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分析(46):阿根廷貨幣vs中國的信託產品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13955

早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不再將阿根廷視為新興市場,她的國債被調低評級,機構投資者被迫要sold off the govt bonds。其實該國最大的問題是:她的外債很快就要repay,但外匯儲備不足。

投資及投機者又乘機出撃。阿根廷政府放寬超過兩年的外匯管制,從這星期一起國民按他們申報的收入可以購買美元,又降低35%的購買美國扣稅附加費至20%。又與債券投資者商談可否extend債券年期等。

總之,美國退市的衝撃會慢慢一一浮現。The higher the US yields go, the more fund flows out from the emergimg markets!

至於中國,由於其國際收支保揮順差,相信有能力承受這種問題。但最近信託產品有機會違約的事件,反而要加多幾隻眼吸實!

聽聞JPMorgan話違約機會不大,但筆者希望最終投資者在中國不可以永遠在零違約的投資環境長大,一定要他們懂得high return, high RISK!

海通證券信用風險系列報告指出,2014年信託到期量將較2013年多出50%,5月份是高峰期,高達1.7萬億元。一般信託期限約年半至兩年,意味着今年到期的信託,約相等於2012年第二季至2013年首季的發行量,大約有5.3萬億元信託將在年內到期。大量信託到期,希望會有一些非常差的信託產品真的沒有人救它,等一些投資者知道真正的投資世界就是這樣的!

祝各位馬年進步,身體健康!花開富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24

為防止投機 哈薩克斯坦央行將本國貨幣貶值19%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931

薩克斯坦央行於當地時間2月11日宣布將允許本國貨幣堅戈貶值19%,堅戈貶值至185堅戈/美元。該國央行稱考慮到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也在貶值,為了防止外匯市場出現大規模的投機倒把活動而作出上述決定,該決定自發布之日起立即生效。 在哈薩克斯坦央行宣布上述消息之後,堅戈兌美元官方匯率跌至163.90堅戈/美元,此前一天堅戈兌美元官方匯率達到155.56堅戈/美元。哈薩克斯坦央行表示將降低對於堅戈的支持力度,此外哈薩克斯坦央行還將減少對於貨幣市場的幹預。 哈薩克斯坦還批評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當今全球貨幣市場的發展態勢是資金由發展中國家大量流向發達國家,這使得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面臨巨大壓力。” 由於俄羅斯是哈薩克斯坦的貿易夥伴,此次堅戈的貶值有利於兩國正常 的貿易來往。據悉,今年以來,盧布兌美元匯率累計跌幅已經達到5%。 哈薩克斯坦央行在聲明中還表示:“為了維護哈薩克斯坦國內經濟和金融的穩定,哈薩克斯坦央行未來將把堅戈兌美元匯率控制在185堅戈兌1美元且正負不超過3 堅戈的範圍內。” 去年九月份,哈薩克斯坦央行宣布將堅戈同包括美元、歐元和盧布等外國貨幣進行匯率掛鉤,據此次主動貶值不到半年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78

中國信貸疑雲:央行不會真正收緊貨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811

今年1月,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32萬億元,創四年新高,當月社會融資2.58萬億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考慮到季節影響和中國央行控制信貸的行動,一些華爾街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信貸增長並未像數字看上去的那麽突飛猛進,中國央行不會為此改變立場大幅收緊貨幣。     · 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如此規模的社會融資很可能來自需求推動,它體現的不是經濟體的實力,而是經濟體的杠桿。目前唯有觀望,觀察中國央行接下來的行動。     · 法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姚煒認為,不用在意銀行貸款,中國的信貸增長依然緩慢。 即使1月信貸大增,也不代表中國央行會改變貨幣政策的立場,因為: 1、年初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通常都超過1萬億元; 2、據地方新聞,1月最後一周,國有四大行迫於央行壓力收縮信貸,新增貸款規模由4400元縮減到3500億元。 3、春節一結束,中國央行就開始從銀行間市場回籠資金。 而且,中國的社會融資增速已經連續十個月減慢,1月同比增長17.5%,降至17個月最低點,去年12月增長17.9%。 法興認為,中國信貸增長增速仍然越來越慢,今後很可能體現為經濟增長下滑。     ·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不用擔心中國信貸急劇收緊。 1月信貸數據表明,雖然近來流動性緊張,市場對信托等影子銀行產品更加擔心,但信貸增長依然很快。 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央行允許1月信貸適當放寬,特別是通過銀行貸款給予適當寬松,因為政府還希望推動投資和GDP增長,只想讓信貸增長速度放慢。 春節前中國央行在銀行間市場收緊貨幣也許是要避免銀行貸款增長太快,或是避免貸款增長失控,並非像市場當時擔心的那樣要收緊貨幣。     · 美銀美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中國央行並不會真正收緊貨幣。 市場的影響可能並不確定。1月信貸增長有季節因素影響,但信貸增長依然強勁也是共識。 市場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積極的,因為信貸數據讓人對短期內經濟增長有了信心,但它會讓人更擔心中國的金融系統和即將到來的去杠桿。 美銀美林指出,1月社會融資極高部分源於外幣貸款等並不重要的構成部分規模增加。這類組成部分產生的負債並沒有傳統意義的信貸那麽多。 美銀美林預計,雖然中國1月PMI數據疲弱,但今年一季度國內經濟增長可能穩定。 總之,1月信貸數據和中國央行積極的公開市場操作告訴我們,中國央行的政策立場依然是中性,不松也不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25

余額寶飛速擴張 躍居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市場基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236

由阿里巴巴公司和天弘基金攜手推出的余額寶已經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代名詞,從面世至今短短9個月的時間內,余額寶的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中國股市,余額寶也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市場基金。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官員透露,截至3月第二周,余額寶的規模已經突破5000億人民幣(810億美元),據數據供應商Lipper統計,這一規模已經讓余額寶躍升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市場基金。 此外,2月底的數據顯示,余額寶的投資者數量已經達到8100萬人,超過了全國股市中的活躍交易賬戶7700萬人。 今年1月15日,支付寶和天弘基金宣布,余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天弘基金也因此超越盤踞基金排名首位7年之久的華夏基金,成為新的行業霸主。詳情請查看華爾街見聞此前的介紹。 余額寶如此迅速的增長也引發了一些擔憂,在中國信貸問題頻出的環境中,這是否會對中國經濟構成一定風險。但政府方面目前對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還是持支持態度的。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本月4日表示,近期匯率變化是正常波動,並表示不會取締余額寶,對余額寶等金融業務,過去沒有嚴密的監管政策,未來有些政策會更完善一些。 另據上周《經濟觀察報》報道,目前三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總行不接受各自分行與余額寶天弘基金為代表的各類貨幣市場基金進行協議存款交易。 其引述相關消息人士稱:“雖然總行沒有下發正式文件,但總行協議存款的審批部門不批準各自分行與貨幣市場基金的存款交易。”詳情見:銀行磨刀霍霍 向“余額寶們”關閉協議存款大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32

Ripple要做貨幣巴別魚

2014-03-24  NCW
 
 

 

一個叫Ripple的全新支付系統,嘗試讓不同貨幣自由、免費、零延時進行匯兌,互聯網金融創新進入一個新階段◎ 財新記者 李小曉 文lixiaoxiao.blog.caixin.com 誰能想到,在一幢位於舊金山市區的四層小樓內,有一支不到40人的團隊正在醞釀一場「價值網絡革命」 。他們試圖用一個叫 Ripple 的底層協議,讓不同貨幣自由、免費、零延時進行匯兌。

「Ripple 支付網絡允許任何貨幣在任何人之間流通,它的建立基於互聯網的基本理念:人人免費,人人可觸及,不屬於任何人,將整個世界鏈接在同一個網絡內。 」Ripple 如此自我定義。

Ripple 不僅是一個協議系統,同時擁有自己的基礎貨幣,即 XRP(瑞波幣) 。

Ripple將 P2P的概念延伸至跨貨幣 的層面。P2P,即 Peer-to-Peer,意為為 陌生的債權人和債務人搭建中介橋樑。

張大媽給在美國留學的女兒匯錢。

過去她要先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支付15美元的電匯費用,然後經過兩天的等待才能到賬。通過 Ripple,張大媽直接存入人民幣,幾秒鐘之後,女兒在美國就能收到相應的美元。而這一切完全是免費的。這個例子很好地展示了 Ripple 普及後所帶來的一種生活。

事實上,張大媽的女兒即刻收到的這筆美元,並不是張大媽發出的那筆人民幣,而是和股票市場類似,在張大媽放入人民幣的同時,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人放入了一筆美元,雙方在Ripple系統中自動握手,完成兌換。

設計出 Ripple 協議的公司全稱為 Ripple Labs,其兩位創始人均為互聯網金融的鼻祖級人物。克里斯 · 拉森(Chris Larsen)是全球第一家 P2P 信貸公司 Prosper 和互聯網銀行 E-Loan 的創始人,傑德 · 邁克卡勒伯(Jed McCaleb)則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以及電驢的創始人。

拉森在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我一直希望開發全新的貨幣系統,從而讓金融真正步入數字時代。 」SWIFT 2.0 拉森將Ripple協議稱作「SWIFT 2.0」 。

眾所周知,加入 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銀行可以標準、快捷、可靠地進行不同貨幣之間的清算,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200個國家的7000多個銀行在使用 SWIFT 協議。

Ripple的面向範圍則更大 ——它不僅可以處理現有的各國法定貨幣,同時可以處理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甚至可以處理商戶積分、電話分鐘數等有價物,搭建一個完全自由流通轉換的「價值網絡」 。

拉森表示, 「價值網絡」將延續信息網絡的發展歷程: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讓所有的 E-mail 傳送互通,http(超文本協議)讓所有的網站信息互通,而 Ripple協議將讓所有的貨幣和有價物互通。

「最初,不同系統 E-mail 之間是不通的,只能在自己的系統內互發。而SMTP 則讓所有 E-mail 連通。Ripple 協議是在價值網絡內做類似的事情——它讓金錢在不同系統之間快速和免費運轉。這讓轉錢和匯兌就像發送E-mail一樣便捷。事實上,人們現在已經在通過Ripple 進行外匯交易、跨境劃撥款項、轉賬支付。 」拉森說。

Ripple 網絡是一個共享的公開數據庫。數據庫中有記錄著賬號和結餘的總賬。任何人都可閱讀這些總賬,也可讀取Ripple網絡中的所有交易活動記錄。

「整個 Ripple 就是個開源透明的大賬本。每筆錢和具體的人、地址對應。

有多少人多少錢,看得一清二楚。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對方的餘額。 」Ripple 中國區負責人孫宇晨表示。

進出網關

在 Ripple協議中,有兩個核心概念,一是扮演終端的「網關」 ,二是扮演媒介貨幣的「XRP」 。

所謂網關,即 Ripple 網絡中資金進出的大門,Ripple 網絡中的貨幣餘額只能通過特定的網關來提取,相當於SWIFT 協議中的銀行。和傳統的銀行相似,但不同的是,任何訪問 Ripple網絡的商家都可以成為網關。網關可以是銀行、貨幣兌換商乃至任何金融機構。

在Ripple人眼中,未來的世界將由成千上萬的網關構成。 「網關之間都是自動握手的,網關越多,參與的人越多,流轉的貨幣越多,這套協議才能更繁榮。

這和 P2P的原則是相同的。 」孫宇晨說。

目前全世界僅有15家 Ripple 網關,但 Ripple人認為未來這個數字將呈幾何倍增長。現在的15家網關並沒有明確的分類,但今後網關將更趨向於按照地區貨幣種類分類,例如在A 國的網關主要把 A國貨幣端口做好。

目前在全球15家網關中,中國佔了三家,分別是瑞博匯通(RippleCN) ,XRPChina 和 RippleChina。目前這些網關都屬於起步測試階段,從2013年底的峰值數據來看,中國網關的資金流量大約為每月6000萬元人民幣。

「我們要借助 Ripple 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家非中心化的交易所。 」XRPChina創始人張銀海豪言道。

XRPChina 成立於2013年5月,目前團隊僅有12名成員。老闆張銀海過去在一家內資券商就職,Ripple Labs 成立的消息讓他看到了商機。目前他的網關擁有5800多個註冊用戶。

未來張銀海計劃在三個領域拓展網關業務。首先是做通道業務,就像交易所一樣,買賣各種貨幣和有價物 ;其次是利用Ripple免費快捷的平台做匯兌業務 ;第三是做資產管理,設計一些理財和證券產品,因為Ripple的賬本是透明公開的,每筆賬目都能找到作者,因此做資管更加具有安全性。

目前匯兌業務和資管業務還在試驗 階段,包括XRPChina 在內的中國的網關更多是用於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 Ripple 網關誕生,現在還處於萌芽期。 」張銀海表示。

關於如何把控網關的質量,拉森表示,Ripple 本身是一個底層協議,Ripple Labs 會給有興趣的網關提供技術支持,保證他們所需的源代碼。但Ripple Labs 對這些網關並沒有中央管理的職能,對他們的行為也不負責。

「Ripple Labs 現在也在積極招募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來成為第一批網關。

我們相信隨著協議的成熟,市場會自然對網關進行優勝劣汰。 」拉森表示。

瘋狂的瑞波幣

請不要將這個虛擬幣視作投資的新大陸。因為它的設計並不具備貨幣的儲藏價值,它存在的目的只有兩個 :安全和貨幣媒介。

安全方面,和其他電子系統類似,在Ripple系統中惡意攻擊者可以製造大量的「垃圾賬目」試圖造成網絡癱瘓。

為了保護網絡不受濫用的巨量賬目條目攻擊,每個 Ripple 賬戶都需要持有少量的 XRP 儲備才能製造新的總賬條目。

目前這一儲備的要求是25XRP(當前價值約0.5美元) ,這一要求對普通用戶忽略不計,但可以防止攻擊者製造海量的虛假賬戶在網絡中製造垃圾。

同時,每進行一次交易,就會減少0.00001XRP(大約等於十萬分之一美分) 。這些 XRP 並不是支付給任何人的費用,而是銷毀(這些 XRP 將不復存在) 。這一交易的設計同樣讓普通用戶忽略不計,但如果有惡意攻擊製造巨量賬目,將會產生大額的費用。因此,銷毀XRP制度可以讓攻擊者迅速「破產」 ,從而保護網絡的正常運作。

作為媒介貨幣,XRP 就像一個紐帶,將全世界的貨幣和等價物串在一起。

儘管 XRP 設計的初衷並不具備儲藏價值,但隨著發燒友對虛擬貨幣的追捧,XRP 的價格也在被炒高。去年從1釐2漲到5毛多人民幣,相當於上漲了300多倍,比比特幣的89倍還要驚人。

也有很多人在網關平台上買賣XRP。

上海大學的在校生劉小可就是XRP 的發燒友之一,他和其他很多年輕朋友一起,像玩股票一樣,在網上進行一些XRP交易。

「中國的 XRP 發燒友很多。去年12月,當時美國人放聖誕假,被中國國內盤強攻了一次,價格一下漲到5毛錢。

很多早期玩家套現走人,現在價格又降了下來。 」劉小可告訴財新記者。

對於 XRP 的價格浮動,拉森則並不擔心。他表示,XRP 是為了支持Ripple 系統而存在,其價格並不會影響系統本身,相反,是 Ripple系統的發展最終會影響XRP的價格。

比特幣是我們的客戶

說到XRP,很難不提比特幣。

拉森告訴財新記者,他最初是被比特幣啟發了靈感,認為可以做一些超越比特幣本身的事。因此他和邁克卡勒伯合作創立了 Ripple Labs,並且開發出Ripple協議。

「這座樓裡的人都是比特幣的信徒。 」1990年出生的孫宇晨如是說。兩年前,他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時 把學費錢全買成比特幣,後來這些比特幣在他手裡漲了近20倍,瞬間從窮學生化身千萬富翁。

儘管如此,這些比特幣信徒所創造的 XRP 卻是和比特幣截然不同的產物,絕非坊間傳言的「山寨版比特幣」 。

「很多人將 XRP 和比特幣對比,但這是不恰當的。 」拉森表示。

XRP 是 Ripple 服務系統的基礎貨 幣,定位為虛擬幣的補充,而非競爭對手。 「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一樣,屬於 Ripple 平台下支持的貨幣之一。 」孫宇晨說。

和曾經高達8000美元的比特幣相比,一個 XRP目前僅僅價值0.015美元。

但是這並不重要。比特幣本身有貯藏價值,而 XRP 只是媒介貨幣,理論上人們持有 XRP 只是在兩種貨幣兌換中的一瞬間。

從算法和發行方式來說,比特幣屬於完全分佈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礦工」挖掘比特幣,而「挖礦」屬於完全無意義的計算機運算 ;而 XRP 的算法和發行完全掌握在 Ripple公司手中,任何人無法創造、篡改和複制。

「由於 Ripple 不使用挖礦機制,因此 Ripple並不需要大量的計算機算力工作來確認交易,從而省下了大量的資源與能量。 」拉森表示。

從數量來說,比特幣的總量在增加,而 XRP 的數量則基本固定。Ripple 公司創造出1000億個 XRP,計劃最終對 外發行其中的55%,並承諾永不增發。

如前文所述,用戶在每次交易時需花費0.00001個 XRP,這些 XRP 隨著交易的進行自動銷毀,因此長期來說,XRP 總量在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遞減。

「總量不增意味著無通脹,一個數量有限的貨幣比數量不斷變化的貨幣更加容易估值。 」Ripple 公司網頁上如此解釋。

從貨幣的意義來說,比特幣的野心在於取代被國家控制的法定貨幣體系,達到貨幣去中心化的目的 ;而 XRP 作為 Ripple公司的基礎貨幣,意在降低不同貨幣的結算費用,降低跨國交易成本。

「在 Ripple 系統下,任何貨幣的交易都很便捷,但 XRP是最便捷的一個, 」孫宇晨表示, 「XRP 支付和現金支付一樣便捷。 」作為交易平台,Ripple 的涵蓋範圍也遠廣於比特幣平台。 「Ripple 協議支持任何貨幣和有價物,從各國法定貨幣 到各種虛擬貨幣,甚至包括手機通話時 長、商戶積分等。相比之下,比特幣平台只能允許比特幣流通。 」拉森表示。

大膽的未來

道格拉斯· 亞當斯的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中寫到了一種魚,體型很小,黃色,外形像水蛭,名叫巴別魚。如果你把一條巴別魚塞進耳朵,你就能立刻理解以任何形式的語言對你說的任何事情,就像同聲傳譯機一樣。

「我們想做貨幣領域的巴別魚。 」孫宇晨說。

誰又能想到,當監管層還在討論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與資本項目可兌換要緩慢推進時,Ripple 這只「貨幣巴別魚」已經搖著尾鰭緩緩而來?

假如 Ripple人的夢想成真,對於中國而言相當於實現了貨幣可自由兌換。

任何人想要兌換外匯,不再需要通過銀行和外管局,只要隨便登入一家Ripple 網關即可自行操作完成。

「別說 QFII、小 QFII,假如未來一家公司用比特幣做 IPO,我們就可以直接給他打比特幣。 」張銀海表示。

當然,這些大膽的暢想都要基於和監管層有效的溝通。

「Ripple 也許短期內在中國會面臨監管問題,可能會設置兌換上限等。但長期來說,中國的監管也是逐步開放的,我們和人民幣國際化等大趨勢也是符合的。 」孫宇晨說。

拉森告訴財新記者,Ripple 協議在設計時考慮到了監管因素,目前正在和全球監管機構積極溝通,從而使 Ripple 符合各國監管門檻。

成為「貨幣巴別魚」的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未掃清的障礙。但從技術層面來講,Ripple 無疑是比 SWIFT 更先進的底層協議。不考慮監管因素,Ripple 至少從技術上能夠讓跨國跨貨幣匯款變得更加快捷、低廉。

「Ripple 將主要成為金錢流通管道上的基礎設施。我們不認為普通大眾需要懂 Ripple。 」拉森說,銀行和金融機構將在 Ripple 上充當網關角色,就像現在他們在 ACH 和 SEPA 系統中作為網關一樣。消費者可通過和現有的金融機構,以及未來的第三方應用來體驗Ripple。

「如果一定說 Ripple 將淘汰什麼,那我想將是 SWIFT、ACH、SEPA 等類似的銀行間轉賬協議。 」拉森說。

「不久的將來會有這樣一場革命。

也許是 Ripple,也許是另一家類似的公司,但總會有人打破現在的貨幣流通方式。 」孫宇晨說。

Ripple網絡是一個共享的公開數據庫。

數據庫中有記錄著賬號

和結餘總賬。任何人都

可閱讀這些總賬

全球第一家 P2P 信貸公司 Prosper 和互聯網銀行 E- Loan 的創始人克里斯 · 拉森。

Ripple協議在設計時考慮到了監管因素,

目前正在和全球監管機

構溝通,從而使 Ripple

符合各國監管門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39

去槓桿和貨幣放水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ev1e.html

最近一直有些困惑。按說,有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公告,還常聽博士提到要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應該大致能看到未來兩三年的輪廓,可我還是很困惑,也許是站得不夠高,或者是被煙霧擋住了眼睛。

上個月出差,坐高鐵,高鐵站全是人,一路上車廂滿滿噹噹的,看不出經濟不景氣。可接觸到搞實體經濟的老闆,都感覺艱難,成本往上漲,銷售價格往下跌,利潤越來越薄,大多在盈虧平衡點上下煎熬。而玩虛的人,比如炒房或者放高利貸的,卻活得很自在,嗯,炒股例外,尤其是號稱價值投資的人,這幾年日子不好過。

都說中國處在去槓桿階段,都說不能採用過往曾採用的貨幣放水做法。中國人特別喜歡辯證法,一方面要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一方面要去槓桿調結構,我覺得這是一個困局,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其實,要真想去槓桿調結構,有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刺破房地產泡沫。除了一線城市,80%以上的二、三、四線城市房子肯定是建多了,空置率很明顯。我這次去的是一個三線城市,當我從車站出來,坐上公交車時,總覺得車上的年輕人似乎都是做房地產銷售的,聽他們打電話,談的就是房子。從車窗看出去,遍地是房地產廣告和正在建的房子,已經入夥兩三年的樓盤入住率不足30%的情況非常普遍,普通市民大多有不止一套房,有三五套房的都不算有錢人。

可誰敢輕易刺破房地產泡沫呢?想想都覺得可怕。房地產泡沫如果被刺破,房地產崩盤,經濟增長怎麼可能達到7%?再說了,政府和官員將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怎麼會不去扶著呢?

如果房地產泡沫不破,所謂的去槓桿調結構也只是撓撓癢,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貨幣也不可能一直緊下去,一直緊下去,還會出現貨幣空轉,實體經濟好不了,7%的經濟增長目標也完不成,還可能有房地產崩盤的危險。當然,央行不可能公開說打開貨幣的水龍頭,可到一定時候,偷偷擰開一點幾乎是肯定的。

有人說我忽視了一點,就是可以通過改革、通過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來解決我上面說的困局。我不知道改革能否真正解開這個困局,不過,現在確實已經到了改革的關鍵時間點,可改革能走多遠受制於整個社會的承受力以及各種既得利益層之間的博弈,對於這個,有機會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85

$比特幣人民幣(BTCNCNY)$ 虛擬貨幣,泡沫還是趨勢? dyc1500

http://xueqiu.com/1703837764/29497680
作者:月海

    隨著我國採取手段斬斷了比特幣與實體貨幣的結算通道之後,比特幣從8000開始狂瀉到3000,成交量也大幅萎縮。和前段時間的頻繁出鏡相比,以幣特幣為首的虛擬幣又逐漸地淡出了公眾的視野。似乎這個事情已經蓋棺定論,虛擬幣不僅不被官方所承認,而且屬於打擊的對象。而暫時的價格高企,只是一場傳統泡沫遊戲的慣常戲碼。

     真的是這樣麼?

     雖然國內公眾對虛擬幣的熱情在迅速退潮,但是這並不說明整個虛擬幣市場如其他旁氏騙局那樣已經落幕,相反的,一個數字貨幣的GEEK(極客)圈子卻在地下蔓延,而新的虛擬幣仍然在不斷誕生,表現出令人驚嘆的生命力以及活力。

     故事還得從虛擬貨幣之源比特幣說起。

     比特幣最早來源於一份署名叫「中本聰」(多半是個假名字)的論文,這篇論文可能是以後數以千萬計山寨幣的最初藍本。

     對於比特幣的產生機制和運算方法,沒有可以說更多的了,相關的介紹很多(當然多數都聽不懂)。記住幾個要點即可:

     即特幣的總體數量固定,不會增多;比特幣是第一種分佈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絡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登記結算機構,這種形式被稱作去中心化。

     而這種形式恰好敲擊的是現在國際上通行的法定貨幣體系(以下簡稱法幣體系)的軟肋,即貨幣可以印(記)刷(帳)以及無限超發;貨幣由某個組織(通常是政府)通過他的信(武)用(力)進行背書和清算。

     法幣體系在現代經濟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主流國家無不是法幣體系的擁躉,通過控制貨幣發行的節奏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調控,甚至利用貨幣手段來代替戰爭,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博弈。但是,法幣體系也滋生出一些固有的弊端。無休止的貨幣超發與通貨膨脹;以及擁有發鈔權的組織通過貨幣手段對廣大群眾的掠奪;貪婪的金融家為了一己私慾造成的一次又一次金融風暴都使一些人開始回味起「非債務貨幣」統治的那段「田園時代」(筆者個人不這麼認為。金本位的時代並不比法幣體系更好)。正是看到了這些弊端,比特幣企圖運用一些新規則對現行貨幣體系進行一次大膽的改良和嘗試,通過技術手段來進行控制貨幣總量,同樣通過技術手段來截至由於單一結算人帶來的發鈔權濫用的問題 。而這些改變,既迎合了一部分飽受通脹欺凌的人士的需要,又符合了網絡時代中顛覆權威主義分子的口味。

     於是迅速得產生了大量的受眾群體,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信用體系。而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市場需求(比如跨國交易,黑市交易,非法交易—因為交易不受中央結算系統監管)於是一時間出現了歎為觀止的比特幣狂潮。而隨著比特幣的興起,跟風的山寨幣也如雨後春筍般矛頭。

     對此不屑一顧的人往往認為,虛擬幣只是眾多泡沫中的一種,破滅時遲早的事情,隨著政府從曖昧的態度中轉變並直接明確地將此類行為定義為擾亂金融秩序,世界會很快回到正軌。

     而樂觀的人則指出,比特幣開創了一個結算系統的新時代,比特幣的具體規則以及是不是最終能夠成為一種被大眾接受的支付和結算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比特幣揭示了一種可能性,一種改良現有法幣體系的可能性,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對於舊時代秩序的挑戰。

     俗話說從1-100是量變,從0-1才是質變,比特幣就是這個質變的開始。

     虛擬貨幣的進化史才剛剛開始,新的虛擬貨幣也在不斷地制定新的規則來修正比特幣的缺點。比如比特幣的貨幣固定數量最終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以及財富畸形集中(現在的情況是前10%的比特幣持有者擁有90%的比特幣,這種情況比現實中的貧富差距更大),所以有新的山寨幣引入了固定幅度的通脹規則。

     而比特幣廣受詬病的挖礦行為(比特幣挖礦被指毫無意義的浪費電和硬件的行為)在一些新的虛擬幣中得到了改良(比如那個以尋找素數為挖礦手段的素數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當足夠多的智慧在這個領域被消費的時候,真的能誕生一種全新的結算方式能夠替代現行社會的法幣體系的時候,那真會出現革命性的變化。

     當然這些只是筆者個人的猜測和臆想,筆者也沒有能力去深究和證明這些猜測,正如文首的題目那樣,虛擬幣到底是泡沫還是日後的一種趨勢,並不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無論如何,這種嘗試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而最終它會帶來什麼,我們留待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47

放鬆貨幣無助於解決債務問題 熊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14290102ean4.html

放鬆貨幣無助於解決債務問題

陳同輝

      2008年以來,隨著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的出台,中國整體經濟處於不斷加槓桿的過程中,直至2013年,中國經濟整體槓桿率(債務佔GDP比重)由2008年的170%增加到221%。在槓桿率不斷提升的同時,實體經濟卻面臨不斷降溫的難題,反應製造業景氣程度的PPI指標連續 26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如果從名義利率-PPI角度考慮,實體經濟的實際利率遠高於名義利率。在此情況下,民間關於放鬆貨幣政策的呼聲不斷,比如希望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等,而國務院在會議中也多次提及要降低實體經濟資金成本,讓金融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

       那麼,降低資金成本真的有助於恢復實體經濟盈利能力麼?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實體經濟首要面臨的問題不在於資金成本,而在於因產能過剩導致的債務高築。

      整體而言,2008年之前中國的槓桿率並不高,2008年之後經濟體槓桿率陡升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由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再平衡導致的中國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度逐漸下降,以及政府出台的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所製造的龐大產能。

       從宏觀經濟原理可知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產出等於同時期個人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投資以及淨出口之和,即GDP=C+I+G+NX。如果GDP可以代表產能,那麼這一固定關係意味著產能的增加由個人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投資以及出口吸收。如果產能超出當期的吸收能力,那麼在現代金融體系創造的信用機制下,相應的形成政府負債,企業負債,個人負債,以及國外經濟體負債。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中國出口增長速度放緩,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某時期內甚至為負。從宏觀經濟平衡角度,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有二:經濟去產能,或者產能由消費,企業投資或者政府投資三者同時,或者之一吸收。現實中,政府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等式左邊的去產能,而是右邊吸收過剩產能,甚至因為刺激力度太大,以至於經濟體中的產能不僅沒有去化,反而增長極快。與此相應的,我們可以發現消費者,企業,政府的債務槓桿從2008年以來不斷提高,從數據看,08年個人,政府,平台以及企業債務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2%,28%,16%97%,到2013年這一數值大約為23%24%27%157%。由此可見,過剩產能的主要吸收方為企業。

     在企業,消費者與政府這三者中,消費者槓桿太高表現為消費需求減弱,政府槓桿太高表現為通脹預期升高,而企業槓桿太高,則意味著資金的無效沉澱與價值的毀滅。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資金的無效沉澱表現為資產方企業存貨的增加,對應到負債方為企業負債增加;而價值的毀滅在資產方表現為存貨或者應收賬款的減記,對應到負債方為企業權益的減少,以上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說明企業產品供過於求,亦即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對企業的傷害在於其容易導致產品升級乏力,讓企業逐漸失去競爭力。關於這點其實很好理解:當企業負債率太高而產品滯銷之時,企業的資金凝固在倉庫內的產品上,或者代表產能的固定資產上,無法通過商品的正常銷售實現利潤,更別說通過利潤再投資,投入研發,以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競爭力。

       那麼在此情況下,希望放鬆貨幣政策以降低資金成本是否有助於去槓桿呢?從以上對債務問題的產生以及表現形式,可以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從需求方分項考慮,出口疲弱的原因在於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在危機後進入去槓桿週期,縮減開支以降低居民與企業債務槓桿,因此僅降低資金成本無法有效提高國外需求,實際上如果降低資金成本可以提振出口,那也不過是犧牲國內儲蓄利息收入以補貼國外消費者。國內部分,降低資本成本不利於提高消費者儲蓄利息收入,在未來預期收入降低的情況下,消費者有可能傾向於降低現期消費支出,增加儲蓄或投資。其次,降低資金成本可以降低企業的債務負擔,但是如果其產品仍然無法實現銷售,則資金依然固化,無法周轉實現利潤。

     同時,在銀行貨幣乘數依然較高的情況下,降低資金成本會刺激企業的借貸衝動。房地產作為最大的信用抵押品,很容易在信用創造過程中被推高價格,產生資產泡沫。

      實際上,不僅放鬆性的貨幣政策不可取,放鬆性的財政政策亦不可取。政府投資實際上等同於政府加槓桿,對經濟體整體而言,這樣的方式不過是一種債務的挪騰:從企業到政府,實際上並不解決問題,反而容易引發通脹預期,因為當政府債務高昂的時候,市場有理由預期政府會通過債務貨幣化的方式去槓桿。

       鑑於以上幾點原因,筆者以為放鬆性的政策除了可能推高資產價格,讓更多的資金沉澱在無效產能或者存貨之外,並無其它效果。


原文發表於2014-6-10 東方早報-上海經濟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98

《大師專訪》50天前的建言成真 馬丁沃夫:有了貨幣寬鬆魔杖 「還需要新咒語」

2014-06-16  TWM
 
 

 

五十天前,經濟大師馬丁沃夫呼籲歐洲央行「立即啟動QE」,如今,他認為央行動作雖來得太遲,但並非沒有機會一搏,成敗關鍵除了政策火力,更在於德拉吉那句深入人心的「咒語」。

撰文‧陳怡芬

「就時間點來說,我認為已經太遲了。」六月五日,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發表震撼市場的搶救歐元區通縮危機計畫,對此,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Martin Wolf)如此表示。

四月中旬,《今週刊》即已針對歐元區通縮危機的解方專訪馬丁沃夫,當時他的答案很明確:「歐元區走入通貨緊縮已無可避免」、「歐洲央行應該立即QE」。時隔一個半月,德拉吉算是從善如流;即使沒有真的祭出QE,但推出的方案中,無論是全球主要央行首見的負利率政策,或是企圖引導歐洲各地銀行向中小企業放款四千億歐元的TLTROs(定向長期融資再操作),其作法之創新、手筆之大氣,已經算得上是誠意十足。

錯失最佳時間點 效果打折馬丁沃夫這一回再次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他並不否認德拉吉的用心;但要他對歐元區自此扭轉危機的可能性做個定論,這位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評論員,仍然不敢輕易斷言。

時間,是最主要的考量點。

他口中所謂的時間,包含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德拉吉祭出救市方案的時間點,歐元區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已經連續八個月低於一%,遠遠不及歐洲央行設定的二%目標;若看核心通膨率,今年前五月平均僅有○‧七%;如果想得更遠一點,歐元區的整體經濟規模已比六年前金融海嘯前夕減少了二%。在馬丁沃夫看來,「通貨緊縮,其實早就逼到眼前了。」即使德拉吉終於出手,但在出手時間延遲的情況下,馬丁沃夫表示,歐元區走入日本式通縮應該還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發展」。

而也就是因為時間推遲,政策火力恐怕事倍功半,因此馬丁沃夫認為歐洲央行可能會在未來推出更進一步的寬鬆政策,當然,包括了德拉吉口中預示的「QE」;「不過,如同以往,正式推出的時間恐怕又會慢了好幾拍。」這就是他所認定的第二個時間問題。

「德拉吉面對的困難沒有改變,他要對付的是歐元區好幾個經濟體;歐洲央行的決策,要擺平一堆國家的中央銀行。」馬丁沃夫認為,這是歐洲央行決策總是顯得慢半拍的原因。「歐洲央行實施QE有其合法性、可行性與必要性,但遇到政治問題,QE始終就是一個禁忌。」他說。

於是,德拉吉需要的不只是聰明且有效的政策,「他還需要……魔法!」馬丁沃夫不像是在開玩笑,他認真的把德拉吉比喻為「魔法師」,而這位魔法師的聲譽卓著,是他認為這一趟「搶救通縮魔法」或許仍有一搏機會的原因。

「別忘了,他在兩年前就施過一次魔法,一夕之間,就讓當時幾近崩盤的歐債危機化險為夷。」馬丁沃夫說。二○一二年,德拉吉甫就任歐洲央行總裁,先是對外宣稱,「歐洲央行已經準備進場,大買義大利與西班牙公債」,在當時,買進歐豬國家公債是各界預期、想當然耳的救市作法,,而馬丁沃夫如今則把此計畫比喻為「德拉吉手中的魔杖」。

想恢復市場信心 先聽掌聲他手中或許有了把不錯的魔杖,但還需要厲害的「咒語」才能讓魔法啟動,「歐洲央行已準備好盡一切可能來捍衛歐元!」這是當時德拉吉的「咒語」,就是因為這句話,讓全球投資人開始相信歐洲央行是玩真的,瞬間對殖利率超高的歐豬國家公債另眼相看;「這一回,魔法師德拉吉又想出了新的咒語。」馬丁沃夫說。

德拉吉宣示,「我們已經一致決定,要用所有可能的創新手段克服通縮風險,」「但這樣就結束了嗎?答案是,不,還有更多的手段將會推出。」馬丁沃夫打趣地說,「仔細聽聽,這段話不是和當年的說法有些相似嗎?這就是德拉吉的新咒語。」的確,無論是負利率或央行印鈔票撒錢,過往如丹麥或日本都曾經有過政策失靈的失敗經驗,但當這些魔杖,或說是政策,多加了一句足以撩動群眾相信、跟進的宣言,就有機會讓情勢隨著歐洲央行的盤算運行。

畢竟,通縮危機往往是一趟自我實現的過程,民眾相信未來物價比現在低,開始減少消費、減少投資,於是經濟活動也就真的陷入停滯狀態;要扭轉惡性循環,除了足夠火力的政策,更要有絕對的信心建設。

「關鍵,就是立刻恢復市場信心。」在馬丁沃夫的解讀中,歐洲央行或許未來還是會有新動作,但不宜寄予過多期待,畢竟時間已經不利;換言之,六月五日德拉吉的這場「魔法秀」究竟能贏得多少掌聲,其實就將決定歐元區通縮與否的命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9

中美戰略對話看點:人民幣與美國貨幣政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155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周一稱,中美將在本周的戰略經濟對話中討論人民幣匯率以及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等問題。 7月9日-10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在北京舉行,屆時包括美國財政部部長傑克·盧在內的中美高官都將出席。 朱光耀稱,中美雙方將在人民幣問題以及中國金融改革相關問題進行坦承且深入的政策對話。 本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創11周新高,實現四連漲。當天,美財長盧繼續施壓人民幣升值。次日,人民幣兌美元結束四連漲。 市場人士分析,在人民幣加快國際化、中國經濟企穩、歐洲央行推出負利率等有利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將穩步回升,但貨幣政策總體偏寬松,所以不會大幅升值。 除了中國相關話題,朱光耀還提到,美國必須留意縮減QE對世界經濟帶來的可能的“溢出效應”。 隨著美國QE逐步退出以及加息時點的到來(即貨幣政策常態化),我們將與美國方面就該政策對美國經濟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進行坦承的討論。 朱光耀表示,中美投資協議預計將取得良好進展。 但此前,美國貿易部高級官員對中國提出警告稱,與中國的雙邊投資條約進展取決於中國對高科技產品征收關稅的情況。如果雙方未能打破高科技產品貿易自由化僵局,那麽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和其他全球談判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1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