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 排名超越習近平 中國女首富陳麗華的愛情與暴富傳奇


2012-4-30  TWM




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自稱滿族正黃旗後裔,因貧窮高中輟學,最近入選甫揭曉的《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她被媒體喻為「內地第一富婆」,收藏紫檀木到可成立博物館,甚至嫁小她10歲的老公,陳麗華的富婆傳奇話題性十足。

撰文‧張向東

美國《時代》雜誌公布二○一二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在一群西方人的面孔中,有一位七十一歲的中國老太太特別引人注目。這位「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女士」,戴一副超大圓框金絲眼鏡,燙了一頭捲髮,外表看來,就是一位北京馬路上常見的有錢老太太。

《時代》雜誌給了陳麗華超高的評價,說她「是一位慈善家,經營富華國際為她帶來財富,但她真正成功的,是她對教育和藝術的堅定奉獻,以及投身慈善事業。」她在百大排行榜中的排名,甚至超越即將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以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

陳麗華是中國商場上的傳奇人物,經常出現在西方媒體各種名人排行榜上,去年《富比世》雜誌公布的全球前一百大最有影響力的女性,陳麗華排行第三十三名;在之前,陳麗華從二○○一年起,就已多次出現在《富比世》、《胡潤》公布的中國首富名單,多年來,陳麗華三不五時還會獲得女首富的桂冠。

正如同中國這幾年躥起的許多富豪,我們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描述陳麗華這個人。

她是深居簡出的神祕富豪,卻也懂得運用媒體為自己加持;她只有高中肄業,卻能獲得北京共產黨核心,包括李瑞環、賈慶林等人支持;她用一生精力搞紫檀博物館,誓言把中國文物帶向全世界,卻為了地產開發,摧枯拉朽地將北京保存最完整的胡同拆光;而她「娶」了小她十歲、以演出唐三藏聞名全中國的男明星遲重瑞,更是北京人津津樂道的八卦話題。

甚至,在《時代》評選名單出爐之後,香港媒體也罕見地出現嘲笑反對的聲音,批評者說,《時代》給陳麗華的評語,出自演員成龍之口,而成龍與陳麗華都是紫檀木的收藏家,陳麗華展示紫檀木作品時,總是會提起成龍願意以驚人的高價收買。

香港的資深媒體人、原《星島日報》駐北京記者劉懷昭更說,「《時代》周刊這麼不嚴肅,把搞紫檀、地產吸金的陳麗華送上全球影響力榜,完全不問問她在中國大眾中的名聲!」

北京女地王

資產遍及中、港 姊弟婚也備受注目陳麗華的發跡,是十足「具有中國特色」的致富傳奇。不論富豪排行榜如何計算她的身價,這位七十一歲的老太太,絕對是中國當今貨真價實的超級富豪。

她擁有北京長安大街上、全中國最頂級的私人俱樂部「長安俱樂部」;她開發連接王府井與北京東二環的「金寶街」,街道兩旁全都是勞斯萊斯、藍寶堅尼、法拉利的名車展示中心;她在北京市交通最繁忙的通衢大道邊,蓋了有如皇宮一般的紫檀博物館、五星級酒店與豪宅。

不只在北京,陳麗華的地產開發遍及香港、澳洲、大連、深圳、秦皇島,而且從地產開發擴張到旅遊、航空服務、網路信息,還要辦大學、醫院。

或許讀者對「長安俱樂部」、「金寶街」不太熟悉,那麼我們不妨想像:如果有一位老太太,能夠在總統府前的重慶南路上,蓋一棟頂級私人俱樂部兼辦公大樓;然後,把整條衡陽路買下來,拆掉舊房子,全部重蓋新大樓,再招商五星級飯店、奢華名品購物中心、千萬元超級跑車展示中心。接著,在中華路接近北門的顯耀地點,蓋一棟類似中正紀念堂、國家劇院的皇宮建築,裡面只放自己三十年來收藏的紫檀木;而獨自完成這些驚人事業的老太太,把小她十歲的秦漢或秦祥林「娶」回家,幫她照顧事業,這樣如何?

沒落的滿族

在香港挖第一桶金 頂級俱樂部建金脈去過北京的人都知道,中國首都的規模,不是遠在南方小島的台北所能比擬的,陳麗華在北京的地產事業,即使把剛才所說的重慶南路、衡陽路、北門的規模再放大十倍,恐怕還無法相比。

陳麗華說她「在北京頤和園出生、長大」,是滿族正黃旗的後裔,小時候窮,讀到高中被迫輟學,而家裡早年都是清朝留下來的古董家具。文化大革命時,陳麗華的姥姥把這些古董埋到土裡,經過十幾二十年仍然完好如故。改革開放後,陳麗華做起家具修復的生意,由於生意很好,她很快就成立自己的家具廠,並且在一九八二年就移居香港,做國際貿易與地產投資。

陳麗華說,她真正的第一桶金是在香港挖到的,一九八二年她在香港比華利山買了十二棟別墅,漲價後高價賣出。與其他地產商人不同的是,陳麗華獲利後,就回到北京發展,這個決定,讓她不但躲過香港後來的金融風暴,也成功打進北京最核心的地區。

一九八九年,陳麗華拿到北京紫禁城前、東長安大街上的最精華地塊,她規畫建成當年北京市最頂級的大樓,也就是後來的「長安俱樂部」。這個地塊就在紫禁城的旁邊、北京大飯店的對面,比後來李嘉誠拿到的東方廣場還靠近天安門。

經過將近二十年,北京市出現非常多的頂級俱樂部,長安俱樂部仍具有無可挑戰的地位,八樓的「清樽紅燭」餐廳天天訂位的都是黨的領導人或者最著名的企業家,個人套餐從八八八八人民幣到四萬八八八八元 (約合四萬新台幣到二十二萬元),包括李嘉誠、霍英東在內上千位最頂級的權貴富豪都是會員,俱樂部的會員入會牌價,高達一萬六千美元。

不過,陳麗華開發長安俱樂部,即使獲得共產黨最高層的協助取得土地,仍然被卡了四年,一直到一九九三年才得以動土開工。陳麗華說,她自己投資四億五千萬人民幣,已經是把所有身家都押進去了,不料卻碰到亞運會不能開工,之後政府手續又層層關卡,九三年拿到開工許可的那個晚上,深夜十一點鐘,陳麗華帶著工人,開了四輛卡車到工地,自己拿圓鍬挖土開工。

長安俱樂部成了陳麗華邁向中國女首富的開門鑰匙,之後她就陸續拿到北京市最精華的地塊,包括投資五億人民幣的麗苑公寓、投資二十億人民幣的利山大廈,接著又拿到面積高達十七萬坪的超大開發案富華園社區。陳麗華的地產項目,都是北京最精華、外人根本無法想像的超級地王。

二○○○年,陳麗華接下北京「金寶街市政改造和危改工程」,雖然稱為「危改」(危舊房改造),金寶街卻是北京最熱鬧的王府井大街的延伸,而「危改」的目標,就是兩千一百戶的老北京四合院居民。這個區塊有二十二條老胡同,全部保留了七百年前元朝規畫北京城(當時稱為大都)的原貌,拆除這些老胡同後,陳麗華取得總共六萬坪的土地、十二萬坪建物的開發權,整條街則變身為全世界最豪華的奢侈名店,價值無法估算。

拆建惹爭議

不滿老胡同危改取地報導 與媒體槓上不過,隨著地產大漲,北京市民已經不像早期願意接受黨和政府對「改善生活條件」的安排了,○五年一月七日,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了「私押業主祖產,開發商被訴至公堂」,說陳麗華的拆遷引發居民抗議,這篇報導引起陳麗華震怒,親自飛到上海報社總部抗議,要求報社用八個版面重新報導「正確新聞」。一月二十四日,《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刊登道歉啟事,還補了一篇對陳麗華的正面報導。

與陳麗華發生衝突的不只上海《第一財經日報》,當時香港的《星島日報》、《明報》都轉載這篇報導,也立即接到陳麗華的抗議,當時《星島日報》派駐北京的記者就是劉懷昭,她建議報社不必理會陳麗華的壓力,兩人從此結下梁子,這次還跳出來譏笑《時代》雜誌。

而根據當年曾在《第一財經日報》工作的人士說,日報創刊初期,已多次被共產黨中宣部點名,金寶街的報導則讓報社陷入存亡危機。據香港報紙報導,陳麗華背景雄厚,她當面痛責《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聲稱已向北京市委書記劉淇投訴,並且可以直接告到中宣部部長劉雲山。

收藏紫檀木

蓋博物館展示 成兩岸權貴交流場域對於陳麗華開發金寶街,《華盛頓郵報》前駐北京記者潘公凱在他的著作《走出毛的影子》一書,有非常精闢的敘述。

「陳麗華掌管著一個巨大的房地產集團,在政府的諮詢或顧問機構擁有烜赫的頭銜。她住在城市東邊的一座十層的公館內,公館前面,正是她所建的一座博物館。」「政府媒體肉麻地吹捧她的白手起家和慈善事蹟,公眾茶餘飯後談論她與小她十歲的電視明星遲重瑞的婚姻。也許是為了打消遲先生娶陳女士只為了錢的流言,她的公關人員加油添醋地在媒體上宣傳,這對賢伉儷纏綿悱惻的羅曼史。」陳麗華的出身也是一個謎,她總說自己是滿清皇族的後裔,「但是所有證明文件,在文革時都已經燒掉,使得確認她的貴族身分已經不可能。」○九年九月,陳麗華帶著她收藏多年的紫檀木仿古作品,到台北一○一大樓舉行「紫檀的奧祕」展覽,開幕式請到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以及一○一大樓總經理林鴻明剪綵,陳麗華帶來台北的展品包括清朝地方政府官員送給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壽禮「紫檀佛龕式多寶格」,還有「屏風寶座」、大型的「四合院」模型,號稱總值超過十億元。

陳麗華的紫檀博物館堪稱中國之最,上千件仿古家具都是紫檀木、黃花梨木、酸枝木,她三十年來瘋狂地在東南亞搜刮僅剩的紫檀木,搬回北京做成精緻家具。還說自己「去了緬甸森林八次、多次被蜂群、毒蛇襲擊」,她相信東南亞應該不可能再找到紫檀木,「所有都在我這裡了。」正如同陳麗華與影星成龍因為紫檀木而成為知交,陳麗華藉著長安俱樂部、紫檀博物館,在北京的權力核心交織出綿密又嚴謹的人脈、金脈網路,幾十年來日夜不停,而且從未出錯,一磚一瓦架構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北京地產王朝,這才是她成為中國女首富,晉身《時代》一百大的成功關鍵。

陳麗華

出生:1941年生於北京現職: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學歷:高中輟學,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榮譽博士身價:330億人民幣(約1500億新台幣)

成就:

2008年《富比世》中國富豪榜中,名列第38 2010、2011年《胡潤》女富豪榜,名列第三2011年《富比世》100大影響力女性,名列第33 2012年《時代》雜誌最有影響力百強,名列527位華人 入榜2012《時代》百大人物排名姓名職業入選理由1林書豪NBA球員林書豪案例,足以成為所有孩童的典範。

17曾雅妮高爾夫球員最年輕拿下5次重要高球賽冠軍的人,被形容「微笑能夠感染人心」。

41蒲艾真在美成立「全國家庭傭人聯盟」促使紐約州率先通過家庭傭人人權法案,獲其他州仿效,使美國520萬名傭人受到保障。

45羅聞全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教授「生物金融學」創始人,認為股市不像規則可循的物理系統,比較像演化和調適的生物體系,美國財政部認同,請他成立金融研究辦公室。

52陳麗華香港富華集團主席經商有道,熱心捐獻,還投資興建中國紫檀博物館。

64習近平中國國家副主席今年訪美,獲得美方以最高領導人規格接待。

75汪 洋中國廣東省省委書記可望給中國政治權力帶來柔化作用。

製表:賴琬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5

習近平大姊改名換姓掌控過百億

2012-7-29  NM




還有幾個月,習近平就會在今秋舉行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國家及黨主席,正式接棒做中共第五代領導人。

習近平向來得民心,常給人清廉的形象,加上父親習仲勳是中共元老,又是開發深圳、珠海特區的功臣,習近平應該可以順利登基。

然而,習家其他成員在國內馳騁商界,可能會為習近平帶來隱憂。本刊調查習家的資產時發現,習近平的大姊習橋橋,在過去廿多年來,改名換姓掩飾身份,聯同丈夫鄧家貴及女兒,在北京、深圳、新疆等地,大搞地產,又重鎚搜購稀土及銅鎳等礦產,默默滾存及操控過百億元資產。

在港人最愛行街掃貨唱K揼骨的深圳蒲點東門,位於地鐵老街站上蓋,樓高十四層的地鐵遠為大廈剛剛拆棚,現正進行內籠裝修,預計年底落成。由於是東門罕有的一手商住盤,引起區內買家及代理虎視眈眈。

「呢個區內,連唔近地鐵站要過條馬路嘅港澳8號都賣超過三萬蚊一平方米(即每呎約三千元人民幣)!」深圳中原地產馮姓經紀說。以區內樓價推算,這幢可提供逾三十萬呎商住單位的地鐵遠為大廈,至少可以套現逾九億元(人民幣,下同)。

然而附近的街坊商戶,都不知道這首個深圳地鐵上蓋項目,背後發展商深圳市地鐵遠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來歷。深圳市地鐵遠為房地產,在○五年初成立,是深圳地鐵唯一搞房地產的子公司,由深圳市地鐵集團佔六成股份,遠為實業持有餘下四成。遠為實業的老闆,原來就是中共皇儲習近平的家姐齊橋橋和姐夫鄧家貴。

地鐵上蓋早着先機

地鐵遠為大廈是深圳地鐵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白老鼠。早在○四年底深圳地鐵一號線通車之前,深圳地鐵已經夥拍遠為實業向深圳城規會申請,改變老街站上蓋地皮的用途,用以發展轉車站和商住物業,○四年中獲得兼任城規會主任的市長李鴻忠開綠燈,雙方才註冊成立地鐵遠為房地產公司。到了○七年八月,時任市長許宗衡(後來因為貪污落馬)進一步批准深圳地鐵全面開發上蓋物業。正當這籌備八年的首個地鐵上蓋項目即將落成有收益之際,深圳地鐵卻在去年十一月,突然把持有的六成股權,作價二億六千多萬元,全數賣給遠為實業,公司名稱保持不變。此舉似乎是想淡化官商勾結的嫌疑,為習近平今秋登基鋪路。與深圳地鐵關係密切的齊橋橋和鄧家貴,還持有為「深圳通」(深圳版八達通)提供充值服務的易通卡信息技術,逾百分之十八的股權。齊橋橋和鄧家貴一早已在深圳插旗,除了地鐵遠為大廈,另外於○三年以一千二百萬買入近三萬呎地皮,該地皮距離近日成為投資新熱點的前海特別開發區,僅約十分鐘車程。不過,齊橋橋和鄧家貴在深圳的生意只是冰山一角。過去二十多年,他們大搞地產、稀土、礦業、投資等,南征北討。單是位於北京的地產項目,未計成本,在○六年開售時已套現八十億元。現時兩人直接或間接操控的業務,總值逾百億元。六十一歲的鄧家貴是齊橋橋的第二任丈夫,行事低調。有傳他曾經在雲南做小老闆,九十年代搞房地產發跡,如今自稱已經退休。估計齊橋橋最初得到鄧家貴打本,然後利用父親在政壇的影響力,打通全國生意網絡,建立百億生意版圖。較丈夫年長兩歲的齊橋橋,生於四九年三月一日,在革命聖地陝西延安的橋兒溝出生,因地而名「橋橋」。她是與毛澤東打江山的中共元老習仲勳,和第二任妻子齊心所生的大女。習仲勳後來在西安生下二女,名「安安」,在北平(北京之舊稱)生下兩子,配以《三字經》的「性相近,習相遠」,取名「近平」和「遠平」。

習仲勳一生節儉

橋橋三歲那年,父親赴京任中共宣傳部部長,後來更升為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但是依舊儉樸,底衫補完又補,抹手紙都要慳着用,更要求子女水果連皮食。

齊心在丈夫○二年逝世後曾撰文《仲勳,我用微笑送你遠行》憶述:「從小,家裡就是橋橋穿舊了安安穿,安安穿舊了近平穿。有一次近平還因為不肯穿安安的花衣服急哭了。後來還是你(習仲勳)想的救急辦法,用黑墨水把花鞋子和花衣服染黑了再讓他們穿。」

習仲勳與第一任妻子郝明珠所生的細女郝平(又名習乾平),曾撰文憶述父親事跡,寫道弟弟習近平有一次對她說:「他(習仲勳)深夜回來洗過澡的水,他認為還挺乾淨,不忍心放掉,非得把我和遠平從熟睡中喚起,硬塞進他洗過澡的水中泡一泡,洗一洗。我們活受罪地洗完出來,他還不讓放掉這盆水,還要把我們換下的衣服泡進去,等第二天再洗。」

縱然管教嚴格,習仲勳卻是父愛爆棚。「自從橋橋出生後,只要你工作稍有間隙,就會把女兒抱來看看,有時你還親自為孩子拍照片。」齊心在悼念亡夫的文章懷緬:「只要一有時間,你就會親自為四個孩子洗澡、洗衣服,週末時帶他們去參加活動。」

六二年,橋橋考入河北北京中學,習仲勳為了不讓兒女因他而獲得厚待,要求女兒入學前要換姓,自此橋橋改跟母親姓齊。同年,毛澤東的走狗康生陷害習仲勳,指他是大陰謀家,把他打倒,橋橋因此成為「黑幫子弟」。

文革爆發,橋橋被洗腦,盡信「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有一次,母親被拉走批鬥,捱打回家,弟妹都以淚洗面,橋橋的第一句話竟然說:「媽媽,你胡說了沒有?你不能做叛徒!」

六九年,橋橋帶着母親給的塑膠毛澤東像,跑到內蒙古插隊。別人都寫信喊着要回家,倒是橋橋寫信給母親依舊是豪言壯語,她說,任何人都可以走,而她不能走,也無處可走。結果,六年半後才回京。

七六年,毛澤東逝世,四人幫倒台,兩年過後,習仲勳獲平反,隨即獲派南下當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兼廣東省省長,得到鄧小平支持,把深圳和珠海建立為經濟發展特區。

南下抓緊生意契機

橋橋以秘書身份陪同父親前往廣東,其間曾報考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但是因病中途輟學,後來進入廣州軍區聯絡部,負責遣送越南戰俘。八一年,習仲勳獲調回京,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橋橋隨之,調任基建工程兵部隊,後來更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大專班,之後調往武警總部,任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兼外事辦主任。八九六四,習仲勳反對李鵬出兵鎮壓學生,並力挺開明派領導趙紫陽,被迫引退,翌年移居深圳頤養天年,橋橋再次跟隨父親南下。「我身為子女中的老大,享父母之恩,受弟妹之尊,蒙組織之愛,我不解甲誰解甲?」齊橋橋接受清華大學EMBA訪問時曾慷慨激昂道。習仲勳偕齊心住在深圳迎賓館的蘭園,深居簡出,不忘節儉。郝平撰文憶述:「幾乎每天都要囑咐身邊工作人員,關掉多餘的的電燈,注意節電,他住的地方,夜晚總是黑糊糊一片。」大概習仲勳也估不到,女兒一邊在旁照料,一邊卻密謀建構生意王國。其實早在八七年,齊橋橋已經處心積慮,化名齊蓮馨申領香港身份證,然後在香港合資開公司。直到九一和九二年,更大手買入北角寶馬山花園一千呎單位、中半山御花園二千七百呎單位、灣仔會景閣八百呎單位。齊橋橋又在老父經常小住的珠海,成立珠海經濟特區卓運房產,並買入一塊逾四十萬呎的臨海地皮。兩年多前,該地皮獲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海外發展看中,以三億零四百萬元收購。

父親死後大搞地產

但是她真正大展拳腳,要等到習仲勳○二年病逝前後。○一年,齊橋橋和鄧家貴成立北京中民信房地產,翌年隨即全資開發位於西二環金融街附近一塊逾五十萬呎的地皮,建為總建築面積達二百萬呎的觀緣。該豪宅在○六年開賣,呎價逾四千元,未計成本,估計套現逾八十億元。齊橋橋和鄧家貴在○九年又出擊,與唐山市唐海縣簽約,共同斥資一百億元,開發曹妃甸工業區一塊逾十二平方公里的地皮,發展商住、會展、醫院、體育館。而開發北京觀緣期間,齊橋橋入讀清華大學的EMBA,同屆同學包括時任內蒙古副主席連輯、青海省地礦集團董事長張尊冮、廣州明珠星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錦成等。這些同學,後來也成了齊橋橋丈夫的生意夥伴。不久,鄧家貴進軍礦產,他首先夥同杭州地產大亨駱哲宏,在青海搞礦產公司,投資哈密和鑫礦業百分之十七點五的股權,並於哈密圖拉爾根,開發新疆最大的銅鎳礦。○八年,鄧家貴的上海望潮實業,斥資四億五千萬元,購入江西稀土稀有金屬鎢業集團三成股權。

狂掃五億香港豪宅

正當齊橋橋和鄧家貴在大陸起樓開礦,三十四歲的女兒張燕南(據傳齊橋橋前夫姓張)透過公司名義在香港橫掃豪宅。○七年,張燕南豪花現金近三千四百萬港元,購入兩個會景閣海景大單位。翌年再用現金近一千八百萬港元,買入一伙筲箕灣嘉亨灣一千五百呎全海景單位。○九年,張燕南更一擲現金一億五千萬港元,購入飽覽淺水灣泳灘海景的麗景道五千多呎獨立屋,與樂基集團的何壽基等富豪為鄰,不過單位至今依然丟空。同年年尾,張燕南再花逾五千六百萬港元,掃多兩個會景閣海景大單位。近年冒起發達的,還有齊橋橋的妹妹、習近平的二姐習安安。她的丈夫吳龍曾任北京新郵通信設備董事長,這間籍籍無名的公司,早前打敗摩托羅拉,取得中國移動數億元合約。至於習仲勳的細仔習遠平,擔任總部位於北京的國際節能環保協會會長。而習仲勳與第一任太太所生的子女,則未見在商場上立足。郝平在父親逝世後撰文寫道:「父親經常教導我們說:『你們要懂得「奢靡誤國,勤儉興邦」這個道理。我們國家、民族要富強,更要遵循這條哲理。』」習仲勳的家訓,看來阻止不了子孫在全國累積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6

習近平的「高科技朋友圈」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8/56674.html

孤島不再

政治局委員向程序員求教,不僅在中關村的歷史上從未發生,即便在1949年後的中國也是罕見的。

2013年9月30日這一天,中關村企業家們的政治地位再一次被提高。

當天,這些中關村的老總很早被組織起來,來到海淀區一座專為展示中關村發展成果和新技術的展示中心,等著給這些干部們上課。

小米公司的雷軍穿上得體的黑色西裝和淡藍色襯衫,他把所有通信設備都交給助理,經過數道安檢,進入了展示中心的展區。在通向展區小米公司展示牆的路上,這位程序員反覆溫習著如何把握這次亮相的機會,他需要在5分鐘內將他自創的一套複雜的互聯網手機模式講給這些對互聯網世界並不熟悉的政治局委員們聽。

雷軍的助理告訴《博客天下》,雷軍有7分鐘的時間待在展示中心的展廳中。其中2分鐘用來排隊等候,5分鐘用來講課。

在短短5分鐘裡,雷軍試圖用PPT向習近平講解,為什麼他的互聯網手機模式能夠在與蘋果手機的競爭中創造100億美元的估值,並成為中國年輕人的隨身之物。

次日《新聞聯播》,雷軍上課的鏡頭被播出大約5秒鐘。雷軍回憶,習近平問了他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你以前是做什麼的?第二個是,你合夥人以前是做什麼的?在領袖面前,他坦率回答,自己成功「最重要的是靠人」。

習近平還見到百度的CEO李彥宏。在現場,李「教員」比「學員」更緊張。

「李彥宏的稿子,據說改了很多次。」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說,「要在短短幾分鐘裡講清楚大數據,並不容易。」他們大概在一個半月以前接到中關村管委會的通知,要代表行業給中央領導「上上課」。

李彥宏所講的主題是「大數據」,這是百度和中關村管委會一起反覆溝通多次才決定的。在眾多話題中,大數據能實現什麼樣的未來這個話題,吸引了中央高層的目光。

李彥宏以一襲白色西裝登上「講台」,身後巨幅的LED上展示著PPT。他提到:大數據在兩個方面表現出最重要的價值,促進信息消費和關注社會民生。從央視播出的畫面可見,對於社會管理中的「熱點實時監控與預警」,PPT裡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旅遊熱點可以提前預測,還比如公共事件監測等,前者關係經濟、後者則是政治領域,李彥宏準備這次講課可謂周全。

在次日《新聞聯播》播出的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的新聞的秩序中,柳傳志被安排在第七位出場。熟悉電視製作的人們都知道,一頭一尾出現的通常是最重要的人物。

相比對體制陌生的年輕後輩來說,柳傳志更加成熟。今年6月,他就毫不諱言地表達了自己對政治的觀點,「從現在起我們要在商言商,以後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做好商業是我們的本分。」

柳傳志的聯想公司就脫胎於國企,21年前他就給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與國務院總理李鵬講解過自己的科技公司。

當年,中國面臨的一切問題都被解釋為政治問題,「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口號頻繁被一些人提起。原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趙慕蘭接受《博客天下》採訪時說:「當時的中關村就好像一個小小的孤島,深陷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試驗區辦公室築起圍堰,把政治的驚濤駭浪擋在外面,你只要走進這個圈子,就可以在這裡面好好生活,沒有人批判你,沒有人指示你,該怎麼就怎麼幹。」

現在,已經74歲的中關村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廣清晰記得國家領導人第一次來到中關村的時刻,江澤民和李鵬在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的一再推薦、邀請下來到中關村視察。

當天,柳傳志也一掃當時的頹氣,在來客面前神氣活現。為了顯示實力,他們把公司的各式計算機、漢卡都陳列在了聯想展廳外的通道旁,蔚為壯觀。李鵬問柳傳志:「為什麼起名叫聯想?」柳傳志回答:「聯想起名源於我們的聯想式漢字系統,模仿人類大腦的聯想功能,比如從『中』可以聯想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等。」

柳傳志的回答讓李鵬很是讚賞,「你們證明了漢字是適合計算機化的!」李鵬回答柳傳志,「英文只有26個字母,你們貢獻很大。」

《新聞聯播》裡,中央電視台用8分42秒詳細報導了這次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這則在最重要時段播放新聞無疑是對中關村這些企業最好的宣傳。今年央視《新聞聯播》後5秒鐘的廣告投放價格最低為1500萬元。

最高職位的淘寶用戶

現在人們通過網絡知道關注「雙十一」的不只是年輕人,至少還有國家總理李克強,這應該是中國職位最高的淘寶用戶。

10月31日,馬云與其他學者、企業家被請進中南海,李克強在這裡召開他就任總理以來第三次經濟形勢座談會。輪到馬云發言時,他開門見山地向李克強要信任。

馬云神采飛揚地對李克強說,馬上就到11月11日了,老百姓戲稱這天為「光棍節」,而淘寶網則把這天打造成了「中國消費者日」。

李克強竟然對這些年輕創業者的辛苦狀態「門兒清」,「我看到過一位淘寶店主和客戶的一段對話。他半夜接到了一個訂單,馬上就把貨送出去。送出去後還請求客戶方,你能不能給贊一個?大概對方覺得這個物品有點小瑕疵,他立刻就說給你換。隨後又反覆和客戶解釋、賠禮,生怕被客戶差評,毀了名聲。」講到這裡,李克強對馬云說:「我很感動。這反映出中國的年輕人,80後、90後創業者的勤勞和創業的不易。」

馬云說:「是的,現在夜裡12點後還上班的大多是這些年輕人。」李克強也鼓勵馬云,「中國的年輕人將成為中國未來『潛在經濟增長率』,他們的努力可以彌補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這一客觀規律對中國經濟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不久前,馬云剛剛成為清華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顧問,。他在釣魚台國賓館成為朱鎔基、王岐山的座上賓。

在年初,馬云被當時還未卸任的國家總理溫家寶請去講課。在課上,他大膽直言,要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上升到國家戰略。

馬云的阿里巴巴集團正在進軍金融業,這個領域原來被國有企業壟斷的,現在在新任執政者的支持下,他的機會來了。

在今年雙十一當天,馬云創造了350.19億元的銷售額,他圓滿地完成了此前李克強交給他的任務。「雙十一」晚上,他向中國另一大支柱產業房地產發起挑戰。電商零售額超越房地產也被視作馬云的新野心。

外企巨頭

種種跡象表明,現在已不再是那個還爭論經濟路線的時代,只要你承認政府權威、守法繳稅,沒有人幹涉你的信仰。

儘管在過去的一年中,星巴克因被認為暴利問題而被央視曝光,而醫藥業巨頭葛蘭素史克因為商業賄賂而被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追查。

但這些小的齟齬並未影響習近平對外國企業家的態度。

2013年4月,習近平會見曾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向蓋茨傳達了中國「秉持創新驅動理念,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態度。創新,這是習近平3月以來強調了多次的一個詞。

今年4月24日,習近平和美國財政部前部長保爾森的會談,則讓人們對金融業的改革有所期待。

保爾森和習近平有長達8年的交情,2005年,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經帶企業家組團出訪美國,結交了時任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的保爾森。

2006年,保爾森被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部長,擔任財長後的第一次訪華,保爾森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杭州,去探望自己的故交習近平和浙商們。那天他們相談甚歡,保爾森稱自己有空「要去溫州看一看」。

保爾森被認為是華爾街的鷹派,《經濟學家》雜誌曾經評價稱,保爾森忠於自由貿易,是減稅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曾經說,21世紀面臨一個主要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在不失去政治支持的情況下促進自由貿易。

除了他們都愛養動物(習近平擔任副主席時訪美,跟老朋友聊天,說到過自己「養了兩條寵物狗」)之外,一點巧合是,在他們離開學校之後,都曾經有過短暫的軍方工作經歷,保爾森在五角大樓,習近平在中央軍委。

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喜歡以一種更平等的姿態直接向商界發言。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年度會議上,他公開與十數家企業的高管會面。在那一次接近一個小時會面中,十幾家公司的總裁分別與習近平握手,他們小心翼翼地向這位國家主席提出了困擾外企發展的問題。他們對那些官僚主義的拖沓與投資限制感到不滿。習近平則告訴他們:「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

每位最高領導人的第一個任期的三中全會,往往是最重要的會議。新的一屆中央會把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未來十年的經濟工作上。

無論是新科技公司還是傳統工業巨頭,無論是中國企業家還是外國投資者,這些人物在習近平的知識體系和工作領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或多或少地,他們的態度會被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聽取,思考,進而產生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41

一胎化解禁 挑戰地方政府的「神祕帳」習近平推單獨二胎 意在宣示改革

2013-12-02  TWM
 
 

 

撰文‧周岐原

中共公告本屆三中全會結論的〈改革決定文〉後,不僅A股在十一月十八日單日爆量大漲近三%,連國際知名投資人羅傑斯也認為,這份文件代表「中國已經確定未來十至二十年的大事」。

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所謂「單獨二胎」政策,夫妻中若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可生育兩個孩子;換句話說,自一九八○年上路的一胎化政策即將畫上句點,每年因此增加的新生兒,人數上看百萬。

經濟學家謝國忠解釋,「長期以來,每年民眾『超生』(生育多於一位子女)的罰款,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這是為什麼本次三中全會不能立即實施「全面二胎」的原因,「當局可能不太喜歡(政策)一步到位。」在中國,俗稱「超生罰款」的「社會撫養費」,一直被認為是地方政府的一本「神祕帳」,一方面,中國至今未有關於超生罰款的任何收支統計數字及公開資訊,徵收亂象也屢見不鮮。「單獨二胎」政策上路後,等於砍掉地方政府在「超生罰款」部份的大半利益。

回頭觀察中國的人口結構,也已走到不得不變的關口。去年,中國的總出生率僅約一.一九%,猶低於台灣去年的一.二七%水準。根據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二○一○年時,中國十四歲以下人口比率只有十七%,比一九九○年時整整減少一成;相對地,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卻從六%快速增加至九%。

在老化加速的情況下,目前中國至少有十四個省分的退休金帳戶呈現虧損,累計金額達七六七億人民幣(約三七五八億新台幣)。依照目前出生率,未來維持制度將更加困難,影響所及,人們勢必要縮衣節食提高存款,也就開始衝擊中國力拚內需經濟的轉型大計。

當然,「單獨二胎」無法立即扭轉退休金的困境,也難化解數年內即將爆發的缺工問題;但在謝國忠的解讀中,中國最高領導人至少已經藉此對全國上下做了明確的改革宣示;接下來許多挑戰既得利益者的改革,也在這次的宣示中有了「上行下效」的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50

軟實力之父:習近平未參透軟崛起

2013-12-23  TCW  
 

 

中、日、韓的新一代領導人,至今上任最久的才剛滿一年。十二月中,受邀訪台的「軟實力之父」奈伊(Joseph Nye),接受本刊專訪時評論:他們都是「追求轉型的領袖」。

奈伊回溯,去年十二月以來,南韓總統朴槿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習近平,先後接下最高領導人職位。至今,日本的改變最大,國際觀察家都認為,安倍似乎能使「日本再起」。

奈伊觀察,安倍的確展現新氣象,「三支箭」的經濟政策射出今年成長率超過三%的成績,他走訪東協、拓展外交,再加上克服稻農阻礙,加入自由貿易談判等,顯示安倍具備大視野,願意大變革。在奈伊眼中,這種類型的領導人志高膽大,追求轉型性(transformational)目標,且通常善於辭令、極具啟發力,很容易就會號召到熱血民眾跟隨。

談馬英九:審慎特質適外交

朴槿惠也有這種很快能建立信任機制的特質。奈伊表示,她幾乎是一上任就面臨北韓政權轉移的緊急局勢,加上夾在中日之間,她的選擇不多,卻努力釋善意,持續推動既有的南北協議,恢復信賴基礎。

此外,奈伊對習近平的看法是:思想前瞻,雖稱不上大膽,但勇於提出「中國夢」願景:以大陸為中心,向亞洲開展,以創合作共贏。不過他認為,中國還沒參透怎麼「軟崛起」,才會一面拉攏各國建立緊密關係,另一面卻威嚇鄰國主權,導致東亞海面不太平靜。

像是十一月底,中國逕自宣布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納進歷史恩怨之源的釣魚台諸島,招致各國不滿。奈伊認為,中國的決定本身並沒有錯,但自行其是的方式會讓鄰國誤會它的動機。「就一個動輒影響區域和平,卻又想主導形勢的國家而言,作為要大膽,但身段要更柔軟。」

至於台灣,奈伊舉拜會總統馬英九時的心得為例:雖然他傾向是專注國務運作的「事務型(transactional)領袖」,但是在處理複雜微妙的外交關係時,這類領導人具備的審慎觀望特質反而更是時勢所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89

耕地銳減、人力短缺 中國農改牽動敏感神經 糧食問題為何是習近平的頭號任務?

2014-01-27  TWM
 
 

 

習、李團隊執政周年,選擇把焦點投注在農業問題。比起地方債,農業改革關係到二億農村勞動力的去向,以及基本的糧食供應安全。由於牽涉到敏感的土地產權,未來改革難度不小。

撰文‧周岐原

二○一四年,當習、李團隊全面接班一周年之際,習近平最關注的,不是牽動全球金融業敏感神經的地方債,而是中國的農業。

證據一:一四年一月十九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一號文件」,公文名稱是《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這是中國國務院連續十一年,把全年的第一份官方文書,用來宣示農業相關政策。

證據二:一三年十二月,向來為隔年施政定調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在會後提出的六大工作重點裡,「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十個字,被列為第一大任務;地方債問題,反而只排在第三位。

外界公認,總規模超過十九兆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九十三兆元)的地方債務,是最可能造成一四年中國經濟動盪的未爆彈。然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眼中,地方債的重要性,竟然不如確保糧食供應來得大。原因何在?

農業三大挑戰是頭號任務

其實從數字觀察,中國並不缺糧食。因為一三年中國糧食產量約六億公噸,以二%成長率創下新高。然而,一三年中國也進口穀物達七千萬公噸。既然連年豐收,為何習近平又把農業當成頭號任務?

「進口糧食主要用在飼養牲畜,這是飲食結構大幅改變帶來的需求;解決中國基本糧食需求,問題其實不大。」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梅建平分析。「轟轟烈烈的工業化浪潮,使中國政府幾乎不可能依靠國內產量,來滿足中國的食品需求。」《華爾街日報》也指出。

「從現在來看,(中國)農產品價格還會持續上漲。」申銀萬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直言:「城鎮化,首先是農村問題。」楊成長分析,中國農業正面臨土地有限、成本激增和效率不足三重考驗,處理這些挑戰的難度,並不亞於地方債問題。

當中國的工業和城市建設不斷發展,地理位置較佳、適合人居的農地,一點一滴受到侵蝕,甚至連帶拉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也就成了無可避免的結果。

歷年來,中國政府都將維持總耕地面積在十八億畝,並將其列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國土資源部的最新普查顯示,耕地面積仍然維持在這條紅線以上;然而警訊也一一浮現。例如中國約有二.五%的耕地,已經受到重金屬等各種汙染,日後恐怕再也無法耕種。

另一方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趙燁,則針對耕地短缺提出警告;他指出:「從一九九七年至二○一○年,全中國被各種名目占用的耕地,總面積相當於半個海南省!」再者,從事農業的收入比不上工業和服務業,使得農村人力短缺,同樣是棘手問題。以就業人口來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各吸納中國三分之一的就業人口;但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中,工業和服務業分別貢獻約四五%,農業僅僅只有九%上下,效率和產值難以提升,造成年輕勞動力普遍不願從事農業的現狀。「青壯年幾乎都走了,村裡只剩老人與兒童留守;面臨農忙的時候,反而還要請人來幫忙。」楊成長說。

農地自由轉讓改革 牽動民意他認為,解決中國農業問題,必須先從制度做起。「農村改革,關鍵在土地流轉、集中化。」他解釋,土地唯有集中經營、形成規模經濟,才能引進機械耕作、降低使用勞力的成本;同時,大型農場化的經營,可以讓農產品統一標準,提高品質之餘,無形中也方便對食品添加物和農藥的管理。

其實,在中國企業家之間,投資發展精緻農業,早已成了「時尚流行」。例如網易創辦人丁磊,默默在浙江安吉養豬三年,豬肉已經進入生產階段;另外,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也投資十億元人民幣,生產桃子和藍莓。

實施土地轉讓,固然是經濟學上的合理選擇,卻也將牽動中國社會最敏感的神經。因為土地是農民僅有的生活保障,一旦土地出售,政府又不能提供生活保障或就業機會,農民謀生可能就會有問題。歷來的社會紛爭,每每因土地產權而起,因此在土地改革上,中國審慎無比。「所以一方面要(開放土地)集中、流轉,另一方面,要保障最終所有權不變。」早在朱鎔基擔任國務院總理時代,中國政府就對「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等三農問題高度關注,提出一連串政策。未來九年,中國的農業改革如何落實,正考驗習近平、李克強的能耐。

從三組關鍵數字,

看中國農業告急

糧食安全是今年第1重要任務,地方債排行第3中國1/3勞動力從事農業,但產值僅占全國GDP9%中國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值的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83

習近平明確經濟發展適應新常態 中國容忍經濟放緩(轉發) 世德散人

http://xueqiu.com/6355936297/29218692
國家領導人近期對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表述,令外界進一步確認了中國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  

確認「新常態」:中國容忍經濟放緩

  國家領導人近期對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表述,令外界進一步確認了中國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作為近年來重要的經濟術語,「新常態」最先由美國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總裁埃裡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儘管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但「新常態」在宏觀經濟領域被西方輿論普遍形容為危機之後經濟恢復的緩慢而痛苦的過程。

  一名部委官員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稱,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也呈現出「新常態」,「從近兩年的宏觀數據和工作實踐來看,我們應該盡快轉變認識,從過去的『常態』轉變到『新常態』。」

  上述官員表示,「新常態」的提法在大部分經濟領域的官員中有較高的認可度,此次習主席明確這一提法統一了思想。同時,中國容忍經濟放緩的態度有了基礎,調結構的思路再次得到確認。

  中國式「新常態」

  在埃裡安提出「新常態」概念後,不同領域的人士在金融、商業和宏觀經濟等領域給出過不同的含義。在2010年舉行的第40屆達沃斯論壇上,有嘉賓提出,世界也許再也無法回到金融和經濟危機前穩定的「正常」狀態,它將面臨一個全新的「正常」狀態。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一篇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的文章中提到,全球危機步入「新常態」,傳統上,經濟危機可能表現為連續若干年的負增長,但是,由於大劑量的調控政策被強力推出,現階段的危機並不表現為負增長,而是表現為經濟增長在低水平上波動、全球流動性過剩、大宗產品價格和資產價格變動不居、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緊張等。

  後危機時代,世界主要經濟體開始聚焦「新常態」這一概念,越來越多的人士用這一概念來分析中國經濟。2012年,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表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符合「新常態」增長率。惠譽同時認為,中國經濟將避免「硬著陸」。

  那麼,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到底有著怎樣的特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昨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考慮到中國技術水平與前沿國家的差距,與過去的常態相比,「新常態」可能會有幾方面的特點:增長速度可能會比過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與全球範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相比,仍然有望保持較高水平;推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將轉向主要依靠轉型升級、生產率提升和多元的創新;經濟結構也將會發生新的變化,比如,服務業的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投資的比重會達到峰值並緩慢降低。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則對本報稱,在「新常態」下,一是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放緩到中高速增長,二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粗放式增長變成創新和消費驅動增長,三是同一般經濟增長時期相比,這個時期要把防風險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認識改革的困難,充分估計風險釋放的壓力。

  「新常態」下的新危機

  面對「新常態」,世界主流輿論均在反思中尋求突破,不同經濟體的危機和解決方法成為討論的焦點。本報梳理多位分析人士的觀點發現,目前主流輿論口中的「中國危機」主要體現在地方債務壓力、金融風險、產能過剩、要素成本上升等方面。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王一鳴就曾表示,「新常態」下的挑戰主要集中在四點:第一,產能過剩矛盾趨於突出;第二,生產要素成本加快上升;第三,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顯現;第四,財政金融風險有可能增大。

  一位多年從事債券投資的市場人士對本報稱,現在和10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正在走入瓶頸。「過去10年我們取得了越來越大的國際經濟貿易的市場份額,靠的是低成本,而這個成本優勢在今後5~10年內很可能被大幅削弱甚至喪失。」

  大華銀行(行情 專區)的最新研究報告稱,隨著中國進入改革、結構重組和再平衡的新階段,其經濟亦進入溫和增長的「新常態」,這一緩慢增長勢頭有可能延續到2014年第二季度。

  最新的數據也證實了上述觀點。剛剛公佈的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雖環比回升0.1個百分點,但絕對數值仍為歷年同期最低。交通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亦撰文表示,中國4月PMI雖實現了連續兩個月的小幅回升,但與歷年同期相比,製造業景氣回升動力偏弱。

  對於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有官方人士對本報表示,中國近期經濟增速的放緩其實是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的,這是經濟增長「轉階段」的必然過程,經過了3年多的時間後,「基本快調整到位了,低也低不到哪裡去,高也高不到哪裡去,大家要適應」。

  劉培林認為,「新常態」的基本特點,主要是由與前沿國家的技術差距決定的,是由經濟基本面因素變化決定的。識別「新常態」,要點是客觀,而不是樂觀或悲觀。比較準確的預期,會使新舊常態之間的轉換得以平穩實現。

  戰術上如何未雨綢繆

  為應對新形勢,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出台了各自的措施。其中,中國的「轉型」和「溫和刺激」引來較大關注。大華銀行的前述報告認為,中國政府已經對潛在的增長阻力做出了切實的響應,只是政策較為溫和且更具針對性,這與全球金融危機後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截然相反。

  習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處理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關係,深化改革,發揮優勢,創新思路,統籌兼顧,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多位市場人士均表示,中國目前的總體調控思路是不出台大規模刺激、堅持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落實減政放權等舉措。與此同時,推行自貿區和「兩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盡快挖掘新的紅利。事實上,中國政府此前已經加快了對基礎設施和保障房建設的投資。

  劉培林稱,「新常態」的最終形成,不光要靠客觀的預期,更離不開順應規律的政策,和紮紮實實的改革與行動。中國現階段的「新常態」,有兩方面主要任務:眼下比較緊迫的是,化解舊常態下形成的一些經濟、金融和社會風險因素;同樣緊迫但意義更加重大、影響更為深遠的任務,則是推動轉型升級。

  具體來說,劉培林認為能否推動設備更新升級盡快取代房地產(行情 專區)成為帶動投資增長的新力量,已經成為攸關全局的關鍵。「倘若做不到這一點,不僅眼下的風險化解缺乏高質量的增長做保障;更值得擔憂的是,期待中的『新常態』將遲遲難以形成,增速長期低於目前發展階段應有的水平,這將是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被動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110

習近平演講何以打動歐洲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405/t20140519_591719.htm
上世紀80年代擔任過美國總統的羅納德·里根,被世人稱為「偉大的溝通者」。由於他曾經是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演員,很多人一開始質疑他是否有能力領導一個國家,但他卻用自己優異的演技帶來了出色的執政效果。他不僅在舞台上的表現出色,在執政期間也總能給公眾奉獻出激情有力的演講。總是使用一般人就能明白的簡單詞句,用美國公眾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打動他們的內心,並且觸動他們內心深處的信念。

  不僅如此,里根還知道如何吸引外國聽眾,即使是那些持不同政見的人。在他的總統生涯中,最著名的一個瞬間便是他在德國勃蘭登堡門柏林牆發表的演講,發出了「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到這堵牆!」的疾呼。儘管歷史家們對於這次演講是否促成了兩年後柏林牆的倒塌仍有爭論,但毫無爭議的是,里根的言論對其聽眾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

  之所以會想到里根,是因為2014年3月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的首次歐洲訪問,他的此次訪問在比利時的布魯日歐洲學院中發表的意義非凡的演講中達到高潮。對於想要在海外投資的中國公司來說,這次演講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當中國企業進入新市場時,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對中國的誤解和成見。努力破除偏見正是此次演講的目的之一。所有努力走向全球的中國公司都會因此受益,同時它們所投資的地區也會收穫頗豐。而對那些勵志學習有效溝通技巧的人來說,則同樣能從這次演講中受益匪淺。

  看到的比聽到的更重要

  相較於耳朵所聽到的,人們更容易受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影響,因此演講的地點非常重要。而將布魯日作為演講地,顯然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首先,習主席將城市的名字作為了他發言的主題之一。「在弗拉芒語中,布魯日是『橋』的意思,」他告訴聽眾,「橋不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同時也是溝通、理解、友誼的象徵。我這次歐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歐洲朋友一道,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

  不僅如此,將此次演講設置在布魯日這座歐洲最古老之一的城市,還包含著更加隱含的信息:如果聽眾想要瞭解中國目前的政策,那麼他們必須要瞭解中國悠久的歷史。而此次講話是在歐洲學院進行的,這也強調了習近平的信息是要傳達給整個歐洲大陸,而不僅僅是說給當地聽眾的。

  時間就是一切

  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想要打動聽眾,都必須仔細挑選演說的最佳時機。有些時候,聽眾會傾向於接受一個信息,而在其他時候他們會傾向於抵抗。演講者必須據此來安排他們的演說。超出演說者控制範疇的外部事件通常會對聽眾的情緒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合適的演說時機,運氣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但無論是靠運氣還是規劃,抑或是靠兩者的結合,此次歐洲之旅的時機選擇都非常完美。

  首先,歐洲雖正慢慢從金融危機中復甦,但在經濟方面仍在苦苦掙扎。和世界各地的國家一樣,歐洲國家也熱衷於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中國巨大的資本儲備使得習近平能夠以中國的投資為籌碼,吸引歐洲領導人,因為這對於他們國家未來的繁榮是異常關鍵的。因此,他們十分樂意接受他的訊息。

  此外,一些歐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也使得此次訪問的時間充滿了偶然因素。顯然,中美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兩國在眾多領域相互合作,卻也在一些領域相互競爭;在某些情況下,兩國又互懷敵意。但是,中國和美國對歐洲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過去一年中,由於美國國家安全機構一直監聽歐洲領導人電話(特別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事實被揭發,美歐關係受損。儘管如此,美國和歐洲之間的關係依然是異常堅固的,這種堅固可能會永遠地持續下去。但毫無疑問的是,歐洲也非常歡迎能夠與中國探索建立更密切關係的機會,因為這也會給美國傳遞一個訊息。對中國而言,技巧地利用歐洲的這種心態無疑是明智的。因此,此次訪問的時機對實現中國和歐洲的目標都是有幫助的,當然對美國而言則不是那麼有利。

  內容為王

  雖然地點和時機極為重要,但對任何一場演講來說,最為重要的因素依然是內容。而這正是習近平的演講做得最好的地方。他的演講目標非常清晰,即彌合中歐之間的文化分歧,幫助歐洲瞭解中國的國際政策。他通過清晰地解釋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現存的挑戰—只兩句話—就達到了這一目的。

  這其中使用的一個重要的演講技巧,便是取悅聽眾從而與他們建立聯繫。「中國和歐盟經濟總量佔世界1/3,是最重要的兩大經濟體。」除了明確表明了中國和歐盟「站在一邊」的態度,這句話也隱晦地挖苦了美國。習近平緊接著說道,「中國和歐盟都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進程,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中歐並肩駛向未知未來這一意象的描繪,能夠非常有效地通過互利的紐帶連接起兩種文化。

  對筆者來說,習近平講話的核心可以概括為言簡義賅的兩句話。第一句話,他將中國悠久的歷史進行了有序的排列,從而幫助聽眾「正確地瞭解中國」。他說,「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同時,他也提醒聽眾「中國人民對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記憶猶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

  更為有力的是,習近平用一句話中闡述了他作為中國國家領導人面對的挑戰。「在中國,中國城鄉低保人口有7400多萬人,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有1000多萬人,幾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和落戶城鎮,還有8500多萬殘疾人。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2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差不多相當於法國、德國、英國人口的總和。」這些挑戰對於西方的領導人而言是不可想像的。因此,當他說「中國目前的中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時是可以讓人理解的。他也是在含蓄地向西方批評家表明:無論你對中國有什麼看法,請在考慮到這些挑戰之後再做出評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33

習近平首次訪巴西送86億美元大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114

中國主席習近平訪問巴西期間又為巴西送上大禮:86億美元投資及貸款。這也是巴西總統羅塞芙努力吸引外資減緩經濟衰退的又一成果。本周五(7月17日)正在對巴西進行首次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巴西總統羅塞芙舉行會談並共同出席有關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其中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50億美元融資框架協議,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與海航集團子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署了加之32億美元的60架飛機銷售協議。巴西總統羅塞芙在還表示,中國三一重工將在巴西投資3億美元建設工程機械工廠,奇瑞汽車也將在巴西建立汽車組裝廠。兩者將為巴西創造約2000個就業崗位。羅塞芙上周表示,她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標誌性動作是增加了投資,講給未來經濟增長打下基礎。據巴西國家統計局,巴西2014年第一季度增長率為令人失望的0.2%,增速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期間巴西投資出現了兩年來最大幅度的萎縮。根據巴西政府數據,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去年兩國間進出口總額達833億美元,今年有望超過900億美元。羅塞芙還表示,中國和巴西今年晚些時候將聯合發射衛星, Centrais Eletricas Brasileiras SA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在塔帕若斯河建設一個水電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03

習近平首次訪巴西送86億美元大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114

中國主席習近平訪問巴西期間又為巴西送上大禮:86億美元投資及貸款。這也是巴西總統羅塞芙努力吸引外資減緩經濟衰退的又一成果。本周五(7月17日)正在對巴西進行首次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巴西總統羅塞芙舉行會談並共同出席有關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其中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50億美元融資框架協議,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與海航集團子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署了加之32億美元的60架飛機銷售協議。巴西總統羅塞芙在還表示,中國三一重工將在巴西投資3億美元建設工程機械工廠,奇瑞汽車也將在巴西建立汽車組裝廠。兩者將為巴西創造約2000個就業崗位。羅塞芙上周表示,她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標誌性動作是增加了投資,講給未來經濟增長打下基礎。據巴西國家統計局,巴西2014年第一季度增長率為令人失望的0.2%,增速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期間巴西投資出現了兩年來最大幅度的萎縮。根據巴西政府數據,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去年兩國間進出口總額達833億美元,今年有望超過900億美元。羅塞芙還表示,中國和巴西今年晚些時候將聯合發射衛星, Centrais Eletricas Brasileiras SA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在塔帕若斯河建設一個水電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