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低於基本工資 被老闆坑了?
|
|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一席保證二十二K的談話,引來旗下集團員工梁小花的薪資單曝光,本薪十六K的梁小花,加上多種不同津貼,實領三十一K。到底郭董有沒有違法?梁小花有沒有被郭董給坑了?瞭解老闆不肯告訴你的薪資單秘密,才能保障自己權益。 依照規定,僱主要負擔員工勞保保費的七○%、健保保費的六○%,同時須每個月提撥勞工投保薪資的六%,存到員工的勞退專戶,做未來退休金。勞保、勞退、健保三個帳戶的投保薪資級距互相勾稽,所以僱主若偷吃步,三個帳戶就同步受影響。看梁小花的薪資單,比對自己的,解讀時有哪些眉角要注意?請兩大專家,勞動部專門委員黃維琛與一○四人力銀行人資發展部資深經理江錦樺,為上班族盤點最常見疑問。 常態性津貼視為薪資,應全額投勞健保 Q1:我的本薪(底薪)低、但津貼多,雖然實領薪水高於基本工資,但本薪卻不到基本工資,我的老闆是否違法? A:勞基法並不是只看本薪,而是將常態性領取的所有薪水津貼,都列入保障範圍。如果這些是每月常態性領取的薪酬,就應全都視為薪資,必須全額投保勞保與健保。 仔細檢視,梁小花除了本薪外,固定額伙食津貼、輪班津貼、全勤獎金、加班費,雖然本薪只有十六K,但加上津貼後實領三十一K,高於勞基法最低工資,公司並未違法。 Q2:我的本薪遠比實領薪水低,會不會影響我的年終獎金、平日績效獎金? A:如果公司用本薪計算年終獎金,就有可能。不同公司對於本薪的定義不同,有的公司本薪已內含大多數津貼,有的本薪扣除所有津貼。甚至,有公司本薪因歷史悠久金額極低,是以倍數做為計算員工不同職級額外福利的依據。求職者最好在應徵時就問清楚年終獎金計算基準。 失業給付、育嬰津貼以實領薪資做為投保級距 Q3:我的本薪遠比實領薪水低,會不會影響未來我領失業給付、育嬰假六成薪津貼的實際金額? A:不受影響。失業給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都是由勞保給付,投保級距就是每月實領的薪資。就算你的本薪是七K,但只要平均每個月都領四十K、僱主誠實申報你四十K的薪資投保級距,實際請領時還是給付四十K的六成薪。 唯一的例外是不屬於勞保、勞退體系的公務員。公務員也有本俸(本薪)與實際薪資的差距。例如,初等考試錄取的公務員,本俸只有十一K,但加了職務加給後,實領約有三十K。雖然公務員年終獎金把職務加給也算進來,但是育嬰津貼卻是以本俸的六成薪計算,這也是許多公僕媽媽請育嬰假時,看到津貼實際金額會嚇一跳的原因。 Q4:我是常常往外跑的外勤人員,在前公司是實報實銷所有的計程車、大眾運輸車資,到了新公司不能報車資,改為每月給付固定的交通費。會如何影響我的勞保、勞退權益? A:兩家公司的做法皆合乎法規。 車資若採實報實銷,是公司費用,不列入員工薪資;反之,每月固定給的車馬費則視為員工薪資。要注意的是,前者不用課稅、不納入勞健保的投保金額,所以繳稅少、健保費也少,但勞退、勞保的投保等級也因此較低;後者需課稅,勞健保支出較高,但勞退提撥退休金也較多,各有利弊。 舉例來說,若平均每個月車資花費三千元,跳槽時計算加薪幅度時,要記得扣掉這三千元固定支出,免得實際上反而遭減薪。 Q5:我的薪資單上列了每月伙食津貼一千八百元,老闆是不是想藉此名目,少幫我保勞保、減少勞退提撥金額? A:不用擔心。你老闆不但沒有偷A 你的退休金,還貼心幫你節稅哦!所得稅法規定,勞工每個月可享有一千八百元的免稅伙食津貼,但是這個項目依然被勞保局視為每月固定薪資。所以列出這個項目不影響勞退、勞保、健保投保級距,反而還能減稅。如果公司沒列出伙食津貼,可以考慮爭取,以方便自己節稅! 獎金改季結利息公司賺、投保額變低 Q6:我的本薪比實際薪水低,會不會影響我的加班費? A:公司必須依照實際薪水作加班費的計算基礎,否則就是違法! 依照勞基法,加班費是以正常上班時間的實際薪資除以三十做為日薪基準,再依加班的時間乘以一三三%︵每日加班兩小時內︶或是一六六%(每日加班兩至四小時)計算。 實務上常聽到黑心僱主以本薪計算加班費,或是將勞健保、員工福利金等金額扣除之後的薪資,才用來當加班費計算基準,這都是可向勞動部檢舉的違法行為。 Q7:公司說為了作業方便,把每月結一次的獎金改為每季才結一次,除了利息被公司賺走以外,我在勞保、勞退上吃虧了嗎? A:是的,你可能被公司佔便宜了。根據法規,如果獎金每月發放,將被視為薪資,但若每季一次、半年一次才發放獎金,就不算常態收入,將降低受僱員工勞保、勞退、健保的投保金額。 Q8:我是月薪二十萬元的高薪一族,公司說變動薪資多一點,能讓我省健保費,這是真的嗎? A:公司說的有點道理。勞保最高保額為四萬三千九百元,勞退最高投保薪資則是十五萬元,但是,健保費最高級距到十八萬元。 因此,月薪高於十五萬元的高薪族,反而希望領少一點月薪, 例如月薪從二十萬降為十五萬元,差額改以高額的獎金、年終領薪,以便多節省一些健保費支出。 二代健保實施後,當高薪一族的年終獎金、紅利加總超過投保薪資四倍(四個月月薪)時,超過部分必須繳交二%的補充保費。所以算到底能省的很有限,該繳的還是逃不掉。 Q9:如果員工發現僱主違法,怎麼辦? A:雖然勞動部固定抽查企業是否違法,但全台有高達六十多萬家企業,仍容易有漏網之魚。不如直接向勞保局檢舉。可以書面或是上勞保局網站,提供具體情節、公司名稱、尤其是公司地址,都能在獲得保密的狀況,立案調查。 |
互聯網公司集體刷牆:基本都很弱爆
http://news.iheima.com/show-10-143976-1.html這樣的動作有幾個信號:
1、消費升級大風口。來自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浪潮是一個大風口,互聯網公司都是一幫超級敏感的傢伙,這也是一個巨大的人口紅利。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占比為27.9%,規模達到1.65 億,相比2012年略有提升,增加約908萬人。最近半年,農村網民規模的增長速度為5.8%,略高於城鎮。
2、電商的戰火正在燒向農村。我曾經看到一個數據,現在三四線農村的物流已經超過一二線城市,電商大戰的下一個主戰場就是農村。以淘寶、京東為首的電商早就告訴鄉鎮人民,「生活要想好,趕緊上淘寶」。京東方面,據說今年采銷們都在研究,四到六線城市青睞什麼品牌。甚至為了渠道下沉,京東將在選品上針對不同區域進行選擇。經過培訓的大批快遞員被派到鄉村,目前已有 145 名配送員工「下鄉」,獨立負責一個區縣的配送工作。
3、屌絲經濟市場很大。9158為例,他們的招股書顯示,大約有 59% 的用戶來自三四線或以下城市,而其中 3.1% 用戶付費 6000 元以上,這部分用戶每名產生的收益是 26199 元,88.5% 用戶付費少於 1200 元,這部分用戶每名產生的收益是 178 元,意味著什麼?!9158 的核心用戶是具有高消費力的土豪,而且大多來自農村啊。
我對其痛點指數做個簡單的點評:
1、易信:想要富,常用易信多種樹。
痛點指數:很弱。基本上是坑爹的節奏。用易信能致富,農村人沒那麼傻。
2、百度:要銷路,找百度。
痛點指數:一般。基本上中規中矩。
3、淘寶:生活要想好,趕緊上淘寶。
痛點指數:一般。很上口,比較一般。
4、京東: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
痛點指數:中等。勤儉持家算是農村用戶一個小痛點。
5、噹噹:老鄉見老鄉,購物去噹噹。
痛點指數:中等。打5折也算一個小痛點。
最後,作為一個對比,看看一個在農村耕耘多年的公司,中國郵政是怎麼在農村打廣告的:郵政物流真可靠,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很鄉土,很痛點。跟中國郵政比起來,互聯網公司的刷牆動作基本弱爆了。
百度國際化背後的秘密:6年試水,佈局已基本完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5/144441.html其實,要起底百度國際化業務,還是不得不從日本業務開始,畢竟這是一切的起點。從百度內部人士處得知,百度日本早期的確走了一些彎路,每年投入比較大,當時想全面推出百度的業務,包括搜索引擎、文庫、貼吧等等。後來發現有問題,在2011年調整了戰略,只留下hao123、輸入法、網頁搜索等重點業務,逐步站穩了腳跟。
對於百度國際化業務來說,2011年不僅意味著百度日本業務的調整。更重要的是,整個國際化市場,除了原有的日本這類發達國家,還擴展到發展中國家,例如越南、泰國、埃及等,形成兩條路並重的海外市場戰略。後來,又從人口和語言的維度增加了巴西和印尼等重點市場。換句話說,國際化,從業務發展角度,打法更加務實了。
從產品角度來看,互聯網產品分為PC端和手機端兩大類。百度國際化的早期,是依賴於中國總部基於PC端的搜索,把殺毒、優化、瀏覽器等作為客戶端的戰略,形成了保護搜索的「護城河」。這些產品,加起來超過4000萬用戶。目前,百度在泰國、埃及、巴西這些國家的產品滲透率達到了30%以上。這裡面,要特別提一下Hao123的作用——目前,Hao123在全球有5000萬以上的月度活躍用戶。Hao123同時承載搜索的關鍵使命,百度在埃及、泰國、巴西分別推出了阿拉伯語、泰語、葡萄牙語的搜索框,與hao123的先期進入密不可分。由於在PC端,以搜索和導流為主要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成熟了,使得百度在這些國家互聯網普及率不高的情況下,可以從容轉身。
從手機端角度,無線互聯網,大家都在一條起跑線上。百度大體上國際化的主要產品是:手機搜索、APP分發以及LBS等。百度做得最好最有特色的,是一些工具類的產品,例如,省電(Du Battery Saver)和優化(Du Speed Booster)大師月度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手機瀏覽器在印尼、泰國、巴西等國家備受歡迎,海外用戶也超過千萬。另外,在手機端,在歐美等高端市場上,在手機優化工具等細分產品上,也快速形成了一定的客戶基礎。
截止到2014年,百度國際化事業部有600多人。可以說,在BAT公司裡,百度國際化已經低調潛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成熟打法和套路,佈局階段基本完成。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
(1)技術投入。百度在技術上的投入是最大的。在美國硅谷成立實驗室,挖來吳聞達這樣的牛人。百度深知,要實現「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技術積累是所有的前提。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是未來5—10年的戰略方向。在語音和圖片的識別方面,百度已經走到世界的前列。
(2)策略務實。印尼某正在與百度進行深度合作的電信運營商的領導曾經評價說,百度是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最腳踏實地的公司。進入某國市場後,百度一般都是借鑑華為的1+1模式:在本土設立分公司,由總部和本地人雙向管理,長線投入,融入當地的互聯網生態圈。這樣一種方式,可以保證深耕一段時間後,必然會有務實的商業模式和用戶基礎形成。
(3)人才和團隊。2012年,百度聘請胡勇作為百度國際化的領軍人物,擔任百度國際事業部的總經理。胡勇曾經擔任華為國際營銷副總裁,在華為工作13年,在銷售、市場、品牌和戰略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也曾是華為在國際市場上一名驍勇善戰的老兵,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是華為巴西公司的總經理。據說,胡勇在內部提出:以創業者的心態和小公司的心態,來做國際化。他非常強調產品的快速迭代。這種「小快靈」的方式,保證了國際化團隊的「狼性」。
【 一個簡單的基本面分析框架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http://xueqiu.com/7096399426/30702051(1) 公司的商業模式 (定性分析)
– 理解公司如何賺錢的,以及公司的上下游環境及競爭環境;
(2) 公司競爭優勢 (定性分析)
– 五力模型(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下遊客戶議價能力、新進入者威脅、潛在替代品、現有競爭者)
– 經濟護城河模型(獨特的無形資產、低成本優勢、高轉換成本、規模與網絡優勢)
– SWOT模型(內部:優勢、劣勢;外部:機會、威脅)
(3) 公司管理層 (定性分析)
– 誠信與品行、學習能力與視野、專注與執行力、意志力和耐力;
(4) 公司財務穩健性 (定量分析)
– 較低的有息負債率; 較低的運營費用支出;較少的大額資本性支出;
– 較穩定的經營性現金流入;
(5) 公司盈利能力 (定量分析)
– ROE, ROIC > WACC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 ROE > 行業平均; ROIC >行業平均; 淨利潤穩定增長;
– 毛利率 > 行業平均;淨利率 > 行業平均;
-- 盈利的可持續性;
( 6) 公司成長能力 (定量分析)
– 銷售增長率 > 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 > 行業平均;
(7) 估值分析 (定量分析)
– 三低原則:P/E(或者P/B)低於市場均值、低於行業均值、處於中低位置
(註:企業分析永遠是一門」藝術「, 看一個企業的好壞,如同看一個人的好壞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和眼光,從來沒有,而且永遠不會有一個 「標準」的流程,完全因人而已 )
明陽風電電話會議紀要:公司基本面正處拐點時期 作者:格隆匯 賴燊生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07&extra=page%3D1明陽風電(MY)2014年第二季度業績發佈會電話會議紀要,供大家參考。關注海上風電的進展,未來公司將以海上、西部、海外三大戰略並舉,並以產業基金作為平台,公司基本面正處拐點時期。
MY 2014Q2業績發佈會紀要 20140825 公司出席人員:董事長、財務總監、投資者關係專員
記錄人:賴燊生
第一方面:重點講講宏觀和行業政策方面的情況。中國政府 6月13號召開中央財經第六次會議,講了國家能源戰略問題,突出了清潔能源的戰略地位,把能源大基地,大通道,風火打捆,風水打捆,分佈式能源提高到國家能源戰略來抓。預期未來一年及」十三五「期間,風電等新能源發電量佔比發電容量會有大幅提高,對新能源行業營造更加積極的從業環境,行業生態將會優化。
第二方面:國家能源局強力推動海上風電和電網消納問題,並醞釀清潔能源配額機制。六月份公佈了海上風電標竿電價,2017年前投運的風電項目,近海 0.85元/KWH,潮間帶0.75元/KWH。這次海上風電電價政策出台,將成為刺激海上風電啟動發展的強心劑。近期,國家能源局還召開推進了海上風電的推進會,公佈了近海風電建設規劃,容量達到 10GW,國家規劃2020年將達到30GW。海上風電遠景市場目標4500-6000 億市場,整機及零部件製造市場將達到3500億市場,國家能源局落實清潔能源配額制,強制要求發電企業承擔清潔能源發電義務,電網企業消納清潔能源義務,用戶消費新能源電力義務,此舉將極大解決清潔能源發展問題。從機制上保障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今年行業市場情況持續改善,十二五第二、三、四批批准項目到了實施期,直接利好設備製造企業。今年 H1新真呢過風電招標11.5GW,同比增加40%(去年同期 8.0GW),估計今年總體招標量20-23GW,招標量提高將拉高後續建設量,整個行業回暖趨勢明顯。上半年新增並網容量6.32GW,累計87.2GW,YOY+23%,風電上網電量767億千瓦時,YOY+8.8%.
風電並網進一步改善。 剛才介紹行業宏觀層面,接下來重點介紹公司市場拓展和運營層面: 上半年公司市場拓展,營運能力明顯提高,產品線已經形成,產品競爭力凸顯。我們著力引導客戶需求,推動定製化產品和服務來拓展市場。2Q新增訂單617MW,已簽訂總訂單3.6GW,其中2Q確認收入 303.5MW,其中1.5MW確認了229.5MW,2.0MW 確認了74MW;
運營方面,我們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實施項目封閉管理,優化成本。保毛利,降成本,搶收款,擠佔壓,項目實施封閉式管理,自主開發投標運營系統,大部分新簽訂單毛利率都達到16%以上,淨利率3-5%。上半年期間費用率得到控制,資金清理專項行動,通過走訪客戶,與客戶深入溝通,從市場、技術、工程多個方面進行客戶需求的管控,解決客戶反應的問題,引導客戶真實需求,落實訂單,加快資金回籠並解決歷史資金積壓問題。上半年
回款完成預算的 103% ;
技術方面,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線建設,完善現有產品線,滿足低風速市場和三北戰略大市場需求。投入2.0MW118米葉輪產品,其中SCD-3.0MW3葉片預計春節前下線,同時投入明陽4.1MW大機組研發工作。我們致力於構建明陽適應性強、競爭力強的產品線體系,1.5MW-89米機組成功獲得全球首張GL-2010認證證書,技術各項指標獲得了迄今為止最嚴格的GL-2010測試認可,標誌明陽風電1.5MW機組製造平台的建造,運行、測試
獲得國際認可,為明陽風電海外大批量製造,銷售及風電並網提供綠色通道,將加快明陽海外市場的拓展。
7月份,我們包括SCD-3.0MW海上風機在內,超過 200台抗颱風風機經受了」威馬遜「的檢驗,除了因為風場電網被損壞而停止運行外,明陽風機全部完好無損,充分證明了明陽風機的高穩定性和可靠性,贏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第三方面:推動重大戰略的轉型問題 MY 已經超前規劃了支撐未來 5-10年的發展的第二部戰略,海上風電,海外戰略,產品創新規劃戰略,新商業模式的拓展,這些措施的實施都將極大促進公司的收入轉型。
海上風電戰略,優勢凸顯。從現在-2020年,海上風電將作為中國風電開發主戰場,我們與南方電網合作的廣東首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珠海桂山風電進展順利,已經按照風基島的模式啟動生產,預計9月份導管架吊裝工作將開始。珠海市桂山風電是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商業化項目,具有里程碑效應。另外,採用明陽SCD-3.0MW粵電海上風電項目也將近期啟動,如東300MW合作協議正加速推進。跟中廣核,粵電, 華能新能源簽訂捆綁協議,啟動陽江120萬千瓦海上風電的建設,預計未來 3年內建成投產。
創新新年能源開發模式:正在規劃新能源投資基金,聯合各大合作體,以產業基金為平台,號召政府引導資金和社會資本,促進風電項目開發。同時使用金融租賃的創新模式,盤活金融資源,規劃開發平台,並規劃併購整合百金新能源公司,與其合作,控股風電建設項目。
今年預計開工500MW,同時有一大批項目進入國家風光核准計劃。 工程運維和EPC建設等服務業務,打開了新的盈利局面,形成新的盈利點。我們積極投入運維市場,工程服務部門簽訂2000萬的合同,估計未來時期,風電場運維和技術改造服務市場將達到4.0億多RMB,我們正在籌備工程運維服務公司,為公司轉型打下基礎。EPC建設逐步規範,已經開工的華能汕尾的工程項目,完善了明陽的 EPC開發模式,建立了工程建設--管理--回款的完整體系,為今後的建設積攢了經驗和立下了標準。
海外市場方面,我們突破了產品出口限制。MY1.5MW-89米機組獲得了GL認證,推動我們突破了印度市場。印度市場,將成為我們海外的巨大增長點。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西部戰略,推動西部優質資源的開發,佔領市場制高點。我們重點推進云南、青海、西藏,寧夏,內蒙,新疆等優質資源的開發,推動項目核准並落實新訂單。MY 將成為三大廠家中,唯一一家能同時在西南,西北,華北佈局的公司。
MY 將堅定實施第二步戰略,確保產品領導地位,海上領導地位,產品創新地位。我們也將實施創新的商業模式,確保產品戰略,確立明陽的領軍地位。
互動環節問答:
Q:1.5MW價格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價格,改變多少?行業今年新增裝機20-23GW,15年展望? A:1.5MW價格,整體來看,比2013年新中標價格高了5-8%,還是在上升,是大的趨勢。但客戶的要求,服務和配置也比往年有所改變。整體新接訂單毛利率可以達到 16%以上。毛利率上升一方麵價格上升,另一方也來自運營成本的降低。我們公司下半年生產經營和經營形勢比較繁忙,預計市佔率會在去年基礎上有一定提升。對 2015 年,已經接到的訂單3.6GW,同時西部戰略,海上風電,海外,新的能源開發公司,在未來四個月還有新的訂
單,我們對明年公司經營情況保持穩健發展有充分信心。
Q:管理層,剛剛提到新的訂單毛利率會上升。能否披露新訂單的價格,或者三季度風機價格?二季度銷售費用有所上升,全年G&A3-4Q費用率是什麼情況?新訂單啥時候執行? A:關於平均銷售價格,基本在4000元/KW 以下,包括了增值稅。預料到 2Q 費用會輕微上升,預計這個數字全年會佔到收入比重10%左右 。
銷售費用增長是財務整合的問題,今年的交付比去年增幅很大,尤其今年下半年交付量大以後,運輸成本會增加,現在確認的收入是去年交付的產品,兩者對比比例上升;另外一種情況,新簽訂單會在明年上半年交付,確認收入是明年下半年。當然,我們上半年新簽訂單和下半年交付訂單價格是相近的,是台階式上漲。
關於京能清潔能源的一些看法:基本面迎來拐點? 作者:Adam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27&page=1&extra=#pid4423首先附上格隆匯環保行業專家97mocha梳理的最近花旗組織電話路演中更新的重點信息:
1.截至中報總規模4306MW:氣電2028MW,風電1699MW,水電369MW,光電210MW。
2.氣電方面:高安屯和高井兩個大型燃氣發電項目預定於今年11月投入試運營,今年貢獻不大,但極大地保證了明年的增長,消除了項目延遲的不確定性!北京以外的區域性燃氣發電項目在談的還包括安徽、廣東等地的後續項目。
氣價方面:公司表示俄氣進入,國內氣價已經漲價到位,今年是最後一次漲價(排除了明年漲價帶來的股價波動);
3.風電方面:每年15-20%的權益裝機增長,並且國外的風電項目收益率不比國內差;
4.光伏方面:今年中裝機210MW,今年底350MW以上,明年底500MW,規模將超過水電規模,成為新的看點;
5.其他清潔能源方面:兩個大型垃圾發電項目已經通過第一輪環評進入第二輪,預計明年5月份即可開工建設,並確認建設收入。由於項目體量很大(約3600噸/日),按照平均每噸40萬人民幣投資額估算,兩個垃圾發電項目總投資額或超14億人民幣,明後年的建設收入確認非常可觀。
補充一點:由於公司項目投產時間已定,預計公司隨後會配售20%流通股進行融資,配售可視為最後的風險釋放。
估值水平:
截止上週五市值221億港幣,公司2013年純利14.57億港幣,預計今年增長10-15%,明年50%以上,分別對應2013-2015年的PE是15x,13x和8.7x。估值很吸引。
下面是個人的一些思考,希望與大家探討,說的不對請輕拍。
首先先介紹下集團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公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2.1%,增長主要出現在燃氣售電部分,2014 年上半年集團燃氣售電381萬兆瓦時,同比增加10.7%,售電收入19.8 億元,同比增加21.4%。原因一方面是機組利用小時數增加,另一方面北京市發改委上調燃氣發電從0.57/每度至0.65/每度。除此之外,在熱力,風電,水電等由於氣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下造成收入略有減少。
集團收入組成(RMB萬元) | | | |
熱力售電 | | | |
熱力 | | | |
風電 | | | |
水電 | | | |
其他(包括光伏) | | | |
關於補貼,由於北京環保壓力巨大,這種壓力可以輕易的傳導到領導層的政治壓力,所以政府也是頂著很多壓力大力推進天然氣發電的,但天然氣發電成本較煤發電高2-3倍,加上天然氣漲價,毛利從去年上半年的2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0%。目前發電成本在0.6元多/度,上網電價0.65元/度,補貼0.15/度。
如上表所示,刨去補貼,企業收入基本會減半,在13年甚至可能出現盈虧持平的情況。
補貼國家沒有統一標準,都由地方政府把握,北京的優勢在於首都,環保壓力太大,目前補貼很慷慨,不然各大電廠沒積極性。但個人認為目前天然氣發電不能算做是一個健康的行業,補貼的風險隨時存在,什麼時候不補貼就能存活才算是一個健康的行業。歐洲也出現了企業改用煤代替天然氣發電的情況。但回過來說,補貼是目前快速推進產業發展、修復改善環境的唯一途徑,未來是個大趨勢,在若干年內應該會保持穩定不變。另外北京的補貼情況也有著全國同行業補貼示範的味道,不會輕易變動。
關於天然氣價格,北京都由中石油供氣,一年訂一個價格,這樣明年的價格就算是穩定了。但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俄羅斯境內目前才開工,預計2017年才可以通到北京,在此之前的2016,2017年的價格走勢仍存在變數。目前看到的情況是,由於整體經濟走軟,下游需求回軟,氣價估計很長時間都很難再漲了,華潤燃氣就是因為下調了15年銷氣量,從200億方下調到160億方,才引致股價大跌。
未來俄氣進來後,個人以為,氣價存在壓力。這對京能這樣燃氣發電為主的公司而言,無疑長期環境在不斷改善。
另外從公司目前的項目情況看,高安屯(845兆瓦)和高井(1308兆瓦)兩個大型燃氣發電項目預定於今年11月投入試運營,而240 兆瓦的昌平未來科技城燃氣發電項目已於7月份完成試運行,下半年將並網發電。預計2015年開始的燃氣裝機量可以達到4421兆瓦,比目前翻了一倍多。只要維持目前的補貼政策,相信公司15年的利潤可以較今年大幅增長。
目前天然氣發電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60%左右,相比去年有所增加,未來隨著新項目的建成,比例會進一步提升。但公司收購澳洲風電場,新增光伏發電及明年開工的垃圾發電場仍然起到了優化收入結構的作用,並且會對集團未來健康發展與適當轉型做出貢獻。
國企混合所有制時間表已定 2020年基本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088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草案透露,改革從試點入手,預計用兩年左右形成不同類型混合所有制的成功案例,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該草案全名“關於在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的草案”,近期正在多部委和中央企業間流轉,廣泛征求意見。草案提供的思路暗示,試點可能從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擴大到其他中央企業。
上述“不同類型”的說法意味著,發改委在試點中將可能選取功能性不同、行業性不同的代表性央企實施混合所有制。此外,2020年的目標定位體現出,改革不僅限於國企公司化,民營資本可能涉足更深層面的國企改制重組。
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按目前改革設想,除極少數企業保持國有獨資外,其他都要以混合所有制為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但要視國企的功能確定合適的國有股權比例。未來將鼓勵民資以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法律和行政法規允許的方式參與國企改制重組。
今年4月,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電力、電信、石油、石化、鐵路,包括資源開發等領域都可以放開,率先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但目前,央企引入非公資本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已經超過一半,控股的上市企業中非國有股權比例也已經過半,國企實行混合所有制面臨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解決。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誌平此前提出,優先股是這次進入混合所有制的捷徑,因為優先股解決國有股的資產流失問題,同時確保了國有股有限獲得股息和保證國有股優先權的問題,也能讓民企進來。
林奇的25條股票投資黃金法則 兼聊財務分析、基本面分析與投資 自由飛人
來源: http://xueqiu.com/9265973460/31363223
@晨星 你在 帖子中論及的彼得.林奇對於基本面(含財務分析)的看法,我這里貼出一段話供你參考。這是林奇在
《戰勝華爾街》一書的結尾所寫,如下:
到此為止,本書已經寫完了,在關掉電腦之前,我忍不住想要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回顧一下我從20年投資生涯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我把它們總結成25條股票投資黃金法則。盡管其中大部分我已經在本書及我的其它著作中詳細討論過了,但我還是要在這里呈現給大家,就算是我的臨別贈與吧。
1、投資很有趣,很刺激,但如果你不下功夫研究
基本面的話,那就會很危險。
2、作為一個業余投資者,你的優勢並不在於從華爾街投資專家那里獲得的所謂專業投資建議。你的優勢其實在於你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知識和經驗。如果你充分發揮你的獨特優勢來投資於你充分了解的公司和行業,那麽你肯定會打敗那些投資專家們。
3、過去30多年來,股票市場被一群專業機構投資者所主宰。但是與一般人的想法正好相反,這反而使業余投資者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投資業績。業余投資者盡可以忽略這群專業機構投資者,照樣可以戰勝市場。
4、
每只股票後面其實都是一家公司,你得弄清楚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經營的。 5、經常出現這樣的事,短期而言,比如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一家公司業績表現與其股價表現毫不相關。
但是,長期而言,一家公司業績表現與其股價表現完全相關。弄清楚短期與長期業績表現與股價表現相關性的差別,是能不能投資賺錢的關鍵,也表明,耐心持有終有回報,選擇成功企業的股票方能取得投資成功。
6、你得弄清楚你持股的
公司基本面究竟如何,你得搞明白你到底持有這只股票的理由究竟是什麽。不錯,孩子終究會長大的,但是,股票並非終究會上漲的。
7、想著一旦賭羸就會大賺一把,於是大賭一把,結果往往會大輸一把。
8、把股票看做是你的小孩,但是養小孩不能太多,投資股票也不能太多,太多你就根本照顧不過來了。一個業余投資人,即使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業余時間,最多也只能研究追蹤8到12只股票,而且只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才能找到機會買入賣出操作。因此,我建議,業余投資者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同時持有股票5只以上。
9、如果你怎麽也找不到一只值得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那麽就遠離股市,把你的錢存到銀行里,直到你找到一只值得投資的股票。
10、永遠不要投資你不了解其財務狀況的公司股票。讓投資者賠得很慘的往往是那些資產負債表很差的爛股票。在買入股票之前,一定要先檢查一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看看公司是否有足夠的償債能力,有沒有破產風險。 11、避開那些熱門行業的熱門股。冷門行業和沒有增長的行業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會成為最賺錢的大牛股。
12、對於小公司股票來說,你最好躲在一邊耐心等待,等到這些小公司開始實現盈利時,再考慮投資也不遲。
13、如果你打算投資一個正處於困境之中的行業,那麽一定要投資那些有能力渡過難關的公司股票,而且一定要等到行業出現複蘇的信號。不過,像生產趕馬車鞭子和電子管的這些行業永遠沒有複蘇的希望了。
14、如果你在1只股票上投資1000塊,即使全部虧光也最多不過是虧損1000塊,但是如果你耐心持有的話,可能就會賺到1000塊甚至50000塊。業余投資人完全可以集中投資少數幾家優秀公司的股票,但基金經理人根據規定不得不分散投資。業余投資者持有股票數目太多就喪失相對於專業機構投資者能夠集中投資的優勢。只要找到幾只大牛股,集中投資,業余投資者一輩子在投資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遠遠物超所值了。
15、在任何一個行業,在任何一個地方,平時留心觀察的業余投資者就會發現那些卓越的高成長公司,而且發現時間遠遠早於那些專業投資者。
16、股市中經常會出現股價大跌,就如同東北地區嚴冬時分經常會出現暴風雪一樣。如果事先做好充分準備,根本不會遭到什麽損害。股市大跌時那些沒有事先準備的投資者會嚇得膽戰心驚,慌忙低價割肉,逃離股市,許多股票會變得十分便宜,對於事先早做準備的投資者來說反而是一個低價買入的絕佳機會。
17、每個人都有投資股票賺錢所需要的智識,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投資股票賺錢所需要的膽略,有識且有膽才能在股票投資上賺大錢。如果你股市大跌的恐慌中很容易受別人影響,嚇得趕緊拋掉手中所有股票,那麽膽小怕跌的你最好不要投資股票,也不要投資股票型基金。
18、總是會有事讓人擔心。不要為周末報刊上那些危言聳聽的分析評論而焦慮不安,也不要理會最近新聞報道中的悲觀預測言論,不要被嚇得擔心股市會崩盤就匆忙賣出。放心,天塌不下來。除非公司基本面惡化,否則堅決不要恐慌害怕而拋出手中的好公司股票。
19、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提前預測出未來利率變化、宏觀經濟趨勢以及股票市場走勢。不要理會任何未來利率、宏觀經濟和股市預測,集中精力關註你投資的公司正在發生什麽變化。
20、如果你研究了10家公司,你就會找到1家遠遠高於預期的好公司。如果你研究了50家公司,你就會找到5家遠遠高於預期的好公司。在股市中總會讓人驚喜的意外發現,那就是業績表現良好卻被專業機構者忽視的好公司股票。
21、
不研究過公司基本面就買股票,就像不看牌就打牌一樣,投資賺錢的機會很小。
22、
當你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時,時間就會站在你這一邊,持有時間越長,賺錢的機會越大。耐心持有好公司股票終將有好回報,即使錯過了像沃爾瑪這樣的優秀公司股票前5年的大漲,未來5年內長期持有仍然會有很好的回報。但是如果你持有的是股票期權,時間就會站在你的對立面,持有時間越長,賺錢的機會越小。
23、如果你有膽量投資股票,卻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做功課研究基本面,那麽你的最佳選擇是投資股票投資基金。你應該分散投資於不同的股票基金。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可分為成長型、價值型、小盤股、大盤股等,你應該投資幾種不同風格的股票投資基金。投資於6只投資風格相同的股票基金並非分散投資。
投資者在不同基金之間換來換去,就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得支付很高的資本利得稅。如果你投資的一只或幾只基金業績表現不錯,就不要隨便拋棄它們,而要堅決長期持有。
24、在過去10年里,美國股市平均投資收益率在全球股市中僅僅排名第8。因此,你可以購買那些投資於海外股市且業績表現良好的基金,從而分享美國以外其他國家股市的高成長。
25、長期而言,投資於一個由精心挑選的股票或股票投資基金構成的投資組合,業績表現肯定要遠遠勝過一個由債券或債券基金構成的投資組合。但是,投資於一個由胡亂挑選股票構成的投資組合,還不如把錢放到床底下更安全。
財務分析在基本面分析與投資決策中到底處於一個什麽樣的位置、又發揮哪些作用呢?歡迎球友發表看法!
附:重溫這些年讀過的“投資書”(六、管理、經濟及其它卷)及匯總
http://xueqiu.com/9265973460/31322661@renjunjie @金石楊天南 @黃建平@唐朝 @不器不易 @價值at風險 @閑來一坐s話投資 @中國資本市場 @釋老毛 @耐力投資 @西點老A @九陽@堅信價值 @美人如花 @Rathman@一只花蛤 @商夏 @DAVID自由之路 @今日話題
麥桂培靠基本功 讓「添好運」年創三項紀錄 米其林「星」推手:做港點不能亂來
|
|
十五歲便入行的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添好運點心專門店」負責人麥桂培,近幾年腳步積極,在海外各處設點,企圖將港式點心打入國際市場,矢志要讓有華人的地方都有點心。他與生俱來的韌性,在面對嚴峻的市場考驗時,信心更堅定。 撰文‧高靜玉 每次見到他,都是被一群人包圍著,臉上掛著靦腆的笑容,看不出他就是寫下一年內連創三項《米其林指南》紀錄、香港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創始人,人稱「培哥」的麥桂培。 「坦白跟你說,今天的點心只有七十分,這個一看就知道不行……。」在剛結束的添好運台北店正式授權記者會上,麥桂培對我說。這位在同業眼裡標準高、自我要求又嚴格的點心師傅,對廚房在當天上午的表現做了這樣的結論。他判定七十分的水準,請其他港點師傅來評分,應該已經很完美了。 曾接待過麥桂培的楊姓飯店公關說:「培哥為了讓點心師傅學做港點,要求上午八點到廚房報到,他一步步做給他們看。尤其鎮店之寶||馬拉糕,其麵團還會根據廚房的溫度與溼度來調整。」他對點心口感的要求,是將五感打開,以經驗做判斷,不是從制式的程序來檢討。「工作不能妥協,今天團隊一起工作,遇到困難一起解決,才會進步做到最好,迅速累積經驗。」麥桂培說。 從小酒樓打滾、凌晨備料 第一次見到麥桂培,是去年六月底他應雲朗集團之邀,在台北君品酒店客座,三場共四五○座位、三天額滿。之後雲朗集團在旗下台北與高雄共三家餐廳販售麥桂培親授的港點,迄今仍有十道點心熱賣,增加約一成業績。 麥桂培在二○○八年七月進入香港四季酒店擔任龍景軒點心房主管,十一月龍景軒就拿下《二○○九年米其林港澳指南》香港地區的唯一三星,也是第一家米其林三星中餐廳。隔年三月他離開酒店成立「添好運」,年底拿下米其林一星,潮州蒸粉果、香滑馬拉糕、酥皮焗叉燒包還被點名「絕不可錯過」,不僅創下米其林史上摘星速度最快,也是史上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一年內創下三項米其林的史上第一,麥桂培打響名號,讓添好運成了美味港點代名詞。 麥桂培的父親與舅舅皆是廚師,他十五歲就去酒樓工作,那個年代香港酒樓上午六點營業,點心師傅凌晨二、三點就得上工備料。「我當徒弟的時候,打雜、煎炸、做腸粉、看蒸籠,什麼工都做過,還曾經做蝦餃,手浸在鹼水裡,連續三個月,整個手臂都脫皮。現在酒樓到近午才營業,師傅自然跟著輕鬆,不用摸黑上班。」年紀並不大的麥桂培,對點心這塊專業的觀念其實滿傳統。來台前才在香港擔任點心評審的他,對於選手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大為搖頭。「傳統點心的基本功沒打好,經驗沒有累積夠,就急著表現自己,只會偏離點心的用意,例如把義大利麵填入內餡,就不能叫創意。」他以自己為例,做點心的前提是要好吃,再求好看。「添好運剛開幕時,波羅焗叉燒酥上桌十分鐘不吃就收走,也不准外帶。我的店強調即蒸即食,過去是點心等客人,現在是客人等點心。」這麼龜毛,曾受到誰的影響嗎?他笑說:「有啊,就是現在香港四季酒店龍景軒行政總主廚陳恩德師傅,如果不是他當年特別嚴厲、要求特別高,我想不會有今天的我。」對點心要求這麼高,隨著添好運海外分店一家一家開,如何要求細節?添好運位於新加坡總部的集團行政總主廚馮錦添說:「為了克服先前許多客人反映點心外皮口感的問題,現在統一從香港採購至新加坡,再送至各國分店,讓差異降到最低。」 基本態度 用心不妥協 台北店開幕後,每天上午不到十點就有人排隊。一位在試賣當天一早來排隊、吃過添好運五家分店的粉絲林正忠表示:「我在每家添好運都能夠吃到師傅認真的精神,台北店的舒適度與服務,是我吃過的分店裡最好的。」未來,台灣添好運會比照新加坡海外總部的菜單,推出二十五道港式點心,每月再推二至三道強調在地口味的特別版,麥桂培也將嘗試用台灣肉臊或櫻花蝦當主角,發想點心。 有想送給台灣點心師傅的話嗎?麥師傅笑著說:「最重要的心念是敬業樂業,要用心,不妥協,這是成功廚師的基本態度,尤其是港式點心;放進流行食材或許是標新立異,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能亂來。」 麥桂培 出生:1963年 現職:添好運點心專門店負責人經歷:香港四季酒店龍景軒點心房主廚 學歷:國中畢業 家庭:已婚 殊榮:2009年入選CNN「亞洲25位重要影響人物」 開店一年就奪米其林一星 —— 添好運大事紀 2009/03 麥桂培離開香港四季酒店,與朋友成立「添好運點心專門店」2009/11添好運拿下米其林一星,同時寫下米其林史上摘星速度最快、史上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廳2010~2014添好運陸續於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開設10家分店2014/08添好運新開幕的台北店,是面積最大、座位數最多且唯一擁有廁所的店面,單月銷售酥皮焗叉燒包66,000個,平均一天賣2200個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