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會保險的副作用

2012-11-12  TCW
 
 

 

勞保之類的社會安全保險,目的是想解決人們的養老問題。但這些東西不過是近百年來的產物,人類過去歷史千萬年來沒有這種東西,前人們又是如何解決養老問題的?

答案有兩個,一是存錢養老,也就是工作時存錢,留待老時花用。二是養兒防老,也就是年輕時工作掙錢養子女,老時由子女掙錢供養。

其實,社會保險要人們工作時繳保費,年老時領給付,也算「存錢養老」。此外,社會保險把工作者繳的保費,移轉給退休者,也是靠下一代養老。

也就是說,和私人養老相比,社會保險並沒有提出什麼新方法來解決養老問題,過去人類也沒有因為缺少社會保險而亡種滅族。既然如此,政府強制推動社會保險來取代私人養老,究竟有何意義?

而且,私人養老和社會保險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每個人為自己養老打算,後者卻是每個人為不相干的其他人養老打算──因社會保險是強迫現在工作者繳錢,幫現在退休者養老。現在繳錢的工作者和現在領錢的退休者間,卻不一定有關係。

這就帶來兩種後果,其一是社會保險統一標準,不會正好符合每個人需求。有些人老年時不想過這麼好,現在想多花錢享受,社會保險保費對他們而言太高了,他們繳這些保費,就得放棄現在對他們價值較高的東西,只換得老時對他們價值較低的東西,這些人其實是過得更差了。

有些人想老年過好一點,社會保險的保障對他們太低,他們會另外再買其他保險。若沒有社會保險,原先被強迫繳的保費,他們本可用來選擇購買更適合自己的保險,這些人也比沒有社會保險時過得更差了。到頭來,社會保險只是讓每個人比沒有它時更糟而已。

社會保險還有第二個後果,即讓家庭親情關係變得更淡薄。

哲學家柏拉圖曾經建議:不讓人們知道自己的親生孩子是誰,這就會使他們對所有孩子都有父母愛。但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的看法更勝一籌:若每個父母都不知自己親生小孩是誰,結果是每個父母都不會去管每個小孩死活。

社會保險的狀況也類似。我繳的錢不一定供養我父母長輩,反倒很可能供養完全不相干的別人。既然每個人父母由別人供養,我對父母的關心,就會比沒有這種狀況時更少。若說現代人感嘆孝道淡薄,常見到子女不管父母死活,那麼以社會保險取代私人養老,這種情況不會更少,只會更多。

已故的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如此形容社會保險制度:「減弱家庭親情,降低工作、儲蓄、創新的誘因,減低資本累積,限制我們的自由。」要想解決勞保等社會保險的問題,或許可先從認識它帶來的後果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29

安倍修憲副作用 日本執政黨意外輸掉地方選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111

周末日本執政黨意外輸掉了一場地方選舉,安倍晉三吃到了修憲獲得集體自衛權的第一顆惡果。 執政黨自民黨輸掉了周日的滋賀縣知事選舉。無黨派新人、前民主黨眾院議員三日月大造擊敗自民、公明兩黨推舉的前經濟產業省官員小鑓隆史在選戰中勝出。 在選戰中,三日月大造攻擊安倍晉三企圖修憲改變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並抨擊執政黨重啟核能的能源政策。 在日本明年春季的統一地方選舉之前,自民黨原本希望通過此次選舉助推該黨同樣視為重點的10月份福島縣知事選舉和11月沖繩縣知事選舉,但開頭就以敗選告終。 多項民調顯示,安倍晉三政府的支持率跌至50%以下,這是自民黨執政聯盟2012年年底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後,首次支持率跌破50半數。 日本政府計劃明年向國會提交解禁集體自衛權相關法案,是導致其支持率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安倍晉三試圖通過修憲,在太平洋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 不過目前執政黨自民黨-公明黨政治力量依然強大。執政聯盟控制了日本兩院的絕大部分席位,日本未來兩年之內沒有選舉。盡管安倍晉三支持率正在下滑,但是仍然遠遠高於他前幾任被迫辭職的首相。 日本學習院大學政治系教授Naoto Nonaka告訴《華爾街日報》: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政府力量在減弱。而是選民對於為何要如此快的推進新自衛方針感到疑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13

食品禁令顯副作用 俄呼籲東盟增加對俄食品出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186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周四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的俄羅斯-東盟經濟部長磋商會上,呼籲東盟各國增加對俄羅斯的食品出口。(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我想提醒關註農產品出口領域為東盟國家開啟的機會。這里指的是新鮮蔬菜、水果。我們十分了解你們各國農產品高品質標準,我們將歡迎你們各國對俄羅斯出口食品,除了水果、蔬菜,還包括海產品、堅果、牛肉、豬肉和雞肉。”

華爾街見聞網站寫過文章稱,針對歐美食品的進口禁令是把雙刃劍,雖然起到反制裁作用,卻令俄羅斯“很受傷”,俄羅斯部分食品價格大漲。

而為了彌補禁令造成的供應缺口,俄羅斯政府計劃從非西方國家進口食品,中國和巴西這樣的金磚國家和拉美國家有機會擴大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25

APEC限停產副作用顯現 中國經濟正滑入通縮區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60

中國11月的匯豐制造業PMI低於市場預期,不少券商將此歸咎於APEC會議期間停限產的負面影響對實體經濟帶來了下行壓力。

華爾街見聞早前報道,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由前值50.4回落至50,創半年新低。

該指數的主要構成是:訂單占30%,生產占25%,雇員占20%,配送占15%,存貨占10%。

從各分項指標來看,今天的數據喜憂參半:

生產指數從 10 月份終值 50.7 降至 49.5,重回收縮領域,創下7個月新低。但新訂單指數從 51.2 小幅升至 51.4。就業指數從 48.9 降至 48.4;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從 48.6 升至 48.9,原材料庫存指數從 49.2 降至 47.9。

中信證券解讀認為,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依然在擴張區間,但新出口訂單的擴張速度在下滑。購進價格和產出價格還在繼續下滑,加上就業指數的持續走低,這些都表示經濟正在進入通縮區間。

高盛在研報中具體指出,有兩股力量在影響11月的制造業活動:

就下行作用而言,APEC會議期間的停限產措施可能抑制了11月前12天的經濟增長。考慮到數據采集期,本月的匯豐 PMI 預覽值可能因為停限產而受到了格外大的影響。

就上行作用而言,政府可能在努力促進需求增長,特別是再度派出了中央檢查工作小組回訪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國務院19日宣布的舉措,包括增加貸存比指標彈性、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降低銀行收費等,可能會為短期需求增長帶來一定的推動。不過,此前貸存比指標已有放松,而且它並非近期貨幣狀況放松的制約因素。盡管如此,這些政策聲明仍體現了政府的政策意圖,而且不在清單中的政策也有可能推出,例如進一步定向放松流動性。

高盛預計,12 月份實體經濟數據至少會暫時有所改善,因為 APEC 停限產的負面影響將會消退。

但中信稱,2015 年在現有房地產的壓力下,就業問題將逐步浮出水面,這將加大政策穩增長的難度,因此明年包括降準降息在內的貨幣政策放松依然是需要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63

人民幣入籃 對中國恐是一杯毒酒 大量資本湧入 長期帶來經濟副作用

2015-12-14  TWM

當人民幣提升到準備貨幣的地位,短期能為中國經濟減速問題提供緩衝;長期而言,其帶來的影響未必全是好事。從許多國家經驗來看,大量資本流入,可能帶來傷害,導致經濟與衰起伏。

國際貨幣基金(IMF)

已決定把人民幣加入其特

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中,貨幣市場勢必產生重大變化。這意味IMF認可各國持有的人民幣為外匯準備。

其他也納入SDR的貨幣有美元、英鎊、日圓和歐元,因此人民幣是加入一群精英貨幣中。

IMF的決定並沒有官方

監管上的效力——納入SDR 並未賦予貨幣特別的權利,這只是代表IMF對資產經理人持有哪些貨幣較安全的意見。

如果資產經理人認為IMF的背書有分量,那麼他們將持有更多人民幣;如果不認同,他們就不會這麼做。

資產經理人可能認為,IMF的決定主要是政治性因素,且近來中國資本帳的自由化,大體上只是表面性的。

另一方面,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訊號,代表中國即將要結束以投資驅動其快速成長的策略,所以將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壓抑其貨幣以便刺激出口。

截至目前,沒有人知道正確的答案。

短期助益:穩定人民幣

為什麼中國希望IMF把

人民幣納入SDR?中國可能想在資本嘗試流出中國之際,引導更多資本流入。未來幾個月人民幣預期會略微貶值的情況下,創造一些外國對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可能有助於穩定人民幣。

IMF的動機可能是想幫

助中國減緩人民幣的波動,以促進全球總體經濟的穩定,或者IMF可能想誘使中國透過IMF進行主權借款,而非自己進行。

到最後,人民幣的準備貨幣地位將依靠中國進一步開放資本帳來提升。資本愈容易進出,資產經理人就愈願意把錢投入人民幣。而如果中國提升到真正準備貨幣的地位,最需要被關注的將會是長期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未必全部都是好的。

準備貨幣地位讓一國政府

貸款的成本更低,這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向外貸款的量將會增加。如此將導致資本淨流入增加。而正如許多國家過去十年學到的教訓,大量的資本流入可能造成問題。

長期隱憂:龐大貿易逆差

乍看之下,這好像說不通。一國對外貸款的成本降低為什麼反而有害?因為如果國家既理性又有遠見,它們借錢不會多到有害的程度。然而主權貸款的決定是政府做的,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政府的決定並非總是明智的。

即使是私部門也可能受到

資本流入傷害。經濟學家貝寧諾(Gianluca Benigon)、康佛士(Nathan Converse)和佛納洛(Luca Fornaro)發現,大量外國資本流入可能導致經濟興衰起伏。它們也可能造成一國把資源從生產力成長通常較高的製造業轉出,投入生產力相對遲滯的服務導 向產業。

過去數十年來,美元一直是主要的準備貨幣,且美國經歷了龐大的資本流入,尤其是來自像中國之類的國家。這些流入的資本進而造成龐大、持續的貿易逆差。也許不是巧合,但美國的製造業從一九九0年代以來就不曾快速成長。

在未來幾年,準備貨幣地位可能有助於為中國經濟減緩提供緩衝。但長期來看,它對中國可能是一杯毒酒。

(本專欄不代表編輯部或彭博公司及其業主的意見。)過去敷十年,美元一直是主要的準備貨幣。龐大資本流入,進而造成龐大、挎繆貿易逆差。也許不是巧合,但美國製造業從1990年代來就不曾快速成長。

譯者 吳國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35

量化寬鬆的副作用 蔓延到公司債 買BMW公司債 還要倒貼利息?

2016-01-25  TWM

受到貨幣量化寬鬆影響,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來到負值,而許多發行機構在債券契約中,將浮動利率與其連動,並未明訂以零為下限。所以,當殖利率降到零以下時,債券持有人可能還要倒貼錢,換取借錢給它的特權。

全球大行貨幣量化寬鬆(QE)的實驗之後,雖然衍生出奇奇怪怪的副作用,但我們現在也已經習慣,老神在在。民眾把錢存在活存帳戶,還得貼錢給銀行?很平 常!要向歐洲政府買公債,卻還得付錢給它們?這也不稀奇了。但公司債呢?每三個月把錢交給企業,換取借錢給它的特權,你說奇怪不奇怪?

Furibor气轉負揭公司債亂象

BMw去年四月賣給投資人總值達十億歐元的浮動利率債券,在今年一月二十日重設利率。這些二0一八年到期的浮動利率債券,殖利率比三個月歐元區銀行同業拆 借利率(Euribor)多出二十個基點。也就是說,債券持有人,在四月第一次的殖利率是0.二0二%,七月是0.一八一%,十月是0.一四九%。

但畢竟目前的世界亂烘烘,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遠遠低於零,未來有可能拖累BMW公司債,把殖利率拉到負值。

過去一年,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跌點超過二十個基點。如果再掉七個基點,也就是過去九周的跌幅,則BMW就有權利要求債權人付錢給它。

在一月利率重設之前,要投資人倒貼錢的情景,或許不會成真,但BMW至少還有四筆浮動利率債券流通在外,包括三億歐元將於二月十五日重設利率,但如果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在二月下滑五個基點,則這些債券也會出現負值利率。

並不是故意找這家德國汽車大廠的麻煩,用彭博終端機搜尋殖利率不到0.一四%的浮動利率債券,我總共找出兩干多筆,大多數由銀行發行。

殖利率下限公司規定不同

問題來了,許多發行機構在債券契約中,納入「最低殖利率」條款,明訂以零為下限,但BMW卻沒有這項條款,也沒有明訂下限。

我承認我沒有看完這兩干多筆債券的契約文件,倒是特別注意到聯合利華(Unilever)發行的債券,金額達七.五億歐元,殖利率比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高出十八個基點。我向公司求證,對方表示,確實明訂殖利率下限為零。

BWM證實並未設定殖利率下限,但表示如果殖利率真的降到零以下,並不會向債券持有人討錢。

親愛的讀者,你們讀到這裡,可能會覺得這篇文章沒有重點。但別忘了,還有其他兩千多筆與BMW類似的浮動利率債券,有多少筆明訂殖利率下限?又該怎麼確定 發行機構不會執行負殖利率?我若持有這些債券,這個禮拜一定會好好看過契約,甚至打電話給發行公司的財務部問清楚。

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Euribor,Euro Interbank Offered Rate)計算基礎是主要歐洲銀行互相貸出款項時的利率,去除偏差值取平均,在歐洲時間每天上午11點公布。重要性在於,它幾乎是所有金融商品以及存款或放款利率的參考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2

負利率罩頂 日本金融業剉咧等 救市下猛藥 刺激需求反帶來副作用

2016-02-22  TWM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一月二十九日宣布將實施負利率政策,這突如其來的決定,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金融機構,獲利勢必將受到極大打擊。

一月二十九日過午時分,

關東的地方銀行幹部

都在苦惱。一黑田總裁到底在想什麼?是要逼死金融機構

嗎?」

日本銀行(央行)要實施

負利率的量化暨質化寬鬆金融政策,將對金融機構造成莫大打擊。其中所謂的「負利率」,適用於金融機構在日銀的活期存款。也就是說,金融機構若在日銀存款,過去通常可收到本金加利息,現在反而變成在存款期間本金會減少。

不過,並非所有在日銀的活期存款都會變成負利率。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針對二0一五年的平均存款餘額(約二二0兆日圓)的部分,還是和過去一樣會有0.一%的利息,「我並不認為會對金融機構造成太大影響。」

預期增加高風險投資

然而,未來金融機構再存到日銀的部分,就適用於負利率。另一方面,日銀要以高於過去的價格向金融機構收購政府公債,其結果就是公債的價格上漲,利率急跌。

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一月二十八日還是0.二二九%,二月一日已跌到0.0六八%。才兩個營業日,就掉到三分之一以下。短期公債更嚴重,一月二十八日時,負殖利率的影響只到四年期公債,二月二日時已擴及於八年期公債,而且一年期至六年期的公債,其殖利率比日銀的負0.

一%還要低。

黑田認為,像這樣把整個殖利率曲線往下壓,「可以引發投資組合再平衡」。殖利率一跌,風險溢酬就減少,可以預期投資者增加投資風險更高的資產。

若以公債投資來說,二十年期、三十年期公債等更長期的商品,就會變成投資的選項。然而,一位關西的地方銀行主管說,「長期公債由於利率變動風險大,多半是燙手山芋。」金融機構或許會增加對外國債券的投資,但考量到匯率風險,必須避險,因此投資獲利很難大增。至於股票投資,「由於國際法規的限制,自有資本必須再提高才行,一樣無法增加股票獲利。」東北地區一位地方銀行的主管說。

到頭來,近期內債券或股票等有價證券投資獲利勢必會減少,這是金融機構必須面對的事實。

日銀期待的是,金融機構因而增加對企業的放款。但銀行人士異口同聲嘆道,「就算放款利率壓到比目前還低,融資額也不會增加,因為沒有資金需求。」自發生金融海嘯的0八年起,放款利率就一路下滑,國內銀行的新承作放款利率平均掉到了0.九%上下,再往下調的空間有限,難以刺激資金需求。

即使如此,金融機構應該還是要努力擴大放款。這會使得放款競爭更激烈,東京一位信用金庫的主管就擔心「壞帳會變多」。

擔憂放款會變負利率

面對金融機構競相放款,貸款人就會希望「以固定利率、更長期、更低的利率」來借錢。尤其是會一次貸出大筆金額的不動產融資,多數金融機構都會以很好的條件來搶客戶;不過一旦不動產價格從高點反轉下跌,長期貸出的不動產融資,多半可能成為呆帳,重蹈九0年代的覆轍。

也有愈來愈多業界人士擔

心,放款利率會變成負利率。

銀行的放款利率基本上與市場利率連動,所謂市場利率,指的是東京的銀行問拆放利率(TIBOR)或是倫敦的銀行間拆放利率(LIBOR)等數據。

一位地方銀行主管說,「聯貸契約都是根據尸LIBOR扣掉一定水準的利率後再放款,但如果市場利率再往下跌,就可能變成要以負利率提供融資。我們正急著研擬防範這種狀況的方法。」這是前所未見的事態。

為此,銀行股狂跌,又以郵儲銀行的股價跌得最嚴重,三天就跌了一四%,原因是其放款業務尚未獲許可,操作公債的比率又比較高。三井住友、三菱UFJ以及瑞穗這三大金融集團的股價也在三天內跌了近一成,因為在有價證券的投資以及放款這兩方面,預料利潤都會減少。

一些大型銀行已經開始實

施因應措施,里索那銀行和橫濱銀行二月一日調降存款利率,新生銀行自二月三日起調降房貸利率。前述的銀行三巨頭也在研擬這方面的措施。

今後可以預期,銀行將調漲各種手續費,像是ATM手續費或存款帳戶管理費等等。

面對負利率這種跳脫以往常識的狀況,金融機構也得想想,有沒有什麼策略,可以在其他層面增加收益。

譯者·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1

博士食中藥出現副作用險出生命意外

1 : GS(14)@2012-08-19 16:23: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9/16616630

現年30出頭的阿成失去工作,每月還要花一萬元看中醫調理身體。黃賢創攝
苦讀多年的阿成(化名),終在30歲前取得博士學位,並獲一間大學聘用。其後阿成自06年起,就鼻塞問題向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求醫,先後轉過三名中醫師,最後由該中心號稱「北京市名老中醫」的劉冬立應診。劉冬立現為港大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執業四十多年。
寒底人服寒性藥破血氣
接受劉冬立診治初期,阿成的鼻塞症狀有改善,07年底阿成被大學派駐海外,仍每隔兩、三天服食劉冬立配發的藥粉沖劑。08年3月阿成返港探親順道覆診,帶著劉冬立配發的數十劑沖劑到外國,服完後再由家人持藥單向中心配發沖劑寄給他。
但持續服用該沖劑半年後,身體漸漸發出警號,在無特別原因下,「心跳快到好似跑完步咁,每分鐘成120下,最恐怖係跳跳下會突然停咗一、兩下」;其後更出現四肢乏力、手指腳趾發紫、胸口陣陣劇痛等病徵。08年中的一天,他外出購物期間,突然雙腳無力,整個人倒地,「嗰陣神志清醒,但隻腳好似唔係自己嘅咁,用唔到力,支撐唔到身體,坐響地上等人救」。
送院後,「驗勻全身都話唔知原因,所以開唔到藥,我開始懷疑係中藥問題,就停藥」,阿成臥床一個月,未見好轉,家人接他回港,再向兩、三位西醫求診都沒起色,惟有向另一名曾看過的中醫師求診,「嗰個醫師講港大開嘅藥好寒,我又係寒底,嚴重破咗血氣,令四肢無力」。
該中醫開了一些補藥給他,服了兩、三個月,才由起初要坐輪椅,慢慢可在攙扶下走路;惟進展緩慢,至今四年仍未復元,走路半小時就「冇氣」,聲線柔弱,與記者談了一小時就顯得疲憊。阿成不但未能工作,每月還要花上萬元醫藥費。
免診金亦不願讓港大醫
阿成曾向港大投訴,「佢哋話覆核過藥方,冇發現問題,責任唔響佢哋度,但願意免診金醫番好我,但我仲有信心俾佢哋醫咩?」但他知道藥方中無有毒藥材,當年又身處外國,難以證實責任誰屬。港大中醫臨床中心回應指,劉冬立處方的藥單上列明不能重配藥劑,不建議投訴人長期服用;又指所開處方符合註冊中醫專業守則的要求。不過,記者翻閱阿成保存的藥單,並沒有看到類似「不能重配」的字句。
2 : GS(14)@2012-08-19 16:24: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9/16616631


現時為阿成調理身體的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指出,劉冬立處方的藥方偏寒,例如麥冬、忍冬藤、花旗參等都屬於性寒藥材,加上阿成長期服用該配方,身體無法有效平衡陰陽,體質便會寒上加寒,徹底破壞氣血運行,引致機能失調,出現四肢乏力、心跳過急等問題。他提醒市民:「病情會隨住身體狀況改變,用藥也要調整;之前食嘅嗰劑藥可能有效,第日再出現同類病徵時,嗰劑藥可能已經因為病情唔同而無效,仲可能傷身。」
中醫有云「是藥三分毒」。醫管局中毒諮詢中心數據顯示,本港每年平均有900多宗食中藥中毒個案,去年更有4宗食中藥致死個案。
自行執藥是中毒主因

市民輕視中藥的殺傷力,自行執藥或購買坊間中成藥或沖劑,是中藥中毒的主因,以坊間流行的「小柴胡湯」為例,該複方雖能治肝膽疾病及流感,但有機會損害肝臟,中毒諮詢中心每年平均接獲5至10宗飲小柴胡湯後傷肝的個案,部份中毒個案更出現急性肝炎。
《蘋果》記者
3 : hh0610(1603)@2012-08-19 16:33:18

跟本不應該配藥,特別是中藥。

呢個case 應是其他問題
4 : GS(14)@2012-08-19 16:35:16

3樓提及
跟本不應該配藥,特別是中藥。
呢個case 應是其他問題


他個病唔是致命的
5 : 200(9285)@2012-08-19 16:48:13

你不要胡亂配中藥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96

獎勵衍生副作用 胡孟青

1 : GS(14)@2013-11-12 00:44:06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9C%E7%94%A8/116400
按住怒火、深呼吸平靜下來,才未至扯火失控大罵,只跟兒子痛陳正式測考時「出貓」的嚴重後果。然後呢?當然是即場在他爸面前重默一遍,發現原來「衰B」並非沒有溫習,因為監控預默時,默書範圍的廿個英文字當中,他只錯了四個,即相當於80分,如此就更令人不解。深信父母要與子女建立互信,溝通最重要,趁氹兒子睡覺、講床邊故事,亦是他最沒有防範之時追問,原來又是我和他爸的錯!
一向與兒子約法三章:80分或以上,獎一粒銀星貼紙;90分或以上,一粒金星貼紙;滿分一百,即double up,獎兩粒金星;儲足廿粒銀星或十粒金星,即可換取自選心儀禮物一份,金額上限五百元。當然,至今仍未明,為何一條蒙面超人變身腰帶連會發聲記憶體裝置要索價幾百元,在我們眼中,這些玩具都只是塑料,小朋友卻將之當成是自己有份拯救地球的寶物,亦成為他爭取好成績的誘因。可是,亦同時產生了不良副作用——正因為想快點拿多點星貼紙,從而更快獲獎禮物,急功近利之下,遂兵行險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98

要發達首先要付出副作用 周顯

1 : GS(14)@2015-09-17 00:20:12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5817


大家都知道,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步,是靠著東莞的大量廉價勞工,用勞力和汗水,拼博出來,才為國家賺到了第一桶金,打下了今日小康局面的基礎。但是,這幾十年來,中國的「全面向錢看」的政策,也造成了很多的副作用,例如說,環境的破壞,全民的文明衰落,國民素質急速下降。

其實,這幾十年來,已經是中國的第二次起飛了。在這一百多年來,中國被列強打得吐血屈膝,抬不起頭,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軍事方面突飛猛進,不但自己開發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在一九六四年,甚至開發了原子彈,從此進入了軍事強國之列,至少,在此之後,中國也不虞再被強國入侵,像今日的伊拉克般,遭別國予取予攜。

但是,這個軍事強國的地位,是怎樣得來的呢?答案是很大的副作用,在開國之後的數十年來,中國政府花了無數的金錢,用「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精神,強硬地把原子彈造了出來。在這期間的多次飢荒,雖不能說是全部,但至少是局部,也是因為製造原子彈,把資源拿走了,去套取外匯,因而助長了飢荒的蔓延。
中國發展軍事突飛猛進,已經是軍事強國,但同時卻可能犧牲了人民的消費,及環境的保護等。

換言之,中國之所以「得到」,是因為「付出」,今日中國的局面,雖不能算是太好,但也已經說是很不錯了,卻是用很高的成本、很強的副作用所換回來的。所以引用以上的例子,是企圖向大家說明,要想得到,就必須先付出。進而引申下去,如果你要想發達,就必須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

以上的說法,是老生常談了,誰不知道,發達是需要努力呢?問題在於,發達究竟需要多大的努力呢?我發現,很多人還是低估了這問題。簡而言之,個人發達所需要的努力,和國家發達所需要的努力一樣,是需要全力以赴,因而要犧牲很多的機會成本,也即是同時會帶來很多的副作用。這好比當年中國發展軍事,犧牲了人民的消費,近年發展經濟,又犧牲了環境,如果一個人要發達,其必要條件,注意,但不是充份條件,就是犧牲很多其他的東西。

所以我發現,一個白手興家的人,多半生活品味低劣,甚至連溝女的閒情也欠奉,多半是嫖妓解決,整個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也很不平衡,除了錢之外,便沒有其他了。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俗人」,在賺錢方面的成功的機會率,會比別人高出很多。很簡單,專心則容易致富,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但我仍然要加上另外的一條,就是我一直所強調的,要贏在起跑線,一個剛畢業便癈寢忘餐工作的年輕人,會比三十歲才起步努力的人,成功機會高出很多,因為,很多機會是屬於年輕人的,例如說,老人們喜歡提攜小伙子,多於中年人,因此,機會一過,便不復返了。

所以,發達之道,是要早點努力,而且是很不健康、很不平衡地去努力工作,當成功了、發達了之後,才去慢慢的補回失去了的東西,才去尋求平衡的生活。今天的中國,便是企圖如此,當年的日本,為了經濟建設,也製造出大量的公害,污染環境,但在今天,日本已經成為了世上最為乾淨的國家之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