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大話東北遊(上) (2012年09月03日)
1 :
GS(14)@2012-09-03 09:30:58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9729&d=1834
今期開恆基地產(012),借呢間在舊樓重建及新界農地兩大土地供應來源的大地主,大話南西東北,就香港房屋規劃政策最近的熱門話題,提供一啲非主流的思考角度。
一個政權通常去到黃昏末日,先會變成跛腳鴨,做乜都被人鬧一餐,特首梁振英掉轉頭,甫開波已經大把人插佢,局長級人馬有人糧都未出過就要辭職落台,管治班子做又好唔做又好、向左走向右走一舉一動最後結果都係萬箭穿心,最新宣佈的「梁十招」,唔使問阿桂,又廣被批評冇料到兼整色整水。
房屋供應涉及長線規劃,大家試嚇走上財政司長曾俊華個人網誌望望,呢位兩朝財爺,由07年當奴年代開始,大時大節每年每季都發出「樓泡警告」,講你知政府有幾關注樓市供求,又話會「採取必要措施」,不過只停留在寫網誌階段,之前5年曾蔭權政府做咗乜嘢,有眼睇,講到要掘地窿鑿岩洞,臨尾先話復建居屋、檢討土地供應,未有新供應出現,已經拍拍屁股走人,當奴「做好呢份工」的「老闆」,究竟係邊個,畫公仔唔使畫出腸。
政府7月中宣佈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的試行計劃,仲有增加青年旅舍的計劃, 8月又宣佈「梁十招」,推出多項當奴拒絕採納的中短期措施,不難理解,梁振英家陣四面楚歌,唯一可以攞嚇彩,仲有幾分「民意」支持的,剩低房屋政策,得就得唔得就……唯有更加肉緊。
房屋政策得閒講兩咀,講得好聽啲,就係「政策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不過同時予人杯水車薪的感覺,缺乏長遠政策視野,暫時睇,梁振英可能吸取咗當年董伯伯的教訓,97年7月1日就掟出「八萬五」政策,就職當日已經露曬底,結果被人追住打足咁多年,梁振英新班子一開波已經進入跛腳鴨時代,選擇開牌曬冷的時機要更加小心,例如「港人港地」的政策。
「港人港地」呢個政策口號,聽落好順耳,亦配合部分香港人近來拒絕融合的心態,不過亦可能係梁振英最捉蟲的選舉期票。所謂「港人港地」,望文生義咁去瞭解,講緊在賣地條款裡面,加上限制「非港人」購買力的條款,香港的地契,依家一批通常50年,政治上的50年不變,都只係此一時彼一時的權宜之計,半個世紀,經濟週期都唔知幾多個周天(即循環),在地契上將物業買賣限制訂得太死,萬一樓市大幅回落,想賣又搵唔到「港人」接貨,可能更加捉蟲。
如果將「港人港地」呢個政策,當成限制外國資金投資或炒賣香港物業,壓抑投機性的需求,又唔同講法,甚至唔需要在賣地條款搞咁多嘢,只需要透過行政措施或者稅務條例改變遊戲規則,好多國家都有類似的資本控制(Capital Controls),內地樓市調控的「限購令」就係例子之一,香港將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投資計劃亦係例子之一,當然啦,如果梁振英推出類似的措施,限制非本地資金進出香港樓市,不難想像,可能又會被唱通街,破壞香港自由經濟的光環。
香港另一個熱門的房屋話題,叫做「劏房」,呢個辭彙出現之前,私人住宅市場的「赤貧」象徵,包括「板間房」,仲有「籠屋」,幾年前梁振英在探訪深水埗居民時,講過籠屋及板間房的存在,是香港房屋政策的「污點」。劏房講緊將一個住宅單位,合法或非法地劏成幾個具獨立廚廁的細單位,即係話,劏房的存在,查實為咗滿足對私隱有更高要求的社會階層,如果籠屋及板間房代表香港房屋政策照顧唔到最草根階層的需要,劏房的出現,即是話今時今日的香港樓市,連中產都開始「赤貧化」,咁就更加係污點中的污點。梁振英提出增加青年旅舍,以及「梁十招」有關「活化」工廈的建議,其實就係針對呢個現象,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逢週一至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