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索羅斯22億美元豪賭美股將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949

最新的備案文件顯示,對沖基金巨頭索羅斯正下重註賭美國股市下跌。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向SEC提交的6月備案文件顯示,索羅斯持有的做空標普500指數倉位增長了605%,達到22億美元。(通過買入1129萬份SPDR S&P看空期權實現)

雖然目前索羅斯依然凈看多股票,但是目前索羅斯基金管理標普500空倉占比,已經從前一個季度的2.96%,飆升至16.65%。

買入看跌期權可能是傳統的對沖操作,索羅斯自2010年以來就不斷的在每個季度循環操作。但這次環比超過600%的倉位增長幅度顯示出索羅斯對美股市場的擔憂,特別是未來幾個月美聯儲將按計劃結束量化寬松政策。

下圖為索羅斯持有的標普500指數看跌期權合約的名義價值變化趨勢圖:

華爾街見聞網站已經報道,6月底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增持阿根廷油氣公司股票。

其持有的YPF股票847萬股,使其YPF持倉總值達到4.5億美元,其YPF持倉占該司美國存托憑證總規模的3.5%,成為YPF第四大股東。

Bullion Baron長期跟蹤索羅斯標普倉位,他認為,索羅斯這一舉動可能是為了避險(對沖),或者是索羅斯真的可能擔心什麽事情。Baron認為,一個可能的擔心是中國,因為索羅斯今年早些時候將中國列為全球的不確定性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69

為什麽大多數人沒能成為索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242

索羅斯, George Soros, 對沖基金

昨天華爾街見聞據《愛爾蘭時報》報道總結索羅斯投資風格和特點的文章提到,有一個類似動物直覺的因素在影響索羅斯決策:背痛。他兒子透露,他背部痙攣就是提前警告的信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一般來說,誰也不能將投資成功歸功於天佑神助似的疼痛示警。但這種軼聞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那就是,在看重策略、過程、指標的投資領域,真正優秀的投資者和常人到底差距在哪里。簡單地說,為什麽千千萬萬的專業人士沒成為又一個索羅斯?

中國有句老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索羅斯的投資過程無疑是成功的,他是唯一一位為投資者賺取了400億美元收益的對沖基金經理。他的基金也是成立以來全球最大的基金。

然而,對索羅斯和他的量子基金而言,過程這個“器”也只是成功的部分因素。回顧索羅斯的投資特點可以發現,平庸的業績和非凡的成就之間,還差了直覺。當然,運氣也有一定影響。

投資顧問機構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投資顧問Joshua Brown認為,索羅斯持久贏得高回報這個事實也證明了,大多數人不會擁有索羅斯那樣的直覺,或者說沒有很靠譜地善用自己的直覺。

過程會有助於獲取好的業績,運氣也有幫助,但關鍵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且一擊必中。不少人覺得自己可以像索羅斯那樣成功。有些人對自己那套投資過程很有信心,甚至可以說迷戀那套“術”。Brown今年就碰到過這麽一件事。

今年年初,有位基金經理向他展示了自己公司的投資過程,那是根據19種不同的技術分析標準制定的一套交易方案。

那位年輕的經理對本公司的方式滿懷熱情,可他連那19種變量在衡量回報和風險的方面有多少效果這麽基本的問題都沒法回答。

任何風險和回報方面的細節都沒有,那位經理就一味依賴“過程”這個法寶。當問到假如投資持續大幅虧損有什麽對策,那位經理回答:“我們以過程為本,如果有大問題,我們可以全力幹預,竭盡所能。”

Brown覺得,那位經理的說辭聽起來顯然滑稽。更滑稽的是,他的公司管理50多億美元資金,大部分客戶都是專業人士。

以上只是個有點極端的例子。事實上,有時決定成敗的只是一種莫名的直覺,或者說像索羅斯那樣背部突然痙攣的痛感。

Brown認為,面對獵物、機遇,這種直覺沒什麽指標衡量得了,也不是高學歷、名門出身、強大的背景和多年經驗所能給予。它是類似動物本能的感覺,也是無法預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67

索羅斯真在豪賭美股下跌?真相是你沒看懂持倉報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170

索羅斯真的在豪賭美股會暴跌?有投資者分析這可能只是媒體誤讀了數據,或者是索羅斯在放煙霧彈!(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五《華爾街見聞》報道,最新的13-F備案文件顯示,索羅斯持有的做空標普500指數倉位暴漲了6倍多,其看空期權價值達到22億美元,目前這些空倉占所有持倉比率上漲至16.65%。

NewArc Investments投資公司總裁Jeff Miller卻認為,單從備案文件不能說明索羅斯正大舉做空美股。

·首先13-F報告是透露的是過去45天內的信息,在高頻交易時代這可能早已是過時新聞。

·沒有辦法來確定索羅斯持有的看空期權是否只是為了對沖其他倉位,也無法評估這些期權的真正價值。

Jeff Miller認為索羅斯持有看空期權的實際價值是有疑問的

·13-F文件信息依據是“名義價值”。它是在期權合約乘以100,並計算“標的證券”價值後得出的數字。

·名義價值並不代表索羅斯為這些期權花的錢。所以用它來計算空倉占索羅斯所有倉位的比率是不準確的。

·此外13-F文件沒有顯示行權價格。這意味著索羅斯設定了一個很低的行權價,比如比市價低10%用來對沖尾部風險,而這種價外期權(out of the money)和價內期權(deep in the money)的名義價值卻是一樣的。

·備案文件也沒有顯示期權的“delta值”,即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13F備案並不要求披露包括看空期權在內的空倉數據。看空期權實際上可能是用來做多的,因為它很可能是差價期權中的一部分,這些我們都無法知道。

所以結論就是:單就22億美元看空期權就斷定索羅斯豪賭美股下跌是片面的。索羅斯可能只是在對沖尾部風險,他也可能在做價差交易,而這意味著索羅斯實際上是偏多的。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索羅斯幾周前就清空了持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74

索羅斯投資股市的「十二條法則」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0#lastpost

導讀:「我富有,只是因為我知道我什麼時候錯了。我基本上都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倖存』下來的……我們應該意識到,人類就是這樣:錯了並不丟臉,不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丟臉。」索羅斯說。


本文為,投資大師索羅斯總結的最重要的「十二條投資法則」:


一、「賺錢,要依靠正常價值的商品出現折扣,以及押注意外事件。」如其它偉大的投資者一樣,索羅斯非常關注「預期內價值」。預期內價值,相當於潛在投資結果的平均權重價值。一個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投資理念,只有在預期內價值積極的時候才是明智的。一方面,索羅斯能夠比其他投資者做出更巨大的押注。另一方面,在投資過程的處理上,索羅斯與其他投資者並無根本上的區別。


二、「金融市場通常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一個投資者需要有各種不同的預先情景假設。」市場「時而」可以預測,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總是」不可預測。如果一個投資者很有耐心,能夠等待一個成功押注定價偏差的機會,那麼他就能夠擊敗市場。


三、「最難判斷的事情是:風險達到什麼水平是安全的。」風險,是你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有三種情況必須要面對:


a. 有時候,你知道風險事件的自然特性和可能性(比如說扔硬幣);

b. 有時候,你只知道這個事件的特性,但不知道其可能性(比如一隻指定股票20年內的價格);

c. 有時候,你甚至連未來可能傷害到自己的事件特性都不清楚(比如惡性黑天鵝事件)。


索羅斯曾表示,這些決定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做出的,這種環境可能是:你有許多反饋回路,其中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這些反饋互相之間作用,產生出大多數時期內盛行一時的非常規價格模式;但是,在個別情況中,一些泡沫的發展釋放了其全部的潛能,以至於掩蓋了其它影響因素的作用。想要「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一個「安全邊際」。


四、「你正確或錯誤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正確的時候能賺多少錢、錯誤的時候會虧多少錢。」對於一個投資者最重要的事是「正確性的量級」,而不是「正確的頻率」有多高。


五、「擁有自信,或者持倉較小都是無濟於事的。」如果在一個賭注中你贏的幾率足夠大,那麼就大舉押注。當索羅斯覺得他自己是正確的時候,幾乎沒哪個投資者能夠比他下更大的注。


六、「我只在有理由上班的時候去上班,而且上班的那天,我是真正地在做事情。」一直保持忙碌的交易狀態,就會產生很多的費用和錯誤。有時候,別那麼活躍,往往會是一個投資者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七、「如果投資是種娛樂消遣,如果你從中得到了樂趣,那你可能沒有賺到什麼錢。真正好的投資,都是無聊的。」如果你因為投資而非常興奮,那麼你可能是在賭博,而非投資。最好別把自己當賭客,而不把自己當賭客的最好方式就是:只在幾率有利於你的時候押注。


八、「如果要反映出未來的價格,那麼目前的市場價格總是錯誤的。」索羅斯顯然不是一個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的信徒。這並不奇怪,因為如果市場總是有效率,他就不會成為富豪。


九、「市場能夠影響其所期待的事件。」這句話其實就是指市場的「自反性」理論。在索羅斯看來,市場和人們對市場的看法是相互作用的。索羅斯說,「在認知和現實之間存在一個雙向的自反聯繫,這是一種起初會促進自我強化、但最終會導致自我擊潰的過程,或者可以說這就是泡沫。每個泡沫都是由一種趨勢和一個錯誤的概念以自反的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十、「實際生活中,很少能夠存在真正的均衡——市場價格總是習慣於波動。」均衡是眾多宏觀經濟學家作出假設的基礎,然而索羅斯認為,均衡其實是一種幻境。均衡可以讓數學計算非常完美,但卻往往不符合事實。索羅斯曾說:「經濟思考需要開始考慮現實世界的政策問題,而不是簡單地製造更多的數學方程式。」索羅斯投資觀點的形成並不是以理性為主體的。比如說:「當長期趨勢失去動能的時候,短期波動性往往會上升,原因很簡單——那些跟隨趨勢的投資人群此時找不到方向了。」索羅斯還相信,「繁榮-崩潰的過程,在形態上是不對稱的:一個長期、逐漸形成的繁榮之後往往是急促、短暫的崩潰。」


十一、「經濟史,就是永無止盡的上演假話和謊言,而不是真理。」能夠用語言解釋過去所發生的事件,並不意味著這種解釋是正確的或者某種理論的基礎能夠用於預測未來。人類有一種「事後聰明」的缺點。索羅斯說,「必須要從頭到尾地重新思考經濟理論,因為那些效率市場假說、理性選擇理論所支持的典範,最後實際上都破產了,與雷曼兄弟之後全球金融系統的破產類似。」


十二、「我富有,只是因為我知道我什麼時候錯了。我基本上都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倖存』下來的……我們應該意識到,人類就是這樣:錯了並不丟臉,不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丟臉。」

(喬治·索羅斯:國際知名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文章轉自鳳凰財經,略有編輯、調整,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53

索羅斯的投資秘訣:下大註、賣空、背痛(轉) 金石楊天南

來源: http://xueqiu.com/1175857472/31026442

索羅斯的投資秘訣:下大註、賣空、背痛(轉)



文/ 若離

   過去四十年,喬治·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獲利高達396億美元,稱他為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對沖基金經理也不為過。

    他為什麽能長期保持佳績?有什麽成功的秘訣?投資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麽?他的成功是否完全不可複制,只是因為他擁有難得一遇的天賦和機遇?和巴菲特一樣,多年來,說起索羅斯的輝煌戰績總少不了提到這些問題。

  本月12日是索羅斯84歲的壽誕。《愛爾蘭時報》借此機會再次回顧索羅斯的投資經歷和相關報道介紹,華爾街見聞從中歸納了以下索羅斯的招牌絕技:

 · 賣空

    永遠不要靠市場走高獲利,索羅斯早就是賣空的高手,賣空就是要押註市場會下跌。上世紀70年代,全球股市大多低迷,市場中性策略幫助索羅斯逆市狂賺,十年里回報率超過4000%。

   索羅斯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1992年9月狙擊英鎊。這場做空大戰預計讓索羅斯收獲了10億美元,也讓世人永遠記住了這個“打垮”英國央行的金融大鱷。

   本世紀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惡化,大多數投資者損失慘重,此前已宣布退休的索羅斯在2007年重新坐鎮量子基金,當年的回報率就達到32%。

   近幾年日本央行大力推行貨幣寬松,索羅斯也沒錯過日元貶值的機會。去年,索羅斯旗下基金做空日元預計斬獲盈利10億美元。

    本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遞交監管機構文件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索羅斯旗下基金管理的標普500空倉占比飆升至16.65%,前一個季度比例只有2.96%。這是索羅斯豪賭美股崩盤的跡象。這次索羅斯會不會又押對寶?讓我們拭目以待。

 · 逆勢而上,出手謹慎

   索羅斯願意和市場共識觀點對著幹,所以常被視為逆向投資者。他本人也說過,反潮流而行之有快感。

   但他同樣承認,自己逆向投資非常謹慎小心,因為那麽做可能就被市場走勢無情地踩在腳下。

   而且索羅斯認為,大多數時候,趨勢是好朋友。在他執筆的《走在股市曲線前面的人:索羅斯》(Soros on Soros: StayingAhead of the Curve)一書中,有這樣的句子:

只有在趨勢有變的轉折點出現時,追隨趨勢的人才會受傷。

 · 明知有泡沫也要買入

   索羅斯不但會謹慎地和趨勢對著幹,有時也樂於加入其中,即使是經濟角度看並不可取的趨勢,也跟風買入。

2009年,索羅斯說過:

我看到在形成泡沫,還會沖上去買,火上澆油。那可不是腦子發昏不理智。

    黃金就是近年的好例子。2009年,金價猛漲40%。第二年年初,索羅斯稱黃金是“終極資產泡沫”。很多評論家認為,索羅斯這麽評價說明他認為金價要跌了。

   可實際上,在金價漲到大約每盎司1200美元時,索羅斯還在買黃金。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只要及時出手,在泡沫時期買入也可以大賺一筆。

    索羅斯也確實是這麽做的,2011年初,他拋售了持有的大部分黃金,那時距離金價在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見頂後泡沫破滅還有大約六個月。

 · 反射性

   索羅斯認為,驅動有效市場的不是理性的投資者,而是易錯性和反射性這兩大同時存在的力量。

   具體來說,市場可以影響投資者期待的事件。不能把市場情緒和經濟基本面分隔來看,因為市場情緒其實能形成和改變經濟基本面。

    看漲的情緒可以推動市場價格上漲,漲價又會產生財富效應,促使消費者願意增加開支。

    反之亦然。負面的情緒同樣最終會影響消費。投資者的看法影響事件,事件反過來影響投資者的看法。這種投資者與市場的相互影響就是索羅斯所說的反射性。

    他說,觀念與現實之間雙向的反射關系最初可以自我強化,自然而然地越來越強,最終會變成自我毀滅的過程,也就是從繁榮到泡沫破滅。

 · 動物直覺

索羅斯的兒子羅伯特透露,影響他父親交易的因素不只是反射性。他說:

“你知道,他改變對市場的態度或者其他任何改變都是因為背痛在折磨他。和別的什麽理由都沒關系。如果他感覺背部痙攣,那就是提前警告的信號。”

索羅斯承認很依賴這種“動物直覺”,說突然疼痛往往是自己的投資組合出了問題的信號。

所以,他的決策其實是理論和直覺共同的產物。

 · 大手筆押註

StanleyDruckenmiller上世紀90年代曾為索羅斯管理資金。這位基金經理在1992年就提出了做空英鎊的點子。可那時索羅斯不同意,說要穩紮穩打建倉。

用索羅斯的話說,如果贏面對你有利,你必須來一筆大的,“命中要害”。

Druckenmiller說,他向索羅斯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最有意義的一點是,對錯都不重要,關鍵是弄錯的時候你損失了多少,判斷正確的時候又賺了多少。

Druckenmiller還說,用大量杠桿獲利需要勇氣。在索羅斯看來,只要押對了,賺多少都不嫌多。

 · 承認錯誤

2008年,索羅斯說過:“我富有只是因為我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出了錯。”他還說,承認錯誤讓他在市場中幸免於難。

這方面的例子也有一些,比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8年投資俄羅斯損失數十億美元、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

最近的一次重大損失發生在2008年,那年3月貝爾斯登的股票以每股2美元價格被摩根大通收購。而之前索羅斯投資貝爾斯登的買入價是每股54美元。

不過,這些打擊都沒能真正擊倒索羅斯,他每次都很快東山再起。

Druckenmiller這樣評價索羅斯:

“他不在乎交易成敗。他是我見過最善於挽回損失的人,是那種可以輕易走出困境的人。”

索羅斯的哲學思想無疑對他這種韌性有幫助。他說:

“對別人來說,犯錯可恥。對我來說,認識自己的錯誤是值得驕傲的。只要我們認識到,人類的理解不可能無可挑剔,那犯錯就沒不算羞恥之事,沒能糾正錯誤才是該羞愧的。”

  · 無法效仿

如果學習巴菲特的長期價值投資方式,一些投資者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普通投資者要是想模仿索羅斯投資,那只能落得失敗收場。

不管是賣空,還是泡沫時買入、大規模押註,都不是符合常規的做法。

索羅斯堪稱超級投機者,他思想靈活,對市場的態度變化也快,他對市場時機的把握是由平生市場歷練而來。

私募巨頭黑石的副董事長ByronWien是索羅斯的朋友。索羅斯曾經問Wien,明明有些日子做了工作也是無用功,為什麽每天都要工作,難道有什麽特別的用意?

Wien回答他:

“喬治,你我有個不同的地方,你知道哪天工作是做有用功,我不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aac710102v05j.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52

阿根廷債務混戰再起 索羅斯加入戰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11

鬧得沸沸揚揚的阿根廷違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不滿美國法院對阿根廷資金的“凍結”,持有大量阿根廷歐元債券的傳奇投資者索羅斯聯合Kyle Bass等大佬,將紐約梅隆銀行告上英國法庭。

倫敦法院的文件顯示,包括索羅斯旗下的Quantum Partners基金在內的一批機構對紐約梅隆銀行提起訴訟,要求其支付2.26億歐元阿根廷歐元債券的利息。一起參與起訴的機構還有投資大佬Kyle Bass的海曼資本管理公司,該公司擁有13億美元阿根廷的歐元債券。

在此前美國法院的判決中,法官判決阿根廷政府向包括保羅·辛格爾(Paul Singer)的Elliott Management在內的一批對沖基金支付15億美元的全額本息賠償,並要求受托人紐約梅隆銀行在阿根廷支付完這筆賠償之前,禁止向阿根廷的其他債權人支付任何費用。

但Quantum Partners、海曼等公司指出,盡管根據判決紐約梅隆銀行不得向辛格爾等之外的其他人支付本息,但該判決在美國之外的地區不應該適用。

彭博援引Bass的評論稱:“我們的利息收入受到英國法律的監管,除非英國法院也作出同樣的判決,否則梅隆銀行應該向我們支付利息。”

受東南亞危機和巴西金融動蕩沖擊,阿根廷爆發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並於2001年12月發生創紀錄的950億美元主權債務違約,同時宣布本幣貶值。包括Elliott Management、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在內的一批對沖基金乘機以極大折扣搶購了大量阿根廷國債。

隨後的2005年和2010年,93%的債權人接受了阿根廷提出的債務重組方案,以價值減記超50%的新債券替換債權人持有的原有債券。但這批對沖基金拒絕參與並將該國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對方100%全額償付本息。阿根廷女總統克里斯蒂娜將這些國際債權人稱為貪婪的“禿鷲”。

這批禿鷲基金窮追不舍,打著討債的名號與阿根廷一路打了近10年的官司。今年美國最高法院維持阿根廷敗訴的原判。但阿根廷始終不接受該判決,拒絕與禿鷲基金們達成和解。這也導致了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無法收到阿根廷存在紐約梅隆銀行的利息,從而在事實上構成違約。

在英國的起訴中,索羅斯、Bass、Knighthead、RGY等投資者指責梅隆銀行倫敦分部“一直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受益人的利益。”他們要求倫敦法院判決梅隆銀行向他們支付的阿根廷歐元債券的利息。

梅隆銀行新聞發言人Ron Gruendl表示:“該要求沒有法律依據,在這起案例中,梅隆銀行一直都遵照法院的要求執行。”

在阿根廷違約之後,阿根廷歐元債券的表現要優於美元債券,2033年到期的歐元債券收益率僅上漲了2%,而對應的美元債券的收益率上漲了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11

索羅斯:蘇格蘭選了最壞的時候公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82

130425182900-george-soros-jcpenney-620xa

億萬富翁,投資家索羅斯認為,蘇格蘭選擇了一個最壞的時間點進行公投,如果9月18日公投導致蘇格蘭獨立,對於整個歐洲都將造成巨大打擊。

在事實上在2012年歐債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索羅斯就曾撰文呼籲必須捍衛歐元,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歐元區的統一。

而這一次索羅斯說,歐洲是二戰後全球新秩序關鍵保護者,但經濟危機令歐洲變得更“內向”。如果蘇格蘭獨立將導致歐洲進一步脫離國際事務。

索羅斯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

現在可能是蘇格蘭決定脫離歐洲,或者蘇格蘭宣布從英國獨立最壞的時間點。

歐盟現在只是一個半成品,歐洲各國犧牲部分主權組成一個聯盟,以實現他們共同的理念。現在這個理念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打擊。

俄羅斯對烏克蘭不宣而戰是歐洲目前最緊迫的威脅,但是絕不是唯一的威脅。民族主義,反民主思潮正在崛起歐洲內部,和歐洲的邊境迅速上升。

……

作為一個大國和全球金融中心,英國應該成為歐洲對抗危機核心力量。但是同美國和歐盟一央行,英國同樣被內部問題弄得焦頭爛額。來自保守黨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在黨派壓力之下,選擇在2017年公投是否脫離歐盟。現在離開蘇格蘭獨立公投之後幾天時間,英國還沒有來得及宣告脫離歐盟,蘇格蘭和英格蘭就要先宣布離婚。

離婚總是痛苦的。無論對蘇格蘭和英國而言,獨立從政治和經濟上都沒有好處。獨立後的蘇格蘭財政基礎將不穩定,尤其是債務償付方面可能出現巨大風險。

索羅斯認為認為只有在一種情況下,蘇格蘭從英國獨立才是合理的,那就是英國2017年的公投選擇退出歐盟:

只有在英國無法解決與歐盟的分歧,並且“親歐派”蘇格蘭人想要在2017年之後繼續留在歐盟,到這個時候蘇格蘭有了正當的理由進行公投。如果真到了這一步,蘇格蘭處境又將有所不同,蘇格蘭獨立將更具合法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68

SENSE隨筆140922索羅斯的「反射理論」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9/22/sense%E9%9A%A8%E7%AD%86140922%E7%B4%A2%E7%BE%85%E6%96%AF%E7%9A%84%E3%80%8C%E5%8F%8D%E5%B0%84%E7%90%86%E8%AB%96%E3%80%8D/

SENSE隨筆140922
索羅斯的「反射理論」
執筆人:蟬

投機巨匠 索羅斯George Soros曾在訪問中聲稱, 投身金融界只是為了生活,誌趣從來都是哲學和政治,只可惜人生事與願違. 近年他的活動的確集中在寫作與慈善,主要是協助某些國家建立所謂“開放社會”, 促使其從共產主義過渡至資本主義。 2007年時代雜誌估計索氏歷年約共捐出70億美元贊助不同的慈善與政治活動。

索氏曾說過盛名非其所願,因而甘冒“惡名”, 發表金融現象的一般理論: 「反射理論Reflexivity」,寫成《The Alchemy of Finance金融煉金術》一書, 在1987年首次發表。 數年後,索氏為修訂本寫序言時指出: 反射理論作為一般理論是錯誤的,其適用性相當有限, *** 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忽略的。

反射理論剛推出時被經濟學家狠批為火候欠奉的“Amateur初哥理論”。 但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 經濟學家似乎有所改觀,相信該理論在解釋 類似美國次按問題為核心形式的經濟崩盤上面, 有其獨到之處。

〈經濟學與現實〉
微觀經濟學提出當供求達至 “均衡equilibrium”的狀態, 便會出現穩定的交易價格。即使市場出現短暫供求失衡,也會透過價格調整達致均衡點。****
然而均衡價格卻沒有任何方法足以確保, 現實中亦無從得知任何特定時刻的交易價格,是否正處於均衡點之上。 價格波動到底是常態還是調整過程, 實在難以判別。

經濟學有如其他 “公設系統axiomatic system”,建立在一組 “不証自明的” 前設上面。 其中一項前設, 便是個人在作出決定時擁有 “完全的資訊perfect information”。 理性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供應和需求是既定的,並且可以供應曲線和需求曲線, 表達兩者在不同價格下的定量狀況。
經濟學的工作是研究供應和需求的關係,而不是兩者的本身。****

索氏指出供應和需求以這種既定的方式去表達是錯誤的,供求包含著 參與者participants對 事件的預期expectation, 而事件反過來, 又是由其本身的預期所造成的***。
以金融巿場為例,買賣決策基於對未來價格的預期,而未來的價格則取決於當前投資人的決策。

經濟學家可能指出: 投機性的價格上漲是一種過渡現象, 隨著供趨於多, 需趨於少, 價格將會被修正。 但以外匯市場為例,持續的走勢往往能夠 “自我有效化self-validating”因為會對國內物價做成影響。**** 因此經濟學家的想法可能是錯誤的.

〈參與者的偏頗〉
科學方法是設計來處理事實fact的。 科學家處理的現象不會受任何人的言論和思想所影響,該現象是獨立且客觀存在的,透過將陳述與現象作比對,言實符合 便成為一種知識。在自然科學中,思想與事件是彼此隔離的。***

決策作為一種人類行為,參與者在思考巿場的同時也影響著巿場。 這種“作為客體一部分的主體”的困境, 同時困擾著所有社會科學的學科。 正因為存在著因果交錯,參與者決策的時候, 是在處理一個不完全理解的問題。****

與自然科學不同之處,就算如海森堡的 “不確定原理”,引入觀察者將會令到量子的速度與質量無法同時被測定,但觀察者仍非決定量子行為的因素。而社會科學客體的不確定性, 卻是由主體本身所造成的,參與者的思考, 本質上的「偏頗biased」是不可避免的

索氏因此認為「巿場價格永遠是錯誤的」*****,它們代表一種對未來偏頗的觀點。而偏頗的觀點則會持續影響事件的發展,索氏稱之為「反射理論」。

〈反射理論〉
索氏將參與者的思考和他們所參與的情況以兩個函數關係表達出來。
1. 認識函數 cognitive function
參與者努力理解世界的情況,以 y = f(x) 表示;
2. 參與函數 participating function
參與者的思考對真實世界的影響,以 x = g(y) 表示;
因此 y = f( g(y) ) 而 x = g( f(x) )。

在大部分的情形下,其中某一個函數能被獨立觀察,但在特定情況下則會同時運作。而當它們同時運作的時候,便會互相幹擾,形成交互影響的局面。索性稱這種交互作用為「反射reflexivty」。這個字的法文原意為: 用來描述動詞的主詞與受詞, 為同一者。

如以數學方式表示,兩者便是 遞迴函數recursive functions。這個像鞋帶交錯的型態,將事實與認知連結,而認知又連結事實。
這種理論也可以視為某種形式的辯證dialectic,價格是認知和事實交互作用產生的辯證過程,由於辯證沒有終點,因此價格也沒有均衡狀態。***

索氏將價格視為歷史過程,其主要驅動力量為參與者的偏頗。***
在一般事態中,唯有參與函數在運作,認識函數是固定的。但在獨特的歷史發展中,兩個函數卻同時運作,參與者的偏頗會受到事實的影響而改變,歷史的無窮變化正源於此。
索氏指出,他對一般和獨特的歷史發展所下的定義是 “同義反覆tautology” 的。縱使如此,反射理論的貢獻在於找出均衡分析的限制,*** 指出認識函數並非既定的,而歷史也非一成不變。

《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1987) George Soro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28

總統不懂經濟怎麽辦?找索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47

在與國際債券人談判失敗之後,阿根廷陷入了自2001年以來的第二次主權債務違約。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除了需要面對債務問題之外,還在疲於應付高通脹和滯漲的經濟局面。本周,費爾南德斯和億萬富翁索羅斯在紐約會面,討論了有關阿根廷經濟前景的問題。

此前,機構預測阿根廷2014年經濟增速為萎縮0.65%,通脹率卻將高達27.25%。作為典型的雙赤字國家,該國的經常賬戶和預算分別占GDP的-0.8%和-2.4%。阿根廷官方稱該國通脹率近年一直維持在10%左右,但實際數字可能高達20%。

今年六月份,阿根廷政府一度無法對包括索羅斯和其他債權所有者支付利息息。這些債務已經在阿根廷上次違約時重組過一次。

受東南亞危機和巴西金融動蕩沖擊,阿根廷爆發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並於2001年12月發生創紀錄的950億美元主權債務違約,同時宣布本幣貶值。包括Elliott Management、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在內的一批對沖基金乘機以極大折扣搶購了大量阿根廷國債。

隨後的2005年和2010年,93%的債權人接受了阿根廷提出的債務重組方案,以價值減記超50%的新債券替換債權人持有的原有債券。但這批對沖基金拒絕參與並將該國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對方100%全額償付本息。阿根廷女總統克里斯蒂娜將這些國際債權人稱為貪婪的“禿鷲”。

索羅斯目前旗下投資組合持有的阿根廷國有控股能源公司YPF3.5%股份。一名索羅斯發言人表示,索羅斯和阿根廷總統討論了包括能源領域在內的諸多議題,但是並沒有透露更多的具體細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53

“債王”不死 索羅斯5億美金力挺格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85

未標題-1

前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聯席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剛剛從對沖基金傳奇人物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那里收到了5億美元,將代表後者管理這筆資金。

格羅斯的新東家駿利資本(Janus Capital)周四稱,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旗下私募投資基金Quantum Partners已對格羅斯管理下的一個賬戶投資了5億美元,並表示格羅斯將依據類似於“駿利全球無約束債券基金”(Janus Global Unconstrained Bond Fund)的投資策略來管理這個賬戶。

索羅斯在1969年創建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目前仍是公司的董事會主席。

格羅斯通過駿利資本的Twitter賬號發布消息稱,他十分“榮幸”的可以管理索羅斯的賬戶。

根據駿利資本提供的數據,截止10月31日,比爾·格羅斯的無約束債券基金已經管理4.42億美元的資產。

格羅斯在9月晚些時候離開自己在1971年創建的PIMCO和一直由他管理的全面回報基金。這個旗艦級基金有2000億美元資產。

格羅斯的離開導致PIMCO投資者大規模撤資,9、10月份共流出783億美元。

在格羅斯加入駿利資本的時候,無約束債券基金僅有1300萬美元管理下資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