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人的泳褲 阿梅

1 : GS(14)@2016-03-23 15:36:08

超人的泳褲  

投資界名言:潮退才知誰裸泳。中港經濟前景愈差勁,李超人的泳褲就愈顯得亮眼。

業績期間,各大孖沙紛紛借機出來講番幾句,其中當然以首富李嘉誠先生的講話最惹人關注。超人提到今年經濟是20年來最差,不論是賣樓或零售都要比沙士時更差,實在有點嚇人,尤其是因為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還未有感受到太大衝擊,街上的行人是少了點,商店的折扣是多了點,餐廳伙記的態度是殷勤了點,但整體失業率仍然低企,眼見身邊朋友仲不斷轉工,就知道就業市場表面依然幾風光。

掌握大數據有利判斷

不過,超人旗下業務遍布全球,而且覆蓋面甚廣,因此他對全球經濟命脈向來掌握一手資訊。就如前排提到的股神畢非德一樣,他們的判斷所以能夠保持長期精準,除靠個人智慧,就是參考旗下公司所提供的大量數據。在「大數據」一詞還未興起時,兩位富翁就已經運用大數據來食大茶飯了。直到今天,大眾才開始慢慢明白超人在過去幾年的一連串動作。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也。

普通人如你如我,當然沒法子拿得到那麼多寶貴的資訊。我們除了抄功課,做二仔底死跟之外,靠的就只有那些過時的業績公告了。香港主板股票業績期一年只有「春秋二祭」,計及準備材料的時間,即一般需要最少7個月後才會派發成績單,以今時今日的行軍速度而言,超過半年的數據實在是過晒氣了。因此,市場名言「好消息出貨、壞消息買貨」的說法,確實是有其道理的,因為不少行內人早已在幾個月前知悉有關資訊。等到賭業股出業績,往往已經是沽得太遲。

如是者,公司業績還值得大家花時間跟進嗎?

睇業績短炒錯得離譜

我認為,刨業績依然是認真投資者最基本的入門,因為除年報以外,實在沒有更可靠的公司數據了。問題只是,業績並非用來判斷買入時機的理想工具而已。睇年報炒股,就如用牛刀殺雞,年報所記錄的是公司一切歷史,長期而言,當然是檢視公司質素的不二之選,但若用來作短線操作的參考,則隨時錯得離譜。

話說回來,超人同股神兩人同時看淡經濟前景,可預見未來瓜多過菜。好消息是,經濟前景與股市的表現或者沒有太大關係。股市近期回暖反彈,尤以個別新股更表現火熱,便是例證。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滙金商品 #財經DNA - 超人的泳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546

超人的泳褲 阿梅

1 : GS(14)@2016-03-31 15:01:07

2016-03-31 HJ

投資界名言:潮退才知誰裸泳。中港經濟前景愈差勁,李超人的泳褲就愈顯得亮眼。

業績期間,各大孖沙紛紛借機出來講番幾句,其中當然以首富李嘉誠先生的講話最惹人關注。超人提到今年經濟是20年來最差,不論是賣樓或零售都要比沙士時更差,實在有點嚇人,尤其是因為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還未有感受到太大衝擊,街上的行人是少了點,商店的折扣是多了點,餐廳伙記的態度是殷勤了點,但整體失業率仍然低企,眼見身邊朋友仲不斷轉工,就知道就業市場表面依然幾風光。

掌握大數據有利判斷

不過,超人旗下業務遍布全球,而且覆蓋面甚廣,因此他對全球經濟命脈向來掌握一手資訊。就如前排提到的股神畢非德一樣,他們的判斷所以能夠保持長期精準,除靠個人智慧,就是參考旗下公司所提供的大量數據。在「大數據」一詞還未興起時,兩位富翁就已經運用大數據來食大茶飯了。直到今天,大眾才開始慢慢明白超人在過去幾年的一連串動作。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也。

普通人如你如我,當然沒法子拿得到那麼多寶貴的資訊。我們除了抄功課,做二仔底死跟之外,靠的就只有那些過時的業績公告了。香港主板股票業績期一年只有「春秋二祭」,計及準備材料的時間,即一般需要最少7個月後才會派發成績單,以今時今日的行軍速度而言,超過半年的數據實在是過晒氣了。因此,市場名言「好消息出貨、壞消息買貨」的說法,確實是有其道理的,因為不少行內人早已在幾個月前知悉有關資訊。等到賭業股出業績,往往已經是沽得太遲。

如是者,公司業績還值得大家花時間跟進嗎?

睇業績短炒錯得離譜

我認為,刨業績依然是認真投資者最基本的入門,因為除年報以外,實在沒有更可靠的公司數據了。問題只是,業績並非用來判斷買入時機的理想工具而已。睇年報炒股,就如用牛刀殺雞,年報所記錄的是公司一切歷史,長期而言,當然是檢視公司質素的不二之選,但若用來作短線操作的參考,則隨時錯得離譜。

話說回來,超人同股神兩人同時看淡經濟前景,可預見未來瓜多過菜。好消息是,經濟前景與股市的表現或者沒有太大關係。股市近期回暖反彈,尤以個別新股更表現火熱,便是例證。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滙金商品 #財經DNA - 超人的泳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05

三角關係錯綜複雜 阿梅

1 : GS(14)@2016-03-31 15:22:40

2016-03-30 HJ

記得馬雲在阿里巴巴上市當日接受訪問,被問及有關顧客、員工及股東三者之間的關係。他冠冕堂皇地回應說︰「顧客優先,員工其次,股東第三。」

近日看罷該公司的業績報告,更覺這三者的關係錯綜複雜,一時三刻實在難以說得清。簡單來說,你的看法純粹取決於你的角色。又或者說,一切都是利益作怪。

例如說,經營九巴的載通去年受惠油價大跌,盈利因而錄得大幅增長。作為股東,當然感到高興,並希望公司能繼續賺大錢;作為乘客,你則希望九巴能馬上將票價下調,把盈利全部回饋給顧客;倘若你是九巴員工的話,你只想公司大派花紅,管他什麼可加不減機制呢?反正員工乘車免費。這三者的意願明顯互相違背。問題只是,誰排先誰排後,誰說了算數?

情況同領展(00823)或港鐵(00066)類似。作為股東,多年來「財息兼收」,當然很happy,但作為市民大眾,則每日幾乎都罵個不停。更有趣的是,股東有時可以是顧客,顧客也可以同時是股東,搞得大家精神分裂。

各方着眼一己利益

早前,電視廣播TVB(00511)公布了一份嚇人的見紅業績。面對消費衰退及廣告市場萎縮,作為股東,梗係希望TVB能長期一台獨大,不用受到新玩家的挑戰,例如前亞視高層葉家寶,當年也曾反對政府增發牌照。最近被人舊事重提,就只能以一句弔詭的「往事如煙」來回應。現商台高層陳志雲多次發炮批評政府政策傾斜,最終只會令無綫因缺乏競爭而愈做愈差。沒競爭而hea做,這幾乎是定律。情況就如我家附近的酒樓。由於區內「只此一家」,食物質素多年來一直馬馬虎虎,問題是酒樓生意依舊興旺。我有興趣知道的是,假如陳生還是TVB高層,會否提出相同的論點呢?

競爭固然是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原動力,但顧客利益往往需要從股東身上拿取。科技不斷進步,對人類整體生活當然是件大好事。但對股東而言,往往是毁滅性的。就以飛機為例,今天的航天科技令大眾可以用極低廉的成本周遊列國,但對整體航空公司的投資者來說,則輸到欲哭無淚。

話說回來,專業管理人的工作就是平衡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問題是,以我的觀察,三者之中誰的利益最能得到專業管理人的關照呢?答案是以上皆否,管理人自己的利益當然排最先的了。結論是,做人也好,做投資也好,靠的都只有自己。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三角關係錯綜複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09

香港仔迷思 阿梅

1 : GS(14)@2016-05-31 21:29:12

2016-05-25 HJ

有云市場是社會的縮影。近年中港矛盾不絕,香港價值備受衝擊,股票市場當然不能獨善其身。

假如連港交所(00388)的最高決策者都認為水太清無魚,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何港交所與證監會的衝突會愈見浮面。

港交所作為謀利的商業機構,就有如那些「搵食至上」的香港仔。面對北水南調的巨大機遇,當然要響應特首呼籲,發揮好超級連繫人角色,盡情撈油水,放肆地追逐人民幣。大量內地企業湧港,整體公司質素大幅下降。

為求洗脫「邊落場踢波、邊做球證」的指控,港交所近年不斷搞東搞西。一時話要加強企業管治,一時又話要提升社會責任。虛招盡出,但全部有形無實。放眼今日,莊股妖股當道,「啤殼」活動頻繁。GEM仔炒高10倍後散貨,股份合完又拆,批完又供,市場淪為莊家遊樂場,大戶提款機。大眾傳媒日日報道,市場對蠱惑操作早已見怪不怪。底線一退再退,港股A股化,種種不合理變成常態。交易量是增加了,佣金是賺多了,但市場是進步還是倒退了?

另一邊廂,證監會則有如那些凡事講原則的「港英餘孽」。開口埋口講法例、講規矩,阻人發達嫌錢腥。問題是,我們到底要選擇做哪種香港仔,守護哪種核心價值?

自由行令港人不勝負荷,社會矛盾頻生,最終爆煲收場。那資金自由行又會如何作結?

記得以前讀書,曾在一家對沖基金當過實習生。老闆辦公室的牆上,寫着「盜亦有道」四字。我當時心諗,「做黑社會咩,使唔使咁誇呀!」現在開始明白,這是他用來警惕自己的。

圍城花數十年建造,但數秒間便能徹底摧毁。唱廣東歌,或會有一點肚餓,但我還是堅持唱,咪當減肥囉。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香港仔迷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17

私有化不如賣殼 阿梅

1 : GS(14)@2016-06-07 07:01:14

2016-06-01 HJ

如果分析報告只能容許出現一種結論,報告的內容還重要嗎?

彭博早前指出英皇證券去年共發表173份公司評級報告,弔詭地全部都獲得了建議買入的評級。

股票經紀偏向睇好後市,就如地產經紀永遠都話樓市仲有水位一樣,本來就是自然定律。經紀行不想得罪潛在的米飯班主,有預設立場可以理解。問題只是,夾硬要分析員扮中立,則令事情變得肉酸。

評級扮中立變肉酸

情況就如金融海嘯期間,把一眾垃圾債評為優質品的評級機構。在電影《沽注一擲》中,評級機構負責人在吃過誠實豆沙包之後,直認不諱造假,並指如不肯給予客戶想要的評級,客戶便會跑到競爭對手的懷裏。本來受人錢財,理應替人消災,但倘若扮中肯獨立,則令人忍唔住笑。

其實,只要內容夠趣,即使如黎明般硬sell咖啡, 消費者一樣能受落。沽空機構大手沽空公司股票,然後擺明車馬出報告唱衰,只要分析精闢到肉,投資者一樣會buy。既然唱淡可以,為何唱好報告不能大方承認自己在幫公司賣廣告呢?

市況持續低迷,股民大多不願交易,一些企業卻蠢蠢欲動,準備射「大鵰」。據教科書記載,假如股份價格低於其內含價值,在市場回購股份是個不錯的增值方法。若然股價嚴重低水,更可考慮將其私有化。教科書未有提及的,當然是上市公司的殼價。依坊間所言,即使目前市場不景氣,但主板殼依然有價有市,一般叫價4億至5億港元以上。例如理文手袋(01488)早前就公告,控股股東擬向弘毅投資出售持有的五成股權,作價高達4.9億港元。

對大股東而言,私有化等同白白把幾億元殼價掉進大海裏去。

早前,匹克(01968)公告正考慮將公司私有化,股價即時彈升。有趣的是,在事先張揚的潛在大計後,大股東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將大幅提高。問題是,何解呢?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私有化不如賣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01

貓與老鼠遊戲 阿梅

1 : GS(14)@2016-06-12 02:22:23

2016-06-08 HJ
港交所(00388)上周向市場發出最新指引,進一步收緊上市要求及加大交易所上市審批的酌情權力,以打擊近年活躍的啤殼活動;短期而言,或許能令啤殼活動有所收斂。衹不過,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衹要殼價維持高企、有肉食,估計買賣殼活動長遠依然頻繁。事實上,啤殼活動之所以火熱,並非因為在港上市容易。相反,正是因為過程艱鉅,香港上市殼才會有價有市。蠱惑操作就不說了,即使是一些有頭有面的大孖沙,不少也會選擇通過買殼的方式來把資產上市。由此可見,上市條例已困難到令一些認真做實事的企業卻步。收緊上市要求,很有可能將殼價進一步推升,結果隨時適得其反。

有口痕友就話,香港經濟已明顯進入下行態勢, 各行各業尤以金融業的前景最唔掂。實業早已死寂,如果連虛擬炒賣活動都要打擊,一眾中環才俊隨時乞米。我則相對樂觀。監管機構其實一直是才俊的好拍檔。如果他們不努力去扮演好貓的角色,詭計多端的老鼠又怎有機會發揮所長呢?

每次開會,專業的扭計師爺團隊都會很自然地代入老鼠角色,然後想盡辦法去鑽洞子,左穿右插游走法律罅。每當度到絕橋把條文由白說成黑,大家還真高興得想要擊掌歡呼呢!

上周六在家看英國葉森打吡直播,驚見7場賽事幾乎場場啡格(即賠率於開賽前急跌一半)落重飛得手。同晚收看《六十分鐘時事雜誌》,恰巧講到2009年曾管理70億美元龐大對沖基金Galleon的創辦人因內幕交易而被起訴的故事。當全世界都在做同一樣的事情,對與錯已經難以分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市場就好像再見不到雙贏故事,買賣雙方永遠都站在對立面。做生意的要搵客戶笨,大鱷炒家想盡法子佔散戶便宜。面對「搵食啫」魔咒,我懷疑市場的底線是否還可以無止境的往後退。話說回來,如果連坐禪夢冧巴的投資大法都有人肯落疊,人心喪亂至此,市場或早已病入膏肓。想在這種市場取勝,莫非真的要學《大時代》嗰句四字真言︰「及早離去」。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貓與老鼠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02

市場的公關溢價 阿梅

1 : GS(14)@2016-06-20 03:09:00

2016-06-15 HJ

做人無PR,死得。上市公司其實一樣。

近日城中先後出現幾宗鬧哄哄的公關災難,引起了大家對公關處理的關注。很明顯,公關手法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的好壞。事件的本質並非重點,事件怎樣包裝才是關鍵。

若指市場普遍忽視公關的重要性,又好像說不過去。例如說,政府及大型商業機構一般都設有公關部門,而所投放的資源亦不算少。只不過,光從災情的慘況來判斷,成效卻是差強人意。又或如坊間評論所言,傳統公關手段於這個快速多變的世代早已不合時宜。

阿梅隸屬古墓派,對現代公關知識只有小學雞程度,因此無意加把嘴。我更感興趣的是,公關技巧對上市公司的估值,到底有着多大影響呢?

講故事要動聽

自港股A股化以來,香港市場已慢慢變為政策市,大家都愛上口號式的投資。只要國策風吹往那裏,不少上市公司自然會跟着走。公關技巧高超的上市公司總能跟上大潮流,任何概念都可找到藉口沾上邊。新能源又關佢事,新科技又關佢事。近期流行「一帶一路」,轉數快的公司又馬上響應。近日就聽聞有基金公司索性推出「一帶一路」基金,大炒「一帶一路」概念股票。拍馬屁之餘,又能藉機賺番筆,一舉兩得。至於政策最終成功與否,誰會真的在乎呢?

炒股票本來就是買未來。既然未來無人能知,說故事的技巧就顯得更加重要。今天大部分上市公司皆設有投資者關係部門,專責向投資者講故事。一間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係搞得好,故事講得動聽,基金經理大多願意付出溢價。最弔詭的是,對於不少基金而言,所謂好的投資者關係,就是公司願意同基金私底下「講多啲」。不過,根據上市指引,上市公司理應向市場同步發放任何訊息。假如公司只能透露與公告一模一樣的內容,那投資者關係就再沒有附加價值了。問題當然是,誰管得了?

古語云有麝自然香?謠言止於智者?只是智者所剩無幾。今時今日,謠言恐怕就只能止於下一單更爆的謠言了。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市場的公關溢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20

全球「唔」化現象 阿梅

1 : GS(14)@2016-07-05 02:06:29

2016-06-29 HJ
隨着上周英國爆冷脫歐,過去十餘年的全球化趨勢正式走到關鍵的十字路口。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全球化一詞最早出現於1930年,但真正被大眾廣泛引用,應要數到二十世紀初,環球經濟受惠於互聯網科技快速發展,因而打破地域界限,令世界各國變得更緊密,成為一條不可分割的地球村。

近年中港矛盾不斷升溫,大家都怪責年輕人唔識諗,無捱過騾仔,不明民間疾苦,學人亂搞本土主義,阻人發達嫌錢腥。

有趣的是,遠在地球的另一端,3000萬人一人一票,當中更是有老有嫩,居然投出了同樣的一個嫌錢腥結果。最弔詭的是,這次受抨擊的,卻是一眾被指食古不化的老人家。他們被年輕一輩指摘癡戀過往歲月,未能體察現代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漠視年輕人未來的搵食機會。

當然,還有早前台灣民進黨大勝,以及近月特朗普的神奇彈起,皆說明了過往一直以經濟利益主導的思維或已不合時宜。問題當然是,未來世界到底將往哪一面走?

利益主導不合時宜

原因可能是全球貧富問題加劇,又或者只是物極必反定律,成因留待政治學者慢慢細想。投資者更關心的,應該是如何在這股全球「唔化」的新思潮中保命。神級炒家索羅斯早前曾公開撐英國留歐,並指出若然脫歐,英鎊將會大幅下挫。我同你一樣,以為索老今次又可以食鋪滿糊。出人意表的是,分析雖對了,但報道卻指出索老因在公投前掃入英鎊而招至損手。

投票自己的荷包縮水喎,邊有人咁儍?有錢唔賺,邊有人咁笨?單靠右腦分析,高手如索老都有機會中招,可見在這亂世之中,一味用理性思維未必能行得通。

早前有報道指出,滙豐拒絕了一半客人要求開戶的申請。有生意都唔做,香港扭曲至此,是衰落還是覺醒,你諗你吧。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全球「唔」化現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436

集體大清洗 阿梅

1 : GS(14)@2016-08-09 07:48:44

[table=100%][td=3,1][table=100%]2016-08-03 HJ
[td=3,1]

近月股市雖回升不少,但交投維持淡靜,證明散戶普遍仍處於「狀況外」。上周四突如其來的一場細價股大洗倉,或者可以令一眾寄情捉精靈的股民精神為之一「震」。上周沽空機構Glaucus再次發功,質疑10倍股德普科技(03823)其實一文不值。德普股價其後大挫九成,亦同時觸發一眾細價股仔洗倉式下挫。

姑勿論你認不認同沽空機構狠辣的搵食手法,但不能否認的是,沽空機構的命中率確實高得嚇人。瑞年(02010)、中金再生、旭光(00067)、青蛙王子(01259,現稱中國兒童護理)等等,股價從此一蹶不振,停牌的停牌,清盤的清盤。到底是因為沽空機構的眼光奇準,還是市場上太多賊仔股,抑或是人心極之虛怯呢?或換句說話,在Glaucus發出報告以前,你就真的察覺不到德普科技有「一點點」古怪嗎?

連年虧損、瘋狂收購、業務雜亂、抽水頻繁,股價卻反地心吸力不斷攀升,估值更與天比高,樣樣皆是顯而易見的警號。撫心自問,除了個貪字,大家還真的找得到買進德普科技的合理原因嗎?

朋友不時問我,怎樣可以避開賊仔股。我會借用當年美國法官對淫穢的經典詮釋回應︰「當你見到便會知道」。我再三強調的是常識而不是專業知識,是股市裏最有效的護身符。

話說回來,自港股A股化以後,德普科技這類操作模式亦愈見頻繁。莊家搭靚個棚,再注入幾個當炒概念,然後跑回內地向大媽們落力推銷。可以預期的是,當期待已久的「深港通」開通以後,並容許A股股民買賣更多的中小型股票,這種瘋狂的操作方法將更猖獗。有莊家笑謂,他們已經有好些日子沒有在香港進行任何推廣工作了;無他嘅,就是因為A股股民實在太好騙囉。

這算是對香港股民的讚美嗎?雖則聽起上來,總覺得有點心酸。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集體大清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62

鬧劇笑不出 阿梅

1 : GS(14)@2016-08-22 02:35:27

2016-08-10 HJ
自富商特朗普獲共和黨正式提名出選美國總統以來,鬧劇每天都在彼岸上演。

近期美國的脫口秀節目,幾乎每日都拿特朗普開玩笑,皆因這名口不擇言的大美帝主義者炮製的笑料多籮籮,說話經常前後矛盾,水平儼然小學雞。

鄰國吃着花生睇戲,當然大叫過癮。可悲的是,連美國本土市民都漸漸把這場大選當作成電視真人秀看待。特朗普的彈起,說明選民對前景已經死心,寧願選個「攪局者」做總統,也不想維持現狀。這種玉石俱焚、等睇好戲的心態,確實令不少人憂心忡忡。

有資深評論員看不下去,慨嘆這場政治鬧劇將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從他們無力的眼神,我確切感受到那份讓人哭笑不得的無奈。又或者說,對於那份無奈,香港人還會陌生嗎?每天對着比TVB劇更荒誕的騎呢新聞,如果你真心熱愛這片土地,又怎能笑得出呢?

特朗普倘當選撈美股

儘管美國大選前景不明,美股卻屢創新高。無他,全球狂印銀紙,各國經濟皆不明朗。橫睇掂睇,還是老美相對穩陣。這亦是老友、美股隊長吳瑞麟早前的預言,假如特朗普真的爆冷勝出,隨時如英國脫歐一樣,造就趁低吸納的良機。有興趣投身美股的讀者,快點買番本吳兄所寫的《美股球隊長手冊》刨下啦!

美股火熱,港股亦炒得㷫恰恰,多隻股票創出52周新高。富二代概念股首日上市曾大升8.5倍,翌日又暴瀉八成。香港股民如取笑A股大媽亂來,實是五十步笑百步。港股炒風如此鼎盛,難怪沽空機構揚言將再狙擊兩家香港上市公司。話說回來,飲食概念顧名思義講明搞概念,舞高弄低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了。或者對某些人而言,制度只是幌子,條例的意義,就是被人利用,龍門可隨意擺。我實在佩服早前證監高調踢走土豪阿里的底氣,但我很懷疑這份執着到底還能撐多久。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鬧劇笑不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7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