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核廢料乾式貯存 「最高標準」在哪? 台灣隱憂》核一廠除役計畫 疑點一籮筐

2016-03-14  TWM

台電擬在核一廠新建第二期核廢料乾式貯存設備,專家強調,須採用國際間最高標準。然而從台電對於乾貯設備的規畫來看,距離最高標準還有相當落差。

位於新北市石門的核一廠一號機將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停機,今年一月二十二日,台電公布「核一廠除役計畫」,全文多達十七個章節,其中關於「核廢料處理」的部分,近期成為熱議焦點。

計畫中載明,台電將在核一廠廠區內規畫新建「第二期用過核子燃料乾式貯存設施」,可貯存五七二○束的廢棄核子燃料。若加計核一廠已興建完成、尚未通過水保與環保的第一期乾式貯存設施,屆時,此地將有七千四百束的高階核廢料貯存胃納量。

「新北市絕對不可以成為核廢料處置場。」消息傳出後,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以此強烈回應;而反核團體在既定的三月十二日反核遊行中,也新增「反對在廠內進行乾式貯存」的訴求。

核電廠除役後的核廢料該放哪裡?該怎麼放?這是問題的核心。

仿效美國原地乾貯

地質、氣候相對不穩定

根據除役計畫,「用過核子燃料處理方案為先在廠內乾式貯存四十年後,再運送至廠外的最終處置場。」換言之,「廠內原地乾貯」屬於過渡性處置;台電並強調,參考國際間的核電廠除役經驗,原地乾貯是普遍作法。事實上,就連反核人士也無奈表示,核廢料是人類無法處理的難題,在過渡階段,採取原地乾貯恐怕是選項之一。

原地暫存或許可被勉強接受,但是「該怎麼放」,以台電目前的計畫內容,卻令不少專家憂心忡忡。

首先,即使國際間普遍採取原地乾貯,但若以台電經常作為仿效對象的美國薩里(Surry)核電廠乾貯設施為例,地理條件就與石門相差十萬八千里。該電廠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薩里郡,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十人,而石門的人口密度則是每平方公里約二五○人,加上地質、氣候相對不穩定,風險程度顯然遠高於薩里電廠。

因此,核一廠的核廢料即使原地乾貯,乾貯設備的材質與施作規格,都必須以國際間的「最高標準」為基本前提,不容絲毫折扣。

在除役計畫中,並未細述第二期乾貯設施的設計準則與需求,僅表示可參考先前核一、核二廠申請乾貯設施的安全分析報告。這部分,才是不少專家真正憂心所在。

舉例而言,目前核一廠的核廢料乾式貯存場,採用的密封鋼筒是使用三○四L鋼材, 三○四L密封鋼筒由多件鋼材經人工焊接(內外焊道長達五十四公尺)在台組裝而成。對此,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說,美國核管會曾說明,建在海邊的核電廠若以不鏽鋼三○四L為乾貯筒材質,因受到海水鹽分中氯離子影響,容易在鋼筒焊道出現腐蝕、裂縫。

此外,核一廠乾貯密封鋼筒的外殼厚度為十五.九mm,即一.五九公分,鋼筒總重量為四.○八公噸,這樣的規格也被核工博士賀立維認為「嚴重不足」;他表示,參考德國所使用的核廢料乾式貯存筒,鐵壁厚達三十八公分,空筒重達一○五公噸,「厚重的製造,使得它能禁得起飛機的撞擊與飛彈的攻擊。」對於所使用的核廢料乾式貯存筒採焊接方式,非一體成形,也引起專家質疑。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核廢專家澤井正子,日前受邀來台參與論壇時指出,採用焊接的金屬與混凝土護箱,除了容易產生腐蝕,焊接材料也容易劣化,因此目前國際所設計的乾式貯存筒大多為「一體成形」設計。

貯存筒非一體成形

焊接材料容易腐蝕裂化

事實上,早在一三年間,各界對核一廠第一期乾貯設施的規畫即有諸多質疑,台電當時雖陸續回應,但至今無法令外界疑慮稍稍降低,其中道理其實不難理解;首先,基於地狹人稠與多變的地理條件,台灣的乾貯必須採用最高標準規格,但僅就乾貯設施密封鋼筒的材質、厚度、重量、形態來看,顯然就已不是最高標準。

其次,從這次台電對各方質疑的第一時間回應,也讓人不免產生「態度輕慢」的觀感。在面對「高階核廢料還要原地存放四十年」的問題時,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四十年是上限……,最快十年就可移出。」但在核一廠除役計畫中,精確載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建造階段要到二○五五年才能完成,且強調「此目標時程至今仍有四十餘年」,兩者之間顯有落差。

至於林德福表示正在尋找無人島或準無人島作為核廢料終點站的說法,在台電一四年三月擬定的「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書(修訂版)」中,二六八頁的內容裡更是隻字未提。

計畫與官方說法之間的矛盾,若非除役計畫有誤,就是主事者並不清楚計畫內容,無論如何,都令人感受到台電對於核廢料的輕忽。而如此態度,遑論最高標準,更是核一廠原地乾貯的最大隱憂。

核一廠反應爐的燃料池早已飽和,台電為因應,在核一廠區內興建乾式貯存場,計畫將用過的燃料棒,存放在這裡長達40年,引發民眾憂慮。

乾式貯存

乾式貯存是將燃料由反應器廠房內的溼式燃料貯存池移出,放到一個內殼是不銹鋼,外層以水泥密封的裝置。在水泥箱的上下緣,開一組通氣孔,以空氣對流的方式,將內部不銹鋼桶的高溫帶出。

撰文 / 許家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