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可不赌的市场 中兴撬开印度“安全门”?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0/3NMDAwMDE5MzA3NA.html

8月19日早晨,来自印度当地媒体的一则消息无意间为即将发布的中兴通讯(000063)中报埋下伏笔:

该消息称,在印度电信部以安全名义发布针对中国25家电信企业“封杀令”数月之后,中兴通讯与印度电信集团公司信实电信按照印度新近出台的“设备安全新规”签署了协议,将源代码交由第三方进行检测,从而成为首个冲破印度封杀令的设备商,并成功获取信实公司的采购合约。

针对这个被描述为“妥协”、“让步”后的胜利,中兴公司方面回应称,目前没有关于信实合约已落袋为安的确切消息,但可以证实的是,中兴针对该合约的产品已送第三方进行安全检测,至于如何检测,是否交出源代码,没有明确说法。

与此同时,中兴方面透露,除了信实公司的合约,中兴与其它印度运营商的合约也“在送检过程中”,最终能否通过印度新规,暂无信息可披露。

海外公开报道也称,中兴与印度运营商Relianc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采购合约也在送第三方检测中,Reliance为印度目前第二大运营商。

19 日傍晚,中兴通讯发布的2010年中报微妙地显示了上半年印度市场受限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中兴通讯业绩仍保持乐观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07.25亿 元,同比增长10.89%;实现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12.02%;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另一方面,海外分区域收入占比呈现了异于寻常的 “欧美升、亚太跌”的趋势,欧美销售上升了45%,占销售总额比达到18%,亚太则下降了23%,下调至销售额占比17.1%——其直接影响则来自于印度 市场上半年因“新规”而下降的订单成交数。

按照中兴2009年海外收入达到约50%,其中印度占比达8%的结构,印度显然已是一个不能忽略市场。

含糊的“第三方检测”

这已经不是中国公司首度遭遇的印度“安全门”。

最 近十年来,印度当局针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安全门”事件有:2005年8月,印度以安全原因推迟了华为对其印度子公司增资6000万美元计划的审 批;2006年8月,印度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FIPB)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中兴进入印度电信设备批发贸易市场的请求,当时中兴不得不暂时撤回 了申请。

即便摩擦和“封杀”之声不断,中兴、华为近年在印度市场的表现仍堪称优异。以中兴为例,1999年开始进入印度拓荒,从最初的4名 员工很快发展到2008年的1400名员工;销售额亦从2004年不足1亿美元,2005年增长为2.2亿美元,2006年达6亿美元,2009年则升至 8亿美元。

2009年12月持续至今的新一轮印度封杀令,或许是这么多年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今年上半年以来,受到印度电信部严苛的 “设备安全新规”(以下简称“新规”)影响,中兴、华为等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在印度的设备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受影响较小的为手机等终端产品。据中兴 公司内部人士估算,虽然中兴华为与当地运营商的合约皆在洽谈中,但由于“安全门”不过,中兴上半年能落实的销售额下调了一半左右。

按照印度 电信部设定的“安全门”规定:合同买卖的双方——运营商与设备商——在达成合采购合约之前,必须通过政府认可的第三方的安全检测,只有检测通过后,合同方 能生效,而且由运营商独立承担电信设备的安全责任。但是据中兴内部人士说,关于“怎么检测”,新规目前暂无明确细则,而关于民间传说的“必须提交和开放源 代码”,亦暂无官方说法。

中兴方面还向本报解释,将安全新规理解为完全针对中国企业,亦是公众的误解,事实上欧美厂商亦为此而苦恼。海外公开信息显示,受到新规影响的主要设备厂商还有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爱立信、诺西。

事 实上,就在19日传出中兴冲破“封杀令”当天,阿朗印度负责人穆尼·塞斯亦公开表示,正与印度多个运营商进行宽带设备合同的谈判,并乐观预测首个宽带设备 合同将于明年获批。他同时透露,谈判期间亦在与印度政府就“安全新规”进行沟通协商。而阿朗亚太区总裁拉杰夫·辛格·莫拉雷斯则表示:“新规对业务造成了 影响,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

印度安全新规的实质影响到底有多大,会持续多长时间?

在中兴人士看来,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基于过往印度政策的动荡及执行层面的起起落落,加上涉及当地运营商利益,各国设备商们都一边谨慎应对新规,一边观察印度政府的态度转变。

“印度市场存在很大变数,根据以往经验,政策也有随时放松的可能。”一设备商人士分析,目前的新规中关于第三方检测流程也不明确,这加大了印度“安 全门”执法力度的不确定性。加之印度刚刚开放了3G牌照,运营商客观上有压力快速布局网络建设,从这一角度来看,也会对当局政府的政策构成影响。

这种想法或许代表了大多数设备商的真实心态。

不可不“赌”的印度市场

自发生印度“安全门”事件以来,这半年中兴通讯股价几经徘徊、起落,“印度”已成为投资者眼中代表未来增长却不可捉摸的敏感词。

放眼海外,印度之重不仅在其之于各设备商收入结构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因为它将继2008-2009年中国3G元年之后、全球最有潜质的电信市场。

抛 开印度拥有与中国相似的国情——人口大国——这一基础条件不说,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印度电信业普遍被认为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初的中国,市场处 于井喷浪潮中。2007年,印度移动用户数在高增长后达到了2.7亿,月新增用户数已达到700万-800万,至今年5月31日,印度整体移动用户已达到 6.175亿,月增用户达到了1630万。印度正在逼近和超越移动用户规模最大的中国——中国目前移动用户数为7亿多,且即将进入饱和期。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5月,印度以总价146.3亿美元的“天价”向运营商拍出多个3G牌照。这意味着,在全球电信市场开始依次步入平稳,或放缓增长之后(尤其中国3G格局业已落定),印度开始成为最值得期待和展望的市场。

故而,对于正在重新排定座次的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而言,印度不得,何以得天下?

但 是显然,印度是一场痛苦的战役。最近五年以来,以各种理由设置的“安全门”已使设备商们不堪其扰。此外,由于印度在电信行业的开放政策,又使得这个潜在用 户规模最大的市场,成为了事实上拥有最多电信运营商的国家。中国仅3家运营商来分割13亿人口的市场,而15亿人口的印度盘踞的运营商目前已达15家!而 其直接后果是,过度竞争,运营商高投入、低利润(亏损成为常态),低ARPU值。

一组数据足以看出这个最有潜质市场的残酷现实:截至今年5 月,印度最大运营商Bharti Aitel的市场占有率为21.64%(中国移动在中国的占有率超过60%),而排在其后的第2-6位运营商,份额亦只有10%-17%,最小规模的运营 商Etisalat市场份额仅0.002%。

高度竞争的结果是,运营商无钱可赚。Bharti Aitel今年5月ARPU值继续下滑至220卢比(相当于33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又大幅下降了28%。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不久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谈到印度的现状亦感叹,设备商在印度必须面对赚钱难的事实,因为当地运营商尚且无钱可赚,设备商赚钱就无从谈起。但是又必须对印度充满雄心,因为过度竞争正在加速该市场的重组整合,运营商的合纵连横、并购重组正在到来。

所以,对于设备商而言,扎根印度,“赌”未来,先圈地,后赚钱,方才是硬道理。何况,这个“未来”,在今年过重的3G牌照费用成本之后,正在通过运营商间的淘汰重组,加速到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7

【敗局】不可不看:讓黑莓「命喪黃泉」的8個錯誤!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135.html

黑莓曾經是智能手機的王者,黑莓之敗有幾個錯誤很致命:

1、不能快速對消費用戶進行迭代。表面上,黑莓是被蘋果打敗,深層原因是,黑莓被「技術消費化」浪潮打敗,最大的短板就是軟件能力。

2、不擅長微創新,黑莓盡然在WiFi問題、SurePress觸摸屏上栽了跟頭。

3、傲慢,公司基因改變太難。雙首席執行官的體制以及這種體制所培育出來的功能失調的管理團隊對RIM來說過大於功。

不是危言聳聽,黑莓的今天,就是很多傳統公司的明天。你是不是覺得,小米在中國正扮演類似蘋果的顛覆者角色。這的確是一種新的玩法,你不毀三觀,你的公司就會被毀三觀。

誰是黑莓用戶,吐槽下,你認為黑莓之敗的最大原因。

====黑莓悲催的分割線:

來源:《連線》 編譯:騰訊科技

在2007年iPhone問世以前,黑莓(當時名為RIM)一直都牢牢掌控著智能手機市場。在當時,沒有哪家公司能像黑莓那樣把電子郵件放到人們的口袋裡。那時的黑莓擁有自己需要的所有工具,能讓它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裡繼續掌控智能手機市場。

但據《連線》雜誌的說法,黑莓犯了一系列錯誤,這些錯誤幾乎令其「命喪黃泉」, 辜負了這家公司原本在多個方面擁有的潛力。黑莓沒有改進自己的產品,而是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對一家公司來說,錯過一個機會可能會對其造成短期的損害,但如果錯過多個機會就形同自我毀滅了。在黑莓從王者墮落為弄臣的演變歷史中,有很多個這樣的時刻。

1.iPhone

蘋果2007年推出的iPhone不光是讓當時已陷入停滯狀態的智能手機市場恢復了活力,同時還打了這個行業中其他公司一個措手不及。

一個無法預見的事實是,iPhone最終被證明是一種極其成功的產品,這種產品的用戶不僅能連接到自己公司的電子郵件服務器,而且還能做其他很多事情。很明顯,一般人都會想要一個真正的網絡瀏覽器,而不只是單純的電子郵件服務。

2.WiFi問題

隨著iPhone的問世,WiFi變成了所有智能手機的必備功能。幸運的是,支持WiFi網絡的黑莓8820手機在2007年9月份面世;不幸的是,這款手機面向的是企業市場。

iPhone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全觸摸屏的黑莓Strom,後者是在2008年11月份上市的,但這款手機不支持WiFi網絡。雖然黑莓Bold 900及其他商用手機將WiFi服務作為標準配置,但面向消費者的手機卻摒棄了這項服務。

3.SurePress觸摸屏

RIM曾試圖兼有觸摸屏和鍵盤這兩個世界的最好特點,推出了擁有鍵盤觸感的SurePress觸摸屏;但到最後的結果卻是,無論是觸摸還是鍵盤,SurePress觸摸屏給用戶帶來的體驗都是最差的。而在2008年9月份,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移動觸摸屏操作系統Android。

4.黑莓OS 6操作系統

當RIM在2010年底推出黑莓OS 6操作系統時,iPhone問世已有三年。Android和iOS都擁有強大的應用商店、多種設備和忠實的開發者。RIM為這個系統推出了一種改進良多的瀏覽器,能提供更好的社交互動、通用搜索和應用轉換器。但與黑莓OS 5相比,OS 6僅作出了很小的升級。在短短的三年以前,黑莓還是智能手機市場的統治者;但在三年以後,其創新能力似乎就已消失於無形。

5.PlayBook平板電腦

PlayBook平板電腦證明RIM曾試圖展開市場競爭以期佔據一席之地。在iPad於2010年4月份發佈以後,RIM在一年後推出了Playbook。這看起來是個好主意;但跟大多數第一批Android平板電腦一樣,PlayBook給RIM帶來的也只有災難。

6.公開信

2011年6月份,美國科技博客Boy Genius Report刊出了一封來自一名RIM高層員工的公開信,這封信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已喪失了信心」。對於RIM來說,這封公開信無疑是一場公關噩夢。現在看起來,這封信似乎就是RIM最近以來從臃腫向簡約過渡的「路線圖」。

7.聯席首席執行官

每家公司都需要一名高高在上的領導者來作出艱難的決策,但RIM曾有兩個,也就是前聯席首席執行官吉姆·巴爾西利(Jim Balsillie)和邁克·拉扎迪斯(Mike Lazardis)。在技術專家拉扎迪斯和銷售營銷專家巴爾西利的領導下,黑莓曾一度取得過繁榮的發展。但隨著市場的轉變,RIM不得不與蘋果和谷歌展開競爭,而雙首席執行官的體制以及這種體制所培育出來的功能失調的管理團隊對RIM來說過大於功。

8.黑莓10推遲發佈

黑莓10操作系統原本預計在2012年底發佈,也就是恰好趕上假期購物季節。但在2012年6月份的電話會議上,RIM宣佈將其發佈時間推遲到2013年初,這導致RIM錯過了極其重要的假期購物季節「福利」。

以上這些錯誤所帶來的結果是,黑莓最近宣佈建立一個特別委員會來審視各種「戰略性選擇」,包括作價出售等。現在的黑莓需要展開艱苦的「戰鬥」來為自己搏出一條生路;但與此同時,這家公司也需要謹慎行事。這是因為,再犯一次錯誤很可能就會讓其萬劫不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