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哪一天我們會飛》我們只在中學會飛?
1 :
GS(14)@2015-11-13 08:47:51我也曾在九龍城看着一架飛得很低,差點連機上的人把臉貼在玻璃窗貪婪地看着當年被稱為最神奇的飛機場都看得到,驚嘆地怎麼會讓機場建在人煙稠密的地方,而且距離民居如此地接近。我在想,住在這裏的人每天受到這麼巨大的聲音,會不會吃不消?還是已經習慣了。而我後來聽到住在那裏的朋友總是說,很懷念那段日子。是嗎?當飛機飛過你家的上空時,聲音不會蓋過《大時代》的對白嗎?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對這部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都有代入感。我便沒有這樣美麗的學校生活。就像所有青春校園愛情電影,黃修平把夢想都放在夢想裏,即是說,不去面對現實,盡情地利用過去總是美好的,校園生活總是最快樂的,我們每一個的心中都想過自己會飛上天。夢想着一個好像每一人的人生都應該經過的欷歔而美麗的過去。這個夢黃修平實在發得很過癮,而且作為類型電影,他已經把這個類型的所有特點和吸引觀眾的方法都用上了,在簡單而細緻設計過的對白,以及必然要有一個漂亮可愛的青春少女,玩盡了這個類型,令人覺得導演不單在個別場面上拍得平實但精采,還控制了整個夢的,近乎潔癖般白的世界。懷舊電影的公式必然是過去的人生最值得懷念。楊千樺和林海峰這對夫妻,原來是打中學時便是一起飛過的,只是當他們長大後他們乘坐的,向着盡頭的前方飛行的飛機,慢慢地降落了,不只不會飛,還很容易撞機。成年人的生活總是困在各種自己或身不由己所造成的鐵籠裏,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飛行的樂趣。《哪一天我們會飛》這句說話其實應該是過去式的,成年人無法再飛了,要找回飛翔的樂趣,只有回到校園內才可能,還是一種駕駛遙控飛機的那種模擬飛行。青春之愛總是純潔而朦朧的。因為就像本片一般把現實世界完全割斷,或者更嚴重地說排除出去,每一個角色無論是學生時期,還是長大成人後都只是扮演被設定的角色。尤其校園的年代,你看不到幾位主角的家庭,他們都沒有日常生活,只有經過漂白的夢。所以份外感人,份外美麗。撰文:仰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113/19370304
職場慧眼:學會……
1 :
GS(14)@2016-03-30 14:22:57「快樂」——沒有人會為你的痛苦埋單,心情是自己的,時刻提醒自己:我愛你!「自我欣賞」——蘋果最光輝的時刻,就是砸在牛頓頭上,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說不准下一個被砸的就是你。「自己照顧自己」——沒有人會攙扶你一輩子,你總得為自己謀一個吃飯的本事。「對痛苦說拜拜」——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會使人忘記愛情,不要讓太多的昨天佔據你的今天,請相信:是你的不管你怎樣任性他都不會離開你;失去的其實從未真正屬於過你。「淡看得失」——這世界上除了生命,其實沒甚麼東西讓你迷失自己,學會笑着承受,笑着對風風雨雨說:沒甚麼了不起!「善良」——善良是做人的基本,不要為了名利而失去本性。「寬容」——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一點寬容會讓別人感激一生。「高傲」——女人應該有一點清高的資本,這資本源於自己不懈的努力,記得時刻充實自己,永不放棄。「堅強」——我愛你時,你才那麼閃耀;我不愛你時,你甚麼都不是。這句話不但適用於愛情,也適用於人生。「珍惜」——人人都覺得永遠很遠,其實它可能短得你都看不見,珍惜你認為值得珍惜的,別讓生命留下惋惜。以上馬雲的「學會」,果然「懂得」,說到骨節眼上去,很值得大家一看細看。每個成功的背後,都是努力不懈艱苦的奮鬥,每個風光的背後,都有鮮為人知的辛酸及經歷。當中作出過幾多犧牲、付出過甚麼代價、要承受幾沉重的壓力?只能講不足為外人道。有些道理,不能言傳只能領會,要痛過經歷過才會明白。有些瀟灑,是再也無法挽回、不得不放手而裝出來的不在乎。學會痛痛快快地活一場,總沒錯!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30/19549704
銀行學會指不應忽略年輕人培訓
1 :
GS(14)@2016-09-06 22:42:33【本報訊】銀行學會調查顯示,66%受訪者認同銀行業應被視為專業,但在34%持反對或中立意見者,前線員工、10年經驗以下的受訪者各佔40%。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認為,業界不應忽略以年輕人為目標的培訓。學會今年4月至6月份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調查,向500多名本地銀行及金融服務業從業員、大學學生以及監管機構專業人士等,了解行內人才培訓與發展情況。結果顯示,66%受訪者認為銀行業應被視為專業。但在34%不同意銀行為專業,或持中立意見的受訪者中,前線員工、10年經驗以下的受訪者各佔40%。調查進一步發現業內世代分野明顯。77%銀行僱員計劃未來五年留任於銀行業,主因為良好報酬(佔63%)和晉升機會理想(佔60%),亦有45%認為工作滿足感吸引他們留下。然而具10年業界經驗以下的受訪者,只有31%認同工作滿足感是留任的原因。至於銀行業是否能吸引年輕人入行,整體受訪者中60%認同,但單計介乎18歲至34歲的受訪者,則只有51%同意。梁嘉麗形容為招聘者與應徵者的認知有落差,而銀行業要面對未來業務挑戰轉型,必須致力挽留年輕人才,和吸引年輕人入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6/19761530
男拔生成立國是學會談港獨
1 :
GS(14)@2016-09-27 07:57:54■拔萃男書院稱未收到成立國是學會的申請。邱仲權攝
【本報訊】開學以來,繼多間中學成立本土關注組後,拔萃男書院亦有學生創「拔萃男書院國是學會」。該學會本月21日於facebook上載學會標誌,至前日發表創會宣言,批評教育局箝制言論自由,學會旨在「為本土論述於中學學界傳播開拓康莊大道」。
「冒天下大不韙煽風點火」
宣言斥教育局明言校園禁獨,是箝制學生思想,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煽風點火,使香港獨立的呼聲在此地成燎原之勢」、「策動香港建國之大業」。學會又批評「赤化張牙舞爪」,組織欲掀起「認港關社」思潮與赤化相衡,「認港」旨在釐清主權爭議,建立主體意識;「關社」是要培植國民身份,正視香港前途問題。宣言又指,雨傘革命失敗,泛民口中的「遍地開花」實為30年來的失敗主義的延續,「真正應當遍地開花的,乃主張香港獨立的本土論述,使爭取自由的種子在港人心中萌芽」。學會表明惟有堅定對抗極權政府,永遠脫離中共管治,方能實現民主。不過,在宣言發出約3小時後,學會發出「澄清」,指學會是由男拔現任學生組成,立場和意見與校方無關,使用男拔的名號和校徽,旨在引起該校舊生、學生、教師及家長就港獨思潮的討論,並不代表校方立場,但他們樂意就其他問題與校方溝通接洽。兩篇帖文的下款日期都沒有使用一般的公元紀年,而是以「開埠一百七十五年」為記。拔萃男書院先後以英文和中文回覆本報查詢,稱鼓勵學生積極討論不同議題,歡迎加入公民教育組,理解及探討各種議題,校方樂意聆聽學生的心聲。但在英文回應中,校方稱未收到成立該學會的申請,中文則稱校內學會編制內沒有該學會。多名男拔學生認為學生有言論自由,該校中六學生黃同學認為港獨不可行,但不認為成立國是學會討論港獨是壞事。本報向該學會查詢,截稿前仍未回覆。■記者謝明明、蘇惠欣
學生心聲
中四生袁同學(撐宣傳港獨)「香港有言論自由,唔代表佢(教局)可剝奪我哋所講嘅嘢,就算佢唔畀宣傳,但我哋點講佢唔會知。」
中六生黃同學(港獨不可行)「學生仍然可以討論,唔認為成立國是學會討論港獨係壞事,尤其係拔萃係一個咁自由嘅環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7/19782959
測量師學會:3萬份地契須續期
1 :
GS(14)@2016-10-15 11:45:30【明報專訊】對於「2047」地契問題,測量師學會認為,雖然政府已有明確政策為地契進行續期,但就希望政府可盡早公布相關的手續,以解除市場及業主的疑慮。事實上,地政總署於上月中已公布,沒有續期權利的契約(不包括特殊用途契約),在期滿時可由政府全權酌情決定續期50年而毋須補繳地價,只須每年繳納租金,款額相當於有關土地應課差餉租值的百分之三,做法與2006年地契地到期的薄扶林花園相同。
地政署稱期滿可酌情續期50年
測量師學會會長劉振江就表示,物業市場能否運作暢順,與政府所公布的土地續期政策息息相關,亦有賴市場參與者對政策的信心。對政府闡述有關政策,劉振江表示支持,認為政府的土地契約續期政策明確,不過建議政府應該就土地契約續期安排及早發出指引,清楚闡釋續期申請的程序和時間表等行政手續。
另劉振江又稱,由於本港需要續期的地契估計約3萬份,或涉及數十萬小業主,故建議政府應把一般土地契約續期展開申請的時間,由原來到期前兩年適當地加以延長,增加處理時間上的彈性,並應考慮審視地政總署相關專業職系的支援人手和其他資源問題,以應付預期的工作負荷。
寶翠園銀行按揭附加保險條款
實際上,現時銀行在處理地契不足30年的物業之按揭時,亦有一套安排。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以西環寶翠園為例,屋苑地契於2030年到期,距今只有14年,部分銀行會在寶翠園按揭契內會加入保險條款,列明銀行將會在地契到期前3個月審視有關問題是否已得到順利解決,若問題仍未解決,銀行會保留權利調整按揭條件,亦不排除會要求借款人提早清還按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93&issue=20161015
美容院打工 月入僅4千41歲奀妹復出:學會謙卑
1 :
GS(14)@2016-10-22 22:28:53【日前 綵排行騷】■奀妹身形曲線保持不錯,3年冇工作仍沒走樣。台灣《蘋果日報》
傅天穎(奀妹)3年前與陳子強離婚,又被揭跟緋聞男友全權在台灣的公園親熱,被新北地檢署介入調查,以「公然猥褻罪」起訴兩人,雖然最後高院判罪名不成立,但是奀妹的形象和事業被毀於一旦。昨日台灣《蘋果》報道奀妹為養囝囝和媽媽,今年5月開始在美容中心做學徒,單靠4千港元月薪,和每月約5千港元贍養費生活。奀妹想過復出,但3年來冇人肯用,製作人都推說:「現在還不是時候」。之後奀妹去賣車、賣名牌手袋、賣首飾,囝囝由私立小學轉到公立,出入以電單車代步,節衣縮食,可惜仍然被媽媽的朋友騙去500萬新台幣(約125萬港元)。
「希望有個伴」
轉職做美容師的奀妹,找台灣資深名模包翠英開展客路,因奀妹懂謙卑,學會放下身段,所以邀請她擔任時裝騷特別嘉賓。日前綵排時,奀妹雖已屆41歲,身形仍保持曲線。經歷人生的高山低谷的奀妹,之後接拍偶像劇《命運交叉路》,她覺得可以再拍劇,感到好驚訝:「年輕時可能有一些傲氣,那3年我學會了謙卑,有檢視自己,學會怎麼饒恕一個人。」
【3年前 遭棄用】■奀妹於3年前出碟後,因與緋聞男友全權在公園親熱,令形象受損。資料圖片
■奀妹和陳子強2013年離婚,事業跌落谷底,並自斷財路。資料圖片
奀妹事業露曙光,感情仍然交白卷,她說:「如果有緣的話,未來希望有個伴,也希望能生一個女兒。」被問到跟前夫陳子強和前緋聞男友全權的事,她表示已沒有聯絡。撰文:非非
■名模包翠英因奀妹肯放下身段
菩提學會賣樓賺500萬
1 :
GS(14)@2016-11-20 23:43:46【本報訊】市場接連出現宗教團體賣物業個案。香港菩提學會今年年中就名下葵涌葵英大廈地下至3樓,向城規會申請作佛堂,但及後撤回申請,並於近期以7,300萬元沽出,持貨三年賺「五球」。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葵英大廈地下G5號舖及1至3樓的物業,於2013年初由香港菩提學會以6,800萬元買入,總樓面約1.52萬方呎,已交吉三年。該會於今年年中,向城規會申請將物業改作佛堂,但及後撤回申請,並於最近以7,300萬元售予御藥堂(932)老闆陳恩德,成交呎價逾4,800元。即是菩提學會放棄搞佛堂,但仍賺「五球」離場。觀塘鴻圖道1號19樓全層,面積約2.36萬方呎,以1.38億元交吉售出,呎價5,843元。原業主為宗教團體耶和華見證人,2009年以6,600萬元購入,現獲利7,200萬元沽,升值1.1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9/19838650
香港建築師學會吳永順:新市鎮建公屋 解決青年住屋問題
1 :
GS(14)@2016-12-01 07:52:37【明報專訊】本港土地及房屋供不應求,造成樓價及租金不斷上升,有關升幅拋離青年人的收入增長,結果對有意脫離家庭經濟依賴、展開獨立生活的青年人,帶來顯著困難。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吳永順建議,港府應該加快發展洪水橋、古洞、元朗南、東涌等新市鎮,同時積極填海造地增加土地儲備,並且在這些新增土地供應上優先發展公營房屋,解決青年人的住屋問題。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房屋問題是香港社會其中一項最受關注的民生議題。樓價高企、租金上升、居住面積狹窄等情况,一直困擾不少本港青年及家庭。由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房屋協會及香港青年協會三方合作,於7月6日至8月16日期間進行「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調查(下稱《研究》),以電話成功訪問800名年齡18至34歲青年,61.1%同意擁有獨立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只有15.3%表示不同意,反映不少青年對追求獨立居住空間的重視;惟在樓價高企下,要實現買樓這人生目標並不容易,故僅26.6%受訪者指有考慮置業,較2006年同類調查的55.1%,下跌28.5個百分點(見圖)。
《研究》的主要觀察包括:(一)面對樓價高、租金貴,加上缺乏經濟能力下,要擁有個人的居住單位實非易事;不少青年人選擇與家人同住,延長對家庭經濟的依賴;(二)隨着年齡增長,青年傾向有個人自主的生活空間,對房屋需求大;但因收入追不上樓價升幅,青年住房的期望與現實出現落差;(三)隨着香港樓價不斷攀升,實現置業並不容易,部分青年對「置業」的期望出現變化,不願將自己人生局限於追逐一層樓,認為人生還有更多可能性;(四)香港青年既重視獨立空間,亦同時關注單位面積,然而,樓價高,單位小,生活空間愈住愈窄。
解決房屋問題 不能靠私人住宅
吳永順接受訪問時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港府需要改善青年人的居住生活空間。面對青年人上樓難的社會問題,他建議政府應該落實長遠房屋策略的總建屋目標,在未來10年提供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讓不夠錢買私樓的青年人可入住公營房屋,從而有個人自主的生活空間,「目前本港私人住宅樓價之高,大部分年輕人根本難以負擔,而私樓發展商希望滿足最多人的購買力,亦被迫將貨就價,把單位起得愈來愈細。若政府希望解決《研究》所顯示的青年人住屋問題,須大幅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而不能靠私人發展商,因為後者目的只是製造商品賺錢而已」。
根據《研究》的數據,截至2020/21的未來5個港府財政年度,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僅9.45萬個單位,即每年平均供應不足1.9萬個,遠低於上述長遠房屋策略的每年平均2.8萬個單位的建屋目標;另一方面,公屋所有配額及計分制最新申請者達14.07萬人,當中52.5%未滿30歲,47.5%則30歲或以上,而公屋輪候冊已由3年增加至4年,反映公營房屋嚴重供不應求。
啟德屬維港貴重地皮 應售予發展商
相信大部人港人也同意,港府應該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照顧青年人,但問題是地從何來呢?啟德屬港府現有最大的土地儲備來源,惟吳永順分析,該新發展區屬維港旁邊的貴重土地,若出售予私人發展商作興建住宅或寫字樓,可望為庫房帶來龐大收入;若把有關土地用於興建公營房屋,未必可以最有效運用資源:「雖然解決青年人的住屋問題十分重要,但不能因此一概而論將所有土地用於興建公屋,要視乎該地皮的位置」。
因此,吳永順建議,港府有必要積極開發洪水橋、古洞、元朗南及東涌等新市鎮,並且將當中至少一半住宅用地撥作公營房屋用途,長遠來說更要考慮在維港以外填海,增加土地儲備作為未來潛在供應;過程中若面對環保人士的反對聲音,應該以理據去說服他們,致力達至雙贏的方案,「目前港府要發展新市鎮,無疑會比以往面對更多反對聲音。但社會的共識是增加土地供應及住宅供應,這其實沒有甚麼方法,一是搵新土地,二是把在現有土地的物業拆卸重建。要搵新土地的話,若不改變郊野公園用途,基本上只有填海、開發棕地、地底岩洞等方法,而後者的開發成本相當高,所以我覺得在維港以外填海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過程中要與環保人士充分溝通如何減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環保問題重要,但我們香港真的很需要土地儲備,這樣才不會出現目前在住宅供應上捉襟見肘的情况」。
[名人樓市論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68&issue=20161201
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樹大招風》中兩元家棟周冬雨封最佳演員
1 :
GS(14)@2017-01-18 08:04:28■《樹大招風》除奪得最佳電影外,主角之一的林家棟亦獲評選為最佳男演員。劇照
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名單於昨晚公佈(詳見附表),結果《樹大招風》力壓《一念無明》與《美人魚》奪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由《美人魚》的周星馳和《一念無明》的黃進同時奪得,最佳男女演員分別是《樹》片的林家棟和《七月與安生》的周冬雨,最佳編劇就由《一》片的陳楚珩脫穎而出。
■周冬雨(右)在《七月與安生》的活潑演出,獲評審一致肯定。劇照
■周冬雨昨憑《七月與安生》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獎,她早前亦以此片贏得台灣金馬獎影后殊榮。資料圖片
周星馳 資料圖片
星爺黃進分導演獎
據大會公佈,今年最佳導演出現雙得主,是因為《美人魚》、《一念無明》及《七月與安生》三片爭持激烈,經過再三討論及投票,《美人魚》與《一念無明》仍兩度出現同票,因此周星馳、黃進雙雙奪得。《樹》片奪最佳電影的原因,大會謂:「高超剪接把分頭拍攝三大賊王的經歷巧妙地融為一體,做出引人入勝的節奏與張力。」而獲最佳女演員獎的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的活潑演出,就被評審一致肯定。她昨日獲知得獎後感到很驚喜:「感謝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這次能夠得到電影行業前輩們的認可真的很開心,以後會保持初心,繼續努力踏實拍戲,詮釋更好的角色。再次感謝。」
林家棟:最大鼓勵
至於最佳男演員的討論亦相當熾熱,據悉林家棟與余文樂的票數非常接近,最終由林家棟贏出,是因為他將一個不安、懷疑、深沉及充滿心計的悍匪演繹得深刻立體。昨日家棟表示:「心情仲未定落嚟,好突然同好開心,今次可以話係我出道以來,交出第一張嘅幕前成績表,終於見得吓人,係我演藝生涯最大鼓勵。好感謝我藝訓班老師、杜Sir(杜琪峯)、游乃海同一班鮮浪潮導演。」有份執導《樹》片的許學文和黃偉傑對獲獎感開心,許學文表示:「好感激台前幕後嘅工作人員盡心盡力。當然最重要係監製杜琪峯同游乃海,冇佢哋嘅推動,唔會促成呢件事。」監製杜琪峯多謝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支持和欣賞新導演的作品:「我更加要多謝寰亞電影林建岳先生喺唔知搞乜嘅情況下,都肯投資俾我哋製作呢部戲。」憑《一》片獲導演獎的黃進,昨日接受訪問說:「好多謝評論學會,呢個係對我好大認可同鼓勵,初時有啲擔心以喜劇,咁大明星去將社會、人民議題擺埋一齊呈現銀幕俾大家睇,唔知會有乜反應,?家得認可,係好開心。」頒獎禮於周日(22日)在位於土瓜灣的電影文化中心舉行。採訪:鍾國仁、何永寧
電影評論學會得獎名單
最佳電影:《樹大招風》最佳導演:周星馳《美人魚》、黃進《一念無明》最佳編劇:陳楚珩《一念無明》最佳男演員:林家棟《樹大招風》最佳女演員:周冬雨《七月與安生》推薦電影:《一念無明》、《美人魚》、《七月與安生》、《點五步》、《伴生》、《擺渡人》資料來源: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7/19898960
測量師學會:2015年近半改劃申請延期
1 :
GS(14)@2017-02-28 10:11:59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98&issue=20170228
【明報專訊】雖然政府近年積極增加土地供應,但申請改劃程序被指繁複,香港測量師學會表示,2015年約有半數申請項目被延期,拖慢土地釋放進度。該學會又稱,樓價不會只升不跌,期望加快青年旅舍進度,以解決年輕人住屋問題。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何國鈞表示,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城規會需在收到有關申請後2或3個月內舉行會議以考慮該申請,但據香港測量師學會研究,於2013至2015年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的1400多個個案中,每年只有約三分之一獲批,超過半數申請需時6個月或以上,其中於2015年的470個個案中,有約半數被延期,有3個個案更被延期四次,包括一個古洞南申建住宅項目等。
進度緩慢 包括規劃署核證需時長
該學會發現,申請進度緩慢主要涉及四大因素,包括規劃署核證文件需時較長;私人業主需提交文件比政府項目更詳細;申請人與政府部門在技術議題上需要極長時間才能達成共識;工業區與住宅區為鄰產生問題難以解決等。該學會同時提出六大建議,在申請安排方面,包括為核證程序制定清晰指引;制定作業備考,以直接會面取代書信往來,為政府部門回覆制定期限;統一公私營準則等。在處理綜合發展時,可考慮分拆發展;考慮公私營機構共同發展,政府有必要主動提供基建配套。
對於樓價不斷上升,該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陳昌傑表示,樓價不會只升不跌,政府及非政府機構可加快興建青年旅舍進度,以解決年輕人住屋問題。該學會上任會長及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指,長遠政府是要穩定增加土地供應。另對於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指藉透過轉移地積比增加土地供應,陳昌傑認為不適用於所有情况,但可在小區發展或保育項目實行。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