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春:投資很苦逼,我學會了苦中作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8/164361.shtml
吳世春:投資很苦逼,我學會了苦中作樂
帶著這份敬畏之心上路,常開車,苦中作樂,幫助優秀的年輕人成為偉大的企業家是我們這幫投資人的使命。
來源 | 梅花天使創投(ID:plumventurescn)
文 | 吳世春

(如果再有一個孫宏斌輪就更穩了)

(網友反饋這個媲美“分歧終結機器”了)
昨天,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舉的幾個奇葩項目的例子突然流傳開來,在朋友圈引起了刷屏。
我很意外,平時我苦口婆心地講投資邏輯,講創業過程中的陷阱,幹貨反而沒幾個人轉發,無意間講了幾個奇葩的段子,卻引發了這麽多關註,讓我們負責品牌PR的同事感覺很無奈。
我想了想,總結出一個投資鐵律安慰他:一個不會“開車”的段子手不是一個好的投資人。
投資絕對是一件很苦逼的事,尤其對於聚焦於種子輪、天使輪的梅花天使而言,
面對海量的創業項目,其實是,第一次以資本市場的眼光去篩選、發現並扶持幫助他們成長。
項目數量巨大,質量參差不齊。每天都有數十位優秀的創業者在梅花排隊等待面談,我平均每20-30分鐘就要換一個項目,有時候聊完嗓子都啞了。當然,其中不乏信念堅定、頭腦清楚的優秀年輕人,但也有不少奇葩項目。
例如聲稱自己已經找好了經緯、紅杉、BAT來接盤的項目,卻還差一個天使輪;例如“防蹬被子神器”,還有“這輪融1000萬,800萬跟投已經找好了,缺個領投的”,還有“創意、市場、銷售萬事俱備,就缺一個程序員的”……..

不可否認,投資很苦逼,但我卻必須保持對創業、投資的敬畏之心,雖然梅花常常在天使輪投中未來的獨角獸,但我們依舊時刻都在擔憂有些項目不是真的來“搞笑”的,而是我們沒有看懂。
段子很真實,投資很有趣。帶著這份敬畏之心上路,常開車,苦中作樂,幫助優秀的年輕人成為偉大的企業家是我們這幫投資人的使命。
[本文系梅花天使創投(ID:plumventuresc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吳世春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推薦關註微信公眾號(ID:iheima)]
吳世春
投資
贊(...)
分享到:
三分鐘學會價值投資
很多人以為價投需要很高智慧,其實價投法用不到閣下智慧十分一,雖然如此,閣下仍要明白一些道理,試把它整理,通常看完這些道理的人有三種反應:
1.好相信並日日鋤書學習;
2.有時好似明很勤力,有時又唔明又唔想用;
3.大笑幼稚:
原則:
1.用3蚊買價值10元的東西;
2.用20000元買入價值10000元的企業是大傻瓜;用3元能買價值10元的是聰明人,人人也明白內在價值10000元的企業一定優於10元,但很多人卻不肯相信投資比賽決定勝負是在“賠率”(買3元賠十),而非那間企業最棒,
4.價投的操作也會有複雜和簡單,後者雖然可能回報較小,但最好選擇自己最易明白的操作;
5.選擇例如低PB是很好的開始,代表這支股票的肌肉實淨和價格對比度,兩支股票,一個泰臣外形(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冠軍),一個甄子丹的身形,以低價買入一個夠殺的外形贏了7成;
6.股息代表泰臣的出拳,就算泰臣天下無敵也要出拳,不出拳的泰臣和不派股息講乜也是假;
7.你買這樣的股票不一定每場也會勝,但隨著時間過去,勝的場數一定比輸的多;
8.可能很多宏觀經濟真的影響了泰臣或股票升跌,但我習慣不花時間在宏觀經濟,因為我永遠沒有確實答案,只有似是而非的故事;
9.曾經有幾個世界級的天才一起做一件白痴的事,他們在L T C M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操作是套債券息差,並以數十倍的「杅槓」放大利潤,認為只有0.000001的機會出事,但忘記了任何短時間低機會的事長期必定發生,小心杅桿;
10.投資比賽並不需要特別聰明,只需要不做愚蠢事就可以。
..........................................
投資方面:
前一排組合上升之時一直覺得因爲股息并沒有大增加,只是紙上財富,於是開始出貨,嘗試等待機會,想不到出了15%貨之連續大跌兩日,掛入一個月的心儀靚股終於買到,個價更非常靚,現組合的未來股息回報上升超過25%,踏實得多了。
中國疫苗臨床研究學會秘書長:疫苗和芯片一樣,也要靠自主產業
“(疫苗)跟芯片問題是一類,要靠我們自主產業去做,更保險一點。如果你不研發,他研發了,就會壟斷你的市場”。
4月26日,在首屆天府國際生物醫藥商業化高端對話會上,中國疫苗臨床研究學會秘書長時念民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我國是疫苗大國,但是不是強國。因為政府免疫規劃擴大、新疫苗獲批、全面二孩政策、重大傳染病的防控,中國未來疫苗市場發展潛力大,但是確實存在集中度低、疫苗創新能力弱的問題。
比如,五聯疫苗全球僅有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生產。但在去年,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在對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生產的 36 批吸附無細胞百白破滅活脊髓灰質炎和 b 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五聯苗)進行批簽發檢驗中,發現 8 批(約計 71.50萬人份)疫苗的破傷風效力不符合規定,存在較高質量風險。
依據我國相關法規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原國家藥監總局會同中檢院約談了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要求賽諾菲巴斯德公司對五聯苗的生產、質量控制檢驗進行全面徹底的自查並提交整改報告,在確定消除質量風險前暫停五聯苗的批簽發進口。
在巴斯德五聯苗被退貨之後,在多省市曾出現了短時的五聯苗緊缺。
時念民在演講中介紹,目前,全球批準疫苗是74種,可以預防40種疾病。而默沙東、葛蘭素史克、賽諾菲、輝瑞等四家企業占到了全球市場的近90%份額,市場上認可度最高的產品都出自這幾家企業。
時念民介紹,截至2017年8月30日,中國有43家疫苗企業。產品的集中度非常低,給疫苗產業監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雖然中國疫苗產業經過多年的積累,但是大多數企業還是處於技術創新金字塔底部,產品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
正是由於國內需求旺盛,中國疫苗行業拐點已現,我國自主的重磅疫苗產品相繼實現上市。比如EV71 疫苗 2015 年底獲批上市;HPV 疫苗 2017 年獲批上市銷 售;AC-Hib 三聯疫苗處於高速增長期,由於其符合中國人的需求, 行業內測算其未來國內市場有望突破 10 億元;帶狀皰疹疫苗國際已獲批上市,行業內預測上市後空間在 10 億元以上。隨著研發實力較強的企業將強者恒強,國內現有疫苗產品市場集中度將向銷售能力強的大企業靠攏。
創業要學會Sell 老占
1 :
GS(14)@2011-03-20 17:35:32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3/sell.html
很多人幻想中的創業,就是有一個超強的 idea,把他化為產品推出,消費者為之瘋狂,自己也功成名就。但事實剛好完全相反,創業是有很多很多的小成功累積而成的,即使是 iPhone,也是從先前的 iPod 經驗累積而來的,即使是 iPod,前面兩代也是無人問津,即使是 Apple,也浮浮沉沉了十幾年。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多方嘗試,千萬不要只有一顆雞蛋,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個籠子是好的。使用者的需求是無法預測的,所以你必須要能夠接受改變,把使用者放在第一位,產品只是滿足他們的工具。把開發周期壓縮到最短,讓產品的不斷的被調整,才能更快變成符合客戶需要的東西。
除了要把你的公司產品賣給客戶、合作夥伴、廣告商,你也要學會賣給投資人,學會溝通的藝術。
創業將會從早到晚都佔據你的腦袋,一點都不像「工作」,因為你不會「下班」,就算你完成了一個進度,事情還是沒有結束。而且由於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時間將會過得很慢,一個禮拜的時間,感覺已經做了以前一個月的事情。創業是一個人生態度,不是一個工作,他沒有終點,也沒有休止的一天。
我很喜歡有工作經驗,然後再跳出來創業的團隊,因為他們往往對產業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對於一個組織如何運作,也有比較合理的期望。
由於你全心全意都貫注在你的公司上,所以很容易心情跟著上上下下。今天,你可能覺得你是下一個Groupon,明天,你又會覺得根本沒有希望。如果好一陣子都沒有好消息,整個團隊會陷入低迷的士氣。要學會放少一點感情。歷史上成功的創業人,都有非常沮喪的過程,連現在意氣風發的Jobs,先前曾經瀕臨破產,被迫接受微軟的注資。
創業的另一個常態,就是他往往會比你想像中的還久。蘋果花了 20 幾年,才終於達到今天的地位。Google 和 Facebook 都是在成立將近 5 年後,才第一次獲利。而Zynga也需要 3-4 年的時間,Angry Bird 8 年。(不過你可以看到這件事情越來越快) 所以記得給你自己幾年的時間摸索,因為往往就是需要這些磨練,你才能真正的掌握市場的脈動。
雖然我自己是投資人,而且很努力在鑽研,但是還是必須要承認,有時候我可能沒有你懂。所以不要覺得投資人說的都是對的,我們看到的範圍也許比較廣,但是在第一線打仗的部隊,要有自己依照局勢判斷的能力。必須要學會做一個好領袖,幫公司找到下一個成長。
金融人語:高盛/滙豐/長和同學會
1 :
GS(14)@2011-11-28 23:27:00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40777
《 Moneyball》、《 Liar's Poker》等暢銷書作者 Michael Lewis,兩年前就話高盛已統治世界四分一世紀。對高盛的陰謀論猜想,美國流行咗好多年,高盛在金融界叱咤風雲,高盛舊生經常佔據美國財金政策決策層,高盛同學會的影響力,比起外界估估吓的共濟會,又確實更加明顯和確切。呢股恐高盛之風,近日在歐洲也吹得甚為猛烈。
經歷金融動盪的歐洲諸國及歐洲央行,近日出現的多個重要人事變動,都有高盛的影子,其中以新任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 Mario Draghi)、意大利總理蒙蒂( Mario Monti)及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 Lucas Papademos),最受注目,有報章甚至以「高盛征服歐洲( Goldman Sachs conquered Europe)」,形容這個現象。兩位 Mario,都曾直接受聘於高盛。德拉吉 2002至 2006年任高盛歐洲副主席,蒙蒂自 2005年起加入高盛國際顧問理事會。至於帕帕季莫斯,在擔任希臘央行總裁時,與高盛合作無間,做咗盤靚數,成功協助希臘加入歐元區,種下今日的禍根。
歐洲輿論擔憂這個貌似中立技術官僚的高盛幫,會一如美國財金政策,在處理金融危機時,偏幫金融界,以至偏幫高盛。
為未來政治精英設旋轉門
高盛同學會滲透歐美政界高層,通常有兩類人。一是年輕時已進入高盛,打拼十多二十年晉身公司高層,成為金融界精英甚至領袖級人物,仍處壯年但係已搵夠數以千萬美元計足以退休的財富,然後獲有力人士推薦入府,標誌性人物當然係分別擔當克林頓和小布殊政府財長的魯賓和保爾森。
另一類,就係本身學有專精又或事業有成,獲得政黨/政府重用,向其開啟了涉足政治的旋轉門,高盛見此人大有政治前途,立即向佢哋開啟另一道出入高盛的旋轉門,委以部門主管或顧問等職銜。知名經濟學家蒙蒂,就係呢一類,他出任歐洲委員會要職後,就被高盛招攬成為國際顧問,直至接任意大利總理為止。
香港雖然貴為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但政界暫未見高盛同學會的影響力。在港鐵( 066)於 2000年上市之前,由 1984年到 1996年做足十幾年港鐵財務總監的 Roger Moss,離職後獲高盛聘為顧問,高盛其後順利獲得港鐵 IPO保薦人一職,算係高盛少數在香港俾人見得到 Leverage On人脈搵生意的部署。
伯樂上身培育更緊密關係
香港政界仲未有強大的高盛同學會,反而是金融巨擘滙控( 005),儘管已不復殖民地年代呼風喚雨的架勢,但在政府決策層和官方財金機構之中,目前仍然人脈廣佈,明顯在所有企業之上,有幾分似歐美高盛幫的翻版。
滙控與政府的人脈連繫,通常屬於第二類型,即係並非出身自滙控的其他行業精英,在獲得政府器重的上位過程中,滙控伯樂上身,慧眼識英雄,招攬他們出任集團或旗下主要附屬公司的董事,俾佢哋充份理解公司的利益,培育出雙方更緊密關係,可以話係非常 Sophisticated的 Lobbying手段。
以政府最高決策機構行政會議為例,在 13個非官守議員當中,現在與滙控有直接關連的達 3人,冇其他公司可以相比。這 3人包括:
1)查史美倫──曾在香港和中國證監會任要職的查太,今年初獲委任為滙控非執行董事,跟滙控的關係更上一層樓。她早在 2004年 10月就成為行政會議成員,在非官守議員當中,資歷僅次於鄭耀棠,以其在財金界的經驗,對金融政策應該有啲 Say。
滙控旗下專責香港及亞洲業務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同年同月,就搵佢做非執行董事, 2007年仲做埋非執行副主席。
2)張建東──這位香港畢馬威前主席,一直獲得政府重用,曾任多個主要公職,滙控當然唔會走寶,旗下恒生銀行( 011) 2004年委任他做非執董,翌年他就成為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2009年他接受邀請,做埋滙控非執董,雙方關係更加密切。
3)楊敏德──這位揚眉女子,係紡織公司溢達的主席,有細密的政商人脈網絡,滙控 2003年就搵佢出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非執董,她 2009年成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大象與超人行會平分秋色
除咗滙控,香港最有影響力的財團不能少咗李嘉誠的長和系。現時長和系在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中的人脈關係,同樣最少有 3人:
1)夏佳理──雖然貴為港交所( 388)主席及行政會議召集人,夏佳理仍然係長和系旗下兩間公司──電能實業( 006)及和記港陸( 715)──的非執董。不過夏佳理不只得到李氏一系公司垂青,也深得本港其他地產大集團賞識, 1980年和 81年起,就分別擔任恒隆( 101)和信和( 083)的非執董。
2)李業廣──律師行胡關李羅與李嘉誠關係良好,眾所周知,創辦人兼合夥人李業廣, 1972年已經獲李超人邀請加入長實( 001)董事會,成為非執董,新地( 016)、恒地( 012)等地產商之後都唔輸,紛紛邀請李業廣入局成為董事。直至 1997年李業廣晉身行政會議,才辭去了全部上市公司董事職務,但他與地產商的深厚情誼,我哋相信係唔會減退。他與超人份屬「家己冷」,目前都係香港潮州商會名譽會長。
3)胡紅玉──這位女律師在回歸後深得政府器重,搵佢先後出任消費者委員會和平機會兩個有啲牙的官方機構的主席,銀紫荊攞完再攞金紫荊。
和黃( 013)旗下的 TOM集團( 2383), 2003年找胡出任非執董,她亦甚為珍惜羽毛,從來沒有做其他上市公司董事,僅接納長和系公司之邀,至今都只係做 TOM一間公司董事。
她又是李嘉誠心血結晶──汕頭大學──的法學院顧問。 2009年,胡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長和系在行會的人脈,未必及得上滙控咁直接和緊密,但已經在其他地產集團之上。
相人眼光獨到,無寶不落,滙控及長和兩大集團能長期維持香港的霸業,係有理由的。
董事學會轉 接受「同股不同權」
1 :
GS(14)@2014-12-10 18:24:5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0/news/eb_ebd1.htm
【明報專訊】再有團體對「同股不同權」的進一步諮詢表示支持,香港董事學會新任主席賴顯榮昨日於頒獎禮時表示,已向港交所(0388)提交有關「同股同權」的諮詢建議,對「同股不同權」持開放態度。
賴顯榮指出,金融市場一直在轉變,但需先確保有機制保障小股東權益,包括教育小股東,讓他們理解所承受之風險、或引入條款制衡董事會之間權力等,但不認為「同股不同權」要限制於創業板才可使用。他又稱,「同股不同權」目前是美國獨有,但美國有其獨特背景,包括有集體訴訟權等,又指相比起美國,香港較多個人投資者,比較不了解有關制度。
建議多引專業及獨立董事
另外,他建議上市公司可以引入更多專業董事及獨立董事,取替目前大部分為家族董事的情,以提升公司之管治及注入新思維和知識,又建議董事會可以更多元化,包括引入不同技能界別的董事。
不過,香港董事學會前主席黃天祐今年中曾認為,無論是以微觀經濟,還是董事局制度去看,「同股不同權」都是一種倒退,又指雖然贊成就「同股不同權」作諮詢,覺得可收窄市場分歧,不過認為市場其實早已清晰表達意見,只是為諮詢而諮詢。
稅務學會倡中小企聘青年可減稅
1 :
GS(14)@2015-02-05 19:27: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5/news/ec_gok1.htm
【明報專訊】2015/16年度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公布,香港稅務學會建議政府透過提供稅務優惠,鼓勵中小企聘請初次投身社會的青少年,讓青少年更易融入人力市場。學會預計受惠於雙倍印花稅及去年第三季度出口服務及私人消費改善,2014/15年度政府盈餘可達600億元。
料政府本年度盈餘600億
香港稅務學會會長邱賢君表示,青少年多以中小企作為投身社會的第一步,但中小企資源相對匱乏,建議中小企業聘請18至25歲青少年後,政府便給予企業相當於青少年僱員月薪150%的稅務扣除額,為期一年,而青少年月薪不超過1.2萬元。
邱賢君亦建議引入二段式利得稅,即中小企年度營業額少於2000萬元及淨應課稅溢利少於200萬元,便可引入10%的利得稅率及豁免2015/16的商業登記費。
學會又建議調整薪俸稅階,由現時4萬元增加至5萬,減輕納稅人負擔。該會副會長吳錦華表示政府應因應人口老化,分段增加父母及祖父母免稅額,額度由1000至2萬元不等,鼓勵子女照顧父母及長者。
該會理事王銳強預計,受惠於雙倍印花稅及去年第三季度出口服務及私人消費改善,2014/15年度政府盈餘可達600億元。他說只要外圍經濟沒有突然下滑,政府適度控制支出,相信未來一年仍會有盈餘。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