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過快加息的可怕先例:瑞典央行被迫重回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27

央行如果加息過快,令經濟無法承受,就可能引發可怕的後果——被迫逆轉政策,重新降息。

在這方面,瑞典央行的銀行家們為他們豎起了先例。彭博新聞社文章稱,瑞典銀行決定削減利率至零就是一個最新的證據——過快地去除緊急刺激是個冒險的事。

2010年7月,瑞典央行宣布加息,盡管當時的通脹率僅為目標通脹率的一半。瑞典回購利率也由0.25%提升至12個月以後的2%。此舉引發諸多批評,指該行加息過快,又等了太長的時間才去對抗隨之而來的通縮。

當年,瑞典的通脹率的確上升了,但僅是曇花一現。2011年12月,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刺激了歐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瑞典央行被迫降息。

Schroders Plc.駐倫敦經濟學家Azad Zangana對此總結道:“他們對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作出的反應太慢了。瑞典經濟從未真正崛起。他們相信他們處在一個周期型經濟複蘇的上升通道中。但事實上,他們仍依賴歐洲。”

重新返回以往貨幣政策的不止是瑞典央行。為了對抗通脹,歐央行曾在2008年加息,在2011年第二次加息。如今,歐元區卻面臨六年中的第三次經濟衰退。他們重演了日本央行在2000年犯下的錯誤。該行當時曾上調了關鍵利率,但6個月之後又因為通縮而不得不降息。

今晚,美聯儲為期兩天的FOMC會議將結束,並將於北京時間明日淩晨兩點公布FOMC聲明。預計屆時將宣布QE將正式退出,可能會再度強調聯儲決定將低利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2015年年中首次加息。

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9月22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開始加息時,要確保經濟可以承受。在每一次貨幣會議上,我們都試圖對這一點作出評估。有理由試著拿出耐心。”

央行的銀行家們可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政治家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歐洲,德國幾乎次次都反對財政刺激,也拒絕激進的歐央行措施。在英國和美國,占了上風的緊縮政策限制了經濟從大蕭條中複蘇的能力。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在12月再度提升消費稅引發國內政壇熱議,他們懷疑經濟是否能禁得住這樣的舉措。

反對緊縮銀根的銀行家Lars E.O. Svensson去年退出了瑞典央行的六人委員會,他認為,瑞典央行的政策逆轉表明,加息過早將導致經濟比以前更糟。“這個教訓對其他國家央行來說也是很明顯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96

自產自銷:俄央行被迫接盤國內黃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41

俄羅斯央行副行長Ksenia Yudayeva上周曾警告稱,若制裁持續,必要時可能拋售黃金儲備,提供進口所需資金。但是尷尬的情況是,在歐美制裁之下,俄羅斯本國的黃金只能自產自銷。這意味著低黃金價格的背景之下,改用黃金換回進口商品,俄羅斯顯然更得不償失。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俄羅斯遠東第一大金礦企業面臨破產風險

路透報道,今年在西方大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後,外國銀行紛紛暫停了購買俄羅斯黃金。俄羅斯出產的黃金多數被賣給了國內商業銀行,比如Sberbank 或VTB ,這些銀行隨後可將黃金轉手賣給俄羅斯央行。消息人士透露,俄央行因此別無選擇,只好自己消化無法賣給外國銀行的國產黃金,購入大部分商業銀行手頭既有的黃金頭寸。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28日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俄羅斯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儲備,而阿塞拜疆也連續第二個月增持黃金。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儲備國之一,9月俄羅斯增持37公噸黃金,總量升至1149公噸。同時阿塞拜疆增加增持4公噸,總量升至27公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08

內憂外患 美國國防部長被迫辭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29

周一,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重重壓力下被迫辭職。路透援引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稱,奧巴馬接受了哈格爾的辭職。哈格爾辭職正值民主黨參院慘敗和美國國防部陷入恐怖分子困擾之時。

hagel

奧巴馬所在民主黨在參議院選舉慘敗後,哈格爾是第一個下臺的內閣級別官員。哈格爾是奧巴馬國家安全團隊中唯一一名共和黨官員。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們稱,在經歷了兩周數次會晤後,上周五奧巴馬決定讓哈格爾下臺。

美國官員們稱,奧巴馬意識到了恐怖組織IS與以往“敵人”不同,IS需要其它種類技能去對抗,而這並非哈格爾所擅長的。

2013年1月,奧巴馬提名哈格爾為美國國防部長,替代當時的國防部長帕內塔,哈格爾於2013年2月就職。哈格爾在任期間,處理了美軍從阿富汗撤兵問題,也參與應對了收緊國防支出。

美國政府官員稱,未來幾年美國在國防事務上的專註點不同,哈格爾並沒有被解雇,他主動與奧巴馬談話,兩人一致認為哈格爾是時候離開了。

不過,近幾周哈格爾助理表示,哈格爾希望做滿四年任期。如此看,哈格爾為被迫離職。目前,美國政府遭到諸多外界批評,認為他們未能很早地迅速處理好國家安全有關的幾件要事,包括埃博拉、恐怖組織IS。

在正式宣布哈格爾離職之前,白宮官員們已經開始揣測誰可能接替哈格爾。最有可能的候選人是Michèle Flournoy,她是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其次是曾擔任國防部副部長的Ashton Carter,有報道稱他或曾與哈格爾共同競爭國防部長一職。此外,美國羅德島州民主黨參議員Jack Reed也是潛在人選。

周一,奧巴馬將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哈格爾辭職一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77

進步觀念2.每次選舉 都有逾百萬人被迫放棄權利 讓異鄉客也有不在籍投票權利

2014-12-01  TWM

撰文‧郭淑媛

因應九合一選舉,台大學生會首次與客運合作,在投票前夕開出「台大民主列車」,載學生返鄉投票,以解決返鄉交通不便問題,台大校長楊泮池還出面表示支持。

在部分民主國家,為減少每逢投票日,公民返鄉投票造成國內人口大規模移動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實施「不在籍投票」,讓選民可以事先向選務機關申請,以其他法定方式行使投票權。但在台灣,這個便民措施卻遲遲推不動。

民主國家保障公民的平等參政權機會責無旁貸,在投票日當天,有些公民因為工作或求學等因素,人不在戶籍所在地,而無法前往指定之投票所投票時,他的投票權是被剝奪的。

目前世界上已有二十幾個國家實施不在籍投票制度,包括民主先進的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以及諸多歐洲國家,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甚至經濟發展較我國落後的非洲國家羅德西亞;投票方式也有很多,包括通訊投票、代理投票、特設投票所投票、移轉投票及網路投票等。

台灣早在一九九六年內政部與中選會即開始研究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不少立委也先後提出法案,一三年,行政院院會通過修法草案,擬將不在籍投票納入公投、總統大選中,最後不了了之。

內政部一三年粗估,若實施不在籍投票,包括選務人員、執勤軍警、外地工作求學者,共一三四萬人受惠,約占選舉人數七.三%。

朝野政黨之所以無法形成共識,主要是選務機關的中立性仍未獲得普遍信任,以及對這些票源的流動方向缺乏信心。此外,還有人擔心中國因素干擾,如海外台商可能移轉在金門、馬祖投票。不過,投票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人權,台灣應該比照其他民主國家,在國內實施不在籍投票。

儘管不少國家普遍採用通訊投票,但通訊投票目前在台灣仍有疑慮。為了降低政治爭議,確保不在籍投票初期實施的單純性,排除海外的台商和僑民,僅在國內實施「移轉投票」,即選民事先申請從戶籍地移轉到工作或就學所在地的投票所投票,最為可行,這也是花費成本較小的作法。台灣社會,還在等什麼呢?

行動方案

為了降低爭議,排除海外的台商和僑民,僅在國內實施「移轉投票」,讓選民事先申請從戶籍地移轉到工作或就學所在地的投票所投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79

低油價的深遠影響:美聯儲或被迫QE4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44

在野村證券Bob Janjuah拋出美聯儲需要QE4對抗全球性通縮之後,Euro Pacific Capital的分析師Peter Schiff也有了類似觀點。Schiff指出,如果油價保持低迷,那麽美聯儲加息將是不可能的任務。更大的可能性將是推出新一輪QE。

Peter Schiff分析內容的節選:

分析師大量羅列各種數據和理由來佐證市場供求關系的逆轉,但是這些恐怕都難以很好的解釋今年油價如此快速下挫的根本原因。很顯然,供給端的確在增加,但是需求量也在增加。這一趨勢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那為什麽今年油價就突然暴跌了40%多?

對於市場所謂的供求關系論來說,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在於,原油價格從2001年20美元/桶一度飆升至2007年的150美元/桶,並且在過去5年大部分時間內維持在100美元/桶上方。那麽問題就來了:在這2002-2012的十年間,原油的需求有5倍的增長麽?

既然市場有效論無法解釋油價大跌的原因,那麽我們必須另辟蹊蹺。在我看來,油價的起伏的真正因素是在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當美聯儲“印錢”的時候,油價就能保持高價格;當現在市場預期美聯儲將緊縮甚至加息的時候,油價就失去了支撐因素。不過在未來的貨幣政策上,我和市場大多數人看法不同。

我認為美聯儲在2015年不太可能加息。如果我的判斷有誤,那麽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勢必將導致油價在低位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而低油價將給美國經濟帶來相當大的麻煩。

首先,低油價太久將導致許多國內頁巖油公司面臨虧損狀態。這些公司在過去幾年已經投入巨大的資金,被迫退出將導致就業市場面臨大挫折。

其次,低油價維持許久將意味著過去數年超過100美元的油價實際是一場泡沫。和科技股泡沫和房地產泡沫一樣,由此帶來的崩盤風險會導致股市重挫。投資者對於當年股災的影響力至今記憶猶新。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投資都將難以承受這種破壞力。

並且,2000年的科技泡沫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美聯儲都通過大幅降息的措施以避免美國進入衰退。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幾近於0利率的水平意味著如果市場出現逆轉,那麽美聯儲將無力“控盤”。

此外,和油價息息相關的企業債/垃圾債市場同樣面臨類似的危險。盡管垃圾債規模和抵押債相比較小,但是金融市場的傳導性不容忽視。根據Bernstein的預測,如果油價維持在50美元左右的話,原油市場的整體投資將縮水75%。

換句話來說,我相信,如果低油價的確維持太久的話,美國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並且這一次,美聯儲也將無力回天。

如果想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得出結論:2015年美聯儲祭出QE4的概率要遠遠超過加息。新一輪的寬松將穩定並且幫助油價走高,這對於資本市場和美國經濟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必須承認,我們已經對寬松“上癮”。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會是一場慢性自殺。但是總好過突然死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72

再不貶值通脹將突破1000% 委內瑞拉“被迫”啟動匯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18

venezuela-currency-580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周二表示,將在新年之際宣布期盼已久的委內瑞拉三層貨幣控制系統改革。

在新年問候後,改革的細節將會被詳盡地解釋。改革旨在優化和完善外匯交易體系。馬杜羅表示,財政部長Rodolfo Marco和央行行長Nelson Merentes將公布細節。

歐佩克成員國委內瑞拉運作三個官方匯率——對優先商品,1美元兌6.3玻利瓦爾(委內瑞拉貨幣)。而央行的兩套名為Sicad I和Sicad II的體系的匯率分別為1美元兌12玻利瓦爾和1美元兌50玻利瓦爾。

但在黑市上,1美元可以兌換超過170玻利瓦爾,使得經濟陷入扭曲,對改變官方匯率產生壓力。

市場一直猜測馬杜羅可能會在2015年年初取消6.3的匯率。一些經濟學家說,通過在高匯率提供更多美元,並減少6.3匯率下的美元供給,“隱形貶值”已經開始。

美銀美林南美首席經濟學家Francisco Rodriguez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委內瑞拉必須貶值其貨幣,不然通脹有可能最早在明年突破1000%。在目前的體系下,委內瑞拉高估了玻利瓦爾,這相當於政府在以低價出售美元,強迫政策制定者發行更多的貨幣來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如果匯率不進行大幅度的改革,我們很可能看到3位數的通脹,甚至是4位數的通脹。政府需要發行更多的貨幣來為其赤字提供資金,而政府赤字是由於以玻利瓦爾計價的收入過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36

鋁價大跌 煉鋁業被迫削減產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29

路透社,由於需求疲軟且供應過剩,國內鋁價已經跌破生產成本。這將迫使中國煉鋁行業未來幾個月關停超過50萬噸的產能。

行業人士向路透表示,中國今年將需要進一步關停150-200萬噸產能,才能抵消已規劃的新增產能,從而提振鋁價。

中國煉鋁行業曾在2014年上半年關停約200萬噸產能,幫助鋁價在9月升至年內高點,但在地方政府補貼及原料價格下跌的支持下,這些關停產能有將近半數又被重啟。

而據AZ China估計,中國目前有超過半數產能虧損經營,就連接受補貼後還是虧錢。AZ China預估今年中國國內約有100-130萬噸的供給過剩。

上海期交所期鋁價格本月屢創新低,周三跌至12445元人民幣,為2005年以來最低,從去年9月中旬以來已經下跌超過16%。

最新公布的中國12月PPI同比萎縮3.3%,創2012年9月來最低,且中國PPI同比已連續34個月為負值。中國經濟放緩對於鋁需求減弱和鋁價走低影響巨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96

決策粗糙 冠軍米產區農夫被迫放「無薪假」 別再遇旱就休耕 政府該做的兩件事

2015-01-19  TWM
 
 

 

一四年降雨不足,導致今年春季水情吃緊,政府再度調撥農業用水以供應工業所需,卻犧牲了不少用心栽培優質好米的農民。農業與工業用水如何分配?專家指出,善用大數據預測旱情、發展廢汙水利用系統,才是雙贏的不二法門。

撰文‧何欣潔

二○一五年一月上旬,上屆「冠軍米產區」得主之一田守喜(代表新竹竹北參賽)扛著農具,緩緩步入田裡,仔細地除草、照顧田地,一如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秋季,他卻無法享受豐收的喜悅。

為工業犧牲農業

對台灣精緻農業傷害大

一四年十二月底,經濟部「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宣布,除翡翠水庫外,全國主要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為確保一五年上半年民生及產業用水供應,決議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及嘉南五個農田水利會灌區第一期稻作停灌。

這項粗糙的休耕政策,不但讓農民無語問天,更與政府的農業政策相衝突,傷害台灣的精緻農業,也虛擲國家資源。

農委會於一三年起啟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計畫」,鼓勵復耕具有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可維護農業永續經營之有機作物,及產銷無虞之「地區特產」等作物,預計至一六年活化農地四.五萬公頃,創造七百九十億元產值,計畫總經費需求高達四一六億元。沒想到,政策上路不久就遇上旱情,決策單位再度犧牲農業、轉讓工業用水。

二○一六年復耕狀況若不如預期,投入的四百餘億元經費與預期效益恐怕都要大打折扣,也嚴重打擊青年農民配合政策、復耕稻田的士氣。

雖然農民團體聲聲怒吼,引用《水利法》第十八條規定:「用水標的之順序:一、家用及公共給水。二、農業用水。三、水力用水。四、工業用水。五、水運。六、其他用途。」要求政府貫徹法律,還水於農;但該條文後段開了後門,明定:「前項順序,主管機關對於某一水道,或政府劃定之工業區,得酌量實際情形,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變更之。」循此後門,《水利法》主管機關經濟部在過去十五年內曾六度宣布休耕,唯今年的休耕面積達四萬一五七六公頃,影響面積為史上第二高;估計補償金額超過三十四億元,更打破往年紀錄。

由於停灌範圍過大,當中不乏與田守喜一樣的「全國經典好米」產區,回顧過去三年的得獎米名單中,一二年有三位、一三年有二位、一四年則有兩個產區受到波及。齊柏林紀錄片《看見台灣》片尾出現的灣寶資深農民洪箱,也受停灌政策影響,損失慘重。台灣最有競爭力的優質好米產區,今年被迫停產,優秀農民放無薪假,甚或轉作口感平凡的抗旱品種,對於台灣的精緻高端農業,是一大損失。

休耕區當中雖有零星案例,如嘉南灌區以「節水」妙方成功度過休耕危機,但因其成功關鍵之一,在於改栽種可用「節水栽培」的品種,與桃竹地區的明星米種香米桃園三號品種不同。有些風味較佳的水稻品種,例如池上便當長年採用的台?二號,難以使用節水栽培,經台東農改場實驗證明出現明顯的不適應現象,反而是口感平凡的台東三十號抗旱能力較佳。倉促要求濁水溪以北的產區改種節水品種,而不損及優質稻米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嘉南經驗」恐難複製到全台灣。

「外界說農民放無薪假,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無薪,但沒有放假。」田守喜一邊整理田間雜草,一邊解釋:「就算被迫休耕,我還是要天天去田裡除草、除蟲、施肥,不然等到明年復耕,怎麼可能種出好米?」同樣到田裡辛勤勞動,卻無法獲得對等報酬,田守喜估計,今年的停灌政策,將讓他損失四十萬元,直到今年十二月二期稻作收成為止,收入才會再次進帳。

解方一:引入大數據

旱情預先示警 農民可轉作「預先警示、提早告訴農民應該轉作,不失為一個方法。」田守喜舉例,若政府於去年十月、二期稻作收成時便提早公布,提醒農民可準備轉作,他便可準備種植較不需水灌溉的小麥,不必枯等補償,「十二月底才宣布,已過了小麥播種期間。」水利署明明已知十、十一兩個月的累積雨量創下六十七年來最少紀錄,卻仍未及早與農委會進行橫向聯繫,導致休耕政策匆促宣布。

農委會農試所研究人員指出,台灣已累積數十年的農業氣象資料,應有能力建立大數據(巨量資料庫),透過資料整理事先預測旱災,並考量各產地特性,預先規畫氣象災害的因應措施,制定作物栽培計畫。

解方二:回收汙水

開始「節流」 停止農工搶水由於農業用水量占全台需水量的六成,常被視為高耗水、低產值的產業。但根據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劉振宇估算,水田的「耗水」會循環回到地下水層,每年可補注二十億立方公尺的水量,等於六座翡翠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若以水庫開發的原水平均單價每噸十一.一五元計算,水稻田蓄水效益高達二二三億元。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指出,台灣農業用水長期配合工業用水,但農業用水尚有循環涵養水源的效益,並非純然「浪費」;工業部門也應另外尋找農業回收水、汙水回收及海水淡化等替代水源,而非持續調撥農業用水。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也呼籲,台灣水庫淤積嚴重,「開源」是不可能的任務,工業區廢汙水回收再利用,刻不容緩。

解決農工搶水困局,創造優質農業與工業生產雙贏,才是當前政府的重要任務。

冠軍米產區也難逃休耕命運──近年冠軍米得主休耕地區2012年 台中大甲陳隆安、桃園觀音梁信琪、桃園市賴宗樹2013年 桃園八德呂理樹、新竹竹北陳發生2014年 桃園市、新竹竹北註:2014年更改比賽規則,比賽單位由「個別農民」改為「好米產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509

工商總局被迫撤文,阿里真的贏了嗎?這只是剛剛開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9/149023.html

黑馬說:工商總局從首頁撤下了那篇《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文章,似乎政府妥協了,阿里有什麽能量,而阿里何以能夠例外?

\文/李成東 電商天使投資人,前派代、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
編輯/i黑馬


【東哥解讀電商】每期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後,被抽查的企業,沒有任何例外基本都是承認問題,停業整頓!!!阿里,是唯一例外!!!唯一!

撰文的此刻,據說工商總局已經從首頁撤下了那篇《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文章,似乎政府妥協了,阿里有什麽能量,而阿里何以能夠例外?

當然,阿里不能停業整頓了,因為阿里生態上上下下關乎著上千萬人的就業,但抽查存在的假貨問題事實都不承認,至少不承認有那麽高的比例。有專家認為,阿里犯不著這麽針鋒相對,是上市後自信心爆棚了,或者是十幾年深耕的政府高層關系,或者背後綁架著上千萬人的就業無所顧忌,“有本事,你們工商總局把我淘寶網給關了”。憑阿里人的智商,顯然問題沒那麽簡單,阿里何以如此膽大妄為,和衙門對著幹!阿里認個錯,怎麽就那麽難?

本文有客觀分析,也有情緒化觀點,僅供參考!

不認錯,對抗是一種習慣

阿里一直對質疑阿里的聲音,尤其是來自蘇寧、京東,以及官方的都比較強硬。類似公關戰很多,這不是第一次,所以不奇怪。比如2014年兩會期間,張近東三個提案電子發票(淘寶賣家不納稅)、母嬰食品(打擊假貨)、信息安全(VIE結構,及個人用戶隱私泄漏)。2014年中阿里還出過《大銀行有病,支付寶有藥》的雄圖文,還出過文章直接批某人民銀行司長的。京東的,就更不必說了,京東凡查到假貨問題,都被公關無限放大。不久前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雲剛說完淘寶沒有假貨,現在被抽查62%非正品,以通訊產品為例,而且不少是以接近正品價格賣的假貨水貨和返修翻新機。這一次阿里反應如此激烈,也只是一種習慣!不妥協,這和上市與否沒關系。

這次阿里反擊工商總局的觀點,也是和以往的觀點一致的。阿里淘寶有假貨問題,但抽樣有問題,結論沒這麽嚴重;其次淘寶對打擊假貨一直都是積極作為的,而不是縱容。最後淘寶的假貨問題,本質是線下問題的線上反應,阿里不可能解決,責任不在阿里淘寶。如果不反擊,反倒是是自己承認了自己的問題。62%的非正品率,基本等於不作為了。

不過東哥倒是有句話要說:淘寶查到假貨,淘寶有沒有責任,木有,因為淘寶不賣貨只是提供了平臺,不應承擔責任!嗯,淘寶自己從來不賣假貨,但賣假貨的相當一部分利潤(廣告)是淘寶賺去了。真是,站著把錢給賺了的典範!

阿里為什麽不能妥協

阿里如果承認了抽查結果,尤其是62%以上的非正品率,等於說承認了淘寶是賣假貨的,是假貨集散地,以後還有誰去到淘寶購物。淘寶占據了網購市場份額的70%,而在阿里系的網購交易額占到了80%以上,淘寶是阿里網購的主體,尤其是這次抽查的通訊電子產品、農資和母嬰產品。淘寶=假貨,不管是不是事實,是都不能承認的。更何況,這種抽查抽樣的結論,稍有常識,就可以知道確有問題。

在普通用戶的理解里面,抽查的結論就是,作為中國最大的網購平臺淘寶就是賣假貨的。而淘寶那套所謂的支付以及信用評價體系,就形同虛設了。抽查結論已經傷及根本,阿里反應很激烈,所以也是情理當中。

阿里如果沈默承認了,那麽接下來就會有對等比例的大規模的清查關店,對經營影響太大。2014年7月查聚美優品奢侈品假貨,導致聚美優品直接關閉奢侈品頻道,唯品會也是,還有京東基本關閉了POP平臺上無法確認正品的奢侈品店鋪,基本改為直營,京東的奢侈品立馬轉向了負增長。阿里牛逼,直接不承認抽查的結論,意味著不需要堅定的關店,為自己爭取了足夠長時間的窗口期。

當時,東哥就提醒過一些基金,絕大多數人低估了騰訊秘密調查聚美優品賣家後,政府介入,給聚美經營帶來的巨大挑戰。這不僅僅直接重創了,聚美優品奢侈品業務,阻礙了擴品之路,平臺化業務。也打擊了消費者對聚美優品正品行貨的信心。資本市場,對政府針對電商的假貨調查和政策變化,反應太遲鈍。當然第三第四季度的業績也會反饋了這次假貨風波的沖擊!

京東不是阿里的對手,阿里唯一的對手是政府規範政策(強制打假和征稅)。而政府越來越多規範電商的政策,也必然會對阿里的業績構成實質性的影響。馬雲覺得阿里利用了社會閑置資源,專業分工,效率很高,瞧不起京東模式。東哥要說要麽馬雲裝傻裝不懂要麽馬雲是膚淺的,用阿里生態的交易額除以這個生態直接參與的人數,算一算人效,阿里模式實際上是非常低效率的,以後東哥有時間再詳細解讀。

阿里公關的策略選擇,個人是脆弱的

阿里無論如何肯定是扳不過政府的大腿,但絆斷個別官員的大腿沒問題。這種策略,不僅適用於對付政府衙門,也適用於對付競爭對手的員工。因為這種策略的結果往往是,政府衙門和公司不好正面回應,個人也不好回應,只能妥協棄車保帥,個人當了炮灰,某友商總監就吃過苦頭。可以得罪一個人(官員),但不能得罪一個衙門。其它企業,在面對某些衙門的強勢的時候,而且是顯而易見的欺壓的時候,是可以采用相同策略的。只是高難度動作,“小孩”不要輕易模仿。

阿里采用此策略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殺雞儆猴”,以後誰敢出頭,某某就是下場。所以今天打下去的不是某個衙門,某個官員,而是潛在的任何可能對阿里發起挑戰的。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策略選擇!當然了,東哥不是專業公關,很多東西看的不是很清楚,就到此為止,純一己之見。

就業是阿里擋槍的萬能解藥

每次阿里在面對質疑的時候,以及馬雲公開的演講中,總不忘記說。阿里的成就來自千千萬萬的賣家和快遞,反過來說阿里解決了千千萬萬的就業。阿里,已經是大而不能倒了。阿里要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幫助中小型企業賺錢。中國是穩定壓倒一切,穩定來自就業,每年定出7-8%增長率就是保一千萬就業。所以結論很清楚了,你查我可以,但要想清楚後果很嚴重,“千萬”的就業問題,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穩定壓倒一切,所以阿里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幫助草根創業,解決千萬就業,是每一次阿里遭遇危機的時候的萬能解藥!

阿里解決千萬就業故事的謊言

阿里只說對了一個方面,阿里生態的確關乎千萬的就業。悖論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阿里生態創造千萬就業的同時,線下零售丟掉了可能兩倍以上的就業。線下零售雕零,已經是顯而易見的現實,另外商業地產也連帶受了影響。所以阿里的發展,會加劇就業的嚴峻形勢。其次賺錢了才叫解決就業,如果賣家還要倒貼補貼阿里,這叫什麽就業呢?是阿里幫助解決了上千萬人創業和就業問題呢,還是數以千萬的草根領著微薄的收入在給阿里打工呢?

東哥以為,阿里可以拿出非常具體的數據來駁斥東哥的觀點。阿里賣家中位數月銷售額多少,就算極樂觀情況下30%的毛利潤率,5%的凈利潤率,那麽賣家中位數月利潤有多少?阿里淘寶體系馬太效應更加明顯,馬雲在2013年參加《對話》節目時說,94%的賣家不在征收稅收的比例里面。但是由於這個不在征稅里面,這些人一年的營業額在24萬人民幣以下,算人均年利潤只有1.2萬,月利潤1000元。這年頭,隨便打個工都不止1000元吧。更何況絕大部分店鋪還是達不到24萬的。所以阿里不管怎麽算的結論,都是大部分的賣家不賺錢,在補貼阿里。阿里的商業不是幫了創業者賺錢,而是創業者們為阿里創造了巨額的財富,不是嗎?阿里生態的確解決了一些就業問題,但應該是沒有阿里說的那麽大。

這不是批評阿里,東哥以為馬雲既然兩年前提出了“雙百萬計劃”,既然承諾了幫助中小賣家賺錢,東哥如同和絕大多數的賣家一樣期待阿里拿出實質的行動來幫助賣家成長。首先把淘寶搜索結果,去掉天貓的,天貓已經不是嬰兒了。其次焦點圖,鉆展以及直通車的價格能否控制一下。其三能否在交易規則當中,不要過於偏袒消費者。動不動扣費,扣錢,強制下架商品,關閉店鋪呢?做個淘寶賣家,越來越不容易了。

這只是剛開始,阿里不要高興的太早了

據說工商總局,已經把白皮書刪除了,或是剔除出首頁了。阿里又一次牛逼哄哄的贏了!但東哥以為,這不過是阿里贏得了一個時間窗口期而已。阿里旗下淘寶天貓不是幾千億的小盤子,不出意外2014年的總盤子交易額將在2.6萬億左右,占中國總零售額的9-10%。這背後意味著什麽,不僅僅是說京東、當當友商會嫉妒。

此消彼長,阿里作為網購的主體,搶了線下零售市場,線下的商品零售增長已經趨於停滯,大量的連鎖家電,以及服飾品牌正在大規模的關閉線下零售店。而接下來直接影響了商業地產的出租,據說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拋售商鋪了。這背後,多少地方政府在擔憂呢?當然了,蘇寧計劃建設那麽多商業地產中心,恐怕也慌了神了吧!劉強東說蘇寧核心品類家電通訊,京東的成本費用率7%只有線下連鎖的一半,靠此打敗線下巨頭,蘇美輸的心服口服。而淘寶天貓的勝利,線下零售能服嗎!

天貓賣家有沒有交稅,有很多朋友都在開天貓店,東哥就不說了,其實都懂的。東哥就說說淘寶賣家吧,基本不交稅。當然了有人說,C2C,個體戶不需要交稅。阿里自己的高管都說過了,中國沒有C2C(二手商品交易),消費者對消費者,淘寶也不是C2C,而是小B 2 C,盡管這些小B年收入都幾千萬甚至過億了,各種稅交下來,一年不過小幾萬而已。增值稅17%,東哥就不具體算了。所以阿里越來越大,最頭大的未必是工商總局,恐怕是稅務部門吧!大幾千億,而不是兩年前東哥參加《對話.馬雲》時,馬雲說的6%的賣家征稅,滿打滿算也就幾十個億的稅收而已。

如果說電商要扶持,那麽所有電商都要同樣標準。不要京東、蘇寧、亞馬遜等自營B2C按照線下零售標準納稅,電子發票情況下,一分不能少。而阿里生態的賣家,就能不交,盡管它們都好幾千萬的收入了。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無需任何爭論。

有人要反擊,政府要扶持創業就業,不能如何如何!東哥反問一句,你們真以為政府這些稅收補貼,到了賣家手里了嗎?最後賣家還是都通過使用收費的淘寶店鋪工具,以及投放廣告,都給阿里。不讓政府征稅,最後阿里通過淘寶店鋪工具和廣告方式“征稅”了。賣家依然不賺錢,所以是政府稅收是補貼了賣家,還是補貼了阿里呢?不許政府征稅,只許阿里賺錢(本質是變相“征稅”)。賣家每次都被拿出來幫助擋槍子彈,真是廉價。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強制征稅,尤其是規模經濟的標準品,賣家基本沒啥價格優勢了。

具體關於征稅問題,可見東哥2013年3月專欄《用馬雲與淘寶不一致的說法拆穿“征稅危機”謊言》

簡而言之,阿里動搖的奶酪太多了,既有友商的,也有線下零售的,還有被淘寶假貨困擾被擾亂渠道的傳統品牌商們,還有稅收衙門的,有傳統金融的,還有各種想都想不到的受到電商直接間接沖擊的行業。所以這種對抗,一定是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是工商總局,明天就可能是稅務總局。阿里的敵人太多!

從長遠來說政策是越來越不利於阿里的,投資人需謹慎!“假貨風波”,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阿里給東哥是一個什麽樣的感覺

阿里是獨立的王國,自己制定遊戲規則,怎麽個行為規範(開店,扣分和關店),怎麽征稅(收費標準和方法),建立起自己的金融和信用體系。以千萬就業來擋住任何想插手進來的衙門,政府想征稅不行,想打假難配合,想監管不配合(在白皮書里有透露,阿里別傲慢)。當然,不可否認,越來越多得政府機構與阿里聯合行動在解決一些問題。但在共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誰擁有主動權,誰是主,誰是次,是阿里協助政府呢,還是政府協助阿里呢,誰又能完全說的清楚。

東哥對阿里是什麽態度?

一周前見京東某事業部高管,被問及:你對京東有意見嗎?怎麽最近老寫文章批評京東。東哥回:沒意見啊,只是任何一個事物一個事件一家公司都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觀察。我不否認其他人的觀點,但我也只是提供了一個角度剖析,京東並沒有那麽完美,尤其是老板有自己的局限性。

今天寫阿里,也是高風險,沒有人打算去對抗一家誰都不敢碰得互聯網巨頭。實事求是,就事論事就好!關註事實,不要拿立場說事!如果有情緒的話,唯一的情緒是,誰牛逼滅誰!除非你的牛逼,是建立在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下。

良好的市場經濟,不是政府不幹預,而是不要“劣幣驅逐良幣”,不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觀其言察其行,如果你是道德高尚者,請拿出行動來,而不只是說說。用結果說話,不要玩文字數字遊戲!大家都是明白人。

本文作者:李成東,電商天使投資人,前派代、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
微信公眾號平臺“東哥解讀電商”(微信號dgjdds(首字母)
東哥個人微信號787977470(請說明個人OR公司背景)!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山東鋼鐵百億投入被迫接盤非洲礦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4-11/908851.html

為避免股權變更或破產無奈承擔債務 山東鋼鐵被非洲礦業套牢

本報記者 鄭重 濟南報道

成為非洲礦業公司(African Mineral,下稱“非洲礦業”)控股股東,應該是已經投入了15億美元的山東鋼鐵(600022.SH)不想要的結果。

“因為非洲礦業另一大股東無力還貸,或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為了避免投資項目受到影響,山東鋼鐵只好接手了非洲礦業的債務。”4月9日,銳財經行業分析師劉江遠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這對於財務負擔沈重的山東鋼鐵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包袱。

公開資料顯示,由於過去一年國際鐵礦石價格暴跌,加之西非暴發埃博拉疫情,導致采礦成本提高。去年11月底,非洲礦業出現債務違約,約有1.67億美元(約合10.35億元人民幣)銀行貸款逾期未還。營運資本不足致使非洲礦業關停塞拉利昂地區的礦山,並面臨破產退市風險。

“當前國際鐵礦石價格難有起色,山東鋼鐵能否找到接盤方尚是未知數。”在長江證券分析師張月鳳看來,該礦山目前的評估價格與當初購買時的市場已不可同日而語,若想收回當初近百億元的投資成本,對於山東鋼鐵來說將是個異常艱巨的任務。

無奈控股

“如果山東鋼鐵不接手非洲礦業的債務,非洲礦業或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那會是更壞的結果。”劉江遠告訴本報記者。

非洲礦業在3月6日發布的一份最新公告表示,公司保薦代表人已經辭職,“正在努力確定合適的破產執行人,以便能夠代表和保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如果非洲礦業在一個月內不能任命新的保薦代表人,那麽將從倫敦股票交易所AIM市場退市。

山東鋼鐵是5年前取得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鐵礦有限公司(下稱“唐克里里”)鐵礦石項目25%股權的,當時的代價是15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這筆投資達到百億元人民幣。

“在鐵礦石高漲的當時,這本是一筆得意投資,但隨礦價持續下探,這筆買賣充滿變數。”劉江遠說。

公開資料顯示,非洲礦業曾向包括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在內的6家銀團申請了2.5億美元的出口前貸款(下稱“PXF貸款”),2013年4月,非洲礦業以旗下兩家百慕大公司全部股權,為該筆貸款做了質押擔保。這兩家公司持有唐克里里75%的股權。

不過,這筆貸款在去年11月底已經違約,由於現金流緊張,非洲礦業有約1.67億美元逾期未還。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在3月13日發布的一份公告稱,獲悉媒體報道唐克里里礦山關停消息後,“與山東鋼鐵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就相關事宜進行了溝通確認。”

山東鋼鐵在回複中誠信國際問詢時確認,已在2月26日通過子公司香港增利有限公司購買非洲礦業的貸款債權,獲得了該筆貸款下非洲礦業用於質押擔保的股權。這意味著山東鋼鐵已經獲得了該鐵礦項目的控股權。

今年2月底,非洲礦業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山東鋼鐵要求其盡快償還1.67億美元的銀行貸款。

“作為關聯項目的大股東,非洲礦業如不能償債,貸款銀行有權處置非洲礦業所持有唐克里里的75%股權。”劉江遠分析,為了避免唐克里里的控股權發生變動甚至被破產清算,山東鋼鐵承擔了非洲礦業的債務。

還將面臨折價風險

接手非洲礦業債務後,山東鋼鐵的計劃是“將適時引進有實力的戰略合作夥伴,早日促成唐克里里項目複產”。

山東鋼鐵在回複中誠信國際的問詢中表示,在PXF貸款的貸款人和擔保人沒有足夠資金可以償還債務的情況下,香港子公司正在委托專業機構,對非洲礦業質押的股權在國際市場進行公開拍賣,以期實現唐克里里的股權結構重組。

不過卓創資訊鋼鐵行業分析師劉新偉並不看好唐克里里的股權結構重組:“國際鐵礦石價格目前難有起色,導致市場上很少有公司敢輕易出手購買礦山,山東鋼鐵旗下的非洲礦山還將面臨折價風險。”

唐克里里鐵礦是非洲規模最大的鐵礦石礦藏之一,其資源儲量估計達128億噸,可供采掘60年以上。

“唐克里里鐵礦的儲量可觀,但品位一般,只有30%左右,相比國內一些礦山來說優勢並不明顯。”劉新偉說。

中誠信國際也表達了同樣的憂慮。國際鐵礦石價格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暴跌,導致采礦成本提高,海外鐵礦石項目市場風險陡增。唐克里里項目地處塞拉利昂,為西非埃博拉疫情重災區,給恢複生產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

“在購礦前的前期論證中,尤其是在風險等考量上,山東鋼鐵所做的明顯不足。”一位接近山東鋼鐵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唐克里里鐵礦品位與國內很多鐵礦差不多,山東鋼鐵未免有些舍近求遠。

“國內企業海外投資缺乏經驗,對於可能遭遇的各種風險準備不足也是一個問題。”劉江遠分析道,“例如非洲民族問題比較突出,國家及民族之間的沖突對礦山開發會造成很大影響。”

實際上,山東鋼鐵投資的唐克里里鐵礦石項目一直坎坷不斷。就在雙方完成交割一個月之後,唐克里里鐵礦石項目的采礦工人為爭取“更合理的報酬、改善工作條件和醫療”曾一度爆發遊行。隨後,唐克里里鐵礦項目管理層核心人物AlanWatling宣布辭職。

據本報記者了解,去年10月底,由於未經充分論證及規範決策導致投資失誤、造成虧損,山東鋼鐵遭到了山東省委第一專項巡視組的直接批評。

3月17日,非洲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非執行董事崔聚榮宣布辭職。崔聚榮是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鐵礦有限公司的中方負責人,是山東鋼鐵的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曾任山東鋼鐵集團副總經理、山東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徘徊在微利與虧損之間

“考慮到山東鋼鐵將承擔該筆貸款,唐克里里鐵礦恢複生產亦將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將對山東鋼鐵形成一定的資金壓力。”中誠信國際在公告中表示。

大公國際的評級報告顯示,2011年-2013年,山東鋼鐵集團資產負債率節節攀升,由最初的72.45%上升至79.46%。截至2014年3月,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79.75%。這個數字在鋼鐵行業已經不是一個健康的指標。

實際上,山東鋼鐵近年來一直在微利和虧損之間徘徊。

2010年和2011年,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435萬元、5282萬元。2012年,宏觀經濟放緩、鋼鐵業產能過剩影響顯現、鋼價遭遇跳水行情,在此情況下,山東鋼鐵巨虧38億元。

為了避免連虧“戴帽”的厄運,2013年4月起,山東鋼鐵開始調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從而在當年賬面增加了5.45億元的收益;四季度,山東鋼鐵又出售了旗下濟鋼國貿和萊鋼國貿的部分股權,最終在年內得以扭虧。

山東鋼鐵1月30日晚間發布的2014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經公司初步測算,預計2014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000萬元左右。

一方面巨額虧損,一方面資金需求激增。公開資料顯示,山東鋼鐵在日照沿海投建的高端精品鋼材基地項目已於去年6月動工,投建內容包括原料碼頭工程、外部鐵路工程及鋼鐵廠工程,合計總投資約393億元,建設預期為三年。項目完成後,將實現年產鐵810萬噸、鋼坯850萬噸、鋼材790萬噸的生產能力。

面對巨虧的業績和低迷的行業環境,山東鋼鐵押寶日照鋼鐵基地的巨額投資,被業界認為更像是一場孤註一擲的“豪賭”,前景難以判斷。

目前,山東鋼鐵尚未任命唐克里里項目新的負責人。最新的消息是,3月30日,駐塞拉利昂大使趙彥博考察非洲礦業公司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鐵礦石開發項目,實地了解中資企業投資經營情況。崔聚榮以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的身份陪同考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