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豐祥連續兩年賺超過半個股本 唯一吃下本田、豐田訂單的越南台廠

2014-09-22  TWM
 
 

 

F-豐祥在越南機車零組件市場的亮麗表現,且連續兩年都有半個股本以上的獲利,已成為最吸睛的新掛牌公司之一,未來在醫療器材、休閒車及汽車等領域的耕耘,有機會讓F-豐祥成為國內最純正的越概股之一。

撰文‧林宏文

「以前,父親每天以廠為家;現在,只要我人在越南,每天至少都要在廠房內走一圈,看看流程順不順利,有什麼改善的地方。」說話的是游明輝,豐祥控股公司董事長;這家在台灣成立、在越南茁壯的機車零組件大廠,將在九月二十五日以F-豐祥之名回台掛牌,由於連續兩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五元,已成為備受市場重視的越南收成股。

豐祥成立至今正好四十年,最初業務是提供三陽機車零組件,一九九四年,三陽把生產重心移至越南,豐祥也隨之赴越設廠;一開始,為配合三陽生產基地的位置,豐祥將主力設在南越,但九五年起越南開放日系機車進口,日商迅速橫掃市場,游明輝開始思考轉往日系車廠根據地北越的可能,二○○一年,豐祥在北越河內開光工業區設立「越南第一精密工業」,也成為今天F-豐祥最主要的獲利來源。

談及當年在越南的開疆闢土,游明輝說,最難的就是和員工「博感情」;由於越南是共產國家,員工對企業少有向心力及忠誠度的概念,他曾花三、四個月親自到九十六位越籍課長、組長幹部的家中拜訪,許多人住偏遠鄉下,一輩子沒看過外國老闆帶禮物來拜訪,連親朋好友都來迎接,還有一位老阿公送他枴杖,要游明輝好好管教他的孫子。

游明輝與員工認真博感情,也獲得正面的回報,相較於當年有些韓國廠商爆發外籍主管打員工的事件,豐祥的員工向心力超高,許多主管把兄弟姊妹介紹進來工作,當年的九十餘位主管,如今都還在公司上班。「近年越南罷工頻傳,但我們未曾發生罷工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游明輝說。

與越籍員工、日商博感情

豐祥與日商的合作,逐漸建立不錯的口碑,○八年,日本豐田汽車輔導豐祥導入舉世聞名的豐田生產系統(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簡稱TPS),豐祥成為豐田在越南汽車生產線的供應商,目前約占營收的二%,更是豐田在越南的唯一非日系供應商。

豐祥與日商的合作,也可從廠區內設有與Exedy合資成立的汽機車零組件廠,看出雙方結盟的緊密程度。Exedy是豐田集團旗下的汽機車離合器大廠,豐祥引進Exedy的機車離合器技術至越南設廠生產,其中豐祥占股兩成,廠房就設在豐祥廠區內。而且,Exedy的日本員工甚至連伙食都交給豐祥餐廳準備,日台雙方主管每天吃飯都在一起,顯示彼此合作的深厚關係。

十餘年來與日商之間緊密的布局與配合後,一○年,豐祥終於攻下了具有「定心丸」意義的客戶,占有越南機車龍頭地位的日系本田(HONDA),決定將訂單下給豐祥,而且下單量愈來愈大、如今已成為豐祥第一大客戶,占營收比重也達五成以上。

在越南,「本田」幾乎被視為機車的代名詞,從市場規模來看,越南人口約九千萬人,平均每二.四人擁有一輛機車,全市場有三七○○萬輛機車行駛,年銷售量則為二八○萬輛,為全球第四大機車市場,其中本田市占率即高達六成,具有壓倒性的龍頭地位。

除了營運上的顯著貢獻,本田訂單到手也有某種程度的「破紀錄」意義,一位日系機車代理商表示,在過去,具有競爭關係的日本汽車或機車廠商,不會把零件下給同一家公司,但豐祥在越南同時抓到豐田與本田兩大車廠訂單,也等於打破這種慣例,由此更可看出豐祥累積四十年的競爭力。

切入豐田、福特汽車產線

從龍華工專畢業後,游明輝在二十五歲那年就到父親創辦的豐祥上班,從基層的模具技術員開始做起,並且歷練生產、工廠管理及業務等,一九九四年接下台灣豐祥總經理,直到一二年接下父親的董事長職務,目前總經理則由專業經理人趙文祥擔任。至於游明輝的兩個弟弟,也分別負責財務及業務,各司其職。

雖然豐祥在越南機車零組件市場已取得穩固地位,但為進一步取得成長動能,公司也擬定未來戰略,加強外銷、轉入高毛利醫療器材產業、抓住越南汽車零組件新市場等。

豐祥過去主攻越南內需市場,去年外銷占比僅有一六%,預計今年可提高到近二五%。在醫療器材部分,游明輝拿起即將要出貨到歐洲的醫療床支架說,﹁像這個產品,如果用在一般用途,賣十美元就很了不起;但若變成醫療器材,很可能賣到五十美元。﹂至於汽車零組件市場,趙文祥說,目前越南市場一年約僅十萬至十二萬輛,今年上半年因進口關稅降一成,使銷售量增加二至三成,隨著一八年至二○年東協市場進口關稅降至零,屆時汽車銷售量將大增至三十萬至三十五萬輛,目前豐祥已切入豐田與福特汽車的生產體系,隨著越南市場擴大,豐祥將有機會取得更多商機。

在參觀豐祥廠房的過程中,光是走完四個廠區,就花了一個下午,更別提游明輝每天都要仔細巡廠找問題;未來,豐祥還擬在北越建立第五廠區,游明輝的每日巡廠恐怕也得更費心力了。但,源自創辦人父親的苦幹實幹精神,將會讓他繼續拚下去。

豐祥控股

成立:2011年(台灣豐祥成立於1974年)董事長:游明輝(左)、總經理:趙文祥(右)

資本額:5.69億元

主要業務:汽機車零件、醫療器材零件等

近3年營收、EPS:

2014年上半年17.87億元、2.96元2013年34.74億元、5.57元2012年30.69億元、6.6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66

經濟持續減速 中國開打貨幣戰爭是唯一選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90

中國經濟與人民幣

人民幣今年表現強勢,風頭甚至蓋過美元,但未來人民幣是否會繼續牛下去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彭博專欄作家William Pesek最近走訪了很多地方,包括法蘭克福、悉尼、紐約等地,他遇到的很多經濟學家都在擔心中國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加入貨幣戰,讓人民幣貶值。

英國Lombard Street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Dumas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很快將使GDP增速降至5%以下(不管中國是否承認),如果人民幣不大幅貶值,中國無法重啟強勁經濟增長。

Dumas認為,中國經濟持續的下滑對全球經濟、金融市場都會產生“重大緩慢的沖擊,”將拉低所有的商品價格,也會對日本、德國等國的增長帶來壓力,更重要的是會讓中國從投資、出口型經濟向消費、服務型經濟轉變的努力付之東流。

有人說,中國像歐美國家一樣搞大規模經濟刺激不就行了嗎?那麽,請看下面的數據:

根據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中國的企業債務達到14.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企業的水平。

2008年危機之前中國的投資在GDP中的占比就已經達到達到42%,而在2009年“四萬億”刺激計劃之後,投資的比重已經達到了畸形的48%,而美國這個數字為32%。Lombard Street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很難長期維持消費占比只有36%而投資接近50%結構。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影子銀行系統已經達到6萬億美元的規模,中國央行對此也表現出了擔憂,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限制這個行業。

政府債務問題也十分嚴重,去年年末的審計結果為17.9萬億人民幣,與上一次審計署2010年底計算出的債務總額10.7萬億相比,不可否認,其擴張速度過快。

所以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長期依賴投資和借債,經濟結構已經畸形,靠政府和央行的刺激勢必加重這一趨勢,所以這個選項是不成立的,債務一定要削減。

GDP的組成部分包括消費、投資和出口,第一個選項效果慢,第二個不能選,最簡單也是唯一的辦法此時也就浮現出來,那就是貨幣貶值刺激出口,讓出口重新成為中國經濟動力的引擎。

雖然中國領導人沒有給出過會讓人民幣貶值的暗示,但是,這個選項是合乎邏輯的。當習近平主席掀起新中國史上第二次大規模改革浪潮時,讓人民幣貶值可以成為很好的緩沖工具。

中國在消化過度投資的同時需要維持一定速度的增長,以保證居民支出不至於下降,這樣才能慢慢向消費型經濟轉變。更多的凈出口將成為聯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很難找到替代選項,除非中國願意承受經濟硬著陸的代價。

由此,在全球主要國家仍在大打貨幣戰爭,競相比拼誰的貨幣貶值快的背景下,中國政府需要有意引導人民幣的貶值,就像今年上半年做的那樣,而不能放任自流。

人民幣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應升值了11%,這對於一貫愛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的美國來說已經算“給足了面子”。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也擴展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比如人民幣更加國際化,還有中國在國外的投資增加)。中國或許此時不應太過顧及歐美和日本的想法開始自己的貨幣貶值。

但要註意的是,目前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都在有意無意的引導本國貨幣貶值,一旦中國加入這場貨幣戰,可能會刺激貶值競爭愈演愈烈,有造成最後“雙輸”的可能性。此外本國貨幣貶值也會造成輸入型通脹,獲得最後勝利的代價是巨大的。

最後,習近平主席要想帶領中國十三億人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改革,並且不能讓社會出現動蕩,那麽一切能獲得勝利的方案都將是極具吸引力的,既然中國政府已經多次表示不會實施大規模經濟刺激,那麽貨幣貶值看起來已是可能性非常高的選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18

地方債存量清理處置框架初定 政府債券成唯一舉債渠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36

經濟參考報》報道,國家財政部門日前初步擬定了對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數十萬億存量債務余額的清理處置有望進入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質階段。

這份名為《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已於日前下發至地方財政部門。《辦法》規定:截至2014年底的存量債務余額應在2015年1月5日前上報;將存量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統籌財政資金優先償還到期債務;2016年起只能通過省級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舉借政府債務。

10月2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簡稱《意見》),被看做地方債管理的綱領性文件。該《辦法》旨在貫徹《意見》精神,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存量甄別工作,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化解債務風險。《辦法》要求地方政府和債務單位要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及償債能力等實際情況,滾動編制政府存量債務處置計劃,明確償債資金來源,合理確定分年度的債務償還化解目標。

在確定存量債務余額方面,《辦法》規定,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匯總甄別2014年12月31日前未清償的債務余額,省政府財政部門於2015年1月5日前上報財政部,經國務院批準後,鎖定政府一般債務、專項債務及或有債務余額。

鎖定後的政府債務及或有債務存量債務余額只減不增,除正常清償外,債務數據不得調整。地方各級政府要將鎖定後的政府債務及或有債務情況及時向同級人大或其常委會報告,並按照信息公開有關要求及時向社會公開。鎖定債務余額後,地方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債務單位要將政府存量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其中,一般債務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專項債務納入基金預算管理。

在將債務納入預算管理後,對於償還債務的資金來源,《辦法》也給出了明確答案。新增地方政府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力,清理整合財政專項資金,能夠統籌安排的結余結轉,超收收入資金,扣除按政策規定的各項計提後的土地出讓收入等原則上要優先安排用於償還到期政府債務,尚有剩余的方可用於其他支出。此外,《辦法》還規定,各級財政部門應按照政府債務余額的一定比例建立償債準備金。

值得關註的是,在安排財政資金償還到期債務時,《辦法》規定了明確的資金使用順序。按照規定,財政部門要加大預算統籌力度,一般公共預算可償債財力不足以償還到期一般債務的,可調入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償還;政府性基金預算可償債財力不足以償還到期專項債務的,可調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償債。

中信證券證券研究部認為:

《意見》的亮點有多個亮點。1.總體思路方面一脈相承,重點在於存量債務的處理方案;2.明確了“三不”的處理方案,即不兜底、不一刀切、不逃廢;3.各省均已出臺白名單新政以應和中央政府政策。

不一刀切原則的分析之一:統計方面,近半城投債不在口徑內,政府償還並不是完全可靠的安全墊,債務預警地區值得重點關註、或面臨地區財政重整。

不一刀切原則的分析之二:分割處理,市場的歸市場;“皇帝新衣”褪去,城投債內行業分化將拉大;棚改涉及的債券料將最大受益;重點篩查地域集中於東部。

不一刀切原則的分析之三:行業分析的重要性加大,商業經營性行業的利差料將有所擴大。

不兜底原則的分析之一:中央兜底的迷思消退,實行不救助原則。

不兜底原則的分析之二:當前已經逾期債務的處置將成為重要範本、資產處置和債務重組及破產將是主要處置方式。

不逃廢原則的分析:不逃廢≠兜底,禁止惡意逃廢、地方財政紀律加強、省級為借債中心的情況下,將促使地方強化預警機制。

《意見》對城投債的影響:公益性平臺面臨重大機遇,產業平臺分析較其他產業債更依賴土地。

影響之一:公益性平臺帶來重大機遇,城投債分化繼續拉大,篩查機制較為確定。

影響之二:我們對城投平臺商業化運作的看法:相較公益性平臺利差必然擴大。之間比較更為依賴於當地地產及土地市場狀況、民資是否通過 PPP 或 BOT 等模式介入或可成為重要的考量。(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97

平台創造者 ╳整合行銷專家 呂宗熹 創新是唯一出路 失業記者變老闆

2014-11-03  TWM
 
 

 

十月十八日,在台北市花博公園有一場號稱「開心嘗甜點、快樂跑步趣」的「甜蜜路跑」,吸引了三千多名民眾參與,光是報名費就進帳二百多萬元,另有超過四十家的廠商贊助價值超過三百萬元的物資。

這樣一場適合親子同樂的路跑活動,出自一個八人團隊,外部動員一百多名人力,在兩個月內快速聚集在一起,完成這項任務。

場景來到隔一個周末前的周五晚上,加拿大戶外登山品牌ARC'TERYX始祖鳥和芬蘭運動錶Suunto共同舉辦秋冬款發表會暨試穿體驗派對,現場媒體、VIP接近百人,台上模特兒為最新款服裝走秀,台下展售女郎也熱情地招呼來賓介紹產品。

這場花了超過新台幣百萬元預算的派對,執行者和甜蜜路跑來自同一個八人團隊,這次所動員的是另一批工作人力。

而在這兩場活動之間的這一周,位在台北市復興南路上十坪不到的辦公室,同時籌辦活動的準備事項外,八人團隊成員也各自聯繫著外部的特約寫手、攝影及設計,盯催十幾篇文稿的截稿進度,以便各稿件能準時刊登到各雜誌媒體及網站。

呂宗熹是這八人團隊成員之首,二○○八年成立「我尚網」OnMyOwn數位科技,執行企業所需的代編代製內容行銷、網路行銷、活動公關等業務;一四年成立精實文創,鎖定運動行銷。

每有任務啟動,他總能在最短時間內聚集各領域人才,順利為客戶解決問題,因此讓Yahoo奇摩、中華電信、聯強、AUTODESK歐特克、凱絡廣告等客戶持續買單。

負責Yahoo奇摩旅遊及房地產頻道的媒體傳播事業群經理溫芳瑜,從○八年即開始和我尚網合作,除了每月固定供稿給這兩個頻道,還有年度主題企畫、業務專案配合,通常短時間內就要二、三十篇的稿量,呂宗熹總是「有求必應」,同時為客戶提出建議方案。

「近年來,行銷樣貌愈來愈多元,不少企業主或品牌主的行銷部門,也需要外部新創團隊提供新想法與企畫。」呂宗熹解釋公司存在的價值所在。

其實,在成立我尚網之前,呂宗熹是一名記者。他在二十年內經歷平面舊媒體的式微(很多他待過的媒體倒了),以及網路數位新媒體的崛起(二○○○年之後的主要工作接觸),更讓他體認工作隨時會消失不見,惟有不斷去掌握趨勢演變,才能具備生存能力。

呂宗熹跑過政治和影劇新聞,也採訪過3D科技路線,不論是對趨勢的掌握,乃至他現在所做的內容行銷,甚至是為客戶舉辦公關活動,都和過去的工作相關——採訪新聞貼近趨勢,也看過無限多場的記者會、活動;在不同媒體的工作經驗,掌握面對不同讀者的內容表現規則,如今都適用到他所經營的業務裡。

更重要的是,他所累積的人脈資源,以及因為變動而帶給他的創新養分,這包括提案的創新,也包括以有限的資源,搭建起創新的作業平台。

這個作業平台的協力工作者,有辦活動需要的硬體設備廠商、工讀生小組長幫忙找人,也包括許多文字和攝影記者。他所搭建的這個平台,為他的客戶解決問題,而在這個平台上的外部協力人員,也和他處於一種資源互相共享的供應鏈關係。

他既發包工作兼差賺外快的機會給外稿記者、攝影;而當他幫客戶辦活動時,這些外稿合作夥伴,則又成為受邀前來採訪的媒體,因為彼此熟識,這層媒體關係也讓我尚網的活動媒體曝光度大增,在客戶間留下好口碑,也才能有不斷的案源找上門。

走過不穩定的領薪水年代,呂宗熹的小創業,規模不大、換算收入大約是過去薪水的兩倍,但責任加重、工作時間更長。儘管如此,因為工作中更能實踐自己的想法,成就感不只以兩倍計算!

呂宗熹

出生:1966年╱現職:我尚網數位整合總監、精實文創負責人╱經歷: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整合行銷總監╱學歷:政大公共行政系學士╱成績:年營業額1200萬元他如何搞定新形態工作?

1.自媒體年代,把個人也當作一個媒介、一個平台來經營。

2.要有憂患意識,常設想自己脫離舒適圈後,還能往哪裡發展?

3善用過去工作所累積的人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84

中廣核美亞:集團非核能源唯一平臺,4年內併購裝機量翻倍(上)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2879435

在上篇我們分析了公司的基礎業務和盈利結構,以及中國的電力行業分析。接下來,在下篇中我們將帶來更深入的公司分析!

5.韓國電力行業分析

5.1 韓國電力供不應求

根據韓國政府的預測,韓國的電力需求至2015年將按平均年率約4.0%增長。

韓國是一個缺電的國家,多次出現電力供不應求的現象:

2011年9月:溫度意外升高導致電力消耗急劇上升,韓國多次連續停電

2012年11月:兩座反應堆因牽涉檢驗證書造假醜聞而關停,導致電力供應不足,備用余額逐漸壓縮至僅有的3.8%

2013年6月:溫度升高導致用電量劇增,電力交易發出警告並削減了6GW的用電量。

2013年8月:電力儲備降至350萬千瓦以下,電力交易所發布“關註”級別的預警。

電力供不應求的一個原因是銷售電價較低,容易出現過度用電;另外2012年的缺電,與核電站關停導致調峰不到位有關。

圖示:韓國的生活電價和工業電價較低


5.2 韓國的能源規劃

韓國電力行業以燃煤、核電、燃氣為主,三者在國家能源規劃中也占據較高的位置。

圖示:燃煤、燃氣、核電發電在韓國有較高的地位


5.3 韓國電力行業的市場結構

韓國的電力行業在1987年以前屬於高度壟斷模式,由國家電力公司,即KEPCO負責電力的生產、輸電、配電和銷售的全過程。

1980年末,韓國開啟了國企改革的過程,電力行業的改革也自此開始。

在1999年以前,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是KEPCO的有限民營化,發電、輸電、配電、售電垂直一體化公有壟斷經營並沒有改變,只是通過股份的多次出售,直至1999年初政府擁有KEPCO的股份進一步減少到52.6%。

從1999年以後,韓國政府通過重組,逐步打破KEPCO垂直一體化的公有壟斷經營模式。2000年到2002年期間,KEPCO的非核發電部分拆分重組成五個發電子公司;2003年到2008年期間,配售電資產從KEPCO分離出去,按地區成立數家配電和售電公司,配電公司之間通過價格投標開展競爭,KEPCO只剩下輸電資產。2009年以後,解除配電公司的地區控制權、放開配電網,形成零售競爭的階段,完成市場化改革。

市場化改革以後,電力市場的主體主要包括發電商、輸電商(KEPCO)、配電商、輸電商和消費用戶。發電商可以分為KEPCO旗下的六大發電公司和獨立發電商,裝機容量占比分別為85%和15%。

發電商和KEPCO在電力交易中心(KPX)完成電力的交易,KEPCO是電力市場的唯一買家。KEPCO購買電力以後,向配電公司、IPP收取電力輸送費用;持有售電執照的售電商可以利用配電公司的電網在任意一個地區向用戶售電,並向配電商支付網絡使用費。

圖示:韓國電力市場的運行過程


電力交易市場是購電方和售電方完成電力交易的市場,是一家獨立的非營利組織,主要擔任電力交易市場的運營職責,包括成本核定、市場價格確定、電力調度以及市場監管、爭議裁決。

完成交易的業務流程可以分解為:發電商每天向KPX提交每臺發電機組每個時段的可用容量;成本評估委員會每月確定每一機組的變動成本,每年確定每一機組的容量成本;然後根據電力供給和需求預測,規劃電力調度計劃,確定市場價格;並且向發電商支付容量費用和系統邊際價格。

圖示:電力交易過程的撮合


其中,容量費是為了確保發電商建設成本的回收。系統邊際價格按照每小時的電價厘定,上限為韓國指定標準電廠(新仁川聯合循環燃氣渦輪機被指定為標準電廠)的單位可變成本金額與有關電廠該小時間的單位發電成本的較高者。

這一價格疏導機制,使韓國不同電源的機組都能獲得合理的價格。電力交易市場市場每天按照電量成本排序進行調度,產生一個基荷邊際出清價格和一個非基荷邊際出清價格。發電企業通過控制電量成本和提高機組可用性,以獲得低於邊際出清成本和高於平均可用性以上的超額利潤。

5.4 天然氣發電:電價定價機制保證投資收回,天然氣價格的亞洲溢價有下降空間

圖示:韓國天然氣發電成本較高,但電價定價機制有助於價格疏導


根據韓國能源經濟協會,韓國煤炭發電成本67韓元/千瓦時,天然氣發電成本約142韓元/千瓦時,石油發電成本為224韓元/千瓦時,核電成本為39韓元/千瓦時。

圖示:天然氣發電成本較高


天然氣價格存在亞洲溢價的現象。2013年,北美Henryhub平均價格為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歐洲NBP價格約為9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東北亞的到岸價則高達1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圖示: 普爾日韓基準價格從2009年到2014年2月呈上漲趨勢


亞洲溢價主要原因在於全球的供需形勢和亞洲的定價體系。

從供需形勢來講,天然氣是一個區域性市場,分布不均衡。目前天然氣消費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亞洲,而亞洲由於天然氣源不足,亞洲LNG占全球進口量的70%,其中前三大進口地是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

圖示: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是LNG前三大進口國


從定價體系來看,目前天然氣是區域性的定價體系,由於歷史原因(日本當年引進LNG主要是為了替代原油發電),亞洲采取了與日本進口原油加權平均價格(JCC)掛鉤的定價公式。雖然這一定價方式已經不契合日本和亞太其他國家的市場現狀,但目前尚無供需雙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只能通過設定JCC封頂價格和封底價格的方式來規避風險。

天然氣價格從今年以來存在下降趨勢:近期 LNG期貨價格降至油價的13.5%-14%,現貨價格從1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下降到10.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降幅達到34%。

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供需體系改變引起的。從供給來看,澳大利亞出口增加、美國成為凈出口國,俄羅斯、卡塔爾開始加大布局亞洲市場;從需求來看,短期核電重啟使日韓購買量降低,如韓國天然氣公司推遲了10船LNG的交貨時間,但中長期來看需求依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長。總之,亞洲逐步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亞洲買家的話語權地位逐步提高。

目前亞洲買家合作尋求定價體系改變的動作越來越多,但與日本原油價格掛鉤的定價體系難以改變。

因此,供需體系的改變使亞洲天然氣價格逐步下降,短期需求降低也使今年以來價格出現探底。中長期來看,亞洲溢價依然會存在,只是難以回到14年初的高位。

韓國天然氣公司KOGAS,在韓國是唯一的天然氣進口商,也是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商,年需求約3500萬噸。它的獨家地位確立了買方的談判能力,購買價格平均比日本低10%。盡管KOGAS壟斷韓國的天然氣運輸通道,但天然氣在韓國國內的銷售采取政府壟斷的定價模式,由政府規定的“LNG成本+運營成本+經營利潤”,確保了韓國國內能獲得相對較低的天然氣價格。

6.戰略與資本動作分析

公司的戰略可以總結為:以中國和韓國市場為核心,專註於清潔及可再生能源項目,通過項目升級、新建、收購等方式,成為亞洲最具盈利能力的獨立電力生產商之一。

圍繞此戰略,公司的核心策略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自建新的電力項目;第二,對現有項目進行擴建或升級;第三,收購電力項目。

6.1 自建新的電力項目

公司的在建項目主要有浮石二期項目和大山二期電力項目。

浮石二期預計2014年12月開始商業運作,計劃裝機容量為18兆瓦。

大山二期電力項目目前處於開發建議的初步階段,公司已購買七幅鄰近大山一期電力項目的土地擬用於開發大山二期電力項目,預計2014年12月前取得土地用途更改的批文,目標為於2016年年底前開始興建大山二期電力項目。預計資本投資總額為10,000億韓元,資金來源以韓國項目產生的盈利為主,這也是公司在韓國市場的主要策略。

圖示:目前浮石二期水電項目和大山二期電力項目在建


6.2 對現有項目進行升級

對現有項目進行升級,主要目的是提高成本效益和提高生產效率,包括提高燃料使用效率、改善設備可用率、維持與電網公司有效溝通以提高利用小時數、減少設備采購成本。

在環保政策趨嚴的背景下,國家對煤電項目的環保標準逐步提高。而公司的燃煤項目中,普光、黃石一期的燃煤消耗率仍然較高,與最新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的標準有較大差距。

圖示:公司燃煤項目的凈標準煤消耗率較高


目前,由於排放控制設備供應鏈緊張,公司仍未完成黃石一期電力項目及普光電力項目的改善工程。公司已獲相關當地機關批準延長時間,就未符合當地規例項下排放規定支付相關費用,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4月30日支付的成本分別為230萬美元、230萬美元、210萬美元及40萬美元,預期2014年的持續合規成本約260萬美元。

6.3 收購電力項目

收購電力項目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收購的來源包括中廣核集團旗下項目和第三方,其中以收購中廣核旗下資產為主。

(1)收購中廣核旗下資產

公司與中廣核集團簽訂不競爭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中廣核同意促使其附屬公司在非核業務上不與本公司競爭,並授權公司收購中廣核集團的保留業務的權利,授權公司按照不競爭契據條款收購新業務或股權投資機會的權利。這一協議主要針對中廣核控股的項目,如果中廣核或其附屬公司持有的股權不超過50%且不以其他方式控制其管理或營運的項目不受此協議的限制。

根據此不競爭協議,公司預計未來四年分批次向中廣核收購總裝機容量為3.0吉瓦至5.0吉瓦的非核清潔及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收購將使公司的裝機容量翻倍。

圖示:中廣核旗下非核清潔及可再生能源資產


公司選擇收購標的標準是:具有正面增長紀錄、現金流可壯大現有資產組合、海外項目及中國項目的目標股權內部收益率分別為12.0%與10.0%。資金來源中,債務和股權的比例約為6:4.

(2)收購一項第三方擁有的規劃中項目

根據公司建議收購的內容,最具潛力的是新疆的風電項目。公司已於2011年底與訂約方簽訂聯合開發協議。根據聯合開發協議,公司達成若幹條件後,將收購目標公司的全部權益,即93%的股權;並且公司將與訂約方合作開發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的風電項目,具體包括取得所有必要的監管批文,以及新疆項目的設計、興建及經營。

由於輸電設施吸納現有發電量的能力有限,輸電網擠塞,訂約方正在為取得有關開發及興建新疆項目的所需監管批文進行最後磋商,目前已取得初步電網連接意見自電網公司,這是新疆項目取得其他所需項目批文的重要一步。

6.4 募投項目

公司募集凈額為17.7億港元,預計70%用於收購中廣核的清潔及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30%用於收購營運中的電力項目及從第三方收購新建項目。由於具體的收購要依據巿場狀況、取得監管批文及股東批準後才能確認,但公司預計將於2015年底前使用該等所得款項。

圖示:公司的募投項目


6.5 資本開支

公司於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及截至2014年4月30日四個月內,除物業、廠房及設備外的資本開支為6,980 萬美元、4.420 億美元、3.048 億美元及1.142 億美元;就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已訂約但未於綜合財務報表內撥備的資本開支為6.073 億美元、3.957億美元、2.413 億美元及1.201億美元。

公司預計2014年及2015年的資本開支為1.329億美元及2,110萬美元,主要用於發展浮石二期水電項目、栗村二期電力項目展開聯合循環操作、投資及發展其他項目,以及遵照項目環境標準升級燃煤、燃氣及熱電項目。

7.核心優勢及劣勢分析

7.1 成長能力和競爭優勢

(1) 多元化電源組合,以清潔能源為發展方向

公司擁有多元化的電源組合,並且在中國和韓國均有分布,有助於發揮各電源發電的優勢,並對沖市場風險。以水電項目為例,能夠提供較高且穩定的盈利能力,而且運營的主要成本費用為折舊,不會形成實際現金流出,有助於提供良好的現金流量。

圖示:水電項目有較高且穩定的盈利能力


公司以清潔能源為發展戰略,符合能源供給結構改變的方向。

圖示:公司控股裝機容量以清潔能源為主


目前公司在中國的資產中,真正的清潔能源只有水電。三個水電項目處於廣西和四川,處於水資源豐富地區,兩地對水力發電的依賴度向來較高,並且未來清潔能源發展中仍非常重視水電項目的投資。

圖示:廣西省水電發電相對高


圖示:四川省水電發電量較高


圖示:四川和廣西的十二五能源規劃重視水電項目的發展


水力發電有很強的資源稟賦特征,水文條件好的地區,汛期較長且開發成本較低。公司的左江項目和浮石一期項目處於左江和融江,屬於紅水河區域,是國家優質水電資源所在的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

(2)韓國栗村二期、黃石二期和浮石二期的投產是公司未來兩年的增長點

公司12、13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3%和10%,增長來源主要由運營帶來,即原有項目發電量的增長。

圖示:韓國收入增速更高


對於電力公司,新增裝機容量是成長性最重要的來源。由於紅籌結構的安排,公司擁有時間少於三年的境內資產在上市前被剝離出去,因此近兩年的增速沒有體現新項目的驅動能力。公司存量資產中,2014年韓國栗村二期和黃石二期新機組的投產,是公司未來的增長點。

栗村二期項目於2014年4月開始聯合循環,全部建成後能為公司帶來600兆瓦的增量資產,預計2015年貢獻稅後利潤5000萬美元,預計ROE水平可達15%。黃石二期新建兩臺機組,於2014年4月投入營運,裝機容量從76萬千瓦提高到136萬千瓦;浮石二期預計2014年12月開始商業運作,計劃裝機容量為18兆瓦。

此外,公司計劃於2016年開工建設大山二期,建成後總裝機容量為946兆瓦,加上栗村二期的600兆瓦,公司在韓國的裝機容量將翻倍。

(3)優質資產註入的預期,將為公司打開成長空間、提升盈利能力

作為中廣核集團下的非核清潔能源的收購平臺,公司有較大的資產註入預期,優質資產的註入將為公司打開成長空間並提升盈利能力。

根據公司目前運營的項目、未來戰略規劃以及中廣核集團旗下的非核清潔能源項目,預計即將註入的資產包括三塊:第一是廣西和四川的水電項目,第二是聯合開發的新疆的風電資產,第三是中廣核集團旗下的風電資產。

廣西和四川的水電項目

根據不競爭協議,中廣核旗下最具註入預期的資產為現有與中廣核美亞構成直接競爭的項目:廣西、四川的水電項目。中廣核集團於廣西省的水電項目是公司的3倍,在四川省的水電項目是公司的13倍。

圖示:中廣核集團旗下與公司在同一省份的項目


公司計劃開發新疆的風電資產

公司並沒有風電資產,但從公司的戰略來看,風電將是公司重點發展的方向。

目前公司計劃以1000萬人民幣收購一家公司,並與其他訂約方聯合開發位於新疆的風電資產,完成後的裝機容量將達到約300兆瓦。公司預計分六期進行,每期不超過50兆瓦,一期投資4.3億人民幣。根據這一預算,單位開發成本至少為8600元/千瓦,與其他風電運營商相比,這一成本相對較高。

圖示:對比其他風電運營商,這一開發成本相對較高


中廣核風電於新疆的風電資產註入

根據不競爭協議,中廣核集團旗下的風電資產未來也有註入預期。

中廣核集團下負責風電運營的平臺為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具有優質的風電項目資產和運營能力。

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是國內大型風電投資企業之一。2013年底累計並網裝機容量489.5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169.5萬千瓦,在建項目超過197.23萬千瓦,儲備風電場址資源超過4300萬千瓦,年度發電計劃超過100億千瓦時。

圖示:中廣核風電2013年底累計並網裝機容量排名第四,新增裝機容量排名第二


中廣核風電有較強的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2012年、2013年收入增速分別為51%和46%,毛利率也逐步提升。

圖示:中廣核風電有較強的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


中廣核風電的業務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東北三省、中西部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其中新疆地區裝機規模為55.25萬千瓦。

公司的利用小時數在2012年、2013年分別達到1970小時和2100小時,對比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這一利用小時數屬於較高的水平。而且,在棄風限電較嚴重的新疆地區,公司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在2012年、2013年仍然分別達到2450小時和3080小時。

圖示:新疆地區裝機規模為55.25萬千瓦


圖示:對比其他風電運營商,公司的利用小時數屬於較高的水平


未來公司將采取項目滾動開發的方式,每年計劃新開工建設150-200 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投入運營150 萬千瓦左右的裝機容量。其中,不限電地區是投資的重點。公司儲備風電場址資源(4300 萬千瓦)中,不限電地區占比約40%,限電地區占比約60%。公司規劃至“十二五”,除已開工限電地區項目外,剩余投資項目全部集中於非限電地區,到“十二五”末,在役750萬千瓦裝機中,約2/3為非限電地區裝機。

圖示:公司在新疆仍有1個在建項目,預計裝機容量4.95兆瓦


(4) 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較低的資金成本

公司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主要以債務融資為主,包括銀行借款、債券及股東貸款。綜合財務費用率相對較低,近三年分別為5.76%、4.33%和4.93%。

圖示:公司近三年財務費用率較低


截至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及2014年4月30日,公司的計息銀行借款分別為 8.126億美元、12.984 億美元、16.547億美元及 16.590億美元。公司根據具體的項目成立項目公司,通過相關項目公司進行債務貸款,這一類貸款通常對公司無追索權。近年來這一類無追索權的貸款占比逐步提高,未來公司也將繼續尋求利用無追索權的債務融資方式來為項目開發提供資金支持。

圖示:公司大部分銀行貸款無追索權


此外,公司於2012年6月獲得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的優先定期貸款融資,金額2.4億美元,利率按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利率上浮3.0%;公司於2013年8月在聯交所發行3.50億美元的五年期到期債券,利率為4%;於2013年12月獲得控股公司中廣核集團 2.423億美元的貸款。另外,截至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及 2014年4月30日,公司的計息銀行借款總額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4.46%、4.54%、4.25%及4.18%。

7.2 競爭不確定性

(1)風電資產註入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且未來資本收益率可能不高

公司已於2011年年底簽訂聯合開發新疆項目的協議,兩年內仍未取得相關政府批文。這可能與2012年棄風限電嚴重有關,公司認為目前已經與電網公司達成初步意見,這將是獲取批文的重要一步,但獲取批文的時間仍具有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後續的收購及聯合開發進展。另外,按照此進度,公司不可能於2015年7月1日以前投產,而且公司預計的單位資本開支較大,在未來風電上網電價下調的預期下,公司的資本收益率可能較低。

(2)環保政策趨嚴的情況下,燃煤項目的環保升級能否及時達標具有不確定性。

目前公司燃煤項目未達標,已經負擔部分環保成本。在環保政策趨嚴、未來燃煤環保標準繼續提高的背景下,燃煤項目的收益情況可能會惡化。

(3)利率上升對公司資金成本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截至2013年年底,公司共有11.4億的美元借貸,其中韓元浮動利率借貸 4.97 億美元,美元浮動利率借貸1.9億美元,美元固定利率借貸3.5億美元,其余1.03 億美元。如果以美元為代表的海外浮動借貸利率上升,可能造成公司財務費用上升進而負面影響盈利能力。

8.可比公司估值

港股的電力公司主要包括火電為主的華能國際電力股份、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水電為主的中國電力,以及風電為主的華電福新、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總體來看,火電公司規模大、市值大、估值較低,風電公司市值相對較小且有較高的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489

美亞電力:集團非核能源唯一平臺 4年內並購裝機量翻倍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68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10 19:47 編輯

中廣核美亞:集團非核能源唯一平臺,4年內並購裝機量翻倍(上)
作者:首幕錢厚

T姐導讀:中廣核美亞作為中廣核集團旗下容納非核資產的平臺,未來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明確的收購計劃,預期收購中以水電和風電資產為主。中央發布的能源革命文件,是對於能源體系結構調整的一次全面指引,是中廣核美亞直至2020年的發展方針。未來四年翻倍的裝機容量,是對公司最好的激勵和利好。

繼中廣核電力深度研報後,T姐繼續為大家獻上廣核集團旗下另一瑰寶——中廣核美亞的深度研報。


目錄

1.核心關註

2.公司簡介

3.主營業務及盈利結構分析

4.中國電力行業分析

5.韓國電力行業分析

6.戰略及資本動作分析

7.成長性、競爭優勢與不確定性分析

8.可比公司分析

1.核心關註

1.1 公司成長能力和核心優勢

(1)公司的成長能力,主要來源於裝機容量的增長。未來內生性增長主要來源於黃石二期項目及栗村二期項目。

栗村二期項目於2014年4月開始聯合循環,全部建成後能為公司帶來600兆瓦的增量資產;黃石二期新建兩臺機組,於2014年4月投入營運,裝機容量從760兆瓦提高到1360兆瓦。

(2)公司是中廣核集團旗下唯一的非核清潔能源的收購平臺,未來外生性增長主要來源於中廣核集團的資產註入。

清潔能源發展,符合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大方向。中廣核集團的戰略布局中,中廣核電力和中廣核美亞分別為核電能源和非核清潔能源的唯一平臺,未來資產註入的預期大。

(3)公司擁有多元化的融資能力以及較低的資金成本。

1.2 所在行業未來態勢

(1)站在能源安全的角度,能源結構調整已經提高到能源革命的高度。

(2)中國能源供給結構的調整,清潔能源積極發展和石化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同等重要。

1.3 重大不確定性

公司存在如下三項重大不確定性:

(1)新疆風電資產註入時間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在公司單位資本成本較高、風電上網電價有下調預期的背景下,未來風電項目可能難以獲得較高的資本收益率。

(2)目前公司燃煤項目未達標,已經負擔部分環保成本。在環保政策趨嚴、未來燃煤環保標準繼續提高的背景下,燃煤項目的收益情況可能會惡化。

(3)利率上升對公司資金成本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2.公司簡介

2.1 公司主營業務

中廣核美亞定位為中廣核開發及運營非核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全球唯一平臺。主要業務包括發電項目的開發運營、發電項目的管理以及蒸汽項目的運營,其中發電項目的開發和運營是業務的核心。

公司擁有多元化的電源組合。目前公司運營的發電項目共13個,包括燃煤、燃氣、燃油、水電及熱電項目,控股裝機容量為2769.6兆瓦,權益裝機容量為3561.3兆瓦。公司項目分布在中國和韓國,中國的項目分別分布在湖北、四川、江蘇、廣西和上海。

圖示:韓國的燃氣項目和中國的燃煤項目權益裝機容量占比較高



圖示:中廣核美亞旗下運營項目一覽表



公司向23個由中廣核能源及華美控股擁有權益的營運中電力項目提供管理服務,向服務接受方收取管理費,管理費占提供經營管理的開支的5%。但管理費收入並沒有體現在公司的報表中。公司提供管理服務的項目的總權益裝機容量為5,831.6兆瓦。其中有三個項目在擴建中,四個項目在建中,預期將於2014到2018年間為管理項目貢獻額外權益裝機容量454.9兆瓦。

此外,公司在上海金橋有一個蒸汽項目,與兩個熱電聯產項目共同為公司貢獻少量蒸汽銷售收入和接駁費收入。

2.1 股東及股權結構

2010年以前,中廣核美亞的股東為獨立外資股東;2010年被中廣核收購,中廣核集團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廣核國際持有中廣核美亞100%的股權,上市後股權降低為72.3%。

中廣核集團是國內大型發電項目建設企業之一,旗下有較大電力項目資產,為帶來較強的競爭力。

圖示:中廣核美亞的股權結構



中廣核集團高管在美亞擔任要職的包括: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陳遂,同時擔任中廣核風電公司董事長、中廣核太陽能公司董事長、中廣核電力的監事;總裁林堅於1999年11月至2006年2月在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擔任多個職位,2006年到2012年擔任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到2014年5月擔任中廣核能源開發總經理及董事。

3.主營業務及盈利結構分析

3.1 業務系統

公司的業務系統主要包括項目的建設開發、項目的運營以及項目的維護,項目運營包括購買原料、電力銷售。

(1)項目的建設開發

公司通過成立項目公司來進行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或者通過收購的方式來獲得發電項目。

自建項目的資金以債務融資為主,包括銀行借款、債券及股東貸款。通常以項目公司的名義來進行債務融資,這類貸款對公司無追索權。

作為中廣核旗下的收購平臺,公司曾收購五個項目。五個項目中,和協燃氣項目由於近三年虧損,已於2014年關閉。

圖示:公司共收購五個項目



(2)項目的運營

項目的運營包括能源供應和電力銷售兩個部分。

圖示:項目運營核心業務流程圖



項目的能源供應

公司的燃氣、燃煤及熱電聯產項目及燃油項目需要能源供應。

燃氣項目的供應商具有單一的特征。韓國的兩個栗村項目的天然氣供應商是KOGAS,栗村一期項目的承購安排中包含能源費,決定其天然氣價格波動基本可以轉移給承購方。漢能項目的供應商為武漢天然氣有限公司,威鋼的供應商也是承購方寶鋼,天然氣的來源是高爐廢氣,價格根據寶鋼應付電價而按比例調整。

燃油項目的供應商也具有單一的特征,大山項目的供應商為Hyundai Oilbank,根據協議,購買價為韓國四間主要煉油公司的平均銷售價。

燃煤項目的供應商較分散。2013年以前,黃石一期、黃石二期的主要供應商是華電湖北發電公司及其母公司華電集團,自2013年開始,所有煤炭通過公開市場采購方式。近兩年煤炭價格的下降也使公司燃煤項目的利潤有所提高。

圖示:公司的能源供應情況



公司的電力銷售

公司與當地的電力公司簽訂協議以銷售電力。具體來看,公司的電力銷售有三種承購安排:

第一,最低承購量條款,即規定承購人每年購買電力的最低電量。

第二,容量費條款,即不論實際產出或調度,根據電力項目可供調度的容量付款。

第三,年度分配協議,即當地電網根據年度需求預測、調度計劃等因素制定公司的年度產量。

圖示:公司電力銷售的三類承購安排



(4)項目的維護和修理

公司對項目的維護通常以自行定期維護和重大檢修外判的方式進行。

圖示:公司的維護修理情況



3.2 收入結構

從業務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包括電力銷售收入、容量費收入、銷售蒸汽收入和接駁費。

電力銷售和容量費本質都是電力銷售,但在承購安排上有區別:前者按照實際發電量銷售給承購方,後者按照可供電力的容量銷售給承購方。

接駁費是指客戶接入供熱網的一次性費用,一般在服務器內平均確認。例如,客戶初次連接到金橋蒸汽項目的蒸汽供應網之前,需要支付每噸人民幣44萬元的一次性接駁費。

圖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電力銷售



分項目來看,控股裝機容量占比64%的燃氣項目貢獻超過一半的收入。

圖示:燃氣項目貢獻超過一半的控股裝機容量



圖示:燃氣項目貢獻超過一半的收入



從區域來看,韓國的裝機容量更大,其貢獻的收入從2011年的62%提升到2013年的68%。這是由於公司的大型燃氣項目均位於韓國。

圖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韓國


3.3 盈利結構

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電力銷售、蒸汽銷售和管理費。電力銷售是主要的利潤來源。分項目來看,燃氣項目貢獻了一半的營業利潤。

圖示:燃氣項目貢獻一半的營業利潤




此外,公司持有黃石一期和黃石二期49%的權益。兩個燃煤項目的投資收益對公司的凈利潤有較大貢獻,近兩年占凈利潤比重分別為39%和54%。

圖示:燃煤項目投資收益占凈利潤比重分別為39%和54%







近三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小幅提升。凈利率從1.39%提升到6.57%。主要原因是煤價下跌使公司燃煤項目盈利能力提高。特別是公司持股49%的黃石一期和黃石二期項目的盈利能力提高,為公司貢獻了較大的投資收益。

圖示:公司的盈利能力小幅提升


圖示:煤價下跌提升燃煤項目毛利率



公司燃氣項目的成本結構中,燃料成本占比高達88%,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對公司毛利率影響較大。

圖示:燃氣項目的燃料成本占比較高



圖示:天然氣價格上漲對燃氣項目的盈利能力有較大影響



圖示:公司燃氣項目盈利能力下降



3.4 重要財務指標



4.中國電力行業分析

4.1 產業結構調整、環保政策趨嚴,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低增速

(1)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用電量保持低增速

在經濟增速下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我國用電量呈現出增速下滑的趨勢。

2014年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6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8百分點。其中8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自2009年6月份以來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增速同比回落15.2個百分點。

用電量增速下滑,除了整體經濟增速下行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和主動化解產能過剩的調控政策,電力粗放式的消費在總體上得到控制。這一結構性特征體現在各產業和各行業用電量增速的變化。2014年上半年,第二產業用電比重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占比降低0.2個百分點。8月份,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合計14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增速同比回落5.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8%。其中,化工行業同比增長3.2%、環比下降1.9%,建材行業同比增長2.7%,環比下降2.4%,鋼鐵冶煉行業同比增長1.6%、環比下降3.6%;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2.3%。除了有色金屬冶煉行業以外,其他均處於同比增速回落和環比下降的趨勢。

(2)環保政策趨嚴,各電源發電量、裝機容量和電源投資結構性變化

從供給端來看,各電源發電量、裝機容量和新增投資出現結構性變化,這是環保政策趨嚴的結果。

電源發電量:8月份水電發電量高速增長,18個省份火電發電量負增長

8月份,火電發電量35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3%。其中,18個省份火電發電量負增長,華東、華中、華北(除天津增長2.0%外)和南方(除海南增長24.5%外)各省同比負增長,其中貴州、湖南和廣西降幅超過40%。8月份,8月份水電發電量11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2%,全國風電發電量90.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3%,環比下降17.6%;核電發電量1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5%。

各電源裝機容量結構性變化

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2.5億千瓦,同比增9.4%。其中,水電2.54億千瓦,火電8.79億千瓦,核電1778萬千瓦,並網風電8275萬千瓦,並網太陽能發電1814萬千瓦。

電源投資結構性變化

1-8月份,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4811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01萬千瓦;其中,水電1529萬千瓦、火電2285萬千瓦,核電329萬千瓦、風電投產544萬千瓦、太陽能投產124萬千瓦;水電與太陽能發電分別比上年同期少投產75萬千瓦和124萬千瓦,火電與核電分別多投產193萬千瓦和109萬千瓦,風電基本持平。

5.2 站在能源革命高度看能源結構變革

(1)從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待能源革命

習近平主席6月13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研究“十三五”能源規劃。習主席第一次把能源戰略提高到革命的角度能源革命的提出,體現出能源結構改變的重要意義。

能源革命以能源安全為前提,而能源安全涉及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中國節能協會,2013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6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30%。

總體來說,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能源技術革命四個方面。能源消費革命與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關,其表征正是用電量整體低增速和結構分化現象:整體用電量保持低增速、高耗能產業用電量增速下滑。能源供給革命的核心是建立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在供給端表現為非石化能源發展和石化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兩方面同等重要。此外還包括能源體制向市場化方向改革,以及通過能源技術革命來實現產業升級。

圖示:能源革命的內容



(2)政策加速能源結構變革,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將同等重要

在能源革命的高度下,能源局將出臺一系列政策以加速能源結構的變革。目前能源局正在起草“十三五能源規劃”,從局長吳新雄的一系列講話來看,到2020年的目標已經基本明確。總體來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為15%,加快發展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發電則以節能減排的環保疏導為主。

圖示:非化石能源發展和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將同等重要



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2013到2015年裝機複合增速分別為:光伏(86%)、核電(47%)、風電(18%)、生物質發電(18%)、燃氣發電(14%)、火電(8%)、水電(5%);從更長期的規劃來看,2013到2020年裝機複合增速分別為:光伏(41%)、風電(16%)、水電(7%)。

(3)各電源的發展趨勢

煤電:上大壓小,加強環保疏導

2007 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若幹意見的通知》,提出推進“上大壓小”工作,要求在建設大容量、低消耗、少排放的大型機組的同時,相對應地關停一部分小火電機組。具體的折算比例為:建設單機30 萬千瓦機組要關掉其容量80%的小機組,建設單機60 萬千瓦機組要關掉其容量70%的小機組,建設單機100 萬千瓦機組要關掉其容量60%的小機組。

截至2012 年底,全國火電機組中,60萬千瓦以下機組的裝機容量占比約56%。長期來看,未來大型機組仍將持續替代高排放、經濟效益差的小型機組。

今年以來,國家對煤電進行環保疏導也有清晰的目標。

9月19日國家能源局出臺《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總體目標為到2020年燃煤熱電機組裝機容量占煤電總裝機容量比重降低到28%,同時對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提出更嚴格的標準:新建項目低於300克/千瓦時,現役項目低於310克/千瓦時。

圖示:《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核心內容



8月出臺《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疏導環保電價矛盾的通知》,自9.1起執行,核心內容包括:降低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燃煤發電企業脫硫標桿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降低0.93分,約2%。

該政策的核心是環保疏導。對脫硝、除塵排放達標並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電網企業自驗收合格之日起分別支付脫硝、除塵電價每千瓦時1分錢和0.2分錢。該政策將加大火電企業的環保成本:在現有達標的基礎上,火電要達到接近燃氣機組的排放效果,單位千瓦脫硫、脫硝、除塵合計投資200~300元;但此後通過環保驗收的火電機組,能夠獲得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回補。

風電:政策扶持階段,配額制出臺將助力並網消納

風電行業在2005年到2010年期間以裝機量年均80%的增速爆發式增長,在2011和2012年間由於嚴重的棄風限電而進入低谷,2012年棄風率高達17.12%,新增風電裝機量同比減少26.49%;2013年在一系列措施下行業逐步複蘇:棄風率下降到10.7%,新增風電裝機16GW,同比增長24.14%,平均利用小時數從1890提高到2074小時。

圖示:全國平均棄風率從2013年以來逐步下降



2013年開始棄風率下降是政策高度重視和強執行力的結果。2013年初,國家出臺了政策要求做好並網和消納工作,增強電網對風電的消納意願。

圖示:政策及時出臺加強風電消納



蒙東、蒙西、河北、甘肅、遼寧等省份,即棄風限電的“重災區”,風電裝機量超過全國存量的60%。2013年這些風電裝機大省的棄風率出現顯著下降,對整體的棄風率下降有較大的貢獻。

此外,新核準的風電項目逐步向非限電地區傾斜。2014年2月第四批核準項目下發,容量27.6GW。近45%位於華東地區(風電消納能力較強)和西北地區(具備跨區域電力外輸渠道),東北地區的新增風機核準量占比僅為3%(棄風限電嚴重)。這將有助於棄風率下降到合理的水平。

圖示:新核準風電項目向非限電地區傾斜



今年配額制的出臺對風電消納將有重大意義。2014年8月,《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由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並原則通過。該文件規定了2015、2020 年全國各省份非水電可再生能源(包括風電、光伏、生物質、地熱發電和海洋能發電)的發電量占社會用電量所需達到的比例。

假設可利用小時數維持在2013年的水平,根據文件的指標測算,2015、2017和2020年風電裝機量分別為119.7GW、157.9GW以及213.8GW。

分區域來看,未來風力發電的發展重心是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傳統風電大省,這是由於風電運營對於選址的要求高,風場資源的好壞對於投資回報的影響大。

圖示:未來風力發電的重心仍是內蒙古、甘肅、新疆、吉林等傳統風電大省



政策將指標分為基本指標和先進指標兩級進行考核,基本指標具有剛性。如果在考核期內未達到基本指標,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可采取暫停下達或減少其化石能源電力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等措施。政策將使各地方有充分的動力降低存量風電場棄風率,改善風電場的盈利能力。

此外,發改委和能源局自上而下的主導了12條大氣汙染防治輸電通道的建設,預計2017年投運,將對解決棄風重災區(蒙東、蒙西、河北、甘肅、遼寧等)的風電場輸出問題、提升當地利用小時起到重要的作用。

圖示:12條輸電通道建設將有助於解決棄風重災區的棄風率



另外,風電上網電價正醞釀下調預期。9月中旬,發改委價格司下發風電上網電價下調方案征求意見稿,從2015年7月1日開始,將四類資源區新增裝機的標桿電價分別由0.51、0.54、0.58、0.61元/度分別下調到0.47、0.5、0.54、0.59元/度,並調整部分地區的資源區劃分。電價下調將降低2015年7月1日以後投產項目的投資收益率。

圖示:現行的標桿上網電價



圖示:標桿上網電價下調方案



水電:傳統清潔能源,電價機制改革打開上網電價提升空間

水電屬於傳統清潔能源,發展相對成熟。

水電較早實現了優先並網、全額上網。2005年2月28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2006 年發布《關於加快電力工業結構調整促進健康有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重點是依法貫徹落實《可再生能源法》中有關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電量、上網等政策,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扶植力度,實現水電全額上網,同網同價。

以前水電上網電價實行“一廠一價”、“一站一批”的定價方法,即根據每個水電站的成本核定水電上網價格。在此機制下,水電上網電價明顯低於其他電源。

2014年出臺《關於完善水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的通知》,新投產機組開始實施“落地電價倒推”的定價方式。具體來說,新機制的重大改變包括:跨省跨區域交易價格,由受電地區落地電價倒推而確定;省內上網電價實行標桿電價制度,以本省省級電網企業平均購電價格為基礎,統籌考慮電力市場供求變化趨勢和水電開發成本制定。目前火電占我國發電量的80%,這種機制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視為一定程度的“水火同價”。

圖示:水電上網電價較低



該政策使新投產機組明顯受益,也將加大未來水電項目的投資。隨著電價改革的深入,存量水電機組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中國燃氣發電:氣電價格機制不完善,盈利能力普遍弱

2013年底中國燃氣發電累計裝機容量5000萬千瓦,在總裝機容量中占比3.52%;發電量占比2.19%。國家對燃氣發電的定位是調峰,調峰調頻機組容量約占燃氣發電機組總容量的70%。

根據國家的能源規劃,到2015年底裝機容量達到6000萬千瓦,到2020年底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

圖示:我國發電占天然氣消費的比例和天然氣占裝機容量的比例都不高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發電占天然氣消費的比例和天然氣占裝機容量的比例都不高。

從政策來看,發電在天然氣消費中並不是最鼓勵的。根據2007年制定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把天然氣利用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燃氣發電的優先順序並不高。具體來看,優先類中,城市燃氣優先於工業燃料和包括煤層氣(煤礦瓦斯)發電項目、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在內的其他項目;允許類中,城市燃氣先於工業燃料,工業料先於天然氣發電和天然氣化工。

這是資源稟賦和能源安全所決定的。2013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6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3.9%,其中進口 530億立方米,增長了25%,進口依存度超過30%;預計2015年、2020年我國對國外天然氣的依存度將達到35%、42% 。

目前燃氣發電在區域分布上,以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北京為主。這些地方經濟發達、峰谷較大,對燃氣發電客觀上形成較大需求。

圖示:燃氣發電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



從盈利能力來看,天然氣發電盈利性差。以華電集團為例,其2013年燃氣機組裝機容量728萬千瓦,在五大發電集團的燃氣裝機總量中占比40%,2013年的利潤為6億元,而同樣規模的燃煤機組按2013年的煤炭價格能貢獻35億元的利潤。

圖示:燃氣發電發電成本偏高、上網電價偏低



盈利能力差的核心原因在於氣價、電價未理順。相對於其他電源,中國天然氣發電成本較高,而且作為發電成本最主要部分的天然氣仍存在上漲預期。而另一端,目前天然氣上網電價偏低。

圖示:現行天然氣價格和上網電價使燃氣發電難以盈利



註意:發電成本若沒有權威數據,假設1立方米發電5千瓦時,天然氣成本在發電成本中占比75%。

天然氣價格長期以來存在亞洲溢價,中國在亞洲相對較低。目前亞洲天然氣價格是美國的4倍,中國相對較低。中國相對亞洲整體較低的溢價,是由於中國有國產天然氣,而日韓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在定價機制上,中國采用混合銷售、一地一價、成本加成的定價模式,天然氣價格被認為是人為壓低的。2013年7月天然氣價格上調並存在持續上調的預期: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至每立方米1.95元;到2015年底繼續提高到3.1元到3.3元/立方米的水平。經測算,天然氣價格上漲0.4元/立方米,發電成本增長0.09元/度,因此需要上網電價的調整來順延天然氣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

但是,在上網電價上,中國采取各省自定、一機組一價的定價模式。總體來看,燃氣機組大都虧錢,導致中國燃氣機組通常選擇以檢修為名不發電、靠政府補貼兩種方式來生存。

圖示:天然氣價格上調,上網電價局部上調



目前有一些省份采取容量電價和上網電價兩部電價的安排。以上海為例,容量電價每年核定補償2500小時,容量電價為0.22元/千瓦時,不管發不發電,每年固定由電網支付給燃氣電廠。華能上海燃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燃氣機組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每年能獲得容量電費6.6億元。公司位於武漢市的漢能電力項目,每年發電小時數僅有500小時左右,而每年獲得容量電費約5億元。 

此外,燃氣機組由於核心技術未掌握,設備主要由GE、西門子、三菱重工壟斷。與其他發電機組相比,燃氣機組的投資成本不高,大概3000-4000元/千瓦,比燃煤機組、核電機組以及風電機組都要低。但是,在維修上嚴重依賴外資,平均每年的檢修費用高達5000萬甚至上億。



20.png (6.68 KB, 下載次數: 3)

20.p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29

足球是唯一讓我們忘記仇恨的東西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808

4月2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群踢足球的男孩聚集在一起拍攝合影。 (新華社/路透/圖)

“中國13億人,為什麽選不出一支像樣的隊伍?”

薩達姆的兒子烏代給每個輸球的隊員發6只沒有翅膀的小蟲子。球員們需要“照顧”這些蟲子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如果有蟲子丟了或死了,球員就會受到鞭刑。

“國家隊隊員來的時候,檢查站的軍人會讓他們迅速通過,極端分子甚至會為了避開足球運動員,延遲引爆炸彈。”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帶你走進這個一天都不能沒有足球的國家。

“伊拉克人可以一天沒有安全,不能一天沒有足球。”海德爾說,足球是唯一讓我們忘記仇恨的東西。

海德爾是伊拉克最受歡迎的足球解說員之一。只要他一通電話,伊拉克國家隊隊員會一個不落地來陪你吃頓晚飯。海德爾服務於庫爾德地區的一家全國性電視臺,他既是多個體育節目的制片人,也是主持人。

海德爾的話很容易驗證。我們隨即問了不少伊拉克人,“除了足球,這個國家第二大運動是什麽?”幾乎沒人能回答出來。他們能背出足球俱樂部隊員的名字、國家隊每場友誼賽的時間,卻不知道誰替伊拉克贏得其它的亞運獎牌……

伊拉克人對足球的愛,排他而霸道。戰亂中,他們最關心的只剩足球。

2014年10月28日,海德爾的新節目《秘密和人格》(Secret and Personality)開播了,專門講述薩達姆時代的球員往事。

開播前,他壓力不小。采訪“前國足”非常難,他們曾經家喻戶曉,現在大多已經退隱,上電視等於將他們暴露在反薩達姆極端分子的眼皮底下。

同樣,作為這檔節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海德爾也可能面臨人身威脅,薩達姆的反對者與支持者可能都會討厭他——反對者不喜歡薩達姆被提起,支持者則憎恨他拿薩達姆的陰暗面說事。但海德爾始終覺得,伊拉克人應該開始面對足球背後附加的政治、宗教和歷史。他堅持讓節目按時播出。

1980年代末,薩達姆任命長子烏代為足協主席。那時,國家隊隊員沒有工資,輸球還會被懲罰,網上流傳最廣的是,烏代會命令球員們踢石球,直到雙腳鮮血淋漓。

在節目中,海德爾的一個采訪對象談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處罰:烏代給每個輸球的隊員發6只沒有翅膀的小蟲子。球員們需要“照顧”這些蟲子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如果有蟲子死去或丟失,球員就會受到鞭刑。

諸如此類的處罰給球員很大的心理負擔。“高壓之下,伊拉克足球反而失去了以前的輝煌。技術好的球員不再願意為國效力,更希望能到海外發展。”海德爾說。

海德爾也曾是巴格達一間少年足球訓練營的運動員,與悶頭踢球的小夥伴不同,他還熱衷於研究足球戰術。但在2003年之前,這也只能是個人愛好。薩達姆統治時代,全伊拉克只有一個電視臺兩個頻道,體育節目每天只能分到一個小時的時段,沒有為足球騰出特別時間,不插播任何國際賽事,所有的內容都關於伊拉克當地體育競技。

9月17日,伊拉克首發陣容在亞運會男足小組賽開賽前合影。 (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圖)

美軍攻下巴格達後,電視臺井噴。雖然沒有機會加入國家隊,但是他卻通過攝像頭延續了對足球的熱愛。退役後,海德爾加入了庫爾德的一家全國性電視臺。海德爾的第一個節目叫“每日體育”。節目中,他將伊拉克報紙里所有的體育新聞匯總,拿到電視上去品評。

“我始終相信,體育記者是可以團結起來保持這個圈子的純凈的。”即使在2005年到2008年那個宗教沖突最嚴重的時期,海德爾仍然堅持不觸碰教派沖突的話題。

在伊拉克國家隊中,有庫爾德人,也有遜尼派、什葉派。但海德爾說,國家隊隊員之間從來都和平相處,球場,是生存在巴格達的伊拉克人心中唯一一塊凈土。

海德爾問我們:“中國13億人,為什麽選不出一支像樣的隊伍?”他說,伊拉克人的足球天賦似乎與生俱來。現在,上街踢球的孩子少了,因為伊拉克建了不少封閉球場,吸引了很多小孩。

今天的巴格達,足球場就建在檢查站之間,在移動水泥墻林立的街區中。“越是戰亂,伊拉克人越需要足球,讓他們逃離現實,給他們希望。”海德爾說。

海德爾最近最關註的新聞,是2014-2015賽季許多“前國腳”的回歸,他們大都是薩達姆時期逃亡海外的。

2003年之前,伊拉克球員不被允許到國外俱樂部踢球,只能為國家效忠,很多球員就偷偷跑了出去。2003年之後,出去踢球的人越來越多。

國家隊訓練沒有好的場地,政府就出錢讓他們出國訓練,到迪拜,到歐洲,到南非。政府有石油,不缺錢,球員年薪超過30萬美金。海德爾介紹,“再說足球也是政府凝聚伊拉克人心最重要的辦法。”

今年世界杯,伊拉克沒能入圍,但人們還是一樣地癡迷。到處都是看比賽的人。

2003年到2008年,海德爾覺得這是伊拉克足球突飛猛進的五年,那時候,球員們鬥誌昂揚,不是為了錢,完全為了國家榮譽,而這段時間也恰恰是伊拉克戰後最亂最危險的五年。

伊拉克也曾傳出足球隊員被綁架事件,海德爾說,那只是個案,“而且還是被他親戚綁架的”,巴格達每天都有炸彈,國家隊隊員可以說是巴格達“最安全的人”,檢查站會讓他們迅速通過,極端分子甚至會為了避開足球運動員經過,延遲引爆炸彈。

2007年,伊拉克獲得亞洲杯冠軍。那天下午,海德爾恰好負責決賽解說。他從下午四點忙到淩晨兩點才回家。窗外,巴格達城里槍聲四起,沒有煙花,伊拉克人用槍聲慶祝這份榮耀。“那一刻,不管你是庫爾德人,遜尼派穆斯林,什葉派穆斯林,還是基督徒,突然就剩下一個身份:伊拉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99

年終盤點:商品市場今年唯一的主題——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48

201309261551431185334225

鐵礦石和原油領跌,大宗商品今年創近6年最大跌幅。

因主要礦商增加供應和中國需求下滑,鐵礦石今年連續四個進度下跌,創下至少五年最大年跌幅

出口至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石於23日跌至66.84美元/噸,創2009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盡管昨日鐵礦石價格回升至71.15美元,年內跌幅仍然高達47%。

澳大利亞工業部上周削減明年鐵礦石價格預期多達33%,至63美元/噸。

同樣受供求失衡影響,原油油價降至2008年以來新低,年內累計下跌近50%。

在頁巖油大繁榮的背景下,美國原油產量創三十年新高,同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致使原油需求增長受限,油價在上月OPEC拒絕減產報價後加速下跌。

石油咨詢公司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Andy Lipow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

北美供應增速超過了世界需求增速,導致原油供過於求。這無疑在過去幾個月中給油價帶來了下行壓力,也拖累了商品指數的表現。

截至北京時間19:20,布倫特油價日內下跌超過3%,逼近56美元/桶;WTI油價下跌2%至53美元,均較6月的高點腰斬。

Screen Shot 2014-12-31 at 下午7.20.53

追蹤22種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年內累計下挫16%,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年度跌幅。其中,布倫特原油是22種商品中表現最糟的。

銅價創四年新低

上周五,因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刺激仍難以有效提振經濟,3月交割的紐銅期貨下跌1.4%,達到2.8140美元/磅,創2010年6月以來新低。

倫銅今年跌幅已達14%,或創2011年以來最大表現。

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制造業PMI終值49.6,為7個月以來新低。

券商Ayers Alliance Securities的首席投資官Jonathan Barratt告訴彭博社

銅今年逐步走低的態勢看起來十分累人。今天的數據不好,中國政府在尋求刺激,也就是會花錢,但問題在於它會把錢花在哪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82

歐洲正面臨最嚴峻的經濟局面 徳拉吉成唯一的救贖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89

歐元區12月的CPI數據進入負值正式宣布了通縮的到來。但是通縮對於經濟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為什麽經濟學家和投資者都對通縮聞之色變?

通縮如果用最簡單易懂的詞描述的話就是價格走低。對於日常生活而言,任何東西價格更加便宜顯然不會是一件壞事,但是對於整個經濟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

事實上,價格走低存在兩種可能性。舉個簡單的例子,農民種地所帶來的糧食產出翻倍的話,價格自然會走低。但是只要有足夠的購買力,那麽無論是農民還是消費者都不會吃虧。但是如果是農民的產出不變,但是實際購買需求減少一半的話,農民只能選擇降價出售,那對於他們來說就不那麽美妙了。

可惜的是,後者的情況就是目前歐元區的寫照。整體的需求都十分疲軟,而油價的低迷則加劇了CPI的下行。更為複雜的狀況則是油價下跌部分因素也是由於需求萎靡不振所導致的。

針對歐元區這種需求型主導的通縮,Capital Economics認為以下幾點將導致歐元區面臨巨大挑戰:

首先是由於通縮所帶來的債務成本增長。整體物價/價格走低將導致名義收入減少,包括工資、企業營收和政府稅收都會受到影響。但是與此同時,債務構成和壓力並不會出現任何變化。

想象一下,假設一家商店的貨物都大幅減價,同時這家商店還面臨著貸款成本。那麽物價走低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將會減少,由此帶來的(政府)稅收也會下降。商家不可能給員工加工資,購買力由此進一步減弱,最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其次,通縮情況下,資產價格也會出現同步走低。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物價、樓市、股市都出現了同步的大跌。公司被迫使用現金流應對現有債務,而無力去投資或者雇傭更多的員工。這些都會使得經濟無法增長。

此外,通縮背景下,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基於價格將進一步走低的預期而選擇減少開支。這使得通縮程度進一步惡化。

根據歐元區的財政要求/規定,成員國財政赤字不能超過本國GDP3%。這也就意味著即便處於通縮的情況,大多數國家不僅不能開足馬力制造通脹,反而會進一步的限制支出,結果自然是火上澆油。德國目前財政平衡並且有空間擴大刺激,但是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考慮。

從這個角度來看,凱恩斯主義在歐元區早就是一個空殼。歐洲央行行動明顯的滯後性也讓現代貨幣主義無法在歐元區找到市場。

歐洲央行不合時宜的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采取加息,而在美聯儲和英國央行QE數年之後才開始考慮大規模的寬松。這不禁讓人懷疑這一次徳拉吉能否力挽狂瀾。不過歐洲央行現在也是歐元區唯一的“救星”。如果歐版QE都無法取得效果的話,很難想象還有什麽“新武器”能讓他們不步日本的後塵。

如今的關鍵在於,通縮持續的時間究竟會有多長。六個月之前,歐元區會進入通縮並不是主流觀點,市場也很少有人意識到日本會在通縮泥潭里徘徊幾十年。如今歐元區老齡化這樣的一個趨勢本身可能就會帶來通縮壓力。

商業活動並不會因為短期的通縮而停止,大多數企業都是以年作為周期來統籌的。因此如果企業開始害怕或者意識到通縮會長久存在的時候,歐元區恐怕就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07

美聯儲加息預期再遭打擊 疲軟零售銷售令全球唯一“引擎”降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74

周三公布的美國12月零售銷售大幅不及預期引發了美股和美債收益率雙雙走低,而市場對於美聯儲2015年中段加息的預期則進一步降溫。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創2012年6月以來最大降幅;扣除了汽車銷售後,12月零售銷售創2009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

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全球市場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表示,“這個數據是一個巨大的意外。疲軟的美國數據和持續走低的大宗商品價格使得市場開始懷疑美聯儲是否會在年中加息。”

消費者支出占美國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二,是推動美國經濟複蘇的主要驅動力。該數據公布之後,高盛等多家投行迅速下調了美國第四季度GDP預期。

就在本周,世界銀行大幅下調了2016年全球GDP增長將達到3.3%,低於6月預測的3.5%。世行首席經濟學家Kaushik Basu則向CNBC表示,“全球經濟現在只有美國一個引擎”。

這一數據也讓油價走低有利於經濟和消費的說法難以站住腳跟。12月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曾提及油價下跌有利於消費者信心的複蘇,但是實際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周三美股標普指數盤中一度跌破2000關口,10年期美債再創新低跌至1.86%。

管理著110億美元資產的Sage Advisory Services Ltd聯合創始人兼資產經理Mark MacQueen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市場表現告訴我們,美聯儲加息只會更晚不會更早。”

此外,五年遠期收支平衡通脹率(用於計算2020-2025年美國通脹預期)下降至1.8648%,為2000年12月以來新低。

上周公布的美國2014年12月新增非農就業再度強於預期,但是薪資水平低迷和勞動參與率刷新38年新低還是令美國政策前景充滿變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