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主题:国产动画明星喜羊羊是披着原创外衣的狼?


From


http://bbs1.greedland.net/topic_view_topicId1131366_page4_forumId8_sortId0_enterSortId0_forumPage1.html


  一提起喜羊羊,很少有人不知道它的名字,特别是今年,媒体几乎天天都在进行 狂轰乱炸,它俨然已经成为了国产动画的领头羊。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创动力)推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及电影,自播出以来, 风靡大江南北,深受广大动漫爱好者的欢迎,“喜羊羊”俘获了男女老少许多人。电影《牛气冲天》票房收入接近一亿元,各类图书盘片和衍生品在市场上热销,就 连国际巨头肯德基都乐意与它进行合作,中国农业银行还在全国发行“金穗喜羊羊与灰太狼联名卡”。特别是原创动力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将这一品牌 成功衍生至传统玩具产业,带动了相关玩具产品的热销,给经济寒冬里相对低迷的国内玩具行业注入一股暖流,电影和舞台剧的相继推出,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和喜爱 上了“喜羊羊”。其有关人士在前几天举行的2009张江文化创意产业论坛上,更是坦言喜羊羊目前已经帮助企业实现了盈利。对于喜羊羊这一作品及其公司的品 牌价值,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一国产动画品牌肯定很值钱吧。可事实并非如此。

◆国产卡通明星喜羊羊竟是香港货

以 前我一直以为喜羊羊是国产动画,突然听别人揭穿了它的老底,我还一时反映不过来,敢情我还真是太傻太天真了。这个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我还是头次听 说,自己起初并不相信,在网上查了半天资料,不得不感叹自己原来被欺骗了这么多年。事情还得从昨晚的聚会说起,昨晚约了几个圈内好友在巴利岛吃饭,在聊天 中先是听说原创动力准备在明年春节推出第二部电影《虎胆羊威》,后来听说喜羊羊莫名地被贱卖了。这种故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起初还兴致勃勃地听众人八卦, 后来看着大家的眼神,发现向来标榜先知先觉的我被人BS了。饭后回到家二话不说,开机上网,连BF也懒得搭理。我查我查我查查查,今天非得做一次柯南,搞 清真相不可。

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找到了权威可靠的信息,不过越看疑问越多。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披露易网站上公布的信息,智库媒体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73)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其已发行股份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智库媒体和原创动力的关系可谓相当微妙,一 直遮遮掩掩地进行文饰。为了能够说清楚,还得需要追溯历史从头说起,这样层层剥离才能让人更好地看清真相。

◆雷死人的100港元公平合理交易

6月23日,智库媒体与买方Chen Wei Dong先生就旗下两个公司出售事项签订协议。智库媒体售出Datewell和CPE Program两大公司,而交易代价仅仅为港币100元。千真万确,我没有少写几个零,只有100元,价格还是象征性的。并且智库媒体还要转让给买家两笔 合计为35,067,097港元的所谓“股东贷款”。

我自信向来很有定力,结果还是被这一史上最公平合理的交易雷倒了。100港元, 相当于90元人民币吧,这点钱算什么呢。去东方明珠或野生动物园玩一次都不够,差不多相当于买一瓶便宜点的OPI指甲油。天啊,90元就能买两家不错的公 司(以及附送二个子公司),敢情败金的我每天光在吃喝玩乐方面就花掉了可以收购十多家公司的钱啊。这么一个低得不能再低,自己都承认是象征价的估值和交 易,智库媒体居然声称,“公司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认为代价属公平合理”。凡商人都会唯利是图,公司一向追求投资的最大化回报。就算是不良资产, 也不至于这么一个地窖价吧。虽然Datewell和CPE Program两大公司看上去账面上是亏损的,但只要花100港元就能买下来,上市公司还附带上三千五百万元的贷款,公司经营下去应该不成问题啊。可惜我 知道的信息太晚了,不然的话,别说是100港元,就算是101港元我也买得起啊。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头上呢?从商家逐利的角度来推测,按说是多卖一 分是一分,为何不搞个拍卖啊,出价高者得之,这种双方你情我愿、皆大欢喜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像这么“不良”的资产,别说是两家公司,智库媒体卖多少 家,我买多少家,就算我再月光,把家底变卖一下,一次性批发它个几千家公司还是可以的。如果事先信息公开透明,有张三李四和Chen Wei Dong进行竞标抢购Datewell和CPE Program,试问智库媒体会卖给张三或李四么?

◆智库媒体收购和出售Datewell的前前后后

2006年11月23日,智库媒体宣布以550万元(发行新股方式)收购同年6月份新成立的Datewell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并全资持有 Datewell旗下的Creative Power Entertaining Company Limited(于香港注册,中文译作原创动力娱乐有限公司,简称CPE)和广州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并持有Datewell旗下Slightly Off Beat Animation Entertaining Limited(中文译作轻轻敲打动画娱乐有限公司,简称SOBAE)51%的股份。收购前,苏永乐和卢永强分别持有Datewell的51%和49%的 权益。收购完成后,Datewell归智库媒体所有,苏永乐和卢永强分别持有智库媒体增发新股后41,034,600股(占8.47%)和 39,425,400股(占8.13%)的股份。




而到了Datewell出售时,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在官方架构图却写为香港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中国注册)却变成了 Datewell通过只占有69.44%股份的智库媒体(香港)有限公司(余下30.56%权益由独立第三方持有)持有。CPE公司不见了,智库媒体却在 2007年3月新成立了一家全资附属的CPE Program,并通过它于2007年4月收购了所谓的“独立第三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50集电视卡通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版权,代价 为1500万港元,智库媒体向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为数6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及支付为数900万港元的现金。智库媒体声称,卖方广东原创 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其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独立第三方,与智库媒体或其任何附属公司之任何董事、高级行政人员、管理层股东或主要股东或彼等各自之联系人 士概无关连。然而当时苏永乐和卢永强均刚刚在3月29日获任为智库媒体的执行董事,且两人在3月份分别抛出1700万股和1000万股股票,至收购《喜羊 羊与灰太狼》150集版权时还分别持有智库媒体18,034,600股(占3.454%)和29,425,000股(占5.635%)的股份。



◆原创动力N家公司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初步统计了一下,智库媒体在各类官方文件中提及的带有“原创动力”字眼的竟有6家公司:Creative Power Entertaining Company Limited(于香港注册,中文译作原创动力娱乐有限公司,简称CPE)、CPE Program Distribution Limited(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中文译作原创动力娱乐节目发行有限公司,简称CPE Program)、广州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收购Datewell时的附属公司名称)、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出售Datewell时的附 属公司名称)、香港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却又标明在中国注册,在国内纳税)、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50集《喜羊羊》动画片版权卖方)。 说实话,我对这些公司都不太熟悉,但根据文件本身的逻辑关系来推断,广州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和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应是一家公司,大概是笔 误,或者是后来改名;香港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概就是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因为每次提及都是在中国境内(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中国香 港特区)注册,适用国内税率。最后的焦点问题是,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和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究竟是一家公司还是二家公司?如果是两家公 司,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智库媒体附属公司一览表(部分)  来源:《二零零九年年报》

名称
注册成立/营运地点
实际拥有
拥有权益百分比
附属公司拥有
已发行及实缴股本
主要业务

Datewell Limited
英属处女群岛/香港
100%
100%
-
100美元
投资控股

CPE Program  Distribution Limited
英属处女群岛/香港
100%
100%
-
1美元
暂无业务

智库媒体(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
100%
-
100%
100港元
市场推广及分包特许经营

Creative Power Entertaining Company Limited
中国
100%
-
100%
50万港元
市场推广及分包特许经营



注:Creative Power Entertaining Company Limited为在中国注册成立之外商独资企业。

上表仅列出对智库媒体业绩、资产或负债构成主要影响的主要附属公司情况。

    

◆从苏永乐和卢永强来推测“原创动力系”瓜葛

毫无疑问,苏永乐和卢永强是Datewell及其附属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CPE和Slightly Off Beat的创始人,在被智库媒体收购后同时成为了智库媒体的股东、执行董事。按照官方资料,苏永乐为智库媒体执行董事及附属公司Datewell Limited及Slightly Off Beat Animation Entertainment Limited的董事。自2006年起,苏先生加盟香港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卢永强为智库媒体执行董事及附属公司Datewell Limited、Slightly Off Beat Animation Entertainment Limited及广州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董事。

据香港《经济导报》2007年第8期(2007年02月12日岀版)对苏永乐 的专访,详见《未来动漫是中国天下——访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席苏永乐》,文中大谈国内动漫市场如何如何。另,根据《深圳特区报》一篇题为《《喜羊 羊》缘何喜洋洋》的文章,文中均提及到两人,并称——“2004年,编剧出身的香港人卢永强获悉国家广电总局要求1/3以上的省级和副省级电视台要开办少 儿频道,国产动画片的播出量不应少于动画片播出总量的60%。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一举措将唤醒沉睡许久的国产原创动漫行业。于是,他在广州创立了名为“原 创动力”的动画公司,投入了中国的原创动漫大潮。”“原创动力动画公司的董事长苏永乐在玩具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他对动漫衍生产品如何“适销对路”有 着独特的敏感。”

在Google上搜索卢永强时,发现包括央视《对话》、《南方周末》等在内的众多国内权威媒体报道至少有数百条检索 记录对卢的身份一致称为: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我看到这儿,还怀疑媒体搞错了,经打电话问了圈内的一众好友,大家众口一词:广东原创动力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永乐、总经理卢永强。甚至还有人把手中的名片发给我查看,千真万确,我无语了。至此看来,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就是广东 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即便两个公司都存在,那也一定是盘根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

◆难以理解“不差钱”的智库媒体忍痛割肉

如今,喜羊羊的品牌影响越来越大,为版权所有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业回报,然而正当喜羊羊如日中天之际,智库媒体为何在忍痛把这一下金蛋的母鸡卖掉呢? 先看官方公告《出售于DATEWELL GROUP 及 CPE PROGRAM DISTRIBUTION LIMITED 之权益》:“根据本公司于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之未经审核财务报表,Datewell Group之负债净额约为22,470,000港元及CPE Program之负债净额约为15,014,000港元。鉴于过去两至三年之业务及市况持续困难,本公司无法产生足够现金流应付营运开支,加上创意开发以 及产品宣传及推广之资金支出庞大,本公司难以在该业务上,特别是在妥善保护其最大市场——中国市场之知识产权上作进一步投资。董事认为,出售事项符合本公 司及股东之整体利益。”

出售理由看似非常充分,业务持续亏损,Datewell Group连续三年来分别亏损97,000港元、10,483,000港元和22,470,000港元;CPE Program连续二年来分别亏损2,884,000和15,014,000港元。很难相信,喜羊羊这样的项目会让这两家公司亏损这么多,就算真的亏损相 信也是暂时的吧。春华秋实,傻瓜都知道动画业的投资周期比较长,早期投入比较大,到了中后期则可坐等收益了。而智库媒体在喜羊羊及原创动力步入佳境之际, 却把养大了的肥羊供手让人,并振振有词“出售事项符合本公司及股东之整体利益”。而在此前却是一直对此看好,并预期很快就能取得大收获呢。拿一份最新文件 来说,智库媒体在今年2月27日发布的《二零零八/二零零九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称:“本集团先前在动画角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投资已证实可取得成效。 国内制作的相关动画电影于农历新年档期在多个内地城市上映,大获好评。本集团期望在电影上映完毕后,可于下一个财政年度实现相关动画角色之版权授权业务的 成果。”从2月27日至6月23日,短短不足四个月时间,竟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真是善于变脸啊。

至于智库媒体作为上市公司却没有足 够的现金以应付这两个公司的正常运营,按目前状况来看,两家公司年亏损总额大约为3748万港元,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应当是小Case。2008年 底,智库媒体收购了一家勘探开采铁矿石的First Pine公司,总代价为57亿港元。凭这一点,就可看出智库媒体根本不差钱,三千多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更何况至出售时,智库媒体还持有 这两家公司的35,067,097港元的所谓“股东贷款”,手握“股东贷款”不继续经营,却要把它转让给买家。真是出手大方啊!

有独 有偶,在搜索资料时也发现有香港专业财务人员对此质疑,引用一段文字——“为什么大好的业务都要卖?这项业务收入这样多,理应是劲赚,我也不明白为何公司 以100元售出这项有前景的业务,加上之前煤矿收购也取得十多亿的融资,更显得「鉴于过去两至三年之业务及市况持续困难,本公司无法产生足够现金流应付营 运开支」是一句废话,故其后公告称「集中资源发展在中短期内前景良好之行业」才是真的理由,但清除业务仍未完成,但原大股东不知什么原因无买番原来的业 务,可能是无心恋战吧,或是另用第二个名开过档。”详见《[汤财手记文章]真系值100元?-智库媒体(8173)》一文。

◆对智库媒体出售事件不怀好意的推测

综合细读智库媒体近几年来屈指可数的瘳瘳几份文件,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智库媒体对专营原创动力和喜羊羊相关业务的Datewell和CPE Program两家公司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这半年正是原创动力和喜羊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半年,喜羊羊随着电影上映其相关产 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功,并越来越被媒体广泛关注,就连以往都隐居幕后的苏永乐和卢永强都开始走向台前,频频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正所谓树大招风,许是 智库媒体也隐约感受到了这点,试图将此从中剥离出来,使其独立运作。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10月13日,苏永乐辞去智库媒 体执行董事的职务。不过,即便如此,苏永乐和卢永强仍和智库媒体有着难以割舍的种种联系。通过《二零零九年年报》可以了解到,苏永乐在智库媒体领取了39 万港元的董事袍金,卢永强在截止今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共获取到33.3万元的薪金及津贴等收入。苏永乐和卢永强作为前任董事,仍被罗列在该年度的公司关 联人士名单中。而此次出售事件,似乎正是有意斩断原创动力和喜羊羊与智库媒体之间的联系。此次出售的动机不明,而语焉不详、难以自圆其说的出售公告让人不 由得不引发无尽的遐想。我们从公开文件中对于买方一无所知,在这一份中文文件中仅仅透露了买方为Chen Wei Dong先生,“为一名独立与本公司及其任何关连人士概无关连的第三方”。Chen Wei Dong何许人也?不得而知,甚至连一个中文名字都不予以披露。而我不得不大胆猜测:他应是苏永乐和卢永强的利益代表人,也可能是智库媒体大股东的商业代 言人吧。总之,Datewell和CPE Program从此日起,已经完全私有化了,再没有告之社会公众半点信息的义务。

◆对上市公司、喜羊羊利益方和有关部门的责问

任何一家公司都应当全力创造良好经营业绩,努力回报股东以可观的经济效益,上市公司也概莫能外。但我却发现,智库媒体最新三年来年年报亏,不向股东派发 股息。这种情况在股市上非常普遍,很多人俨然把股市当作成圈钱的机器。原本好好的资产不晓得为何到了上市公司手中就成了不良资产,空有概念不赚钱。而我 想,这很大程度上和关联交易、内幕交易有关,把很多盈利转移到私有机构去了。按理说,CPE Program的业务非常明确,持有150集《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版权,“于出售事项日期,全套150集《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中国各地多个电视台 播放。”就这么单纯的把动画片卖给电视台播放的发行业务、纯粹收钱的事情,怎么会搞得自己负债15,014,000港元呢?CPE Program注册资金仅为1美元,标明暂无业务,且为“一家不活动公司”,难不成这是由于收购版权时付出的1500万港元造成的?从2006年到 2009年,智库媒体和原创动力之间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人们去揣摩,而出售事件在我看来更是黑幕重重。这需要上市公司向公众做一个合理的解释,甚至独立 机构去进行估值。当然这也许是图劳无益的,智库媒体做都做了,总能够编造出一千个一万个“公平合理”的理由。而这一事件,我更加希望香港证交所能进行调 查,看看这背后到底有没有,有多少见不得光的猫腻。出售事件也许就会这么过去了,但我想强调的是: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机构,如果没有诚信,靠坑 蒙拐骗散户发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喜羊羊是吃着港资的奶水长大的,这点无庸置疑。最初的原始投资大概是来自于苏永乐和 卢永强,智库媒体收购Datewell时,喜羊羊项目从中至少得到了550万元(出售股份套现);至CPE Program收购150集电视卡通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版权时,又从中获取到不少于1500万港元(现金加出售股份套现)。《喜羊羊与灰太狼》版权到 底归属于谁?前150集属于CPE Program,以后的动画片和电影属于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智库媒体《二零零九年年报》中“结算日后事项”部分有一段话颇耐人寻味:“于二 零零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本公司订立买卖协议,按面值出售其于附属公司Datewell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Datewell集团)以及CPE Program Distribution Limited之全部股权。Datewell集团主要从事影片版权之分授版权,而CPE Program Distribution Limited则为一家不活动公司。随后,有关版权商终止了Datewell集团之知识产权及节目版权。”这儿对于Datewell和CPE Program的主营业务描述与此前大大不符。且CPE Program花了1500万港元买来的150集动画片版权,有关版权商说终止就终止了,这么大能耐翻云覆雨啊?“有关版权商”是谁?CPE Program,还是原创动力?这么说,虽然Chen Wei Dong收购了Datewell和CPE Program,但却未能取得150集《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版权啊。那Chen Wei Dong买去的Datewell和CPE Program岂不只是几个空壳公司,没有任何核心资产可言?

喜羊羊的版权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到底是不是外资企业或港资 企业?至少按照智库媒体的年报,广东原创动力动画设计有限公司(Creative Power Entertaining Company Limited)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不是外资企业,我查找不到它的工商注册资料,不敢断言。但从种种蛛丝马 迹来看,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管是以外资还是内资名义注册,实际持有人一定是香港人,使用的一定是港资。众所周知,我们发展国产动画、原创动 画,实际上是发展内资企业动画作品。由于我们落后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许多年,许多方面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国家提倡自主创新,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 族企业和民族品牌,是不包含境外机构的,也是不允许境外机构冒充民族品牌的。李嘉诚先生的和黄、长江在内地成立一家“和江”公司,“和江”能算得上是民族 品牌、自主品牌么?迪士尼在中国有自己的公司,如果它的中国公司创作生产一部《宝玉》的动画片,这个片子能算作国产动画么?广电总局对境外动画片、中外合 拍动画片的管理十分严格,也对境外动画片冒充国产动画片均严加处罚,并吊销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可为何对于类似于《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由港商投资、在 国内生产的动画节目,发放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还评定为国产优秀动画片,并在动画精品奖励中多次进行扶持呢?如果按照在国内生产,就算作是国产动画片, 全世界的动画公司还不全都跑来中国骗钱啊。扶持原创就应当是扶持真正的民族品牌,换言之是非外资的、非港资的,纯粹的内资企业品牌。而我深知,国家扶持原 创动画发展的用意,但我们不能留有漏洞让境外奸商来国内骗钱。《喜羊羊》不是第一个,也绝非最后一个,诸如X鹰之类的假国产、真外资的例子还有不少。如果 扶持原创资金都被外资骗走,我们真正的原创动画还有什么希望?!



◆附录:有凭有据,欢迎对号入座

香港证券交易所: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advancedsearch/search_active_main_c.asp

智库媒体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http://www.intelli-mgh.com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http://www.22dm.com

[汤财手记文章]真系值100元?-智库媒体(8173):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747

《经济导报》2007年第8期(2007年2月12日岀版):《未来动漫是中国天下—访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席苏永乐》

http://www.jdonline.com.hk/magazine/detail.php?sid=&ezz_id=113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6

披著烏龜殼的兔子 狩獵中國資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b442.html

週末一幫朋友聊投資,議論到什麼性格適合做投資,我講了「龜兔賽跑」的故事,之後寫成這篇文章。

小時候讀童話,總笑話童話裡的笨人太笨。《皇帝的新衣》裡,不光皇帝笨,那麼多老百姓,除了那個小孩,沒人識破裁縫的騙術,都是十足的大笨蛋。《龜兔賽跑》裡的兔子太笨,比賽還睡覺,睡覺也沒什麼,總該上個鬧鐘提醒自己別睡過頭啊。

長大後才發現,現實跟童話其實沒有太大差別。最近看到的一句名言很有意思:「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在說謊,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說謊。」呵呵,「皇帝的新衣」換了一種形式存在,甚至還升級換代了。

「龜兔賽跑」也在天天舉行:

烏龜心無旁騖,慢慢朝前走,你在旁邊怎麼吆喝、誘惑、恐嚇他都無動於衷;兔子動作極快,賊眉賊眼,你給點吃的,他馬上吃掉,你嚇唬一下,他趕緊跑開……

兔子跑得很快,烏龜被遠遠地甩在後面。自然,兔子的人氣很旺,甚至有烏龜向裁判申請要變成兔子。呵呵,裁判一看,原來那不是真正的烏龜,是披著烏龜殼的老鼠……

烏龜就是烏龜,傻到家了,他只知道朝終點走,甚至不吃不喝;兔子就是兔子,在路上他會發現很多好玩的東西,吃著、喝著、快樂著,忍不住還要睡一覺……

股票市場如龜兔賽跑的賽場。交易性投資是典型的兔子行為,而價值投資則是烏龜的拿手好戲。很明顯,賽場上兔子多過烏龜,如果存在「二八」定律的話,那麼,參與者裡兔子一定佔了80%,烏龜只佔20%。但比賽結果依然沒變:最後的勝利者兔子只佔20%,烏龜卻佔了80%。

嗯,在股票市場,烏龜是天才賽手。除了很特別的兔子,如「哲學兔」索羅斯、「程序兔」西蒙斯,一般的兔子不是烏龜的對手。

既然如此,那要多向烏龜學習啊。但是,兔子學烏龜是不可能的,你能想像兔子「靜若處子」嗎?那肯定是吃錯藥了。烏龜更不必去學兔子,他的反應本來就慢,怎可能「動若脫兔」?

假如你是兔子,除非你獨創絕技,如索羅斯、西蒙斯那樣,不然,在股票市場,失敗會如影隨形。其實,兔子有更適合自己的賽場:做推銷、始創企業、文學藝術,甚或行騙走穴,他比烏龜不知強多少倍。即便在股票市場,也有適合他的位置,比如裁判、觀眾,除了賽手,其他位置他都是天才,尤其適合做股評家。

我說這些都是白說。人都會覺得自己聰明,兔子總認為自己能獲勝。童話裡的「龜兔賽跑」總在股票市場重複上演,都一百多年了:賽場上兔子遠遠多過烏龜,獲勝的大多還是烏龜,「二八」定律從來沒有根本變化。

呵呵,有意思的是,很多自稱「中巴」的人,口口聲聲價值投資,實際上卻幹著追漲殺跌的勾當,一有風吹草動,就嚇得半死。這些人如披著烏龜殼的兔子,你認為他們能取得勝利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79

世茂許世壇:披著地產外衣的互聯網人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4-23/911585.html

邦地產記者 楊羚強

在那些活躍的房企領軍人物中,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也許是最喜歡提出新思維、新概念,並且予以貫徹的一個人。

他在即興演講或者接受采訪時所提及的很多概念,會讓人誤以為他來自一家高科技公司。在4月16日世茂Mini Mall發布會上,他提到的“通過智能平臺研究客戶的生活習性”、“產品叠代、升級”、“用電腦系統試衣服”等概念,最初都來自互聯網。

因為有這樣的老板,他的員工常常不喜歡自己的企業被外界視為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公司。世茂的品牌經理每次都會向邦地產記者強調,世茂能賺錢的領域有很多,並不只有房地產。

大數據讓經營成本降低

相比萬科和萬達的高調創新和轉型,世茂在過去幾年里低調蛻變,既有新產品的研發,也有對房地產盈利模式的升級,更有內部管理的變革。

“我們公司有很多在業界非常牛的‘大神’,很多公司能夠有一兩位就已經不錯了,但是我們有很多。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些誰都不服誰的人,卻都聚集在他的影響之下。”一名世茂的資深員工認為,許世壇之所以能把這些業內精英聚於麾下,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他會給員工足夠的空間。

在許世壇的力主之下,幾年來,世茂研發出很多有意思的產品和服務,立足於服務社區業主的Mini Mall便是其中一項。與其說這是一個商業地產項目,不如視之為互聯網電商的線下版。其最大的亮點是能夠根據業主的消費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精準地為業主提供可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解決O2O的線下“痛點”——迅速實現即時服務。

“我會告訴你,你們家可能沒有紙了,你們家冰箱可能沒有菜了,根據你的健康數據,給你們家推送適合你的東西,這樣你的生活就變簡單了。你只要說這一周沒有什麽東西了,OK,我給你送過來。這樣做,使得一個Mall需要的面積大為縮小,因為我們把它智能化,只把每天業主急需的東西放在店里賣。更長周期的,放在倉庫里做配送就行。”世茂商業地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吳艷芬對邦地產君說。

吳艷芬興奮地表示,正是依靠大數據分析, Mini Mall在實際營業面積上,比大型購物中心提高了效用率,營業面積最終能達到80%~90%,從而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本。

互聯網思維的線下實踐

吳芳芬說,根據對消費者進行大數據分析,能清楚地把我不同社區業主的消費習慣,從而為他們找到最合適的品牌和業態。

另一方面,也能更精確地了解到每一家商戶在Mini Mall的營業情況,從而為合理的租金談判提供依據,最終幫助世茂和品牌商家雙贏。

不僅如此,大數據分析也降低了世茂投資Mini Mall的風險。

對Mini Mall的投資回報,許世壇和他的團隊有過一個精確測算,Mini Mall的投資年回報率可以達到7%~8%,12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資。而同類型的大型購物中心,大部分的年回報率只有5%~6%,需要至少15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在商業競爭激烈的城市里開發大型商業,年回報率甚至只有2%~3%,要三四十年才能收回全部投資。

Mini Mall和普通購物中心的區別在於,Mini Mall明確客戶來自於商場周邊的一到兩公里,客群主要是世茂的業主,並對他們的生活需求有精確了解。這使得Mini Mall可以不必引入類似大賣場這樣的低租金業態,加上項目絕大部分的室內面積可以出租,回報水平自然更高。

除了Mini Mall之外,過去一年世茂還通過大數據精確分析,開發出了Mini Hotel。這種酒店和其他酒店相比,客房數量少,減少了服務人員數量和管理成本。同時,Mini Hotel也像Mini Mall一樣,將客房內陳列的所有物品都作為一種商品擺設,客人如果喜歡客房里的一張床、一個大櫥,都可以在線預訂購買,這又是一種互聯網思維的線下實踐。

“一般的酒店,一年內如果能把現金流轉正,已經很好了。我們在松江開的Mini Hotel,只用了3個月就實現了現金流轉正。”許世壇說。

創新路上每一步都謹慎

據許世壇介紹,一個標準Mini Mall的投資額不會超過1億元,而且不一定會全部持有。過去世茂蓋一個購物中心的錢,夠蓋十幾個Mini Mall。

但在推廣Mini Mall的力度上,許世壇卻顯現出不同尋常的謹慎。

早在2014年1、2月份,在幾次公開場合上,許世壇就曾提到Mini Mall的概念。世茂集團一份未公開的資料也顯示,在去年下半年,該公司就經基本上勾畫出了Mini Mall的經營定位和整體雛形。但直到4月中旬,世茂才正式推出Mini Mall。

許世壇說,Mini Mall會首先在武漢和南京落地,因為這兩個城市的Mini Mall會是世茂最為成熟的產品,世茂的品牌影響力在這兩個城市也相對有優勢。在這兩個城市以外,世茂暫時還沒有要短期迅速大面積鋪開的計劃。他表示,還要看看Mini Mall運營的效果如何,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類似Mini Mall和Mini Hotel的新產品研發和嘗試,世茂還做了很多事情。2014年報中,世茂專門提出要“結合互聯網新理念開創白金時代”。

世茂認為,單以增長率、周轉率等舊的價值體系來指引房企的發展,房企只能進入 “白銀時代”。若能以互聯網思維,在房地產行業以人為核心展開商業和運營,就能在短時間內打破行業壁壘,開創企業發展的“白金時代”,真正實現可持續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31

《親愛的翻譯官》:披著職場劇外衣的言情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615

《親愛的翻譯官》(電影劇照/圖)

掌控遙控器的主要人群是家庭主婦和青少年,因此國產電視劇的主打題材是婆媳爭鬥的家庭倫理劇,“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言情劇和青春熱血的校園言情劇,你看看衛視收視率榜單的前幾名基本都不超出這幾個類別,再看看這些劇集的制作水準,你也能知道觀眾們的水平在哪一個層次了。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何國產職場劇為何總是言情劇。

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繆娟小說《翻譯官》,號稱是首部聚焦翻譯人群、展現翻譯官職場與生活的電視劇,並由當紅花旦楊冪、實力派演員黃軒聯袂主演,一開播就引起了廣泛關註。該劇播出後收視率迅速攀升,頗具“劇霸”氣象,拯救了今年以來收視始終陷入頹勢的湖南衛視。

然而,高關註度、高點擊率、高收視,仍然掩蓋不住業內人士對該劇的批評。雖然該劇打著職場劇的旗號,但許多觀眾看到的卻是披著職場劇外衣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言情劇碼。那麽,真正的職場劇該怎麽拍?為什麽國產職場劇總會出現這樣的錯位?

職場劇:職業、職場、職人

職場劇,簡言之就是以職場話題和故事為題材的電視劇。事實上,國內出現職場劇這一分類也是這幾年的事,國外的電視劇行業似乎並沒有專門的職場劇分類,然而,這並不妨礙歐美、日韓等國的影視行業制作了一批非常經典的職場劇。

嚴格意義上的職場劇,應該著重凸顯出三個元素:職業、職場、職人。首先是職業,其要求是對這個職業有非常熟稔、專業的認知,即便有誇張的藝術加工,仍要立足於真實情況和現實模型,容不得對職業的一知半解以及胡編亂造。歐美職場劇的編劇常常本人就曾在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有的劇組還雇請專門顧問為拍攝提供建議,為專業性保駕護航。就比如律政劇,像經典美劇《波士頓法律》,制片人便是法學院出身的律師,劇中涉及的豐富法律知識和案例常被許多法學院當成影視教材。醫療劇,比如美劇《實習醫生格蕾》,“每一個胸膛和腹腔都大剌剌地敞開著,每一集都像一條維基百科,滾動播出心臟瓣膜、十二指腸穿孔、體外循環這些名詞解釋”。再如專業的新聞劇《新聞編輯室》,著力還原記者在調查報道中單調、瑣碎、專業的基本功……

其次是職場生態的展現。毫無疑問,職場就像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對職場生態的展現是一味地凸顯職場厚黑學,好像職場中的每一個人一天到晚都在忙著勾心鬥角。事實上,優秀的職場劇在展現職場鬥爭一面的同時,更著力於展現的是職場中人與人的相處、面臨選擇時的何去何從、犯錯時的如何糾正、如何處理沖突等利於個人成長的現實問題。比如韓劇《未生》,該劇講述的是一個家境貧寒、無大學學歷、無外語技能的少年張格萊進入一家全國頂尖學生才能進入的綜合外貿公司,如何從絕對劣勢走向新生的故事。張格萊進入職場,仿佛是孤舟被拋入大海,編劇著力凸出的是他在陌生、一無所知的職場生活中,如何學習、如何處理與上司的關系、如何處理沖突、如何做抉擇,一點一點適應職場生活,並逆水行舟到達彼岸。

因此,職場劇的最終落腳點是人的成長,職人的成長,就如同張格萊,如同《傲骨賢妻》中的Alicia。40多歲的Alicia的從法學院畢業後就嫁給州檢察長Peter,有一對兒女,成為家庭主婦,但平靜的名媛生活被丈夫召妓的醜聞打破。丈夫停職被扣,自己一把高齡還要出去找工作,事業從零開始,法庭給了她崛起的機會,慢慢成長為公司合夥人、到開創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再到競選檢察長。一路走來,職業技能的增長、遭遇困難的堅強、兼顧家庭的不易,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Alicia的傳奇經歷,更是她的一路成長。

一言以蔽之,真正意義上優秀的職場劇,應該是專業體現職業特色,全面反映職場生態、傳播對職業生涯有益的道和術,反映職人成長,並有助於觀眾從中成長的。優秀的職場劇,應幫助觀眾對這個職業樹立準確的認知,不醜化、不美化,並能激起一部分人對該職業的憧憬、向往和敬佩。

《未生》(電影劇照/圖)

《親愛的翻譯官》:不是職場劇,是言情劇

如果我們以國外一些經典的職場劇為樣板來評價《親愛的翻譯官》,它相形見絀。

先是對職業的刻畫不專業。就比如劇里程家陽說翻譯官嚴禁噴香水,而事實卻是同傳間空間狹小悶熱,使用味道清淡的淡香水也是同傳間的禮儀之一;還比如喬菲在蘇黎世大學做交換生,但蘇黎世大學是在法國的德語區……這是國產職場劇的一大毛病,編劇對該職業的認知多數屬於業余水準,因此細節上常出現紕漏,像醫療劇《青年醫生》實習生在急癥室里聊八卦,律政劇《離婚律師》把錄音當證據。

更要命的是,雖然該劇自稱反映翻譯官生態,但如果你細細數一數,平均每集關於翻譯的介紹和展現時間,不足劇情的十分之一,觀眾看不到成為一名真正翻譯官的種種艱辛、翻譯官的日常學習和工作狀態等。這也是國產職場劇的一貫毛病,從事什麽職業更像是主人公的一種身份和標簽,主人公的職業與他的性格、他的生活仿佛毫不相關。

而對職場生態的反映,《親愛的翻譯官》同樣是太想當然。面試遲到,就開始跟主考官扯私人恩怨;動不動就進上司辦公室;跟上司各種頂嘴;背後給上司取外號、說長道短還讓他知道;幹涉上司的感情生活;私生活各種與上司藕斷絲連……拿出《未生》跟《親愛的翻譯官》一比,前者是真切的職場生活,後者其實就是霸道總裁與瑪麗蘇的二人轉。國產職場劇對職場生態的刻畫常落入的另一個窠臼是把職場劇當宮鬥劇寫了,什麽偷創意啦、穿小鞋啦、傳流言啦,或者教你怎麽勾搭上司啦、對付賤人啦,仿佛步入職場就是步入後宮,《親愛的翻譯官》喬菲遭到同期實習生的一致誤會也是如此。

至於職人的成長,這終於是國產職場劇所熱衷的主題,因為剛好契合觀眾對成功學的強烈需求。就比如《親愛的翻譯官》,喬菲肯定從實習生轉正,從不會同傳到會同傳,並成為像程家陽一樣的傳說。但與真正意義上的職場劇相比,主人公的成長並不具體反映在職業上的一點點艱辛進步,她的進步是突飛猛進式的,在男主角愛的眼神和愛的抱抱的鼓勵下,女主角一下子就克服了自己的弱點,一下子就進步了,一下子就成為能與男主角並肩而立的成功者。

說到底,國產職場劇之所以不專業,根本就在於它們只是披著職場劇的外衣,內里其實是言情劇或倫理劇或家庭劇。《親愛的翻譯官》是非常典型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喬菲家境貧困啦、母親病重啦,程家陽高富帥啦、霸道總裁啦,兩人相遇之後先是誤會、沖突,接著成為歡喜冤家,程家陽在接觸中肯定會發現喬菲的優點,什麽熱情啦、開朗啦、吃得了苦啦、勤奮啦、細心啦,然而兩人就相愛了。接著就是各種三角戀啦、誤會啦、程家陽的母親反對啦,各種大虐小虐,最後兩人克服重重困難終於生活在一起。當編劇將60%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男女主角的愛恨糾葛上,再花個10%的時間給男女主角的前任,花個10%的時間給男三女三,花個10%的時間給細枝末節,真正留給職場的時間就10%不到了,職場便淪為點綴。

職場劇不專業,該怪誰?

那麽,國產職場劇“不專業”的老毛病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出現,誰該對此負責?

編劇首先難辭其咎。國內職場劇的編劇可能從來就沒上過班,對一個職業是完全陌生的,他們要書寫這個職業,要麽是靠閉門造車和“想象力”,要麽是找一些二手資料,好一點會下點功夫采訪幾個行業中人。但這些也只能了解到一個職業的皮毛。因為真正浸淫在職場中的人,他們受職業的影響很深,言談方式、作息規律、精神面貌、愛情觀等都會受影響,如果沒有該職業體驗的人是很難準確把握住這一些的。因此,國產職場劇如果去掉主人公的職業標簽和職場部分,你會發現一個翻譯官、一個律師、一個警察、一個醫生,他們之間基本看不出什麽不同。

但屎盆子也不能全扣編劇一人頭上。筆者有一朋友就是個年輕編劇,她向筆者吐槽:我倒是想認真寫啊,我倒是想真正下放到職場中體驗個三個月啊,但制作方那邊時間緊、任務急,人家也不要求你專業,我要生存肯定得在截稿日期前趕緊把任務完成交給她啊!她還提出一個質疑:如果國內職場劇真的正兒八經講職場講職業,你得先問問電視機前的大媽們,她們同意嗎?她們想看嗎,看得懂嗎?

這其實又觸及到另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即電視觀眾的整體欣賞水平。掌控遙控器的主要人群是家庭主婦和青少年,因此國產電視劇的主打題材是婆媳爭鬥的家庭倫理劇,“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言情劇和青春熱血的校園言情劇,你看看衛視收視率榜單的前幾名基本都不超出這幾個類別,再看看這些劇集的制作水準,你也能知道觀眾們的水平在哪一個層次了。

因此一個殘酷的現實是,職場劇再不專業,觀眾卻願意買單,你真的正兒八經拍職場劇了,收視屢反倒可能噌噌地往下掉。拍電視劇要大投入,制作團隊肯定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觀眾愛看什麽、想看什麽,既然披著職場劇外衣的言情劇觀眾更愛看,那沒有哪個投資人腦子抽風撒錢讓導演去拍收視率低的專業劇。

不過,隨著中產階層的不斷壯大,這種情形會慢慢得到改觀。事實上,國產職場劇這幾年的興起,背後是以白領為主的中產階層的崛起,他們需要能夠反映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成長、發出他們聲音的電視劇作品。而國產職場劇之所以變成職場劇、言情劇/倫理劇/家庭劇的雜糅,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制作方對白領觀眾與家庭主婦這兩個主流觀眾群體的雙方討好。目前這種策略效果明顯,《親愛的翻譯官》穩住了電視前的家庭主婦、收視率高漲,在網絡上也贏得不少白領關註、點擊率居高不下,雖然口碑一般。

至於以後國產職場劇的天平會向哪邊傾斜,是專業多一些還是狗血多一些,則取決於哪個群體的話語權越大、購買力越強。隨著越來越多寫字樓的拔地而起,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加入職場隊伍,以及電視的沒落和網劇的崛起,天平最終可能會更傾向於中產階層一方。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電視劇里播的還是爛俗的言情劇或家庭倫理劇,但網絡上則會出現像《波士頓法律》這樣傑出的職場劇。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30

民生銀行假理財:披著份額轉讓外衣的“飛單”

4月18日,多名因“飛單”理財被騙的投資者聚集在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大堂內討要說法。其中,還包括不夠私行級別的財富級(300萬元以下)投資者,他們手持到期合同要求對到期產品本息進行兌付。

此前媒體報道有稱,被騙客戶所購買的“份額轉讓”產品,在形式上,其實屬於從其他投資者處受讓民生銀行發行的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多數以“非凡”系列XX期命名。

不過19日下午,民生銀行官方發布一則“關於理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朋友圈海報指出:“截至目前,我行‘非凡資產管理系列’個人理財產品均按照合同約定按時兌付了本金及收益。”由此或可推斷,前述“份額轉讓”產品中所包含的理財,應該不是類似的民生銀行自營或總行審批合規代銷的理財產品。

隨著事態進一步發酵,一場披著“份額轉讓”外衣“飛單”的窩案浮出水面。除了民生銀行所公告的該行涉案支行行長張穎被抓外,另據媒體報道,19日,一名支行副行長以及三名員工也被公安機關帶走。

未經審批的虛假理財

民生銀行“飛單”案,輪廓正在逐漸清晰。

4月19日,有被騙的投資人透露,他們在與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理財經理購買理財產品時,對方告知,原投資人基於回款,所以願意放棄利息,原本一年期年化4.2%的產品,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

這是一款怎樣的理財產品?一位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這種業務模式,在私行以及財富管理業內叫“份額轉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業務模式。一些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中也會看到合同允許到期前中途轉讓給他人。

從簽協議轉賬的環節來看,根據媒體報道,投資人與航天橋支行簽訂了四份協議:《中國民生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國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協議書》、《中國民生銀行理財產品轉讓協議》、《交易資金監管協議》。除了理財產品說明書之外,其他協議上都有轉讓人、受讓人的手寫簽名,並蓋有“中國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儲蓄業務公章”。

不過他指出,本案的關鍵點在於,份額轉讓所涉及的原有理財可能不是民生銀行合規代銷的理財產品,而是向客戶轉讓未經民生銀行總行審批的虛假理財產品,借用“份額轉讓”的幌子“飛單”的可能性較大。

19日下午,民生銀行官方發布一則“關於理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朋友圈海報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民生銀行指出:“截至目前,我行‘非凡資產管理系列’個人理財產品均按照合同約定按時兌付了本金及收益。”這與此前媒體稱,多位投資人及其提供的產品資料顯示,他們購買的產品多以“非凡”系列xx期命名命名,二者顯然存在矛盾。

份額轉讓如何“飛單”?

只要客戶持有理財份額,合同中又允許轉讓,那麽當客戶出現現金壓力時,都可以通過場外協議做份額轉讓,“可換”在理財產品中,被視為客戶的權利。

記者從某股份制商業銀行支行內部了解到,目前涉及份額轉讓有三種模式。一種是將有理財份額轉讓需求的產品集中打包,進行產品的重新創設,做成新的產品賣給新客戶,底層資產是原來客戶轉讓的理財產品。由於涉及到產品的重新創設與多個部門協調監督,出貓膩的可能性小。

另一種則是本行自營理財產品的份額轉讓,其中涉及總行產品部門的管理人、銷售渠道支行的客戶經理、轉讓人A與B。 支行人員買通總行產品管理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外,還有轉讓代銷理財份額。這種轉讓需要通過場外協議來完成,理論上客戶A與客戶B自己簽就可以了。但A與B簽,需要經過產品的管理人(基金、信托、券商等通道方)同意做變更,所以管理人會出具合同協議,最後也是蓋管理人章。

記者采訪發現,代銷理財遇到份額轉讓時,銀行作為銷售的渠道方,在整個轉讓過程中做法、風控不盡相同。有的只做確認,不在管理人出具的協議上加蓋公章。也有的銀行對於代銷的每個環節都蓋章確認交易有效,轉讓的過程要錄音錄像。

簽署份額轉賬協議後,B給A打錢後,管理人將A的份額過渡給B,這個過程的轉賬交易一般會在當地支行進行。客戶A將份額轉讓給客戶B後,管理人會根據份額轉讓內容,到中證登重新登記備案。不同的產品登記的平臺不盡相同,但都會依據場外轉讓協議變更產品歸屬。

這是正常的份額轉讓,但如果像民生銀行“飛單”案這樣,支行行長與理財經理都涉及其中,份額轉讓則極可能成為“飛單”假借的“幌子”。

上述私人銀行理財經理分析稱,如果理財經理想聯合支行行長將第三方理財(非總行通過的代銷理財產品)假扮成合法渠道代銷的理財產品,轉讓給私人銀行客戶。他們會盡量讓管理人缺位,然後自己做假合同欺騙客戶。

由於一般客戶並非銀行內部人士,對於合同的真偽,印章都很難辨認。所以上當的可能性極高。甚至存在根本就沒有第三方理財產品需要轉讓的非法集資“龐氏騙局”。

而從分行監管角度看,一旦遇到窩案,唯一的監控渠道是對於上述份額轉讓中的轉賬資金進行監控。這已經屬於事後監管的範疇。如果是客戶主管經理與支行行長串通的窩案,那麽雙人複核、錄音錄像等防範個人道德問題的措施都將形同虛設。

投資者怎樣提高警覺?

一位私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像在民生銀行假理財案中,上家一分錢的理財收益都不要,直接將利息留給接手的下家比較少見。8.4%的收益率需要格外註意。

由於客戶對於產品的協議、合同以及蓋章的真偽難以辨識,處於劣勢,所以更需要對產品合同要素部分進行多次確認。

即便是這樣,如果遇到窩案,對於單據造假以及公章造假很難分辨得清,這時候拿著產品信息到其他支行分行了解情況就必不可少了。

在此次民生銀行案中,被騙的私人銀行客戶正是通過北京分行的朋友處得知,自己所購買的份額轉讓理財其實並不存在。試想如果客戶可以之前便多方核實,那麽應該可以發現疑點。

對於一般理財“飛單”的鑒別,有銀行理財經理給出如下建議:

看產品管理人。任何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自然就是銀行,如果投資者看到自己的合同書上寫的不是銀行,而是什麽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就要註意了。

看蓋的什麽章。“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而是某理財項目公司、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資者在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款產品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蓋的什麽公章,凡蓋的是其他公章就需謹慎對待。

查托管賬戶。專家提醒,銀行體系內的信托類產品經過較嚴格的風險篩選,其風險較系外產品會可控一些,收益率也會低一點。投資者碰見信托類等高收益產品時,首先要多個心眼問問理財經理是哪個機構發行的;其次,一般銀行正規渠道發售的信托類產品托管賬戶都是在本行,而“飛單”的托管賬戶可能是在他行。

理財產品名稱和編碼查詢。還有就是理財產品的名稱,客戶可撥打銀行的熱線電話或登錄銀行官方網站查詢所購買的產品,如果是“飛單”就不會有記錄。另外,銀行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需在宣傳銷售文本中公布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的14位登記編碼,客戶可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www.china-wealth.cn)查詢產品信息,未在理財系統登記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律不得銷售。如果理財產品的編碼未出現在登記信息里,那麽這款就是非銀行渠道的理財產品。

如果客戶真的被銀行窩案團夥詐騙,購買了飛單理財,又該如何維權呢?在一位私行客戶經理看來,直接撥打銀行投訴電話,或者和當事人支行領導(支行行長)溝通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到另外一家當地支行進行投訴也是可行的。

此外客戶還可以撥打銀監會投訴電話進行投訴,弊端是從銀監會到銀行總行再到分行調查,流程和時間長,而且極容易被忽略。但好處是銀監會一旦下發總行,會得到相應重視。業內人士建議客戶一般是與銀行溝通無果或是對分行處理意見不滿意時再投訴到銀監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