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雨潤的幾個疑點 鄔碩晉Wilfred Wu

2014-06-05  NM  
 

 

在普通法的系統,刑事案件的審訊原則,是疑點利益歸於被告,不以疑點作定罪的考慮。不過,資本市場不是刑事案件法庭,若果投資者遇上疑點重重的財務報表,應以疑點作為投資與否的主要考慮因素。

在內地經營凍肉鮮肉業務的雨潤食品(1068)已上市多年,然而近年業績有點波動和飄忽。2010年錄得$215億港元(下同)的營業額,和歷史最高的$27.4億的稅後盈利;2011年的營業額更進一步增長至$323億,但2012年卻倒退回$268億,兼錄得$6.2億的虧損。2013年的營業額繼續下滑,只有$214億,跟2010年相若,但稅後盈利只是當年歷史高點的1.4%,約$3,900萬。看見這類過山車式業績,營業額可以在$214億與$323億之間游走,毛利率可以在1.5%至14.4%之間,一般增幅減幅、毛利純利是多少的分析,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財務數據,應當與社會因素和經營環境一起閱讀,才有價值。肉食屬食品類,是必需品,不易受經濟周期或消費意慾所影響。中國大陸近年的GDP增長都穩定在7%至8%之間,是必需品收入增長的合理指標,營業額增長太高或出現倒退,都是奇怪的現象。雨潤近年營業額的變化,都不在這條大軌道上,叫人難以評估。加上從營業額看,雨潤是規模相當的營運者,但竟然像攤檔小販一樣,對毛利率沒有議價能力,是不常見的事情,令人疑竇難消。

除卻從宏觀角度看,微觀一些雨潤的應收貨款數據,同樣會發現不易理解的現象。雨潤2013年底的應收貨款為$7.2億,平均周轉期是12.3天,情況屬理想。可是從附註看賬期數據,$7.2億應收貨款中,有$1.4億是31至90天的賬期,有$1.5億是91至180天的賬期,超過180天,也有$6,400萬。超過30天賬期的應收貨款,佔39%,跟平均周轉期的12.3天,有相當明顯的差別。由於應收貨款周轉期數據,與營業額相關連,因此可以推算在雨潤的營業額中,應有相當大的部分是現金交易,不用掛賬,也沒有出現在應收貨款內,這足以把周轉期日數拉低。既然雨潤有相當大的營業額,來自不用掛賬的客戶,管理層何不乾脆採用同樣的貿易條款對待其他客戶,減低回收賬款的風險?這是來自報表另一個不尋常的疑點。若從資產投資的方向看雨潤的表現,情況也是令人失望。2010年底時,雨潤的非流動資產只有$115億。當時的規模,尚可完成$215億的營業額,以及錄得$27.4億的歷史最高盈利。三個年度後的2013年,非流動資產增加$91億至$206億,但營業額反而下跌了$1億,盈利更下跌了98.5%。從營運表現來評核這$91億投資,毋庸置疑是沒有成效的投放,也只會令投資者對管理層的能力,有更直接的合理懷疑。

鄔碩晉Wilfred Wu

資深會計師,現任貝德富理的執行董事,在不同的會計範疇歷練廿多年,近年專注企業重整及法證會計的專項工作。曾在不同報章撰寫財經專欄,喜歡從財務報表,發掘被數字隱藏的現象。[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311

終極踢爆雨潤(1068)「假大空」

2014-07-17  NM
 
 

 

早前,本刊專欄「壹計就明」一篇文章「雨潤的幾個疑點」,拆解雨潤近年業績如何大走樣兼不合理,不但會計界拍手讚好,更觸動部分讀者的神經。不久之後,本刊收到內地線人報料,踢爆雨潤過去幾年在內地狂燒錢起廠房,當中不少是「假大空」項目。為此,上星期本刊記者根據線報,北上直擊雨潤位於江蘇泗陽及遼寧建昌的兩大「代表作」,其間取得機密合同,揭開雨潤大興土木背後另有盤算。事實上,由基金愛股淪為殘股的雨潤,一直死而不僵,不時藉內需概念炒起。大股東祝義材表面上退出公司,其實仍牢牢掌握著這個「提款機」,更「揸乾」雨潤之名,在內地「東征西討」,發展私人養豬及地產項目,這正是內地劣質民企的典範。豬肉佬和豬肉股,都要一鑊熟!造假

自設廠房,從事豬肉加工的雨潤,近年在內地「大興土木」,而且大多在偏遠地區。其中,位於遼寧建昌的加工肉製品廠房,距離瀋陽四至五小時車程。該縣發展落後,位於郊區的雨潤廠房,四周被荒地包圍。「雨潤專選偏遠城鎮,因為這些地區的官員,為吸引雨潤這種大公司來投資,不但地價非常便宜,還有佔投資金額百分之十的大額補貼。」與雨潤有多年生意來往的線人陳先生表示。

作大數呃地呃補貼

建昌廠房取名「福潤食品」,由雨潤旗下子公司南京雨潤食品持有六成六股權。該廠一一年動工,但翌年即因爆出拖數糾紛而停工。本刊取得一份雨潤提交予當地政府的「工程結算資料」,指廠房面積約九萬一千多平方米,建設所需資金達一億五千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而建昌縣所屬的葫蘆島巿,政府的網站亦指建昌福潤總建築面積達九萬多平方米,與資料吻合。現場所見,福潤廠房外牆已近完工,但眼見的面積比宣稱的面積要小得多。原來,根據另一線人李先生提供的一份雨潤與承建商簽署的「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工廠的實際建築面積,只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所需資金亦只是五千三百萬元,規模比雨潤宣稱的「縮水」超過一半。李先生解釋:「雨潤故意對外報大數,一來可以為官員製造政績,吸引他們拍板通過項目;二來規模和投資額夠大,才可以低成本拿地,及取得更多政府補貼。待項目落實後,實際建廠之時,便私下與承建商訂立新的協議書,削減面積及投資額,減省成本。」雨潤以虛假資料,拿取巨額補貼,最後落入何人之手,不得而知,上市公司的資金投放在此等項目上,作為雨潤的投資者,卻被蒙在鼓裡。廠房仍未完工,代表雨潤監工的項目經理焦方波卻十分緊張,看見記者等人在廠房外拍攝,竟帶領十多人驅車前來,二話不說即圍毆記者,並搶走相機。記者力爭下,才取回相機,但記憶卡卻被偷走。行兇者臨走前更指:「把相機還給你們,已經算對你們好了!」

大白象

雨潤不但在投資金額上報大數,近年更有廠房如同荒廢,使用度極低。位於江蘇泗陽的工廠,便是其中一個代表作。泗陽縣距離南京約三小時車程,位於郊區的「泗陽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也是由南京雨潤食品持股九成。該廠房約於○九年落成,一二年時,泗陽福潤在縣政府網站表示,廠房建築面積為六萬七千平方米,擁有三百名員工。但有份承建的建築商陳先生指,廠房落成後根本從未正式運作,「以前只有幾個雨潤建築部的人看守,近來才有些員工進去做點生產,給來參觀的領導看。」

廠房如同荒廢

現場所見,廠房正門外雜草叢生,亦無看更把守,驟眼看似廢棄多年。走進廠房,偌大的屠宰間沒有運作,空無一人,不見有豬,連電燈也沒開。生產線的組件佈滿灰塵和蜘蛛絲,現場昏暗靜謐,十分詭異。繞到廠房後方的豬隻待宰間,有四位工人正在趕豬隻入欄,數一數,不夠六十隻。有員工表示,泗陽廠房屬於高規格的標準廠房,「這裡最高可以日宰一萬頭豬,現在每天只殺二百頭,因為賣不出去呀,(廠房)完全是浪費了。」該員工透露,一直想來港上市的萬洲國際(前稱雙匯),是雨潤強勁的對手,「現在是給雙匯壓著打,像超巿這些大戶,一般都向雙匯拿貨。」在空蕩蕩的工廠走了一圈,遇到的員工,僅有二十來人。 如此景象,相信在雨潤各地廠房均可看見。根據年報,雨潤上市後一直不停建廠。○七年,雨潤的屠宰產能為一千四百萬頭。○八年起,產能每年以兩成三至四成二的幅度增長。去年底,雨潤年屠宰產能達五千五百多萬頭,但奇怪的是每年屠宰量僅約一千頭,即產能使利用率僅百分之十七點四。陳先生批評雨潤根本無利可圖:「行內人都知道,產能使用率要超過百分之五十,才有盈利。」一○年,雨潤的純利創新高,達二十七億多港元,但之後產能大幅增加,一二年卻錄得六億元虧蝕,去年的純利亦只有四千四百萬港元。撰寫「雨潤的幾個疑點」一文的資深會計師鄔碩晉亦指,雨潤連年擴展產能的做法,根本不合常理,「正常嘅廠佬會算死草,每個地方都計到盡、用到盡。但雨潤嘅原有產能都未用得盡,就去擴建,累計用咗九十一億港元,但對盈利能力一啲幫助都冇,真係難以理解。」類似雨潤這類「製作」燒錢項目,而又能香港掛牌的民企,為數相信不少。錢到了哪裡?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掏空

事實上,雨潤的興衰,一直由大股東祝義材一手操控,當正公司是「提款機」。○五年十月上市的雨潤,受惠內需概念,獲瑞信、瑞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基金熱捧,股價節節上升。這段時期,祝義材透過賣舊股,套現超過六十六億元,持股量由五成三減至不到兩成六。之後,雨潤股價由一○年近三十三元的高位,不斷尋底,祝義材遂使出另一招吸水大法。一二年,他被踢爆懷疑擅自挪用雨潤五十億元資金去投資地產,七月辭去主席職位,改任榮譽主席,並聲稱淡出雨潤業務,但其實,他有後著。同年底,祝義材與雨潤簽訂協議,於一三年至一五年間,向雨潤出售私人養殖的生豬,交易總金額近二百二十億港元,被巿場質疑有關採購價值過高。

「雨潤」之名,被祝義材「揸乾揸淨」,最後一著是發展他的地產王國夢。現時,他持有於上交所上市公司的南京中央商場約七成股權。不過,近年受內地調控政策影響,公司多次傳出財困消息。資料顯示,公司去年現金流錄得淨流出七億三千萬人民幣,總負債更高達一百億人民幣,負債比率高達九成。水緊的祝義材,自一二年八月起,前後五次將手上的中央商場股份,抵押給銀行及信託公司。「他的股份,百分之九十九都抵押了,這是公開的秘密。」線人陳先生透露。

埋堆李源潮

由豬肉佬變身地產大亨,祝義材一直都是靠雨潤這個生招牌,為私幫生意攞著數。近年新建的項目中,部分是他的私人工廠,卻與上市公司項目包裝在一起。以記者到過的建昌縣項目為例,該項目其實有三間廠,都打著福潤的「名號」,但其實只有福潤食品屬於上市公司,另外兩間——福潤禽業食品及福潤牛業加工,都是祝的私人公司。「雨潤有好幾個這種三合一或四合一的項目,能拿到的地或補貼便更多。建昌三個廠房建在一起,將來投產時,就算用了上巿公司的人手,去運作三個廠房,也沒人知道。」李先生指。雨潤到處「霸地」,目的並非只為起廠,「投不投產不重要,塊地曬幾年後,待該區發展城鎮化,便可耍手段更改土地用途,拿來做房地產。」祝義材善於拿政府補貼「自肥」,而他與政府的關係,亦十分密切。據他身邊人士透露,在江蘇省發跡的祝義材,當年全靠與當地政府打好關係。現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曾任江蘇省省委書記,與祝義材老友鬼鬼,「祝義材有李源潮手機號碼,打個電話就能找到人。」一三年,李源潮「升呢」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更帶挈祝義材獲當時快要卸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接見。

雨潤玩完

已被「掏空」的雨潤,差一腳就冧棚。一二年開始,公司營業數字急劇轉差,該年更勁蝕六億港元,一三年雖賺四千四百萬,但扣除政府補貼七億元,其實倒蝕六億六千萬。有中資分析員指,雨潤多年來的業績均異於同行:「雨潤早年毛利率一直高過雙匯達四、五個百分點,已經好神奇,一二年突然勁蝕六億,話係瘦肉精事件拖累,但雙匯係冇事喎!」他指聽聞雨潤仍要減價賣豬肉,「產量亦跌緊,所以今年仲未係最壞嘅時期。」表面上,祝義材已淡出雨潤,但知情人士透露,現任主席俞章禮及首席執行官李世保,都是祝的馬仔。根據內地公司註冊資料,俞李二人為多間祝義材私人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另一奇怪的是,雨潤財務總監職位一直懸空,似乎無人敢「孭飛」。看來,真正的「財政總監」,應該靠雨潤「生財」的祝義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40

踢雨潤記者遭毒打

2014-07-17  NM  
 

 

星期日下午,突然收到記者Alan的電話,他急急說:「我哋俾人圍毆呀!」

上星期,Alan根據線報,飛往江蘇及遼寧、直擊劣質民企雨潤食品(1068)運作(詳見今期《大錢題》)。來到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的建昌縣,Alan及攝影師在雨潤廠房外拍攝。這時,兩輛汽車突然衝前,走下十多人,圍著Alan及攝影師,不由分說就打!在千鈞一髮之際,攝影師拿出手機,拍下Alan被打一刻。只見兩三人抓著Alan的頭髮及衣服,試圖將他按下。混亂間Alan的眼鏡被打爛,手腳流血,臉亦被大力地摑了一巴,即時瘀青紅腫。最終對方搶下相機內的記憶卡才肯放人。事後Alan認得,這夥人的其中一個,是雨潤當地的項目經理。本刊對此暴力事件,予以強烈譴責!

記者做踢爆民企的故事,被打已非首次。做踢爆料,有一定危險性:首先位置偏遠,電話收得差,難以求救;其次在窮鄉僻壤,通常這些稍有規模的民企,屬地方政府的「米飯班主」,走入公安局報案只是「請君入甕」。最佳方法,就只有走!

記者「踢」得辛苦,然而敢問港交所,這些如爛仔般的劣質民企,為何可輕易來港上市?負責把關的證監會,又能讓賬目充滿疑點、烏煙瘴氣的公司,在主板繼續生存?又聽聞部分核數師或分析員上內地查數,關心的不是可拿到多少內部文件,而是所住的酒店有多少粒星!若大家只著眼於錢,不重質素,香港離「國際金融中心」的稱譽,只會愈來愈遠。說回今次記者被打,在《壹》仔只做了十個月的Alan,坦言「真係幾痛」;但講到再出差,就「一定無問題!」(區嘉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11

雨潤董事長祝義財被查 監視居住已五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1519.html

雨潤董事長祝義財被查 監視居住已五日

一財網 胡軍華 2015-03-27 21:44:00

2015年3月26日祝義財家屬接到通知,檢察機關於2015年3月23日起,對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祝義財先生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中央商場(600280.SH)3月27日晚間公告,稱其董事長祝義財被檢察機關已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公告稱:2015年3月26日祝義財家屬接到通知,檢察機關於2015年3月23日起,對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祝義財先生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祝義財也是雨潤控股集團的董事長。

雨潤控股集團是一家集食品、地產、商業、物流、旅遊、金融和建築等七大產業於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目前,旗下擁有在香港上市公司雨潤食品(1068.HK)、在上海上市的中央商場(600280.SH)兩家上市公司。雨潤控股集團稱其企業綜合實力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12位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位。

今日上午,雨潤食品和中央商場雙雙停牌,稱有內幕信息等待公布。此後網絡傳言祝義財被帶走協助調查。雨潤控股集團有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經營正常,有關信息以公告為準。

祝義財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對上市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中央商場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公司將根據事態的進展采取所有合理和必要的措施保證公司經營管理的穩定,並依法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截至本報記者發稿,雨潤食品尚未披露相關信息。祝義財在2012年已辭去雨潤食品董事會主席一職,現任董事長為俞章禮。

編輯:於百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51

2014年財務報表解毒: 雨潤食品或已被掏空,股價再打對折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39836691
$雨潤食品(01068)$  畢馬威不給雨潤出具財報意見, 不是不能出,是實在擔不起責任了。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上市公司雨潤資產或已經被掏空。 其實這算不上什麼新聞了,遲早要發生的事。

1、其它應收款,要特別小心。 認列了9個億。能收回多少天知道。

2、貨幣現金大幅縮減。淨現金頭寸首次出現負的3個億多。 說明資產情況持續惡化。

3、應收款認列巨大。這個不多說了,南京、南京告急了。

4、在建工程沒有公佈,可以肯定是沒有轉固的。這個在建工程,我很早發文就談過了,有多少? 有木有?  將來會不會大幅計提?  費用暴表自己想去哈

5、短債,往往是壓倒企業的最後一根草。 用大量的應付款來調劑是沒有用的。

6、最關鍵的是,經營現金流在經歷2013年的短暫企穩(仍是負的)後,再次大幅下降,達淨流出近5億(負的)。 雨潤現金流早就斷供了。 債務又壓身, 二師兄在商業地產上估計麻煩更大, 沒有資金救上市公司,妕麼辦? 目前看,銀行不是雪中送炭了,怕很快會落井下石了。

二師兄人事問題已經引爆了,現在財務問題也暴出來了。  上市公司雨潤恐回天無術了。 現在很多人覺得雨潤有價值 是因為它有被收購價值。 這個可以有。但進來的人不是笨蛋,現在債務問題 還有資產可能被掏空的問題必須解決才會進來的。

債務重組,大家應該都領教過吧----大幅的壞款計提! 費用暴表的。  這次清洗下來,雨潤股價能支撐在1.6元,已經很萬幸了。

以上都是我看表拍腦袋吹牛的猜想,騙你們玩的,當真你就上我的當了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36

雨潤食品上半年預虧7億港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724

(東方IC/圖)

近日,雨潤食品集團發布盈利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與2014年度同期比較,純利將由盈轉虧,預期虧損金額不少於7億港元。

雨潤食品公告稱,該預期虧損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結構轉型,高端餐飲及肉類消費市場疲弱,經營環境日趨激烈。與此同時,生豬價格比去年同期上升,生産成本上漲,本集團轉嫁成本難度增加令毛利大幅下滑。

雨潤集團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目前,雨潤生豬屠宰產能達5565萬頭,穩居全球首位。

對此,有農業分析師表示,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生產成本上升,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加之需求不旺,使得近兩年豬肉行業企業虧損現象較為普遍。但雨潤食品業績下滑,且虧損數額如此之大,有業內人士認為,除豬肉市場行情整體因素以外,公司的經營方式和財務狀況也備受質疑。

此前,據南方周末網消息,3月27日,雨潤食品宣布短暫停牌,並有內幕消息將公布。3月30日,該公司公布祝義材在中國境內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消息。祝義材是雨潤食品的名譽主席兼高級顧問。

雨潤食品稱,公司並未收到檢察機關或任何其他監管、政府或司法機構發出的法律文件。除祝義材家屬提供的材料外,公司董事並不知悉其他相關資料。對於祝義材被監視居住的原因,均未說明。

有雨潤集團內部高管表示,祝的被監視居住將是一個導火索,南京官場的強震對雨潤集團的後花園會造成釜底抽薪,“雨潤地產也像個斷了糧的孩子一樣,可能會摔得更重。”

新京報消息,祝義財為雨潤食品的最大單一股東,2014年半年報顯示,祝義財直接持有該公司約25.8%的股份,對於祝被監視居住,雨潤食品卻強調,祝義財並沒有參與公司的日常運營,公司的董事相信集團受該事件影響但有關影響並不重大,集團有能力持續經營。

雨潤食品公布的2014年財報顯示,雨潤食品集團總資產269.47億港元,總負債為82.57億港元,負債金額占總資產的30.64%,其中54.64億港元將於2015年年底到期。而集團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僅為4.65億港元。

據公開財報數據,2011年至2014年雨潤食品四年來營業額逐年下滑。公司雖於2014年實現盈利,但主要靠大量的政府補貼和出售資產等項目帶來的收入。

值得註意的是,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雙匯發展、得利斯等生豬屠宰及肉類加工上市企業今年盈利也出現下降。今年一季報顯示,雙匯發展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04%,凈利潤同比下降14.55%。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觀表示,去年,國內屠宰行業利潤同比下降4.5%,這是多年以來少有的。今年上半年以來,雖然豬肉價格在上漲,但是屠宰廠利潤更薄。前段時間,生豬屠宰平均一頭豬的利潤在30-40元,現在更少了。

一肉類加工企業人士表示,現在肉類行業受大環境的影響,整體趨勢不是太好,大部分都是基礎消費,中高端肉類消費由於受高端餐飲消費大幅下滑影響很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25

徐州雨潤開門迎客 首日交易額近3000萬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08/968534.html

12月6日,淮海經濟區超大的“菜籃子”項目--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投入試運營。副食品市場作為首個啟動的專業市場,首日迎來上萬市民參觀采購,交易額近3000萬元。

12月6日,淮海經濟區超大的“菜籃子”項目--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投入試運營。副食品市場作為首個啟動的專業市場,首日迎來上萬市民參觀采購,交易額近3000萬元。

據悉,副食品市場主要是以批發為主,采用統一布局、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的經營管理模式,實行全場IC卡電子刷卡結算。該市場可輻射南京、合肥、濟南、鄭州、商丘、開封、洛陽、宿州、蚌埠、連雲港、淮安、棗莊等地,是目前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超大的菜籃子項目。

十大業態,一站式采購

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主要經營蔬菜、果品、凍品、水產、幹濕調料、副食品、糧油、茶煙酒飲、花卉、名優食品等10大業態,建築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園區內設有檢測中心、結算中心、監控指揮調度中心、網絡信息中心及電子商務拍賣中心,將成為徐州市食品安全檢測、監管的重要平臺,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實現徐州雨潤農產品物流園信息化、現代化運營模式。

據了解,隨著蔬菜市場、冷鏈市場、水果市場和水產市場等業態的陸續開業,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將實現全業態運營,預計3-5年後年交易額可達200億元,利稅約8億元,將提供直接就業機會近2萬個,帶動相關行業從業約7萬余人,承擔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70%的食品供應。

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副食品市場開始試營業,該采購中心憑借“基地直供、廠家直銷、終端配送、電子結算、全國連鎖”的現代化運營模式,立足徐州,輻射淮海經濟區蘇魯豫皖4省20個地級城市約1.7億人口。

據了解,徐州雨潤農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項目是雨潤集團在全國布局的33個全球采購中心之一,是集農副產品展示展銷、交易、拍賣、冷鏈物流、倉儲、加工配送、檢測檢驗、辦公研發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農副產品采購中心,該項目位於徐州市西區,總占地2288畝,總投資120億元。

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以打造“國家采購平臺”的戰略定位,將成為淮海經濟區規模更大、品種更全、設施更完善的綠色、環保、安全的綜合性農產品交易平臺,預計全部運營後每年交易額將達200億元,服務輻射半徑200公里,能夠創造近10萬個就業機會,將成為徐州市乃至整個淮海經濟區現代服務業產品交易市場的集聚區。

四大中心,保障市民菜籃子

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項目總占地2288畝,總投資近120億元,是集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展示展銷、交易、倉儲、冷鏈物流、加工配送、檢驗檢疫以及配套商務、餐飲食宿、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農副產品采購平臺。設有電子商務中心、信息監控中心、結算中心、食品檢測中心,投入使用後將成為徐州市食品安全檢測、監管的重要平臺,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實現徐州雨潤農產品物流園信息化、現代化運營模式。綜合樓5層以上為商務辦公、商務賓館,全方位滿足客戶各種需求。

電子商務中心成為交易展示窗口

當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在網上采買銷售時,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顯得越來越重要。徐州雨潤農副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為客戶提供網上農產品交易、供求信息、農產品價格、農副產品批發、產品展示等服務。

農產品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需要產品標準化、物流配送、支付體系、安全保障在內的保障體系支持;需要交易信息管理系統、市場信息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溯源信息管理系統在內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來保障;需要推介策略、定價策略、包裝策略、服務策略在內的營銷策略來配合,而這些要素雨潤采購中心的電子商務中心全部涵蓋。

監控結算中心為買賣雙方提供更便捷交易方式

當四面八方的資源匯聚於此,當國內外的人流物流匯聚於此,所有的信息調度、產品監控監測成了重中之重。采購中心的監控指揮調度中心占據了最有利的位置,位於綜合樓一層,包括738平方米的監控中心和153平方米的數據中心。

監控中心設置有顯示大屏、中控操作臺、操控電腦等設備,其中64塊46寸液晶屏幕接受現場監控信息、顯示監控視頻圖像信息,數據中心提供數據存儲、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數據的應用和運營等。

為了做到整個食品流通來可查去可溯,采購中心采取全程無線交易一體稱刷卡交易,真正做到每一樣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程追溯可查。

工作人員介紹,當一名買方客戶進場後先辦理登記買方VIP卡,並預充值一定數額貨款後進場自由買賣;而賣方客戶進場需辦理賣方VIP卡,預充一定金額,場內交易結束後結清貨款刷卡離場,交易全程無現金交易。

檢測中心保證進出農副產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農副產品采購中心重點把控的領域,物流園有專門的1000多平方米的食品檢測中心,采取15個獨立封閉運行的實驗室模式。檢測中心還采用加厚玻璃門,建起一道玻璃隔離走廊,既方便了來賓參觀,又確保實驗室的衛生環境。

檢測中心配備全封閉的通風管道、通風櫥以及原子吸收罩等措施保護檢測人員,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纖維素分析儀、質譜儀等十余臺大型精密儀器,及微生物測定室、天平計量室、樣品室、樣品消化處理室等硬件設施,則保證了檢測手段多樣化、專業化。

工作人員介紹,檢測中心可以對經營熟食品、水發菜進行瘦肉精、病害肉、重金屬汞、砷等數十個項目進行快速檢測;還能對糧油類產品進行黃曲黴毒素、溶劑殘留理化指標、農藥殘留等項目進行快速檢測;對蔬菜水果、對茶葉、對水產品、對豆制品、對乳及乳制品進行快速檢測,年間測量可以達到10000個批次以上。

物流中心減少農產品到消費者手中的環節

農產品流通環節過多,從農產品出產到消費者手中要經歷3到4個交易環節,每個交易環節都會增加農產品的交易成本,這些費用並不會實際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卻最終加在消費者身上。

為此,徐州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增加了配送中心,建立比較完善的配送管理系統,以相對合理的成本支出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延長農產品的交易壽命和擴展交易地域,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減少了中間交易環節。

徐州雨潤物流配送中心總建築面積為8868平方米,設有現代化的配送調度中心發單窗口13個,每天配送貨物2000萬公斤,配送網點45個,大小型超市30家,縣區網點40個,行車線路18條,配送車輛30個,所有車輛全部安裝JPS全程跟蹤追溯更快更安全。(商業資訊)

  • 趙慶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93

業績巨虧66億元債務壓頂 雨潤食品面臨“絕境”

備受業內關註的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公布中報。中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9.87億港元,同比下降6.23%;凈利潤虧損6.72億港元,較上年同期虧損7.24億港元減虧5200萬港元,虧損減少7.1%。一波剛平,一波將起。通過銀行貸款剛剛兌上到期債券的雨潤食品,再次面臨66億元債務的壓力。

具體來看,除了冷鮮肉銷售增長了4%之外,雨潤食品生豬屠宰量以及深加工肉制品的營收均出現了大幅下滑。此外,雨潤食品的低溫肉制品總收益為10.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也減少了16.6%。不過,對於上述慘淡的成績,雨潤食品並未在公告中說明虧損的具體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出現的本息近12億元中期票據和本息近6億元短期融資券兌付危機已不複存在。不過,這並非意味著雨潤食品從此過上無人“催債”的好日子。中報顯示,上半年雨潤食品未償還銀行及其他貸款及融資租賃負債為71.38億港元,其中66億港元債務將於年底到期,這意味著超九成的債務年底到期。

事實上雨潤食品的財務困境早已有之。“我們對南京雨潤進行持續跟蹤,已於2015年8月將其放入信用風險排查名單中的II類預警企業,並於2016年3月將其調入I類預警企業。”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劉雅南在報告中坦言。而雨潤食品2015年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201.65億港元,虧損達29.8億港元。而南京雨潤2016年一季度實現合並營業收入31.42億元人民幣,合並虧損9200萬元。

“雨潤食品現在是在‘拆東墻補西墻’,雖然現在仍在生產,多半為地方政府的支持。巨大的債務壓力已經讓其應接不暇,先前12億元中期票據和近6億元短期融資券之所以在最後關頭能夠勉強兌付,還是多虧銀行的續貸。”有長期關註雨潤食品的業內人士表示。他透露,在江蘇省政府的協調下,南京雨潤把其在徐州的一塊土地抵押給主承銷商中國銀行,中行向其發放貸款,提供流動性支持。

記者梳理報告發現,與中票項和短期融資券欄內雙雙“歸零”不同,上半年雨潤食品欠銀行和其他貸款,由年初的47.7億元,飆升到66.7億元。半年內凈增銀行貸款19億元。這個數值基本和上述雨潤發行的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的本息基本吻合。據悉,截至今年6月,國內部分銀行起訴雨潤食品要求保證償還1.76億港元的銀行貸款,涉案中雨潤食品已有2.42億元的資產被法院凍結。同時,雨潤食品還面臨著承包商2.08億港元的訴訟索賠。

對此,雨潤食品在中期報告中表示,由於集團若幹附屬公司涉及不同的索債訴訟,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為此,公司董事已采取包括,積極與銀行商討貸款重續、實施全面政策透過消減成本及資本支出以監控現金流量、積極采取措施提升應收款項速度、尋找潛在策略投資者以及為若幹非核心資產尋求買家等措施。

行業不景氣 副業拖累主業

公開資料顯示,雨潤食品主要從事生豬屠宰和肉食品加工業務。20多年前,其創始人、原董事長祝義財白手起家,通過收購50多家破產或瀕臨破產的國有屠宰場和食品廠發家,並在2005年成功推動雨潤食品在香港上市,使其一躍成為食品工業領域的龍頭老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雨潤業績不景氣,與目前國內豬肉市場環境有關。據悉,上半年,受市場供應緊張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快速上漲,同比大幅上升約為48%,為近五年的最高位。上遊市場價格高企,而下遊市場卻依舊低迷,這導致雨潤食品生產成本上漲,加上高端餐飲和肉類消費市場持續疲軟,造成雨潤轉嫁成本的難度增大,從而導致虧損。

“今年國內的生豬養殖行業迎來了較高的盈利,但下遊的屠宰加工行業卻不那麽樂觀了,尤其是作為行業內曾經的龍頭肉制品加工企業雨潤來說,今年的巨虧更是如此。”上述業內人士直言。他解釋,一方面,雨潤公司上半年的屠宰量下降了超三成,豬肉價格高企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令消費需求下滑,屠宰企業適當調整計劃,屠宰量下滑;另一方面,今年生豬養殖行業景氣度高,生豬價格持續處於高位,養豬人掌握了市場的定價權,增加了屠宰場的采購成本,而豬肉價格未能同步跟漲,導致雨潤盈利下降。

不過,除行業不景氣外,雨潤食品的衰落或與其經營策略有關。同樣的市場行情下,采取不同的經營策略,公司的經營利潤差異天壤之別。以與其有競爭關系的雙匯為例,在行業低迷時,雙匯采取了迅速擴張市場份額的策略。上半年雙匯屠宰量同比增加,而且加大了豬肉的進口量,凈利潤總額達到了28.88億元。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雨潤雖然是中國肉制品行業三強之一,但經歷過多年的多元化發展,副業拖累了主業發展,造成主業經營能力並不強。而國信證券報告也認為,投資激進和管理問題使南京雨潤積重難返。具體表現為,一是前期產能擴張太快,公司產能利用率明顯偏低;二是自身管理問題,食品安全屢屢出事導致公司產品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補貼幾近枯竭 欲賣資產求生

雨潤旗下核心子公司雨潤食品在上市的10年間,累計獲得政府補貼超過40億港元,占10年總利潤的46.38%。上海新世紀公布的評級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雨潤食品主業呈現虧損狀態,但由於當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補貼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公司實現凈利潤0.05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雨潤歷史上曾獲得政府給予的地方建廠投資補助,隨著產業布局陸續完成,這項補貼也在逐步減少。2012年至2014年分別為6.18億元、4.53億元和3.38億元,2015年前三季度只有0.89億元。公司主業虧損持續而補貼減少,共同導致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額高達5.24億元。這一趨勢在最新的一期中報里也同樣有所體現。2016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雨潤食品獲得政府補貼924.6萬港元。而2015年同期則為7044.6港元,銳減了近九成。

一面是主業的巨虧和補貼萎縮,另一面卻是天量銀行貸款的年內到期。面對如此“絕境”,雨潤食品在中報里開出的“藥方”是:“尋找潛在策略性投資者;及為若幹非核心資產尋求買家”。早在去年,房地產商融創透露了要收購雨潤集團的想法,當時融創公告稱,將與雨潤債權人共同商討雨潤相關債務問題的解決方案,努力確保雨潤各項業務正常運轉,不過時隔幾個月,融創宣布放棄此次合作。

除了業內傳聞已久的賣地風波之外,雨潤食品在賣資產的路上已經走了很遠。2016年3月,雨潤食品出售一家屬冷鮮肉及冷凍肉分部的全資附屬公司的全部權益予第三方,出售的凈資產金額為1266.8萬港元。1139萬港元的現金已於2016年6月30日前收取。出售附屬公司的虧損為119萬港元。此外,在雨潤食品的預售清單中,近期還有一項:“2016年6月,管理層承諾一項出售一家屬冷鮮肉及冷凍肉分部的全資附屬公司的非流動資產予第三方的計劃。該等資產預期於報告期末後十二個月內出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81

雨潤食品被逼債 祝義材被查一年音訊全無

1年前的3月23日,檢察機關對雨潤食品(1068.HK)創始人、最大單一股東祝義材在國內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措施,一年過去了,雨潤食品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多少改觀,2016全年虧損23.4億港元,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虧損金額還是少算了。

祝義材被查,犯了什麽事,有沒有罪,罪大罪小,外界很關註,至今仍是一個謎。雨潤食品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對該事件的更新及未能與祝義材接觸。

沒有主心骨的雨潤食品經營狀況令外界十分揪心。

資金鏈頻頻告急,讓雨潤食品一再陷入到債務糾紛中。

2016年,雨潤食品的核心子公司南京雨潤兩次出現債務違約,一次是本金額人民幣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另一次是本金額人民幣10億元的中期票據,均不能按期償還,此後雖然想辦法還上了,雨潤食品的資金緊繃情況引發市場關註。

還不上錢,並不是只有上面兩個案例。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雨潤食品總共有約10.9億港元的銀行借款發生延遲還款;與銀行磋商後,部分銀行答應展期,但是仍然壓力山大。

2016年底,雨潤食品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約為1.1億港元,現金結余加上定期存款、質押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合計約3.5億元,要還上已經逾期的10.9億港元沒戲;而舊賬還沒還清楚,有63億港元的債務又將在12個月內到期,被債主上門催債的感覺估計度日如年。

已經有債主不耐煩再等下去,選擇訴訟渠道拿回錢款。2016年,銀行、建築公司、政府單位此起彼伏向雨潤食品提起訴訟要求換錢。

銀行方面,若幹銀行提出訴訟,要求雨潤食品實時償還約3.1億港元的銀行貸款或同等價值資產,法院受理後,雨潤食品相應的資產和銀行存款被凍結。好消息是,提起訴訟的銀行與雨潤食品達成共識,有2.9億港元的貸款延期至2017年或以後。

建築公司也在2016年提起了訴訟,要求還款2.2億港元,雨潤食品對這筆錢已經認賬,有關金額已預提並記入“應付貿易賬款及其它應付款項”。

銀行、建築公司要錢,並不稀奇;政府單位也卷入債務糾紛,比較少見。據公開資料,一政府相關單位向雨潤食品一附屬公司及一關聯公司提出訴訟,並要求實時償還約港幣約1.2億港元,這筆錢雨潤食品已經計入2016財年的“其它凈收入╱(虧損)之訴訟虧損撥備”以及“應付貿易賬款及其它應付款項”項下。

2015年,融創掌門孫宏斌將收購雨潤傳得沸沸揚揚,最後無果而終。

大雨潤除了上市公司雨潤食品,還有地產、商業、物流等業務,以大雨潤的實力,本不應該讓從事肉品行業的雨潤食品如此沈淪。吃肉是中國消費者的剛性需求,雨潤在這個行業成名很早,雨潤品牌仍然是全國品牌,渠道覆蓋國內主要的消費市場,在祝義材被查後,即便無力進攻,與雙匯等爭奪市場份額的頭把交椅,收縮自保,穩住存量市場還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前些年雨潤食品過度擴張,大量收購屠宰產能,壯大規模,如今都成了包袱,不但沒有發揮出增收盈利的作用,反而成為不斷減值虧損的源頭之一。

2016年,截至12月底,雨潤食品就物業、廠房及設備,預付租賃款項及商譽計提了約港幣12.57億元的減值虧損。

12.57億港元的減值虧損已經是巨額數字,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這個數字太樂觀了。

會計師事務所大華馬施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認為,雨潤食品做出的減值評估並不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在減值金額的計算中,雨潤食品所使用的折現率引致可收回金額被過份地高估。

雨潤食品則堅稱減值虧損的估算合理,參考了相關會計準則的建議,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再加上企業自身的特定風險而計算現金流預測使用的折現率,有關折現率亦經外聘專業評估師審閱,認為該公司使用之折現率恰當。

2016年和2015年,雨潤食品分別虧損23.4億港元、29.8億港元,兩年虧損的金額已經基本上抵消了自2010年以來雨潤食品多年積累所賺到的利潤之和,雨潤食品的虧損還看不到盡頭。

誰能救雨潤食品?沒有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60

雨潤食品被逼債 祝義材被查兩年音訊全無

1年前的3月23日,檢察機關對雨潤食品(1068.HK)創始人、最大單一股東祝義材在國內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措施,兩年過去了,雨潤食品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多少改觀,2016全年虧損23.4億港元,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虧損金額還是少算了。

祝義材被查,犯了什麽事,有沒有罪,罪大罪小,外界很關註,至今仍是一個謎。雨潤食品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對該事件的更新及未能與祝義材接觸。

沒有主心骨的雨潤食品經營狀況令外界十分揪心。

資金鏈頻頻告急,讓雨潤食品一再陷入到債務糾紛中。

2016年,雨潤食品的核心子公司南京雨潤兩次出現債務違約,一次是本金額人民幣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另一次是本金額人民幣10億元的中期票據,均不能按期償還,此後雖然想辦法還上了,雨潤食品的資金緊繃情況引發市場關註。

還不上錢,並不是只有上面兩個案例。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雨潤食品總共有約10.9億港元的銀行借款發生延遲還款;與銀行磋商後,部分銀行答應展期,但是仍然壓力山大。

2016年底,雨潤食品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約為1.1億港元,現金結余加上定期存款、質押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合計約3.5億元,要還上已經逾期的10.9億港元沒戲;而舊賬還沒還清楚,有63億港元的債務又將在12個月內到期,被債主上門催債的感覺估計度日如年。

已經有債主不耐煩再等下去,選擇訴訟渠道拿回錢款。2016年,銀行、建築公司、政府單位此起彼伏向雨潤食品提起訴訟要求換錢。

銀行方面,若幹銀行提出訴訟,要求雨潤食品實時償還約3.1億港元的銀行貸款或同等價值資產,法院受理後,雨潤食品相應的資產和銀行存款被凍結。好消息是,提起訴訟的銀行與雨潤食品達成共識,有2.9億港元的貸款延期至2017年或以後。

建築公司也在2016年提起了訴訟,要求還款2.2億港元,雨潤食品對這筆錢已經認賬,有關金額已預提並記入“應付貿易賬款及其它應付款項”。

銀行、建築公司要錢,並不稀奇;政府單位也卷入債務糾紛,比較少見。據公開資料,一政府相關單位向雨潤食品一附屬公司及一關聯公司提出訴訟,並要求實時償還約港幣約1.2億港元,這筆錢雨潤食品已經計入2016財年的“其它凈收入╱(虧損)之訴訟虧損撥備”以及“應付貿易賬款及其它應付款項”項下。

2015年,融創掌門孫宏斌將收購雨潤傳得沸沸揚揚,最後無果而終。

大雨潤除了上市公司雨潤食品,還有地產、商業、物流等業務,以大雨潤的實力,本不應該讓從事肉品行業的雨潤食品如此沈淪。吃肉是中國消費者的剛性需求,雨潤在這個行業成名很早,雨潤品牌仍然是全國品牌,渠道覆蓋國內主要的消費市場,在祝義材被查後,即便無力進攻,與雙匯等爭奪市場份額的頭把交椅,收縮自保,穩住存量市場還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前些年雨潤食品過度擴張,大量收購屠宰產能,壯大規模,如今都成了包袱,不但沒有發揮出增收盈利的作用,反而成為不斷減值虧損的源頭之一。

2016年,截至12月底,雨潤食品就物業、廠房及設備,預付租賃款項及商譽計提了約港幣12.57億元的減值虧損。

12.57億港元的減值虧損已經是巨額數字,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這個數字太樂觀了。

會計師事務所大華馬施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認為,雨潤食品做出的減值評估並不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在減值金額的計算中,雨潤食品所使用的折現率引致可收回金額被過份地高估。

雨潤食品則堅稱減值虧損的估算合理,參考了相關會計準則的建議,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再加上企業自身的特定風險而計算現金流預測使用的折現率,有關折現率亦經外聘專業評估師審閱,認為該公司使用之折現率恰當。

2016年和2015年,雨潤食品分別虧損23.4億港元、29.8億港元,兩年虧損的金額已經基本上抵消了自2010年以來雨潤食品多年積累所賺到的利潤之和,雨潤食品的虧損還看不到盡頭。

誰能救雨潤食品?沒有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