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米總裁林斌:小米之家的六個“秘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6/166029.shtml

小米總裁林斌:小米之家的六個“秘密”
朱丹 朱丹

小米總裁林斌:小米之家的六個“秘密”

如何突破縣鄉鎮是小米未來的核心。

創業家訊 11月16日消息,由鳳凰網主辦、鳳凰網科技和鳳凰新聞客戶端承辦的“2017鳳凰網科技峰會”在京舉行。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在會上發表了《新零售的里程碑,小米旗艦店的故事》的主題演講。

微信圖片_20171116183521_副本

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

以下為林斌演講節選,經創業家編輯:

大家早上好!今天很高興能給大家分享小米之家的經驗。

2014年底,我從公司運營後臺走到了前端接了銷售任務,其中包括銷售、市場、客服、物流、售後各大平臺。近三年,小米的銷售業務經歷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的感觸特別深刻,可以總結為兩點:

一、電商。小米一上來就開始做電商業務。早些年小米電商是一個“爆品電商”,通過爆品拉動一部分客人。近三年小米電商變成了一個精細化流量的電商,有很多細節變化。

二、小米之家。嚴格意義上我們內部在2014年終就啟動了小米之家,那時我們就看到經過幾年發展的趨勢,消費者依然有在線下買東西的習慣。2014年,我們嘗試過在北京最繁華的地段找位置建店,但後來我們發現根本做不了,小米在房地產廠商跟前碰了釘子,當時感覺挺挫敗的。

我們找不到好位置開大店,在現有的小米之家做一些嘗試?小米之家最早是一個售後中心,我們在全國建了20多個店,然後米家開始做體驗。

今年4月份小米之家進了世茂天街、9月份突破了200家。今天為止,小米之家有237多家,分布在30多個省、店面坪效達27萬。

現在小米之家有一半是自營,另一半是合作經營。合作經營的模式是合作夥伴找位置、付租金,但具體運營由小米派駐的店長負責管理,配貨、價格、促銷活動、服務政策對標自營店。銷售和利潤互相分成。目前,這一模式還沒有穩定下來,未來合作經營的模式穩定後我們會放開加盟。目前從業務上看,米家的銷售業績盤子相比較小。

在小米之家高坪效的前提下,我們在深圳開了第一家小米旗艦店。我是小米旗艦店的產品經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六點心得。在設計店面的時候,所有的細節都圍繞提高銷量這一目標。

一、店面外部形象采用玻璃幕墻。中國房屋租金很貴,商場額租金更貴。在零售行業,如何把客人帶到二樓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客人不上去,店面的成本就“上”去了。店面外部形象采用玻璃幕墻是為了讓客人知道小米旗艦店有兩層,把客人引到二樓去。

二、小米旗艦店打掉了一部分的二樓樓板,采用玻璃的圍墻,客人一進來就很容易發現店面有二層樓的設計。外觀看似二樓面積小了,但客人訪問比例提升了,促進了轉化率和銷售額。在開業當天,60%客人上去了二樓。

三、貨架設計。我們把商品直接放到防盜貨架上,貨架起到了展示和倉儲的功能,通過設計降低了倉儲成本。

四、收銀臺。我們把一樓的大收銀臺改成兩個小型的收銀臺,通過移動支付徹底幹掉了二樓把收銀臺。現在50個客人可以店里直接付錢,付款效率提高了幾十倍。此外,客人在手機上通過小票OA碼就可以申請電子發票。

五、自助購物墻。我們在店里設計了一個五連屏、80寸的自助購物墻。除了產品的展示和體驗,客人看到喜歡的產品就可以直接掃碼下單,服務員遞交商品,整個操作不需要人工幹預。

六、在旗艦店二樓,我們展示了米家優品的商品,打通了線上線下平臺,用戶掃碼購物下單就會送貨到家。

小米新零售戰略一、和產品、投資策略以及定價原則息息相關。小米生態鏈就是我們未來的零售門店。二新零售的核心在於提高效率。銷售除以成本就是效率。銷售等於客流乘以轉化率再乘以客單價。轉化率、客單價的提升都依靠細節。我相信

今年小米雙11天貓成績是24.64億元,破了之前最高記錄15.6億元。

經過雙11我們看到了兩個趨勢:

一、用戶對手機以外的消費電子購買需求越來越強。各個細分領域里的消費電子需求非常旺盛,如電視機、掃地機、凈化器、凈水器、電飯煲。

二、線下流量起來了。雙十一大家都覺得是電商節日,對線下零售來說沒什麽影響。但今年雙十一線下米家銷售額達1.14億元,超越了10月1日通訊行業最高的銷售六千多萬,大於翻了一倍。因此,雙十一已經不再是純電商的節日,已經延續到了線下門店。

明年,小米有兩塊核心業務:一是促使國內業務增長。如何突破縣鄉鎮是小米未來的核心。此外,小米還將進一步深化電商。二是海外業務。明年印度是否能持續保持今年的勢能,還要看未來一兩年印度消費升級的速度。

小米 林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67

十字路口的小米之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04/166774.shtml

十字路口的小米之家
二說 二說

十字路口的小米之家

只有失敗者才需要反思,成功者不需要。

來源 | 二說(ID:chongershuo)

作者 | 蟲二

差不多1年前,困境中的雷軍和馬雲同時談起了新零售,馬雲的答卷是盒馬鮮生,雷軍則交出了升級版的小米之家。不同的是,馬雲享受了艷羨的目光,留給雷軍的卻只有質疑。

那段時間,滑落谷底的小米讓雷軍承受著巨大壓力,但他仍然自信,“只有失敗者才需要反思,成功者不需要”,能夠讓他破例的唯有新零售,“小米最大的錯誤是忽視線下”。

在這點上,從不反思的雷軍有三個全新認知。

1、電商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小米是最早把電商能力壓榨到極致的品牌,這是黎萬強的參與感營銷和發燒定位的雙重影響,但雷軍也承認小米前幾年的過度增長透支了需求,過早釋放了電商能量;另一方面用他的話說,彼時的小米十幾個人七八桿槍,也無力為不同的渠道準備不同的產品。

在出貨量之爭上遇到天花板的雷軍才把目光重新投到線下,OV僅用少量機型就把自己變身線下之王,這讓他深感震驚。雷軍把小米重新定義為一家鐵人三項公司,首先是硬件公司,其次是互聯網公司,最後是一家新零售公司。

2、重走技術路線的小米在線下需要體驗觸達。

智能手機進入微創新時代,諸如MIX這樣的新品需要有效的用戶感知做背書,但電商僅是效率渠道,不是體驗平臺,這對依靠口碑傳播的小米就成了最大斷點。

尤其智能手機的同質化使得產品撞車的可能性前所未有的加大,比如三星Note7率先亮相,小米Note2就壓力山大,除了鐵桿粉絲的信仰狂熱,品牌終究需要將產品特點和優勢傳達出來的方式,這就是小米之家的價值。

3、新零售的本質是效率移植。

重新崛起的小米越來越依賴商業模式的複雜性建立壁壘,所謂互聯網模式的新零售只是個提法,核心是效率移植。在雷軍看來,新零售就是爆款轉化,即口碑+銷售額=效率,他希望用戶在小米之家會像超市那樣快速形成購買。

因此,小米之家的定位就是雷軍所謂鐵人三項的中間環節,是承托爆款策略和互聯網基因的基礎。

樣板背後再看小米之家的價值取向。

在雷軍點贊的零售業態中,有四家可稱為樣板:日本雜貨店無印良品,西班牙服裝網紅ZARA,美國平價超市Costco,再就是好基友Apple Store。

但小米之家到底學了什麽?

在最新的定位中,小米發誓要做科技界的藝術品,生態鏈品牌“米家”的目標則是成為生活中的藝術品,之所以如此,顯然與雷軍對上述四家樣板企業的致敬和推崇有關。

1、無印良品

雷軍給這個品牌提煉的關鍵詞是專註,意指無印良品在當初的超市化浪潮中堅持原生態、極簡的產品哲學,使其能夠在一個細分定位中存活和發展,無印良品表面上賣產品,實際上傳達的是一種生活調性,不過近年來這家日企的專註在下降,表現在越來越喜歡混搭風格並不統一的流行元素,將毫無實用性的理念摻雜於小清新或文青範兒的格調之中。

3

小米將這種風格歸類為快時尚,對於沒有粉絲狂熱的消費者來說,無印良品的東西並不便宜,卻正好與黎萬強的提法暗合,小米推崇的是“合理的便宜”,只不過換成了用戶聽得懂的提法“性價比”。

小米之家學習無印良品的精髓在於設計和制造環節之外營造一種年輕人喜歡的氛圍,用雷軍的話說“良好的設計品位能夠傳達一種慰藉人心的情緒”,諸如圓角過度、材質選擇等柔軟、平和的設計語言,都是為了迎合情感化的訴求。

在如何成為年輕人購買的第一款產品上,雷軍和他的團隊煞費苦心,小米之家的任務就是用某種氛圍和調性,創造用戶歸屬感。

2、ZARA

這個品牌的母公司Inditex已經有7300多家店鋪,其中大部分屬於ZARA,成功的秘訣在於破解了低價產品如何貼上品質標簽這一世界難題。ZARA建立了龐大的設計團隊,通過少量多款、減少撞衫的原則營造超越價格的時尚感,用輕庫存和頻繁下單保持彈性,受眾瞄準了有較高學歷、自我認知敏感但暫時無力消費奢侈品的年輕人。

4

ZARA模式的核心在於低價的同時保持了足夠的辨識度和口碑,成為網紅級的現象產品,這一點小米曾經做得非常好,但隨著紅米等低端走量產品的不斷推出,小米品牌形象出現了一定的虧蝕,比如紅米Note3的技術相對落後,口碑很差等等。

因此雷軍試圖通過小米之家克隆ZARA的精準運營、快速叠代和場景化營銷,把小米重新包裝為現象級產品就不奇怪了。

3、Costco

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雷軍對美國網紅平價超市Costco及其德國友商ALDI的推崇是因為其貼近成本的超低價格與小米的性價比理念近似,但其實性質完全不同。

因為Costco的兩個核心優勢小米是學不來的。

(1)嚴格控制14%的毛利率基準線,實際全品類平均毛利率只有7%;

(2)壓縮SKU,只做最熱單品,以減少庫存。

5

就毛利來說,Costco自身不做產品,通過集采降低成本,因此可以實現同類產品的最低價,小米自己做產品,小米之家也不是中立的第三方渠道,當然做不到這一點。

就SKU來說,小米之家制定了流量選品的優化策略,執行卻大受制約,以黃江吉主導的小米路由和VR為例,都是市場競爭的落敗者,小米之家作為自有渠道,能否棄而不顧?從這個意義上說,小米之家根本做不到Costco公正客觀的自由選品。

小米內部也有越來越強大的漲價壓力,甚至像MIX2這樣的單品定價都需要雷軍力排眾議才得以維持,性價比之於小米越來越像是一種意象化的標簽。

4、Apple Store

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雷軍從來沒有正面表示過小米之家就是Apple Store的全面克隆,但林斌給小米之家所定下的到店率、轉化率和坪效等KPI,怎麽看都是對標蘋果的。

按小米的說法,全球坪效最高的零售店是蘋果,大概每平米41萬,其次是Tiffany的20萬,小米之家的26萬其實已經奪下亞軍寶座了。

6

雷軍曾說“以前經常去Apple Store,最近三年不去了,因為每樣東西我都買過了。”言外之意,蘋果已沒有足夠的爆款支撐線下零售。

但這根本站不住腳,因為Apple Store和小米之家的選品差異很小,後者多出的無非就是米家生態鏈上那些還不成氣候的新品而已,這些流水線式快速生產出來的所謂爆款究竟是在支撐坪效還是混個臉熟尚且難說。

從雷軍精心挑選的上述樣板企業來看,小米之家所詮釋的品牌內涵其實是自相矛盾的,一邊要做到Costco的極致低價,一邊要與全球最厲害的奢侈品零售拼坪效;一邊要像無印良品那樣彰顯極簡的原生態,一邊又要學ZARA渾身散發年輕時尚。

這樣的小米之家會不會有點精神分裂?

與其說小米之家是在學習,不如說是通過對4家圖騰式企業的致敬給自己貼上適合不同人群的精神標簽。

商業模式的真相與煙幕

包括雷軍在內的小米創始人團隊說過很多,外界的猜測和分析也很多,但小米之家商業模式的核心究竟是什麽?

1、提升複購率,磨平屌絲氣場。

從很多有形指標來看,小米之家優勢有限,純以客流量來說,就算小米之家的選址貼近無印良品、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在絕對值上也比不上蘇寧或國美。

小米之家的真正優勢就是複購率和連帶購買率,通過粉絲化客流提升轉化,這有利於提升品牌形象,磨平原來的屌絲氣場。

這一點是否真正做到也是小米自說自話,由於不是上市公司,小米發布的都是沒有第三方機構背書的數據,所謂複購率之類的成功更多都是來源於此。

2、低頻聚合高頻是否靠譜。

很多人告誡雷軍零售是巨坑,小米的解法在於手機本身雖不是高頻數碼消費,但周邊產品不少,加上米家生態鏈源源不斷的產出,似乎有聚合為高頻的可能。

或者按照某些人的分析:豐富的產品組合,保持高品質、高顏值、高性價比特性,將這些東西串在一起,構成小米之家模式的核心。

雷軍曾經強調小米之家現有的20個品類足夠讓粉絲每個月跑一次,這是可能的,但我絕對不相信粉絲每個月都會帶來複購。

3、成為米家生態鏈的凈化器。

這有兩重含義。

一是將小米之家變成檢驗爆款的最終平臺,米家生態鏈上的低關註度產品已沒有生存空間,但也可以理解為有戰略意義的產品即使差勁也會強推。

二是把那些不容易在線上產生交易的高客單價產品轉移到線下,比如平衡車、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等。

4、與OV的不同邏輯有待證實。

在小米的語境中,零售被分為兩類,一類是銷售額低但毛利率高,二是銷售額高但毛利率低,林斌認為小米屬於第二種,雷軍一直譏諷OV是用史玉柱賣保健品的方式賣手機,本質上是在極力撇清與OV式零售體系的差異。

但邏輯是有待證實的。

如前所述,在雷軍為小米之家設立的四個樣板是自相矛盾的,小米之家並不能證實那個著名的假設,即OV是靠給促銷員高額提成完成銷售,而小米就是靠產品拉動。

5、低價入市,如何註入服務。

Costco的低價損失靠會員收益完成了回補,小米一直也有這個思路,但它的服務收益其實並沒有做起來,2015年小米的服務業務營收是5.46億美元,較之蘋果的60.56億美元相差很遠,占比更是如此,蘋果的服務收入占營收的8%,小米只是2%。

雷軍有沒有可能通過覆蓋數碼和家電生態鏈的小米之家建立起Costco那樣封閉的會員生態?恐怕很難!

因為現在的小米每部手機的攤銷成本並不低,黎萬強所謂不花錢的營銷時代早已過去,小米的營銷成本絲毫不低於OV之類友商,而由於專註線上,過分依賴618、雙11這樣的大促,它的成本壓力比OV有過之而無不及。

沒有成本優勢的小米當然也不可能為用戶創造溢出價值。

雷軍常說:“用戶真正認識小米需要15年時間”,已經走過6年歷程的小米還有9年時間完成自我驗證,但答案未必是他所希望的。

雷軍 小米 馬雲 新零售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98

傳騰訊、京東和唯品會投『海瀾之家』 總額100億人民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1/167178.shtml

傳騰訊、京東和唯品會投『海瀾之家』 總額100億人民幣
黑馬哥 黑馬哥

傳騰訊、京東和唯品會投『海瀾之家』 總額100億人民幣

海瀾之家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人民幣。

i黑馬訊 2月1日消息,知情人士消息稱,騰訊將領投海瀾之家總額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5.9億美元)的一筆交易,在零售領域與阿里巴巴展開對抗。

知情人士表示,京東和唯品會也將跟投。投資方計劃以50億元人民幣獲得海瀾之家不到10%的股份,另外50億元將用於組建一只產業投資基金,專門瞄準適合海瀾之家業務的交易。

海瀾之家創始人周建平是中國服裝行業最富有的人之一。該公司創立於1997年,目前擁有5000多家門店,主要位於中國。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人民幣。

截至本周一,海瀾之家市值約為81.3億美元,該股隨後停牌。

騰訊、京東(49.23, -0.03, -0.06%)、唯品會(16.53, -0.19, -1.14%)均拒絕對此置評。海瀾之家尚未做出回應。

timg

u=3034010915,402385806&fm=27&gp=0

微信圖片_20180201151410

該交易最早有望於周五宣布。此舉將幫助騰訊進一步挺進實體零售領域,與阿里巴巴(204.29, 4.63, 2.32%)展開深入對抗。

海瀾之家之前一直是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商城的長期合作夥伴。

但騰訊上月表示,該公司將會向永輝超市投資42億元人民幣。該公司還計劃入股家樂福中國業務。

最近的一系列舉措反映出騰訊與阿里巴巴之間廣泛而長期的對立,他們都在共享單車、外賣和遊戲領域展開了競爭性投資。

騰訊是京東的十大股東之一。京東一直在電子和家電產品等領域領先阿里巴巴,但在服裝業務上比較落後。

騰訊和京東上月共同對唯品會展開8.63億美元投資,希望挖掘中國的年輕女性購物群體,並獲得消費者和交易數據,以便與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展開競爭。

海瀾之家 騰訊 京東 唯品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739

居然之家130億融資:去年借款增44億 阿里54億“支援”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2/1192249.html

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昨日(2月11日),居然之家宣布,獲得阿里巴巴、泰康集團等投資機構高達130億元的聯合投資,付出的代價則是公司36%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及關聯投資方的投資額達54.53億元,以15%的持股成為居然之家第二大股東。一家非上市公司一下子獲得上百億元的融資,居然之家究竟有著怎樣的吸引力?或者說,馬雲他們看中了居然之家什麽地方?

“以家居為核心主業,5年內開店600家,10年內開店1200家。”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在發布會現場的表態豪情滿懷。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快速擴張的背後,2017年居然之家累計新增借款43.8億元,占2016年末凈資產的比例超過40%,中誠信國際的評級報告也提示關註公司的債務規模快速增長問題。

對於此次融資與公司債務問題的關系及對公司債務結構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居然之家相關負責人並發送采訪提綱,但對方表示“暫時無法回應”。

計劃十年開店1000家

近年來,為了實現汪林朋預想中的“家居行業絕對的龍頭老大”地位,居然之家選擇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沈”。

居然之家副總裁任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四線城市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城市化進程中地級市和縣級市經濟發展迅速,這給房地產和家居行業都帶來許多新的機會,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市場開發)相對滯後,但品質和改善的需求,也給我們後期發展帶來了機會。”

除自身發展需要外,行業激烈的競爭壓力,或許也是居然之家的一個考量因素。

從目前家居行業的市場格局來看,居然之家在家居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紅星美凱龍在店面數量上一度領先居然之家,而且近期也在各線城市戰略性拓展商場網絡以提升市場份額。紅星美凱龍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經營214家商場。而近期紅星美凱龍實現A股上市後,融資能力的提升為其門店和業務擴張帶來更多“彈藥”。

為搶占市場有利位置,居然之家於2017年下半年開始高頻率高密度開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公司用了15年時間讓門店突破100家,而從100家店到200家店只用了3年時間。截至2017年底,居然之家在全國開設223家門店,市場銷售額超600億元。其中,僅2017年12月16日至31日就開店23家。

按照汪林朋的設想,到2027年,居然之家開店規模要達到1200家,市場年銷售額超過2000億元。十年增加約1000家門店,這意味著居然之家在市場空間越來越飽和的情況下需要以平均一年約100家店的速度擴張。

“建設方面砸了很多錢”

汪林朋在發布會上坦言,“我們圍繞家居行業的建設方面猛砸錢,砸了很多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這些錢中有不少是通過融資得來。

居然之家相關債券(17居然01)公告顯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新增借款為43.8億元,占2016年末凈資產的比例為43.18%。其中,累計新增銀行貸款約36億元,截至2017年末銀行貸款余額約55億元。不過,居然之家在公告中解釋稱,上述借款增加主要是因為公司調整債務結構及業務發展需要,均屬於正常經營活動範圍,對公司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居然之家債務結構的變化也引起了評級機構的註意。中誠信國際在對公司的跟蹤評級報告中提示的關註因素就包括債務規模快速增長一項。中誠信國際指出,在杠桿水平方面,2016年當期公司總資本化比率同比大幅增長4.15個百分點至33.52%;資產負債率方面,受總資產和凈資產規模增加影響,資產負債率下降6.7個百分點至58.29%。此外,居然之家曾於2017年3月末拆借給關聯方的借款余額為15.33億元,此資金占用對於居然之家整體信用狀況將產生負面影響。

盡管如此,中誠信國際對居然之家整體債務結構和盈利能力仍表樂觀,在2017年7月的信用評級中,將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升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居然之家營收與凈利潤確實步履穩健。2015~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8.89億元、73.17億元、41.77億元,凈利潤10.58億元、18.64億元、8.1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62

汽車之家加速轉型 放棄自營更強調內容和智能化

汽車之家正努力由一家汽車垂直媒體網站轉型為以數據技術驅動的公司,但這種跨越能否成功呢?

“原來是以媒體為主,模式是廣告+線索。今年加了金融收入和數據業務收入,希望明年會更多。”陸敏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陸敏也發布了2016年執掌汽車之家之後的第二次戰略調整,對內容的強調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較為明顯的變化就是,汽車之家開始清除新車庫存,改變之前的自營自銷和自建庫存模式,鎖定輕資產發展的新向。陸敏認為,重資產模式對於風險和市場變化的把控要求嚴格,而汽車之家的優勢在於線上,做輕模式更好賦能合作夥伴。汽車之家全面放棄自營業務,行業普遍認為這是汽車之家媒體屬性的回歸。陸敏對此強調,之所以不再做自營業務,汽車之家是要專註於自己擅長的事情——內容生產和搭建平臺。

目前,從第二季度財報上看,“車媒體”仍然是汽車之家當前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汽車之家其它業務的發展都是基於媒體業務所產生的流量作為支撐。具體來看,去年8月上線的“車家號”即為泛汽車領域的自媒體內容及服務平臺,其創作者超過8000人。

陸敏表示,未來汽車之家將更聚焦智能化,“人工智能將是汽車之家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從2.0平臺還要繼續完善,同時向3.0轉型。在智能化里面有很多布局。簡單講包括三個方面,用戶端的智能化、客戶端(主機廠、經銷商)的智能化和智能營銷(廣告粗放式投放到精準投放)。”

 

汽車之家的新業務也在不斷探索中。“金融隨著交易走,沒有一個人無緣無故到我這來買個金融產品、到4S店買輛汽車。雖然自營交易不做了,但我們還是要做交易。”陸敏對記者表示,汽車之家的金融業務還在起步階段,汽車之家整體戰略的推進將促進汽車金融發展。“汽車金融也是一個整體,隨著四個圈慢慢發展起來就能見到效果。轉型也需要時間,我們在繼續完善平臺化的路徑上再一步邁到這個過程,這個要走出去,預計用一兩年時間,到明年就可以見到很好的效果。”

就在兩個月前,汽車之家用1億美金戰略投資了天天拍車,打通C2B交易環節。近日,汽車之家攜手百余家二手車經銷商發布了誠信聯盟,這也是二手車行業首個標準聯盟。

陸敏表示,二手車業務是汽車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汽車之家做二手車平臺第一個優勢是“流量+線索”。流量是護城河,能夠為二手車經銷商提供業界更多精準的購車線索。其次是大數據,汽車之家將自身技術、算法、產品優勢運用在二手車業務中,通過大數據服務於經銷商、合作夥伴,幫助其改善經營,找準車源、找準客戶。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46

烘炒 新價值 豆之家總經理 洪熒曜

1 : GS(14)@2010-12-12 12:39:37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35

三嫁入富貴之家 整容失敗流口水 奇女子偷情 勒索醫生 10萬

1 : GS(14)@2012-03-13 23:38: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51469

被告楊澤昕每月有六萬元家用,生活無憂,仍背夫偷食。
資料圖片

楊尚未與第二任丈夫離婚,便於 00年與霍發展成情侶,二人合作經營寵物店,她更一度懷有霍的骨肉。但她礙於對婚姻恐懼決定墮胎,二人最終分手收場。五年後,霍不惜對簿公堂,向楊追討 40萬元借貸,二人在庭上互揭陰私。
跟霍分手後,楊對第二任丈夫仍未死心,為保住婚姻, 01年不惜整容挽回自信,奈何手術失敗,出現後遺症,無法控制面部肌肉,甚至不自控地流口水,需進行多次手術修正。 03年,丈夫跟她離婚。
04年,楊更因整容手術敗開始出現抑鬱症,一直守候的謝少祥對她不離不棄,娶她為妻。年賺 400萬至 600萬元的謝,婚後每月給楊六萬元家用,楊可說衣食無憂。當時她出現幻聽、幻覺及無故驚慌,她竟出外「偷食」:整容失敗也無損其魅力, 06年底搭上四十多歲單身的耳鼻喉專科醫生,即本案被勒索的事主。
楊勒索失敗被捕, 08年本應到庭受審,卻棄保潛逃返內地。難得謝不離不棄,於年初陪楊返港自首。謝昨亦到庭支持愛妻,楊全程以淚洗面,聆訊完畢後謝即衝前,隔住犯人欄向楊報以微笑兼豎起拇指以示支持。
2 : GS(14)@2012-03-13 23:39: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51470
【本報訊】楊澤昕本應生活無憂,她卻跟第三任丈夫結婚兩年後,便搭上年齡相若的專科醫生,最後更弄致勒索對方收場。
楊澤昕昨於區域法院承認勒索及不依期歸柙罪名,法官下令先提取楊的背景報告,案件押後至本月 28日判刑。
根據案情,私人執業的耳鼻喉專科醫生 X醫生透過前女友 Y小姐於 06年 9月結識楊。兩個月後, X主動邀約楊晚飯,其間楊曾向 X提及她在深圳搞生意,並游說 X投資 20萬, X表示要考慮。晚飯後, X便帶楊回寓所度春宵。

持醫生「精液」純粹靠嚇

至同年 11月 26日早上,楊約 X在文華東方酒店的 Captain's Bar見面,楊甫到埗便問 X借手提電話,隨即將電話收起。之後楊問 X有關入股生意的意向, X拒絕,楊即失控破口大罵對方欺騙她,並要 X賠償 10萬元,否則會報警指控 X醫生強姦她,又聲言有 X的精液在手及當日被他撕爛的衣服。
X要求楊先交還電話,楊拒絕,並再恐嚇會報警指控他強姦,之後便離開酒吧。 X趁機報警,並在警方指示下再約楊回酒吧,把 10萬元現金交楊,楊則把一個手提袋交 X,內有他的手提電話、和懷疑裝有 X精液的膠樽及一些女性衣物布碎。警方拘捕她,楊卻向警方表示是受 Y指示向 X要錢,但警方後來證實並無其事。
政府化驗所檢驗該膠樽,證實楊純粹「靠嚇」,樽內只得潤膚膏。案件原定於 08年 2月提訊,但楊同月已潛逃內地。辯方指楊在 06年 11月犯案期間正飽受抑鬱症及整容失敗的創傷影響,她潛逃內地期間信奉佛教,頓悟因果報應,決心面對過錯,故與丈夫返港自首。
案件編號: DCCC112/08
3 : 亞力士(1473)@2012-03-14 00:05:28

有d人真係命帶桃花
4 : 龍生(798)@2012-03-14 00:55:29

咁都要有人肯先得架....

整容失敗都咁勁? 成功仲得了既?
5 : passby(15493)@2012-03-14 06:04:39

大陸出世競爭力果然強d
6 : greatsoup38(830)@2012-03-30 00:16: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01451
【本報訊】被指是內地太子黨、名人之後的 42歲奇女子,雖然整容失敗,但仍迷倒不少富商及專業人士,包括年薪 400萬元,一直不離不棄任職建築師的現任丈夫。她原本衣食無憂,但仍背夫搭上專科醫生,兩人發生關係後,醫生卻拒絕與她合作做生意,她便發難勒索醫生 10萬元。法官昨判刑時對被告寄予同情,明白醫生跟她上床後卻拒絕投資,感到被愚弄,接納她有悔意,判監 14個月。 記者:黃幗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88

【貓食貓】恐怖動物之家流浪貓餓死 同伴食屍

1 : GS(14)@2016-03-18 23:55:50

台灣驚爆貓隻啃食同類屍體事件,現場情況慘不忍睹。新竹動物保護防疫所(動保所)接獲檢舉,指一名27歲陳姓女子涉嫌虐待動物,將兩隻流浪貓關在同一個籠子,其中一隻貓咪疑遭活活餓死,屍體被另一隻貓咪啃食,下半身剩下骨頭、腸子外露。動保所根據檢舉,今早突擊該處流浪動物之家,陳姓女主人分為兩處飼養動物,一邊是在她住所一樓,有2隻大狗、2隻小狗、6隻貓咪和2隻浣熊;另一邊則是極為簡陋的倉庫,內裏放有數個鐵籠,其中一個鐵籠飼養兩隻小貓。動保人員仔細查看,赫然發現,籠內有一黃一黑兩隻小貓,黑貓明顯死亡,屍體躺在全是糞便的貓沙盆上,下半身骨頭和腸子遭啃食外露,黃色貓咪則縮在一旁,估計黑貓遭活活餓死,再遭餓到受不了的黃貓啃食。動保人員當場蒐證並查扣屍體,將全身虛弱、脫水的黃貓送交獸醫檢查治療。陳女指稱,她收容的動物都是朋友無法繼續養,或遭人棄養的,有些則是自己買來養的,針對貓咪啃食情況,她辯稱昨天才發現貓咪死亡,而自己每天都有放飼料和水,沒有虐待動物,但動保人員依據屍體啃食狀況,估計黑貓至少死了好幾天,籠內飼料可能是事後補放的。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8/195350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57

【大家誤會了】灣仔車仔麵之家老闆澄清:間舖我無份

1 : GS(14)@2017-01-08 19:03:15

近日網上誤傳灣仔「車仔麵之家」老闆伍永泰先生(Wilson)退休後再次重出車仔麵界,其實是一個誤會。資料圖片



近日網上熱烈討論灣仔「車仔麵之家」老闆伍永泰先生(Wilson)退休後再次重出車仔麵界,並主理新店「車仔麵專家」,當然令一眾粉絲很開心和期待,就連熱爆網路的漫畫家甘小文亦在其facebook專頁《甘員外小文》中出post力撐。記者隨即致電Wilson詢問有關情況才發現一切只是個誤會,新食店「車仔麵專家」是他的小學朋友Jimmy所經營的,他只是在離港前幫忙擔當小顧問幫忙試菜和給予意見等等,並不是他自己主理。Wilson:「已經收了十多人電話詢問,我也很苦惱!我可以肯定告訴大家,這間店舖我是完全沒有份的,就是這麼簡單。」他極力澄清指自己已經移民多倫多與家人過退休生活,所以香港的兩間車仔麵店亦不是他主理。



熱爆網路的漫畫家甘小文亦在其facebook專頁《甘員外小文》中出post力撐,但得悉誤會後經已更改資訊。網上圖片

新食店「車仔麵專家」是他的小學朋友所經營的,Wilson只是在離港前幫忙擔當小顧問試菜和給予意見等等,並不是他自己主理的。網上圖片

「車仔麵專家」暫時只有位於灣仔的兩間分店,亦已交由Wilson朋友Edward和啊B主理。資料圖片

而漫畫家甘小文得悉誤會後經已在facebook更改資訊,所以各位「車仔麵之家」的粉絲要失望了。記者:吳業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8/198898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11

玫瑰金豪氣之家

1 : GS(14)@2017-04-08 20:28:50

■大廳逾500方呎之巨,用上大量的金鏡鋼及高級雲石裝飾,豪氣十足。



【精品家居】新晉豪宅屋苑大碼特色戶價值近半億元,住在貴重物業豈會甘於平凡的佈局,追求裝潢華麗是個人生活態度,重點以玫瑰金鏡鋼及高級雲石打造豪氣之家,假天花、牆飾及家具皆如此,金光璀璨悅目程度,比起示範單位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奢侈得來亦實用,客廳設置酒吧,主人套房再添衣帽間,空間增值「大而有當」。記者:溫潤潔攝影:朱家駿



此屋設計順應本來的交樓標準,為配合相同色調及建材,運用玫瑰金鏡鋼造假天花、屏風、層架及牆飾板等,不同的是鏡鋼有拋光發亮及如鏡反照效果,更耀眼生輝,加上水晶木紋雲石造電視及層架背板,石材白底透啡色紋理,屬上等貨色,時尚與華貴互融一起。原則客飯廳呈正方形,逾500方呎之巨,若將梳化貼牆放,距離電視逾20呎,太遠了!現將梳化移前,後方劃出大片地方建構酒吧區,造雲石吧枱及鏡鋼酒櫃,招呼賓客夠體面,富大宅典範及氣派。風花雪語一番,往側旁展示層架牆,觀賞優雅的水晶擺設,提升視覺藝術美。品酒看展品自得其樂,空間化整為零,運用得宜。



■假天花內外鑲金鏡鋼,亮麗生輝,富層次感。

■電視雲石背板白底透直條啡色紋理,一望就有高貴感覺。

■飯廳側旁方框牆飾板,預留予戶主掛家庭照或畫作。



■層架牆透光發亮,將水晶擺設如瑰寶展示,增添觀賞性。

■梳化後方劃出酒吧,讓多出來的空間變得實用,亦可提升大宅氣派。

■向書房偷位造鞋櫃,數百對鞋履收納井井有條。



■寢區造地台貯物,高度與窗邊一致,站於窗前看到較多海景。

■新建的衣帽間附梳妝枱,換衫扮靚一氣呵成。

■寢區床頭板刻意不造到天花,留空予後方的衣帽間,減侷促感。

戶主衣物多不勝數,鞋履數百對,主人套房交樓標準衣帽間不夠用,要求有更多貯物空間,設計有三招,兩招是偷位,以寢區為中心,前方近書房偷位造數組鞋櫃,後方闢出衣帽間,左右造兩排大櫃,第三招寢區升高1呎造地台,整個地下填得滿滿,三招貯物量大增,滿足需要。值得一提,地台貯物之餘,高度至窗邊,地氈面積增加,空間感較大,而站於地台上,外望海景亦多,集三種好處於一身。



■設計師Eric Fung

歡迎讀者提供單位拍攝及介紹,請將資料傳真23703886或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8/199831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