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談財經 - 胡孟青 股票死唔死 (2012年08月09日)

1 : GS(14)@2012-08-09 14:01:5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6057&d=1816
金融市場原本流傳的劇本是,美國就業數據轉差,美股要跌5%至10%,聯儲局可借經濟及市場壓力之名,在9月正式啟動量寬。很明顯,近日市況明顯相違背,亦似乎顯示金融市場已不按劇本辦事,負責的編劇們已經靜悄悄修改故事情節了。
有留意的話,無論本地及外國評論專欄,甚至大行策略報告,涉及預測股市走勢的內容,已買少見少。是的,夾雜於變幻無常的市場情緒及政策干預之間,央行幾年來又製造了大量流動性,等等因素令市況太難測了。所以,對於仍能繼續堅持每日如舊客觀獨立為市況把脈一眾,莫再介意準確與否,都應該予以尊重。
從宏觀經濟因素而言,繼續是陰晴不定。上周初,區內以至歐美具前瞻性的採購經理指數幾乎全數下跌,豈料一個美國就業數據又突如其來的遠勝預期。試問,一個新增職位增加16.3萬份,遠超預期10萬份的數據指標,怎能夠為聯儲局鴿派提供政策啟動的借口?但市場就是喜歡作出選擇性解讀,新增就業職位勝預期僅代表經濟止血,惟失業率回升至8.3%,今年以來未曾下跌過,就證明失業問題繼續惡化,結果包括作為聯儲局非正式發言人的《華爾街日報》記者及一眾鴿派經濟師均預言,9月寬鬆政策之門常開尚未改矣。
美股連升四周,為去年10月以來最長升市,經濟沒有預期的惡劣及隨時有寬鬆政策照顧,兩面金牌隨時交換替用,造淡者在未來一個月肯定難過。的確,如信基本因素、信回報,股票比幾年前的正常日子沒有太大賣點。公司盈利較高峰期差了,扣除通脹的股票回報未算吸引,但不要忘記,投資市場內的參與者一向善忘,在短炒圖利前提下,市場人士僅參考相對而非絕對表現,只要比下去仍有優勢有賣點,能夠自圓其說,仍會進場入市。
1979年8月,《新聞周刊》封面是「Death of Equities」,當時理據是通脹蠶食回報,三十幾年後的今日,一眾高手以同樣理由看淡股票。前後理據都充分,但牽涉一個相對性比較問題,因現時股票回報仍較債券高。近期最受盈利困擾影響的中港股市,逾320間公司自4月底發出盈警,數字打破08年紀錄。如環顧內地經濟,特別是勞工成本因素,企業盈利還是不被看好,但又再套用股市善忘及相對性的遊戲習慣,上半年盈利走樣代表已經成功製造低基數效應,下半年公司盈利很大機會會出現半年比較的大幅反彈。
很多人說,為人固執者不適宜買賣股票,因堅持要有幾個絕對性數字或因素作為入市訊號,十年難得出現一次。始終,股票是一個憑感覺出發的遊戲,昨日感覺不大好,只要今日有題材發掘,感覺良好,又會再帶來充滿希望的交易日。逢周二、四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12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大話東北遊(上) (2012年09月03日)

1 : GS(14)@2012-09-03 09:30:5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9729&d=1834
今期開恆基地產(012),借呢間在舊樓重建及新界農地兩大土地供應來源的大地主,大話南西東北,就香港房屋規劃政策最近的熱門話題,提供一啲非主流的思考角度。
一個政權通常去到黃昏末日,先會變成跛腳鴨,做乜都被人鬧一餐,特首梁振英掉轉頭,甫開波已經大把人插佢,局長級人馬有人糧都未出過就要辭職落台,管治班子做又好唔做又好、向左走向右走一舉一動最後結果都係萬箭穿心,最新宣佈的「梁十招」,唔使問阿桂,又廣被批評冇料到兼整色整水。
房屋供應涉及長線規劃,大家試嚇走上財政司長曾俊華個人網誌望望,呢位兩朝財爺,由07年當奴年代開始,大時大節每年每季都發出「樓泡警告」,講你知政府有幾關注樓市供求,又話會「採取必要措施」,不過只停留在寫網誌階段,之前5年曾蔭權政府做咗乜嘢,有眼睇,講到要掘地窿鑿岩洞,臨尾先話復建居屋、檢討土地供應,未有新供應出現,已經拍拍屁股走人,當奴「做好呢份工」的「老闆」,究竟係邊個,畫公仔唔使畫出腸。
政府7月中宣佈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的試行計劃,仲有增加青年旅舍的計劃, 8月又宣佈「梁十招」,推出多項當奴拒絕採納的中短期措施,不難理解,梁振英家陣四面楚歌,唯一可以攞嚇彩,仲有幾分「民意」支持的,剩低房屋政策,得就得唔得就……唯有更加肉緊。
房屋政策得閒講兩咀,講得好聽啲,就係「政策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不過同時予人杯水車薪的感覺,缺乏長遠政策視野,暫時睇,梁振英可能吸取咗當年董伯伯的教訓,97年7月1日就掟出「八萬五」政策,就職當日已經露曬底,結果被人追住打足咁多年,梁振英新班子一開波已經進入跛腳鴨時代,選擇開牌曬冷的時機要更加小心,例如「港人港地」的政策。
「港人港地」呢個政策口號,聽落好順耳,亦配合部分香港人近來拒絕融合的心態,不過亦可能係梁振英最捉蟲的選舉期票。所謂「港人港地」,望文生義咁去瞭解,講緊在賣地條款裡面,加上限制「非港人」購買力的條款,香港的地契,依家一批通常50年,政治上的50年不變,都只係此一時彼一時的權宜之計,半個世紀,經濟週期都唔知幾多個周天(即循環),在地契上將物業買賣限制訂得太死,萬一樓市大幅回落,想賣又搵唔到「港人」接貨,可能更加捉蟲。
如果將「港人港地」呢個政策,當成限制外國資金投資或炒賣香港物業,壓抑投機性的需求,又唔同講法,甚至唔需要在賣地條款搞咁多嘢,只需要透過行政措施或者稅務條例改變遊戲規則,好多國家都有類似的資本控制(Capital Controls),內地樓市調控的「限購令」就係例子之一,香港將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投資計劃亦係例子之一,當然啦,如果梁振英推出類似的措施,限制非本地資金進出香港樓市,不難想像,可能又會被唱通街,破壞香港自由經濟的光環。
香港另一個熱門的房屋話題,叫做「劏房」,呢個辭彙出現之前,私人住宅市場的「赤貧」象徵,包括「板間房」,仲有「籠屋」,幾年前梁振英在探訪深水埗居民時,講過籠屋及板間房的存在,是香港房屋政策的「污點」。劏房講緊將一個住宅單位,合法或非法地劏成幾個具獨立廚廁的細單位,即係話,劏房的存在,查實為咗滿足對私隱有更高要求的社會階層,如果籠屋及板間房代表香港房屋政策照顧唔到最草根階層的需要,劏房的出現,即是話今時今日的香港樓市,連中產都開始「赤貧化」,咁就更加係污點中的污點。梁振英提出增加青年旅舍,以及「梁十招」有關「活化」工廈的建議,其實就係針對呢個現象,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67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大話東北遊(中) (2012年09月04日)

1 : GS(14)@2012-09-04 10:21:47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9909&d=1835
今期再講嚇香港房策地政的熱門話題辭彙——「劏房」,劏房的出現,查實反映今日中產開始貧窮化,特首梁振英上任兩個幾月,先話增加青年宿舍,上週的「梁十招」,再話要「活化」工業大廈做住宅,正正係針對呢個現象。
劏房有劏得合法與不合法之分,影響人命安全的,講乜都唔得,不過完全合乎法例的劏房,有價有市,要「Say Hi」的話,應該「Say hi to Uncle當奴」,要全面取締呢個香港樓市污點中的污點的話,應該先修改法例,准許在天橋底瞓街,或者在政府總部門口紮營露宿。
以前港英政府年代,寮仔部拆咗間木屋,會有徙置區或者臨時安置區呢類臨時房屋,順叔當年亦曾經住過,大部分粗口同埋性知識就喺當年公廁兩壁學識,不過,呢啲殖民地時代的貧窮圖騰,又點可以在回歸強國後的香港出現,所以最多好似前前朝董伯伯咁,「升呢」做「中轉房屋」,變相滿足對臨時房屋的需要。
到2012年的今日,更加唔可以同人講中產都被逼到冇瓦遮頭,唔通在曬咗太陽十幾年的西九乜乜文化區,搭幾萬個複式臨時安置區單位咩,所以依家見到好似石硤尾第一代公屋「活化」做青年宿舍,工業大廈「活化」成住宅,政策功能同當年的臨屋區冇乜分別,升咗呢咁解。
大眾住宅市場的房屋供應,需要時間規劃,例如學校及交通配套咁,住宅群唔係話變就變出嚟。如果純粹針對中產住屋貧窮化的現象,年輕單身人士流動性高、彈性亦高,好多人其實唔需要政府的長時間房屋資助,最多需要一、兩年有瓦遮頭的緩衝,香港搞到今時今日,政府查實都無謂咁要面,在新土地供應未能推出之前,應該在臨時房屋搞多啲新意思。
前朝當奴曾經放寬公屋的入息上限,將更多低收入家庭納入廉租屋的福利網,不過呢,復建居屋,好似係當奴「做好呢份工」的不成文「選舉承諾」咁,放寬居屋的入息限制,當然唔會出現在政策議題,「梁十招」最後一式「活化」工廈,隱約見到梁振英的居屋政策,將中產住屋貧窮化個波,擲向私人市場解決。
如果梁振英的房屋政策大幅左轉,照目前向左走向右走都被人鬧爆的討論邏輯嚟講,應該又會被人指佢搞福利主義,散盡儲備博取掌聲,如果「活化」工廈計劃,變相放寬法例容許大量合法劏房臨時性出租,唔知又有幾多人接受得到;如果係降低補地價要求,鼓勵工廈業主改建成為平價私人住宅,又唔知有幾多人會狂鬧政府又益地產商。
講咗咁多,查實想講一個最老土的道理,當年小學作文以及大學寫論文時老師教的,無論企邊一邊都好,正反論據都要諗嚇,好似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前日趕頭趕命趕稿,用咗呢個敏感話題,依家都有啲後悔,不過既然開咗頭,就繼續大話東北,提出咗啲非主流觀點。
其實最根本一點,如果增加供應係梳理樓市的王道正藥,開發新界土地,係增加供應的少數選擇之一,如果唔可以填海,又唔發展新界,唔通真係要好似當奴咁講,香港人要折墮到掘地窿鑿岩洞嚟住,市區土地就算仲有幾多公頃,終有用盡一日,始終要好似當年沙田及大埔咁,開發新住宅區域新市鎮,最正路睇,新界東北的問題,係點規劃,而唔係一切不變唔發展。
香港有正義傳媒話,開發新界東北係「割地」,如果純粹以陰謀論推算,順叔查實相信阿公諗住好似質澳門食咗橫琴咁,割幾忽深圳地俾香港,因為香港話五十年不變,不過冇講「香港」的地域不變,「割地」俾香港,之後仲一定有普選,因為唔係700萬人普選,而可能係1,400萬人普選,咁樣政治上仲實際,經濟上又可以為深圳土地增值,國際上仲可以同人講,香港一國兩制,拉動咗中國民主進程。
下回再續,繼續講陰謀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76

STARMAN'S COLUMN - 江小魚 國企老總點嫖AV女優?(上) (2012年09月04日)

1 : GS(14)@2012-09-04 10:22:43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9819&d=1835
報載,有日本媒體大字標題「中國共產黨國營企業幹部享用人氣AV女優人體盛、買春之一夜」,標題十分冗長,要分三欄排;看畢全文,內容大意引述一名經營諮詢公司的旅日華人指出,去年秋天,有8名中國官員在東京都六本木高級餐廳吃女體盛,當天「主賓」更是一名知名混血AV女優,人氣程度堪比曾返內地發展的蒼井空……
所謂的「中國官員」,香港某報轉載有關消息所用的;原文所引述最新一期日本雜誌《FLASH》,係指內地國企幹部;因為國企老總統統都是共產黨黨員,即「幹部」。
涉嫌玩日本AV女優者,包括大型國企等領導。茲事體大,據聞已有國企急急否認。
我一直看、也一直在笑!我並非笑那些國企老總「鹹濕」,畢竟連女人都有性需要,男人好色本是正常。我只是笑這單新聞似乎「老作」居多,因它根本不符國情──不是中國的「國情」,而是日本的「國情」。
首先,要知道《FLASH》在日本,是地道的一本八卦雜誌,即類似香港的「X週刊」,但《FLASH》卻是以「女性自身」為主題的八卦雜誌,即話題圍繞女性每一方面,當然也包括「性」。
因「性」也是女性可以享有的話題,故此《FLASH》每期封面都係以靚女做主角,內容也千奇百怪,毫無所謂忌諱。(事實上,只有站在時代尖端的末端之香港,太多東西都不能講!)
點解我以為國企老總嫖AV女優「老作」居多?
第一,消息源頭來自日本八卦雜誌,本身內容就不必當真。次之,在日本,你欲尋花問柳,還指明要玩日本女仔?結果卻只會尋不了門徑。
因日本的「小姐」從來都不會服侍外國人,當然包括中國人!即使你肯付出巨額鈔票也罷,還得要特別的關係介紹,而且過程亦十分周折,才有望一親東洋美女之香澤。若然你無日本人替你穿針引線,你根本只能對著電視機看「四仔」AV而已!
日本歡場上的女孩是拒絕服侍外國人的!這幾乎已是「共識」,也是日本「國情」之一。對某些色途之士而言,你可以直斥日本女仔很「串」,外國人的錢都不賺,但不能否認日本女仔很有自己的定位和格調,即使是一般陪酒小姐,也可不必為五斗米而向外國人折腰。
你只會聽過有內地女人組團到外國賣淫,你幾時聽過有日本女仔出埠送外賣?故所謂中共幹部赴日嫖AV女優,根本是笑話一樁。(未完待續)
作者為DBC數碼「大錢台」、及高清翡翠台《小魚大茶飯》炒股節目主持/逢週二、五刊出
2 : 200(9285)@2012-09-04 21:03:44

垃圾稿,
3 : GS(14)@2012-09-05 09:51:11

他一是寫垃圾股,一是寫垃圾稿,由佢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77

談財經 - 胡孟青 銀行拆入人仔背後3種揣測 (2012年09月04日)

1 : GS(14)@2012-09-04 10:23:0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9821&d=1835
相比於內地股市續跌,近一個月資金市場表現更叫部分行內人士關注。中國人民銀行自6月底起接連進行逆回購,共向市場注入逾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臨時資金後,內地資金市場緊張趨勢依然未改,好些銀行界人士擔心可能是大事不妙也。
有人行的市場操作,內地同業拆借市場隔夜利率上週回落至2釐左右,為3個月低位,更具指標性的7日期回購利率卻徘徊於3.5至4釐,高於正常水平,且維持約一個月。以往,7日期回購利率因若干季節性因素,曾扯高至6至8釐,但很快急速回落,現在內地貸款市場並非活躍,銀行真正資金需求實在有限,銀行界指出,7日期回購利率相對以往,要回到3釐或以下才屬於合理水平。
以往每逢資金市場有異動,人行進行操作,內地幾間大型銀行一呼百應拆出資金,利率隨即回落至正常水平。年初7日回購利率因農曆年效應,高見8釐、5月回購利率亦曾升穿4釐,人行在該兩段時間各自逆回購操作,年初一次3,500多億元,5月一次近900億元。惟今次,逆回購已成為每週慣性操作,大銀行不單沒有配合主動拆出資金,反而不斷藉市場拆入短錢,更甚是連本港離岸人民幣拆借市場亦頻頻見中資銀行蹤影,在港拆入人民幣,然後調回內地。
上述兩個情況似乎有點不尋常,尤其是在本港離岸市場拆入資金,是部分最有人民幣存款基礎的中資行,亦明顯跟在港人民幣業務情況相背馳。按7月計,在港人民幣貿易結算額減少180億元,銀行數月前以高息爭取的一批人民幣存款反而欠缺出路,部分廠商可在一日內獲3間銀行找上門推銷人民幣借貸及結算服務等,既然業務需求不大,真正解釋中資行在港拆入人民幣資金的動機,就是大規模調回內地。
以往無論財政部發行的國債,以至國家開發銀行的債券,都屬於俾面派對工具,總之國家發行的由內地銀行全數認購。但上週國開行新發的中、 短、長期債券,中標息率罕有較市場預期高,而內地國債的利息曲線斜度亦相當明顯,為何銀行連俾面派對亦懶得應酬?為何連大型銀行亦要不斷拆入資金?銀行界中人不想有太多揣測,但綜合包括:一、資金流入減少,銀行要填補資金;二、內地銀行有大量短期資金到期;三、部分大型企業的確出了問題,銀行急需資金應對。
在3大問題中,市場最擔心當然是最後一項。在上半年一眾內銀股的業績報表內,不良貸款比率還未見上升,但逾期還款總額部分升幅已達到倍數計,當中以逾期6至12個月還款的個案最為嚴重。由於年中經濟仍沒有見底改善,更反而是轉壞,就算有國家撐腰,銀行是否都要為第三季度撥備、及全年大數預先準備一下?
逢週二、四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78

Central Blogger 中環博客 - 禤中怡 譁!陳茂波累死你! (2012年09月05日)

1 : GS(14)@2012-09-05 12:16:3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017&d=1836
上週往政府總部撐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遇上雨後陽光,參加者陸續入場,心裡憂喜參半,喜的是我們還有反對和集會自由,而年輕人更多走上前線。憂的是政府對此麻木,一意孤行,才是恐怖之處。
傳媒是監察政府的重要支柱(親中另計),但近年市民靠面書等工具將訊息擴散,影響力分分鐘更勝報紙。未知壹傳媒(282)老闆肥佬黎是否看中這個趨勢,收市後竟話,有人洽購其台灣印刷媒體業務,儘管傳到水尾,最重要是有春江鴨先入市,抽高一成,成交額即使不多,仍有甜頭。股價踢高,又有故事跟進,自然好辦事,如公司批盪集資,價錢也好看點,況且3月底總負債增12.9%,至21.1億元,現金僅7.3億元。有趣的是,燒錢中的台灣電視業務卻未包含在洽購資產內,莫非對手無興趣,抑或肥佬黎不捨得賣。
「蘋果」和「壹」品牌建立多時,只賣印刷媒體業務,即放棄brandname,認真耐人尋味。其實,肥佬黎畢竟已64歲,面對電視和動畫這些新業務尚未止血,雄心壯志的他確可能趁業務還值錢,出售套現,放手一搏。
面對鋪天蓋地的反國教,加上梁特首頻出招,將於本週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反成次要,究竟是政府不想推高投票率,還是參與選舉的候選人無甚看頭?報章無報導,幸好網上欣賞會計界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論壇,由4人搶一席。這個議席原由陳茂波擔任,而今日他已晉陞為發展局長,過去亦有李家祥做政協,可見這個席位前景有多秀麗。
人稱「會計界黃子華」的林智遠(Nelson)獲陳茂波抬轎,但偏遇局長經營劏房,難怪有會員問陳局長事件會否影響會計師形象時,連Nelson也話:「有些會計師同我講:『譁!陳茂波累死你!』」但Nelson話同陳局長係好朋友,但有錯就要指正佢,維持專業形象。其對手黃宏泰立即插一把,話對方現在同陳局長劃清界線,但敬告師弟政治承擔好重要,唔好贏就自己叻,輸就人哋累之類。
另一可愛候選人非陳普芬莫屬,自譚香文年代已競選,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今年90歲的他相信是全港年紀最大的立法會候選人,其政綱有關業界部分也別樹一格,包括大小共存,大小共榮,報章從未有小會計師醜聞;河水不犯井水,及刀下可留人!他更對如何運用財政儲備時話,最適宜又派6,000大元,因儲備多,好閒!
至於平反六四問題,來自公共專業聯盟的梁繼昌(Kenneth)話好簡單,支持平反,料不到黃宏泰又揶揄對方這不是簡單易答的問題,究竟怎樣平反呢?
論壇美中不足之處是未設互相質詢環節,謹慎有餘,卻欠火花。逢週三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99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大話東北遊(下) (2012年09月05日)

1 : GS(14)@2012-09-05 12:18:1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009&d=1836
繼續講陰謀論,查實仲可以話,將香港樓價炒得愈高,其實亦係港深融合的大方略,樓價愈高,愈有需要搵更多土地供應,相信發展新界東北及深圳河套等邊境區域亦愈少阻力。
深圳拉低香港樓價、地價,或有地產大孖沙一定唔會高興,所以好有可能在背後發功,鼓勵反陸情緒,豎起意識形態圍牆,借力守衞香港力場。國民教育及新界東北近期本港兩大熱門話題,幾年前已經開始諮詢,完全炒唔起,梁振英做咗特首之後,又可以即時反枱,香港好似變成冷戰戰場咁,用上面的陰謀論解釋亦講得通。
如果真係有呢啲陰謀方略,又實行得天衣無縫,坦白講,香港人都唯有講個服字,不過,中國規劃真係咁英明神武,唉,強國就唔會搞到一鑊粥啦。
講到新界東北發展,仲想講一個好殘酷的現實,香港地產市場好似好透明,一個個物業成交價,是但一個地產代理網可以免費任睇,不過,一旦涉及超巨型的土地轉換新城市規劃,就算所有嘢攤開曬俾你任睇,普通人可以掌握的資料,其實少之又少。
相對大型地產商的「物業資料庫」,更係999條牛對半條毛。所有人都認同規劃一個新城市,愈透明就愈好,諮詢更耐就更佳,不過,同時亦要有心理準備,有財力可以長坐、有線眼可以落寶的地產商,晨早打曬釘等收成。
好似恆基地產(012)咁,多年嚟同新界的收地公司鄉親父老合作無間,收收埋埋唔少農地,去到舊年底,新界土地儲備約4,190萬方呎,新界東北佔510萬方呎,講緊政府計劃動用400億元,買回大約2,852萬方呎土地,按比例粗略計算,恆地無需承擔樓市風險下,可以收回約70個億,當然啦,恆地買農地成本從來冇公佈。
動用公帑回收一個地區的所有私人土地,政府自己做整體規劃發展,查實仲有一個更大更具爭議先例,叫做天水圍。
七十年代尾,天水圍幾乎被長江實業(001)及華潤控股的地產公司買起咗,港英政府在1982年,實際用咗14億元,買返488公頃土地,但將最中心的近40公頃土地,留俾發展商發展,最神奇係,政府竟然加入賣地條款,限制附近的商舖供應,唔會導致發展商的商舖「在商業上不可行」。


  「…some commercial accommodation for neighbourhood shops ...... being provided only to such extent as is calculated not to render the commercial accommodation to be provided by TSW (有關地產公司) on the 38.8 hectares NOT commercially viable.」



呢個「天水圍的中與港」的故事,同後來許鞍華導演拍嗰套「天水圍的夜與霧」有乜關係,得閒再講,不過可以一提,政府早兩日終於宣佈,天水圍可以有個合法平民墟市。
呢度只係想講,政府話想用400億元收回新界東北,只係自己估估嚇的數口,仲要同大地主恆地講數,最後要用幾多錢,恆地又開出乜嘢條件,相信最後仲有好多變數。
恆地主席李兆基(人稱四叔)做香港磚頭,近十幾年明顯比唔上新鴻基地產(016)幾個細姪,不過,斷估四叔同新界收地的「艇仔」,及市區收樓的田生集團(183)好熟,除咗幾千萬方呎農地,市區舊數重建項目樓面亦有143萬方呎,收地打釘愈做愈大。
至於最近另一間舊樓收買佬金朝陽(878),亦泊埋四叔碼頭,做大坑重建項目, 政府要在舊樓重建,以及新界開闢新的住宅供應,四叔呢盤「磚頭收買佬」生意應該終於係時候收成。
四叔早幾個月,好罕有地咁上咗北京做善事,唔知同乜人見過面,不過,他接受記者訪問時,又好罕有咁,直接向政府提出梳理樓市的建議,其中包括動用部分儲備提供按揭俾市民買樓,貸富於民,仲有「年輕港人港地」,將部分單位只賣俾剛畢業的後生仔,又或者幫佢哋上車。
四叔最偉大的建議,當然唔少得免收農地補地價,等地產商可以興建低成本的小型單位,拍心口話如果農地免補地價,恆地兩年就可以推出約10,000伙,每伙約400方呎單位㖭。
三十幾年前,新界土地契約年期問題,成為英國人試探中國收回香港立場的突破口,天水圍計劃亦成為保證香港前途信心的代名詞,當年長實押咗買落呢塊奇貨可居的大魚塘,無論身邊合作股東點變,始終咬住冇放口,最後證明,就算唔計因為呢個項目而索到的政治風向,本身已經係天水圍發展的大贏家。
香港主權回歸15年的今天,政治又有變天之色,今次可以大展身手的,輪到恆地四叔?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
2 : GS(14)@2012-09-05 12:22:21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 ... 1884714762838617842



匿名2012年9月4日 下午2:19

用人海戰術替香港洗腎換血不無可能,東北遊或許就是自由行的延續
不過好唔明政府房屋資源分配同流程搞唔好,仲要煲無米粥,挖地窿鑿工廈
其實唔少二三十年屋村,基本規劃齊全,交通網絡唔差,僅樓齡較高,但長期有單位空置
呢啲公屋間格四正實用,以往一個三四百呎單位夠一個五至八人家庭住
或者如今冇乜幾多「大家庭」合資格分配呢類單位,但就多咗衛星家庭同單身人士需求
如果可以將呢類吉房一拆二,有五六百呎的甚至拆三,俾單身或二人家庭住
點都好過住出面隨時火燭唔知瓜幾件的劏房啩?
肯住劏房的,冇理由又會嫌呢類改裝公屋屈側啩?
由細到大,板間房、徙置區、新界公屋、海景豪宅都住過
查實最開心係喺徙置區赤腳四圍走,出街握拳頭,無冷氣但可以大開水喉淋身淋屋頂的日子
要塊瓦遮頭,保生命財產安全,人性之本啫,何苦越搞越複雜?
回覆
小飛飛2012年9月4日 下午7:57

劏房 = 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一如超市霸權下的阿信屋。比之板間房有獨立的廚衞,算是升級的產品。更何況是先有需求才有供應,怎麼劏房變成了洪水猛獸?批判的人要不有政治目的、腦子進水被洗,便是「何不食肉糜」可悲認知。

回覆
PandaBear2012年9月5日 上午2:47

順叔,我相信好多香港人最擔心的系東北計劃中可容許同胞在港工作。人地住深圳,為左張身份證,可以白做貼車錢住籠屋。咁搶飯碗,等於黑工合法化要拉低香港人收入同生活質素,好多人會同佢地死過。
回覆
回覆

  順叔2012年9月5日 上午9:51

  禾冇睇曬所有大東北的政府文件(單嘢講咗最少十幾年),或有錯漏,但估計好多疑慮,來自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兩年前份報告《香港邊界禁區發展策略研究》,唔使問阿桂,張志剛條契弟入得EXCO,CY都諗住搞呢幾味

  禾只係想講,力場代表的智經,之唔係一能樣講過無數深港一體化的乜東乜西,不過今日上位的唔係胡定旭,而係張志剛;唔係唐唐,而係CY而已。

  禾好想睇嚇,智經今日對新界東北發展、港深融合會有乜嘢最新意見
3 : GS(14)@2012-09-05 12:24:59



全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00

財經CAREFREE - 順叔 中遠艦隊(上) (2012年09月06日)

1 : GS(14)@2012-09-06 10:49:1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324&d=1837
今期開中國遠洋(1919),呢個行業涉及太多專業知識,不過跌到「海嘯價」,不妨望一望,當係研究筆記。
中國遠洋下面有間中遠太平洋(1199),於1994年已經在香港上市,主要做碼頭同埋集裝箱產銷租賃生意,2003年正式染藍成為香港藍籌股,到2005年阿媽中國遠洋H股上市,兩母子名稱又似,上市號碼又似,唔熟悉航運業的香港投資者,搞到唔知「貓貓狗狗」定「貓狗貓狗」。
散戶唔熟悉遠洋集團呢個央企體系,無可厚非,要瞭解中國遠洋這間公司的起點,反而係要確保自己知道,航運業係一個幾咁複雜的行業,有興趣可以是但搵幾個專業網站望嚇,例如Lloyd's List,可能發現好多意想不到的新聞。大路消息例如對沖運費期貨衍生工具的金融消息、氣氛變化令國際航線的調整,小路報導例如某國家財長換人對入口關稅的影響、熔盛重工(1101)大股東張志熔涉及中海油(883)收購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內幕交易等等等等,原來航運業人士都會留意,可見呢行幾難搵食。
好多人講到香港上市的航運股,例牌會講嚇個乜嘢「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呢個指數講緊乜,順叔只係知皮毛,講緊反映乾散貨運運費的變化,另外唯一可以瞭解的,就係呢個指數,於2007及2008年曾經衝到接近12,000點,5年時間,最近夠膽跌到只得六百幾點,一定要解釋呢個咁驚人跌幅的話,財經茄哩啡只能粗略估計,2007年前後資源價格大牛市,全球乾散貨運需求急升,不過,好似中國遠洋呢啲雄心壯志的船公司,做大咗個頭,新船柯打兼運力大增,近幾年都消化唔到,再簡單啲睇,坐船坐飛機都要面對燃料成本的波幅,不過,國泰航空(293)的貨運運費,又或者機票價錢,最少唔會5年跌95%咁誇張。
一個幾乎日日聽到的指數,查實亦大有文章,所謂「乾散貨運」,講緊礦砂煤炭等唔需要裝入「集裝箱」,堆滿一倉就可以起錨開船,亦即係話,下次如果有人同你講,「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上升,東方海外(316)前景看俏的話,就要小心的,因為東方海外主要做集裝箱貨運,同波羅的海冇乜太大直接關係。
講到呢度,又可以見到,航運最少可分「乾散貨運」同「集裝箱」兩大類,但係下面又細分各種各樣的船種,貨物種類、碼頭設施、可唔可以通過蘇彝士運河等等等等,都係船公司需要考慮的因素。
講咗咁多,大家可以想像嚇,一間好似中國遠洋的大型航運公司,在預測未來收入增長時,等如要預測全球經濟走勢,仲有5年可以插95%的乾散貨運運費變化,跟住預測嚇自己要買幾多租幾多新運力,使唔使對沖燃料成本或者運費變化,咁多變化因素,一個唔覺意,設想同現實有少少出入,可能有幾千隻船瞓喺度,依家唔係一隻二隻大眼雞,而係維修管理泊位費全部不菲的「艦隊」,聽講一隻船放落水日行夜行,燈油火蠟維修費遠低過泊在碼頭曬太陽,蝕到阿媽都唔認得。
唔怪得同樣做航運生意,和記黃埔(013)永遠只係做碼頭,做到全球最大,保證有相對穩定收入,又可以掌握到全球經濟活動的脈搏,去年中遠太平洋都有幾個億純利,佢阿媽就醜死鬼,一年營業額846億元(人民幣,下同),結果蝕咗100個億,成為最蝕錢的國企,今年上半年又蝕49個億,分分鐘可以「兩連冠」。
航運公司的外在因素難以預測,中國遠洋蝕到入肉,外行人查實亦不難睇到內在原因,例如呢間央企及管理層的「性格」。中國遠洋董事長叫做魏家福,聽講以前有廿幾年行船經驗,所以鍾意人哋叫佢做「Captain Wei」,企業掌舵人既以船長自居,目光自然遠大,所以好景嗰幾年,成日講到要建立一支全球最大的艦隊。
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11

談財經 - 胡孟青 樓市新政下的乾升風景 (2012年09月06日)

1 : GS(14)@2012-09-06 10:53:5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311&d=1837
媒體常用恐慌性買樓形容樓市。當真,新一批熱錢隨央行啟動按鈕後又將隨時襲港,地產經紀頻說盤源欠奉,賣一件少一件,屯門新盤意向呎價動輒萬二、萬三蚊,下回到天水圍、洪水橋、邊境區等難保不也會過萬,試問有誰不恐慌呢?
的確,用任何一個指標計如港元因素、通脹、以至供樓負擔比率,樓價都合理,發展商振振有辭可定價進取。有人說,買樓比買股票穩陣得多。對,相比貨幣及股票,物業大幅增發風險有限,但盲點在於物業同承受「公司風險」。投資者對股票的黑暗面仍留下深刻負面印象如企業管治、管理層圈錢,在他們眼中,一套物業既有業權保障,企業管治風險與我無關。不要忘記,購入物業後,發展商突大幅劈價去貨,以往常發生,有幾次觸發市況調整,這其實都是公司風險一種。
環顧過去廿多年,香港樓市曾經歷大上大落,幾次觸發樓市大調整,都是由外圍因素震盪所致。外圍風險一直存在,且正升溫,刻下在恐慌性買樓氣氛主導下,當然聽不入耳。我有樓,亦有意換樓,外圍風險早有盤算,但政策風險卻受不起。里昂證券早前統計指,7月報章有關高樓價的報導,每週大約兩至三篇,到8月就急升至一週有十多篇,社會聲音令政府面對壓力,但壓力卻往往令人自亂陣腳,不由自主地做錯決定。
看新一屆主管房屋政策官員的講解,反令人懷念鄭汝樺、林鄭時代,始終暫時質素高下立見。港人港地政策是好構思,但香港重視合約條文,一幅地的地契內容、發展規劃等,可用上3幾年時間,如一個等同限制買家的重要規劃政策,涉及法律條文複雜性之多,幾個月內能夠完成,有機會適用於新一季度的部分土地供應,我相信就代表我太天真了。
現屆政府新一輪樓市政策,外界彈多過讚,我反而欣賞政府暫沒有採取壓抑需求措施,要買樓而又通過銀行信貸審批,在風險自負大前提下,由他們買吧!但如市場續有訴求,而樓價長期高企不下,最怕是政府面對政策訴求循環,為政策而搞出一些政策大頭佛。坦白說,以當今官場質素,沒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
樓市上升預期不變,業主可續闊佬懶理,總之少則加價,大則封盤,一副毫不在乎態度。樓市乾升,週末、日二手樓成交僅僅數十宗甚至更少,相反價錢卻拾級而上,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事情。我不是說樓價要大跌,但試問持有多件有價無市的商品,沒有潛在買家夠膽問津,後果會怎樣?很多人認為,樓市瘋狂,業主盡佔上風,但在議價博弈中,基於一方存在不理性,嚇怕了對手,一個有賣有買的市場就不會成立,故準買家也並非一定輸蝕。
逢週二、四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12

吾知政財 - 吳仁 認股權證是甚麼? (2012年09月07日)

1 : GS(14)@2012-09-07 09:45:3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566&d=1838
認股權證俗稱窩輪,可分認購證(call)及認沽證(put);兩種證均賦予持有人權利,若認購證被持有人行使,可按該認購證內附帶的價格購入相關股份或資產;相反,若認沽證被行使,則可以既定價格沽出相關股份或資產。
認股權證可以是上市公司自己發行,也可以是其他公司(常為投資銀行)發行。
由上市公司自己發行的,通常為認購證,分為上市類(即可於港交所進行買賣交易)及非上市類(即只可於場外交易)。
以Call輪來做例子。假設現在有一些M記優惠券(假設可以輕易在市場上買賣),使用一張,便可以用10蚊(認購價)買M記售21蚊的套餐,請問此券值幾多錢?
我估大約是11蚊左右吧。
但是,如果改變銷售方式,轉為可用21蚊,買M記的特價餐,而有效期為5年,那麼這張券又值幾多錢,你才會願意買呢?
總不會是零吧?如果是零,我會即以0.01元買下,博M記於未來5年內加價幾蚊,那這就是幾百倍的回報。
人同此心,這張券最後可能要用2蚊以上(發行價)才能買下。這多出的部分就叫做溢價。
回到窩輪市場來看的話,注意:溢價不是輪商的錯,過多的溢價才是他們的錯。正如買輪無問題,買超貴的輪才是問題。如果是平價輪(好似上面所說的M記券),發行商唔出價的話,我都唔驚,大不了等到期。
此外,因為此券在M記減價時可以唔用,這也是所謂蝕有限、賺無限的特性。而當價外輪(用22蚊買21蚊的特價餐)就快到期時,這張券的價值會跌得好快;相反,當M記餐價格上升時,優惠券價格就會升得好勁。這些就是窩輪和牛熊證(牛熊證類似不用補倉的期指或孖展)最大的分別。
從上面所說的窩輪基本原理,很多人都會明,但對於計算窩輪的定價模型,對於一般散戶來說,就不太容易理解,也就是說,一般散戶好難分得出,咩叫平咩叫貴,發行商自然將理論值0.01蚊的輪賣作0.1蚊,若不幸買咗,就只能睇住個價慢慢回覆正常,最後就造成只有好好運才能賺錢的情況了。
大部分散戶買窩輪/牛熊證是買來「賭」,而不是買來投資,從賭錢的角度看,賭牛熊證對比賭輪明智,當然不賭可能更明智。但是,不要誤以為認股權證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只是一種用來賺散戶錢的賭具咁簡單,吳仁將來會和大家分享上市公司和市場莊家怎樣使用認股權證來作向上炒或向下炒的工具。

80後的財經blogger,以80後的眼光看今日的財經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