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默克爾9年來第7次訪華 延續中德關系“黃金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63

圖為默克爾參觀成都大眾汽車廠本周,德國總理默克爾九年來第七次訪華,經貿議題和烏克蘭危機將作為核心議題。中國發改委已經批準了德國大眾在天津和青島新建兩家工廠,預計中德此次將簽署10項左右協議。目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德貿易額相當於英法意三國的總和。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6日至8日訪問中國。本次訪問中國是默克爾2005年就任總理以來,九年中第七次來華。對於默克爾此次訪華,中德專家都認為,中德關系目前“動力十足”,維持這一動力是默克爾此訪目的之一,而經濟將是此訪的首要議題。默克爾首先到成都參觀了一家大眾汽車工廠和社會工作中心,隨後飛抵北京。昨天下午,李克強在京會見了默克爾。默克爾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充滿活力,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贊嘆。德方願同中方深化各領域合作,就國際與地區事務保持密切溝通協調,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多成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海爾曼說,德中經貿關系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於兩國經濟間的互補性。他說,德國的機械、化學和電子等領域產品為中國目前工業化階段所需,而中國制造的消費品在德國非常受歡迎。路透援引默克爾代表團隨行人員的消息稱,中國發改委已經批準了德國大眾在天津和青島新建兩家工廠,大眾還會將現有的成都工廠產能增加至每年60萬輛。在2014年至2018年之間,大眾將於中國合資夥伴一起投資182億歐元,用於新建廠房等。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此前表示,中德雙方大約會簽署10項左右的協議,而除了經貿議題外,包括烏克蘭危機在內的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也或將被討論。近年來中德貿易飛速發展,被外界譽為“黃金十年”。當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也是重要的資金及技術來源國。中德貿易額一直占中歐貿易的近三分之一,相當於中國與英、法、意三國的總和。同時,中國也是德國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僅次於美國。中國占德國的出口份額已經從2000年的1.6%增長至了去年的6.1%。去年德國向中國出口總額達670億歐元,進口額更是高達730億美元。在近年來中德高層會晤中,經貿始終是核心議題。在默克爾抵達成都之前,中德的政、商、學界代表團就已經展開會晤。中方代表包括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雲,成都市長葛紅林等,德國代表團則由巴斯夫董事會成員Martin Brudermuller帶隊。默克爾此行還將在清華大學進行演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01

[黑問專欄]庫克再度訪華,其心有五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4/147135.html

i黑馬註:繼庫克接任蘋果CEO之後,對中國這個“財神爺”一直保持著親近態度,10月22日上午,庫克再度來到中國,這是庫克出任蘋果CEO以來的第五次中國之旅,那為何庫克會接二連三的訪華呢?


\繼庫克接任蘋果CEO之後,對中國這個“財神爺”一直保持著親近態度,庫克已在早前向員工發出的郵件中確認,他將於本周再次來到中國大陸。庫克在郵件中表示,將“與一部分蘋果員工進行談話”,並沒有透露過多的細節。庫克還將出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

除此之外,10月22日上午,庫克拜會了中國聯通高層,後又馬不停蹄前往河南鄭州富士康工廠考察,富士康鄭州工廠是蘋果的iPhone產品主要生產地,此前庫克訪華時也曾前往該工廠考察。當天晚上還安排與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進行會面。
 
此次是庫克出任蘋果CEO以來的第五次中國之旅,那為何庫克會接二連三的訪華呢?
 
一、態度示好: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大客戶
 
在日前蘋果發布的第四季財報上,庫克表示,蘋果未來仍將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未來幾年,蘋果計劃使中國的零售店數量從15家增加至40家。 目前,蘋果在線商店已覆蓋了中國的315座城市,而中國開發者已經為AppStore開發了15萬款應用。
庫克指出:“在中國,我看到了許多非常強勁的因素。我感到非常興奮。”庫克一直積極樂觀看待中國市場。
 
在第四季財報上,從全球範圍來看,蘋果的營收和利潤都超預期,但是亞太區和大中華區有些銷售疲軟。
 
今年四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57.78億美元,環比下滑3%,同比僅增長1%;與此同時,蘋果在亞太其他地區營收為19.23億美元,環比下滑11%,同比下滑3%。不過,這是由於中國大陸不是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首批上市市場,當季的業績有所影響。
 
但庫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實際上本季度大中華區iPhone銷量同比增長32%,但因蘋果在中國所售iPhone運營商補貼僅為20%,對該地區銷售造成影響。
 
此外,本季度蘋果的Mac電腦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54%。這也是蘋果中國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二、拜碼頭:運營商成蘋果重要推動力
 
一直以來,某個運營商一旦與蘋果公司達成了合作,就像是受到了天大的恩賜。運營商總是得意地宣布獲得了與蘋果合作銷售iPhone的資格,然後就開始以“打工者”的身份為蘋果賣命——不遺余力地做產品宣傳,卻不能在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中出現運營商元素,一切行動都要看蘋果的臉色。
 
很大程度上,國內運營商與蘋果合作的局面比較尷尬:一方面,運營商的3G高端用戶增長及數據流量增長,都或多或少地受益於iPhone合約機的銷售;但另一方面,運營商的也替蘋果公司承擔了巨額營銷費用,成本壓力居高不下。
 
實際上,為運營商帶來大量用戶及數據流量增長的旗艦型手機,並不在少數,包括三星、魅族、小米、酷派等熱銷產品都功不可沒。但不同的是,其他手機的營銷推廣費用往往都是由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共同承擔,而iPhone的營銷費用幾乎全部壓在了運營商身上。
 
對於為蘋果“打工”多年、付出了巨額營銷費用的預約上們來說,它們已經沒有必要為了贏得更多iPhone合約用戶而爭鬥不休了——它們手里有更多的旗艦手機可供選擇,而不用吊死在蘋果這棵樹上,更何況,現在由於有關部門的壓力,運營商們都在縮減營銷費用和對iPhone6的補貼,這對蘋果來說,也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三、特殊對待:蘋果或特地為中國用戶開始iPhone6 plus量產
 
隨著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國行版本於上周五在中國市場開賣,這兩款新機不出預料的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熱捧。不過,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國內用戶對屏幕更大的iPhone 6 Plus表現出了更強烈的興趣,從而出現了該版本很快售罄的狀況。為此,蘋果不得不將更多產能轉給iPhone 6 Plus,從而使得iPhone 6與iPhone 6 Plus的供應比例可能由過去的70:30或65:35,更改為55:45。
 
而在此前,便有消息披露由於iPhone 6 Plus受到熱捧,蘋果將增大該版本的產能。同時還有報告聲稱,未來兩款iPhone 6的總出貨量當中,iPhone6 Plus將占到60%。目前,iPhone 6訂單仍顯示為7-10個工作日出貨,而iPhone 6 Plus訂單則為3-4周才能出貨。
 
同時蘋果還表示,根據iPhone的區域分銷情況顯示,每一個國家市場的iPhone 6銷量與iPhone 5s相比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其中,美國增長了17%,而歐洲的則為20%。而在新興市場,比如拉丁美洲和中東其銷量增長比例高達 50%。而在中國市場,有近 20% 的iPhone 6通過運營商補貼賣出的,剩下的80%則是消費者以全價買下的。這在庫克看來,意味著iPhone 6在中國市場將熱賣。
 
因此,結合前面臺灣媒體報道,蘋果確實有足夠的理由為中國市場增產更受歡迎的iPhone 6 Plus。
 
四、未雨綢繆:庫克為Apple Pay在華發展鋪路
 
如果說庫克頻繁訪華顯示蘋果對中國市場重視,他積極結交中國的政商人脈為蘋果在華順利發展鋪路,那麽眼下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蘋果的手機支付Apple Pay如何在華落地的問題。
 
蘋果在推出Apple Pay業務的發布上透露的銀行方面的合作夥伴有VISA、美國運通等,不包括中國銀聯。到目前為止蘋果的Apple Pay在華依然不能用,但問題在哪里,現在還沒有清晰的答案。
 
無論如何,為了要推動Apple Pay落地,庫克都需要與銀聯方高層進行溝通。
也許,昨天召開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是個好機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可謂“豪華”,多位高級領導均是其成員。
 
五、鼓舞士氣:庫克或會為富士康員工加薪
 
蘋果新機iPhone 6 Plus上市後市場需求超出預期,有傳聞稱蘋果正在考慮給富士康提高報酬,鼓勵該公司加快iPhone 6 Plus生產。
 
據上遊消息人士披露,蘋果考慮把富士康的報酬提高20%到25%。目前富士康生產一部iPhone 6 Plus可以賺到20美元,如果傳聞屬實,報酬將增加到每部24到25美元。這將極大提升富士康第四季度的業績。
 
庫克也曾對外表示,未來中國將成為蘋果最大的收入貢獻國家,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同時,庫克也正在努力創造一個自己風格的蘋果,庫克並沒有否認自己與喬布斯的差異,他承認“沒有人和喬布斯的風格是一樣的,事實上每一個人的風格都是不一樣的。蘋果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就是讓每個人做自己”。因此,我也相信,蘋果能在庫克的領導下做的更好。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反錘聯盟發起人,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於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上黑馬專欄和導師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article/63


[黑問專欄]庫克再度訪華,其心有五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4/147135.html

i黑馬註:繼庫克接任蘋果CEO之後,對中國這個“財神爺”一直保持著親近態度,10月22日上午,庫克再度來到中國,這是庫克出任蘋果CEO以來的第五次中國之旅,那為何庫克會接二連三的訪華呢?


\繼庫克接任蘋果CEO之後,對中國這個“財神爺”一直保持著親近態度,庫克已在早前向員工發出的郵件中確認,他將於本周再次來到中國大陸。庫克在郵件中表示,將“與一部分蘋果員工進行談話”,並沒有透露過多的細節。庫克還將出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

除此之外,10月22日上午,庫克拜會了中國聯通高層,後又馬不停蹄前往河南鄭州富士康工廠考察,富士康鄭州工廠是蘋果的iPhone產品主要生產地,此前庫克訪華時也曾前往該工廠考察。當天晚上還安排與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進行會面。
 
此次是庫克出任蘋果CEO以來的第五次中國之旅,那為何庫克會接二連三的訪華呢?
 
一、態度示好: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大客戶
 
在日前蘋果發布的第四季財報上,庫克表示,蘋果未來仍將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未來幾年,蘋果計劃使中國的零售店數量從15家增加至40家。 目前,蘋果在線商店已覆蓋了中國的315座城市,而中國開發者已經為AppStore開發了15萬款應用。
庫克指出:“在中國,我看到了許多非常強勁的因素。我感到非常興奮。”庫克一直積極樂觀看待中國市場。
 
在第四季財報上,從全球範圍來看,蘋果的營收和利潤都超預期,但是亞太區和大中華區有些銷售疲軟。
 
今年四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57.78億美元,環比下滑3%,同比僅增長1%;與此同時,蘋果在亞太其他地區營收為19.23億美元,環比下滑11%,同比下滑3%。不過,這是由於中國大陸不是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首批上市市場,當季的業績有所影響。
 
但庫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實際上本季度大中華區iPhone銷量同比增長32%,但因蘋果在中國所售iPhone運營商補貼僅為20%,對該地區銷售造成影響。
 
此外,本季度蘋果的Mac電腦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54%。這也是蘋果中國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二、拜碼頭:運營商成蘋果重要推動力
 
一直以來,某個運營商一旦與蘋果公司達成了合作,就像是受到了天大的恩賜。運營商總是得意地宣布獲得了與蘋果合作銷售iPhone的資格,然後就開始以“打工者”的身份為蘋果賣命——不遺余力地做產品宣傳,卻不能在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中出現運營商元素,一切行動都要看蘋果的臉色。
 
很大程度上,國內運營商與蘋果合作的局面比較尷尬:一方面,運營商的3G高端用戶增長及數據流量增長,都或多或少地受益於iPhone合約機的銷售;但另一方面,運營商的也替蘋果公司承擔了巨額營銷費用,成本壓力居高不下。
 
實際上,為運營商帶來大量用戶及數據流量增長的旗艦型手機,並不在少數,包括三星、魅族、小米、酷派等熱銷產品都功不可沒。但不同的是,其他手機的營銷推廣費用往往都是由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共同承擔,而iPhone的營銷費用幾乎全部壓在了運營商身上。
 
對於為蘋果“打工”多年、付出了巨額營銷費用的預約上們來說,它們已經沒有必要為了贏得更多iPhone合約用戶而爭鬥不休了——它們手里有更多的旗艦手機可供選擇,而不用吊死在蘋果這棵樹上,更何況,現在由於有關部門的壓力,運營商們都在縮減營銷費用和對iPhone6的補貼,這對蘋果來說,也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三、特殊對待:蘋果或特地為中國用戶開始iPhone6 plus量產
 
隨著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國行版本於上周五在中國市場開賣,這兩款新機不出預料的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熱捧。不過,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國內用戶對屏幕更大的iPhone 6 Plus表現出了更強烈的興趣,從而出現了該版本很快售罄的狀況。為此,蘋果不得不將更多產能轉給iPhone 6 Plus,從而使得iPhone 6與iPhone 6 Plus的供應比例可能由過去的70:30或65:35,更改為55:45。
 
而在此前,便有消息披露由於iPhone 6 Plus受到熱捧,蘋果將增大該版本的產能。同時還有報告聲稱,未來兩款iPhone 6的總出貨量當中,iPhone6 Plus將占到60%。目前,iPhone 6訂單仍顯示為7-10個工作日出貨,而iPhone 6 Plus訂單則為3-4周才能出貨。
 
同時蘋果還表示,根據iPhone的區域分銷情況顯示,每一個國家市場的iPhone 6銷量與iPhone 5s相比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其中,美國增長了17%,而歐洲的則為20%。而在新興市場,比如拉丁美洲和中東其銷量增長比例高達 50%。而在中國市場,有近 20% 的iPhone 6通過運營商補貼賣出的,剩下的80%則是消費者以全價買下的。這在庫克看來,意味著iPhone 6在中國市場將熱賣。
 
因此,結合前面臺灣媒體報道,蘋果確實有足夠的理由為中國市場增產更受歡迎的iPhone 6 Plus。
 
四、未雨綢繆:庫克為Apple Pay在華發展鋪路
 
如果說庫克頻繁訪華顯示蘋果對中國市場重視,他積極結交中國的政商人脈為蘋果在華順利發展鋪路,那麽眼下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蘋果的手機支付Apple Pay如何在華落地的問題。
 
蘋果在推出Apple Pay業務的發布上透露的銀行方面的合作夥伴有VISA、美國運通等,不包括中國銀聯。到目前為止蘋果的Apple Pay在華依然不能用,但問題在哪里,現在還沒有清晰的答案。
 
無論如何,為了要推動Apple Pay落地,庫克都需要與銀聯方高層進行溝通。
也許,昨天召開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是個好機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可謂“豪華”,多位高級領導均是其成員。
 
五、鼓舞士氣:庫克或會為富士康員工加薪
 
蘋果新機iPhone 6 Plus上市後市場需求超出預期,有傳聞稱蘋果正在考慮給富士康提高報酬,鼓勵該公司加快iPhone 6 Plus生產。
 
據上遊消息人士披露,蘋果考慮把富士康的報酬提高20%到25%。目前富士康生產一部iPhone 6 Plus可以賺到20美元,如果傳聞屬實,報酬將增加到每部24到25美元。這將極大提升富士康第四季度的業績。
 
庫克也曾對外表示,未來中國將成為蘋果最大的收入貢獻國家,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同時,庫克也正在努力創造一個自己風格的蘋果,庫克並沒有否認自己與喬布斯的差異,他承認“沒有人和喬布斯的風格是一樣的,事實上每一個人的風格都是不一樣的。蘋果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就是讓每個人做自己”。因此,我也相信,蘋果能在庫克的領導下做的更好。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反錘聯盟發起人,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於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上黑馬專欄和導師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article/63


希臘政府稱新總理已受邀訪華會見李克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68

法新社援引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稱,希臘新總理Alexis Tsipras已經受邀訪華會見中國總理李克強。

該人士提到,李克強給Tsipras打電話祝賀他在競選中獲勝,並表示“將會努力深化和擴展兩國間的歷史聯系”。

此外,路透社也報道了相似的內容,其同樣援引一位希臘政府官員稱,該國總理Tsipras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了電話交談,李克強指出中國企業對在希臘進行新的投資感興趣。

“中國總理向齊普拉斯保證,中國企業對在希臘進行新投資是有興趣的。兩位領導人就深化經濟、商業和文化合作進行了交談。”

路透報道提到,這位官員表示,兩位領導人討論了向中國派遣一希臘政府代表團事宜,以為齊普拉斯訪華做準備,但他沒有給出更多細節。

不過中國官方新聞稿強調了希臘作出的承諾。中國政府網12日消息稱,Tsipras表示,希臘正處在重振和發展經濟的重要階段,需要中國的支持和幫助。希臘願同中國擴大海洋、海運等合作,同時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一攬子合作。其中特別提到了中遠比港項目:

中遠比港項目對希臘經濟發展十分重要,是兩國合作的“龍頭”項目,希方將給予更多重視和支持。中國是支持歐洲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希臘重視歐中陸海快線建設,願成為歐中合作的橋梁,推動歐中關系不斷發展。

稍早前,希臘副外長Nikos Chountis對希臘電臺稱,中國和俄羅斯已提出向希臘提供經濟支援,而希臘政府並未要求中俄伸出援手。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三稱不掌握相關情況。

目前希臘與歐洲的債務談判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周三舉行歐元區財長會議未能達成一致,下周一談判將繼續。如果協商沒有任何進展,希臘將在2月28日救助計劃到期後捉襟見肘。

除了與歐洲談條件,希臘聲稱還有PLAN B:如果希臘不能就債務協議與歐元區達成一致,希臘可能轉向美國、俄羅斯或中國尋求幫助。

希臘國防部長Panos Kammenos周二稱,“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協議。不過,如果沒有協議、如果我們看到德國依然固執並想分裂歐洲,那我們有義務采取B計劃。B計劃是通過其它途徑獲得資金。資金可以來自美國,可以來自俄羅斯,也可以來自中國或者其它國家。”

根據希臘媒體的報道,希臘外長Nikolaos Kotzias已定在本周三與俄羅斯外長Sergei Lavrov舉行會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莫迪訪華或帶動中印互聯網、鐵路合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447.html

莫迪訪華或帶動中印互聯網、鐵路合作

一財網 潘寅茹 2015-05-13 14:46:00

印度總理莫迪終於兌現了他在競選時的承諾,在就任總理1周年之際,到訪印度的重要鄰國中國。據外交部此前公布的信息,14~16日,印度總理將訪問中國。其中,莫迪將分別到訪陜西、北京和上海。

印度總理莫迪終於兌現了他在競選時的承諾,在就任總理1周年之際,到訪印度的重要鄰國中國。

據外交部此前公布的信息,14~16日,印度總理將訪問中國。其中,莫迪將分別到訪陜西、北京和上海。鑒於1年前,習近平到訪印度,莫迪此行也算是對習近平訪印的回訪。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一、第二大國的領導人,兩人之間的互動勢必牽動世界目光。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趙幹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如何扭轉中印經貿間持續已久的赤字問題、緩和邊界問題、如何使亞投行以及金磚開發銀行更好運作、如何將印度國內的發展戰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對接等,都會是習莫會可能涉及的議題。

微博會直播嗎?

就在莫迪訪華前,5日,有“社交媒體達人”之稱的莫迪進駐了新浪微博,成為了繼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以色列總理佩雷斯、英國首相卡梅倫之後,又一位“重量級”用戶。開通至今,莫迪的粉絲數已噌噌地增至4.6萬多。

當中國外交部5日宣布了莫迪此次訪華的時間後,莫迪當天在微博上連續更新了4條內容,均是與此次訪華有關。莫迪在微博中連用3個“期待”展望此次訪華。其中,他期待與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進行富有成效的會談;期待訪問古城西安,找尋印度與中國的歷史淵源;期待在上海與企業家會面,加強中印之間的經貿聯系。

鑒於莫迪一直活躍在各類社交媒體上,在為期3天的訪華進程中,莫迪會不會及時在微博上更新狀態,也成為了諸多網民的關註。面對中國網友五花八門的留言和洶湧而來的評論,莫迪並沒有在微博上予以回應。

不過,在見識了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喧囂後,莫迪終於可以與真實的中國人打交道了。

會簽多少經貿大單?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期對一些從事中印貿易投資者的了解中,他們更關註莫迪此訪會對中印經貿關系有多大改善。趙幹城也提到,如何落實去年兩國領導人商定的目標,即在未來5年中國對印投資200億美元,也是一大看點。

印度駐華大使阿肖克·康特表示,莫迪此次訪華將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對中印關系展開進一步對話並加強合作。兩國有望達成十幾項具體合作項目,將簽署至少20項經貿合作協議。據中國駐印度大使樂玉成介紹,中印雙方企業正在為莫迪此次訪華作準備,一系列務實合作項目正在商談中,如果屆時能夠達成一致,初步估計不會少於100億美元。

據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中印經貿活動的主要議程將放在上海,莫迪屆時在上海將會見一批企業家,其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極有可能是莫迪的“座上賓”。早在今年3月底,馬雲就已赴新德里與莫迪會面。當時雙方進行了約50分鐘的長談,就印度發展互聯網,建立網上信用支付系統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此外,記者了解到,印度國內多家互聯網巨頭CEO,諸如TCS、Infosys、Techmahindra等都將到訪上海,尋找中印互聯網合作契機。

除了互聯網,中印能否在高鐵領域達成合作也是一大看點。目前,印度國內尚無高鐵,中國、日本和法國都力爭從印度手中獲得高鐵項目大單。中方此前參與可行性研究的是連接首都德里至南部欽奈的高鐵項目。該鐵路全長1754公里,預計建造成本將為360億美元,是莫迪主推的印度“鉆石四邊形”高鐵網戰略的一部分,預計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二長、印度第一長的高鐵走廊,時速300公里。

在趙幹城看來,中方如果能成為印度國內首條高鐵的承建方,意義重大。

此前,中印雙方還承諾將加速對欽奈至班加羅爾高鐵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莫迪一直希望將印度每日2500萬人次使用的陳舊鐵路系統升級改造,而中國也可借此獲得一部分鐵路訂單。印度鐵道部部長普拉布(SureshPrabhu)上周表示,在莫迪總理造訪中國之際,雙方將敲定在鐵路領域的協議。

簽證手續會簡化嗎?

本報記者此前詢問了多位在印度有投資的中國企業家,他們對莫迪來華最關註的是,中印間的商務簽證政策是否會有改變。在莫迪積極推行“印度制造”的當下,商務簽證是進入印度市場的“敲門磚”。

據在印度做五金生意的小吳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印度政府發放給中國投資者的簽證為6個月多次往返。“對於做生意的我們來說,6個月的期限顯然不夠。”小吳說。

“6個月多次往返”政策影響最大的是在印度承建工程的工程公司。如果整個施工隊在印度作業的話,無論工程進展如何,也必須6個月整隊人馬回來一次,續辦手續。而且,印度政府規定,續辦手續必須向印度內政部申請。如果還沒有完工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工程的交付日期和今後的進展。而要想短時間內從印度勞工市場補充這些回國續辦簽證的勞動力大軍,不排除要進行一系列的培訓、磨合。有不少中國投資者抱怨,這會無形中增加投資成本。

當然,除了商務簽證,旅遊簽證的手續簡化也是中國遊客特別關心的。目前印度對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入境電子簽,72小時內可辦理完成入境手續。而該政策此前因為種種原因將中國拒之門外。因此,印度媒體表示,不排除此次莫迪訪華對中國這個擁有龐大客源的國家示好。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我們知道,他一點都沒有瘋” 尼克松家族成員眼中的尼克松訪華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934

從上至下為:愛德華·尼克松、克里斯托弗·尼克松、德文·尼克松。 (南方周末電視部/圖)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曾表達了訪問中國的意願。他說:“如果我死之前有什麽事情可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

兩年後,尼克松如願訪問中國。這一訪石破天驚。

到中國去,是尼克松日後反複跟家人談及的話題。在與女兒女婿談及蜜月旅行時,尼克松說:“我希望你們這一生中有一天能夠到中國去,看看那里的大城市,看看那里的人民,那里的一切。早一點去比晚一點去好。”

尼克松的弟弟愛德華沒有陪同哥哥訪華,但是1983年後,哥哥安排他到中國參加廣交會。自此他和中國多有商業往來。目前,愛德華已經到過中國十五個城市,目標是再走十五個。

尼克松的外孫克里斯托弗2014年重走了尼克松訪華的路。尼克松的侄孫德文則在中國完成了MBA學業,目前在上海發展有機農業。

克里斯托弗說,尼克松家族已然成為中美關系友好的代名詞。

“這個反共產主義的人要去中國?”

愛德華·尼克松口述

就是有了我哥哥的訪華,我現在走到哪都能受到人們的歡迎,可能是我的姓氏,也可能是我的鼻子,我不知道哪個更招人。

事實上人們在中美關系上對他的期待最低,因為剛開始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共產主義。

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之後,我們都意識到這個秘密很快就保守不住了。幾個月後,尼克松總統要正式訪華的事情公開了,所有人都感到驚訝:這個反共產主義的人竟然要去中國?一定是瘋了。但我們知道,他一點都沒有瘋。

在訪華之前,美國最重要的準備工作之一就是幫中國搭建好第一個衛星轉播電視。那次訪華之行要重點突出中國偉大的文化。長城、紫禁城還有很多文化遺址上都布好了電視線。由於時差,美國人在吃早飯的時候尼克松他們在吃晚餐,這給很多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中國“文革”的混亂與憤怒的狀況,而是中國與它偉大的文化。所以這次訪華是對美國人民觀念的一次巨大改變。

1960年代的越戰讓美國人擔心中美會有戰爭,畢竟1950年代中美在越南問題上有爭端。所以大家看到尼克松訪華都松了一口氣。

2012年一次宴會,我坐在毛澤東的女兒邊上。她不懂英文,所以有翻譯。起來敬酒的時候,她說,歡迎美國來的貴賓,這是尼克松總統訪華之後,毛澤東的家人和尼克松的家人首次碰面,為家庭舉杯。我回答,謝謝,中美兩國社會對家庭都非常重視,但是我們要向孩子們敬一杯,因為後面的很多問題就要靠他們解決了。

“不要太多鹽, 否則會影響和平”

克里斯托弗·尼克松口述

外公到達中國的時候是美國時間2月21日,剛好是我媽媽的生日。當時在中國打電話很不方便,但外公還是打電話祝我媽媽生日快樂。

小時候就聽關於我外公的有聲書,聽他談論中美關系、美蘇關系等。這讓我有一段時間非常沈浸其中。一次吃晚飯,我請外公遞鹽給我,他幫我加了鹽,我說,不要太多鹽,否則會影響和平。我這麽說是因為,當時我在聽有關導彈條約的事,里面有一個“SALT Treaty”(註:SALT是“戰略武器限制談判條約”的簡寫,也有鹽的意思)的說法。

他正式和我談起中國、亞洲事務的時候我正在上中學。他說他的二戰經歷,他在所羅門群島上服役等事情,接著談到“飛虎隊”,說到中美空軍聯手反法西斯這種行動是多麽英雄。他說到,21世紀是太平洋世紀,中美關系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系。

中國之行會遇到很多文化上的不同,外公去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向他介紹了茅臺,我們叫它“著火的水”(fire water),那時的美國人不知道這酒有多烈。他們宴會的時候就喝這酒。離開中國的時候周恩來送了幾瓶茅臺給外公,所以他回白宮的第一個晚上,和家人吃飯,就開了這酒。結果酒灑了一點到壁爐旁,差點著火,火警都響了,特勤部門都沖了進來,差點成為國際事件。

我第一次到中國是在1997年,受到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之邀請。我們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宴請,我有幸坐到她身邊。她讓我嘗試北京烤鴨,於是幫我卷了一個完美的烤鴨卷,而且是用筷子完成的。那是我吃過的最棒的北京烤鴨。

最近一次去中國是2014年,重走外公的路。街道更幹凈,摩天大樓越來越多。中國入住酒店的手續是在iPad上辦的,那時美國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服務。

尼克松和毛主席都冒著風險

德文·尼克松口述

我是在高中歷史課上學到有關內容的。在兩國建交之前,很多年中美不和,尼克松總統訪華時雙方的主要矛盾是越戰和臺灣問題,上海公報的美妙之處就在於超越了當時雙方的矛盾,尋找到雙方攜手前進、為世界創造積極貢獻的路徑,這是當時的歷史老師極力向我們強調的重點。

尼克松總統1972年訪華政治上冒了很大風險,因為他並沒有得到確認是否能見到毛主席,如果沒有會面,對他的政治生涯將是一個巨大災難,但是考慮到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讓中國重返國際舞臺的重要性,他還是來了。

有一張照片記錄了當時兩國首腦的見面,他們後面站了兩個男士,沒人知道他們是做什麽的,實際上他們是醫生,他們告訴毛主席只能見幾分鐘。但是這次會見長達一個多小時。雙方都冒著風險包括健康風險,表現出兩國領導人和兩國人民對雙方關系的重視。

我整個人生一直覺得跟中國走得很近,我最初到中國是為了MBA學業,但隨著我在中國時間越久,越能感覺到我伯祖父對我的影響。我非常希望能繼續伯祖父的事業,致力於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這也是我開始這項事業的原因:向中國引進有機食品。


10年8次訪華,默克爾帶來多少大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746

10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圖)

德國對中國的投資,盡管科技含量較高,但最高精尖的技術還是沒有來到中國。這不僅包含大型企業,而且也包括不少被稱為“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德國“隱形冠軍”們掌握著獨門絕技,要麽擁有高質量的產品,要麽擁有獨特的技術。遺憾的是,這些企業與中國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最淺的層面上——把產品賣給中國,而不是轉讓技術。

在擔任德國總理的10年間,默克爾一共來華訪問8次。這不僅打破了德國歷屆總理的訪華紀錄,也成為訪問中國次數最多的歐美大國領導人。如果把中方領導人訪德也算進去,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見面可謂異常頻繁,簡直就是好友之間的“親密串門”。

默克爾為何對中國如此“另眼相看”?

(農健、梁淑怡/圖)

中德之間的那些“最”

中德之間密切的經貿關系,無疑是默克爾頻繁訪華的關鍵因素。

德國對華投資占歐盟對華投資的1/4,自2003年起超過英國成為歐洲最大對華投資國。目前,德國在華企業約8200家,累計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幾乎各行業領軍企業均已在華布局。中國對德國投資起步較晚,但近年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中國公司加速對德優質制造企業進行並購投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累計對德投資約40億美元,年均投資項目超過100項,在德企業已達到2000多家。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也是重要的資金及技術來源國。雙邊貿易額去年達到了1800億美元。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自2009年起已連續5年占中歐貿易的三成,相當於中國與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三國的貿易總和。德國連續三十余年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歐盟對華出口中一半來自德國,自中國進口的四分之一流向德國;中國自歐盟的技術引進有四成來自德國。

德國還曾是對中國無償援助最慷慨的國家。中國曾連續30年是德國政府對外無償援助的最大受援國,自1982年開始,30年間德國共向中國提供無償援助12.1億美元。1982年10月13日,中德兩國政府簽署了技術合作總協定,德國政府開始對華提供無償援助。

從2010年起,德國正式停止對華傳統的貨幣形式的經濟援助(即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的傳統對華年度雙邊預算終止)。但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仍通過其區域合作基金對華開展合作。同時,德國環境部及財政部也與中國簽署新型的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新型合作的主要領域為氣候變化、環境政策、自然資源管理、金融等。

此外,德國無償培訓了大量的中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這些人回到中國後大都成了政府決策或執行人士和企業骨幹。這些“知德派”在促進中德合作上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為何偏偏是德國?

兩國經貿關系之所以如此緊密,這是源於中德之間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對德國而言,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不可或缺。而德國企業擁有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驗,這是中國所亟需的。中國正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迫切需要具有互補性的技術支持。於是,德國成了中國企業合作的最佳選擇。

歐美諸多國家對中國也同樣具有一定的互補性,為何偏偏是德國呢?

首先,德國產品的高質量在中國得到了高度的認同,德國品牌和德國人嚴謹認真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其次,德國是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其優勢產業涵蓋汽車制造、家電、化工、醫藥生物、精密儀器,甚至還包括售後服務、咨詢顧問、培訓等眾多領域。因此,中德互補性是全面的,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一領域。

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德國在對華技術合作上最為積極開放。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德國政府和企業家均認識到,如果僅僅向中國輸出產品,合作關系無法長久。因此,必須依靠技術紐帶來維系合作關系。更重要的原因是,通過技術轉讓和技術合作,可以避開中國的關稅壁壘和技術壁壘,讓德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更具價格競爭力。

德國是歐洲對中國文化了解最為透徹的國家。德國領導人深知,熱絡的經貿關系需要高層之間的政治互信來“保駕護航”,而政治互信也會為德國企業提供更多的機遇、更為良好的投資和市場準入環境。當經貿和政治關系足夠緊密的時候,其他領域的合作隨之得以帶動。

中德之間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作領域更為廣泛,合作方式更為多樣、合作程度更為深入。通過德國總理默克爾10年8次訪華,可以看出雙方由淺入深、從功能性向全面發展的合作軌跡。

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對接的背後

2006年5月2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一次訪華,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重點是高速鐵路項目,即引進德國的高鐵技術。第二次訪問是說服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減少市場準入障礙。盡管中國在2007年尚未取代德國成為全球出口冠軍,暫位列第二,但中國已成為德國必須認真對待的競爭對手。為了保持德國的出口冠軍位置,德國政府要求中國把市場打開,更大程度地增加德國的出口額。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襲來,默克爾第三次來到中國,探討共同應對危機的策略和措施。此時,德國已經真正意識到了中國的重要性,中德關系發生了逆轉,由中國需要德國轉為德國需要中國。

2010年,默克爾第四次來訪,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共簽署了10項合作協議,涵蓋財政、氣候保護、環保、文化、經濟技術合作、服務企業合作、出口信貸和中重型載貨汽車生產等領域。第五次來訪則是在歐債危機蔓延的背景下,不得不向中國提出救援請求。同年,默克爾再次來華訪問,重點落實救援計劃。第七次來訪,中方宣布向德方提供800億元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額度(RQFII),歡迎德國金融機構投資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促進兩國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業務及在德國發行人民幣金融產品。此時,中德之間的合作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產品采購和工業合作層面,而是擴展到金融領域。今年11月,默克爾來訪的主題已經不是某個項目,而是實現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深入的對接。

默克爾的前兩次訪問,只是涉及技術轉讓和貿易擴展問題,因為當時的德國尚未遇到麻煩。而到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德國也被波及。此時德國繃不住了,主動來華修補因為西藏問題而受損的雙邊關系。為此,默克爾提出了“全球責任夥伴關系”的構想,希望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和國際事務方面加強政府間磋商,同時增加中德經貿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2010年,歐元區部分國家發生債務危機,而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德國政府意識到,中國可能是幫助解決危機的夥伴。為此,默克爾再次把眼光轉向中國。此次訪問,兩國政府發布了《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系聯合公報》並決定,“建立能源和環境合作夥伴關系”,從而達到深化合作,緩解歐債危機的目的。

2012年,歐元區岌岌可危,德國飽受困擾。在這一背景下默克爾來華,向中國提出了救援請求。同年8月,默克爾再次來訪,具體落實救援措施。時任總理溫家寶答應繼續投資歐元區國債市場,支持歐元區重債國走出困境。同時,中德雙方還簽署協議,向空中客車公司訂購50架A320系列飛機,合同金額達35億美元。為了把合作常態化和機制化,雙方還決定成立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建立可再生能源戰略夥伴關系。

為了全面推進中德雙方的戰略夥伴關系,2014年默克爾又一次來到中國,雙方建立高級別財經對話機制。中國不僅向空客購買123架民用直升機,而且還與漢莎航空組建合資公司、一汽和大眾還共同投資20億歐元在中國建立兩家工廠。

默克爾第八次來訪,會談的重點除了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15的全面對接,還包括分析和探討去年達成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的落實情況和未來行動、推動中歐投資協議的簽署和推進,中方將為歐方采用負面清單、盡早啟動中歐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努力盡早建立中歐自由貿易區。

中歐自由貿易區的提出,是為了應對TPP和TIPP的挑戰,化解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經濟新牌局。而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銜接,對中國更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它不僅促進中國企業的升級轉型,而且把兩國經濟捆綁到一起,成為牢不可破的經貿關系。

盡管中德關系並非一帆風順,但總體而言,無論從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而言,雙方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8次訪問中國,默克爾從傲慢轉為放下身段,進而全面擁抱中國。8次不同的會談重點和成果,說明了中國日漸增長的實力,也見證了中德之間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努力。

那些德國企業里的“隱形冠軍”

默克爾此次來華訪問,重點議題是如何在創新的框架下實現“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對接。

圍繞合作創新這一主題,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發表了他的看法:“德中兩國可在高科技領域開展更多合作,把中國的工業和制造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柯慕賢說,希望中國政府釋放更加歡迎外國企業或更多開放市場的信號,以便吸引更多外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來華。“目前,德中企業都在尋找合作夥伴,在創新方面還有更多合作空間。同時,中國還開展了一些與‘工業4.0’相關的技術研究,德國企業對此亦感興趣,希望尋找合作機會。”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兩國雙邊貿易額今年仍呈上升趨勢,德國對華出口增長了0.8%,進口增長高達17.6%。除了在貿易規模上保持的強勁態勢,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仍以生產型項目為主,投資金額大。截至2014年底,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項目8541個,德方實際投入236.3億美元。2014年,中國企業對德國企業的收購金額就達到了17.4億歐元,超過了2013年中國對德直接投資的總和。

德國對中國的投資,盡管科技含量較高,但最高精尖的技術還是沒有來到中國。這不僅包含大型企業,而且也包括不少被稱為“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所謂的“隱形冠軍”有三條標準:其一是在本領域處於全球第一或第二地位;其二是營業額在十至二十億美元左右;其三是大眾並不知曉,只有本行業人士才知道)。

德國“隱形冠軍”們掌握著獨門絕技,要麽擁有高質量的產品,要麽擁有獨特的技術。遺憾的是,這些企業與中國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最淺的層面上——把產品賣給中國,而不是轉讓技術。

因此,阻礙德國企業向中國轉讓技術的最大障礙,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不過,這一狀況即將得到改變——此次默克爾總理來訪,中德雙方同意起草反對網絡間諜和商業秘密竊取活動的協議,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德國企業在技術轉讓上的顧慮。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是開展工業4.0研究的著名機構。該院曾提出與中國合作、共建德國工業4.0研究及展示中心的構想,但苦於找不到資金支持。還有部分德國企業也希望和中國同行開展研究合作,但並未找到相應的合作夥伴。在這方面,中德兩國還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挖。

柯慕賢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並未真正觸及合作創新的實質。合作創新的根本首先是制度創新,即建立一種內外平等、充分透明的管理體制,減少國企的壟斷地位,讓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平等進入。只有實現市場公平和自由競爭,外資企業才會放心進入。這一切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通過規範化的法律。唯其如此,德國企業才真正對中國市場和投資環境抱有信心。

合作模式的創新離不開教育創新。德國工業發達的重要原因是後備人才的充足,而人才培養(特別是技工培訓)是德國最明顯的優勢。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世界聞名,由於一邊進行理論學習,一邊在企業實習訓練,因此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不需要很長的過渡期,可以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

除了遍布全國各地的培訓機構、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德國還有一百多所應用技術大學。這種大學學制比普通大學稍短,而且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強,畢業的學生更受企業歡迎。學生在應用技術大學不僅所接受的課程針對性很強,具有實操能力,而且還能拿到學士甚至碩士學位。

德國人之所以願意選擇職業培訓,一個重要原因是技工收入不低,如果掌握了較高的技能,成為高級技工,不僅收入頗豐,而且還會得到社會的尊敬。另外一個原因是德國給選擇職業培訓的學生預留了通往大學的通道。德國人上大學沒有年齡限制,更沒有身份限制。如果個人願意,職業學校的學生或已經參加工作的技工可以參加補習,通過中學畢業考試後,隨時可以進入普通大學或應用技術大學學習。

在與默克爾會談後,李克強總理宣布,中國將向德國教育學習。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果中國三本院校和眾多高等職業學院能夠進行資源組合,並與德國相關院校合作,成立一批具有教育競爭力的應用技術大學,則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對接將會更為順利。

在默克爾訪華的當天,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發表了《中國戰略2015-2020》,這也是這個部門首次推出國別戰略。它確定了9大行動領域,共35項措施。這份戰略的推出,表明了德國希望進一步加強中德之間教育合作的明確願望。


華盛頓非裔女市長訪華 不開口要錢先開口感謝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817.html

華盛頓非裔女市長訪華 不開口要錢先開口感謝

一財網 繆琦 2015-11-12 15:15:00

“我不想開口要錢,而是想開口感謝。”在11月11日的一場華盛頓投資推介會上,一名華盛頓訪華團代表面對著眾多中國投資者如此老練開場。而感謝的對象就是近年來對華盛頓投資項目表現出極大熱情的中國人。

“我不想開口要錢,而是想開口感謝。”在11月11日的一場華盛頓投資推介會上,一名華盛頓訪華團代表面對著眾多中國投資者如此老練開場。而感謝的對象就是近年來對華盛頓投資項目表現出極大熱情的中國人。

該訪華團由華盛頓非裔女市長穆麗爾•鮑澤(Muriel Bowser)親自帶隊,主要目的為加強華盛頓與北京和上海的關系,從而為華盛頓的中產階級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中國投資者“走出去”的熱情讓美國看到了巨大商機。隨著近幾年頻繁的經貿交流,美國人對於中國投資者的喜好愈加熟悉,而中國投資者也變得越來越成熟。當天的推介會和以往相比,就省去了往常寬泛的投資環境介紹,而是直奔項目本身,聚焦具體的內容,比如華盛頓特區運河公園豪華住宅EB-5項目。除此之外,鮑澤還帶來了華盛頓各界的領導者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一對一的咨詢服務。

專門編制中文投資指南

今年1月剛剛就任市長的鮑澤表示,為了讓中國投資者快速了解華盛頓的投資優勢,華盛頓政府專門編制了中文版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際業務指南》,詳細介紹了當地的8大優勢產業以及設立外資企業的實操信息。

在鮑澤看來,作為美國的首都,在華盛頓的投資者可以和聯邦政府更好的溝通,而華盛頓這張名片本身就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增值效應。當地的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8個領域:聯邦政府和聯邦承包商、專業服務、技術與創新、酒店與旅遊、零售業、房地產和建築、高等教育和醫療以及創意經濟。

在美國的所有大城市中,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最高的。作為全國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當地的人口與美國整體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相反,呈現出年輕化的態勢。

鮑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華盛頓共有1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大約一半都能在當地找到工作。而她的一大任務就是提高青年的就業率。2015年,她和她的團隊為年輕人新增了1000個工作機會。

此外,鮑澤還打造了華盛頓市的第一個科技創新中心,試圖擴大科技與創新的生態系統。該市擁有較有活力的新創小企業生態系統,當地的共享辦公室可以為小企業提供援助。在特區的技術領域,92%的技術職位都分布在信息技術子行業。

中國人對當地旅遊和房地產貢獻最多

鮑澤表示,2014年,中國已超越歐洲成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最大的外國遊客來源地。而當地的旅遊業和酒店正在努力適應這種增長進行擴建。

根據官方數據,2014年,特區總共迎來2020萬遊客,創下了該市的新紀錄。預計一直到2018年,特區的遊客每年都會持續增長2%~3%。2014年,華盛頓的遊客消費為68.1億美元,其中住宿所占消費比例最大,銷售額為22.9億美元,隨後是餐飲和娛樂。2014年,旅遊消費產業提供了74570份工作,為當地支付了38.6億美元的薪資。旅遊業的發展也為當地零售業提供了發展機會。

特區房地產市場仍然是該市稅收收入的最大貢獻者。從2001年到2013年8月,該市建成了1.304億平方英尺的項目,有2010萬平方英尺的項目仍然在建,另有1.3億平方英尺的項目正在規劃中。

對於外企來說,房地產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上述指南專門介紹了EB-5等激勵計劃,以幫助企業決定投資方法。除了企業投資者,中國的個人投資者也對EB-5項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今年3月在美國表示,10年之內將給美國投資至少100億美元。此次訪華,鮑澤也專門拜訪了這位中國首富。

對於“華盛頓政府正在評估能否采用日本磁懸浮列車技術,從而將從紐約到華盛頓的時間縮短至1小時”的消息,鮑澤昨晚也回應稱:“日本的確在向華盛頓賣高鐵技術,但高鐵項目非常昂貴,很難一下子達成,正在評估的過程中。”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庫克月底訪華可能性大 蘋果在中國市場正焦頭爛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686.html

蘋果CEO庫克可能將於本月底再度訪華。根據路透社報道,庫克將會見包括宣傳部、廣電總局等高級別政府官員。庫克最近一次訪華是在去年10月,這次訪華或許是庫克的例行訪問,但是目前這個時間點訪華的意義卻非同一般。一方面,蘋果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在全球,尤其是中國的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就在上個月,蘋果iMove和iBook在中國蘋果商店的服務全部下架,意味著中國對網絡內容的監管、審核更加嚴格。

上一季度蘋果財報出現了13年來的首次收入同比下滑,iPhone在中國的銷量疲弱,Apple Watch也沒有為公司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同時,蘋果與FBI的官司也令公司對用戶隱私的保密性備受質疑。因此,目前蘋果面臨的最大壓力不僅是開發出下一款革命性的,能夠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產品,而且如何處理好與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市場的政府關系是更大的挑戰。

曼哈頓創投合夥人首席經濟學家Max Wolff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政府突然叫停蘋果網上商城,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盡管我們仍然看好蘋果公司的盈利前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期蘋果與美國政府在用戶隱私方面的爭端,以及與中國政府在網絡監管方面的博弈,確實讓這家站在神壇上的公司面臨著多重壓力。”

中國政府關停蘋果電影和書籍服務的舉措無疑將引起蘋果的投資者的擔憂。上個月,蘋果維權投資人卡爾-伊坎大肆唱空蘋果,稱他已經賣出了這家iPhone制造商的全部股票。他還特別強調“中國政府的最新舉措將令蘋果很難在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開展業務”。盡管庫克試圖說服市場切莫“反應過激”,但無濟於制止蘋果股價的大幅下挫。過去一個月,蘋果股價下跌接近20%。庫克拍賣午餐的價格也比幾年前跌去80%。

目前對於庫克而言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時刻。如何渡過這一難關?庫克急需中國政府的支持。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達了整頓監管網絡傳播內容的決心,不過庫克仍然對中國市場保持樂觀。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表示:“雖然今昔不比往日,但是我們相信形勢還是要比外界普遍預計的要穩定很多。”如果庫克訪華成行,那麽討論是否恢複iMove和iBook業務一定會提上議程。蘋果商店的盈利盡管與硬件相比杯水車薪,但是包括App,音樂,書籍,電影等在內的蘋果服務業務增速非常迅猛,被視為是一項重要的業務類別。

對於庫克的訪華,蘋果中國政府事務總監Laura Hu未對第一財經作出回應。不過,從時間上來看,庫克月底訪華的幾率還是非常大的。此前庫克已經7次造訪中國,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21日。自2013年起,庫克基本每年來華兩次,其中也不乏為挽救蘋果在中國的銷售所作出的努力。2013年7月,蘋果財報顯示中國銷量大幅下滑14%,庫克訪華會見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並於次年達成協議,擴大了中國市場份額,救市成功。此次庫克是否能再度說服中國,力挽狂瀾?庫克已經登上過長城,也許這次他該學紮克伯格在天安門前跑步。


庫克訪華談笑風生 滴滴最早2017年赴美IPO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950.html

蘋果對於媒體的態度只能用“傲慢”兩字來形容。兩周前就有外媒曝出庫克將於本月底訪華,然而對於第一財經記者多次詢問,蘋果公共事務部人員三緘其口。就在今天,庫克在毫無防備、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現身北京王府井蘋果店,陪同的是滴滴打車美女總裁柳青。有目擊者形容,“兩人有說有笑穿過金魚胡同,走進蘋果店,現場沒有隨身保鏢”。

庫克此行的主要目的蘋果至今未給回應,不過今天上午第一站,庫克已經與中國的蘋果軟件開發者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座談會。從座談會現場來看,非常簡樸,受邀者包括滴滴、美圖、美團、Tap4Fun和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和CEO。現場只有網絡媒體,未見一家傳統媒體。

在座談會上,庫克傾聽了中國開發者的聲音,包括他們對內容的想法以及對蘋果App Store的訴求和意見。美圖CEO吳欣鴻表示:“希望App Store能增加評論的互動功能,使開發者可以得到反饋。”今日頭條的張一鳴表示:“目前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正在推進‘兩微一端’,對於網上內容信息發布平臺而言是一個新的機遇。”庫克只是認真聆聽開發者的各種訴求,未發表意見。

此前,據外媒透露,庫克此行還將訪問中國政府官員,包括與宣傳部門以及廣電總局高級別官員會談。而蘋果正在發力內容服務業務板塊,以獲得新的增長。

這已是庫克的第八次訪華。就在上周庫克訪華前夕,蘋果意外宣布向滴滴投資10億美元,成為滴滴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投資,也是蘋果首次投資中國公司。蘋果投資滴滴的用意非常明顯:為進入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布局——滴滴擁有的海量用戶數據將是蘋果在中國的一筆巨大財富。

滴滴目前擁有1400萬的註冊司機,每天訂單月1100萬筆。上個月滴滴表示將很快實現盈利。

就在庫克訪華同時,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滴滴將最早於2017年赴美上市。滴滴目前的估值已經達到260億美元,一旦上市,將成為繼阿里巴巴2014年9月上市以來的最大市值的IPO。而進入美國市場,也將使得滴滴在美國與其競爭對手Uber和通用汽車投資的Lyft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不過消息人士稱,滴滴還未決定在哪個證交所掛牌。不過相比它的競爭對手Uber目前625億美元的估值,滴滴在美國上市後的壓力不輕。美國是Uber的主要市場,滴滴能否被美國用戶所接受仍然是個未知數。

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羅威(Bill Russo)對第一財經表示:“赴美IPO是滴滴非常自然的一步。進入美國市場將令其與Uber和Lyft這些公司從技術上抗衡,後兩者已經在試驗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車。巨大的市場將是科技公司最好的實驗室,進入市場競爭更能令其發揮優勢。”

蘋果布局打車市場,也暗示了其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雄心。絕大多數傳統汽車制造商都已經布局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包括通用和豐田。谷歌也有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相比而言,蘋果的造車計劃一直是個謎,因此也最受外界關註。此前傳言蘋果要收購特斯拉,那麽投資滴滴會否成為其布局汽車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對此,羅威表示:“蘋果已經巨資投入了造車計劃。在這項計劃中顯示,蘋果需要進入最大的汽車市場,也就是中國。投資滴滴將讓雙方從各自生態系統最大程度獲益。一方面讓蘋果不會丟失中國這塊巨大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面也讓滴滴開拓在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

蘋果的這項代號為Titan的造車計劃,去年已經被曝光。這是蘋果一直在秘密布局的一個項目,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將於2019年將首款無人駕駛汽車推向市場。歐洲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中國CEO康睿凡上周在CES上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如果蘋果真的像傳聞中說的在造汽車,大陸集團將很願意成為它的合作夥伴。”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