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假數後的門面補救 渾水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4/10/13/%E5%81%9A%E5%81%87%E6%95%B8%E5%BE%8C%E7%9A%84%E9%96%80%E9%9D%A2%E8%A3%9C%E6%95%91/
天合化工(1619)被Anonymous Analytics 指做假數。我真是哈哈笑了出來。在香港上市的民企、國企做假數難道少了嗎?內地稅多、複雜、又好多政治風險,唔做數,真係唔知點上市?只差在做得多定少。而且,香港股市又好玩,對不?
基本上,做假數的股份我不抗拒,甚至渾水本身個倉都有一堆懷疑做假數的股份。假馬比真馬易賭,這是真理。而且,殼價高企,有好多公司都扭盡六壬、或合法或非法地谷靚盤數,以達到啤殼上市的目的。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近期很多公司一上市,炒高了但馬上出盈警。港交所也吹佢唔脹,一上到市就是過左海,便是神仙;你要將神仙再打落凡間,難矣。
我睇假數有幾個法門,有機會再多說。不過,我想評論一下那些公司被踢爆做假數後的做法。如果好像中國家居(692)那隻無實業的「假」,第一步當然是要做靚個舖面,擺返啲傢俬等等。第二,就是管理層邀傳媒解話。第三,就是增持了,這也是一貫常用的做法。

增持的目的在於穩定「股民」心,以示管理層的決心,所以增持的數量也是舉足輕重的。然而,有一招可以留意,就是管理層是可以利用「公司錢」去收回增持的成本。
也抽離少少看看整隻股票的基本佈局,上市前向股東派付特別股息合共人民幣810,000,000元。上市後,成為公司股東的投資者並不享有該等股息。另外,公司也有現金及銀行結餘人民幣22.7億。董事曾經分別以$1.417買入165,000,000股和$1.6941買入62,620,000股,成本共339,889,542元。大股東持貨72.12%。這隻股票上市時市值大,也找一些正路的ibanks做保薦上市,而不是一些比較「賊」的證券行。我推算這股票的橋段是想做基金股,引入大型的投資者、私人銀行客、大基金等等;如果客觀環境許可,當然想做埋指數股(不只恒指)。
本質上,公司上市前派了一次息給股東,董事再用這筆錢增持,這和用公司錢回購沒分別。但在公眾觀感上,董事可以給予人感覺是用「自己錢」去增持,有穩定股民信心的用途。而且,公司尚有很多現金,可以有「後著」,因為是基金股,所以要穩定派息才能引基金下海;再者,「行動一致人士」又持有七成貨,派息本質上大部分都是派比自己,再用這些錢去增持,是另類的左右互換。咦,大劉最近派息又好似係大同小異喎。
渾水: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滬港通暫時擱置後的部署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來源: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7.html
從來也不覺得滬港通對香港股市有什麼實際幫助,最大原因是香港沒有什麼公司是很吸引人們來非買不可。來來去去最多只是有隻騰訊(700),但如果他們要買,老實說也不用等到今時今日;AH折讓股票也是另一批因滬港通而熱炒的界別,但大家炒的時候也很清楚自己是心懷鬼胎,炒高幾成純粹是希望同胞接貨,而並非因為公司質素真的有改善。因此自半年前滬港通消息公佈後,對港股而言其實純粹只是掀起了一陣短期炒風,而並非真的對香港公司經營環境、盈利質素等有實質幫助,如今宣布暫時擱置,要想想的是會帶來什麼後果。
首先,那堆之前炒AH折讓的垃圾股很大機會出現大幅度獲利回吐,而經過這次調整後,亦很大機會不能再挑戰之前的高位;其次,因預期受惠滬港通實施而交投增加,炒到現時估值甚昂貴的港交所也應該會向下突破。最起碼是目前完全不知何時會再通車,四十幾倍P/E貴絕全球交易所,也不知如何支撐;其三,有好些中資藍籌股如中移動(941)、聯想(992)、財險(2328)這些本身是香港有上市而A股沒有上市的,過去幾個月累積升幅動輒兩三成,某程度上部份升幅也是出自滬港通效應,如今就算不致打回原型,短期內跑輸相信也應是無法幸免。
若然滬港通無限期擱置真的是與香港最近一個月的民運有關,那麼將來重開的機會其實是會再打多少折扣。反正中央終於見識到香港市民並不是任你魚肉擺佈,日後要在港實施什麼政策,便是需要多一層考慮。環顧自己組合,長城汽車(2333)算是有一半是炒滬港通AH折讓收窄;公司最近公佈的業績所顯示最多也只算是見底,能否短期內復甦則未有太多證據支持。目前環境而論,當然是寧願先平倉為妙。其餘再也沒有滬港通相關的好倉,但因應最大的炒作條件消失,整體港股的持倉比重,其實是應該再減一些。而財險(2328)、港交所(388)這兩隻,則有機會是滬港通不再存在後的最大受害股,目前應該把握機會做淡。
美股早前連日跳涯式急跌,但上星期算是收復了大量失地,Apple(AAPL:US), Facebook(FB:US)兩大巨頭更分別先後創出歷史高位。相對之下美國公司是比較容易給予自己長期持有的信念,買股票揀有信心的去買,坐得安樂其實是能夠節省了中間走出走入的交易成本。因此未來的操作方向可能是坐美股、炒港股便算了。
“死”後的切爾諾貝利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186

一個戴防毒面具的娃娃瞪著來此的人們。位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普里皮亞季鎮建於1970年,其目的是安置興建核電站的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員。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發生泄漏,普里皮亞季鎮因此廢棄。當年這里核防護知識是教育重點。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因那場著名事故“死”去的切爾諾貝利,並不是想象中的無人區。2600平方公里的“隔離區”內,大約有兩萬常住居民。他們大部分住在切爾諾貝利城中。當然,他們的工作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後期工作息息相關:有些是科研工作者,有些是核電站的工程維護人員,有些則是當地的執法部門人員。1986年的核泄漏事故,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個機組當中的四號機組變成了一個水泥“石棺”,但是其余三個機組照常運行,直到2000年才徹底關閉。隨後發現,“石棺”仍有泄漏跡象,歐盟與烏克蘭便達成協議,在“石棺”之外再覆蓋一層新的保護罩。當南方周末記者抵達“石棺”附近時,這個“保護罩”的施工已經遠遠落後於原定計劃,但仍舊在不緊不慢地進行著。

普里皮亞季鎮的中學里,墻上掛了一個自行車輪子和防毒面具。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普里皮亞季鎮的醫院病床,和土壤、地下水以及植被的汙染程度相似,這里許多物品的輻射量嚴重超標。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當地人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下風位的樹林稱為“黑森林”,這是一片輻射量很高的區域。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隔離區”是一個以四號機組為圓心,半徑為30公里的圓形地帶。以圓心100米半徑、10公里半徑分為三層,森林覆蓋率極高,景色優美。切爾諾貝利城位於外層。在這里工作的人們每隔兩周就要輪班一次。換班的人離開“隔離區”休養,防止遭到過量輻射。整個“隔離區”受到的輻射程度非常不平均。將我們帶入隔離區的當地人謝爾蓋說,一般安全的輻射值在30毫倫琴之下。在切爾諾貝利的公路上,蓋革計數器顯示的數值一般都在安全值之下,但是將蓋革計數器放在路邊的土地上,或者受到汙染的挖掘機挖鬥里,它就立刻發出報警聲,上面顯示的數值高於最高安全輻射值十倍甚至是幾十倍。謝爾蓋稱,這里的空氣現在已經沒有輻射汙染,但是土壤、地下水以及植被的汙染程度仍舊很高。切爾諾貝利城現在使用的供水管道,全部系汙染之後新建,使用的水源是深井地下水,盡量避免使用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

切爾諾貝利鎮紀念廣場,曾經的家園只剩標牌上的一個名字。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除了工作人員之外,“隔離區”里還生活著一群被官方稱為“自我定居者”的當地人。他們原來就是切爾諾貝利周邊村子里的農民,事故之後選擇重返家鄉。“自我定居者”共有三四百人,到今天還剩下一百多人。伊萬·伊萬諾維奇就是其中之一。當年事故發生後,政府給了他半天的時間撤離村莊。1987年,伊萬諾維奇不顧禁令,又帶著妻子瑪麗婭返回村莊,並決定“死也要死在這里”。他們從事日常的耕作,照舊飲用井水,用受到核汙染的木材點火過冬,身體卻從無問題。見到伊萬諾維奇的時候,77歲的老人還很驕傲地向南方周末記者展示自己養的一頭兩百公斤重的大肥豬,以及一輛掉了兩個輪子的“紮波羅熱人”小汽車——那是他年輕時心愛的寶貝。如今,切爾諾貝利城里的工作人員在空閑的時候常常過來幫老人收割莊稼或者收拾柴火,畢竟伊萬諾維奇的“村子”如今只剩下了四個居民,很難獨立生存。

普里皮亞季鎮中學,荒廢的物理教室里,墻上的領袖畫像居然依舊完好。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普里皮亞季鎮如今已不再迎接新生命,醫院的嬰兒床位早已廢棄。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有點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受到嚴重汙染的“隔離區”如今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保護區”。伊萬諾維奇最頭疼的是森林里有狼出沒。早些年只是獨狼,現在已經有了狼群,一天到晚盡偷吃家畜,但卻神奇地從未攻擊過人。除了狼之外,還有了狐貍、熊和麋鹿。南方周末記者在當天早些時候的一次經歷證實伊萬諾維奇所言確實:在開車經過一條林間小道的時候,司機突然減速,並指著白樺林深處的一個影子說:“看,麋鹿!”黑色、碩大的麋鹿身影一閃,很快消失了。它的出現告訴每一個在場的人,“死”後的切爾諾貝利並不僅僅只有死亡和寂靜。

政府在1986年出事的四號反應堆前豎立了紀念碑,遊客可以在此隨意走動、拍照留念。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中期選舉後的美國新格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49

剛剛贏得中期選舉的共和黨人已經開始規劃議程。其中一些提案很可能會遭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拒絕(比如廢除全民醫保)。
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John Boehner與共和黨參議院領袖Mitch McConnell本周表示,他們將關註就業和經濟,並將重新提交一部分此前被民主黨人否決的法案。他們表示,奧巴馬醫改傷害了就業市場。
對此,奧巴馬表示,他將和共和黨人就國際貿易、稅法改革等問題找到共同立場。中期選舉的結果表明,選民希望他和國會議員“把事做好”。
但奧巴馬警告稱,任何一方都不會徹底如願以償。
McConnell表示,他將努力終結僵局,並承諾美國政府將不會停擺,國家債務不會發生違約。
奧巴馬說,中期選舉的結果表明,美國人厭倦了最近幾年的立法僵局。他說他會就移民和經濟改革推進自己的計劃。
奧巴馬稱,
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將采取一切合法行動,只要我認為該行動能改善移民制度。
McConnell警告稱,奧巴馬不應單方面采取行動,改變移民政策。這就像在公牛的面前揮舞紅旗。
不過,McConnell和奧巴馬對未來的兩黨合作感到樂觀。
奧巴馬表示,
我認為我們存在共同立場。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推動美國出口上,我們立場一致。我的一部分任務是主動聯系共和黨人,確保我在聽取他們的意見。
McConnell和Boehner的議程包括批準TransCanada Corp的Keystone XL管道以及修改美國複雜的稅法,減少因稅法而流失海外的工作崗位。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還考慮修改多德-弗蘭克(Dodd - frank)法案。該法案被稱為“銀行版的奧巴馬醫改”。
奧巴馬希望能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系(TPP)。部分民主黨人對TPP持反對意見。他們擔心,TPP將導致美國制造業工作崗位流失至海外。
稅法的改革將更為艱難。政策制定者們在大方向上就存在分歧,更別說討論稅法改革的細節了。
盡管McConnell和奧巴馬表示,他們之間一定會有沖突,但奧巴馬表示,他相信自己和共和黨領袖會建立一個富有成效的關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耐控股(1020)入主後的動作
筆者之前已經在追蹤陳洪入主的
中國安芯(1149,前博智國際藥業)及華泰瑞銀(8006,前香港網、中華網)。這個星期看到一單關於這間公司的交易,覺得有欺騙上市公司金錢之嫌,和大家分享下。
(1) 入主過程這間公司在2013年9月獲
陳洪入股,成為其第2大股東。不久,公司
委任了趙平及何旭晞為董事,其中後者為華泰瑞銀的首席財務官。筆者認為,這兩位先生實際是陳洪先生的代表。
(2)第—次配售2014年1月,公司
配售2億股,每股38仙,由中投證券香港負責進行先舊後新配售,
陳洪在中國安芯交易中財務顧問也是這個公司,由陳洪賣出股份及認購股份,相信這批股份由陳洪或其代名人承接。
(3) 第一次收購2014年3月,公司向Evelyn Chua Go 及胡建中夫婦購入Accurate Trade International Limited,該公司間接持有雅高機械(太倉)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紙張機械,作價5,500萬人民幣,約6,975萬元,均以發行新股支付,其中第一批4,500萬人民幣新股是固定代價,剩餘一批1,000萬人民幣新股為可變代價,是按2014年盈利會達致1,000萬人民幣所訂,每賺1元就會發1元新股,但底限和上限分別為0及1,000萬。
這名Evelyn Chua Go似乎和
中國安芯的深圳市兆誼科技有限公司收購GO Tony Apatan似乎同姓,究竟他們是否有關?如果屬實,相信這又是以代名人增持股權的動作。其後這些股東進行收購後亦陸續減持股票至零,又為甚麼呢?
(4) 第二次配售2014年6月,
公司以57仙配售1.1億股,扣除費用後集資6,100萬,配售代理也是中投香港,亦都是由陳洪出售然後認購股權,相信這批股票的真實流向都是和陳洪有關,以鞏固其股權。
(5) 第二次收購2014年7月,公司向陳洪
購買重慶安軒安全產業發展有限公司65%股權,作價未確實,但會以現金、新股及可換股債券支付,相信都是陳洪套現的動作,但至今尚未確實收購,或許當中虛幻的成份太大? 但股價就在此時開始持續下降。
公司在2014年9月開始連續回購10次,合共回購3,822.4萬股,估計動用資金2,000萬元。
(6)最近董事變動及股權變化根據
股權披露,2014年9月底,主席徐葉君把1.3億股以51仙拋售,套現6,630萬,10月,又把剩餘的2億股,以27仙拋售,再套現5,400萬,合計取回約1.2億的現金。
至於陳洪,在8月,似乎把手上的股權抵押予建銀投資,在10月13日似乎也把手上的股權以30仙出售,並解除抵押,看來也退出了公司。
這一批股權看來均售予中國天使基金的江啟航,之前已經有討論過他的行徑,可參閱此文。
在董事變化上,
10月10日,換入4名董事,包括徐紹恒、王幹芝、唐耀安、李奕生及冼國威換入上市公司,其中不少董事均有福建之紀錄,其中唐耀安擔任京維集團(1195,前華翔微電子)的財務、星謙化工(640)財務總監及董事,李奕生擔任中國富佑(572,前展鴻控股、中國包裝)、美克國際(953)及浩倫農業(1073)的財務及董事等職。在
10月底,陳先生的代表趙平離開公司。可見在股權轉換下,陳洪及原本的持股者全部退出公司,新主全部上場。
(7)第三次收購2014年11月3日,公司向林惠霞買入友邦信貸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1.4億,全部均以現金及承兌票據支付。但根據資料,公司是虧損的,資產僅有410萬,但估值卻可接近1.6億,完全不知道為甚麼。這個金額也和兩次配股集資的現金額相若。這筆金額是不是等於幫陳洪解決投入資金的方法呢?
(8) 拆局
整體來說,這單交易本來是十分美好的,從不用全購的角度把控股權轉換,但大股東卻可因此受益,全數把股權變現,但是由於陳洪先生的個人財務問題,最終把本來很好的交易搞掉了,陳先生也退出了公司,為了解決陳先生的資金來源,滿意地離開公司,最終做了這單垃圾交易,把資金套回出來給他本人吧。
現在路已經行了一半,其餘的路就看他們如何走下去了,但對小股東來說又是一種損害。
【黑問訪談】電商創業者如何玩轉阿里京東上市後的首個光棍節?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0/147596.html
i黑馬: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雙十一”馬上就要到了,不少消費者們這會兒不斷往購物車里添東西,商家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庫存、營銷、售後……阿里京東上市之後的首次雙十一會有什麽新的變化,電商創業者們該如何籌備才能玩轉雙十一,收獲理想中的業績。黑問君邀請了優曼家紡創始人王文鋼、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為大家解答阿里京東上市之後,電商創業者該如何玩轉雙十一?
問1:阿里、京東今年接連上市,據兩位了解上市後首次雙十一這兩家公司會有什麽新的動作?
王文鋼:我個人的感覺是京東會進攻,天貓會進攻式防守。因為雙十一終歸還是天貓做起來的,其他各家都不願意11月份的電商只有一家熱鬧,所以,會大舉進攻,沒有負擔,而天貓剛上市不得不做好業績,所以天貓是先進攻後防守。但大家動作都不會小。
李成東:往年的新玩法如C2B(生鮮和家電)和O2O,今年基本沒太大的聲音,說明往年的效果一般,或者在實施本身上遇到了巨大的阻礙。
今年如果從大的方面來看的話,只有兩個點是電商賣家可以重點關註的,一個是跨境電商平臺的,尤其是速賣通;一個是無線平臺。從無線電商占比來看,阿里的確遙遙領先,占有超過85%的市場。
但如果認真分析微信成交,最後支付寶成交等各種因素,在無線電商騰訊微信是威脅到了阿里。所以在今年雙十一,阿里會給更多的資源到無線,幫助用戶盡快遷移到無線淘寶和無線支付寶!! 通常的一些促銷細節,活動,應該和往年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是更少了!因為花哨而不實用,年年都坑了不少商戶,所以繼續玩,賣家商戶也不如往年那麽配合。
問2:雙十一還有不到三天,目前您所觀察到的有哪些令人喝彩的雙十一電商策劃,要想做好今年的電商策劃,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王文鋼:這個問題好,今年的雙十一gxg,茵曼等公司的一些策劃很好,下雨免單,逝去的男友,這些策劃和創意都很好,即吸引眼球又有情感溝通,同時,還具有傳播性。傳播了品牌,還帶動了銷售。
至於雙十一的策劃,現在準備已經來不及啦,一般大家都是6月份開始就策劃準備啦。
李成東:京東針鋒相對的“瞎淘和淘假貨”很有意思的廣告!因為B2C的一大優勢就是正品行貨,雖然開放平臺也難免有假貨之嫌!所以這組廣告,刺激用戶擔心買到假貨的廣告,是非常到位的。當然了,最後下架了。下架的核心原因是“雙十一”商標,所以另外看到的一則反擊戰是阿里巴巴針對雙十一這麽多友商趁火打劫,發動的商標戰,設計雙十一相關的廣告要求下架處理,其實是打了友商一個措手不及。
至於說好玩的,今年比2013年看上去更加慘淡一些!今年又不允許刷單,所以今年未必那麽樂觀,當然至少是要比去年要高一些!
問3:有句話說:“十個淘寶九個刷”,最近爆出新聞,有些品牌商因刷單被踢出雙十一,是什麽因素決定了電商平臺上的購買,沒有那麽高的信譽就賣不出貨了嗎,除了刷單,有什麽辦法可以有效提高購買量?
李成東:阿里巴巴和京東今年都赴美上市了,美國資本市場是非常重視誠信的,這幾年多家中國公司因為財務造假而被資本市場做空,接受調查!10月中旬天貓錘子手機預約門事件,影響非常大,連同天貓總裁被罰。因為今天是錘子手機預約造假,那麽雙十一也可能造假,而財報是不是也有可能。所以上市後的阿里和京東更加嚴厲打擊刷單,另外就是假貨問題!所以整個電商生態體系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那麽如何獲得訂單,提升信譽。我覺得風險高,還是會免不了還會繼續去刷單。第二通過聚劃算,折800類似的平臺可以快速提升訂單信用。 從運營策略上,拿出個別產品做爆品,提升訂單量。
目前做淘寶和天貓店的門檻越來越高,燒了很多錢,銷售額上去了,但用戶未必是你的。轉移到社交平臺,尤其是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接下來垂直電商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基於微信生態體系,而且也有很多不錯的案例了!通過社交關系鏈,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流量用戶,而且可以更好的維系用戶間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的經營! 反過來說,阿里生態如果持續惡化,未來賣家也會加速出淘。雖然2010年前後也有過一波,但此一時彼一時!
問4:阿里宣稱上市後首個雙11實現“買遍全球,全球可買”,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開始入駐天貓,這對本土品牌的沖擊會有多大,本土品牌該如何應對,阿里今年雙11大打國際牌,本土品牌又該如何抓住機會?
王文鋼:國外品牌進中國是早晚的事情,國外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差距,一是品牌的沈澱,二是產品品質的差異。但是他們還會有相當一段時間適應中國市場,對於本土品牌,我們還會有2到3年的發展時間,這期間對本土品牌的要求是做好品牌建設,提高產品品質,做好營銷服務創新,才有可能在國外品牌發力時承受住市場的競爭壓力。
今天是互聯網時代,我們需要用互聯網的創新思維,例如,小米,三只松鼠等品牌,就很好地做到了品牌和產品系統的建立。
李成東:跨境電商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進口,今年的規模在1200億左右,天貓海淘平臺,當然海淘最大的一部分實際上是早淘寶上,絕大多數是非正規商戶,里面有大量的假貨賣家。不久前Costco入住天貓,就是提升天貓海淘信譽,改善貨品豐富度。這一貫是阿里的策略,先從淘寶賣家扶持做起,然後拉國內的三四線品牌參與,目前體量下盡力的吸引更大的更多的國際品牌入駐,提升天貓的旗艦店形象,與京東、當當、美麗說這些服飾平臺的定位檔次差異。
短期來看,還不至於對本土品牌構成威脅,因為入駐更多是形式上的店鋪,後續的產品服務跟進還要學習。另外知道的幾個新引入的國際品牌在天貓銷售並不好!
跨境電商的另外一個機會是出口,以阿里旗下速賣通為主增,長速度很快,尤其是在俄羅斯、巴西、阿根廷這些歐美之外的市場。根據阿里通常的玩法,都會帶著一些有成熟供應鏈和服務能力的,國內的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比如駱駝,還有一些手機品牌。這里會有一些流量紅利。因為到後期會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價格競爭。
問5:作為普通商家該如何與阿里、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溝通合作才能突破限制獲得更多的資源,這里面有什麽鮮為人知的方法或政策福利嗎?
王文鋼:鮮為人知的資源和方法確實沒有,沒有特殊的捷徑。我認為,關鍵問題還是商家自己的品牌定位,產品的差異性,有句話,叫做好的產品會說話,商家進場最重要是選擇產品,只要是好產品,再結合渠道的發展思路,就會有很有發展空間。
選擇渠道和選擇產品要一起,針對渠道,選擇適應的產品才能獲的消費者的青睞,才能有好的銷售額表現。
李成東:針對雙十一這樣的大型促銷,資源通常都是優先給品牌和供應鏈資源優勢的,以及平常和小二交流溝通配合較多的商戶賣家。
有硬指標,也有軟指標。硬指標看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跟得上,品類上自己能否沖到前幾名,能否幫助小二完成業績KPI;軟指標,就是平時和小二混的熟,非常規的就是多和小二交流怎麽做,因為絕大多數小二也不懂品類,所以多和小二交流,那麽在搞促銷活動的時候,就會優先給你資源支持了。
點擊進入黑問參與討論: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360
馬雲、蔡崇信、張勇解讀“雙十一”後的阿里戰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58.html
i黑馬:
毫無疑問,阿里今年的“雙11”是再創紀錄的一年。總額571億元的訂單、2.78億個包裹、覆蓋194個國家和地區、每秒7萬筆瞬時訂單創建,都讓人再次審視阿里帝國的實力。“雙11”之後,阿里的下一步戰略走向如何?馬雲、蔡崇信、張勇,這三位阿里領導人與高管,在“雙11”期間接受采訪時,分別從不同角度做出了解讀。i黑馬把他們的精彩觀點摘編如下。
來源:i黑馬
作者:鄒蔚
馬雲:把農村需求發掘出來
今天的數字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註:2014天貓“雙11”總成交額571億),因為我確實沒有對數字有太大的期待,我關鍵擔心後面的物流,最難的是未來幾天。我身上的衣服(不是在網上買的)……我鞋子是網上買的,我們家幾乎很多東西都在網上買,我自己沒有購物的實踐。今天“雙11”,我家里肯定在買,在手機上買,各種各樣的買法都有。
為三五年後全面國際化做準備
答:我昨天在指揮室看了下,今天(11月11日)早上覆蓋了194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化是今年第一個試點。目前為止,我們主要是想為三五年後全面國際化做準備。國際化、平臺化、 無線化。無線化希望能夠讓中國的農村、讓農民享受城鎮的生活。國際化的目的是全世界的小企業有一天都能夠在網上進行全世界消費者的買賣。平臺化的想法是希望線上、線下各種商業機會、各種生態的企業都能參加到“雙十一”。到“雙十一”十周年的時候,全世界會被年輕人的創造力感到驚奇。現在才第六年,再有四年準備,國際化會水到渠成。今年只是試點而已。今年數據管理很嚴格,連搞技術的都不能碰一下數據。
希望支付寶能在A股上市
我今天(11月11日)早上在央視說支付寶有一天會在中國上市。阿里巴巴上市不是為了錢,現金流非常健康,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公司治理更加透明化、讓全世界股民、用戶監督這家公司、參與這家公司。由於各種原因,阿里巴巴沒辦法在中國上市。我希望未來支付寶在中國A股上市,讓更多人能夠分享。我希望讓螞蟻金服能夠接受全國、全世界人民的監督,讓它們更加透明、更加開放。
我們對股價滿不滿意?還有什麽好的題材能夠讓股價繼續漲上去?我確實不能對股價進行評論,也不想評論。阿里不需要靠題材讓股價上去。我最怕A股的就是股價都是靠題材起來。股價靠的是腳踏實地的態度、長遠的戰略、完美的實施。
我現在特別緊張。以前大家說阿里巴巴這不行、那不行,其實我知道比大家說的要好。今天大家期待又特別高,其實沒那麽好,我們才15年,很年輕 ,行業又特別新,又都是年輕人組成的,剛剛上市。人們對我們期待這麽高,說心里話,壓力挺大,要面臨挑戰、困難還很多。
阿里管理層、員工還應該回到我們是誰,腳踏實地做自己。如果去炒作概念,提升股價,跟自殺也差不了多少。阿里今天要做的,還是做好自己,認認真真地把手頭上的事做好,認認真真地把五年、十年規劃做好,認認真真地像以前一樣,因為現在才15年,還有87年要走(馬雲曾說要把阿里做成102年的公司)。今天越踏實,未來走得越遙遠。
未來將發掘農村需求
中國要擴大內需講了很多年了,中國內需真正存在,有強大的力量,我們用一種新型的方法把內需挖掘出來。阿里希望為整個中國經濟做些貢獻。整個中國經濟外需出現問題,肯定需要內需,(我們)很幸運發現這麽個手段發掘內需。
我們更希望未來參加城鎮化建設,把農村需求發掘出來。我們對電子商務的know how 、對電子商務的理解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小企業、全世界的消費者。當然,我們更希望幫助更多中國婦女們,買到更多國際上的好東西。天貓、淘寶不是靠便宜來吸引大家,而是靠新產品、新服務、創新來吸引大家,依靠低價、靠打折是不能持久的。看阿里“雙十一”節十周年的時候我們能跑到哪里、跑成怎麽樣。我們都還年輕,有些東西永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投資增加用戶及黏性的公司
每年“雙11”都是破紀錄,都有驚喜,為什麽呢?中國人的消費能力非常大,我們遠遠沒有想到有這麽強。發達國家有60%的GDP是消費,中國只有36%,未來增長空間非常大。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滲透率只有9%,還有91%還沒有真正去開拓。在網上消費的人大概3億,互聯網用戶有6億。對我們來說,就是增加滲透率,比如農村戰略。大概三分之一城鎮人口在用電子商務,而農村只有9%,幫他們提升消費能力,還有制造能力。解決社會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專註在電子商務上,去年到今年,我們在移動端的交易量,我自己都感到驚訝,無線占比40%以上。投資方面,(我們)支持一些創業者,讓他們做想做的事情。我們不是去控股一家即時通訊公司,而是讓他們實現夢想。馬雲的成功也是阿里巴巴的成功,背後不光是男人,還有女人。我們的投資邏輯就是投資能夠增加用戶及增加用戶黏性的公司。第二,希望在投資上把客戶體驗做好。舉例來說,在和海爾日日順合作中,把大家電物流都放到這家公
未來,螞蟻金融服務要做的事情很多,是不是要打造得像淘寶網一樣?還不一定。它的優勢是有很多數據,尤其是電子商務消費的數據,可以對商戶很了解,很了解之後,可以對它貸款。第二個優勢,其實很多金融產品可用互聯網方式分銷出去,比如余額寶。
阿里巴巴集團COO張勇:推薦個性化商品是未來的方向
過去24個小時非常平穩地度過了。回到無線化、平臺化、國際化三個主題。無線化是非常不同尋常的一年,越來越多消費者習慣於通過無線設備上網購物,最典型的的例子是今天(11月11日)無線占比始終在40%以上,瞬間峰值達到70%——有很多消費者在午夜時靠在床上睡覺以前在網上血拼一把。
(我們)圍繞用戶行為的變化做了很多改變,購物時間、訪問網站頻次會增加,考驗能不能用更多數據化運營給消費者推送不同產品。怎樣推薦個性化商品是未來的方向。國際化方面,今年是全球“雙11”元年,有幾百家海外商家參與這個活動。今天(11月11日)很多商品都在保稅區倉庫,還有很多正在到中國。(我們)更多利用速賣通平臺幫助中國商家把商品銷售到全球。今年碰到新問題,海外市場什麽時候開始算時間?速賣通平臺上,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參與。
平臺化建設,第一個是技術平臺——我們能不能扛得住開場巨大的人流。今年技術團隊創造了新紀錄,支撐了每秒7萬筆瞬時訂單創建,實現了幾乎零超賣的情況。1000件貨品,5萬人搶,不會超賣,商家不會受損失。其次是物流,物流會創紀錄地到2.78億個包裹。太陽升起的時候,業務會正常進行。不僅要考慮怎麽消化2.78億包裹,還要考慮未來幾天產生的包裹怎麽迅速被消化掉。
在大家電領域,(我們)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24小時內完成了120萬件大家電銷量,整個銷售會通過和日日順合作的物流體系、90幾個倉儲,能夠迅速落定到離消費者最近的營運中心。另外一個是阿里雲,571億背後,95%訂單是跑在阿里雲上。花絮:過去1天中,整個平臺賣掉300多萬盞燈,20多萬件某品牌洗衣液,6萬條輪胎,5萬輛新車。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槽廠:一款90後的實名吐槽娛樂社交產品長啥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0/147870.html
i黑馬:90後是當下極具創造力和顛覆力的龐大群體,無論是90後的產品創始人,還是一款令90後興奮尖叫的產品,都越來越被投資人看中。剛剛宣布獲得千萬元級天使投資的槽廠切的就是一群喜吐槽、愛自黑,且深受彈幕文化影響的90後。該產品的特性是:將高高在上的東西拉下神壇。創始人唐宜青希望把槽廠做成90後娛樂社交的一個入口。
槽廠是一款針對年輕人的吐槽社交娛樂應用,它是在用戶UGC模式上傳圖片的基礎上,以彈幕吐槽代替傳統評論、點贊的創新社交模式。其創始人唐宜青希望這種“吐槽"傳遞的不是一種腹黑的負能量,而是引導一種樂觀的正能量價值觀,給年輕人提供一個釋放快樂的空間。
吐槽也是一種文化?在唐宜青看來,以勵誌文學、美女PO圖和心靈雞湯刷屏的社交產品已經飽和,微博和朋友圈是主場領跑者。而以陌生人或匿名社交為主打特色的產品也已風靡一時,其中以陌陌和秘密風頭最勁。但是,還沒有一款實名制的吐槽社交產品出現。唐宜青認為,是否對吐槽文化有深刻理解,是團隊做出一款預計產品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的價值觀不能變,這款產品就是聚焦槽人,或者說有娛樂精神的90後逗比。”
槽廠的產品內核是以用戶自主上傳圖片為基底,但由於主打的是娛樂社交,為了與其他類別的圖片類產品區別開來,槽廠去繁從簡,將諸如濾鏡、評論、點贊等圖片社交應用慣有的功能一並摒棄,只保留了圍繞“吐槽”需求開發的核心功能。1.0版本的呈現方式為隨著評論時間彈出的吐槽條目直接呈現在圖片上,用戶以第三方即可登錄該應用,用詼諧、逗比的自黑或互黑等方式表達吐槽的需求,在娛樂的過程中完成社交互動。
近期,槽廠宣布獲得了真格基金、經緯創投以及天使投資人盛希泰的千萬元級別投資。唐宜青向i黑馬透露,早在她決定創業的時候,投資人就主動找了過來。唐宜青是資深時尚媒體人、傳媒大學新聞學碩士,2012赴南加州大學攻讀傳媒管理,2013年夏天中斷學業,決定回國創業。她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盡管曾在傳統時尚媒體任職多年,但在短時間的遊學過程中,她對互聯網創業又重新有了激情。
關於槽廠這款90後娛樂社交產品,我們聽聽創始人唐宜青是如何理解和規劃的。
以下是i黑馬與槽廠創始人唐宜青的對話。
Q=i黑馬
A=唐宜青
Q:槽廠的融資速度很快,這三個投資方是怎麽湊在一起的?
A:其實,當我決定從時尚集團出來創業時,他們幾個就決定投我了。那時候還沒有槽廠,我們當時只做了一款叫“橘子娛樂”的新媒體平臺。最早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師聽說我要創業,我們聊了不到兩分鐘,他就決定要投我了。徐老師說:“王強跟我說,如果真格不投,他就自己投,所以,我不能放過你。”後來經緯創投的張穎也是好朋友引薦的,所以,這筆錢是投資人主動找過來的。
Q:融資金額是一千萬元?
A:一千萬元的金額是我自己提的。一開始,我想做一個娛樂新媒體平臺,當時我們有幾個視頻節目,我大概估算了下一年之內如果不盈利、光做產品需要的資金規模,就提了一千萬。當我開始著手做時,他們先給了我一兩百萬用作建團隊、找場地等前期籌備。
Q:為什麽想要做槽廠這麽一款應用?
A:槽廠的原型是”橘子娛樂“App里的一個功能模塊。在開發過程中,我發現程序員們積極性非常高,大家很愛玩。“十一”後,我仔細研究了下,突然覺得這個東西放在橘子娛樂里作為一個附屬太重了。跟產品經理勾兌後,我們決定將這個功能模塊單獨做成一個產品。
王強老師看了我們的兩個產品後,表示很看好,建議我加快研發速度。當天晚上,我們團隊就把產品的原型做了出來。由於圖片、彈幕這些基礎功能早已有沈澱,整個槽廠的開發只用了短短一周時間。
Q:你們的團隊有多少人是有互聯網基因的?
A:我們的團隊基本都是從百度、騰訊、寶寶樹、愛奇藝等互聯網公司的團隊里出來的。
Q:槽廠沒有像Bilibili平臺這樣的動漫內容做前期引導,用戶靠什麽來驅動?
A:我要做的不是內容平臺,而是一個社交平臺。槽廠的1.0版本可能還不太明顯,但我們其實和B站的區別就類似新浪微博和門戶的區別。槽廠是一個UGC產品,用戶自己玩。我們圍住的是一群逗比、敢於自嘲的人。我們通過先發掘用戶的需求,後期再做用戶關系的引導和沈澱,所以槽廠不會是一個重運營的產品。
Q:你第一步驗證的是“吐槽”這個需求是不是真實存在?
A:沒錯,核心的東西驗證之後,再通過叠代的方式去優化產品細節,找到更好地承載用戶關系的方式。槽廠上線第一天就有5%的海外用戶,可能比橘子娛樂的體量大。我覺得它是有趣、好玩的,就迅速扔到市場上去驗證。在前期1000多個內測用戶的體驗中,我們觀察發現,大家的活躍度和吐槽積極性非常高,這證明當初的思路是對的。
黑馬企業信息:
槽廠APP
創始人:唐宜青
成立時間:2014年9月
所在地區:北京
一句話簡介:實名吐槽社交應用
融資情況:獲真格、經緯和天使投資人盛希泰的1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i黑馬點評:
這是一款圖片彈幕社交應用。號稱吐槽神器。該應用主要為熱愛自黑又深受彈幕文化影響的90後們打造,提供的是一個基於圖片的彈幕吐槽社交主場。你可以通過槽廠發布新奇有趣的圖片,並直接在圖片中打上你想吐槽的文字,和各路聰明機智的“槽友”一起,用彈幕轟炸這個槽點滿滿的世界,分享生活中的好玩瞬間。
樂視命運轉機:賈躍亭回歸後的連鎖反應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8/148029.html
i黑馬:在京養病中的賈躍亭是否公開現身或許已並不重要,然而樂視仍有諸多棘手的問題待解。
樂視創始人、董事長賈躍亭回歸三天後,這樣善於造勢的互聯網公司重新回到了聚光燈下。
數月以來,在國內A股上市的樂視遭遇了市場多番猜疑和不時襲來的傳聞。在歸國後首次微博文字中,賈躍亭便神秘拋出“see計劃”來提振樂視的士氣,“顛覆、革命”等慣用字眼也再次頻繁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賈躍亭的回歸早有鋪墊之舉,在兩天前樂視於上海舉辦的營銷推介會上,樂視網網站事業群運營總裁高飛就提前公布了賈躍亭歸國的消息。“壓抑了太久,希望能恢複廣告主對樂視的信心”,一位樂視內部人士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並不諱言此舉目的所在。高飛於2009年5月加入樂視網,頗受賈躍亭信任,現為樂視內部實權人物。
不過,現在還不到樂視完全解除警報的時候。一位接近賈躍亭的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這位樂視靈魂人物還要很長時間才會公開露面並正式回歸公司。對賈躍亭而言,目前依然處於敏感微妙時刻,據澎湃新聞和財新報道,樂視網前副總經理李軍日前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那麽,賈躍亭此時又身在何處?此前有消息稱其在香港完成手術後轉入301醫院治療休養,但騰訊科技於11月25日趕往301醫院腫瘤大樓住院區、外科樓普外科住院區和胸外科住院區走訪時,各住院區的護士臺工作人員均表示未在住院系統中查詢到“賈躍亭”的名字。
當然,養病中的賈躍亭是否公開現身或許已並不重要,樂視仍有諸多棘手的問題待解。
過去五個月時間里,樂視網先後停牌四次,股價走勢也不複去年的高歌猛進。據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網很可能於下周複牌,或將公告45億融資的最新進展。
對於樂視網及旗下子公司迫在眉睫的融資需求,樂視手機頗為曲折的上市進程,以及樂視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see計劃”而言,賈躍亭的歸國向樂視內外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樂視生態新成員:手機和See計劃項目
對於樂視網目前的前景和投資價值,一些機構投資者做出了不同判斷,如景順長城、華夏基金繼續加倉,嘉實優質、廣發聚瑞則選擇減持,樂視網估值遭遇爭議。
樂視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是其打造的獨有的“平臺+內容+應用+終端”生態模式,賈躍亭今年在不斷加強樂視控股和樂視網旗下多家公司的整合,包括樂視致新、樂視網、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酒業、樂視農業、樂視雲計算及樂視海外業務等。
在樂視生態模式中,賈躍亭投入最大的是硬件領域,希望以此建立起垂直生態模式。但廣電總局下半年對互聯網電視的嚴厲監管,讓樂視生態模式的前景蒙上不利陰影,樂視也被廣電總局暫停了和所有牌照方的合作。
不過,據知情人士一周前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在被廣電總局暫停和原有牌照方合作後,與某新牌照方進行了合作談判,由於樂視此次較為積極配合進行整改,並同意把後臺服務器、內容交由牌照方調度把控,即將通過廣電總局驗收。
除了樂視盒子和超級電視,樂視手機和See計劃也將在明年成為樂視生態的新組成部分。
樂視手機團隊組建已久,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手機原定於今年年底上市,但由於芯片供應問題推遲到明年二月份左右。
樂視和聯發科、高通等兩大芯片廠商都在洽談合作,產品分別定位中低端和高端市場,繼續走高性價比路線,售價在1000-3000元之間,計劃同時上市發布。目前,樂視和聯發科關於MTK芯片的合作協議已經達成,不過與高通合作談判尚在進行中,這導致樂視手機的發布日期延後。
“see計劃”則是樂視生態的另一種延伸。騰訊科技獲得的多名知情人士所透露信息,都指向其新能源汽車計劃,樂視將為合作新能源汽車提供車載影音系統和內容服務、遊戲娛樂服務,並與物聯網連接,和購物、辦公、智能家居市場打通,完善其原有的“內容+平臺+終端+應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今年夏天,北汽和樂視曾入股美國高科技純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分別成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賈躍亭在美國之行中,還與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洽談新能源汽車合作事宜。
複牌猜想:樂視亟待填充的資金胃口
當然,樂視要完成諸多新計劃的前提是,其能獲得發展所需的足夠資金支持。
在過去五個月里,樂視網先後停牌四次。最近一次是10月26日,彼時系賈躍亭接受騰訊科技專訪首度開口回應政治傳聞三天之後。
據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網很可能於下周複牌,尚不確定複牌所要公布的具體事項,最大可能是公告45億融資的進展。
樂視網今年8月份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45億元,如果該融資最終通過,將創下創業板的融資記錄。其中,樂視控股將出資10億元,中信證券出資5億元,藍巨投資出資15億元,寧波久元出資10億元,金泰眾和出資5億元。
樂視的最新財報顯示,截止今年9月,其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72億元,較年初減少2億多元,顯然不足以支撐超級電視以及“see計劃”等各項業務的持續投入。
一位樂視TV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在賈躍亭不在國內的數月時間里,超級電視的銷售量並未受到影響,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總體缺貨的局面。
值得註意的是,樂視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小米,本月分別和愛奇藝和優酷土豆達成資本和戰略合作,在電視內容上逐漸縮小與樂視的差距。
要想更好應對來自小米等對手的競爭,保證超級電視供貨量穩定增長,對於現金流長期緊張的樂視而言,目前最緊迫的挑戰或許在於,能否盡早拿到此前籌備的45億元融資。不過,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34.7元每股的基準定價已經高於樂視網停牌前的33.51元每股的收盤價。
騰訊科技試圖向數位相關證券和基金公司投資經理咨詢樂視此次融資的進展,但都被“以公告為準、不方便透露”為由而拒絕。此前,賈躍亭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坦言,一直以來其個人擔憂股權被分散影響對公司發展方向的把握,因此更多采用股權質押融資,導致樂視的融資能力比較差。
目前,賈躍亭持有樂視網股份44.21%,已累計質押股份 2.8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34.31%。騰訊科技根據樂視網自2011年來的所有相關公告數據統計顯示,截止發稿,獲得賈躍亭質押股份數量前六的證券公司所掌握樂視總股本的比例大致為:中信證券5.49%、國開證券3.86%、山西證券3.49%、平安證券3.26%、齊魯證券2.69%、國信證券2.51%。
如何利用4種消費邏輯營銷品牌,抓住90後的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4/148162.html
你懂90後嗎?如果看待耐克正在做的移動端品牌O2O,你會不會覺得驚喜?沒錯,他們是90後,或者他們的消費對象是90後。他們的商業思維和行動在告訴我們:消費者正在改變,逐漸成為社會消費主體的90後已經不相信原有的品牌了,在新的商業時代里,他們正在述說著自己的消費邏輯。
過去幾年,品牌呼應社會變化和年輕人向往,號召年輕人要敢於夢想,又鼓勵年輕人要敢於行動。品牌的角色仍然是旁觀者,把一切歸結為勇氣,鼓動年輕人去沖破障礙。但年輕人對此卻沒有太多回應。因為社會化媒體,90後年輕人比品牌更早知曉當下的情境,包括自己的向往與焦慮。對於個體困境,鼓動者無法帶來直接的價值。
在一個不確定的年代,年輕人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抹掉個體差異和可能的局限性,一味的鼓動。一次口號式的鼓動,可能提供的只是一次窘迫的有壓力的提醒。按照年輕人自己的話來說,“我希望有人感同身受,可以指點我的生活,但不希望有人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對應90後在個體成長時的四個重要向往與焦慮,品牌可以成為生活創新者,興趣養成者,關系粘合者和社會改變者。這四種社會角色,也定義了這個時代有文化領導力的品牌,所需要具有的四種能力和品質。
1、作為生活創新的品牌----品質生活
90後把個體建構的重心放到了當下,生活成為承擔當下的關鍵。作為生活創新者的品牌,能給他們帶來直接的價值。
(1)從代表我的夢想到帶給我好的生活
品牌熱衷於深入了解年輕人夢想,並試圖通過溝通,讓品牌能代表年輕人的夢想,即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這樣的夢想之間沒有聯系,也不惜為年輕人大聲疾呼。結果是,年輕人覺得這樣的品牌溝通空洞乏味,無法了解產品本身會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麽意義。對於90後年輕人來說,建設好日常生活,這就是他們的夢想和人生意義的體現,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品牌能具體帶給自己什麽樣的日常生活,其次才是這樣的日常生活與自己其他的夢想還可能具有怎樣的聯系。
因此,品牌在溝通中應該更加更著重於清晰而具體的描述“好的生活”,其次再談及這種生活與哪些夢想有關,而不是本末倒置。
(2)從向往生活的符號化呈現到日常生活的情境化講述
之前品牌的溝通,習慣超脫日常生活,以符號化的方式,完美呈現生活方式。這樣的溝通,要麽讓年輕人覺得“無感”,要麽就是顯得過於“裝逼”。90後理解的品質生活中包含了日常生活的豐富情境和細節,是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美好講述,“我不是想裝,這就是我的生活”。
品牌的溝通,要講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境。這種講述是美好的,但不會因為過於完美而失去日常生活氣息。要讓人感覺到是我想要的,同時也是我的生活。
(3)從買來的生活到創造的生活
在品牌的慣常溝通中,消費者是受用者的角色。真正讓90後喜歡的品牌,不僅擅長把過好生活這件事情,細致地娓娓道來,還會提供機會,讓年輕人感到自己在一手一腳地把生活創造出來。這意味著品牌需要在溝通,產品和服務上提供參與創造的空間,動手建設的可能。
(4)從年輕人專屬到跨年齡和階層的享用
傳統上定義的“年輕人市場品類”,集中在運動服飾,科技產品,零食飲料等品類,在價位上傾向於相對便宜的定位。90後相比以往的年輕人更早地開始建設自己的品質生活。他們感興趣的已經不局限於這些品類。今天,更多的品類有機會開啟年輕人市場的潛力,比如家具、小家電、汽車等。同時,相對奢侈的品類和品牌,比如跨國旅行、奢侈品牌等,通過提供分期付款等金融服務,將進入更為低齡的消費群體。
(5)從多元的選擇到小而美選擇
過去品牌側重提供更多的選擇,來滿足年輕人的個性需求。一個品牌涉足過寬而不精,是無法滿足年輕人對品質生活的要求的。今天,年輕人越來越欣賞那些在某一細分領域有專長的品牌。不需要大品牌,但一定是精細的有品質的。戀物文化之下,產品和服務需要更盡心血,承載更清晰的意義和情感。
作為生活創新者的品牌,最佳的一個案例是宜家。宜家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傾心的品牌。宜家從不高談夢想,它所講述的美好生活,從來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在宜家的溝通中,年輕人看到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宜家引導年輕人去自己動腦動手,建設自己的生活,品牌提供的是工具和指導,最終的創造由年輕人自己完成。從家具、到小裝飾、到廚具,宜家描繪的是年輕人向往且可以抵達的生活,提供有設計感、精致的多種選擇,以及年輕人買得起的價格。
2、作為關系粘合者的品牌-----獨而不孤
中國的城市化還將要進行幾十年。社會的原子化,人際關系的冷漠,各種社會組織和關系的重新建立,對於普通人來說,歸屬感的尋求,仍然將是重要話題。“獨而不孤”這個90後已經開始展現出來的核心向往,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對品牌來說,這不應該只停留在品牌溝通上,而是以產品和服務的形態,一方面守護90後的獨,另一方面幫助關系的粘合和建立。
從禮物到分享:每逢節假日,很多品牌都在提供作為“禮物”的產品促銷。然而,90後更為熱衷的,不是在特定節日作為禮物的贈與,而是在日常的分享,促進隨時隨地的連結、溝通和表達。比如,好朋友買同樣款式的衣服。從產品和服務的角度來說,可分享性具有了更大的重要性。
(1)從大社區到小圈子
今天社群多,每個社群成員也多。許多品牌都嘗試過建立社區,但成功的案例不多。90後所期待的存在感,越來越難以在人數眾多的線上達成。另一方面,在一個規模很大的社群里,個體仍然感到渺小“透明”。品牌如果想要建立社群,應該提供小圈子,私密化社交的機制。對新加入者來說,一加入就有個小組織可以歸屬;同時,通過形成固定的日常關系,可分享的話題,更深入的理解,和日常的陪伴,給每個人被關懷的感覺。
(2)從線上的歸屬感到線下的親密感
過往十多年,原子化個體通過網絡所形成的線上社群,到現在主流的真實關系形成的社會化媒體網絡,人們的關系塑造,已經進入到線下突破的臨界點。線上已經給很多人提供了認同和歸屬,但線下提供親密感的加強。面對面的交流,固定的場所,定期的活動,線下的互動和體驗,是打造品牌關系粘合者角色的重要一環。
(3)從叛逆出格到眾人中的獨處
過去品牌理解的沖突是,社會對很多叛逆出格的個體有限制,認為年輕人向往去表達自己的獨特,沖破束縛,標榜與眾不同。很多品牌於是在溝通中強調鼓勵年輕人的特立獨行。但獨而不孤的重點,並不是把自己的獨特表達給無關緊要的任何人,招致沒有意義的評價,而是關註在自己,給自己營造一個不受打攪,不用比較,認真享受的私人空間。一個人不想泯然眾人,但也不代表想叛逆出格。越來越多受年輕人歡迎的品類與獨處有關,與享受“一個人待會兒”的私人狀態有關。比如,戴上耳機,找個地方呆著,一個人跑步,閱讀等,現在正在越來越流行。
(4)從傳統式的悲情感恩到平等輕松娛樂的親情
很多品牌已經在重視回歸家庭的溝通,但時常免不了陷入悲情感恩的套路。90後相比以往的同齡人,確實表現出了對父母更強的依戀。與此同時,他們更早熟,跟父母的關系,更為平等輕松。品牌所呈現的親情,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更為平等而輕松有趣的情感表達。
3、作為興趣養成者的品牌----深度自我
因為這一代人對自我的探索已經深入到興趣,工作和獨立思考,並且以體驗為重心,這意味著傳統的產品和服務形態要發生大的變化。品牌的角色不再是提供光鮮的標示,而是提供切實的工具和方法,亦師亦友,陪伴年輕人去探索和實踐自己的興趣。
(1)從指導和鼓舞年輕人的價值觀到講述和實踐品牌自己的價值觀
個體時代,沒有價值觀的品牌,將不會被記住。今天,很多品牌高談年輕人的價值觀,卻不去溝通自己的價值觀和實踐。向往深度自我的90後,欽佩的是身邊的大神。品牌需要成為一個大神——“做自己認定的事兒,喜歡的事兒,並且堅持做好”。只有品牌本身具有故事,有願景和價值觀,才能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也才能吸引年輕人的關註。
(2)從一個產品到一種興趣
今天,有很多品牌意識到自己賣的不是“產品”,而是“生活方式”。在這種意識形態下,品牌側重溝通而不是服務和產品,在溝通中又側重代表某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而非真實的日常生活的體驗。仿佛擁有了一個品牌,就擁有了一種生活方式。
在今天,90後不再滿足於生活方式的模仿,他們向往的是圍繞自己的興趣建設生活。相當多的產品和服務,都有可能成為年輕人培養興趣,認識自我的開始。這意味著品牌要有能力把自己的產品和所在的品類,轉換為一系列的興趣養成方案,而不只是生活方式的象征物。具體來說,可以提供圍繞核心產品拓展興趣的周邊系列產品;提供大量參與式體驗的機會;提供情感宣泄和表達的機會;提供個體故事講述的機會;提供創造和獲得成就感的機會。
(3)從以信息為溝通到以體驗為溝通
90後向往深度自我,他們渴望獨立思考,慣常質疑,執意以親身體驗作為形成信任的基礎。很多品牌意識到,要取得年輕人的信任越來越難,並絞盡腦汁在如何改善自己的溝通,以期獲得更大的信任。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無論你怎麽說,都只是說說而已。他們相信自己經歷過的,或是其他和自己一樣的年輕人經歷過的。品牌要把溝通更多轉換為年輕人直接和間接的體驗,強調通過體驗去溝通核心的信息。
(4)從售賣產品到建立習慣
很多品牌抱怨今天的消費者忠誠度太低。其實,年輕人自己又何嘗不會經常抱怨自己沒有長性啊。興趣的養成,生活的管理,都面臨如何幫助年輕人形成習慣自主管理的挑戰。這要求品牌把使用產品的門檻降到極低,提供日常化的工具,幫助習慣的養成。作為興趣養成者的品牌,一個最佳的案例是,過往兩年,推動了跑步文化在中國年輕人群體中的逐步興起。以培養跑步文化而非賣跑步鞋為目標,在產品之外,大量通過線下跑步活動,提供真切的體驗,培養興趣社群,為主的跑步工具和相關教程,逐步讓跑步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習慣。
4、作為社會改變者的品牌----善良微光
中國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還將面臨很多社會問題的挑戰。一方面,有更大的機會,可以建立年輕消費者對與品牌的情感連結。另一方面,傳統的企業CSR項目,很難再贏得他們的矚目。90後關心自己和身邊群體的相關問題的解決。他們相信解決問題的“改變者(change-maker)”,多過傳統的慈善家。
(1)從關註弱勢群體到解決身邊問題
過往CSR項目集中在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註。但是,這樣的活動已經很難引起關註,更難以吸引參與。對90後來說,他們更關註自己能感同身受的,來自身邊的問題。不僅有關心,也能直接看到結果和影響力。品牌需要重新界定當前90後關心的社會問題。年輕人關心的,與他們相關的來自身邊的問題,就是今天的社會問題,也就是今天企業CSR的新方向。
(2)從改造社會到改造自己
過往項目,大部分致力於解決外部社會問題,而與本企業自身運營,產品和服務無關。然而,90後已經很少會被這樣的公益行為打動。90後相信善良微光,善行的可持續。他們期待品牌從自己的產品服務,從自己商業日常運作入手,成為一個受尊重的品牌。未來品牌只有從自己的內部管理,企業文化,生產和銷售流程等日常環節入手,成為一個包容個體的、對社會影響力有意識、並且實事求是的溝通自己的日常實踐的品牌,才能夠獲得年輕人的愛戴。
本文節選自青年誌研究報告《90後青年——大時代里的小世界》,SK電訊投資副總裁簡江強烈推薦,原報告由《城市畫報》與青年誌聯合策劃。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