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擁有社工牌照卻失去語言能力的有為中年

C嬸留言問以下呢一篇文章算唔算係「浪漫廢話」。魔術師根據客席主持摩摩的指引浪漫廢話有一個特點:
它永遠不會錯,因為它本來就沒定義。
不過,看罷此文,魔術師卻覺得它只屬李天命所說的「語言空廢」,更甚的是文法狗屁不通,無法理解,跟提供盲目正能量的「心靈雞湯」式的浪漫廢話有一段距離:浪漫廢話雖然含糊,卻能令受眾自以為能夠理解(佢地唔會發覺自己其實是在「腦補」中),本文「不易理解」,已犯了大忌。
擁有無數證書卻失去人生方向的年輕人
12:08 2017/04/10

在今天事事講競爭、快人一步的時代,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寶貴,要用未來的價值培養孩子。
做生命培育工作愈久,我愈發現,生命有許多痛苦根源是來自一個人不能擔當自己角色,不能做心中的自己,生命中長存一份從不滿足的空虛。 好可惜的是,在這世界上,一個人能做自己是多麼的荊棘滿途。一個成人能否安然的做回自己,乃在於他在孩童時,父母培育是以「價格」抑或是看見孩子「寶貴」定位,奠定了孩子未來的是否快樂與幸福。
深信讀到這裡,大部份父母都會認為自己一直都是在培育孩子成為有價值的人。但在這點上,於我多年與香港青少年及家庭同行的觀察,我有共通的總結:
大部分父母培育孩子的動機方向,是以孩子未來是否競爭力或是害怕孩子落後於人的「恐懼」為主導。
在社區,我們不難看見,由懷胎十月至嬰兒期,無數父母為孩子能入到「心儀」幼稚園張羅。有些「孟母三遷」只為到心儀校網,有些為了入到好的學校,為孩子參加無數「證書課程」以增加孩子生命的份量。所以,孩子在求學期間,父母都會盡己所能,讓孩子累積形形式式的証書。
彷彿證書厚度就是孩子未來的保證,保證能有較大機會入到好的小學。有好的小學能入到好的中學,有好的中學便入到大學,有大學學位孩子人生就有了保證的「競爭力」。我不是扮清高的說上述種種皆不好,我會去告知各位:
上述種種都是把「外在」所謂重要的價值,「貼金」般放在孩子身上,孩子要窮他們所有的時間重重覆覆去追逐。那麼他的內裡呢?他的自我價值呢?他認識自己嗎?他滿足和欣賞自己嗎?他能安然於自己嗎?他可以和自己和平相處嗎?他一個人時能悠然自得、樂得自然嗎?
我可以告訴大家,以我經歷所見,答案是否定的:
大部分孩子,內心都是空空的,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讀書,不知道為何而那麼忙,到底在追什麼?懷疑自己到底是誰?君不見,現今年青人擁有無數證書,但卻無人生方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共同的「在乎」: 在乎我們是否能「找到到自己」「做自己」、「實踐自己」、「活出自我真正價值」。
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孩子一生出來就與生俱來地擁有獨特的個性,孩子一路成長時,有他們獨特的好奇心、興趣、關注、才華和個性。這造就了他們的獨一無二,這是由上天賦予的獨有價值。在孩子一路成長的過程裡,他們自小就不能做自己,而是活在別人的期望下,擔當別人要求與角色。我們能想像及預計到,孩子在未來就算是多麼的成功或是有成就,他都不快樂。
能讀到名校及擁有厚厚的「佳績」,真的會叫孩子快樂嗎?為了競爭、怕落後於人,生活一味追追追,孩子生命會快樂嘛?我們真的要培育「成功但不快樂」苦澀的下一代嗎?
家永遠都是講愛的地方,不是準備或推孩子去競爭的地方。
或許我們作父母不要活於恐懼中,為了競爭去教養孩子。競爭的動機不能叫我們的孩子肯定自我。恐懼帶來的生活,是無路可行,只有死胡同。
反之我們要相信這條簡單的道路。父母幫助孩子認識自我,要求於孩子的生命要成熟、有個性,並高度支持他自我實踐,孩子自會活出獨特的生命力,叫他在人群中容易出類拔萃、被看見,人群都欣賞他的美好。因現今社會都極需要有熱情、積極而有信譽的生命。在社會中具備這樣特質的人,機會是會走向他身邊 。
或許我們作為父母的,應在育養孩子上多加努力,但這努力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操練生命的厚度,把證書的厚度轉成孩子生命厚度的培育。
讓孩子不是為了競爭力,或是為了能在社會中㩴取更多而活,而是自小幫孩子認識自己,把自已的天賦付出,作一個敢於為夢想而努力,在社群中活出個人正向感染力,去貢獻自己所有的,去造福社會,讓社區走向美好,變成一個活得自在,又會為身邊有需要的人去付出的人。
有證書不代表有生命力。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97

廣東“雙百計劃”實施一周年: 千名社工打通農村“最後一米”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3959

社區資源地圖需由社區用腳“走”出來,雙百計劃督導小組正依次和社工進行討論。(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3月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廣東“雙百計劃”實施一周年: 千名社工打通農村“最後一米”》)

限於機構編制、人員配置以及落後的民政服務意識等,基層民政政策未能完全落地。留守兒童無人照看,精神殘疾等殘障人員未能得到及時救助,孤寡老人獨居家中等等,這些都需要社工來支持。

從投入大量資源的政府角度看,“雙百計劃”實施一年後效果如何、怎樣建立評估體系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周遠指指頭上房梁,一根鐵絲掛在那兒。“過不下去的話,就只能那樣了。”

因大病回鄉的周遠已經花光最後的積蓄,還落下半身殘疾。妻子離去,原本生活無憂的小家庭分崩離析。他的家里陷入一片混亂,年久失修的房子沒剩多少瓦片,墻體脫落,電線交錯搭著,進門的小露臺堆成垃圾堆。

“怎麽還能住人呢?”進駐村子的社工黃小菲一時語塞。周遠6歲的女兒看著她癡癡地笑,令人心疼。

在農村,這樣需要救助的故事不在少數,也成為民政部門頭疼的問題。“部分地區民政政策落地存在‘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障礙”,部分基層幹部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陳。

2017年廣東決心探索解決之道:讓社工進駐農村,去幫忙打通“最後一米”。社會工作者又被稱為專業的助人者,過去十年發展迅速,尤其在敢於先行先試的廣東。問題是,廣東社工發展存在區域不平衡問題,在珠三角外的地區並未得到長足發展。

“雙百計劃”應運而生。廣東省民政廳發函稱將在粵東西北地區建設200個鎮(街)社工服務站,942名社工落地村(居),以破解“最後一米”問題,促進社工區域平衡發展,同時展現社工專業性。

至2018年1月,廣東近千名社工試水農村已滿一年,“雙百計劃”專業總督導張和清形容它一波三折,峰回路轉,挑戰頗多。

“雙百計劃”的初衷

從村里人口中得知周遠的情況時,黃小菲、林楚聰和鐘思德三人剛落地汕尾陸豐東海鎮長輝社區社工服務站兩周。走村探訪後,周遠指著房梁鐵絲說的那番話令三個年輕人久久不能平靜。困境之中,周遠的偏激與絕望都展露無遺,急需幫助。

三人商量一番,想到了鎮里民政部門的臨時救助。他們帶著資料到了辦事窗口。“有這個人嗎?”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問。後續他們聯系了村幹部,才進一步了解周遠的情況。

這幾乎是中國農村普遍面臨的問題,也是“雙百計劃”產生的重要背景。限於機構編制、人員配置以及落後的民政服務意識等,基層民政政策未能完全落地。留守兒童無人照看,精神殘疾等殘障人員未能得到及時救助,孤寡老人獨居家中等等。

這些問題即便在義工活躍地區也未能解決。汕頭市南澳縣雲澳鎮村民吳燕青深有體會,他在當地組建了一支八十人的義工隊伍,依托善堂文化,經常開展臨時救助、康樂活動。他接觸到不少特殊家庭的孩子,更為叛逆消極,他們需要的是心理的支持與輔導。這只有社工能做,義工短期性的救助並無太大作用。“幫助一點米跟油解決不了問題”。

“雙百計劃”的另一大背景則是探索社工專業發展的新領域和新經驗。“雙百計劃”專業總督導張和清回憶,“雙百計劃”最早在2016年初就已醞釀。當時廣東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負責人找到他,談到珠三角地區基層一線社工待遇較低,招不到人,機構受限於指標評估,不能很好地依據居民實際需求服務,種種問題令其不能充分發揮社工的專業性。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卓誌強表示希望能夠借助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補齊基層民政服務力量不足的短板,在借鑒珠三角經驗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新路徑。

張和清對此極有興趣。他參與創建的廣東綠耕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綠耕”)數年來紮根於農村或城鄉社區,中心社工參與自雲南平寨壯族村到四川映秀、草坡、雅安,再到廣東從化、湖南懷化項目,數次挫折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駐村工作模式。社工到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能夠深入觀察村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建立信任,相伴同行。

這一點也切實回應了政府對於社工十年發展感受,雙方一拍即合,並達成了“保一線,保專業,保公益”的共識。雙百駐村入戶,打通一線的輪廓初步形成。

從城市到鄉村

2017年1月11日,廣東省民政廳發出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粵東西北200個鎮(街)940名一線社工的公告。

見到公告,林楚聰就被吸引了。他原來在廣州、佛山地區做一線社工,主要服務於老年人。他稱自己見到形形色色不幸的人生,並由此想到自己的父母不久也將年邁,想離家近一點。同時他非常認同雙百的理念。

早在2007年,深圳率先探索“政府購買社工崗位”的發展方式,通過“7+1”文件,在制度上確立了政府購買社工服務模式;廣州緊接其後,在借鑒香港地區及新加坡經驗的基礎上,在“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方面探索了“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方式。這都是過往的寶貴經驗,但產生許多問題,急需改進。

不少街道社區在發出招標公告後,要求社工機構在1個月內完成社區調研,依照這份調研制定出一年的工作計劃和指標。林楚聰認為時間太短,不足以了解當地具體情況,因此而制定的指標並不符合需求,社工也因此負荷過重,每個月都陷入要完成多少個案,多少活動的焦慮中。

和林楚聰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少。最終入職汕頭同益社工站點的阮卓絢當時也因過重的指標喘不過氣來,她所在的深圳社工站一年一次區級評估,兩年一次市級評估,她有些應付不來了。

阮卓絢曾在深圳較為完善的社工培訓機制下獲得成長,從非專業小白轉變為獨當一面的社工。但她一直懷有的困惑是,為什麽服務的人群並非弱勢?她所服務的深圳市南山區,經濟相對富足,社區常住戶籍人口2萬人,僅有3戶貧困戶。

“我們做的工作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阮卓絢說,這不符合社會工作以“邊緣”與“弱勢”優先的價值取向。“最困難的地方才是最需要社工的地方”,林楚聰則想到小時候遭遇的校園霸淩問題、青少年成長問題,想在家鄉農村做那麽一點點改變。

事實上,“雙百計劃”做了長時間的頂層設計,理順運行機制等。“雙百計劃”實施期為5年,保障了服務的有序延續;依托鎮政府、街道辦直接聘用社工,第一年年薪人均5萬元,以後每年遞增5%,保障社工有合理的待遇;同時,組建督導團隊每月赴服務點負責社工的督導、培訓、評估工作,為社工專業化成長提供保障。

為更好地進行項目運作,廣東省民政廳2017年1月即組建了雙百計劃項目辦公室(以下簡稱“項目辦”),並下設地區協同行動中心,為一線社工站提供督導服務及行政財務支持,由此形成項目辦、地區中心和一線社工站三級網絡。

“起初都是兼職人員和誌願者。”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教師袁小良回憶,起初項目辦僅有一位全職人員帶著兩位實習生,督導團隊則由綠耕團隊及各地高校老師兼任。為此,張和清曾撰文感慨,他們是一起在七八平米的方寸鬥室中開始的雙百社工工作。

發出招聘計劃後,項目辦一度憂心忡忡。不少人認為珠三角地區尚面臨社工流失,難以招人的問題,要求駐村、薪資競爭力有限的“雙百計劃”怕是招不到人。

因這一擔憂,項目辦分別在省內四所高校舉辦雙百宣講會,廣東省民政廳社工處處長鄭章樹和張和清都參與演講,現場答疑解惑。張和清梳理後發現,自2016年7月決定設點到2017年7月10日,全省總共下發七個通知及公函落實雙百計劃人才選拔事宜。

“雙百計劃”最終收到13652份簡歷,遠超計劃的3∶1錄取比例,以至於項目辦只好要求應聘者再提交自己對雙百的理解陳述。各項考試評分後,最終篩選出兩千多人的面試名單。早已有意回鄉工作的阮卓絢、林楚聰也在其中。

曲折的駐村

2017年7月1日,940名社工正式入村。每個鎮街有3-8名社工入駐。站長須由當地社會事務辦主任兼任,副站長則是到崗社工,負責具體的運營及統籌工作並向站長匯報。

這期間“雙百計劃”還有一波周折——駐村選點。張和清認為駐村工作是必須堅守的原則。他給出社區睦鄰運動的理論依據,也強調如需打通與群眾最後一米距離,就必須貼近他們,駐村入戶,不能等案主(指接受社工服務的居民)上門。

某些基層幹部不理解駐村理念,起初將社工安排在鎮政府辦公的地方,社工則被借去“幫忙”完成民政業務。專業督導張和清與民政廳社工處處長鄭章樹兵分兩路,連續到各村選點,要求是“落在村居、問題導向、方便群眾”。

汕頭市南澳縣雲澳鎮的社工站點起初落在村委二樓,有200平米大小。後經綜合考察,選了一處10平米不到的小隔間,為的是開門就是社區。梅州市金山站點起初也在政府大樓辦公,因為接觸不到群眾,最後落在文化傳統深厚、社區問題也更為集中的村子。

2017年8月15日,經過選點周折,黃小菲也正式落點長輝社區。那段時間,小賣部、理發店、村口,都是社工最初“混跡”“刷臉”(網絡用語,此指多次見面,讓人熟知的意思)的地方。他們見人就打招呼。“阿叔好,出來種菜啊”,阿叔答是,邀他們到家里喝茶。

“我們是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長輝社區三位駐點社工總以這樣的開頭向村民做自我介紹,接著說自己能做“鄰里關系重建”“個案救助”“社區建設”等等,每多蹦出一個詞,村民就多皺一點眉頭,“一臉茫然。”林楚聰回憶。

他們在如何介紹自己的問題上起了爭執,要不要說這麽專業的詞,該不該說我們是來“幫忙”的。一方認為社工有一定的專業性,更多的是支持和引導(服務對象)的角色,而不僅僅是簡單施予幫助,否則和“義工”有什麽區別呢?不斷強調“幫助”將強化村民對社工的誤解,會不會變成大家“使喚”社工幫忙。另一方認為不這樣的話就很難和村民搞好關系。三人小團隊正處於磨合期,每周民主生活會上都爭得不可開交。

幾番爭議後,他們達成共識:當務之急是讓村民知道社工的存在,不必糾結於說法。

他們在中秋節組織村里孩子和家長一塊做月餅,有些媽媽說“他們是來做月餅的”;他們在重陽節組織敬老活動,老人們說“他們是來關心老人的”;他們帶孩子們在村中做遊戲,家長說“他們是來陪孩子玩的”。

“你們認為我們是啥,我們就是啥。”林楚聰不排斥各種叫法,他逐漸發現各種活動會不斷豐富村民對社工的認識。

現在,村民聽到社工想組織孩子們放學後一起學習,幫婦女組織起來做些活計等等,也開始會主動說你們可以找誰,誰家做過村幹部,在村子里比較有威望等等。

當地基層部門不認識社工,他們也逐個去拜訪,婦聯、殘聯等等。有人表示理解,知道社工難做,也有幹部直接質疑道,“你們這些社工能做什麽?不是浪費資源嗎?”

“通過‘駐村’‘入戶’,一個‘真實’的社區面貌不斷紮根在工作人員的心里。”張和清認為,這樣社工才能體會到社區是有溫度的活靈活現的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社會關系,也更敏銳地感知到社區里的問題與希望所在。

這一時期“雙百計劃”強調四大任務:聚起人氣,搞好關系,摸清情況,找準方向。農村工作複雜多樣,社工在走訪的過程中需要繪制社區地圖,社區中哪里是農田?哪里是公園?村民去的多的大榕樹在哪里?另一份“問題地圖”則需要標註當地貧困戶住址、獨居老人位置、農田汙染地等等。

如何評估?

落定村居後,雙百計劃形勢漸趨好轉。

以雙百命名的各個社工站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有新鮮的推送,節日期間更是各有“花招”,冬至包湯圓,重陽兒童畫展拍賣。各個站點星星點點地發出光亮,相互聯結。

“我看得很焦慮啊。”黃小菲卻突然感慨,站點與站點之間總有比較,今天你做了什麽,明天我有什麽活動,她一度糾結是不是又該策劃個活動。

部分一線社工陷入迷失。項目辦和地區中心根據站點反饋的信息意識到,社工辦的活動很多,卻零散得令他們不知所向。從投入大量資源的政府角度看,“雙百計劃”實施一年後效果如何、怎樣建立評估體系是大問題。項目管理者則需要回望梳理,否則下一步該做什麽呢?

逐步精細化的社會工作評估體系被廣泛應用於珠三角地區,漸成為社工工作及機構發展的“緊箍咒”。對由此而生的問題,張和清感觸頗深,“痛心之余期望下決心改革超越”。那麽,“雙百計劃”應該如何重建自身評估體系呢?駐村半年後,問題已然迫在眉睫。

“當場開會分任務,當晚完成課件。”袁小良參加2018年2月地區中心協作者會議,領到緊急任務,要在過年前針對所有雙百一線社工進行培訓,以地區中心劃分,共十五場。其目的是提出“雙百計劃”的評估方法,手把手教學操作方式,以找到“雙百計劃”的節奏。

張和清介紹了“雙百計劃”的政策背景,並認為迎來了以社會工作為主題的社會新時代。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已明確提出,要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誌願服務。更多的社會政策轉向社會工作推動社會建設,不僅強調物質,更強調人的發展。

專兼職督導團隊將目標-計劃-過程的評估方法提煉為53111,即五年願景,三年規劃,一年計劃,一月計劃,一周計劃。“你們幹四周就意味著這一個月沒白幹,做十二個月就意味著我們這一年沒白幹,三個一年完成我們幹三年沒白幹。三年你都沒白幹,你肯定是中國最接地氣的社會組織啦!”上述方法被稱作“雙百的法律”,依據每個站點實際情況制定合乎當地的方案,並逐層運轉起來,進入自我建立目標、自我反思的正向循環,站點也就“跑”起來了。

林楚聰見過農村社工“跑”起來的樣子。他參與第一期雙百駐村(居)社工學習成長營,參觀綠耕在廣州從化的仙娘溪駐村八年的站點。村民們利用舊的房子建起農家旅社,家庭貧困的成員可以閑時到旅館工作,年輕的村民回鄉做社區導賞,村民的參與度極高。

“不用複制”,他看得清楚,需要學習傳承的僅是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的理念,而不是邯鄲學步。未來半年的計劃中,他們打算繼續做社區調研。他們已看到這個城市化的鄉村仍在尷尬地適應著這種轉變,卻有著淳樸的鄉情,他們將一起應對鄉村空心化問題,重建鄉村社區。

(應采訪對象要求,周遠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58

開孤兒院淫女童色魔社工

1 : GS(14)@2010-12-27 17:01:07

2010-12-23 NM

本刊○八年揭發香港社工李國華利用捐款,在雲南山區開孤兒院,實際狎玩院內至少八名女童。香港警方四度到雲南山區調查,找到兩名受害人X和Y來港作證,終首度引用新修訂《刑事罪行條例》,在港起訴李國華。

上週三,法庭判李非禮、與十六歲以下兒童作猥褻行為及與十六歲以下女童非法性交罪等共五項罪名成立,即時收押,等侯一月六日判刑。

本刊找來李舊同事、家人,以及揭發事件的香港義工岑丹鳳,了解這個從前的社署社工如何六年內,以行善的糖衣包裝,淫辱山區孤女。

「我未試過咁開心,因為終於同班小朋友攞咗公道。」聞判一刻,四赴雲南取證的港島區重案組高級督察馮慶南向記者豎起拇指,激動得流下男兒淚:「呢單 case取證好困難,有啲女仔太細講唔清楚、有啲受害者又突然離開雲南,聯絡唔到。我哋只可以選證供最secure的X、Y檢控個犯。」

自己報仇!

馮Sir一年內向「仁愛兒童之家」廿七名寄宿院童落口供取證,同組探員估計受非禮及性侵犯的受害人八名,X是其中一位。「應該坐牢,不坐牢的話,我就自己報仇!」X的母親甫聞李國華罪成,即舒口氣,但見十六歲的女兒傷害已深,淚如泉湧:「我很生氣,我的女兒這麼小,這麼讓他糟蹋,對她傷害太大了。」

現年三十八歲的X母說,○三年丈夫販毒入獄,自己要到市區打工,三個女兒由大伯撫養,大伯將二女X和細女送進李國華成立的「仁愛兒童之家」。X母對記者說,○七年李到她家探訪,還將這位孤兒口中的「好乾爹」視如大恩人,劏了家中僅有的一隻雞款待。「當晚李國華大罵細女(X的妹妹)亂講,罵到她喊了,我以為是細女頑皮說錯話。」X母說,後來才知原來細女在「仁愛之家」中看到李跟姐姐X睡,才出言踢爆。

「李國華送女兒手機、新衣服,就算女兒○八年離開孤兒院,李給她三百元(後來才知是掩口費),女兒只說是乾爹給她的路費,誰想到這些事情,即使大女兒(X的姐姐)跟我說,二女被李國華搞了,我也不相信,小孩子說的話怎可相信呢?」X母後悔地說。

表面社工內裡淫魔

入世未深的山區居民怎想到擁有工商管理學位、打着基督徒名號、一拐一拐也要到窮鄉開孤兒院的李國華,原是淫魔一名。現年四十九歲的李國華,來自低下階層,在八兄弟姊妹中排第六。他雖自幼患上小兒痳痺症,但卻是兄弟姊妹中最讀得書,工餘取得工商管理學位。他於八九年與張姓公務員結婚,兩人育有兩名十五及十七歲女兒。李任職社工助理之餘,○二年用八萬五千元積蓄,與雲南中國紅十字會於西雙版納孟力海縣象山鎮合辦「博愛兒童之家」。

「博愛兒童之家開咗半年之後,李國華話紅十字會好多限制,要另起爐灶,搵我哋班義工合組非牟利慈善團體『香港關懷孤兒協會』,李國華做主席。我哋以為係做助學善事,點知李國華轉頭自己再貼錢搞咗間『仁愛兒童之家』。」化名Joanna的香港關懷孤兒協會前理事透露。

○三年「仁愛兒童之家」成立未幾,Joanna已收到十多名香港義工聯署投訴,李國華經常借故搭女院童膊頭、手腳。理事不准李與女院童單獨見面,李竟私自叫女院童到他下榻的賓館,Joanna說:「○四年一月收到一個女院童阿欣(假名)求助信,提到李叫她和兩名女童到賓館,想向阿欣施暴時,三名女童死命抵抗,李事敗怒走。」這時Joanna才查到李口中紅十字會限制,原是禁止他每晚打電話去博愛孤兒院,滋擾院童。

如夢初醒的Joanna向公安及香港警方舉報,卻不受理。李國華為免夜長夢多,炒掉Joanna及其他「香港關懷孤兒協會」理事,改夥拍年逾八旬的父母,另設「施比受協會」,管轄「仁愛兒童之家」。Joanna雖被踢走,但她知道繼續住在「仁愛」的阿欣,因求助無門,終墮入李國華魔掌。○五年,李逐阿欣離開孤兒院,魔爪伸向當時年僅十二歲的X。

X在法庭上供稱:「○五年九月某日,乾爹(李國華)嗌輝明(女院童)帶我到佛馨旅舍;乾爹俾錢叫輝明去買麵包,輝明走咗之後,乾爹突然推我落床,用身壓下我,我有大叫走開,不要碰;他大聲喝斥下令我不要講話,然後一手按着我,一手脫去我的衣服,再從褲襠掏出『東西』……」

大玩cyber sex

被李國華奪去貞操的X,自此成為李的性奴。李一年四次回「仁愛」,都要X陪睡、陪浴;即使人在香港,李亦遙距滋擾。X在庭上說:「他每日早、午、晚三次打電話給我,說香港老婆不陪他,很久沒有同我搞等下流話。」李甚至在香港上網,要身在孤兒院的X在電腦屏幕前除衫,他則向X展示生殖器官大玩cyber sex,自瀆到射精為止。

「唔怪得李國華咁樂意輪夜班,無主管做乜都得。」案發時李國華正在紅磡恆毅庇護中心任社工助理,一名舊同事向記者說:「叫佢過隔籬街買嘢,就話行動唔方便,咁不便卻熱衷搞outdoor活動,因為可儲多啲假,原來就係要北上胡混,同我哋講就話北上扶貧!」舊同事還說李常「恃殘行兇」,隨意請假:「佢成日喺返工時候失踪一、兩個鐘,就係靜靜講鹹濕電話。」

捐款人獨力揭破

李國華薪金有限,難以獨資經營孤兒院,於是造個網站,扮慈善組織,放些感人照片上去,果然吸引不少中產人士捐錢,逾六十歲的岑丹鳳是其中一個。「我諗住出錢出力幫佢,嘿!真係天意,上天差我一個任務,搗破佢張假面具。」岑說,她於○七年上網時,見李雖不良於行,卻到山區辦孤兒院,大為感動。

岑於○八年五月隨李國華探訪「仁愛」,岑見李常有兩名十一歲女院童陪伴外出吃飯,後來更見李帶一名廿歲情婦入孤兒院過夜,覺得有異。「一日有幾個院童陪我買餸,佢哋異口同聲求我幫佢哋轉讀寄宿學校,唔想住喺孤兒院,話晚晚唔敢瞓,李國華會夜晚潛入佢哋間房偷摸佢哋。」岑最初對女童半信半疑,向廿七名院童派白紙,想了解她們家庭背景,收來的九封信隱約透露李與X有性關係,又非禮其他女院童。

岑大驚,向在「仁愛」的卅一歲保母楊改英查問,「保母直言李對好樣嘅女院童開口要求陪睡,肯陪就俾幾十蚊零用錢,唔肯轉頭趕佢哋出孤兒院。」岑怕打草驚蛇,回港後上網搜集李國華的資料,調查他成立的「施比受協會」及「香港關懷孤兒協會」,終聯絡上被李踢走的Joanna,才知李早有前科。

警方不理我去理

同年七月,岑收到楊保母來電,指李國華將要趕走五名拒絕陪睡的女童,岑決定到北角警署報案:「警方話啲細路女唔係香港人,好困難。」岑不死心,先聯絡保母,得知李八月底才回「仁愛」,於是早一週到雲南,希望拿到證據控告李。

岑透過楊保母,認識在雲南工作的香港女義工林美霞,三人悄悄找女院童錄口供,包括今次來港作證的Y,再拿着口供向當地婦女聯會及公安廳報案。「Joanna嘅經驗話我聽李國華喺當地好有辦法,我今次帶定錢,先俾婦聯一萬蚊訂金,承諾我會資助所有院童寄宿費、雜費,等佢哋認真查案。」

婦聯果然徹查,八月廿五日封了「仁愛兒童之家」,這時剛到雲南的李國華還不知東窗事發,吩咐保母在鄰鎮覓地再開「淫慾」孤兒院。楊保母還說:「封院當晚,李竟要求我和情婦三人『大覺瞓』,之前他向我說過我願意陪睡會加工資,睬他才怪!」三日後,當地官員通風報信下,李才知大鑊,逃回香港。

此案在內地報導後,本刊接觸岑,她不願見到李逍遙法外,主動提供資料,本刊九月上雲南,在保母和義工林美霞協助下,找到同年二月已離開「仁愛」的X,爆出李國華三年間逾十次逼她性交。十月,港島重案組終出手,接辦此案,淫魔終落網定罪。

李國華雖五項控罪成立,但最高刑期不超過五年。可憐他非禮的Y,今年十八歲,已到昆明做餐廳侍應,卻甚少笑,大多沉默不語;十六歲的X剛完成初中課程回家,X母說,每日女兒只呆在家,不敢外出;即使首次離開山區,來到繁華香港作供,X都不敢踏出酒店房門半步,只在房內用膳,昔日活潑的女孩,內心創傷不知何時撫平。

境外犯法照告可也

李國華淫辱雲南孤兒院女童裁定五項涉及侵犯兒童的性罪行罪成,是本港首宗引用○三年通過新修訂的《刑事罪行條例》落案起訴本港市民於境外侵犯兒童的性罪行。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於九○年正式生效,英國九四年簽署《公約》,《公約》伸延至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各國各地本身的法例根據《公約》作出修訂。律師梁永鏗說香港於○三年訂立《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時一併加上《刑事罪行條例》一五三P,條文列明本港居民,在香港成立或註冊的法團人,或香港有業務的法團或非法團團體,在香港以外地方對未滿十六歲兒童,作出性罪行包括強姦、非禮、與未成年男女童性交、非法肛交和猥褻侵犯等均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可在香港起訴受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91

金融公司招青少年助騙客投資 社工:從事違法勾當最細10歲

1 : GS(14)@2015-01-08 00:35: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7/news/ec_goa1.htm



【明報專訊】青協每年處理約4000宗青少年從事違法及潛藏危機工作的個案,該會最新調查發現,從事上述工作年紀最細僅10歲,涉嫌刑事眦壞及販毒等。社工指近年有不法投資公司教唆青少年無牌銷售金融產品,懷疑騙客投資,有客人蝕光50萬元上門追討時,公司卻稱無此職員。律師指這或涉詐騙,屬刑事罪行。社工形容對低學歷、低技術的青少年來說,從事金融業「有光榮感」。

今年19歲的阿成(化名)念小五開始吸毒,不久毒品拆家游說阿成販毒,謊稱「你咁細個,就算被捕都無事鮋」,阿成及後販毒近一年。他中二輟學後從事飲食業,又被同事教唆向不同銀行及財務公司借貸,累積至一筆大數目後便申請破產以逃避還款,惟阿成還未申請破產,該同事已私吞借款逃逸,阿成因而欠下「周身債」。

小學販毒 長大騙貸款碌假卡

阿成原打算轉工,努力掙錢還債開展新生活,詎料新同事以「唔使點做、唔辛苦」誘使他參與行使假信用卡,每次可分得貨品價值約一成。他說第一次覺得很驚,但得手後「膽就愈來愈大」,及後碌卡近20次,每次購物數千至一萬元,最終上得山多終遇虎被捕,現正等候法庭裁決。

首犯案多涉黑幫暴力及毒品

青協去年8月至11月訪問151名13至25歲、於過去一年曾從事違法或潛藏危機工作的青少年,當中逾九成是男性。結果發現,逾七成受訪者於15歲或以下已首次從事三合會暴力(如「吹雞」或「應雞」)及毒品相關工作(如販毒)等違法工作,逾六成受訪者涉事時仍在學,而青少年從事這類工作多因「容易搵錢」和「時間自由」。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指出,除明顯違法的工作外,還有不少工作隱藏違法危機,如有青少年被誘參與無牌推銷金融產品,甚至簽下他們不明白內容的英文合約。

青協倡中小學加強守法教育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義務顧問黃顯舜律師警告,任職借貸或金融投資公司的青少年若不清楚公司資金來源、銷售商品的實質內容,或只是負責聯絡客戶,若該公司或其商品出現法律問題,青少年或牽涉種金、教唆、洗黑錢等罪名。他又提醒,網上有不少誤導的法律資訊,如有人指誹謗別人只要「分身」便無法追查及檢控,實情是科技發達,「分開幾多個戶口發言都走唔甩」。

陳文浩建議中小學加強守法教育,有需要的家長亦可致電青協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46

金管局前高層劉應彬轉做社工實習時曾到籃球場助邊青

1 : GS(14)@2016-08-16 04:52:45

【人物專訪】人到中年,劉應彬才轉行,辭去金管局前助理總裁工作,執起書本轉行做社工,實習期間他曾隻身到東涌逸東邨籃球場,攔阻那些踏在懸崖邊的青年。畢業在即,他接受訪問期間,回想那些染上毒癮的青年腳步浮浮,聲音哽咽,眼泛淚光,由財金高官頓變成社會政策倡議者,未有感到後悔:「希望從社會政策層面令世界變好。」記者:周家誠



劉應彬原任金管局助理總裁,監控貨幣流動及金融穩定,2013年他毅然辭職,「個心仲係想做多啲社會政策嘢」,到大學執起課本,讀他小時候喜愛讀的社會工作一科。



金融政策 社會工作 無矛盾

「金融政策同社會工作無矛盾,市場都係人組成,亢奮、憂慮,主導着金融數據狂升、勁跌,但市場比較心急,人有時好慢,所以要識得忍耐,要知佢哋需要」。劉應彬就讀港大讀社會科學系,數理成績較好關係,畢業後旋即加入政府銀監處,97年轉任為金管局。在不少人眼中,金管局看似是高台樓閣,他則曾參與相當貼地的財金議題,包括制定存款保障計劃、設立信貸資料庫等。劉應彬在觀塘公共屋邨長大,「當年觀塘係一個大染缸,一個唔好彩,就會學壞」。父母憂慮萬分,故此帶劉應彬跨區就讀私立小學,每月20元,佔據當時父母大部份收入。中學時他多次參與社會運動,例如跟隨司徒華參與第二次中文運動,爭取中文成為主要教學語言;80年代殖民地政府推「政改」─區議會實行民主選舉,劉應彬有份監察。歸去來兮,劉應彬2013年離開金管局,重新修讀社工系,期間參與實習,處理過最具挑戰性的青少年問題,地點是位於東涌一角的逸東邨。


靠暴力鋤大D與邊青溝通

「有些人聚在波樓、籃球場,有些金毛、食煙,睇得出係要關心嘅一群」。要接觸邊青,他不諱言好難、好驚,「但更驚係佢哋誤入歧途,想撈番佢哋返嚟」。年輕人看劉應彬大叔一名,不甚理睬,他不以此為礙,如有次在球場天台,年輕人食煙、飲酒、鋤大D,無論他如何說話,也難以融入,直到他不害羞地說:「不如教你哋玩暴力鋤大D,輸咗打一巴?」才打開話閘子。說罷,他哽咽起來:「好難過,見到有年輕人眼神恍惚,腳步浮浮。」對年輕人而言,東涌出城交通費貴,父母均在市區工作,他們容易走上歪路。「加入黑社會,做毒品拆家,好常見」。劉應彬認定自己選擇的道路正確,從財金官員變成社工,他深信人的價值不能以金錢計算,「金錢係外在價值,但人好大部份係內在價值」,未來挑戰重重,「唔會喺邊一個點覺得自己(前途)光明美好。」他希望為各種社會政策發聲。會否擔任政策性官員?劉應彬說:「唔排除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5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890

【病房魔法】社工放假變身小丑醫生「每個人都有開心的權利」

1 : GS(14)@2016-10-30 14:37:25

每個星期三,小丑醫生Dr Amy都會到威爾斯醫院與小朋友玩耍。



扭個動物氣球,隨手再變個小魔術,驟眼睇,紅鼻子裝扮的Dr Amy與一般小丑似乎無分別,可她的真正身份是個小丑醫生,表演的地方也永遠是醫院的病房。大家會在街頭見到小丑,但小丑醫生只固定在一間醫院出現,現時全港獲醫管局認可的小丑醫生只有九位,恒常表演的有六位,Dr Amy就是其中一位。



小丑帶給人歡樂,醫生的形象嚴肅,為何將兩者形象混合,「因為表演對象主要是兒科病房小朋友,希望他們可以玩樂之餘,減少對醫療的恐懼。」2000年開始做小丑醫生,16年來她幾乎風雨不改,即使農曆新年,也照常到威爾斯醫院病房表演。「每個人都應該有開心的權利,尤其患病的人,更需要開心或正面的力量去對抗病魔。」
Dr Amy是全職社工,逢禮拜三放假,她都來到醫院表演。朝早九點,她已換好自己設計的制服,準備上病房。小朋友怕打針食藥,小丑醫生的道具也較特別,通常都有針筒與藥丸,讓小朋友適應。「曾經有個小朋友不喜歡聽筒,但用聽筒玩具跟小朋友玩了幾次之後,便不再抗拒檢查身體了。」



阿岸喜歡打籃球,Dr Amy用氣球扭成南瓜球及籃球框,讓他開心投籃。

只要Dr Amy在,就會聽到小朋友天真的笑聲,背後是她與小朋友慢慢建立的關係與信任。

她會向醫護人員了解病房小朋友的情況,然後單獨與每位小朋友玩耍。「小丑醫生與小丑最大不同是,我們會逐個探訪,不會說大家一起過來玩遊戲。畢竟病房有許多醫療及衞生的地方要留意,不想小朋友因為我們而受感染。」長期的相處,Dr Amy亦知道每位小朋友的興趣,像這天探訪的其中一位小朋友阿岸,喜歡打籃球,她便用氣球扭成南瓜球及籃球框,讓阿岸開心投籃。只要有她在,就會聽到小朋友天真的笑聲,連醫護及清潔人員見到她也會開懷大笑。每一個微笑背後,都是Dr Amy與小朋友慢慢建立的關係與信任,「有時小朋友不肯食藥,醫護助理也會建議我們先過去跟他們打招呼送禮物。」亦有試過小朋友因不舒服或其他情況,不想小丑醫生探訪,「我們也會尊重。」



道具通常都有針筒與藥丸,讓害怕打針食藥的小朋友適應。

包括Dr Amy在內,全港共有九位小丑醫生。

每次探訪完,Dr Amy不會同小朋友講再見,而是講下次在外面見,希望他們早日離開病房。不過進出醫院多年,她亦經歷過好幾次有小朋友離世的事實,她固然有所感觸,外國甚至有小丑醫生受不了衝擊而退出,但她明白自己的能力始終有限。「雖然我們可以帶給人歡樂,卻無法改變人的生老病死。」十多年下來,她說自己最感動的是在病人及家屬身上見到不放棄的精神,「最初在廣華醫院認識(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的港大學生)周佩珊時,她只有六、七歲,她為自己的生命創作了奇蹟。如何活在當下,面對逆境,這些故事帶給我很多力量。」記者:劉東佩攝影:梁志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30/198164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49

社工復興運動:當選後投白票

1 : GS(14)@2016-11-08 05:48:50

【社福選委戰】【本報訊】特首選舉委員會選舉提名在即,5個社福界民主派組織昨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共83人將分5隊出選選委,以反對8.31決定、反對梁振英連任及爭取全民退休保障為目標,目標全取該界別60席,有信心不會「攬炒」,其中「社工復興運動」堅持投白票,認為曾俊華或胡國興均不會考慮,其他團體隊視乎參選人政綱才作決定。5個組織包括社工復興運動、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社福同行、長權及民福陣線,均屬民主派「民主300 Plus」聯盟成員之一。5組織參選人包括代表民福陣線、曾在立法會超級區議會選舉中棄選的公民黨陳琬琛;代表社福同行、曾透露患癌的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社總團隊則有前立法會議員張國柱及七警案主角曾健超。


稱不做政治交易工具


派出12人參選的社工復興運動指,當選後會堅持在特首選舉中投白票,成員陳紹銘認為剔走梁振英的策略只針對個人,而非現有選舉制度,認為若要在投票中選擇曾俊華或胡國興,「呢一票完全投唔落,我地唔要造王者策略」,承認參選為「霸住啲位」避免席位成建制派與特首候選人政治交易工具,又指該界別泛民選民多,不擔心會「攬炒」。派22人參選的民福陣線指如胡國興認同爭取雙普選、廢除功能組別、反對人大8.31決定、反對梁振英連任及反對人大釋法,「接得住呢5支箭的話,都可以考慮(投予胡國興)」。■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7/198252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512

【社工教路】朋友情緒崩潰最忌教佢點做 聆聽陪伴足以救命

1 : GS(14)@2017-03-04 10:19:52

遇上朋友情緒困擾,叫他「不要哭、不要不開心」沒甚麼用,也不要太快談論如何解決問題。



想在朋友情緒崩潰時安撫,沒想像般困難。只消花十五分鐘真誠的陪伴,一個情緒陷入危機的人跟人接通了,已經舒服很多。



阿Miu經歷失敗婚姻,最終離婚收場,經常內疚覺得愧對子女。「是我帶給他們不幸。」幾年前,她患上抑鬱症,不能入睡。「我有時想,有甚麼回憶讓我可以開心、可以笑,完全想不到。我很想找人傾訴,但沒人願意聽。」前夫不理解她的痛苦,看到她失眠沒精神,竟說她「被鬼纏,想太多」。孤立無援,她想過去自殺。「甚麼藥溝甚麼藥,我都試過上網去找。」求診後,她很感激一位醫務護士讓她盡情訴苦。「雖然她沒有安慰我甚麼,但她讓我哭,她願意聆聽,令我覺得很舒服,我終於覺得釋放。」她在街上總是看到好像這位姑娘的身影。「好想見到她,跟她說聲多謝。」有時不用說甚麼,聆聽、陪伴已經可以救人一命。十三歲被診斷患上精神病,看了廿幾三十年精神科醫生的鄭仲仁,現在是位精神健康服務社工。他提到安撫別人,有些話不能說,例如:別想太多、正面一點、不要想歪、明天會更好等表面看似鼓勵的話。「對情緒危機的人來說,這是落閘關門的話,好像不想他繼續講。不應讓對方覺得他的負面情緒不好。」「其實你可以這樣做啦」也是大忌。「好像不接納他,他會覺得被指使。」這一刻其實應先讓他紓緩情緒,往後才跟他思考怎樣解決問題。到底應說些甚麼呢?可以先噓寒問暖作連繫:「冷不冷,你是否很辛苦。」另外,把自己的經歷跟對方分享,讓對方感到支持,也是好方法。「我以前都試過這樣……」如果有人傳短訊跟你訴苦,不應只單純用文字回覆。「文字容易被誤解,特別有情緒困擾的人對文字特別敏感。建議立即打電話約對方出來。起碼聽到語氣,知道他這一刻的真實情緒。」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徐振國


鄭仲仁認為情緒困擾的人困在自己的世界,走不出來,有時15分鐘的陪伴已經可以舒緩很多,甚至讓對方看到希望。

如朋友傳短訊訴苦,甚至提及「想死」,最好還是打電話給對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04/199466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788

【專題籽】社工赴英上課 用LEGO幫學生規劃未來

1 : GS(14)@2017-04-16 14:51:41

大專學生歐錦鵬(左)首次用LEGO SERIOUS PLAY談夢想,覺得方向明確了,也因社工Kenneth的引導令他更明白如何向夢想邁進。



【專題籽:胚芽故事】「生涯規劃」經某個外訪多過留港處理要務的局長一講,幾乎難聽過粗口。學校為學生做的所謂生涯規劃總是簡化為學位規劃,按成績剖析你適合讀乜科。You have a dream?根本無人得閒聽你講。社工余修賢(Kenneth)最近把LEGO SERIOUS PLAY工具帶到學校,讓學生think with hands,用積木砌出夢想。



訪問當日我請Kenneth為讀市場學的大專生歐錦鵬(鵬仔)用LEGO SERIOUS PLAY建構夢想。等陣先,play(玩)但又要serious(認真)?媽,好亂呀!原來LEGO SERIOUS PLAY由LEGO前員工,丹麥人Robert Rasmussen創作開發,本來用於公司開會,要員工飛筆走紙,擠啲創意出來,後來慢慢發展為教授溝通技巧、領導才能、增加團隊精神的培訓工具,歐洲好多大企業都用過。LEGO總公司就一直支持呢件事,官網都有介紹。Kenneth兩年前到英國修讀由Robert親自教授的課程,成為註冊導師(Certified facilitator)。「嗰五日全日朝九晚九,其實好攰,每天用LEGO做比喻、講故事、解決問題。我會形容為hard fun,係個唔容易但開心嘅過程。」用LEGO砌吓砌吓,咁簡單就做到咁犀利嘅嘢?一切在於化抽象為實在。「呢套工具幫人表達意見,用手帶動腦袋思考,令想法形象化。」做慣輔導嘅佢講嘢有條理,而且總是適時提問,甚至用是非題令對方更易勾勒夢想藍圖。「有時佢哋冇意識砌咗啲嘢出來,可能有啲隱藏想法,就要用問題技巧帶出來。」


認清未來方向與終極夢想

鵬仔對未來方向頗清晰,知道自己希望從商開公司,而終極夢想是成為小說作家,但原來他甚少跟人提及這些想法。觀察Kenneth跟鵬仔的互動,Kenneth先借用一套四十多件的LEGO積木讓鵬仔形容自己,熱一熱身;再讓他挑選更多積木砌出夢想;之後請他想像達成夢想的三個影響因素。完成後鵬仔說:「我覺得成件事清晰咗好多,好似有盞明燈引路咁,易啲行。」他提到中學時很少人告之如何規劃人生。「我慶幸我有位有熱誠嘅老師,否則我會對自己的性格更陌生。」可惜這位老師,一個人要負責一個年級,而且頂多只能指導學生選科。Kenneth補充:「學校找我們這些外間機構做培訓,好多時希望立即解決問題,但往往唔能夠畀我哋單對單或小組形式做深入、長遠嘅夢想規劃。如果可以有兩三節課,或者一個全日會比較好。」



一開始Kenneth會讓人用這四十多件LEGO積木砌些簡單東西,再一步步深化。

兩年多前他赴英國上課,是首批獲得專業資格的香港人。

環環相扣的版圖讓人明白只要其中一環出現問題,有機會拖垮全盤計劃。

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6/199902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77

曾健超社工牌恐被釘

1 : GS(14)@2017-05-13 05:31:33

【本報訊】佔領運動時遭七警帶到暗角打傷的公民黨前成員兼社工曾健超(圖),被控佔領時襲警及拒捕罪成,判囚5周,上月刑滿出獄。社會工作者註冊局因收到投訴,指曾違反社工註冊守則,日前展開紀律聆訊。據了解,曾被指控專業失德不成立,但因有本地刑事罪行紀錄,裁定違紀。


曾︰對得住天地良心


曾健超去年5月底被判襲警及拒捕罪成後,新家園協會服務總監(香港)陳義飛,便以香港社工及福利人員工會副主席身份,向社工註冊局投訴曾違反社工守則,促作調查。局方轄下紀律聆訊委員會待有關個案完成法律程序後,從備選委員小組選出5名獨立人士,日前展開聆訊。曾本身是社工註冊局成員。日前他出席聆訊,聽取委員會對其兩項投訴的裁決,其中構成專業失德不成立,因非執行職務時犯法,另一項因有本地刑事定罪紀錄,裁定違反註冊條例。委員會稍後將刑罰和判詞提交註冊局,輕則口頭警告,嚴重可註銷社工牌照。曾表示兩項裁決都是事實陳述,現階段不會上訴,指「對得住天地良心,冇玷污社工之名」。他指「我面對第一波,但唔會係最後一個,相信好多同路人會一齊守住呢一關」。社工註冊局未有回應。■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3/200199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7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