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象形文字」崛起

2013-02-11  TCW  
 

 

你是否觀察到現代人的書面溝通,已從文字逐漸變成圖像。現代人若想表示「讚」,就按一個鍵,不消半秒鐘,就出現一個翹起大拇指的圖像。如果想表示「開心」,就按笑臉的圖像鍵,或點選拉長裙跳舞的女人圖案表示手舞足蹈。若獲悉某位朋友生日,在網路上的祝賀語言,就是按一束花的圖鍵,或拍拍手的圖鍵。若愛你,就送出一顆紅心。再舉一例,你如果想跟孩子說:「晚上九點鐘,媽媽在校門口接你」這十三個字,採用注音輸入法,要按四十次鍵才能完成。但改用圖鍵,只要四個鍵。

我將人們放棄部分文字,改用圖案溝通,稱此為「新象形文字革命」。

文字是幾千年的人類智慧,因為它比圖像溝通更精準、細緻。沒有文字的時代,人類用圖畫記事,就算是同一個人,每次畫出來的圖案都不同,因此缺乏溝通的統一性,而且每個受眾的理解落差也大,這是倉頡之所以造字的背景。

倉頡是黃帝時候的史官,他都是用畫的,但所要記的事很多,而且只有少數人看得懂,他很苦惱。有一天,倉頡看見一隻大烏龜的背上有許多六角形的圖案,又有一條條的花紋,這些線條有的像山脈,有的像水流,給了他靈感:讓每一件東西都有固定的畫法,再傳授畫法,讓後代子孫都能懂得別人所記的記號。此後,倉頡根據四周景物創造許多的象形字,並更進一步把幾個圖案結合起來,陳述更複雜的意義。這是象形文的緣起,後人不斷改革與演進成為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

這是中國人書面溝通的演進,圖畫變成象形文,再變成文字。只是,倉頡萬萬沒想到幾千年後,人們又回到圖像溝通。

文明為何退步?

手機軟體WhatsApp與Line是推動改變的引擎。他們發明圖像鍵,讓溝通變得創意而有趣,解決寫字既慢又麻煩的問題,以及「懶得多費唇舌」的心情。

文字書寫太慢,無法滿足現代人的「短、快、速食」節奏。我算是中文打字很快的人,但是在還沒用圖案溝通前,經常打字打半天,對方已有好幾則回應,我還在牛步寫字。現在,我也變成「新象形文字」的一員,也由此觀察到,人們兩項溝通能力的變化:一,細膩情緒的表達能力,鈍化;二,只能片段,但無法有組織性、完整性的溝通。

時代在變,「新象形文字」的潮流很難抵擋。我只是好奇,未來的管理者該如何領導「新象形文字」潮長大的孩子?他們是缺乏細膩表達力與組織性的表達力、優於圖像想像力的世代。他們代表一個嶄新世界。(本專欄每兩週刊登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