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霸王上半年巨虧3億「歐洲股神」無奈割肉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831/2413782.shtml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已過花甲的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在中國股市遭受挫折。近日,安東尼·波頓管理的中國特殊情況基金割肉減持其十大持倉股之一的霸王國際(01338,HK)。
這一行動在霸王公佈今年上半年業績之前,其後,霸王日前推出的中報顯示,公司股東應佔虧損近3億元。
霸王:系「二惡烷事件」影響
這家被「二惡烷」影子跟隨了一年多的日化企業公佈的上半年業績並不樂觀。
霸王集團中報顯示,2011年上半年,集團總收入為4.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2.7%,而分銷開支卻同比上升20%。集團營業利潤率從2010年上半年的20%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82.7%。
對於銷售業績大降的主要原因,霸王集團認為是 「二惡烷事件」對集團洗髮水銷售造成了不利影響。從霸王旗下幾個品類產品的銷售業績也確實可以看出「二惡烷事件」給霸王帶來的陰霾仍然沒有散去。
據悉,霸王集團核心品牌「霸王」的收入為1.47億元,佔上半年集團總收入的33.4%,同比下降了79.4%。主打中草藥去屑品牌的「追風」2011年上半年的收入為人民幣0.85億元,約佔集團總收入的19.3%,同比下降54.6%。
此次中報透露出,霸王其他領域產品呈增長勢態,只是難以與數額巨大的虧損相抗衡。
公司中草藥護膚品牌——本草堂的收入達0.39億元,同比增長29.38倍。重新推出的洗髮和沐浴露系列品牌麗濤收入達0.49億元,同比增長146.2%。而霸王力推的霸王涼茶上半年收入達1.18億元,約佔總收入的26.9%。
事實上,今年3月的年報會上,霸王首席副執行官沈小笛表示,稀釋洗髮水產品佔比是長遠目標,霸王涼茶將成為新增長點,去年剛推出的涼茶收入在0.7億元。
記者瞭解到,霸王集團2009年盈利3.64億元,2010年因二惡烷事件導致營業額大幅下降,全年虧損1.18億元。
「歐洲股神」忍痛減持
波頓被譽為 「歐洲股神」,其2007年之前擔任富達國際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兼高級投資經理,他被行業內津津樂道的是讓一個初始規模僅10萬英鎊的基金增長了147倍。
據瞭解,安東尼·波頓2010年4月開始管理一隻規模為10億美元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該基金持有的前十大股票包括中國聯通 (00762.HK)、匯豐控股 (00005.HK)、騰訊控股(00700.HK)、招金礦業(01818.HK)、國美電器(00493.HK)、霸王國際、華晨汽車 (01114.HK)等。
港交所資料顯示,8月24日,富達基金在場外大手減持霸王3755.2萬股,均價0.89元,涉及交易金額3342萬元,持股量由5.57%降至4.48%。。
據瞭解,富達於2009年12月首次申報持有霸王逾5%股權,增持價高達5.5元,24日該基金減持當日的收盤價較之下跌了84%。
由於持股量不足5%,日後減持不需要申報。這次減持後,富達仍有1.3億股。
美林此前發佈報告稱,霸王集團產品銷售仍疲軟,只有很少復甦跡象,下調2011年~2013年盈利預測為5%、8%及10%,本次則預測其因為產品滯銷及廣告及推擴開支大,下半年將持續虧損。
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波頓在被問到2013年4月以後是否會繼續掌管這只基金時暗示,他將不會續任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的經理。
他承認,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的表現 「非常令人失望」。他表示,2010年4月成立後,該基金在頭半年裡資產淨值增長了15%,但隨後的半年裡,這些收益又都沒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9

比股神還會賺 巴菲特接班人現身

2011-10-03  TCW




九月十二日,《華爾街日 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財星》(Fortune)雜誌、《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三大國際財經媒體,斗大的新聞標題上,居然同時出現韋斯勒(Ted Weschler)這個大眾全然陌生的名字。

他創立的基金十一年報酬率一二三六%

這一天前,韋斯勒只是個擁有高額財富的基金經理人,唯一特殊的事蹟,是他以匿名方式,在二○一○和二○一一年,連續兩年標下了著名的慈善活動「巴菲特 (Warren Buffett)午餐」,兩次得標價總計高達五百二十萬美元,等於新台幣一億六千萬元。

但現在,韋斯勒擁有了眾人欽羨的新身分。

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九月十二日正式發出新聞稿,指定他為巴菲特的接班人選。在高齡八十一歲的巴菲特退休之後,韋斯勒將與另外一至兩位投資經理人,共同 管理波克夏高達六百一十五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兆九千億元的股票投資部位。

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人何其多,為何,股神選上韋斯勒?

多年協助巴菲特撰寫波克夏公司股東信,也是《財星》雜誌資深主筆的盧米斯(Carol J. Loomis)指出,假設投資人在二○○○年,也就是韋斯勒創立半島資本顧問公司(Peninsula Capital Advisor)的第一年,就投資此基金,到今年第一季,十一年來獲得的總報酬率竟高達一二三六%,也就是每投資一元,可以多拿到十二元!

而波克夏公司,在約當二○○○年到二○一○年底,整體報酬率是一五一%,雖然仍大幅打敗幾乎零報酬的美股大盤,但相較於韋斯勒一二三六%,整整八倍的驚人 報酬率,仍舊黯然失色。

這樣突出的績效,當然讓股神另眼相看。

但,韋斯勒不僅是投資績效優異,事實上,他在投資策略和個人風格上,也和巴菲特有許多相似之處。

他投資的原則一旦進場平均持股逾三年

根據各基金公司每季向美國證監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申報資料,韋斯勒基金目前約十九億六千萬美元的持股總額中,只投資包括北美第一大衛星電視業者直接電視公司(DirecTV)、 一九五三年於紐約交易所上市的老牌化學原料公司格雷斯(W. R. Grace & Co.)等九檔股票。平均在一檔股票上,就投資超過兩億美元,也就是新台幣六十億元。

不僅如此,這九檔持股中,居然有兩檔已經連續持有超過八年,其他也持有平均三到五年的時間。

在過去十年變動快速、當紅產業不斷更替的投資市場中,這樣「以靜制動」的做法,看似不合常理,但卻與巴菲特曾描述自己「近乎怠惰的按兵不動」投資風格,完 美配對。

若說,長期抱股,是股神與接班人的第一個共通處。不眷戀繁華的紐約大都市,選擇在小城裡開始自己的投資事業,則是兩人第二個相同點。

巴菲特在紐約哥倫比亞商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後,一開始在投資名人葛拉漢(Benjamin Graham)位於紐約的投資公司工作。兩年後,年逾六十的葛拉漢決定退休,而二十六歲的巴菲特,也決定回到美國中部的家鄉奧馬哈(Omaha),開始自 己的投資事業。

在一九五○年代,選擇紐約以外的地方展開投資事業,其實是冒險舉動。連巴菲特的投資成績剛開始受到世人矚目時,《富比世》(Forbes)雜誌都以「奧馬 哈如何打敗華爾街」為標題大作文章,兩地差異可見一斑。

而韋斯勒在二十八歲時,也就是一九八九年,首次創立自己的基金投資公司。當時網際網路也不如現今發達,但韋斯勒卻選擇在距離紐約五百公里,維吉尼亞州一個 人口不到五萬人,相當於新北市中和地區八分之一人口的小城,夏洛特斯維爾(Charlottesville),開始他的投資生涯。而且一住就是二十二年, 直到現在,韋斯勒的驚人績效,都是在這小城裡創造出來。

此外,巴菲特對報業經營,也有著特殊感情。他在十九歲念大學時,就在家鄉的《林肯日報》擔任小主管,管理送報生,一九六九年更買下家鄉報紙《奧馬哈太陽 報》。在巴菲特的傳記書中,就曾提及,假如巴菲特不從事投資,那最有可能從事的就是新聞工作。

而早在十年前,韋斯勒除基金操盤外,就與友人共同創辦夏洛特斯維爾的一份當地報紙,做為私人投資。除了參加每季會議,也在報社的財務議題上,給予建議。

在今年七月二十六日,兩人第二次「巴菲特午餐」約會時,巴菲特主動對韋斯勒提出到波克夏任職的邀請。股神對媒體表示,其實自己對於韋斯勒是否接受提議「並 沒有多大把握」,因「他已在自己的基金中,賺到很多錢了,你可以從他的投標金額中看出。」

但以韋斯勒在短短一週內,就接受這份邀請看來,股神的魅力,凡人的確無法擋。

【延伸閱讀】前4大持股就占逾8成 ——韋斯勒基金持股與績效

北美第一大衛星電視業者 直接電視(DirecTV)26%報酬率比大盤高10個百分點

基礎化學原料老牌業者 格雷斯(W.R. Grace & Co.)25.1% 報酬率比大盤高3個百分點

美國第二大洗腎中心 達維塔(DaVita)19%報酬率比大盤高7個百分點

全球知名媒體巨人 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11.8%報酬率比大盤高13個百分點

其他18.1%

註1.報酬率指今年以來該股相對大盤(道瓊工業指數)表現,統計至2011年9月24日註2.其他包括微拉西斯(7.7%)、高信通訊(3.5%)、辛辛 那堤(3.4%)、WSFS金融(3.1%)、光塔(0.4%)資料來源:美國證監會網站、鉅亨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8

四十年不敗「平民股神」股災教戰


2011-10-03  TCW




「買股票買到晚上沒辦法好好入睡 的話,這就代表,你已經透支了!」四十年來沒有一年賠過錢、有「平民股神」之稱的蘇松泙,接受本刊專訪時特別強調。用這個標準來看,該不該停損?要不要攤 平?風險要如何規避?他提供了他多年操作股票的心法,你可以檢視一下,你跟股神的心法有什麼不一樣。

「要不要賣?」「還會不會再跌?」「要不要攤平?」「快要被斷頭了?」一連串的疑問,充斥在市場中。九月二十二日及二十三日,短短兩天,加權股價指數大跌 四百九十點,跌幅六.五%,台股市值一週就蒸發掉一兆四千億元,以全台八百八十萬開戶數估算,等於每戶都損失了十六萬元。

九月二十六日,週一,國安基金護盤,只演了半場好戲,尾盤再度急殺,大跌一百六十九.一點。投資人心冷了、心碎了,該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可以從這次股災中 減少損失?又要如何逆境求生?

持股水位該設多少?股神心法1:在空頭市場,持股別超過三成

我在任何時候,持股至少都三百萬,從兩千點漲到一萬點,一萬點再跌下來,一定會有三百萬。因為我是職業投資人,一定天天都有股票,就像一個種稻子的農夫一 樣,不管大雨、颱風,我都要去看看我稻田裡的秧苗。

(今年是)四十年來,最差的一年。譬如我追強勢股,不管怎麼追,都沒辦法獲到大利。而且,漲都很慢漲,一跌很快就跌下來了。第二,除權除息股幾乎每一檔都 跌價。這以我的觀念,就是在這地方賺不到錢了。所以我就把股票減碼,我在九千點的時候,股票大概剩下三百萬。這是我的基本持股,在我來講,也等於是零持股 (蘇松泙個人資產上億元,持股水位約三%)。

三百萬也是天天去證券(行),換股換來換去,用那三百萬去換,換到股票不會跌了,我就慢慢加碼,加兩百加三百,一直加。一般加最多,也不容易加到三千萬以 上。

以我認為,如果你有一百萬,(在空頭市場)就不要(投入)超過三十萬。

可以逢低攤平了嗎?股神心法2:可減量換股,但絕對不能攤平

我最不建議任何人做攤平的動作。你可以換股操作,但一定不要攤平。你銀行股一千元跌到十二元你怎麼攤(一九九○年三商銀、國壽從高點崩盤)?禾伸堂從九百 九十九元跌到幾元也不知道,你怎麼攤?

你可以減量。譬如你有四張股票,如果你想攤平兩張,我建議你把它賣兩張掉就好。就是你有想攤平的心理出來時,就把它變成賣出動作。

那如果你不想攤平,那就代表你想長期投資,你就長期投資。反正它不會讓你跌了晚上睡不著覺,漲了睡不著覺。這種就等看看就好。

套牢一堆如何操作?股神心法3:不要不甘心,用分批出場停損

一般投資人是這樣,你叫他殺股票,好像叫他從一○一(大樓)跳下來一樣,有時我自己也會這樣,「唉呀,為什麼把這個股票賣了?」不管是漲還是跌,(投資 人)要學習用平常心去看待買賣股票這個動作。

假設我現在有十張股票,現在一百元,假設當初一百二十五元買的。它跌到九十八元,我就先砍兩張,萬一它漲回來一百零二元,我一樣可以砍兩張,它又跌到九十 六,你也可以再砍兩張。它又跌到九十,我只剩下四張,就不一定要砍啊,然後它再跌到八十,算了,我就都砍了,反正回去很難了。這樣就可慢慢把股票砍掉,離 開它(原先)的高價區。

假設我現在五張股票,每一張都賠錢,最簡單,看到跌停鎖死的,不管,就把它全部砍掉。假設我有四張跌的,一張漲的,我就把一張跌的賣掉,同時把漲的也賣 掉。我把小賠的股票賣掉,同時把小賺的股票也賣掉,這樣我獲利和虧損歸零(即賺賠都沖銷掉了)。

部位高較能賺錢嗎?股神心法4:金額投越少,獲利反而能更大

我大概二十年前,那時幾乎隨時股票最低持股都是一千萬,但發現,做大,獲利不一定那麼大耶。後來把持股改下來,改到三百萬。發現,擺越少,獲利越大。

我們不用把錢都丟進去,但是可以有更靈活的操作。因為,現在假設我有五百萬,五百萬都買一張股票,任何人跟你說你要停損,我請教你,現在跌一○%時,你就 考慮要不要停損嗎?那第二天一跌又跌到一三%,糟了,你就(會)想說等到股票回來,(反彈)到跌一○%(的價位),我就停損;當然沒有(出現),它就一路 掉啦!那你怎麼捨得把它全部賣掉?你就會在那邊遲疑。一遲疑,後來忍不住(還是)把它賣了,賠了二○%,這樣永遠都是輸家。

大盤指數該怎麼看?股神心法5:不必看指數,只要看選股方向

我會看國外美股、日股指數,但台股指數我從來不看。因為台股漲一百點、跌一百點也好,對我來講,都不影響什麼,我只有嚴格控制我的持股。我可以賺錢,就放 大我股票的部位;我不能賺錢,我就縮小。

譬如股票現在九千點,人家都賺錢,我就賠錢啊,那九千點跟我沒有關係,我就把股票縮小。譬如現在跌到七千點,大家賠錢,我發現我不會賠錢,那就可以把股票 (部位)放大。這也是我跟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我用我至少能夠獲利,來決定這個大盤指數對我來講是多頭還是空頭。

如何做股票沒壓力?股神心法6:有賺才加碼,務必留下保命錢

做股票,先拿十萬元出來試試功力,有賺到一萬四,還可以再拿十萬元,等於二十萬(即使隔天跌停,損失一萬四千元,還是沒有賠到錢)。

一定是從小錢去賺,賺到再加碼。股票最好是用你自有的資金去賺錢,賺不到就算賠光光,也不會影響你的生活費。你如果壓力大,一定是賠錢的機會大於賺錢的機 會。這跟房地產不一樣,你買下去,跌掉反正自己住的,住過十年、二十年,你就不會賠錢啦。

也不要用全部的錢去操作,留十分之二也好。跌到八千點、五千點,你還有錢,可以慢慢在那邊買進賣出。

不融資買股很難賺?股神心法7:融資賠更慘,進場前先想風險

像我這樣,我從來也沒有覺得股票很好操作。有人說,「蘇先生,你怎麼買這麼少?我看你股票做很好,怎麼買這麼少?」,我說,「天下有這麼笨的人嗎?我如果 知道明天這張股票會漲停板,我就都壓下去嘛!」對不對?但是我可以知道一次,我不可能知道十次啊,我壓對一次,壓錯九次怎麼辦?

如果你不用融資都賺不到錢,用融資更容易賠錢。就像你買一張股票都不賺錢,買一百張,一千張,更易賠錢。所以我做四十年股票,只有融資一次。融資會讓你獲 得大利,也會讓你失敗。把風險放在前面,這樣就立於不敗之地了。你不敗,就可以利用時間,利用空間。

賠到睡不著怎麼辦?股神心法8:晚上睡不好,代表你已透支了

(現在)就是跌到三千點,我還可以睡得著呢。不管你買多少股票,你晚上要睡得著。假設明天崩盤呢?我每一次出手,都當作明天股票會崩盤,明天崩盤你睡得著 嗎?

買股票買到晚上沒辦法好好入睡的話,這就代表,你已經透支了,你那時候買的股票已經太多了。

人人都會有想多買一點、或受到周遭氣氛鼓動貪心與衝動的人性弱點,為了嚴守投資紀律,蘇松泙會想出一些小方法來協助自己嚴格執行。

譬如在市場熱絡時,他會跟營業員說,假設他下了兩張以上的買單,那營業員必須在下單前,再跟蘇松泙確認一次,是否真的要買兩張。經過這樣的來回詢問,時間 一延長,就有助降低買股票的衝動。

賠錢是散戶永遠不變的宿命嗎?蘇松泙就是不相信,而有了不蝕本投資術的操盤心法,今年的行情,他的觀察,過去,股價指數在九千點左右,成交量常常都在兩千 億以上,今年,有時候一千億都不到,顯示沒有多少人賺到錢,一定要保守。

【延伸閱讀】6招不蝕本投資術

‧嚴控持股水位。只用一部分資金進場操作,最多不超過3成‧股票漲時先賣7%。讓獲利先入袋,因為不知道股票會漲到哪一天‧不要只壓一檔。否則會患得患 失,不甘認賠、不捨停利‧絕不使用融資。若買1張股票會賠,買10張更容易賠‧絕不攤平。只要被套牢,絕不加碼買進,只分批賣出‧順勢操作。但順的是自己 手上股票的勢,而不是受氣氛鼓動,去順大盤人氣的勢資料來源:《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1

青年股神 股海無涯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U5ESNT0PL4145585&id=196634&catID=&keyword=&searchtype=

今年報紙新聞有位少年股神不幸撞車重傷, 根據報導他18歲時由10萬炒到20萬........

我想起一位我的朋友, 他年紀比我略大, 現在也將近40歲, 目前在打工, 月入約2萬, 美國某大學MBA畢業, 曾任職金融業, 家境也曾不錯. 認識他時大家都在某銀行做暑期工, 他對炒賣特有興趣, 很好學, 每次我發表"偉論", 他都會寫筆記, 令我感動不已, 所謂知音難求, 我也不惜傾囊相援, 把我畢生所學都傅了給他, 當時我也不過20出頭.......(沒把他害死算好彩)

他第一個投資是我幫他做, 用我的戶口用我的錢, 做空usd/jpy, 大勝一埸, 之後我們再合作, 狂炒垃圾股, 印像中未曾一敗, 他很快由5萬炒到近百萬, 之後炒樓, 高峰時手上有6間麗港城, 之後董伯伯一句8萬5, 他身家也跌剩8萬5.......

2000年科網股起, 他已投身某大行做股票經紀, 而我年近30為退休已做好全部準備. 他當時身家已有約800萬, 換句話說, 他由98年尾至2000年, 一年多時間由8萬5又炒回來了. 01年科網股破滅, 他又打回原形, 但這次不用幾個月他又炒到近800萬身家......我相信以今日報紙的誇張手法, 一定封他做青年股神......

2001年7月的一個週未, 我去他家玩, 一大堆的金融雜堆在書台上, 電話響不停, 都是經紀來電, 一派大炒家格局. 我跟他說是時候收手了, 他說還差一點點, 只要賺夠1千萬他就去做生意(他家當時還有生意).......他還跟我說, 他不怕輸, 因為他本身就只靠5萬起家, 輸了那麼多次也可以重頭再起等等豪情壯語......我問他一天炒多少張期指, 答案是至少100張. 當時期指每日交約3萬多張, 他一來一回每天至少2百張, 以一個小散戶來說不可算少.

2001年9月初, 他突然打給我(其實當年他天天都call我幾次, 但用"突然"比較戲劇性), 第一句不是問我如何看待後市, 而是問我借錢補倉, 他說大市已進了牛市, 移動平均線向上突破等等...(不信, 大家可查一下當年圖表)他有信心可大勝一埸. 我斷然拒絕, 只叫他盡快止蝕離埸, 以他的倉位size, 過夜風險實在太大, 根本不堪一擊. 不幸的事終於發生, 下一個交易日正是9/11, 他因此欠下巨債, 喪失所有鬥心, 我怕他再也沒機會翻身...(他本人也逞這麼說)

如果你看到這個網誌而正在贏大錢, 那麼我衷心的告訴你, 賺錢只是炒賣過程的其中一個環節, 並不是結局, 每個人都經歷過這一環節但只有很少人可以笑住離埸, 炒賣並不像它看起來那樣容易, 勝利往往是失敗之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6

獨家取得 股神分享畢生精華的26堂課 巴菲特 退休前親授的財富智慧


2011-11-28  TWM

 


二○一○年五月,在全球矚目的波 克夏股東會上,巴菲特獻給全世界一份大禮,將他畢生投資智慧、企業經營哲學製作成一部二十六集的動畫,且親自為動畫配音。

其中文版日前甫在中國首播,《今周刊》第一時間獨家取得影片授權,為讀者揭開股神親傳的致富哲學。

製作人.劉俞青 撰文.許瀞文 研究員.林筱庭圖片提供.幸星公司授權 www.xing-xing.com 財富或許有價,然而,財富智慧與經驗的傳承,卻是無價珍寶!尤其在一代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身上,這個發自內心的智慧傳承,格外令人動容。

巴菲特心中最深的牽掛

以動畫傳承智慧 讓理財教育往下扎根雖然早已經名列全球前五大富豪,然而如今什麼才是巴菲特心中最深的牽掛?是財富的持續累積?或是未來財產的分配?答案恐怕都不對。「如 何讓畢生的財富智慧能夠傳承下去」,才是這位今年高齡八十一歲的長者,心中最在意的事。而且,巴菲特已經悄悄開始布局進行了。

二○一○年五月,巴菲特在全球矚目的波克夏股東會上,送給全球一份無價的大禮||他播放了一段動畫。當時,這段短片在熱鬧的股東會上,並沒有引起外界太多 的關注。但,卻是這位投資大師給下一代最深的心意。

在巴菲特至今唯一的個人傳記《雪球|巴菲特傳》中曾提到,他最牽掛的兩件事就是尚未找到接班人,以及如何讓理財教育往下扎根。接班人雖然還沒有具體著落, 但另一個夢想已經成真。這部動畫已在全球各地播放,且第二部動畫的製作計畫也已就緒,預計在明年完成。

這部巴菲特智慧傳承的首部曲,是蘊含他畢生財金智慧的動畫,取名為「巴菲特神祕俱樂部」(Secret Millionaires Club,SMC)。由他親自策畫指導這部二十六集青少年理財教育動畫的所有內容,每集約四至五分鐘,並由中國幸星公司負責製作,這部動畫在去年的股東會 上首度播放。

在動畫中,灰白的頭髮、黑框的眼鏡,模擬巴菲特的可愛卡通造形,演出投資專家角色。他不但親自為動畫配音,也設計每一集的主題與劇情。動畫中有三名個性迥 異的孩子,他們都是俱樂部的成員,面臨各種投資理財的問題。卡通巴菲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枯燥難懂的投資概念,讓每個喜愛學習的人,都能像他一樣成為投 資高手。

為了讓台灣讀者可以一窺股神智慧的堂奧,我們經過多次越洋電話溝通、電郵往返,終於獨家取得授權,首度在台灣揭開這部動畫的寶貴內容,其中一集將同步在本 刊網站上播放。(www.businesstoday.com.tw)巴菲特在這部動畫中,談到了「到底該如何投資?」、「做生意如何辨別好壞?」、「投 資前該有哪些準備功課要做?」、「理財,有哪件事情最重要?」集企業家、慈善家、投資家於一身的巴菲特,將他的理財方法完整傳承,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 習,將來必能更出色。

金融海嘯時,巴菲特曾說過:「哪個國家把理財教育做好,就能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研究國內外理財教育發展專家、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教授黃美筠 表示,最早提出個人理財教育概念的先鋒,是美國推廣青少年理財素養最大的民間團體Jump$tart。該組織從一九九七年開始,針對美國高中生進行個人理 財教育研究,並引起廣大回響。

政府六年前才開始積極推動台灣理財教育起步已晚 莫再輕忽「一九八○年代我在美國攻讀碩士時,就發現班上美國同學都有信用卡,且長期使用循環利息,幾乎每個人都負債,」黃美筠指出。高度負債情況引起官方 重視,二○○二年,美國在教育部底下成立「理財素養教育委員會」,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理財教育的官方組織。

反觀台灣理財教育起步較晚,從○五年政府才開始積極推動,由民間的「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與金管會、教育部共同努力下,○八年展開第一期為期三 年的金融知識普及計畫,陸續將金融知識納入學校教材中。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陳琬惠指出,現在金融環境變化非常快,過去「只要儲蓄就好」的觀念已經不適用,二十年後我們的小孩都長大,環境會比現在更複 雜,不論是現在的年輕人或是我們的下一代,都必須知道哪些要、哪些不要,而非單純地接受舊有的理財觀念。

這二十六集動畫課程中,巴菲特教大家價值投資的同時,也培養許多做人基本原則:不能見利忘義、不要貪小便宜、聽小道消息,看似簡單的巴氏智慧,實行起來卻 一點也不容易。

拉開理財課的序幕

儲蓄,巴菲特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我們將這二十六集動畫課程依照其教育意義分為五大堂課,讓讀者更容易了解其中精髓。

是的,即使在一代股神的身上,老生常談的「儲蓄」仍是巴菲特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唯有平日儲蓄才能讓你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擊,抓住機會壯大自己財富。巴菲特 為大家拉開理財課的序幕,教你如何儲蓄、花費。這堂課更是所有父母親必須傳承給下一代的重要參考。

力行簡約的巴菲特,從小就是個儲蓄高手,他五歲就去擺地攤賣口香糖,八歲呼朋引伴到住家附近的高爾夫球場當球童撿球,並轉手賣給球商獲利;在十一歲時,他 已經存下過去幾年的所得共一二○美元,並買了生平第一張股票「城市服務優先股」(Cities service preferred);他小小年紀竟然靠自己能力有所積蓄,還可以買股,這令他的家人驚訝不已,而高度儲蓄力更是他日後成為股神的最大關鍵。

「以前我們家很傳統,會認為女兒只要嫁個好人家,人生就圓滿了。但現在我開始擔心她花錢的方式。」台新銀行財富管理處資深副總林尚愷擔憂地說,身為一位銀 行家,每天為財管貴賓打理資產,但對女兒最基本的儲蓄教育,卻讓他相當頭疼。

「從小,我就寵她,我在女兒幼稚園大班時帶她去日本玩。在一家玩具精品店裡,她一口氣挑了五個玩具,每個要價五百新台幣,說要分送給同學。」林尚愷回憶起 當時情景,「我沒有在她小時候教會她儲蓄的重要,是我不對。但一想到平常很少陪伴他們,怎麼忍心再拒絕她的要求。」現已國一的女兒對儲蓄、花錢依然沒有概 念。「如今只能慢慢教,開始拒絕她的要求,需要的花自己零用錢,花完不能再給。」日前,林尚愷甚至親筆寫了一封信給女兒,信中提到「『存錢』是生活中最重 要的觀念,這是當年你奶奶告訴我的,就是所謂『未雨綢繆』的意思……。」為人父親的擔心,溢於言表。

巴菲特曾說:「有時候給孩子一把金湯匙,說不定是把金匕首。」在妥協孩子要求的當下,更該仔細想想:讓他少奮鬥二十年,是好的嗎?

不同於林尚愷的作法,新光投信甚至將「儲蓄力」納入面試新人的考題之一,「如果你今天月薪三萬元,要如何存下一萬元?」出題的是新光投信總經理蘇英孝,他 同時也是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講師,在教育他的獨子儲蓄這件事上相當有心得。蘇英孝認為用錢的方式其實是種競爭力的表現,當你入不敷出時,怎麼可能專心在 工作上?

「我從小就讓他知道,錢怎麼來、該怎麼用,人的自信不是靠錢堆起來的。」身教重於言教,如何取捨欲望,去除不必要的花費,是蘇英孝給孩子的基本理財觀。遇 到孩子的購物欲時,他會一再地詢問孩子為什麼要買,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能存更多。」

順著你的熱情走

做自己喜歡的事,邁向成功「我們家出門只帶白開水,早餐一定在家吃。」看似簡單的原則,卻需要長期持續力。但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易被破壞,現在兒子已經大 三,每個月都有一萬元零用錢,「我要求他一個月存兩千元,他做到了。」怎樣才會成功?巴菲特與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答案一致:做你喜歡的事。

在巴菲特給孩子的第二堂課中談到的是邁向成功,成功有幾個步驟,第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找到自己熱情和興趣,才能真正發揮天賦。

吉姆.羅傑斯在《給寶貝女兒的十二封信》一書中提到,女兒不必成為一位投資家,如果喜歡燒菜,應該開一家餐館;如果喜歡做園丁,說不定日後會有一家全球連 鎖園藝店。當你發現有件事是你感興趣的,別讓年齡牽絆你,去做就是了。

巴菲特自己最近一次與中國大學生的對話中,他就對年輕學生的職業規畫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要順著你的熱情走!」巴菲特說,他有三個孩子,他們做的事情都不 相同。「找一個你願意全心去做的工作,這就是我正在做的,我都八十歲了,當然也可以去做其他事兒,但我選擇繼續我的事業。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我二十三歲時 找了份工作,我不會太關心薪水問題,只對我做的事感興趣。」選擇喜歡的事後,接下來還必須注意到你是不是有好的夥伴幫忙,是否能追隨一位成功大師學習,並 且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堅持到底等。這些都是巴菲特強調成功必備要件,缺一不可。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說過:「魔鬼藏在細節裡。」也與巴菲特成功哲學中提到「不抄捷徑」,不謀而合。

在「Tough cookies」(難吃的餅乾)這一集動畫中,因為孩子在製作餅乾時少放了一些配料,讓餅乾變得極為難吃。巴菲特嚴肅地對孩子說:「成功是不能抄捷徑,也 不能偷工減料的。」值得做的事,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

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再起,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失敗」這樣的信念也與辭世的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相同。賈伯斯堅持蘋果的產品必須持續使人欣喜,他以瘋狂的高標準著稱。他高度重視用戶體驗,不僅電腦的設計、性能、外觀要求完美,就連客戶看不 見的內部設計,一顆螺絲釘的位置,賈伯斯也要求必須做到美觀。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曾說過:「促使我進步的,全都是挫折!」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也是嘗盡失敗。有一次在佛羅里達大學演講時,一位學生提問:「談談你投資上 的失誤吧!」巴菲特幽默地說:「你有多少時間?」如今幾乎是全世界最賺錢公司之一的波克夏,巴菲特卻坦承當年的收購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錯誤。當時波克夏是一 家紡織廠,而美國的紡織工業在中國等國家低人力成本的競爭下,逐漸走向沒落。巴菲特勇敢面對錯誤,停止了紡織廠的投資,並用資金去購買保險公司、優質資 產,成為巴菲特金融控股旗艦。

華爾街一位投資大師戴維斯,為讓自己從犯過的錯誤中汲取教訓,在辦公室的牆上專門設了一個「錯誤牆」。他將自己犯的錯誤整理出來,掛在牆上,每天上班時間 都回顧自己的錯誤。當客戶來訪時,看到戴維斯犯過這麼多錯又勇於面對,認為他在未來犯的錯會越來越少,更放心地把資金交給他打理。

翻開全球資本市場的歷史,幾乎所有的大師都是從失敗中走出來,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失敗」。發明大王愛迪生是這麼為「失敗」下定義的;眾所周知,在成功發 明燈泡前,他試驗了上千種燈絲,也就是說他至少失敗過九九九次,但愛迪生說:「這並非失敗,只是嘗試了九九九次邁向成功的方法。」

持續保持競爭力

不斷學習,不斷投資自己「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知識越多、財富越多。」這是巴菲特在每一集動畫最後一定會說的招牌金句。

巴菲特認為,想要繼續保持競爭力,就必須不斷學習,更了解你的投資標的、你的競爭對手以及不斷變化的市場。養成終身學習、不斷自學的習慣,「每天晚上睡前 一定要比今天醒來時懂得更多!」現在就讀景美女中高一的吳宜蓁,從小在吳媽媽用心栽培下,不僅對數字有概念,也有廣泛的興趣與嗜好。會計出身的吳媽媽認 為,孩子在年輕時學習能力是最快的,越小學習會讓她越深刻。

因此只要上銀行都帶著吳宜蓁,讓她了解銀行的作業,買基金也要女兒提供意見;甚至讓女兒參加加拿大遊學團,行前的換匯也帶女兒去銀行換,那年她才小四。

女兒第一次離家千里遠,吳媽媽坦言她要放下很多不捨,「送她去機場那天我一個人躲在柱子後面偷哭」,「但這是讓孩子獨立的好方法。」實際到國外走一遭,吳 宜蓁的眼界放大了。除了學到匯率、稅、記帳,更懂了這世界不只有自己。

有了獨立經驗,在上國中時,吳媽媽也特地挑需要住校的時雨國中。「第一天晚上我在棉被裡哭,睡不著。」吳宜蓁笑著說,雖然不捨、心疼,但吳媽媽認為這些是 成長、學習必須的養分。

在吳宜蓁十歲時,家裡買了新房子,有七二○萬元的房貸要還。具有風險意識的吳媽媽認為負債提高、保險額度也要跟著增加,就以吳宜蓁為受益人,購買了一張投 資型保單。「要贈與孩子金錢,我希望透過更有學習意義的方式。」吳媽媽強調。

投資型保單中連結的標的,也都由母女兩人共同決定。起初吳宜蓁想買黃金基金,但吳媽媽身邊朋友不太認同,「我認為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就算錯了也是一種學 習。」但事後證明吳宜蓁的選擇正確。五年來靠著定期定額扣款,總共創造二成以上獲利,最近兩年共贖回近二十三萬元。

在母親訓練下,吳宜蓁比起同學來「懂很多」,這是不斷實地演練的結果。而且吳宜蓁已經是個小小富婆,身上有接近七萬元的存款。談到對未來的夢想,她說,她 希望自己也能朝投資的路前進。

巴菲特不僅是位成功的投資家,更是一位企業家。他懂得如何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創造更高的獲利,而一家優良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是不是永遠受歡迎?有沒 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老闆是否誠信?它能把商品賣得更貴嗎?

不見得要自己創業

當股東,也能學習當老闆每個人不見得會選擇創業,但大家都有當股東、投資這家企業的機會。在教導企業經營的同時,巴菲特也正傳遞「如何投資一家好公司的訊 息。」祕訣很簡單,第一要件就是做你懂的事,再者要觀察公司是否有良好的廣告效益,且就算提高價格,大家依舊需要它。

提到廣告這件事,巴菲特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廣告明星,每年波克夏股東會吸引全球目光的「吸睛力」已經無須贅述。一○年三月,在旗下汽車保險公司蓋可保險 (Geico)大會上,八十歲的他化身「槍與玫瑰」主唱者艾索羅斯(Axl Rose),幫公司做廣告。

在這支廣告中,蓋可的員工自彈自唱,巴菲特則是壓軸。為了模仿主唱,巴菲特戴上了及腰的假髮、綁上紫色的髮帶,穿上黑色的夾克。最後這位搖滾老將更穿上一 九八○年代流行的紅色蘇格蘭裙,還架式十足地將繪有刺青的手臂高舉空中,這是他第四年參與廣告影片拍攝。相信此廣告一出,所有民眾都會記住這家保險公司。

在投資企業時,巴菲特更重視企業提高價格的能力。就像在十月便利超商咖啡漲價五元,讓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只能默默忍受,這就是統一超超強的「價格決定力」。 連理財名人夏韻芬都教小孩與其當個弱勢的消費者,默默承受漲價的壓力,不如反過來當它的股東,一起分享企業成長利潤。

一代股神巴菲特用他的親身經驗傳授理財智慧,為全天下父母做了最好的示範,不僅可以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教材,也值得所有年輕人學習。而這部「巴菲特神祕俱 樂部」動畫要傳遞的,除了股神無價的財富智慧之外,對於下一代的惦念與擔心,恐怕才是股神沒有說出口的愛。

一頓早餐 幸星數碼獲股神青睞「巴菲特神祕俱樂部」是一部以青少年理財教育為主題的系列動畫,這部動畫是由北京萬方幸星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幸星),於去年4月開 始製作。為什麼幸星能如此幸運,得到股神青睞?起因全源自一頓早餐。

幸星總裁王利鋒在偶然機會下得知巴菲特一直有個心願,希望能將自己的理財知識拍成動畫片,以培養青少年的理財習慣。在朋友的牽線下,巴菲特也得知幸星有製 作類似動畫的經驗與意願。於是,巴菲特便主動在某次共同出席宴會時,邀請王利鋒共進早餐。沒想到雙方一拍即合,2010年4月,以巴菲特本人為主角的系列 動畫片「巴菲特神祕俱樂部」正式開始製作,並於同年底完成。巴菲特也親自為動畫配音,讓動畫增色不少。

目前幸星也與台灣的格林文化出版社合作,由台灣漫畫家改編成兩本巴菲特親子理財漫畫,預計明年2月推出。同時幸星正著手製作第二部的「巴菲特神祕俱樂 部」,劇長將由原先每集4分鐘,拉長至每集22分鐘,一樣共26集,預計明年完成。未來,巴菲特的財富智慧將持續源源不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林筱庭)金 管會:台灣理財教育已走在亞洲鄰近國家前端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在青少年理財上雖然起步得晚,但金管會表示,台灣已是亞洲鄰近國家中,如新加坡、韓國、日 本、香港等,最早納入體制內教育的。也就是說,在現行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只要孩子有上學,都能夠學到最基礎的理財概念,為的就是要打破M型化社會藩籬。

金管會保險局市場管理組組長施瓊華表示,在2005年開始推廣時,學校的老師相當抗拒。他們認為教「理財」就是等於投資股票,銅臭味太重,不應該走入校 園,也有老師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於是金管會開始從金融界找資深人士,幫學校老師上課,才漸漸化解老師們的疑慮。

但也有教育界質疑,目前國中小、高中各階段的教學目標並不明確。金管會表示,會在近期內公告各階段該學習完成的目標,讓國內理財教育更臻完善。

(許瀞文)

巴菲特留給下一代的26堂課

股神的財富智慧1:儲蓄

「現在的每一分節約,都是對你未來的一份投資!」第1課:儲蓄是為賺更多 想賺更多,就得為將來的投資儲備資金。平時存錢,日後才有資金面對未知的風險與抓住機會。

第2課:有計畫才能成功 凡事制定計畫,而且要保證計畫切實可行。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而錯誤的計畫則會導致失敗的結局。

第3課:最好的還債就是不借錢 欠債太多就是自找麻煩,如果借錢買東西又無力償還,財務狀況肯定一團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借錢。

第4課:要有責任心、量入為出 要有責任心,謹慎評估自己的財務能力範圍,過於頻繁消費,就會導致個人財務崩潰。

股神的財富智慧2: 成功 「成功的原則就是把每件小事做好。」第5課:發掘自己的熱情, 做喜歡的事 找到自己的熱情和興趣所在,才能真正發揮個人天賦,堅持夢想是成功的唯一關鍵!

第6課:正確的選擇才會帶你走向成功 人生不斷面臨選擇,但唯有正確的選擇才能帶領你走向成功。

第7課:找對好夥伴幫忙 成功的生意一個人絕對做不來,尤其良好的夥伴才能讓工作更容易。

第8課:學會傾聽和提問 成功離不開與人的良好溝通,而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提出問題並傾聽。

第9課:站在巨人肩上看更遠 想要比別人更快成功,就要找對入門的好師父,向成功的人學習才能學得更多、更深入。

第10課:抄捷徑不會成功 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必須遵守紀律、持之以恆,永遠不要想著抄近路或急於求成。

股神的財富智慧3:失敗

「失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失敗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第11課:從錯誤中學習 不僅要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更要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

第12課:永不放棄 即使犯錯也要不斷嘗試,因為今天的失敗會帶來明天的成功。失敗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第13課:持續創新 遇到瓶頸,要去想創新的方法,因為得先經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

第14課:注意骨牌效應 任何重要決定都會引發骨牌效應,無論投資還是日常生活,做任何決定時,都必須考慮後果。

第15課:別以貌取人 永遠不要以外表評判一個人,對人的錯誤判斷,會讓你平白損失更多。

股神的財富智慧4:學習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知識越多,財富越多!」第16課:正確的選擇才會帶你走向成功 學習,學習,學習!想要保持競爭力,就要每天不斷地學習!

第17課:找解決辦法,別只會說不 成功的人總是積極熱情,尋找各式的方法,他們不會只說不,而是尋找任何可行的方法。

第18課:適度包裝自己 若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尤其在生活中包裝自己,想要被人喜愛,就要讓自己可愛。

第19課:太好的通常不是真的面對誘惑必須保持理智並深思熟慮,如果有人保證能賺大錢或中大獎,那你一定不要輕信。

股神的財富智慧5:投資

「我從事投資時,主要觀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數人只盯著它的股價」第20課:地段決定商機 做生意需要用好地點來吸引顧客,如果地段不好,即使其他再好,也不行。

第21課:

再好的生意都需要廣告 不管銷售什麼產品,都需要好廣告,才能讓人留下好印象。

第22課:

搶做熱門生意 新潮的東西往往曇花一現,應該把錢花在永遠需要的東西上。

第23課:誠實為上策 經商之道非常簡單,不外乎誠實守信、價廉物美、童叟無欺。

第24課:

做你懂的事 保持清醒,不要投資自己根本不了解的生意,不熟不做。

第25課:

好服務才有競爭力 做生意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有好的服務態度,視顧客如同夥伴。

第26課:價格決定力 若你有能力提高價格,卻不會流失客戶,就擁有一項非常好的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0

太陽能庫存爆量 股神加持也沒用


2012-1-2  TCW




今年十二月連續三週內,從股神巴 菲特(Warren Buffett),到網路龍頭Google攜手全球最大私募基金KKR也跟進,合計總投資近五十億美元,買下美國六座太陽能電廠的多數股權。

原本搶奪益通失敗的全球代工龍頭鴻海,也緊接著宣布加碼三千萬美元,往上布局太陽能電池廠。

巴菲特、Google、KKR和鴻海,前仆後繼,就連台股的太陽能概念股也跟著大盤上演反彈行情,太陽能產業的春天提早來臨了嗎?

「太陽能類股今年以來跌了六成,大盤只跌了二至三成,當然會反彈,」保德信投信投管部協理葉獻文說。

從巴菲特到Google,他們重金投資太陽能廠,所投資的五十億美元,幾乎可以買下六家茂迪,但台灣業者幾乎都難以受惠。

以巴菲特買下的電廠為例,除了使用的技術跟台灣主流的矽晶電池不同,台廠很難受惠,更重要的是,巴菲特著眼的,是電廠有政府保障收購電價的固定收益,因 此,才會吸引Google這類長線資金,跟著進駐太陽能產業最終端的電廠,這些投資案,「對(股市)投資人有幫助……,對(台灣)太陽能廠實質影響沒那麼 快看到,」太陽能電池業者說。

唯一讓人寬慰的是,太陽能產業的谷底似乎已經到了,因為太陽能產品(多晶矽、矽晶圓、電池、模組)售價開始止跌。「(價格)要跌也跌不下去了!」新日光總 經理洪傳獻出席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開聚會時說。

但報價跌無可跌,其實只是谷底的開始,問題出在龐大的庫存!

無主貨櫃塞滿港口上下游庫存天數超過百日

場景,拉到德國的漢堡港口,碼頭上還有著一櫃櫃裝滿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貨櫃,沒有人認領。

台灣一家整合模組與系統廠的業者說,從第二季中開始,因為太陽能產品報價暴跌,「走海運,一個月之後到了歐洲,價格已經不知道跌到哪裡去,客戶不願意接 貨,德國港口停滿了貨櫃,裡面裝的都是(太陽能產品)。」特別是中國業者為了衝業績,讓無主貨櫃塞爆德國港口的怪象,在業界廣為流傳。

從庫存天數來看,研究機構Solarbuzz分析師廉銳預估,全球從多晶矽到模組的上游供應鏈,第四季平均庫存天數,將攀升到八十四天,足足是理想庫存天 數的兩倍多;反觀下游通路和系統電廠,從今年第一季大量吃貨後,就一直努力降低庫存水位,加上搶在明年各國政府調降補貼金額前裝機,消化了不少庫存,讓下 游庫存天數,比第三季大幅減少六三%,預估約剩二十六天。

上下游合計超過百日的庫存,相當於超過七GW(十億瓦)容量,足足是全球一年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且這些過剩的容量,將近八成都堆在上游供應鏈,也就是台 灣太陽能產業者最集中的領域:多晶矽、矽晶圓、電池和模組。

七GW,還只是今年多出來的量,太陽能業者為了自救,把庫存換現金,各出奇招,各種傳聞紛紛出籠。

需求不好,低轉換效能的產品庫存銷不出去,太陽能業者轉向東南亞市場,與當地合作夥伴電廠,把低轉換效能的庫存產品,混合高轉換效能產品,做為電廠取得銀 行貸款的設備。

各廠出奇招變現蓋電廠,包成REITs出售

甚至有太陽能廠打算與私募基金聯手,在國外蓋電廠,再靠著政府保障收購電價的固定收益報酬,包裝成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出售。

這顯示太陽能業即使有股神加持,業者卻仍待在擁擠又黑暗的谷底隧道,只能抓緊現金,才能面對接連而來嚴峻的挑戰。

十二月中旬,德國出現了第一家聲請破產的太陽能上市企業Solon,廣運集團旗下的電池廠太極能源也被牽連,因為太極有四百多萬美元的貨款還沒拿回來。

接下來「德國系統業者(電廠)也有危險,」台灣模組業者擔心的說。類似的案例,只會多、不會少,要挺過景氣寒冬,就要手上有現金,除了控制成本,更重要的 是,要能把庫存變現金,或是為產能找到銷售出海口。

「以前的傳產和電子,都是死在擴產競爭,活在折舊提完,競爭者退出,」一位太陽能電池廠財務主管坦白的說,「明年第一季末,淡季結束,最多是股票先反 彈。」股票市場向來都是領先產業循環,太陽能產業要真正看到谷底隧道的亮光,就要看誰先玩不下去,被淘汰退出!

現金流變生存指標去年沒賺錢的,最難過關

業界都在盤算,誰會先撐不過?「去年EPS賺不到十元的,會最難過(關),」一位在半導體和太陽能產業待超過十年的副總經理指出。

因為去年金融海嘯後的需求遞延,加上趕在德國和義大利調降補助前的裝機潮,台灣的太陽能廠幾乎都大賺一票,甚至把二○○九年的虧損都補了回來,如果連去年 都無法獲利,代表手上現金水位越危險,要是又沒有銀行或富爸爸的支持,接下來漫長的產業冬天就會更加難過。現金流,也成了未來一年,台灣太陽能業的生存指 標。

【延伸閱讀】前3季虧損,已吃掉去年獲利5成——太陽能廠近3年稅後損益

益通2009年稅後損益:-23.42010年稅後損益:-28.0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33.1

新日光2009年稅後損益:-11.42010年稅後損益:27.4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12.3

昇陽科2009年稅後損益:1.72010年稅後損益:14.0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5.8

綠能2009年稅後損益:1.22010年稅後損益:16.6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5.4

茂迪2009年稅後損益:1.32010年稅後損益:45.6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5.2

太極2009年稅後損益:-0.92010年稅後損益:5.2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2.7

昱晶2009年稅後損益:0.72010年稅後損益:43.3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2.6

合晶2009年稅後損益:-2.52010年稅後損益:6.7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3.0

合計2009年稅後損益:-33.32010年稅後損益:130.8今年前3季稅後損益:-64.1

單位:新台幣億元資料來源:Yahoo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27

《阿甘正傳》的作者是股神還是估神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ycjj.html

昨天蘋果的股價已突破500美金創新高按市值計算,蘋果目前已是全球最大公司,超過谷歌和微軟市值總和。此外,蘋果的總市值也達到了A股總市值的13%左右。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依靠漁業發財之後,聽從別人的建議「買點股票」投資保值,他決定選擇和漁業差不 多的「水果業」,買了一個名叫「蘋果」的股票(電影鏡頭明顯是蘋果公司的商標及名稱)。然後這個股票就一直漲啊漲啊。。。鏡頭裡阿甘捧著一張印有蘋果公司 標誌的紙說,我買了一個水果公司的股票,有人說我這一輩子不用再為錢發愁了。---為什麼作者選「蘋果」而不是當時同是科技公司的柯達(電影是94年出 品,柯達97年2月市值創最高達310億美元,最近則申請破產保護)?或是其他。用這樣的理由就搭上了一條現在最傳奇公司的大船,運氣還是偶然?至於作者 是不是股神還是估神,應該偏向後者,並沒有他買蘋果股票的報導。

《阿甘正傳》拍攝於1994年,如果阿甘到現在還繼續持有這家「水果」公司股票的話,那麼這17年這家「水果」公司的股票漲超過了50倍。

《阿甘正传》的作者是股神还是估神

《阿甘正传》的作者是股神还是估神

《阿甘正传》的作者是股神还是估神


我不是果粉,一個蘋果產品都沒,實在是那種土得掉渣的人。當然,我也沒那麼幸運買到蘋果公司,只能祝其好運。美國多點微軟,谷歌,蘋果這類公司而不是高盛,摩根,這個近代最偉大的國家還是會保持其強盛的。

 

順便紀念個人投資組合今日收市不但完全收復2011年的虧損,還創下08年金融風暴後的新高。多得新入的思捷環球,愛股筆克遠東及頹廢了幾年的地產股的強勢反彈。

----特別說明,除了運氣,我並不覺得有能力的因素,最多是這次扔飛鏢比較手感好而已,呵。

 

還有也順便提醒,牛市的時候很多牛鬼蛇神的股神會出現。對扔飛鏢或一波牛市的幸運兒要提防。

 

股市有風險,謹記獨立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5

民間股神林園:投資就是買壟斷 王星Vincent:

http://xueqiu.com/4883834810/21622163

提到林園,A股的老股民幾乎無人不知。這個曾經被譽為「中國民間股神」的人,據說曾經創造了從1989年的8000元到2007年20億元的「投資 奇蹟」。最近,我們拜訪了林園位於北京中關村的「新家」。在將近2個小時的交談中,林園分享了他的投資理念,2008年股市低點之後的感悟以及對後市的看 法。


以下是拜訪整理:

 

提問:經歷了2008年股市大跌以後,您的心態是否有變化?

林園:我是個樂觀的人。08年股市最低點的時候,如果按01年算我賺還28倍。我怕什麼?我無所謂的事。08年以後我的心態還是一樣的。信心只會比原來更足了。為什麼我當時不說話、在股市低點當時你說我是讓人買還是賣?賣吧,當時是熊市,買吧,整天還跌。

 

提問:您怎麼看中國股市未來的演變?

林園: 現在股市PE不高,估值已經被低估一倍了。未來PE還會回到50-60倍。以前到過那麼高,你怎麼知道不會回去?股票估值和人的情緒有關係。牛市的時候估 值就是高。股票賺錢只有5%的時間是上漲的,95%都是在合理和合理水平之下。真正股民要賺錢都賺那5%的時候。什麼時候估值高,就是那5%的時間。

 

提問:未來利率,發行制度的改革是否會影響股市估值水平?

林園: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考慮那麼多,根本考慮不完。制度是當權者指定的。系統性風險你考慮不了。但系統性風險時間也不會長。如果長了會有問題的。管理者也是根據市場狀況來的。好的時候緊一點,不好的時候松一點。

 

選股策略:滿倉操作,但要有變化


提問:您的策略一直是滿倉操作,那是否意味著您認為選股時機不重要?

林園: 買入時機當然重要了。買入是有標準的,主要是價格。即買入價格不能大幅高於這個世界同行業的平均估值。如果股價恆高就不買。我當時買的時候,公司估值最高 也是和世界平均估值差不多。當然,這裡說的主要是「大買」。如果是「小買」無所謂,但是這種買入最多配置不會超過1%。

 

提問:07年股市最高點時還堅持買入?

林園:我一直是全倉,一直持有。除非分了紅買入。

 

提問:07年高估值的狀況下為何不賣?

林園: 估值高低其實很難判斷。我一般都是在高估值的時候才感覺到賺錢。有些人3000點的時候都感覺高。結果從3000點漲到6000點。那時候茅台才幾十塊 錢。我不知道高低,長期持有沒問題。話說回來,如果把股票賣了你幹什麼呢?像李嘉誠一樣的,他不可能把長江實業賣了。投機和投資在短期目標可能是不一樣 的,但是最終你的主體在哪,還是要清楚。就好像你家在哪一樣,最終還是要回家的。

 

提問:您在什麼情況下會考慮賣出?

林園:公司經營有問題了,或者估值明顯高於行業平均PE,比如都到100倍了,我就會考慮賣。當然,股市到高點的時候,我把我透支的那部分賣了。我現在資產比當時股市最高峰還高15%。我融資比例佔整個資產配置裡3%以內。

 

提問:您以後的投資策略會變化麼?

林 園:會根據市場策略的變化。人不能一根筋,根據市場來走,才會有超額收益。2001年到2008年賺了58倍,錢從哪來的?我也倒股票。這幾年我不倒,是 因為不該倒。接下來我可能會換的。如果沒有投資經驗,不敢換的。市場趨於樂觀了,我投資的股票一定是不一樣的。熊市,熊牛之間,牛市來時的配置都是不一樣 的。這對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國外是換基金經理的。熊市和牛市是不同的基金經理。只能通過換人,沒有別的辦法。我始終是滿倉,但滿倉是有變化的。

 

提問:如何判斷牛市來臨?

林園:牛 市來時,很多股票都漲30%。龍頭漲個1倍到2倍。別的股票都還趴著。指數再漲30%,然後各種股票再補漲。都是有規律的。牛市1期的指標是,有影響力的 股票漲1倍。如果權重股漲1-2倍的話,很多人都會賺錢。股市主要還是一個賺錢效應。目前處在低估水平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全體股民都在虧錢的。如果一 個行業的人都在虧錢,這是不正常的。養豬業,航空業和煤礦業都是如此。

 

提問:滿倉策略會不會讓自己的現金流受到很多限制?

林園:沒什麼現金流,我平常沒什麼開支。不去借錢就完了。我會換股。

 

提問:您是否很看重公司管理?

林園:我傾向買傻瓜都能管的公司。巴菲特總結了兩個字:壟斷。離開這個主線,就隨時有可能出現問題。為什麼資本家都想壟斷?馬克思也都說這點。巴菲特走的時候特別和趙丹陽說,投資沒有什麼,就是壟斷。

 

提問:您的投資主線主要是龍頭股,那您怎麼看小盤股的投資機會?

林園:股 市要賺錢,公司絕對盈利只是一部分。小盤股主要看公司股本的擴張。大盤股股本擴張放緩了。在增長率和擴張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我肯定選小盤股。PE都會放 大。證券市場那有個PE,都會有個放大的作用。股本不放大,就等於少了一半。小盤股有不好的,但是不是說所有的小盤股都不好。

 

提問:如何防止自己被騙?

林園:我們的倉位主要在消費股,和吃喝有關,能看到。那些看不到的我不參與。

 

提問:您是否會投資創業板?

林園:創業板我還沒看,不過正在準備看。主要是現在我可以選擇的投資標的太多了。

 

提問:您是怎麼全球化配置資產的?

林園:香港主要是$同仁堂科技(01666)$和債券。歐洲主要投資是奢侈品,09年入市的,作為全球配置,量不大,主要就是買了扔在那。美股也有,當時主要搞的金融股,銀行。但是這兩年都賣了,轉成新加坡債了。

 

提問:您投資的原則?

林園:我的原則是傻瓜式的投資,就投資吃吃喝喝,和這張嘴有關的。再有一個就是選龍頭。實在不行這些行業的公司就都買,也不會錯。這種行業賺錢的概率大。全世界沒有一個是消費品出問題的。你說$蘋果(AAPL)$的iPad,iPhone,產品多了就麻木了,不買了。但是吃的一定是有的,因為人總要吃。另外,我也看好老字號的東西。

 

現在也有很多公司,一上市,我就買一點。比如洽洽瓜子($洽洽食品(SZ002557)$),$涪陵榨菜(SZ002507)$,我就會配。但是IPO肯定不參與。我們買入恰恰瓜子,是在下跌了30%以後買的。買的時候沒管PE,因為PE肯定是高的。但我們算這個公司現金20幾億,市值也是20幾億。我們算,反正也不吃虧。看好恰恰主要考慮其現金價值。未來成長估值,屬於休閒食品。

 

提問:是否有失敗案例?

林園:我沒有,真沒有。可能對失敗理解不一樣。有的人買被套了幾年,覺得是失敗。但我當初買的時候,就是把他當放銀行,相信總有一天會回來的,不考慮下跌什麼的,而是對我整體資產安全性的考慮。

 

提問:您喜歡什麼樣的公司?

林園:我喜歡利潤的增長不是來源於投資增長。小投入,大產出。投入一定,比較好算。老字號的品牌都在我的選股範圍內。只要它上市,價格合適,我都會配置。我的目標就是中國最知名的品牌,老百姓最消費的品牌。一句話:成癮性的消費品。藍籌股大概佔我資金的15-20%。

 

提問:主要估值方法?

林園:估值就是用PE。現金流折現啥的就不是估值了,是買資產時候用的。資產打折了,我才去買,才會用。

 

提問:投資和投機的關係?

林園:投機的話我主要做固定收益的東西,可轉債等。

  

個股點評:現階段不會配置酒類股


提問:為什麼會在03年看好茅台,當時五糧液賣的比茅台好啊?

林園:剛開始買$五糧液(SZ000858)$$貴州茅台(SH600519)$上市我都不知道。當時有朋友幫我看,說茅台上市了,財務指標比五糧液更好。我記得好像現金比較多,我對比了一下。但是當時五糧液已經用了我資金量一半。所以之後就按資金量平均分配,五糧液一半,茅台一半。到現在也是這樣。

 

提問:貴州茅台能取得這麼高的收益是不是個驚喜?

林園:我當時給它估過值,未來收益是按照18%來算的。當時買$貴州茅台(SH600519)$並沒有想到漲到這麼高,當時也不需要去想,只想最壞的情況。

 

提問:怎麼看二線白酒行業?

林園:白酒行業現在不會配置了,持有就好了。一定要在行業冷的時候買,現在行業比較熱。茅台現在肯定不是頂。

 

提問:國際上酒類估值到50倍估值很少見吧?

林園:如果算奢侈品的話,(金融危機之前)50倍很常見。

 

提問:你現在是否有新的投資標的?
林園:現在股市總的來說是嚴重低估。我會去做一些短期操作,但是最終要回到我的投資主線。我一直滿倉,出去逛一圈我還會回來的。

 

提問:現在金融行業是否低估?

林園:都是,金融,銀行,公共事業,都低估。哪個銀行好搞不懂,就都配,平均配。

 

提問:怎麼看$黃山旅遊(SH600054)$

林園:短期現金壓力大,但是畢竟有黃山那一塊,一年賺2個億。不擔心。

 

提問:怎麼看$同仁堂(SH600085)$

林園:一高速增長就圈錢,但這個公司有強大的品牌。不會不行的。即使透支了一部分,過段時間現金又多起來了。

 

提問:如何看資源類股票?

林園:資源類的我不會碰,看不懂。

 

提問:我看您還在用微信。是否會買$騰訊控股(00700)$$蘋果(AAPL)$

林園:這個iPhone還是當時奧運會時候住我們家一個外國小女孩送給我的。新玩意我不太懂。我現在看到出什麼新產品了,就會找一幫小姑娘來給他們買,讓她們試用。如果之前稍微有人給我講的話我可能就不會錯過蘋果。不過就算當時買可也只會配置一點。

 

關於個人生活:不喝酒,不看書


提問:酒量如何?

林園:我從不喝酒,白酒也不喝。但是存了幾百萬的酒。

 

提問:您現在平時的愛好,主要看什麼書?

林園:我不看書,基本上也不看報紙。我不看這些都知道。我的經歷太複雜了。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看過。我做飯,廚師都拜我為師的。這些是必須你親手做過,自己悟出來的。自己做出來的,再想。總結以後,再和國外數據對比,實際上是非常吻合的。年輕人只要去做,不存在什麼理論指導。

 

提問:公司團隊有多大?每天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林園:現在我就一個人。公司也沒人,就我一個人。我平時中午才起床,晚上要生活,要玩嘛。

 

提問:現在您的主要信息來源?

林園:不需要信息來源,都知道。券商給我服務我也不需要,全自己弄。調研啥的也不太做,都是老一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4

全球最偉大投資人之一——圖拉.澤豪森的操盤人生堅持原則、忍受批評 成就女股神傳奇

2012-4-2  TWM




 

在美國幾乎以男 性為主導的投資界,很少見到女性基金經理人特別活躍。

今年六十五歲的圖拉‧澤豪森,對投資具有無比熱誠,不斷挑戰自己與世俗眼光,成功獲取 業界尊崇與肯定,得到﹁女巴菲特﹂的封號。

撰文‧莊 芳

星期五上午,芝加哥的天氣晴朗,令人感到涼爽舒適,圖 拉.澤豪森︵Thyra Zerhusen)決定踩著腳踏車到公司上班。她刻意避開壅塞的交通,沿著一條人少、車少的路線前進,一邊活動筋骨,一邊享受微風迎面吹來的樂趣。

雖 然同事曾經試圖勸阻,提醒市區內騎車的危險性,她卻表示,做任何事都可能有風險、也有報酬,「就像管理金錢一樣,我一直很謹慎小心。」她今年六十五歲,旗 下管理資產達三十四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千億元)。

不做沒把握的事

積極充實自我 蓄積能量今年三月,她首次到訪台灣,第一次見到圖拉,很難相信這位和藹可親,舉止優雅,口氣輕聲細語的女士,竟然就是在市場上征戰數十年,並和巴菲特一同 被美國《SmartMoney》雜誌選為「全球最偉大投資人」之一,在基金界有著「女巴菲特」響亮稱號的投資高手。

圖拉外表有些靦腆,但行 事作風頗為大膽。選擇的投資策略,同樣是找一條人少的路走:以十億至一二○億美元市值,較不受歡迎的「中型股票」為主。在一九九七年,她接下績效不佳、甚 至面臨清算的基金,從當時資產規模二千萬美元一路「拉拔」到現在為二十七億美元。去年,這檔名為Aston/Fairpointe Mid Cap的美國中型股票基金,更獲得理柏評選為五年、十年最佳基金獎,表現遠遠超越其他同類型基金。

不走人多的路

勇 於挑戰市場 忍受孤單事實上,比起多數老牌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生涯,圖拉的操盤期間不算很長,但她卻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機會,耐心等待爆發的瞬間。四十六歲正式開始資產管 理職務以前,她花了整整十六年,擔任股票分析師的研究工作。「現在回想起來,這份工作對我非常重要,更是踏入基金界前的絕佳訓練。」擁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 院文憑以及伊利諾大學經濟學碩士的圖拉,原本一心想做經濟學家,前往銀行投遞履歷不成,反而得到一個股票分析師的面試機會。但,「其實我當時根本不知道股 票分析師在做什麼,」圖拉笑著回憶,「只好趕緊和商學院教授借幾本書回家猛K,從股票分析的基本知識讀起,搞懂了才敢去面試。」進入銀行的投資研究部門, 她負責媒體出版與電信科技等產業研究。每次撰寫報告前,必定仔細研究公司財報,親自拜訪公司管理階層。從那時起,她就十分在意「價值」的重要性。也就是這 份分析師工作,她發現自己具有選股能力,為未來的操盤生涯奠下基礎。

「我很清楚,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當時銀行內部電腦系 統會自動追蹤分析師的選股績效長達六個月,每個月發布一次「成績單」,表現優劣幾乎是立見分曉。而她專注研究公司現在與未來預估本益比,找出價值型股票, 因此經常在十多位分析師中勝出,待了六年就被其他研究團隊挖角,又做了十年的資深分析師工作。

圖拉累積十多年的研究經歷後,甚至願意減薪、 甘冒風險,跳槽到Burridge集團,擔任法人部門中型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展開她的基金管理生涯,挑戰新的人生階段。「操盤工作從不無聊,我到現在還 是不停地學習。」圖拉說。

除了買進相對便宜的股票,圖拉選股的偏好可說是「特立獨行」。常常連前往拜訪的公司都納悶,「都告訴妳我們現在情 況很慘,怎麼還要投資我們公司呢?」例如有間製藥公司生產線出了問價跌至相對低點,但她親自拜訪管理階層一趟,發現公司體質沒有問題,但產能的確減少,只 需等待半年時間,產量就能滿足市場需求。「當公司情況漸漸轉好,股票價格又便宜,哪有道理不買?」只是,要做出不受人們歡迎的選擇,往往需要很大勇氣。

她 以多年前投資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孟山都(Monsanto)的經驗為例,該公司主要生產基因改造作物,圖拉表示,她知道很多人擔心基因改造食物對身體有 害,不喜歡這家公司,但她卻對該公司的創新技術感到印象深刻,並且朝健康食品的概念在做研發,有未來性。

她以每股約十九美元的價格買進,一 路上漲至二十五美元,這時,美國財經雜誌︽霸榮︾周刊卻對這家公司刊出一篇負面報導,當時立刻有客戶打電話質疑,「你知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公司?這家公司 負面報導滿天飛呢!」圖拉不以為意,股價不久又爬升至三十五美元,就連原本極力唱衰的華爾街金融機構如美林證券,也開始跳出來大力推薦。

隨 後又有分析師、基金經理人發出負面評價:現在買進為時已晚、股價難有進一步表現……等等。「結果,股價衝上六十美元!」當然,鎖定中型股票的圖拉早在股價 飆升、市值逐漸逼近大型股票之前獲利了結。「再一次證明我的策略正確。」就像她個人面對的質疑聲浪一樣,很多股票不斷被外界貶低、誤解之中,慢慢證明實 力。隨著名聲愈大、股價愈漲,最後終於從中型股票跨出,成長為大型股票。

不害怕遭遇挫折

堅持投資原則 相信自己對於不受外界認同與肯定,圖拉的經驗非常豐富,特別是在遇上經濟風暴或金融危機造成基金績效急跌時,「你知道嗎?明明全市場的基金都在大跌,但女 性操盤手好像就特別容易被人拿來放大檢驗,因為刻板印象裡女人比較不懂投資……。」○八年十月,金融海嘯狂掃全球股市,她在參與一場金融業會議時,被當眾 質疑她的策略。當她說明現在仍然不改價值投資方向,很有信心逢低進場增持股票,卻有許多人強烈懷疑,公開批評,「你早該改變策略了吧?現在是買進大型股票 的時機才對!」「你應該買的是GE︵奇異公司︶,懂嗎?」「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一樣,沒人願意支持我。」一個人默默回家的圖拉,正感到心情低落不已之 時,看到她所操盤的基金單日績效上漲八%。過沒幾天,一位先前指責她的分析師打電話來道歉。一○年圖拉管理的基金報酬近七○%,上次參與的金融會議主席則 告訴她,「我很後悔,當初沒有把錢交給你投資。」圖拉憑著堅持原則、勇於接受孤獨與批評,突破了框架,在一直以男性為主導的美國投資界,證明自己可以占有 一席地位。她說,從不認為投資只是男性擅長的事,「女性天生抱持懷疑的特質,總是懂得觀察細節再做判斷,應該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

圖拉. 澤豪森

(Thyra Zerhusen)

出生:1947年

現職:Fairpointe Capital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兼投資長、Aston/Fairpointe Mid Cap、百利達美國中型股票基金經理人經歷:Optimum投資顧問公司投資長、Talon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副總裁、Burridge 集團法人部門中型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碩士

圖拉.澤豪森勝女心法

努力累積專業知識,蓄勢待發。

勇 於挑戰自己,突破舊有框架。

不理會外界雜音,堅持自己投資的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2

老江你好,股神也好!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528437
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本周二(417日)在北京與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Starbucks)總裁舒爾茨(Howard Schultz)會面,有分析認為這次會面安排是為對外顯示江澤民健康良好,並有力積極參與今秋十八大的人事安排。更有人透露,江澤民最近與多個訪京的外國代表團見面!但是,據聞內地傳媒連日來對消息隻字不提,而江澤民會星巴克總裁等字眼,也迅即成為新浪微博禁搜字!

一個多星期前,我貓王寫過“有行家警告國內江系「財海派」的切底失勢,可能會對憑藉相關關係起家的企業不利?今看總理温家寶在「宏觀調控」的鐵腕有點朱鎔基的風格,似乎他的施政少了老人家的制約、及陷阱?”我想江系「財海派」並未切底失勢!薄熙來的左派只不過是江系的一個分枝,據說「財海派」中又有「金融派」活躍於其中,「團派」則有認為這些人有意把整個美國模式植入中國?我的智慧沒法評論這是對與錯,過去十多年能把國企、與民企推到國際的,不靠「金融派」靠 誰?朱鎔基總理當年可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執掌中國金融和經濟政策大權後,所推行的一系列金融和經濟政策,例如雷厲風行的國企海外和國內上市、疾風暴雨般 的國企兼併與關閉,雖則做成千萬下崗民眾,卻整頓了多個產業,在企業和民眾忍受巨大痛苦之時,最給人非議的是,朱鎔基兒子朱雲來在內的涉外金融集團提供了 獲得頗佳的利益機會,與朱鎔基的清廉成極大的對比!

有人擔心「金融派」左右金融政策,內外勾結,掌控了中國的金融決策、貨幣政策、對外投資、金融機構。以其他人不懂金融和業務為名,獨斷專行,危害了正常決策程式。雖然當前中國能夠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暫未受波及,但是他們要對中國經濟的內傷和金融風險的隱患負責。太多的政治我貓王也不懂講,我看到什麼股神及專家,其實是粘貼著一些派系取得消息、及好處,待到這些派系倒下來,他們也找不到好的項目了,投資銀行之下有很多跑腿,其實就是這些利益集團的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