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MAN'S COLUMN - 江小魚 國企老總點嫖AV女優?(下) (2012年09月07日)
1 :
GS(14)@2012-09-07 09:45:54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572&d=1838
日本女性八卦雜誌《FLASH》,踢爆「中國共產黨國營企業幹部享用人氣AV女優人體盛、買春之一夜」,我閱之不禁失笑,因以日本「國情」,所謂「風俗孃」(妓女),根本不會為錢向外國人提供性服務。
不過,即使傳言無訛,純以個人研判,那班國企老總真有一夜銷魂,實情也未必如願以「嘗」!
何解?
日本女人為了生活要「服侍」外國男人,史上只有一例,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被迫接受由麥克阿瑟率領的盟軍總司令部統治之時;國家敗戰,天皇下達「聖斷」,國家前途未卜,民生凋敝,對未來惶恐不安,不少國民汲汲於求取一餐溫飽,當時在日本女性之間出現所謂「潘潘女郎」(日語音譯),指以佔領軍為對象的街上賣春婦。
和平年代以後至今,幾乎已未聞日本女人會為金錢代價而對外國男人有興趣,外國旅客一心赴日尋歡,多數敗興而回,因當地歡場規矩自有一把尺,如果你深諳日語,或許能找到門路,否則,日本國內很多酒花之地,根本索性不做外國人生意。所以丈夫旅行去日本,妻子其實最可放心!
然而,或有讀者反駁?日本媒體報導詳細,你怎可斷言國企老總赴日買春純是惡搞「老作」?
稍安無躁,留意上文我用「實情也未必如願以『嘗』」!這個「嘗」才是全文可圈可點之處。
就當消息屬實,你又怎知「扯皮條」之駐日華人為討國企老總們歡心,有可能以「贗品」來充當知名AV女優,來招呼他們也說不定呀?
實情我不知。
但是,這個世界有太多其他的可能佐證,足以使相關的估計成立。
看過電影《新宿事件》沒有?該片現實反映,目前日本黑社會生態,在日華人糾結的勢力不容小覷,加上偷渡東瀛的華人統統淪為「黑工」;下次遊日時,你不妨留意,《大紀元時報》在旺區派通街,留意報章分類小廣告中,除了代辦婚介赴日以外,細心咀嚼一些留言版,你會推敲到,有人用語隱晦地向遠在中國的家人報平安!反映當事人已成功躲在日本,並當起「黑工」幹活了。
有男人的地方,一定就會有女人。
基於日本女人不會「賣身」服侍外國人,在市場供求上,如何滿足外國人獵奇之心?東洋美容整形造詣高超,真假AV女優霎眼難分……所以,即使《FLASH》傳聞似層層,赴日公幹國企老總真有一夜銷魂,實情如願所「嘗」的,也未必是日本AV女優!我的推測已很隱約,慧黠的你應該明喇?
作者為DBC數碼「大錢台」、及高清翡翠台《小魚大茶飯》炒股節目主持
2 :
自動波人(1313)@2012-09-18 12:55:52佢啲稿我無興趣
3 :
GS(14)@2012-09-18 22:01:54個個禮拜一是寫垃圾,一是寫無聊股,一是寫垃圾股,唉
財經CAREFREE - 順叔 中遠艦隊(下) (2012年09月07日)
1 :
GS(14)@2012-09-07 09:46:3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575&d=1838
2007年,係中國遠洋(1919)的高峰期,當時人民幣兌港元啱啱一算,波羅乜海指數過萬點,中國遠洋純利近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現在市值的六成。
咁風光一刻,中國遠洋的艦隊,做集裝箱的,有144艘船舶,總運力435,138個標準箱(TEU,20呎標準貨櫃),同時擁有全球最大支的乾散貨船隊,419條,當中217艘自己擁有,總運力近3,300萬載重噸(Dead Weight Tonnage),規模可能仲大過東海艦隊。
去到今年6月底,中國遠洋的乾散貨艦隊仲有357艘,自己坐住227條,總運力同2007年相若,但仍然係全球最大的一支乾散貨艦隊,家嚇波羅乜海指數跌到唔夠1千點,中國遠洋自然蝕到阿媽都唔認得。
中國遠洋船隊規模,聽講同兩、三年前高峰期,已經少咗百幾艘,應該係租少咗,從近兩年財務數字嚟睇,應該係向母公司中遠集團租少咗船,同時做多啲集裝箱貨運、加大碼頭及物流業務投資,中遠集團仍然擁有近800艘商船,5,600萬載重噸,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可以想像,中遠集團呢間國資委樓下的央企,蝕得更加誇張,蝕到阿公都唔認得。
造船同造飛機一樣,唔係今日訂貨明天可以送到,所以中國遠洋雖然調整緊艦隊規模,但同時每年仲要為以前落咗柯打的新船訂單找數,暫時仲有18艘乾散貨船,同埋22艘集裝箱船訂單,今年預計資本開支仍會按年上升74%,至153億元。
中國絕大部分央企,都在自己地頭搵食,有阿公照住,不過航運公司的收入面向全球,可以話係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最多的「中國代表隊」,航運央企近兩年齊齊蝕到燶,既反映國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亦反映咗國企用阿公錢投資,最緊要威,好似中國遠洋在董事長「Captain Wei」魏家福的帶領之下,太過著眼於建立「全球最大」艦隊,市況逆轉時,完全冇曬轉身的靈活性,將中國遠洋同東方海外(316)比較嚇就知道,近兩年盈利雖然大跌,但未至於蝕到入肉,東方海外近年表現出嚟的,正正係一個跌過傷過的老牌航運公司的沉著及穩健。
航運央企蝕到阿媽都唔認得,魏家福上星期公佈中期成績時曾表示,已經向國務院上書,應該離不開「國貨國運」呢味,不過近年連華能(902)及寶鋼等大型國企,都開始自己建立船隊,控制運輸成本,Captain Wei的「SOS」唔知有冇人會睬佢。
阿公打救船公司,查實早有前科,不過唔係國企,而係前特首董建華的東方海外,呢個打救一家船公司同時統戰一個未來香港特首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順叔一直都好想知道,2003年長江實業(001)在權益披露新例下曝光的10%東方海外持股量,究竟係幾時落注。
董伯伯當年好想搞大香港航運,航運發展局、港口發展局、物流發展局,各自焗咗一個出嚟,但2005年腳痛之後,冇人再理呢三個乜局物局,梁振英做咗特首,新人舊風,又話要搞番香港做「航運服務中心」,開邊瓣,暫時未知,不過上個星期,聽講Captain Wei就摸咗落嚟香港同梁振英見面,一個最蝕錢的央企老總,一個面對最大政治壓力的地方領導,真係唔知邊個向邊個SOS先好。
根據梁振英之前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透露過的口風,計劃在香港搞多啲航運服務,要同倫敦拗嚇手瓜咁,中遠集團樓下,仲有一間中遠國際(517),就係提供航運服務,查實做緊乜,財經茄哩啡唔係太清楚,不過中遠集團早幾年被阿公勒令「棄陸」,撤出地產業務,帶挈中遠國際出售遠洋地產(3377)股權套現,依家仲坐住一大現金,現股價3蚊港紙左右,現金每股3個6毫4港元。中遠國際同中國遠洋唔同,唔係一盤可以蝕到入肉的生意,仲有薄利,現價計,中遠國際航運服務本業,免費奉送再每股倒貼幾毫子,先會有人要,唔通因準備大搞航運服務嗰位叫梁振英,故連累中遠國際搭沉船,變埋「負資產」?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怪獸媒體(上) (2012年09月10日)
1 :
GS(14)@2012-09-10 22:12:2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764&d=1839
如題,今期開怪獸媒體,順便睇睇壹傳媒(282)呢隻嘢,話撤出台灣印刷媒體,會「切」出乜嘢價值及變化。
2010年前特首曾蔭權拍板話搞國民教育,當時教育局長孫明揚未患上退伍軍人症,太極拳造詣爐火純青,一路耍到神不知鬼唔覺,直至2012年7月1日後,新聞價值忽然幾何級數般爆升,連炒兩個月。
7月順叔在網誌寫過一篇短文《台灣反旺中》,講緊香港反對國民教育,台灣亦熱炒「反旺中」。
香港有學民思潮,台灣亦有個「我是學生,我反旺中」的學生團體「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台港兩岸,都有學生組織發起社會運動,來捍衛原有本土價值,矛頭都係指向來自內地共產黨的赤化威脅,政治上成為火滾大熱的議題。
太旺會著火,唔係講笑的,中國旺旺(151)近年實在太旺,炒到40倍市盈率,都依然仲係有大把人追捧,市值約千二億港元,並已變身成為香港藍籌股,老闆蔡衍明晉身寶島首富,旺到內地的包裝廠貨倉火燒旺地,全世界的首富都容易成為眾人眼中釘,蔡衍明在內地搵到盤滿缽滿,在台灣更加係釘中之釘。
2008年,控制《中國時報》及中天電視台的台灣傳媒龍頭、中時集團計劃賣盤,當時盛傳有意接手的包括將台灣傳媒生態,搞到天翻地覆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兩岸統一係幾代共產黨人的最高目標之一。
香港左派一直懷疑肥佬黎同美國CIA(中情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被肥佬黎搶到寶島最大聲支咪,人哋講緊國共三次合作,美帝勢力在唱藍唱綠仲得了,結果傳聞在一班內地搵食的台灣商家支持下,蔡衍明用私人資金,收購咗中時集團,依家台灣「反旺中」的「旺中」,就係旺旺中時集團。
蔡衍明之後大肆進軍媒體,後期更加出埋免費報紙《旺報》,擺明要斷肥佬黎米路,之後仲殺到嚟香港,入股亞洲電視,爆出「吃人夠夠」名句。
中國旺旺於2008年由新加坡搬嚟香港上市,不但安渡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在內地生意愈做愈大,旺旺的股價亦愈升愈有。上升軌跡同旺旺中時的傳媒版圖完全同步,唔知係唔係因為中港台澳的廣告,日又「旺旺」,夜又「旺旺」,定係蔡衍明變身傳統大亨之後,統戰價值突然直線上升,從此在內地做生意政通人和,得心應手。
同樣「巧合」的,包括台灣前女首富、HTC老闆王雪紅,唔知幾時開始,又會對香港的電視廣播(511,TVB)咁有興趣,將鏡頭再拉大點的「巧合」,仲有近年愈升愈有的香港上市公司,好似旺旺、康師傅(322)以及統一企業中國(220)等,都係台資企業,好似八十年代,香港前途談判期的地產大孖沙咁,近年台灣商家在內地發展,又好似特別長袖善舞,「巧合」啫。
蔡衍明話人哋「吃人夠夠」,自己亦唔細食得去邊,舊年旺旺中時收購台灣主要有線電視網絡中嘉,終於搞出過大頭佛,台灣開始出現反對「媒體怪獸」的情緒,擔心旺旺中時壟斷媒體,寶島只剩低「旺旺」一種聲音。
可以想像,如果台灣人眼中,親陸陣營的「代言人」,唔係日日夜夜「旺旺」聲、在內地賺到笑的蔡衍明,所觸動的抗陸反彈未必咁大,唔會咁驚旺旺中時出賣台灣的本土利益。
今年初台灣大選,蔡衍明在美國華盛頓接受訪問時,放低幾句類似兩岸統一乃大勢所趨的言論(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unification is going to happen sooner or later),美國佬講開中國,當然會提「六四」,蔡衍明又講咗句類似當年冇死咁多人的回應(I realized that not many people could really have died)。
蔡衍明後來去信《華盛頓郵報》抗議報導失實,不過,如果樣樣嘢可以一句到尾講到清楚明白,就唔會有政治口號,蔡衍明訪問出街之後,八九年北京學運領袖王丹等,發起抵制旺旺中時,搞嚇搞嚇,變成最新的反旺中、反媒體怪獸運動。
下回再續。
A股北望 - 宣震 維穩行情來了 (2012年09月10日)
1 :
GS(14)@2012-09-10 22:13:2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767&d=1839
在上週五,內地A股市場出現久違的大漲,上證綜合指數飆升75點,重回2,100點之上,而深圳成分指數的漲幅更是超過5%。
上漲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維穩。在上週,媒體傳出中國證監會召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維穩工作視訊會議,正式提出「維穩」,同時監管部門希望,能夠尋找到「中國股市上漲的理由」。與此同時,發改委在上週三和四連續批出城軌、公路等幾十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總金額超過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我之前說過,A股走強的前提,是基本面或政策面發生了良性的改變,基本面是指經濟見底;政策包括兩層含義,或者是貨幣政策開閘放水,或者是針對股票市場的一些實質性扶持政策。
在這3個條件中,從週日公佈的8月份工業增加值和PPI(生產者價格指數)這兩個數據來看,經濟見底跡象不明顯,但在另外兩個方面,卻在上週出現了實質性的變化。整個週末,我看到內地有大量的評論對發改委的開閘持批評態度,認為是飲鴆止渴,會重蹈08年4萬億元的覆轍。我沒有那麼悲觀,也並不認為這些批評特別有道理。如果再不開閘,經濟硬著陸幾乎不可避免,這後果是目前的執政當局無法承受的。
另外,在這逾萬億元的大型投資中,半數是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在交通擁堵已經成為各大城市通病的今天,城軌可以算的上是「民生工程」,不能以地鐵不賺錢來否定它,因為這是公用事業,不賺錢是正常的,在世界範圍內,除了香港地鐵之外,全世界絕大多數城市的地鐵都在虧錢的。
「要發揮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性資金支援」,之所以加上引號,因為這是國家主席胡錦濤在APEC會議上的最新表態。
當然,這種爭論很難有甚麼結果,這裡不展開,還是回到A股。既然政策已經發出明確的維穩信號,那麼,我之前一直在說的十八大之前的「維穩行情」已經展開。即使真的是悲觀者所說的是「飲鴆止渴」,從現在開始到十八大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也是相對安全的交易時段,上週五陡然放大的成交量,同樣顯示出場外資金對本次反彈的認同。
至於十八大之後的走勢,我現在不做判斷,我想等看了十八大報告後再做決定。不過,如果路透社關於副主席習近平與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長子胡德平會談的那篇報導屬實的話,十八大之後,A股或許也未必如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悲觀。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怪獸媒體(中) (2012年09月11日)
1 :
GS(14)@2012-09-11 23:57:3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0938&d=1840
財經茄哩啡唔係太熟悉台灣的傳媒生態,旺旺中時收購咗中嘉的收費電視網絡,會唔會變成一個跨平台的「媒體怪獸」,暫時下唔到判斷。
不過,在互聯網上可以搵到有關「反旺中」的資料,包括台灣年輕人在社交網站的留言,則唔難發現,「反旺中」之所以針對蔡衍明,在於佢係擁抱內地發大達的「代言人」,唔妥「媒體怪獸」背後的社會情意結,用最簡單的地球話講,就係抗拒同內地行埋,甚至統一的情緒。
2004年台灣總統選舉,爆出「兩粒子彈」,最後陳水扁贏半個馬鼻冧莊,當年藍綠兩營支持者,拗到面紅面綠,聽聞搞到朋友反目、夫妻離婚收場都有之。
近來都有聽見啲香港後生仔女講,因為國民教育呢單嘢,同屋企鬧到家嘈屋閉,同8年前的台灣似曾相識,因為港台兩岸都面對同一個分裂性的「本土」議題,台灣叫做「兩岸統一」,香港主權已經回歸強國,叫做「中港融合」。
客氣啲講句,叫做「抗陸」,唔客氣咁講,則叫做「反赤」。用咩字眼都好,大家明就得,反國民教育、反新界東北規劃、反放寬自由行,底層都有同一脈絡。
唔係間間公司可以將意識形態包裝成商品,傳媒可能係少數例外,但好多時最終只會變成票房毒藥,睇睇香港幾份左派報章的銷路就知道,不過,如果可以緊扣社會脈搏,甚至將唔少人都未發覺的情勢宣之於口,推動成為趨勢,就可以成為例外中的例外。
壹傳媒(282)正正係炒作社會議題的高手,例如在今年初廣東道名店的「禁攝風波」,最初本來著墨於地產霸權名店霸道,鏡頭筆鋒一轉,就吹咗個反對歧視香港人的小型社會運動,跟住「反蝗論」就算未成主流,最少變得非常流行。
壹傳媒是極少數在港台兩地都有一定聲浪的傳媒機構,順叔近年好少睇報紙,有心人或者學者、學生可以做個「Content analysis」,在台灣的「反旺中」運動,以致香港反國民教育運動當中,壹傳媒應該都係最出力的傳媒推手。
因此,中國共產黨看在眼裡,自然好似某位廣東官員(唔記得咗邊個)喺今年人大政協兩會期間,談及「雙非孕婦」問題時所講,有「個別別有用心的傳媒」挑撥離間,破壞「中港人民感情」。
但係從市場角度出發,抗陸、反赤的意識既然有觀眾,作為傳媒,又冇理由唔捉住呢件「商品」,坦白講,唔係香港樓價奶粉炒到咁貴,生活冇屋住,生仔冇床位,死人冇地葬,內地人分薄香港資源的「蝗蟲論」,根本唔會有市場。
你試嚇在2003年打個招牌「港人港地」,叫香港人反對自由行,睇睇當年有冇人睬你?
壹傳媒旗下印刷刊物,今日都仲係一盤每年賺幾億港紙的生意,可以在台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顛覆原有傳媒生態,而殺出自己一條血路,冇人可以否定壹傳媒的內容的「市場價值」。
中國共產黨有個統戰部,邊個支咪愈大聲,愈可以叫得郁更多人成為統一陣線的同志,當然愈有「統戰價值」,例如中國旺旺(151)在2008年後,大肆進軍傳媒業,市值已經升咗幾倍。
套用同一個「估值」方法,又或者可以用嚟推算一下,壹傳媒如果撤出台灣的印刷傳媒業務,可以切出一個乜嘢價值。
今年4月初,台灣傳媒傳得好行,話黎智英有可能出售台灣的業務,當時壹傳媒曾經發出股價異動通告,否認有關消息。不過,空穴來風,上個星期,壹傳媒在冇乜股價異動之下,發出自願通告,同投資者講,獲得獨立第三方接洽,有意購買壹傳媒在台灣的印刷媒體業務以及若干資產,包括收費及免費報刊,但冇講蝕到入肉的電視及多媒體業務,交易仍在「初步磋商階段」。
下回再續。
http://caijingcarefree.blogspot.com/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怪獸傳媒(下) (2012年09月12日)
1 :
GS(14)@2012-09-12 22:09:2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1131&d=1841
壹傳媒(282)上星期宣佈可能出售台灣印刷傳媒業務之後,股價反彈唔少,最新市值大約17億元。
本港其他傳媒股,如靠免費報紙廣告收入食胡的星島新聞集團(1105)、專做中文財經資訊的經濟日報集團(423),甚至喺唔少有錢人士眼中,奇貨可居的最大英文收費報章南華早報集團(583),派息都同樣慷慨,但市盈率都只係個位至低雙位數字。
乜嘢CEPA中港經濟融合,屍爬咗近10年,最開心的一班人,查實係一眾香港男星女星影星歌星明星奀星,老共對香港娛樂圈北上搵人仔,舉曬五肢歡迎,呢個查實係促使兩地融合最高套路,不過新聞傳媒,好可能係最後一個開放的「專業」,所以香港上市傳統印刷新聞傳媒,到依家都只係一個700萬人口市場,大部分都已經變成細細粒的冷門股,細細注收嚇息,又可以博嚇邊位傳媒老闆因為政治上反枱、或者退休想套現的賣盤機會,不過整體嚟講,市場已唔願意俾傳統印刷傳媒太高估值。
台灣報業亦唔好得去邊,最大的價值,在於兩岸統獨中間的統戰價值,台灣對上一次出現有影響力的報業資產賣盤,是2008年的中國時報,中國旺旺(151)老闆蔡衍明接貨,結果接出個台灣首富,如果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真係想賣,排隊接貨的人龍應該唔短,傳嚇傳嚇,傳到電訊盈科(008)主席李澤楷都係洽購中的買家之一,李澤楷有爹哋科水千幾億銀買玩具,相信買台灣壹仔綽綽有餘,以香港近排共產黨與地產黨、政商媒之間的重組整合之勢,機會可能仲唔細。
至今年3月財政年度,壹傳媒虧損約2億元,已連續兩年冇錢賺,連續4年冇派息,電視及多媒體業務,期內虧損接近12個億,較之前擴大兩倍有多;同期現金淨流出5.2億元,不過期內作價1億美金出售動畫製作業務俾肥佬黎,冇咗呢筆變相大股東注資的非經常性收益及現金收入,壹傳媒其實處於一個一年燒超過10億現金的狀態,壹傳媒平時得罪人多,唔知除美資銀行,有幾多間銀行肯借俾佢,殘價批股集資就算有人接,集資十個億只可以燒一年,又大幅溝淡肥佬黎及員工認股權權益,亦唔係辦法。
壹傳媒上個財政年度,港台兩地印刷傳媒業務,盈利貢獻接近6億銀,冇拆細到台灣賺幾多,只係透露咗《台灣蘋果日報》盈利近兩個億,香港啱啱開始搞免費報章,應該仍在虧損階段,台灣應該好賺啲,保守啲計條婆乸數,當台灣印刷傳媒業務盈利約3億元,市盈率10倍計,盛惠30億元,已遠遠超過壹傳媒市值,呢度仲未計算,如果多個一位台港大孖沙排隊,幫內地將台灣壹仔收復於統一陣線旗下可能出現的併購溢價,如果係咁,呢筆「揞口費」會更和味。
對於壹傳媒小股東嚟講,更加好的消息取決於壹傳媒會唔會全面撤出台灣,連蝕到喊燒到燶的電視業務都摺埋,暫時冇乜呢方面消息,有興趣應該望多啲台灣壹仔員工,在各個傳媒平台有冇風聲表現出來,台灣傳緊肥佬黎有意放售早年買落的地產物業,肥佬黎及壹仔暫時全面撤出台灣,似乎唔係空穴來風,講到尾,肥佬黎因為政治立場被迫變賣家當,已經早有前科,多年前的佐丹奴(709),就有同一軌跡。
壹傳媒世紀初進軍台灣,正值第一次政黨交替藍綠變天之時,當日香港社會主流意見,要同內地建立更緊密經濟關係,時移世易,今日國共兩黨好似好啱咀型,輪到在台灣搞分化冇乜市場,壹傳媒在台灣的電視落唔到地,反旺中最旺一次公眾集會都谷唔到1萬人上街,就知道就算馬英九政府冇特別針對壹仔,台灣人亦都唔係咁聽肥佬黎支笛,壹仔淡出台灣後,可以集中精神回師香港,發掘及鼓動有「市場價值」的社會情緒,大煲特煲。
今時今日的香港,邊個傳媒唔係怪獸,如果地球存在絕對新聞自由,咁一個二個對傳媒資產好有興趣的大孖沙,個個都好熱心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囉。話說回頭,如果壹仔在台灣都生存唔到,反而可以在回歸強國15年的香港立足,為香港自由空間擔心到人間煙火都食唔落的人,可以稍稍放心了。
人在中環 - CK 努力以理服人 (2012年09月12日)
1 :
GS(14)@2012-09-12 22:10:14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1085&d=1841
有朋友跟我說,這幾天被幾個「朋友」在facebook上「unfriend」,原因是他在facebook提出「支持國民教育」的立場。朋友跟我說,本來他對這議題的立場不算很清晰,但這幾天被人「unfriend」後,立場頓時變得明確,由「傾向支持」變成「非常支持」。
朋友的「遭遇」,讓他對這議題的立場「改變」了。我跟他說,任何政治議題不論正反雙方,總會有立場相對激進的人,特別當一個議題有許多討論,大家的情緒都很高漲時,這種情況更明顯。但若一個人將辨別是非的焦點,太過聚焦在少部分比較不理性的支持/反對者的行為之上,反會影響自己對該議題的判斷能力。
我屬於反對推行國民教育科的其中一人,面對有些立場不太清晰的朋友,我儘量希望跟他們講多一點事情始末及反對理據,好讓他們有更充份資訊去判斷。我相信朋友們對此事立場不很清晰,源自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無足夠瞭解。我們唯一可做是給他們多一點解說,多一點分析意見。至於最後他們會否相信你的說話,又或認同你的立場,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像這種敏感的政治議題,正反雙方在輿論上的競爭異常激烈。若希望自己相信的一方能得到最終勝利,就更要表得冷靜和克制,努力用理據去說服別人。週三、五刊登
人在中環 - CK 我們其實不怪獸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2:5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554&d=1849
【am730專欄】 我以前未有小朋友時,也常常笑那些香港的父母對子女太緊張。孩子才一兩歲,就帶他們去上形形色色的「興趣班」和「學習班」。我以為這些父母大概個個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在入學前,能夠快人一步學到更多,讓他們能考進名校……總之,我以為一切一切都只是港式虛榮心作祟。
現在我也為人父親,我的角色由從前「恥笑」那些怪獸家長的旁觀者,轉變成為「被恥笑」的其中一員。是的,我在孩子一歲半左右就「迫不得已」讓他上了好幾堂興趣班,我偶然也會搞不清楚,到底今天囝囝是上游水班還是音樂課。
我那些沒有小孩子的朋友都笑我,才兩歲人仔就把囝囝送去上學,我還不是虛榮心作祟,想把兒子好好訓練,讓我能在朋輩面前炫耀一番?OK,我實在不能怪他們,事實上我在未為人父親前,何嘗也不是這樣想?實情是,小孩子的精力旺盛到不能想像,你如果沒有足夠的「節目」,讓他去好好消耗一下,到了晚上,恐怕大家也冇覺好瞓。我在興趣班上跟許多其他家長聊過,他們把孩子送來上課,動機絕大部分也是如此。我們總被人誤會是望子成龍,但其實大家都只是希望把孩子多餘的精力好好消耗一下。在消耗的同時,假如他們能夠學到一點點東西,那就已經是Bonus了。
不能否認的,是我們其實都有點懶。要消耗孩子的精力,最簡單的方法,其實可以自己帶他到公園喪跑兩小時。我們選擇將這份工作「外判」,若然你怪我懶,我也只能坦白承認。
週三、五刊登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太陽浮雲(下)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3:3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10&d=1849
【am730專欄】明明已經係2012年,到2015年止的「十二五」規劃,仲一個二個爆出嚟,出咗街有時又唔知去邊度搵,咪話唔煩。
呢啲大部頭文件,對瞭解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其實好有幫助,好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咁,如果對香港幾隻大陽能股有興趣,搵嚟望望冇乜蝕底。
求其搵樣簡單啲數字去講,根據呢個最新「五年計劃」,由於要將光伏應用出口變內需,就要加大太陽能發電建設,之前5年狂炒水電風電,未來幾年應該炒多啲太陽,發電量建設規模,會由2010年的86萬千瓦,提高到2015年的2,100萬千瓦,當中差唔多一半係太陽能電站,一半係「分佈式光電發電系統」,前者講緊大項目大電廠,賣俾電網點計數十劃未有一撇,可暫時唔理,後者講緊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公共設施等的建築物屋頂,放幾塊光伏電池,搞嚇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咁。
依家已係2012年,「五年計劃」在2015年結為止,即係有1,000萬千瓦小型光伏發電系統,會在未來3年落地開花,去到2020年,建設規模將增到2,700萬千瓦,佔全國光伏發電54%。2020年太長遠,不過可見到最新政策思路,已由之前的「大大大大」項目,變成分散式小型蚊型項目,更加實際,亦更配合世界潮流,其實係好事。
香港掛住「太陽」兩個字的股票,隨口都數到三四隻,順叔唔熟,唔講咁多,反而有隻保利協鑫(3800),可拎出嚟講嚇。
呢隻嘢在07年11月香港上市,當時大市仍旺,一隻集資十零個億的新股,冇乜人留意,到今時今日,香港散戶可能都唔知道佢老闆朱共山係邊個,因為佢幾乎從冇接受傳媒專訪,招股時亦冇話好似其他上市公司咁招搖過市,就好似間公司唔關佢事咁。
不過保利協鑫既然掛住「保利」個招牌,肯定唔係善男信女,5年前掛牌之時,堂堂保利集團董事長、鄧伯爺個女婿賀平,亦親身到賀,保利協鑫董事局當時已星光熠熠,坐住唔少保利集團高層,其中一位執行董事,叫姬軍,已故港澳辦主任姬鵬飛之子,連非執董都咁猛,有位羅志祥(Ryan Law),摩根士丹利Principal Investments(直接投資)高層,幾乎成個董事局,都係在06年上市前一年,先加入保利協鑫,臨時拉夫食大茶飯。
保利協鑫上市時,由招股文件到香港傳媒,冇人提過一隻「硅」字,當時該股定位,叫做「中國最大的外資獨立熱電廠(即發電及供熱)營運商之一」,「外資」即係民企,五大國企電廠已霸咗四成以上發電總量,計埋其他地方政府控制的電力公司,民企其實冇乜搵食空間,當時的電廠,更因為煤油價格高企冇啖好食,保利協鑫早期竟可殺出一條血路?
當時保利協鑫亦冇講過乜嘢太陽能光伏業務,香港投資者更加好少人留意,朱共山自己個袋,原來收埋咗一個聲稱亞洲最大多晶硅項目——江蘇中能光伏,如果冇估錯,當年朱共山及保利集團,本來想將多晶硅業務拎去美國上市,保利協鑫只係第二手準備,美國證監會亦未必對有中國軍方背景的企業咁鬆手,結果在09年上演大茶飯。以一隻廿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蛇吞歌斯拉式作價263億元,收購朱共山的多晶硅項目,由一間民企電廠,變身成為中國光伏業龍頭,其後更加巴閉,引入中投,成為得到中國主權基金祝福的極少數港股。
今期太忙,閒話家常講咗幾咀保利協鑫,唔係話佢抵買,而係想講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背後有好多普通散戶睇唔到的關係及故事,掌握唔到管理層或主要股東的動機,最好唔好掂,遲啲有機會再講。
STARMAN'S COLUMN - 江小魚 華大地產禾稈冚珍珠 (2012年09月21日)
1 :
GS(14)@2012-09-22 12:34:02幫朋友唱好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22606&d=1849
【am730專欄】習近平終於現身,稍前我以為該因素是股海隱憂之一,現在似已釋疑?不過,十八大還未定出日期,總之,權力執位未有定案,政策也難有正面大動作,這條尾巴將續拖港股後腿。
前特首「老董」透露習近平「毫無疑問會接班」,既然一切按原來劇本安排,最近氣氛這般波譎雲詭,又怎解釋?明顯地,事件透出領導集團間權鬥嚴重,按坊間所謂潛規則,有些話不能明言,即缺乏透明度,無權知情,等同害苦人民!畢竟,百姓只求安居樂業,卻沒必要為國事擔驚受怕!日本國有化「尖閣諸島」(釣魚島),事件已扯進貿易戰,這種發展其實值得「可喜」,因幾乎已可判定,今次日中兩國沒有交戰可能,台海將會和平。因燒到做生意這瓣,仗又怎會打得成?至於事件如何收科?我以為聯合國或將成關鍵角色,惟結果卻未必符中國意願。過去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累計收受日本天文數字經援(近年因應中國漸見強大,日本對華貸款已取消),感謝也沒一句。今後日資若全面撤出中國,亦必累及內地相關環節企業,內地失業率將無法想像。所謂「抵制日貨」固然凸顯支持者愚昧無知,惟篇幅所限,下周再論所謂「反日」。
近期不少土炮地產股均見大升,因內房企業積極來港尋「殼」,霎時隻隻變得奇貨可居。買家如何揀「殼」?其一最好是該股份名不經傳,街外沒甚人留意,才方便幕後議價及策動行事。散戶能否揀得正?都係老土一句,考你眼光。
華大地產(201)雖未必係「殼股」之選,但凡事都有可能,何妨加點幻想?該股截至6月底中期營業額2.15億元,增32.3%,純利倒退43%至2.2億元,因物業重估盈利下降,投資物業收益穩定,估值偏低,最新每股資產淨值(NAV)達0.79元,資產總值84億元,現價折讓仍極大。
華大旗下酒店及商廈全屬優質物業,主席鄭啟文曾指長遠將酒店分拆上市,現旗下已有多個新酒店項目落成及上馬,加上新會計準則,酒店資產是以成本價入帳而無作公開重估,酒店資產值被嚴重低估。華大業績一向交足功課,鄭啟文及其妻李佩玲共持約71%,貨源極度歸邊,一爆升浪可謂任其點舞,故升及其NAV一半,股價已見0.4元!
作者為DBC數碼「大錢台」、及高清翡翠台《小魚大茶飯》炒股節目主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