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在鳳梨田裡打造全亞洲最大暢貨中心 招商天后王香完改寫台灣Outlet史

2010-12-20 TWM




位於高雄縣大樹鄉的義大世界廣場即將開幕,其中最大賣點是匯集三百家國際知名品牌開設直營暢貨中心(Outlet)。一手主導招商的王香完,過去戰功彪炳,這回要以﹁高級化、複合化、免稅店化﹂,企圖刷新大家對購物中心的傳統認知。

撰文‧梁任瑋

一個距離高雄市區車程四十分鐘的偏僻鄉村,如何吸引頂尖精品品牌GUCCI、YSL設立直營店?而且還是在台灣從未嘗試過的暢貨中心(Outlet)?仲量聯行台灣區零售物業部總經理王香完就是幕後關鍵人物,她是如何辦到的?

十二月十三日,距離義大世界開幕前一周,美國服飾品牌POLO店內擠滿許多大陸觀光客,「日本、韓國的Outlet我都去過了,像台灣這樣大規模的outlet還是第一次逛到。」來自北京的婦人蘇明明,手中拿滿休閒服準備結帳。

這裡是高雄縣大樹鄉,原本是盛產鳳梨的山林,現在搖身一變成為時尚中心。十二月十八日,全球知名品牌匯集在此同時開幕,最新潮流折扣精品在櫥窗中展示著。

在 遠離繁華都會的地方開設精品Outlet,「剛開始招商時,請一百家廠商去高雄看場地,有九十九家中途就說不做了。」為了避免廠商拒絕,負責招商的仲量聯 行台灣區零售物業部總經理王香完索性先不帶客戶到現場,用書面簡報介紹環境,但是「真的做得起來嗎?」這個疑問依舊存在客戶心中。

儘管仲量聯行是美國上市公司,但台灣招商團隊著實吃了很多閉門羹。為了招滿三百個櫃位,仲量聯行接洽過的國際品牌至少有一千七百家,成功率僅一八%,「所有你想像得到的精品品牌,我們都談過。」王香完說。

地點太遠?化劣勢成優勢

義 大世界定位為Outlet,賣的就是各品牌最新的折扣商品。招商過程首先面對的是各品牌國內分店的反彈,「如果可以在義大買到比專櫃還便宜的包包,誰還要 來專櫃消費。」代理商的抱怨如雪片般飛來,讓仲量聯行招商團隊無法招架。但她把地點偏遠的劣勢轉化為優勢,指出義大遠離高雄及台北市中心,反而可以區隔客 源,避免折扣品造成的價格破壞,成為經營Outlet的利基點。

此外,王香完一反台灣過去零售市場根深柢固的百貨公司消費模式,將Outlet高級化、複合化與免稅店化,則是她定位成功的三個關鍵。

為了打破國外Outlet就是賣過季商品的印象,王香完大膽建議林義守將義大世界朝高級化發展,不僅地板鋪上大理石,而且因應南台灣氣溫較高,義大世界全部設計為室內商場,不論天氣好壞,消費者都可以逛街,這也讓義大世界成為亞洲面積最大的室內Outlet。

為 了留住客人消費時間,義大世界設置了電影院、冰宮、摩天輪、飯店、主題樂園等設施複合化經營,也是國內購物中心創舉。另外,王香完又突發奇想將專櫃免稅商 店化,增加業種的豐富性。過去不曾進駐outlet的化妝品業者,也在義大世界設置櫃位,「一次買五條口紅,還可以打七折」,吸引不少台北上班族專程南下 採購。

一手促成義大Outlet成軍的王香完,過去在台灣零售市場其實是戰功彪炳的商場招商女王。

大學念日文系,原本只是貿易公司的小祕書,後來進入室內設計公司擔任企畫副理,認識很多零售業者,因為一次新光人壽與日本三越百貨規畫案,她擔任當時諮群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已故仲量聯行董事長王治平的翻譯,開啟進入零售業的大門。

早 期台灣百貨公司少,廠商設櫃要排隊、 靠關係,百貨公司從不擔心招商。一九九五年各地方政府開放工商綜合區,開發商掀起一波興建購物中心風潮,也讓零售業招商需求大增,更讓王香完搭上近二十年 來台灣零售業起飛的年代,加上仲量聯行的外商品牌,從早期的遠企購物中心、環亞百貨到台北一○一購物中心,只要有購物中心開發案,她幾乎不曾缺席。

王 香完最經典的招商案例是二○○三年,位於太平洋SOGO百貨斜對面的忠孝東路四段Bistro98商場要興建,因為單層實際面積只有六十五坪,不論作為旅 館、住宅或商場都有局限性。王香完有一天與女兒在附近逛街,一直找不到好的餐廳,讓她發覺SOGO商圈餐飲業大有可為,於是乾脆將商場「立體化」,將三樓 以上到十一樓整棟全部規畫為餐飲,因為廣告效益強,尚未動工就招租滿七成,至今仍是東區最醒目的地標。

戴德梁行協理薛惠珍表示,零售業招商毛利低、服務時間長、市場規模小,早年都是個體戶在經營,王香完是少數由本土顧問公司轉型為外商招商團隊的成功案例。因為購物中心招商橫跨服飾、餐飲,對每個業種都要很熟,這樣的人才更顯得稀少。

用拍電影的格局做招商

「開 百貨公司是拍連續劇,開購物中心卻要有拍電影的決心。」王香完說.百貨公司的專櫃就好像電視台簽約的固定演員,一齣八點檔可以演兩百集還沒殺青,但因為同 質性太高,只能靠打折生存;但購物中心應該因地制宜,「沒有不能做的地點,劇本要重新編寫,找對演員,就能拍出好的電影。」這兩年,義大世界招商進入尾 聲,但平均一個廠商要看八次以上場地,為了服務這些客戶,王香完已整整兩年沒有休過假,光是高鐵南北通勤,一年就花費三十萬元車資,「很累,但做完義大世 界,幾乎沒有什麼事情克服不了。」

王香完

出生:1960年

現職:仲量聯行台灣區零售物業部總經理、義大世界廣場總經理

學歷:輔仁大學日文系

經歷:金車飲料日籍主管祕書、諮群不動產顧問公司副理成績:在台招商面積逾20萬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4

联想NEC正式携手组建日本最大PC集团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8/2200154.shtml

 每经记者 陈未临 发自上海
对于中国本土品牌联想来说,要在日本这样的成熟市场迅速拓展,并购当地品牌不失为一条捷径。
昨天 (1月27日),联想和NEC联合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PC集团。此前,联想已是全球第四大PC厂 商,NEC则是日本头号PC厂商,双方认为,此次合作将为双方形成更强大的市场地位、产品组合及分销渠道,在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市场中发展商用及 消费电脑业务。
联想上市公司公告显示,联想和NEC此次组建的联想NEC控股B.V.公司在荷兰注册,联想持有51%股份,NEC持有49% 股份。NEC个人产品有限公司总裁HideyoTakasu将出任新合资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联想(日本)有限公司现任总裁 RoderickLappin将出任执行董事长。联想(日本)有限公司和NEC个人电脑有限公司(从NEC个人产品有限公司分拆个人电脑业务而新成立的公 司)将成为新合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具体交易方式为联想收购NEC股权,交易完成后,联想将通过发行新股支付NEC1.75亿美元。该交易预计2011年6月30日完成。
对于新合资公司的成立,联想CEO杨元庆表示,与NEC的合作将大大加强联想核心的PC业务,同时也为联想在日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这与我们 的战略高度契合”。他表示,多年来日本是联想高度重视的市场,联想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大和实验室(YamatoLab)也布局在日本横滨。杨元庆相信, 通过此次合作,联想在全球的规模优势和快速增长的势头,与NEC在日本的市场领导地位将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NEC全球总裁远藤信博表示,与联想达成战略合作将有利于NEC加快拓展全球IT业务。
双方透露,成立上述合资公司后,联想和NEC品牌都将独自存在,合资公司将结合NEC的产品开发能力及联想的采购资源,为日本的用户开发及提供最合适的 产品。消费产品方面,两家公司将沿用各自品牌及现有销售及支持渠道。商用个人电脑方面,NEC将继续通过现有渠道推广及支持有关产品。
此外,联想和NEC还计划把合作扩展至更多领域,包括销售个人电脑并向在日本本土以外运营的日资公司提供全球支持;开发、生产和销售平板电脑等产品;销售其他IT平台产品,如服务器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5

向氏叔姪 玩殘美國最大公司

2002-5-23 NM




向華勝、向華強的長兄向華炎,自 八八年於轟動一時的「龍頭案」中,被裁定管理新義安幫會罪名成立,成為向氏十三兄弟中唯一入獄的人(之後他上訴得直,無罪釋放)。自此他便銷聲匿跡。其子 向展偉是執業律師,除了前年替七叔向華波縱火案出庭外,平日絕少露面。然而,作為向家第三代,向展偉與十一叔向華國透過一間公司,年多前低調地入股上市公司科建拓展(563)。該公司入股科建後短短一個月,成功地令科建斥資二億五千五百萬元,收購了向展偉有份的科網公司Webvideo。科建的兩大股東,南韓三星財團和美國長期高踞第一大上市公司的通用電器旗下的基金公司,眼巴巴看着二億多元滾落了別人的袋裡,束手無策。通用告上證監會,案件尚在調查中。二千年中,大財團趁科網熱潮未退,紛紛以I.T.明星組合,尋找殼公司上市集 資「掘金」,皆因曾有不少成功例子,像「小小超」李澤楷便找來英特爾(Intel)等名牌,租「數碼港」,又找光通訊合作投資,擦亮自己的招牌。當時,國 際赫赫有名的韓國三星財團、規模達一億五千五百萬美元的美國通用亞太科技基金,及新鴻基證劵創辦人馮景禧長子——馮永祥掌控的禹銘投資合作,透過大量認購 新股,借「輝聯」的殼上市。美國通用是美國上市公司的巨無霸,市值達三千二百億美元。三月三十一日,市場風聞他們有此舉動,「輝聯」股價一天內勁升二十倍,升至每股七元六角半仙。五月十二日,該三大股東正式入主後,該公司(改名為科建)迅速冒升為科網股新星。它主要業務是物色高科技投資項目,當時公司資金接近五億港元。就是這筆巨資,招惹了江湖上的「不速之客」。

禹銘賣股三大股東三星(佔股27.7%)、通用(佔股20.8%)和禹銘(佔股13.9%),當初未料到,科建董事局的架構,埋下日後種種事端的伏筆。董事局共有八名成員,三大股東各佔一席,代表新加坡基金(佔5%股權)的又有一席。至於只佔百分之二股份的行政總裁黃鉅輝(前微軟香港總經理)和管理合夥人曾文強(來自投資銀行),他倆是執行董事,又有權委任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所以,當後來新加坡資金的代表退出董事局, 黃、曾二人穩操七票中的四票。二千年底,禹銘不滿黃鉅輝及曾文強等管理層以九千三百多萬元,投資於一個韓國基金,禹銘多次和管理層爭拗,都無功而回,他唯 有向法庭申請禁制令,但遭法庭拒絕。雖然這個交易中途流產,但禹銘怒氣未息,他認為在如此局面下難有起色,於是憤而把科建的股票,悉數賣給向華國擁有百分 之廿三股權(其他股東為海外公司)的欣達科技,董事包括姪兒向展偉。

向展偉拍檔做主席令三星及通用氣憤的,是向氏叔姪一來,遊戲規則即改變了。首先,執行董事暨管理合夥人曾文強,在向氏入股不及兩星期,一夜急電某董事,說感到自己及家人安危受到威脅。在極度驚慌下,他匿藏酒店內,又訛稱不在港。行政總裁黃鉅輝也同受恐嚇。兩人迅即售出手上股票予神秘的第三者,及辭掉科建董事職位,隨後兩名非執行董事也離場。與向氏有關的欣達科技,於二千年十二月廿八日正式入股科建。不過,向華國或向展偉均從未出現過科建董事局,董事局卻新委任了多名新董事,包括向華強好友、前永勝音像董事楊銘光,和向展偉律師樓拍檔、兼前市政局議員黎學廉,黎學廉還當上董事局主席。董事局如經歷一場政變,與向氏有關的人佔多數。

曾與林建岳簽約通用和三星怎會不知大戰在即?但新董事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把科建的大部分資金用作投資。楊銘光動議以二億五千五百萬購入由向展偉創立、佔股百分之五的WebVideoShop.com Ltd(大股東為英屬處女島公司)。這間公司設 在中環華懋大廈向展偉律師樓旁,資產淨值不及一百萬。三十餘歲的向展偉,是向氏家族第三代,向華炎之子,小名小寶,人稱太子,在英國讀法律,在法律界執業 十二年。其實早於二千年七月,向展偉成功與麗新發展主席林建岳達成初步協議,出售五十一股WebVideoshop.com,作價七百五十萬元,向展偉並 收取了三百三十萬訂金。後遇上水源更充足的科建,向展偉於是把Webvideo轉向科建兜售(林建岳後來入稟控告向展偉未歸還三百三十萬元及利息)。「向 展偉親自在科建董事會來推銷WebVideo。但當我問他有幾多個職員時,他答:『一個全職,一個兼職。』這根本就是個空殼!」一名在場人士說。公司披露的資料,WebVideo由九九年十月至○一年一月止,純利及資產淨值均為九十六萬七千元。

大勢已去大股東三星於一月廿八日,向法庭申請禁制令,阻止這宗交易;但三天後,各董事獲通知,公司已於一月廿七日簽約收購WebVideo八成五股權,作價二億五千五百萬元;二月十四日董事局 收到American Appraisal對WebVideo的估值,八成五的股權估價為二億五千五百萬元。通用立即向證監會投訴,同時急謀召開股東大會,可是需時四十五天,遠 水已救不了近火。欣達入股科建短短三十天內,令科建投資二億五千幾萬於WebVideo,因為向展偉只出任欣達董事而非股東,當他向科建董事局沽售WebVideo,並未觸犯任何法例。另外,作價二億五千五百萬,亦避過了公司資產淨值某個百分比,便要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的要求。當初投資了二千萬美元(約一億五千六百萬港元)的三星,見大勢已去,賤售科建股票。通用眼巴巴看着投資了一千五百萬美元(約一億一千七百萬港元)的科建,淪為爛攤子,無心戀戰,連科建董事會那一席也索性棄守。至今,通用仍持約兩成科建的股票,但科建的股價已如插水,本週二的收市價為一角零七仙,按二○○一年的中期業績,該公司的現金只剩四百多萬元。

證監要徹查雖然事隔一年半,證監還未擱下這宗耐人尋味的交易,案件直達證監會主席沈聯濤,記者向證監會查詢有關調查最近進展時,發言人說不會評論個別案件。通用亞太執行董事及前香港美國商會主席馬可飛,就科建事件有以下回應:「由於調查仍在進行中,我們不便作全面評論。但作為國際投資者,我們十分關注此事,希望香港證監會及執法部門,會採取措施防止詐騙活動,以保障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這是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其實,證監會的態度,可見諸沈聯濤於五月初發表的公開信。他形容證監會有如「球證」,只須確保遊戲規則獲得遵守,但不會裁定哪一方應該勝出;若果股民不滿管理層或公司決策,應把手上股票出售。此語一出,惹來市場嘩然。因為近月,寶途事件中,大股東全面收購公司前景極佳的業務,惹來小股東不滿,並認為證監會應該插手不正常交易。

科建董事局一夜變天按:管理層有權委任獨立執行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51

利润最大化是最愚蠢的想法 laoba1梁军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17hj7.html

 

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利润最大化,巴菲特也不能。不可能买在最低点,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后,股价持续下跌,两年后才回到买入时的价格,这并不妨碍后来巴菲 特获利一百多倍。也不可能卖在最高点,巴菲特卖出中石油后股价继续上涨超过50%。巴菲特买入的股票也不是涨幅最高的,他并没有买过上涨超过千倍的沃尔 玛、思科、辉瑞、默克,但巴菲特一样成为了世界首富。利润最大化仅仅是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投资者的目标应该是赚确定的钱,自己能把握的钱,只要能持 续稳定地获利,就能享受复利带来的奇迹。
    很多投资者看不起20%-30%的复合回报率,然而真正能长期达到人的却并不多,而这样的增长率经过复利产生的威力却是十分惊人的:
 
复合增长率
10年总回报
30年总回报
20%
6.2倍
240倍
30%
14倍
2600倍
 
100万的本金如果以复合回报率20%增长,10年即达到620万,30年2.4亿。如果是30%的复合回报率,10年后将增值至1378万,30年则成为不可思议的26.2亿。
    利润最大化的想法不但不能真正实现高额回报,反而可能成为财富的毁灭者。利润最大化的思维很容易让投资者失去理性,眼中只盯着利润,完全无视风险,不断违 反原则,不断突破能力圈。我身边就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位最要好的朋友最近几年跟着我做投资,他买入的股票跟我的几乎一模一样(买那个股票,什么时候买 我都会告诉他),但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他的投资变得十分“灵活”。为了更高效地利用资金,他的仓位不断变化,有时波段操作,有时追逐阶段性热点或概念 性炒作,有时见异思迁半途换股。尽管他投资的股票跟我基本一样,但几年下来令人惊讶的是他不但没有赚钱,反而出现了大幅亏损(几年间他投资过的主要股票总 涨幅都在五倍以上)。痛定思痛,经过血淋淋的教训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做“利润最大化”的美梦。去年底我告诉他中恒集团上涨了50%,他说:“是吗,买 入后我都几乎不再看账户,有变化你告诉我就行了。”
    总是期望利润最大化往往适得其反,类似的案例多不胜数。道理很多人也明白,只是一旦进入实战就会被暴利所迷惑忘记了一切,抱着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地向好的方向想,为非理性行为寻找种种借口,随便放弃原则,最终变成利润最小化。
 
梁军儒20110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2

13家央企利比亞大撤退 最大限度保全資產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1MMDAwMDIyMzM1MQ.html

中國企業已陸續從利比亞撤退。

3月1日,本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利比亞騷亂爆發後,國資委組織駐利比亞央企成立應急指導小組和前方指揮部,並啟動撤離方案。

其中,中國建築、中交集團、中國水電和葛洲壩集團四家央企負責利比亞的4個分區指揮中心,除組織本企業人員撤離外,還統一協調安排了其它中資企業、華僑華人等撤離工作。

除了人員撤離,國資委和其他有關部門還對資產保全工作做了部署。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項目幾乎全部停工。

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規劃一處處長賈立克告訴本報記者,共有13家央企在利比亞有相關業務,各家企業採取了設備關鍵零部件深埋、資產託管、技術資料保存等措施。

賈立克表示,中國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金額尚未統計完全,統計工作由商務部牽頭。

來自中國商務部2月24日提供的消息,截至2月23日,共有27個中國在利比亞企業工地、營地遭到襲擊搶劫,給在利企業造成大量直接經濟損失,包括被搶、砸和燒燬的車輛、施工機具、材料、辦公設備及現金等。

分4區大撤退

利比亞動亂發生後,國資委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任組長的應急小組,指導、協調央企在利人員撤離工作,並制定了分期分批撤離在利人員、留守人員安全保障和財產保全三大方案。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季洪全表示,這是一場「不講價錢,以生命為最高利益」的大撤退。

在此次撤離工作中,國務院按區域確定了4個分區指揮中心的前方總指揮,協助使館做好撤離工作。

例如,葛洲壩集團負責利比亞西區撤離工作,這一區域包括中冶一局、長江岩土、華為、中建材、中海油等11家中資公司,共5000餘人。

目前,葛洲壩集團在利比亞的1060名人員已經全部安全撤離。

中國鐵建在組織撤離其在利比亞項目職工的同時,還全面負責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地區的華人華僑的撤離總協調。

來自外交部網站的消息,截至3月1日14時,我國已從利比亞撤出迄今我瞭解掌握的絕大部分在利中國公民,累計約32000人。其中約9000人已回國,約21000人暫時安置在第三國,約2100人正在赴第三國途中。

外交部方面還公佈,我國在利比亞東部和中西部人員已基本撤離完畢,在南部還有約3000人也將搭乘我國軍機及外航包機於日內撤離,暫時安置在第三國人員很快將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

保全資產

據本報記者瞭解,近年來,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在利比亞承攬了不少鐵路、住宅、基礎設施、水利水電等項目,隨著利比亞戰亂爆發,這些項目幾乎全部被迫停工。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是較早進入利比亞市場的央企。在利比亞動亂之前,該公司在利比亞有在建項目6個,合同總額17.88億美元。葛洲壩在利比亞的項目為7300套房建項目,合同金額8.29億美元。

中國鐵建的合同金額可能是央企中最大的。中國鐵建總公司董事會秘書餘興喜透露,中國鐵建在利比亞的合同總額為42.37億美元,其中,已完成6.86億美元,35.51億美元未完成。

本報記者獲悉,目前,國資委組織央企採取了一系列財產保全措施。包括:與當地有關方面簽訂資產保管協議,做好固定資產的登記、備案工作;在營地和工地周圍深挖壕溝,用砌牆、推土等辦法封堵大門,想盡辦法保護好貴重物品,最大限度地保全國有資產。

葛洲壩集團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葛洲壩已與業主協商移交財產,關閉一部分合同,並與中行等金融機構提出資產保全問題,為整個工程保險的索賠做準備。

中建材在利比亞有一家水泥廠,動亂爆發後,中建材深埋了一批重點設備。此外,大部分央企都保存相關財務、經營、技術等有關資料,有的還與當地管理委員會、軍方、業主等有關各方簽訂了物資移交協議。

後續工作

撤退尚未全部結束。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孫越對本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公司要做個四個確保,確保從營地到機場行進途中的安全;確保登機的安全;確保滯留第三國人員的轉運安全;確保回國後的疏散工作。

葛洲壩集團則將撤離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回國人員的接應、疏散、安置等工作上。

季洪全表示,中航集團下階段將繼續增加包機數量,併合理安排運力。

實際上,此次撤退工作的成本極高。例如,對三大航這樣的大型公司而言,抽調一架包機意味著一連串國內航班的取消,多達上百架航班需要重新調整,在經濟利益方面的損失是不言而喻的。

在資產損失上,各家央企將做出相應核算,為後續索賠、合同變更或繼續等做準備。

餘興喜表示,中國鐵建(601186.SH)會在3月1日晚發佈公告,對公司在利比亞項目的損失情況做出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5

南方週末:中鹽總公司是「謠鹽」風波的最大受益者 東方愚個人博客被閹割版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111190274.html

 

在這次短暫的搶鹽風波中,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那些爆炒鹽業股的私募基金,而是中鹽總公司。此次全國性的鹽荒事件發生,更深遠的影響則在於,以「取消專營」為核心的鹽業體制改革可能因此終結。

南方週末記者 張華

    一週前,全國發生鹽荒事件,在中鹽總公司高喊「確保穩定供應,維護市場秩序」的同時,搶鹽風波鞏固了其壟斷地位,增加了它與力主「取消專營」者博弈的籌碼。

在這起事件之後,以「取消專營」為核心的鹽業體制改革會否因此終結?

2009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鹽業體制改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當年11月,國家發改委體改司牽頭制定了鹽業體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徵求意見稿)。但後來沒了下文。

中鹽總公司在全國22個省市共擁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46家,職員數量超過6萬,自稱「亞洲最大鹽業企業」,且「為全國4.1億人直接供應食鹽,覆蓋國土面積36%」。然而,它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

中鹽總公司相關報表顯示,2006年至2010年,其營業收入呈快速增長態勢,從53.6億元增長到186.3億元,但淨利潤卻徘徊不前,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中鹽總公司則第一次虧損了5200萬元。

另一方面,其資產負債率也節節攀升,2009年第一季度末時接近70%,至2010年上半年末則達到72.7%。

單純從這幾組收入與利潤數字來看,似乎「鹽霸王」利潤微薄甚至無利可圖。但事實上,中鹽總公司的食鹽業務利潤豐厚——2009年中鹽總公司食鹽專營 利潤為4.3億元,佔利潤總額6億元(利潤總額=淨利潤+所得稅費用)的七成還要多。只不過,這樣的高利潤,被中鹽總公司正在快速跑馬圈地的鹽化工以及非 鹽業務所拖累了。

為什麼對食鹽的高利潤「視而不見」,而是不惜重金,在全國範圍上跑馬圈地,發展虧損連連的鹽化工業務?曾參與對中鹽總公司2010年企業債券評級的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機構分析師熊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這是因為7年前中鹽總公司第一次提出「建設世界級鹽業企業」的目標和「鹽化並舉」的戰略,於是延長鹽 業產業鏈,加強鹽化工基地建設,使自己躋身國內主要化工企業行列。

要實施這一戰略,中鹽總公司不惜血本,它一口氣通過政府無償劃撥、兼併重組等形式,吞下包括內蒙古、山西、湖南、安徽、新疆等省份的多家化工企業。 而在2004年之前,中鹽總公司從未涉足鹽化工這一行業,但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末時,鹽化工所佔的主營業務收入的份額,第一次超過了鹽業,佔比超過了 53%。

上海新世紀出具的評級報告上直陳中鹽總公司「與多家商業銀行關係良好,融資渠道暢通,能得到持續的資金支持」。正是在這輪擴張過程中,中鹽旗下兩家子公司先後成為蘭太實業、南風化工兩家A股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可是,入主三年來,這兩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乏善可陳。拿南風化工來說,它在中鹽入主次年(2008年)的淨利潤為860萬元,同比下降六成,到了 2009年,公司巨虧近7億元,去年截至三季度末,其虧損額則仍超過1.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6%。值得注意的是,南風化工與蘭太實業的控股股東,前 兩年曾先後通過大宗交易平台減持股票。

有意思的一個數據是,2008年,中鹽總公司因給旗下子公司等關聯方提供資金或融資擔保而收取的「中介費」(包括內部貸款利息和擔保管理費)就高達8500萬元。

中鹽內部也曾有過「需要重新審視大躍進式的發展」的反思聲,但這種聲音很快被淹沒,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目標設定。中鹽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在2010年 初的內部會議上稱,中鹽總公司將「力爭再通過兩個五年的努力,實現主要經濟規模指標再翻兩番(截至2009年末其總資產不足330億元),資產突破 1000億元,進入央企千億元以上規模的第一方陣的目標」。

要實現這一宏大目標,中鹽總公司顯然會更加頻繁、密集地使用各種資本槓桿和關聯交易。今年3月8日,蘭太實業又發佈了為旗下一家化工子公司擔保6860萬元的公告。至此,蘭太實業一家公司對外的擔保金額就超過了21億元。

最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初,中鹽總公司總經理茆慶國提到的「2011年重點抓好七項工作」當中,第三條即為「加快公司上市步伐,改變單一債務融資渠道」。坊間由此猜測中鹽總公司是否會借殼其間接控股的兩家上市公司。

「中鹽總公司就像一隻容易讓人忽略的餓狼,」廣東省鹽業界一位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稱,「它的野心極大,當全產業鏈構建相對成熟且中鹽又成功整體上市後,它的能量將無法預估——你可以說它是冉冉升起的『中石油』,問題是它並沒有『另一個中石化』這樣的寡頭競合夥伴。」

中鹽總公司在提出進入「千億俱樂部」的大目標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細化的目標,譬如在食鹽專營板塊要實現「力爭5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行業真正的主導者」。這顯然印證了上述人士的推斷——中鹽總公司將來會進一步鞏固自己食鹽專營的壟斷地位。

2009年12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企業監事會監事陳國衛曾直言不諱:「中國鹽業專營制度改革應該加速推進,要破解國企壟斷經營。但是中國鹽業總公司強烈反對這場改革。」

南方週末記者就此向中鹽總公司發出採訪請求,但其辦公廳主任楊海燕以「國資委指示」等理由加以拒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51

踢爆 遊戲幣換現金 線上遊戲成最大賭場

2011-4-7  TNM




線上博奕遊戲成為網路遊戲主流, 很多國、高中生都愛玩。表面上,這些遊戲標榜無賭博,輸贏都是用遊戲幣,但本刊發現,有幣商用現金收購遊戲幣,買完還可進入遊戲內,把玩家的幣值歸零。1 位幣商說:「廠商在遊戲內有瑕疵,讓玩家可買賣遊戲幣,大家就是利用此來賭博。線上遊戲早已變調,每月賭金超過百億元,已成為台灣最大賭場!」

線上博奕遊戲越來越流行,每個都有上百萬會員,而且多是未成年的國、高中生。家長以為這些遊戲純娛樂,沒有金錢賭博,因此無傷大雅,但實際上,這些遊戲玩家在電腦上贏到的遊戲幣,都可以換成現金。

流動賭金 月逾百億

把電腦遊戲幣換成現金的,就是俗稱的「幣商」。本刊調查,目前幣商最少有上百人,他們都會隱藏在電腦各大遊戲的討論區內,只要玩家和這些人接上頭,幣商就會用現金買下遊戲幣,或是賣遊戲幣來換現金。

值得一提的是,廠商開發遊戲後,會有一個介面,讓玩家可以買賣遊戲幣,幣商就是利用此點,把玩家的所有幣值歸零,也用現金來買遊戲幣。遊戲廠商已經間接成為賭博的幫凶。

本刊循線找到幣商文哥。他說:「線上博奕遊戲就是變相賭博,純益智的博奕遊戲根本不會有人玩,台灣每天有百萬人在網路上賭博,每個月在網路上流動的賭金,超過百億元。」

文哥平日的工作,就是賤價向玩家買遊戲幣或積分,只要在遊戲討論區內留言,他就會主動聯絡,約到網咖或家中,以超商價格三至四折收購遊戲幣。

幣商示範 線上交易

本刊日前就和文哥約在新北市的網咖見面。一進去就發現網咖中很多青少年,電腦畫面全是賭博遊戲,有些甚至邊打一般的網路遊戲,還邊開新視窗賭博。

文哥進到網咖後隨便找了台電腦坐下來,馬上問記者,要將哪一家遊戲公司的遊戲幣換成現金。他說:「我們公司目前收購的有戲谷遊戲、星城online、至尊娛樂城、德州撲克等,我們也有自己的遊戲平台。」

文哥所說的這幾款遊戲,正是目前台灣玩家跟廣告最多的,裡面遊戲種類跟國外職業賭場相同,有水果盤、二十一點、百家樂、吃角子老虎等,每天有上百萬的玩家沉迷其中。在電腦裡,玩家可以贏到遊戲幣,輸贏可到上千萬元。

記者表示要換戲谷遊戲內贏到的三十萬遊戲幣,文哥強調:「這樣我可以給你現金三千元。」他邊交錢邊示範動作說:「你要先進入遊戲畫面,按下『銀行』進入戲谷銀行裡,然後按下匯款鈕,我們倆就可以在裡面進行交易。」

超商賣幣 並未設限

記者質疑,這樣別人是否知道雙方在進行現金交易,文哥說:「別人不知道,因在電腦上只會看到你的帳號要匯三十萬麻將金幣給我,別人會以為是你贈送給我。」

文哥說:「玩家一開始都是到超商小額儲值,以一比一百比率,一百元就可以購買一萬元遊戲幣。只要贏一次錢,就會開始賭大,我們也會將買來的遊戲幣,賣給賭大的玩家,中間抽取一折的價差利潤。」

文哥也坦言,因為電腦不分級,他的客戶中有很多未成年的國、高中生,他說:「很多遊戲公司一開始會贈送免費的遊戲幣,家長以為就是純娛樂,也不以為意,等到孩子染上賭癮,發現後已經來不及。」

本刊向多家超商店員詢問,發現購買博奕遊戲的遊戲幣,跟買菸酒不同,並未設限。各年齡層的小孩去購買,超商都可賣。

新竹商人 賠光家當

玩線上博奕遊戲,也曾造成很多人傾家蕩產。日前新竹一名經商有成的彭姓男子,因玩線上博奕遊戲,半年來就輸掉六百萬元現金、一間店面及一輛跑車。彭男自 稱,半年前自己在電視上,看到穿爆乳裝的美女代言線上博奕遊戲,遊戲又標榜合法銷售,在好奇心驅使下才購買點數來玩,沒想到卻賠上全部家當。

彭男向主管單位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反應但毫無下文,向遊戲業者抗議,業者卻堅持他們非賭博性質,只是純娛樂,反怪彭男自己不知節制。

文哥說:「輸六百萬元,那有什麼了不起,我看過一個月就輸掉一千萬元的大戶。博奕遊戲就和賭場一樣,自己手氣不好就愛硬拗,他們根本沒想過,雖然遊戲公司號稱程式設計絕對公平、公正,但是人跟電腦賭,怎麼賭得贏。」

宜蘭少年 為賭殺人

另外,宜蘭也發生十五歲少年,因沉迷線上賭博,為了五千元殺害婦人的案例。犯案的胡姓少年,父親是收入不穩定的貨車司機,因沉迷博奕遊戲,又沒有金錢來源,年紀輕輕就成慣竊,最後因偷錢時被張姓婦人看見,竟用枕頭將婦人悶斃。

胡姓少年犯案後一天,隨即又因另一件竊盜案被捕,警察在他身上只找到五百元,少年坦承殺人所竊得的金錢已在網路上全輸光了。承辦員警說:「小孩子一天之內,就可以輸掉好幾千元,這種遊戲真是害人。」

一名警官說:「法規規定,無論是網路遊戲,或是一般電子遊藝場內擺放博奕機台,如果業者讓玩家將點數換回現金,就觸犯賭博罪。但賣網路遊戲點數的是超商,換回現金的又是幣商,很難證明業者跟幣商間有關聯,形成了法律漏洞。」

套誘玩家 愈玩愈大

台北市刑大專辦賭博的資深張姓警官也指出,自己辦過不少案件中,很多青少年用父母信用卡賭輸了錢,敢講的,騙稱是買正當線上遊戲的花費;不敢告訴父母的,則是荒廢學業去打工賺錢還賭債。

更嚴重的是,張姓警官說:「有些女玩家甚至願意用性服務來換取遊戲幣。有些青少年則是為還賭債去偷、去搶,線上博奕遊戲危害程度不輸毒品。」

一位吳姓玩家私下指出,目前網路上的賭博遊戲,可分成二類,一種是前述一些知名線上博奕遊戲;另一種是純粹的賭博網站。後者是由上線招攬下線參與賭博,開 設帳號密碼,並給予一定的額度,每週以現金結帳,賭金較高,每週輸贏動輒數千萬元,這類網站大多架設在海外,以逃避警方的查緝。

文哥說:「很多玩知名線上博奕遊戲的玩家,越玩越大後,就會被我套進,開始玩這種賭博網站。」

盜MSN 騙人買幣

本刊調查,除了賭博陷阱外,這些線上遊戲的遊戲幣,更成了詐騙集團、網路駭客洗錢的工具。其中,尤以MSN最為嚴重。

一名媒體工作者小李,日前就被詐騙過。小李有一天突然在MSN上面,遇到一個朋友敲他說:「我人在大陸,因為手機跟錢包掉了,只能透過即時通找朋友幫忙,你能不能先到超商幫我儲值線上遊戲的虛擬代幣,讓我能換電話卡打電話回家,錢我回台灣還你。」

小李心想也不過一千元,就到超商買了儲值卡後,將卡號、密碼傳給了友人。幾天後,小李遇到了那位友人,開口詢問借錢的事,沒想到友人卻告訴小李:「我MSN的帳號、密碼被盜用了,我沒去大陸,也沒借錢。」

市刑大張姓警官說:「很多人喜歡用生日、紀念日當MSN密碼,然後又把這些資料寫在無名、facebook裡面,讓駭客很容易盜用。駭客盜用身分後,利用MSN要友人用儲值卡儲值後,再找幣商換回現金,由於被騙金額都很小,且線上遊戲都是虛擬身分,因此不容易破案。」

法令漏洞 業者囂張

除了駭客外,也有詐騙集團在網站中冒充賭輸的女子,佯稱自己缺錢願意性交易,因怕警察釣魚,要宅男購買遊戲幣,存入指定帳戶。當宅男將遊戲幣存入後,就換成自稱黑道的男子接聽,恐嚇要對宅男不利,要宅男繼續購買,若宅男不從,就不斷以電話騷擾對方。

警方提醒家長們注意,凡是線上遊戲和賭博有關的,例如麻將、撲克牌、跑馬、輪盤等,就算表面上獲勝後並沒有得到「財物」,也沒有觸犯賭博罪的相關規定,但終歸還是賭博遊戲,會養成孩子投機取巧、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家長不應輕忽。

政府口口聲聲掃蕩賭博,民眾在大城市內確實看不見賭博電玩店及賭場,但沒想到,不良分子已悄悄透過網路上的賭博遊戲,榨乾年輕人,而因為法令顧前不顧後, 要求要有「賭具和現金」,才構成賭博罪,也讓線上遊戲成為最大賭場。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賭博罪的認定標準應該重新思考了吧!

網路遊戲 小心被人玩

詐騙手法 說明

◎在網咖設陷阱:歹徒在網咖電腦裝設木馬或鍵盤記憶程式,取得別人帳號、密碼,再竊取帳戶中的天幣或寶物。

◎散布病毒程式:歹徒將木馬或鍵盤記憶程式包裝成遊戲外掛程式,玩家使用後即遭回傳帳號密碼,入侵角色取走寶物。

◎遊戲漏洞掠奪:利用遊戲漏洞,在雙方互動或交易時,使用外掛或其他程式偷走對方寶物。

◎網路釣魚上鉤:許多玩家會交易虛擬寶物或錢幣,歹徒設立假的交易平台,取得玩家帳號、密碼。

◎MSN身分詐騙:很多人用生日等日期當MSN密碼,讓歹徒輕易盜用,發訊要友人幫忙買遊戲儲值卡,再找幣商換成現金。

◎販賣帳號詐欺:有的遊戲軟體公司,將身分證字號等原始登錄資料設定為無法更改。歹徒將帳號轉賣,等對方練到一定程度,就以帳號被盜為由向公司申請更改密碼,讓對方蒙受損失又求助無門。

線上博奕 相關刑責

線上遊戲若涉及賭博行為,依《刑法》賭博罪,可處1千元以下罰金並沒收賭資。意圖營利提供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徒刑、併科3千元以下罰金。只是在實務上,很難當場查獲線上博奕的賭具與賭資,也就難以定罪。

而歹徒利用種種手段,竊取網路遊戲的寶物或錢幣,觸犯《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保護措施或利用系統漏洞,而入侵他人電腦,處3年以下徒刑、併科10萬元以下罰金。如果因而損害公眾或他人,更可處5年以下徒刑、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7

神華百億投資中蒙邊境 意在奪標蒙古最大煤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7/1NMDAwMDIzMTA1NQ.html

拿下蒙古國價值3000億美元的塔本陶勒蓋煤礦,對連續在中蒙邊境頻頻發力的神華集團似乎勢在必行。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發改委的消息稱,神華集團總投資100億元的煤電焦化項目日前在烏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園區開工建設。

本 報記者瞭解到,該項目由神華巴彥淖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項目規劃達到年產1200萬噸洗煤、480萬噸焦化、48萬噸甲醇和4.8萬噸焦油的生產 能力。目前,一期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並計劃於2012年全部投產,屆時將達到年產600萬噸洗煤、240萬噸焦化、48萬噸甲醇、3萬噸焦油的能力。

而就在這個動輒百億的項目之前,神華集團為打通中蒙路上交通的甘泉鐵路鋪架工程也於3月28日全面開工。

在順利入圍該礦的競標短名單後,神華集團的搶先佈局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加大「競標勝出」的戰略籌碼。

「神華對海外項目的投資非常謹慎,澳大利亞的沃特馬克項目進展也不是很順利,但這並不會影響神華大手筆拿下蒙古這個富礦的決心,從目前神華的一系列舉動看,勝出的把握非常大。」一名接近神華集團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入圍名單將再度篩選

3月中旬,蒙古國政府公佈了入圍於2010年12月8日啟動的塔本陶勒蓋礦區西區塊全球公開招標的六家公司(聯合體)短名單。按照計劃,蒙古國政府將邀請這些公司(聯合體)進一步談判,以選定最終中標方進行上述區塊的合作開發。

國內一名曾代表中資企業參與蒙古礦產項目談判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入圍公司或聯合體的合作協議草案將提交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會議討論,以確定最終勝出者。

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蒙古國實行設有總統的議會制,每年召開春季和秋季兩次會議。

4月5日,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2011年春季會議在烏蘭巴托國家宮開幕,塔本陶勒蓋項目的開發建議書也是此次春季會議的焦點之一。

「除了入圍的企業之外,世界各大投行圍繞蒙古礦產的IPO爭奪戰也正值白熱化,在蒙古國內,這個大型煤礦所引起的關注度非常高。」中國礦業協會一名密切關注該項目進展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在這個零下25攝氏度的國家,這簡直就是一場血腥的冷戰。蒙古國政府現在有10到12名政府高官在直接從事這項工作,他們詳細聽取了我們的方案,並提出了很多有見解性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國家這是非比尋常的。」國外一名投行人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如此說道。

據 本報記者瞭解,2010年7月,蒙古國政府向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提交了有關塔本陶勒蓋項目的全國性意見徵詢2個月後,蒙古國最終批准了塔本陶勒蓋項目的 建議書計劃。國家大呼拉爾以88.7%的贊成票投票通過了該項計劃,並支持該項目在政府的指導下設立一家從事礦業開採、生產、銷售的公司,該公司由國有的 蒙古額爾登礦業公司控股。

「蒙古國政府與意向投資者進行了幾輪談判,並修訂了礦產法,截至去年秋季會議前,全球共有11家公司或者財團對塔本陶勒蓋表示了投資意願。」上述中資企業談判代表說。

2010年10月,專門負責塔本陶勒蓋煤礦開發和運營的額爾登——塔本陶勒蓋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作為國有蒙古額爾登礦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蒙古國議會的批准,該公司將把30%的股權通過IPO的方式出售給國外投資者,另外10%的股份將會以有價證券的形式自由出售給蒙古國民眾,還有10%股份將會出售給蒙古國內的企業,而剩餘的50%股權將完全控制在蒙古國政府手中。

「蒙古國希望在與外國投資者的合作中獲得最大利益,所以在入圍企業或者聯合體的選擇中,也會綜合考慮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因素,蒙古國不希望經濟過分依賴於某個國家。」上述中資企業談判代表說。

本報記者瞭解到,入圍企業(聯名體)的合作開發草案將陸續提交蒙古國政府,最終勝出者有望在2011秋季會議前敲定。

中國礦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入圍名單可能縮減至3家左右,幾家企業聯合開發的局面把握較大,「因為現在蒙古政府考慮的是經濟與政治的平衡。」

神華的優勢

對於喊出「再造一個神華」的神華集團而言,無論最終入主塔本陶勒蓋的方式是單獨開發,還是與其他財團共同開發,神華角逐勝出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神華的優勢是由幾大方面決定的,包括鐵路運輸優勢,地緣政治優勢,以及市場優勢等等。」一名接近神華集團的業內人士表示。

位居亞洲腹地的蒙古國,通過與神華甘泉鐵路對接,出口中國或借助中國北方港口輻射亞太煤炭市場對其誘惑力非常巨大。

公開資料顯示,塔本陶勒蓋煤礦距離中蒙邊境的甘其毛都口岸僅有255公里,而往東距離出海口則遠至5000公里。與此同時,在電力、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塔本陶勒蓋所在的南戈壁省也同樣缺乏。

而根據神華跨國鐵路運煤專線的基本走向,甘泉鐵路將南起神華包神鐵路萬水泉南站,向西沿陰山山脈經巴彥淖爾市海流圖鎮、川井蘇木到甘其毛都口岸,全長354公里。

神華集團表示,甘泉鐵路將於今年年底投入運營,設計年運輸能力近期為2500萬噸,遠期為6000萬噸。

2010年,蒙古已成為我國進口煤第三大來源國,且進口量較2009年大幅上漲。

「蒙古國內的煤炭開採條件非常好,露天就可以開採,而且煤炭資源大多又以品質較高的焦煤為主,開採成本小,回報率高。」上述業內人士說。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指出,在競投蒙古國的煤礦開採項目上,神華集團具有較大的優勢,因而獲得塔本陶勒蓋煤田項目的成功幾率也相對較大。

「神 華集團正在修建中蒙之間的運煤鐵路,這是神華集團最大的優勢,蒙古國無論是對中國出口煤炭資源還是借道中國,對其他國家出口煤炭,鐵路運輸都是最佳選擇。 另外,此次與神華集團合作的三井物產此前就代理神華集團在日的煤炭銷售業務,這對於今後蒙古國的焦煤在日銷售也是一個較為有利的條件。」張硯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7

最大的挑戰——專訪美國前財長保爾森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8994&time=2011-04-16&cl=115&page=all

沒有哪一國經濟能永遠一帆風順
財新《新世紀》 記者 胡舒立 李增新

 

  時隔一年,世界金融局勢動盪依舊。財新《新世紀》記者又一次對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進行了專訪。

  保爾森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理事,在本月初就已抵京,除了參觀企業和出席研討會,還與多位中國政府現任和已經離任的高層舊友會過面。採訪於4月9日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行政層的房間裡進行,採訪的領銜者是財新《新世紀》總編輯胡舒立。

  保爾森卸任美國財長一職已有兩年,身為高盛公司CEO更是五年以前的舊事,目前他特別關注的是全球經濟的能源瓶頸和可持續發展。不過,在金融界 戎馬一生的保爾森,不可能對當前時事充耳不聞。相反,由於已是「無官一身輕」,採訪中他更加揮灑自如,對全球經濟的熱點問題和大勢判斷依舊耐人尋味。

危機莫誤讀

  對於本次金融危機可供其他國家借鑑的經驗,保爾森強調,絕不能由於危機而因噎廢食,逆轉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去管制化將是「大錯特錯」。市場化令全球數以千萬計的人口擺脫貧困,對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和福利提高發揮了重大作用。

  危機確實暴露了監管領域的重大缺陷,「但需要的不是更多規則,而是更好的規則」。保爾森認為,在危機前,美國監管體系沒能跟上市場發展,監管機 構與金融機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政府沒有處理危機所需要的權力和靈活度;對房地產市場的過度刺激政策也有問題。金融行業中,銀行犯了大錯,金融機構槓桿 率過高,衍生品和證券化過於複雜。

  「但我總愛對人們說,如果某個想法是錯的,它就根本不會帶來多大麻煩,因為它自身發展不到哪兒去。」保爾森說。證券化、衍生品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大規模的危機,正是因為他們本身是個「好主意」,只是增長太快,而監管沒能與時俱進。

  與前次採訪相比,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已經出台了《華爾街改革及消費者保護法》,即「多德-弗蘭克法案」。

  保爾森評價道:任何法律規章都無法避免金融市場的動盪,金融危機會不斷發生。但能夠做到的是,減少將來危機暴發時的危害,制定規則以更自如地管理危機。

  「多德-弗蘭克法案」有幾個至關重要的突破。其一是給予政府緊急處置權,可在破產法庭之外應對銀行的「失敗」。只有這樣,當銀行破產倒閉時,才 能確保足夠快、有序地進行清算。其二是建立了系統性監管委員會,由財政部長牽頭,主要監管機構首腦組成一個工作組,對整個系統負有責任和權力。當監測到對 整個體系構成威脅的風險時,監管機構可及時介入。其三是美聯儲對所有大型、複雜的金融機構都有監管權。最後,還規定了對衍生品市場增強透明度,衍生品要麼 中央登記結算,要麼在場內交易。

  保爾森尤為看重的是政府的緊急處置權。實際上,沒有任何機構太大而不能被清算,而是太大而不能「很快」被清算。監管者擁有了處置權,就意味著一 旦發生銀行「失敗」,他們知道應當怎麼做,而這意味著事前就要有一個清算計劃,也就是保爾森稱作的金融機構的「活遺囑」。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他們為自己的 行為付出代價,而不是普通的納稅人。「活遺囑」主要規定基本原則,但隨著金融機構的資本結構不斷變化,計劃應被定期審查和調整。

  這部法案已經涵蓋了改革所必需的最重要領域,但數千頁的文本在將來的解釋、執行中還會遇到阻力。「也許比好的規則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他們的實施,」保爾森說。

  對美國國內要求審計美聯儲的呼聲,比如有些人要求,公開美聯儲在危機中對金融機構的窗口貼現貸款或內部評級。保爾森認為這些要求站不住腳,央行獨立性「至關重要」。

  美聯儲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鑑,但實現央行獨立性是漸進的過程。從過去中國金融市場、監管框架來看,中國人民銀行的各項決策,比如擴大匯率機制的靈 活度,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說明中國央行也在不斷演進。保爾森稱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是「令人尊敬的國際領袖」。美國已有較長的演進歷史,實際上中國在各 個領域的變化用時更短,維持包括貨幣政策的改革勢頭符合中國自身利益。

臧否「居者有其屋」

  保爾森曾在《峭壁邊緣》一書中寫道,2008年將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稱「兩房」)收歸國有時,對這兩個典型「大而不倒」的政府支持企業將來的道路還無暇顧及。在上一次採訪中,他認為全面改革的時機未到。但今年2月,奧巴馬政府已提出了一個改革方案。

  保爾森指出,政府方案只是提供了三個選項,並沒有明確的方向。「兩房」改革不但是龐雜的經濟議題,更是巨大的政治挑戰,需要國會和政府的大量工 作和妥協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前「國有化」整個房屋市場行不通;回到危機前的架構亦不可取,因為它本身就是危機的一個重要誘因。

  核心問題是,有必要重新定義政府在住房市場的角色。「兩房」的功能必須大幅縮減,或專門支持低收入借款人,或只在市場動盪、房地產抵押貸款信用大幅減少的情形下發揮作用。政府對「兩房」的支持必須顯性和透明。

  「居者有其屋」在美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保爾森說。但問題是,在過去短短幾年,美國房屋擁有率從65%增加到69%,難道真的要 讓所有人都擁有住房嗎?「不幸的是,有些人應當租房,」如果有人能夠獲得100萬美元的貸款,還由此享受到個人所得稅減免和利息支出部分的扣除,這對租房 人來說並不公平。

  對「兩房」改革中如何保障投資者利益,保爾森指出,在他任上,政府已對「兩房」債務提供足額擔保,這一策略從未改變。改革指的是「兩房」未來業務的減少甚至消失,但這是指「增量」;而對已有的債務存量,任何路徑都會確保其背後的政府擔保。

  保爾森表示,誠然,2008年7月授權政府處置「兩房」的《住房和復甦法案》有政府作為優先股股東注資「兩房」的規定,如起初的可注資2000 億美元到後來追加到4000億美元。但起到決定作用的是國會給予政府非明確的、無上限地支持「兩房」債務的權力。有這一權力,注資上限並非一個實質約束。

  保爾森說,將「兩房」收歸國有時,美國政府在法律角度上異常謹慎,將來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國有化的一種「逆轉」,同樣是美國從未經歷的情況。但確定的是,美國最引以為豪的對產權的保護絕對不會動搖。

美國長期最大的挑戰

  歐債危機爆發已一年有餘,向歐洲金融穩定基金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救的已有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沒人能保證接下來不會再擴散至其他國家。

  保爾森說,目前歐元區有起伏波動,主要由於一些國家的公眾壓力,政治上的困難很大。其實歐盟與歐洲國家具有應對危機、穩定市場的巨大經濟能力,關鍵是決心和意志力。

  在他看來,歐盟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結構,也就是統一的貨幣政策、各自獨立的政治體系。「看不到這樣一個群體國家的組織,如何採取單一的財政政策,但有理由期望的是,更加和諧、協調的財政政策,更強的約束力。」保爾森說。

  看得再長遠,則是經濟結構調整與財政可持續性,這與美國及大多數發達國家面對的挑戰別無二致。

  保爾森指出,美國財政是長期內的最大挑戰。好在過去半年多以來,對財政問題的關注,「比我畢生職業生涯中看到的還要多。」白宮成立的「鮑爾斯- 辛普森」(削減)赤字委員會的主要貢獻是它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向人們顯示,美國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如果社會的不同構成部分各自做出一些並不算大的犧 牲,集合起來對整個國家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作為家庭,我們都希望子孫的生活至少與我們一樣好。」保爾森說,「但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我們卻總是很自私,因為老一輩不情願做出犧牲。」但他還是認為,美國政治家能解決財政可持續性的問題。「危機會迫使人們做一些以前不曾想過或忽視了的事,現在正是開始。」

改變「非常態」

  保爾森曾說,沒有哪一國經濟能永遠一帆風順。

  「我不相信運氣,只相信給自己創造運氣。」他認為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就是由於中國人民富有創造力、勤勉堅韌,還擁有卓越的領導人。不過,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套經濟體系,能永遠避免金融問題。經濟變得越大、越複雜,就越難將市場機制與行政力量合理地結合起來。

  十多年前,中國之所以能抵禦亞洲金融危機,是當時的經濟增長強勁,中國融入到世界經濟的程度不深。那時中國的銀行不賺錢,資產負債表上有巨大的 損失,隨後進行重組。本次危機中,西方銀行成了危機的爆發點,而中國銀行則在經濟刺激計劃中成了信貸的引擎。數據上看,中國在危機前債務佔GDP的比例在下降,所以在危機中承擔起更多債務而不至於引入過高風險。

  面對將來,保爾森認為中國不可能再以封閉的金融體系應對危機,人民幣應逐漸市場化。中國是個「奇蹟般的非常態」(miraculous abnormality):一個人均GDP排在全球100位左右的國家,一個完全融入到國際貿易體系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匯率卻不夠靈活。

  但保爾森並不懷疑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自由化的決心,因為最明顯的原因不是要使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得到好處,而是為中國自身。「每當討論中國 經濟可能面對的風險,我總會下意識地想到,所有人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就是需要中國經濟持續的增長和穩定。另一方面,改革的速度越慢,風險和成本越大。」

  保爾森認為,「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是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中國有很多重要工作,包括切實將經濟動力從低成本出口轉移到更有效地運用能源,更多依靠內需,依靠由市場決定、更好地傳遞價格信號的貨幣,更有效的政策以應對通脹。

  但保爾森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與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還是加以區分。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不是能「宣佈」出來的,這是一個自然、漫長的演變過程,前提是貨幣的價格由市場決定,開放的資本賬戶下可自由兌換。

  他以美元為例,指出美元成為儲備貨幣,建立在一個長時間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之上,加上對產權的強有力保護,自身流動性非常強。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如果投資者需要變賣美國國債來充實現金,他們完全可以自由賣出,不會出現沒有買家的情形,這才是儲備貨幣的典型,保爾森說道。

  財新《新世紀》實習記者余思偉、王宇倩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4

最大的賭博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14.html

今天恒指跌121點(0.5%),國指跌84點(0.62%),成交縮至718億。股票升:跌的比例是大約1:1。今天想講講一些理念上的問題,所以大市評論從簡。

傳聞科威特減少出口石油,NYMEX期油反彈至USD107水平。美股方面,市場對JPMC的業績不太滿意,由於盈利增長動力來自撥備減少,而非息差拉闊,而派息也沒有增加--先升後回但卻沒有大跌,動力股開始重拾動力,市底的力量開始浮現。

港股方面,藍籌股跑輸二三線動力股。具實力的二三線股表現不差,也表示市底的健康。市場對單邊市仍然抱半信半疑態度,指數短線要消化之前的急升,這是我預 期的。月中做即月期權長倉十分難玩,加上大盤出現短期整固,因此不宜用期權出擊。偶而得手,理應見好就收。盡量用較小注的正股出擊,可以坐耐一點,而由於 零槓桿(假設沒有做孖展),下跌也不會太驚慌。Jesse Livermore 說過 "It never is your thinking that makes big money. It's the sitting." 。至於留返幾多現金在手,視乎個人取向,像我這種投機賭徒,難得有單邊市,當然是盡量持貨,多多益善。

個股方面,189、819、891都出現大升。前兩者是延續升勢,後者才是出現突破,而且成交量很不錯。大家要留意,突破本身這個terms是有意義的, 意思是指股價超越之前的trading-range,由range-bound 的走勢,轉成 trending 的走勢。做趨勢投機或者投資的人,目的就是要捕捉這些突破產生的trending行情來買賣。像海天(1882.hk) 今天這種,就不能叫做突破,因為它在三月下旬突破$9.4的range 頂部後,就未有整固過,所以今早大升的情況就不能視為突破,它只是continuation of the trend 而已。而今天利邦(0891.hk) 的走勢就叫做突破,由於$7.95是一月配股的下跌裂口以及是三月底的頂位回吐阻力,是一個重要的阻力位,今天以近半年最大的成交量突破(不計配股日), 以技術分析來說是深具意義的。這是大家要留意的分別。

今早趁低再增持一些中石油(0857.hk),把持股水平升至大約組合4-4.5%的水平。買入原因都是因為該股呈現一浪高於一浪,在突破位見支持,而基 礎因素上我認為中石油仍然被低估。一旦出現重估,會有較好的上升空間。而大市一旦出現突破,為免跑輸,持有足夠數量的藍籌股是必需的。個人組合今天回報逆 市微微向上。

今天見New Sir 再講價值和價格的問題,那我又推推,也講一講。

很明顯大家能看到 New Sir 這種吃大茶飯的生意人,目光和一般只坐在電腦前計數的「電車數據分析員」是不同的。雖然每一隻股票數字後的都是一盤血肉戰場的生意,但大家不要忘記,我們 在交易所做股票買賣(即國內人所講的二級資本市場),作為交易者,買和賣的價格才是切實影響我們回報的「本」。

態度上,我認為William O'neil 的說法是對的:假設任何一隻股票都是壞的,除非它能用上升來證明自己不是。無論那是藍籌股、所謂優質股、高息股、被忽略的股、妖股都好,你持有它,而它的 價格跌20%,你當前的損失都是20%,不會有任何分別。之後會不會回升上去是後話,而事實上有很多 buy-and-hope 的人士不斷聲稱自己持有的是優質股,跌了下去不要緊,坐定定等收錢,結果一等就等好幾年都未返家鄉。例如2009年9月阿里巴巴被Yahoo在$21拋 售,到現在都返不回這個高不可攀的位置;又例如2007-2008年的272,老師$6.x又買、$9.x又買、$7.x又買,現在的股價仍然不見一半, 收三五七年的股息也不能抵銷賬面上的損失。

外行人充內行是十分普遍的心理陷阱,很多從沒有做過生意的人,時常妄想自己可以很了解股票數字背後的生意或者環境是如何。有些證券行的分析員和股評人仲搞 笑,發表言論教管理層應該點點點。Come on,人地做了幾十年生意,使你教?不認同管理層的做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沽貨離場,或者發出沽售評級。你估你係巴菲特?可以買起成間公司,入埋 board,管理層要看你的訓示,而你的意見可以影響管理層?因此,分析管理層的質素很重要,而財務數字只是當中的部份條件而非全部。作為老散,買賣股票 的數字,其實就是在賭那盤生意會否有增長愈做愈好,股價有否上升的空間,派息會否遞增。

之前都講過多次,為何要買賣股票?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賺錢。以長線投資而言,投資於管理層能幹而業務不斷有增長,股價不斷向上派息不斷增加的公司,那才 能賺錢。而業務停滯不前,股價和股息俱向下的公司,以投資角度來說是沒有什麼價值可言。買入股票後,股價大跌,然後 buy-and-hope,不理好醜死揸到底,無論出現什麼因素:業務倒退又話係暫時性、蝕錢又就今年只是撥備而前景仍然光明、之前日日講收息但公司減派 息時又話可以理解、CEO因為公司出現客戶詐騙而被炒魷魚又話公司主席好英明果斷(但股價自此一歇不振).......後略一萬字。

這就是Jesse Livermore 所講的「被迫投資」,廣州話叫「磨爛蓆」,這才是最大的賭博。

New Sir 實在文采風流,令人尊敬的大哥,一席話令我拍案叫絕,希望他不介意我引用如下:

某人,一路在評價另一個某人某某時候買入某 個股票離場,至今該股票又上升了10倍。這種投機賭徒終不能成為大事,殊不知那個投機賭徒,至今管理了數十億的資產,事業興旺紅火。到現在再來一句,這種 投機賭徒,就算是擁有巨富身家,人生也是悲劇。個人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怎麼會算是悲劇,最起碼世上有那些擁有了幾十億財富的人將錢交給了他們尊重的人管 理,如果管理這筆錢的人是別人口中的悲劇,投機賭徒,那麼將錢交予他管理的那些人又是什麽人?中間的價值又在哪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