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公司整頓待售 大金控找對象擴張 金融業合縱兼併全為搶中國市場

2011-1-10  TWM




如無意外,元大金近日將啟動公開收夠機制,以每股二十二到二十四元的價格收購寶來證股票,這將是金管會發布《金控投資管理辦法》後適用的首例。

馬志玲如果成功打響第一發金融股整併禮炮,金融股將掀起新一波漲勢。

撰文‧劉俞青

二○一○年底,金管會無預警送給十五家金控公司一份「大禮」。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金控公司投資管理辦法》,日後金控只要購併任何金融同業,包括金控、銀行、證券、保險等,一律只能以「公開收購」的方式,一次買足二五%的股權。這套辦法,所有金控公司一體適用。

新法實施後首宗金控購併案所謂公開收購,就是不經由公開市場買進,而是採用公告某一特定價格的方式,進行收購的行為。

此法一出,等於封死其他任何購併的方式——就像拿一條大繩索綁住所有金控業的購併行為,規範所有業者只能採用唯一的公開收購方式。金控業普遍認為,金管會為了「方便管理」,官員但求自保、不要惹禍上身,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

但就在金融業一片叫罵聲中,還是有人非常務實地悄悄布局;如無意外,短期內元大金控極有可能成為該法公布後,第一件適用的購併案例。

由馬志玲執掌的元大金控,一直對寶來證券情有獨鍾,這個傳聞早在金融圈甚囂塵上。對此,元大金高層首度證實,元大金確實在去年第四季初,就已經專程赴金管會,請教「如何購併券商」的法令事宜;但當時碰了一鼻子灰,只得到「等法令公布自會知道」的答案,只好回家苦等答案。

終於,《金控公司投資管理辦法》一公布,元大金沒有浪費一秒鐘,立刻著手研究可行度。

根據了解,寶來前總裁白文正的家族表面持股將近七%,但元大則有股市聞人賈文中鼎力相助。

賈文中所屬的鼎富證券,不斷從市場買進;截至目前為止,賈文中所掌握股權「已經超過這個數字」。賈文中和馬志玲在股市上合作已經超過三十年,兒子也在元大集團任職,因此市場上都把賈文中所持寶來證股票歸為支持元大金。

這一次,元大金能夠擺脫其他競爭者,讓這樁購併案提前達陣,有兩項關鍵因素。一是元大「搞定」寶來證券的最大股東,大幅拉高勝算;另一則是之前遲遲不願協商的白家態度終於鬆動,才讓馬志玲拍板,決定加快購併腳步。

這位寶來證券神祕的最大股東,並非外傳的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賀鳴珩,而是一個來自澳洲的私募基金,持股逼近一五%。根據解讀,通常私募基金都屬財務性質投資,靜待好的價格獲利了結,傳聞這家澳洲私募基金也不例外。至於馬志玲開出什麼樣的價格讓其動心,外界不得而知。

此外,白家的態度丕變,當然與馬家持有籌碼越來越多有關。根據寶來證透露,白文正遺孀魏明春與其子在近二年接手經營後,對「大者恆大」將是國內證券業長期經營生態的體會日深,才決定「只要有好價格,不排除出脫。」

成為購併目標的三大要件

根 據市場資深人士透露,寶來證目前的淨值大約在每股十三.五元左右(截至一○年第三季底的淨值為每股十三元);但近期股價受到購併題材激勵,已經節節逼近二 十元大關。因此,元大金公開收購寶來證的價格,極可能落在每股二十二元到二十四元之間,P╱B(股價淨值比)約一.七倍,符合目前市場對金融股購併價格約 一.五至一.八倍的行情。

金融股在購併風潮帶動下,賣相不斷看漲,日前,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表示,金融股的賣價上看P╱B一.五到一.八倍。

當然,出得起此價格的不僅有元大金,凱基證、富邦金也都躍躍欲試,展現勢在必得的態勢。在僧多粥少的帶動下,只要一有好標的,就像丟一顆石子進水池,引發的波紋漣漪,可以擴及整個湖面;眼見石子越丟越多,金融股的購併潮也越值得期待,將正式開啟一波像樣的金融股行情。

事 實上,一○年十二月以來,金融股已經領先大盤急漲二成,金融類股指數從八七八點起漲,日前已經突破千點大關,來到一○六八點。摩根大通證券金融股分析師許 世德指出,要搭上這波購併潮,「第一要體質健全,第二要股權分散,第三則是大股東有求售意願。」具備三大姿色的美女,將成為啟動這波金融購併風潮的主角。

對照許世德所指的三大要件,除了寶來證之外,幾家被市場頻頻點名的金融股,其實都有購併行情值得期待,包括大眾銀、萬泰銀等小型金融股,近二個月股價漲幅都突破三成。這些私募基金為大股東的小銀行,經歷數年整頓,體質都相對過去健全,成為市場購併焦點,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其實,大眾銀之前確實與市場某買主相談甚歡,但據悉最後差了臨門一腳。不過大眾銀的大股東凱雷私募基金,並沒有放棄出售的意願,仍持續找尋買主,一有突破,隨時可能傳出好消息,使股價持續走高。

此外,日盛銀行大股東新生銀行,也是在市場上兜售多時,股價也節節上漲。

日盛金最大的價值所在,當然在日盛證。因此,在寶來證一役中的眾買家,勢必又在日盛金一役中強碰。但根據了解,日盛金除了受日盛銀的拖累,日盛證近幾年來市占率逐步下滑,因此賣相並不如寶來證。

強 大自己 為介入中國市場準備除了小型金融股頗具賣相外,根據管道透露,政府基金最近也加入這波整併風,在市場上大力買進有董監改選議題的個股,包括彰銀、國票金, 近期都出現異常的買盤激增。據了解,其中都有政府出手的痕跡,目的是為了增加官股持股,提高在董事會中的掌控權,弭平可能的董監爭議。

不過,其實所有的金融整併案,目標只有一項,就是鎖定未來的中國市場。市場人士分析,在ECFA(兩岸經濟協議)中,截至目前為止,關於金融業的「市場准入」仍然尚未定案。

換句話說,現階段兩岸的金融業參股,仍然停留在看得到、吃不到的階段;因此所有的整併動作,其實仍停留在國內業者自行的整併為主,默默為未來有著美麗想像空間的中國市場做準備。

尤其,在事事講求「對等」的中國市場裡,台灣業者深諳「門當戶對」絕對是未來相互參股的首要條件。因此無論如何必須趁現在先提升自身在台灣市場的市占率,才能讓對岸「看到我」,這也是啟動這波整併風潮最根本、也最關鍵原因。

等到萬事俱備,只待「准入」的鳴槍起跑,屆時,「第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與國泰金的參股、證券龍頭元大證參股對岸券商,只是遲早的事而已。」一位中型金控總經理表示。

倘若元大金或凱基證等大型券商,真能順利購併寶來證,一舉將市占率推向一五%大關;相對中國資本市場至今的落後發展,未來台灣券商無論是技術輸出,或是直接參股,都有無限想像空間,股價的爆發力也不容小覷。

只是,近日金融股股價其實漲多,短期內投資人還是要小心萬一購併破局後的回檔風險。但長期而言,在兩岸題材加持下,國內整併風潮仍是一波波,風行草偃所及,金融股行情著實值得期待。

誰是購併潮中的下一個焦點?

最有購併價值的10檔金融股

公司

代號 公司

名稱 收盤價(2011/1/4 ,元) 起算價

(2010/11/1

,元) 漲價

(元) 漲幅

(%) 每股淨值

(截 至2010年第三季,元) 市場購併行情(每股淨值1.5到1.8倍,元)2837 萬泰銀 9.90 6.77 3.13 46.23 8.29 12.44~14.92 2883 開發金 13.25 9.09 4.16 45.76 11.41 17.12~20.54 2838 聯邦銀 12.20 8.96 3.24 36.16 10.50 15.75~18.90 2847 大眾銀 12.70 9.49 3.21 33.82 11.07 16.61~19.92 2887 台新金 17.55 13.40 4.15 30.97 13.79 20.69~24.82 5820 日盛金 13.30 10.20 3.10 30.39 10.79 16.19~19.42 2889 國票金 12.85 9.89 2.96 29.93 11.08 16.62~19.94 2834 台企銀 13.15 10.20 2.95 28.92 10.72 16.08~19.30 2836 高雄銀 16.15 12.80 3.35 26.17 18.42 27.63~33.15 2801 彰 銀 25.35 20.20 5.15 25.50 13.44 20.16~24.19

資料來源:財訊智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7

研究表明大多數企業兼併效果不如人意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26671.html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本週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以退為進》(Winning by Losing)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教授進行。報告的結論是,雖然收購幾乎總能贏得投資者的掌聲,但最終會對公司(特別是股價)造成負面的影響。報告指出,收購方的股價 在收購後三年的漲幅往往比同類公司落後50%。研究還發現,(通常被認為更保守的)現金收購結局往往比換股收購更糟糕。如果被收購公司不願意接受收購方的 股票,投資者自然也不願意。

失敗的併購案例不勝枚舉——《財富》雜誌(Fortune)母公司時代華納(Time Warner)在互聯網鼎盛時期的一宗收購尤其如此。不過,儘管失敗的併購不在少數,但經濟學家們通常認為併購有益於公司。說到底,如果沒有好處,為什麼 會出現這麼多的併購交易?大多數併購,至少從收購方而言,一般都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更重要的是,很難驗證如果不收購,情形會怎樣?你怎麼知道如果不進 行收購,這家公司會有怎樣的表現?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加州伯克萊分校(Berkeley)的兩位教授烏爾裡克•瑪門迪爾和恩裡克•莫萊蒂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一位教授佛羅瑞•彼得斯對熱門的競購交易進行了分析,比較了競購成功者與失敗者的股票表現。結果發現,儘管收購前股價走勢相似,但 收購後的走勢卻出現了分化,競購成功者的股價表現遠弱於競購失敗者。

或許人們會說,這是因為競購激烈,收購方不得不提高出價,導致最終的交易不太理想。但三位教授比較了競購交易和無競購交易,結果發現最終的收購估值 都差不多。一宗收購有可能因為收購價過高而導致最終結果不理想,但如果是這種情況,它是所有的收購都可能存在的問題,不光是競購交易。

這對華爾街意味著什麼?金融危機期間,投資銀行因為過去的很多行為備受指責。有人質疑,將按揭貸款分割出售究竟給市場經濟增加了什麼價值。或許首先 要提到的就是按揭債券。但一旦華爾街開始根據打包的按揭貸款抵押資產、出售CDS,要給經濟增加價值?沒門。如果說有什麼成果的話,那就是因為華爾街的這 些交易,市場經濟以及99%的人們日子都大不如前了。同樣,我們並不清楚投行的併購業務是否給市場經濟帶來了真正的價值。好消息是,沒有證據顯示是投行在 拉郎配。往往是首席執行官們自己樂於投身這類前景堪憂的併購。但不管怎樣,華爾街都是同謀,而且從中撈到了大量的油水。

研究報告發佈之時正值併購交易顯著放緩之際。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年初,企業併購活動處於近年來的低點。2009年年初的情 況更差一些,但也相差無幾(2009年是7,770億美元,今年是8,000億美元),而且2009年正值信貸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因此,這是不是意味著首 席執行官們終於認識到,併購衝動可能並不會帶來什麼好處?不太可能。

「高管們總是認為,這次情況不一樣。」《以退為進》的合著作者之一瑪門迪爾稱。「沒錯,過去其他人都失敗了,但我能做得更漂亮。」因此,似乎真正的問題是過度自信。不幸的是,CEO們從來不欠缺自信。(譯者:老榆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93

蒙牛收購雅士利 工信部促乳企兼併重組 2年內行業集中度將超70%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546

6月18日下午,蒙牛乳業與雅士利在港交所聯合發佈公告,蒙牛乳業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並獲得控股股東張氏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東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接受要約的不可撤銷承諾,承諾出售合計約75.3%的股權。

據公告,雅士利共發行股份35.59億股,根據現金方案項下每股3.50港元的代價,雅士利全部已發行股本估值約為124.57億港元。

蒙牛乳業此次收購向所有雅士利股東提出收購要約,並提出現金收購及現金加股權收購兩種方案。現金方案為每股股份3.50港元,現金加股份方案則是每股股份2.82港元現金加0.681股由蒙牛乳業專為持有雅士利股票而設立的私人公司股票。

根據公告,蒙牛乳業已分別與張氏國際和CA Dairy簽訂不可撤銷承諾,以上兩家公司承諾接受要約出售其持有的雅士利51.3%和24.0%的股份。其中,張氏國際選擇現金加股方案,CA Dairy選擇了現金方案,收購完成後,蒙牛乳業佔雅士利股份將超過75.3%。

據《第一財經日報》6月14日報導,13日蒙牛乳業與雅士利曾雙雙宣告停牌,便有業內人士稱是蒙牛乳業要收購雅士利國際。該人士同時稱,未來半年是國內嬰兒奶粉兼併和大躍進時期,可能還會有幾單大併購。

補齊蒙牛奶粉方面的短板

此次收購已是蒙牛乳業今年內的第三次收購案。5月8日,蒙牛乳業發佈公告,以接近32億港元增購現代牧業的股份。增持後,蒙牛乳業持有現代牧業的股份從原有的1%增至28%,成為現代牧業最大單一股東。

5月20日,蒙牛乳業發佈公告稱,蒙牛乳業的最大單一股東中糧集團已與法國達能簽署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中糧集團向該合資公司轉讓蒙牛約8.3%股份。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中糧將佔股51%,達能佔股49%。轉股交易完成後,中糧仍是蒙牛乳業的最大單一股東。達能通過合資公司在蒙牛乳業的首期持股約為4%。同時,蒙牛乳業將與達能中國合併現有酸奶業務,雙方將組建新的合資公司專項從事酸奶生產及銷售業務。

據蒙牛2012年年報,2012年度,蒙牛乳業實現收入360.80億元,其中奶粉收入僅佔1.6%。

而據網易財經報導,工信部18日在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題日披露數據顯示,目前佔據國內奶粉產量前5名的企業,第一為伊利股份6.42萬噸,第二是完達山的3.3萬噸,第三是飛鶴的3.31萬噸 、第四是福建明一的2.9萬噸、第五雅士利2.58萬噸。而整體規模目前第二的蒙牛乳業在奶粉產量上僅有4758噸,排名第十。此次的收購能補齊蒙牛奶粉方面的短板。

工信部鼓勵乳企兼併重組

據《京華時報》報導,6月18日,在全國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題日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稱,目前工信部正研究制訂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工作,鼓勵並引導企業實施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逐步淘汰奶源基地沒有保障和技術裝備、檢測條件落後的生產企業,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

高伏表示,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年產量約60萬噸,但是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3家,分別是伊利、完達山和飛鶴。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僅佔高端產品份額的20%到25%。

高伏透露,接下來政府對於奶粉行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鼓勵企業兼併重組。「爭取用兩年時間,培育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高伏表示,鼓勵企業整合品牌資源,創建知名品牌,加快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國產品牌,恢復和提升社會消費信心。

騰訊財經報導,在6月18日的會議上,公佈完蒙牛收購雅士利消息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直接對台下企業說:「全國120多家嬰幼兒乳製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都到場了,我提議今天作為相親日。你們或是優勢企業互補聯合,或是跨區域聯合,先戀愛。今天你們都見面認識了,能結親的趕快結親。」

南方週末網此前報導,5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將制定相關政策,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鼓勵支持嬰幼兒奶粉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產業規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6月4日,工信部印發了《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消費信心行動的方案》。「雙提」行動方案提出了六項主要工作:一是督促企業強化管理,二是強化行業准入,三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四是推動企業技術改造,五是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六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根據方案,工信部將在2013年年內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項目)再審核清理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項目)。

據前述《京華時報》報導,高伏表示,將加快在全行業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的GMP(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管理模式,對嬰幼兒乳粉質量的管理將參照藥品管理,並優先支持兼併重組企業和轉產企業開展GMP技改。工信部還將推動建立食品企業質量安全信息追溯體系,今年底在蒙牛、伊利、完達山和三元等4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率先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03

券商兼併起步 大潮仍未襲來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503/t20150318_731068.htm
2014年,國內券商之間的併購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同一控股股東旗下券商為掃清「一參一控」障礙實現上市進行的系內資產整合,二是為擴大規模和資本金,發展創新業務而進行的市場化併購。目前,由於小券商估值較高,國內券商之間的市場化整合案例較少,但是券商收購多元金融資產甚至境外金融資產,以及其他行業公司收購券商則屢見不鮮,這些成為了當下券商併購的主流。 趙俊/文

  2015年1月26日,隨著申萬宏源(000166)掛牌上市,中國證券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併購案終於完成。按照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申萬宏源的市值達到2919億元,不僅取代國信證券(002736)成為深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還一度超過中信證券A股(600030)的總市值,成為券商股老大。

  2014年的證券行業併購大潮,不僅成就了業內併購金額最大的「巨無霸」券商申萬宏源,在併購方式和種類上也體現出多樣性。國內券商之間的併購中就有國泰君安收購上海證券、方正證券(601901)收購民族證券等案例,與此同時,內地券商還不斷染指海外,通過收購香港甚至歐洲的券商進軍國際市場。此外,券商對外匯交易等其他金融領域企業的收購也不斷見諸媒體,最近的包括2015年1月31日中信證券(600030)宣佈收購知名外匯經紀商KVB崑崙國際60%股權,以及2月初傳出的光大證券(601788)擬以5億美元收購業務包括外匯貴金屬在內的新鴻基金融(0086.HK)約70%股權的消息,其目標均直指金融混業。進入2015年,券商併購的潮流能否持續?

  併購動機之一:掃清「一參一控」障礙,實現上市

  這一輪國內券商間的併購,一大動機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申萬合併宏源、國泰君安收購上海證券,即屬此類,其旨在通過併購滿足證監會提出的「一參一控」要求,從而達到上市的資質。

  「一參一控」指的是按照證監會2008年的相關政策,兩個以上的證券公司受同一單位、個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間存在控制關係的,不得經營相同的證券業務。而為了維護上市證券公司的資質條件,減少規範整改過程的複雜性和涉及面,避免上市後出現重大變更事項,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符合「一參一控」要求的證券公司,不能申請上市。

  由於一些大企業作為控股方同時控股或參股多家證券公司的情況比較常見,為滿足「一參一控」要求,國內證券行業掀起了大刀闊斧的整合。中投旗下公司曾經參控股10家證券公司,包括全資持有的中投證券,絕對控股的銀河證券(06881.HK)、宏源證券(000562)、西南證券(600369)、申銀萬國(00218.HK)和中金公司,以及參股的中信建投、國泰君安、齊魯證券和瑞銀證券。通過對旗下券商股權不斷梳理,中投公司逐漸淡出國泰君安、西南證券、齊魯證券和瑞銀證券(表1)。

  中投絕對控股的宏源證券、申銀萬國、銀河證券、中投證券和中金公司這5家券商最為其倚重。據《證券時報》2013年11月報導,匯金系券商敲定的整合框架是,銀河證券與中投證券合併、宏源證券與申銀萬國證券合併,至於有外資股份的中金公司,退出還是重組仍是未知數。目前申萬與宏源已完成合併,中金公司此前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但一直是只聞其聲未見其動。

  2013年10月30日,宏源證券停牌,其與申萬的重組大幕啟動,具體方式為申銀萬國通過換股吸收合併的方式收購宏源證券。宏源證券以9.96元/股的價格換取申銀萬國發行的4.86元/股的股票,換股比例為2.049。這個價格相對當時宏源證券二級市場8.12元/股的價格有22.7%的溢價。申銀萬國因吸收合併而發行的A股股票為81.41億股,全部用於換股吸收合併宏源證券。換股後,宏源證券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申銀萬國資產實現證券化,存續公司以申萬宏源為名在深交所上市流通。

  匯金旗下的證券公司實力偏弱,從投資運營角度看存在整合必要性。合併後的申萬宏源,形成金控和證券子公司的母子公司雙層架構。其中,證券子公司的註冊地在上海,作為上市公司的投資控股集團註冊地在新疆。後者定位於成為匯金的金融資產證券化平台,其旗下擁有證券、併購基金、另類投資等子公司,未來還將進一步打造銀行、保險、信託、租賃等全產業鏈條,以實現多元化的業務佈局,提升盈利及其穩定性,同時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負債比率和經營槓桿。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的券商總資產排名,整合後的申萬宏源將以1054億元的家底坐上行業老五的位置,僅次於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和廣發證券,而2013年其在行業中的總資產排名是第十位。

  國泰君安受讓上海證券股權,也是為瞭解決「一參一控」問題,掃清上市障礙。國泰君安的大股東為上海國際集團,後者除了控股國泰君安之外,還同時控股上海證券。這一硬傷導致其旗下的任何一家券商都無法上市。國泰君安收購上海證券後,可以獲得上海證券在經濟最發達的江浙滬地區積累的優質客戶,加速向財富管理方向轉型,提升中長期盈利能力,最終成為金控集團。

  匯金公司和上海國際集團等控股股東之所以急於讓旗下券商通過兼併整合躲開「一參一控」,實現上市,也是為了盡快融資,擴大資本金,發展創新業務。上市券商不僅可以通過IPO融資,上市後更可以通過發債、配股或增發等方式從資本市場繼續獲得資金支持。

  併購動機之二:擴大資本金,拓展創新業務

  券商併購的另一大動力,來自發展的驅動。長期以來,券商收入主要來自於傳統的經紀業務,其佔比普遍達一半以上。在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券商紛紛通過「萬二」或「萬三」的佣金大戰吸引客戶,甚至有券商提出了零佣金,僅向客戶收取約萬分之一的證券交易所規費。根據上市券商2014年三季報,佣金率由2013年同期的0.081%下滑至0.069%。

  在佣金率下滑趨勢確定、經紀業務增收放緩的情況下,券商只能拓展其他業務方向,通過專業能力來做一些相對高端的業務以攤薄其負面影響。2012年後,證券行業進入創新發展時期,創新業務對券商業績的支撐作用逐步凸顯。中國證券協會數據顯示,到2014年,全行業來自融資融券、資產管理、財務顧問及投資諮詢業務的淨收入,已能支撐起整體營收的25%左右。尤其是融資融券業務,成為券商各項創新業務的「領頭羊」,兩融利息收入比在在2013年同比大增251%之後,2014年繼續同比增長142%至446.24億元。

  融資融券等資本中介業務具有風險可控、收益穩定的特徵,對於提高券商的盈利水平、完善金融服務和改善盈利模式意義重大。但它屬於資本消耗型創新業務,業務規模的擴大需要相應的資本金支持,也就是說,資本金的規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券商在未來創新業務當中的地位。

  在發展創新業務的驅動下,券商也有動力通過併購擴大資本金,提升核心競爭力,整合各方資源以獲得更大市場份額。一位非銀行業券商分析師對新財富表示,隨著券商行業從牌照獲利過渡到市場化發展階段,資本金充足的大型券商可以依靠融資融券這類創新業務發展壯大,而集中於傳統業務的中小型券商地位尷尬,它們存在被同業或其他行業競爭者兼併的風險;監管層鼓勵併購,簡化審批流程,也為券商兼併重組提供了有利條件。

  華泰證券2014年7月的研究報告指出,國內證券行業總規模為2.08萬億元,僅相當於美國證券行業規模的6.27%;經紀業務依然貢獻了行業總收入的54.16%,美國證券行業的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僅為18.35%,說明國內證券創新業務有巨大空間;國內證券行業的集中度較低,券商之間業務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參照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併購重組將成為這一行業發展的趨勢。

  2014年7月,方正證券獲准以定向增發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民族證券,即為第一例此類市場化的併購。華泰證券認為,目前中國證券業總規模和集中度偏低、業務同質化特徵依然明顯,市場化併購是解決以上問題的主要路徑。

  市場化併購潮仍未到來 多元金融領域併購增多

  雖然併購是一條迅速擴充規模和資本金、發展創新業務和提升競爭力的途徑,但是目前券商行業的市場化兼併重組仍然屈指可數,行內第四次整合大潮的來臨還有待時日。

  一位投行併購部人士對新財富表示,一般行業發生大面積虧損時才會有大規模兼併重組,而目前券商業績亮眼,大多數沒有出售的意願。

  此外,市場化併購也面臨著對收購價格以及收購時點等方面的考量和風險。比如有研報指出,方正證券對民族證券的收購中,民族證券在評估基準日(2013年8月31日)的評估價值為129.84億元,相較其截至2013年8月底的賬面淨資產值68.35億元,溢價89.96%,對應PB為1.9,PE超過80倍,估值偏高;而且民族證券在2013年8月完成了46億元增資擴股,正好是收購之前,也就是說,在民族證券68億元的淨資產裡有近70%的現金資產,對這部分現金資產以1.9倍的價格收購顯然價格也偏高;而方正證券當時二級市場股價(2014年7月10日收盤價)已較6.09元/股的增發價格折讓11.82%,也令定向增發麵臨一定壓力。

  同時,收購完成後還涉及整合的一些風險,例如雙方風格不一樣、業務整合需要磨合較長時間等。而且,券商最核心的資源是人才,併購後要面臨人員的安排是否有適合的職位等考慮,因此不少券商更願意直接挖人,而暫時沒有動力進行兼併重組。

  有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員則指出,目前小券商的估值很高,收購價格偏高,大券商通過併購擴大規模的成本高,因而併購可能性比較小。當下市場的併購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證券公司在政府支持下,採用「走出去」的戰略,收購業務和地域互補的公司;二是券商併購其他相關的金融資產,如信託、小貸、擔保、租賃等,往多元金融領域發展。

  目前,證監會在牌照和網點等方面已經放鬆了管制,證券公司擁有的網點不受地域和數量的限制。牌照的放開意味著一家證券公司如果擁有全牌照,就可以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議價能力。因此,證券公司自身也有動力通過併購獲得新網點和牌照。方正證券通過收購民族證券,就獲得了後者在東北和西南地區的51家營業部資源。

  不過,由於國內很多地方券商的大股東都是當地國資委,出於GDP增長和政績考核的考慮,它們通常希望當地券商可以扶持本地企業上市,因此就算券商業績差,其出售意願也不強烈,這也是造成國內市場化併購數量少的一個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券商過去一年採用的是「跨境購」策略,對香港甚至海外的券商發起了收購,比如,國金證券(600109)收購香港的粵海證券,中信證券收購里昂證券、海通證券(600837)收購了聖靈投資銀行進軍歐洲市場,均是內地券商國際化的重要步驟,有利於開展跨境業務,提高在國際業務中的話語權(表2)。

  此外,券商對多元金融領域的併購也是絡繹不絕。中信證券收購了在港交所上市的外匯經紀商崑崙國際(08077.HK),進軍外匯行業;光大證券收購新鴻基金融,西南證券(600369)收購香港敦沛金融(00812.HK)等,目標也在於此;西南證券、國元證券(000728)、長江證券(000783)等上市券商在最近的增發融資中均表示將「擇機收購證券類相關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證券公司收購多元金融資產,其他行業的公司也對券商牌照垂涎欲滴。2014年8月,大智慧(601519)宣佈擬收購湘財證券(430399),以通過協同效應和流量導入做大網絡券商。10月,九鼎投資宣佈收購天源證券,將證券業務與公司現有資產管理業務互相補充,發展金控平台。12月,東方財富(300059)宣佈收購香港券商寶華世紀,拓展海外業務和實現一站式金融服務平台。

  在券商合併過程中,最大的風險就是人才流失。在申萬宏源的整合中,由於宏源原有的激勵機制更優,而合併後的薪酬將暫時保持一年「雙軌制」,即申萬和宏源各自保持原有的薪酬體系,這種「同工不同酬」的激勵機制已經造成了一定數量的原申萬員工離職。這種情況在華泰和聯合的整合過程中也有出現。當時華泰證券(601688)對經紀和投行業務採用「劃江而治」的策略,一些員工由於長期和家人兩地分居的問題也離職出走。目前華泰證券已把按地域劃分的整合策略調整為按業務劃分,經紀業務放在華泰證券,投行業務放在華泰聯合。

  對於不能給予合適職位造成的人才流失,目前券商多採用股權激勵的方式留住人才,降低整合風險。2015年1月,聯訊證券公告了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以資產管理計劃認購定增股票,繞開了對從業人員的持股限制,並實現了所持股份的市場化投資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40

新濠國際(0200)擬兼併五大滑雪場 50億打造亞洲最大滑雪基地

1 : GS(14)@2011-04-16 13:51:07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 ... 201005/6314066.html
新濠擬兼併五大滑雪場 50億打造亞洲最大滑雪基地

22日晚,省長韓長賦會見了新濠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何猷龍一行。據何猷龍介紹,新濠國際集團將在我省投資50億打造亞洲最大滑雪基地。

  何猷龍說,新濠國際集團擬兼併北大湖、長春蓮花山、磐石蓮花山、黑龍江亞布力以及北京順義蓮花山五個滑雪場,並以吉林省冰雪旅遊資源為主要發展基地,投資興建以冰雪旅遊為特色的春、夏、秋、冬兼營的“新濠MCR國際旅遊度假連鎖產業基地”,該項目從2007年7月1日開始至2018年12月31日,分三期工程完成整個戰略投資規劃。

  【北大湖滑雪場項目】

  建國際一流休閒度假基地

  昨日,新濠中國度假村有限公司與吉林北大湖體育旅遊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舉行了北大湖滑雪場資產並購簽約儀式。

  新濠國際集團將採取獨資方式,分三期建設該項目。一期工程投資目標以滑雪場的升級改造、雪場設備及滑雪項目的配套完善為主要內容,即擴建滑雪場、建立“北大湖”滑雪俱樂部國際會員網路體系等。二期工程投資目標以滑雪場一年四季旅遊度假項目開發和旅遊配套設施為主要內容,即興建五星級旅遊度假村酒店及千畝“綠色莊園”等。三期工程投資目標以初步形成國際標準的旅遊度假基地規模為主要內容,還將打造一個奧林匹克彩民休閒村,以及國際一流的旅遊購物商業街等配套設施,還將與國家體育總局合作建立全國最大的樂透型彩票綜合性銷售基地。

  【長春蓮花山滑雪場項目】

  建設五星級綜合性度假村

  目前,新濠國際集團已經出資兼併了長春蓮花山滑雪場,蓮花山滑雪場今年冬天的經營將由新濠國際集團接手,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投資規劃及旅遊建設用地手續的辦理。

  該項目將充分發揮其長春市近郊的市場優勢,根據周邊山林、水庫、溫泉等自然資源,突出週末旅遊休閒特色,投資建設五星級綜合性度假村,對現有滑雪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配套完善所有滑雪項目和進口設備,擴建山嶽旅遊、溫泉水療、郊野餐飲、週末度假、文化娛樂、康體健身、兒童樂園等大型週末旅遊休閒娛樂項目。

  【磐石蓮花山滑雪場項目】

  打造私密性極強度假基地

  磐石蓮花山滑雪場也已經被新濠國際集團兼併,項目投資規劃及旅遊建設用地手續正在辦理中。

  該項目的投資目標是以其原生態自然資源,突出度假式私人會所特色,建設生態型、私密性極強的國家高端遊客度假基地。該項目將採取國際俱樂部會員制的經營模式,以國外旅客為主,打造國家一流度假基地品牌。
發表於:2010-12-28 21:5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9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