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雨潤食品(1068)模式的思考(略有更正)

(按: 我並無持有雨潤及下面提及的股票,請大家留意。)

這兩天看到歲寒的文章,突然想到祝老闆的心態,在這兒先記一下,可能認識較為粗淺,希望大家提出一些意見。

祝老闆最初從事併購國企,把它改造成盈利的私企起家,後來不斷複製此模式,規模不斷擴大。在從事本業之間,可能地方政府看見他可以協助他們解困,所以要求他幫幫忙,可能也需要承擔一些經濟任務,例如購買一些土地,或是購買一些工廠,這些也需要資金,他也想把業務,由此他需要資金,但當時因為從事零售,可能有些灰色地帶,加上當時中國股市陷於低潮,眼見有人在香港融得資金回來,所以他需要和財技夥伴合作,把最值錢的業務輸入上市公司,融資開拓他的私人業務。

2002年,黎亮和祝義材合作,透過一間分別持有28%及72%股權的公司,購入福建系列企業齊翔食品(735,後易名東成控股、中國電力新能源)上市的,當初打算模式類似當時的吉利控股(175,前富捷企業、志正國際、東龍集團、南華策略、南華資訊及科技、國潤控股)方式,先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銷售業務,把盈利輸入去,然後逐步併購生產實體,最後由大股東購回財技合作夥伴的股權,這就完成財務的運作。中間可能要付出一些費用,這就利用收購方式處理。

不久,他已經把現時雨潤食品的核心企業江蘇雨潤合作成立上海錦潤,但後來可能改變了主意,可能投行接觸過他,認為直接借殼較好,也可能認為黎亮處理另一單在上實城開(563,當時稱科建集團,另曾稱永順國際貨運、輝聯配運、科建拓展、中新地產),前後名稱為交易,最終也成事,可能未能專心回應他的訴求,或是當時已經醞釀借殼之路收緊,於是可能在2003年已逐步放棄借殼念頭,用直接方式上市,這購買土地交易已表明此一點,在年底他們出售了原上市的鰻魚業務,更成為現金公司,於是收購幾項資產維持業務運轉保住上市地位,公告亦能看出祝老闆把持有股權的公司出20%予黎亮,使黎亮於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的股權增至48%,亦可證明他退出了。後來和李小琳的中國電力(2380)合作,把新能源的電廠逐步注入,祝老闆也退出,這是後話。

最終雨潤也在2005年上市了,得到資金後,發展如虎添翼,於是向各地方開拓基地,除了本業的發展協助地方政府帶來就業,外但業務外的重擔增加了,他需要為地方政府分憂,方便他從事正業,可能需要併購一些業外的資產,造成更大的資金壓力。但礙著基金的要求,他也不能把這些業外資產放入上市公司,以免讓基金經理認為他利用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影響股價,從而影響融資能力,造成商業王國的倒塌,所以可能獲得一些聰明的財技會計高手指點,利用較為灰色的方式,以公司的資金發展業務,並提高股價。

很多資料,特別是歲寒兄指出,公司主要有五大問題,一為大存大貸,二為依賴補貼,三為固定資產投入過大,四是挪用資金,五是大股東持續減持套現,其實就是這種財技衍生出來的果。筆者忽略業務營運的細節,認為他們的財技表現是這樣:

上市公司主席因為業外有業務需要發展,但是需要資金,不過他手上沒有,於是可以利用以下銀行及上市公司的方法帶來資金:

1. 上市公司方法: 利用上市公司內的存款存入銀行,利用這項資金吸引銀行提供等額的貸款,因為對銀行業務有利,於是他們就這樣做了。但這使他們的營運資金變相鎖住,導致他們亦需要對外借貸資金供本業使用,這就是大存大貸的由來。

2. 股票市場方法: 他把股票減持套現,帶來的資金就可以發展業外的業務,但減持套現當然是愈多愈好,這就要股價表現良好,但誰人有錢? 當然是基金及大量資金的投資者,為何別人要買你股票呢,前提就要業績好,業績好有甚麼方法,這就帶來剩下的三個果了,目的就是用來把盈利造好。

我推測,首先這塊地本來不值這個錢的,可能和政府協商好,以一個超高價購買地皮,以補貼方式返還給上市公司,這就造成了盈利大幅上升,以及固定資產的提高。這當中可能需要一些費用,老闆可能認為橫豎都能別人都能拿,為何自己不拿,所以順便也把手伸了過去,所以造成了間接的挪用,但這很難有證據拿到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受益者。

不過這導致的惡果就是如果停止擴張的話,盈利就會大幅下跌,加上前期增大資產,導致折舊提高,影響盈利,導致股價下跌,不利套現,這就影響了業外業務的發展,況且股票也賣無可賣,再賣就損失控制權,失去一個資金平台。況且這種方法在順利時,人人賺錢的時候,真是沒有事情發生,但是好像這兩年醜聞盡出的時候,真是兵敗如山倒,老闆可能有一種無力感。

於是他開始把工作分開,為業外地產業務的發展找一個平台,這就是中國內南京中商,近幾年已經不停增持,成為控股股東。而且把各項業務綜合,成立集團控股公司,且逐步退出雨潤食品,並委任專業管理人員管理,可能就是希望把這業外及業內資產分開,以讓上市公司及業外業務更好的發展,他就從更遠的眼光看問題。

但是雨潤新人上場後,面對的問題就是為前幾年的快速擴張及不當行為進行梳理,這中間的過程的會非常痛苦,時間也很漫長,盈利也會大幅下降,股價自然不好看。但中國的豬肉市場應該是不斷發展且持續整合。他是市場龍頭,有品牌效應,相信應該容易解決,只要停止再擴張產能,重建市場信心,業務慢慢好起來,產能使用率提高,隻股票盈利會逐步回覆,投資價值會慢慢浮現,但如果以過往的方式發展,只是像美國的量化寬鬆一樣,治標不治本。

所以筆者認為,這間公司踏踏實實做好的話,未來可能會由過度低估,逐步回到正常估值的情況,慢慢再到高估,這時間可能要維持五至七年,甚至十年,這對長期投資者或許是危機,也可能是機會,要視乎管理者的能力了。如果要我下定論,相信買幾巴仙當賭,無傷大雅,最差也只不過把小部分資金輸掉,但有機會贏幾倍,不過這機會可能不高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38

關於雨潤食品的投資反思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9f75.html

至今出現了接近48%的浮動虧損,創下一項新紀錄。有必要對這次可能失敗的投資做一個深刻反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第一、一家業務前景光明、實力雄厚的公司遇到不道德的管理層,最終仍然是後者佔據上風。公司股權結構必須合理,而不是一家獨大,缺乏外部股東的監督制衡。儘管對於雨潤食品的實際調研反覆證明公司的基礎業務是真實存在的。

第二、絕對迴避資本開支持續超過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的公司,無論其業務前景多麼光明,公司管理層看起來多麼雄心壯志,業績看起來如何高速增長!事實一再證明,這樣的公司是容易出現問題的,例如超大現代就是個血淋淋的虛假成長案例。

第三、如果在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持續增長的同時,高資本開支和對應的不斷再融資同時出現,那麼出現道德風險的概率很高。

第四、再感嘆一下,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所以,知人固不易!不得不反思一下,特別是對知名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張近東先生。民營企業家市值做到幾百億上千億後,實質上已經身不由己了,這裡面參雜了太多非經營性的因素。

第五、對於民營企業而言,會計報表上的淨利潤不可靠,經營性現金流也不可靠,唯一可靠的是兩點:自由現金流持續增長(真實有錢流入)+不融資下的穩定派息(這些錢是真實,且能流向投資者)。國企這方面的風險反而相對較弱,國企主要還是利益分配和管理效率問題,現在還要加上政策風險問題。再反思下再融資的看法,最優秀的投資標的是不需要融資的,但是畢竟數量極少。需要再融資的公司,要看其投入產出效率,例如投入資本回報率能否持續穩定。

 

反思了很多,對於雨潤而言,目前股權結構正在發生改變,實業資本和投資資本前期低位介入不少,但是問題是對於祝這樣強勢背景的公司,外部股東的制衡力量究竟有多少,還是個疑問。毫無疑問,剔除公司治理問題,公司基礎業務目前的估值顯然是大幅低估的。但是,自我感覺,這種低估可能是靠不住的。與狼共舞看起來不是個好策略。於是剛剛看到雨潤的持續關聯採購協議,這可能導致利益輸送。按照修改後2015年的採購關聯交易上限超過了2011年採購量的34%。這意味著,對於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已經很難進行評估。希望特別股東大會能否決這個議案。雨潤的未來只有當股權結構發生轉變,才有光明前景,否則,只能為這次投資記提「資產減值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01

再說幾句雨潤 laoding

http://xueqiu.com/5249883578/22576400

雨潤基本被別有用心的人釘上了恥辱樹了,相反的是祝老闆在這時候還得了個什麼獎,和當年的牛奶的某剛很像。

一)關於對雨潤的負面攻擊的評價:

懷疑的精神是好的;但思路的嚴謹性很重要。

先前被質疑的「大存大貸」,眾品和雨潤的現金銷售比都是在22%左右;
總資產產能比,眾品的比雨潤略高(單位產能的投入雨潤比眾品少);
"土地預付款"更是無稽之談,知道那錢是給誰的嗎?給當地政府的;

還有,雨潤的補貼是最高的,這錢和「土地預付款」有沒有關係?是什麼樣的和當地政府的合約你也不知道?眾品是自建,雨潤是收購,這個就是原因。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比較總資產產能比,這個相對更能說明問題。

想揪雨潤的小辮子,網絡上槍手的分析,尖銳點說,一文不值。什麼大存大貸,土地預付款,騙補貼,負商譽,兄弟公司的圈地,不回購股份等等,這些指摘和專業水平不沾一點點邊。

雨潤的下跌是個系統工程,08年洗倉中國製造業,12年洗倉中國消費品,都是一條龍的,在大的經濟環境走軟和嚴峻的產業整合下,只要資金,槍手和個別重大事件一組合(瘦肉精),雪崩就是情理之中,還真以為是你們看到的一文不值的所謂價值和道德判斷啊?

最簡單的有效的方法,核實雨潤的有效產能,如果有效產能是4850萬頭,至少在行業橫向比較上,你不可以得出他作假或轉移資產的任何結論;如果大大少於這個數,你發財了,港股可以做空的,還可以告他。

二)雨潤值多少錢?

這個東西最不靠譜,信口拈來幾句。

參考眾品的私有化,港幣39億的市值,市值銷售比是31%,按2011年的銷售收入和2012 年的預期收入(260億),價格在4。4 - 5。5 之間。

眾品的產能利用率在75%,雨潤的在31%附近,雨潤按75%的利用率來參考,意味著有一半左右的閒置產能。

這些一半的閒置產能在目前的情況下會通過折舊影響利潤,這就是大家看到的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之一;雨潤在4。4-5。5的價格區間裡,這些一半的閒置產能是白送的,大家喜歡說安全邊際,這就是安全邊際,考慮到新增產能的利用率的恢復是一個政策依賴的東西,再打一半的折扣,就是目前的價格至少有50%左右的安全邊際。

三)風險

記住,你看到的槍手的質疑的風險都是狗屁。

真正的風險是,雨潤的產能是否真實?

只要是真實的,總資產產能比說明雨潤的運營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只要是真實的,在目前的政策以及雨潤和地方政府的良好關係的情形下,排他性的利用率(這就是護城河)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是真實的,你的安全邊際就在。

附註:
所以說歲寒是槍手啊,邏輯上99.99%的概率,there are no accidents!

1)這樣的不嚴謹的文章得到若干媒體的青睞,我要是主編或審核節目的人,根本都不會批准的文章;

2)幾大媒體,平面,網絡和電台同時快速跟進,這在沒有幕後的情況下是中彩票的概率,甚至都不到,甚至在大家都還不知道歲寒是誰的時候;頭盔是做過項目的人,知道這樣的事情自發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3)一個號稱投資雨潤的人,在保持多倉的前提下,大發詩興巡迴路演做空自己手上的股票,同時聲稱自己拿了個垃圾,只能當權證來玩;

4)事件的時間正好是瘦肉精一週年左右,股價徘徊在前期低點的關鍵點位。

誰會相信這麼多巧合呢?我是無神論者,但我相信因果輪迴的。這才是「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38

雨潤業績真的要在2012年見底?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3236524
$雨潤食品(01068)$  雨潤預警了,2012年業績大幅下降,同時公司高管增持公司股票。好像去年的關於雨潤的所有不利的,不好的,都會在2012年年報中通過會計利益一筆勾銷似的。很多人認為,雨潤2012年業績就是見底了,財務「大洗澡」完,企業可以輕裝上陣,再展宏圖了。 這個是不是太樂觀了點?我們來看看還有什麼可以讓雨潤2013年的業績同樣糟糕的:

1、認列的巨額存貨尤其是庫存商品是第一關。存貨是隱形的製造商品的費用是經營成本,這些個成本被分配到產品上之後,並不是直接記做當期費用的,而是進入存貨成本中,在資產負債表上被留存了,直到存貨售出,才會最終在利潤表上以已售商品成本的形式體現出來。如果企業期末存貨餘額大幅增加,這表示有更多的製造費用留存到了資產負債表中,盈利能力將因此而虛增。以後年度中,如果存貨數量下降,利潤表將不僅要負擔當期的製造費用,還要負擔從存貨中轉移出來的以前年度的製造費用,令利潤大降。所以存貨水平的變化是必須要研究的,對利潤的影響是直接的。雨潤在2013年馬上就要面對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巨額的存貨隱形成本要釋放出來,大筆的費用要計提,利潤估計會比2012年更糟糕。

2、認列的巨額的在建工程是第二關。46個多億的在建工程裡有多少費用被資本化了?轉固定資產後這些個費用都要被計提出來,會大幅增加2013年企業經營成本。另外,這麼多的在建工程不能順利轉固,停產待建的工廠需要更多的資金恢復建設,錢從何來?雨潤經營現金流已經斷供,只能借錢了,借錢的利息會大幅上升,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

3、認列的巨額庫存商品,反映雨潤營銷渠道也出了問題這是第三關。 營銷上不去,收入自然下來了。而經營成本和費用是可以看到的,2013會大幅上升。那麼利潤從何而來?

2013年的雨潤業績可能比2012年更糟糕,至少是上半年雨潤的經營要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19

$雨潤食品(01068)$ :毛利升收入降,從良後的雨潤還有機會嗎? 三川財報研究院

http://xueqiu.com/2865847435/25024434
從這份中報來看,我們判斷公司已經基本」從良」。

     毛利率提升

    公司整體毛利率從2.1%提升至4.1%,分部來看,上游毛利率為1.7%,比去年同期的0.6%增加1.1個百分點;下游整體毛利率為18.8%,較去年同期的15.1%上升了3.7個百分點;毛利提升56.2%,至4.19億(港幣 下同)。

     營業額下滑,肉製品深加工是亮點

     而營業額就下跌17.8%至103.03億元,深加工肉製品銷售額(抵銷內部銷售前)為14.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9%(雙匯是13.7%),銷售額和毛利率雙升,只是基數偏小;上游業務的整體銷售收入(抵銷內部銷售前)比去年減少20.5%至91.45億元,屠宰量則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3%(雙匯增長16.52%),我們估計出售長春雨潤有一定影響。

      補貼收入大幅下降,淨利潤環比扭虧

      政府補貼從去年同期的7.54億元大幅減少60.4%至2.98億元,但得益於毛利提升、良好的費用控制以及出售長春雨潤獲得的2.22億元收益,公司亦錄得經營業務利潤1.2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7.7%,實現淨利潤1777萬元,雖然同比下滑83.39%,但環比去年下半年的7.12億虧損就明顯改善。

      資本支出減少

      投資成本得到較好控制,期內資本開支較去年同期的11.97億元大幅減少44.9%至6.6億元,可以讓投資者略感鬆口氣,因為公司過去的資本支出很多都形成了閒置產能。

      行業暖風頻吹,"從良"後是否還有機會?

      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特別提及私設生豬屠宰廠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2012年,在中央9部委的聯合整頓下,全國生豬定點屠宰廠及小型屠宰場,分別按年大幅減少了22.5%和27.7%,全國屠宰企業總數同比下降了26.2%;

       按發改委《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年)》,到2015年,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等落後的生豬屠宰產能要淘汰50%以上,冷鮮肉佔比要從2010年的不足10%提升到30%以上。

       在行業暖風頻頻和競爭對手高歌猛進之下,"從良"後的雨潤到底有沒有機會?畢竟公司總市值僅有雙匯的9%.

       「不是愛風塵,似被地產誤」,要相信,只要徹底"從良",慢慢洗淨身子,行業有機會,投資者亦會再給機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26

雨潤中報分析: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先生留下的遺產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031702
$雨潤食品(01068)$有人說我應該給雨潤的分析一個結論。好吧,我給祝先生一個結論吧---「唯利是圖」。 用朋友的話說,當雨潤沒有什麼油水時,祝先生就跑了。他說的很好,因為看到本質,出現的現象也就能懂了。

剛才看完了雨潤中報。營業收入下降,主營利潤下降,毛利率上升。毛利率上升可能是雨潤中報唯一的「好消息」吧。新的管理層可以說什麼事都沒有做,維穩是第一大事。各位看一下,投資現金流淨額,幾乎已經不對外投資了,說明企業把全部精力放在內部調整上,為什麼?祝老闆留下的問題太多太嚴重。既然沒有什麼投資行為,主要在抓在理順企業內部的事情,各項經營費用降下來也是正常的。都說它的毛利率上升了。的確是「上升」了,因為經營成本都儲存在存貨裡呢(經營成本儲存點1),2013年的存貨仍較年初上升些,達16.75億。

第二個中報重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質量毫無改善,幾乎可以說是維持原狀。再次說明新的領導團隊,根本無心,也無力讓經營改善,全部精力投放在處理祝老闆留下的這一堆爛攤子上。理順公司用了半年,卻無任何進展和效果。下半年,我就比較擔心業績能出來多少了。看來後祝老闆時期,雨潤公司要走向正常經營非一日之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老闆留下的遺產。

第三個重中之重,過往分析雨潤問題時常說的,在建工程轉固是雨潤最頭痛的問題,中報看來,沒有一點改善。固定資產仍然認列高達150億多,與年初比較可見在建工程估計沒有多少轉固的。企業經營的成本,又被在建工程費用資本化儲存起來了(經營成本儲存點2)。

當然,雨潤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新的管理層在經營上根本無作為,當然是「壞」不到哪裡去了。這個中報,毫無投資亮點,看起來讓人昏睡,我相信雨潤的股價也要提前進入冬眠了。雨潤的嚴冬遠沒有過去,2013年仍是公司經營的一道大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96

雨潤不是在做低業績,而是在還原真實的雨潤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6337586
$雨潤食品(01068)$ 我看了雪球上對雨潤的分析,幾乎一邊倒地認為下半年雨潤在故意做低業績。這裡面的主要邏輯之一就是雨潤正在財務大洗澡,有的說是已經完成了財務大洗澡。對此,我有不同的意見,供各位參考。當然仍然繼續我一貫的風格---「想當然耳」。 我都是自以為是的,大家千萬不要當真,當真就上了我的當哈。我認為雨潤不是在做低業績,而是在還原它本來就糟糕的業績。

1、  雨潤的經營歷史上,很擅長用存貨來調節經營成本這個財技,這裡的存貨主要說的是庫存商品,我認為就是指的凍肉。2013年中報,凍肉毛利率為負,嚴重偏離行業平均水平,有人說雨潤是在估意做低業績。但從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前兩年雨潤利用存貨(凍肉)調降經營成本,大量的經營成本被凍肉存貨隱藏了。現在李世保上來,他要修復資產負債表,理順公司內部遺留問題,我認為會在凍肉存貨上進行存貨減計的,這會讓過去利用凍肉隱藏的經營成本一下子釋放出來,短期造成凍肉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出現負值。現在凍肉減庫存,是不是在還原過去那個「真實」的經營成本?

2、  雨潤的經營歷史上,也很擅長用資本性支出調節經營現金流這個財技,把本應該是主營業務支出的項目調劑到投資項目支出上,虛增經營現金流淨額。現在資本性支出已經大大減少了,可以調整經營現金流的空間沒有了,過去「優秀」的經營現金流因為尾巴翹得太高,露出了屁股。一個「好端端」的企業為何突然一下子巨額虧損,看看同行的雙匯,大家不覺得太蹊蹺? 2012年經營現金流突然斷供,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哈。真的僅僅是主營不好嗎?雙匯為何那麼好? 這是不是也在還原過去那個「真實」的雨潤經營現金流?

3、這是一個雪友的疑問,2013年是屠宰行業大年的開始,公司的屠宰量不升反降,李世保的理由是渠道調整,增加毛利率,可是懂管理會計的人都知道,只要毛利率是正的,增加業務量就可以增加盈利,主動收縮業務,於理不符。---為何與常識不符合,是不是可以說明過去的屠宰量是不真實的?李世保上來,因為首要任務是理順內部問題。這在我看來,是不是在還原過去那個「真實」的屠宰量?

4、雪友又提出一個疑問,關於公司業績復甦,我認為還是太慢了。同時,暫時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沒有合理的解釋? 業績復甦太慢,我認為這是不是也在說明過去「欠帳「過多」。也是在還原「真實」的雨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588

雨潤2013年業績快報解讀---經營上沒有一絲起色,估值給1.06港元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8360692
$雨潤食品(01068)$ 對於一直以來以投機的心態看好雨潤的投資者,2013年的業績快報,真的令其歡呼雀躍。淨利潤由巨額虧損轉為微利,經營現金流雖然仍然淨流出近3個億,比2012年的淨流出近13個億強多了。還有就是毛利率由1.5%上升到了3.6%。這是經營要反轉的節奏哈。不過,我又要給各位澆涼水了,這是我的風格哈,從來不靠譜的,都是拍腦袋想當然耳,大家千萬不要上了我的當啊,只當是說段子擺龍門陣哈:

1、  先說2013年雨潤利潤反轉吧,不要只看淨利潤,淨利潤受營業外收益或非常損益的影響很大。既然是經營反轉了,我們還是應該看主營業務利潤率吧,2012年是-5.65%,2013年是-5.02% 。哪裡來的反轉! 根本就是沒有一點起色嗎。

2、  再說一下經營現金流,這個總騙不了人吧。又錯了,這次它還真的玩了財技。各位看一下應付款增量,2013年的應付款比2012年增加了14個億多。如果還不能確定這裡面玩了什麼,那就再用這個指標再驗證一下---延遲付清存貨應付款週期(月)。2012年是1.1個月,2013年卻達到了2.2個月,而2011年只有多少呢?---0.4個月,而且在2011年之前的各個年度內都穩定在0.4或0.5個月。  企業已經用增加應付款調節現金流的財技達連續二個財年了。 這太不可思議,2014年怕是玩不下去這個財技了。屆時(2014年)的經營現金流又要暴跌了。2013年居然增加了近14個億的應付款,這個調整回去的話,經營現金流就不是近-3個億了吧,會很難看的。

3、  那毛利率上升較多,總是利好了吧?不錯的確是上升了。但各位是不是也應該看看它的營收減少了多少(-20%),成本相應減少也是正常的(-21.6%)。 我把它的資產負債表裡的資產好好地研究了下,呵呵。資產情況完全沒有一點改善,這仍是一張非常糟糕的資產負債表。可以說它歷史遺留的問題沒有一絲的改善,我是說沒有一絲的改善喲,你懂的。李總難啊,祝老闆留下的遺產,真心難辦啊。但祝老闆人家做了甩手掌櫃,去玩商業地產了。如果不出意外,商業地產要是再出了什麼事哈,雨潤怕是再也玩不動了。(各位,做投資的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 保本!保本!再保本!控制風險是第一位的,只有能保本才能賺錢嗎)

分析完了業績快報中的關鍵點。現在到了給它估值的時候了。EPS 0.024港元,現在股價4.32元,PE180倍。這,如果有人說不高的話,那一定是券商了,混飯吃嗎。這個叫雨潤的企業 從2007年開始就是一個價值摧毀型的企業了。因為從那時起,它一直在燒股東的錢,股東盈餘一直是負值,這兩年更是燒掉了股東的老本了。要給它估值真難。我還是給個我能給的最大的估值吧----1.06港元。不能再多了。如果要我改變對它的看法,那就再等 等看它的半年報吧。這之前,我只能保佑它不要再跌下來就好了。[俏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3

雨润食品:周期拐点已现,静待春暖花开 青驪踏春草

http://xueqiu.com/9558465815/29022829
評 級:買入

目標價:6-8元〔預測週期:6--12個月〕

由於南京雨潤佔上市公司營業額比重在70%左右,研究南京雨潤基本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基本輪廓。我先談談對南京雨潤今天剛剛公佈的會計報告的粗淺看法,歡迎大家拍磚。

第一部分:對南京雨潤會計報表的解讀

1、毛利率顯著改善,經營質量提升。

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2.9%,提升到8.7%,上升了兩倍!這主要歸功於屠宰業務開始止血。根據我們對雨潤幾個屠宰工廠的調研,其上游的毛利率本期為4%~6%,而去年同期為-3%~-5%。這些屠宰工廠的毛利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我們也調研了部分非雨潤的肉製品工廠,毛利率在22%左右。根據南京雨潤的母公司報表,深加工業務的毛利率大約在20.9%,與同行相若,毛利率增長超過2個點。

2、銷售額同比下降,但產能利用率輕微上升。

以銷售額計,公司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6.7%,考慮到同期豬肉價格近兩成的跌幅,公司產能利用率應該有輕微的上升,但幅度不大。

3、豬價築底,凍肉將開始盈利,業務進入加庫存週期。

公司本期存貨從4.56億增加大7.42億,與同行比增幅較低。

4、經營現金流沒有繼續惡化,考慮到企業有加庫存的行為,其實有改善。而從現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到,本季經營現金流入流出的規模同比增加兩成,說明企業的經營活動日趨活躍,這也是經營好轉的預示。

5、本季補貼收入0.18億,去年同期1.35億,在補貼巨幅減少的情況下,公司基本實現盈虧平衡。這說明公司的經營質量開始顯著改善。若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將大幅增加企業盈利。

6、豬肉消費的品牌化,是冷鮮肉市場拓展的最重要推手。公司產品銷量未來將極具彈性。

雨潤下游業務增長緩慢,這和低溫肉製品與中國居民消費習慣不相符有關。而高端消費被抑制,酒店消費水平下降,也抑制了下游業務的增速。所以,雨潤下游一直保持高單位數增長。

食品安全問題頻出,居民購物習慣的改變,使越來越多居民到商超渠道購買豬肉。這為冷鮮肉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過去,豬肉作為無差別產品銷售,今後,豬肉將有品牌標籤。這比政府打擊私宰的影響還要大。

從熱鮮肉升級為冷鮮肉的速度將比較快,其主要推動力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而高溫肉製品升級為低溫肉製品的推動力則是漸進式的,這種升級有賴於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改變,購物習慣容易改變,飲食習慣卻難以在短時間內變化。

若冷鮮肉市場真正打開,雨潤的棋局就活了。畢竟雨潤的投資是圍繞冷鮮肉主題展開的。

查看原圖
按F&S的預測,未來5年,定點屠宰牌照還會減少77%。若然如此,屠宰行業的集中度將顯著提升,「剩者為王」將發揮作用。我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我們認為:中國豬肉品牌化的進程才剛剛開始,雙匯、雨潤等具備一定品牌力的全國化企業將長期受益於行業升級。

目前,生豬產業鏈的價值總量〔以肉品銷售計〕在1.35萬億左右,10年內存在增長到2萬億的可能性〔肉品升級及通貨膨脹〕。即使未來雨潤只佔10%的市場份額,銷售額也有10倍的增長空間。

第二部分:雨潤食品是新一輪「豬週期」的首選標的

1、若「豬週期」來臨,公司上游業務即使業務量不上升,銷售額也可以倍增。

從能繁母豬存欄的數量看,目前的豬價已基本見底。今年底明年初,豬價將開始進入新一輪「豬週期」,預計本輪週期在2016年二季度到頂點。預計豬價從每公斤10.4元上升到20元,豬肉價格從每公斤15元上升到30元。就這一個因素就可以將雨潤上游業務的銷售額提高到400億港幣!

若上游業務銷售額提升到400億,毛利率提升到10%,即可貢獻40億的毛利。由於企業成本已經被吸收,新增的毛利將直接轉化為的利潤,而使公司的業績極具彈性。

2、由於豬肉價格進入上升週期,提升開工率,增加凍肉庫存,順週期操作是每個企業的理性選擇。

目前,屠宰業務頭均體重顯著下降,養殖業務到了「清庫存」的末期。由於豬價在歷史低位,屠宰企業普遍增加庫存。雙匯、金鑼的屠宰量近期同比增加了40-60%,雙匯庫存到了8萬噸的峰值,金鑼也在4.5萬噸。我們沒有確切的雨潤的數據,但從南京雨潤的報表看,雨潤也開始大幅度加庫存。

我們相信:若豬肉價格一旦進入上漲週期,雨潤的產能利用率將大幅度上升。

我們看到,雨潤過去兩年凍品的毛利率在-10%左右,而我們調研的其他企業,凍品毛利率穩定在5%左右。我們可以大膽猜測,要麼是雨潤逆週期操作,產生失誤,要麼是通過凍品虧損,把會計報表清理乾淨,甩掉包袱。

3、若「豬週期」啟動,肉-豬價差將倍增,屠宰毛利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對於屠宰企業來講,其利潤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比較大:產能利用率、肉-豬差價和凍肉獲利或虧損。

這裡,我們談談肉-豬價差的變動規律。

屠宰行業殺豬賣肉,肉豬價差是反映屠宰毛利最直接的指標。歷史上肉豬價差的波動與豬肉價格的波動基本一致。當豬價下降時,價差額也降低,當豬價升高時,肉-豬價差額也上升。然而整體來看,這個價差的波動相對較為平緩,從2007 年至今均在5-10 元/公斤的區間內波動。

豬肉和生豬的價差決定了屠宰毛利,中長期而言後者與豬價基本呈現正相關,也即在過去十年中肉價比生豬價格上漲得快,而短期視角在供給週期平穩的階段由於旺季需求端有支撐導致肉價堅挺從而價差相對被放大。

以下是肉-豬價格聯動趨勢圖:

查看原圖
從圖表上看,目前與10年上半年的情況十分類似。當肉-豬價差進入新一輪上升趨勢時,屠宰業務必然出現量價齊升的情況。這和週期股的「戴維斯雙擊」異曲同工。

由於目前豬價在歷史低位,而肉價差將有倍增的機會,從現在起,屠宰企業都會抓住這個機會滿庫存操作,這為屠宰放量創造了有力條件,而豬的去庫存,使屠宰放量更有可能。

結論:

1、目前,雨潤食品的經營質量開始提升,經營拐點已經出現,業務放量的可能性在增大,「豬週期」將給雨潤食品提供足夠的價格彈性,凍品更增加企業的盈利彈性,而雨潤食品所在的行業也本身也面臨巨大的提升產業集中度的機會。由於此前人們對雨潤屠宰業務的擔憂,以及其屢次都低於投資者預期,導致股價大幅下跌。

2、目前,估值優勢明顯,股價應該首先會向淨資產回歸,即股價有倍增的機會,目前應是年內買入雨潤食品最好的時點。

3、公司已經有顯著的產業併購價值。按現在的股價,只需14億人民幣就可以成為第一大股東。由於工業用地價格倍增,投資建設新的屠宰工廠和肉製品加工廠,不如折價買入雨潤食品的股份。目前,公司股價與佳兆業去年的情況類似。當時,市場認為佳兆業槓桿太高有破產風險,但資源出眾。佳兆業被生命人壽入股後,可以做到強強聯合,佳兆業破產的風險,對生命人壽可能恰恰是好的接盤機會而不是風險,所以,風險解除,股價大升。我們相信,長線資金,如保險資金和併購基金將會關注雨潤食品的交易機會。從產業鏈角度,也不排除養殖行業內的優勢企業,併購雨潤進入中下游或者是雙匯等競爭對手通過併購降低行業競爭度,實現更大的經濟利益。由於祝義才業務多元,攤子很大,估計現金流不好,一旦有惡意收購,祝義才難有反手之力。併購和整合,也將是雨潤食品快速走出困境的另一條捷徑。
  從資本運作的角度,可以把公司全購〔僅需55億人民幣〕,然後將不可能盈利的區域公司,從上市公司中挖掉〔出售給外部或收購者,即使虧損,交易價格也不可能為負〕,出售款項可以歸還併購資金。那麼只需很少的錢,就可以獲取上市公司的優質資源,這比自己去購建實惠得多。

4、滬港通等政策,將對公司股價產生重大的有利影響。國內投資者對大眾消費品投資情有獨鍾。在國內股市,即使是業績不佳,也鮮有折價交易的消費股。由於雨潤的強大的品牌知名度,對國內投資者會產生吸引力,並影響其估值。

風險:1、資金斷流;2、豬週期波幅;3、豬肉進口額度;4、行業整合進展;5、冷鮮肉市場份額

提示:很多人認為祝義才增持公司股份才是買入的良機,但我們認為,祝義才是資本市場的「玩家」,是個地地道道的「商人」,當他增持時,可能正是其他投資者要離場的時候。這個情況,在2011年已經發生過。

申明:閱讀本文者,應有能力研判觀點的正誤,除非您約定為本文支付足夠的報酬,並得到本人認可和接受,否則本人不對文責及採信本文觀點產生的投資結果負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40

從雙匯的一季度季報看雨潤的長期增長潛力 青驪踏春草

http://xueqiu.com/9558465815/29062652
1、雙匯一季度日均屠宰量4.34萬頭,去年同期為3.6萬頭,產能利用率達到78%,根據我們的調研,其目前日均屠宰量接近5萬頭,庫存8萬噸,幾近極限。從這個角度來說,屠宰行業迎來了新一輪上升週期。好日子終於來了。由於雙匯的產能利用率增長達到極限,這無疑會給雨潤帶來機會,也為雨潤提升產能利用率帶來外部有利條件。

2、豬肉的品牌化有加快的跡象。品牌豬肉店如雨後春筍般增長。雙匯的加盟店預計2014年內增加1.2萬家,增長率為40%。從這個角度看,李世保預計雨潤專賣店渠道三年內達到2.3萬家,實現的可能性在增加。

3、以雙匯較高的產能利用率計,屠宰業務的毛利率已經高達11.3%,若豬週期來臨,理論上還有上升空間。這似乎可以解釋雨潤上一個週期高達15%的肉品毛利率,並非財務造假。同時,這也說明,雨潤屠宰場還有巨大的屠宰量和毛利率雙重理論增長空間,潛力巨大。若冷鮮肉市場真正啟動,並佔比大幅提高,雨潤在二、三線佈局的劣勢就可以轉變為成本優勢。當然,這還需要時間驗證。

4、關於「豬週期」如何影響企業的利潤,2010年國金證券的分析員陳鋼做過一些產品毛利對豬價變動的敏感度分析,雖然是上一個週期的情況,關於數據的精確性,就不必吹毛求疵,但至少在方向上,可以給一個參考。若豬週期來臨,屠宰和肉製品業務都有很大的毛利率增長空間。而且雨潤和眾品對豬價的敏感度最高,最具彈性,在豬週期這一主題下是最好的投資品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