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財商 之1】參與性,等比配,授兒以漁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170

我是學財經的,後來做了財經記者,所以看到國內外對孩子的財商教育理念和方法時就會關注多一些。花旗銀行有個前高管,美籍華人,芝加哥大學MBA畢業的,做赤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會長。他一次來中國的時候,介紹稱美國父母對孩子財商的基本要求是:

  3歲時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時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必須在購買時作出選擇;

5歲時知道錢幣的等價物,例如:25美分可以打一次投幣電話等。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6歲時能夠找零;

7歲時能夠看懂價格標籤;

8歲時知道自已可以通過做做額外工作賺錢,學會把錢存到儲蓄賬戶裡;

9歲時能夠簡單制定一週的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時懂得每週節省一點錢,以備有大筆開銷時使用;

11歲時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有關花錢的事實;

12歲時能夠制定並執行兩週的開支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OK,這樣一份list,中國的家長和美國的家長看到後,就算都去踐行,作法是不一樣的。我們習慣了填鴨式的教育,雖然知道其毒害深重,但很多時候不經意間又讓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譬如讓孩子認識硬幣和紙幣,相信不少中國家長是「霸王硬上弓」,要麼直接拿著錢教孩子認數,要麼就是每次買東西的時候給孩子說,乖,這是一塊,五塊,十塊…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你所進行的財商教育,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進行的。

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看問題,尤其是要讓孩子多參與。記得看到過一個網名叫「魔女」的年輕媽媽,移民到美國了,有一個女兒。她一個很好的理念就是,讓孩子從生活中的細節學習經濟學,學習財商。女兒看到家裡某個角落有硬幣的時候(其實有的時候是她故意放的),就會被引導著存起來,這就是儲蓄;然後,到一些特別的時刻,再讓她明白什麼是支出,什麼是合理支出、有意義的支出。

譬如,美國的學校為鼓勵閱讀,常為中小學生舉辦「書展」。書展上的童書都是學校精心挑選的,乾貨多,價值便宜。「魔女」的作法,一是告訴女兒閱讀的意義,二是建議她拿自己的儲蓄外加爸爸媽媽給的錢,來買書。這就好比和大家一起「入股」幹件事,或者有「等比配」的意思——你每拿存的三塊錢買書,媽媽另外再獎勵你三塊錢,這樣就有六塊錢了(上圖為「魔女」女兒的可愛小錢包以及書單)。

我們家小報同學現在不到兩歲。我倒不著急對他進行什麼財商教育。但看久了中外父母作法之別,有的時候仍禁不住感嘆。一句話,授兒以魚,不如授兒以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