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蘋果發布會的十個要點:NFC和指紋識別或爆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40&page=1&extra=#pid5037

本帖最後由 Billy 於 2014-9-10 12:04 編輯

關於蘋果發布會的十個要點:NFC和指紋識別或爆發
作者:格隆匯 趙曉光(安信證券)

蘋果於9月9日發布4.7寸、5.5寸iPhone,apple pay系統,apple watch。我們對於apple tv的發布時間、上市時間、外觀結構和功能在“關於iwatch發布時間的最大可能性”進行準確預測,同時我們對iPhone主要功能和今年不推出藍寶石也前瞻預測。蘋果過去發布會前後股價整體規律是先漲後回調再漲,如同去年九月我們對蘋果股價的堅定看好,蘋果產品發布後需要我們在噪音中全方位評估未來走勢,以對蘋果產業鏈投資進行更客觀的預測。分析要點如下:

1、apple pay的nfc支付平臺。消費電子致力於解決人的娛樂、辦公、社交、支付、教育和醫療六大需求,其中支付及其背後代表的衣食住行的數據價值巨大,蘋果的apple pay系統搭建銀行卡組織和銀行的支付平臺,結合指紋識別和ibeacon位置信息技術,實現支付的平臺自我強化,講實現基於支付的強烈客戶粘性,並實現軟硬一體化。nfc和指紋識別將在蘋果帶動下爆發,看好碩貝德、晶方科技、天喻信息、順絡電子和國民技術。


2、apple watch的意義。從微博調查反饋看,作為第一代apple watch,整體反饋不錯,黃金和玫瑰金帶動高端消費,整體定價349美金區間合理。由於手表小屏幕特性,限制圓形的顯示效果,因此方形是次優選擇。值得強調的是,apple watch包含的測血壓、血濃度等功能沒有提及,我們認為是蘋果在手表正式上市前的保護商業隱私。我們在此前的多篇報告對蘋果發布時間、上市時間和主要功能做了準確預測。

3、大屏幕手機的換機空間。對於蘋果來說,其實不需要太華麗的創新,依賴其ios和品牌粘性,只需要補足小屏幕短板,即可讓目前43%的iphone4和4s用戶,以及2.7億三星galaxy和note系列的20%用戶換機,足夠帶動明年20%以上的銷量增長。

4、從apple tv看iphone。apple watch積累的無線充電、各類醫療傳感器技術將在明年的6s采用,類似指紋識別從iphone向ipad的滲透。而apple watch作為蠕蟲,將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android手機切換到iphone。無線充電的滲透將帶動碩貝德機會。

5、後面還有兩場發布會。根據我們預測,11月的發布會蘋果將發布兩款ipad、macbook和apple tv,而明年3月蘋果將發布類似beats耳機的智能耳機,這款產品音樂功能只是占據20%,對運動、睡眠、健康數據的采集將是一款更可能超預期的可穿戴產品,該耳機獨家供應商是歌爾聲學,立訊精密是線束獨家供應商。同時,12.9寸ipad將是蘋果對商業領域的進軍。

6、關於healthbook系統。蘋果ios8本次並未詳細介紹,根據我們從測試版看,ios8的healtchbook功能全面和強大,未來結合apple watch、耳機和tv平臺,將形成醫療服務的完美閉環系統。healtchbook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投資者不必著急,好戲在後頭。

7、關於藍寶石。我們此前對於藍寶石一直沒有強力推薦,原因有兩個,第一,蘋果今年藍寶石良率問題推遲,第二,只是正面的藍寶石不足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因此本次蘋果只是在手表采用藍寶石。藍寶石供應鏈會有負面反應。但我們認為,藍寶石的真正機會在明年到來,即雙面藍寶石方案的采用,帶來酷炫的效果和更多應用,同時經過工藝磨合,明年藍寶石新技術將開始突破。我們預測蘋果在測試側面顯示技術,如果工藝成熟,藍寶石需求量大增。耐心布局藍寶石的機會將真正到來。智能手表采用藍寶石將開始帶動供應鏈業務。對於大族激光,市場完全不用擔心,目前市場關註焦點是手表的藍寶石切割,但手表的挖槽機對應的空間更大,我們測算在18億人民幣。藍寶石供應鏈我們首推大族激光、水晶光電、華燦光電。

8、大數據平臺戰略開始。由醫療、支付和家居形成的大數據平臺粘性剛剛開始,蘋果未來的軟硬一體化戰略將不斷強化,對於數據金礦的率先挖掘以及在大數據基礎上形成的服務能力的遞增,將使得軟的粘性對硬的推動。

9、傳感器革命開始。未被公開的幾個醫療傳感器,高度計、氣壓計、nfc等傳感器的采用,代表傳感器革命的開始,傳感器改變的不僅是用戶體驗,更是商業模式。我們認為傳感器產業鏈應該高度重視,目前看晶方科技、歌爾聲學是首選。

10、iphone換機後還有什麽?本次iphone一些全新功能如線性馬達、ibeacon等沒有詳細介紹。我們認為,更應該明確看到這次發布會後蘋果基於全球供應鏈控制、過去三年管道、大數據粘性和蠕蟲戰略四個論證形成的強者恒強的效應,我們看到未來iphone上蘋果在側面顯示、可推拉、投影手機的研發已經開始,同時我們看到蘋果在全硬件入口的布局,明年下半年開始的iTv、智能音響、藍牙耳機、遊戲機、移動電源等全硬件布局形成更強的產品聯盟和護城河,並在數據挖掘的基礎上提供數據服務。因此,本次發布會只是蘋果三年戰略的第一步。

基於十點分析,我們堅定看好蘋果複制2004-2007年諾基亞在手機換機周期的表現,看好蘋果供應鏈公司隨著蘋果做大做強的成長曲線。蘋果供應鏈公司目前估值對應2015年15-24倍,估值安全、有新產品彈性和估值彈性,同時電子制造業將進入全球整合時代。堅定配置蘋果供應鏈,在13家供應商中,如果優選配置,首選標的歌爾聲學、大族激光、立訊精密、金龍機電、欣旺達、水晶光電、伊頓電子。同時看好超聲電子、德賽電池、環旭電子、安潔科技、信維通信、華工科技。蘋果帶動的nfc標的我們首推碩貝德、晶方科技、天喻信息、順絡電子、國民技術。蘋果供應鏈所有公司的產品、單價、份額和盈利預測見報告中表格。我們將於周四邀請專家召開蘋果發布會電話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327

美國財長罕見直言:歐洲面臨“失去的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66

poverty-europe

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Jack Lew)警告稱,歐洲或將面臨“失去的十年”。針對歐盟,美國財長這一嚴厲措辭十分罕見。

美國財長傑克盧說,歐洲並沒有恢複健康增長,現在正面臨陷入更深衰退的風險。

此次傑克盧犀利的批評顯示出了美國深深的挫折感。由於全球經濟疲軟,美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全球經濟將依靠美國消費者的需求獲得增長。傑克盧表示,

簡而言之,歐洲的現狀沒有實現20國集團“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目標。歐洲央行已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但僅僅這樣不足以幫助經濟恢複健康成長。

他補充說,歐洲各國當局和其它歐洲機構需要采取堅決的行動,減少歐元區陷入更深衰退的風險。世界承受不起歐洲版失去的十年。

傑克盧的言論顯示出,他擔心歐洲面臨的種種問題會傷害美國經濟增長。他對歐洲財政政策的不作為感到沮喪。

相對於歐洲以及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美國經濟的複蘇導致美元今年上漲。這可能會傷害美國的出口。傑克盧已經呼籲世界其他國家刺激需求。傑克盧說,

世界正指望美國推動全球經濟複蘇。但美國增長速度不足以彌補其它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疲軟增長。

傑克盧呼籲各國使用全面的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他對日本表示,美國將支持其激進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但這些政策必須和結構性改革(貿易協議和公司治理等)一起推進。

日本央行最近推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新刺激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考慮推遲上漲消費。今年,消費稅的上調阻礙了經濟增長。到目前為止,安倍在結構性改革上沒有取得多大進展。結構改革被稱為安倍的“第三支箭”。前兩支箭——貨幣和財政政策幫助日本經濟在2013年強勁增長。傑克盧說,

日本今年增長有所放緩,因日本縮小了財政政策刺激的力度。而第三支箭——結構性改革尚未完全釋放。

針對美國經濟,傑克盧指出,

要經濟在未來走強,奧巴馬總統將需要增加在教育、職業培訓、研究、制造和基礎設施上的投資。盡管現在經濟已經好轉,但還有更多的工作有待完成。我們已經與新的國會討論今後的合作範圍。

此前,共和黨贏得中期選舉,掌管美國參眾兩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76

成功人士保持高效率的十二條秘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74

情商測試和培訓服務提供商TalentSmart測試了100萬人,發現成功人士都具有高情商(EQ)。情商高的標誌即是具有自制力(self-control)。自制力讓人精力集中,大幅提高做事效率。以下十二條是成功人士保持高效率的秘訣。

1.原諒自己

人在力圖實現自我控制時,普遍會感到強烈的自我仇恨和厭惡的情緒,隨後陷入無法自控的惡性循環。這些情緒通常會導致人沈迷於攻擊行為。因此在犯錯後,原諒自己,並繼續向前至關重要。不要忽視犯錯帶給你的感受,但不能沈溺於此,而是應將註意力轉移到如何在未來提升自己。

2.除非真的想,否則不輕易答應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顯示,越難以拒絕別人的人,經受壓力、倦怠,甚至抑郁的可能性越高,而這些都會侵蝕人的自制力。“不”是你不應害怕使用的強有力的詞。當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候,成功人士通常不會使用“我認為我不能”或“我不確定”等詞句。記住,“說不”一種自制的表現,將通過避免過度承諾帶來的負面影響,來提升你未來的自制力。

3.不追求完美

高情商人士不會把完美當做目標,因為他們知道完美並不存在。沒有人不犯錯。當你把完美當做自己的目標,就會有不斷的失敗感受,讓你想要放棄或減少努力。你最終會花大量時間為未能實現的事自哀自憐。而你應該做的是對自己已經實現的成就,和將在未來實現的成果振奮。

4.專註於解決方案

你所關註的焦點決定了你的情緒狀態。當你關註所面臨的問題時,會產生負面情緒,阻礙你的自制力。但當你關註解決辦法時,你便創造了一種產生正能量的效能。高情商人士不會凝思問題,因為他們知道,最高效的自己是聚焦解決辦法時的自己。

5.別問自己“假使……會怎樣?”

“假使……會怎樣?”會點燃壓力和擔憂之火,有損人的自制力。事情的發展有百萬種不同方向,花越多時間擔心不同的可能性,用於行動並保持創造力的時間就越少。當然,情景規劃是必要且具有戰略性的規劃技術。他們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認識到擔心與戰略思考的差別。

6.保持樂觀

積極的思想讓大腦關註你的努力即將獲得的回報,來幫助你實現自控。當情況變好,你的情緒也會好,於是自控變得相對容易。而當情況變糟,你的思想被負面情緒攻陷,自控變成一種挑戰。這種時候可以想想你的一天,列出已發生的一樁積極的事情。

7.吃東西

當你實施自控時,大腦會大量消耗體內儲備的葡萄糖。這時候你不應吃甜食,因為甜食會快速拉高你的血糖並很快耗盡,而是要吃一點身體消耗比較慢的食物,比如全麥谷物或者肉類。

8.睡覺

睡眠的重要性就無須贅述了吧。如果得不到充足睡眠,你的自控力、專註度和記憶力都會衰退。當人疲累的時候,大腦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大大下降了。這讓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沖動。所以,如果你想要控制自己的飲食,堅持每晚睡個好覺是最佳方法之一。

9.鍛煉

只需讓身體活動10分鐘,就會釋放出一種神經傳導素GABA,它會對你的大腦起到舒緩作用,幫助你控制自己的情緒。

10.冥想

冥想實際上是訓練你的大腦成為一臺具有自控力的機器。這也是佛教僧侶看起來都很平靜的原因。試試看吧。

11.順勢而為

欲望和註意力分散總會時不時的出現,當你有強烈沖動時,等一段時間,當這股欲望過去後,你就有足夠力量控制住自己。當你感到自己必須屈服時,首選之策是在屈服前,至少等待十分鐘。

12.打敗消極的自言自語

實施自控的最終一步包括停止消極的自我對話。大部分消極的想法都只是想法,而非事實。當你發現你的腦袋發出消極悲觀的話音時,讓它停止,並記下你所想的。一旦你放慢了消極思想的步伐,你將變得更為理性,在評估他們的準確性時,頭腦也更清醒。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16

【專欄】歲末大猜想,P2P監管可能的十條”軍規”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5/148172.html

i黑馬註: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興起,互聯網金融如何在監管可控情況下有序持續發展成為各方關註焦點。P2P網絡借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模式,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事件頻發的尷尬。其中,監管缺失被認為是P2P平臺風險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董毅智律師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興起,互聯網金融如何在監管可控情況下有序持續發展成為各方關註焦點。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4年10月,新上線的P2P平臺為71家。截至2014年10月31日,目前全國正在運營的網貸平臺共計約1474家,環比增速2.5%。預計到今年底,運營平臺數將達到1550家。但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異軍突起之時,“跑路”、“倒閉潮”等字眼也頻頻出現在P2P行業的發展中。進入10月,問題平臺明顯增多,當月問題平臺達35家,超過2013年“倒閉潮”高峰期32家問題平臺的單月最高紀錄。P2P網絡借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模式,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事件頻發的尷尬。其中,監管缺失被認為是P2P平臺風險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監管缺失已經成為P2P行業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年底前明確監管主管部門,發布監管細則的傳言一直成為懸在P2P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監管迷霧,讓所有平臺、所有從業者、所有投資人,在摸索中前行,這種種的監管規則,絕不應出現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 22)般悖論式的進退維谷的局面,叫人左右為難的情況。在此歲末之際,筆者大膽假設,小心猜想,認真求證,考察近期監管者的言行,推斷監管思路,理順出“十條軍規”,這十條,期望能如“三大紀律、“三大紀律八項註意”般成為P2P行業的優良傳統和行動準則,從勝利走向勝利!

軍規一、P2P監管要遵循P2P業務本質,絕不能建立資金池。

P2P行業野蠻生長的背後,平臺詐騙、跑路事件等層出不窮,而這些跑路平臺多為資金池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人的錢都在被網貸平臺挪用。發布虛假標用來融資,是問題平臺常用手法,更有甚者要求投資人匯入了平臺管理者的賬戶,明顯違規違法操作,平臺直接控制資金,構築資金池,成為多數跑路平臺問題的根源,雖然不能說這些平臺最終都會卷款跑路,但暴露的巨大風險卻是毋庸置疑的。更有很多平臺,通過打“插邊球”,利用我國法律關於民間借貸相關規定來構建“異形”資金池,一如“桃花潭水”般深不可測。

對此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曾強調過:”投資人的資金應該進行第三方托管,不能以存款代替托管,托管是獨立的監管行為。同時盡可能引進正規的審計機制,P2P機構自己不能碰錢,這也是為大家避免非法集資的行為。“

要規避資金池業務,就必然需要資金第三方托管,具體如何來實施,這一切都還是不確定,很多平臺利用第三方支付,或者指定銀行監管,都不能從根本上避免這一風險。而且非法集資類罪這個“霹靂手段”,成為隨時會讓平臺及其管理者“斷魂的屠龍刀”。要從根本解決還涉及到系統的金融監管法規,尤其是刑法非法集資類罪名的修訂,雖然2014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該《意見》分關於行政認定的問題、關於“向社會公開宣傳”的認定問題、關於“社會公眾”的認定問題、關於共同犯罪的處理問題、關於涉案財物的追繳和處置問題、關於證據的收集問題、關於涉及民事案件的處理問題、關於跨區域案件的處理問題8部分內容。對比照國務院《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意見》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但其立法同現實P2P發展有明顯的滯後性,如何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基礎上,兼顧行業的發展,滿足民間融資、中小企業、個人創業資金的需求,將是考驗立法者的立法藝術,執法者的執法技術的“大考”。

軍規二、P2P要落實實名制原則,資金流向要清晰。

據了解,一直以來,P2P平臺在公開項目信息時,均會隱去借款企業的地址、電話等,工商稅務等文件中出現借款企業名稱的也會用馬賽克進行處理。這客觀上加大了投資人判斷風險的難度,也給很多跑路的P2P平臺提供了可乘之機。

但也應考慮借款人對於隱私權的合理訴求,因此,實名制並不是防止P2P平臺自融跑路的真正出路:很多中小微企業,哪怕公布真實名字,可供檢索的可靠信息也很少;除非專業的投資人,實地考察的可能性並不大。如何權衡投資人知情權與借款人隱私權,投資人要求公開性與借款人商業秘密性的關系,是監管尺度的難題。

而資金流向要清楚,是世界各國的監管趨勢,及保護投資人利益,更是反洗錢的“鐵律”,這條紅線不可逾越,在當前反腐、反貪、反商業犯罪的狂潮下,也是社會公眾的共同訴求,唯有公開才能公平,唯有公開才能公正,雖然實際中會有利用規則規避的情況,落實實名制、資金流清晰從基本的原則上將保障行業的良性發展。

軍規三、P2P要清晰業務邊界,區別於其他法定金融業務,打擊冒名非法經營。

P2P機構是為借貸雙方的小額交易提供信息服務的中介機構,不應是資金的金融機構、受托理財機構、也不是擔保機構,應清晰界定其業務邊界,對其法定特許的金融業務進行區別,相互隔離,同時,嚴厲打擊冒用P2P名義進行的非法金融活動。


軍規四、P2P要有行業門檻。

P2P信息平臺作為分析、遴選新聞信息、提供參考性的信用分析有很強的專業性,應有一定的門檻,對從業機構應該有一定的註冊資本,高管人員的專業背景和從業年限、組織架構也應該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對平臺的風險控制、IT設備、資金托管等方面也應該有一定的資質要求。所說的“門檻”,首當其沖的是要有資本金約束。資本金代表著一家企業運行的實力,尤其是從事類金融業務,更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門檻”還包括風控能力、能否進行托管、管理團隊素質,以及對金融從業和IT從業方面的具體要求。在這點上,對於P2P的監管框架,跟銀行其實是有點類似的。

軍規五、投資人的資金應該進行第三方托管,不能以存款代替托管。

托管是獨立的監管行為。同時盡可能引進正規的審計機制,P2P機構自己不能碰錢,這也是為了避免非法集資的行為。

軍規六、P2P自身不擔保,引入的擔保機構要有資質。

P2P機構不得為投資人提供擔保,不得自身為投資人提供擔保,不得為借款本金或者收益作出承諾,不承擔系統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只是信息的提供者,不得從事貸款和受托投資業務、不得自保自融,這也是避免非法集資、詐騙等行為。

軍規七、明確收費機制,力求長期的發展,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

P2P行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要盲目追求高利率融資項目。“大單”雖有高收益,但也伴隨更大的風險,出於平臺穩健運營和對投資人負責的兩方面考慮,反其道行之,只做小標,以求聚沙成塔。

軍規八、P2P行業應該充分信息披露、充分的提高信息披露的程度、揭示風險。既要向市場披露自身的管理和運營信息,也要向投資者做好風險提示,開展必要的外部審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第一次都要去物理網點進行風險評估,如果不對風險進行評估,把不合適的資產賣給不合適的投資者會造成很大的麻煩。P2P也要進行充分的投資者保護,對投資者進行風險評估。

軍規九、必須堅持小額化,支持個人和小微企業的發展,項目一一對應的原則。風險分散是平臺承擔非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因素,保持嚴謹的金融屬性,走穩健之路,不盲目擴張。監管制度的設計應該鼓勵P2P做小額的借款以支持實體經濟。一些高大上的、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借款標,蘊含著很大的風險,也不符合P2P支持小微、發揮互聯網長尾效應的初衷。堅持小額化,支持個人和小微企業,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意義、是普惠金融的宗旨,也是P2P平臺長久穩健發展的前提條件。

軍規十、加強行業自律組織的建設、推動行業標準化和信息共享,打擊偽P2P。行業自律,一直是業內專家和從業者所倡導的。目前P2P平臺良莠不齊,渾水摸魚的偽P2P平臺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提倡軟法治理,柔性監管,平臺要利用完善的、可行的、合規的企業規則倒逼整個行業監管制度的落實。

這十條“軍規”,是現今針對PE行業現狀,提出的意見,真是的監管規定,也許會大不同,但是很多核心的問題,應該會得到重視,春華秋實,冬季來臨,歲末年初,2015年,P2P監管會給我們一個清晰的藍圖,期盼中......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董毅智律師


日本真的存在“失去的十年”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53

市場分析人士、學術界甚至是政策制定者都普遍相信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遭遇了“失去的十年”。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當年日本經歷的低通脹和低國債收益率已經成為新常態。

而在英國金融時報的Matthew C Klein進一步研究日本的經濟之後,不難發現,所謂的“失去的十年”可能和世人傳統觀念中的情況相距甚遠。

Klein認為和傳統的GDP相比,居民消費水平可以更好的顯示出實際民眾的生活水平。乍看之下,從1990年到2013年末,日本平均居民消費水平年化增速僅為1.2%,除了略好於德國之外,明顯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

11

但是考慮到日本人口平均年化增速在同期僅有0.13%,因此將這個關鍵因素計入之後,日本人均居民消費水平年化增速將僅次於美國、英國和瑞典。這顯示出日本在失去的十年之後,經濟並沒有遭到沈重打擊。

12

考慮到當時英國和美國股市都曾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牛市,而日本股市基本沒有太多的起色。因此和歐美股市的財富效應對比之後不難發現,日本實際消費水平是非常強勁的。

如果進一步將時間周期調整為2000-2013年,拋開最為悲慘的十年周期的話,日本的表現則更令人驚訝。

13

如果有人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拖累了主要經濟體的表現,那麽對比1990-2007年的表現也不難發現,日本居民消費水平增速也和法國及奧地利大致旗鼓相當,好於德國和瑞士。

14

在2000-2007年這個時間段,日本表現同樣位居中遊。

15

當然,在這其中,日本居民儲蓄水平下降速度快於薪資增速也是關鍵因素之一。但是大多數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因此不具備參考意義。而考慮到日本老齡化的嚴重性,退休人員本身開支有限更加強了消費水平增長“令人意外”的結果。更關鍵的是,日本家庭的債務率也在減少。

綜合上述的一些數據來看,日本和其他國家相比,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的經濟表現並非一片陰霾。或者換句話來說,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其實都遭遇到了“失去的十年“。

“失去的十年”——註: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點38915,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日元,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萬4000日元左右。大量賬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47

對2015中國經濟的十一個的猜想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10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2-14 16:36 編輯

2015中國經濟的十一個的猜想
作者:格隆

每到年底,都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時間點,格隆也湊湊熱鬧,聊聊對明年中國經濟的一些大趨勢及其黑天鵝變數的猜想。既然是猜想,就談不上正確與否,純屬頭腦風暴,給大家提供一點娛樂素材。

1:經濟繼續下臺階,通縮是現實威脅,貨幣政策被迫繼續結構性寬松
2015GDP增速下調,前高後低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識GDP增速主要兼顧發展和就業兩大目標,從發展來看,未來幾年即便每年GDP增速保持在6.7%,也足以完成2020GDP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從就業來看,147.3%左右GDP增速,前三季度的新增就業就達到了1082萬人。目前單位GDP增速對應的就業人口接近200萬,意味著5%以上的GDP增速就足以完成每年1000萬的就業目標。所以15年小夥伴們預期的7%也基本可以接受。會不會低於7%?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CPI目前已經連續3個月低於2%,並且在不斷下滑,通貨緊縮已經成為擺在中國面前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威脅。CPI該多少因國因時而異,發達國家,通脹管理的好的,大概2%上下,發展中國家像印度之類的,5-6%也常見。中國比發達國家差一點,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又好一點,應該2.5%左右是個合理的位置,所以目前最新的1.4%實在是低了,2015年在現有貨幣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基本上大概率低於2%。這個也就直接導致了市場繼續降準降息的預期。



展望2015貨幣政策,沒理由不寬松(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中小企業融資難,面臨通縮,經濟繼續下滑),也沒理由全面寬松(產能過剩,部分行業與地方融資平臺杠桿過高),所以15年經濟工作會議的評語就是“寬緊適度”,那麽亂起八糟的金融工具會來,再次降息降準也會來,但都不要期待太多或者對實體經濟太管用——降再多,錢還是不會願意進實體經濟的。

但不管怎麽說,肯定比2014年松。這里存在的變數是:經濟下滑沒有預期嚴重,但全面寬松導致通脹擡頭,虛擬資產泡沫嚴重,則貨幣政策會被迫收緊。



2:農村土地、戶籍改革進行中
中國過去數千年實行的都是土地私有制,只是在一個德國人的理論指導下,在過去60年變成了公有。這里有一點點小例外:農村土地,多少保留了一點私有的特征。

因此農村土地改革一直備受矚目。未來的一個投資主題一定會是農村的改革紅利,而這個紅利則必須要從土地與戶籍改革中挖出來

近期政府多次出臺有關土地流轉的重要文件,尤其是《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或意味著土地改革政策逐步開始落地。

土地改革的核心在於土地的“確權”與“流轉”2015 年的突破點著重在兩個領域,城市工業用地的集約化利用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入市試點,從土地流轉的模式來看,預計入股、出租等方式將會有所加速。

土改所能釋放的紅利
1:通過土地改革,可以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程序,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2:可以讓土地通過抵押等形式進入資本市場,從而拉動以農村土地為基礎資產的金融改革創新,為我國金融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3:土地改革使得產權更加明晰,可以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奠定基礎;
4:土地改革有利於加快我國農業集約化進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促進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土改帶來的變化:
1:農村資產的重估,即主要以土地為主的資產伴隨著確權與流轉將從存量資產轉向流量收入,級差土地收入收斂,農民享受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預計農地征地補貼將會顯著提高,農村經營建設用地價格的提升空間較大,土地集約化利用也會帶來短期城郊工業用地的價格提升。
2: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構,即土地的流轉使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趨勢加速,這將帶來農資商業模式的變革,預計研發能力強與平臺服務類企業將會顯著受益。
3:農民群體的商業化。土地改革更為深遠的影響在於加快農民群體社會活動的商業化,從而帶來傳統的社會組織架構與農業為主的經濟交易模式發生變革。整體上來看,土地改革將會帶來人力資本的進一步釋放、土地資源供給的增加以及資源配置的優化,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長期經濟績效。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農業正處於由傳統農戶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的新型經營體系轉變的新階段,農村經濟的改革創新已成為必然趨勢,其中解決好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突出問題,繼續釋放和維持城鎮化紅利,是中國經濟未來能否有後續跟進助推力的命門之一。


3:利率市場化
我們都知道市場這個看不到的手其實在資源配置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基本可以最優化配置資源。那麽對於國內金融改革來說,利率市場化就是要解放金融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

20137,人民銀行決定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貸款利率實現完全市場化
20141121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1倍擴大至1.2倍,同時還簡化了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擴大了利率市場化定價的空間。
20141130日,醞釀了二十多年的存款保險制度方案正式推出,不僅能夠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同時作為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條件,它保證了存款利率的放開和充分的市場競爭,是利率市場化乃至金融改革過程中的關鍵步驟。

央行行長周小川曾於20147月表示“利率市場化兩年內應該可以實現”,作為利率市場化的前置性改革,如果存款保險制度在2015年推出,意味著2015年利率市場化具備加快推進的條件,存款利率上限可能會在明年逐步放開。加速利率市場化改革,確認了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正在駛入快車道。

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都是在工業化中後期進行的,都面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美國、日本、韓國、西歐等眾多國家的利率市場化起步時間在人均 GDP 5000-7000 美元之間,工業增加值占比為歷史高峰階段。中國人均 GDP已經超過 6000 美元,與美國、日本、韓國利率化時水平相當。2012 年工業占 GDP 比重為 45.31%,已經從高峰時的47-48%開始緩慢下降。因此,中國正在進行著劇烈的經濟結構調整。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需要。當中國進入工業化中後期,投資需求下降了,對資金的需求也相應下降,而經濟驅動力也從投資轉向消費,國家不再需要維持較高的利率促使居民儲蓄進行投資,而是要降低利率鼓勵居民消費。中國當前的利率市場化速度顯著加快,符合其他國家利率化進程時的經濟和產業特征。

從國際經驗上看,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短期內存款利率會上升,但中長期看,金融創新、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銀行經營方式轉型等,必然引導利率下行




4:一個越來越有活力的股市
一個健康的有活力的股市可以幫著辦很多事,比如國企改革,比如企業融資,優化市場資產配置。中國股市2015的改革方向,我們可以通過肖剛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的講話中窺見一二。

重點如下:
一是促進股票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做好中小投資者風險提示和教育工作,以股票價格持續異常波動的上市公司為重點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加強證券交易所一線核查與自律管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發行、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建立健全市場相關基礎性制度安排,繼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督促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嚴格執行會計準則和財務報告制度,增強持續回報投資者的能力。
二是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豐富證券交易所產品和層次,進一步改革創業板市場,加快完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規範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三是積極發展證券交易所機構間債券市場。加快擴大信貸資產和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
四是發展期貨市場,適時推出原油期貨和股票ETF期權,逐步豐富商品期權、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等品種,平穩有序發展金融衍生產品。
五是推進私募基金法規體系建設,健全私募發行制度,培育私募市場,促進創業投資基金等私募基金發展。
六是提高證券基金期貨服務業競爭力,適時放寬市場準入,探索實施牌照管理,支持行業創新。
七是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便利境內外主體跨境投融資,進一步發揮“滬港通”雙向開放的優勢和渠道作用,加強跨境監管合作,提高證券期貨行業對外開放水平。
八是聚焦監管轉型,進一步簡政放權,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提高監管效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邏輯上,在中國經濟明年繼續下臺階為確定事實的大背景下,中國這輪牛市仍然還只是資金推動的牛市,我們暫時還無法證實一路一帶、經濟結構調整等經濟基本面會不會在中期得以改善。

但:只要,
1)、經濟通縮的基本面威脅能迫使貨幣政策繼續偏向寬松;
2)、同時經濟改革與中期改善的邏輯不被證偽;
則股市在明年繼續維持強勢的趨勢就是大概率事件。

5:人民幣貶值無法逃避



美國退出QE,歐洲,日本加大寬松,所以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是大勢所趨,幾乎無法改變,而且也沒必要硬要改變,主客觀上3%以內的人民幣貶值對各方應該都能接受,並對出口會有一定好處。但回過來說,人民幣貶值對國內預期的寬松市場是個考驗,導致國內降息受到了外圍的幹擾,過度貶值也可能引發貨幣危機並促使資本外逃。同時中國對資本市場的改革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匯率水平,所以央行必然會加大對匯率的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一帶”的實施可以加大周圍國家對人民幣的需求,多少可以對沖點貶值的幅度。

6:“一路一帶”BBC計劃(Build By China)成中國經濟核心助推器之一
“一帶一路”戰略明年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助推器之一。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為我國的多個過剩行業(包括水泥、鋼鐵、玻璃等)帶來巨大的機會,同時高鐵、大飛機等高科技行業都可以借助本次機遇獲得發展,對我國制造行業的升級換代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東盟可以說是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巨大引擎,如今美國正試圖繞開中國而推進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與TTIP(跨大西洋貿易夥伴談判),中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多方著手,善加利用。



“一路一帶”還能促進我國的能源國際合作,促進能源貿易,提高我國的能源安全,也會為我國企業帶來眾多的投資機會,加快我國對外投資的步伐。



同時“一路一帶”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隨著我國經濟地位的提高,人民幣將加速“走出去”,在貿易支付和對外投資中將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也會有更多的國家把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將建設起更多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和清算行,人民幣交易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簡而言之,中國一路一帶的“BBC計劃”不只是個藍圖和口號,而是一點開花,全盤解決的大手筆,中國不會讓它只是成為紙面上的一個話題,而是會實實在在,不遺余力去推進!相關領域也存在這持續的投資機會。

7:房地產,好不到哪里去,也差不到哪里去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提房地產,讓房地產行業從業人員多少感到了失望。

房地產好不到哪里去的基本因素是人口結構的改變,城鎮化速度放慢,導致地產強烈剛需不再





說差不到哪里去的原因是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首先從行政政策上來說,取消了限購,放寬了首套房的限購標準和地方支持政策的跟進。另外從貨幣政策來說,一個降息通道的打開,絕對可以給部分人看多房地產市場的理由。




總體來說,地產仍然是“支柱產業”,但黃金期已過,離退休的的時間也不遠了(不帶強制延遲退休年齡的啊!),中國富豪排行榜上前十名富豪有一般以上來自房地產的現象再也不會出現了。至於市場目前一直在說的某商業地產富豪有可能超越馬雲重新成為中國首富,格隆的理解是:這種現象最好不要出現。如果出現,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無疑是一個莫大嘲諷。

8:環保繼續加碼
倉廩實而知禮節。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後,上至國家主席,下至街頭賣藝的乞丐,都沒有人願意住在一個天天霧霾,臭水橫流的環境里——這就是環保板塊的核心邏輯: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讓自己活得像個人:環保是經濟發展到目前階段的“溫飽問題”

但是大自然殘酷的屬性決定了環境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環境得到明顯的沒有改善,出門還要看下PM2.5指數,晚上擡頭還看不到星星,那麽這個板塊的機會就會一直在。而且只要人類社會在發展,這是個基本不會夕陽的行業。

一般來說,如果環保投入占到GDP比重的3%,那麽環境才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而2013年我國環保的投入大概只有1.7%,即使更嚴厲的新環保法實施的2015年,仍然沒能達到3%這個水平。而且習大大也說了,“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就是格隆一直強調要重視環保行業的原因。這次突發的杠桿牛市導致一批資金從成長股向金融股的大挪移,也是一批確定性很高的環保、醫藥、TMT領域的成長股被無辜殺到了不可思議的位置,這也許是牛市中的另一種投資機會。

9:國企改革落地元年
國企改革這個問題上,大家都知道一定會改也必須改(再不改,一些國企就活不下去了,鄧亞萍的即刻搜索就是經典案例),但問題是怎麽改和效果能怎麽樣。就像老一輩革命家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015年隨著改革逐漸深入,這些問題都能慢慢看的清楚。

國企改革的核心邏輯是開門納客(別名義大家都有份,實質就少數人關起門玩),市場化,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比比,溜溜。大國企徹底私有化大家就別想了,但目標還是會提供一個和市場上其他各方公平競爭的機制,這樣才可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




國企改革第一步:國資資本化,組建資本流動平臺
國企改革第二步: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作用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產權多元化、完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引入外部競爭打破壟斷等。混合所有制的實現形式主要有六種:改制重組、資產證券化、員工持股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設立基金、項目導入等。競爭類國有企業作為市場參與主體,通過市場化改革激發競爭活力,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並兼顧社會效益,而資本市場是混合所有制的最優載體。

國企改革第三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0:居民資產配置大挪移



在降息之後突然的大牛市,很多人都在疑問這麽多的增量資金從哪里來。格隆理解,除了所謂的“杠桿”,其中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從居民手里來

在國內,居民資產配置基本以實物資產為主,即房子,歷史上基本都在60%左右浮動,而對股票的配置則相對少很多。原因大概如下。

1: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導致房地產收益高居不下。而股市一來平均收益率遠遠低於房地產,二來波動太大。




以上兩張圖明確證明了:過去十來年,一個最普通售樓小姐的建議,都比最頂級的基金經理的建議正確且靠譜。

2:存款雖然收益低,但卻穩定,銀行在中國等於不會倒閉。
3:隨著影子銀行發展,信托等理財產品收益率迅速上升,從而吸引居民的配置。

不過,現在看2015年乃至以後幾年的市場似乎有點不大一樣
1:房地產高增長時期已過,股市在一系列的改革中慢慢向好。
2:利率市場化,且存款保險制度推進,銀行也可倒閉,打破剛性兌付,理財產品風險自擔。



上圖是美國居民的資產配置,參考一下便可以對比下中國人民和美國人資產配置的巨大差別,而目前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居民配置在向發達國家居民資產配置靠攏。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股市2015年繼續維持強勢的幾率是很高的。


11:上海會重新恢複十里洋場,遠東國際金融中心的繁華?
根據規劃, 2015 年將基本確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 2020 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在過去的短短一年之中,三件標誌性的事件先後發生在上海,其輻射作用和深遠意義還都沒有被充分的認識到,那就是自貿區、滬港通和金磚銀行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路徑正在逐漸清晰——這也將是上海的新使命和新征程:向倫敦(貨幣市場中心)、紐約(資本市場中心)、芝加哥(衍生品市場中心)、新加坡(財富管理中心)進發,打造與倫敦、紐約三足鼎立的國際金融中心!

自貿區試驗打造對外開放的賬戶通道
自貿區承擔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尤其是通過上海自貿區人民幣跨境
使用的擴大,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過去一年, 上海自貿區跨境人民幣業務增勢迅猛。“央行 30 條”里關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條款,允許區內企業從海外借人民幣貸款,從海外關聯公司借款,即人民幣跨境資金池,允許區內企業集中收付、軋差,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人民幣結算等。



滬港通試驗打造對外開放的產品通道
滬港通將打通兩地資本市場的產品通道,也為擴展至其他資產類別的互聯互通開拓路徑,未來可能還有滬新通、倫敦通、紐約通等,以及中港基金互認、 A 股納入 MSCI 指數等事件發生。市場的可得性和交易規則的偏國際化的提升,將會有助於全球資本加大對中國的資產配置,進而推進資本賬戶有序開放等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步驟。在其中上海的資本市場將扮演最為重要的先行者角色,進而實現真正全球資產配置和規則對接。

金磚銀行總部打造世界新秩序

金磚銀行以及未來可能的亞投行的作用一是擴大人民幣的投資和儲備貨幣功能,通過一種增強的中國資本輸出機制,消耗美元儲備,輸出資本項下人民幣,實現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二是與中國“走出去”戰略相符合,在釋放中國巨量外匯儲備潛力的同時,消耗國內的過剩產能,推動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未來有望建立起不同於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新興金融力量,而上海也將隨之成為金融新地標。

滬港通試驗打造對外開放的產品通道
滬港通將打通兩地資本市場的產品通道,也為擴展至其他資產類別的互聯互通開拓路徑,未來可能還有滬新通、倫敦通、紐約通等,以及中港基金互認、 A 股納入 MSCI 指數等事件發生。市場的可得性和交易規則的偏國際化的提升,將會有助於全球資本加大對中國的資產配置,進而推進資本賬戶有序開放等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步驟。在其中上海的資本市場將扮演最為重要的先行者角色,進而實現真正全球資產配置和規則對接。

金磚銀行總部打造世界新秩序
金磚銀行以及未來可能的亞投行的作用一是擴大人民幣的投資和儲備貨幣功能,通過一種增強的中國資本輸出機制,消耗美元儲備,輸出資本項下人民幣,實現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二是與中國“走出去”戰略相符合,在釋放中國巨量外匯儲備潛力的同時,消耗國內的過剩產能,推動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未來有望建立起不同於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新興金融力量,而上海也將隨之成為金融新地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35

【專欄】房多多的十條悖論:顛覆者還是被顛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7/148430.html

i黑馬 : 房多多官網也對外宣傳,要在一年內完成2000億的房地產銷售金額,一時間,互聯網顛覆房地產的口號滿天飛,由年初的互聯網思維論更加升級,但這些話都靠譜嗎?房多多們到底會有哪些問題阻礙他的顛覆大計或者被後來者顛覆?

\寒風瑟瑟,江風吹在皮膚上的滋味的確不舒服。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手舉一塊樓盤廣告的KT板,從地鐵站到樓盤案場,在南京河西有不少這樣的樓盤“截客”房產經紀人,每當有路人路過,他們總是很熱情的上去打招呼,究竟是怎樣的魔力能讓他們如此瘋狂?他們不是相應樓盤雇傭的置業顧問,而是最近火熱的房地產電商平臺房多多網站的全民經紀人隊伍中的其中一份子。

從房多多的官網上來看,目前房多多已經開通了全國55家城市的落地拓展服務,根據媒體報道,房多多官網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由嘉禦基金、光速安振中國創投、鼎暉創投聯合投資8000萬美金。

房多多官網也對外宣傳,要在一年內完成2000億的房地產銷售金額,一時間,互聯網顛覆房地產的口號滿天飛,由年初的互聯網思維論更加升級,但這些話都靠譜嗎?房多多們到底會有哪些問題阻礙他的顛覆大計或者被後來者顛覆?

我們來探討下房多多模式下基於一些常識的悖論

悖論之一:電商與流量

傳統電商網站,是需要極其高的流量來進行銷售轉化的,這種流量可能是網站的訪客流量,也有可能是offline to online的線下導流到線上的反向O2O,姑且也歸結於電商的範疇。

根據互聯網業內普遍認可的alexa網站世界排名來看,目前房多多官網的排名是129796,這是擁有2000多互聯網專業員工網站所擁有的排名,這個排名可能會有一些誤差,但也的確客觀反映了一個網站流量的真實情況,而電商領域的知名網站京東經過多年努力,於2013年銷售額破1000億,而京東的排名約為185位,與京東相差十多萬名的網站,要完成超過京東電商收入的一倍,的確勇氣可嘉。

再說一句常識性的知識吧:普通的個人網站,運營的好,不需要2000多員工,也不需要55個全國分站,可能僅需1個人,短時間內也能輕松超越12萬這個低的恐怕不能再低的排名。

悖論之二:用戶與服務

房子始終是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不管是剛需用戶,還是剛改用戶,買房子,總是要實地去探訪,對於房子的周邊配套、產品、戶型、物業管理、價格等多方面要多次考量,最終確定購買,不太容易出現簡單的沖動型購買,畢竟動輒數百萬的金額,可能是舉全家之力的結果,一著不慎,會給整個家庭帶來難以想象的影響。

所以,用戶通過網絡、廣告、實地探訪、口碑等多方面渠道搜集有效信息,比如網站業主社區的交流、QQ群的交流等等,這些服務,房多多網站基本都不提供,從房多多房源的介紹頁面來看,甚至連普通垂直網站的樓盤詳情頁的內容豐富度都不夠,很難想象如此簡陋的頁面會成為買房人獲取信息的首要渠道。沒有強大的網友服務,網站沒有流量,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悖論之三:誰的員工

經紀人團隊,一直是房多多公司引以為傲的資本,根據鳳凰網房產報道,房多多COO曾煕也曾在某場合說過,僅上海區域,房多多就擁有20000多註冊經紀人,按照這樣的入口,房多多一天可以賣掉1400套房子,現在上海一個月交易量只有七八千套,這個畫面太美,容易醉。

20000多名經紀人,按照每人底薪2500計算,一年僅工資發放就需要6億人民幣,且不算公司養老、醫療等福利的成本,也就是意味著,中介公司幫助房多多負擔了兩萬多名員工的基本生活問題,而這些員工又變相的成為樓盤與房多多的銷售員。全國,這個數字大概有50萬,“經紀人”!

這樣違背商業道德倫理的事情,並沒有太多值得驕傲的地方。

如果僅從55個城市,2000多員工的配置來看,作為垂直網站而言,這個人員是極度不夠的,一般一二線城市,單城市樓盤數量都在百家以上,作為極度重視房地產營銷,且精細化程度較高的房地產行業而言,顯然2000多員工並不能完成全國55個城市的基本運營問題。

悖論之四:營銷的亮點

苦苦思索,對於房多多,並未發現在營銷上的創新,想了很久,除了舉牌子截客之外,在房地產營銷專業化方面,難道房多多真能化繁為簡?擯棄傳統的房地產營銷行為?

從房地產營銷策劃角度,房地產策劃的意義:策劃人以科學的手法、縝密的思維,幫助開發商選擇好的開發產品、包裝樓盤、更多的開發利潤,同時樹立開發商和項目良好的品牌形象。

也就是意味著,開發商在項目拿地伊始,就縝密的開展了前期的項目定位、策劃包裝,營銷階段更加重視項目品牌的傳播、活動、項目的蓄客以及轉化,這些過程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說在十多年前,我們還能靠掛條幅把房子賣出去,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今市場來看,僅僅靠組織一些人,舉著牌子站在售樓處門口,發發傳單,就能去化項目,這畫面也太美,想想就醉了。

悖論之五:渠道的效果

如果專業的地產垂直網站,能依靠自身的流量與用戶以及相應活動,快速的積累用戶,通過房產電商的手法,幫助開發商去化部分房源,這樣的電商模式相對是健康的,為什麽?因為有真實的流量和精準的數據,最核心的是這些網站已經通過多年的經營,形成了自身的網站生態。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區域屬性及其明顯的行業,從垂直網站的運營而言,包括排名前列的搜房、樂居、365地產家居網等網站,都在做全國布局,但客觀來講,所有分站的發展,都存在冰火兩重天的情況,有發展比較好的核心站,也有發展平均甚至較差的分站。

這樣的區域屬性明顯的行業,更加需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如果沒有流量的支持,沒有用戶的支持,所謂的客戶數據來源,就值得深思。

通常,二手房中介的經紀人,在常規的房產營銷手法里面,也歸結到渠道,但是作為操盤的地產人而言,這個渠道絕對不會成為最主要的渠道,是一個比較窄的渠道。

若緊靠經紀人渠道能完成項目大部分銷售,至少在目前的市場情況、行業規律而言,這樣的結果幾乎不可能,如果有可能出現,是非常規的個案。

悖論之六:要命的數據

既然不是主要的渠道,又沒有大量的流量,線下的拓客通道效果又一般,那能大量轉化用戶的數據從哪里來?

二手房中介人員手中的數據自然是最大的一個噱頭,但龐大的二手房目標客戶與實際新房的購房用戶的匹配度也相差較大,從業多年的房產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能有10%的重疊度,就是相當高了。

而房多多更很多地產客戶承諾的銷售比難以靠這些數據指出,一些非常規手段的運用自然成為首選。

1.案場外死守售樓處門口,截留正常到訪客戶。

2.買通案場置業顧問,截留案場正常銷售數據。

3.中介買通置業顧問,導出買房人數據,分享利益。

4.搞定營銷經理,集體數據造假。

5.包抄競品樓盤,安排中介人員攔截目標用戶。

6.增加正在合作樓盤人手,把未轉化買房人數據應用到新合作項目中去。

7.海量手機號碼段備案(跟詐騙短信一個道理)。

8.假客戶訂單“證據”搶客。

9.舉報其他家電商,截留客戶。

10.其他灰色的部分。

傳統房地產銷售的情況下,獨家代理公司都不能界定清楚與甲方的客戶,用這麽傳統手法拉客截留的公司,就能界定清楚嗎?何況很多客戶原本都是開發商自身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產生的效果,就這麽變成了“經紀人”平臺的效果。

悖論之七:銷售能力

一手房銷售與二手房銷售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開發商除了營銷策劃之外,對於案場的管理,也是非常精細化的,統一的銷售管理、銷售培訓、簽約等等,更重要的是專業公司的責任心,這是靠零散的中介臨時“經紀人”去兜售完全不一樣的。

這樣的模式存在著可能的問題,比如虛假承諾、威脅客戶,有某網站管理人員就曾曝光過,其朋友買房,有中介公司員工為了自身的利益,多次打電話恐嚇騷擾,類似這樣的問題,短期內是銷售問題,長期來看,還會對開發商最終銷售交付埋下問題隱患。

一個案場的專業置業顧問,只專註於公司自身項目的銷售,無疑是更加專業和認真,但閑散的中介人員能做好項目的銷售?

悖論之八:盈利模式

一般中介人員銷售二手房,多是依靠房主和買房人的中介費,這筆費用大概為2.4%左右,也就是說100萬的房子,可以拿到2.4萬的收入,還是不錯的,實際上,房多多的模式為了保證高額的收入,采用的方式是這樣的。

舉例:假設某樓盤聯合舉辦電商活動,2萬抵5萬,2萬元是買房人交給房多多的,但是為了維持給中介人員的回報,可能還會多增加一部分費用給中介,作為返傭。但是很多房子的電商收入,並不會有2.4%的水準,為了吸引中介人員,可能采用階梯制的回報手法,成交越多,大批量補貼也會越高,而前面資本給的美金的消費通路,也就顯而易見了。

這也是為什麽眾多中介人員會願意大冷天死守各大交通要道的原因,帶客戶進場有收入,成交更會有收入,采用上述方式獲取所謂“數據”也是理所當然了。

與傳統互聯網公司補貼不同,外賣補貼10塊,可能培養一個忠誠度很高的用戶,打車補貼10塊,也有可能培養一個優質客戶,但房地產補貼的錢是一部分是購房者自己的血汗錢,另外一部分是資本的錢,房地產又不是一個多次高頻的消費品,這樣補貼的意義真的難以費解。

悖論之九:不能顛覆房價的互聯網思維

目前來看,房多多的模式,還是圍繞著買房人收費,如果說電商和O2O模式是打算讓消費者購買和享受到性價比更好的服務。

但從目前房多多的模式來看,很難撼動房價,歸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土地政策、、資金障礙、專業度壁壘。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專業度非常高的行業,跨越規劃、建設施工、金融、營銷、企業管理等多個方面,需要大量專業人才,而從開發商拿地伊始,到項目銷售完畢的流程以及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對接協調,普通人難以企及。

而房多多的模式,在於首先開發商先願意給其參與銷售,所以定價權根本不在網友,開發商自身的投入也不見得就節省和減少,因為營銷環節的付出依然存在,網友自然很難拿到優惠的價格,從而並不能真正撼動房價。

如果說馬雲的淘寶讓中國的商品價格更加合理,但房多多的出現,並沒有像年初時候大喊顛覆房地產的豪言壯語。

悖論之十:被圍堵的房多多

從市場環境來看,目前中原、鏈家等中介機構均已經成立自己的電商隊伍,也就是存在著跟房多多競爭的可能,而房產電商又是房產垂直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國內很多城市,都存在地產品牌的中介公司,並且形成了寡頭,比如南昌滿堂紅(非廣東滿堂紅),福州麥田、南京中廣置業等,加上品牌中介公司的進入,對於這些強勢的大型經紀公司而言,房多多是擠壓他們收入和利潤的競爭對手,談不上是合作夥伴,房多多在這種前後被圍堵的情況下,很難突圍。一旦這些具有地域屬性的中介公司啟動新房銷售業務,對於房多多勢必產生較大的影響,經紀人團隊人數和成交量勢必會被壓縮。

房多多近期也推出了真實房源等中介業務,從這點來看,也是想在二手房業務中分一杯羹,但從實際角度,這個行業專業度要求也比較高,且業務比較分散和傳統,短期內,無論是新房銷售還是二手房銷售直接去除中間環節,可能言之尚早。

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而言,新的模式創新很重要,在房地產領域,我們也看到了眾多垂直網站多年來進行的努力,新的模式短期內可以不賺錢,但通過簡單的包裝,把一個非互聯網模式鼓吹成行業先鋒的方式,的確需要業內人士引起關註,近期中概股在美國市場的遭受的影響多少還是跟造假有關系,資本運作上市的目標應該沒有錯,但若以胡亂包裝, 如同跟選秀節目一般打造各類故事去博取市場的關註,這樣真的好嗎?(文/寧哲網絡/王新宇)


【2015中國人最關心的十個問題】股市能上4000點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832

編者按

時間經不起計算。自《南方周末》創設元月評論——讀者也許更容易記住的是“開年十大猜”,2015年已是第八年。八年來,我們共提出78個問題,其中有很多重複。心急,總是期待中國的進步能更快。以往,我們專門邀請過人大代表、公務員、大學生……一起猜。這次我們邀請了醫生,準確地說是醫務工作者。作為公認的高知群體,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的動向或許會有更準確的把握吧。

由於參與者比較多,我們會力爭多發表一些意見,但計票將以以下十位的意見為準。他們是:薛恒鋼(解放軍總醫院職員)、郭平(陜西誌丹縣人民醫院書記)、蔡建春(廈門中山醫院院長)、朱傳槱(北京協和醫院兒科醫生)、裴建(上海龍華醫院針灸科主任)、夏凱莉(和睦家廣州診所醫療總監)、唐朝暉(武漢同濟醫院創傷外科醫生)、劉俊寧(南京市第一醫院職員)、孔清泉(華西醫院骨科醫生)、孔巧如(邯鄲市中心醫院皮膚科醫生)。

投票:YES 情況:7票能,2票不能

◆蔡建春:暫時還不能,因為老百姓和各種基金還缺乏信心。

◆薛恒鋼:會!資金就像江水,多了就會自己找出路。房市低迷、利率下調,股市會充當起“泄洪區”的角色。

◆朱傳槱:不懂股市,所以根本不知其跌漲。

◆唐朝暉:一切皆有可能。非常規理論或分析可以預測。

◆郭平:能。相信李克強經濟學!

◆劉俊寧:不能,藍籌上升空間已不大。

◆孔清泉:短期內看不清,人為影響因素太多;遠期看,沒問題。

◆裴建:機構每年都蒙不對。胡亂猜猜應該能上,現在每日成交量都上萬億,錢能說話。

◆孔巧如:能。但是還會下跌,中國的股市就像過山車。

◆夏凱莉:自然是期待啊,求手中N多年前湊熱鬧買的的小小股票也能解套……

◇黎暉(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員):很難。經濟不是人想它好它就能好起來,有點任性的。

 

較權威答案

贏利比關註股指更重要

鄭瑩

參與股市最重要的是尋找獲利機會。機會較多的市場,稱為“贏利市”:獲利機會多,且存在持續單方向波動的投資品種。2015年股市是否仍是“贏利市”?

有兩個影響股市的重大因素。首先是貨幣政策。寬松剛開始,降息對全社會資金成本下降的影響還不顯著。鑒於GDP增速才7%,企業普遍感覺資金不夠寬裕,而除原材料外的其他各項成本都在不斷提高,企業還需降低資金成本,解決融資難。貨幣政策會持續寬松,沒必要過分擔心股市全面下跌的風險。

其次,中國居民財富配置中房地產是絕對大頭,再加上少部分的信托類固定收益類型金融資產,股票基金的比率不高。房地產價格上漲空間有限,投資類資產的價值降低,新增資金流向股市的潛力很大。2015年仍會是“贏利市”,獲利機會豐富。

為了給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政策層面對金融管制松綁是大勢所趨。金融行業未來會加強直接融資,促進兩個方面的資產證券化。一是股票資產證券化,還會有大量公司上市,無論通過註冊制直接上市,還是通過收購兼並間接上市,必經通道是證券公司。另一個是信貸資產打包成債券,把銀行資產盤活。這部分是銀行和券商一起合作,整個金融板塊機會不少。

有的行業正從邊緣變得越來越重要。如空氣、水質量、食品安全已成為全社會關註的焦點問題。環保是個政策行業,只有政策過硬,環保產業才有出路。2014年以來,環保的處罰手段越來越強硬。這個行業很可能到了大發展的關口,預期機會較大。

總之,2015年作為“贏利市”,機會很多,隨著各種贏利機會的湧現,股指站上4000點也是可以預期的。作為股民,贏利永遠比單純關註股指更重要。願大家在2015年,捕獲大牛股。

(作者為上海從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57

【2015中國人最關心的十個問題】個稅會按照家庭征收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833

投票:NO 情況:1票會,7票不會

◆蔡建春:暫時不會,有關人員頭腦太簡單。

◆薛恒鋼:不會。個稅本身就是“個人”的事。

◆唐朝暉:個稅不在於按什麽征收,按家庭?按個人?關鍵是個稅的征收要合理及兼顧公平。個稅中減免稅的條款太少。

◆郭平:說不上來,我只是對如今的個稅起征點過低憤憤不平。

◆劉俊寧:不會,可能稅務部門也沒有這個積極性。

◆孔清泉:個稅改革還是需要有利於國民的生活質量,體現公平正義。如果目前的變革體現這一點,則可能會執行。但有難度,會影響既得利益者。困難重重。

◆裴建:應該是趨勢。

◆孔巧如:不會。中國的家庭不透明,家庭也不再是經濟單位。

◆夏凱莉:估計短期內不好實現。龐大的稅源和征收方式的繁複可想而知,期待國家盡早出臺簡便的方案,惠及百姓。

◇趙蕾(口腔醫生):學學雍正吧,攤丁入畝還能公平些。誰掙得多誰交。按家庭怎麽公平?

◇吳垠康(醫保管理人員):不會的。如果按照家庭征收個稅,假離婚、假結婚、假收養、假贈與等投機行為將會挑戰傳統倫理,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張盈帆(整形科醫生):無所謂,富豪榜的親們納多少稅更重要。

◇黎暉:不會。我們的國家機器還沒有進化到這個程度。

較權威答案

家庭申報箭在弦,稅務會計要賺翻

陳斌

日前傳出消息:個稅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已敲定,將合並部分稅目、完善稅前扣除、適時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度與優化稅率結構等,“2015年可能會推出”。

許多人心水以家庭為申報單位,基本是以為會有各種各樣的稅收減免,對家庭是利好。上述思路也說,“完善稅前扣除是在合理確定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的基礎上,適時增加贍養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等專項扣除項目。”這扣除是什麽意思呢?根據國外經驗,有兩種可能。

一種為扣減(Deductions),即從稅前收入中減去免稅收入。美國人可在標準扣減與分項扣減中任選其一。例如2012年的標準扣減,單身與夫婦聯合申報分別5950與11900美元;分項扣減如按揭利息與慈善捐獻等。

另一種為稅款抵免(Tax Credits)。對應納稅收入適用相關稅率算出應納稅額後,但你未必要繳那麽多,往往可以少繳一些或獲得退稅,如子女抵免,最高額度為每個子女1000美元。

扣減與抵免,都要甄別某些特殊支出,如“贍養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有人覺得這樣更公平,但這會導致稅務人員的識別與征稽成本上升,他們在模糊地帶將擁有自由裁量權。對家庭來說,合規成本也會更高。

家庭報稅的征收經驗顯示,對單身人士和收入一般的家庭來說,分項扣減太複雜,往往會選擇標準扣減,但填後者的報稅表也需要2-8個小時。

至於收入比較高的家庭,當然是選擇分項扣減才能最大限度避稅。不過,填報這一類稅表的時間就要以星期計了。

正因為如此,避稅在美國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在十多年前即有10萬稅務律師,20萬稅務會計師及超過10萬人的避稅投資顧問和經紀人。現在這個數字早更高了。這些人的收入是整個社會為複雜稅制支付的交易費用。

當然,如果一方面改為按家庭征稽,另一方面優化稅率,把累進稅改為單一稅,學香港,所有人在一個免征額之上,適用同樣稅率(15%左右最佳),那麽征稅機構與個人都省心,更能激勵財富的創造、擴大稅基。

(作者為南方周末評論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59

投資明星Rosenberg:2015年的十三個投資建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49

david-rosenberg-15

資管公司Gluskin Sheff首席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近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把自己形容為“牛市的海報男孩”。

他還寫道:

美國經濟並不需要房地產市場或者出口來實現十一年以來最好的表現。有意思的是,經歷了可怕的衰退、通縮恐慌、恐怖襲擊、戰爭和無就業複蘇後,2003年美國經濟卻爆發了,現在就像那個時候一樣。

華爾街見聞網站今天早些時候介紹過,Rosenberg曾經是看空界的大佬。但現在,他改變了自己的立場,還自稱是看空界的賤民。他認為看空者已經與現實脫節。

在這份報告中,除了表示今年美股肯定不會步入熊市外,Rosenberg還給出了13個投資建議和原因: 

美國科技股: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估值相對便宜,總體來說資產負債表很強勁。它們還受益於國內需求走強。

非必須消費品股:將從就業增長中獲益,低油價和強勢美元降低進口成本。

加拿大銀行股:股息率達4%,估值合理,盡管它們正在拼命尋找新的增長點。

歐元區金融股:經歷了艱難的2014年,但是上行的潛力大於下行。它們價格低廉,有些市盈率低於10倍。

歐股:股息率通常達到3.7%,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了0.60%。

歐洲大型出口企業:隨著歐洲央行放寬貨幣政策,歐元面臨貶值。它們還將受益於美國經濟走強,預期美國經濟增長3%,而歐洲經濟增長僅1%。

能源股:經歷了一年的沈郁之後,可能會反彈;歷史上,繼能源行業和大盤表現大幅分化之後,能源股會反彈。而且,原油的拋售可能有些過頭了。

高品質企業債和新興市場垃圾債比美債的機會更好。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近端已按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進行定價。

美國垃圾債隨著能源股遭拋售而下跌。美國垃圾債平均收益率升至6.62%,今年回報率大致如此。

日股:將從低通脹中收益,因為低通脹將刺激日本央行增加刺激。

新興市場:應該區別對待,因地制宜。印度和墨西哥等進行著經濟改革的國家有吸引力,但是哥倫比亞和南非有經常帳出現赤字的風險。

大宗商品進口國:從韓國到波蘭等國從油價崩盤中獲益。

中國股市:盡管經濟疲軟,中國股市卻經歷了大漲的一年。新的貨幣寬松政策擴大了銀行存款基數,促使上證指數創下歷史新高,應該能繼續支撐A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