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6年各省投資比拼:5省超3萬億,山東奪冠

在外貿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內需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已成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砝碼。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6年各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速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突破5萬億大關,高居全國首位,江蘇緊隨其後,廣東位居第四;在增速方面,西南省份增長最快。從投資與GDP的比值來看,不少中西部省份的投資額超過或接近GDP總量。

山東首超5萬億

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三的山東,2016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2364.49億元,增長10.5%,首次突破5萬億元大關,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投資額超過5萬億元的省份。

這其中,工業投資占據了一半。山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工業投資26355.4億元,同比增長13.6%。工業三大門類投資“一降兩升”,采掘業投資下降23.1%,制造業投資增長12.1%,電力熱力行業投資增長44.6%。

經濟第二大省江蘇的投資額位居第二,達到49370.85億元,接近5萬億元大關,其中工業投資也占據了一半左右,為24544.4億元。

魯蘇之後,是中部的河南省,近幾年河南正處於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投資增速較快。2016年該省投資額達到了39753.93億元,逼近4萬億大關。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投資總量為32947.3億元,位居全國第四,比領頭羊山東少了將近2萬億元,也比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少了16423億元。從產業結構來看,廣東與魯蘇最大差別就在於工業投資。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工業投資總量突破1萬億元大關,共完成11051.68億元,僅相當於山東的42%,江蘇的45%。

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自2008年之後就開始大力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控制低端制造業發展,不少勞動密集型產業也轉移到內陸或東南亞。尤其是近幾年外貿出口受阻後,很多產業轉移到土地成本更低、勞動力更為充沛的內陸省份。

再加上近幾年珠三角的各種生產要素成本高,許多工業項目難以立足,導致整個珠三角的產業輕型化,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工業投資的的總體盤子下來了。” 彭澎說。

廣東之後,處於投資3萬億梯隊的還有河北,2016年該省的投資額達31340.07億元,也就是說,目前投資額超過3萬億元的成員共有5個。

處於2萬億梯隊的成員規模則頗為龐大,共有7個省份,其中浙江和湖北超過了2.9萬億元,2017年進入3萬億梯隊問題不大。四川和湖南以目前增速,也將在2017年突破3萬億大關。

在榜尾,共有9個省份的2016年固投總額在1萬億元以下,其中位列倒數五位的分別是西藏、青海、寧夏、海南和遼寧。西藏、青海、寧夏和海南由於人口總量和經濟總量較小,投資總量也都低於4000億。

投資增速“西高東低”

從投資增速來看,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96501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1%。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249665億元,比上年增長9.1%;中部地區投資156762億元,增長12%;西部地區投資154054億元,增長12.2%;東北地區投資30642億元,下降23.5%。由此可見,投資增速在總體上呈現“西高東低”的特點。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16年共有19個省份的投資增速達到了10%以上(含10%),增速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區。其中,西南和長江中遊的省份增長最快,西藏、貴州、雲南位居前三,西藏和貴州的投資增速都超過了兩成。

位於西南三省之後,是江西、湖南、河南和湖北。這4個中部省份的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城鎮化率較低,正處於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加上近幾年承接了大量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產業轉移落戶,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經濟也迎來快速增長。

因投資增速較低而排在末尾的省份,有遼寧、新疆、山西和黑龍江。其中新疆出現投資負增長,山西僅有0.8%。這幾個省份的投資格局基本與當前的經濟發展格局相一致,即近年來能源經濟下行,作為以能源和重化產業為主,其投資下行壓力也比較大。

值得註意的是,2016年吉林投資額達到了13773.17億元,增長10.1%。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認為,在東三省里,目前吉林的整體發展勢頭最好,產業結構也比較合理。一方面,相比遼寧和黑龍江,吉林的能源產業占比要小很多,受能源下行沖擊較小。另一方面,吉林的汽車、軌道客車等裝備制造業,以及光電子、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都相當不錯。如裝備制造產業正在打造產業集群,這帶來了大量的投資機會。

11個省份投資超GDP

從投入產出比來看,由於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中西部省份的投資與GDP比值這一數字普遍比東部沿海城市要高出不少。

統計數據顯示,有11個省份的投資總量超過了GDP總量,且全部位於中西部地區,其中西藏、青海和甘肅3省份的這一比值超過了130%,寧夏、貴州和安徽也超過了110%。相比之下,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的這一比值大多處於榜尾,在該比值最低的6個省份中,除了遼寧,其他幾省均為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經濟發展程度和市場化程度最高。

為何中西部的省份投資率較高,而東部卻較低?

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胡曉登曾對第一財經分析,這是由於兩者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城市化率上來看,中西部的城市要落後東部約7~8年的時間。

從投資組成部分來看,近年來中西部承接了東部沿海地區大量的產業轉移落戶,工業投資增長較快;在基建投資方面,由於中西部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後,所以仍有較大的改善投資空間;加上中西部的城鎮化率較低,目前仍處於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由此也帶來了大量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需求。

相比之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則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進入到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階段,不少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另外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較完善,城鎮化率也比較高,投資空間也日趨飽和。

以深圳為例,彭澎說,目前深圳的產業發展已經走上高端路線,主要精力放在研發、創新和提高人力資源效率上。“深圳已經走過了靠投資驅動的階段,如今主要是依靠創新驅動,盡管固定資產投資少了,但經濟增長卻在加快。”

表1:2016年各省份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省份

固定資產投資額(億元)

投資位次

山東

52364.49

1

江蘇

49370.85

2

河南

39753.93

3

廣東

32947.3

4

河北

31340.07

5

浙江

29571

6

湖北

29503.88

7

四川

28229.79

8

湖南

27688.45

9

安徽

26577.37

10

福建

22927.99

11

陜西

20474.85

12

江西

19378.69

13

廣西

17652.95

14

重慶

15931.78

15

雲南

15662.49

16

內蒙古

14893.96

17

山西

13859.35

18

吉林

13773.17

19

貴州

12929.17

20

天津

12756.36

21

黑龍江

10432.55

22

新疆

9983.86

23

甘肅

9534.1

24

北京

7888.69

25

上海

6751.68

26

遼寧

6436.33

27

海南

3747

28

寧夏

3709.04

29

青海

3455.51

30

西藏

1596.05

3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表2:各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省份

固定資產投資額(億元)

同比增幅

西藏

1596.05

23.20%

貴州

12929.17

21.10%

雲南

15662.49

19.80%

江西

19378.69

14%

湖南

27688.45

13.80%

河南

39753.93

13.70%

湖北

29503.88

13.10%

四川

28229.79

13.10%

廣西

17652.95

12.80%

陜西

20474.85

12.30%

重慶

15931.78

12.10%

安徽

26577.37

11.70%

海南

3747

11.70%

浙江

29571

10.90%

山東

52364.49

10.50%

甘肅

9534.1

10.50%

內蒙古

14893.96

10.10%

吉林

13773.17

10.10%

廣東

32947.3

10%

青海

3455.51

9.90%

福建

22927.99

9.30%

河北

31340.07

8.40%

寧夏

3709.04

8.20%

天津

12756.36

8%

江蘇

49370.85

7.50%

上海

6751.68

6.30%

北京

7888.69

5.90%

黑龍江

10432.55

5.50%

山西

13859.35

0.80%

新疆

9983.86

-5.10%

遼寧

6436.33

-63.50%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表3:各省份2016年投資/GDP

省份

2016年GDP(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額(億元)

投資/GDP(%)

西藏

1150.07

1596.05

138.7

青海

2572.49

3455.51

134.3

甘肅

7152.04

9534.1

133.3

寧夏

3150.06

3709.04

117.7

貴州

11734.43

12929.17

110.2

安徽

24117.9

26577.37

110.2

山西

12928.3

13859.35

107.2

陜西

19165.39

20474.85

106.8

江西

18364.4

19378.69

105.5

雲南

14869.95

15662.49

105.3

新疆

9550

9983.86

104.5

河南

40160.01

39753.93

99

河北

31827.9

31340.07

98.4

廣西

18245.07

17652.95

96.8

海南

4044.51

3747

92.6

吉林

14886.23

13773.17

92.5

湖北

32297.9

29503.88

91.3

重慶

17558.8

15931.78

90.7

湖南

31244.7

27688.45

88.6

四川

32680.5

28229.79

86.4

福建

28519.2

22927.99

80.4

內蒙古

18632.6

14893.96

79.9

山東

67008.2

52364.49

78.1

天津

17885.4

12756.36

71.4

黑龍江

15386.09

10432.55

67.8

江蘇

76086.2

49370.85

64.9

浙江

46485

29571

63.6

廣東

79512.05

32947.3

41.4

北京

24899.3

7888.69

31.7

遼寧

22037.88

6436.33

29.2

上海

27466.2

6751.68

2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58

人均GDP比拼:9省超1萬美元,廣東少於內蒙古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31個省份2016年人均GDP的統計發現,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轄市均超過了11萬元,位列前三,有12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53817元);若將各省份的人均GDP換算成美元,包括這三大直轄市在內,有9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

9省份超過1萬美元

人均GDP,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該國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出。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744127億元,年末中國總人口138271萬人,按此計算,2016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53817元。

統計顯示,有12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了這一平均水平。

這其中,天津的人均GDP高居榜首,達到了115613元。從2006年開始,天津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在一系列大項目、大投資下,從2007年後天津開始高速增長,2008年和2009年GDP增速均為16.5%,在省份中僅位居內蒙古之後,名列全國第二,從2010年後取代內蒙古,連續四年增速領跑全國。

北京則以114690元位居第二,僅比天津少了923元。上海也同樣超過了11萬大關,達到了113731元。

除了這三大直轄市,其他省份的人均GDP都在10萬元以下。最接近10萬元大關的是江蘇,達到了95394元,浙江以83923元位居第五。

“7萬元梯隊”包括福建、內蒙古和廣東,三者之間的差距非常小。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盡管經濟總量仍領先江蘇,但由於常住人口達10849萬,因此人均GDP與江蘇差距較大,甚至還排在內蒙古之後。

經濟第三大省山東則單獨處於人均GDP的“6萬元梯隊”,達到68049元,若按照去年平均匯率,其折合成美元就剛好跨過了1萬美元大關,為10245美元。實際上,早在一年前,山東的人均GDP就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由於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因此過了一年,山東人均GDP仍只是剛好超過1萬美元。

包括山東在內,2016年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省份達到了9個。其中,天津最高,達到了17406美元,北京和上海也都超過了17000美元。

離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尚有距離

人均GDP達到上萬美元是一個重要標誌。一般來說,這標誌著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不過,目前我國這些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省份,離真正的發達狀態仍有一定距離。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許多國家和地區在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時,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做得比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會保障等都十分不錯,公共產品的供給充足。相比之下,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省份,無論在居民社會保障,還是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

以廣東為例,盡管其人均GDP在3年前就突破了1萬美元,但實際上目前仍有很多人並沒有享受相應的配套好處,不少人甚至遊離於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之外。在珠三角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粵東西北大部分地區的人均GDP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地區之間的差距懸殊。

另一方面,人均GDP並不等同於居民人均收入。由於產業結構的差異,一些人均GDP很高的地方,其人均收入並沒有那麽高。

例如,盡管天津的人均GDP高居榜首,但其居民人均收入僅為34074元,與上海、北京均存在較大差距,甚至排在農業人口還占比不小的浙江後面,僅位居全國第四;而內蒙古的人均GDP超過廣東,高居全國第7,但其居民人均收入僅位居全國第10,比廣東少了約6000元。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包括內蒙古、天津等在內的很多地方,GDP產值主要靠投資拉動和能源消耗為主,而其投資主體以央企和國企為主,這導致其在做大產值的同時,老百姓的收入卻並沒有與之同步。

此外,專家指出,由於國內的省份之間沒有海關、地區間的人口流動性大,因此在地區生產總值的計算上,本身就可能出現重複計算的現象,因此地區之間的人均GDP數據未必完全科學。

8省份低於4萬人民幣

排在山東之後的省份,離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大關,尚有較大的差距。

例如位居第10的重慶,人均GDP雖與山東相差約1萬元人民幣,不過它和之後的湖北、吉林,人均GDP也都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這三個剛好也是我國中西部、東北省份中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高的省份。

另外,遼寧的變化也頗為引人關註。由於之前的經濟數據存在水分,在2016年擠掉“水分”後,遼寧實現GDP達22037.88億元,比2015年少了6705.5億元,人均GDP也由此縮水。

在擠水分之前,遼寧人均GDP與廣東、山東屬於同一個梯隊。擠水分之後,2016年遼寧的人均GDP僅為50292元,下滑至全國第14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東北地區則被吉林超越。

在榜尾,有8個省份的人均GDP低於4萬元大關,除了安徽、山西之外,其余全部位於西部地區。

丁長發說,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比較差,交通基礎設施也相對落後。盡管西部省份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但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市場化程度不高、城鎮化率仍比較低。

這其中,西北地區的甘肅人均GDP僅為27508元,是唯一一個低於3萬元的省份。西南的雲南和貴州則分列倒數二、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貴州一直處於人均GDP倒數第一,不過近年來隨著一系列大項目大投資進入後,貴州的經濟高速增長,並在2015年擺脫了人均GDP墊底的位置。

由於大多省份2016年的常住人口數據尚未發布,因此這里的人口數量以2015年的數據來計算。

表1:人均GDP一萬美元俱樂部成員

省份

人均GDP(元)

折合美元

天津

115613

17406

北京

114690

17271

上海

113731

17120

江蘇

95394

14361

浙江

83923

12635

福建

74288

11184

內蒙古

74204

11171

廣東

73290

11034

山東

68049

10245

表2:各省份人均GDP與居民人均收入對比

省份

人均GDP(元)

位次

居民人均收入(元)

位次

天津

115613

1

34074

4

北京

114690

2

52530

2

上海

113731

3

54305

1

江蘇

95394

4

32070

5

浙江

83923

5

38529

3

福建

74288

6

27608

7

內蒙古

74204

7

24127

10

廣東

73290

8

30296

6

山東

68049

9

24685

9

重慶

58199

10

22034

11

湖北

55191

11

21787

12

吉林

54073

12

19967

17

陜西

50528

13

18874

21

遼寧

50292

14

26040

8

寧夏

47157

15

18832

22

湖南

46063

16

21115

13

海南

44396

17

20653

14

青海

43750

18

17302

27

河北

42866

19

19725

19

河南

42363

20

18443

24

新疆

40466

21

18355

25

黑龍江

40362

22

19838

18

江西

40220

23

20110

15

四川

39835

24

18808

23

安徽

39254

25

19998

16

廣西

38042

26

18305

26

西藏

35496

27

13639

31

山西

35285

28

19049

20

貴州

33242

29

15121

29

雲南

31358

30

16720

28

甘肅

27508

31

14670

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213

汽車產量比拼:7省超200萬輛,廣東重慶上海領銜

汽車工業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因其對上下遊產業、區域經濟的帶動性強,不少地方都上馬了汽車項目。

那麽哪些地方的產量最高?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梳理發現,2016年有7個省份的產量突破了200萬大關,其中廣東、重慶和上海位居前三,廣西也進入到前五。總體來看,有大型汽車集團所在的省份,產量都比較靠前。

廣東重奪第一

2000年,我國汽車產量僅為206.91萬輛,位列世界第八。到了2009年,我國汽車產量達到1379.1萬輛,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呈現較快增長,產銷總量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11.9萬輛和280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5%和13.7%。

這其中,經濟第一大省廣東重奪汽車產量第一的寶座,達到280.06萬輛,比第二名重慶多出了近14萬輛。早在2008年,廣東的汽車產量就躍居全國第一,2013年則以254.29萬輛高居榜首,比第二名吉林多出20萬輛。不過,2014年由於受到日系車低迷影響,廣東汽車產量下滑至215.76萬輛,位居上海、重慶之後,退居第三;2015年,廣東產量有所回升,不過依然名列第三,直至2016年重回第一。

在廣東省內,分布著東風日產、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比亞迪、一汽大眾、長安標致等多家汽車整車廠商。據媒體報道,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廣東汽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已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擁有制造成本優勢等。

目前,廣東已形成以廣州、深圳、佛山為整車制造,帶動珠三角、粵東西北為零配件產業加速發展的格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廣東汽車產量能重奪第一,在於準確抓住汽車市場消費升級的主脈絡。隨著SUV車型成為消費熱點,去年廣東各品牌旗下的SUV車型也十分火爆。其中,自主品牌廣汽傳祺GS4穩居全國SUV市場的第二,去年前11月的累計銷售為30.52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82.1%。

在廣東之後,重慶以266.34萬輛位居第二。在重慶工業體系中,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一直是兩大支柱性產業。汽車產業經過數十年發展,2016年產值為5380億元,其中總部在重慶的長安汽車目前是我國第四大汽車生產企業。

7省超過200萬輛

在重慶之後,上海、吉林和廣西位居第三到第五位。值得一提的是廣西,雖然從去年的第四降到第五,但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廣西的汽車工業發展卻獨樹一幟。

廣西汽車產業主要是在工業大市柳州。數據顯示,在2015年,柳州市汽車年產量即突破230萬輛,城市總產量位居中國第三位。汽車產業是柳州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目前該市擁有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一汽柳特、重汽運力、延龍汽車等多家整車生產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500多家。

其中,一直占據中國微車市場半壁江山的上汽通用五菱,2010年率先進軍MPV(多用途車)市場,2015年7月推出家用大型SUV。這些滿足消費者家庭、商務兩用需求的產品風靡中國,促使2015年該公司成為中國首個年產銷量突破200萬輛的單一車企。

從各省份的增量來看,去年湖北的產量增加最多,增加了46.61萬輛,產量排名也從第七升至第六。廣東的增量達到40.95萬輛,位居第二。此外,北京、吉林增量也超過了30萬輛。

以地域構成來說,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遼吉、京津、鄂中、成渝等為主的6個產業集群,另有長株潭、桂中、豫中等有專業分工的產業群,產業集群度以達到一定水平。

一般而言,大型汽車生產企業總部所在地的省份,產業也往往名列前茅。比如上汽、東風、一汽、長安這四大汽車集團所在的省份,均位居前六位。此外,廣汽和北汽所在省份也都名列前茅。

分梯隊看,廣東、重慶、上海、吉林、廣西、湖北、北京共7個省份的產量超過了200萬輛大關,構成了我國汽車生產的第一梯隊。安徽、江蘇、河北和遼寧這四個省份都是在100萬輛~150萬輛之間,離200萬大關有較大的距離,構成了我國汽車生產的第二梯隊,該四個省份也有各自的代表性企業,如安徽的江淮和奇瑞,江蘇的南汽(2007年並入上汽),河北的長城汽車,遼寧的華晨等。

在榜尾端,有3個省份沒有汽車整車生產,分別是西藏、青海和寧夏。有7個省份雖有整車生產,但產量在10萬輛以下,其中內蒙古、新疆、貴州、甘肅等省份都只有一兩萬輛。

對於不少地方政府來說,由於汽車產業的帶動性很強,因此各地都努力上馬汽車項目。比如煤炭大市鄂爾多斯為了發展延長上下遊產業鏈,發展非能源產業,曾經實施“以能源換項目”,引進奇瑞、中興等車企。根據媒體報道,2012年底,奇瑞汽車鄂爾多斯項目整車廠房建成並投入生產,2013年1月份開始試生產,3月份正式生產。

不過,從過去多年發展經驗來看,其效果並不盡人意。數據顯示,去年內蒙古汽車產量也只有2.14萬輛。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車輛價格差別很大,比如北京生產的一輛奔馳,價格就等於多輛廣西生產的五菱。因此如果按照產值計算,那麽生產高端車、大客車多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廣東等,產值也會更高。相應的,生產低端車、經濟型車多的省份,如重慶、廣西等地,產值的排名就會明顯低於產量排名。不過由於產值的數據不易查詢,加上國際上汽車企業的排名基本都是按照銷量排的,因此在此采用國際慣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