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最牛女医生 “潜伏”市场浮盈3亿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4338.html

沈沧琼,因为“潜伏”方大集团和彩虹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而从默默无闻到引发关注,她被称为A股市场最牛女医生。 仅彩虹股份和方大集团,就让沈沧琼浮盈近3亿元。其实在2009年,沈沧琼已经开始多次参与非公开发行的申购。一个10多年前还是女医生的“沈沧琼”,如 何转变为资本市场高手?
“潜伏”彩虹、方大浮盈3亿元

彩虹股份公告显示,沈沧琼认购35,200万元,进入彩虹股份前10大股东名单,以持有3128.89万股,占股4.25%,成为第四大股东,限售期12个月。

而根据7月26日,彩虹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发行价格为11.25 元/股,而7月30日收盘价为16.56元,沈沧琼因此浮盈1.6亿元。

沈沧琼还成功参与方大集团的定向增发,成为方大集团第九大股东,7月15日方大集团公告显示,沈沧琼持有571.52万股,占总股份数比例 1.39%。方大集团7月30日收盘价为9.71元,而7.30元/股的增发价让沈沧琼账面盈利约33%,约1.38亿元。仅彩虹股份和方大集团,就让沈 沧琼浮盈近3亿元。

参与10多家非公开申购

沈沧琼曾与资本大鳄刘益谦、福建富豪柯希平等一并入围2009年保利地产定向增发有意向认购名单,从该名单来看,无愧为一场豪门盛宴,可见沈沧琼的实力。

自2009年起,沈沧琼多次参与A股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的申购报价,据不完全统计,日照港、新海宜、仁和药业、保利房产、同洲电子、建峰化工、鱼跃医疗、吉恩镍业、合兴包装、恒星科技、荣盛发展等均有“沈沧琼”身影出现。

公开信息显示,沈沧琼,女,住所为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区第一人民医院宿舍。中国证券报记者经过调查,与杭州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联系,对方称之前该医院确实有一名叫“沈沧琼”的医生,但10多年前已经离开,具体去向并不清楚。

根据权威资料显示,沈沧琼生于1973年,杭州余杭区人,但现在户籍已不在余杭区,但其名下没有任何私家车的信息。

不排除被借名炒股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沈沧琼”很可能是被借名炒股,这是机构惯用的手法,其背后可能是资金实力巨大的私募基金,“沈沧琼”只是一个马甲,很可能有专 业投资者隐身“沈沧琼”背后,而地处浙江,很可能有浙江游资的身影。从目前市场上,凡有超级散户进入的,多数不用操盘者真名开户。

根据《证券法》和《证券登记规则》的规定,投资者应以本人的名义开立证券账户和进行证券买卖,否则其权利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目前许多投资者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借用他人身份证开户买卖股票。

(文章来源: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008018736595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62

通吃零到十二歲教育大餅 還要搶攻父母進修市場 三之三賺「獨二代」嬰兒潮商機

2010-8-2  TWM





台灣幼稚園一年至少關一百家,上海卻還缺五百家幼兒園。

台灣今年出生人數將創新低,而大陸一年就能生出台灣三分之二的人口。

看準兩岸人口的消長,三之三如何在中國爭食「小皇帝」商機?

撰文‧林孟儀

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只有十九萬出頭,今年上半年更降到八.二萬,全年恐怕將跌破十七萬人,創下史上新低!

反觀對岸這兩年卻是「八○後」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生育高峰期,大家趕著生奧運寶寶、世博寶寶;以前年為例,大陸就誕生了一六一五萬名奧運寶寶,約當台灣人口的七成。再看上海,去年出生人數就和台灣今年差不多,約莫十六萬。

「台 灣一年關一百家幼稚園,上海目前有一千家幼兒園,現在還缺五百家!」三之三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吳文宗,坐在設置給家長休息的咖啡廳裡強調。雖然是暑假期間的 周六上午,位於虹橋附近的三之三總部擠滿了人,有來參加夏令營或才藝班的大孩子、來繪本館聽老師說故事的兩、三歲小小孩,和陪同前來的家長,近兩千平米的 空間,一片人聲鼎沸。

三之三在台灣有四家直營、兩百家加盟幼兒園,並出版童書;二○○三年西進,以長三角為根基,版圖最遠到四川重慶和山東 省。如今三之三在中國坐擁四十家直營、八家加盟幼兒園,還有做幼兒早教的親子館、說故事的花婆婆繪本館、蘇州大未來兒童職業體驗營,是台商在中國直營規模 最大、業務最全面的幼教業者。上門的孩子都是來自台、日、韓、歐美專業白領家庭,與大陸當地的中上家庭;去年更吸引華威創投注資,準備加速拓展。

眼看兩岸人口的消長,台灣幼教業者莫不心慌,急著登陸搶食對岸的小皇帝商機。西進至今七年的三之三,究竟如何在對岸幼教業站穩一席之地?

選擇直營有效控管品質

「這裡的幼兒園不是你想做、有錢就可以做的,一定得在政府的規畫裡面去做。」吳文宗語氣冷靜地強調。三之三今天的規模,並非一蹴可幾。

七 年前,三之三申請到中美合資辦學的第一張執照,之後中國就不開放中外合資辦學了,為三之三奠下最佳的競爭條件。教育是百年大計,後來中國頒布《民辦教育促 進法》規定,只有民間內資企業和國民才能申辦國中小以外的「非義務」教育,包括學齡前、高中以上到成人補習,才開放給民間經營。後來三之三第二家到四十家 直營幼兒園,只好透過當地內資企業申辦。

不過,幼兒園不是愛開在哪都可以,得視各地規定;如上海市政府規定,一個社區超過三千戶或一萬人口時,可以申設一個配套幼兒園,由政府決定公辦或民辦幼兒園;消息夠靈通的幼教業者,才會去投標或申請。

既 然證照難拿,一旦拿到,理應開放加盟比較輕鬆。但三之三登陸七年來,吳文宗採行和台灣相反的策略,以直營為主,直到去年才開放山東、安徽共八家加盟店,品 牌授權給原本就經營幼兒園的當地業者。「我盡量做直營,一方面是確保控管,另一方面也是這邊一加盟,你招牌掛上去,就很難拆得下來!」吳文宗解釋。

他估算,台灣大概有一萬家幼稚園,以大陸的人口成長比例,大概有八十萬家幼兒園左右的空間,「我只要占萬分之一,就很可怕了!」

搭建幼教百貨公司平台

大陸因為一胎化,在教育上的投資金額越來越高,甚至有的占比高達家庭支出的三○%,變成六個大人供養一個小孩。「成就不了自己,不如成就孩子,這是唯一的希望,當然捨得投資。」吳文宗指出。

三 之三幼兒園每月學費約在人民幣兩、三千元,比台灣一萬元出頭還貴。今年三之三開始托管中心(安親班)業務,每月收費人民幣三千多元,比台灣七、八千元月費 高出一倍;五天四夜的夏令營要價人民幣五千元,約合新台幣兩萬五千元。「要是在台灣,我收不起,在這邊我鎖定中高階市場,因為他們認為貴才有好東西。」吳 文宗點出家長的消費心理。

中國八○後的家長普遍受高等教育,觀念新,希望培養孩子情緒管理、創意思考、主動學習探索的能力,這些正好是台灣幼教業者靈活教學的強項,所以三之三幼兒園總有三、四十個孩子等在候補名單上。

為了在內部快速培育當地師資靈活教學的能力,吳文宗今年成立了「三之三大學」,設置經營管理、英語教學、教育教學三個系,每個月對員工進行培訓。

不 過,想賺八○後這批「獨一代(一胎化政策實行後,第一代獨生子女)」的錢,也不容易。因為一胎化,家長很寵愛九○後出生的「獨二代」。「就有家長把小孩子 手臂上被蚊子叮的地方,用筆圈起來,一個個指給我看,這個是什麼時候叮的,那個又是哪天被叮的。」吳文宗苦笑說,小問題會被誇大、找麻煩;小孩子在幼兒園 跌倒受傷,登門賠禮道歉更是少不了,家長投訴比台灣還難處理,是一大挑戰。

三之三藉直營維護品質,已打響了名號,在這個品牌的平台上,未來 有各種延伸的可能。「我想做『幼教的百貨公司』,讓家長可以one stop shopping,讓三之三變成一個平台,引進台灣相關業者一起來做,台商也不用重新摸索、申請執照、重新開發市場。」例如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繪本館,並 非進行「教學」,性質單純,所以毋須申請執照,所以去年快速推廣,授權給已設有培訓中心或幼兒園的業者。

垂直水平整合擴大營運版圖而「大未 來兒童職業體驗營」只要申請工商執照,可以外資企業身分經營,但動輒需要三千坪面積,投資大、設備貴,目前已在蘇州購物中心開出第一家店。中國各地都在興 建購物中心,除了吃飯購物,還需要引進文化教育的攬客功能,因此大未來成為熱門的競邀標的。吳文宗說,濟南有個購物中心已邀請大未來明年入駐,從場地到設 備要新台幣上億元,都由開發業者包辦,請吳文宗經營,「我一毛錢都不用花!」今年吳文宗也跨足托管中心(即安親班)、以親子館為名的幼兒早教(零到三 歲);看到陪同孩子來上課的父母,他更打算用手中的一張培訓學校(補習班)執照,經營成人美語補習班。台灣知名的美加成人美語,已經找上三之三洽談合作, 希望找家長來上課;不僅通吃從零到十二歲的教育商機,還要把父母的進修市場全部納進來!

除了從幼教延伸出去的垂直整合,吳文宗也正在啟動水平整合。

「教 育是一種火車頭產業,水平可以整合帶動裝潢、設計、教玩具、服飾業,以及用雜誌、網路服務會員、非會員。」吳文宗提到,三之三也和兒童攝影、麗嬰房合作, 「母親節我甚至與曼都合作,找媽媽出來走秀。」台商方立宸開在購物中心的三十家卡通尼遊樂園,也找上三之三,希望遊樂場的票券可以和三之三有消費折抵的互 補合作。

吳文宗繼續擘畫著未來,今年他已經試辦了兩期︽童年︾季刊雜誌,以大班一年畢業快一千個小朋友來算,光是以三之三幼兒園七年來服務的上萬學生、家庭作為基本盤,這份雜誌就可以印個一萬本,將是幼教廠商很好的廣告平台。日後和台灣科技廠商合作,以電子書授課,更是大勢所趨。

站穩了腳步,去年創投注資,加上和地產開發商合作,三之三接下來要迅速擴張。「他們房子開發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讓他們有一個高檔的配套幼兒園。」吳文宗指出,三之三在重慶將開二十四家幼兒園,就是和開發商合作的結果。

三之三直營的幼兒園到今年將增為六十家,明年底到後年初預計開到超過一百家;繪本館開放加盟到十九家,大未來兒童職業體驗營與英語村,除了蘇州,年底在鄭州開第二家,明年在濟南開第三家。吳文宗歡迎台商借助三之三平台,一同搶食中國獨二代的嬰兒潮商機!

三之三

總裁:吳文宗

中國成立時間:2003年店數:40家直營、8家加盟幼兒園、一家直營繪本館、一家直營大未來兒童職業體驗營

三之三成功心法

1. 一反台灣加盟模式,改以直營為主,為品質和品牌扎根。

2. 和地產開發商合作,取得社區民辦幼兒園機會,迅速擴張版圖。

3. 展開垂直和水平整合,從幼兒教育做到成人培訓,並與其他服務業異業結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28

市場比以前更加無效?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22

在《信報》畢老林先生那兒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叫《Drive-by market》,源自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一篇文章。當中有一幅有趣圖片,值得深思。

圖中所示的是在S&P500裡頭有400只股票(80%)同一方向移動的日子數量。譬如,於1997年就有10()500只股票裡面有400只往相同方向走,而1998年就僅有1()。但近幾年,相同方向移動的日子漸漸增加,拿2008年為例,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次。

現今市場,他們稱之為 “Drive-by market”,將投資者比喻為駕駛者,諷刺時下投資者不看前路(公司或經濟前景),又不看倒後鏡(歷史或走勢),只看側窗外的其他駕駛者去判斷方向。見人轉彎便轉彎,掉頭便掉頭,不必對地型熟悉,亦無須知道目的地在哪兒,只要反應夠快。

 

價值投資,是危是機?

這使得很多投資者氣餒,因為他們覺得如果每一只股票都向同一個方向走,只要捉到市場方向便行,因此漸漸向市場分析靠攏。

但我認為這對個別股票分析者或價值投資者更加有利,因為市場變得比以前更加無效了。股票短期升跌更不能反映其長期投資價值,它們只是隨大市波動,雖然以前一直都是這樣,但根據上圖的發現,現在是變本加厲了。

巴菲特先生說:『如果市場有效的話,我將淪為街上拿著鐵罐的無業遊民。』(I'd be a bum on the street with a tin cup if the markets were efficient.) 現在市場變得比以前更加無效,我輩價值投資者不會“失業”了。

有人亦說:『價值投資將變得越來越不可行,因為隨著科技的發達和資訊的流通,所有因素都迅速地反映在股票上,因此是價值投資的末日。』以我看來,只是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9

不可不赌的市场 中兴撬开印度“安全门”?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0/3NMDAwMDE5MzA3NA.html

8月19日早晨,来自印度当地媒体的一则消息无意间为即将发布的中兴通讯(000063)中报埋下伏笔:

该消息称,在印度电信部以安全名义发布针对中国25家电信企业“封杀令”数月之后,中兴通讯与印度电信集团公司信实电信按照印度新近出台的“设备安全新规”签署了协议,将源代码交由第三方进行检测,从而成为首个冲破印度封杀令的设备商,并成功获取信实公司的采购合约。

针对这个被描述为“妥协”、“让步”后的胜利,中兴公司方面回应称,目前没有关于信实合约已落袋为安的确切消息,但可以证实的是,中兴针对该合约的产品已送第三方进行安全检测,至于如何检测,是否交出源代码,没有明确说法。

与此同时,中兴方面透露,除了信实公司的合约,中兴与其它印度运营商的合约也“在送检过程中”,最终能否通过印度新规,暂无信息可披露。

海外公开报道也称,中兴与印度运营商Relianc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采购合约也在送第三方检测中,Reliance为印度目前第二大运营商。

19 日傍晚,中兴通讯发布的2010年中报微妙地显示了上半年印度市场受限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中兴通讯业绩仍保持乐观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07.25亿 元,同比增长10.89%;实现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12.02%;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另一方面,海外分区域收入占比呈现了异于寻常的 “欧美升、亚太跌”的趋势,欧美销售上升了45%,占销售总额比达到18%,亚太则下降了23%,下调至销售额占比17.1%——其直接影响则来自于印度 市场上半年因“新规”而下降的订单成交数。

按照中兴2009年海外收入达到约50%,其中印度占比达8%的结构,印度显然已是一个不能忽略市场。

含糊的“第三方检测”

这已经不是中国公司首度遭遇的印度“安全门”。

最 近十年来,印度当局针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安全门”事件有:2005年8月,印度以安全原因推迟了华为对其印度子公司增资6000万美元计划的审 批;2006年8月,印度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FIPB)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中兴进入印度电信设备批发贸易市场的请求,当时中兴不得不暂时撤回 了申请。

即便摩擦和“封杀”之声不断,中兴、华为近年在印度市场的表现仍堪称优异。以中兴为例,1999年开始进入印度拓荒,从最初的4名 员工很快发展到2008年的1400名员工;销售额亦从2004年不足1亿美元,2005年增长为2.2亿美元,2006年达6亿美元,2009年则升至 8亿美元。

2009年12月持续至今的新一轮印度封杀令,或许是这么多年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今年上半年以来,受到印度电信部严苛的 “设备安全新规”(以下简称“新规”)影响,中兴、华为等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在印度的设备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受影响较小的为手机等终端产品。据中兴 公司内部人士估算,虽然中兴华为与当地运营商的合约皆在洽谈中,但由于“安全门”不过,中兴上半年能落实的销售额下调了一半左右。

按照印度 电信部设定的“安全门”规定:合同买卖的双方——运营商与设备商——在达成合采购合约之前,必须通过政府认可的第三方的安全检测,只有检测通过后,合同方 能生效,而且由运营商独立承担电信设备的安全责任。但是据中兴内部人士说,关于“怎么检测”,新规目前暂无明确细则,而关于民间传说的“必须提交和开放源 代码”,亦暂无官方说法。

中兴方面还向本报解释,将安全新规理解为完全针对中国企业,亦是公众的误解,事实上欧美厂商亦为此而苦恼。海外公开信息显示,受到新规影响的主要设备厂商还有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爱立信、诺西。

事 实上,就在19日传出中兴冲破“封杀令”当天,阿朗印度负责人穆尼·塞斯亦公开表示,正与印度多个运营商进行宽带设备合同的谈判,并乐观预测首个宽带设备 合同将于明年获批。他同时透露,谈判期间亦在与印度政府就“安全新规”进行沟通协商。而阿朗亚太区总裁拉杰夫·辛格·莫拉雷斯则表示:“新规对业务造成了 影响,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

印度安全新规的实质影响到底有多大,会持续多长时间?

在中兴人士看来,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基于过往印度政策的动荡及执行层面的起起落落,加上涉及当地运营商利益,各国设备商们都一边谨慎应对新规,一边观察印度政府的态度转变。

“印度市场存在很大变数,根据以往经验,政策也有随时放松的可能。”一设备商人士分析,目前的新规中关于第三方检测流程也不明确,这加大了印度“安 全门”执法力度的不确定性。加之印度刚刚开放了3G牌照,运营商客观上有压力快速布局网络建设,从这一角度来看,也会对当局政府的政策构成影响。

这种想法或许代表了大多数设备商的真实心态。

不可不“赌”的印度市场

自发生印度“安全门”事件以来,这半年中兴通讯股价几经徘徊、起落,“印度”已成为投资者眼中代表未来增长却不可捉摸的敏感词。

放眼海外,印度之重不仅在其之于各设备商收入结构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因为它将继2008-2009年中国3G元年之后、全球最有潜质的电信市场。

抛 开印度拥有与中国相似的国情——人口大国——这一基础条件不说,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印度电信业普遍被认为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初的中国,市场处 于井喷浪潮中。2007年,印度移动用户数在高增长后达到了2.7亿,月新增用户数已达到700万-800万,至今年5月31日,印度整体移动用户已达到 6.175亿,月增用户达到了1630万。印度正在逼近和超越移动用户规模最大的中国——中国目前移动用户数为7亿多,且即将进入饱和期。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5月,印度以总价146.3亿美元的“天价”向运营商拍出多个3G牌照。这意味着,在全球电信市场开始依次步入平稳,或放缓增长之后(尤其中国3G格局业已落定),印度开始成为最值得期待和展望的市场。

故而,对于正在重新排定座次的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而言,印度不得,何以得天下?

但 是显然,印度是一场痛苦的战役。最近五年以来,以各种理由设置的“安全门”已使设备商们不堪其扰。此外,由于印度在电信行业的开放政策,又使得这个潜在用 户规模最大的市场,成为了事实上拥有最多电信运营商的国家。中国仅3家运营商来分割13亿人口的市场,而15亿人口的印度盘踞的运营商目前已达15家!而 其直接后果是,过度竞争,运营商高投入、低利润(亏损成为常态),低ARPU值。

一组数据足以看出这个最有潜质市场的残酷现实:截至今年5 月,印度最大运营商Bharti Aitel的市场占有率为21.64%(中国移动在中国的占有率超过60%),而排在其后的第2-6位运营商,份额亦只有10%-17%,最小规模的运营 商Etisalat市场份额仅0.002%。

高度竞争的结果是,运营商无钱可赚。Bharti Aitel今年5月ARPU值继续下滑至220卢比(相当于33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又大幅下降了28%。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不久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谈到印度的现状亦感叹,设备商在印度必须面对赚钱难的事实,因为当地运营商尚且无钱可赚,设备商赚钱就无从谈起。但是又必须对印度充满雄心,因为过度竞争正在加速该市场的重组整合,运营商的合纵连横、并购重组正在到来。

所以,对于设备商而言,扎根印度,“赌”未来,先圈地,后赚钱,方才是硬道理。何况,这个“未来”,在今年过重的3G牌照费用成本之后,正在通过运营商间的淘汰重组,加速到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7

“神龙系”掌门陈克恩港股市场卷土重来

http://money.163.com/09/0606/03/5B3HL12600253B0H.html

在2004年,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对神龙发展违规事件进行调查后,证监会对其控股股东陈克恩及陈克根兄弟做出过市场禁入的处罚。时隔四年多后,陈克恩这位曾经在A股市场上叱咤风云后黯然陨落的资本高手又重新现身港股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6月6日讯 提起陈克恩,大家对这个名字或许还有些许陌生,但是,若提起福建的“神龙系”上市公司神龙发展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事件,相信在证券市场上有过多年经验的投资者们一定不会忘记。

在2004年,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对神龙发展违规事件进行调查后,证监会对其控股股东陈克恩及陈克根兄弟做出过市场禁入的处罚,其中陈克恩被勒令在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时隔四年多后,陈克恩这位曾经在A股市场上叱咤风云后黯然陨落的资本高手又重新现身港股市场。这一次,陈克恩操起了他发家的老本行,准备将一块新西兰的乳品业务注入到中国金汇矿业这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来。

新西兰乳业公司借中国金汇矿业之壳上市

昨天,一则收购公告,令中国金汇矿业这家在港股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股价复牌后暴涨近四成,虽然午后其股价有所回落,但该股全天的涨幅仍达到9.901%,报收1.11港元。

昨天早间,中国金汇矿业发出公告宣布,以总计约1亿纽元的代价,向新西兰公司 UBNZTrusteeLimited收购UBNZAssetsHoldingsLimited20%权益及其债务。同时,中国金汇矿业还以1港元的低 价,获得授权可购买余下的80%权益,行使有关权利的代价约为4亿纽元。

公告显示,UBFM主要业务来自持有及管理在新西兰生产、销售及分销牲畜、乳脂固体及相关乳制品的业务。

从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上市公司的一桩正常的资产购买,但为什么中国金汇矿业这家主要从事矿产业务的公司会远赴新西兰购买其从未涉足过的乳品业务呢?不久前该公司刚刚发布了盈利预警,称其截至2009年3月31日为止的年度业绩将出现大幅亏损。

虽然公告中中国金汇矿业认为,对上述业务的需求将可继续保持增长动力,而收购协议可扩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及盈利基础,并分散集中在现有业务的风险。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桩看似普通的买卖,实际上与港股市场资本高手们惯用的“借壳上市”手法十分相似。

在公告所披露的内容中,对于行使购股权的代价,中国金汇矿业提出了多项支付方式,而主要集中 在由公司向UBNZ发行可换股票据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金汇矿业将发行的所有可换股票据可兑换的股数,占该公司经扩大股本的71.88%。若购股权 行使,那么,中国金汇矿业的控股权也将易手。

“神龙系”掌门陈克恩月前已接管金汇矿业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翻阅近几个月来发布的公告时发现,事实上为了给此资产注入埋下铺垫,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中国金汇矿业刚刚进行了一次董事委任。而操作上述资产注入的背后资本高手陈克恩也正是在一个月前正式进驻中国金汇矿业的董事会担任要职。

5月7日,中国金汇矿业宣布,JackKeenChen先生已经获委任为该公司的联席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并由当天正式生效。

在中国金汇矿业的董事委任公告中,对于这位JackKeenChen先生的主要经历做出了如 下描述:“1990年出任福建省神龙乳品饮料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至2001年出任福建省福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至2002年 出任香港神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从中国金汇矿业公告提供的有关新获委任董事的资料来看,这位JackKeenChen先生实际上就是曾经担任A股上市公司神龙发展董事长的陈克恩。

据了解,陈克恩在2002年移民新西兰,一直都在新西兰从事公益性事业,并正式成立新西兰华 人华商圆桌议会,为旅居新西兰的华人华商在新西兰的商务活动和经营工作,成为华商与新西兰当地政商两界协作和沟通的桥梁,也使华人华商在新西兰的社会地位 得以提高。由于他对新西兰国家和社会的多年贡献,得到执政党的公认,因而请到执政党的现任党魁——费而高夫作为该议会的庇护人。

另外,在新西兰期间,还对当地的乳制品行业和市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成功地引进新西兰的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并创立了“澳牛”的乳制品品牌。

市场禁入三年期已满陈克恩又回来了

事实上,翻阅陈克恩的历史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资本大鳄曾经担任神龙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而该集团曾控制了福建的两家上市公司神龙发展及ST中福,这就是当时被业界熟知的“神龙系”。而后来伴随着“神龙系”的坍塌,陈在A股市场上也早已经是“劣迹斑斑”。

2004年10月25日,神龙发展在的澄清公告中表示,截至2003年9月30日,公司累计 担保3.8亿元人民币、1800万元港币,其中违规为股东及其关联方公司担保5200万元人民币、1800万元港币。其后,针对神龙发展涉嫌违反证券法 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进行立案调查。2004年11月4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当时神龙发展的主要控股人陈克恩及其兄弟陈克根进行公开谴责。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年,中国证监会也曾发出通告,决定对陈克恩兄弟进行市场禁入的处罚。据证 监会此前公布的处罚决定,“鉴于陈克根、陈克恩违法行为性质较为恶劣,情节较为严重,中国证监会认定陈克根、陈克恩为市场禁入者,陈克根五年内不得担任任 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陈克恩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现在,证监会对于陈克恩的市场禁入的处罚已经解除,陈克恩又回到了市场上来,在入主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金汇矿业后,这位曾经的福建省富豪、资本大鳄还将有何动作,我们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5

市场本身就是麦道夫骗局---股市里绝对没有新鲜事 李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5bad0100kwi6.html

    不在证券市场里浸个十年八年,真能体会到“股票低估的时间远比你想象的长得多,股票高估的时间也远比你想象的长得多”这两句话中的“长”字的深刻含义吗?

    换句话说,持股人(持有低估的股票)与持币人(还没有参与高估之后还有更高估的击鼓传花游戏)不行动(卖出、买进),市场是不会惊天大逆转的。我常常说的lust and caution(色戒),现在可能还处于caution阶段。

    看到“不该被低估”的股票估值越来越低(跌),而“无厘头高估”的股票估值越来越高(涨),“皇帝的新衣”、“地狱发现了石油”的现实版本又在眼前了。

    相信相信皇帝穿衣的人会越来越多、编造“地狱有石油”谎言的人最后自己也会相信地狱有石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狱发现石油的故事

  一位石油大亨见上帝后来到天堂的大门口,很想让自己跻身于天堂这个灵魂向往的极乐世界。但天堂的守门人圣吉·彼得拦住了他:“对不起,天堂已经住满了开采石油的业主,没办法再安排你了,你下地狱去住吧”

  深埋在地下的石油从不曾难倒过这位大亨,于是他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言:“请允许我在门外给天堂里的朋友说一句话好吗?”“好的”。守门人答应了他。

  “喂!地狱发现了石油”大亨对着天堂门里大喊一声。

  于是天堂里的人全部蜂拥而出,天堂一下子空寂下来……。

  彼得见状对大亨说:“哎呀,你老太有才了!请进天堂吧!”

  于是,大亨进到了空无一人的天堂……但过了一会儿时间,石油大亨发现那一群人并没有回来,心里开始犯嘀咕,“地狱是不是真的发现石油了?可不能便宜了那帮家伙,我也得去看看”,于是他放下天堂的快乐生活,也跑到地狱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50

市場警號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21.html

雖則說股市變幻無常,而且有時高估(Over-priced)、有時低估(Under-priced),但早晚還要依歸基本面。無論如何,在大量雜音之中,總有一些時侯市場會對對某些股票發出明確的警號。

舉2007年尾/2008年年初為例,當時不少人(當時包括筆者在內)認為環球金融股估值不高,仍有上升空間。結果是這個行業(Sector)不但沒有成為大市上升的火車頭,反而已經見了頂。

事後出了事的AIG、Citigroup更在2008年第1季已經開始大瀉,在期間嚴重跑輸其他環球金融股。其後結果是如何,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亦+分清楚。

有兩個"市場警號"是值得我們去留意:
1) 在大市雞犬皆升的時侯,如果有某一些行業升極也升不到,這亦表示該行業可能有一些很大的隱藏風險(Hidden Risk),而且有不少"Insiders"已經知道。(2007年尾的環球金融股)

2) 在同一個行業內,如個有某一兩隻股票早在大盤大跌之前先行暴瀉,這可能暗示這些公司可能將會出現很大的內在風險(2008年初的AIG、Citigroup)

回到2010年第3季,"市場警號"可能又在某些行業上,今次可能是內銀股以及國內保險股,這兩個行業在近12個月的回報明顯跑輸大市。內銀股未來的壞帳水平很有可能會隨著樓市調控和地方政府(municipal governments)的信貸風險而大幅上升,國內保險股更是受A股積弱的投資風險所影響。

另外,一些股票,例如宏利(945; 相比保誠或歐美金融股)和Alibaba (1688; 相比Tencent)亦相比同業大幅跑輸(或是逆市大瀉),看來亦正在暗示一些企業內部的風險。

看來現時仍不是對這類股票進行"Bottom-Fishing"的時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08

魟魚大王鍾日盛讓全球富豪瘋狂 一條魚要價500萬元的市場絕活

2010-10-11  TWM




世界魟魚最大的銷售與繁殖量,掌握在小小的台灣手中,而台灣的頂級魟魚繁殖則是掌握在愛魚成癡的鍾日盛手中。華麗、溫馴卻繁殖不易的魟魚,極富收藏玩賞與 投資價值,已取代水族之王紅龍,成為富豪們的新寵物。

撰文.燕珍宜

今年七月,兩位中國神祕富豪——內蒙古礦產老闆與河北省石家莊姓楚的大商人,不約而同悄悄抵達台灣;他們不是來參觀阿里山及日月潭,而是直接包車趕到雲林 西螺,這個平常看不到中國遊客的台灣偏僻小鎮。他們的目標不是西螺的風景,而是一條條巨大的魟魚,這些魟魚有何特殊之處,為何可以吸引中國富豪不遠千里而 來?

吸引世界富豪不遠千里到訪中國富豪敲開的大門,就在西螺鎮最偏遠的街上,一踏進門,映入眼簾的是長達三公尺,乾淨、明亮到不行,不用打燈,依舊閃閃發光的 巨型魚缸。魚缸裡,傳說中的「皇冠黑白魟魚」,一條條像太空船般巡遊著,散發著神祕的光芒。

這些魟魚不僅長相不凡,價格更是驚人,一條頂級的皇冠黑白魟要價高達五百萬元,早已取代之前的「水族之王」紅龍,成為中國富豪們的新寵物。

而讓這些中國富豪甘願掏出千萬巨款的就是魚場主人鍾日盛;綽號「大尾龍」的他,原本以為長相也會跟黑道大哥一樣的壯碩霸氣,沒想到,傳說中的養魟大王,卻 是一位長相斯文、身材高瘦的年輕人。

鍾日盛所養殖的頂級魟魚,不只吸引中國神祕富豪跨海前來,甚至連國際玩家日本、德國、荷蘭等國際魟魚迷,更是不遠千里地跑到雲林西螺找他。

目前,世界魟魚銷售與幼苗的繁殖量,主要有近七成都由掌握台灣,而其中頂級魟魚的繁殖則是掌握在鍾日盛的手中。

在全台最大果菜市場西螺長大的鍾日盛,原是賣菜維生。從十六歲第一次到夜市撈金魚開始,鍾日盛就捍魚結下了不解之緣。到外地服兵役時,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 他的魚,在機緣下,他八年前開始接觸魟魚,這一養竟然成了主業,甚至成為台灣的魟魚大王,三位員工加上十七個水族缸,一年就淨賺二千萬元。

魟魚之所以稀有珍貴,主要是卵胎生的魟魚,「易養難生」、「不易繁殖」。

不像之前的水族之王紅龍是卵生,平均一胎可以有五十條的產量,魟魚「不孕」的機率非常高,就算生,一胎最多三到五條,產量就算非常高了。但是「養魟大王」 鍾日盛一胎最多卻可以生出十二條小魟魚,是別人的四倍。因此,台灣約有七成魟魚玩家的魚,都是從鍾日盛手上繁殖出去的魚子魚孫。

相對一般養殖戶用傳統的方法養魚,鍾日盛卻用科學化的方法飼養,「我知道去年這個時候,我手中的魚生多少條,每一條魚懷胎多久的時間。」他說,他甚至還統 計,每年最熱與最冷的月分,母魚懷胎時間的長短,以及所生產的小魚公跟母的比率等等。鍾日盛很清楚,只有透過嚴謹的數據、長期追蹤記錄,這樣才能夠提升技 術與品質。

「把人為可能的疏失,交代給機器。把機器的疏失、故障,交給人來注意。」他解釋,機器可能會停電,停電就要以警報器立即通知人來處理。「警報器也可能會壞 掉,因此也要固定檢查。」除了設置有監視系統之外,平常每隔兩個小時,還安排專人巡視魚缸,克服人性,採用各種科學方法,鍾日盛就是要盡量把風險機率降至 最低。

專攻頂級市場 獲取高利潤「本來我也有養一般的金典魟魚,但是全部賣掉,將主力轉到繁殖難度較高的皇冠黑白魟。」隨著玩家愈來愈多,魟魚的養殖技術日漸進步。鍾日盛解 釋,「比較容易養的魟魚,就留給其他玩家去養。」他專攻頂級魟魚,不但單價高、利潤好,如此一來,市場區隔也就成形。

他先專攻頂級魟魚──即皇冠黑白魟魚與滿天星。皇冠黑白魟與滿天星就像「水世界裡的貓熊」,黑色為底,然後點綴著大小不一的白點。鍾日盛說明,「無論是天 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只要是黑白對比,大概都是稱王、都是最漂亮的,比如貓熊跟殺人鯨就是。」其次,讓頂級魟魚再升級。頂級魟魚的價格還是隨著數 量的增加,而愈來愈往下掉。有鑑於過去,像七彩神仙等觀賞魚因大量繁殖而帶來的崩盤危機。鍾日盛早就未雨綢繆,不斷研究如何提升頂級魟魚的品質,以建立自 己的品牌。他說:「要預防『敗市』(崩盤之意),唯一方法就是把品質提高。」鍾日盛的魚缸幾乎看不到醜的魟魚,「醜的都在別人家」他笑稱。不斷對種魚(用 來繁殖的成魚)進行「汰醜換美」。「我要做的是美的加強版,美上加美。」全世界最美、價格最好的滿天星,幾乎都是出自鍾日盛的魚缸。世界最大的魟魚盤商涂 朝棟指出:「有些外國的客戶會特別指定大尾龍的魚,就因為他的魚特別美。」藉著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開放,台灣養殖的魟魚成為中國富豪的新 寵,鍾日盛因此成為兩岸開放的新贏家。但隨著商機的擴大,目前有更多人投入這個年產值保守估計至少五億元的市場,面對競爭他早有準備,「我是做長期的,不 是炒短線,就算現在敗到很便宜,我還是得養,我是靠這個生活。」鍾日盛說道,因此,「我不能被淘汰,要不斷進步。」

鍾日盛

出生:1967年

現職:專業魟魚繁殖

學歷:嘉義協志高職

經歷:菜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98

首輛「台」客車 拚台灣50倍市場

2010-10-25  TCW




裕隆股價六十四.五元,是今年收盤最高價,也是裕隆自民國六十五年上市以來,歷史的新高價。歷史高價、歷史意義,股價反映的正是裕隆的投資價值出現新的亮點。

股 價創新高:兩個半月漲近一倍 過去兩個半月,裕隆股價從低於淨值的三十六元,一路上漲,就連甚少著墨國內汽車業的外資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也發布研究報告,看好裕隆的投資價值。對照 今年台灣汽車市場回溫至三十萬輛規模,僅約最高峰五十八萬輛的一半,業績仍靠內需市場撐腰的裕隆股價卻急升,市值更大增逾四百億元,反映的完全是「中國汽 車夢」發酵的投資前景。

如果用池塘大小比喻市場規模,攔截魚群的船是品牌,比自家池塘大上五十倍的大湖,就在門口不遠處;但把池裡魚兒撈上岸,卻總得搭別人的順風船,是過去半世紀台灣汽車產業寫照。

不過,如此困境,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發出一紙投資許可,出現了一百八十度改觀,讓台灣汽車業和電子業聯手打造的品牌大船納智捷(Luxgen),準備從小池塘划進大湖一顯身手;台灣汽車業的中國市場大夢,更有如瞬間升起的熱帶氣旋。

今 年七月二十九日,發改委核准大陸第二大汽車集團東風汽車,與台灣最大汽車集團裕隆汽車,成立東風裕隆合資公司,總投資金額達人民幣三十四億元,這是 ECFA簽訂後兩岸首個大型經濟合作項目,將在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區闢建的整車組裝,預定明年第二季,投產裕隆去年在台上市的自主品牌Luxgen7SUV 運動休旅車。

生產電動車:盼卡位中國新能源市場 Luxgen的中國汽車夢之所以打動投資人,取得全球最大單一汽車市場入場門票是關鍵因素之一;東風裕隆聯袂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進軍電動車新能源的藍海,則讓夢想的色彩更為鮮明。、

就規模而言,儘管目前東風裕隆建廠第一階段,開出十二萬輛年產能,但外資分析,以中國汽車市場的胃納量,最終年產能可望達四十八萬輛,等於是台灣新車總市場一‧五倍的需求,更是裕隆三義廠目前生產規模的八倍之多。

東風裕隆透過規模創造的產值,發揮的母雞帶小雞效應,包括永彰、全興、東陽、裕器、友永等十餘家台系零配件供應商,都將隨Luxgen跟進杭州,複製在台的汽車產業群聚。

裕 隆評估,大陸十三億人,以每千人保有汽車台數來看,美國是六百輛、日本五百輛、台灣三百輛,大陸目前仍不及五十輛,成長空間極大,未來十年每年仍有一○至 一五%成長空間。中國官方預定明年實施的「十二五」經濟發展規畫(第十二個五年計畫),即預估二○一五年國內汽車市場,將成長至二千五百萬輛規模。

然而,對執行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Luxgen品牌大計,身兼納智捷副董事長的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而言,此刻最心急的,並非僅止擴大生產規模,更急迫的,是讓完成量產準備的Luxgen MPV電動車及早上路,卡位中國新能源車輛的利基市場。

依 據「十二五」規畫,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預估,二○一五年包括純電動、混合動力等新能源車輛,將占汽車總銷量兩成,純電動車款的市場亦將突破 百萬輛,陳國榮亦多次對外強調,東風裕隆在取得Luxgen汽油車上市許可後,也將申請電動車認證,攜手台泥轉投資的能元鋰電池製造廠,投入新能源車輛市 場。

中國汽車市場池塘雖大,但處處暗潮,後發品牌的Luxgen,要近百個土洋品牌中殺出重圍,先不談通路布建與品牌廣告宣傳的高昂成本,首先要面臨的,是產能過剩、殺價競爭不斷的市場現實。

中 國媒體報導,九月上旬,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在一場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論壇上指出,由於去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銷國,各車廠見獵心喜,紛 紛制定產能擴充計畫。中國主要的三十家汽車集團,去年底整車產能為一千三百九十五萬輛,然而其二○一五年底規畫產能,則高達三千一百二十四萬輛,遠高於官 方計畫的二千五百萬輛。

事實上,今年第三季比亞迪就宣布,年度銷量目標從原本的八十萬輛調低至六十萬輛,成為第一家調低銷量目標的車企。

是機會,也是命運。就像嚴凱泰去年在Luxgen上市時受訪坦言,「裕隆不走品牌,也沒有路了!」走出小池塘擁抱中國夢,是台灣汽車業產業翻身的最後機會,也是命運的翻牌時刻。

延伸閱讀:母雞帶小雞效應大——精選6檔汽車中概股股票:裕日車 今年股價漲幅(%):88.89 利多因素:東風集團獲利大增

股票:永彰機電 今年股價漲幅(%):62.99 利多因素:裕隆集團協力廠商

股票:大億 今年股價漲幅(%):52.48 利多因素:Luxgen獨家車燈供應商

股票:胡連 今年股價漲幅(%):27.53 利多因素:新客戶長安汽車出貨大增

股票:中華車 今年股價漲幅(%):15.99 利多因素:裕隆集團成員

股票:東陽 今年股價漲幅(%):-10.18 利多因素:中國獲利可望倍增

註:統計時間為98.12.31至99.10.12 資料來源:Cmon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2

低價市場也能有藍海嗎?

2010-10-25  TCW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 湯):一般的想法都認為低價市場一定是紅海,因為求勝是靠價格競爭,而價格又是最容易模仿的策略,誰都做得到,在激烈競爭下基本上無利可圖,多數經營品牌 的公司避之唯恐不及。但有些公司卻在低價市場上打出一片天,例如百貨業沃爾瑪(Wal-Mart)、時裝業Zara、家具業宜家家居(Ikea)、電腦業 以前的戴爾(Dell)也是將看似紅海的低價市場經營成藍海,達芙妮進入的也是競爭最激烈的中低價女鞋市場,你如何做贏別人?

達芙妮國際控 股總經理陳賢民(以下簡稱陳):達芙妮一開始就定位價格低、數量大這個市場,目標是做鞋業的裕隆而不做賓士。其實,當初做達芙妮只是想填補春夏、秋冬之 間,工廠一個半月的閒置產能(編按:達芙妮隸屬一九八七年成立,從事鞋業代工的永恩集團),將庫存料件做成低價的內銷鞋,直接抄外銷的款式。

不 過,達經濟規模之後,我們擁有五、六十人的創意設計團隊,這幾天他們也飛去義大利看展,還有外部的合作設計師。隨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每年成長 八%,過去五、六年,達芙妮平均銷售價格從人民幣一百八十元成長到二百三十一元。我們成立的另一個多品牌通路「鞋櫃」,平均銷售價格則從人民幣九十八元成 長到一百三十七元,目前已有一千家設在大賣場的店,賣的是比達芙妮更便宜的自有品牌,現在是進駐中國家樂福營業額最多的連鎖店,比肯德基還多,價格帶瞄準 工農階級,這塊才是真正的藍海。未來達芙妮平均銷售價格如果逐漸提高到人民幣三百元,它就得和中高檔品牌硬碰硬了,但這裡(指低價品牌)沒有人會和我競 爭,因為打不過我,對手不會做百分之百PU材質(聚氨酯)的人造皮革,台灣人造皮開發的技術是大陸工廠比不上的。

湯:但光靠便宜是不夠的,Zara在歐洲走低價,贏在快速流行,一個新樣式十七小時就可以做好送到店內,達芙妮怎麼做?

陳: 我們也很追流行,以前一年兩次對分公司的展銷會,現在兩個月一次,新品下午拿來,明天上班前樣品就在我桌上,生產線要求新商品六十天到店,追加訂單二十到 三十天,物流甚至都用空運。由於中國從南到北溫差大,冬季的馬靴從東北先鋪貨,一路往南賣,夏季涼鞋則從海南島開始賣,市場的反應時間是足夠的,所以也是 低價流行的策略。

進貨品項應由總部或門市端決定?

湯:達芙妮和鞋櫃目前兩岸總計有近五千個銷售點,中國三十二個省市區域,每家店需求不一樣,由總部還是門市端決定訂貨種類和數量?

陳: 以前是總部由上而下決定門市銷量,結果死得很慘,現在則是由下往上,店長決定進貨。不過新一季的商品不是每個店長都能看到,他守在五、六級城市也無從判斷 流行趨勢。因此,達芙妮訂貨有分「菜」和「飯」,「飯」是總公司要求各據點一定要進的貨,比例占三成,這部分的銷售表現,不算在各店KPI(關鍵績效指 標)考核範圍,萬一真的賣不動,算是總公司犯錯;至於另外七成的「菜」,則由店長自己決定進貨品項和數量。

雖然中國市場很大,但我們統計過,達芙妮全中國三十個分公司,排行榜前十名的鞋款都一樣,流行商品的差別性並不是太大。 賣中低價位商品,如何有高毛利率?

湯:走中低價,平均售價僅約人民幣兩百元的女鞋,卻能維持五七%的高毛利率,你是如何建立成本優勢?

陳: 產銷我們分達芙妮外購比率五○%,自產自銷五○%,自產外銷五○%(編按:工廠五○%的貨賣給達芙妮,五○%外銷;另達芙妮須外購五○%的貨)。保留外銷 代工訂單,是因為很多市場訊息和點子可以從這裡來,況且仍有利潤為何不接呢?外購的成本也不見得比自己生產來得貴,自己工廠生產的貨不論好壞都要承受,但 外購我是客戶,品質不好我可以退貨,對自己工廠也形成壓力,可以達到恐怖平衡的效果。

湯:有沒有想過,有一天達芙妮像耐吉(Nike)一樣,不再擁有自己的工廠?

陳: 有可能,我今年底要交棒給第二代,年輕一代就這樣想,不過我常說飲水要思源,達芙妮品牌是靠工廠代工的奶水長大的。另外,擁有工廠才能確保產能,過去七 年,達芙妮營業額維持每年三成以上的成長率,今年上半年原本設定的成長目標是二五%,最後只達成一八%,問題就是出在外包廠缺工,導致延遲交貨,如果全部 靠外購,可能還連一八%成長率都不一定能達到。

一級商圈如果沒賺錢,該不該開店?

湯:達芙妮走的是中低價位品牌,六級城市(編按:最新半年報,達芙妮目前中國一至六級城市,銷售點占比分別是一一%、一九%、一四%、一九%、一七%、二○%)的銷售據點數最多,你如何有能力在上海淮海路一級商圈開店?

陳:淮海路店面一百九十平方米,租金一年人民幣四百八十萬元,業績可以做到一千二百萬,扣掉營運成本,確實沒有賺錢,但因為店開在淮海路有品牌效應,總公司用廣告費補貼它,每個分公司都有兩到三家政策性補貼的店面。 湯:所以你靠其他店面賺錢?

陳:對!現在上海的店就賺輸廣東的店。

湯:達芙妮接下來的策略會是如何?

陳:應該可以成長到兩萬家店,我們預計二○一六年,達芙妮可以從目前三千五百家開到五千至五千五百家店;鞋櫃從一千家開到八千至九千家店;另外是異業品牌杜拉拉,也會有二千五百家店,我還是認為,達芙妮集團應固守低價市場,不該跟著去拚高價。

很 多人談中國零售通路要怎麼經營,我的經驗是,它空間大,所以投入要更大,也就是口袋要深、氣要夠長。鞋櫃二○○四年成立,虧了人民幣二億五千萬元才開始打 平,今年預計可以賺一億二千萬元;台灣達芙妮門市也虧新台幣三億多元,今年應該才可以打平,達芙妮回台灣設點倒不是搶低價藍海商機,著眼的是,走出中國的 國際化布局。

結論:很多人都以為,做品牌要往高價走才有利潤,低價品牌沒有價值,但達芙妮不這樣想,它發揮螞蟻雄兵的力量,走進低價流行市 場建立品牌,這就是最大的藍海。十年前,中國女鞋品牌還是一片空白,達芙妮搶到市場卡位的先鋒效果,後來又做一個更低價的通路品牌鞋櫃,等於用兩個品牌固 守鞋子的低價品牌市場,拉高競爭者進入門檻,品牌定位的策略很明確,不迷信一定要往高價走,十分具經營創意,是少見能成功的低價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