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磅!國務院批複深改意見:實施註冊制 適時啟動深港通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91

重磅!國務院批複深改意見:實施註冊制 適時啟動深港通

導讀:5月18日,經國務院批複同意,發改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附後)正式公布。

深化金融以及投融資領域改革中,除了明確提出將“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適時推出面向機構及個人發行的大額存單,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有序放松存款利率管制”外,更明確提出將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進一步完善“滬港通”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值得關註的是,在《意見》中直接提及“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並表示探索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機制,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制定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修改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開展商品期貨期權和股指期權試點,推動場外衍生品市場發展。推動證券法修訂和期貨法制定工作。

《意見》提出了簡政放權、深化企業改革、落實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推進金融改革等方面要求,具體涵蓋了投融資體制改革、價格改革等39條,而備受市場關註的國企改革、電力改革以及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也悉數囊括其中。

“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出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制定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加快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形成國有資本流動重組、布局調整的有效平臺。”

《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制定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方案,修改完善中央企業董事會董事評價辦法,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將出臺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範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出臺實施鼓勵和規範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指導意見。

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國發〔2015〕2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5年5月8日(此件公開發布)

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
發展改革委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經濟體制改革任務更加艱巨。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現就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加快推出既具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為核心,以政府自身革命帶動重要領域改革,著力抓好已出臺改革方案的落地實施,抓緊推出一批激活市場、釋放活力、有利於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改革新舉措,使改革新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力。
  
牢牢把握問題導向,使改革更好服務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把有效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作為經濟體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新老問題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等困難和問題,推動有利於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改革措施及早出臺、加快落地,通過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釋放發展潛力、化解潛在風險,促進經濟穩中有進和提質增效升級。
  
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充分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既高度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又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充分尊重和發揮地方、基層、群眾實踐和首創精神,善於從群眾關註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尋找改革的切入點,使改革的思路、決策、措施更加符合群眾需要和發展實際,從實踐中尋找最佳方案,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實現深化改革與法治保障的有機統一。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及時推動上升為法律法規。需要突破現有法律規定先行先試的改革,要依照法定程序經授權後開展試點。通過法治凝聚改革共識、防範化解風險、鞏固改革成果。
  
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推動改革盡早有收獲、盡快見成效。既系統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又根據改革舉措的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推進條件,統籌改革推進的步驟和次序,突出階段性工作重點,把握改革關鍵環節,合理選擇時間窗口,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持續提高改革方案質量,更加註重改革實效。把質量放到重要位置,提高總體性改革方案和具體改革舉措的質量。建立改革的前期調研制度,在做實做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搞好方案設計,多深入基層聽取各方意見,嚴格方案制定程序,確保改革方案接地氣、有針對性、能解決問題。
  
二、持續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
  
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向縱深推進,逐步形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實現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一)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落實和銜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推廣網上並聯審批等新模式。大幅縮減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範圍,精簡前置審批,規範中介服務,實施企業投資項目網上並聯核準制度,加快建立健全投資項目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新藥註冊特殊審批機制。完善認證機構行政審批程序。
  
(二)多管齊下改革投融資體制,研究制定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決定。調整財政性資金投資方式,對競爭性領域產業存在市場失靈的特定環節,研究由直接支持項目改為更多采取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予以支持。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出臺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辦法,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以用好鐵路發展基金為抓手,深化鐵路投融資改革。深化公路投融資體制改革,修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出臺政府投資條例,研究制定政府核準和備案投資項目管理條例,逐步將投資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三)不失時機加快價格改革,制定加快完善市場決定價格機制的若幹意見。修訂中央和地方政府定價目錄,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穩步分批放開競爭性商品和服務價格,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建立健全藥品市場價格監管規則,放開煙葉收購價格和部分鐵路運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實現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試點放開部分直供大用戶供氣價格。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總結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改進補貼辦法,降低操作成本。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合理調整農業水價,建立精準補貼機制。督促各地完善汙水處理和排汙收費政策並提高收費標準。全面實行保基本、促節約的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四)加快形成商事制度新機制,深化落實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深入推進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相關改革,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和電子營業執照,加快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清理規範中介服務。簡化和完善企業註銷流程,對個體工商戶、未開業企業以及無債權債務企業試行簡易註銷程序,構建和完善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嚴重違法和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實施企業年度報告、即時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抽查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
  
(五)制定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做法的意見。制定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和負面清單草案,出臺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試點辦法並開展試點。促進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有效協調,建立和規範產業政策的公平性、競爭性審查機制。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改革市場監管執法體制,推進重點領域綜合執法。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出臺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推動信用記錄共建共享。制定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組織開展國內貿易流通管理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
  
(六)全面實施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做好車輛處置、司勤人員安置等後續工作。本著從實際出發、有利於工作、有利於節約開支、有利於機制轉換的原則,因地制宜推進地方黨政機關和駐地方中央垂直管理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啟動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出臺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指導意見。
  
(七)推進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加快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出臺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方案並開展試點。出臺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
  
三、深化企業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標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國有資本效率,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出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制定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加快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形成國有資本流動重組、布局調整的有效平臺。
  
(九)制定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方案,修改完善中央企業董事會董事評價辦法,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中央企業分類考核實施細則,健全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分配有效銜接的激勵約束機制。推進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十)出臺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範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出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的意見。加快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加強對國有企業境外資產的審計監督。完善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健全國有企業違法違規經營責任追究體系,制定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指導意見。
  
(十一)落實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幹意見,制定相關配套政策,開展售電側改革等試點。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在全產業鏈各環節放寬準入。推進鹽業體制改革。
  
(十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出臺實施鼓勵和規範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指導意見。
  
(十三)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讓各類企業法人財產權依法得到保護。修改國有產權交易流轉監管辦法和實施細則,提高國有資產交易流轉的規範性和透明度。查處侵犯市場主體產權的典型案例,引導和改善保護產權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四、落實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穩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為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財稅體制基礎,更有效地發揮財政政策對穩增長、調結構的積極作用。
  
(十四)實行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將11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出臺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辦法及配套政策,進一步提高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制定出臺全面推進預算公開的意見,實現中央和地方政府預決算以及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預決算除法定涉密信息外全部公開。制定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意見的配套辦法,做好過渡政策安排,加快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設,制定發布政府會計基本準則,發布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及操作指南。加快建立財政庫底目標余額管理制度。制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有效辦法。落實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提高政府購買服務資金占公共服務項目資金的比例。出臺在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和質量。
  
(十五)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將營改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領域。進一步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組織實施煤炭資源稅費改革,制定原油、天然氣、煤炭外其他品目資源稅費改革方案,研究擴大資源稅征收範圍。研究提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推動修訂稅收征收管理法。
  
(十六)研究提出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的指導意見,研究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調整方案,改革和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推動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五、推進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十七)制定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實施方案。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推進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制定健全銀行業監管體制機制改革方案。出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探索構建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框架。
  
(十八)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適時推出面向機構及個人發行的大額存單,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有序放松存款利率管制。加強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完善利率傳導機制,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框架,不斷增強中央銀行利率調控能力。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推動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創新。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進一步完善“滬港通”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提高可兌換條件下的風險管理水平。修訂外匯管理條例。
  
(十九)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探索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機制,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制定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修改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開展商品期貨期權和股指期權試點,推動場外衍生品市場發展。推動證券法修訂和期貨法制定工作。
  
(二十)推出巨災保險,推動信用保證保險領域產品創新,出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指導意見。研究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制定完善保險稽查體制改革方案。
  
六、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經濟結構不合理嚴重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優化經濟結構必須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消除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的體制機制弊端,加快調整產業、城鄉、區域經濟結構,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二十一)推進城鎮化體制創新,統籌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和建制鎮示範試點,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新突破。完善設市標準,制定市轄區設置標準,開展特大鎮擴權增能試點。
  
(二十二)抓緊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出臺實施居住證管理辦法,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制定實施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研究提出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的指導意見。
  
(二十三)建立規範多元可持續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制定項目收益債券試點管理辦法。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建設和運營,拓寬多元投資渠道。
  
(二十四)制定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方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新增9個省份開展整省試點,其他省份擴大開展以縣為單位的整體試點。研究提出落實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意見。分類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開展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開展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制定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指導意見。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貸款試點。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出臺農墾改革發展意見。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探索建立農業補貼評估機制。改革涉農轉移支付制度,有效整合財政農業農村投入。開展水權確權登記試點,探索多種形式的水權流轉方式。開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運營試點。深入推進黑龍江“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二十五)以體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出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幹意見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文件,在一些省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增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研究制定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改革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方式,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制定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配套制度。深入推進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適時總結推廣試點政策,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健全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制定科技型中小企業標準並開展培育工程試點。完善人才評價制度,研究修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制定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
  
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把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緊密結合起來,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國際競爭的主動。
  
(二十六)健全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調整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制定創新加工貿易模式指導意見,修訂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數量。出臺實施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改革方案,在符合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項目境內外檢測維修、融資租賃和期貨保稅交割海關監管制度等改革試點。總結蘇州、重慶貿易多元化試點經驗,適時研究擴大試點。繼續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區域產業升級。
  
(二十七)實施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重點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縮減外商投資限制類條目。全面推行外商投資普遍備案、有限核準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勵類項目核準權,積極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繼續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和CEPA(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框架下開展將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及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推動修訂外商投資相關法律,制定外資國家安全審查條例,健全外商投資監管體系,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二十八)加快完善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制定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走出去”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加強統籌指導。發揮現有多雙邊合作機制作用,加快與有關重點國家建立互利共贏的產能合作機制,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重點項目實施。改革對外合作管理體制,深化境外投資管理制度改革。綜合利用債權、股權、基金等方式,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為裝備和產能“走出去”提供支持。
  
(二十九)總結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驗,積極推進內銷貨物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先行先試,統籌研究推進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將試驗區有關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事中事後監管等舉措適時向全國推廣,將試驗區部分海關監管制度、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向全國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廣。穩步推進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逐步向其他地方擴展。
  
(三十)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啟動實施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制定沿邊重點地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遊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完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籌建工作。
  
(三十一)實施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加快口岸管理條例立法進程,推進地方電子口岸平臺和“單一窗口”建設,建立信息全面交換和數據使用管理辦法。加快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區域通關和檢驗檢疫一體化改革,逐步覆蓋到全國。開展口岸查驗機制創新試點,探索口岸綜合執法試點。
  
八、深化民生保障相關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線的體制機制
  
把改善民生與增強經濟動力、社會活力結合起來,圍繞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公平、效率、供給等方面的問題,著力深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化、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領域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更好兜住民生底線。
  
(三十二)落實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破解擇校難題,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深化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改革和高等院校綜合改革。落實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完善後續升學政策。出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意見。制定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促進辦法。出臺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若幹意見。
  
(三十三)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開展省級深化醫改綜合試點。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完善疾病應急救助機制,加快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推動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進城落戶農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關系轉續政策。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出臺進一步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
  
(三十四)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制定制作和出版分開實施辦法。開展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參與對外專項出版業務試點。完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
  
(三十五)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制定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的意見和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實施方案,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制定地市以上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試點意見。制定關於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的意見。制定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和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出臺企業年金管理辦法、職業年金辦法。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研究提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九、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
  
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頂層設計,完善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相關制度,加快建立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制度體系,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
  
(三十六)出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制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出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建設。加快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土地、農業等相關配套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啟動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創建。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完善監測預警方法並開展試點。開展市縣“多規合一”試點。在9個省份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研究建立礦產資源國家權益金制度。加快推進自然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逐步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三十七)強化節能節地節水、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制訂或修改50項左右節能標準。修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調整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發布領跑者名單。修訂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三十八)紮實推進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編制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建立重點地區重汙染天氣預警預報機制。研究提出“十三五”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案思路。研究制定排汙許可證管理辦法,推行排汙許可制度。完善主要汙染物排汙權核定辦法,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開展國土江河綜合整治試點,擴大流域上下遊橫向補償機制試點。修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三十九)推進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總結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經驗,抓緊制定林場林區基礎設施、化解金融債務、深山職工搬遷、富余職工安置等配套支持政策,研究制定五大林區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意見。
  
十、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攻堅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完善務實高效的改革推進機制。各項改革的牽頭部門要會同參與部門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時限、責任和目標,主動搞好溝通協調,發揮好參與部門的優勢,充分調動和運用各方力量。對一些關系全局、綜合性強的改革,建立跨部門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聯合攻關,加強系統研究和整體設計。進一步發揮好經濟體制改革協調工作機制的作用,加強部門間溝通銜接和協作互動,確保重點改革任務得到有效落實。
  
狠抓已出臺改革方案落地實施。要建立改革落實責任制,原則上改革方案的制定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改革落實第一責任人。對已出臺的具有重大結構支撐作用的改革,要抓緊出臺細化實施方案,著重抓好起標誌性、關聯性作用的改革舉措。加強對改革方案實施過程的跟蹤監測,對推進實施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充分預研預判,制定周密的應對預案,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問題。要強化督促評估,落實督辦責任制和評估機制,發揮社會輿論和第三方評估機制作用,對已經出臺的重大改革方案及時跟蹤、及時檢查、及時評估,確保政令暢通、政策落地,改有所進、改有所成。
  
充分發揮試點的先行先試作用。充分考慮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條件差異大的特點,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的試點探索。及時跟蹤改革試點的進展,總結地方試點中形成的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完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部際協調工作機制,研究出臺規範開展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意見,總結推廣改革試驗區試點經驗。妥善處理試點突破與依法行政的關系,堅持局部試點,明確試點期限,確保風險可控。
  
加強重大改革問題研究和調研。對一些具有全局意義和重要影響的重大改革事項,要組織專門力量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探討,進一步明晰改革的方向、思路、路徑、重要舉措及相互關系,發揮理論研究對改革方案制定的支撐作用。制定改革方案要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和群眾訴求,確保改革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做好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通過召開重點改革新聞發布會和媒體通氣會、組織專家解讀等多種方式,加強對改革的主動宣傳、正面解讀,正確引導社會預期,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推動形成深化改革的社會共識。加強對改革輿情的監測,準確把握輿情動向,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不實報道及時澄清,有效引導輿論導向,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888

中集集團——深港通第一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09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27 14:46 編輯

中集集團——深港通第一股
作者:金鐘


編者按:中集集團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業績不斷向好,還是超級地主,是真正的自貿區受益者,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參與者。隨著深港通腳步臨近,對於這個開創B轉H先河、深圳前海三大地主之一的中集集團,將是什麽樣的機遇呢?

1、團隊優異,業績優良


看一家公司,當然先看其業務和團隊。中集集團,1980年1月創立於深圳,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成立的第一批企業,早期的主業是集裝箱制造。1987年中集重組引入中遠作為股東,帶來了集裝箱訂單後,開始了騰飛之路。一方面通過精益求精的管理,另一方面大刀闊斧進行橫向收購,不斷收編國內外同行,規模大了,和上遊鋼材、油漆廠商談判力不斷增強,成本下降,1996 年至2000年的5年里,中集單位產品材料成本降低了33%,中集集裝箱產品的總成本比全行業平均成本水平低了50-100美元。規模效應不斷加深中集的優勢地位,其他制造商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到2001年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到了2010年的時候,中集集裝箱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50%,擠掉了曾經排名靠前的韓國廠商,讓集裝箱成為了中國制造業的天下,在集裝箱行業創造了一個中國制造業的傳奇。


集裝箱並非高精尖的產品,中國制造業本身所具有的成本優勢是中集成功的一大原因,但這只是外部原因,更關鍵的內部原因是中集極其優秀並且長期穩定的管理團隊,如果沒有這支團隊,那即便成功的是中國公司,也不會是中集。


中集現任總經理麥伯良,1982年就進入中集,從技術員做起, 1992年當上總經理,一直領導中集至今。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從重組裁員後的59人,發展成為初步具備世界級地位的中國企業。《財富》2012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麥伯良榜上有名,排名第37位,實至名歸。現如今中集的中層幹部許多是當時創業的59人,麥總也非常珍惜團隊,曾坦言自己之所以沒有離開中集,很大程度的原因是難以割舍中集的團隊。二三十年穩定優秀的團隊,難能可貴。


如果因為名字你覺得中集只是做集裝箱的,那你就錯了。麥總帶領的團隊在把集裝箱做到了世界第一後,早就未雨綢繆,為公司的發展開辟了多元化的版塊。


現在的中集主業有四大業務板塊,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洋工程。優秀的傳統是會傳承的,集裝箱做完以後,中集又成了道路運輸車輛世界第一,中集天達在空港登機橋業務上成了全球寡頭,中集安瑞科(也是港股上市,估值極低的寶貝)在天然氣設備行業國內領先,早先布局的海工中集來福士如今也開始嶄露頭角。


數據說話



2011年前除了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08、09年,中集一直穩健增長。2012年又一次明顯的下滑,主要是全球集裝箱跌倒了09年來的最低谷,道路車輛業務低迷,海工業務虧損。2013年開始好轉,到了2014轉勢已經非常明顯,收入大幅提升。


2014年25億的凈利潤,絕不是中集的平均水平,實際上僅成熟的集裝箱板塊,年均200多億的銷售額,10%左右的毛利,平均每年就能貢獻20億利潤。對中集利潤一個非常粗糙而且保守估計,大約是集裝箱20億,道路運輸5億,能源化工10億,海工剛剛扭虧,今後貢獻10億是底線,空港、物流、金融、重卡占比較小,保守算5億,這些合計50億,房地產的數字不好判斷,但後面必有驚喜,可以當作一個看漲期權。50億對應目前A股股價15大約倍PE,H股大約10倍,明顯偏低。




中集業績近期的一大看點是海洋工程。海工是一項前期投入巨大的項目,雖然收入一直快速增長,但是前期成本高,中集前幾年的凈利潤都明顯受到拖累。好消息是2014年海工已經實現扭虧,而且在手訂單50億美元,大約是14年收入的3倍,收獲的季節即將到來,後業績續釋放的確定性很高。



另外近兩年利潤數字難看,2014年的凈利潤中集裝箱板塊受到一系列調整,包括集裝箱工廠搬遷等的影響,個人揣測,有因為增發和股權激勵博弈的因素在其中,激勵還沒完成,還不到釋放的時候,後續增速更加讓人期待。


2、土地儲備,超級地主


很多人關心中集在深圳前海的土地,52萬平方米,計劃打造前海國際海洋金融中心。實際上,中集在深圳蛇口也有地(5萬平米),還有蛇口太子灣(57畝)也有地。深圳前海和蛇口現在一並都被劃為自貿區了,蛇口是母公司招商局的大本營,其開發的便利性自不必說,而且實際上蛇口的地比前海更貴(如果你在深圳就知道這兩塊地皮附近幾百米的新樓盤均價10萬起,深圳房價還在快速上漲中)。

除此之外中集在深圳坪山還有地(1200多畝搬遷中,坪山也是比亞迪的基地),在上海寶山有地(286畝),在東莞有地(3000畝),在青島、在天津、在揚州、在鎮江等地均有大量土地儲備。中集的土地拿地早,現在隨著各地城市的發展,早期的一些工業用地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工業用途,面臨著轉作商住的重估機會,蘊含的價值非常可觀。一些地塊已經進行了商住開發,比如青島,上面看到中集在利潤表中已經將房地產單列為一塊業務。




有人估算過中集僅土地就價值數千億,例如上圖花旗給前海地塊的估值就是580多億港幣。而中集股本27億股,市值按A股股價27元算市值729億,按港股股價21港幣計只有567億港幣,只相當於蛇口地塊的估值,其他地白送,四大優質的業務板塊白送,其間的低估可想而知。當然了,估算的數字有時候難以兌現,而且在港股NAV大幅折讓的地產股比比皆是,如果不能兌現在股價之上,對投資者來說都是白搭。


那何時兌現?中集證券事務代表王心九在投資者交流會中答複,公司涉及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正在開發的主要是青島膠州住宅項目;有開發意向的土地項目主要是深圳坪山地塊,初步計劃是打造生命健康產業;深圳蛇口太子灣區域地塊也在與招商局方面進行方案確定和落實,最受關註的深圳前海地塊開發計劃和方案也已建立與深圳市政府、前海管理局之間的良好溝通和磋商渠道,預計年內會有階段性進展


後面幾年,在中集利潤表的房地產板塊看到讓人驚喜的數字時,不需要太驚訝。

3、弘毅入股,股權激勵

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公司長遠發展人才始終是第一位的,中集優秀的團隊早已吸引了資本大佬的目光。在2012年底B轉H的時候,弘毅就通過提供現金選擇權,接收不願意轉到H股的股份的方式,出資13.5億港幣入股中集,獲得1.37億股,價格9.83港幣。這只是第一步,2013年底中集後又簽訂了增發協議,以13.48港幣增發2.86億H股,其中股東中遠認購6500萬股,8.8億港幣,弘毅認購7800萬股,10.5億港幣,管理層認購1.43億股,約19.3億港幣。增發預計2015年底前完成。



了解弘毅資本的人可能知道,弘毅最擅長的就是操刀國企改革,早期的紅籌第一股中國玻璃,石藥集團,在都是數倍的上漲的港股,按增發價13.48港幣計算,現在20多的股價對弘毅這樣願意持有多年收獲數倍的長期投資者來說,僅僅是脫離了成本,公司利潤這兩年都還沒開始表現。弘毅賺錢的同時當然也要協助了企業發展壯大,實現雙贏。這方面弘毅深得國資的信任,近期弘毅又參與了上海國企改革,入股城投控股、錦江股份,其能量和實力可見一斑。


根據過往的案例,弘毅入股後,管理層持股是標配,這個在增發的同時完成了。戰略規劃,資產運作更是必有動作,資本運作是快速擴張和估值提升的利器。回憶一下弘毅在石藥集團買賣恩必普的運作,支持中聯重科收購世界第三大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CIFA的運作等等。恰巧收購也是中集的拿手好戲,國內的不必說,收購韓國現代的集裝箱業務,收購北美排名第8位的半掛車制造廠商HPAMonon公司,收購德國啤酒廠交鑰匙工程供應商Ziemann集團,等等。弘毅入股增發募資到位後,收購方面如虎添翼,一系列資本運作可以期待。


實際上在前面格隆匯大佬的文章中,有一篇講中國消防(445),就是中集的資本運作。中集2013年收購了德國的消防車公司Ziegler,它是全球前五大消防及救援車輛及器材供應商,在德國的消防及救援車市場上排名第一。2015年2月27日中集向中國消防轉讓Ziegler40%的股份,並作為代價獲得中國消防擴大後股份的30%,將消防資產裝入了中國消防。板塊資產上市估值提升,以及後續募資擴張的便利,對集團整體的意義顯而易見。這樣的運作後面還會繼續。

4、概念


概念雖虛,股價上漲,總需要在大家心中植入概念,找點由頭方便大家茶語飯後作為談資。中集齊聚多重概念。首先自貿區概念,中集是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三大地主之一,最大最直接的受益方之一,不再多說。


其次近期最火的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概念,中集的集裝箱遍布全球,其股東中遠、招商局是中國航運、港口的老大,走出去,要船、要港口、要箱子,這是中集的菜。前面也說過,中集海外收購非常成功,多個板塊全球布局,是真正能走出去,能賺回來錢的企業。


還有中國制造業,工業4.0概念。完成了集裝箱行業的傳奇,中集向化工能源食品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發展,這正是中國制造業由簡單到精密升級的縮影,誰會是真正實現突破實現升級的國內企業?我想擁有優秀傳統,又有國際化能力的中集一定會是當中最優競爭力的企業。


另外,不要只知道全球第一推銷員李總理推銷高鐵,李總理5月到巴西時,也參觀了中集來福士建造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D90,D90是目前全球唯一在建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是全球作業水深最深、鉆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該設計榮獲《World Oil》2014年度頒發的“最佳鉆井科技”獎。這些都會進入總理的推銷名單。

5、H高折價,天賜良機

虛的概念簡單說說就好,真正要成就一筆好的投資,除了好公司,還要好價格。目前中集A股27人民幣,按目前低估的凈利潤計算,靜態PE也才25倍左右,還低於靠一帶一路概念一飛沖天的中字頭大市值股票,按合理預期的50億利潤看,更是低估的慘不忍睹。再看港股,21港幣,接近於6折,600億港幣不到的市值,想想前海的地,想想全國的地,再想想那些世界第一的業務,如果能整個買下來的話,做夢都會笑醒吧。


還有人擔心H股會一直比A股低估,確實是,港股低估多數時候是常態。滬港通開通後神車A股炒上天,H股可以巋然不動。不過H股兩車不往上炒是因為估值已高,理性的AH差價收縮要靠A股的下跌來完成。但是中集的情況完全相反,即便A股的估值,目前在A股都算是低估。而且很多人可能沒註意,中集不是滬港通通股票,而將是深港通股票!去年滬港通開通之時,水往北流,因為當時A股便宜啊,現在神創已經上天,上證已經翻倍,估值優勢已經不在,深港通開通,水往哪流?當然是全球窪地香港。因此深港通開通之時,就是差價收縮之日,而收縮的方向,非常的確定。另外,弘毅和管理層激勵持有的都是H股,這意味著什麽自然不言而喻。


實際上,中集之前還推出過幾批期權激勵計劃,2011年在A股給管理層發的一批期權,2013至2015年之間行權,行權價是16.61人民幣,目前股價21港幣折合16.8人民幣,意味著現在買入的成本幾乎和管理層一樣,與這麽優秀的管理層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何樂而不為?


總結一下,中集集團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業績不斷向好,還是超級地主,是真正的自貿區受益者,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參與者,中國制造的領軍者,另外資本大佬入主,股權激勵將完成,展翅騰飛就在眼前,而H股高折價,深港通開閘放水首當其沖,更是天賜良機,可謂是深港通第一股!

格隆匯聲明:文章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238

中国央行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考虑推出QDII2试点和深港通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503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

中国央行周四表示,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稳妥扩大境内企业境外借用人民币试点范围,并考虑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和“深港通”。

央行网站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距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并不遥远。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包括考虑推出QDII2境外投资试点,同时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将激发更多市场需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范围和规模有望继续稳步发展。”报告称。

央行并强调,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央行下一步还将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按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并在年底前在上海上线运行CIPS(一期)。

路透3月曾独家报导,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准备就绪,可能最早在9月或10月推出。该系统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

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

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

央行报告并表示,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支持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原则框架下,稳妥扩大境内企业境外借用人民币试点范围。简化管理程序,逐步丰富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类型,稳步扩大投资规模。

同时,支持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原油期货尽快上线,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

央行并表示,将加强与相关中央银行的沟通和协调,扩大货币互换规模和范围,在保障互换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动互换资金用于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等用途,提高互换资金的使用效率。

报告还特别指出,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将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积极支持境外央行类机构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其外汇储备。

“研究取消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限制,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自主选择人民银行或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代理其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央行称。

截 至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截至5月末,中国央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 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并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

央行并表示,境内市场主体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没有货币错配和汇率风险,可节省汇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越来越多的境内市场主体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境内中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平稳较快发展,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报告称。(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85

换风了,港股风向即将转换,积极布局“我爱深港通”组合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46

港股换风转向 布局“我爱深港通”组合
股市啄木鸟 

换风了,港股风向即将转换,积极布局“我爱深港通”组合 。

(笔者格言:1.勤奋精准深刻,生命不息,捉虫(投资组合中的害虫)不止;2.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挣钱不归我,亏钱别赖我。) 

就在深圳创业板冲出地球顶奔向宇宙的时候,香港创业板也终于从18层地狱露出地面,即使在香港恒生指数自2015年4月13日调整以来香港创业板指数大涨近50%。
但从宏观上看港股风格即将转换,对于刚刚露出地面的香港创业板来说,最大的风险在于深圳创业板由于融资等原因造成后续燃料不足而从宇宙掉回地球,其泡沫会砸到刚从18层地狱露出地面的香港创业板。
从 k 线图上看香港创业板指数正在跟随深圳创业板作头部,调整将会是月线级别的。 有句话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您如果不想将利润再还给市场,就应该全部清仓深圳创业板。笔者担心抵挡不住诱惑,控制不了自己的手,就干脆关闭了大陆的 所有投资账户并建议开始减持香港创业板中涨幅过大的股票,同时开始布局下一个热点。这是回避市场风险,获得此轮世纪大牛超额利润的较好办法。 

那么下一个热点在哪里爆发呢?在微观上又如何积 布局呢? 

笔 者认为将会是深港通的标的股——“我爱深港通”组合。虽然外媒有报道深港通会推迟,但是作为沪港通参与和推动者的梁定邦,他透露的信息可信度似乎更高。前 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深港通可能会在国庆前后实施。我个人看法也是,深港通推迟的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中央高层在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无论是人民币加入SDR,还是推动A股 纳入MSCI,都需要一个更开放的市场,深港通推出的时间不宜推迟太多,再加上7月1日,两地基金互认启动,使深港通标的股更有吸引力!为配合庆祝“七 一”香港回归活动,国家极有可能在七一前给香港送大礼,非常有可能在本周末或者下周末公布深港通的实施细则,国庆前后实施。 
笔者经过长达3个月做功课,反复对比、跟踪,精选八只作为“我爱深港通”的标的股。入选组合的标准有:AH差价前三名,小型恒生成分股,优质中资创业板成分股,其股价尚处于底部或者半山腰,低价、小盘,同时要完全符合格隆汇的“珍珠白菜系列“,非老千股。
在行业或者题材方面,在新能源、医药生物、、通讯互联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垄断资源等中选择。 

第一. 中国地能(08128优质中资创业板成分股,H股,详见笔者相关专题报告。) 
第二. 东北电气(00042)。(AH差价前三名,6月12日深港通传闻领头羊。) 
第三. 长江生命科技(00775)。(超强大股东,新药即将面世。) 
第四. 中国贵金属(01194)。(低价,稀缺资源,股市如大跌黄金将保值) 
第五. 延长石油(00346)。(低价红筹,石油天然气价格反弹,习主席家乡股) 
第六. 中外运航运(00368)。(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受益股) 
第七. 京信通信(02342)。(移动通讯,一带一路受益股,业绩拐点出现) 
第八. 华翰生物(00587)。(配售已经完成,手握20亿的现金即将展开并购大行动。) 

仔 细研究沪港通开通后炒作经验,参照本人玩过的沪港通标的股03389,01387,以上组合中标的炒作会持续半年到年底,目标翻倍!风险极低,这个组合现 在立即布局,即使短期被套也不用担心,后面有“解放军”作后盾,越跌越买!如果在深港通之后下一个大利好会是年底人民币实现可兑换或者QDII2实施,我 们需要重回主战场神创板全面布局,在08神创板中打消灭1元股的歼灭战。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并经过合理推断。作者持有或即将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83

港股医药行业:波动逐趋缓和,深港通启动将带来更多机遇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56


jiawenyNO1 3天前
港股医药行业:波动逐趋缓和,深港通启动将带来更多机遇

      

作者:刘一贺

行业观点:

港股医药板块在港股医药板块在2015年上半年波动较明显,主要是受到政策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市场情绪的影响。

港股医药板块在今年1季度出现疲软的主要原因是:1)板块轮动;2)省级招标对整个产业链带来的价格压力;3)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但随着2季度大量资金南下推高板块整体估值,港股医药板块出现回升并在4月中旬达到3年来的历史新高,对24倍的2015年市盈率的水平。

我们预测市场的波动在下半年会略见缓和。主要因为:1)政策性风险已经逐步淡出,例如省级招标导致的降价压力已经被市场消化;2)医药行业在下半年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新政改革;3)目前板块估值比较合理,对应232015年市盈率,我们认为板块存在上升的空间,但同港股其他估值更低的板块相比,港股医药板块的上升空间较为有限,这也受制于防御类板块的自身属性所决定。

我们相信在2015年下半年,A-H估值差距收窄的趋势仍不变。中国医药板块一直受到境内外市场的喜爱,主要由于板块长期增长较稳健以及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等原因影响。随着201411月沪港通的启动,政府将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启动深港通。我们预期深港通的启动将为医药行业带来更多机遇,理由是:1)深圳市场中小股居多,而多数医药公司都位列其中;2)港股将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境内外市场的估值差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催化剂︰

1)盈利增长改善将成为短期内价值提升的催化剂;

2)并购促使行业整合,大公司将利用其平台优势日益壮大;

3)深港通将提升行业估值;基本面良好的中小个股将受惠最多;

4)政策改变利好整个医药行业。

选股建议及投资主题:

我们相信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我们相信公司的盈利能力是2015年下半年投资选择的关键年下半年投资选择的关键。港股医药板块目前约为232015年的预测市盈率,相较于国内约为41倍的2015年预测市盈率和许多其他亚洲同业平均33倍的市盈率,我们相信仍有上行空间。同时,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一些盈利增长强劲,透明度高以及营运现金流健康的公司。我们将投资策略细分为以下两类:

短期投资主题:

我们推荐基本面良好,但目前被低估且有待被发现的中小个股。。我们看好普华和顺(1358HK)和利君国际(2005HK),是因为我们认为两者上升空间巨大。我们相信普华和顺预期收益增长稳健,以及与A股同业显著的估值差使其极具吸引力。同时,利君国际产品结构的优势,产能逐步升级以及销售稳步提高也将成为其近期价值提升的催化剂。

长期投资主题:

我们看好医药行业的龙头康哲药业我们看好医药行业的龙头康哲药业(867HK)和泰邦和泰邦生物生物(CBPOUS)。 我们相信康哲药业通过战略性的并购买入资产有别于其他第三方销售组织公司。同时凭借其充裕的现金,我们预期在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并购案例。我们看好泰 邦生物主要是由于其在血浆产业独一无二的地位以及持续稳健的增长前景。我们预期近期政府对血浆产品价格管制的放开将会在未来几年内稳步提升公司的利润率。



(来源:招商证券港股)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0 0 0 分享
  • 用户
  • 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04

叶氏化工集团:攻守兼备的低价收息股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9544682

文章来源于首募钱厚—深港通头等舱,有意向加入者可与小t私聊哦

导读:当前港股中有这样一批股票,它们行业地位稳固,有着良好的收益记录,股息收益率高,股价相对于资产和收益非常便宜。投资者既可以赚取股息,又保有分享股价上涨的可能性,可以说是攻守兼备。今天就来介绍它们当中的一只股票叶氏化工集团。


1.收入构成
叶氏化工专注于生产和销售化工产品。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三大类:溶剂、涂料和润滑油。其中溶剂和涂料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分别占2014年销售额的63%和32%,而润滑油只占公司收入的4%。



1.1.溶剂业务
叶 氏化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脂类溶剂生产商,酯类溶剂销量第一。溶剂业务主要生产工业用的环保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医疗、粘合剂、玩具、电子、印刷和家 私等工业。溶剂行业的技术壁垒并不高,是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酯化反应),因此溶剂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叶氏化工进入溶剂行业较 早,20多年前就在国内设厂生产。公司经过长期的发展。2015年醋酸酯总产能达到百万吨,醋酸酯及丙烯酸丁酯的年產能分別達80萬噸及8萬噸。稳居国内 市场第一。
目前产品供大于求,叶氏化工将通过减价应付产能过剩。溶剂业务毛利率向来维持在8%至12%之间,较涂料业务低,但于集团营业额占比为64%,未来将继续以薄利多销策略维持稳定收入。

1.2.涂料业务
自 201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下滑,极大的缩减了对涂料产品的需求,导致国内涂料产能过剩,涂料企业利润空间减小。2015年1-4月,我国涂 料总产量483.9万吨。涂料消费税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加速了我国涂料行业的洗牌速度,众多中小涂料企业经受不住政策和市场的考验,落后产能逐步被 淘汰,行业大企业迅速做出反应,借机提升市场占有率;涂料业务主要生产和销售民用及工业用油漆、油墨、光油和树脂,广泛应用于建筑、玩具,电子、包装和印 刷行业。
叶氏化工涂料业务方面,2015年该业务销售量目标为按年增长10%,而首季销售已完成103%达标率。重组工业涂料、民用涂料及树脂业 务的紫荆花涂料集团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相关一次性费用开销也在去年全部支出,他表示今年或明年将看到重组集团带来的盈利。其中,工业涂料正 积极拓展数码涂料市场,而民用涂料将继续维持大规模产能。涂料业务目前占集团整体营业额约三成,加上毛利率相对溶剂业务较高,未来将成集团盈利增长主要动 力。


1.2.1.油漆
涂 料中的油漆市场,中国民用油漆市场集中度较高,立邦和多乐士分别占据国内市场的10%以上的份额。叶氏化工的“紫荆花”牌是中国十大油漆品牌之一,行业第 6名。2015年共有6800个油漆销售网点,紫荊花的年产能为207,000吨。工业涂料的年产能为56,000吨。树脂的年产能为85,000吨。


1.2.2.油墨
国 内的油墨行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而水性油墨行业发展速度更快,是油墨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叶氏化工的油墨产能已达到10.2万吨,油墨产销量全国排名第 一,并跻身全球顶级油墨企业20强第13位。油墨业务以塑料凹版油墨为主,用于食品包装工业,主要客户包括康师傅、娃哈哈和旺旺等。


1.3.润滑油业务
叶氏化工汽车及工业用润滑油年产能为32,000吨。受困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振,销售额下降。但公司润滑油业务占比只有4%,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主要以「力士」、「博高」为品牌的汽車及工业用、特种润滑油等产品系列。
叶氏在规模,成本和产品构成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1)溶剂生产规模优势:叶氏化工醋酸酯溶剂产能达到百万吨/年,而华南地区的大多数溶剂生产商产能都低于5万吨/年。因此,叶氏的规模效益优势明显。

2)溶剂生产成本优势
生产工艺先进:公司在生产工艺方面不断进取,为满足客户不断的需求,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精密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较其他竞争者高。而公司生产是使用连续处理法,在生产成本方面有优势。
运输成本优势:叶氏化工选择在华东和华南设厂,主要是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成本较低。这些地区的交通便利,生产基地靠近客户,公司在运输成本上较有优势。

3) 两大核心业务-溶剂和涂料-自然对冲:公司生产的溶剂主要以醋酸酯为主,产品价格与油价关联性很高,随油价快速波动。而涂料价格则滞后于原料6-9个月; 当油价下跌时,溶剂产品价格迅速下跌,溶剂业务毛利率下降,而涂料业务毛利率上升。因此溶剂业务与涂料业务形成了内部对冲的机制,对公司的毛利率起到了稳 定的作用。若今年油价无急速下跌,溶剂毛利率会比去年好,而涂料业务可受惠油价下跌令原料成本降低,毛利率亦乐观。


4)部分醋酸酯生产商已经收缩退出市场,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行业龙头。
前面所有的定性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叶氏化工的行业地位的稳固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定量数据分析才能有效。
一家公司编一个美好未来的故事要比踏踏实实做很好过去十年的业绩要容易太多了,定量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公司过去十年到十五年的数据,在收益能力,财务状况,低价几个方面做数据分析,将只会编故事的公司排除掉,提高个股投资成功的概率。


2.财务状况,是否稳健?
叶 氏化工集团的负债比较高,市值是销售额的25%,属于投机性资本结构,由于杠杆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资本结构,净利润会波动比较大,但叶氏化工的净利 润难得的稳定。虽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1.7倍,但扣除存货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1.4。流动负债中有18亿港币的一年内到期贷款,流动 资产中有现金和应收票据基本19亿港币,短期内公司的财务状况应该没有问题。


3.收益能力如何?

化工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收益波动比较大,但叶氏化工过去十年的收益记录波动相对较小,十年中有五年收益下降幅度超过5%。过去十年的平均收益2.48亿港币,过去三年的平均收益是2.5亿港币,过去十年最高收益是3.78亿港币。


4.当前价格,是否低估?
1.相对收益:目前公司市值是24亿港币,如果以过去十年平均收益计算收益率是10.3%,收益率还不错,高于目前无风险长期国债收益率两倍以上;如果以过去十年中最高收益率计算收益率是15.7%,这个比率体现的是公司业绩的爆发力,业绩爆发力不算突出。


2.相对资产:叶氏化工过去十年中只有2008一年市净率低于1,从历史估值来看,当前价位比较便宜。


3.相对股息:叶氏化工集团当前股价是4.32元港币,2014年股息25仙,股息收益率5.7%。叶氏过去十年每年都发放股息,有着非常稳定的股息发放记录,公司的股息支付率较高,一般为盈利的50%到60%。

4.大股东增持: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股东叶志成个人耗资几千万持续增持叶氏化工股票,表明大股东对叶氏化工未来的信心。

5. 同行业比较:一家公司股价是否便宜还可以在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比较中体现出来,同样是溶剂生产厂商百川股份历史上每年净利润只有4000万人民币左右,目前 的市值是72亿人民币,市净率高达是8.8倍。百川股份的净利润只有叶氏化工的1/3,而市值确实叶氏化工的三倍以上。哪一家更值得投资,一目了然。

总结:综上所述,目前叶氏化工股价被低估,如果作为一个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叶氏化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几年内行业反转,叶氏化工向上有上涨100%的潜力,如果行业继续低迷,投资者可收于5.7%的股息收益,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投资标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4

先建科技/翠华控股,美好的事情值得等待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9663341

文章来源于首募钱厚—深港通头等舱,关注本雪球账号,了解更多港股投研信息
 
导读: 这两支会员分享的个股并不适合当前买入,但它们值得投资者等待:先健科技心是血管领域唯一一家有两项产品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企业,同时也是首家进入西方主 流国家医疗器械市场的中国企业,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战略入股以及公司重磅产品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又为公司的发展打开广阔空间,但是公司短期 估值过高,业绩释放还需时日,并不适合当前买入;而翠华控股为香港最大的连锁茶餐厅运营商之一,近几年受行业整体下行影响,同时公司扩张过程中出现管理失 控等问题,导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且近期看不到改善的迹象,但是在内地餐饮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建议持续关注,以待公司拐点出现。


1.先健科技:来自创新之城的医疗器械黑马
1.1核心逻辑: 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于2012年收购先健科技19%股份,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美敦力希望借道收购打入中国市场加速本土化,先健这边希望引入美敦力 国际化的管理、技术及销售渠道。合作后,先健科技在产销研等多个环节均开始向国际一流看齐。2014年双方再次扩大合作协议,美敦力发挥全球化的渠道优势 将先健产品带入国际市场,同时输出技术帮助先健开发核心新产品服务于中国市场。随着先健各类重磅产品的相继推出,与美敦力的深度合作势必会帮助先健加快业 绩释放的速度。但公司短期估值已然过高,需谨慎关注。

1.2 头等舱观察:携手巨头组战略同盟,产品+渠道双轮驱动,估值高低各有观点
(1)深耕心血管领域,垂直领域优势明显
国 家心血管病中心所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中国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发病人数持续增加。预计今后十年,心血管病患人数仍将快速增长。据统计心血管病死亡已占城乡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分别占比 38.7%和41.1%。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图1:中国农村居民疾病死因构成         图2:中国城市居民疾病死因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不仅如此,心血管疾病作为对于心脏及大脑这两个人类最为重要器官的头号杀手,其发病致死率也居于各类疾病首位,甚至大大超过了肿瘤。
 
图1: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


图2: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

而 且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数据显示,在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在800 万左右,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在约1.139 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疾病的发病人数更高达2,000 多万。这些慢性疾病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更不易察觉,也更为危险,同时也推升了我国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的病患人数。可见与心血管病相关的医疗产业在我国的发 展前景和发展的必要性。
 
而先健科技的三大主要产品线均布局于心血管领域,表现了公司对于自身定位的明确,自1999年诞生之初,公司便 专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公司在该领域厚积薄发,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产品。公司是业内唯一一家有两项产品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企业,同时也是首家进入 西方主流国家医疗器械市场的中国企业。对先健有过跟踪的会员表示“先健的产品还是在心血管这方面,应用范围不广,但是细分小板块里的市占率很高。”
 
(2)美敦力战略入股,国内外市场双向对接。
全 球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最初于2012年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将美敦力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和先健科技的本土市场专长、品牌和增长潜力相结合,通过合作 为更多的患者及临床医生群体提供服务,根据最初的协议,美敦力购买了先健科技19.0%的股份,并获得了先健科技当前及未来产品分销的优先谈判权,以及购 买更多公司股权的机会。
 
签署战略投资协议以来, 先健科技秉承了“汲取双方优势资源服务中国及新兴市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战略,在产品研发、质量体系、生产工艺、产能释放、供应链优化、临床研究等多个方 面与美敦力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在运营和质量体系上取得了质的飞跃。从标准化流程,到员工技能认证、质量意识、工艺流程科学管控、改进和预防措施、及持续 质量提升等各环节都接近了世界一级企业的要求。实现了技能和体系的成功对接发挥了战略同盟的协同优势,并使得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发展获得了长足发展。
 
2014 年7月,美敦力宣布与公司扩大双方的战略合作,将在中国为中国市场联合生产先健科技品牌的心脏起搏器,美敦力是世界最大的心脏起搏器供应商。根据扩大了的 合作协议,先健科技将开发一系列心脏起搏器和心脏电极产品,并逐步建立本土化的心脏起搏器生产能力。美敦力将在先健进入中国心脏起搏器市场的时候,提供特 定的技术、培训和支持。中美两国的心律失常发病率大致相同,但中国的人口总量远远高于美国。然而,在美国每百万人中有1000人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在中国 每百万人中仅有31人植入起搏器,市场渗透率严重不足,相信此次合作一旦成功,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之一。
对此头等舱会员认为“两年前美敦力战略投资先健,后来美敦力的支架产品在中国冠了先健的名字,巨头在中国用合作伙伴的品牌,这还是首例。”这么看来先健还是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能力的,后期的心脏起搏器也有可能走这种模式。
 
(3)重磅产品或填补行业空白
据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人口第一死因为脑卒中,其发病死亡率达到了60%。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分为缺血 性和失血性两种,分别占比80%和20%。而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罪魁祸首就是血栓,各种血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神 经细胞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血栓子60%-75%来源于心脏,其产生基地便是“左心耳”。而左心耳血栓的形成的主因便是房颤(心电信号异常)导致了心室 失去有效的收缩规律。
先健科技的重磅产品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统正是针对这一病症而研发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 心主任张澍表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相较于普通人高出5倍,临床上有80%的中风属于血栓栓塞型,而90%的血栓又起源于左心耳。因此,左心耳的封堵显得 尤为重要。头等舱会员表示“左心耳东西不错,但给多少估值还需要看市场反应。”当然,也有会员认为“左心耳相对传统的治疗方式优势并不非常明显,想要说服 医生尝试有一定难度。”

根 据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2014年的出口批件通知中,先健科技的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统”赫然在列,这表明,这项技术从研发试验向市场化落地的过程中 又迈进了一步。据了解,目前只有波士顿科学的Watchman,是目前全球唯一获得欧盟CE、美国FDA、中国CFDA注册的左心耳封堵器, 先健科技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这项技术,并在三大监管机构注册的企业。相信依靠美敦力在全球的销售网络,先健科技将会在这一细分市场有不错的表现。

(4)短期估值过高,业绩释放还需时日
公 司于2012年与美敦力进行战略合作后,营收稳步上升。但由于各方面还仍然处于投入阶段,目前业绩释放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头等舱会员认为“先健成立十多 年,主营利润几千万,给足30倍PE,这部分25亿加上左心耳给35-55个亿,加起来也没到100。”会员个人观点觉得现在100个亿市值基础,往下 20%都是超买。

虽然业务前景广阔,潜在的成长空间巨大,产品技术的积淀也足够扎实,但以目前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看,支撑百亿左右的市值确实有些单薄,短期过高的估值是否值得买入,见仁见智,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该公司值得关注及跟踪。
 
2.翠华控股(HK.1314):行业拐点已到,公司拐点仍未到
2.1核心逻辑: 餐饮行业标准化扩张与口味和服务难以复制似乎是行业无解的的困恼。翠华餐厅近年来在内地和香港迅速扩张,但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却不断下降,这除了与行业整体 景气程度息息相关,公司扩张过程中的管理失控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头等舱会员认为,翠华控股基本面一贯稳健,但是在近几年在行业整体走软以及扩张失控的影 响下,公司营收增幅一直下降。因此。对这支个股的总结,用会员的话即是“基本面没有复苏,观察”。
“公司其实还好,就是中两年扩张过快遇到点问题”
“香港现在叫翠X的餐厅很多 定位重复 竞争激烈”
“翠华那个价格和出品在内地基本就是杀猪价”
“另外,内地人口味比较复杂,港式菜品其实离开珠三角,恐怕都做不大吧~”
“ 口味不是大问题,还是价高味差”
“话说餐饮行业其实很难赚大钱”
“味千 小南国 翠华 都好惨”
“标准化扩张 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不是正反馈”
2.2头等舱观察:翠华控股营收未超预期,期待公司业绩拐点出现
(1)行业视角:内地餐饮行业回暖,寻找行业优质标的
1)内地行业景气回暖,香港餐饮前景仍不容乐观
内地:限制“三公消费”影响消退,财富效应显现端倪
受 到中央限制“三公消费”及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影响,我国餐饮行业增速自2012年起明显放缓,而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总额在2013年更是出现了倒退。但 进入2014年之后,餐饮行业出现一定回暖迹象,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重回10%以上。因此,在行业回暖背景下,寻找优质餐饮个股等待业绩拐点出现时不错的投 资选择。

香港:处于下行通道,暂时没有改观迹象,“反陆客”雪上加霜
年 租金、人工及食材等三大主要开支导致近年来香港餐饮业成本提升,而香港市民加薪幅度有限,实质工资增长不多;加之受内地提倡节约风气影响,企业应酬开支收 缩;以及近年内地经济增长放缓,内地旅客餐饮模式起了变化。因此,总体来看,香港餐饮业收益增幅由10年前的10%左右下降到近年来年均3%左右。同时, 近期“反陆 客”运动更是让香港餐饮业雪上加霜。

2)行业竞争激烈
根 据渠道网络研究院对外发布2015年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外市场对比,不难发现中国餐饮市场虽然不乏巨头,但仅占总体市场5%的份额左右,95%的都 是中小餐饮。该市场还处于完全竞争阶段,不存在寡头与垄断。该条件下商业机会均等,中小餐饮都有很大的成长可能。由此,造成一大批致力于餐饮行业的商业精 英来加入和投资。所以完全竞争将继续,连锁餐饮之战将越战越火!

3)餐饮标准化扩张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的博弈
会员认为,“标准化扩张 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不是正反馈”。
所谓标准化,首先就是要确立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可复制的具象。而餐饮业标准化的范围也包括很多方面,可以细碎到门店的设计细节等,其重点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餐品的制作和服务;二是采购、配送、物流等供应链上的标准化;三是财务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
业内人士表示,中餐扩张是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选择,虽然建立中央厨房最少能降低10%的成本,而且品质可控,“但酒楼还是应该有个性、文化,全部标 准化,个性就会弱化。”
 
4)餐饮O2O大热改变消费模式,强者愈强与草根逆袭现象并同存在
随着餐饮O2O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餐饮消费调查,点评类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对消费者做出餐饮消费选择的影响明显加强。
 
(2)个股视角:基本面复苏迹象不明显,建议持续关注
1)正面:扩张策略有效实施,等待公司拐点出现
扩张策略稳步进行
截止2015年3月,公司香港地区门店31家,内地门店19家,澳门1家,总门店数达到51家。虽然内地门店扩张低于预期,但是公司重申2017年底门店规模不少于80个的目标,相信每年会保持10家的速度扩张。

多元化初见成效,内地收入占比达到20%
内地餐饮行业景气度回暖趋势明显,公司内地布局将享受行业向上的红利

新店投资回报期较短,期待公司盈利拐点到来
相比竞争对手,公司新店达到收支平衡点所需时间断于竞争对手,平均投资回本点更是显著快于竞争对手。

2)负面:基本面未见改善,内地扩张失控
定位高中端,但性价比不高
根据大众点评的公开数据,公司内地门店人均消费金额处于同类餐厅的中上游,但是消费者评价却处于中下游,凸显出公司门店扩张中的服务质量问题。

扩张暴露管理问题
体验过翠华餐厅的会员称,“翠华那个价格和出品在内地基本就是杀猪价”。通过对比公司香港和内地的客单价和顾客评价,香港门店显著优于内地门店。

基本面复苏迹象不明显,收入与毛利增幅双降
公司收入虽仍然保持22%的增幅,但与前期高速增长相比,回落幅度较大,且趋势未改。

公司毛利率至2012年始一路下降,近几年更是由于新设餐厅而产生的初始成本、物业租金上升与新增固定资产导致这就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至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5

【头等舱】风暴中把握“大幅增持+高息低估值+暴跌强反弹”三主线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50796458

首募钱厚雪球号正式改名深港通头等舱,关注雪球账号,连接港股资深投资人,领航投研关键信息脉动。


导读: 港股市场腥风血雨,恒指单日暴跌5.84%呈现加速下跌之势,经历多次金融危机的港股资深投资人如何思考?保护好现金,保持对潜力公司的深度持续跟踪,在 合适的价位果断下手!这几乎是头等舱资深投资人相对一致的观点。围绕“大幅增持+高息低估值+暴跌强反弹”三大主线,头等舱内正展开激烈的探讨。

港股投资仍是孤独者的战斗 暴跌中寻找“反脆弱标的”
港 股投资者历来都是孤独的战斗者,在资金层面没有内地资金的支持,在定价方面没有外资的同等权利的背景下,他们穿越了多轮牛熊更替,在牛市中仍保持谨慎,在 熊市时仍保持乐观,相信市场自身力量的平衡。头等舱某位资深港股投资者认为,就像2011年那样,这次的暴跌是大家多年难得的机会,“所获得的利润可能够 吃几年”。

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尤其是没有亲娘的港股市场,必须是自己救自己:战略方面,高度关注“大幅增持+高息低估值+暴跌强反弹”三大主线,战术方面,首先保证现金的安全,寻找最合适的机会果断出手。
杀 不死我的,使我强大。既然黑天鹅时间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得最大收益。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玻璃杯美美地放在桌子上,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会瞬间破 碎,所以玻璃杯是脆弱的;如果摔到地上的是一个塑料杯,它不会破碎而会在地上弹两下,所以塑料杯是强韧的;想象一下有种杯子,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非但没 有破碎反而变成了两个杯子,这个时候它就是反脆弱的。

而对于投资,优质标的的非理性下跌往往能投资者带来数倍的收益,比如2011年欧债 引发的港股下跌中,很多投资者找到了十倍股,这样的标的可以称为“反脆弱标的”;而有些标的经过系统性风险后股价虽无法回到高点但是仍有反弹,这种标的称 为“强韧标的”;最后一种标的,打下就一直趴下了,这种标的称为“脆弱标的”。如何区分这三种维度的标的,笔者认为,下跌中公司大比例回购、常年高派息以 及暴跌大反弹这三个参考标准是“反脆弱标的”的三个必要条件。我们不认为符合这些标准的公司全部都是优秀的公司,但是我们相信大部分优秀的公司应该符合这 些标准;同样,我们也不认为目前是买入某支股票的合适时机,但是我们相信在港股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下,超跌之中必然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第一个必要条件:近期参与回购/增持的市场公司
我们统计了7月6号以及7月7号两天港股主板市场发起回购以及管理层/股东增持的公司数据,结果显示一共有38家公司参与了公司股票的回购与增持,且今日平均跌幅6.3%。

第二个必要条件:常年高派息的公司
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股票流动性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股息方面,而流动性价值离不开公司的股息价值,因此常年派息的上市公司是“反脆弱标的”的必要条件。(下表罗列了香港主板3年平均股息率大于10%的所有个股,若您想获取全部股票名单,请与小通联系)

第三个必要条件:暴跌大反弹
由 于港股T+0以及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某支股票可能一天就会经历估值的严重低估以及估值修复的行情,这样的行情就是暴跌大反弹。暴跌是由于信心的严重 扭曲,而反弹是由于蛰伏的投资者乘机收集筹码,当然他们之前一定做了肯多功课。下表罗列了今天最低价到收盘价振幅超过30%的个股(剔除了估值离谱的若干 股票),可以发现很多熟悉的标的就在里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599

【原创】华夏动漫:虚拟现实+动漫游戏的估值泡沫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51455020

首募钱厚雪球号正式改名深港通头等舱,关注雪球账号,连接港股资深投资人,领航投研关键信息脉动。



文/头等舱观察员 海安

导读: 近日港股震荡,华夏动漫短短数日自高点回调50%,但近三个交易日股价又拉回10港币。华夏动漫IPO至今历时四月,周五7月10日收盘报价10港币。四 个月新股收益率174%。上市后,公司陆续拓展VR(虚拟现实)业务及互联网游戏+动漫产业,与原有贸易业务构成三足鼎立的架构。然而公司目前动态PE已 经达到41倍,从综合角度考虑处于一般高估的溢价状态。考虑到新业务的潜力,公司有值得关注的潜力。



1、估值——增速足以支撑现价,但未来仍需新亮点
1.1预期业绩
按照目前价格10港币,公司2014年静态PE为56倍。
由 于缺乏券商覆盖,目前各大软件及券商并无对该公司的2015一致预期EPS。根据公司披露一季报情况(未来将根据半年报及时补充)——主营收入4.883 亿港币,毛利1.869亿港币,持有人利润7570万港币。公司收入增速44%,扣除上市费用后利润增速40%。足以支撑目前41倍的动态估值。

1.2相对估值比较


数据来源:Wind资讯,深港通头等舱
相比较奥飞动漫,华夏动漫的发展空间仍然值得关注。但我们应注意到中小创整体板块高估的市场特征,在横向对比时予以关注。


2、核心看点——转型业务是未来核心,合作是公司目前策略
2.1主营收入构成及转型可能
华夏动漫2014年主营收入构成

数据来源:Wind资讯,深港通头等舱
公 司披露招股书中显示,主营90%收入为动漫产品贸易(即动漫周边产品及玩具);5月14日,公司发布第二代VR(虚拟现实)眼镜,两款配备全球领先的 9DVR(虚拟实境技术)穿戴装备的“紫嫣”和“憨八龟”VR主题商用游戏,进军动漫游戏市场。其中VR眼镜作为穿戴设备的最关键部分,其像数 1920x1080的第一代产品已由集团全球率先量产五千套,而显示像数达进阶为2560x1440的第二代产业将于今年文博会首度现身。9DVR眼镜由 华夏动漫与深圳市经伟度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合作研发,游戏软件则由华夏动漫独家提供。华夏动漫创新使用的9DVR眼镜提供360度环回的虚拟现实体验。

此外,公司依托虚拟现实技术,仿制日本【初音未来】打造的类似动漫形象【紫嫣】已经颇受欢迎,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第一个“紫嫣·Violet”动漫偶像全息3D演唱会,大获成功,票价高达900元,全场观众人数7000多。收入超越600万元人民币。

公司目前的战略定位——核心业务多元化,即拜托动漫产品贸易的单一定位,大力开拓虚拟现实及娱乐产业业务,通过技术+IP并行的战术,加上原有的贸易,打造三足鼎立的收入结构。

2.2合作频频,紧抱产业内大佬
公司目前与腾讯达成合作关系,【紫嫣】IP系列产品,包括表情、音乐等专供QQ用户使用,采取分账利润形式;未来,还有【紫嫣】演唱会进驻腾讯视频、【紫嫣】手游入驻微信平台等一系列合作。
公 司2014年12月份已在上海与日本世嘉开设Joypolis项目一期虚拟体验馆,1月份访客收入7000人,入场费单价100元,收入71.4万人民 币;二期项目将于2015年底开业,预期入场费为200元。整体Joypolis项目根据公司测算,3年之内将回本。目前披露一期项目投入1.76亿元。 场馆竣工后将在2016年全面开放,全年游客数预测在100万人次左右,预测收入2亿元。


3、核心风险——转型是最大风险,单一客户、日元汇率乃最大桎梏
1)公司目前业务比较依赖少数客户。2014年对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为40%;
2)公司动漫产品贸易业务依赖日本市场,受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状况影响较大;
3)公司目前IP版权储存较少,未来面对优质版权价格涨价的巨大压力;
4)公司在合作对象均为较强势公司,未来面临毛利、净利进一步被压缩的风险;
5)转型业务失败风险


4、股价复盘分析——三个平台,股价有序上攻
1)集团两名Pre-IPO投资者于2014年8月分别以近13%至30%及15%至32%之折让价入股。
2)Phillip Ventures Enterprise Fund 3 Ltd 持股2.15%,上市退出
3)3月26日,升幅13.6%,成交量2413万股,成交额1亿港币,无重大事项;
3月27日,跌幅9.86%,成交量1441万股,成交额6193万港币,无重大事项;
4月份进入港股“清明节”行情,公司股价站上新平台;

5月8日,升幅9.27%,成交量622万股,成交额4110万港币;
股价异动原因:公司宣布发布VR眼镜与游戏,5月11日,继续冲高,升幅6.52%;

5月15日,升幅7.31%,成交量244万股,成交额1721万港币;
股价异动原因:公司参加文博会,3号展馆披露【紫嫣】、VR技术、动漫游戏的战略措施,其后股价持续缩量上冲;

6月11日,升幅9.74%,成交量394万股,成交额3846万港币;
股价异动原因:6月8日公司参加全国最大的上海COMICUP魔都同人祭,两天内展区吸引游客超过万人次;会展上,华夏动漫经理肖娟宣布参加华夏动漫【意大利第56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18

【原创】新华文轩:教材业务稳固收益,持续派息确定性强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52400129

首募钱厚雪球号正式改名深港通头等舱,关注雪球账号,连接港股资深投资人,领航投研关键信息脉动。

文/头等舱观察员 开舰


导读: 作为四川省出版业龙头企业,新华文轩垄断经营四川中小学课本业务,教材业务占比六成以上,收入稳定,今年1月、2月图书市场报告显示,教辅类图书环比上升 幅度最高。可见,教育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近五年股息发放总额一直保持在3.4亿港币左右。目前股息支付率在50%以上,历史股息支付率高,而且 每年支付股息后都有盈余。如果PB能够低于0.8,股息收益率就会达到7.3%以上,已过去三年平均收益计算的收益率将达到13.5%,收益将会就相当可 观。如果价格合适,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



1、新华文轩的收入构成

1.1垄断经营业务四川中小学课本
新华文轩是四川中小学教材,唯一供应单位,垄断经营。教材业务收入在新华文轩总收入的比重中占六成以上。出版和发行教材的利润率高,回款及时,同时也无需担心退货。

自2005年开始,四川省开始试点推行中小学教材的投标和招标,但这并未威胁到新华文轩的“垄断地位”。招股说明书称,虽然新华书店的专营地位因为教材招投标不再绝对化,但基于招投标门槛的存在,新华书店绝对优势地位尚未被撼动。

2014 年全国图书市场中,教辅教材实际的比重为33.2%。今年1月、2月图书市场报告显示,教辅类图书环比上升幅度最高。由此可见,教育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 间。2014年12月1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新华文轩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做强做大全媒体中小学教育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业务主要风险在于:随着国家教材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免费教材政策的推进可能使教材采购折扣提高;教材循环使用政策的推进可能使采购数量下降。出版发行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如果发生变化,对利润总额会影响较大。这些是将来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垄断地位的因素,需要持续重点关注。
1.2 其他业务以及管理层能力如何?

2014 年新华文轩出版业务有所下降。公司拥有四川省最大的图书零售网络,由于受到电商和数字出版物的冲击,零售发行业务收益占比减少;互联网销售业务占比提高 100%,弥补了部分零售渠道减少的收益。零售业相对于互联网电商最大竞争优势就在于购物体验,很多百货公司都将商场增加餐饮和娱乐项目,来提高顾客的购 物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新华文轩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进行中小门店转型升级,提高顾客的阅读体验。但无论如何,零售渠道的竞争优势已经无法和从前相比了。

2010 年开始,新华文轩就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业务庞杂,它的旗下有《读者报》,《薇薇新娘》杂志,艺术投资公司、纸业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和服装厂,华 影文轩,四川三家职业学校,还参股了皖新传媒,友利控股,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和成都银行。传统图书出版领域以外,新华文轩一些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子公 司,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况。

新华文轩这样传统国企,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从过去的资产收益率可以看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0%左右,管理层利用资产赚钱的能力很一般。由于公司留存收益再投资回报率不高,最好的方式是将收益持续大比例发给股东,让股东自己寻找其他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会。


2、总结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华文轩是四川省出版业龙头,行业内地位的稳固,而且是一家有护城河的公司。新华文轩一直在IPO排队A股上市,市场预期新华文轩A股上市成功,会对企业估值提升有很大帮助。结果IPO暂停,导致新华文轩港股股价暴跌。

市场非常喜欢夸大短期变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并在股价上做出过度反应。股价大跌的过程,其实是释放风险的过程,下落的刀子给人的感觉上非常危险,但是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通过理性分析可以得出,下落的刀子是一个个可爱的,风险释放完毕的,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标的。

我们可以平时研究搜集一些行业内有竞争力的好公司,在股市大跌时,投资者不顾一切的抛售股票时,直接进场大量买入便宜货。商场打折的时间很短,我们需要在打折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
2.1 财务状况,是否稳健?
新华文轩的当前市值占资本总市值(当前市值+总负债)的比率是72%,市值是销售额的1.5倍,净利润率是11.3%,通过以上几个数据可以得出,新华文轩的资本结构基本属于保守资本结构,杠杆作用很小,净利润的变化幅度不会比销售额大。

新华文轩的流动比率1.31,速动比率是0.88,财务稳定性还不错。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只有5000万,比例很低。
2.2 收益能力如何?

新华文轩上市以来,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持续增长,十年中只有2008年一年收益下降幅度超过5%,最近三年收益增速放缓。新华文轩过去三年平均收益是6.28亿人民币。公司过去十年的收益成长率相当高,在估值时可以给一定的加分。
2.3 当前价格,是否低估?
(1)相对收益:目前公司市值是81.9亿港币,如果以过去三年平均收益计算收益率是9.5%,收益率不高。
(2)相对资产:新华文轩当前市净率1.11。从历史估值来看,当前价位并不便宜。

新华文轩上市以来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左右,相对于相对于1.11的当前市净率,公司股价并未明显低估。

(3)相对股息:
以当前股价计算股息收益率为5.1%.单看股息收益率还不错。新华文轩从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股息发放记录,最近五年股息发放总额一直保持在3.4亿港币左右。目前新华文轩的股息支付率在50%以上,历史上股息支付率比较高,但每年支付股息后都有盈余。


(4)价值型基金持股:
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是美国几十年历史的价值型基金,查尔斯布兰迪是格雷厄姆门徒,寻找便宜货的高手,从2012年开始一直持有新华文轩,目前持有新华文轩4.9%的股份。

总结:新华文轩这家公司需要持续关注两点:
1.公司的四川中小学课本教辅业务的护城河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公司的利基。
2.公司的股息收益率是否足够高。
如果新华文轩的PB能够低于0.8,股息收益率就会达到7.3%以上,已过去三年平均收益计算的收益率达到13.5%,收益将会就相当可观。

大部分投资者都喜欢在最有前景的行业选成长性最好的公司,其实投资一只股票就是投资一个生意,不论一家公司的收益成长或不成长,我们都要看这个投资几年能够收回成本。

数据来源:深港通头等舱
从 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以5倍市盈率买入一家0成长或成长率只有2%的公司,5年内可以收回成本;而如果我以25倍的市盈率买入一家收益增长率40%的 公司,7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且一家公司连续保持七年收益增长率达到40%的难度比一家公司收益保持0增长的难度要大太多,七年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发生, 后一种投资方式要承担更多风险。
所以,我们得出,在我们选股的过程中,公司收益是否成长只是我们投资需要考虑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必要因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我们的投资几年能收回成本和收回成本的确定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