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說亮話:劏房記之離不開、留不低

1 : GS(14)@2017-10-15 15:54:33

在聖公會麥理浩夫人社區中心的穿針引線下,筆者兩周前和13歲的兒子一起拜訪葵涌劏房街坊,一整天和不同街坊交流,晚餐和幾個家庭一起在社區廚房煮食進餐,其中一位獨居新移民、地盤工更仗義招呼我們住一宿。
X先生的劏房大概60、70呎,一條約6呎乘2呎的走廊已經佔去十來呎,剩下約7X7呎的空間,有廁所、洗碗鋅盤、床、衣櫃、電視,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索租3,000元,呎租約45元。筆者一天下來拜訪好幾位街坊,開始對區內劏房租金有點認識,不禁衝口而出:「3,000蚊幾平喎!」「我兩年前租的時候不便宜,現在就找不到了。」「業主沒要求加租嗎?」「當然有啊,我告訴業主在地盤工作,甚麼都能修。他的空調、廁所漏水、天花板油漆脫落,都是我修的。而且我一個人,沒有甚麼東西,地方整整齊齊的,他就還是3,000租給我。」
X先生在劏房戶中算是「家徒四壁」,沒有很多雜物,60呎頗有空間感,閒聊時,他拿出武夷山帶回來的茶泡給大家喝,如果再拉一首《二泉映月》,簡直可以說得上「室雅何需大」!筆者一天一夜間已經被劏房街坊徹底改變對於合理租金、合理居住環境的觀念。是夜兒子拿出睡袋,躺在走廊,我在廁所外席地而睡,屋主在自己的床,屋裏其他的東西就歸納在床和我的睡袋之間。除了兒子上了一趟廁所踩了我兩腳外,睡得尚算安穩,兒子更是微微鼻鼾,睡的不亦樂乎、樂不思蜀。其實眼睛閉起來睡了,地方大小沒甚麼,難的是醒時的困窘。單親家庭母親生活越困難、越是對孩子內疚,就越想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一方面怕小孩不長大成熟,另一方面又怕他們在複雜的環境中受傷害,劏房「離不開、留不低」。久而久之,孩子知道母親的難處,結果自己選擇沒事就留在狹小的家裏,難得運動,也罕有社交活動。對所有父母而言,孩子總要長大,學會放下總是很難,筆者想像,對於在狹小空間日夜和孩子互相依賴十數年的單親媽媽,要放下,讓孩子飛更是不容易。和街坊聊天時有兩位年齡約20歲的女孩,正在攻讀學位課程,努力上進,可敬可佩。說起香港房屋政策,筆者好奇問要不要把郊野公園的邊緣地區用以建廣廈千萬家,以安頓20餘萬劏房戶?以她們環境的困難,她們居然沒有舉腳支持,而是和筆者討論社會公義、人文關懷、地球環保等題目。無論大家是否同意她們的觀點,有這樣願意超越自我限境、具備廣闊視野的年輕人,香港還是很有希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9/201766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