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戴河會議重大信號:改革優先於刺激 經濟增速低於7.5%可接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99

市場關於出臺重大刺激舉措的期望可能就此落空。

路透報道,中國高層領導人上月齊聚北戴河,他們一致認為年底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將是推進改革,優先於出臺刺激增長措施,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現實。

其援引解內部討論會情況的政策人士稱,這意味著不大可能出臺重大刺激舉措,比如全面降息或降準,但是一旦失業率上升,政府也做好了幹預的準備

文章還提到消息人士觀點,政府的底線就是穩定就業以及不發生大範圍的債務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經濟增長7.3%-7.4%是可以接受的,中國政府可能會下調2015年的增長目標。

國家發改委的一名經濟學家還對路透表示,改革反腐的優先級是明顯高於短期政策調整。在大的政治周期下,整個經濟思維有所變化。

這一思路與習近平所提的“新常態”思路一脈相承,今年5月,習近平曾強調,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具體而言,就是需要適應經濟在經過30年的騰飛後,增速相對較緩的新態勢。

21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並不會因為任何一個經濟指標而對其經濟政策大修大改。

上周,官媒新華社也發出評論,稱市場期待強刺激,一方面是他們並未看清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一方面也是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改革的不信任。

有評論人士認為,對當前的中國而言,經濟增速放緩並非壞事,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這難以避免。雖然經濟表現不佳,但是就業不錯。

目前中國已經接近完成全年的就業目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曾透露,截止到8月份,今年中國的城鎮新增就業已經接近1000萬,接近全年目標。

除此以外,雖然近來制造業表現不佳,發電量在8月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但是服務業和銷售相對強勁,對經濟的貢獻率提升,這也是改革的目的之一。

今日亞洲股市全線下挫,港股開盤即跌1%,上證早盤收盤跌幅達1.58%,受外盤拖累,上期所工業品價格全線大跌。此外,布倫特原油、銅價下跌,新加坡鐵礦石期貨價格跌至80美元下方,創歷史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60

中國新刺激或落空 鐵礦石跌破每噸8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28

由於中國政府很可能短期內不會出臺經濟刺激政策,鐵礦石價格五年來首度跌破每噸80美元關口。

The Steel Index公布的價格,交付中國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周一下跌2.3%,降至每噸79.8美元,2014年迄今鐵礦石跌幅超過40%。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作為煉鋼的基礎原料,鐵礦石價格與工業、建築業、基礎建設等產業投資力度密切相關。而今天市場拋售鐵礦石,與中國政府再度釋放“不刺激”信號有關。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周末在G20峰會上說:“在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中國不能依賴政府開支”。於此同時,北戴河會議顯示中國最高領導層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新常態”,這意味著大規模刺激近期不太可能發生。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跌至7.4%,而8月份中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等主要指標大幅走低,令市場期盼中國啟動新一輪刺激。

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一份報告指出,鐵礦石價格可能將跌至70美元/噸,然後再年底前反彈至90美元。

然而目前的經濟形勢,讓交易員懷疑中國鋼鐵企業是否會在冬季來臨之前補充庫存,理由是中國房地產依然疲軟,供應充足,以及難以為鐵礦石進口尋找融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81

中國褐皮書:經濟低迷 為何決策層不願推出大規模刺激政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43

0022190fd33014e7a3541b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盡管制造業和交通運輸業有所改善,但隨著零售業仍在困境中掙紮,住宅房地產市場下行,中國第三季度經濟仍以“低速擋”前行。

紐約研究機構China Beige Book International發布的《中國褐皮書》顯示,中國投資進一步放緩,借貸成本攀升,企業從銀行申請和獲得貸款的規模處於低谷水平。不過,雇傭水平有所上升,企業利潤改善,暗示政府不太可能推出廣泛的刺激政策

該機構總裁Leland Miller在公開聲明中表示:

多數公司情況並未惡化,招聘和企業利潤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北京不願意推出更多大規模刺激政策。

真正的問題是,強效刺激政策不起作用。過去兩年,流動性過度,但信貸參與度卻比較有限。有供應,但需求卻不足。

該機構調查研究表明,並非是缺乏中國小企業苦苦尋求的廉價信貸。截至到三季度,中國企業今年的新增貸款僅為2012年第一季度的一半。而這項對2100家中國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有不到20%的企業第三季度根本沒有申請任何形式的貸款。

盡管中國銀行業的貸款變得更為昂貴,從上個季度的6.95%上升到三季度的7.47%,但整體貸款需求放緩的大趨勢卻與二季度以來的系統性因素正發揮作用相一致:私營企業在努力償還債務,而國內消費卻仍疲軟。零售業增長較為緩慢,工資增長也是如此。

不過,在該機構的實地調研中,接近一半的銀行人士都表示,他們的商業貸款總規模是上升的,高於第二季度的35%。但是,他們並不向新客戶放貸,只有1%的銀行業者表示其30%左右的貸款流向了新的貸款申請者。

自從8月中國工業增加值等主要宏觀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以來,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巴克萊在內的部分銀行調降了他們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估值。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月曾表示,政府仍將著眼於定向寬松,中國不會再依賴貨幣刺激來提振經濟。

華爾街見聞網站近日提及,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周末在G20峰會上稱:“在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中國不能依賴政府開支;不會因單個指標做大的政策調整。”。與此同時,北戴河會議顯示中國最高領導層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新常態”,這意味著大規模刺激近期不太可能發生。

中國經濟刺激希望落空,引發昨日全球股市下挫,恒指大跌1.44%,創近兩個月新低。滬指大跌1.7%,失守2300點。標普創8月初來最大日跌幅。VIX暴漲13%。中概股全線下挫。銅、原油、鐵礦石等對經濟敏感的大宗商品近全線下挫。

今日,匯豐9月中國制造業PMI將公布,這將為中國經濟狀況提供更多指引。8月的PMI曾跌至三個月低點,官方PMI同樣出現下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88

說好的中國刺激呢?大宗商品在失望中跌至5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46

在中國經濟增長疲軟擔憂加劇和美元走強的情況下,周一代表大宗商品價格的彭博商品指數跌至118.2,刷新5年新低。第三季度重挫12%的表現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季跌幅。

大宗商品在2014年上半年一度出現回暖跡象,但是進入第三季度之後,受到疲軟的中國經濟數據和美國農作物豐收的雙重打擊,包括原油、大豆、鎳、黃金在內的大宗商品均出現明顯下跌。農產品領跌市場,大豆自6月末以來下跌已經超過30%,玉米跌幅為22%,小麥下跌16%。

原油同樣持續走低,明顯的全球性供大於求你導致油價周一下跌1.7%至96.64美元/桶,為2年多以來最低值。

美元升值則使得貴金屬市場承壓顯著,現貨黃金和現貨白銀在第三季度分別下跌8.5%和15.7%。即便是2014年商品當中表現最為強勢的工業金屬也在近期出現補跌行情。6月末以來,鎳的跌幅達到10%,銅則下跌4%。

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工業增速創近6年新低,引發了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部分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可能會采取刺激措施以拉動經濟。不過來自中國官方的表態使得這種預期落空。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澳洲出席G20會議上表示,中國並不會因為單一數據而對經濟政策做出重大調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90

銀行放貸連續28個月同比下滑 歐洲央行追加刺激迫在眉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90

article-2730696-207A385600000578-45_634x330

歐元區銀行對家庭和企業貸款連續28個月下降,信貸數據持續疲軟意味著德拉吉離全面量化寬松又近一步。

周四歐洲央行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對私人部門貸款比去年同期下滑1.5%,而7月份下滑了1.6%。自2012年4月以來,歐元區對私人部門貸款沒有增長過。

受債務危機打擊最嚴重國家的銀行尤其不願意放貸,因為他們要正面臨更嚴格的資本管理規則和監管。與此同時,歐元區企業由於憂慮經濟前景選擇縮減投資。

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停滯”,通脹率一年之前跌破1%,落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所謂的“危險區”。

歐洲央行在6月和9月份兩次降息,並實施TLTRO定向貸款計劃,並將在10月份購買資產支持證券和擔保證券。

但是9月份歐元區銀行申請的TLTRO遠低於市場預期,意味著歐洲央行刺激力度依然不夠。

周四歐元對美元今天跌破22個月低點1.2728,截至20:15跌至1.2711附近。

路透對經濟學家一項調研顯示,刺激計劃要想達到目標,對歐元區私人企業貸款量必須達到年化增長3%,這才能推動經濟持續複蘇和推高通脹。

 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Howard Archer對路透表示:

“歐洲央行註入的流動性究竟有多少能變成貸款,現在依然是一個問號。”

“於此同時,在經濟和政治前景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有多少企業想要貸款同樣是一個疑問。”

歐洲央行基準利率已經接近“下限”,如果通脹仍然太長時間維持在過低水平,市場普遍預期德拉吉將采取包括購買政府債券在內的全面量化寬松政策(QE)。

周四德拉吉重申歐洲央行準備好在授權範圍內使用額外的非常規工具,並改變非常規幹預措施的規模和構成。歐洲央行已經下定了充分決心,來對抗中期通脹前景面臨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12

德拉吉的萬億刺激計劃在西班牙遇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49

spain-bank.gi.top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擬向歐元區經濟註入高達1萬億歐元的計劃將遭遇障礙:部分在債務危機中遭受最大沖擊國家的企業不想要這些錢。

“我們每天都會接到銀行的電話,”34歲的Miquel Fabre說。”他們預計到給我們提供貸款,他們會獲益,因為我們的生意很好,未來肯定會還錢。但是,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就另當別論了。”他的家族所經營的美容產品公司Fama Fabre在巴塞羅那雇傭了43人。

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為了提高物價、刺激增長而準備向金融系統註入更多現金之際,很多中小企業對銀行的放款提議持謹慎態度。西班牙企業對這個計劃的保留態度表明信貸需求和供應一樣可能是個大問題。

西班牙央行的數據顯示,最多貸100萬歐元、最長期限為一年的貸款(即中小企業一般申請的貸款類型)比2007年巔峰時期的水平低三分之二。 數據還顯示,西班牙貸款總額接近4700億歐元,遠低於2008年1.87萬億歐元的歷史新高。

西班牙國債昨日連續三天上漲,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11%,較美國同期國債還要低。因歐洲央行有可能開啟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以向經濟註入現金。此前歐洲央行試圖向經濟註入現金的舉動是TLTRO(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但開展的並不成功,9月18日的數據顯示多數銀行對此並不感興趣,即便只有0.15%固定利率,但從央行向銀行機構放出的貸款規模只有826億歐元,遠不及市場1000億至3000億歐元的預期。

一家巴塞羅那公司的負責人Recio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自給自足可以保持我們的獨立性,花掉那些本不屬於我們的錢已經使很多西班牙的企業關門大吉了。我們寧願選擇更穩健、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雖然有的人不想借這份錢,但想借的人也未必借得到。

西班牙小企業聯合會經濟總管Carlos Ruiz表示:對於歐央行融資的需求下降,因為這樣的利率對很多小企業來說,還是有些高,很多銀行提出的條件小企業滿足不了。

今年41歲的Juan Ramon Gomez稱,他想為自己在馬德里的辦公室出租業務配備空調,需要借3000歐元,但是跑了4家銀行都沒辦下貸款,他稱自己的生意自今年1月以來都是賺錢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56

歐央行刺激模棱兩可 德拉吉讓投資者寒了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72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晚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資產購買計劃詳情,但並未就刺激力度給出明確目標,模棱兩可的態度讓投資者寒了心。

德拉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了刺激信貸、避免通縮,歐洲央行將於10月中旬開始購買抵押債券,四季度開始購買ABS債券,購買計劃將至少持續兩年。德拉吉並未給出具體的資產購買數目,僅表示ABS和抵押債券總規模最大為一萬億歐元,但可能不及該水平。

缺乏目標的刺激措施公布後,西班牙與意大利國債雙雙下跌,歐元上漲。對此,加拿大皇家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James Ashley對彭博新聞社評論稱,

歐洲央行錯失了良機,我們想看到的是針對資產負債表的操作。”

德拉吉在發布會上重申,他想要將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引導”至2012年初期水平,當時其規模為超過三萬億歐元,目前只有兩萬億。但與此同時,德拉吉又表示投資者不應過於關註資產負債表的具體規模。

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的歐洲經濟學家Azad Zangana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將於本月開始逐步推進的債券購買計劃沒有明確目標,這反映出歐洲央行可能無法滿足市場對刺激力度的高預期,或者歐洲央行決策者內部對於擴張資產負債表仍存在分歧。

彭博新聞社援引匿名知情官員消息稱,奧地利央行行長Ewald Nowotny在本月歐洲央行會議上投了反對票,反對ABS購買計劃,認為這會增加本國資產負債表風險。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則在9月歐洲央行會議上對包括ABS購買在內的一攬子措施投了反對票。

德拉吉下周將前往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面對國際社會對歐洲央行未盡全力的質疑和指責,德拉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低通脹持續過長時間,歐洲央行一致同意在必要情況下實施進一步措施,並暗示他不會一直猶豫。

我們會根據未來數月里通脹預期的中期前景如何發展來采取相應行動。對,是‘未來數月’,不是‘未來幾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28

【見聞專訪】陳凱豐:對中國政府刺激預期不能太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98

陳凱豐為紐約大學客座教授、紐約某宏觀對沖基金聯席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 他此前曾擔任Amundi資產管理公司另類投資聯合主管,摩根斯坦利對沖基金投資團隊基金經理。他在90年代末在國家開發銀行從事國際金融工作。本訪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意見。

華爾街見聞:中國房地產表現不佳,救市呼聲增強,政府也推出一些刺激,如何看待中國房地產?

陳凱豐:全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從政府投資驅動到百姓投資需求,與房地產如此相關。這是不太健康的。政府應該慢慢淡化房地產在經濟中的作用。病人生病了,但是吃藥不能吃太急。應該把資金轉移到實體經濟,促進消費,如果能將房地產市場購買力轉移到消費,那麽對經濟會更好。中國當前依然消費和內需不足,太多資金被儲蓄到房地產中。

 

華爾街見聞:如果微刺激落空,對市場是否有沖擊?

陳凱豐:這幾個月表明,投資者對中國政府預期不能太高,政府沒有給出實質性舉措。中國經濟還是要靠經濟體轉型,靠刺激是不行的。

 

華爾街見聞:人民幣之前跌過幾個月,最近上漲了。馬駿提到中國央行將退出日常外匯市場幹預。談談您的整體看法?

陳凱豐:談人民幣走勢,還要談談日元。日元貶值導致97年亞洲金融危機,當前日元也貶值很厲害。在其他貨幣兌美元貶值情況下,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那還是有問題的。相對穩定會比較好,人民幣合理價位是區間波動。

 

華爾街見聞:滬港通刺激A股走強了一段時間,預計未來正式開通後對市場影響?

陳凱豐:A股市場主要還是靠國內投資者,海外的話資金量太少了。對海外投資者放開肯定是好事,是趨勢,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上面。A股還是要靠自己的轉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41

德國經濟走熊 默克爾或加入經濟刺激大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16

德國總理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四表達了通過政府支出刺激經濟增長的意願。因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德國的經濟正在陷入停滯,迄今為止,德國仍扮演著歐元區經濟發動機的角色。

默克爾沒有說明具體刺激措施,她稱政府正在檢驗如何刺激投資,特別是在數字科技及能源領域。這意味著德國政府或將鼓勵互聯網創業公司。德國包整個括歐洲近年來在數字科技領域的發明創新遠落後美國和韓國。

德國此前一直反對增加政府支出,在國內和歐洲進行財政整固是默克爾的優先事項。如今她態度的改變可能對整個歐洲的金融、財政界激起漣漪。

如果德國給予財政支出更多空間,無疑會激發歐元區其它各國的刺激需求。特別是法國,在縮減財政赤字和增加經濟刺激的選項之間,近期已開始偏向後者,若有德國帶頭,法國或將毫不猶豫的拋棄財政緊縮的想法。

德國經濟繼在第一季實現增長之後,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0.2%。此後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意外低迷,已經動搖了這只是短暫異常現象的希望。8月新訂單和工業生產的下降速度均創下五年多來最快。判斷未來3-6個月GDP增長狀況的可靠指標--9月Ifo企業景氣判斷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降,這預示經濟將持續低迷。

周二,IMF將對德國2014年增長預估從1.9%大幅調降至1.4%,2015年預估從1.7%降至1.5%。

“德國經濟前景存在很大風險,”德國智庫DIW的Marcel Fratzscher表示,指出歐元區疲弱狀況、法國和意大利的政治風險、可能曝光歐洲銀行業問題的壓力測試,以及烏克蘭和中東的地緣政治威脅。

“我預計,如果經濟進一步惡化,德國政府將對政策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考量,”曾擔任歐洲央行官員的Fratzscher稱,“你可能很快就會看到這一轉變。”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上個月不得不承認,如果財政政策過於緊縮,僅僅由歐洲央行是無法提振增長的。他本周四還強烈暗示,德國和其他債權人國家有能力負擔更多開支,“一些政府有足夠的錢,他們應該將這些錢花出去。”(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20

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沒必要刺激房地產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80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稱,沒有出臺針對國內房地產市場和其他經濟領域重大刺激的必要。房地產市場等經濟領域當前“仍然穩定”。

本周五接受路透采訪時,朱光耀一方面承認中國樓市下滑,一方面表示這不應視為問題,下滑時因為之前房價過高,應允許市場力量發揮作用。他說:

“我們密切關註,但是要讓市場來發揮作用。我們有足夠多的宏觀經濟管理工具,但是目前在采取任何重大刺激計劃方面仍非常謹慎。”

“這不僅是指房地產市場,而是整體經濟,不需要重大刺激計劃,我們必須讓市場來發揮作用。”

而在朱光耀發表上述言論約十天以前,中國政府已經出臺強有力的房地產市場刺激政策。

9月30日,中國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不但再次推出2008年救市時使用的三折首付、七折利率優惠,而且兌現了關於首套房“認房不認貸”傳聞,限貸標準正式松動。

這意味著,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在全國所有城市購買二套或者二套以上的住房,都有可能享受首套房貸的三折首付和七折利率優惠。

執行方面,中國央行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發行期限較長的專項金融債券等多種措施籌資,還要求擴大市場化融資渠道,積極開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試點。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此後評論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具力度的救市政策,利好地產,利好經濟。但由於執行上具體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風險情況自主確定,目前銀行負債端成本仍然較高,後續實施效果有待觀察。

本周五,在被問及是否擔憂中資銀行可能易受房地產市場下滑沖擊時,朱光耀稱,在認真地監控銀行領域,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僅為1%左右,銀行方面也有“大規模資本緩沖”。

除了放松限購,中國央行近來也對銀行放開了開發貸的限制。

兩天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經濟觀察報》消息稱,各大商業銀行開發貸占貸款總額比例不得超過10%的限制已經松動。央行把開發貸授信總量權限下放到各大行總部,銀行能自由調節開發貸總量,並可重啟新增開發貸審批,不像過去那樣自發停貸。

央行此舉響應了眾多房企在高庫存當頭、資金回籠乏力之際對解禁開發貸的渴望。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指標全線下滑:

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較1-7月回落0.5%;

1-8月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0.5%;

1-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8.3%和8.9%;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增至56160萬平方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投資,中國

房地產市場,房價,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