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06 Mar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06-mar-15-2688.html

繼續玩無聊的問答遊戲,答案應該也不用說了吧!

(1) 以3月5日收市計算,以下四間燃氣商,哪一個的市值最大 ?

▪  (a)  香港中華煤氣(0003)
▪  (b)  中國燃氣(0384)
▪  (c)  華潤燃氣(1193)
▪  (d)  新奧能源(2688)


(2) 自4月1日起,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將下調0.44元人民幣。 以北京計算,增量氣價大約減多少% ?

▪  (a)  2%
▪  (b)  5%
▪  (c)  14%
▪  (d)  50%



天然氣分為天然氣存量氣和天然氣增量氣。兩者以2012年實際使用氣量為標準進行劃分,2012年實際使用的氣量為存量氣,超出部分為增量氣。 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非居民用氣和居民用氣分別約為1450億和420億立方米。 在非居民用氣中,存量氣和增量氣分別為1120億和330億立方米。

國家發改革委發布通知,決定自4月1日起將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其中,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人民幣.下同),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不過,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 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意味自去年10月一直困擾燃氣股的門站氣價得到緩解,有助降低成本。

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

今次氣價落實下調,幅度較預期大,而推出的時間亦較預期早。 氣價下調,有大行認為有助天然氣的銷售量增長。花旗指出,早前的油價下滑,令石油相關產品價格下跌,今次天然氣價下調,令天然氣的吸引力提升,將有利於以天氣然替代石油相關燃料的政策。花旗預期,下遊分銷商會下調零售氣價以增加天然氣對其他燃料的競爭力,而這將有利於天然氣銷量提升,令下遊燃氣分銷商受惠。

以此估計,早前工商用戶來源天然氣價加價對工商用戶佔比最高的中國燃氣(0384)及新奧能源(2688)影響最深,則目前減價亦對該兩股最為利好。 德銀綜合各分銷商對銷售燃氣利潤對氣價調整敏感度,其中新奧燃氣(2688)對下調門站價的反應最大,可以預期該消息對其股價表現最為利好。



最高門站價格

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
▪  2013年 7月 提高0.40元。 調整後,最高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2.09元。
▪  2014年 9月 提高0.40元。 調整後,2.47元。
▪  2015年 4月 提高0.04元。 調整後,2.51元。

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
▪  2013-14年,每立方米2.95元。
▪  2015年 4月 降低0.44元。 調整後,每立方米2.51元。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放開氣源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

市場分析認為,增量氣和存量氣並軌以及試點放開直供用戶門站價格,為實現天然氣價格的全面市場化跨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為天然氣的市場化做好初期準備。

■  01 May 14 - 新奧能源(2688) 全年業績
■  24 Jan 14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新奧能源(2688)

新奧能源(2688)前身為新奧燃氣,主要從事城市管道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車用燃氣(CNG 和 LNG)、二甲醚等清潔能源的分銷和非管輸能源的配送業務,以及基於能源分銷的其他增值業務。 公司於1992年開始從事城市管道燃氣業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分銷商之一。 公司於2010年9月22日更為現名。

2010年6月,新奧燃氣母公司新奧集團行政總裁楊宇,因被指捲入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巡視員郭京毅賄賂案而被調查。其後,新奧集團主席王玉鎖否認有關報告。 2011年12月,公司與中石化企圖收購中國燃氣(0384)已發行所有股份,這計劃已於2012年10月取消。

截至2014年6月,集團在中國擁有 140 個城市燃氣及工業園區項目,包括在安徽、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南、內蒙古、江蘇、遼寧、四川、山東、雲南及浙江合共 16 個省市及自治區,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 6,164 萬人。以及擁有在越南胡誌明市、河內及峴港的國際燃氣項目,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900萬人。本集團國內及海外燃氣項目總覆蓋城區人口合共超過7,065萬人。

新奧能源(2688)用戶以工商業用氣爲主,佔氣量66%,批發氣和汽車加氣站佔21%,住宅用戶佔13%。




公司簡介新奧能源(2688) 主要分為燃氣接駁,管道燃氣銷售,汽車燃氣加氣站建設與運營,瓶裝液化石油氣分銷以及燃氣器具銷售。
市值(港元)509.04億元
現時股價47.00元 (2015-03-06 收市價)
市盈率 31.65倍
每股盈利(港元)1.485港元
市帳率4.17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28港元


新奧能源(2688)中期業績

新奧能源(2688)8月 公布6月止上半年業績,營業額143.51億人民(下同),按年增加38.2%;毛利29.38億元,增加8%。錄得純利增長64.7%至12.14億,每股盈利1.12元。不派中期息。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集團共銷售81.25億立方米燃氣,比去年上升25.8%,其中天然氣佔80.37億立方米,比去年上升29.1%。銷售於住宅用戶及工商業用戶的氣量分別佔12.7%及68.2%,與去年比較分別上升10.7%和27.5%。

截至 2014年6 月底,集團的手頭現金相等於人民幣 71.1億元,而借貸總額為人民幣 120.4 億元,淨負債比率為 38.9%。標準普爾於 7 月份將公司投資級別的信用評級由 BBB-上調至 BBB,前景展望為穩定,肯定了集團穩健的財政狀況。



年度 營業額燃氣接駁銷售管道燃氣汽車燃氣燃氣批發綜合 營業額
2012年 36.33億元 (17%)105.16億元 (54%)23.07億元 (9%)10.31億元 (6%)180.27億元(100%)
2013年 38.43億元 (17%)141.02億元 (61%)30.85億元 (13%)15.51億元 (7%)229.66億元(100%)
2013年 1H18.53億元 64.73億元 13.74億元5.35億元103.86億元
2013年 2H19.90億元 76.29億元17.11億元10.16億元125.80億元
2014年 1H21.22億元 90.70億元18.10億元11.39億元143.51億元
年度 溢利 (除稅前) 燃氣接駁銷售管道燃氣汽車燃氣燃氣批發綜合 溢利
2012年 22.68億元 (47%)19.90億元 (41%)4.86億元 (10%)0.55億元 (1%)48.44億元(100%)
2013年 23.77億元 (44%)24.56億元 (45%)5.00億元 (9%)0.63億元 (1%)54.64億元(100%)
2013年 1H11.68億元 12.24億元 2.74億元0.25億元27.21億元
2013年 2H12.09億元 12.32億元 2.26億元0.38億元27.43億元
2014年 1H13.22億元 13.05億元 2.65億元0.14億元29.38億元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回顧上半年,集團的天然氣總銷售量上升34.1%至 50 億立方米,證明了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持續強勁。 在利好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下,新奧能源(2688)穩步拓展城市燃氣、工業園區、分布式能源和車船用加氣業務,為集團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



北美燃氣業務

新奧能源(2688)去年10月公佈斥資2億美元向大股東兼主席王玉鎖收購北美燃氣業務,收購作價相當於1.5倍帳面值。 今次從大股東收購的項目,主要位於加拿大及美國,包括在加拿大的4個燃氣加氣站,以及位於美國西部的29個燃氣加氣站。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上述收購為集團提供進軍美加市場之機會。

對公司以2億美元向大股東收購北美加氣站業務,被指是高價買虧損資產,新奧(2688)管理層召開分析員會議解畫。首席財務官王冬至稱,北美加氣站業務2014年虧損主要是來自一次性前期費用0.11億美元,2014年虧損幅度料比2013年收窄,料2016年進一步收窄,項目料在2016年下半年收支平衡,2017年始有盈利。

王玉鎖強調,北美項目的內部回報率約15%,與內地項目相若,他會先清還美國業務的債務,才將資產註入上市公司,未來新奧會發揮技術及設備優勢,與石油企業及物流公司組成聯盟,於北美開設示範站,預計每站建築成本約350萬至500萬美元。

筆者初步估計,北美業務2015年虧損人民幣1.1億元。



城市管道燃氣項目

新奧能源(2688)於2014年上半年獲取6個新的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和園區項目模。 截至2014年6月30日,集團在中國所管理的燃氣項目達到140個,整體平均氣化率為47.9%。




車船用天然氣業務

交通工具尾氣排放是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車船用天然氣為中央優先鼓勵的天然氣使用類別,目前內地LNG汽車數目年均增長20%。 新奧能源(2688)多年前已開始探索交通運輸天然氣這個範疇,為未來3大發展起推動作用,即:LNG物流綜合網絡;鼓勵城市大巴改用LNG;在江、河、湖優先推廣船用LNG,後擴至近海領域。

於期內共建成並運營9座CNG加氣站和28座LNG加氣站。現在運營的CNG加氣站累計達到277座,而LNG加氣站則累計達到208座。 期內集團汽車加氣站之天然氣銷售量增長25.2%至6.67億立方米,佔總體售氣量的13.3%,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18.1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31.7%。

期內,集團繼續積極推進船用液化天然氣業務,積極參與國家試點示範,擴大船用聯盟合作,探索船用業務模式,加大客戶開發。

車用天然氣 2020年 推算


與中石化的合作

去年的9月,新奧能源與中石化銷售公司訂立增資協議,新奧能源以總代價40億元參與中石化增資。當增資完成後,新奧能源擁有中石化銷售1.12%的股權。

中石化在內地擁有最大的成品油銷售網路,包括3萬個加油及加氣服務站及逾2.3萬家便利店。去年中石化銷售業務的營業利潤達350億元。 對於新奧能源來說,中石化如此龐大的銷售網路無疑是非常吸引。 新奧與中石化銷售公司亦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加強兩家公司在天然氣資源採購與配送等方面的合作。 新奧今次的增資入股中石化銷售,代價是帳面價值的2.1倍,對應的市盈率為13至14倍。

股權

主席王玉鎖自從10月起,以45.60元至49.99元增持至30.40%股權。 基金方面,Capital Group Companies則由11.22%增持13%以上後減持至12.97%,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由7.87%增持至10.16%。 另一方面,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增持高於5%後減持,現時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  主席王玉鎖 持有30.40%股權。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持有12.97%股權。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持有10.16%股權。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威靈頓管理) 持有4.99%股權。

新奧 主席 王玉鎖

零息可換股債

新奧能源(2688)2013年發行了2018年到期的面值共5億美元的零息可換股債券(CB),為現有債務再融資,換股價為每股48.62元。 如果全轉換,兼有 7,978 萬股新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7.4%。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3年2月至12月底上升近20元,可換股債券(CB)的價格跟隨上升,產生人民幣7.84億之非現金虧損。 如扣除該因素後,2013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達到人民幣 19.4 億元,按年上升 20.8%。




短評

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天然氣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時期。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4月14日發佈了《關於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幹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未來要增加天然氣供應,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 節能減排和治理霧霾的政策支持下,天然氣行業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價格機制市場化亦有利增加行業透明度,有助估值提升。

發改委於2013年已推出一系列天然氣價格改革政策,將天然氣價格與液化石油氣(LPG)及燃料油掛鈎,規定前者價格不能超過一籃子價格的85%。 天然氣價格較可替代能源有15%的價格優勢,凸顯鼓勵大量增加天然氣的政策,天然氣逐步取代其他更汙染的可替代能源,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能源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新奧能源(2688)業績穩健,項目位置優越,持續增長。 新奧是最早一批在國內經營城市燃氣的民企,其多個項目都有超過10年的歷史,其擁有較佳的歷史成本優勢,非常明顯的。 新奧大力發展加氣站,是未來增長的亮點。

上調天然氣價格後,下遊燃氣商需要2至3個月轉嫁差價,影響短期盈利的表現。 相反,如果下調天然氣價格,天然氣價格競爭力提高,則有利燃氣商短期盈利的表現。 新奧能源(2688)管道燃氣銷售量持續不斷提高,氣費收入已穩定地成爲集團收入的最主要來源,銷售管道燃氣佔溢利一半左右,眾多燃氣商中比例最高。 天然氣價的下調,對於集團的受惠最深。 另外,由於新奧能源(2688)增量氣比例接近4成,亦是多間下遊燃氣商中比例最高之一,集團最為受惠增量氣價的下降。

新奧清潔能源產業圖片

估值

新奧能源(2688)多年來營業額和盈利穩步上升,近年來每年平均盈利增長約為16%-20%,屬於可攻可守的穩健投資。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集團2013年實質純利增長20.8%,2014年上半年按年上升19.9%。

估值方面,集團無論是業務增長及財政皆穩,故一直享有一個較高的估值。 近日,雖然公司股價從52週低位回升1成多,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15.1倍,相比多年平均數的20多倍仍然低2成半以上,更遠低於去年年頭市盈率28倍。







預期市盈率,股息

新奧能源(2688)2013年核心盈利按年增長20.8%至人民幣19.4億元,每股盈利人民幣1.79元或2.28港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47.00元,2013年度市盈率20.6倍。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新奧2014年上半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筆者簡單估計,新奧能源(2688)2014年盈利按年增長17%-19%至人民幣23億元。 每股預期盈利人民幣2.12元,或2.63港元左右。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47.00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7.9倍。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4年下跌了11元左右,估計可換股債券(CB)產生大約人民幣4億之非現金盈利。 加上這個非現金盈利,表面上盈利由人民幣12.52億元,預期按年上升1倍多至2014年的26億元以上,表面市盈率是15.8倍左右,股率1.1厘。

新奧能源(2688)2015年目標的經常性盈利為18-20%增長。 筆者使用18%作為初步估計,現價的今年度市盈率為15.1倍。




股價走勢

1年圖:

新奧能源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新奧能源(2688)。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 營業額 --84.13億元
2010年 營業額 50.44億元112.15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72.02億元150.68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87.74億元180.27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103.86億元229.66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143.51億元--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 盈利 --8.03億元
2010年 盈利 5.34億元10.13億元
2011年 盈利 6.29億元12.53億元
2012年 盈利 7.30億元14.82億元
2013年 盈利 7.37億元12.52億元
2014年 盈利 12.14億元--

每股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0.777
2010年$0.5083$0.965
2011年$0.5988$1.19
2012年$0.6878$1.39
2013年$0.6802$1.16
2014年$1.12--


參考:

1. 新奧能源 268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4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8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2/LTN2014040210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4/LTN2014032411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30/LTN201308307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6/LTN201308264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6/LTN201303269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03/LTN20120903100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7/LTN201208275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7/LTN2012032713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6/LTN2011082668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5/LTN20110325780_C.pdf

2. 新奧能源 2688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825.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interim/2014/intpressc.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annual/2013/cres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325.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interim/2013/documents/cpress.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c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827.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327.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pre.pdf

3. 新奧能源 傳說落幕篇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34a20002-8f19-4a1d-8fd0-230e2c91242c-567197

4. 新奧進可攻退可守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c17a7a6-0d3c-4332-8bf1-e1e27638ac96-035188

5. 內地氣價調整 下遊分銷商受惠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554290?

6. 天然氣價改4月實施,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
http://www.hket.com/article/554201?

7. 氣價回調 燃氣股博見底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dbccad1f-5927-431a-8888-927e57a14aba-26725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82

02 Mar 15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02-mar-15-0778.html

新一年,繼續玩無聊的猜謎遊戲,答案應該不用說了吧!

(1) 置富第一城為置富產業信託(0778)物業組合內最大規模之物業。 置富第一城位於

▪  (a)  置富花園
▪  (b)  華富邨
▪  (c)  沙田第一城
▪  (d)  馬鞍山新港城第一期


(2) 置富產業信託(0778)旗下商場平均呎租約為

▪  (a)  36元
▪  (b)  46元
▪  (c)  66元
▪  (d)  106元

置富第一城 置富產業信託(0778)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以股息收益率而言,如果不包括藍籌的領匯(0823),置富產業(0778)在多隻REITs中最低,但其是過去數年的營業額增長理想,近年透過收購及翻新商場,提升租金回報率,可說是穩陣之選。

■ 23 Feb 15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     企業     股價市值2014年 收益率2015年 收益率 (E)
1 越秀房產信託(0405) 4.38元122億元6.7%--
2 陽光房產信託(0435) 4.02元65億元5.0%5.4% (E)
3 置富產業信託(0778) 8.85元166億元4.7%5.2% (E)
4 泓富產業信託(0808) 4.04元43億元5.4% (E)5.9% (E)
5 領匯(0823) 49.60元1,137億元3.3%3.6% (E)
6 富豪產業信託(1881) 2.23元73億元7.4% (E)--
7 冠君產業信託(2778) 3.76元216億元5.4% 5.2% (E)
8 春泉產業信託(1426) 3.74元41億元----
9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3.51元196億元----

(註: 陽光房產信託 2015年: 2014-15年度)

#     企業     營運業務特點,資料
1 越秀房產信託(0405) 寫字樓 + 商場廣州6項物業,寫字樓佔收入4成,批發及購物中心佔3成
可出租面積475萬平方呎
酒店收入低於預期,補貼限期2016年後,派息下跌
2 陽光房產信託(0435) 寫字樓 + 購物商場非核心區物業,寫字樓及商場各佔收入一半
可出租面積129萬平方呎
車位844個
3 置富產業信託(0778) 購物商場18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311萬平方呎
車位2,756個
4 泓富產業信託(0808) 寫字樓 + 工商非核心區寫字樓佔收入6成,工商綜合物業佔收入4成
可出租面積135萬平方呎
5 領匯(0823) 150間購物商場藍籌股,150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1,100萬平方呎
車位78,000個
6 富豪產業信託(1881) 酒店 8間酒店
7 冠君產業信託(2778) 甲級商用物業花旗銀行廣場,朗豪坊,收入集中
可出租面積230萬平方呎
派息下跌
8 春泉產業信託(1426) 寫字樓北京物業,使用權50年年期屆滿
9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 北京物業,使用權50年年期屆滿


長和重組後後,長地專註房地產業,包括本港發展商、出租物業和酒店、整合後的中國內地發展物業業務,以及房地產相關的上市投資(如置富(778)、泓富產業信託(808)、匯賢產業信託(87001))。 置富產業信託(00778)主席趙國預期,重組對置富業務影響不大,長和系一直關註置富業務發展,未來隨時有註入資產的可能,而公司亦會積極尋找長和系以外的商場作收購目標。

置富產業行政總裁趙宇說,未來一兩年主力為天水圍及荃灣兩個大型屋苑商場翻新,總投資2.8億元。又表示未有打算仿傚另一隻本地房產信託基金領匯般改變策略兼營物業發展。 置富產業信託(0778)今年物業組合內有37.4%樓面租約到期,目前洽商續租的進度理想,期望續租租金升幅一如以往可達雙位數。

公司表示,由於租戶主要經營民生項目,所以不擔心自由行旅客消費力減慢,會對商戶收入構成太大影響。

置富(0778) 置富都會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公司簡介置富產業信託(0778) 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的零售商場和泊車設施或直接投資於集團收購的物業。
目前市值(港元)166.05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8.85元 (2015-03-02 收市價)
市盈率4.21倍
每股盈利(港元)2.102港元
市帳率0.74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93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置富產業信託(0778)1月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年度,總收益及物業收入淨額,分別按年上升25.7%及25.1%至16.56億元及11.61億元。業績理想主要有賴按計劃地執行三項核心策略: 資產投資、 資產管理及 資產增值。

於2014年12月底,物業組合整體出租率依然保持在97.3%的穩健水平(2013年12月底:98.7%) ,續租租金調升率高達23.8%。

於2014年12月31日,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上升8.7%至每平方呎36.4元。 當中,置富嘉湖平均租金按年上升13.7%。

年度的可供分派收益7.81億元,按年升21.5%;每基金單位分派41.68仙(2013年財政年度:36仙),當中包括中期及末期每基金單位分派 20.88仙及20.8仙。全年每基金單位分派較上年增加15.8%,連續第三年錄得雙位數的增長。

置富嘉湖(Fortune Kingswood)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3年及2010年分別在新交所及港交所上市。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1月完成收購麗港城商場和4月出售盈暉薈後,將會在香港持有17個私人住宅屋苑零售物業。 該等零售物業分別為置富第一城、置富嘉湖、馬鞍山廣場、都會駅、置富都會、麗港城商場、麗城薈、華都大道、映灣薈、和富薈、銀禧薈、荃薈、青怡薈、城中薈、凱帆薈、麗都大道及海韻大道。該等物業的租戶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超級市場、餐飲食肆、銀行、房地產代理及教育機構。 置富產業信託(0778)的私人屋苑零售物業組合主要提供日常購物需要。

置富產業信託(0778)(Fortune REIT) 於2005年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6間零售商場,作價34.4億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9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3間零售商場,作價20.4億港元。 集團於2011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旗下荃灣麗城花園及北角和富中心的商場物業,作價19.32億港元。 集團於2013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改名為置富嘉湖),作價58.49億港元。

麗城薈的翻新工程已於2014年9月開展,預計將於2015年年底前分階段竣工。 集團已著手規劃下一項於置富嘉湖展開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商場 Mall


零售物業

置富產業信託(0778)完成收購麗港城商場後,目前持有18間遍佈香港的購物商場,物業組合包括約327 萬平方呎零售空間及2,756個車位。 購物商場包括三個旗艦商場: 置富嘉湖,置富第一城和置富都會。 出售盈暉薈後,將會持有17個商場。

物業組合內提供日常所需之零售租戶如超級市場、餐飲和服務及教育佔整體租金收入約60%,鞏固置富產業信託在多個經濟週期的抗跌力。

於2014年12月底,租用率為97.3%,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按年上升8.7%至每平方呎36.4港元。

收購麗港城商場

置富產業信託(0778)2015年1月以19.185億元作價向里昂證券旗下CLSA Capital Partners的房地產基金購入麗港城商場。 公司指,麗港城商場與同是置富旗下的第3期商場城中薈形成協同效應,並期望提高營運效率。 麗港城商場可出租總面積約為16.32萬平方呎,連同150個車位。

麗港城有兩個購物商場,同樣分別設在1及3期,1期設有超市、酒樓、銀行、藥房、連鎖式快餐店、便利店及餅店等,3期商場則以街舖為主,有食肆及日用品店舖。

根據估值報告,於2014年10月31日,估計每月租金收入(不包括管理費但包括車位收入)約為753萬元,相應淨物業回報率約4.3%。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麗港城商場

出售盈暉薈

置富產業信託(0778)2月公布上市11年來首度出售資產,以6.48億元出售葵湧盈暉薈。 回報率按出售作價計算為2.9厘。 出售完成後,預期置富產業信託的負債比率將下降至約31.8%,並將錄得出售收益約2億元。

該項出售為管理人積極從資產組合釋放價值的策略之一。出售作價6.48億元較該物業4.38億元的估值有48%溢價。出售完成後,預期將錄得出售收益約2億元。

盈暉薈位於新界葵湧,是盈暉臺的商用部分,包括可出租面積91,779平方呎及43個商業車位。該物業為置富產業信託於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時的其中一項資產,現時佔置富產業信託的物業組合(按面積計)的2.8%。出售作價為置富產業信託購入該物業原價的2.8倍,回報率按該物業於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物業收入淨額及出售作價計算為2.9厘。預期該項出售將於2015年4月完成。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盈暉薈


財務管理

資金方面,置富2014年12月底的資產負債比率及總槓桿比率為29.4%,加權平均債務到期期限為2.4年。

2015年1月收購麗港城商場及出售盈暉薈後,預期資產負債比率為31.8%。

置富產業信託(0778)之55%的貸款的利率成本已對沖。

短評

置富(0778)主打平民商場及停車場,在經濟環境轉差下,大眾化消費的租金收入更有保證。 置富早前以6.48億元出售盈暉薈,作價較該物業估值有48%溢價,完成後,將錄得出售收益約2億元,負債比率將下降至約31.8%。 花旗指,置富14年度業績顯示,其能夠做到持續的自然增長,未來幾年有更大可能看到進一步收購增長。置富具有較強的基本面,再加上新收購的麗港城商場和其估值不高,令其成為同業中的首選; 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8.46元上調至9.32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馬鞍山廣場


估值

估值比較,領匯房產基金(0823)現價收益率為3.3厘,另外本質與房地產信託基金相似的新意網(8008)收益率為4.3厘,電訊股的香港電訊(6823)收益率為4.3厘。 置富產業信託(0778)往績(2014年度)息率4.7厘,2015年度預期息率為5.2厘。

簡單而言,房產信託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早前曾跌穿1.7厘水平,近日在希臘政治風險下降後回升至2.0厘水平。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方面,如果假設4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10.4元; 如果假設4.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9.3元; 如果假設5.0厘為公平息率,估值為8.3元; 如果假設5.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7.6元。

大和升置富目標12%至9..65元 重申「買入」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置富產業(00778)去年業績穩健,故上調其今明兩年每基金分派預測升0.8%至2.4%,同時上調目標價12%至9.65元,重申「買入」評級。

該行指,置富租金收入繼續增長,每基金分派符合該行預測,而收入則好過該行預測。至於成本對收入比率於期內輕微上升至70.1%,相信主要是由於資產增值成本及其他改善成本所
致,但相信未來幾年會見到增值帶來的效益。 大和又認為,置富資負債表及租賃組合正在增長,並可更靈活集資以把握收購合併機會,同時可受惠新界區商場增長機會。

該行相信,置富有空間再改善其營運表現,以提升每基金分派,並預計至2017年,每基金分派按年升幅達8.7%。


花旗升置富(0778)目標價至9.32元 評級「買入」

花旗報告指,置富(00778)2014年業績顯示,其能夠做到持續的自然增長。隨著長實(00001)/ 和黃(00013)重組,在未來幾年有更大可能看到進一步收購增長(如香港仔中心及黃埔新天地等)。 雖然股價已受惠於美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的下降,惟長期債券收益率進一步下跌幅度有限。置富具有較強的基本面,再加上新收購的麗港城商場和其估值不高,令其成為同業中的首選;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8.46元上調至9.32元。

置富年度每基金單位分派41.68仙符合該行預期。而麗城薈進行第三期資產增值措施料於2015年底完成,投資回報率達15%;以及對置富嘉湖大規模的資產增值措施及租戶重新定位,令該行預期租金有大幅增長的潛力。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城中薈


預期盈利,市盈率,息率

置富產業信託(0778)現價8.85元計算,往績市盈率4.21倍,息率4.7厘。

置富產業信託(0778)2014年每基金單位分派0.4168元,按年升15.8%。 估計2015年度每單位可分派0.458元。 現價計算8.85元,預期息率5.2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置富產業信託(0778) 1年圖

3年圖:

置富產業信託(0778)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置富產業信託 77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12/LTN201502122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05/LTN20150205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6/LTN20140916194_C.pdf

2. 置富產業信託
http://www.fortunereit.com/chi/index.php
http://www.fortunemalls.com.hk/cht/

3. 置富產業:繼續專註本地 併購商場項目
http://news.tvb.com/finance/54e51bd86db28c0b41000000/

4. 美債息低 置富吸引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551528?

5. 投資導航: REITs大解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2/1659631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83

24 Mar 15 - 威勝集團(3393)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24-mar-15-3393.html

自2012年開始,國家電網明確提出2015,2017,2020三個供電可靠目標節點,力爭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配電網。 《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了南方電網在未來八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和包括提升電網節能增效的水準在內的重點任務,並列明到2020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要達到80%。可見,國家對於智能電網,尤其是智能配電網建設的決心和支持十分明確。 瑞信預估,2014年至2020年,輸電及配電投資將維持在每年約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遠高於2010年至2013年每年約5,300億元。

中國配電網自動化率遠低於海外發達國家

國家電網披露去年投資數據及今年工作計劃,2014年投資金額達3,3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14.1%。2015年計劃投資金額為4,2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24%,金額再創歷史新高。按年度工作會議規劃,今年將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另外安裝智能電表6,060萬隻,實現3.16億戶用電數據自動採集。

受惠電網建設加速的公司,包括智能配電業務的博耳電力(01685)、主力產銷智能電子錶的威勝集團(03393)。 威勝集團(03393)去年以逾1億元收購了湖南開關有限公司及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併購,拓展增長潛力強勁的智能配用電業務,增強協同效應

威勝(3393)主席吉為去年3月起增持股權29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62%,最高增持價為8.1元。

■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威勝集團(3393)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威勝集團(3393)

威勝集團(3393)是中國智能計量、智能配用電與能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集團於2005年1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集團主要從事能源計量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已形成廣泛服務於電力、水務、燃氣、熱力等行業領域及大中型工商企業的智能計量產品系列,並銳意開拓行業解決方案、能效管理業務。

威勝集團(3393)三大營業分部,分別為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只含國網和南網採購的標準產品),智能計量業務(AMI)和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威勝集團(3393)獲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納入旗下恒生綜合指數係列之恆生綜合指數、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恒生綜合行業指數(工業),以及恒生環球綜合指數,並已於2015年3月9日起正式生效。

威勝集團 3393


公司簡介威勝集團(3393)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智能電、水、熱及燃氣計量儀表以及數據採集終端,為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提供設備、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
市值 (港元)72.63億元
現時股價7.63元 (2015-03-24 收市價)
市盈率11.92倍
每股盈利(港元)0.64港元
市帳率1.79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4.26港元
威勝集團 3393


威勝集團(3393)全年業績

威勝集團(3393)於3月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4.8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0.27%;每股盈利51分;派末期息24港仙。上年同期派21港仙。

期內,營業額28.12億元,按年升16.56%;毛利9.63億元,按年升13.68%。 2014年整體毛利率為34%(2013年:35%)。

於12月底,公司負債比率為13%,與2013年負債比率相若。 存貨周轉期由68天上升至76天。

威勝集團  產品結構(營業收入百分比)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國家大力推動智能電網和配電網建設,並即將出臺電力改革,為市場帶來憧憬。 為達到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最終目標,政府亦已開始推行公共事業和企業的 AMI 和 ADO 改造計劃,成為行業發展的強勁支持。 威勝(3393)主席吉為先生表示,集團有信心繼續拓展 AMI 至 ADO 業務至更大的市場,成為市場上的領導者。 集團亦有信心把握我國智能電表的技術提升和改造,繼續在電網公司的招標項目中脫穎而出。

威勝集團 3393

分部 分部營業額 (人民幣)分部溢利 (人民幣)
智能電表 SM 下跌6.5%至8.24億元 下跌12%至0.71億元
智能計量 AMI 上升16.8%至16.77億元上升33%至4.19億元
智能配用電 ADO上升2.2倍至3.10億元上升3.0倍0.50億元
綜合 上升16.6%至28.12億元--

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

國家電網在2014年共組織了四次招標,威勝集團(3393)成功獲得人民幣12.02億元的合約金額,同比上升69%(2013年:人民幣7.13億元)。 南方電網在2014年組織了一次智能電錶招標,集團於招標中名列前茅,獲得1.41億元的合約金額。

根據國家規定,智能電表的更換周期為5至8年,即當全國達成安裝智能電表的目標後,便會開始第一波的智能電表更換,更換周期可為集團提供了穩定的收入。

智能計量業務(AMI)

威勝集團(3393)AMI 整體錄得人民幣16.77億元的營業額,同比增長17%,毛利率亦維持在41%水平。 其中,受惠國家大力推動階梯水價,AMI 水務業務的增長尤為突出,營業額顯著上升80%至人民幣 1.4億元。AMI 氣及熱業務亦錄得穩健增長。

為推動水價改革,節國家發改委2014年發佈《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為AMI水務業務帶來的龐大機遇。 目前,合肥、長沙及廣州等十多個城市水司已於緊隨全面安裝用水計量系統後陸續啟動階梯水價實施方案,導致市場對智能水計量產品的需求快速提升。

中國進入了AMI建設的高速增長期

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集團在2014年積極拓展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業務(ADO),成立了發展平臺 - 威勝電氣有限公司,又先後在 2014 年 5 月和 2014 年 6 月收購了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開關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拓展集團的 ADO 優質客戶網路,以及推進 ADO 的廣泛應用。 集團去年的 ADO 業務錄得人民幣 3.10億元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 225%,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由 4%增加至 11%。

威勝集團(3393)今年2月從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組織獲得JP櫃系統合同,中標合同金額是集團開拓智能配用(ADO)業務以來最大的,證明集團的ADO業務已獲得市場認可。

威勝集團(3393)2月獲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採購合同共約0.40億元,包括0.17億元智能計量業務(AMI)合同及0.23億元的智能配用電業務(ADO)合同。

威勝集團 3393

應收帳款,應付賬款

威勝集團(3393)給予貿易客戶為期90日至365日的信貸期,集團2014年的應收賬款上升40%至24.0億元,應付賬款上升26%至14.9億元。

股權

主席吉為2014年3月起增持股權,連同12月增持100萬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63%,最高增持價為8.1元。 大股東連番在市場增持,無疑是對公司前景投下信心一票。 另外,大行麥格理於2014年11月25日以每股平均價8.28元增持139.2萬股至逾5.12%的須披露水平。

▪  主席 吉為 持有54.62%股權。
▪  麥格理集團 持有5.12%股權。
▪  董事 王學信 持有0.39%股權。
▪  董事 曹朝輝 持有0.21%股權。
▪  董事 曾辛 持有0.21%股權。




短評

威勝集團(03393)為內地三大智能電錶生產商之一,過去予人感覺是賣智能電表予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為主,但今年重新劃分為三大業務,包括智能電表(SM)、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及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ADO),原因是ADO在進行併購後實力大為增強。

智能配用電(ADO)去年營業額上升2.2倍至3.10億元,分部溢利貢獻比例則由3.1%上升至9.2%,是新亮點。 智能電表(SM)業務去年營業額下跌6.5%,電表營業額低於預期,分部溢利比例下跌至13%。 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是主要盈利貢獻,分部溢利上升33.3%,帶動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上升20.3%,核心盈利則上升33.7%,實際盈利增長高於表面

威勝集團 3393威勝集團 3393

國家發改委去年初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城市全面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及推進「一戶一表」改造和戶表智能化管理以配合,推動市場對智能水錶的需求,有利日後集團智能水計量業務發展,成為未來業績增長動力。 國內的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模式上發生的重大變革中,水、電、氣的價格正進行階梯化的改革,威勝集團(3393)機遇處處。 事實上,威勝集團(03393)AMI水務業務2014年錄得強勁增長,較2013年顯著上升80%,正在支持這觀點。

除了來自電錶業務的穩定增長外,威勝(3393)在智能配電市場的擴充亦十分迅速,預計新業務ADO在未來數年的增長將勝過其他業務。 威勝集團(3393)今年2月首次獲得智能配用電業務(ADO)合同,去年 ADO 業務溢利上升3倍至0.50億元,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由4%增加至 11%。 集團之應收帳款高,風險包括呆壞賬的增加。

威勝(3393)現價預期市盈率9.4倍,預期息率3.7厘。 集團多年保持每年純利20%增長,去年核心純利按年增33%。 步入智能電網年代,國家致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規劃並訂立目標要到2020零年將城市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覆蓋率提升至達80%目標,筆者相信行業與公司的估值提升未完。 業績公佈後,摩根大通上調目標價至11.0元,瑞信則上調目標價至10.0元,筆者相信可以用預期市盈率13倍(往績市盈率16.3倍)或10.4元作為今年年中的目標,然後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微調目標。

威勝集團 3393 電網


市盈率,股息

威勝集團(3393)2014年盈利上升20.3%至4.8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51元人民幣或0.64港元,股息上升17%至0.24港元。 扣除其他收益及虧損,盈利上升33.7%至4.90億元人民幣。

現價7.63元,往績市盈率11.9倍,息率3.1厘。

摩根大通估計2015年盈利上升28%至每股盈利0.66元人民幣,瑞信則估計上升25%至0.64元人民幣。 筆者初步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5年營業額按年上升2成,盈利上升26%至0.65元人民幣或0.81港元。 現價7.63元,預期市盈率9.4倍,假設股息0.28元,預期息率3.7厘。

2014年11月 估計

簡單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4年純利按年增長14%至4.57億元;扣除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估計純利按年增長19%。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12%至人民幣0.48元或0.62港元,股息0.24港元。

■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實際

威勝集團(3393)2014年營業額按年升17%至28.12億元,盈利上升20%至4.8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51元人民幣。 扣除其他收益及虧損,包括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盈利上升33.7%至4.90億元人民幣。

威勝集團 3393



股價走勢

1年圖:

威勝集團 3393 1年圖


3年圖:

威勝集團 3393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威勝集團(3393)。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 營業額 4.43億元13.31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9.15億元19.69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10.99億元24.52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11.48億元24.12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13.67億元28.12億元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 盈利 0.76億元1.91億元
2011年 盈利 1.02億元2.48億元
2012年 盈利 1.28億元3.23億元
2013年 盈利 1.68億元4.01億元
2014年 盈利 2.03億元4.83億元

每股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0.0830$0.2100
2011年$0.1100$0.2700
2012年$0.1370$0.3500
2013年$0.1800$0.4300
2014年$0.2160$0.5100



參考:

1. 威勝集團 3393 業績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5032414584917_sc.pdf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5032322522317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3/LTN201503236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2/LTN201409122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2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9/LTN201404092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1/LTN201403211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2/LTN201308221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2/LTN2013032218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2/LTN2012082211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8/LTN201203282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19/LTN2011081916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8/LTN20110328786_C.pdf

2. 威勝集團 3393
http://www.wasion.cn/
http://ir.wasion.com/s/ir_overview.php

3. 威勝受惠價格改革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columnist/en31_en31.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89

28 Mar 15 -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28-mar-15-2005.html

醫藥股的利君國際(2005)在上半年業績後,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上述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業務。 高盛發表報告指,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給予目標價4.7元。該行指,在利潤率擴張及市場份額增加推動下,預料利君2015-17年的每股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高於同業。 該行認為,利君的風險/回報組合吸引,市場低估油價下跌對利君的正面影響。 利君國際(2005)亦有表示,PP塑瓶材料價格的下跌將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

利君國際(2005)公佈2014年業績,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每股股息為0.232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靜脈輸液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利君國際(2005)

利君國際(2005)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抗生素行業龍頭西安利君製藥,公司於2007年收購1948年成立的石家莊四藥以後成為國內領先的大輸液產品生產商,之後大輸液銷售收入佔比逐年提升,2012年已經提升至58%,主營業務大輸液產品2011年和2012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約4.7%與約7%。 近年,非PVC軟袋輸液產品的需求急速上升,大幅跑贏玻璃瓶和PP塑瓶輸液產品。

利君國際(2005)的靜脈輸液業務增長強勁,抗生素及其他成藥業務則表現平穩。 受國家「限價限量」控制抗生素濫用的政策影響,2013年度利君國際的抗生素業務收入受到沖擊。 集團2014年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抗生素業務。 公司2015年建議將名稱更改為「石四藥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更明確之定位,並鞏固公司之企業形象。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輸液洗灌封生產綫


公司簡介利君國際(2005) 主要從事研究、開發、製造及向醫院及分銷商銷售廣泛類別的成藥及原料藥,主要為靜脈輸液。
目前市值(港元)104.79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3.53元 (2015-03-27 收市價)
市盈率17.34倍
每股盈利(港元)0.141港元
市帳率3.19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05港元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利君國際(2005)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6.03億元,按年升46.41%,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5.26億元;每股盈利0.2047元;不派末期息,派特別息每股17.2仙。2013年派末期息2仙。 全年共派息23.2仙,2013年為4仙。

期內,銷售收入29.23億元,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20.91億元。毛利10.65億元,按年升28.58%。

業務營業額 (港元)分部經營溢利 (港元)
靜脈輸液及其他 20.91億元 (上升21.4%)4.92億元 (上升33.1%)
抗生素及其他 (已終止經營業務) --0.50億元
出售附屬公司--0.61億元
總銷售 20.91億元 (上升21.4%)6.02億元 (上升46.4%)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而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利君(2005)計劃於2015年出售12億件輸液產品,較2014年的9.1億件有所大增加。 集團今年重點做好軟袋和直立軟袋產品的新市場的中標工作,通過開發新市場和強化現有市場的滲透率,確保公司軟袋輸液產銷量在同行業的領先地位。

公司2014年獲得100ML小兒電解質補給註射液軟袋、3000ML甘露醇註射液和1000ML乳酸鈉林格註射液大規格產品生產批件;取得25 個小水針註射液的產品批件;開始進入生物多肽、抗體藥物分子臨床診斷及生化試劑領域。

新產品開發方面,公司3個三類新藥的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布南色林的臨床實驗已近完成; 2015年有望取得甘氨酸沖洗液、複方氨基酸註射液軟袋和複方電解質註射液直立袋等產品生產批件,進一步增加產品銷售種類。

出售西安利君,集中袋輸液業務

利君國際(2005)去年出售西安利君所有資產,獲現金7.72億港元,並獲得6,100萬港元特別收益。 集團出售西安利君後,承諾將以出售所得的一半,用作派發特別息。

出售 西安利君

產能,銷量

利君(2005)2013年上半年輸液產能增至年產10億瓶,帶動大輸液銷量6.94億瓶(袋),較2012年增加23.2%,其中軟袋銷量2.80億,較2012年增長48.0%。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大輸液產量4.34億瓶(袋),較上年增加24%,其中軟袋產量達到1.91億袋,較上年增長48%。 2014年全年實現大輸液銷量9.1億瓶╱袋,其中軟袋輸液銷量達到4億袋,同比增長42%,規模經營優勢進一步得到充分體現。

利君(2005)石家莊四藥總部搬遷升級改造一期工程,全部按時間計劃完成建設,於去年3月底獲得GMP 認證並投入實用。 公司的大輸液產能由10億瓶增至15億瓶(袋),軟袋輸液佔公司整體輸液產能的60%以上。 公司並計劃拓展其輸液產能至20億瓶(袋)。

公司今年的銷售目標是達到12億瓶袋,特別是直立軟袋和軟袋要達到7億銷量,提升輸液產品的盈利空間,確保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優勢。

年份產能銷量
2013年 10億瓶(袋)6.94億瓶(袋)
2014年 15億瓶(袋) 9.1億瓶(袋)
2015年 15億瓶(袋) 目標: 12億瓶 (袋)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非PVC軟袋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作為PP塑瓶的替代品,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目前,公司已經獲得直立式輸液產品的GMP認證,該產品將逐漸推出市場。直立式軟袋的毛利率超過60%,對比科倫和華潤雙鶴已經推出的直立式軟袋,公司產品用純PP塑瓶材料,因此生產成本更低。 著雙口軟袋和直立式軟袋佔比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將進一步提高。

2014年產能
▪  非PVC軟袋 : 軟袋 6億袋
▪  非PVC軟袋 : 直立袋 3億袋
▪  PP塑瓶 : 4億瓶
▪  玻瓶 : 2億瓶
▪  總計 = 15億瓶(袋)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直立式軟袋輸液生產線

股權

2014年6月初,利君國際(2005)公布股權易手,原大股東悉售手上7.7億股或26.28%股權。 交易完成後,曲繼廣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量升至28.5%。 事後,利君國際(2005)新任大股東曲繼廣已全數行使購股權後,曲氏增持公司的股權至29%。

另外,四川科倫藥業(002422.SZ)去年以每股2.75元的價格,購入利君(2005)1.45億股,佔股本4.96%。根據利君(2005)通告所指,科倫藥業吸納利君(2005)股份將作為產業投資長期持有,並逐步通過雙方優勢互補,以達到提升銷售效率、提升雙方品牌知名度及擴大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的目的。

基金方面,惠理於去年11月減持後,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瑞銀去年11月增持後,持股量為5.4%左右。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股權上升至29.59%。

▪  主席 吉為 持有29.59%股權。
▪  瑞銀 持有5.39%股權。
▪  四川科倫藥業 持有4.96%股權。

石四藥 利君國際 2005 註射液 玻璃瓶裝

短評

利君國際(2005)以產銷「利君沙」抗生素起家,近年業務已側重於產銷靜脈輸液(大輸液),因後者銷售增長快而且毛利率高,故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來源。 利君國際(2005)預期以抗生素業務為主的西安利君在未來幾年的業務增長停滯,且需要投入巨資以完成新版GMP 認證改造。 公司剝離抗生素的業務,部分成為特別股息,重新分配資源,集中於增長潛力較高的業務範疇。 剝離無利可圖的業務抗生素的業務後,公司的主營業務愈來愈清晰,盈利增速不再被抗生素業務拖低,有助提升其估值

2013年底中國共有337家大輸液生產商,其中115家未能於年底前通過2013年新修訂藥品GMP的認證要求,也就是說有34%的大輸液企業將被迫停產。 隨著這些企業的停產行業產能將明顯收縮,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明顯改觀,預計未來數年行業整合將加速,而利君(2005)將明顯受益於行業整合。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可見集團管理層對集團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另外,公司亦回購940萬股,平均回購價3.70元,顯示市場低估了公司的估值。

公司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市場份額去年進一步提升,價格話事權較高。 利君(2005)的產能去年已經於提升至15億瓶(袋),今年的銷量目標相比去年上升三成至12億瓶,而且由於油價下跌引致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利提升毛利率,市場估計公司今年核心盈利上升50%至0.25元,高盛給予的目標價為4.7元、花旗為4.57元,美銀美林為5.0元。

中國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中等收入家庭崛起、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殷切,市場給予盈利穩定增長的醫藥股估值由20倍至40倍不等,例如綠葉製藥(2186)現價是43倍市盈率、石藥集團(1093)和康哲藥業(0867)是30倍 。 利君國際(2005)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現價市盈率21.3倍(持續經營業務計算),預期市盈率14.1倍,折讓明顯。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上升35%至0.225元。 用較低的估值的20倍市盈率(往績市盈率22.1倍)或4.5元作為今年年中的目標,然後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考慮應否跟隨大行調升今年的增長和目標。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盈利,市盈率

利君國際(2005)2014年盈利為 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 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共派23.2仙,共派息6.88億元。 現價3.53元計算,市盈率17.3倍,息率6.6厘。

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3.53元,市盈率21.3倍。

高盛、美銀美林和交銀國際都不約而同,估計公司2015年盈利增長5成至0.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4.1倍。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有可能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增速和去年差不多,上升35%至0.2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5.7倍。


利君國際 2005

2014年11月 估計

利君國際(2005)上半年純利3.01億元,按年升32.24%,每股盈利0.1026元。 當中,靜脈輸液溢利上升33%至2.62億元。 利君(2005)出售抗生素業務,集中靜脈輸液的業務。

簡單估計,2014年全年計算,靜脈輸液的業務純利5.3億元,抗生素業務0.5億元,上升40%至5.8億元左右。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39%至0.196元。 預期特別息0.16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實際

利君國際(2005)2014年淨利潤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2014年度特別息為0.202元,全年股息為0.232元。

扣除已終止經營業務,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3年圖:

股價 3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 利君國際(2005)。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3年 營業額 --17.23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20.91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 盈利 --4.11億元3.69元
2014年 盈利 --6.03億元4.92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0.1406$0.1261
2014年--$0.2047$0.1669



參考:

1. 利君國際 2005 業績
http://file.irasia.com/listco/hk/lijun/annual/2014/crespress.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7/LTN2015032724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4/LTN2014042414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8/LTN201308289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8/LTN201303288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1/LTN20120821309_C.pdf

2. 利君國際
http://www.lijun.com.hk/eng/global/home.htm
http://www.sjzsiyao.com/

3. 石四藥:輸液產業轉型需揚起微笑曲線 - 醫藥經濟報
http://www.yyjjb.com/html/2014-10/29/content_215666.htm

4. 醫療健康 利君 華瀚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d773b22-2880-44db-ba43-d2287b0f726d-71241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90

28 Mar 15 -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醫藥股的利君國際(2005)在上半年業績後,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上述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業務。 高盛發表報告指,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給予目標價4.7元。該行指,在利潤率擴張及市場份額增加推動下,預料利君2015-17年的每股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高於同業。 該行認為,利君的風險/回報組合吸引,市場低估油價下跌對利君的正面影響。 利君國際(2005)亦有表示,PP塑瓶材料價格的下跌將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

利君國際(2005)公佈2014年業績,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每股股息為0.232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靜脈輸液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利君國際(2005)

利君國際(2005)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抗生素行業龍頭西安利君製藥,公司於2007年收購1948年成立的石家莊四藥以後成為國內領先的大輸液產品生產商,之後大輸液銷售收入佔比逐年提升,2012年已經提升至58%,主營業務大輸液產品2011年和2012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約4.7%與約7%。 近年,非PVC軟袋輸液產品的需求急速上升,大幅跑贏玻璃瓶和PP塑瓶輸液產品。

利君國際(2005)的靜脈輸液業務增長強勁,抗生素及其他成藥業務則表現平穩。 受國家「限價限量」控制抗生素濫用的政策影響,2013年度利君國際的抗生素業務收入受到沖擊。 集團2014年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抗生素業務。 公司2015年建議將名稱更改為「石四藥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更明確之定位,並鞏固公司之企業形象。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輸液洗灌封生產綫


公司簡介利君國際(2005) 主要從事研究、開發、製造及向醫院及分銷商銷售廣泛類別的成藥及原料藥,主要為靜脈輸液。
目前市值(港元)104.79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3.53元 (2015-03-27 收市價)
市盈率17.34倍
每股盈利(港元)0.141港元
市帳率3.19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05港元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利君國際(2005)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6.03億元,按年升46.41%,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5.26億元;每股盈利0.2047元;不派末期息,派特別息每股17.2仙。2013年派末期息2仙。 全年共派息23.2仙,2013年為4仙。

期內,銷售收入29.23億元,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20.91億元。毛利10.65億元,按年升28.58%。

業務營業額 (港元)分部經營溢利 (港元)
靜脈輸液及其他 20.91億元 (上升21.4%)4.92億元 (上升33.1%)
抗生素及其他 (已終止經營業務) --0.50億元
出售附屬公司--0.61億元
總銷售 20.91億元 (上升21.4%)6.02億元 (上升46.4%)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而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利君(2005)計劃於2015年出售12億件輸液產品,較2014年的9.1億件有所大增加。 集團今年重點做好軟袋和直立軟袋產品的新市場的中標工作,通過開發新市場和強化現有市場的滲透率,確保公司軟袋輸液產銷量在同行業的領先地位。

公司2014年獲得100ML小兒電解質補給注射液軟袋、3000ML甘露醇注射液和1000ML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大規格產品生產批件;取得25 個小水針注射液的產品批件;開始進入生物多肽、抗體藥物分子臨床診斷及生化試劑領域。

新產品開發方面,公司3個三類新藥的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布南色林的臨床實驗已近完成; 2015年有望取得甘氨酸沖洗液、複方氨基酸注射液軟袋和複方電解質注射液直立袋等產品生產批件,進一步增加產品銷售種類。

出售西安利君,集中袋輸液業務

利君國際(2005)去年出售西安利君所有資產,獲現金7.72億港元,並獲得6,100萬港元特別收益。 集團出售西安利君後,承諾將以出售所得的一半,用作派發特別息。

出售 西安利君

產能,銷量

利君(2005)2013年上半年輸液產能增至年產10億瓶,帶動大輸液銷量6.94億瓶(袋),較2012年增加23.2%,其中軟袋銷量2.80億,較2012年增長48.0%。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大輸液產量4.34億瓶(袋),較上年增加24%,其中軟袋產量達到1.91億袋,較上年增長48%。 2014年全年實現大輸液銷量9.1億瓶╱袋,其中軟袋輸液銷量達到4億袋,同比增長42%,規模經營優勢進一步得到充分體現。

利君(2005)石家莊四藥總部搬遷升級改造一期工程,全部按時間計劃完成建設,於去年3月底獲得GMP 認證並投入實用。 公司的大輸液產能由10億瓶增至15億瓶(袋),軟袋輸液佔公司整體輸液產能的60%以上。 公司並計劃拓展其輸液產能至20億瓶(袋)。

公司今年的銷售目標是達到12億瓶袋,特別是直立軟袋和軟袋要達到7億銷量,提升輸液產品的盈利空間,確保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優勢。

年份產能銷量
2013年 10億瓶(袋)6.94億瓶(袋)
2014年 15億瓶(袋) 9.1億瓶(袋)
2015年 15億瓶(袋) 目標: 12億瓶 (袋)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非PVC軟袋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作為PP塑瓶的替代品,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目前,公司已經獲得直立式輸液產品的GMP認證,該產品將逐漸推出市場。直立式軟袋的毛利率超過60%,對比科倫和華潤雙鶴已經推出的直立式軟袋,公司產品用純PP塑瓶材料,因此生產成本更低。 着雙口軟袋和直立式軟袋佔比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將進一步提高。

2014年產能
▪  非PVC軟袋 : 軟袋 6億袋
▪  非PVC軟袋 : 直立袋 3億袋
▪  PP塑瓶 : 4億瓶
▪  玻瓶 : 2億瓶
▪  總計 = 15億瓶(袋)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直立式軟袋輸液生產線

股權

2014年6月初,利君國際(2005)公布股權易手,原大股東悉售手上7.7億股或26.28%股權。 交易完成後,曲繼廣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量升至28.5%。 事後,利君國際(2005)新任大股東曲繼廣已全數行使購股權後,曲氏增持公司的股權至29%。

另外,四川科倫藥業(002422.SZ)去年以每股2.75元的價格,購入利君(2005)1.45億股,佔股本4.96%。根據利君(2005)通告所指,科倫藥業吸納利君(2005)股份將作為產業投資長期持有,並逐步通過雙方優勢互補,以達到提升銷售效率、提升雙方品牌知名度及擴大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的目的。

基金方面,惠理於去年11月減持後,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瑞銀去年11月增持後,持股量為5.4%左右。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股權上升至29.59%。

▪  主席 曲繼廣 持有29.59%股權。
▪  瑞銀 持有5.39%股權。
▪  四川科倫藥業 持有4.96%股權。

石四藥 利君國際 2005 注射液 玻璃瓶裝

短評

利君國際(2005)以產銷「利君沙」抗生素起家,近年業務已側重於產銷靜脈輸液(大輸液),因後者銷售增長快而且毛利率高,故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來源。 利君國際(2005)預期以抗生素業務為主的西安利君在未來幾年的業務增長停滯,且需要投入巨資以完成新版GMP 認證改造。 公司剝離抗生素的業務,部分成為特別股息,重新分配資源,集中於增長潛力較高的業務範疇。 剝離無利可圖的業務抗生素的業務後,公司的主營業務愈來愈清晰,盈利增速不再被抗生素業務拖低,有助提升其估值

2013年底中國共有337家大輸液生產商,其中115家未能於年底前通過2013年新修訂藥品GMP的認證要求,也就是說有34%的大輸液企業將被迫停產。 隨著這些企業的停產行業產能將明顯收縮,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明顯改觀,預計未來數年行業整合將加速,而利君(2005)將明顯受益於行業整合。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可見集團管理層對集團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另外,公司亦回購940萬股,平均回購價3.70元,顯示市場低估了公司的估值。

公司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市場份額去年進一步提升,價格話事權較高。 利君(2005)的產能去年已經於提升至15億瓶(袋),今年的銷量目標相比去年上升三成至12億瓶,而且由於油價下跌引致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利提升毛利率,市場估計公司今年核心盈利上升50%至0.25元,高盛給予的目標價為4.7元、花旗為4.57元,美銀美林為5.0元。

中國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中等收入家庭崛起、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殷切,市場給予盈利穩定增長的醫藥股估值由20倍至40倍不等,例如綠葉製藥(2186)現價是43倍市盈率、石藥集團(1093)和康哲藥業(0867)是30倍 。 利君國際(2005)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現價市盈率21.3倍(持續經營業務計算),預期市盈率14.1倍,折讓明顯。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上升35%至0.225元。 用較低的估值的22倍市盈率(往績市盈率24.3倍)或5.0元作為今年年中的目標,然後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考慮應否跟隨大行調升今年的增長和目標。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盈利,市盈率

利君國際(2005)2014年盈利為 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 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共派23.2仙,共派息6.88億元。 現價3.53元計算,市盈率17.3倍,息率6.6厘。

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3.53元,市盈率21.3倍。

高盛、美銀美林和交銀國際都不約而同,估計公司2015年盈利增長5成至0.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4.1倍。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有可能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增速和去年差不多,上升35%至0.2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5.7倍。


利君國際 2005

2014年11月 估計

利君國際(2005)上半年純利3.01億元,按年升32.24%,每股盈利0.1026元。 當中,靜脈輸液溢利上升33%至2.62億元。 利君(2005)出售抗生素業務,集中靜脈輸液的業務。

簡單估計,2014年全年計算,靜脈輸液的業務純利5.3億元,抗生素業務0.5億元,上升40%至5.8億元左右。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39%至0.196元。 預期特別息0.16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實際

利君國際(2005)2014年淨利潤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2014年度特別息為0.202元,全年股息為0.232元。

扣除已終止經營業務,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3年圖:

股價 3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 利君國際(2005)。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3年 營業額 --17.23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20.91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 盈利 --4.11億元3.69元
2014年 盈利 --6.03億元4.92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0.1406$0.1261
2014年--$0.2047$0.1669



參考:

1. 利君國際 2005 業績
http://file.irasia.com/listco/hk/lijun/annual/2014/crespress.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7/LTN2015032724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4/LTN2014042414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8/LTN201308289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8/LTN201303288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1/LTN20120821309_C.pdf

2. 利君國際
http://www.lijun.com.hk/eng/global/home.htm
http://www.sjzsiyao.com/

3. 石四藥:輸液產業轉型需揚起微笑曲線 - 醫藥經濟報
http://www.yyjjb.com/html/2014-10/29/content_215666.htm

4. 醫療健康 利君 華瀚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d773b22-2880-44db-ba43-d2287b0f726d-71241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13

24 Mar 15 - 威勝集團(3393) 全年業績

自2012年開始,國家電網明確提出2015,2017,2020三個供電可靠目標節點,力爭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配電網。 《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了南方電網在未來八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和包括提升電網節能增效的水準在內的重點任務,並列明到2020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要達到80%。可見,國家對於智能電網,尤其是智能配電網建設的決心和支持十分明確。 瑞信預估,2014年至2020年,輸電及配電投資將維持在每年約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遠高於2010年至2013年每年約5,300億元。

中國配電網自動化率遠低於海外發達國家

國家電網披露去年投資數據及今年工作計劃,2014年投資金額達3,3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14.1%。2015年計劃投資金額為4,2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24%,金額再創歷史新高。按年度工作會議規劃,今年將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另外安裝智能電表6,060萬隻,實現3.16億戶用電數據自動採集。

受惠電網建設加速的公司,包括智能配電業務的博耳電力(01685)、主力產銷智能電子錶的威勝集團(03393)。 威勝集團(03393)去年以逾1億元收購了湖南開關有限公司及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併購,拓展增長潛力強勁的智能配用電業務,增強協同效應

威勝(3393)主席吉為去年3月起增持股權29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62%,最高增持價為8.1元。

■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威勝集團(3393)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威勝集團(3393)

威勝集團(3393)是中國智能計量、智能配用電與能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集團於2005年1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集團主要從事能源計量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已形成廣泛服務於電力、水務、燃氣、熱力等行業領域及大中型工商企業的智能計量產品系列,並銳意開拓行業解決方案、能效管理業務。

威勝集團(3393)三大營業分部,分別為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只含國網和南網採購的標準產品),智能計量業務(AMI)和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威勝集團(3393)獲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納入旗下恒生綜合指數係列之恆生綜合指數、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恒生綜合行業指數(工業),以及恒生環球綜合指數,並已於2015年3月9日起正式生效。

威勝集團 3393


公司簡介威勝集團(3393)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智能電、水、熱及燃氣計量儀表以及數據採集終端,為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提供設備、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
市值 (港元)72.63億元
現時股價7.63元 (2015-03-24 收市價)
市盈率11.92倍
每股盈利(港元)0.64港元
市帳率1.79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4.26港元
威勝集團 3393


威勝集團(3393)全年業績

威勝集團(3393)於3月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4.8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0.27%;每股盈利51分;派末期息24港仙。上年同期派21港仙。

期內,營業額28.12億元,按年升16.56%;毛利9.63億元,按年升13.68%。 2014年整體毛利率為34%(2013年:35%)。

於12月底,公司負債比率為13%,與2013年負債比率相若。 存貨周轉期由68天上升至76天。

威勝集團  產品結構(營業收入百分比)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國家大力推動智能電網和配電網建設,並即將出台電力改革,為市場帶來憧憬。 為達到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最終目標,政府亦已開始推行公共事業和企業的 AMI 和 ADO 改造計劃,成為行業發展的強勁支持。 威勝(3393)主席吉為先生表示,集團有信心繼續拓展 AMI 至 ADO 業務至更大的市場,成為市場上的領導者。 集團亦有信心把握我國智能電表的技術提升和改造,繼續在電網公司的招標項目中脫穎而出。

威勝集團 3393

分部 分部營業額 (人民幣)分部溢利 (人民幣)
智能電表 SM 下跌6.5%至8.24億元 下跌12%至0.71億元
智能計量 AMI 上升16.8%至16.77億元上升33%至4.19億元
智能配用電 ADO上升2.2倍至3.10億元上升3.0倍0.50億元
綜合 上升16.6%至28.12億元--

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

國家電網在2014年共組織了四次招標,威勝集團(3393)成功獲得人民幣12.02億元的合約金額,同比上升69%(2013年:人民幣7.13億元)。 南方電網在2014年組織了一次智能電錶招標,集團於招標中名列前茅,獲得1.41億元的合約金額。

根據國家規定,智能電表的更換周期為5至8年,即當全國達成安裝智能電表的目標後,便會開始第一波的智能電表更換,更換周期可為集團提供了穩定的收入。

智能計量業務(AMI)

威勝集團(3393)AMI 整體錄得人民幣16.77億元的營業額,同比增長17%,毛利率亦維持在41%水平。 其中,受惠國家大力推動階梯水價,AMI 水務業務的增長尤為突出,營業額顯著上升80%至人民幣 1.4億元。AMI 氣及熱業務亦錄得穩健增長。

為推動水價改革,節國家發改委2014年發佈《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為AMI水務業務帶來的龐大機遇。 目前,合肥、長沙及廣州等十多個城市水司已於緊隨全面安裝用水計量系統後陸續啟動階梯水價實施方案,導致市場對智能水計量產品的需求快速提升。

中國進入了AMI建設的高速增長期

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集團在2014年積極拓展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業務(ADO),成立了發展平台 - 威勝電氣有限公司,又先後在 2014 年 5 月和 2014 年 6 月收購了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開關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拓展集團的 ADO 優質客戶網路,以及推進 ADO 的廣泛應用。 集團去年的 ADO 業務錄得人民幣 3.10億元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 225%,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由 4%增加至 11%。

威勝集團(3393)今年2月從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組織獲得JP櫃系統合同,中標合同金額是集團開拓智能配用(ADO)業務以來最大的,證明集團的ADO業務已獲得市場認可。

威勝集團(3393)2月獲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採購合同共約0.40億元,包括0.17億元智能計量業務(AMI)合同及0.23億元的智能配用電業務(ADO)合同。

威勝集團 3393

應收帳款,應付賬款

威勝集團(3393)給予貿易客戶為期90日至365日的信貸期,集團2014年的應收賬款上升40%至24.0億元,應付賬款上升26%至14.9億元。

股權

主席吉為2014年3月起增持股權,連同12月增持100萬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63%,最高增持價為8.1元。 大股東連番在市場增持,無疑是對公司前景投下信心一票。 另外,大行麥格理於2014年11月25日以每股平均價8.28元增持139.2萬股至逾5.12%的須披露水平。

▪  主席 吉為 持有54.62%股權。
▪  麥格理集團 持有5.12%股權。
▪  董事 王學信 持有0.39%股權。
▪  董事 曹朝輝 持有0.21%股權。
▪  董事 曾辛 持有0.21%股權。




短評

威勝集團(03393)為內地三大智能電錶生產商之一,過去予人感覺是賣智能電表予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為主,但今年重新劃分為三大業務,包括智能電表(SM)、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及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ADO),原因是ADO在進行併購後實力大為增強。

智能配用電(ADO)去年營業額上升2.2倍至3.10億元,分部溢利貢獻比例則由3.1%上升至9.2%,是新亮點。 智能電表(SM)業務去年營業額下跌6.5%,電表營業額低於預期,分部溢利比例下跌至13%。 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是主要盈利貢獻,分部溢利上升33.3%,帶動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上升20.3%,核心盈利則上升33.7%,實際盈利增長高於表面

威勝集團 3393威勝集團 3393

國家發改委去年初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城市全面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及推進「一戶一表」改造和戶表智能化管理以配合,推動市場對智能水錶的需求,有利日後集團智能水計量業務發展,成為未來業績增長動力。 國內的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模式上發生的重大變革中,水、電、氣的價格正進行階梯化的改革,威勝集團(3393)機遇處處。 事實上,威勝集團(03393)AMI水務業務2014年錄得強勁增長,較2013年顯著上升80%,正在支持這觀點。

除了來自電錶業務的穩定增長外,威勝(3393)在智能配電市場的擴充亦十分迅速,預計新業務ADO在未來數年的增長將勝過其他業務。 威勝集團(3393)今年2月首次獲得智能配用電業務(ADO)合同,去年 ADO 業務溢利上升3倍至0.50億元,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由4%增加至 11%。 集團之應收帳款高,風險包括呆壞賬的增加。

威勝(3393)現價預期市盈率9.4倍,預期息率3.7厘。 集團多年保持每年純利20%增長,去年核心純利按年增33%。 步入智能電網年代,國家致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規劃並訂立目標要到2020零年將城市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覆蓋率提升至達80%目標,筆者相信行業與公司的估值提升未完。 業績公佈後,摩根大通上調目標價至11.0元,瑞信則上調目標價至10.0元,筆者相信可以用預期市盈率13倍(往績市盈率16.3倍)或10.4元作為今年年中的初步目標,當然如果市場關注度提高,就可享更高的市盈率。 筆者會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調整目標。

威勝集團 3393 電網


市盈率,股息

威勝集團(3393)2014年盈利上升20.3%至4.8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51元人民幣或0.64港元,股息上升17%至0.24港元。 扣除其他收益及虧損,盈利上升33.7%至4.90億元人民幣。

現價7.63元,往績市盈率11.9倍,息率3.1厘。

摩根大通估計2015年盈利上升28%至每股盈利0.66元人民幣,瑞信則估計上升25%至0.64元人民幣。 筆者初步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5年營業額按年上升2成,盈利上升26%至0.65元人民幣或0.81港元。 現價7.63元,預期市盈率9.4倍,假設股息0.28元,預期息率3.7厘。

2014年11月 估計

簡單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4年純利按年增長14%至4.57億元;扣除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估計純利按年增長19%。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12%至人民幣0.48元或0.62港元,股息0.24港元。

■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實際

威勝集團(3393)2014年營業額按年升17%至28.12億元,盈利上升20%至4.8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51元人民幣。 扣除其他收益及虧損,包括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盈利上升33.7%至4.90億元人民幣。

威勝集團 3393



股價走勢

1年圖:

威勝集團 3393 1年圖


3年圖:

威勝集團 3393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威勝集團(3393)。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 營業額 4.43億元13.31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9.15億元19.69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10.99億元24.52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11.48億元24.12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13.67億元28.12億元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 盈利 0.76億元1.91億元
2011年 盈利 1.02億元2.48億元
2012年 盈利 1.28億元3.23億元
2013年 盈利 1.68億元4.01億元
2014年 盈利 2.03億元4.83億元

每股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0.0830$0.2100
2011年$0.1100$0.2700
2012年$0.1370$0.3500
2013年$0.1800$0.4300
2014年$0.2160$0.5100



參考:

1. 威勝集團 3393 業績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5032414584917_sc.pdf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5032322522317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3/LTN201503236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2/LTN201409122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2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9/LTN201404092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1/LTN201403211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2/LTN201308221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2/LTN2013032218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2/LTN2012082211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8/LTN201203282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19/LTN2011081916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8/LTN20110328786_C.pdf

2. 威勝集團 3393
http://www.wasion.cn/
http://ir.wasion.com/s/ir_overview.php

3. 威勝受惠價格改革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columnist/en31_en31.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14

21 Mar 15 - 深圳燃氣(601139) 全年業績

深圳燃氣(601139)天然氣銷量增速自2011年達到頂峰後,近兩年進入了穩定增長期。 主要原因是深圳市經過了2009年至2011年年3年的大幅擴張,存量用戶(民用+商用)已完成煤改氣, 而難度較大的居民區改造進程較慢,增長相對有限。 未來深圳市天然氣銷量增長主要看鍋爐改造,電廠,以及下遊LNG加氣站市場的拓展。

就居民氣化率而言,目前深圳居民氣化率在42%左右,與發達國家79%的比率仍有很大差距;就管網覆蓋率而言,目前深圳關內地區覆蓋率已達到90%以上,而關外覆蓋率僅略高於40%,根據《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建設三年實施計劃》,到2015年覆蓋率將提升至55%。 目前深圳市場仍有500個左右的鍋爐未完成油改氣工作,若這些鍋爐全部改造完成,新增管道燃氣需求量2-3億立方米/年。 深圳地區鍋爐油改氣將釋放管道天然氣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已與鈺湖電力、寶昌電力以及南天電力三家電廠簽署了天然氣照付不議的供銷協議,還與深圳能源簽署了電廠購銷意向書。 2013年公司電廠燃氣銷量達到3.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 目前燃氣電廠盈利一般,若然政府補上燃氣上網電價的補貼,電廠用氣量上升將帶動深圳燃氣(601139)燃氣銷量增長。

市場預測公司未來2年(2015~2016)每年盈利增長10%-12%,未來2年的每股盈利分別為0.40元和0.44元左右。

公司於1月發布了2014年度業績快報,每股盈利0.36元,符合預期。

■ 24 Nov 14 - 深圳燃氣(601139) 中期業績

深圳燃氣(601139.SH)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深圳燃氣(601139)

深圳燃氣(601139)是城市燃氣企業,主要業務包括管道燃氣、液化石油氣和瓶裝液化石油氣零售三大板塊,其中管道燃氣業務系公司的核心業務,是公司收入、利潤重要來源。

2009-2013年間,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由38.16億元增至84.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2.1%,其中管道燃氣規模複合增長率為32.7%,業務佔比升至5戍 ,液化石油氣複合增長率為12.4%,業務佔比縮至28%,瓶裝液化石油氣降至8%。 2013年,管道燃氣對毛利的貢獻率達到70%,第二大業務液化石油氣批發僅貢獻4%毛利。

除了在深圳,公司亦在公司已在江西、安徽、山東、江蘇、廣西、廣東、內蒙古、湖南等六省二區拓展了34個異地項目,取得了22個城市的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經營管道燃氣業務。

深圳燃氣 601139


公司簡介深圳燃氣(601139) 主要在深圳地區從事銷售及分銷氣體燃料及相關產品以及燃氣接駁業務。
市值(人民幣)225.81億元
現時股價11.39元 (2015-03-20 收市價)
市盈率 (倍)31.64倍
每股盈利(人民幣)0.36元
市帳率4.16倍
每股帳面淨值(人民幣)2.74元
深圳燃氣 601139


深圳燃氣(601139)全年業績

深圳燃氣(601139)1月8日發布2014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5.32億元,同比增11.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0億元,同比增長1.83%;每股收益0.36元。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後的淨利潤7.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6%。

深圳燃氣稱,淨利潤增長較快主要是公司主營業務天然氣銷量增長較快。公司2013年確認處置房產的非經常性收益9255萬元,而2014年度無此項收益。

深圳燃氣 601139


市盈率,股息

於2014年度,股東淨利潤上升1.8%至7.2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股東淨利潤上升16.9%至7.08億元,基本每股盈利0.36元,與2013年度相同。 深圳燃氣(601139)現價人民幣11.39元,市盈率31.64倍。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股東淨利潤上升16.9%至7.08億元,符合預期。

預期2015年每股盈利0.40元,預期市盈率28.5倍。

2014年11月 估計

深圳燃氣(601139)201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為人民幣0.22元,2014年每股預期盈利0.36元。

■ 24 Nov 14 - 深圳燃氣(601139) 中期業績

深圳燃氣 601139


股價走勢

1年圖:

深圳燃氣 601139  1年圖


3年圖:

深圳燃氣 601139  3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1年 營業額 --81.12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89.68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40.71億元85.75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46.24億元95.32億元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1年 盈利 --4.05億元
2012年 盈利 --5.28億元
2013年 盈利 5.03億元7.07億元
2014年 盈利 4.43億元7.20億元

每股盈利(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1年--$0.200
2012年--$0.270
2013年$0.250$0.360
2014年$0.220$0.360


參考:

1. 深圳燃氣 601139 業績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5-01-08/601139_20150109_1.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10-08/601139_20141009_3.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10-21/601139_2014_3.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8-14/601139_2014_z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8-14/601139_2014_z.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15

14 Mar 15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繼續玩無聊的問答遊戲,第一題的答案可以在網上找 (七隻恒指死剩種),第二題的答案可以在本文找。

(1) 1974年底到2012年底,恒生指數升了490倍。 同期,港華燃氣(1083)母公司的香港中華煤氣(0003),如果派息不用,紅利疊上去,到2012年底升了多少倍?

▪  (a)  500倍
▪  (b)  1000倍
▪  (c)  3300倍
▪  (d)  6000倍


(2) 「發改委」公布了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具體方案,包括推動各省市引入居民用氣的階梯價格,意味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將會上升,對於為居民接駁天然氣管道及供應天然氣的企業料可受惠。 以下四間燃氣商,根據2014年中期業績的資料,管道燃氣銷售量比例計算,哪一間燃氣商的住宅燃氣用戶佔比最大。

▪  (a)  中國燃氣(0384)
▪  (b)  港華燃氣(1083)
▪  (c)  華潤燃氣(1193)
▪  (d)  新奧能源(2688)

港華燃氣 1083

發改委宣布4月1日起內地天然氣價格正式併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人民幣,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人民幣,屬內地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 價格併軌後,非居民用氣價格基本理順,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政府未來會逐步放開價格的管控權。 同時,今年將全面建立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政策顯示,到2020年將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至10%,而當前比例不足6%。根據環保要求,天然氣消費增速要有較快增長。可是,去年中國天然氣在下游消費中的拓展步伐放緩,從往年超過20%的增速降至10%左右。今次調價幅度相對大,對天然氣的行業發展相當正面,大大緩解城市管道商的經營壓力,行業前景樂觀。

燃氣分銷商中,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對港華燃氣(01083)的盈利提振作用最大,因港華的住宅燃氣用戶佔比較大,達26%。

人民幣 港元 2014年 匯率

港華燃氣(1083)於2014年8月公佈了中期業績,純利按年跌12.16%至4.68億元,每股盈利17.9仙。 扣除未變現匯兌虧損前公司股東應佔稅後溢利上升33.4%至6.12億港元。 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拖低了盈利,港華燃氣(1083)去年上半年錄得1.44億元未變現匯兌虧損。 但是,由於去年下半年匯率沒有什麼升跌,全年非核心虧損應保持在1.44億元左右。

港華燃氣(1083)的全年業績將於3月17日公佈。

■  31 Jul 14 - 港華燃氣(1083) 業績 (估計)
■  24 Mar 14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  29 Sep 13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  17 Mar 13 - 港華燃氣(1083) 全年業績
■  04 Dec 12 -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港華燃氣 1083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港華燃氣(1083)

港華燃氣(1083)在中國境內專門從事燃氣業務投資、開發和運營管理的公司,主要業務涉及城市管道燃氣建設經營。 集團主要股東為香港中華煤氣(0003)。 香港中華煤氣(0003)持有港華燃氣(1083)約62%的股權。 港華(1083)與母公司中華煤氣(0003)於內地持有超過100個燃氣項目,母公司主要投資較大型項目,而港華(1083)則以中小型項目為主。 現時內地大城市可發展的大型項目已買少見少,所以未來的新項目將大多是適合港華(1083)經營。

2013年1月,港華燃氣以每股港幣6.31元於市場配售1億5千萬股新普通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扣除配售佣金及其他開支後)為港幣9億3千萬元,強化港華燃氣(1083)資金結構。

港華燃氣(1083)用戶以工商業用氣爲主,佔氣量74%,住宅用戶佔26%。

港華燃氣 1083


公司簡介港華燃氣(1083) 業務主要在涉及城市管道燃氣建設經營、液化石油氣儲運、零售及批發。
市值 (港元)190.60億元
現時股價7.24元 (2015-03-13 收市價)
市盈率 (倍)17.04倍
每股盈利 (港元)0.4246港元
市帳率 (倍)1.51倍
每股帳面淨值 (港元)4.796港元
港華燃氣 1083



港華燃氣(1083) 中期業績

港華燃(1083)公布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按年升24%至36.74億元,純利按年跌12.16%至4.68億元,每股盈利17.9仙。 維持不派中期息。

扣除未變現匯兌虧損前公司股東應佔稅後溢利升33.4%至6.12億港元。

期內,管道燃氣和相關產品銷售及經銷業務之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6.6%至30.3億元,接駁費收入按年升13.4%至6.45億元,同期附屬公司新增接駁客戶達13萬戶。

另外,集團上半年已獲得八個燃氣項目。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營業額燃氣接駁 營業額綜合 營業額
2012年 1H19.29億元 (79%)5.08億元 (21%)24.37億元
2012年 2H20.43億元 (74%)7.03億元 (26%)27.46億元
2013年 1H23.94億元 (81%)5.68億元 (19%)29.61億元
2013年 2H28.71億元 (77%)8.83億元 (23%)37.54億元
2014年 1H30.30億元 (82%)6.45億元 (18%)37.54億元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溢利燃氣接駁 溢利綜合 溢利
2012年 1H1.48億元 (38%)2.44億元 (62%)3.92億元
2012年 2H1.59億元 (34%)3.08億元 (66%)4.67億元
2013年 1H2.22億元 (44%)2.78億元 (56%)5.00億元
2013年 2H2.05億元 (36%)3.60億元 (64%)5.65億元
2014年 1H2.73億元 (48%)2.94億元 (52%)5.66億元

▪  銷售33.3億立方米管道燃氣,增長13%。 不包括成都,銷售量增長13%。
▪  銷售管道燃氣營業額 30.30億元,增長27%。
▪  燃氣接駁營業額 6.44億元,增長13%。

港華燃氣 1083

新增燃氣項目

港華燃氣(1083)在上半年新增了8個燃氣項目,包括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吉林省四平市、貴州省興義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的城市燃氣項目,以及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汽車加氣站項目。 項目之總氣量預計將於5年內達到6億立方米以上。

港華燃氣(1083)預期全年新增10個燃氣項目。

港華燃氣 1083 2014年中期

負債比率

於2014年6月30日,集團之借貸總額為75.52億港元,其中9.94億港元為中華煤氣提供之貸款;40.83億港元為期限介乎一年至五年之銀行貸款及其他貸款;24.45億港元為在一年內到期之銀行貸款及其他貸款;3,000萬港元為期限超過五年之銀行貸款及其他貸款。

集團於本期末之負債比率(即淨負債扣除中華煤氣貸款(「淨負債」)相對公司股東應佔權益加淨負債之比率)則為24.2%。

人民幣匯兌盈利/虧損

由於今年上半年人民幣的下跌,港華燃氣(1083)錄得匯兌虧損1.44億元。 去年同期, 集團錄得匯兌收益0.74億元。

港華燃氣 1083



短評

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天然氣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時期。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4月14日發佈了《關於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干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未來要增加天然氣供應,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 節能減排和治理霧霾的政策支持下,天然氣行業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價格機制市場化亦有利增加行業透明度,有助估值提升。

發改委於2013年已推出一系列天然氣價格改革政策,將天然氣價格與液化石油氣(LPG)及燃料油掛鈎,規定前者價格不能超過一籃子價格的85%。 天然氣價格較可替代能源有15%的價格優勢,凸顯鼓勵大量增加天然氣的政策,天然氣逐步取代其他更污染的可替代能源,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能源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預計2015年油價仍會在較低位運行,氣價亦可保持於較低水平。是次氣價下調,有利刺激需求。

氣價下調對下游燃氣商的幫助明顯
▪  增加天然氣的價格優勢。
▪  門站平均價格下降,減價回饋客戶需時,有利今年上半年的業績。
▪  增量氣比例較高的新奧能源(2688)和中國燃氣(0384)較受惠,因為比例接近4成,而華潤燃氣(1193)和港華燃氣(1083)則佔2成半。
▪  油價如果再下跌,天然氣價格有機會再下調(來保持85%的價格原則)。

港華燃氣(1083)的長處之一是優質企業管理能力,帶有母公司中華煤氣(0003)的影子。 香港的管治文化,亦令投資者有較高的信心。港華燃氣(1083)未來計劃每年新增10至12個項目,上半年已建立8個新項目,將重點發展高毛利的工業客戶,如西氣東輸沿綫,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的工業區,加大對中西部的投資。

港華燃氣 1083

由於人民幣2014年的貶值,港華燃氣(1083)上半年非現金虧損1.44億元。 扣除非現金虧損和成都項目的股息收入(成都項目收入= 0.65億元),盈利上升19%至5.47億港元。 由於預期燃氣接駁量較低,港華燃氣(1083)的2014年預期增長相比同業稍低,但相信仍有15%或以上。

如果沒有居民用氣階梯影響,預期港華燃氣(1083)未來數年的增長可能較其他三間同業較慢,這或可解釋為何近期公司股價的反彈力比較同業弱。

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於2015年逐步實行,該制度將居民用氣分為三檔,第一檔覆蓋80%家庭月均用氣量,保障基本用氣需求,而各檔價格超額累加,三檔的價格比例原則上為1:1.2:1.5。 但是,由於港華燃氣的住宅燃氣用戶佔比較大(排名 :華潤燃氣 > 港華燃氣 > 新奧能源 > 中國燃氣),高達26%,這將對港華燃氣(1083)的盈利提振作用較大。 港華燃氣(1083)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14.6倍,遠低於多年的平均數,筆者傾向於相信現價的上升空間比下跌空間較高,雖然在今年可能會跑輸同業規模較大和盈利比較穩定的其它三者。

港華燃氣 1083

估值

港華燃氣(1083)多年來營業額和盈利穩步上升,屬於可攻可守的穩健投資。 估值方面,公司2014年預期市盈率16.8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14.6倍。

相比母公司香港中華煤氣(0003),港華燃氣存在接近4成的折讓。 相比同業的華潤燃氣(1193)和新奧能源(2688),港華的2014年預期市盈率與兩者接近。 如果用2015年預期市盈率,港華的市盈率也接近,僅高不足0.5個百分點。

▪  港華燃氣(1083): 市值190億港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6.8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14.6倍。
▪  華潤燃氣(1193): 市值451億港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7.0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14.3倍。
▪  新奧能源(2688): 市值486億港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7.0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14.4倍。
▪  中國燃氣(0384): 市值620億港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8.7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15.1倍。



■  25 Sep 14 - 華潤燃氣(1193) 中期業績
■  06 Mar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  28 Nov 14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預期市盈率,股息

港華燃氣(1083)去年盈利為11.06億港元,核心盈利大約9.7億元,每股經常性盈利0.372元。 現價7.24元,往績市盈率(經常性)19.5倍。

扣除控股公司成都項目上半年的股息收入0.65億元,由於去年9月非居民用存量氣門站價格提高,港華需要2至3個月轉嫁費用,加上預期去年下半年燃氣接駁費入脹金額較上半年低, 筆者估計下半年盈利稍微低於上半年的5.47億元,全年盈利上升16%。

年度 盈利非核心核心盈利
2013年 11.06億元1.4億元9.7億元
2014年上半年 4.68億元(1.44)億元5.47 + 0.65 = 6.12億元
2014年下半年 (估計) 5.14億元 (E)0億元 (E)5.14億元 (E)
2014年 (估計) 9.82億元 (E)(1.44)億元 (E)11.26億元 (E)

如果看表面盈利,估計港華燃氣(1083)2014年盈利下跌11%至9.82億港元左右,預期市盈率19.8倍,預期息率1.1厘。 扣除非核心盈利,估計全年盈利上升16%至11.26億元左右,每股經常性盈利上升至0.428元。 現價7.24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經常性)16.8倍。

筆者初步使用市場估計下限,預期2015年盈利增長15%,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14.6倍,暫時未計入氣價下調和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實行的影響。

▪  2014年 每股預期盈利0.374港元 (經常性)。
▪  2014年 每股預期盈利0.428港元。
▪  2015年 每股預期盈利0.492元 (經常性)

報告

花旗將港華燃氣 (01083.HK) 評級由「中性」升至「買入」,目標價由10.2元上調至10.5元,因股價吸引及預期2015年營業利潤維持13%,該行料,港華燃氣未來2年供氣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5%,主要由新項目及增加天然氣供應所帶動。 港華首九個月供氣量按年升11%,增幅受到經濟放緩影響而較早兩年慢,今年公司有機會僅得中低增長。該行指,港華有信心可每年得到8-10個新項目,預計其會傾向於從市場得到新項目,多於考慮由香港中華煤氣(00003.HK) 資產轉讓,來提升公司的項目組合。該行調整2014年至2016年的盈利預測1%至3%至0.44元、0.56元及0.66元,以反映較好的外匯收益及氣價上漲。

大和表示,港華燃氣 (01083.HK) 附屬去年首11個月的燃氣銷售按年升11%,較上半年升14%有所回落。持續下跌的油價正導致天然氣被石油取代,情況預期在2015年上半年底前維持。儘管如此,公司淨利潤應保持不變,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0.5元下調至9.3元。 該行續指,油價下跌50%使中國煉油產品價格下降30%,預計公司燃氣產量增長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持續低迷,直至預期今年第三季下一輪門站氣價調整為止。不過,利潤較高省份的燃氣銷售增加,應可令每單位利潤率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提升。

港華燃氣 1083



股價走勢

1年圖:

港華燃氣 1083 1年圖

3年圖:

港華燃氣 1083 3年圖



權益披露: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港華燃氣(1083)。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8年 營業額 --16.58億元
2009年 營業額 --20.25億元
2010年 營業額 12.40億元29.81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19.60億元43.21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24.37億元51.83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29.62億元67.16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36.74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8年 盈利 --2.02億元
2009年 盈利 --2.65億元
2010年 盈利 1.72億元4.36億元
2011年 盈利 3.02億元7.09億元
2012年 盈利 3.57億元8.41億元
2013年 盈利 5.33億元11.06億元
2014年 盈利 4.68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8年--$0.1033
2009年$0.0657$0.1357
2010年$0.0878$0.1993
2011年$0.1232$0.2884
2012年$0.1451$0.3417
2013年$0.2051$0.4246
2014年$0.1790--


參考:

1. 港華燃氣 1083 業績

http://www.towngaschina.com/Images/TCCL_2014_interim_Presentation.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04/LTN2014090447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1/LTN2014082125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17/LTN201403173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902/LTN20130902129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0/LTN2013082037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13/LTN2013031327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31/LTN2012083122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17/LTN2012081713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16/LTN2012031628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2/LTN2011082223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4/LTN201103142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823/LTN2010082315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15/LTN2010031538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15/LTN20130315707_C.pdf

2. 價格併軌利燃氣股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50306/00376_039.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16

09 Mar 15 - 博耳電力(1685) 全年業績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3月5日下午在政協小組討論會上發言。 他指出,國家電網自「十一五」以來已投資2.5萬億人民幣,「十一五」時期平均每年不到3,000億人民幣。「十二五」前四年每年約3,500億人民幣,實際上今年電網投資可能超過5,000億人民幣,這必然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

受惠電網建設加速的公司,包括智能配電業務的博耳電力(01685)、主力產銷智能電子錶的威勝集團(03393)。

智能電網 威勝集團(3393)

博耳電力(01685)2014年上半年錄得營業額7.2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41.5%;全年錄得營業額20.48億元,按年升51.3%。 2014年毛利上升48.2%至7.22億元。 股東應佔溢利上升上升33%至4.59億元人民幣。 由於所得稅上升4.5倍至0.94億元與及財務成本上升至0.74億元,盈利的升幅低於營業額的升幅。 瑞信發表報告,博耳電力(01685)去年業績符合預期,加上增長前景平穩,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3元。

博耳電力(1685)於2014年11月至12月以最高8.78元在市場回購了270萬股。

■ 20 Nov 14 - 博耳電力(1685) 中期業績
■ 07 Mar 14 - 博耳電力(1685) 中期業績
■ 05 Jan 13 - 博耳電力(1685) 中期業績
■ 19 Oct 10 - 博耳電力(1685)

博耳電力 1685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博耳電力(1685)

博耳(1685)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綜合配電系統及方案,當中包括智能配電系統及節能方案,亦製造配電設備的零件予客戶。 集團與歐洲相關龍頭企業施耐德及ABB有長期合作關係,獲授權製造附有「施耐德」品牌連同「博耳」品牌的配電系統,以及「ABB」品牌的中壓和低壓配電系統,這些產品佔集團收入近七成。

博耳(1685)客戶主要是基建、電訊、供水與醫療行業的著名企業,例如基礎設施建設、電訊、供水及污水處理、水泥及醫療的龍頭企業,包括麥當勞、中移動(0941)的十省一市項目、中國中鐵十局、中材股份(1893)、寶鋼、寧波港、Lafarge、德利滿及威立雅OTV。另外,公司亦會全力進入國內極高增長的鐵路及港口行業。

以收益計算,博耳(1685)在國內配電市場排名第六。

博耳電力 1685


公司簡介博耳電力(1685)於中國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綜合配電系統及方案。
市值 (港元)70.57億元
現時股價9.12元 (2015-03-06 收市價)
市盈率12.07倍
每股盈利(港元)0.755港元
市帳率2.71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3.229港元
博耳電力 1685


博耳電力(1685)全年業績

博耳電力(1685)於3月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顯示,股東應佔溢利4.5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33.0%;每股盈利上升32.6%至61分;末期股息19港仙,去年同期為14港仙。

期內,營業額20.48億元,按年升51.3%。其中,來自智能配電系統方案銷售之營業額增26.5%至11.57億元;來自節能方案銷售之營業額增191.2%至6.89億元;來自元件及零件業務銷售之營業額增0.2%至1.93億元。

此外,期內的毛利7.22億元,按年升48.2%。毛利率由36.0%微降至35.3%。

於2014年12月底,公司所持現金及等價物為12.87億元,銀行貸款4.21億元;存貨周轉期27天。期內,未交付的合約達25.11億元。

博耳電力 1685 慧雲大數據平台

項目 內容
營業額 上升51.3%
毛利率 由36.0% 降至35.3%
毛利 上升48.2%
股東應佔期溢利 上升33.0%至4.58億元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公布,2015年的建設電網投資為人民幣4,202 億元,按年增幅達24%,投資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博耳電力(1685)正從戰略角度瞭解國內電網發展的需求,為日後在相關發展上先行作出部署。

步入智能電網年代,國家致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規劃並訂立目標要到2020零年將城市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覆蓋率提升至達80%目標,以及通訊、數據中心、醫療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為集團的iEDS及EE業務提供偌大的發展空間。中央拓展智能電網,博耳(1685)的業務涵蓋電力系統中的配電、系統控制、智能電網應用及終端用戶最終使用階段,受惠於投資發展智能電網的政策。

博耳電力(1685)積極參與多個城市的基礎建設,包括供應無錫地鐵一號及二號綫智能配電設備、參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訊集團各家分公司的大數據基地建設工程,以及參與全國33家新醫院建設及現有醫院智能節能系統工程等。

博耳電力 1685

未交付合同

12月底止,集團未交付合同25.1億元,包括iEDS方案、EE方案及元件及零件業務合同,大部份預期在2015年完成。

智能電網 博耳電力 1685

張化橋

博耳(1685)在2011年11月 委任獲有「民企之父」之稱的張化橋為非執行董事。



應收帳款,應付賬款

博耳電力(1685)藉著的資本實力,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財務及資金問題。 博耳電力(1685)通常授予客戶的信貸期介乎1至12個月(取決於產品性質),上升幅度大致與營業額同步。

▪  2012年12月底止,應收賬款 = 11.0億元。
▪  2013年6月底止,應收賬款 = 13.4億元。
▪  2013年12月底止,應收賬款 = 11.0億元。
▪  2014年6月底止,應收賬款 = 16.2億元。
▪  2014年12月底止,應收賬款 = 16.5億元。

從2012年下半年,集團已開始就選定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客戶之應收貿易賬款採用銀行保理,以更好地管理其現金流和營運資本資源。

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13年的271天減少56天至2014年的215天,主要由於年內營業額上升,以及集團應收貿易賬款獲得更佳管理所致。 平均應付貿易賬款周轉天數由2013年的276天增加2天至2014年的278天。

▪  2012年12月底止,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 297天。
▪  2013年12月底止,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 271天。
▪  2014年12月底止,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 215天

博耳電力(1685) 金融解決方案

股權

主席賈凌霞於2014年12月,以最高7.24元增持至66.77%股權。 基金方面,Capital Group Companies則由以9.10元-10.22元減持至7.97%。

▪  主席錢毅湘 持有77.77%股權。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持有7.97%股權。
▪  非執行董事張化橋 持有0.30%股權。

非執行董事張化橋於2014年4月至12月共8次增持,由0.14%增持至0.30%,增持價由8.26元-10.18元不等。

博耳電力(1685)於2014年11月至12月以最高8.78元在市場回購了270萬股

特別股息

除了每年的末期業績股息,由於公司的業務及營運達到優秀的表現並保持強勁的現金流,集團於2013年度起派發特別股息,2013年度0.18港元,2014年度0.19港元。

博耳電力 1685



短評

內地致力發展再生能源及節能減排,今年國家電網的建網投資額更逾3,800億元,南方電網亦預計投資額近850億元,對智能配電及節能方案的需求日增,均有利博耳(1685)業務保持高增長。博耳電力(1685)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配電設備及提供一站式綜合配電系統與方案服務(包括傳統系統方案、智能系統方案,節能系統及零件業務)。公司的配電系統已廣泛應用於電訊、基建、醫療及工業項目。 博耳電力(1685)業務中以智能配電系統(iEDS)方案、節能(EE)方案亮點最大。

步入智能電網年代,國家致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規劃並訂立目標要到2020零年將城市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覆蓋率提升至達80%目標。

隨著經濟發展,國內用電實際地點數目及用電量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上升成為輸電及配電市場增長的直接動力,智能配電系統方案的需求亦跟隨上升,無錫地鐵工程、青島流亭機場、中國移動4G及大數據基地建設、醫院改造工程、光伏太陽能電站,博耳電力(1685)的智慧配電及節能系統向向行業提供可靠的保證。

基礎建設和通訊集團的智能配電系統建設的需求正在增加,但要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通訊集團做生意,較長的信貸期,供應商需要強勁的現金作為後盾,這也是行業的護城河之一。 公司於2010年上市後財力的増強,應付較長的信貸期、購買設備、擴展的上游元件產能、擴展於中國的下游銷售渠道來支持業務擴張。

電從遠方來 博耳電力 1685

博耳電力(1685)2014年上半年錄得營業額7.24億元,全年錄得營業額按年上升51.3%至20.48億元,,強勁的增長主要由於來自於通訊、數據中心、醫療、電網等投資增長的行業客戶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服務因而升級,集團之科技實力加強,收入增速高於預期。 集團之應收帳款高,風險包括呆壞賬的增加。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未交付的合同約為人民幣25.11億元,大部份未交付的合同預期在2015年完成,收入有着保証。

博耳電力(1685)的股價從2013年頭的3.4元上升至2014年首季的11元,一口作氣上升了2倍。 急升過後,股價2014年在10元左右(加减1元)橫行了半年以上,基金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於2014年減持博耳電力(1685)至7.97%,影響到公司股價的上升動力。 股價在去年11月跌破支持位後急跌,博耳電力(1685)在市場回購,主席賈凌霞增持,股價以一個大圓底已升回了跌幅的3分之2。 非執行董事張化橋於2014年由8.26元-10.18元增持了131萬股,這或可暗示市場仍然低估了行業和公司的長線投資價值。 集團2014年營業額按年上升51%,除稅前溢利上升5成以上,並定下2015年業務增長30%的目標,也在支持這觀點。

博耳電力(1685)現價預期市盈率為9.3倍,2013年度起派發特別股息,預期息率4.6厘(包括特別股息計算)。 步入智能電網年代,國家致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規劃並訂立目標要到2020零年將城市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覆蓋率提升至達80%目標,筆者相信行業與公司的估值提升未完。 博耳(1685)的業務發展空間未來數年前景亮麗,現價預期市盈率9.5倍,瑞信的目標價為13.0元。 筆者相信可以用預期市盈率13倍(往績市盈率17倍)或12.5元作為今年年中的初步目標。 如果市場關注度提高,就可享更高的市盈率,但提升至工業股中估值較高、近26倍的創科實業(0669)的同樣級數則有點難度了。

博耳電力 1685 App



市盈率,股息

博耳電力(1685)2014年盈利上升33%至4.59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61元人民幣或0.755港元幣,股息0.37元(包括特別股息)。 現價9.12元,往績市盈率12.1倍,息率4.1厘(包括特別股息,共0.37元計算)。

博耳電力(1685)2015年的業務增長目標為30%,筆者初步估計年營業額按年上升3成,盈利上升2成半至3成,每股預期盈利0.96港元。 現價9.12元,今年預期市盈率9.5倍,假設股息0.42元(包括特別股息),預期息率4.6厘。

2014年11月 估計

簡單估計,筆者預期博耳電力(1685)2014年營業額按年升48%至20億元,盈利上升19%至4.1億元人民幣左右,預期每股盈利0.53元人民幣或0.67港元。

■ 20 Nov 14 - 博耳電力(1685) 中期業績

實際

博耳電力(1685)2014年營業額按年升51.3%至20.48億元,盈利上升33%至4.59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61元人民幣或0.755港元。

博耳電力 1685 產品



股價走勢

1年圖:

博耳電力 1685 1年圖 2015年3月


3年圖:

博耳電力 1685 3年圖  2015年3月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博耳電力(1685)。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 營業額 --4.91億元 (增長21.0%)
2010年 營業額 4.33億元9.11億元 (增長85.5%)
2011年 營業額 3.62億元10.15億元 (增長11.4%)
2012年 營業額 4.44億元12.21億元 (增長20.4%)
2013年 營業額 5.11億元13.54億元 (增長10.9%)
2014年 營業額 7.24億元20.48億元 (增長51.3%)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 盈利 --0.76億元 (增長48.2%)
2010年 盈利 0.90億元1.87億元 (增長146%)
2011年 盈利 1.04億元2.53億元 (增長11.0%)
2012年 盈利 1.00億元2.94億元 (增長16.3%)
2013年 盈利 1.30億元3.45億元 (增長17.3%)
2014年 盈利 1.92億元4.59億元 (增長33.0%)

每股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0.1358
2010年$0.1556$0.2983
2011年$0.1339$0.3270
2012年$0.1308$0.3847
2013年$0.1718$0.4600
2014年$0.2408$0.6100



參考:

1. 博耳電力 1685 業績

http://boerpower.todayir.com/attachment/2014082518045717_sc.pdf
http://boerpower.todayir.com/attachment/2013082715483117_sc.pdf
http://boerpower.todayir.com/attachment/2013041710563517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06/LTN201503068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2/LTN2014091245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19/LTN2014081913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8/LTN20140428146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6/LTN2014032637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6/LTN2013082609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423/LTN201304234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6/LTN201303262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4/LTN2012082414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425/LTN2012042542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7/LTN2012032719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6/LTN20110826119_C.pdf

2. 博耳電力 1685
http://www.boerpower.com/traditional/tzzgx.asp?relation=al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17

05 Mar 16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長和重組後,長地(1113)專注房地產業,包括本港發展商、出租物業和酒店、整合後的中國內地發展物業業務,以及房地產相關的上市投資(如置富(778)、泓富產業信託(808)、匯賢產業信託(87001))。 置富產業信託(00778)指出,長實地產(1113)完成重組後,不排除有向置富注入資產的機會,惟目前未有相關計劃。 若置富向集團外進行收購,長實地產亦會提供幫助。

麗城薈的資產增值措施已經於2015年竣工,整個資產增值項目的資本開支約為0.8億元。 管理人將著手推行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進行為期兩三年的資產增值,投資額逾1.2億元。

置富第一城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20 Feb 16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中期業績
■  18 Feb 16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  15 Aug 15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中期業績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3年及2010年分別在新交所及港交所上市。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1月完成收購麗港城商場和4月出售盈暉薈後,將會在香港持有17個私人住宅屋苑零售物業。 該等零售物業分別為置富第一城、置富嘉湖、馬鞍山廣場、都會駅、置富都會、麗港城商場、麗城薈、華都大道、映灣薈、和富薈、銀禧薈、荃薈、青怡薈、城中薈、凱帆薈、麗都大道及海韻大道。該等物業的租戶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超級市場、餐飲食肆、銀行、房地產代理及教育機構。 置富產業信託(0778)的私人屋苑零售物業組合主要提供日常購物需要。

置富產業信託(0778)(Fortune REIT) 於2005年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6間零售商場,作價34.4億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9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3間零售商場,作價20.4億港元。 集團於2011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旗下荃灣麗城花園及北角和富中心的商場物業,作價19.32億港元。 集團於2013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改名為置富嘉湖),作價58.49億港元。 麗城薈的翻新工程於2014年9月開展,已於2015年年底前分階段竣工。

管理人將著手推行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把商場重新定位為區域性購物及娛樂熱點。

置富(0778) 置富都會


公司簡介置富產業信託(0778) 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的零售商場和泊車設施或直接投資於集團收購的物業。
目前市值(港元)154.03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8.15元 (2016-03-04 收市價)
市盈率6.17倍
每股盈利(港元)1.320港元
市帳率0.68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925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置富產業信託(0778)1月公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可供分派予基金單位持有人之收益錄8.846億元,同比升13.3%;末期每基金單位分派為23.5仙。計及中期每基金單位分派23.38仙,全年共派46.88仙,升12.5%。2015年財政年度的每基金單位分派收益率為5.9%。

期內公司收益18.82億元,按年升13.7%,物業收入淨額為13.24億元,同比升14%;成本對收益比率為27.5%,跌0.2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底止,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12.76元;物業估值升9.8%至359.18億元。資產負債比率為30.1%,按年升0.7個百分點。

公司指,2015年財政年度的物業組合續租租金調升率繼續維持於20.3%的高水平,出租率則上升至98.8%,而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至去年底為每平方呎40元。若不計及麗港城商場和盈暉薈,原有物業組合之平均租金則按年上升6.8%。

置富嘉湖(Fortune Kingswood)


發展 及 2016年目標

置富產業信託(0778)主席趙國雄於今年1月的全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民生市場,旗下逾60%商舖均以民生為主,雖然預計本港零售市道放緩,遊客區舖租租金已見下調壓力,但由於公司旗下以屋邨商場為主,集中民生需求,故零售市道轉差對公司影響輕微。

趙國雄提到,集團今年的整體資產有所上升,可動用的收購資金達100億元,未來會持續物色回報收益達4%至5%的商場,主要仍以屋村商場為主,不會興建或收購寫字樓。 另外,他提到,今年住宅市道銷售將較去年放緩,不排除部份發展商會出售旗下非核心物業商場及乙級寫字樓,並預期本港低息環境將持續,都為集團旗下置富產業信託(0778)及泓富產業信託(0808)帶來更多良好收購機會。

集團2015年底將其於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地位,由第一上市轉換為第二上市,香港則作第一上市。 他表示,新加坡作為第二上市地,主要是可以減省收購時要同時聘用星港兩地專業團隊的支出。

置富產業信託(0778)行政總裁趙宇表示,今年有約38%商舖到期續租,大部分租約將於今年第二季至第三季到期,期望能夠維持雙位數租金加幅,目前與商戶接洽順利。 她續指,集團未來會致力減輕加息對集團的影響,截至去年12月底止,集團通過利率掉期及上限,對沖約68%債務的利率成本,集團未來將繼續密切監察利率走勢,並定期審視對沖組合。

她提到,集團旗下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將於今年展開,計劃把商場重新定位為區域性購物及娛樂熱點,並把服務範圍擴至鄰近居民以外的購物人士,預計投資額不會少於1.2億。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城中薈

資產置換計劃

置富產業信託於報告年度完成資產置換計劃,包括收購麗港城商場及出售盈暉薈,為基金單位持有人締造最高回報及價值。 收購麗港城商場為置富產業信託首次向獨立第三方收購物業,是次收購於 2015 年財政年度為置富產業信託帶來額外收入貢獻。

財務管理

資金方面,置富2015年12月底的資產負債比率為30.1% (2014年12月31日:29.4%),平均實際借貸成本為2.15%。

集團之總借貸成本較去年增加4.8%至合共2.66億元。 借貸成本增加主要是由於2015年1月提取新增貸款融資,作為收購麗港城商場的資金;及2015年第三季度增加利率對沖綜合影響所致。

於2015年12月,置富產業信託訂立兩項總額為32億港元之5年有期貸款融資,包括有抵押有期貸款融資20億元及無抵押有期貸款融資12億元。 新訂融資將於2016年3月左右提取,並作為2016年4月到期的現有貸款融資的再融資。置富產業信託於2017年之前並無再融資的需要。

於2015年12月,可動用之流動資金為11.8億港元,包括已承諾而未提取的融資4.7億元及手頭現金7.2億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馬鞍山廣場


短評

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初收購的麗港城商場,全年物業收益率為4.7%;同年4月出售的「盈暉薈」,物業收益率則為2.9%,成為置富維持增長的其中一個要素。 自由行旅客消費力減慢,受遊客減少放緩的主要為街舖及旅遊購物中心,置富產業(0778)旗下商場超過60%是以民生為主,筆者相信對公司業務影響不大。 核心區街舖減租,對商場的租金始終會做成壓力,投資者仍需留意出租空置率和租金的升跌。

置富產業(0778)過往多年持續為旗下商場進行優化及加強推廣,以維持競爭力,並增加物業的回報。 置富產業(0778)將著手推行「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進行為期兩三年的資產增值。 公司為了減少對出租面積的影響,將會分開6個階段進行。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馬鞍山廣場

長和系重組後,將來或再有更多高回報的收購機會推動其增長。 置富產業(0778)去年將其於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地位,由第一上市轉換為第二上市,為了收購作為準備。 目前置富的負債比率約30.1%,與REIT上限45%仍有距離,有機會收購長實地產(1113)項目。 長實地產(1113)目前直接持有7個或以上香港零售物業,相似天水圍嘉湖銀座和麗城薈,筆者相信未來一、兩年內,長實地產(1113)有機會向置富(0778)注入一至兩個資產。

置富產業(0778)過去數年的營業額增長理想,近年透過收購及翻新商場,提升租金回報率,可說是穩陣之選。 以股息收益率而言,此較以下同業,置富產業(0778)的收益率位於中間位置,收益率高於剛公佈業績的冠君產業(2778)。 冠君產業(2778)2015年度股息相比2014年度減少2%。

▪  領展房產(0823)現價44.35元,(2015-16年度預期)息率4.5厘。
▪  冠君產業(2778)現價3.88元, 息率5.1厘。
▪  置富產業(0778)現價8.15元, 息率5.8厘。
▪  泓富產業(0808)現價2.88元, 息率6.1厘。
▪  陽光房地產(0435)現價3.89元,(2015-16年度預期)息率6.4厘。

置富的業務主要集中民生市場,息率5.8厘,防守力強。 房產信託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現時為1.8厘左右,未來美國加息步伐緩慢,看來會遠低於未來數年置富產業(0778)的股息上升速度。 如果假設5.5厘作為估值,置富產業信託(0778)估值為8.8元。 如果用6.0厘作為估值,估值8.08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麗港城商場


預期息率

置富產業信託(0778)2015年可供分派收益按年上升13.3%,每基金單位分派0.4688元,按年升12.5%。 現價8.15元計算,息率5.8厘。

筆者估計集團2016年度股息上升3%至8%。 今年本港及全球經濟仍然不明朗,初步保守估計,股息上升3%至0.485元,並會於中期業績後檢討。 現價計算8.15元,預期息率6.0厘。

 置富產業信託(0778)


股價走勢

1年圖:

置富產業信託(0778) 2016年3月  1年圖


3年圖:

置富產業信託(0778) 2016年3月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置富產業信託 778 業績

http://fortunereit.todayir.com/attachment/20160121172542433092308_tc.pdf
http://fortunereit.todayir.com/attachment/20160121172542533092308_tc.pdf
http://fortunereit.todayir.com/attachment/20150727171020545944343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121/LTN201601213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727/LTN2015072770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727/LTN2015072766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12/LTN201502122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05/LTN20150205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6/LTN20140916194_C.pdf

2. 置富產業信託
http://www.fortunereit.com/c/index.php
http://www.fortunemalls.com.hk/cht/

3. 賣產減債 置富:3核心策略未變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ba992f3-50b7-4ac2-8463-a51a6bbe6c00-675551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