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唯一成功預測瑞士央行放棄匯率下限的人是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42

瑞士央行放棄歐元瑞郎匯率下限讓全球市場地動山搖,在市場一片抱怨聲中,唯一成功預測央行將不會堅守1.20水平的Jason Schenker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Prestige Economics LLC總裁Jason Schenker在去年12月瑞士央行宣布執行負利率並重申“捍衛歐元瑞郎匯率下限”之時就曾表示歐元對瑞郎將在2015年第一季度跌至1.18。這是彭博所調查的50位分析師中唯一的例外:其他人都相信歐元對瑞郎將維持1.20。

Schenker周四在接受彭博電話采訪時表示,

我們的預測並不是針對1.20的匯率下限。歐元和瑞郎的整體市場趨勢決定了瑞士央行將無法無法繼續幹預。歐元區如果執行QE政策的話,歐元將面臨明顯的進一步貶值壓力,而周邊經濟體都將會受益。因此,我們認為英鎊對歐元也將出現升值。

本月14日歐盟法院法律總顧問Pedro Cruz Villalon對OMT計劃給予了有條件的支持。他認為,該計劃采用的措施“原則上”符合歐盟法律。這也意味歐央行購買主權債的法律障礙或消失。

路透社援引Jefferies外匯策略主管Jonathan Webb表示,“瑞士央行可能預期歐洲央行下周將推出量化寬松,加上希臘大選在即,瑞士方面要持續吸納歐元恐有困難。”

周四瑞士央行取消匯率下限,並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

歐洲央行將在本月22日宣布利率決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14

執業九年唯一案件 李秉宏花三倍力氣「摸透」 盲律師打贏RCA 弱勢的力量發光

2015-04-27  TWM
 
 

 

在纏訟十多年終於一審獲勝的跨國RCA案件中,最終答辯律師李秉宏,是全台第一位盲人律師。他執業九年多,因視障難有機會站上法庭,卻未因此阻礙他伸張正義,帶著對弱勢更深的同理心,持續發揮屬於自己的亮光。

撰文‧賴若函

「流產後的她,面對喪子之痛,同時也覺得對不起先生和家人,在羞愧中,迎來第二個又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小孩,沒想到,這一切的起因,都來自於RCA(美國無線電公司),她奉獻青春工作的地方……。」這些話說來平淡,但出自一位盲人律師李秉宏之口,話語頓時有了感人的魔力。他與他所代表的四百位RCA職災受害者,同樣奮鬥不懈走過漫漫黑夜,才能看到今天露出的陽光。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拿著導盲杖的盲人律師李秉宏,站在台北地方法院的律師席,緩慢而堅定地陳述他十五分鐘的結辯。他是台灣第一位擁有律師執照的盲人,也是唯一一位執業的盲人律師,而這次台灣最大的職災訴訟案──RCA案則是他手上唯一的訴訟案件。

全台唯一盲人律師

「就算只有一百兩的能力,也要賺一百兩回來?」這場結辯後,纏辯十多年的跨國訴訟案,終於獲得勝訴。台北地院合議庭認定美國RCA桃園廠區,其使用的致癌有機溶劑,導致員工罹癌,原本求償二十七億元,最終判決包括RCA、美國奇異等五家公司,應向四五四名員工及家屬賠償新台幣五.六億元。

法律扶助基金會等十多位義務辯護律師群中,李秉宏是其中一位,「我相信我不是最優秀,貢獻度也有差,但就是盡力做到最好。」李秉宏以︽聖經︾中一位主人分別交付三位僕人五千兩、三千兩和一千兩銀子得以自由運用的比喻,來表明自己也許不是那個最有能力的人,但是「就算只有一百兩的能力,也要賺一百兩回來。」他說。

由於他的視障背景,對於同樣處在社會弱勢的RCA受害員工有深刻的同理心,所以律師團決定把法官進行終審前的「最終言詞辯論庭」重要任務,交由李秉宏負責。

「人生第一次有自己(在法庭上)的時間,他做得非常好,我聽了都想哭。」RCA一案的主責律師、也曾和李秉宏多年同事的周漢威說,整場辯論,他的聲音好聽、溫和又富有情感,每一句都很動人。

最讓周漢威驚訝的是,當法官臨時壓縮可講述的時間時,早已把PPT內容全都背下來的李秉宏,雖然看不見、卻彷彿看得見一般,精準描述要跳過的段落、跳過的頁面,讓人看見他的用心和專業態度。

「剛開始加入時一片空白,所有的開會、開庭都盡量去參加,就是盡量去弄明白整個事件。」李秉宏說。在當年台北法扶會長林永頌的引薦下,RCA的案子,開啟了他律師生涯的一扇窗。

RCA案牽涉專業複雜,跨國官司耗日費時,還曾一度停擺,○七年,法扶接手RCA案子,加上外界聲援律師,組成十四人律師團專研法律事務,另有顧問團隊,包含法律學者、社團代表如工殤協會、其他領域專家如環境工程和流行病學等、以及紀錄片拍攝者和志工群。○八年加入團隊的李秉宏本來礙於先天障礙,在法扶長期以來做的是法規研究等內勤工作。

點字摸完十四卷卷宗

「不像一般年輕律師會卻步,他總是勇於發言」漸漸的,除了法律問題研究外,李秉宏也開始負責法律訴狀、和其他人演練出庭事宜。過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前後六次參與在針對三百多位受害者的大型問卷訪談,還有一次傳喚RCA前員工黃春窈的作證。

「她是鼻咽癌患者,連講話都不清楚,卻願意三次站上證人席,進行每次長達四小時的詢問。」李秉宏說,面對來自被告律師尖銳的詢問,黃春窈拖著病體、一字一句努力回答的場景,烙印在他的心裡,後來才知道,當年有一位RCA的同事在罹癌病逝前,曾表達希望黃春窈代表站上證人席,而她真的做到了,對李秉宏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震撼,因為更深刻感受到自己「不是弱勢者,而且可以幫助別人」。

因早產造成的先天性失明,使得李秉宏只能在強烈的光線中感受到模糊影像,也因此當他在○四年考上律師、成為全台第一位盲人律師後,所走的路也比同業艱辛許多,光是投履歷就多次石沉大海。

就閱讀法律卷宗來說,由於他只能用聽的或用點字摸,需要花上一般人兩到三倍時間,而一般的案子可能連一卷都不到,但是RCA案子的複雜程度,卻讓卷宗多達十四卷,加上閱讀後要摘錄重點的時間,可以想見李秉宏所須花費的心力驚人。

「不像一般年輕律師面對資深前輩會卻步,他總是勇於發言,很有自己的看法。」陪伴RCA受害者走過救濟和法律訴訟超過十五年的工殤協會專員賀光卍說,初次看到李秉宏,看著他篤定的走路姿態、明亮的眼神,並未發現他是視障者,深入認識後,更是看見他歷經挫折後散發出的生命力,對當事人的同理心更強,針對RCA一案討論時的思考點,都讓他深受啟發。

受限視障無案可接

「我決定要放低姿態,有問題就謙卑地多問多聽」在美國有超過兩千位視障律師,亞洲如日本、馬來西亞也都有,但是台灣的環境相對不友善,令李秉宏吃足苦頭。例如法庭中的卷證至今仍採紙本作業,不像美國早已電子化,讓視障者可以方便語音辨識,這也造成李秉宏雖然執業九年多,卻得額外找人力協助電子化,曠日費時,難以接到案子。

對李秉宏來說,如同許多身心障礙者,人生有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熬煉與艱辛,猶記得從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四處投履歷,卻因視障身分無法謀得一職的煎熬,等到○四年進入法扶會,他在第二年遇到一件和車禍有關的法律諮詢案件,當事人詢問一個出庭相關的問題,他卻答不出來;自此好幾年,他心中充滿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曾消沉一段時日。想要更積極在工作上表現以獲得肯定,卻是更低沉。

「後來我決定要放低姿態,有問題就是謙卑地多問、多聽,也看更多判決書來累積經驗。」李秉宏說,他所面臨另一個很大的挫折,就是錯別字問題,點字學習的是拼音,無法辨認同音異字,讓他所打出的文件都需要錯字辨正,覺得自己給別人添麻煩。

偶然間,他發現注音輸入法有建立詞庫的功能,於是趁著工作空檔,六年來,建立超過十四萬個常用詞彙,《今周刊》記者採訪當下,他興奮地表示,剛剛又建立「心有戚戚焉」一詞,由於詞庫可以匯出,希望建立到一定規模後,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視障朋友。

RCA案子一審判決後,由於賠償金比當初預計的少很多,律師團決定上訴,這也代表李秉宏會持續參與其中,為遭受職災的四百多位員工和家屬發聲。

對於未來,除期許自己再進修博士、踏上教職,李秉宏最大的夢想,還是擁有一個自己的法律事務所,接下更多有興趣的案子,走上法庭為當事人辯護。至於台灣法律實務上所給予視障人士的障礙,他也積極表示,自己正進修外文,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各國視障律師交流經驗,例如先前他就曾寫信給日本已執業數十年的足下義樹律師,而對方也給予不少實用的建議,讓他收穫良多。

接受完《今周刊》的採訪,李秉宏隨即要隻身趕赴下一場在公視的錄影,只見他帶著爽朗的笑容朗聲道別,按電梯、叫計程車離開。雖然手拄導盲杖,卻仍能感受到他從心中散發出來的生命力,比許多身體健全的人更有朝氣和盼望。可以想見,這位眼盲心不盲的律師,將在人生和法律專業上,繼續散發屬於自己的亮光。

李秉宏

出生:1979年

現職: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經歷:台北市勞保局財務處專員、

萬國法律事務所實習律師

學歷:東吳大學科法所、

台北大學法律系

家庭:未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93

投资唯一重要的是——确定性 糊糊糯糯

http://xueqiu.com/5053613364/48358913

我是一颗入市8年的中韭菜。8年来心路历程坎坷。闲来无事,和大家聊聊我的体会。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高抛低吸,波段操作”,是我们在股评家嘴里听到的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这 是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之所以正确,因为任何人想要从股市中赚钱,无论他是价投还是趋投,无论他是超长线还是超短线,都必须这样做才能成功赚到钱。之所以 废话,一是简单到不必说,二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难?因为我们不确定将来我们的卖出时间点(注意这个卖出时间点并不一定完全能由我们主观控制)对 应的价位是否高于我们现在买入时间点对应的价位。

——投资唯一重要的是确定性

有一天,夫人和我说,她的同事们整天杀进杀出,忙得不亦乐乎。我拿出计算器简单算了一个数字给她看:假如一个人可以确定抓住任何一支股票哪怕每天1%的涨幅,如果按一年260个交易日计算,他的资产增至1.01的260次方,约13倍。如果他投资30年。。。。。
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复利的威力,让资产呈几何级数增长,二是恒久的确定性。
如果有这样的确定性,那么满仓+满杠杆甚至卖房借高利贷炒股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当然,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虽然复利是自然法则恒久不变,但是没有人有这样的确定性。

股 市上历来有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之争。在我看来,二者并非势如水火。大家都是在追求同一个东西——投资的确定性。价值投资者以所有已知的信息和对未来的估计 为基础,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以较大幅度的打折价买入,并耐心持有,等待价格回归或超出价值后退出。趋势投资者高度关注消息面、大盘、板块、K线走势和交 易量的配合,在趋势之初介入,在趋势末端撤离。二者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有很高的确定性,最终都是为了实现“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从这个角度讲,价值投资不 一定就是长线,只要达到目标,价值投资的波段也可以很短。趋势投资也不一定就是短线,只要趋势不变,趋势投资的波段也可以很长。

有人羡慕神创板的涨幅。但是羡慕大可不必。首先,你事先选不到。其次,你选到也不敢重仓,不重仓翻5倍也意义不大。第三,涨了你拿不住,跌了你也拿不住,跌了再涨回去你更拿不住,一定要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拿不住”深有体会)。原因就一个——你心里对它没有确定性。

如果你有确定性,股市就是提款机。久赌必赢。
如果你没有确定性,股市就是绞肉机。久赌必输。

——是什么在影响确定性

确 定性如此重要,我们苦苦追寻而常常不可得。这里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的,由历史推断未来是有缺陷的。无论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都参考了相当多的历史信 息。这些信息包含在了财报中,K线中,交易量中。。。。但是历史信息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无论是业绩走势还是股价走势,都不能。其次,我们的主观性是有缺 陷的。我们个人并不能完整的搜集和使用所有的历史信息。不能客观的分析这些历史信息。还有,我们的世界充满随机性事件。随机性事件的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 性。但是必然性的体现依赖于大量、多次和长时间跨度。各种各样的随机事件,可能只是证监会主席走路摔了一跤,或者明天习大大穿了一件帅帅衣服,或者美国德 州发生了龙卷风,都可能以某种意想不到的路径和放大效应影响人们买卖股票的决策,从而影响股价。当我们高频交易的时候,偶然性难以在短期内被对冲掉,必然 性就被偶然性雪藏了。

不靠谱的、残缺的历史信息,加上我们主观片面的分析,再到由历史信息推断未来的天然逻辑缺陷,配合上层出不穷的随机性事件和我们的高频交易,我们在股市上的确定性就可想而知的脆弱了。

——我们如何提高确定性

在承认和接受股市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我们怎么提高投资的确定性并长久赚钱呢?

股市中有两个永久不变的东西:1. 股票代表对公司的所有权。时间跨度足够的话,股票的价格最终要反映公司的价值。2. 人性总是不断地集体贪婪与恐惧。贪婪与恐惧的羊群效应一旦确立,趋势短期不会改变。

这两个永久不变的东西,就是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依据,也是我们提高投资确定性的基石。

价 值投资告诉我们,要打折买入赚钱机器后耐心持有。“打折”利用了人们恐惧的羊群效应,预留出了未来糟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股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赚钱机 器”之所以是赚钱机器,一般都是有垄断性的产品、完美的用户体验、卓越的品牌、高效的管理,或者兼而有之,那么它继续大量赚钱的确定性就很高。最后,“耐 心持有”,是给时间让必然性从偶然性中浮现出来。

趋势投资告诉我们,不要逆趋势而动,要顺势而为。水涨船高,水落船低。大盘的牛熊,都是 来了以后甚至快走了我们才知道,但是这就够了。顺势而为就是,人人死心,交投清淡时我们高度关注。人人犹豫,涨涨跌跌时我们漠不关心。人人关注,价量飞升 时我们高度紧张。顺势而为不是跟大家一样操作,而是借助趋势完成我们自己的操作,借助趋势增加我们的确定性。

下面几个具体做法,可以提高我们投资的确定性:

只 用闲钱。所谓闲钱,就是未来3到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你看不到会动用的钱。符合这个原则的钱就是闲钱。如果收入稳定,支出有限,有车有房,保险教育医疗养老 皆有保障,那么可以定义为闲钱的比重可能就很高。由于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的卖出时点。只用闲钱,可以保证我们不在急需要用钱的时候被动 决定我们的卖出时点。闲钱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更加坦然面对各种意外。这是彼得林奇反复教育我们的一个原则。

不加杠杆不借钱。杠杆会放大不确定性,却不会放大确定性。更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使我们获得额外的收益,也可能获得额外的损失。杠杆是确定性天然的敌人。我们要珍惜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确定性,就要远离杠杆。

不 做空。既然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的原理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看多的确定性,当然也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看空的确定性。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做空。做空有两大天然风 险。一是与公司存活的本质相逆,公司存活天生就是要盈利,做空是反生命的。二是人性的贪婪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做空有很大爆仓的风险。做多的最大风险是有 下限的,就是损失全部本金。做空的风险理论上是无上限的。不做空不代表不可以看空。确定了大级别大跨度的看空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出来休息。小级别小跨度的 空,我认为是没有确定性可以看到的。

不做短线频繁交易。短线频繁交易有三个害处:白交很多手续费,增加了交易成本。其次,短线频繁交易没 有足够的时间跨度熨平偶然性,使得必然性体现不出来,确定性也就没有了。偶然性是360度的,它们往股价涨跌方向投影,形成合力。海量的偶然性会在这根轴 上对冲,必然性就浮现出来。没有海量的话,我们就只有偶然性。能做T+0的空头和能做T+1的多头其实是一个性质,都是认为有超短线的确定性。我从来不觉 得自己有能避开回调甚至深调的确定性,所以从来不去考虑再去吃这一部分。T飞了自己的筹码就因小失大了。第三,也是最要紧的,频繁短线交易迷失浮躁人的内 心,让人只见树木甚至树叶不见森林。当我们欢天喜地或者惊慌失措时做出的决策,很难说会是理性的和正确的。我曾经经常去夏威夷的恐龙湾浮潜。恐龙湾是一个 被陆地三面环抱的非常平静的海湾。水深也就1到2米,波澜不惊。但是有一次当我游到离岸大约50米远的地方,那里的波浪却显力量如此巨大。我被波浪推到礁 石上,两个膝盖都擦破了好几处,鲜血横流。我根本无法控制我的身体,非常恐慌,觉得要死在那里了。可是当我好不容易回到岸边,站起身来看,却只看到一片平 静的水面。同样的,当我们为一天的暴涨暴跌心惊胆战的时候,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滚滚波涛就变成了小小涟漪。

做好长期持股的准备。巴菲特 说不想持有一个股十年,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巴老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你必须要持有它十年,甚至也不是说你必须要长期持股,而是说你要做好长期持股的准备。兵 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果价值投资的目标在几天之内就实现或者超预期实现,该跑一定就跑。只是这种情况极其少见罢了。大部分情况下,价值回归或者泡沫化,都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长达一年到数年。这个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

顺势而为。在牛市中赚大钱的都是在熊市就满仓的人。大多数人的习惯却 是在牛市逐步确立的过程中逐步加仓至满仓,成为倒金字塔式投入。最终大量资金加在高岗上。这不是顺势而为,是逆势而为。牛市是用来卖股的,不是用来买股 的。牛市是额外的奖赏,却不是投资所必需。牛市一定会来,熊市也一定会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集中与分散的选择。如果你有集中的确定 性,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也就是全仓、重仓,看好它。如果你有分散的确定性,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看好它们。我习惯前者,2008年底三聚氰胺后满仓持有伊 利,一动不动至2014年初,全部换仓满仓到五粮液一动不动至今。也许我会错过很多“机会”,但是我抓住了我能抓住的确定性,暂时看到了20多倍的收益, 也避开了更多可能的风险。分散是对抗不确定性的一种办法,但是集中也是。所以集中与分散只是形式,只要自己觉得踏实,舒服就好。

自己深思 熟虑后再下注,知进才知退。很多朋友有这种感受,别人推荐一个什么股自己没怎么想就买入了。但是拿不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跑。“未知生,焉知死?”这种 情况下我们对这个股票的确定性,仅仅来自于我们对推荐人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经常是极其脆弱的。别人推荐的股票也好,自己偶然发现的股票也好,都可以纳入 观察范围。但是一定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再下注。知何以进,方知何时退。

只下你有确定性的注。如果一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它的市场是哪里,它的 优势劣势是什么,它的产品怎么样,它的技术怎么样,它的用户体验怎么样,它的同行怎么样,它的成本怎么样,它的经营管理者怎么样,他的股东怎么样等等问题 都不清楚,确定性无从谈起。知道肯定比不知道,确定性更高。这就是能力圈。

在股市中赚钱赚四道。第一道是利用人性恐惧,赚公司估值恢复的 钱。第二道是利用股票代表公司的所有权,赚公司盈利增长的钱。第三道是利用人性的贪婪,赚公司讲故事吹泡泡估值泡沫的钱。第四道蕴藏在前三道之中,是顺应 趋势,赚市场水位上升的钱。如果这四道钱在我们每一次下注的时候,都一一认真考虑到,考虑清楚将是我们吃别人这四道钱,还是我们的下注变成这四道钱中的一 道被别人吃掉?如果我们对吃这四道钱都有很高的确定性了,那么我们这次下注会赚钱是非常大概率事件。至于四道钱赚下来会达到多少幅度,那就不是我们能预知 的了。我们只需要在持有过程中时不时检视当初的买入理由和当前的持股理由还在不在。收益率与本金额度不应该有相关性,除非我们的本金额度已经到了足以影响 股价的程度。对待1万元和1000万元的本金,审慎程度和操作程序应是完全一样的。

止损与止盈。止损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刚刚 换仓新下注一支股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本金包括了过往的盈利,此时不应该把历史盈利仅仅视为浮盈,而应视为本金的一部分。对本金,我会止损。本金止损代表认 错,代表检视发现买入理由错误,代表本次投资失败。另一种情况,是已经上涨取得浮盈后的下跌甚至深跌。只要我下注时的买入理由还在,对浮盈下跌,我是不止 损的,因为这不叫损。关于止盈,在检视当初的买入理由已经实现了,而且没有新的理由出现的时候,特别是上面的四道钱吃了三道半以上的时候,可以考虑止盈。 否则,不止盈。股票已经涨了多少倍从来不是卖出的理由。因为股票并不知道我持有它。

减少下注次数。一辈子下注不超过十次足矣。有很多人一 周下注的次数都不只十次。很多人认为卖出那一刻决定成败,或者买入卖出共同决定成败。我一直以为,下注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成败。下注是高风险的事情。高 风险的事情,做的次数越少越好。如果能不打仗,就别打仗。如果必须打仗,就要狠狠地打赢。即使只是翻1倍的机会,2的10次方也是1024倍,哪怕只有几 万元的本金,也足以财务自由了。可是,有多少人看不上那确定性的翻倍的机会(如去年的白酒,银行),去追逐那不确定的翻10倍的机会,去每天精神高度紧张 的做波段T+0,试图避开每一个回调的浪花.....

巴老的“不要亏钱”四个字里面,包含了千言万语。以上这些方法,都在做同一件事:提高每一次下注都不亏钱的确定性,尽量避开坏的不确定性,为难以避开和意料不到的坏的不确定性预留准备。

股市充满不确定性,提高我们的确定性才能久赌必赢。股票的本质和人性的本质在股市中亘古不变,是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依据,也是我们提高投资确定性的基石。

每赌必赢+复利法则=久赌必赢。

祝大家每赌必赢,久赌必赢。

糊糊糯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69

apple pay國內唯一網關公司訊聯數據獲紅杉資本近億元融資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1/150121.html

黑馬說:近日,訊聯數據宣布此前已獲得紅杉資本近億元融資。該是紅杉資本在中國支付服務領域的第一筆大額投資,紅杉資本希望藉此機會,實現向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領域的進一步延伸,拓寬賽道,此前,紅杉資本在美國曾投資了Stripe、Braintree等支付公司。這也是訊聯數據成立後的第一輪融資。

訊聯數據成立於2010年,專註於支付處理和數據服務。公司目前在支付服務領域有5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銀聯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發卡處理服務、境外支付處理服務、O2O新型支付處理服務等。在獲得融資後,訊聯數據將進一步提升技術服務能力,擴大業務縱深,致力於打造中國支付行業的第一數據處理服務商,目標是每年處理數千億甚至上萬億交易額,成為中國支付產業鏈的參與者和重要一環,助力互聯網+新時代下的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此次融資後,訊聯數據也進一步展望了他們對支付業務的理解及對自身價值的期待。
 
文 | i黑馬



支付產業和生態模式

為商業經濟主體提供最終交易和價值實現的電子支付在全球領域都得到了蓬勃發展,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目前,在國際上占主導地位的支付產業模式被稱為“四方模式”,分別是發卡機構、卡組織、收單機構、商戶。卡組織負責交易轉接和資金清算,擬定規則;發卡機構負責提供賬戶,為持卡人和賬戶所有者服務;收單機構拓展商戶接入卡組織,受理交易;商戶則是終端的商品銷售和服務提供者。

“四方模式”迄今為止都被證明是運行得非常成功的,全球也形成了Visa、銀聯、萬事達、JCB等大型卡組織,每個組織和品牌均有大量發卡機構、收單機構會員,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和龐大的受理商戶網絡。

由於“四方模式”傳統上主要依賴於銀行開展業務,而銀行更重視合規性、安全性,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或許對銀行目前提供的服務比如移動支付或網絡支付不太滿意,但是在“四方模式”基礎上形成的業務架構體系經歷了數十年的運行和考驗,對客戶而言有更高的信任度,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則遠遠超過了互聯網公司,並建立了支付行業標準體系。

在中國,由於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發放牌照,部分大型第三方機構直連銀行繞開卡組織進行網絡和移動支付,形成了所謂的“三方模式”。無論是“四方模式”、“三方模式”,最終都是讓消費者有一個支付介質,這個介質不管是卡片還是手機終端,或者是虛擬賬戶,都需要能夠非常安全、便捷、全球覆蓋的完成支付體驗。


產業鏈背後的巨人

“四方模式”、“三方模式”是和消費者、商戶直接相關的看得見的結構,而在這些模式背後,更是有數量眾多的機構共同參與,構建了整個產業鏈。縱觀美國支付行業的發展,支付產業鏈上下遊密切融合是主要的特征之一,且支付行業市場細分程度也非常高。在產業融合的過程中,更是產生了專註於第三方交易和數據處理的幾大巨頭,包括FDC,Global Payment,FIS,Tsys等。這些機構和銀行進行合作,或者提供發卡賬戶端的處理,或是提供收單商戶端的接入和服務,成為“四方模式”、“三方模式”背後基礎設施的重要提供者和加速器。

以FDC為例,1989年至2004年,約有50家商業銀行退出收單行業,另一方面則有5家非銀行處理商進入這個舞臺。FDC當時便借助這一機遇,進入到了美國的收單行業。1993年,FDC開始進入銀行聯盟的支付市場,通過收購商戶信用卡處理商分支機構Card Establishment Service(CES),FDC打通了與富國銀行合作聯盟的通道。這是FDC首例與銀行合作夥伴建立合資商戶收單的成功項目,給FDC的發展帶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2002年,FDC與24家銀行形成了戰略聯盟,到2005年這一數據上升到60家。通過並購和發展合作夥伴關系,FDC與富國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美國永豐銀行、花旗銀行等形成了聯盟。FDC通過並購和聯盟的創新商業模式,為銀行和FDC帶來雙贏利益。銀行可以通過聯盟降低支付成本,FDC也可以通過聯盟擴大市場覆蓋率、增加商戶留存度等。

另一家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FIS同樣是全球領先的支付處理和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幫助全球數千企業管理重要金融數據,提供銀行流程處理、信用卡處理服務和其他的支付處理服務。
 

中國支付市場的機會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位居全球首位,在互聯網+、新經濟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支付便是其中之一。

與歐美等主要國家不同,中國央行選擇直接向部分參與支付服務的機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讓第三方機構直接參與發卡賬戶端和收單端的業務。雖然很多第三方機構由於規模太小仍然傾向於與銀行合作,但在很多方面產生競爭也是現實狀況。

訊聯數據認為,無論是“四方模式”還是“三方模式”,支付行業都是一個對安全性、穩定性和服務要求很高的行業,大部分的支付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和第三方機構不可能涉足全產業鏈、自己搭建全業務平臺,因而選擇可靠的合作夥伴就成為有效的方法。

實際的情況是,中國有數十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有200多家上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更有上千家的村鎮銀行。第三方持牌支付機構也已達到260家。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蓬勃發展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新興電子支付方式不斷興起,對以銀行卡為傳統支付工具的支付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機構也有更多的緊迫感,多數都有著更加獨立化運作多類型支付方式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務於其現有客戶。

《國務院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標誌著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正在迎來全面開放,Visa、萬事達等國際主要卡組織也將在中國以“四方模式”為依托拓展更多銀行和第三方會員機構開展本地清算業務,而對諸多中小銀行和第三方機構而言,建設運行一套新的支付平臺不僅意味著要耗去大量的成本和時間,如何去持續運營這些新的業務,更是重大的挑戰。這些都是訊聯數據認為未來市場的巨大機會。

 
雲平臺+終端+大數據構建商業模式

訊聯數據希望成為支付機構的長期戰略夥伴,協同機構更好的開展起核心業務。在商業模式上,訊聯數據重點強調其雲平臺+終端+大數據的商業模式。

在雲平臺方面,訊聯數據已經形成聯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發卡處理服務、境外支付處理服務、O2O新型支付處理服務等後端的雲服務平臺搭建,一方面通過高度安全的系統性能設計,建立每秒(TPS)數千筆交易的強大處理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模塊化的功能組件,參數化的產品業務管理配置,能夠靈活的對前端業務進行支持,較好滿足銀行等機構的個性化業務實施需求。

在終端方面,訊聯數據強調與所有交易終端的聯接能力,包括傳統POS,各類收銀機,MPOS,新興互聯網POS,手機,PC等。為支持與終端的應用對接,訊聯數據與眾多終端廠商、收銀供應商密切合作,定期更新終端應用,提供便捷靈活的接入接口,並對由終端產生在互聯網上傳輸的交易進行全報文加密的處理。面對PC和移動端的聯接上,訊聯數據也是針對主流操作系統和商城框架,開發了適用Andriod, IOS的SDK和各類PC端的支付插件。商戶接入實現傻瓜式操作。

大數據更是未來的服務基礎和重要價值來源。社會正在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如何利用現有的數據,並擴展數據的橫向和縱向聯系,成為大數據成敗的關鍵。訊聯數據在處理海量交易的同時,將建立更加智能化的數據分析模式,為銀行等機構提供管理、決策和業務支持,為商戶提供更好的營銷輔助。

以數據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在美國也普遍存在。2013年美國有900多家初創公司進入支付行業,這些公司背景多數從事零售,其轉型的目的是盡可能多的搜集消費者的數據,來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交易習慣,不通過支付產品直接產生收益,而是通過數據分析提供其他的服務來產生收益。

這也正是訊聯數據的期望,而此次融資也將為其成為加速成為第一數據處理商添加重要砝碼。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和訊網 2015-07-04 16:02:00

幾個月之間次序完全顛倒,歷史就是這麽吊詭。國家拿錢出來買單的確對準了前面說的核心問題:有毒資產和杠桿,拿錢買走股票,把杠桿解掉。

造成A股這場危機的原因是什麽?其實就一句話:有毒資產加杠桿。有毒資產就是極高估值的股票,縱觀全世界金融危機都是這個原因概莫能外。那麽危機怎麽化解?看看金融史,也只有一個辦法,去杠桿,資產消毒(就這次A股而言,股票價格跌到合理甚至低估的位置就是消毒),這就是最終的結局,其它不要報幻想。

現在大家驚恐的是,股價的太快了,(2001年到2005和08年的熊市總體跌幅遠超過此次,但因為時間較長,杠桿較少,感覺沒有此次恐怖)這就是沒有註意到現在A股市場的本質特點已經發生變化了,帶了這麽大的杠桿的股市已經不是一個現貨市場了,現在A股已經是一個期貨市場了。而且是那麽多毫無經驗的人在玩期貨,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那些1:3,1:5的融資不就是已經自我做成了個股期貨了嗎?大家去看看期貨市場一旦趨勢形成,有不是暴跌的嗎?

這個周末大家都在討論的是國家會不會救市,證監會能力範圍內的救市這兩周一直不斷在進行著,但從市場表現看明顯沒什麽效果,為什麽沒效果?還是我說的那個根本原因,杠桿還在不在?有毒資產的毒被消幹凈了嗎?這兩個問題現在都還大大的存在,救市的政策怎麽可能有效?所以大家也別批評證監會這幾天的救市措施的好壞了,大錯已經鑄就,註定要有人買單。

那麽國家層面的呢?這是目前大家最期盼的。

就國家層面而言,財政部降個印花稅什麽的肯定沒用,現在唯一有效的就是直接砸錢出來,現在已經不是“俠之大者,為國接盤”了,現在是要求國家當大俠,為民接盤了,

幾個月之間次序完全顛倒,歷史就是這麽吊詭。國家拿錢出來買單的確對準了前面說的核心問題:有毒資產和杠桿,拿錢買走股票,把杠桿解掉。且不說這個需要多大的資金量(要解掉杠桿,並改變市場預期,讓其它資金也進入,沒有幾千億甚至更大級別的資金是無效的,就像上周拉兩桶油的做法沒有作用一樣)但是在目前點位這樣做可能嗎?

這個問題要分幾個層面討論,一是政府的底線是什麽?我們都知道是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的金融風險,我們縱觀改革開放之後的歷史,每次政府出手都是在有重要的金融機構發生危機之後,也就是出現了系統性、區域性的危機的苗頭之後,而從來沒有前提過,其實美國又何嘗不是如此?一樣是在雷曼倒閉之後才國家砸錢進場購買有毒資產。因為如果只是預期將出現金融風險,就動用終極武器,政府進場,我覺得這個決策是非常難下的,中外皆同。原因我後面再說。那麽另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會認為什麽是金融風險的苗頭?炒股虧損,杠桿爆倉,買的私募公募產品虧了錢,範圍很大,數量很多,以及可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那麽政府會不會就認為這是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苗頭?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我也無法判斷,唯一可循的先例就是2008年九月市場在1800附近宣布的匯金增持。但是如果危及了金融機構的安全,或者就像以前一樣,已經有金融機構出現大問題了,那肯定就可以確認是出現了系統性區域性危機的苗頭了,政府就肯定要出重手了。這里再說一下,為什麽政府很難在危機發生前出手呢,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博弈論中經典的“道德風險”問題,試想如果政府在上證綜指從去年以來還漲幅80%,創業板指數還漲幅近一倍的情況下,就入場購買有毒資產,這會不會引發更強烈的博弈呢?以後怎麽辦呢?這個問題政府在做決策的時候肯定會考慮的。具體的博弈過程,大家可以參看《大而不倒》以及保爾森的回憶錄《峭壁邊緣》。

政府入市還有一個技術性問題,像上周拉兩桶油和四大行是沒用的,還是說到問題的核心:有毒資產和杠桿,這些問題不在兩桶油和四大行里面,拉這些股票,相當於隔壁房間著火了,我們卻拼命往另一間房子澆水,澆再多的水也無助那個著火房間的火勢。所以,即使要砸錢,怎麽砸也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政府最好請專業人士一起謀劃,以免浪費珍貴的子彈。

2015年的A股市場註定是要被濃墨重彩的寫入金融史了。把這次災難歸咎於外資做空、期指做空這些陰謀論不值一哂,真正該反思的是我們跛腳的創新(就拿兩融而言,融資過度發展而融券可以忽略不計,本來一對平衡的力量,現在變成了單邊的力量,嚴重的助漲助跌)、監管的滯後,以及為什麽這麽多專業人士非專業人士一起創造出了埋葬市場自身的那些極度高估的股票?這時候我們不得不又想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除了寫《國富論》之外更重要的是寫了《道德情操錄》,而我們敬仰巴菲特也絕不僅僅是在於他能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率,而在於其收益率背後反映的能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觀。

本文作者:國泰君安副總裁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62

巴菲特唯一推薦必看



2015-06-08  TCW


親愛的股東夥伴們:

回顧十、二十或三十年前,在我之前的領導人和我都奮力嘗試建立一個「偉大企業」,也就是成為「終局贏家」(endgame winner)。到今天,無論在美國或全球,摩根大通都已是「終局贏家」。

永遠有要注意的新興競爭者

因為有科技和新規範的推波助瀾,新對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他們在資本、規範、法律體系的限制都比傳統金融業來得小,這是個不公平的競技場。我們因此懷有合理的恐懼;以下是三個我們密切關注的新對手:

一、美國境外的大銀行。從獲利狀況來看,中國前兩大銀行是我們的兩倍大。三十年前,中國工商銀行(ICBC)只在屈指可數的國家營運,現在的分行已遍及五 十餘國;如果小看它們的野心和資源,我們就太蠢了!其餘來自印度、巴西、日本的世界級銀行,也日益茁壯。這些銀行背後有政府撐腰,卻沒有美國對金融業的規 範(比如資本適足率);不公平的競技場對我們不利。

二、矽谷來了。矽谷有上百家新創公司,正在走出多條另類金融之路。如新形態貸款公司,利用大數據提高信用評級的準確度,在數分鐘內便可放款給個人和小型企業,同樣業務在傳統銀行卻要花上數週。註1

三、來自支付領域的對手。支付是我們核心業務,但在即時支付系統(real-time systems)領域,好比比特幣和支付寶,仍有待加強。在既有的銀行支付系統裡,所有的轉換、轉帳都要支付成本,不允許有人「搭便車」(free riding);但即時支付系統允許參與者搭便車。看到自己的弱勢,我們需要建構一套即時支付系統能做到合理收費、優質客服並且降低詐騙機率。

一個思考運動 :想想下次危機發生會有什麼不同

危機百百種,因應之道大同小異;所有投資人都賣掉風險資產,轉投安全資產。一旦出現集體行為,市場便會出現短缺。讓我們想想看,若下次危機發生,會怎麼影響市場。

一、根據目前新的規範,銀行的流動性資產(包含存在央行的現金、美國國庫券和機構發行的房地產抵押債券)必須能應付危機時銀行現金一○○%外流的狀況。這些規範讓銀行將流動性資產覆蓋率維持在一○○%,就算主管機關允許低於一○○%,也不會有銀行這麼做。

二、危機發生時,客戶會把錢從體質弱的銀行搬到體質好的銀行;二○○八年的時候,摩根大通的存款金額激增超過一千億美元。但到下一次,我們未必會這麼做,因為轉進來的多是靜止戶,反而要為此多提列價值相當的資本做為準備。

三、危機發生時,每個人都會瘋搶國庫券以保護自己;在上次危機裡,國庫券因此增加兩兆。這種情況到下次危機仍會重演,但是國庫券的供給卻會大量減少。註2

基於這些對未來的觀察,下一次危機發生時,市場勢必波動更大,而且即便流動量再大的市場,價值都會迅速縮水,無論銀行、放款者、投資人甚至造市者,都很難抵擋浪潮。

(傑米?戴蒙 主席兼執行長)

【註解說明】

評:今年剛好是戴蒙接任執行長十週年。今年,戴蒙宣告摩根大通為金融海嘯後的最後贏家,但是贏家眼裡的未來,充滿危機。股東信裡的未來展望共有八頁,他用六頁描述風險。

註1 看好非傳統放款業者:他考慮的威脅,暗示投資人思考未來兩大趨勢:一是非傳統銀行體系的金融業者興起,包括放款和第三方支付系統,都可能分食既有金融機構的大餅;反過來想,這些非傳統放款業者和第三方支付系統,或許就是值得觀察的投資標的?

註2 安全資產比你想得更危險:戴蒙的第二則預測在下一次危機來臨時,投資人仍會拋售高風險資產轉進安全資產,諸如美國國庫債,但是美國國庫債的供給不會如上一 次危機時那麼充分,因此雖然擁抱安全資產是正確的個別行為,可是一旦集體行為發生時,容易導致新一波市場斷裂;到時,安全資產反而比高波動的資產風險來得 更大。

戴蒙暗示投資人要從人類行為來思考風險和波動的差異——這恰恰也是巴菲特在今年股東信中所提醒投資人的要點之一。

總而言之,戴蒙從檢視過去到未來展望,呼應了股東信一開始所言:雖然已經是最後贏家,但並不保證未來成功;居安思危才能成為永遠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807

樂天瑪特關閉南京唯一門店 超市零售業進入“小時代”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18/954233.html

在樂天瑪特關閉南京門店之前,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已經經歷了一波關店潮,本土品牌人人樂本月也表示將關閉8家大賣場。

◎每經 近記者 王敏傑 黃晟 查道坤

近日,韓國樂天集團旗下的大賣場品牌樂天瑪特,關閉了南京唯一的一家門店。對於此次關店,樂天瑪特在告顧客書中指出,跟政府土地回收相關。不過,在此之前,其於山東市場已經連續關閉4家門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在樂天瑪特關閉南京門店之前,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已經經歷了一波關店潮,本土品牌人人樂本月也表示將關閉8家大賣場。

在業界看來,大賣場業態的調整目前並未結束,關店的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零售已經進入“小時代”。

此前4家門店被關

事實上,此前的10月15日,樂天瑪特已經針對門店關閉發出告顧客書。在這份說明中,其指出,“因南京市政府土地回收《關於收回上汽集團所屬南汽、東華、南京儀表公司土地使用權的通知》[寧國土資(2013)300號]”,樂天瑪特停業。

18日,根據其預留的咨詢電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其內部工作人員方面獲悉,相關的預付式消費卡(貴賓卡)退卡處理將到2015年12月20日截止。“我只負責退卡方面的咨詢,為什麽關店我也不是很清楚。”對方表示。

在現場記者看到,以往熱鬧一時的超市里,如今已經是非常冷清,不少櫃臺出現低價拋售的字樣,“商家要求我們10月20日之前撤櫃,所以現在是低價促銷,在搬出去之前要將東西都賣了。”店主張輝表示。

據了解,樂天瑪特是韓國樂天集團下屬專門經營大型超市的子公司,自2008年進駐中國市場以來,門店數量已達到100多家。早在2009年10月,樂天瑪特擊敗本土零售巨頭物美商業,以48.7億港元全盤並購了江蘇南通時代零售。此後,南京鼓樓區中央路時代超市改名為樂天瑪特。在南京,樂天瑪特也僅有中央路一家超市。

“南京這家門店關店並不令人驚訝,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不好,他們走的是中低端路線,門店也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這些是本土區域性品牌發展強勢的地方,其管理經營一直有些跟不上,更不用說在一二線城市等國際零售巨頭布局緊密的地方了。”一位零售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在行業內,樂天瑪特無法對抗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巨頭,甚至也敵不過一些本土零售企業。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7月份,樂天在山東青島的兩家門店、威海和濰坊的各一家門店同時宣布停業。彼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樂天方面表示,關店與營業額不佳和布局調整有關。

零售業店還將繼續

樂天瑪特關店的背後,是目前零售業還未散去的一波浪潮。

此前,聯商網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截至2015年6月30日,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至少關閉121家,其中百貨業態關閉25家。相比而言,重災區還是在超市賣場業態,共計關閉95家。

在業界看來,由於受到電商的沖擊,大賣場此前已經進入下滑期。“超市都在小型化,超級賣場的模式在中國已經斷路。”北京暉邑零售商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咨詢師劉暉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分析人士指出,大賣場業態的調整目前並未結束,關店的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賣場業態的不斷調整,零售已然進入“小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人士認為,盡管電商對實體零售影響不小,但較之大賣場業態,社區商業以及便利店的發展前景還是較為明朗的。同前期需要大量投資的大賣場相比,小型業態在房租、運營上投資成本不高,而且比較靈活,可以實現快速擴張。

超市行業專家孫濤對記者介紹說,“陸續出現超市關門的原因是利潤太低,外資超市在中國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由於水土不服,問題很多。超市作為零售行業,渠道的好壞對盈利非常重要,諸如沃爾瑪、樂天瑪特這種大型超市在我國的零售渠道大多是代銷,這樣在渠道上就沒有優勢。此外,國外這些超市賣場選在郊區,采取的是超市和倉儲合一的零售業態,但在中國,很多洋超市都開在了鬧市區,這也是水土不服的一個原因。”

  • 每日經濟新聞
  • 羅偉
  • 每經記者 王敏傑 黃晟 查道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52

徐紹史回應“十三五”增速:速度不是唯一關心的 更關心就業、居民收入和物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6618.html

徐紹史回應“十三五”增速:速度不是唯一關心的 更關心就業、居民收入和物價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1-03 16:30:00

徐紹史稱,速度並不是我們唯一關心的,實際我們更關心的是就業、居民收入、物價這些指標。

發改委披露十三五規劃建議三大核心內容

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將於今日公布。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披露了《建議》的三個最核心的內容。

第一個核心內容是,《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第二個核心內容是提出了“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分別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等“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

第三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建議》提出了五個方面的目標要求:一是提出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三是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四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把增進人民的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議》提出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等目標。

此外,《建議》在目標設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短板問題。《建議》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縮小、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還提出了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度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目標要求。

徐紹史稱,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建議》精神,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抓緊開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具體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定,努力制定出一個科學管用的規劃綱要。(記者:劉菁)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一財工作坊

禪宗七祖

專欄作家

陳姍姍

媒體人

社論

專欄作家

夏心愉

專欄作家

錢克錦

媒體人

晏木

酒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16

拿下“雙11”美妝唯一過億的商家,居然是這個85歲的百雀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099.html

拿下“雙11”美妝唯一過億的商家,居然是這個85歲的百雀羚

一財網 劉曉穎 2015-11-22 14:56:00

百雀羚這個快要85歲的祖母級化妝品品牌在今年的雙十一成為美妝類產品網絡銷售的第一名。對於這次的佳績,行業內的看法是因為其較早進入電商獲得流量紅利。2010年,百雀羚在天貓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此後陸續登錄京東、聚美優品等知名的電商網站。

百雀羚又火了一把。

這個快要85歲的祖母級化妝品品牌在過去今年的雙十一成為美妝類產品網絡銷售的第一名。不僅如此,這也是天貓美妝類首個超過億元銷售的品牌。

按照品牌商自己說,取得這樣的成績自己都有點“出乎意料”。雖然去年雙十一百雀羚的排名也不錯(第三名),但銷售額和今年相比還是相去甚遠,僅3000多萬。

為什麽能拿銷量冠軍

對於這次的佳績,行業內的看法是因為其較早進入電商獲得流量紅利。2010年,百雀羚在天貓上上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此後陸續登錄京東、聚美優品等其它知名的電商網站。

“本土品牌里我們不算是最早進駐電商的那批。”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百雀羚日化學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百雀羚的銷售渠道主要為三種,分別為商超如沃爾瑪、世紀聯華、物美等,連鎖專營店如嬌蘭佳人、屈臣氏等以及線上電商。雖然,這次的雙十一為百雀羚創下了超過一億元的銷售業績,不過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線上銷售的占比只占到其整體銷售的百分之十幾。”

在該人士看來,經過幾年網購洗禮後,現今的消費者回歸理性。百雀羚依靠嚴格的品質把關,深受消費青睞;其次百雀羚等一批民族品牌近年來皆迎來強勁發展勢頭,以品牌情懷贏得用戶芳心。

同時,產品的價格因素也是十分重要。上述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他們的調研中,如果是大眾類護膚品的消費者,對於200元以上價格會較敏感,所以百雀羚的產品最高單價通常維持在150-180元。“我們將產品細分化,即使在兩百元以下,我們還分了低中高三檔。”

百雀羚的成功屬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記者了解到,無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早些時候,百雀羚的銷售都沒有間斷過。雖然是上海的品牌,但其實已經是暢銷全國。“我們的產品哪怕在很偏遠的農村小鎮上都可以買到。”該人士認為,正是由於有之前的群眾基礎,所以在2008年百雀羚重新定位要做草本產品時才能夠迅速打開市場,“和那些新品牌不同,我們已經是一個有知名度的品牌,一個金字招牌。”

本土品牌後來居上

也有觀點認為百雀羚的成功不僅是個案,而是整個大環境所賜。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外資的國際化妝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品牌都受到市場追捧,而國內的本土品牌則淡出人們的視線。

但目前,這種格局正在慢慢改變。諸如韓束、韓後、自然堂、溫碧泉等本土化妝品正在悄然無息地從外資競爭者手中爭取到更多市場份額。

根據咨詢公司貝恩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4年,26個快速消費品品類中有18個品類是本土品牌,本土公司正從外資公司手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而護膚品類是本土公司搶到最多市場份額的領域,外資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降低了4.8個百分點。

英敏特研究中心美容品類分析師陳雯雯此前做過一個調查。她告訴記者,隨著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消費者在不同品類中的品牌偏好已經相當成熟:對潔面產品和爽膚水等基本產品,他們更傾向選擇本土品牌而對精華乳、潤膚霜和眼霜等價位較高的產品,他們依然偏愛西方品牌。

“這或許反映了本土品牌最近取得的成就。”她說,伽藍集團,珀萊雅和相宜本草等本土品牌在過去三年的表現超過很多國際競爭對手,主要是因為新產品開發和大規模的線上線下營銷活動。本土品牌在面膜品類也非常受歡迎,這要歸功於美即和歐詩漫等品牌的辛苦耕耘。

此外,她告訴記者,不同城市消費者的品牌偏好具有差異。大都市主要是西方品牌的舞臺,而本土品牌通常在內陸城市更加普及。

品質是重中之重

在電商上,本土品牌暫時打了個勝仗。不過,記者也註意到,天貓今年的風格已經開始轉向國際,主打大牌風格。而不少早前“輕視”電商的國際大牌們紛紛積極響應雙十一銷售。

“當市場回歸理性,重視產品研發和產品體驗的商家重奪市場控制權。”上述百雀羚內部人士說,雖然現在本土品牌在一些電商的銷量都不錯,但要與那些國際大品牌抗衡,還是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百雀羚是幸運的,正如公司的內部人士所說的,在這個品牌在此次“成功”之前已經積累了不少品牌美譽度,而在2013年彭麗媛出國訪問時,曾將百雀羚作為國禮相贈,更是讓百雀羚受到關註,人氣大漲。

對於不少中國本土品牌來說,如果要新建一個品牌,市場知名度和消費者信任度是最為困難的,而這也是打開銷量的最為關鍵鑰匙。

同樣為國內本土品牌,誕生於互聯網的美妝品牌韓後則沒有百雀羚的這樣的優勢。這家公司創始人王國安此表示,中國的消費者從過去的“小白”到了“後小白”,品牌商們必將承認“達人”和“意見領袖”,國際品牌不用解決信任,但國內新興品牌要花20%的成本解決信任。

“信任成本是第一的。”他說,當所有人開始識別的時候,真的知道什麽是好的時候,那就很好辦。但目前中國的本土化妝品目前的狀態並非如此。處在一個不完全識別的階段,消費者不知道買什麽,那就買最有名的,比如雅詩蘭黛。這導致商家只好砸大錢投廣告。其實投的也是浪費的,但是不投就不買你。

王國安認為這一現象會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兒消失。“隨著中國品牌越來越強大,中國完全可以和國外品牌做出一樣的東西。”

上述百雀羚內部人士也表示,美妝護膚市場,一直以來就是營銷激烈的戰場,但若重營銷大過產品本身,則是飲鴆止渴,絕非企業的立足之道。若企業僅僅依靠市場熱點布局產品線,以僅僅滿足消費者淺層心理需求為出發點,可能會一時占據消費者心理高地,卻很難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站穩腳跟。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196

捕蚊測抗藥性、App找熱點 高雄著眼細節 填補防疫漏洞 借鏡經驗》各縣市唯一病媒實驗室 力抗登革熱

2015-10-05  TWM

去年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出現一萬五千餘例的史上新高,今年至九月底止,病例數約兩千兩百多例,已有改善。原來,高雄發展出一套對抗登革熱的SOP,今年起實施有所進展,值得借鏡。

高雄市衛生局大樓旁有一棟不起眼的矮房子,門前擺放多個大型魚缸,缸內培養著食蚊魚,隨時提供難以解決積水問題的大樓地下室使用。進入房子一樓,是個密閉的實驗室,一整面牆井然有序地排列十六個透明箱子,上面寫上登革熱高風險行政區的區名,箱內有數不清的蚊子飛舞著。

這些蚊子,就是從各行政區抓回來的幼蛹,養大成孑孓、成蚊之後,提供做抗藥性試驗。衛生局採購藥品前,研究人員會從這些箱內抓出各區的蚊子測試抗藥性,了解熱區(群聚疫情發生地)的藥效如何,才能確定是否買進或換其他藥品,同時也可確認噴藥業者是否認真執行噴藥工作。

這裡是高雄市二○○四年成立的病媒實驗室,也是地方政府中唯一一個,凸顯高雄與登革熱搏鬥二十年,情勢之險峻。

病毒不過冬

在蚊蟲活動力最差時噴藥

一四年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大爆發,病例數從前一年的七十一例,躥升到一四九九九例的新高。市政府記取教訓,發展出一套對抗登革熱的標準作業程序(SOP),一五年一月開始實施,今年至九月底止,病例數約兩千兩百多例,相對於台南一萬五千多例,高雄今年病例數明顯降下來。

高雄是怎麼做到的?魔鬼就藏在細節裡,高雄市政府從每個細節著手,去填補防疫漏洞。

「把登革熱視為每年都會發生的疫情,三百六十五天都在防疫,最重要是,不要讓病毒過冬!」去年擔任環保局局長的陳金德,今年一月上任副市長後,負責防治登革熱重任,秉持這項原則,他一改過去在疫情發生才防疫的作法,平時就開始一連串的防蚊大作戰。

高雄位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溫高,更是埃及斑蚊密度全台最高地區,與東南亞國家又往來密切(如觀光、外籍勞工及配偶),境外移入病例層出不窮,「高雄流行風險區是台南一.三倍,約八十萬戶。」防疫人員說。

「氣溫十八度以下,蚊子活動才趨緩,高雄要到十二月底一月初才有機會到十八度以下,去年低於十六度更只有四天。蚊子要產卵過冬,故十、十一月咬得凶,疫情 也是最高峰;蚊卵可以忍受半年乾燥不會死,一旦進入四、五月梅雨季,容器積水,蚊子恢復活躍,七、八月再移入外來病例,疫情就發生了,十月社區交叉感染可 能上升,通常到十一月底疫情才會反轉。」高雄市衛生局局長何啟功分析。

因此,高雄在冬天就展開防疫,趁蚊子活動力最差時進行室內噴藥,希望能一舉殲滅。

一月二十六日,衛生局五樓會議室人聲鼎沸,一百多位新進基層防疫人員、里長、社區志工等,正參加「登革熱社區衛教種子師資培訓」課程,他們忙著吸收防蚊資訊,通過測驗後,協助公部門推廣宣導防治。

萬人齊防疫

基層里鄰長成登革熱衛教種子

高雄市政府將防疫工作落實到里鄰,推出「深耕社區」計畫,各行政區組區指揮中心由區長負責,每里成立防治小組,里長、里幹事都要接受衛教培訓,回到里內辦夜間說明會。

今年五月之前,全高雄市每里都至少辦過一次,市府提供每里十萬元預算,噴灑藥品器具與茶水費都可報銷。「防治工作要生活化,把居家與環境清潔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光靠市政府噴藥開罰,無法有效防治。」陳金德強調。

其次,市府赴新加坡取經,今年起成立登革熱防治大隊,招考一百多人,一年一聘,隊長是環工博士,他們受訓後,每天背著防疫裝備四處巡查,從屋頂排水口、樹 洞到地下室,若蚊子密度在布氏指數三級以上,必須盡快加強防治工作;而對人口密集的高流行風險場域,如市場或公園,若查獲有疫情,會插上「登革熱警戒旗」 示警。

高雄還首創「登革熱民眾即時通App」,提供市民衛教與及時疫情資訊,另有「登革熱定位系統App」,連結上去就是防疫地圖,將曾發生孳生病媒蚊的地方列為熱點,提供防疫人員了解所在地個案予以列管。

就這樣,高市五百八十幾里,每里十人組成志工隊,加上所有清潔隊三千人,每周三進行登革熱防治,加上學校教師,高雄有一萬人以上投入防疫。

至於哪裡蚊子最多?何啟功分析,去年與今年高雄、台南疫情共同點是,第一例群聚點在人流大的地方,人會到處跑,加上環境髒亂,病媒蚊孳生,蚊子叮了帶原者或病人再叮咬他人,就造成流行。去年首例是前鎮漁港漁工境外移入,附近有廢棄魚池與重大工程,台南則是跳蚤市場。

「蚊子很聰明,你除掉一個點,牠仍會找其他點產卵,都市化加上暖化,最適合埃及斑蚊生存。」何啟功說。由於病媒蚊幼蟲孑孓喜歡在乾淨不流動的水生長,一周 不防治就會長蚊子,因此包括屋頂排水口、積水的地下室、水溝、空屋等,除了撒鹽噴藥,高市自去年起還首創排水溝引入海水計畫。

清查積水處

排水溝引入海水、重罰養孑孓工地

里鄰的防疫主要清除喜歡待在室內的埃及斑蚊,除此之外,高雄要求公家所屬單位,無論是市府、中央或事業機構,包括中油以及國有財產署所屬的空地與廢棄軍營等,都要提出改善計畫。

高市府就曾為了全市十六萬個中華電信的人手孔蓋嚴重積水,而與中華電信槓上,多次開罰中華電信遲未改善,市府甚至在行政院會告狀,逼得中華電信不得不在每 個人手孔蓋上加蓋。市府分析發現,由於去年容積獎勵截止,建商掀起搶建潮,全市施工建案將近四千處,加上八月氣爆案,全市積水面積擴大,在颱風與大雨之 後,各處坑坑洞洞就成為大型養蚊場。

於是高市採取重罰政策,要求新建地工地主任必須上過衛教課程才准開工,工地若被發現有孑孓就勒令停工,今年已有二、三十家曾被停工,起造人(建設公司老闆)還得去上衛教課程。

高市去年在疫區查獲孳生病媒蚊違規,依《傳染病防治法》裁處開罰二八四件,罰金約一七○萬元。市府還修訂自治條例,六月二日送行政院備查,希望賦予對空屋、老屋或廢棄市場孳生蚊蠅,造成疾病衛生汙染之虞者,可以強制拆除的法源,目前仍未獲通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雄在平日就購買噴藥機具與培訓有能力噴藥的人員,在疫情出現後立即噴藥。「年底預算通過就馬上找廠商做訓練準備著,夏天發生疫情趕快撲滅群聚點,就不易擴散。」何啟功說。

但在採購藥品前,仍須先經過詳盡的研究,此時,病媒實驗室就扮演重要角色。病情發生前要先測試哪種藥可殺死蚊子,疫情發生後,則將實驗室培養的蚊子放在蚊籠中,掛在噴藥的家戶隱密處,「測試噴藥後蚊子的擊昏率與致死率有多少,沒達到目標就不給廠商錢。」何啟功說。

光是今年,高雄耗費在登革熱防疫約一億八千萬元,經濟損失則無法估計。相較之下,中央政府編列登革熱防治經費今年只剩三千萬元,給去年疫情最嚴重的高雄更 只有八百萬元,「只能支應二十人、十個月的薪水,但錢不能只夠付薪水啊!」衛生局疫管處股長何惠彬說。若再比較新加坡人口是高雄二倍,但防疫人員是十倍, 編制內一千名,台灣投入登革熱防疫資源遠遠落後新加坡。

落後新加坡

台灣投入防疫資源仍顯不足

陳金德建議,登革熱已成全球快速傳人且感染人數最多的病媒傳染病,中央應設常態單位,效法新加坡,在環保署下設督查大隊,指揮北迴歸線以南縣市防疫。

在第一線防疫的何惠彬舉例,室內噴藥的熱噴槍,全台才二五○支,一支噴槍一個上午只能噴十五戶,大流行期會不夠。若平日中央能加強機具添置,並訓練農民與後備軍人噴藥技術,給予證照,需要時才找得到人力物力。

「高雄與台南至今孳生源的清除仍不徹底,是很嚴重的問題。」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蔡坤龍指出,執行噴藥的廠商,有許多人專業訓練不足,需要政府加強監督,但《政府採購法》中的最低標限制,卻是讓廠商壓低成本、找不具專業人力的最大考量,值得政府反思。

中秋節人口移動加上杜鵑颱風來襲,高雄防疫人員對於疫情發展仍戒慎恐懼。而高雄防疫模式若能推廣,以制「敵」機先,或可降低疫情擴散風險,行政院應再加把勁了。

分區研究

研究人員將從高風險行政區抓回幼蛹所培養的蚊子吸出來,進行抗藥試驗。

防蚊測試

防疫人員測試各種防蚊用品效果。

樣本培殖

以培養皿養孑孓,做抗藥性試驗。

生物防治

衛生局養孔雀魚與大肚魚等食蚊魚,無法移除的積水點可以施放。

布氏指數小辭典

布氏指數代表登革熱病媒蚊幼蟲期數量,三級以上就是紅燈警戒區。

高市府將曾孳生病媒蚊的地方列管,製成防疫地圖,放在App上供防疫人員查看。

高雄對抗登革熱20年,今年起成立專責的防治大隊,每天都在防疫。

高雄「抗蚊」 全體總動員

平時

每二周召開防治協調會報

病媒蚊監測,工地、家戶孳生源普查列管複查,積水施放食蚊魚

落實孳生源清除,一里一日清

社區動員,1999髒亂通報,推廣容器減量,小規模多場次社區衛教

醫院、診所、學校發燒監測

疫情發生後

發生地區環境大掃蕩,徹底清除髒亂環境與孳生源,降低病媒蚊密度,遏止疫情擴散蔓延;其他地區地毯式孳生源清除

捕捉成蚊及病媒蚊密度調查

擴大疫情調查

人口密集場域出現疫情升警戒旗

衛教宣導、區域聯防

撰文 / 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