻止了阿根廷進行付息,法官還要求阿根廷在7月30日之前與“釘子戶”債權人達成和解。 所謂“釘子戶”債權人是指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等被稱為“禿鷲”基金的美國對沖基金。2001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後,90%以上的投資者都接受了阿根廷政府在2005年和2010年提出的重組方案,但這些“釘子戶”債權人並不接受。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即使阿根廷違約,也不會對其他新興市場有多大“傳染”。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若阿根廷本周違約,則最小的違約規模可能在300億—800億美元。 在宣布違約以前,高盛發布的報告認為,如果就15億美元利息支付達成一致,阿根廷可能未來幾天內解除違約危機。 高盛的高級拉美經濟學家Mauro Roca就說: 這種時候,預計阿根廷違約會是短暫的,不應該對這個國家產生任何重大影響。預計會很快打破僵局,拿出協議。 阿根廷國內通脹高企,面臨進一步陷入經濟衰退的危險,還可能再次發生本幣大貶值。 如下圖所示,今年阿根廷比索兌美元匯率直線下跌。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7月中旬黑市匯率已達12.65比索兌換1美元,遠遠超出官方設定的8.17的匯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50

第二季財報掉漆 獲利慘跌九三% 20家店裝修 就讓85度C賺嘸錢?

2014-08-18  TWM
 
 

 

F-美食財報出爐,今年第二季每股只賺○.○六元,跌破投資人眼鏡,也因此被法人調降評等。全球連鎖店逾八百家的餐飲品牌85度C,究竟怎麼了?

撰文‧許瓊文

對一個在全球擁有八○一家門市的連鎖品牌來說,其中二十家門市停業進行裝修,會對單季營運造成多大影響?這是目前不少法人最想對F-美食(85度C)提出的問題。

F-美食半年報日前出爐,第二季單季營收為四十一.二三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五%,營業費用二十二.四五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二五%;成本大增下,拖累單季稅後純益,僅有八五九萬元,較去年大幅衰退九四%,每股稅後純益(EPS)只有○.○六元,創歷年單季新低。

關於這樣的成績,F-美食投資人關係協理李翰霖表示,由於第二季中國市場約有二十家門市進行二代店的改裝,影響所及,除了牽制營收成長之外,改裝所產生的成本,也使營業費用同時增加。

李翰霖強調,這次二代店的改裝時間普遍拉長到二個月之久,而這些店業績平均都在每月五、六十萬元人民幣以上。本刊記者去電上海一家85度C門市,詢問改裝二代店的實際影響營運時間,「大概花了一個半月吧!」與公司說法稍有落差,但以此計算,二十家門市改裝的影響營收程度,的確可能在一億元新台幣左右。

對於改裝造成營業費用增加的說法,業界略有意見。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振乾表示,改裝門市所需的花費理論上應被視為「資本支出」,「除非是採取極度保守的會計原則,或者對新設備的未來效應不甚樂觀,才會一次認列所有費用。」李翰霖回應,事實上,除了認列「部分」改裝費用外,上半年新開四十五家分店,也是營業費用上升的原因。

整體而言,公司的解釋似乎合理,但二十家店裝修就讓獲利暴跌畢竟太過嚇人,於是,市場認同度一向甚高的F-美食,也已被部分法人列入「觀察名單」。「八○一家門市當中的二十家店就能左右公司賺錢與否,風險未免太過集中,且未來二代店計畫還會繼續,難保公司獲利不會動輒來個劇烈變動。」一位法人質疑。

對此,李翰霖表示,「這次是第一次進行改裝,缺乏經驗,因此耗費時間比預期更長,未來在累積經驗後,就能降低改裝成本,甚至不一定要整家店都停止營業,才能改裝。」依證交所資料,F-美食目前本益比高達七十七倍,是王品的兩倍半以上水準,但公司自二○一一年以來EPS一路減少,自一一年的八元以上降至去年的四.○七元,今年上半年EPS一.三六元,也較去年同期衰退四成,以此成績,加上第二季財報在法人心中留下的問號,若要維持高檔的股價和本益比空間,恐怕必須加速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06

中國核電版圖:廣東居首 福建第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10037.html

過去幾十年,中國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並基本確定建廠條件成立的核電新廠址有67個,以沿海、中部省份為主。

度延期的福建福清核電站1號機組已經在20日並網成功,這意味著國內核電運行機組再添一個新成員。《第一財經日報》梳理發現,福建是繼廣東之後,擁有核電廠址最多的省份。

除了福清核電站之外,福建還擁有其他2個核電站。它們分別位於寧德和漳州。福建官方和核電企業已經在三明、莆田、龍巖和南平部有核電廠址,打算用於日後其他新的核電站的建設。

過去幾十年,中國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並基本確定建廠條件成立的核電新廠址有67個,以沿海、中部省份為主。

能源需求和結構調整,是中國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核電站投資數額巨大,其產出效益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比如,福清核電站是在2008年中國保增長的背景下,中央推出擴大內需4萬億元計劃後落地的特大型重點工程,也是當時中國第一份落地的千億大單。

福建當地官方認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福清核電項目的開工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項目將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創造1萬多個就業崗位。

而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樺最近稱,福清核電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福清核電站一共擁有6個核電機組),年發電量將達到450億千瓦時,年總產值將達到170億元,至少可拉動當地GDP增長近4000億,增加近3萬人的就業,將對海西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中央已經多次釋放重啟核電的信號。最近的一次是,中國政府網站19日發布《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幹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表示,要“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適時啟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這兩個核電項目均位於沿海。

和沿海核電項目不同,內陸項目已經無望在“十二五”期間上馬。在中國核電版圖上,那些位於內陸的核電項目近年來備受社會關註,也不乏爭議。

反對內陸核電的人們認為,內陸核電因缺乏地理等優勢,而存在更大的風險性。根據本報梳理,截至目前,打算發展內陸核電項目的省份已經超過10個。

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全球核電站的436個機組中,有超過六成在內陸。有核電專家表示,在擁有核電的發達國家當中,並沒有沿海核電和內陸核電之分。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49

金融IC卡強芯之路:國產化的第二波投資機會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7&page=1&extra=#pid4161
從去年底以來國內IC扶持政策力度加大,6月24日國家公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之後,各地政府紛紛響應相繼出台地方扶持政策。IC作為電子產業鏈最上游環節,技術壁壘非常高,政府大力扶持是實現IC產業鏈追趕的必經之路。對於IC設計環節,我們認為在一些國家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利基市場,依靠政策支持實現快速國產替代效果更為明顯,面向這類市場的專用IC設計企業受益巨大,正如金融IC卡芯片設計商。​

金融IC卡勢在必行,芯片市場空間巨大。根據央行提出的國內金融IC卡推廣時間表,金融IC卡勢在必行。2013年國內金融IC卡發卡量同比增長370%,滲透率提升到69%。我們預計未來幾年滲透率將繼續穩步提升,14-16年國內金融IC卡發卡量將分別為5.7億、6.7億、7.7億張。而芯片作為金融IC卡最核心部分,佔到整個卡成本的80%以上。考慮到芯片價格的下降,我們預計14-16年國內金融IC卡單價為4.8元/張、4.5元/張、4.3元/張,對應市場規模分別為27億、30億和33億,市場空間巨大。​

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揚帆起航,開啟產業鏈投資機會第二波。2013年金融IC卡爆髮式增長,滲透率大幅提升,帶來了產業鏈第一波大的投資機會,造就了年漲幅超過300%的大牛股天喻信息。現在金融IC卡高速滲透期已過,但是金融IC卡芯片還被海外廠商NXP壟斷,未來金融IC卡芯片的快速國產化將開啟產業鏈投資機會第二波。目前,國內廠商的產品已達到國產化替代的必要條件,靜待政策扶持之風。我們預計明年有望成為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元年。​

投資標的:國民技術、同方國芯​

國民技術:國內6家金融IC卡芯片設計商中體量最小的一家,技術實力處於中上游水平,國產化替代啟動公司將獲得不錯的市場份額,是受益彈性最大的投資標的。並且公司專注的2.4G技術,未來有望在一些特定領域得到應用,給公司創造巨大成長空間。​
同方國芯:國內智能卡芯片龍頭,在金融IC卡芯片領域技術領先,有望拿到行業內最大市場份額。此外,公司在健康卡IC設計和特種IC設計領域都處於龍頭地位。這些領域共同構成了公司未來持續的業績增長點。​

1、IC扶持政策發力,專用IC設計企業受益巨大​

6月24日,工信部正式公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進一步加大對國內IC產業的扶持力度。IC設計環節不同於重資產的晶圓製造和封測環節對資金的需求,而更需要依靠從下游需求端的扶持。那麼在一些政府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領域,如政府、金融、軍工等,專用IC設計企業將受益巨大。​

1.1 國內IC扶持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

過去十年我國在人口紅利的推動下成為了全球電子元器件製造大國,並且近幾年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我國也逐漸成為了電子智能終端消費大國。2012年我國半導體進口金額超2000億美元,現在每年半導體進口金額已超過石油進口金額。集成電路作為電子行業最重要的上游零部件,直接對我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提高集成電路國產化比例迫在眉睫。

並且在棱鏡門事件爆發之後,國內政府更是高度擔心國家安全問題,在軟件領域提出了要去IOE,而在硬件領域也提出了要快速提高國產芯片市場佔比。在原有IC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國家政策扶持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大。​


6月24日,工信部正式公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對集成電路產業鏈各個環節給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對國內IC產業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整體上提出了國內集成電路2015年收入超3500億,到2020年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20%,表明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增速將進一步加快。​

國家提出了要著力發展對於IC設計領域,2015年在移動智能終端、網絡通信等部分重點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接近國際一流水平;2020年在移動智能終端、網絡通信、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重點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

自今年6月國家正式發佈《綱要》之後,各個地方政府紛紛響應,北京、天津、安徽、山東、甘肅、四川等地相繼出台地方集成電路扶持政策。上海、武漢、瀋陽等地也正在積極籌劃促進芯片國產化的產業扶持政策。


1.2 IC設計領域主要需要從下游需求扶持​

IC產業鏈主要包括三個環節,分別是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與測試。IC設計是整個產業鏈上的中心,由IC設計企業最初發現下游需求設計產品和完成最終產品的銷售變現。晶圓製造和封裝與測試環節則在整個產業鏈上扮演著產品代工生產和集成組裝兩個角色。​
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作為製造環節,需要大量資本投入進行生產線的建設,尤其是晶圓製造廠。因此,對於這兩個環節的扶持更多的是需要資金支持。在《綱要》中關於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提出了要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製造領域,兼顧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環節。​

不過,IC設計環節則與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環節完全不同,屬於輕資產行業,主要的資源是技術人才。對於這樣的行業,依靠資金扶持效果比較有限,而更多地需要依靠從下游終端需求進行扶持。這主要是因為IC設計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一方面大額的研發費用投入之後產品銷量越大平均成本越低,另一方面IC設計廠的訂單量越大所獲得的晶圓製造和封測產能價格越低。


1.3 專用IC設計企業更易獲得扶持​

IC設計企業根據下遊客戶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通用IC設計企業和專用IC設計企業兩大類。通用IC設計企業面向的是大眾消費者,其產品下游為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大眾消費品,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另一類IC設計企業面向的則是一些特殊消費者,如政府、金融機構、軍工等領域,其產品下游以金融IC卡、軍用IC等產品為主。​

通用IC市場,產品直接面向大眾消費者,產品是否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主要依靠產品的性能、價格、營銷能力等市場化手段來競爭。在這一領域,政府扶持空間有限,難以依靠政府力量來改變下游需求幫助IC設計企業獲得更多訂單。國內通用IC設計企業必須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競爭實力與海外龍頭廠商競爭搶奪份額,從而需要一個較長的技術和管理積累過程。​

而專用IC市場則大不相同,由於產品下游面向的是一些特定客戶,如政府、金融機構、軍隊、國有壟斷企業等。在這些領域,政府具有強大的行政干預能力,並且也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所以只要國內IC設計廠的產品能夠滿足性能要求,國家就可以對下游需求給予重大影響。從而幫助國內專用IC設計廠獲得更多下游訂單,實現芯片領域的快速國產替代,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同時扶持國內IC設計廠快速發展。


2、金融IC卡勢在必行,芯片市場空間巨大

2.1 金融IC卡勢在必行​

金融IC卡是由銀行發行的採用集成電路技術的一種智能卡,是原有銀行磁條卡的技術升級,在塑料卡片內鑲嵌集成電路芯片代替磁條,依靠內嵌芯片來進行信息的存儲和處理。

內嵌芯片主要由微處理器CPU、程序存儲ROM、臨時工作存儲器RAM、用戶存儲器EEPROM等組成的微系統構成。根據使用時的通信方式不同,金融IC卡可以分為接觸型和非接觸型兩類。未來主流金融IC卡將是能夠同時實現這兩種接觸方式的雙界面卡。

金融IC卡相對於傳統金融磁卡主要具有三方面優勢:1)更高的安全性,磁條卡技術簡單,信息易被覆制,給持卡人和發卡機構造成巨額損失;而金融IC卡採用獨立運算、加密和存儲能力的CPU芯片,使得偽造率幾乎為零,這類欺詐案件就會大幅下降。2)更有利於商業銀行業務創新,金融IC卡具備多應用加載平台,可豐富銀行卡產品系列,為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重要手段。3)更多的功能服務,採用芯片技術與金融行業標準,可兼具銀行卡、保障卡、管理卡等多重功能,具有安全性、便利性、標準型和可擴展性等優點。

儘管金融IC卡相對於普通磁條卡具有眾多優勢,但是其成本卻是普通磁條卡的10倍以上,這是金融IC卡快速推廣的主要障礙。​

不過,央行在2011年3月發佈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國內金融IC卡推廣時間表。2013年1月1日起,全國性商業銀行應開始發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即實現金融IC卡對普通磁條卡的基本完全替代。


2.2 金融IC卡芯片市場空間巨大​


在央行政策的推動下,現在全國商業銀行都已經開始全面發行金融IC卡,滲透率實現了快速提升。據央行統計,2013年全國總共發行銀行卡6.8億張,同比增長16%;其中金融IC卡4.7億張,同比增長370%;滲透率從上年的16%,大幅提升到了69%。​

根據央行的規定,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卡均為金融IC卡。因此,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國內金融IC卡滲透率將呈現穩步提升,14-16年分別為75%、80%和90%。並且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國內每年新增銀行卡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14-16年發卡量分別為7.6億、8.4億、9億張;對應的國內每年金融IC卡發卡量分別為5.7億、6.7億、7.7億張。

金融IC卡的單價是普通磁條卡單價的10倍以上,金融IC卡對磁條卡的快速替代為銀行卡行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規模增長。2013年國內每張金融IC卡平均價格為8.9元,對應國內金融IC卡市場規模為42億元。​


未來,國內金融IC卡將受到成本降低和競爭更加激烈兩方面的影響,產品單價將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我們預計14-16年國內金融IC卡單價分別為7.52元/張、6.62/張、6.29元/張。那麼,對應國內金融IC卡市場規模分別為43億、44億和48億元。

按照2013年金融IC卡每張8.9元的價格,卡商在金融IC卡上毛利率為30%,毛利潤為2.7元,制卡成本為6.2元。在制卡成本中芯片成本為5.2元左右,其他成本為1元,芯片成本佔到總成本的80%以上,是金融IC卡成本的關鍵。

根據2013年每顆金融IC卡芯片平均價格為5.2元測算,國內金融IC卡芯片市場規模為24億元。我們預計14-16年國內金融IC卡單價為4.8元/張、4.5元/張、4.3元/張,對應市場規模分別為27億、30億和33億元。



3、投資機會第二波,靜待政策扶持之風​

國內金融IC卡對普通磁條卡的快速替代為A股金融IC卡產業鏈帶來巨大投資機會,這已經成為了市場共識。2013年,金融IC卡的快速放量帶來了第一波投資機會,卡商成為最大受益者。而未來兩年,金融IC卡產業鏈投資機會將向上游延伸,芯片國產化替代將為產業鏈帶來第二波投資機會,IC設計企業將成最大受益者。​

3.1 金融IC卡產業鏈投資機會向上游延伸​

金融IC卡產業鏈比較簡單,主要包括IC設計、卡商、終端三個環節,下遊客戶均為銀行。銀行通過招標的方式向卡商和終端廠商進行招標採購金融IC卡和與金融IC卡配套的終端設備。然後再由卡商根據訂單情況向上游IC設計企業採購芯片。

在金融IC卡產業鏈上,金融IC卡的制卡和終端生產技術壁壘較低,目前國內基本所有的金融IC卡和支持金融IC卡得POS機都是由國內廠商來生產製作,主要金融IC卡上市公司有恆寶股份、天喻信息、東信和平、達華智能、東港股份等,主要的POS機生產商有新大陸、新開普、證通電子等。​


不過,金融IC卡上游的芯片環節技術壁壘較高,現在國內市場基本都被全球安全芯片巨頭NXP壟斷,國內廠商目前還沒有切入這一領域。

根據金融IC卡的替代過程和企業受益順序,我們認為金融IC卡產業鏈存在兩次大的投資機會。第一次是金融IC卡的快速放量為國內金融IC卡制卡商帶來的投資機會;第二次是金融IC卡上游芯片實現快速國產化替代為國內IC設計企業帶來的投資機會。

根據央行發的規定,國內自2013年1月1日起實現境內所有受理銀行卡的聯網通用終端都能夠受理金融IC卡,基本完成了金融IC卡終端產品的改造升級,為後續金融IC卡的放量打下基礎。

因此,2013年成為了國內金融IC卡真正放量的一年,國內金融IC卡發卡量同比增長370%,滲透率從16%大幅提升到69%,為國內金融IC卡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機會。​

卡商龍頭天喻信息和恆寶股份2013年全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67%和36%,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115%和58%,均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股價方面兩家公司更是為投資者創造了巨大的投資收益,天喻信息和恆寶股份全年股價分別上漲了321%和65%。

國內金融IC卡在經歷了2013年的快速放量之後,未來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金融IC卡產業鏈第一波投資機會已經結束。不過,目前金融IC卡芯片環節還被全球安全芯片龍頭NXP完全壟斷,如果國內IC設計商能夠取得突破,實現芯片環節的快速國產化替代,那麼金融IC卡產業鏈將迎來第二波大的投資機會。​


目前,國內有六家金融IC卡芯片設計企業,分別是A股上市的同方國芯、國民技術、大唐電信;港股上市的復旦微電子、中國電子;未上市的上海華虹。


3.2 國產化替代已達必要條件,靜待政策扶持之風​

恩智浦作為全球安全IC龍頭,在這一領域有多年經驗積累,技術和成本上較國內芯片廠商仍具有比較明顯優勢。一方面,恩智浦已經採用90nm製程,而國內廠商仍主要在採用130nm製程;芯片生產工藝線寬越小,芯片的面積就越小,從而使得芯片擁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優的性能。另一方面,恩智浦芯片出貨量遠大於國內芯片廠商,IC設計企業規模效應突出,高出貨量可以在大幅攤薄高額研發成本的同時從晶圓製造廠拿到更低成本更優的產能。


不過,國內芯片設計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產品已經達到了進行國產化替代的必要條件。國內六家金融IC卡芯片廠商全都已經有產品通過了銀聯的PBOC3.0標準,表明國內廠商的產品已經達到國內要求,能夠滿足銀行金融IC卡的使用。並且國民技術、大唐微電子都已經有接觸式產品通過了EMV標準;上海華虹更是有非接觸產品通過了EMV標準和CC EMAL4+標準,進一步表明國內部分金融IC卡芯片產品已經達到了國際要求。



根據我們的調研信息瞭解,國內金融IC卡芯片廠商的產品,在性能上已經基本能夠達到與海外龍頭廠商相當的水平,至少兩者的差距在消費者的使用過程中難以察覺。目前,制約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的主要壁壘是芯片製造成本,這主要就是由於海外龍頭廠商擁有更先進的晶圓製造產能,能夠把芯片面積做的更小降低產品成本。​


當前的情況是海外龍頭廠商在擁有成本優勢的情況下,還在這個領域具有顯著的先發優勢。那麼,國內廠商寄希望依靠市場競爭去實現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目標短期之內難以實現。​

因此,我們認為現在國內金融IC卡芯片廠商已滿足必要條件,國產化快速替代還需靜待政策扶持之風。​

4、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揚帆起航​
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金融IC卡芯片作為專用IC芯片領域,直接關係到我國國家安全,所以盡快實現國產化替代是當務之急。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關於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中,把智能卡突破放在了分領域、分門類逐步突破任務的首位,足以看出國家對這一領域的高度重視。​

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可能會有國有大行開始面向國產芯片進行招標,明年有望成為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元年,開啟產業鏈第二波投資機會。​

4.1 國民技術:體制紅利釋放,受益彈性最大​

公司上市之初為國有企業,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電子集團(CEC)下面的中國華大,體制上受到很多限制,在變化速度如此之快的IC設計行業領域競爭力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也成為了公司上市以來業績逐年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去年年底,公司大股東進行了股權轉讓,中國華大把擁有的7480萬股權轉讓給了七個自然人和客戶資產管理計劃。股權轉讓之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變為了深港產學研創業投資,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只有5.85%。目前,公司已經變為了一家公眾持有的由管理層進行實際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能夠更好地面對行業內發生的快速變化,公司體制轉變的紅利未來將逐步釋放。

從技術上,公司在射頻技術領域有長期的積累,在做非接觸式金融IC卡芯片上具有先天優勢,在國內的6家IC設計廠商中處於較為領先的水平。所以,我們認為公司在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過程中將獲得不錯的份額。​

從體量上,2013年公司收入為4.3億元,是國內6家金融IC卡芯片廠商中體量最小的一家。並且公司由於主要貢獻業績的USBKey業務不景氣,2013年全年淨利潤僅469萬。因此,我們認為公司在本輪即將開始的金融IC卡芯片國產化替代浪潮中,將是受益彈性最大的投資標的。​
並且公司之前一直專注的2.4G技術,未來在一些特定領域有望得到廣泛應用,為公司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4.2 同方國芯:國內智能卡芯片龍頭​

2012年晶源電子和同方微電子、國微電子完成合併,公司更名為同方國芯。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智能卡IC設計、特種IC設計和石英晶體製造等三大業務。其中,同方微電子在國內智能卡IC領域技術實力領先,在各種智能卡產品上進行了全面佈局,包括最初的居民二代身份證、sim卡、社保卡、健康卡、金融IC卡,以及未來支持NFC功能的sim卡。

我們認為公司在國內幾家金融IC卡芯片廠商中技術最為領先,將有望在國產化替代過程中拿下最大份額。並且公司通過對金融IC卡芯片設計的技術改進,將在下一代產品中大幅降低芯片生產成本,達到與NXP芯片相當的水平,新產品將極具市場競爭力。​

此外,公司在健康卡領域,最早就在與衛生部合作,領先優勢明顯,將獲得大部分市場份額。未來,健康卡市場空間同樣巨大,競爭相對緩和,將成為公司另一業績增長重要貢獻來源。並且公司目前旗下的國微電子在特種IC領域同樣具有龍頭地位,未來這一領域的IC國產化替代空間同樣巨大,利潤將更為豐厚。

5、投資建議


2013年是國內金融IC卡高速滲透的一年,金融IC卡發卡量同比增長了370%,造就了去年的大牛股天喻信息,股價全年上漲了超過300%。今年金融IC卡發卡量增速將明顯減緩,產業鏈第一波投資機會已經過去。​
但是,目前佔到金融IC卡成本的80%以上的芯片還基本完全被海外廠商NXP壟斷。我們認為在政府對IC產業的大力扶持,倡導國產芯片替代的這樣一個環境下,國內金融IC卡有望在明年實現對海外芯片的快速替代,從而為金融IC卡產業鏈創造第二波大的投資機會,建議重點關注受益彈性最大的國民技術,以及國內該領域龍頭同方國芯。



(源自:申銀萬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04

埃博拉疫情擴大 中非或成為第二個病毒爆發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142

非洲中部地區地區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開始爆發。此前該“出血熱”病毒在西非塞拉利昂、幾內亞至少奪走1,427條生命。

剛果(金)衛生部長卡邦格(Felix Kabange)周三確認,剛果(金)確診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增至6人,另有36個可能感染和疑似病例。目前政府已將疫區封鎖,聯合國駐剛果(金)穩定特派團也中止了在疫區的巡邏任務。

剛果(金)疫情爆發,意味著埃博拉已經擴散到非洲中部。世界衛生組織(WTO)發言人稱,目前病毒正在以“前所未有”速度爆發。

事實上歷史第一宗確診的埃博拉病例就是在剛果被發現。

美國Vice新聞援引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Stephen Morse觀點稱:“雖然埃博拉病毒通常在一個地方爆發,但同時出現兩個傳染源也並非聞所未聞。”

“事實上埃博拉在剛果(金)農村地區的爆發更為常見,而此前在西非爆發的疫情較為罕見。”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埃博拉病毒可引發埃博拉出血熱,潛伏期可達20天,故又稱為“出血熱”癥。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體液,或接觸死亡感染者的屍體。

目前只有使用實驗性藥物ZMapp對抗病毒,此前有一名美國醫生和護工在使用ZMapp後完全康複。但ZMapp藥物數量稀少,並且有些感染者使用後並無療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35

Facebook的第二位華人工程師王淮:給阿里新貴的一些建議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21/145928.html

i黑馬:王淮,線性資本創始合夥人,Facebook的第二位華人工程師。在阿里上市後,其特撰此文以自己上市公司員工的經歷對阿里的朋友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幾天被阿里的同誌們的喜事刷屏,讓我想起來當年Facebook上市的場景。都是一個眾望所歸的IPO,但Facebook弄砸了,阿里很成功!
 
Congrats!
 
當然,恭喜的話肯定聽多了,就不多說;說說突然看到股票賬戶上這麽大的balance而因此帶來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吧,尤其是對原來對資產沒有太多想法的工程師們有所幫助。
 
最大的建議就是要冷靜,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要習慣從碼農到馬龍的變化。其實,我知道各位早就知道上市後的自己股票可能的價值區間,所以資產總額的數字其實不是意外。但是,最大的不同是,paper money開始長得越來越像real money。以前更多的是臆想中的數字,現在至少在一個公開營業的brokerage賬戶上能看到的實實在在的金額數字了。你明白,在6個月的鎖定期之後,你就可以隨意的動用這筆錢,去買豆腐花,可以喝一碗倒一碗。
 
但是,打住,冷靜。請習慣有錢後的心態。我相信阿里的股票會相對穩定的增長,不至於出現像Facebook當年因為缺乏一個可信的商業模式這個挑戰帶來的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在做任何的投資或者消費之前好好的想想,多征求一些過來人的建議。
 
好,過來人的一些建議。
 
關於Spend the mone
 
 區分needs & want
 
哪些東西是必須的,哪些東西是想要的。還是要弄清楚。根據我這兩年的經驗,沒那麽必須的東西多了反而帶來了很多精神上的負擔。not worth it. 當然,對於自己很想要的愛好以前因為經濟原因不能去做現在可以了的事情,不要管我,放手去愛吧。比如,以前買電子產品還得多想想,現在你們可以閉著眼睛下單了。但記得,不用的新東西要記得捐給我幫你減輕負擔。
 
區分for experience or for material
 
以前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想要擁有這個東西,那個東西;去過這個地方,來過這個地方;逐漸的明白到,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驗,是經歷留在你心里面的那種化學反應;這些是等你白發蒼蒼的時候躺在床上能夠給你的兒孫吹牛的重要素材 - “想當年爺爺比你大一點,比你還帥一點的時候,曾經。。。”
 
Optimize for the experience not the materials.

稅在你賣出每筆股票之後,都有一個稅的問題。一定要預留好這部分的錢。
 
旅遊
 
在這麽多可消費的項目中,我感覺(對男性而言)最沒價值的就是奢侈品。最有收獲的兩樣,一樣是旅遊,一樣是和請牛人吃飯喝茶聊聊天(下面講)。
 
旅遊,通俗的講,從一個自己呆膩的地方來到另外別人呆膩的地方;用自己講膩味的故事交換別人見膩味的故事。這就是美好生活。這就是體驗生活。

請牛人吃飯喝茶聊天
 
2011年底我從Facebook離開後就在矽谷和西雅圖瘋狂了見了很多人——老同事,投資人,創業者……學習了很多。回國後更是交了很多朋友。基本上只要是創業者或者牛人,都是我買單(大佬除外,一定要給大佬面子讓他們請客)。為此我還在杭州的運河邊開了一家講究情調的T咖啡(當然,我本身就是一個咖啡控)。和牛人的這些聊天是我收獲非常大的經歷,畢竟一個人自己的經歷有限。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種方式就是多和他們聊聊天。
 
移民
 
這麽幾個選擇,美國——不要選,不要問我問什麽;加拿大——做好放松幾年做移民監的準備;澳洲新西蘭——政治上會比較中立,地域上比較孤立,適合對世界大戰有恐懼的新貴;香港——稅法好,也適合國人,就是地方太擠了,同時天朝的余威陣陣,你懂的;新加坡——地方小,稅法倒也好,只是因為地緣和經濟的原因他估計會配合中美兩國做很多事情,對科技新貴沒啥挑戰,但義務兵役對於有小朋友的同學要多想想。
 
不要借錢
 
任何時候不要借錢給別人。如果借,做好收不回來的準備;不然不如當做投資給別人。有句話說的很好,不要借給好朋友錢,你不僅會失去錢,還會失去一個好朋友。當然,對於公司的可轉債的投資是另外一回事。
 
想不借錢的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 - hold住不要明確的告訴別人你的資產總數。除非業務需要。你永遠可以用最近周轉困難這個很恰當的理由來回應。老實說,我也是經常周轉困難,哪個****會放那麽多的現金可以隨時動用。
 
關於Grow your money

 Diversify——定要分散你的資產
 
把所有的雞蛋放在BABA上一定不是一個好主意. 當然,BABA繼續大漲是好事;但這只是多種可能出現的結果中的一種;資產管理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manage your downside;而manage downside的一個要點就是diversification。尤其是可以對沖的那些資產,至少不要讓你所有的財產的correlation太大。
 
一個diversification就是買房
 
我是相信Real Estate。我的一個夢想就是在全球各大城市中都有一個有風景的高層公寓。可自住,可出租。但是不要參與到買房投機中。房地產既可以對沖高科技這種高屋建瓴的資產,有可以有很強的實際用途。
 
 找兩個靠譜的私人銀行(PB)
 
一定要至少找兩家。你要做好隨時可以更換的準備,而且只把你想要相對穩定增長的那部分資產放到PB。基本上最出名的幾家我都接觸過,自己用過4家,fire過兩家,至今沒有settle……但教訓不少:
 
1)不要找美國的私人銀行
 
2)瑞士的私人銀行最保險,但很貴;能參與的亞洲項目不太多
 
3)一定要一上來弄一個用股票做抵押的loan;讓你真正急需用到大錢的時候可以迅速借錢
 
4)所有的費用都是可以談的
 
5)對於私人銀行推薦的產品要三思而後行,很多是為了賺你的費用
 
6)私人銀行和你對接的那個個人非常重要;他/她用心與否和在公司的影響力可能決定你想要的能不能拿到
 
做好Estate Planning
 
兩個事情可以考慮的。如果你的資產到一定,trust可以更好的保護你。但trust相對費用高,架構複雜,$10M以下最好不要考慮。另外就是購買life insurance product(最好在香港買)。給家人一個保障,出事了還能享受免稅。

投資問題
 
最好的投資其實還是你自己。阿里的新貴普遍年齡都不大,還有很多年可以拼命。你們最大的幸福在於 - 為何拼命,如何拼命這兩個問題終於可以自己替自己回答。你不需要看人的臉色,可以做自己關心自己開心的事情。Don’t waste the god-given fortune.
 
除了投資自己,可以考慮一些可以對你產生戰略意義的投資布局。比如,作為技術大牛,你可以考慮天使投資一些你的經驗可以幫得到的初創公司。你也可以參與一些理念吻合的早期基金,最近起來的很多。(disclaimer:線性剛完成$50M的一輪募資,1-2年內就不用考慮我們了 ;P 阿里的某位創始人也是我們的出資人)如果你是某件事情的狂熱愛好者,也可以參與這一類的投資,但一定要控制量 - 因為這個時候驅動你投資的是愛好而非專業 - 比如我的咖啡館投資。
 
對於投資,我最大的建議是:只投你丟的起的錢,投完當做錢沒了;這一類超高風險投資不要超過你所有資產的20%。
 
財富管理互助俱樂部
 
Facebook有一個早期員工Club,自嘲為”Nouveau Riche 250“,意思是暴發戶前250人——這群人都很2。大家經常無邊無際無心無肺的討論如何面對財富管理中的各種問題 - 大家共同的背景共同的信任,讓每一個人在面對新的財富問題時通過經驗教訓的分享來分攤降低學習成本。這群人討論過在墨西哥資助神廟重建的問題。。。強烈建議阿里的同學有這樣的組織。
 
最後,多花點時間讀點書,思考一下下一步做什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610

限購基本放開,松貸剛剛開始 第二波救市,房價還會驚天逆轉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398

 

2014年9月23日,山東省日照市,一處正在緊張施工的建築工地現場。 (CFP/圖)

46個限購城市已有40個松綁,樓市限購時代就此進入尾聲。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強刺激已被中央摒棄的宏觀背景下,以放松房貸為標誌的新一輪救市浮出水面,效果有待觀察。

“滿江紅,南京久等”。

2014年9月2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文,全面取消住房限購,雅居樂在南京的一個樓盤急忙趕制了這麽一則新廣告。

至此,全國自2011年以來實行限購的46個城市中,除了北上廣深和珠海、三亞這六地,剩下的都在過去四個月間,完成了取消限購的地方政府救市第一波。樓市限購時代就此進入尾聲。

但不斷松綁依然沒有擋住樓市繼續下行。2014年8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指數”已經連續第四個月環比下跌,房地產行業投資增速更是跌入谷底。

第二波救市行動早已馬不停蹄又跟上了,而且這次行動等級更高,由省級政府出臺文件,並擴展到信貸優惠、購房落戶、公積金門檻降低等方方面面。8月8日,福建省的“閩八條”打響了第一槍,四川、江西、寧夏、湖南、湖北相繼跟進。

解救樓市仍在發酵升級之中。9月22日,就在南京發文取消限購的第二天,一則傳聞攪動了整個房地產業和資本市場:央行向四大行吹風,放松首套房房貸的認定標準。

若傳聞屬實,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這甚至可以視作第三波救市。9月18日他就在微博上稱,“預計第三波是以個別中央部委為代表的國家級救市”,包括住建部牽頭的長效機制,和央行、銀監會為主導的房貸政策。

但截至9月24日發稿前,傳聞依然深陷爆料、辟謠不斷的漩渦中,而權威部門依然保持沈默。

每逢樓市下行,開發商、銀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就進入了一個救市博弈場。本輪樓市下行,源於市場供求轉變和信貸持續不寬松。在強刺激已為中央所摒棄的宏觀經濟背景下,無論是方興未艾的第二波救市,還是猶抱琵琶的第三波,是讓房價再次驚天逆轉,還是僅僅呈現為一次托底?

一個時代結束了

南京取消限購的文件是21日下午5點發出的,城北的複地新都國際,當晚6點就開始打電話給一批意向客戶,賣出了二十余套房子。

“取消限購發文後,很多開發商連夜開了慶功會,這一天終於到了。”南京當地房地產媒體的一位高層王明(化名)回憶道。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南京的房價已經連續三個月環比下跌了。

3月份,看到鄰近的省會杭州庫存房源突破10萬,房價開始下跌時,王明接觸的業內人士還在笑話這個事,“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感覺杭州樓市不比南京差啊”。

整個2013年,南京賣出了9.1萬套房子,是2009年以來的最高峰。南京房地產開發促進會秘書長張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去年的南京樓市庫存不多、房價堅挺、樓盤熱銷,買房子還要托關系才行。

但困境突然就來了。進入4月,位於南京東側仙林湖附近,保利、金地旗下的幾個樓盤開始降價。緊接著,九龍湖、江北片區等郊區板塊開始挨個降價,只有中心城區的房價還能維持穩定。

王明認為這輪降價的源頭是受全國大勢影響,“保利、金地等全國性開發商,在其他地方遇到了資金困難,把南京的樓市當成了取款機,降價促銷”。

本地開發商的資金也不再寬裕了。《南京樓市》主編朱福林舉了一個例子:南京一個別墅項目在做房產信托產品時,甚至把提供給高管的兩套住宅都放在一起打包了,“窮到了當房子的地步”。

開發商自然巴望著限購松綁的早日到來。取消限購的文件是21日下午5點發出的,南京城北的複地新都國際,當晚6點就開始打電話給一批意向客戶,賣出了二十余套房子。

限購放開後,價格還會上漲嗎?江蘇同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剛認為“短期內不會出現樓市的價格上漲,只會放量。”

深圳中聯地產二手房研究院的檢測顯示,針對16個放開限購的城市,政策出臺後成交量有所上漲,幅度大約在10%-20%。“大家覺得沒效果是因為預期太高了,總希望房價能翻一番兩番的。”該研究院總經理肖小平說。

在王明看來,限購早已不是束縛南京樓市發展的障礙。“基本上是只要你想要買房,開發商都會想辦法‘幫你解決’資質的問題,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對於更多的購房者而言,房貸比例能不能多一些,房價未來漲還是跌,才是關鍵。

第二波救市來襲

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跌的城市有68個,而實行了限購的城市,不過是46個。第二波等級更高的救市來襲,意圖撐住更多未限購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那些從未實行過限購的城市日子也不好過。

新近公布的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同比下跌的城市有68個,7月有64個。而實行了限購的城市,不過是46個。在華中地區,僅有南昌、長沙和武漢三地被限購。

踩著第一波以取消限購為核心的救市尾聲,第二波等級更高的救市來襲,意圖撐住更多未限購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9月15日,湖北省出臺《關於促進全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人稱“鄂六條”,涵蓋了包括首套房基準利率降至七折,以及契稅、公積金等多項優惠。

“它是一個指導性的文件,給個大的方向和框架,讓下面的城市去做自選動作,報上來覺得OK就執行。”一位不願具名的湖北省房地產業內人士解釋。湖北黃岡第一個做出響應,表示給購房者以財政補貼;武漢也隨即宣布全面取消限購。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看來,房價拐點在去年第三季度就已出現,只不過一開始只是表現為漲幅的縮小。進入今年5月後,他觀察到的是全國範圍內的普遍加速下跌。

“供大於求,以價換量。”陽光100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範小沖這樣形容當下的開發商處境。他認為不同於以往的外力作用,此次樓市拐點源自市場內生的供需關系變化,從去年的供不應求,轉為今年的供過於求。

對於此輪下行,中原集團首席運營官李文傑認為是一個合理回歸、良性回調。

地方政府或許相對更加焦慮。9月15日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來自房地產行業的部分稅收在下滑,其中8月的房地產營業稅同比下降7.4%,建築業營業稅下降0.4%。房地產企業所得稅下降5.1%。

土地出讓收入也在大幅縮減。8月27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報告了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其中提及7月份土地出讓收入還是同比增長了一成,但與前7個月的整體增幅相比,已經減少了一半。

松貸猶抱琵琶

“即便地方發了文,還是要看銀行,地方政府管不了銀行。”

當取消限購已接近尾聲但卻沒有顯示出多少威力之時,“松貸”成為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們眼中最大的救命稻草。

9月22日,央行向四大行吹風放松首套房房貸的認定標準的消息尚還只是傳聞;第二天,9月23日,福州、青島就相繼依葫蘆畫瓢地發出了公告:“出售唯一住房又新購住房的居民家庭償清原購房貸款後,再次申請住房貸款的,按首套房貸認定。”認房不認貸,針對的是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人群。

按照現行信貸政策,銀行執行的是“認房又認貸”。也就是說,貸款房本都要看,只要有過貸款記錄,不管是否還清是否賣出,再買房時都要按照第二套住房的政策來。

然而,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的消息目前沒有得到官方證實,那麽即便地方發了文,還是要看銀行,地方政府管不了銀行。”

房價下行之下,商業銀行事實上一直在收縮個人購房貸款業務。2014年第二季度的金融數據顯示,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速2009年以來第一次落後於整體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速。

在南京,限購取消後,房貸市場依舊緊張,沒有出現優惠利率。融360統計了目前的17家銀行,其中有15家實行首套房利率上浮5%,二套房上浮10%的水平。平安銀行和廣發銀行則幹脆停止貸款。

在湖北省最新公布的“鄂六條”中,寫明“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打七折”,給出了下限。

但前述湖北房地產業內人士對此政策並不樂觀,他認為省政府的信貸優惠更像是針對銀行的“倒逼”行為,銀行是否執行並不以政府意誌為主,“七折貸款,銀行是虧本做生意,圖什麽呀?上市公司是要為股東負責的。”

於是,陽光100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範小沖只能呼籲銀行應該站在更高的層面考慮,“從政府的角度,非常希望銀行能站在這個國民經濟更高的高度,不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能夠支持房地產的發展。”

樓市低迷,營銷花樣叠出。2014年9月17日,一場漢字聽寫大賽在南京江北的一家樓盤舉行。 (CFP/圖)

不會再回到老路上了

“上一輪限購放開減少了行政幹預,這是正確的方向,但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樓市。”

中央層面的松貸傳聞若屬實,在李文傑看來,肯定是利好,但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樓市信貸緊張的局面。“信貸放開,是要中央給銀行資金放水,要大規模的刺激,但現在的宏觀基調是調結構促改革,頂多只能期待微刺激。上一輪限購放開減少了行政幹預,這是正確的方向,但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樓市。”

肖小平也對此輪信貸放開的刺激效果持謹慎態度,“它真正作用的是之前有房子,又能夠還清貸款的人群,也就是被‘認房又認貸’政策困住的人。但在市場上,這部分人的占比不會很大。這樣一個松動的政策,又不足以改變市場上投資或投機型客戶對樓市的預期,使他們的行為發生變化。”

過去十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救市總是與下跌如影隨形,這一次也不例外。2008年下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中國樓市出現飛速增長5年後的第一次大幅下跌,二套房貸隨機松綁,營業稅免稅也從5年降為2年,房價報複性的反彈了至少一倍;2011年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實施,也就拖累了房價漲幅一年多而已。人們難免擔心,本輪一波又一波的救市,會不會導致房價的再次逆轉。

尹中立覺得不會了,“當一種資產價格持續上漲的時間一長,投機的人比重就會高。房價在中國漲了十多年,連掃垃圾的都知道買房子可以賺錢時,可想而知在中國過去的購房者當中,投機的比重是非常高的。反過來,當價格持續的下跌,並且趨勢形成,估計會很難逆轉。”

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國內樓市都處於“清庫存”的階段,消化過剩供給,這是李文傑的判斷。“不再會有政府的大規模刺激了,否則又會回到之前的老路上,跟這屆政府提出的路線不符”,他提醒開發商們,“不要再有錯誤的期盼,最重要是要認清當前形勢,盡快地跑量,我覺得去等或賭都是不切實際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64

調控政策給力 亞洲第二貴的新加坡房價連跌4個季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05

8102-140Q4115049346

在政府的調控政策下,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經歷了五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房價下跌期。這個亞洲第二貴市場的房價已經連續下滑了四個季度。

新加坡城市重建局(URA)公布的私人住宅指數顯示,今年三季度該指數下滑0.6%至208.1,前一季度的下滑幅度為1%。

政府控制房價的“五年計劃”導致了房價和需求的下滑。8月的房地產銷售數據創下年內新低,在長期房地產調控陰雲的籠罩下,市場需求冷卻,開發商減少了項目數量。

房地產咨詢公司Chesterton Singapore Pte的總經理對彭博表示,調控政策對房價產生了影響,這些措施不太可能在今年放松。

此前,因低利率引發房地產泡沫憂慮,新加坡政府在2009年開始抑制房地產市場投機,推出了包括提高印花稅、提高首付比例等規定。去年6月新加坡政府對金融機構如何向個人發放購房貸款做出了限制。

在新的貸款框架下,借款人必須考慮貸款人的債務情況,申請房貸者的總償債率不應超過60%。

彭博數據顯示,新加坡7月的按揭貸款增速只有7%,這是2007年6月以來的新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82

凝練幹貨:YC 創業第二課,團隊與執行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09/146543.html

i黑馬:YC 與斯坦福合作開設了新課程「怎樣創立一家創業公司」。課程除了 Sam Altman 本人授予之外,還將包括 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 授予的壟斷理論,以及著名投資人 Marc Andreessen、Ron Conway 以及 Pinterest 的創始人 Ben Silbermann 的「怎樣融資」等等。

 

\這里是一篇為大家整理課程的主要內容。

 

在第一節課中,Dustin Moskovitz 告訴我們創業者需要將全身心都投入公司,面臨很大的壓力,一定要再三考量自己的創業動機;Sam Altman 則談了想要獲得成功的四個要素中的前兩項,創意和產品,今天這節課就接下來聊聊後兩項,團隊與執行。

 

團隊

 

尋找合夥人

 

根據 YC 的經驗,導致企業在早期失敗的原因,第一位就是合夥人之間有矛盾。合夥人的重要性大家心中似乎都不言而喻,可到實際操作中,不知為何,謹慎程度常比招聘員工時還要低。尤其是學生,偶然遇到有類似想法的人,就看似一拍即合地開始創業。這對公司未來是個很大的隱患,因為你根本不熟悉自己的合夥人。YC 遇到過一些這樣的公司,比例大概是 75 家中有 9 家,這 9 家公司甚至都堅持不過一年時間。

 

怎樣的合夥人是合格的

 

首先你必須熟悉他,了解他的做事風格。

 

再者,這位朋友最好是像 007 一樣無所不能的存在。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合夥人最好像 007 一樣不屈不撓、足智多謀、明辨是非、勇敢果決、創造力非凡。這聽起來好像不現實,但重點其實在於,與綜合素質略勝一籌的人合夥要好過與只專註於某特定領域的專才合夥。

 

兩個合夥人之間最好能優勢互補,例如如果你不了解技術,就找個技術合夥人。

 

要到哪里去尋找這樣的人

 

做為學生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學校里尋找到誌同道合的夥伴。另外如果在類似 Google,Facebook 等大的科技公司實習過,里面認識的同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找不到怎麽辦?

 

你可以一個人創業,找不到合夥人比與一個不合適的人共同創業要好一些。不過在成功的創業公司中,擁有 2 人或以上的還是占大多數(YC 前 20 家最具價值的公司都是如此,他們認為最佳的人數是 2-3 人)。

 

提防過度招聘

 

在創業初期只招需要的人,讓公司保持在一個較小的規模。在外人眼中,一個公司擁有多少員工能從某個側面反應出公司的狀況。所以擁有很多員工似乎是個令人驕傲的事情。這種「掙面子」的心情還是挺難以抵抗的。但要認識到,人員過多對創業公司初期來講並不是件好事。公司每月的支出會因此增加,員工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複雜,繼而決策的執行效率都會降低。如果因為草率行事而招到不合適的人員,也有招致毀滅性打擊的可能。當然這只是初期,後期可視公司需要繼續招聘。

 

Airbnb 花了 5 個月才招進第一個人,他們第一年只招了 2 人。在開始招聘前,Brian Chesky 和他的團隊列下了他們希望自己每一個員工都能具有的品質。第一條是,你必須認同 Airbnb。另外有一個瘋狂的問題是「如果你被診斷出只剩一年的生命,你還會加入 Airbnb 嗎?」。這個問題後來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太過分了,就改成了 10 年。

 

公司招聘了員工,員工定義了公司,所以員工對公司的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有機會接觸 Airbnb 的前 15 位員工,你能感受到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這個現象是非常難得的。但是通過放慢招聘速度,擡高準入門檻,其實所有公司都能做到這一點。

 

招聘員工

 

只招最優秀的人

 

平庸的人無法締造偉大的事業。創業者總是認為自己的主意很優秀,會有很多人願意加入。而實際上招人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花 1 年時間招 1 個人也不足為奇(招聘占據的時間最好能保持在 25% 左右)。在此期間,不要因為挫折而降低招聘的門檻。若是前 5 個員工中有 1 個平庸的員工,很可能就會毀了公司。在大公司中,一個人的影響力沒有這麽大;但在創業公司,每個人的動作都會直接影響到公司層面。

 

到哪里尋找

 

同合夥人一樣,最好能招你了解,或其他員工了解的人。實際上在科技公司中,前 100 位員工通常都是通過內部推薦的方式獲取到聯系的。創始人們會帶頭詢問每一個他們認為優秀的人是否有加入公司的意願,底下的員工也同樣會這麽做。如果你加入 Google 或者 Facebook,那入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被 HR「嚴刑逼供」,是否有適合加入公司的人選。

 

還有一個方法是到其他地方去尋找。在本地工程師可能非常緊俏,但把眼光放寬到世界,就能增加很多選擇。

 

用什麽標準衡量一個人是否優秀

 

  1. 聰明

  2.  

  3. 有行動力

  4.  

  5. 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是夠願意與之一起共事 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一方面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能傾聽他人的意見。

  6.  

  7. 願意承擔風險。其實願意選擇創業公司本身就是願意承擔風險的表現,但創業是最近比較時髦的話題,難免有盲目從眾者混入其中,所以還是要確保對方的確有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

  8.  

  9. 有狼性。努力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到最好,沒有什麽能夠阻擋。

  10.  

  11. Mark Zuckerberg 有兩條招聘原則,一,跟應聘者在私底下也合得來;二,如果自己是員工,願意跟隨像應聘者這樣的上級。

  12.  

經驗重要嗎

 

工作經驗對那些掌管公司大部分業務的職位很重要,但對某些職位的影響卻並不大。所以在招聘過程中,應聘者在相關領域的經驗是否重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Sam Altman 的經驗是,創業公司早期的招聘中,態度比經驗更重要。他做下的最明智的幾次招聘決定,對方在相關領域都沒有經驗。

 

面試

 

許多創業者不懂得面試技巧,所以最佳的選擇是,與候選人一起工作 1-2 天,完成一個小項目。這樣不僅面試者能做出準確評價,候選人自身也能感受到是否與公司合拍。 如果不得不進行面試的話,就不要問一些所謂的「智力題」,而要詳細詢問應聘者之前做過的項目的具體情況。接著可以給應聘者之前的工作單位致電,問題不要太寬泛,可以顯得咄咄逼人一些。例如,「你覺得某某在你一起共事過的人之中能排前 5% 嗎」,「他在就職期間具體做了什麽」,「如果有機會,你願不願意再次聘用他」。

 

股權的分配

 

粗略估計,前 10 位員工理應獲得約 10% 的股份。創業者不需要在他們剛加入公司時就給出這麽多股份,時間可分為 4 年。在此期間,他們一定會為公司創造出更加巨大的回報。

 

在股權的分配問題上,不要對投資者太慷慨,而對員工太吝嗇。畢竟投資者給完錢後基本上就什麽都不做,而員工將是與創業者一起締造公司歷史的人。

 

至於合夥人之間的股權分配,Sam 認為應該在初期就把這件事定下來,每個合夥人的股份應大致相等。

 

留住人才

 

這個話題在之後的課程中會詳細講述,在此處先略帶一提。

 

留住人才的根本就是要讓員工工作得開心,並且感受到公司對他的重視。要做到這點,首先就是上文所說,要合理地分配股權。員工剛加入公司時的興奮感是會被時間消磨的,如果他們覺得自己在公司的貢獻沒有獲得公平的回報,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其次,要學會贊揚自己的員工。建議創始人們學習一些管理上的知識,有些我們認為自然的行為對於一個老板而言是不可取的。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勇於承擔責任,也要學會把成功的榮譽歸結於自己的團隊。

 

果斷取舍

 

不合適的人要果斷放棄,不要花太長的時間等待他們去改變。那麽怎樣的人是不可取的呢?

 

  1. 屢次無法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2.  

  3. 熱衷於辦公室政治;

  4.  

  5. 總是抱有悲觀的情緒。

  6.  

執行

 

CEO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這邊重點提及的是,CEO 要保證公司向著既定的方向發展,確保所有已完成工作的質量符合公司標準。想做到這一點,有如下三個建議:

 

創始者本人起到帶頭作用

 

創業者會將自身的做事風格帶到公司中,員工們會一切按照創業者的標準來。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努力工作,註重細節,處理好與顧客之間的關系,首先自身就要起到帶頭作用,把這些事情做好。不要通過招聘 COO 解決這些問題。

 

專註於最重要的事

 

每天會有成千上萬個問題湧到創始人的面前,這時必須堅定舍棄一些不重要的任務,最後只留下 2-3 件必做事項。對於一個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和興奮感的人來說,做出這種取舍很困難。但市場和時間是殘酷的。通常每天能完成的任務只有 2-3 個,如果太貪心,反而會一事無成;若對事情的優先級判斷錯誤,最後在錯誤的方向上努力,那就會被市場淘汰,沒有任何寬容。

 

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那些有關維持公司成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團隊經常會因為公司的公關活動興奮異常,其實這些活動對公司的貢獻可能微乎其微,不過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創業者需要怎麽做

 

創業者需要設定出一個總體目標(例如增長率達到多少多少),並在團隊面前反複提及,讓所有人都銘記於心,在目標的驅動下工作。另外不建議團隊成員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遠程工作的效率非常低下。

 

保證工作強度

 

創業需要創業者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之余放棄掉許多事情。所以對於想把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人來說,創業不是一個好選擇。但是一旦努力對了方向,每一份投入一定都會有所回報。假設你的產品是一個網站,只要平均每個用戶帶來 1.01 個新用戶,用戶數就能進入指數增長;而如果這個數字是 0.99,那網站就終將消亡。同樣的,創業者只需要比自己的對手優秀一點點,最終都能帶來巨大的差距。

 

快速叠代

 

猶豫不決是創業公司的毒藥。平庸之人總是看上去有很多好想法,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去實現。沒有行動力,只會止步不前。好的創業者是那些能夠快速把小事情做好的人。公司的產品是否在不斷發展是 YC 用來判斷成功最適用的一個標準。即便每次只進步一點點,一年之後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不要盼望一步登天的事情發生。如果項目太大太複雜,就分步分階段完成。

 

保證產品更新速度的同時,也要保證質量。這就是創業的難點,單獨做到其中一項不是十分困難,若想兩點都能達到,必須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做到要求高,執行快。

 

不要失掉前行的勢頭

 

初創企業只能不斷向前,一旦停滯或倒退,團隊很容易亂了陣腳,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不要妄想給自己的團隊灌輸雞湯就能走出這個循環,此時需要打贏一些小仗(例如提升銷售量)來挽回團隊的信心。在失去勢頭之後,團隊內部會很迷茫,對公司的發展方向會出現各執一詞的情況。此時暫停爭論,聽從用戶的建議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在創業初期就定下新產品的發布節奏,對將來保持前行動力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如果團隊中的慌亂是由競爭對手施予的壓力造成,創業者要承擔起穩住軍心的責任。告訴自己的團隊,只有專心做好自己的產品,才是獲得勝利的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