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語:高盛/滙豐/長和同學會
1 :
GS(14)@2011-11-28 23:27:00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40777
《 Moneyball》、《 Liar's Poker》等暢銷書作者 Michael Lewis,兩年前就話高盛已統治世界四分一世紀。對高盛的陰謀論猜想,美國流行咗好多年,高盛在金融界叱咤風雲,高盛舊生經常佔據美國財金政策決策層,高盛同學會的影響力,比起外界估估吓的共濟會,又確實更加明顯和確切。呢股恐高盛之風,近日在歐洲也吹得甚為猛烈。
經歷金融動盪的歐洲諸國及歐洲央行,近日出現的多個重要人事變動,都有高盛的影子,其中以新任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 Mario Draghi)、意大利總理蒙蒂( Mario Monti)及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 Lucas Papademos),最受注目,有報章甚至以「高盛征服歐洲( Goldman Sachs conquered Europe)」,形容這個現象。兩位 Mario,都曾直接受聘於高盛。德拉吉 2002至 2006年任高盛歐洲副主席,蒙蒂自 2005年起加入高盛國際顧問理事會。至於帕帕季莫斯,在擔任希臘央行總裁時,與高盛合作無間,做咗盤靚數,成功協助希臘加入歐元區,種下今日的禍根。
歐洲輿論擔憂這個貌似中立技術官僚的高盛幫,會一如美國財金政策,在處理金融危機時,偏幫金融界,以至偏幫高盛。
為未來政治精英設旋轉門
高盛同學會滲透歐美政界高層,通常有兩類人。一是年輕時已進入高盛,打拼十多二十年晉身公司高層,成為金融界精英甚至領袖級人物,仍處壯年但係已搵夠數以千萬美元計足以退休的財富,然後獲有力人士推薦入府,標誌性人物當然係分別擔當克林頓和小布殊政府財長的魯賓和保爾森。
另一類,就係本身學有專精又或事業有成,獲得政黨/政府重用,向其開啟了涉足政治的旋轉門,高盛見此人大有政治前途,立即向佢哋開啟另一道出入高盛的旋轉門,委以部門主管或顧問等職銜。知名經濟學家蒙蒂,就係呢一類,他出任歐洲委員會要職後,就被高盛招攬成為國際顧問,直至接任意大利總理為止。
香港雖然貴為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但政界暫未見高盛同學會的影響力。在港鐵( 066)於 2000年上市之前,由 1984年到 1996年做足十幾年港鐵財務總監的 Roger Moss,離職後獲高盛聘為顧問,高盛其後順利獲得港鐵 IPO保薦人一職,算係高盛少數在香港俾人見得到 Leverage On人脈搵生意的部署。
伯樂上身培育更緊密關係
香港政界仲未有強大的高盛同學會,反而是金融巨擘滙控( 005),儘管已不復殖民地年代呼風喚雨的架勢,但在政府決策層和官方財金機構之中,目前仍然人脈廣佈,明顯在所有企業之上,有幾分似歐美高盛幫的翻版。
滙控與政府的人脈連繫,通常屬於第二類型,即係並非出身自滙控的其他行業精英,在獲得政府器重的上位過程中,滙控伯樂上身,慧眼識英雄,招攬他們出任集團或旗下主要附屬公司的董事,俾佢哋充份理解公司的利益,培育出雙方更緊密關係,可以話係非常 Sophisticated的 Lobbying手段。
以政府最高決策機構行政會議為例,在 13個非官守議員當中,現在與滙控有直接關連的達 3人,冇其他公司可以相比。這 3人包括:
1)查史美倫──曾在香港和中國證監會任要職的查太,今年初獲委任為滙控非執行董事,跟滙控的關係更上一層樓。她早在 2004年 10月就成為行政會議成員,在非官守議員當中,資歷僅次於鄭耀棠,以其在財金界的經驗,對金融政策應該有啲 Say。
滙控旗下專責香港及亞洲業務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同年同月,就搵佢做非執行董事, 2007年仲做埋非執行副主席。
2)張建東──這位香港畢馬威前主席,一直獲得政府重用,曾任多個主要公職,滙控當然唔會走寶,旗下恒生銀行( 011) 2004年委任他做非執董,翌年他就成為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2009年他接受邀請,做埋滙控非執董,雙方關係更加密切。
3)楊敏德──這位揚眉女子,係紡織公司溢達的主席,有細密的政商人脈網絡,滙控 2003年就搵佢出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非執董,她 2009年成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大象與超人行會平分秋色
除咗滙控,香港最有影響力的財團不能少咗李嘉誠的長和系。現時長和系在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中的人脈關係,同樣最少有 3人:
1)夏佳理──雖然貴為港交所( 388)主席及行政會議召集人,夏佳理仍然係長和系旗下兩間公司──電能實業( 006)及和記港陸( 715)──的非執董。不過夏佳理不只得到李氏一系公司垂青,也深得本港其他地產大集團賞識, 1980年和 81年起,就分別擔任恒隆( 101)和信和( 083)的非執董。
2)李業廣──律師行胡關李羅與李嘉誠關係良好,眾所周知,創辦人兼合夥人李業廣, 1972年已經獲李超人邀請加入長實( 001)董事會,成為非執董,新地( 016)、恒地( 012)等地產商之後都唔輸,紛紛邀請李業廣入局成為董事。直至 1997年李業廣晉身行政會議,才辭去了全部上市公司董事職務,但他與地產商的深厚情誼,我哋相信係唔會減退。他與超人份屬「家己冷」,目前都係香港潮州商會名譽會長。
3)胡紅玉──這位女律師在回歸後深得政府器重,搵佢先後出任消費者委員會和平機會兩個有啲牙的官方機構的主席,銀紫荊攞完再攞金紫荊。
和黃( 013)旗下的 TOM集團( 2383), 2003年找胡出任非執董,她亦甚為珍惜羽毛,從來沒有做其他上市公司董事,僅接納長和系公司之邀,至今都只係做 TOM一間公司董事。
她又是李嘉誠心血結晶──汕頭大學──的法學院顧問。 2009年,胡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長和系在行會的人脈,未必及得上滙控咁直接和緊密,但已經在其他地產集團之上。
相人眼光獨到,無寶不落,滙控及長和兩大集團能長期維持香港的霸業,係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