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元朗搵貓】攝影師唔影婚禮 轉做龍友影街舖貓

1 : GS(14)@2017-08-02 06:16:06

Basa Yung(instagram:Basacat),作品以流浪貓以及舖頭貓為主題。



最近朗豪坊舉辦了一個猫の夏日寫真館,展出了14個日本攝影師,以貓為主題的作品。當中Rojiman的作品十分可愛,經常也會以貓毛製作不同型狀的貓貓帽以及道具的作為拍攝主題。



香港亦有唯一一個代表Basa Yung(instagram:Basacat),作品以流浪貓以及舖頭貓為主題。現職為地產代理的Basa,曾經是一個婚禮攝影師,家中亦養了3隻貓。因為工作彈性關係可以經常在街上四圍走,相機總是旁身,一發現街貓就會拍攝。今日Basa就帶記者發掘元朗區的舖頭貓,每張照片的背後亦隱藏了不同的社區故事。立即出片!



Basa作品喜歡較多背景作為構圖。

擅長捕捉貓貓表情,如貓剛剛瞓醒的一刻,貓鬚開始動,預計會打呵欠便立即拍攝。(由受訪者提供)

大吉是藥材舖的貓店主。(由受訪者提供)


Instagram人氣大師Rojiman。

Rojiman經常也會以貓毛製作不同型狀的貓貓帽以及道具的作為拍攝主題。

朗豪坊猫燑夏日寫真館。

猫の夏日寫真館朗豪坊4樓通天廣場即日至9月3日記者:翁怡富攝影:潘志恆、伍慶泉(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2/201087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424

美新人稱被屈錢拒畀$975攝影師反控誹謗獲賠$842萬

1 : GS(14)@2017-08-04 06:11:40

美國德州一對夫婦指婚照攝影師「屈錢」,拒付125美元(約975港元)的相簿封面費,並在傳媒和網上「數臭」攝影師。攝影師反告該對夫婦誹謗,上周五獲判勝訴,夫婦要向她賠償108萬美元(約842萬港元)。莫爾多萬(Andrew Moldovan)與尼莉(Neely)2014年10月拉埋天窗,找來女攝影師波利托(Andrea Polito)為他們拍婚照。婚後數周莫爾多萬及尼莉未收到結婚相簿,波利托回應指對方須選封面照,並要付125美元的封面照費,方能完成相簿並交貨。雙方以電郵交涉多輪,但莫爾多萬始終拒付那筆金錢。幾日後,波利托發現莫爾多萬聯絡多個傳媒機構以及社交媒體發炮,指她「扣留」他們的婚照。波利托指對方公然抹黑,令她的13年事業毀於一旦。她表示,莫爾多萬數落她的電視訪問自2015年1月播出後,當年她接到婚照攝影預約,由平時75至100宗大減至只有2宗。波利托控告莫爾多萬夫婦誹謗。一個陪審團上周五裁定莫爾多萬夫婦要向波利托賠償108萬美元。波利托形容這場官司是漫長戰爭,令她身心俱疲,聞判後如釋重負,認為聲譽得以恢復。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3/201104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25

【科技籽】縮時兩分鐘拍出香港味 得獎西班牙攝影師:最緊要創意

1 : GS(14)@2018-02-04 23:39:27

Alex已居港6年,目前是一位freelance攝影師。於2015年贏得索尼專業比賽的東南亞區最佳影片。

【科技籽:玩物達人】這個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樓價高企、政治氣氛令人氣餒,提到香港,我們總是搖頭。不過對於居港6年的西班牙攝影師Alex Rodriguez來說,拍攝香港景色總令他樂此不疲,更揚言要在香港落地生根,和總是說「走得就好走」的我們形成有趣對比。攝影師先講攝影事,Alex專長是拍攝「timelapse」(縮時攝影),他覺得香港在這方面是世界第一,「大概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像香港一樣,隨時隨地拿出相機都可以拍到出色的timelapse,去到外國街上總是空空的,拍不出香港這種活力。」


好壞來自比較,Alex認識了香港女友,6年前跟着她來到香港,就有在香港當攝影師的想法,原因除了被香港吸引外,也因為當時西班牙局勢很差。「我在西班牙當過電視台的新聞攝影師,但在西班牙很難找工作,記得在旺角有個伯伯跟我說香港遍地黃金,努力就拿到。當然未必人人認同,但在西班牙你多努力也一場空。」Alex認為在香港機遇較多,並不是說現在作為freelance攝影師賺得很多錢,但至少他能把自己的興趣作為事業。當初來到香港時,Alex對事業並未有太多想法,大約在2013年他在網絡上看到香港的timelapse影片,但覺得那些影片拍來拍去也是中環和銅鑼灣,並沒有拍出香港真實一面,於是就想到不如自己操刀。一開始他只是用手機app拍攝,就被效果迷倒。

街坊日常 燒味檔魚蛋檔上鏡

「我記得第一次是在葵芳,我試着在小巴上拍攝timelapse,那街道和行人不斷流動。」Alex用crazy來形容,人多車多令我們crazy地煩躁,但卻令這位外國人crazy地着迷,他開始周圍出動。在2015年憑着兩分鐘的timlapse影片《No Limits》贏過「索尼專業比賽」(Sony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的東南亞區最佳影片。Timelapse的原理是每隔一定時間拍下照片,再將連續的照片合成影片,將幾分鐘甚至數個小時的時間濃縮成幾秒鐘影片,中文又叫「縮時拍攝」,給人的感覺多數用於拍日出日落、大山大水,但在Alex的影片中卻有很多街坊人物,充滿港味,在他鏡頭下的燒味檔、魚蛋檔、肉檔都在縮時工作,甚至見到阿伯捉棋、女朋友食燒鵝瀨等有趣畫面,而記者最喜歡的還是招牌的小巴鏡頭,從來都沒有留意到小巴風景是這樣的美。


得獎作品片段記者最喜歡Alex的招牌小巴鏡頭,從沒留意過小巴外風景的美。

得獎作品片段Alex的timelapse中有不少街上人物的特寫。

得獎作品片段將重點放在活動較少的指定人物上,timelapse會模糊化身邊流動的途人,帶出攝影主題。


專業用家會用的電動路軌,Alex這台路軌組合價值約$17,000。


Alex和知名導演Brandon Li將於2月3日舉行攝影講座,免費入場。http://filmmakingworkshopbrandonalex.eurasia-platform.com

土炮方法 數磚頭邊行邊拍

Alex分享拍攝timelapse的心得,現在的相機很多都內置timelapse模式,甚至能在相機內合成好影片。一般定鏡timelapse set好腳架,設定好光圈、快門和時間間距,就會自動運作。拍攝timelapse途中可能會有很多光源變化,但Alex提醒最重要的不是曝光準不準確,因這些都可後製調校,最要緊的是發揮創意。另如想拍攝會動的timelapse(hyperlapse),除了用比較專業的電動相機軌道,也可用比較土炮的體力勞動。Alex教大家可以留意地面的標示,訪問當日我們身處的黃埔海旁就有磚頭地面,Alex提議可以每前進4格磚頭就拍一張,每張都把對面海的中環廣場放在畫面中間,那麼就可拍出有運鏡的縮時影片。至於要拍多少張也有數得計,在影片格式中大約25張相片可構成1秒畫面,Alex通常也會拍攝10秒長度方便剪接,即是每個鏡頭也會拍攝大約250張相片,即是要拿着腳架和重重的相機及鏡頭邊走邊拍,也是一件苦差。拍攝timelapse其中最有趣的地方是,拍攝的過程很漫長,有時會感覺拍得不好,擔心出來的效果。不過這些擔心往往在後製時都煙消雲散,「拍攝時你不會想像到變成timelapse後畫面是這樣漂亮,這種驚喜是我最喜歡timelapse的地方。」若初入門想體會timelapse有趣之處,可像Alex一樣由手機app開始,例如「Hyperlapse from Instagram」或者「Lapse It」在Android和iOS也有,是簡單易用的timelapse app。開app後在街上邊行邊拍已能做出有趣的快鏡效果。不過如果要長時間拍攝或專業timelapse,始終要相機腳架輔助,用相機也能靠光圈、快門的組合拍出較特別的效果,例如拍攝馬路夜景時,可以用上5秒左右的慢快門捕捉車燈的光影。Alex的YouTube頻道「Alex Timelapse」和IG戶口「alextimelapse」會定期示範,有興趣的影友們可去偷師學習。

教你影相


很多相機目前已設有timelapse模式,例如Alex目前使用的Sony A7R3。


較簡單的方法是數地上磚頭拍攝,方法雖然土炮但可拍出長距離hyperlapse。



Facebook:Alex Timelapse
Instagram:alextimelapse


記者:司徒港燊攝影:王國輝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31/202903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58

【港女心心眼】香港都影到北極光? 攝影師教你揮燈棒冧女友

1 : GS(14)@2018-02-20 21:25:28

只要地方夠黑和夠空曠,再加少少心思和攝影技術,就能影到港版北極光。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在網上不時見有女生大呻另一半唔識影相,對方往往要影一百幾十張,才有一張稍為滿意的,而男士們就只能默默地影完又影,敢怒不敢言。現在有救了,今次找來攝影師教你影港女必like嘅北極光!唔使驚,影呢個港版極光唔需要花你幾萬蚊,只要花少少時間同心機就得喇,情人節食完飯去影就啱晒。


早前有客人希望帶另一半影北極光,鄧英奇就聯想到不如在港滿足客人願望。

de odd影樓老闆、婚照攝影師鄧英奇。

拍攝用的LED燈,需預先貼上藍色、綠色玻璃紙,還要包一層膠袋,營造北極光朦朧美。


相機腳架一定要穩陣,大風都吹不郁,因為腳架一郁,拍出的影像都會變朦,不夠逼真。

其實使用普通閃光燈已經足夠,不一定要用攝影師這款專業版的。

記緊要將相機設定為後簾同步(即將flash curtain設定為rear),拍出來的景像才會夠sharp,無鬼影。



專門為準新人度身訂造,影故事性婚照的攝影師鄧英奇,眼見近年很多新人都專程去冰島拍照,望能影一輯以北極光為背景的婚照,「但北極光是很seasonal的,去到都未必見到,見到都未必影到,之前有個客人想完成女友心願,帶她影極光,我就想到在香港幫他們做出來。」影這個極光難度不高,不一定要攝影高手才影到,需要的架生亦很簡單:相機、腳架、閃光燈、LED燈棒,同最重要嘅……伴侶。想知點影?睇片啦!


如果設定為前簾同步,會很容易出現鬼影。

記得用慢快門,否則是拍不到光軌的,今次就設定為10秒。

如何揮動LED燈,其實沒特定技巧,可以試左右、上下或前後,最重要是發揮出自己的創意。



記者:黃子配攝影:潘志恆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4/203046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34

【文化籽】打卡熱點西環碼頭 意國攝影師定格自拍的疏離

1 : GS(14)@2018-02-21 06:14:38

意大利攝影師Pierfrancesco Celada移居香港後,曾每日到西環碼頭散步拍照,實地觀察到底人們在做甚麼。

【文化籽:藝術人語】「這裏人來人往,他們在同一位置拍照,同樣的姿勢和構圖。」站在西環海旁,意大利攝影師Pierfrancesco Celada跟記者說着。準確一點,他所在地名為「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但這樣形容或許難以令你明白。如稱之為「西環碼頭」或「Instagram Pier」,相信頓時勾起你印象。在Instagram上搜尋#instagrampier,過萬張一模一樣,在貨櫃前、燈柱前或竹棚前的相片即映入眼簾。


「很多人在日落時跳起拍照,想拍到緊抱太陽,期間不斷調整姿勢,要成功簡直是創舉。」三年前Pierfrancesco移居香港,住在堅尼地城,因屋企細而常到鄰近的西環碼頭散步。「可怕的是要『跟風』拍照的心態,他們很少創作甚或沒想過要原創,可能因此沒再去別的地方看其他事物,我就是要來這裏親身觀察。」他說在周末和黃昏時分,總會有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來打卡。「他們好像非來這裏自拍不可,再放上網表現自己,更會標記『Instagram Pier』為拍攝地點,再加#instagrampier。」約於一年半前,他開設了Instagram賬號@insta_pier收集各人的自拍照,又每天花兩小時實地觀察,拍下自拍照的「幕後花絮」。「如果西環碼頭是他們的舞台,我的賬號便是他們的後台。」Pierfrancesco拍下一個個不斷跳起又失敗的剎那,作品在意大利傳媒Pagina99舉辦的《Happiness ONTHEMOVE Award2017》比賽中獲獎。

開賬號收集相片 影像帶諷刺意味

自言風格幽默的Pierfrancesco,專注拍攝城市生活,曾旅居日本。「我的作品都帶諷刺意味,希望引人思考。」他以於日本拍攝的得獎作品《Japan, I wish I knew your name》為例說:「人口密集的城市裏,我們常站得近卻沒有溝通,互不相識。」他最初以為是言語不通而無法融入,但年月過去,發現根本是個社會現象,「香港一樣有這情況。」一年半以來,他拍下近15,000張照片,最深刻的是這張——情侶緊抱着,卻手執手提電話各自自拍。「他們共享當下一刻,之間卻無聯繫,真諷刺。但或許現今社會是要這樣做,才證明你是年輕人。」
Pierfrancesco開賬號不是為斥責「跟風」,「某程度上最初我也帶着偏見來拍攝,後來想法改變了。」他笑說西環碼頭如此美麗,是香港這個細小城市中難得一見沒有圍欄、可以好好看海的地方。「能夠與家人和朋友在戶外享樂,有何不好?」他反而希望用影像呈現社會中無理而值得反思的一面。「就如這些照片,我想讓大家看看眾多快樂的自拍背後,人和人原來有多分離。」

以前每日拍照 碼頭成為街坊後花園

Pierfrancesco說晚上的碼頭是區內街坊的後花園,「會有人跑步或帶狗隻散步,到周末或黃昏就是年輕人的打卡勝地。」拍過各地風光,在香港也拍過雨傘革命,惟獨西環碼頭,他以前能堅持每日拍照。因為碼頭已是他家的一部份,「家裏空間小,走到碼頭看見海港,讓我唞唞氣,也曾帶妻子來拍孕婦照。」他認得前來拍攝婚照的攝影師,甚至來散步的小狗。「相熟的小狗主人會在Instagram上標記我,又有人留言或轉發相片,很有趣!」今年7月,他將帶着《西環碼頭》系列到意大利「國際攝影節」參展,也計劃在香港推出攝影集。他在碼頭邊拍照,邊笑說︰「不如就在後花園舉行發佈會吧!」


西環碼頭的另一名稱是「香港天空之鏡」,不過從Pierfrancesco的照片看來,這鏡似乎是來者帶水桶自製的。

他說不少拍攝婚照的攝影師會帶水桶自製「天空之鏡」,「照片是很漂亮,但張張一樣好嗎?」

他拍下跳起又失敗的瞬間,滑稽又可愛。(《Happiness ONTHEMOVE Award2017》得獎作品)


Pierfrancesco最深感受的作品,是一對情侶緊抱着卻似遠猶近。

他擅於用影像表達城市人疏離的一面,這是他攝於日本的得獎作品。

Pierfrancesco會收集大家上載到Instagram的西環碼頭照片。


現時他已搬到南丫島居住,但依然堅持每星期到西環碼頭至少兩次。



Instagram:@insta_pier記者:黃凱婷 攝影:鄭明川、黃凱婷(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21/20310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