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制造業排名上升而優勢收窄: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主因

絕對排名上升明顯,但競爭力優勢卻相對下滑——這是在量化分析單位勞動力成本的“顯微鏡”下,看到的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現狀。4月9日,第一財經研究院在博鰲論壇期間推出《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以主要經濟體和主要細分行業的勞動力成本變化,揭示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的格局。

報告顯示,在2000年至2016年十年間,中國單位勞動力成本競爭優勢排名從第8位上升到了第4位,但其競爭力優勢卻出現了下滑。名義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升,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因。

競爭力是可以被量化的。在《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中,競爭力被定義為生產單位價值產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這意味著,其成本越低,競爭力就越強。若將成本分為資本和勞動力來區別來看,相對於全球,資本更為透明、趨同;但勞動力成本更難被度量,且對競爭力的影響更加重要。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CIP/ChinaKLEMS

《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以中國為基準點,追蹤和比較本世紀以來全球19個主要經濟體19個制造業分類基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力變化。其核心是通過單位勞動力成本(ULC),測算全球主要制造業國家、主要制造業行業生產每個單位實際增加值所需要支付的名義勞動成本,來呈現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格局的變化軌跡。

而為了全面反映國際競爭力的變化,報告還考慮了本幣的實際購買力,即對實際增加值做“生產成本法購買力平價(PPP)”的調整。單位勞動力成本越低,代表一個經濟體或一個產業越具競爭力。

經過PPP調整後,從單位勞動力成本變化上看,中國出現了令人關註的變化。中國單位勞動力成本競爭優勢排名從2000年的第8位上升到了2016年的第4位。但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的絕對競爭力優勢卻出現了下滑。這一對比顯示,中國單位勞動力成本值與全球平均水平差距的縮小。

事實上,中國過往的經濟增長模式,與這種變化正相互呼應。在過去的增長模式下,地方政府之間由追求治理政績所激勵的GDP競賽,導致各個地區不遺余力地通過壓低要素成本以及其他各種補貼方式招商引資,環境成本也往往未被計入。在勞動力充分供給的條件下,加上得益於信息技術時代的制造技術條件,使中國制造業在相當短的時期內實現了超高速度增長。

但在金融危機後,大多數經濟體的平均勞動成本上升在大幅度放緩的時候,中國制造業的平均勞動成本增長速度卻從危機前的11%,攀升到了危機後的13.1%,增長速度已經是全球主要制造業國家最高水平。相比之下,印度從10.6%降到了4.7%,巴西和俄羅斯的平均勞動成本則出現了絕對意義上的下降。

名義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升,正是導致中國制造業相對優勢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報告考察的19個經濟體中,中國和美國是單位勞動力成本變化最穩定的兩個經濟體。但中國的單位勞動力成本上升速度快於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前,中國和美國單位勞動力成本年均增速為1.5%、0.4%;危機後,中美這一指標則分別上升到1.7%、0.5%。值得註意的是,同期的全球平均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速,卻從危機前的1.5%下降到了-2.5%。比如全球制造業第三大國日本的單位勞動力成本一直在下降,第四大制造業國家德國在危機後也進入了單位勞動力成本的下降過程。

“危機後,高投資、高杠桿、低估環境成本的經濟增長模式降低效率的弊端暴露無疑,這種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報告對此提出,中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圖從供給端全面解決過往增長模式的弊端,初見成效,但也任重道遠。未來,環境和要素的成本被更多直至全額計入,勞動力供給短缺等原因還會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若效率提高不足以彌補這些成本的上升,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將會快速下滑。

《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是全球第一份覆蓋主要經濟體和主要細分行業的勞動力成本競爭力報告,全面評估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版圖中的實力崛起和變遷趨勢。推出該報告的第一財經研究院/智庫,是第一財經旗下的非營利獨立智庫研究機構,其宗旨為“致力改善經濟政策”。智庫以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基於事實和數據的獨立研究和分析,提供創新的可實施政策方案和建議,以提高中國經濟政策的質量和透明度,並推動有效而公平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05

習近平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在大連舉行會晤

5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在大連舉行會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參加有關活動。

5月的大連,青山縈翠,碧海流雲。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並為金正恩舉行歡迎晚宴,一同散步、出席午宴,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就中朝關系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全面深入交換意見。

習近平指出,委員長同誌在當前朝鮮半島局勢深刻複雜演變的關鍵時刻,時隔40多天再次專程來華同我舉行會晤,體現了委員長同誌和朝黨中央對中朝兩黨兩國關系的高度重視,對兩黨兩國戰略溝通的高度重視,我予以高度評價。我同委員長同誌首次會晤以來,中朝關系和朝鮮半島形勢均取得積極進展,我對此感到高興,願同委員長同誌再次舉行會晤,共同為推動中朝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實現朝鮮半島長治久安、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作出努力。

金正恩表示,今年3月以來,朝中友誼和朝鮮半島形勢都取得了富有意義的進展,這是我同總書記同誌歷史性會晤的積極成果。在當前地區形勢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再次來到中國同總書記見面並通報情況,希望同中方加強戰略溝通和合作,推動朝中友誼深入發展,促進地區和平穩定。

習近平強調,今年3月,我同委員長同誌在北京實現了歷史性首次會晤,進行了長時間深入交流,就發展新時代中朝關系達成了四方面原則共識。第一,中朝傳統友誼是雙方共同的寶貴財富,發展好中朝友好合作關系是雙方堅定不移的方針,也是唯一正確選擇。第二,中朝同為社會主義國家,雙邊關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要加強團結合作、交流互鑒。第三,兩黨高層交往對於引領雙邊關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雙方應保持經常往來,加強戰略溝通,增加理解互信,維護共同利益。第四,夯實民間友好基礎是推進中朝關系發展的重要途徑,應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兩國人民交流往來,為中朝關系發展營造良好民意基礎。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各項共識正在得到良好的貫徹落實。一個多月時間內,我同委員長同誌兩度會晤,保持著密切溝通。我願同委員長同誌一道,繼續指導雙方有關部門落實好我們達成的共識,推動中朝關系不斷向前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本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習近平還對朝鮮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中朝兩國公民傷亡後金正恩的高度重視和真誠態度表示誠摯謝意。

金正恩表示,朝中兩黨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同誌式的相互信任和情義,是朝中傳統友誼的親密紐帶和堅實根基。我同總書記同誌繼承這一良好傳統,舉行卓有成效的歷史性會晤,推動朝中關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活躍發展。相信時隔一個多月的再次會晤將加深彼此互信,推動朝中友好合作關系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取得更為密切的全面發展。

談到朝鮮半島形勢時,習近平指出,我同委員長同誌首次會晤時就此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重要共識。近段時間,委員長同誌在推動半島對話緩和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取得積極成果。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島對話緩和勢頭正不斷鞏固,朝著有利於推動政治解決的方向發展。中方支持朝方堅持半島無核化,支持朝美對話協商解決半島問題,願繼續同有關各方一道,為全面推進半島問題和平對話解決進程、實現地區長治久安發揮積極作用。

金正恩高度評價習近平總書記的遠見卓識,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為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的重要貢獻。他表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朝方始終如一的明確立場。只要有關方面消除對朝敵視政策和安全威脅,朝方沒有必要擁核,無核化是可以實現的。希望通過朝美對話建立互信,有關各方負責任地采取分階段、同步性的措施,全面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最終實現半島無核化和持久和平。

金正恩向習近平通報了近期朝鮮國內發展和黨的建設情況。

習近平指出,朝鮮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黨全國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戰略路線,宣布停止核試驗和洲際彈道導彈試射、廢棄北部核試驗場,體現了委員長同誌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視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意誌。我們對此表示贊賞,支持朝方戰略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支持朝鮮同誌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等參加有關活動。

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委員長、國際部部長李洙墉,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委員長、統一戰線部部長金英哲,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外務相李勇浩,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宣傳鼓動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等參加有關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90

照看家屬限制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其中的數據進一步證明,2010年以來,農民工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農民工趨向老齡化

農民工老齡化的趨勢具體表現在:

第一,平均年齡上升。2010年,農民工平均年齡是35.5歲;2014~2017年,農民工平均年齡分別上升到38.3歲、38.6歲、39歲與39.7歲。

第二,每年新增農民工中,50歲以上農民工的數量所占比例越來越大。2014年,當年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即通常所說的高齡農民工)的增加量(597萬)第一次超過了全部農民工的增加量(501萬)。到2017年,中國農民工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481萬人,同年,高齡農民工比上年增加了711萬人。

農民工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勞動,因而與高齡農民工相比,青年農民工在體力、反應靈敏度、動作準確度等方面具有優勢。正因如此,用工單位總是盡可能使用青年農民工。

近幾年之所以會新增這麽多高齡農民工,是因為用工單位已招不到青年農民工。就拿2017年來說,這一年,全國16~30歲的農民工減少414萬人,31~50歲的農民工僅增加184萬人,這意味著50歲以下農民工的數量是減少的。只是因為51~60歲的農民工增加了489萬人,60歲以上的農民工增加了222萬人,2017年全國農民工才增加了481萬人。

60歲以上農民工年老體衰,屬於農民工中的弱勢群體。如今,連他們都能找到工作,而且2017年其新增數量居然占到當年新增高齡農民工的近1/3。

這些數字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鄉村“勞動力蓄水池”已接近枯竭。

鄉村並非沒有勞動力

鄉村真的沒有更多可成為農民工的勞動力了嗎?讓我們來算一下。

2017年年末,中國鄉村就業人員數量為35178萬;從中直接減去28652萬農民工,剩下鄉村勞動力只有6526萬,似乎確實所剩不多。

但上述估算有一個致命錯誤在於,估算中的農民工是按戶籍口徑統計的,而鄉村從業人員是按照常住口徑統計的。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的數據,鄉村戶籍從業人員數量為55511萬,常住從業人員為47852萬,前者比後者要多7659萬。2006年,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是13181萬,2017年的外出農民工數量是17185萬。按比例推算,非農民工的鄉村勞動力數量,應該在前面提到的6500萬的基礎上,再增加1個億。

如此算來,鄉村還有超過1.6億的勞動力。扣除其中一部分因種種原因只能從事農業的勞動力(例如,通過生產特色農產品獲得了滿意收入),能夠成為農民工的鄉村勞動力至少在5000萬以上。

照看家屬耗費了大量勞動力

從家庭的角度來看,勞動力需要同時承擔兩種職能:一是通過工作獲得收入來養家;二是照看生活上無法自理或無法完全自理的家屬(如孩子、老人、病人、孕婦等)。

農民工包括本地農民工與外出農民工。本地農民工就在本鄉鎮工作,邊工作邊照看家屬沒有問題。外出農民工中,有一部分是全家進城的,還有一部分名義上在外縣甚至外省工作,實際上離家不遠、天天可以回家,他們同樣能夠一邊打工,一邊照看家屬。但絕大多數外出農民工“工作在城鎮、家屬留鄉村”,無法在掙錢養家的同時照看家屬。

外出農民工走了,他們留在鄉村的家屬誰來照看?現實中,絕大多數家屬是由其他鄉村勞動力——往往是外出農民工的配偶、父母或親戚來照看的。以兒童為例,根據全國婦聯2013年發布的報告,全國鄉村留守兒童數量為6102.55萬。其中,父母僅一方外出的占53.26%;父母都外出、與祖父母一起居住的占32.67%;父母都外出、與其他人一起居住的占10.7%;父母都外出、自己單獨居住的僅占所有留守兒童的3.37%,即205.66萬。不論該報告對留守兒童的定義是否恰當,有四五千萬鄉村勞動力在照顧這些兒童,應該是事實。

如何滿足外出農民工照看家屬的需要

本世紀初之前,由於鄉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城鎮用工極為挑剔。鄉村四五十歲的勞動力就是進城,也沒有多少人能找到工作。此時,把孩子留給“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的爺爺奶奶帶,爸爸媽媽進城打工,既是農民工家庭也是用工方的最佳選擇。

但隨著城鄉對農民工需求的擴大,爺爺奶奶們的就業已經容易多了。全部外出農民工中,40歲以上的人所占比例,2001年只有12.7%,到2004年上升到15.5%,2011年達18.2%,2014年達25.1%,2017年更達27.7%。城鎮用工方希望更多的鄉村勞動力能進城打工。與此同時,隨著農民工平均收入的增加和農民工對子女教育的日益重視,一部分農民工父母寧可放棄外出打工的較高收入,也要回家照看子女。面對以上變化,以往外出農民工掙錢養家與照看家屬相分離的舊格局,正遭遇越來越大的挑戰。

那麽應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呢?

如前所述,外出農民工中,有一部分人是舉家外出的,他們可以做到打工與照看家屬兩不誤。但中國城鄉生活開支差距巨大,僅日常消費支出,城鎮就是鄉村的3倍。因而全家進城只能是一部分收入較高農民工的選擇。據《經濟參考報》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農民工最高20%收入組的月均工資已經達到8823元”,相當於當年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的2.69倍。而舉家外出農民工在全部外出農民工中的比例,多年來也維持在略高於20%的水平上。這兩個比例大體相當,絕非全屬巧合。

以上分析表明,如果不解決外出農民工要掙錢就無法照看家屬的矛盾,相當一部分鄉村勞動力就只能為了照看家屬而滯留在鄉村,同時城鎮卻面臨用工荒;而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大幅提高外出農民工的工資,使他們能夠負擔全家進城團聚而增加的生活開支,從而把滯留鄉村照看家屬的鄉村勞動力資源釋放出來。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52

不買幾口鍋,都不算尊重勞動節

今天要給大家來一篇鍋的測評,希望可以滿足大家吃得好、吃的容易、又吃的便宜的美夢。

 

註:以下的鍋,都是蝸牛妹自掏腰包買的,木有收廣告費哈!

 



1

電壓力鍋



蝸牛妹收到的那口Tiffany Blue電飯鍋,就是這個品類的。這類鍋是電飯煲和高壓鍋的結合,比較適合我這種自己在家會餓死的人。

 

因為這類鍋是自動加壓的,所以煮東西會更快跟更爛。舉例說:在家太餓了,需要煮個薏米紅豆粥喝,傳統電飯鍋煮粥就要先把豆子泡半小時,才能煮的爛;用這個鍋的話,那直接把壓力和口感調到最大,把豆子放進去煮就可以了,非常節省時間。


除了粥,這鍋是啥都能煮。煮完之後,你可以等他自動放氣減壓,也可以手動減壓開吃。並且鍋蓋什麽都可以拆下來洗,還算是很方便。



我這個是老款了,新款我查了五一天貓的的價格是299人民幣,還不到一只TF口紅,科科。


而且,我還在NYT上搜到了個中國人在北美洲,就是搞出來一個類似的電壓力鍋

Instant Pot,然後在亞馬遜上成為了美國人民的爆款啊。


賣的最好的一款99刀,讓人不禁想象,如果中國這些廚房小家電可以進軍海外的話……

 

這類的鍋,功能全面紮實,唯一的bug是,有一次我燉了個蘑菇雞湯,然後洗完鍋去煮了個雜糧粥,結果吃到了混著雞湯味的雜糧粥。於是,只能買了下面這口鍋……

 




2

燉湯鍋



在廣東待久了,感覺沒有什麽事是不能用煲湯解決的。


並且同誌們,煲湯真的是最最簡單地廚房絕活啊,把所有的材料丟進鍋里,加水,然後蓋鍋蓋,幾小時後就能喝了;今天喝不完,明天還能打蛋下面,真的是一個吃的好、吃的飽、還吃的便宜的神奇菜肴!

 

好,下面說回燉湯的鍋。最最正宗肯定是用砂鍋,水開了之後文火慢熬。想了想,對餓不死就算贏的人,用火煲湯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幹脆就買了個瓷膽的鍋吧。天貓價699人民幣。

 

用瓷膽燉湯,時間大概2個半小時,比用電壓力鍋慢;但操作非常方便,燉出來的湯真的是相當濃郁,不用加水也不會溢湯,並且不存在串味的問題,下面送出未PS、加了很多枸杞的中年的買家秀,嗯。

 

這款鍋直接用鋼膽也是可以燉湯的,但有瓷膽誰會downgrade去鋼膽嘛,我就用鋼膽隔水燉過燕窩、甜品什麽,也很贊。

 

總之,一款非常適合愛喝湯星人的鍋。

 



3

養生壺



這個,簡直是,中年少女,必備!

 

給男生科普下,養生壺是一個功能非常全面的保養神器,可以煮茶,熱中藥、牛奶,煮粥,煮燕窩,煮甜品,甚至還能打火鍋等等。

 

這個品類呢,主要被兩個品牌壟斷,一個是高大上的北鼎,一個是經濟實用型的小熊。我們公司的小姑涼在辦公室放了個北鼎,我在家買了個小熊,所以可以給你們來一個比較全面的測評。

 

兩個品牌從功能和外形上講,我覺得差別並不是很大。但是使用起來,不得不說的是,北鼎在細節上做的比較好。


煮茶的時候,加茶葉和換茶葉的時候,北鼎是直接提著就能換的,不會臟手,比較方便。養生壺的整體質感(特別是玻璃)比小熊好。

 

小熊裝茶葉的地方是直接卡著蓋子的,每次煮完茶葉去清潔的時候,那叫一個燙手。以及總是很擔心哪天用力用大了,把這玩意壓扁了,套不上去了咋辦。

 

除了這點吐槽外,其他我都沒有意見。燕窩是隔水燉的,跟美的煮出來的口感我感覺都差不多,操作上小熊更方便一些。

 

然後粥也用小熊煮過幾次,客觀說沒有壓力鍋煮的爛和香,但是尚可以接受,比電飯鍋好倒出來吃,適合早上著急趕時間上班的時候。

 

最後,完全淘汰掉家里的燒水壺啊,養生壺燒完水是自動保溫的,這個在冬天是巨大的加分項,隨時都能倒熱水出來喝,省了熱水壺。


之前有公號測評過幾款養生壺,他們大概的意思是,北鼎外包裝最好看,煮粥不會溢出來,其他燒出來的東西味道都差不多湊合,從食物的口感上沒啥太大分別。

 

最後看價格呢,一個北鼎(1398人民幣)大概可以買四個小熊(289人民幣),功能差不多,完全是豐儉由人的選擇。唯一的提示是,如果可以盡量選容量稍微大一點的壺,不然壺太小,倒完一杯看著壺里剩的水,就像看著手機電量不足50%的感覺一樣,木有安全感。


 

總結


對於著急吃飯,喜歡喝粥的,我覺得家里可以備一個電壓力鍋。

 

對於喜歡煲湯喝的,一定一定要買一個瓷膽的煲湯鍋,這樣不會串味,而且越煮越香。

 

喜歡喝茶,煮甜品燕窩的,最簡單方便的懶人選擇就是養生壺啦。北鼎和小熊都很優秀,選哪款就豐儉由人好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60

經濟可行性尚缺,亞行專家認為機器人替代勞動力的可能性並不高

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崛起,會導致大規模的勞動力被替代,造成大規模失業。但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表明,有充足的理由對亞洲創造就業的前景保持樂觀。

5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安泰•問政——技術革命將如何影響就業的論壇上,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與區域合作局副局長莊巨忠指出,不同方法估算機器人替代勞動力的可能性結果會有很大不同,如果用更加充分的數據資料去研究,其實機器人替代勞動力的可能性並不是很高。

莊巨忠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分析道,新技術的發展,開始的時候成本比較高,盡管在技術上可行的機器可以替代勞動力,但是經濟上不一定可行。

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發布的《未來就業報告》預測,未來5年,由於全球勞動力市場出現顛覆性變革,如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全球15個主要國家將有超過710萬個就業崗位因為裁員、自動化發展和中介環節減少而消失,受新增200萬個就業機會的抵消,實際上將有510萬個就業崗位凈減少。

莊巨忠則對亞洲創造就業的前景保持樂觀,並分析了幾個方面的原因。

“新技術通常只替代一個職業的部分工作, 而非全部。”莊巨忠指出,每一個職業可以區分為重複勞動和不重複勞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根據現在的研究,重複的體力勞動被機器替代的可能性最高達到70%~80%,重複的腦力勞動被替代的可能性也達到60%~70%。但非重複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被機器替代的可能性都比較低,其中,非重複的體力勞動為20%~30%,而非重複的腦力動力則在20%以下。

“同時,技術可行性並不能保證經濟可行性。”莊巨忠對第一財經記者談道,技術可行性不考慮成本和收益,但經濟可行性就是如何保證在經濟上是最有效的。“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工資水平低,盡管技術上可行,但實際上不一定會去替代。比如他們用機器人成本非常高,而他們的勞動力成本很便宜,如果兩者的產出是一樣的,那麽他們還是會選擇用勞動力。發達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當然發達國家的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可行性差距相對小一些,因為他們工資高。”

“再則,收入和需求的增長會創造就業,新技術也會創造新職業和新行業。”莊巨忠舉例道,2005年到2015年期間,亞洲12個國家因收入和需求增長所創造的就業總量超過了技術進步所替代的勞動力總量。技術進步使得總的就業減少了66%,這10年時間,相當於每年1億的勞動力被減少了,但由於收入和需求的增長,每年增加的就業相當於1.30億的人口,抵消之後,亞洲這12個國家每年增加3000萬的就業。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黃少卿也認為,沒必要過多考慮技術進步一定會對就業帶來持續的影響,技術進步並不是脫離人類的需求而獨立發展的。“比如,自動化導致某個產業的數量急劇上升,結果是價格降的很厲害,但需求並沒有大的增加。這樣的話,行業的自動化水平進一步上升的經濟可行性就變得不高,它一定會在某一個時間點或水平線上停下來。”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陳憲則提出,技術進步會增加人的閑暇時間和消費需求,這就會催生很多新的行業和就業。“比如,現在在健身、美容、旅遊、學習、培訓等領域,上海不斷地開出很多新店。”

同時,莊巨忠也表示,新技術會給部分勞動力帶來不利影響, 特別是那些從事重複性體力勞動的職業,這需要政府在教育和技術培訓、勞動力市場制度、社會保險制度以及稅收制度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前三個方面都需要錢,需要政府去支付,所以稅收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就顯得非常重要。”

“技術進步對收入差距的影響非常大,過去這樣,將來也會這樣。工資大家都增加了,但高技術工人的收入增長會快於低技術工人。因此一方面需要通過稅收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也能縮小收入差距。”莊巨忠對記者表示,目前,亞洲國家平均來說,政府稅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不是很高,特別是個人所得稅占GDP的比例不高,這一比例在中國為1.5%不到,印尼是1%,孟加拉是1%不到,越南是0.5%,而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的發達國家,在一占比在8.5%到9%之間,日本也有6%。

莊巨忠還提出,政府在支持新技術發展方面,要加強對電信、通信基礎設施的投資,要反對新技術企業的壟斷,還有有消費者隱私的保護和數據的保護。

黃少卿也表示,技術的發展需要有制度基礎,比如在大數據時代,如果沒有產權的保護,沒有對隱私權的保護,對個人尊嚴的保護,沒有市場機制在起作用,要想在這個社會當中拿到準確數據並且來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和運用,恐怕很難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79

不買幾口鍋,都不算尊重勞動節

今天要給大家來一篇鍋的測評,希望可以滿足大家吃得好、吃的容易、又吃的便宜的美夢。

 

註:以下的鍋,都是蝸牛妹自掏腰包買的,木有收廣告費哈!

 



1

電壓力鍋



蝸牛妹收到的那口Tiffany Blue電飯鍋,就是這個品類的。這類鍋是電飯煲和高壓鍋的結合,比較適合我這種自己在家會餓死的人。

 

因為這類鍋是自動加壓的,所以煮東西會更快跟更爛。舉例說:在家太餓了,需要煮個薏米紅豆粥喝,傳統電飯鍋煮粥就要先把豆子泡半小時,才能煮的爛;用這個鍋的話,那直接把壓力和口感調到最大,把豆子放進去煮就可以了,非常節省時間。


除了粥,這鍋是啥都能煮。煮完之後,你可以等他自動放氣減壓,也可以手動減壓開吃。並且鍋蓋什麽都可以拆下來洗,還算是很方便。



我這個是老款了,新款我查了五一天貓的的價格是299人民幣,還不到一只TF口紅,科科。


而且,我還在NYT上搜到了個中國人在北美洲,就是搞出來一個類似的電壓力鍋

Instant Pot,然後在亞馬遜上成為了美國人民的爆款啊。


賣的最好的一款99刀,讓人不禁想象,如果中國這些廚房小家電可以進軍海外的話……

 

這類的鍋,功能全面紮實,唯一的bug是,有一次我燉了個蘑菇雞湯,然後洗完鍋去煮了個雜糧粥,結果吃到了混著雞湯味的雜糧粥。於是,只能買了下面這口鍋……

 




2

燉湯鍋



在廣東待久了,感覺沒有什麽事是不能用煲湯解決的。


並且同誌們,煲湯真的是最最簡單地廚房絕活啊,把所有的材料丟進鍋里,加水,然後蓋鍋蓋,幾小時後就能喝了;今天喝不完,明天還能打蛋下面,真的是一個吃的好、吃的飽、還吃的便宜的神奇菜肴!

 

好,下面說回燉湯的鍋。最最正宗肯定是用砂鍋,水開了之後文火慢熬。想了想,對餓不死就算贏的人,用火煲湯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幹脆就買了個瓷膽的鍋吧。天貓價699人民幣。

 

用瓷膽燉湯,時間大概2個半小時,比用電壓力鍋慢;但操作非常方便,燉出來的湯真的是相當濃郁,不用加水也不會溢湯,並且不存在串味的問題,下面送出未PS、加了很多枸杞的中年的買家秀,嗯。

 

這款鍋直接用鋼膽也是可以燉湯的,但有瓷膽誰會downgrade去鋼膽嘛,我就用鋼膽隔水燉過燕窩、甜品什麽,也很贊。

 

總之,一款非常適合愛喝湯星人的鍋。

 



3

養生壺



這個,簡直是,中年少女,必備!

 

給男生科普下,養生壺是一個功能非常全面的保養神器,可以煮茶,熱中藥、牛奶,煮粥,煮燕窩,煮甜品,甚至還能打火鍋等等。

 

這個品類呢,主要被兩個品牌壟斷,一個是高大上的北鼎,一個是經濟實用型的小熊。我們公司的小姑涼在辦公室放了個北鼎,我在家買了個小熊,所以可以給你們來一個比較全面的測評。

 

兩個品牌從功能和外形上講,我覺得差別並不是很大。但是使用起來,不得不說的是,北鼎在細節上做的比較好。


煮茶的時候,加茶葉和換茶葉的時候,北鼎是直接提著就能換的,不會臟手,比較方便。養生壺的整體質感(特別是玻璃)比小熊好。

 

小熊裝茶葉的地方是直接卡著蓋子的,每次煮完茶葉去清潔的時候,那叫一個燙手。以及總是很擔心哪天用力用大了,把這玩意壓扁了,套不上去了咋辦。

 

除了這點吐槽外,其他我都沒有意見。燕窩是隔水燉的,跟美的煮出來的口感我感覺都差不多,操作上小熊更方便一些。

 

然後粥也用小熊煮過幾次,客觀說沒有壓力鍋煮的爛和香,但是尚可以接受,比電飯鍋好倒出來吃,適合早上著急趕時間上班的時候。

 

最後,完全淘汰掉家里的燒水壺啊,養生壺燒完水是自動保溫的,這個在冬天是巨大的加分項,隨時都能倒熱水出來喝,省了熱水壺。


之前有公號測評過幾款養生壺,他們大概的意思是,北鼎外包裝最好看,煮粥不會溢出來,其他燒出來的東西味道都差不多湊合,從食物的口感上沒啥太大分別。

 

最後看價格呢,一個北鼎(1398人民幣)大概可以買四個小熊(289人民幣),功能差不多,完全是豐儉由人的選擇。唯一的提示是,如果可以盡量選容量稍微大一點的壺,不然壺太小,倒完一杯看著壺里剩的水,就像看著手機電量不足50%的感覺一樣,木有安全感。


 

總結


對於著急吃飯,喜歡喝粥的,我覺得家里可以備一個電壓力鍋。

 

對於喜歡煲湯喝的,一定一定要買一個瓷膽的煲湯鍋,這樣不會串味,而且越煮越香。

 

喜歡喝茶,煮甜品燕窩的,最簡單方便的懶人選擇就是養生壺啦。北鼎和小熊都很優秀,選哪款就豐儉由人好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005

风投出没游戏外包:“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适合中国”

1 : GS(14)@2010-12-11 17:18:19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3/yMMDAwMDIxMDQyMA.html
南京城南的明城墙下,民国时代的一座兵工厂已经逐渐看不出往昔的模样,由其中一个车间改造而成的LOFT风格的办公楼里,南京原力动画的CEO赵锐看上去心情不错。

12 月9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陪同来自微软、EA(艺电)、华纳兄弟等国外游戏厂商的大客户参观。喜欢玩游戏的人可能都知道,游戏中有大量的三维动画。就像美国公司苹果iPhone、iPad等是在中国生产一样,目前很多国外游戏中精美的三维动画,也在加速实现“中国制造”。

赵锐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这些挑剔的国外“大客户”推销着自己的公司——“我们有着国内最大的游戏动画制作团队”、“我们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而当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将他们的动画制作外包给原力动画这样的中国公司时,一个新兴的“创意”产业已在悄然茁壮,并成为风险投资商们争相抢食的香饽饽。

中国式“创意”产业

不久前,原力动画获得了数千万元的风投,赵锐对记者说,这让这家500人规模的动画企业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大规模扩张,“建一个大型3D游戏动画人才培训中心、两到三年内员工数量扩充一倍,并聘请一些国外的设计制作人员到公司指导”。

赵锐说,回想自己11年的创业历程,其经历可谓是中国动漫创业人遭遇的缩影。在创业早期,大部分中国原创动漫企业很难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经常是:耗资巨大的一部原创动画片,很可能以很低的价格送到电视台去播出,而衍生产业在盗版横行的情况下,也经营惨淡(详见本报2010年5月5日报道《中国动漫为什么出不了功夫熊猫》)。

在公司创业最艰难的时期,曾经只剩下包括赵锐在内的两个人。

“做游戏动漫外包的公司比做原创动画的公司活得要好一点。”赵锐表示,和做原创动漫相比,游戏外包产业目前发展相对良性,“这不是一个烧钱的行业。”

在经历了数年的“市场教育”后,英文流利的赵锐拧着公文包到美国去一家一家敲开国外大公司的大门,向他们推销自己在外包上的实力,依靠着这样简单的方式进入欧美市场。

随着游戏外包在欧美的逐渐兴起,原力动画等中国接包公司获得了来自微软、EA这样的大型游戏厂商的订单,这让它们开始走上一条现金流充裕的发展之路。

2006年,原力动画成为EA的核心承包商,2010年5月成为微软的主承包商。回想起这段历程,赵锐表示充满了不易。

“像微软这样的企业内部有一套严格的认证体系,在认证外包企业的时候,需要详细考察企业的制作水平、保密措施、团队管理等各方面的情况。”赵锐说。

记者在原力公司现场看到,在巨大的LOFT办公室里,数百名中国设计师根据国外游戏客户发来的游戏设计要求协助其制作三维动画、游戏美工、游戏测试。许多知名的游戏背后都有着中国设计团队的辛勤汗水,但是根据严格的保密协议,中方团队不能透露这些游戏的更具体情况。

风投出动

原力动画只是长三角蓬勃发展的游戏外包产业的一个缩影。目前,仅上海地区就聚集了维塔士、灵禅、皿鎏等一批规模较大的游戏外包公司。此外,在中国的南京、北京、成都等地,游戏外包产业发展速度也很快。

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商务总监施益华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游戏外包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趋势是网易、盛大这样的国内大型游戏公司会将自己的产品发包出去,使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快速变大。

按照施益华的估计,尽管目前从其了解到的外包厂商反馈来看,国内游戏厂商给的利润空间较低,但在规模上,国外游戏发包数量和国内游戏的发包额已经是各占一半的格局。

产业规模的放大和有利可图,已经让嗅觉敏感的风投闻风而动。施益华告诉记者,仅今年上海不少游戏外包企业都获得风投的进入,包括联想投资、红杉资本、华登国际这样的知名创投企业纷纷进入,并促进这一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随着各地政府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级压力,多个地方陆续出台了对这一行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例如上海对游戏外包企业有新晋人才加盟进行按人补贴,而在苏南各大科技园也对此类企业进驻实行优惠的入园补贴。这一行业的产品出口还可以享受商务部门较优惠的补贴、退税政策。

对这一行业进行过深入考察的华登国际的董事总经理李文飚告诉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游戏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向精品化的方向发展,美术外包曾被认为是游戏外包中附加值较低的一个环节,不过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情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由此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随着XBOX、iPad、Android手机这样新的设备陆续研发出来,现在的游戏设备已经能跑分辨率很高的游戏,对游戏美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李文飚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游戏已经越来越需要高精度美术、动漫的配合,因此中国成了最适合发展游戏美术的国家。

“这个行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适合中国。”李文飚表示。目前,一些游戏厂商开始将游戏中的过场动画整体外包到中国。

当然,这对接包厂商的要求变得更高。“现在我们需要承担游戏中较核心的动画风格的设计。”赵锐指出,过去由于文化差异较大,以及中国制作水平有限,中国接包方很少获得这样的机会,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施益华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几年国内游戏开发水平发展很快,今年国内几家大型外包厂商开始承接整体游戏整体开发的订单。

在中国团队外包开发的同时,海外发包方通常会派员工过来辅助设计,并通过越洋电话会议同步监控游戏的开发。“游戏中的中外文化差异因素正在减小。”赵锐表示。

尚处粗放阶段

然而正如所有外包行业都面临的同样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这一行业,游戏外包行业的竞争正在变得日趋激烈。

施益华表示,这一行业的利润这两年来一直在降低,一些小的公司已经很难生存下去,大型游戏厂商则以优惠的薪酬从一些小型外包厂商挖人,有时甚至是整个团队地挖角。

随着大量风投资金的进入,这一行业正开始走向规模化的道路。同时,由于该行业对实际操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国内美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办法直接满足企业的要求。

以南京原力、上海维塔士为代表的外包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企业先后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学校。与此同时,包括EA、法国育碧、日本 KONAMI和东星在内的国外大型游戏公司开始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些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游戏创作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游戏制作产业的发展。例如上海皿鎏最初创立时的30到40名员工,大部分骨干来自KONAMI上海公司,其创始人苏方本身也出自这家日本公司。

“目前中国的游戏外包行业仍然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李文飚表示,这和中国IT行业其它门类的外包产业面临着很相似的情况。

“我认为这个行业还没到肉搏战的时候,行业的快速发展决定还有几年的发展机遇。”赵锐也表示。

“这和IT外包行业很像,很快会经历从零散到规模化的发展。”李文飚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21

雙非截龍 未來少33萬勞動人口

1 : GS(14)@2012-08-01 10:29: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1/News/ec_gna1.htm

刊物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6052012XXXXB0100.pdf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5052012XXXXB0100.pdf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雙非即使明年截龍,事實上仍觸發漣漪效應,短期出現學額不足,長遠會令勞動人口減少達6%,令兩者問題惡化,認為港府應制訂長遠人口政策,處理剩餘雙非兒童和截龍後的問題,包括研究增加學額,加強教育、技術培訓 ,增加人均生產力等。
周永新促重設人口政策委會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質疑,自回歸以來,本港缺乏人口政策,惟事實上要處理福利、房屋等問題,均源自強而有力的人口政策,認為政府有必要設立由政務司長統籌的人口政策委員會,跨決策局研究,而非各自為政,認為此舉甚至比設立扶貧委員會更重要。
2 : drbull(3010)@2012-08-01 13:03:59

題外話:睇標題時,睇錯左做雙截龍...
3 : terryyim(13133)@2012-08-01 15:23:06

之前都有講過下
依個好全面
按照佢既assumption,可以睇到人口老化情況嚴重
dependency ratio上升速度很快
適合工作年齡人口比例上不斷下跌
長遠而言,我對香港經濟的看法是悲觀的,最大可能是半生不死,增長停滯不前
4 : GS(14)@2012-08-01 18:32:37

如果唔畀雙非來衰過畀囉
5 : terryyim(13133)@2012-08-02 15:50:53

4樓提及
如果唔畀雙非來衰過畀囉


問題係雙非黎左唔一定係香港發展
住係內地,學係香港,好大機會都係返內地發展
6 : hh0610(1603)@2012-08-03 10:49:12

5樓提及
4樓提及
如果唔畀雙非來衰過畀囉

問題係雙非黎左唔一定係香港發展
住係內地,學係香港,好大機會都係返內地發展


引入外地人口補血, 跟本係唯一之路.

其實, 收20萬一個, 解決所有問題. 俾得20皮, 都係有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35

2018年 勞動人口料見頂

1 : GS(14)@2013-07-06 14:55: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5/news/ec_gma2.htm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昨日主持經濟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他會後表示聽取了航運、專業服務等4個小組匯報進展,直言本港勞動人口未來數年都會增加,但到5年後、2018年便會「到頂」,然後長期下跌,政府需要研究、考慮如何應對勞動人口下跌的問題。

勞動力跌勢制約經濟發展

梁振英表示,人力資源問題需要及早處理,否則有關問題會制約本港經濟發展,他說經發會對現時有何解決方向及辦法未有具體結論。他透露,下次會議會討論土地、樓房問題,直言土地短缺不單是影響樓價高,而是「有或無」的問題,並舉例指出,若土地不足造成國際學校學額短缺,會影響外地人才舉家來港發展的意欲,影響香港經濟發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表示,經發會轄下4個小組的工作都需要在基礎建設等方面配合,政府會考慮在政策範疇上如何做好。

除旅遊、航運等發展外,專業服務業工作小組召集人劉炳章會後表示,會研究如何在專業範疇內協助會計、法律等專業,可在內地更便利發展,以及在內地做好品牌宣傳等。
2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6 15:44:21

而家已經見勞動力下降

以往招聘會指名唔請暑期工,呢排見到"歡迎暑假工"
3 : hh0610(1603)@2013-07-07 11:55:00

冇人口輸入, 咪老化囉.
4 : provleng(11142)@2013-07-07 13:47:38

真係,現在暑期工都好少,D家長寧願要小朋友返學校補課,又話要學十八般武藝,屋企有$$咗,又係真的.
5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7 13:55:25

仲輸入?福利開支,房屋頂得住?

應該反思下出生率下降同遲婚好過啦
6 : hh0610(1603)@2013-07-07 14:32:55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7 : provleng(11142)@2013-07-07 14:36:53

5樓提及
仲輸入?福利開支,房屋頂得住?

應該反思下出生率下降同遲婚好過啦

生育率偏低,是所有發達國家的現象,係好難攪的.
8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7 15:36:52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9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7 15:37:43

7樓提及
5樓提及
仲輸入?福利開支,房屋頂得住?

應該反思下出生率下降同遲婚好過啦

生育率偏低,是所有發達國家的現象,係好難攪的.


典型例子:日本
10 : hh0610(1603)@2013-07-07 16:22:55

8樓提及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人地黎生仔果D大把有钱过你。再讲,年青力壮,贫穷并不是问题。

一大9你就转移视线。点样可以解决人口老化呀?
11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7 17:41:47

10樓提及
8樓提及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人地黎生仔果D大把有钱过你。再讲,年青力壮,贫穷并不是问题。

一大9你就转移视线。点样可以解决人口老化呀?


雙非兒?他們來港生子,但係住在大陸,淨係個仔黎香港讀書,消耗香港政府資源,佢地有錢又同香港有何關係?
12 : hh0610(1603)@2013-07-07 17:59:23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8樓提及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人地黎生仔果D大把有钱过你。再讲,年青力壮,贫穷并不是问题。

一大9你就转移视线。点样可以解决人口老化呀?


雙非兒?他們來港生子,但係住在大陸,淨係個仔黎香港讀書,消耗香港政府資源,佢地有錢又同香港有何關係?


如果讀書是消耗資源, 香港政府養大你咪蝕撚哂卓?
教育對社會只有正回報.

反正有冇錢黎香港, 你都唔膠興. 問你有何良策? 冇!
13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7 18:24:14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8樓提及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人地黎生仔果D大把有钱过你。再讲,年青力壮,贫穷并不是问题。

一大9你就转移视线。点样可以解决人口老化呀?


雙非兒?他們來港生子,但係住在大陸,淨係個仔黎香港讀書,消耗香港政府資源,佢地有錢又同香港有何關係?


如果讀書是消耗資源, 香港政府養大你咪蝕撚哂卓?
教育對社會只有正回報.

反正有冇錢黎香港, 你都唔膠興. 問你有何良策? 冇!


讀書如果留在港才有回報
他們拿著數來港接受免費教育,家庭又不在港,無消費無投資
政府支付他們的教育費用,要待9年或更長時間才"可能"對社會有回報

香港政府養大你,不過你數學唔及格喎smiley
14 : hh0610(1603)@2013-07-07 21:00:09

你點知佢地長大唔會留在香港?

人地父母過黎香港你話蝗蟲喎. 係你拒絕喎. 人地父母冇拎福利, 連搭個車過黎, 你都屌9人喎.

難道你贊成佢地成家搬過黎?
15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7 22:19:03

14樓提及
你點知佢地長大唔會留在香港?

人地父母過黎香港你話蝗蟲喎. 係你拒絕喎. 人地父母冇拎福利, 連搭個車過黎, 你都屌9人喎.

難道你贊成佢地成家搬過黎?


如果佢地有錢,舉家投資移民,唔介意

但如果窮,來到香港拿綜援,就不歡迎了
16 : hh0610(1603)@2013-07-07 23:18:32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17 : MensaFund(9108)@2013-07-07 23:21:13

3樓提及
冇人口輸入, 咪老化囉.


出生率低也是原因 smiley
18 : MensaFund(9108)@2013-07-07 23:22:35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可否詳細啲具體啲講下點輸入 smiley
19 : MensaFund(9108)@2013-07-07 23:23:30

5樓提及
仲輸入?福利開支,房屋頂得住

應該反思下出生率下降同遲婚好過啦


真係難頂的...

宜家北區學位都唔夠..
要想辦法解決
20 : MensaFund(9108)@2013-07-07 23:24:57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8樓提及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人地黎生仔果D大把有钱过你。再讲,年青力壮,贫穷并不是问题。

一大9你就转移视线。点样可以解决人口老化呀?


雙非兒?他們來港生子,但係住在大陸,淨係個仔黎香港讀書,消耗香港政府資源,佢地有錢又同香港有何關係?


如果讀書是消耗資源, 香港政府養大你咪蝕撚哂卓?
教育對社會只有正回報.

反正有冇錢黎香港, 你都唔膠興. 問你有何良策? 冇!


讀書如果留在港才有回報
他們拿著數來港接受免費教育,家庭又不在港,無消費無投資
政府支付他們的教育費用,要待9年或更長時間才"可能"對社會有回報

香港政府養大你,不過你數學唔及格喎smiley


你確定佢係香港政府養大?smiley
21 : GS(14)@2013-07-07 23:25:05

北區學位開post啦
22 : MensaFund(9108)@2013-07-07 23:27:57

14樓提及
你點知佢地長大唔會留在香港?

人地父母過黎香港你話蝗蟲喎. 係你拒絕喎. 人地父母冇拎福利, 連搭個車過黎, 你都屌9人喎.

難道你贊成佢地成家搬過黎?




http://www.pentoy.hk/%E6%99%82%E ... %E5%97%8E%EF%BC%9F/

近期有香港報紙報道,入境事務處收到多宗雙非家長的查詢,表示想要取消子女的永久居民身分,以便可以獲得內地戶口,留在內地讀書。也有持單程證來港的人士,覺得在港生活壓力巨大,想要放棄永久居民身分,回去內地──有類似想法的人愈來愈多。出於各自不同的理由,他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我不想做香港人了,可以嗎?」

有些想調番轉 smiley
23 : hh0610(1603)@2013-07-07 23:28:17

我认为把生小孩加到三十万,就差不多了。

保证了小孩家里有钱
24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8 00:00:31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25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8 00:01:23

20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8樓提及
6樓提及
你不如講下除左人口輸入, 點解決老化?

全世界都係輸入人口黎解決人口老化.


如果係輸入大陸人口,點解決俾綜援公屋班新移民呢?


人地黎生仔果D大把有钱过你。再讲,年青力壮,贫穷并不是问题。

一大9你就转移视线。点样可以解决人口老化呀?


雙非兒?他們來港生子,但係住在大陸,淨係個仔黎香港讀書,消耗香港政府資源,佢地有錢又同香港有何關係?


如果讀書是消耗資源, 香港政府養大你咪蝕撚哂卓?
教育對社會只有正回報.

反正有冇錢黎香港, 你都唔膠興. 問你有何良策? 冇!


讀書如果留在港才有回報
他們拿著數來港接受免費教育,家庭又不在港,無消費無投資
政府支付他們的教育費用,要待9年或更長時間才"可能"對社會有回報

香港政府養大你,不過你數學唔及格喎smiley


你確定佢係香港政府養大?smiley


佢聲稱係
26 : hh0610(1603)@2013-07-08 00:06:17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27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8 00:10:14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28 : hh0610(1603)@2013-07-08 00:16:02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29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8 16:48:47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30 : MensaFund(9108)@2013-07-08 19:43:34

29樓提及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同意.

點解班內地媽媽 到政府醫院 gate crashing 生仔, 到私家醫院生仔?

>都係想幫小朋友拎HKID.
緊住, 貢獻香港? 你就想 smiley


先打80大板就有~
攪到本地媽媽冇床位;
北區唔夠學位;
...
..
31 : 八旗子弟(15368)@2013-07-08 21:05:00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32 : MensaFund(9108)@2013-07-08 21:27:25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有一期香港有移民潮添呀
33 : hh0610(1603)@2013-07-08 21:57:21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你又假设别人不留港了
34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8 22:42:50

33樓提及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你又假设别人不留港了


係你假設佢留港喎
35 : 自動波人(1313)@2013-07-08 22:44:00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咁同大陸人來港生仔有甚麼關係?

HH,快D話佢打稻草人啦!smiley
36 : GS(14)@2013-07-08 23:56:57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有一期香港有移民潮添呀


都是那10年,但是後來都大部分回流
37 : MensaFund(9108)@2013-07-09 00:12:04

36樓提及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有一期香港有移民潮添呀


都是那10年,但是後來都大部分回流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38 : GS(14)@2013-07-09 00:12:22

37樓提及
36樓提及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有一期香港有移民潮添呀


都是那10年,但是後來都大部分回流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好難
39 : MensaFund(9108)@2013-07-09 00:13:48

35樓提及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咁同大陸人來港生仔有甚麼關係?

HH,快D話佢打稻草人啦!smiley



smileysmiley
40 : hh0610(1603)@2013-07-09 00:14:04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你又假设别人不留港了


係你假設佢留港喎


有香港身份证,冇大陆户口,在港读书,长大留港的机会大增。

我认识好几个都想在港买楼,举家搬过来
41 : MensaFund(9108)@2013-07-09 00:18:01

40樓提及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你又假设别人不留港了


係你假設佢留港喎


有香港身份证,冇大陆户口,在港读书,长大留港的机会大增。

我认识好几个都想在港买楼,举家搬过来


有冇咁多有錢戶?  你幾個朋友都在香港生左細路?

咁多雙非父母係富貴人家, 想來香港買樓, 好野, 繼續推高樓價, GOGOGO~smiley
42 : hh0610(1603)@2013-07-09 00:21:12

38樓提及
37樓提及
36樓提及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有一期香港有移民潮添呀


都是那10年,但是後來都大部分回流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好難


最主要是冇大陆户口,如何在大陆读书参加高考? 一个自小在港读书生活的小孩,长大后是地道的香港人,留港机会极高。
43 : hh0610(1603)@2013-07-09 00:26:12

41樓提及
40樓提及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24樓提及
16樓提及
你上次唔系甘讲,话人地蝗虫。

父母住唔住香港你都不高兴,你讲燃嗮了


係你蠢O者,諗住來得港生仔就唔窮

係,無錯,可能唔窮,但唔係投資於香港,仲拿取香港福利呢,所以咪叫"蝗虫"囉,阿"腥港人"smiley


又要笑9你. 人地父母如何拿香港福利?

咁冇耳性? 上次笑9過你啦.


佢小孩來港讀書係咪拿福利?
你咪黎同我黎果套"合法生仔"


教育對社會是正回報. 否則的話, 你應該做一個文盲, 慳番香港政府D米飯.


投資9年,未計大學資助,如果他們留港就是正回報
父母又無在港交稅,如果唔留港,就係消耗香港資源


你又假设别人不留港了


係你假設佢留港喎


有香港身份证,冇大陆户口,在港读书,长大留港的机会大增。

我认识好几个都想在港买楼,举家搬过来


有冇咁多有錢戶?  你幾個朋友都在香港生左細路?

咁多雙非父母係富貴人家, 想來香港買樓, 好野, 繼續推高樓價, GOGOGO~smiley


是你小看他们。

冇钱就话他们拎福利,有钱又话抢贵D野。讲白一点就是没有理据的歧视而已。莫须有。
44 : rounder(27036)@2013-07-09 13:36:44

1樓提及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05/news/ec_gma2.htm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昨日主持經濟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他會後表示聽取了航運、專業服務等4個小組匯報進展,直言本港勞動人口未來數年都會增加,但到5年後、2018年便會「到頂」,然後長期下跌,政府需要研究、考慮如何應對勞動人口下跌的問題。

勞動力跌勢制約經濟發展

梁振英表示,人力資源問題需要及早處理,否則有關問題會制約本港經濟發展,他說經發會對現時有何解決方向及辦法未有具體結論。他透露,下次會議會討論土地、樓房問題,直言土地短缺不單是影響樓價高,而是「有或無」的問題,並舉例指出,若土地不足造成國際學校學額短缺,會影響外地人才舉家來港發展的意欲,影響香港經濟發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表示,經發會轄下4個小組的工作都需要在基礎建設等方面配合,政府會考慮在政策範疇上如何做好。

除旅遊、航運等發展外,專業服務業工作小組召集人劉炳章會後表示,會研究如何在專業範疇內協助會計、法律等專業,可在內地更便利發展,以及在內地做好品牌宣傳等。


agree
45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4:28:49

42樓提及
38樓提及
37樓提及
36樓提及
32樓提及
31樓提及
近二十年大把香港人去美加生仔,岸99


有一期香港有移民潮添呀


都是那10年,但是後來都大部分回流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好難


最主要是冇大陆户口,如何在大陆读书参加高考? 一个自小在港读书生活的小孩,长大后是地道的香港人,留港机会极高。


如果雙非父母在大陸生, 他們的小孩在大陸唔可以參加高考?

攪清楚先後次序.



我相信大部分來得香港生既雙非父母, 都係覺得香港醫療好, 同想佢地的小孩在港讀書;
衝閘那些更加不用講
46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4:33:56

最令人不滿既係 政府冇相關政策/措施配合, 尤其在醫療和教育方面; 攪到好多問題出現, 如香港大肚婆搵唔倒政府床位, 北區小學學位不足等, 攪到怨聲載道, 加劇中港矛盾.
47 : hh0610(1603)@2013-07-13 16:01:18

45樓提及


如果雙非父母在大陸生, 他們的小孩在大陸唔可以參加高考?

攪清楚先後次序.
我相信大部分來得香港生既雙非父母, 都係覺得香港醫療好, 同想佢地的小孩在港讀書;
衝閘那些更加不用講


咁同你講長大後會大量回流有何關係?
48 : hh0610(1603)@2013-07-13 16:04:53

46樓提及
最令人不滿既係 政府冇相關政策/措施配合, 尤其在醫療和教育方面; 攪到好多問題出現, 如香港大肚婆搵唔倒政府床位, 北區小學學位不足等, 攪到怨聲載道, 加劇中港矛盾.


我6-7年前已經看出來. 上下午班變全日, 殺校, 小班, 港人小孩回流潮...

結果而家一齊爆發.
49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6:08:45

47樓提及
45樓提及


如果雙非父母在大陸生, 他們的小孩在大陸唔可以參加高考?

攪清楚先後次序.
我相信大部分來得香港生既雙非父母, 都係覺得香港醫療好, 同想佢地的小孩在港讀書;
衝閘那些更加不用講


咁同你講長大後會大量回流有何關係?



第一: 你冇回應我問你的問題;

第二: 我幾時講過 佢地長大後會大量回流?

smiley
50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6:10:05

48樓提及
46樓提及
最令人不滿既係 政府冇相關政策/措施配合, 尤其在醫療和教育方面; 攪到好多問題出現, 如香港大肚婆搵唔倒政府床位, 北區小學學位不足等, 攪到怨聲載道, 加劇中港矛盾.


我6-7年前已經看出來. 上下午班變全日, 殺校, 小班, 港人小孩回流潮...

結果而家一齊爆發.



那這方面 6-7 年後 會怎樣
51 : hh0610(1603)@2013-07-13 16:12:55

37樓提及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難道你意思是大量回流嗎?
52 : hh0610(1603)@2013-07-13 16:17:01

49樓提及
47樓提及
45樓提及


如果雙非父母在大陸生, 他們的小孩在大陸唔可以參加高考?

攪清楚先後次序.
我相信大部分來得香港生既雙非父母, 都係覺得香港醫療好, 同想佢地的小孩在港讀書;
衝閘那些更加不用講


咁同你講長大後會大量回流有何關係?



第一: 你冇回應我問你的問題;

第二: 我幾時講過 佢地長大後會大量回流?

smiley


我所講全部是回應回流問題. 不是說明佢地父母想唔想雙非嬰在港讀書.
在港讀書十幾年, 思想行為完全是地道的香港人. 那麼, 他們跟一般香港小孩有什麼分別? 樓上說的回流潮, 理據在哪?

如果回流潮被否定, 雙非嬰長大就會彌補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
53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7:14:35

51樓提及
37樓提及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難道你意思是大量回流嗎?



"會否回流"

你就理解我話會, 仲要 加形容詞 "大量" smileysmileysmileysmiley
54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7:19:52

52樓提及
49樓提及
47樓提及
45樓提及


如果雙非父母在大陸生, 他們的小孩在大陸唔可以參加高考?

攪清楚先後次序.
我相信大部分來得香港生既雙非父母, 都係覺得香港醫療好, 同想佢地的小孩在港讀書;
衝閘那些更加不用講


咁同你講長大後會大量回流有何關係?



第一: 你冇回應我問你的問題;

第二: 我幾時講過 佢地長大後會大量回流?

smiley


我所講全部是回應回流問題. 不是說明佢地父母想唔想雙非嬰在港讀書.
在港讀書十幾年, 思想行為完全是地道的香港人. 那麼, 他們跟一般香港小孩有什麼分別? 樓上說的回流潮, 理據在哪?

如果回流潮被否定, 雙非嬰長大就會彌補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




http://www.liberalstudies.tv/blo ... =1456&mother_id=987

有意見認為雙非嬰兒取得本港居留權,對改善香港人口老化和出生率負增長,提升本港的競爭力,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事實上,以去年政府統計處的香港人口推算(2012至2041)顯示,人口老化的速度在未來20年將會加快,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由2011年的13%顯著上升至2041年的30%。總撫養比率亦將會由2011年的「3個養1個」上升至2026年的「2個養1個」,人口老化的確成為香港未來數十年最迫切的問題,而雙非嬰兒的確能為本地人口年輕化貢獻不少。但我們關心的是到底他們當中有多少會回流香港?如果他們的「雙非」父母只為逃避內地的一孩政策,無意來港生活,那「雙非」子女對香港來說只是一個無用的數字,更談不上解決人口老化問題。而且,根據《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進度報告書》估計,香港的總勞動人口會於2020年去到最高峰,並將由357萬人降至2029年的349萬人,同時總撫養率亦會上升;即使假設雙非嬰兒能補充人口,在2020年代,香港的就業年齡人口仍會出現持續下跌的趨勢,故雙非嬰即使留港,對香港勞動力的補充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筆者認為要解決人口老化問題,還是要提高本土婦女生育率。如果靠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增加人口,只會令這個「先天不足」的香港產生更多社會問題。

除了房屋、醫療、教育問題之外,「雙非嬰兒」更會帶來其他的社會問題,例如文化差異、社會福利支出增加等……篇幅所限,未能盡錄,同學可自行上網找尋資料。




HH 你覺得雙非嬰可彌補香港人口老化, 沒問題.

但可唔可以講深入少少, 如何輸入, 補充? 有數據更好.
smileysmiley
55 : hh0610(1603)@2013-07-13 17:20:51

53樓提及
51樓提及
37樓提及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難道你意思是大量回流嗎?



"會否回流"

你就理解我話會, 仲要 加形容詞 "大量" smileysmileysmileysmiley
,

沒有問題. 咁而家就請你表達下意見:
你認為雙非嬰長大後回否大量回流大陸?
56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7:28:12

55樓提及
53樓提及
51樓提及
37樓提及

我們放眼看看雙非嬰會否回流 大陸 smiley


難道你意思是大量回流嗎?



"會否回流"

你就理解我話會, 仲要 加形容詞 "大量" smileysmileysmileysmiley
,

沒有問題. 咁而家就請你表達下意見:
你認為雙非嬰長大後回否大量回流大陸?



次次柒完就轉移視線 smiley


下文可作參考.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loc/0801ao22.html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香港人口推算二○一二至二○四一年》,首次為未來三十年,本地及內地孕婦在港所生嬰兒作一大型推算。報告假設特首梁振英落實明年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零配額」政策保持不變三十年,單非嬰則以每年有七千一百名為基礎,再加上由○七年至今年初,為單雙非嬰兒父母進行的六輪問卷調查,了解他們未來安排嬰兒回流香港生活的意向做推算。

  結果反映,每年七千一百名單非嬰兒,有四成四會即時留港居住,餘下五成六人會返內地,但當中七成二人又選擇在三歲適齡入讀幼稚園之前回港;至於父母均不是港人的雙非嬰,政府過去指有十七萬人,按問卷意向指,僅百分之二人出生後即安排嬰兒留港,九成八人會返內地,但當中四成九人日後會重返香港,四成一人更表明會於六歲前、即適齡入讀小學前就回港。

------------------------------------------------------------------------------------------------------

唔知算唔算 "大量" ...


最理想當然在香港讀完書, 貢獻社會; 最理想丫嘛
57 : hh0610(1603)@2013-07-13 18:16:20

56樓提及

唔知算唔算 "大量" ...

最理想當然在香港讀完書, 貢獻社會; 最理想丫嘛


我呢鑊就屌撚柒你. 你呢庭人除了捉人字蚤, 識唔識表達下意見?有冇主見?!!

你話我屈你講雙非嬰"大量"回流, OK. 我禮貌地就再問你一次囉. 一如所料, 你當然就不會回答.
但你轉頭又貼篇文出黎證明雙非嬰會大量回流. 咁你想表達乜撚野呀? 我幾時會錯意呀?

跟住, 最好笑的係, 你post 以下呢段野:
"結果反映,每年七千一百名單非嬰兒,有四成四會即時留港居住,餘下五成六人會返內地,但當中七成二人又選擇在三歲適齡入讀幼稚園之前回港;至於父母均不是港人的雙非嬰,政府過去指有十七萬人,按問卷意向指,僅百分之二人出生後即安排嬰兒留港,九成八人會返內地,但當中四成九人日後會重返香港,四成一人更表明會於六歲前、即適齡入讀小學前就回港。"
1. 雙非嬰剛剛出左世就梗係番大陸啦! 邊撚個揍? 咁撚樣又叫回流?
2. 之後一半人話小孩讀書時番黎. 咁小孩長大後自會是地道的香港人. 你地又點証明佢地長大後會回流大陸?
有香港身份證, 在港生活讀書十幾年. 假設將來人工又高於大陸或差唔多, 咁點解唔留在香港搵工? (當然你們可以反智反常識, 反問再反問: 點解佢地在港讀完書一定會留在香港?)
3. 再講另外一半話番大陸(讀書). 咁樣:
(a) 佢地何以佔據香港教育福利呢? 樓上質疑他們佔用教育福利又不貢獻香港就不成立了.
(b) 再講, 你何以證明番左大陸讀書, 長大後又唔會回流香港. 如果佢地到時在大陸讀書又番黎香港工作, 更是賺了. 相反唔番黎咪就係(a)囉.
4. 這就是一份問卷. 現實問題發生了, 冇大陸戶口, 小孩在大陸讀書生活問題一大堆. 咁生果時諗住上邊讀, 而家會唔會諗番落黎讀呢?

最後, 又黎揭穿你:
"唔知算唔算 "大量" ...
最理想當然在香港讀完書, 貢獻社會; 最理想丫嘛"
咁"閣下"認為係點呢? 一陣有人話你贊同或反對, 你咪又話人屈9你笑9人柒.
把主語消失就想立於不敗之地.

笑撚死人啦! 呢度是發表意見的討論區. 唔係上中文堂呀屌你. 真係唔知邊個柒了.
58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8:54:09

57樓提及
56樓提及

唔知算唔算 "大量" ...

最理想當然在香港讀完書, 貢獻社會; 最理想丫嘛


我呢鑊就屌撚柒你. 你呢庭人除了捉人字蚤, 識唔識表達下意見?有冇主見?!!

你話我屈你講雙非嬰"大量"回流, OK. 我禮貌地就再問你一次囉. 一如所料, 你當然就不會回答.
但你轉頭又貼篇文出黎證明雙非嬰會大量回流. 咁你想表達乜撚野呀? 我幾時會錯意呀?

跟住, 最好笑的係, 你post 以下呢段野:
"結果反映,每年七千一百名單非嬰兒,有四成四會即時留港居住,餘下五成六人會返內地,但當中七成二人又選擇在三歲適齡入讀幼稚園之前回港;至於父母均不是港人的雙非嬰,政府過去指有十七萬人,按問卷意向指,僅百分之二人出生後即安排嬰兒留港,九成八人會返內地,但當中四成九人日後會重返香港,四成一人更表明會於六歲前、即適齡入讀小學前就回港。"
1. 雙非嬰剛剛出左世就梗係番大陸啦! 邊撚個揍? 咁撚樣又叫回流?
2. 之後一半人話小孩讀書時番黎. 咁小孩長大後自會是地道的香港人. 你地又點証明佢地長大後會回流大陸?
有香港身份證, 在港生活讀書十幾年. 假設將來人工又高於大陸或差唔多, 咁點解唔留在香港搵工? (當然你們可以反智反常識, 反問再反問: 點解佢地在港讀完書一定會留在香港?)
3. 再講另外一半話番大陸(讀書). 咁樣:
(a) 佢地何以佔據香港教育福利呢? 樓上質疑他們佔用教育福利又不貢獻香港就不成立了.
(b) 再講, 你何以證明番左大陸讀書, 長大後又唔會回流香港. 如果佢地到時在大陸讀書又番黎香港工作, 更是賺了. 相反唔番黎咪就係(a)囉.
4. 這就是一份問卷. 現實問題發生了, 冇大陸戶口, 小孩在大陸讀書生活問題一大堆. 咁生果時諗住上邊讀, 而家會唔會諗番落黎讀呢?

最後, 又黎揭穿你:
"唔知算唔算 "大量" ...
最理想當然在香港讀完書, 貢獻社會; 最理想丫嘛"
咁"閣下"認為係點呢? 一陣有人話你贊同或反對, 你咪又話人屈9你笑9人柒.
把主語消失就想立於不敗之地.

笑撚死人啦! 呢度是發表意見的討論區. 唔係上中文堂呀屌你. 真係唔知邊個柒了.



多謝咁大篇回應, 要GJ smileysmiley

其實你咁燥做乜, 我冇你屈我, 話你理解錯我;

你問我雙非嬰會否大量回流, 我咪搵啲資料答, 大家討論囉;


份報告係 政府統計處 出既, 你可以質疑佢, 用數字打番 統計處轉頭都得smiley

1. "至於父母均不是港人的雙非嬰,政府過去指有十七萬人,按問卷意向指,僅百分之二人出生後即安排嬰兒留港,九成八人會返內地,但當中四成九人日後會重返香港,四成一人更表明會於六歲前、即適齡入讀小學前就回港。"

你係咪理解錯? 佢邊有當雙非嬰出世回大陸養就係回流? 如果係既, 98% 回流了 smiley

2. 大陸有好路數咪上去發展, 要咩証據? 實數大家都唔知. 份報告數字都係問卷調查得出;

上面你話你自己早6-7年前已預計 雙非問題會大爆發, 我諗政府同網友都有興趣再聽下HH 小晶球既高見 smiley

3. 唔講貢唔貢獻, 雙非嬰帶俾香港 各方面 如教育, 醫療, 社會福利支出等好大壓力;
逼住CY 都要出「零配額」停雙非嬰.

4. 唔知你講乜. 份報告就話 約4成 回香港讀書.




大家都係發表意見, 咩 "把主語立於不敗之地" , 你咪當緊自己係中文老師教人中文 smiley
smileysmiley
59 : hh0610(1603)@2013-07-13 19:03:38

算把啦你. 你唔係撩交打又話乜撚野人柒, 歪曲你的意思.
你D伎倆一野睇穿啦. 淨問唔答冇意見冇主語.

yeah! 你贏左!!! 哇哈哈哈!!!
60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9:05:09

59樓提及
算把啦你. 你唔係撩交打又話乜撚野人柒, 歪曲你的意思.
你D伎倆一野睇穿啦. 淨問唔答冇意見冇主語.

yeah! 你贏左!!! 哇哈哈哈!!!



你傻咗....smileysmileysmiley
61 : MensaFund(9108)@2013-07-13 19:08:10

盲目支持雙非改善香港人口老化, 勞動力問題冇用...CY 都逼住出招停雙非嬰;
62 : hh0610(1603)@2013-07-13 19:19:35

61樓提及
盲目支持雙非改善香港人口老化, 勞動力問題冇用...CY 都逼住出招停雙非嬰;


請你解釋下如何盲目? 你的理據在哪? 難道你又想用"CY"呢位權威黎証明雙非嬰有問題?

其實好撚簡單. 人口老化咪:
1. 生仔囉.
2. 本地人唔生咪移民囉.
3. 唔移民為搵外地人黎香港生香港人囉.

以上是常識吧? 什麼學位緊張, 就是解決人口老化的副產品. 你本地人多生咪一樣係學位緊張! 有分別嗎? 頂多話新增人口平均分配18區!!

當然, 反過來唔解決人口老化咪乜事都冇囉.
再講, 政府或者本黎冇諗過呢樣野. 只係當年有班仆街大狀攪隻鑊出黎. 問題出現左就怪搵著數果個, 而故意忽略大開中門果班冚家X!

我一路都話以收錢黎處理雙非, 甚至同時加名額限制亦無不可.
63 : MensaFund(9108)@2013-07-13 20:14:10

62樓提及
61樓提及
盲目支持雙非改善香港人口老化, 勞動力問題冇用...CY 都逼住出招停雙非嬰;


請你解釋下如何盲目? 你的理據在哪? 難道你又想用"CY"呢位權威黎証明雙非嬰有問題?
>> 我覺得支持一樣野, 唔諗埋後果/影響, 咪算; 利申: 唔係中文老師

其實好撚簡單. 人口老化咪:
1. 生仔囉.
2. 本地人唔生咪移民囉.
3. 唔移民為搵外地人黎香港生香港人囉.

以上是常識吧? 什麼學位緊張, 就是解決人口老化的副產品. 你本地人多生咪一樣係學位緊張! 有分別嗎? 頂多話新增人口平均分配18區!!

>> 問題是政府的配套; 好多資源被雙非分咗, 變相本地人利益被逼少左; 例如學位, 床位.
如何分配? 叫雙非住港島? smiley


當然, 反過來唔解決人口老化咪乜事都冇囉.
>>> 有問題都唔解決?


再講, 政府或者本黎冇諗過呢樣野. 只係當年有班仆街大狀攪隻鑊出黎. 問題出現左就怪搵著數果個, 而故意忽略大開中門果班冚家X!

我一路都話以收錢黎處理雙非, 甚至同時加名額限制亦無不可.

>>> 邊個搵著數呀?




64 : hh0610(1603)@2013-07-13 20:35:06

我已經講得好明白.

其實好撚簡單. 人口老化咪:
1. 生仔囉.
2. 本地人唔生咪移民囉.
3. 唔移民為搵外地人黎香港生香港人囉.

你上面所說根本就存在矛盾. 又要解決人口問題, 又冇其他解決辦法, 更加要怪新增人口分薄資源.
多個人就多雙筷, 一係加餸一係減人. 學校唔夠就政府起多D!

再講當年莊豐源案邊班仆街攪出黎? 源頭係香港允許人地黎生仔, 有人黎生左嘞, 關人雙非嬰咩事? 在情感上, 本地人認為雙非嬰分左個餅. 我理解. 在法理上大家都是香港人, 亦不可能改變, 攪歧視只會制造矛盾.

再講, 而家停左雙非, 咁人口老化呢樣野又點攪呢?
65 : MensaFund(9108)@2013-07-13 23:07:07

64樓提及
我已經講得好明白.

其實好撚簡單. 人口老化咪:
1. 生仔囉.
2. 本地人唔生咪移民囉.
3. 唔移民為搵外地人黎香港生香港人囉.

你上面所說根本就存在矛盾. 又要解決人口問題, 又冇其他解決辦法, 更加要怪新增人口分薄資源.
多個人就多雙筷, 一係加餸一係減人. 學校唔夠就政府起多D!

再講當年莊豐源案邊班仆街攪出黎? 源頭係香港允許人地黎生仔, 有人黎生左嘞, 關人雙非嬰咩事? 在情感上, 本地人認為雙非嬰分左個餅. 我理解. 在法理上大家都是香港人, 亦不可能改變, 攪歧視只會制造矛盾.

再講, 而家停左雙非, 咁人口老化呢樣野又點攪呢?


雙非嬰會帶來的社會問題,是事實; 何來矛盾;
政府都頭痛要解決.

多個人多雙筷, 你唔係一齊食飯你就緊係講得輕鬆;
要床位的唔係你, 要學位的唔係你;


人口老化 亦衍生好多方面問題, 如醫療壓力增大 同勞動力減少等;
鼓勵生育, 增加本地婦女生育率係方法;

人口輸入也係其中一個方法;
但雙非嬰俾人嘈係 突然太大量, 十年間多了近廿萬, 每年幾萬BB, 攪到床位唔夠, 學位唔夠, 本地婦女怨聲載道;
雙非令社會資源已造成極大的壓力, 所以政府先出行政措施停雙非;


你話解決方法好撚簡單, 講來講去都係人口輸入, 多個人多雙筷 smiley
66 : hh0610(1603)@2013-07-14 02:01:27

你的方法就是鼓勵本地婦女生育. 實情呢個方式在發達國家已經證明不可行!
既然唔可行, 又要阻截外來移民外來生子, 咁咪即係解決唔倒人口老化囉! 你係唔係矛盾呀?

雙非嬰的問題, 是政府不作為, 沒有長遠計劃落實該有的資源. 何來怪到雙非?
學位唔夠起學校. 北區究竟有幾多學生跨區? 其他區又有冇受影響?
床位唔夠? 港女一有左去公立BOOK位何來冇位? 實情是拖到去最後先BOOK位, 公私位都冇.


其實很簡單, 你干脆話歧視雙非咪算囉. 講埋D不設實際的鼓勵港女生育. 以為你除左捉人字蚤外有咩高論, 原來不過爾爾.
67 : carl_li(1524)@2013-07-14 02:25:12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68 : provleng(11142)@2013-07-14 11:51:55

現實是港人唔多生,無辦法.好多發達國家都係咁,引入人口/勞動力逃避老化問題.大家都可以選擇,反而規定一定要多生就有問題.
69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2:28:49

你的方法就是鼓勵本地婦女生育. 實情呢個方式在發達國家已經證明不可行!
既然唔可行, 又要阻截外來移民外來生子, 咁咪即係解決唔倒人口老化囉! 你係唔係矛盾呀?

>>> 政府喺2003-2004 財政年度已經實施「子女免稅額」,鼓勵生育;香港經濟好轉,本地婦女生育率已有回升;
加埋自由行內地婦女落香港生仔,香港出生率已有回升,但係整體黎講香港出生率仍然偏低。

反而出生率大升而冇持續性既嬰兒潮又會引起下一波人口老化(香港1950-1960有嬰兒潮);

你知道點解CY出招停雙非嗎? 
你自己覺得好撚簡單-多個人多雙筷就可以-又唔諗後果,得把口。





雙非嬰的問題, 是政府不作為, 沒有長遠計劃落實該有的資源. 何來怪到雙非?
學位唔夠起學校. 北區究竟有幾多學生跨區? 其他區又有冇受影響?
床位唔夠? 港女一有左去公立BOOK位何來冇位? 實情是拖到去最後先BOOK位, 公私位都冇.

>>我一路都講係政府配套不足;內地婦女來港生產冇問題,政府一開頭都冇限額;
係醫療/床位壓力情況越黎越嚴重,資源開始變得緊絀,政府就實施配額制,限制內地孕婦黎香港產子數目,但是問題並未紓緩;
跟住CY出招。


其實很簡單, 你干脆話歧視雙非咪算囉. 講埋D不設實際的鼓勵港女生育. 以為你除左捉人字蚤外有咩高論, 原來不過爾爾.
>>  邊個歧視雙非,你講喳,又想屈人 smiley
你淨係講多個人多雙筷,你最實際smiley
你仲講6-7年前已foresee 倒問題會爆發,水晶球HH 6-7年後香港要點攪?smiley


人口老化會伴隨有其他問題,勞動力人口減少,生產力同稅收減少等;
林鄭早前話會考慮吸納雙非父母來港工作,試緊水溫。

70 : hh0610(1603)@2013-07-14 12:52:17

你想UP乜7? 你講左幾版其實你同冇講過野一樣.
我係CY都攪唔掂, 我係貪曾先攪得掂! 我唔係特首forsee倒有何用?

問你如何解決人口老化? 講撚埋D冇7用的叫港女生仔.
資源唔夠係咪加呀? 企撚O係度乜Q唔做有7用?
而家北區唔夠學校, 就加! 或者直接同學校傾分流到其他區, 方法是其他區學校準備關口校巴接送!
床位唔夠, 公立醫院就優先留俾港人, 亦係好簡單一件事.

你自己在你的悖論裏面loop撚死左.
又要解決人口問題, 又要阻止移民融入. 加設施加資源你又屌撚哂鬼.. 問多兩問又話叫港女生仔想蒙混過去.

成日黎D冇主語的斜述:
"人口老化會伴隨有其他問題,勞動力人口減少,生產力同稅收減少等;
林鄭早前話會考慮吸納雙非父母來港工作,試緊水溫。"
咁你支唔支持呢? 一陣我認為你有/冇支持, 你都話人地屈9你.

你其實想點撚樣?
71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3:07:50

67樓提及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可紓緩老化人口伴隨的勞重力減少等問題?
72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3:13:45

68樓提及
現實是港人唔多生,無辦法.好多發達國家都係咁,引入人口/勞動力逃避老化問題.大家都可以選擇,反而規定一定要多生就有問題.


有些社會觀念,如養兒防老等慢慢變左,又越來越多人遲婚,二人世界唔生;
生都唔多,生多個養多個,供書教學咩都係錢,同以前天生天養,多到生6、7個好唔同,個陣政府反而出廣告:兩個就夠晒數smiley
73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3:29:53

70樓提及
你想UP乜7? 你講左幾版其實你同冇講過野一樣.
我係CY都攪唔掂, 我係貪曾先攪得掂! 我唔係特首forsee倒有何用?

呢度討論區姐,Foresee 倒咪講出來討論下。smiley
你之前仲講好撚簡單smiley


問你如何解決人口老化? 講撚埋D冇7用的叫港女生仔.
資源唔夠係咪加呀? 企撚O係度乜Q唔做有7用?
而家北區唔夠學校, 就加! 或者直接同學校傾分流到其他區, 方法是其他區學校準備關口校巴接送!
床位唔夠, 公立醫院就優先留俾港人, 亦係好簡單一件事.
> 一早你就講多D咪好,淨係講多個人多雙筷,加餸;之前就係港人唔夠餸,停左雙非先紓緩個情況;


你自己在你的悖論裏面loop撚死左.
又要解決人口問題, 又要阻止移民融入. 加設施加資源你又屌撚哂鬼.. 問多兩問又話叫港女生仔想蒙混過去.
邊個阻止移民 "融入"? 咩個話加資源設?施屌晒鬼呀? 

成日黎D冇主語的斜述:
"人口老化會伴隨有其他問題,勞動力人口減少,生產力同稅收減少等;
林鄭早前話會考慮吸納雙非父母來港工作,試緊水溫。"
咁你支唔支持呢? 一陣我認為你有/冇支持, 你都話人地屈9你.

你其實想點撚樣?
> 點解你要估人有冇支持? 問人支唔支持咪得囉;
咁你上面係屈人丫嘛.
大家討論下

74 : hh0610(1603)@2013-07-14 13:46:40

你除左質疑人. 仲識講乜?

引用一輪資料, 問你諗法如何:
乜一定要表逹意見? 我9知呀?! 唔撚答, 吹咩?!

冇意見冇理據, 諗住從文字中搵倒快感. 你繼續吧.
75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3:54:11

http://news.wenweipo.com/2013/07/05/IN1307050019.htm
香港考慮吸納雙非家長赴港就業

是否所有雙非家長都可? 唔會有學歷篩選等?

如果冇,咁真係好大量...
十年來,廿萬雙非嬰,我當有些係同一對父母生,我計4分3,都有三十萬人。

影響都唔細smiley
76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4:02:21

74樓提及
你除左質疑人. 仲識講乜?

引用一輪資料, 問你諗法如何:
乜一定要表逹意見? 我9知呀?! 唔撚答, 吹咩?!

冇意見冇理據, 諗住從文字中搵倒快感. 你繼續吧.


我引晒資料link,有政府統計處數據,咁都叫冇意見冇理據 smiley smiley
討論互相質疑好正常,不過你避開晒冇答 smiley

你又話方法好撚簡單,你又有水晶球,咪問你囉 smiley

你唔答咪唔答囉,大家都係討論,冇話逼人 smileysmiley
77 : hh0610(1603)@2013-07-14 14:05:23

人地一早過左黎啦.
幾多大陸人在港開公司, 拎住一簽多行, 商務簽証黎港辦事. 再講, 兩邊都有公司, 就算打工, 俾老闆叫過黎幫下手又得.


香港是一個封閉的勞動市場, 要做大一定要走外國大城市果套. 吸納周邊最優秀的人才, 淘汰低下的勞動力. 人地做法是生活成本高, 低下層就搬扯.
香港有福利旅遊業零售業, 大可成為低下層的出路.
78 : hh0610(1603)@2013-07-14 14:12:06

76樓提及
74樓提及
你除左質疑人. 仲識講乜?

引用一輪資料, 問你諗法如何:
乜一定要表逹意見? 我9知呀?! 唔撚答, 吹咩?!

冇意見冇理據, 諗住從文字中搵倒快感. 你繼續吧.


我引晒資料link,有政府統計處數據,咁都叫冇意見冇理據 smiley smiley
討論互相質疑好正常,不過你避開晒冇答 smiley

你又話方法好撚簡單,你又有水晶球,咪問你囉 smiley

你唔答咪唔答囉,大家都係討論,冇話逼人 smileysmiley


係呀, 有LINK呀. 人肉錄音機?
你呢D叫討論? 你POST出黎又唔講贊同與否. 到我上文下理認為你贊同/反對, 再回應你, 你就話人地屈9你.
好嘞! 我知你龍野, 開口見山問你認為點. 又唔撚答. 咁點討論? 討條毛?

到我講我的想法嘞, 你就一味問問問. 解答你唔係問題. 講撚完你又潛水, 轉頭又出黎挑語病. 由此至終你只係想文字上戰勝別人, 我並沒有義務去幫你打飛機. 講白D:

你想點撚樣呀大哥?
79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4:31:05

77樓提及
人地一早過左黎啦.
幾多大陸人在港開公司, 拎住一簽多行, 商務簽証黎港辦事. 再講, 兩邊都有公司, 就算打工, 俾老闆叫過黎幫下手又得.


香港是一個封閉的勞動市場, 要做大一定要走外國大城市果套. 吸納周邊最優秀的人才, 淘汰低下的勞動力. 人地做法是生活成本高, 低下層就搬扯.
香港有福利旅遊業零售業, 大可成為低下層的出路.


一早過咗黎就唔駛"吸納"啦?

香港不嬲都有輸入內地人材計劃去吸專材;

雙非父母有幾多係"專才"? 
佢地無疑可紓緩未來勞動力減少問題,但我相信都會衍生唔少問題,如工資,住屋等。
80 : MensaFund(9108)@2013-07-14 14:36:05

78樓提及
76樓提及
74樓提及
你除左質疑人. 仲識講乜?

引用一輪資料, 問你諗法如何:
乜一定要表逹意見? 我9知呀?! 唔撚答, 吹咩?!

冇意見冇理據, 諗住從文字中搵倒快感. 你繼續吧.


我引晒資料link,有政府統計處數據,咁都叫冇意見冇理據 smiley smiley
討論互相質疑好正常,不過你避開晒冇答 smiley

你又話方法好撚簡單,你又有水晶球,咪問你囉 smiley

你唔答咪唔答囉,大家都係討論,冇話逼人 smileysmiley


係呀, 有LINK呀. 人肉錄音機?
你呢D叫討論? 你POST出黎又唔講贊同與否. 到我上文下理認為你贊同/反對, 再回應你, 你就話人地屈9你.
好嘞! 我知你龍野, 開口見山問你認為點. 又唔撚答. 咁點討論? 討條毛?

>>我post那些link咪係我回應你D point囉;
係你冇回應smileysmiley


到我講我的想法嘞, 你就一味問問問. 解答你唔係問題. 講撚完你又潛水, 轉頭又出黎挑語病. 由此至終你只係想文字上戰勝別人, 我並沒有義務去幫你打飛機. 講白D:

>> 你就係沒回應 smiley 
邊個潛水? 咩"冇主語"挑語病嗰位係你呀,中文先生 smiley

你想點撚樣呀大哥?
我問你想點就真 smiley


81 : have707(25178)@2013-07-14 14:51:20

其實冒進d咁諗...一定要有增加勞動力咩...

呢個城市根本太多人, 根本不應鼓勵生育同外來常住人口, 自然地減少人口數目, 咁冲就唔洗咁大經濟規模同勞動力....
82 : hh0610(1603)@2013-07-14 15:04:50

81樓提及
其實冒進d咁諗...一定要有增加勞動力咩...

呢個城市根本太多人, 根本不應鼓勵生育同外來常住人口, 自然地減少人口數目, 咁冲就唔洗咁大經濟規模同勞動力....


自然地減少人口. 你等倒嗎? 苦果你同我同下一代兩代要先受喎.
仲要苦果受完唔一定有未來喎.

人地其他城市解決倒老化, 到時我地死多幾錢重.
83 : 自動波人(1313)@2013-07-14 16:45:09

82樓提及
81樓提及
其實冒進d咁諗...一定要有增加勞動力咩...

呢個城市根本太多人, 根本不應鼓勵生育同外來常住人口, 自然地減少人口數目, 咁冲就唔洗咁大經濟規模同勞動力....


自然地減少人口. 你等倒嗎? 苦果你同我同下一代兩代要先受喎.
仲要苦果受完唔一定有未來喎.

人地其他城市解決倒老化, 到時我地死多幾錢重.


輸入人口,點樣解決資源問題?

雙非已經消耗緊資源,如果輸入基層人口,人工唔過免稅額,隨時仲要俾福利呢班新移民

交通,房屋,醫療,教育,如果解決唔到,苦果即時受
84 : hh0610(1603)@2013-07-14 19:01:44

要加人就加资源。否则就静待人口老化。鱼与熊掌。

插是但一边更加毫无意义,楼上话鼓励港女生育更加是缘木求鱼
85 : 自動波人(1313)@2013-07-14 22:29:41

84樓提及
要加人就加资源。否则就静待人口老化。鱼与熊掌。

插是但一边更加毫无意义,楼上话鼓励港女生育更加是缘木求鱼


加資源?咁長遠,特區政府唔會做

堆田區都要到滿瀉先話要擴建
86 : hh0610(1603)@2013-07-14 22:31:55

85樓提及
84樓提及
要加人就加资源。否则就静待人口老化。鱼与熊掌。

插是但一边更加毫无意义,楼上话鼓励港女生育更加是缘木求鱼


加資源?咁長遠,特區政府唔會做

堆田區都要到滿瀉先話要擴建


有撚辦法咩? 呢個嘈果個又嘈. 講白D個個想搵著數.

我都話行獨裁算9數.
87 : carl_li(1524)@2013-07-15 02:55:41

71樓提及
67樓提及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可紓緩老化人口伴隨的勞重力減少等問題?


好天馬行空

津貼中年人士以較高工轉入行.....可以hea 住做慢慢做又有實質生產.....
我會係香港復行農業/畜業種粗生,快熟,多做的
。同時配合政廚的源頭分類減廢,可將廚餘回收成堆肥用,幫助農產....又可減低食物價格
從而可鼓勵生仔



但地貴...好難做,
但有無科技可以令農業向高發展~?
雖然天馬行空,但願集思廣益
88 : hh0610(1603)@2013-07-15 07:28:05

87樓提及
71樓提及
67樓提及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可紓緩老化人口伴隨的勞重力減少等問題?


好天馬行空

津貼中年人士以較高工轉入行.....可以hea 住做慢慢做又有實質生產.....
我會係香港復行農業/畜業種粗生,快熟,多做的
。同時配合政廚的源頭分類減廢,可將廚餘回收成堆肥用,幫助農產....又可減低食物價格
從而可鼓勵生仔

但地貴...好難做,
但有無科技可以令農業向高發展~?
雖然天馬行空,但願集思廣益


香港地, 而家唔係搵唔倒工, 係唔夠人. 轉行咪又係搵而家果D就業者, 咁原本個行業點算?
你仲叫佢地HEA住做, 僱主邊度容許HEA, 政府補貼一個HEA人?

香港只是一個小城市, 攪農業已經冇乜可能, 何況仲攪畜業? 你要生產幾多? 滿足市場5%要幾多土地人力投入?
咁不如直接同大陸買!

其實, 講白D. 香港是一商業城市, 發展優勢產業再同大陸互補. 掉轉頭耕田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發展東北已經有人插釘, 個個都係諗住分政府錢而已.
89 : provleng(11142)@2013-07-15 08:17:23

87樓提及
71樓提及
67樓提及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可紓緩老化人口伴隨的勞重力減少等問題?


好天馬行空

津貼中年人士以較高工轉入行.....可以hea 住做慢慢做又有實質生產.....
我會係香港復行農業/畜業種粗生,快熟,多做的
。同時配合政廚的源頭分類減廢,可將廚餘回收成堆肥用,幫助農產....又可減低食物價格
從而可鼓勵生仔



但地貴...好難做,
但有無科技可以令農業向高發展~?
雖然天馬行空,但願集思廣益

可以種D有安全和品質保證的農作物,咁就可以賣貴D.但老實講,而現今的技術,香港夠唔夠資源,
提供可持續耕作的環境,等農民生產作物給只係十份一港人(即約70萬人)自用,我諗都好成問題.
90 : MensaFund(9108)@2013-07-15 18:02:33

81樓提及
其實冒進d咁諗...一定要有增加勞動力咩...

呢個城市根本太多人, 根本不應鼓勵生育同外來常住人口, 自然地減少人口數目, 咁冲就唔洗咁大經濟規模同勞動力....


唔增力番失去的勞動力,生產力會減弱/稅收減少? 
91 : MensaFund(9108)@2013-07-15 18:17:44

87樓提及
71樓提及
67樓提及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可紓緩老化人口伴隨的勞重力減少等問題?


好天馬行空

津貼中年人士以較高工轉入行.....可以hea 住做慢慢做又有實質生產.....
我會係香港復行農業/畜業種粗生,快熟,多做的
。同時配合政廚的源頭分類減廢,可將廚餘回收成堆肥用,幫助農產....又可減低食物價格
從而可鼓勵生仔



但地貴...好難做,
但有無科技可以令農業向高發展~?
雖然天馬行空,但願集思廣益





有機蔬菜種植耕作,技術係有,漁護處仲有有機認證俾人申請;
[url]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 ... 013-06-17&m=episode[/url]
"食得健康,人人都想,而有機蔬菜最近亦成為不少市民的另一選擇;現時本港每日銷售二千噸蔬菜,港產有機菜只有五噸,供不應求,最近有機構走訪全港十八區九十一個街市共四百個菜檔,發現有魚目混珠的情形,只有百分之五售賣獲認證的有機蔬菜,其餘多在包裝上寫引導字眼,或以口頭促銷未經認證的食品。至於何謂”有機”,亦存在不同定義的問題,消費者到底怎樣才可以確保買到有保證的有機菜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食物質素要求的提升,近年來,不少農友亦開始投入有機耕作,到底他們憑著什麼信念,打開本地的有機市場? 而消費者又怎麼通過實際行動,保留對本地食材的選擇權? 本集將探討有機耕作在香港的前景,以及對本地農業發展的政策反思,至於本集的訪問對象,則包括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消委會總幹事,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以及本地農友。"

有些商人普通蔬菜扮有機蔬菜,扮有認證,冒認是刑事罪行;
但政府仲未有立法有機商戶一定要有認證,認為有機市場仲細,立法會打擊有機生產商戶,,,
92 : MensaFund(9108)@2013-07-15 18:21:17

89樓提及
87樓提及
71樓提及
67樓提及
引入人口/勞動力係逃避老化問題,唔係解決


可紓緩老化人口伴隨的勞重力減少等問題?


好天馬行空

津貼中年人士以較高工轉入行.....可以hea 住做慢慢做又有實質生產.....
我會係香港復行農業/畜業種粗生,快熟,多做的
。同時配合政廚的源頭分類減廢,可將廚餘回收成堆肥用,幫助農產....又可減低食物價格
從而可鼓勵生仔



但地貴...好難做,
但有無科技可以令農業向高發展~?
雖然天馬行空,但願集思廣益

可以種D有安全和品質保證的農作物,咁就可以賣貴D.但老實講,而現今的技術,香港夠唔夠資源,
提供可持續耕作的環境,等農民生產作物給只係十份一港人(即約70萬人)自用,我諗都好成問題.


經濟能力許可,又想食得健康的人大有人在,有認證的有機蔬菜供不應球;
技術係有,農地都有,有機產業仲發展緊,但唔快?
93 : GS(14)@2013-07-15 22:52:02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94 : hh0610(1603)@2013-07-15 23:06:49

90樓提及
81樓提及
其實冒進d咁諗...一定要有增加勞動力咩...

呢個城市根本太多人, 根本不應鼓勵生育同外來常住人口, 自然地減少人口數目, 咁冲就唔洗咁大經濟規模同勞動力....


唔增力番失去的勞動力,生產力會減弱/稅收減少? 


社會福利/醫療開支大增.
95 : hh0610(1603)@2013-07-15 23:11:04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市場是什麼? 就是香港人的選擇囉.
有錢賺, 香港人一早去哂種草, 仲番咩工?

還有一樣野. 當所謂本土糧食市場產量增加, 價又會跌番, 即養不起太多搞本土農業的香港人.

如果你地認為種草搵倒食, 仲唔去種?
96 : GS(14)@2013-07-15 23:11:26

做農夫好慘
97 : MensaFund(9108)@2013-07-18 11:36:06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當然不會忽略市場。就是有批想吃得健康些的人會買,有認證/質素保證的有機菜供不應求;

如果多D供應,價格理應下降,多D人買得起;但農夫圍唔倒皮唔夠利潤又會少人做,行業發展又會慢;

政府都想行業再發展下先立法。
98 : MensaFund(9108)@2013-07-18 11:36:53

94樓提及
90樓提及
81樓提及
其實冒進d咁諗...一定要有增加勞動力咩...

呢個城市根本太多人, 根本不應鼓勵生育同外來常住人口, 自然地減少人口數目, 咁冲就唔洗咁大經濟規模同勞動力....


唔增力番失去的勞動力,生產力會減弱/稅收減少? 


社會福利/醫療開支大增.


人口老化
99 : MensaFund(9108)@2013-07-18 11:38:38

95樓提及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市場是什麼? 就是香港人的選擇囉.
有錢賺, 香港人一早去哂種草, 仲番咩工?

還有一樣野. 當所謂本土糧食市場產量增加, 價又會跌番, 即養不起太多搞本土農業的香港人.

如果你地認為種草搵倒食, 仲唔去種?


行行都搵倒食架啦,看門檻如何,收入如何;
100 : MensaFund(9108)@2013-07-18 11:38:55

96樓提及
做農夫好慘


唔係易做的
101 : hh0610(1603)@2013-07-18 12:07:57

99樓提及
95樓提及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市場是什麼? 就是香港人的選擇囉.
有錢賺, 香港人一早去哂種草, 仲番咩工?

還有一樣野. 當所謂本土糧食市場產量增加, 價又會跌番, 即養不起太多搞本土農業的香港人.

如果你地認為種草搵倒食, 仲唔去種?


行行都搵倒食架啦,看門檻如何,收入如何;


行業養倒幾多人? 而家係你地叫香港發展農業, 收入低, 係咪你去做先?
102 : GS(14)@2013-07-18 23:21:29

97樓提及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當然不會忽略市場。就是有批想吃得健康些的人會買,有認證/質素保證的有機菜供不應求;

如果多D供應,價格理應下降,多D人買得起;但農夫圍唔倒皮唔夠利潤又會少人做,行業發展又會慢;

政府都想行業再發展下先立法。


呢個健康市場唔會是普及市場

立法是最笨的手法....
103 : hh0610(1603)@2013-07-19 00:14:06

我一開始以為佢思維有幾撚勁.

原來叫香港人去耕田!smiley
104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5:06:02

101樓提及
99樓提及
95樓提及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市場是什麼? 就是香港人的選擇囉.
有錢賺, 香港人一早去哂種草, 仲番咩工?

還有一樣野. 當所謂本土糧食市場產量增加, 價又會跌番, 即養不起太多搞本土農業的香港人.

如果你地認為種草搵倒食, 仲唔去種?


行行都搵倒食架啦,看門檻如何,收入如何;


行業養倒幾多人? 而家係你地叫香港發展農業, 收入低, 係咪你去做先?


點為之收入多? 同你比?

我有穩定職業, 又冇相關經驗, 對種菜又冇興趣, 我就唔會做;

但你我不做, 唔代表冇人做;

始終一定有人嚮往田園相關生活
105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5:08:37

102樓提及
97樓提及
93樓提及
但太貴都是無人買,你要考慮個成本,無人會日日食得起幾十蚊的菜的,千祈唔可以忽略市場


當然不會忽略市場。就是有批想吃得健康些的人會買,有認證/質素保證的有機菜供不應求;

如果多D供應,價格理應下降,多D人買得起;但農夫圍唔倒皮唔夠利潤又會少人做,行業發展又會慢;

政府都想行業再發展下先立法。


呢個健康市場唔會是普及市場

立法是最笨的手法....



當然市場仲好細, d 菜唔平, 但吸收倒一班崇尚健康的人買;


應該是有人賣假認證的有機菜,或普通菜扮有機菜,mark up 個價;
所以有人希望立法
106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5:14:57

103樓提及
我一開始以為佢思維有幾撚勁.

原來叫香港人去耕田!smiley


"佢"係邊個?
如果講我,我都係樓上有人講賣農作物,我先補充有機耕種,同香港係有支援服務等;
同埋唔好講到耕田咁衰咁,你都要食飯食菜smiley


農業/有機耕作相對香港四大產業緊係細好多好多,你唔係諗有機耕作可以取代四大產業成主流下?



好彩不嬲對HH你係零期望smileysmiley
107 : hh0610(1603)@2013-07-20 15:50:18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108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5:55:57

107樓提及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攪錯。。。用英文網名的HH,你中文程度真是。。

同四大產業比係細;

我支持政府扶持同發展有機耕作;
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都細,係咪唔發展? 我都支持政府發展這些產業 smiley
109 : hh0610(1603)@2013-07-20 16:05:41

108樓提及
107樓提及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攪錯。。。用英文網名的HH,你中文程度真是。。

同四大產業比係細;

我支持政府扶持同發展有機耕作;
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都細,係咪唔發展? 我都支持政府發展這些產業 smiley


咁即係耕田(農業)幫助不了人口老化? 鑊鑊文不對題.

我唔似你扯黎扯去. 我明確反對香港大規模發展農業. 夠直白了吧.
110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6:11:39

109樓提及
108樓提及
107樓提及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攪錯。。。用英文網名的HH,你中文程度真是。。

同四大產業比係細;

我支持政府扶持同發展有機耕作;
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都細,係咪唔發展? 我都支持政府發展這些產業 smiley


咁即係耕田(農業)幫助不了人口老化? 鑊鑊文不對題.

我唔似你扯黎扯去. 我明確反對香港大規模發展農業. 夠直白了吧.


都講左我係回應有人提出的農業; 

你反對冇問題,咁你可講下點解幫助唔倒人口老化? 

唔俾有人老左退休去種菜的嗎? 你推崇的新移民/雙非母,有耕田經驗那些落黎種菜俾你食唔好嗎?
定要佢地同本土市民爭飯碗好?
111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6:14:11

109樓提及
108樓提及
107樓提及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攪錯。。。用英文網名的HH,你中文程度真是。。

同四大產業比係細;

我支持政府扶持同發展有機耕作;
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都細,係咪唔發展? 我都支持政府發展這些產業 smiley


咁即係耕田(農業)幫助不了人口老化? 鑊鑊文不對題.

我唔似你扯黎扯去. 我明確反對香港大規模發展農業. 夠直白了吧.


剛剛留意倒"大規模"。
那你贊成小規模發展? 
112 : hh0610(1603)@2013-07-20 16:23:40

我一早講過贊同引入移民. 通過專才, 投資移民, 雙非生仔加價等等.

你講: "唔俾有人老左退休去種菜的嗎? 你推崇的新移民/雙非母,有耕田經驗那些落黎種菜俾你食唔好嗎?
定要佢地同本土市民爭飯碗好?"
=>這是你的幻想. 理據在哪? 你呢幾條問題贊同嗎? 一陣我回應你又話我屈你. 你知你啦.

香港而家有田俾人耕, 收成的作物又可以推出市場賣. 點解而家退休人士絕大部分唔去耕田呢? 你又如何推論退休人士會去耕田呢?

雙非人士爭飯碗? 應聘梗係要競爭啦. 問題是人口老化唔夠人喎. 咁先要移民喎. 你又唔想要爭飯碗, 又唔要移民?
咁你有咩高見呀! 呢版到而家你乜撚建議都冇! 淨係搵漏洞插人.

呀! 冤枉左你. 你提議過叫港女生仔!
113 : hh0610(1603)@2013-07-20 16:29:26

111樓提及
109樓提及
108樓提及
107樓提及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攪錯。。。用英文網名的HH,你中文程度真是。。

同四大產業比係細;

我支持政府扶持同發展有機耕作;
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都細,係咪唔發展? 我都支持政府發展這些產業 smiley


咁即係耕田(農業)幫助不了人口老化? 鑊鑊文不對題.

我唔似你扯黎扯去. 我明確反對香港大規模發展農業. 夠直白了吧.


剛剛留意倒"大規模"。
那你贊成小規模發展? 


我就知你份人又會挑毛病, 果然是預料之內.
我話反對農業, (我估計)你又會上綱上線話我反對全部耕田, 唔尊重新界農夫云云.

香港有農地, 要耕自己耕, 要發展自己掏錢發展. 政府唔應該出錢. 仲有, 搞農業跟人口老化一D關都冇!
114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6:53:03

我一早講過贊同引入移民. 通過專才, 投資移民, 雙非生仔加價等等.

引入移民. 通過專才, 投資移民, 這些一早都有啦... 俾D新意啦smiley
雙非生仔唔係錢銀 / 加價人數會少 等問題, 政府都set 過quota 限額啦, 問題係香港配套頂唔住, 講黎講去你都係唔明點解政府要停雙非 smiley


你講: "唔俾有人老左退休去種菜的嗎? 你推崇的新移民/雙非母,有耕田經驗那些落黎種菜俾你食唔好嗎?
定要佢地同本土市民爭飯碗好?"
=>這是你的幻想. 理據在哪? 你呢幾條問題贊同嗎? 一陣我回應你又話我屈你. 你知你啦.

>>你自己反對就俾D support 講點解, 我問你你就問番人轉頭, 成日都係咁, 繼續迴避問題啦 smiley


香港而家有田俾人耕, 收成的作物又可以推出市場賣. 點解而家退休人士絕大部分唔去耕田呢? 你又如何推論退休人士會去耕田呢?

>>所以而家咪發展, 等多D 人選擇/參與囉 smiley

雙非人士爭飯碗? 應聘梗係要競爭啦. 問題是人口老化唔夠人喎. 咁先要移民喎. 你又唔想要爭飯碗, 又唔要移民?
咁你有咩高見呀! 呢版到而家你乜撚建議都冇! 淨係搵漏洞插人.

呀! 冤枉左你. 你提議過叫港女生仔!
>>>我係叫香港政府繼續提高本土婦女生育率. 港女唔生仔 第時人口老化仲勁呀 smiley
HH你快D 叫政府開放番雙非生仔quota, 最好引埋女外傭子女/父母來港 緩解人口老化/勞動力人口減少smiley

最有高見係你,淨係講引移民,但唔諗香港資源/配套

115 : MensaFund(9108)@2013-07-20 16:59:29

113樓提及
111樓提及
109樓提及
108樓提及
107樓提及
又黎支吾以對.

既然你都話市場細. 去耕田你又唔會去. 咁你想講乜呢?



攪錯。。。用英文網名的HH,你中文程度真是。。

同四大產業比係細;

我支持政府扶持同發展有機耕作;
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都細,係咪唔發展? 我都支持政府發展這些產業 smiley


咁即係耕田(農業)幫助不了人口老化? 鑊鑊文不對題.

我唔似你扯黎扯去. 我明確反對香港大規模發展農業. 夠直白了吧.


剛剛留意倒"大規模"。
那你贊成小規模發展? 


我就知你份人又會挑毛病, 果然是預料之內.
我話反對農業, (我估計)你又會上綱上線話我反對全部耕田, 唔尊重新界農夫云云.

香港有農地, 要耕自己耕, 要發展自己掏錢發展. 政府唔應該出錢. 仲有, 搞農業跟人口老化一D關都冇!



你不嬲都係水晶球HH 來, 可預知未來

http://www.vmo.org/tc/index/page_OrganicSupport/item_serviceinfo/
可睇睇政府係點支援作參考。

你話冇關咪有關,講完又唔講point(點解冇關)。

仲有,題目係勞動力人口減少。

產業大左,自然要人,農業/或其他行業,可吸納退休人士/新移民, 緩解勞動力人口不足,大家討論下smiley
116 : hh0610(1603)@2013-07-20 17:35:36

唔互插, 認真討論.

港女生仔是唔work的, 呢個是發達地區的現象. 香港已經有免稅額, 十二年免費教育咁滯, 幼稚園有學卷. 問題是富裕地區如香港覺得生仔負擔太大.
反過黎, 亦可以開放雙非, 30萬生仔, 再補貼港女生仔10萬-15萬. 如何? 再唔係50萬雙非補貼港女20萬.
你話政府頂唔住, 其實學校唔夠起學校, 土地唔夠填海. 香港並不缺錢, 當然到時起乜起物有人反對是後話.

勞動力不足是現有產業人力不足. 攪農業吸納現有勞動力, 是否矛盾? 當然我不認為本土農業能搞起來, 香港目前市場已經告訴大家. 小規模的農業可以供應倒市場幾多? 對農業, 我認為政府可以參與可以不參與, 但不可以花大錢. 果D所謂認證, 實情是提高了門檻. 目前市場已有另類認証, 超級市場話係有機就有係有機.

香港目前缺人, 再大攪旅遊購物, 可以更缺. 新移民不愁工作, 愁的是居住. 這關乎香港的土地政策. 有GUTS的話,大嶼山到屯門大填海又得, 發展北區又得, 當然又會有仆街出黎反對.

再講農業. 香港只是地少人多的小城市, 優勢肯定不在農業, 反正9X%的食物都要外購, 何不做其他產業賺錢再買食物.
我要食飯, 唔駛自己種米吧. 要搭車唔駛攪車廠吧. 對不對?

我一路都講一招. 河套東北攪免稅購物, 中港混合公司, 已經是一隻生金蛋的鵝. 賺錢就業本身唔係香港的難題!

不過我地講咁耐都係9 UP. 目前的政治環境乜都做唔倒.
117 : MensaFund(9108)@2013-07-25 11:58:16

唔互插, 認真討論.
>>> 非常好 smiley
次次話完你,質疑完你,你都唔直接回應smiley


港女生仔是唔work的, 呢個是發達地區的現象. 香港已經有免稅額, 十二年免費教育咁滯, 幼稚園有學卷. 問題是富裕地區如香港覺得生仔負擔太大.
反過黎, 亦可以開放雙非, 30萬生仔, 再補貼港女生仔10萬-15萬. 如何? 再唔係50萬雙非補貼港女20萬.
你話政府頂唔住, 其實學校唔夠起學校, 土地唔夠填海. 香港並不缺錢, 當然到時起乜起物有人反對是後話.

>> 我上面都講過: "有些社會觀念,如養兒防老等慢慢變左,又越來越多人遲婚,二人世界唔生;
生都唔多,生多個養多個,供書教學咩都係錢,同以前天生天養,多到生6、7個好唔同,個陣政府反而出廣告:兩個就夠晒數smiley

港女唔生仔就大0樂了. 港女生仔係基本!

賣身份證補貼港女生仔 smiley
你都話政府唔係缺錢,駛鬼賣身份證去補貼港女。

問題不在政府冇錢;早前限左雙非quota 香港都頂唔順, CY 要停雙非,原因何在?
短期醫院床位都唔夠,近十年既雙非又要學位讀書;
床位唔夠係咪又起間生仔醫院?人手?
房屋唔夠,起樓?講就易,咩唔夠就起乜,填海;
玩sim city 咩smiley

唔講文化/中港融合衝擊,雙非對香港好多方面都有好大impact,包括醫療教育房屋等;
政府要好多數據去計去規劃,唔係齌up開放移民,唔夠乜起乜;


勞動力不足是現有產業人力不足. 攪農業吸納現有勞動力, 是否矛盾? 當然我不認為本土農業能搞起來, 香港目前市場已經告訴大家. 小規模的農業可以供應倒市場幾多? 對農業, 我認為政府可以參與可以不參與, 但不可以花大錢. 果D所謂認證, 實情是提高了門檻. 目前市場已有另類認証, 超級市場話係有機就有係有機.
>>我上面係話吸納退休人士/新移民,自己看清楚,好嗎? 
冇人說本土農業可攪到好大,要供應全港市民蔬菜食用量;
政府一早扶持緊有機行業;
認證係質數保證。


香港目前缺人, 再大攪旅遊購物, 可以更缺. 新移民不愁工作, 愁的是居住. 這關乎香港的土地政策. 有GUTS的話,大嶼山到屯門大填海又得, 發展北區又得, 當然又會有仆街出黎反對.
>>唔係話填就填架smiley

再講農業. 香港只是地少人多的小城市, 優勢肯定不在農業, 反正9X%的食物都要外購, 何不做其他產業賺錢再買食物.
我要食飯, 唔駛自己種米吧. 要搭車唔駛攪車廠吧. 對不對?
>冇人話過香港優勢在農業,亦冇人說本土農業可攪到好大,要供應全港市民蔬菜食用量。


我一路都講一招. 河套東北攪免稅購物, 中港混合公司, 已經是一隻生金蛋的鵝. 賺錢就業本身唔係香港的難題!

不過我地講咁耐都係9 UP. 目前的政治環境乜都做唔倒.
>>9UP還9UP;但政府點都要做野,要有遠見,清清楚楚,好好睇睇。
118 : hh0610(1603)@2013-07-26 11:35:40

你的point归纳了,只有两点:

叫港女生仔,填海规划很难。

讲完等如冇讲
119 : MensaFund(9108)@2013-07-31 21:22:03

118樓提及
你的point归纳了,只有两点:

叫港女生仔,填海规划很难。

讲完等如冇讲


你每次都係咁。smiley
我對你的每一個點都作出回應,但你就不回應我。
每次回應完你,反問你,你冇回應;

打乒乓球,你發球過來,我將球打回去你枱,你就避開。
你是接不到球,還是故意避開? 



smiley

120 : hh0610(1603)@2013-07-31 22:56:42

我一早话移民,不论双非专才投资移民。资源唔够就加,政府不是冇钱。只不过起野填海搞经济就被受阻绕。已经讲得很白。

而你说什么呢?叫港女生仔,又话填海起野很难,最后仲搞笑,叫老人家退休人士去种菜。你呢D叫满足每个人的就业,跟解决人口老化一D关系都没有。人人俾块地耕田,当然人人有野捞,不过经济总量下降,如何维持既有生活水平?

你讲的每一点,边点能够增加劳动力,去补充因为人口老化做成的现有行业劳动力的缺口?
121 : MensaFund(9108)@2013-08-04 11:56:10

我一早话移民,不论双非专才投资移民。资源唔够就加,政府不是冇钱。只不过起野填海搞经济就被受阻绕。已经讲得很白。

>> 你沒一次係回應番 我針對你的每一點回應 。

http://www.immd.gov.hk/tc/servic ... stment-entrant.html
投資移民一早已有。2010年10月中 入境處仲將投資移民門檻提高。

HH,你成日話資源唔夠就加,填海;
如果係咁簡單,咁政府就唔會頭痕要增加土地供應之類;

究竟你做野有冇諗後果/同埋相關impact?? 

好明顯你就係冇。已經講得很白了。




而你说什么呢?叫港女生仔,又话填海起野很难,最后仲搞笑,叫老人家退休人士去种菜。你呢D叫满足每个人的就业,跟解决人口老化一D关系都没有。人人俾块地耕田,当然人人有野捞,不过经济总量下降,如何维持既有生活水平?

>>你一係就唔明我對你的回應,一係就語言偽術,HH你仲有冇第二招? smiley
一早講過港女生仔係基本,佢地唔生,仲大獲。
唔通你唔想港女生仔? 淨靠移民?smiley

唔係填海起野好難,填海同起野有幾難? 
咪周圍填海囉,大把地了smiley
好好想想點解政府唔會周圍填海/不會"亂"填海 smiley


有網友提出攪農業,我先講政府都有幫緊有機農業發展;

有一點你要明白,上面明顯講農業可以係俾退休人士"多一個選擇";退穩田園好好笑嗎?

此外,人口老化,人一定會老;
你解決人口老化,除左跟本出發 - 提高生育率外,係要解決人口老化帶來既相關問題,如勞動力人口下降等;
俾退休人士多一個選擇投入番生產,有問題? 當然有人會去選擇做保安。

仲有一點,邊個講過全民種菜? "不要自我幻想完就當係別人的說話" - 你呢招用過好多次,用第二招可以嗎?好悶



你讲的每一点,边点能够增加劳动力,去补充因为人口老化做成的现有行业劳动力的缺口?

>>記住,我講的每一點,都係針對你講過的說話的回應;

都係嗰句:打乒乓球,你發球過來,我將球打回去你枱,你就避開。
你是接不到球,還是故意避開? 

不要每次你回應唔倒,就大叫:咁你有咩高見呀?

122 : hh0610(1603)@2013-08-04 12:49:29

你打咁大篇文又話人地唔回應你. 其實你核心思想, 幾十個POST, 一項解決辦法都冇.

言語上攻擊別人, 避而不答, 獲得精神上的勝利.

1. 資源
又係你話資源土地唔夠. 先講土地, 就叫我去諗點解政府唔填海. 又話有後果/impact.
咁點解呢又? 有何後果呢? 咁你認為要點樣解決?
唔識答冇意見就拋個波俾我, 其實胸無一文.

2. 農業
你講發展有機農業, 同解決人口老化有何關係? 再講, 你又打稻草人砌生豬肉. 我同你都冇講過要全民種菜.
舉例:
冇人做酒店, 你就叫人去耕田. 咁酒店的空缺仍然存在, 大量耕田職位彌補不了商業城市的服務業的大量職位空缺. 你講的耕田是另一個TOPIC, 跟解決人口老化如何混為一談?
人口老化, 原來產業空缺越來越多, 經濟總量就會下降, 生活水平亦對應下降.

3. 港女生仔
你就話叫港女生仔, 港女生仔係基本. 又想含糊其詞, 如何"基本"? 如何叫港女由唔想生變多生?

請你提出解決辦法. 你講的耕田及港女生仔, 實在令我忍俊不禁. 哇哈哈哈!
123 : MensaFund(9108)@2013-08-04 16:38:07

你打咁大篇文又話人地唔回應你. 其實你核心思想, 幾十個POST, 一項解決辦法都冇.

<你攪清楚啦,我好多個post都係回應你所提的方法;但回完話完你又點,你都唔回應番,反而每次問番我轉頭??
點子係你提出的,俾人質疑又不澄清/捍衛,避而不答,唉。>

講咁多都冇用,之前你都笑人用英文,點知自己個名都用



言語上攻擊別人, 避而不答, 獲得精神上的勝利.

>>你都唔回應我,我算勝利嗎?

1. 資源
又係你話資源土地唔夠. 先講土地, 就叫我去諗點解政府唔填海. 又話有後果/impact.
咁點解呢又? 有何後果呢? 咁你認為要點樣解決?
唔識答冇意見就拋個波俾我, 其實胸無一文.


>>咪叫左你自己諗後果囉,文又唔睇。
無限填海,無限土地資源,sim city,嘩哈哈(HH)~smiley
CY仲頭痕緊土地供應,你快D俾點子佢啦,嘩哈哈(HH)~


2. 農業
你講發展有機農業, 同解決人口老化有何關係? 再講, 你又打稻草人砌生豬肉. 我同你都冇講過要全民種菜.
舉例:
冇人做酒店, 你就叫人去耕田. 咁酒店的空缺仍然存在, 大量耕田職位彌補不了商業城市的服務業的大量職位空缺. 你講的耕田是另一個TOPIC, 跟解決人口老化如何混為一談?
人口老化, 原來產業空缺越來越多, 經濟總量就會下降, 生活水平亦對應下降.

>>有機農業我都係回應網友所提發展農業,我加把口話政府都有扶持緊有機農業;

引用120樓你的話:"人人俾块地耕田,当然人人有野捞,不过经济总量下降,如何维持既有生活水平?"
你講到全民耕田咁,有冇砌你生豬肉?

下次我話發展垃圾回收/廚餘回收等產業,你又會話全民檢垃圾,經濟總量下降了smiley

講咗發緊農產業係俾退休人士多個選擇,吸納番退休人士,減少勞重力人口流失(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
當然發展其他產業,或延長退休人士年齡都可減少勞重力人口流失;
延長退休年齡還在討論中smiley


3. 港女生仔
你就話叫港女生仔, 港女生仔係基本. 又想含糊其詞, 如何"基本"? 如何叫港女由唔想生變多生?

>>講左十萬八千次港女生育率一定要維持,最好提升;
基本咪香港新生BB基本數;

唔通你淨係想雙非BB出世,香港媽媽0生育率??? 仲話解決問題?? smiley



請你提出解決辦法. 你講的耕田及港女生仔, 實在令我忍俊不禁. 哇哈哈哈!

>>你回應別人的質疑都唔做啦,淨係識反問人意見,嘩HaHa smiley


你回應番我對你既質疑先,再談。smiley smiley
 
124 : hh0610(1603)@2013-08-04 17:00:08

1. 不論房屋問題, 雙非資源問題.
冇地就填, 而家係俾一大堆泛民反對, 乜都做唔倒. 大嶼山北, 新界東北北區屯門, 敢填敢起大把供應.

2. 你又黎段章取義, 叫人耕田係你, 我就從來冇講過全民耕田.
你講:
"講咗發緊農產業係俾退休人士多個選擇,吸納番退休人士,減少勞重力人口流失"
=>我一早講左啦. 你扮睇唔撚倒. 用耕田黎吸納退休人士, 咁原先產業勞動力決口一樣補唔上. 我而家已經講第三次, 你唔係面皮咁厚扮睇唔倒下話.
大量耕田職位彌補不了商業城市的服務業的大量職位空缺.
人口老化, 原來產業空缺越來越多, 經濟總量就會下降, 生活水平亦對應下降.


"當然發展其他產業,或延長退休人士年齡都可減少勞重力人口流失;"
=>又係9吹, 發展其他產業一樣需要勞動力, 冇人了仲要增加工作需求, 背道而馳.
你已經撈撚亂左"提供就業"同"勞動力不足"呢兩件事.


"延長退休年齡還在討論中"
=> 呢個只係延緩問題發生. 更何況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 延長退休只係延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 跟勞動力市場關係不大.

"港女生仔是基本"
=> O拿, 港女零生仔, 是你講(問), 唔係我, 唔好又突撚登推個波俾我.
你講左咁耐叫港女生仔, 而家港女就係唔生, 唔撚屌你.

諗住嗌口號就解決問題, 被人質疑就問一大堆問題推搪過去. 好撚渣呀你!
125 : hh0610(1603)@2013-08-04 17:04:36

你又講左一頁了, 你的結論還是:
1. 填海很難
2. 叫港女生仔
3. 叫老人家耕田

呵欠..
126 : MensaFund(9108)@2013-08-04 21:01:42

1. 不論房屋問題, 雙非資源問題.
冇地就填, 而家係俾一大堆泛民反對, 乜都做唔倒. 大嶼山北, 新界東北北區屯門, 敢填敢起大把供應.

>>香港政府講大話,又話土地供應緊拙;香港周圍係海,可以狂填海;HH好野~香港大把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smiley


2. 你又黎段章取義, 叫人耕田係你, 我就從來冇講過全民耕田.
你講:
"講咗發緊農產業係俾退休人士多個選擇,吸納番退休人士,減少勞重力人口流失"
=>我一早講左啦. 你扮睇唔撚倒. 用耕田黎吸納退休人士, 咁原先產業勞動力決口一樣補唔上. 我而家已經講第三次, 你唔係面皮咁厚扮睇唔倒下話.
大量耕田職位彌補不了商業城市的服務業的大量職位空缺.
人口老化, 原來產業空缺越來越多, 經濟總量就會下降, 生活水平亦對應下降.


>>再引用120樓你的話:"人人俾块地耕田,当然人人有野捞,不过经济总量下降,如何维持既有生活水平?"
你講到全民耕田咁,有冇砌你生豬肉?

有網友提到農業,我先話香港政府係扶持緊有機農業的發展,話可吸納有意的已退休人士重回生產,緩解生產力下降。

勞動人口是指:15歲及以上陸上非住院人口,並符合就業人士或失業人士的定義。

男女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了,點解未來勞動力人口會下降?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分析,勞動人口參與數目減少的原因是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年為了提升本身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延長了他們的就學時間;而五十五歲或以上的成年人則較多人提早退休(政府統計處,一九九六年,第三十三頁)"

雖然唔係最update,但係可見當中原因。

面皮厚極都唔夠你厚,永遠無視我對你的回應smiley


"當然發展其他產業,或延長退休人士年齡都可減少勞重力人口流失;"
=>又係9吹, 發展其他產業一樣需要勞動力, 冇人了仲要增加工作需求, 背道而馳.
你已經撈撚亂左"提供就業"同"勞動力不足"呢兩件事.


>>我冇撈亂;
我一路都講係重新吸納已退休人士(如想);
延長退休都有些作用,有心自己睇下文,咪再問;

~實情係你以為推雙非BB來港就無敵,可解決所有問題;
雙非BB可行,未來仲可叫內地成年人黎香港打工添,你咁驚冇勞動力 smiley




"延長退休年齡還在討論中"
=> 呢個只係延緩問題發生. 更何況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 延長退休只係延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 跟勞動力市場關係不大.

>> 請參考下文:

目前香港並沒有一個法定的退休年齡,政府規定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是六十歲。傳統上,很多機構都是跟隨政府的做法,以六十歲為退休年齡。倘若香港政府將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延後五年,定為六十五歲,其他機構同時響應,將會使為數約二十六萬六十至六十四歲的老年人留在工作崗位一段時間,憑藉其經驗發揮領導作用和維持其生產力,減少或延後依賴社會福利過活的(潛在)機會。事實上,香港政府強迫公務員在六十歲退休的勞工政策明顯過時,世界性的趨勢是盡量讓年老工人在六十五至七十歲退休。美國甚至在一九八二年取消六十五歲退休的規定,容許工人在健康良好的情況下一直工作下去。

在本港,將退休年齡延後至六十五歲,表面上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做法,然而背後仍要看會否阻礙年輕一輩工人受僱和普升的機會。如果經濟不景,勞動市場的工作崗位並沒有增加,或所增加之數目不足以安置需要入行的工時,會較難推行讓年老工人留任的政策。反之,如果經濟發展良好,工人不敷應用,讓年老工人留任多一段時間,會對整體社會經濟利益有積極作用。此外,亦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是讓年老工人留在工作崗位,會否增加公司的薪酬開支,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營運成本,減低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這些都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問題,值得經濟學家研究,協助政府制訂一套合適的勞工退休政策。
http://www.swik.org.hk/SWIKPorta ... tabid=50&ItemID=505

引用埋原文。

唔好又話引用唔俾/睇唔明/冇主見;





"港女生仔是基本"
=> O拿, 港女零生仔, 是你講(問), 唔係我, 唔好又突撚登推個波俾我.
你講左咁耐叫港女生仔, 而家港女就係唔生, 唔撚屌你.

>>你上面不斷講港女唔好生仔,我咪問你係咪想0生育率囉,你自己想對號入座就自便。smiley

諗住嗌口號就解決問題, 被人質疑就問一大堆問題推搪過去. 好撚渣呀你!

>> "諗住嗌口號就解決問題, 被人質疑就問一大堆問題推搪過去"
呢句應該係我同你講喎? smiley
你攪乜smiley

跟本我一路都係回應你的論點;
我對你既回應唔係意見???smiley
係你選擇性回答/迴避 smiley

仲有 我對你既回應同 我自己對題目本身有冇其他諗法,兩者跟本冇關,
你唔想回應我對你既質疑,講就得,其實你唔一定要回應的smileysmileysmiley

你快D叫CY開放雙非quota,同周圍填海解決所有問題smileysmiley
你又有水晶球,你做局長推政策,加上建制護航,香港一定掂smiley



再重申:我對你既回應同 我自己對題目本身有冇其他諗法,兩者跟本冇關!
唔想回應我就直接講,咪避開我個波又重新發球俾我-呢招你用咁多次,好悶!

127 : MensaFund(9108)@2013-08-04 21:03:49

125樓提及
你又講左一頁了, 你的結論還是:
1. 填海很難
2. 叫港女生仔
3. 叫老人家耕田

呵欠..


結論? 講左咁多頁都係回應你,HH <<< 改名叫"哈哈" 或 "HaHa" 啦smileysmiley
128 : hh0610(1603)@2013-08-04 21:52:32

重覆又重覆.

1. 填海又扯左去政府講大話. 泛民攪事阻止填海收地發展係眾所周知.
2. 你叫左人去耕田, 原本酒店零售缺人一樣係解決不了. 你提供左新就業(耕田), 同改善既有行業勞動力不足有咩關係?
3. 延長退休年齡是指公務員. 香港地40歲退休又得, 80歲退休又得, 又冇法律限制. 延長退休年歲有柒用?
4. 我話鼓勵港女生仔唔可行. 你就屈我話想0生育率.

加一大堆公仔, 問人一大堆問題, 仲話人地唔答. 我都唔知要答乜撚野?

黎黎去去, 填海做唔倒, 叫人去耕田, 叫港女生仔, 而家多樣係延長退休年齡.

呵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22

北韓勞動黨副委員長突訪京修補朝中關係

1 : GS(14)@2016-06-01 11:36:46

北韓近期軍事動作不斷,迫使聯合國實施進一步制裁,為挽救陷入僵局的朝中關係,執政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李洙墉昨日突然訪問北京,是自今年1月平壤政府進行第四次核試後首位訪華的北韓政要。



就核問題交換意見


據韓聯社報道,李洙墉昨晨率領大型代表團從平壤出發,乘坐高麗航空班機,在北京時間近10時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及後一行人等分別乘坐北韓駐華大使安排的10多輛汽車及小巴出市區,其間獲中國武警和巡警護送。新華社證實李洙墉使團到訪,指訪問行程為期三日,昨獲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接見。外界推測李洙墉以領袖金正恩特使的身份訪華,日本共同社就預計他會向中方政要講解本月初勞動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結果,並就核問題與中方交換意見。中國是北韓最大貿易夥伴,亦是長年盟友。然而,隨着金正恩致力擴張軍事勢力,動輒進行核試及導彈試射,兩國關係逐漸惡化,勞動黨七大甚至不見中方代表的蹤影,李洙墉在此時訪華,重修兩國舊好的願望似乎顯而易見。兼任政治局委員的李洙墉曾任北韓外長,75歲的他通曉法語,在金正恩1990年代留學瑞士時充當其監護人,因此深得金正恩信任。李洙墉此行將是繼去年9月、時任勞動黨書記崔龍海到北京出席二戰結束70周年的紀念軍演後,首次有北韓政要訪華。法新社/韓聯社/共同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1/19636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