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paceX曾5次發射失敗 馬斯克積累的財富也曾所剩無幾

9月1日晚,美國佛羅里達肯尼迪發射中心發射臺在進行火箭靜態點火測試時發生爆炸,美國航空公司SpaceX此前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被炸毀。然後這已經不是獵鷹9號火箭第一次出現事故了,去年就曾爆炸。

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是SpaceX公司研制的可回收式中型運載火箭,於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發射,於2015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回收。2012年5月22日,“龍”飛船搭載該型火箭發射升空,作為第一架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運輸飛船。此後,“獵鷹9號”將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商業軌道運輸服務平臺正式開始其太空之旅,取代航天飛機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和人員。

按照SpaceX公司的構想,獵鷹9號可回收火箭若能成功試射並回收,對太空探索領域將有著重要的探索意義。該火箭的自主返回技術將大幅縮減太空旅行的花銷。若能實現火箭的全面回收,預期發射成本將大大降低。

可惜的是,過去兩年,SpaceX發射火箭以來總共試圖11次回收火箭,獵鷹9號有5次回收都未能成功。在2015年6月,獵鷹9號火箭升空之後爆炸,原因可能是由一個氧氣罐中的支桿故障導致。

獵鷹9號火箭的失敗背後也是SpaceX公司的屢次挫折和屢次雄起。

SpaceX由PayPal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創建於2002年,也是全球第一個能夠發射回收宇宙飛船的私人公司。早期SpaceX研發的商業太空火箭是獵鷹1號,該火箭也是全球首個私人建造的太空商用火箭,每次發射僅需670萬美元。於2006年3月25日在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進行首飛,火箭在升空25秒後失控旋轉,墜入海中,首次發射失敗。

在停頓了一年後,SpaceX於2007年3月21日在誇賈林環礁進行了第二次獵鷹1號火箭的發射,這次發射依舊沒有成功。2008年8月3日,SpaceX進行了獵鷹1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發射再次失敗。在連續三次失敗後,馬斯克通過互聯網積累的財富所剩無幾。

後來SpaceX公司發展運營漸入佳境,但是2015年6月28日,SpaceX遭遇到獵鷹1號三連敗之後的又一次重大事故。SpaceX在執行貨運龍飛船發射任務時,在發射139秒後淩空爆炸解體,這次事故導致SpaceX在後續半年停止了所有發射任務,大批訂單被推遲發射。

之後SpaceX完成了6次火箭回收,成為全球首家擁有該項技術的公司,這也是包括NASA在內其他國家航天機構都沒有實現過的。然而就在昨日,正準備點火測試的獵鷹9號火箭突然爆炸,SpaceX又一次遭受公司慘痛的失敗。

雖歷經多次失敗,SpaceX卻為越來越多人所關註。據悉SpaceX也是全球首家進行火星任務的私人公司,它將在2018年發射龍飛船登陸火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58

報告:俄羅斯財富最不平等 中國私人財富增長最快

財富調研公司New World Wealth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發現,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不平等的國家是俄羅斯,該國62%的財富都掌握在百萬富豪手中,26%掌握在億萬富豪手中。當前,俄羅斯經濟正逐步走出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俄羅斯GDP預計將在2017年增長1%。

這份報告中的財富指個人凈資產,為全部資產(包含房產、現金、股票等)減去負債後得到的凈額。政府公共資金不在計算範疇之內。另外,按照英語表達習慣,凈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10億美元以下者稱“百萬富豪”,凈資產在10億美元以上者稱“億萬富豪”。

不平等程度僅次於俄羅斯的是印度。該國有54%的財富控制在百萬富豪手中。

上述調研公司稱,問題在於,如果百萬富豪控制了一個國家半數以上的財富,那麽這個國家留給中產階級的空間就非常狹小了。

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平等”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是“最平等”的大型經濟體,該國只有22%的財富控制在百萬富豪手中,3%的財富控制在億萬富豪手中。

澳大利亞次之,有28%的財富掌握在百萬富豪手中,被列為“非常平等”的國家。

而在各種有關收入不平等的負面報道沖擊之下,美國的財富平等程度卻比預想中更好,只有32%的財富掌握在百萬富豪手中。

英國的平等程度略遜於美國,百萬富豪控制了該國35%的財富。

近期New World Health公司還按照私人財富總和以及人均財富,分別對各國進行了排行,美國以48.9萬億美元的總財富遙遙領先,是排名第二的中國(17.4萬億美元)的將近三倍;但其人均財富僅為15.1萬美元,位列第八。私人財富總和與人均財富雙雙躋身前十的只有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三個國家。

在New World Health的報告中,人均財富排名最高的國家是避稅天堂摩納哥,該國4萬居民之中,超過5%的人身家超過1000萬美元。人均財富將近160萬美元。

報告還顯示,過去15年中,私人財富增長最快的是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增長勢頭也頗為強勁。

美國收入差距持續拉大

隨著11月美國大選的不斷臨近,收入不平等、實際工資水平停滯不前、勞動階級與中產階級福利問題等再次成為美國人關註的焦點。近35年來,美國的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賽斯(Emmanuel Saez)在分析稅收數據後發現,去年,美國家庭中最富裕的那1%的平均收入增長了7.7%,達到136萬美元。而其余99%家庭的平均收入僅為48,768美元,增長率也只有前者的一半。

再看個人收入,美國最頂部1%(由企業高管、銀行家、對沖基金經理、藝人和醫生等高收入群體構成)的收入也在穩步上升,把持著美國個人收入總和的22%,遠高於二戰後10%的水平。美國中產階級的隊伍也在擠壓下日益縮水。

收入不平等與財富不平等之間呈現出密切的正相關關系。一方面,勞動收入是財富的一大主要來源;另一方面,財富不平等通常比收入不平等更加嚴重,因為財富本身所催生的收入(或資本所得),如租金、股息、版稅和資產升值等,會起到進一步拉大差距的作用。這部分收入在美國國民收入中占到很大一部分(約20%-35%),會對財富不平等造成重大影響。另外,雖然在所有西方經濟體中,勞動收入都在國民收入中占據大頭,但由於稅收和開支的消耗,最終進入個人財富積累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發布的《2016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百萬美元家庭數量增長了6%,這部分家庭的財富占到全球的47%。到2020年,這一比例預計還將上升到52%。百萬美元家庭數量增長最快的是中國和印度,但最密集的仍然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百萬美元家庭占全球人口的1%,但所擁有的財富是全球私人財富的整整一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48

新一浪財富效應 老狐狸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9/08/%e6%96%b0%e4%b8%80%e6%b5%aa%e8%b2%a1%e5%af%8c%e6%95%88%e6%87%89/

這一篇文章應該早在一星期前面世了,但小弟近期各樣project纏身,每到假期,懶惰貪吃的老狐貍不是賴床,就是在最近一個星期過了大海考察業務 (有留意小弟專頁的朋友應該知道),吃過了佳景集團 703.HK 轄下的澳門四季火煱,也到過了銀河酒店親身感受了其中場業務,享受了一個昂貴的假期。

先講一講資金流向,常常有人問我點解呢隻股票會升,老狐貍都係答買的人多過沽的人咪升咯,說穿了就是有錢湧入來買野力量大過沽的。如大家有留意報章新聞,歐洲有銀行正式向散戶實施負利率政策,向存戶收取費用,令市民蜂搶保險箱存放實物資產,若我作為一個存戶,那不如作投資,而香港股市早前的估值為全球最低之一,不難想像會令資金湧入。而正正是在港滙轉強多天,有資金流入中港股市後,香港股市創出年內高位,直至執筆日大市在連升四天後才首次回調,期間恆指曾挑戰了23,800點的年內高位,而在美國非農業職位遜於預期情況下,市場對美國於九月加息的預期下降,刺激了近日兩個新盤Grand Yoho 同啓德一號賣個滿堂紅,二手盤亦創出年內高位。若大家看看近期國內的樓宇買賣亦火紅,今天有報導指上海樓宇庫存量可於四個多月後售光。

雖說今個股票升浪只集中在大型股如騰訊、滙控和大型中資銀行等,而小型股仍然未成氣候,但在大型股和樓市向好下,老狐貍深信新一浪的財富效應將會形成,早兩天國內的汽車銷售數字好過預期,令汽車板塊全線造好,有可能正正係呢d先富起來的人帶動的數字。

如果你問我個市會點,其實老狐貍一早已講過牛市已在不知不覺間誕生了,到最近才有各方股評人相信,但我預期下一浪或許是大型股要先整固一下,到股仔發力了,畢竟很多莊家今年都未發市,早已餓過飢了,點都會趁好市就黎一轉,反正很多散戶仍然未落疊,小股又未算郁,有一定值搏率。

至於咩板塊會好呢?不如你話番俾我知上一浪打柴後邊個行業死左呢?咁呢個板塊就係最有值搏率咯。 對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話係高級消費股,好似賣車、賣名錶等等,既然車都郁左咯,今次老狐貍就睇一睇一隻鐘錶股。

Sincerewatch HK (444.HK)  (9月7日收市價: $0.213)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08-%e4%b8%8a%e5%8d%8811-59-54

睇完呢個圖,大家都會嘩左一聲出黎,原來係2015年4月份,即係1年多前,佢既高位係2.95,而今日收市都只係$0.213,現價只係當日的7.22% ,真係平爆。

如果你想知佢既業務,我就唔多講,大家可以睇番佢D資料,至於業績,在過去一年生意又差,租金又貴的情況下,當然係蝕咯,截至2016年3月全年蝕1.4億元,亦係預計之內。

咁呢隻股有乜賣點?咁就要睇番佢大股東同之前的批股行動了:

配售

2015年3月,公司以$0.61 配售6.92億股,以後就炒過上$2.95,當中宣佈了朱太入股。
2015年9月,朱太向嘉實基金出售29%股權,每股份$0.53,現朱太牌面持有11.86%,及後股價急回至最低 $0.195
2016年8月,公司以$0.2售8.3億股,承配人身份未知。

財務狀況

NAV: $0.265
公司總資產:16.78億
公司資產現金及銀行結存 (未計其他資產): 5.22億
公司總負債: 5.79億

可以說公司可以零負債。

總結

此公司在每次配股後均有炒作行動,而嘉實基金就俾人搵左笨X,以$0.53接左貨,係咁意上番去都有1.5倍回報,相反其52周低位只係$0.213,好抵搏。

呢個板塊已經跌到阿媽都唔認得,係咁意炒下高級消費品復甦真係不得了,唯一擔心係佢用時間去磨滅我鬥誌者。至於睇幾多,我一向都唔識睇,只知可以有機會big tea rice 咯。

(老狐貍已持有少量上述股份,以上分析只為老狐貍投資手記的自我紀錄,不應被視作投資建議遊說,股票價格可升可跌,甚至全無價值,請向投資顧問查詢。)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老狐貍的FANPAGE交流下啦。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

老狐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55

財富猛增 中國富豪成全球私人銀行“香餑餑”

為了吸引中國新晉富豪客戶,歐洲小國列支敦士登的列支敦士登皇家銀行(LGT)最近想出了一個新招:邀請客戶和該國公主瑪麗·馮·列支敦士登(Marie von Liechtenstein)共品美酒。

該行一名發言人表示:“客戶們愛極了她。能有多少人可以說,‘嘿,我剛和列支敦士登公主閑聊家常來著’呢。”

隸屬於列支敦士登皇室的LGT銀行是歐洲最大的私人銀行之一。除私人銀和資產管理業務之外,該銀行還專註於私募基金、對沖基金等資產管理業務。

財富增長迅猛

過去5年中,亞洲經歷了一輪私人財富的爆發式增長。以中國香港地區為例,本地高資產凈值人士(擁有100萬~3000萬美元資產)達20萬人,共持1.1萬億美元資產。報告指人數有望再增14.2%,至23萬人。

據今年2月發布的《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在截至2016年1月16日的一年中,中國大陸共新增了74名10億美元級富豪,億萬富豪總人數也由此增加到470名。而在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億萬富豪總人數達到了568人,這些富豪的財富總額高達1.4萬億美元。

北京首次超越紐約成為全球超級財富創造者最密集的城市——共有100位富豪居住在北京。中國城市在最多上榜富豪居住的世界十大城市中占了一半,除北京外,還有香港(64人)、上海(50人)、深圳(46人)和杭州(32人)。

巨大的財富催生了對私人銀行業務的需求。據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公會和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數據,在中國香港地區,今年迄今為止,35家私人財富管理機構名下管理的資產達到了約7000億美元。2015年時這個數字為6000億美元。而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公會於今年7月向46家私人銀行會員進行調查時,35家受訪公司均表示,擁有來自大中華地區的客戶。

營銷手段升級

近些年,中國私人財富的迅速增長吸引了全球私人銀行的目光。各家銀行為了吸引新客戶、攫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甚至不惜犧牲一部分利潤,大手筆地升級市場營銷戰略,LGT銀行便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些銀行則將目標對準了客戶的子女,為他們提供在歐洲或美國接受私立教育的產品。

“在亞洲,億萬富豪或超高凈值人士想要那種自己和銀行之間存在著某種重要關系的感覺,”香港普華永道的一名私人銀行顧問合夥人表示,“我認為,相當多的銀行正把這種高附加值的非金融服務視作一種能夠令自己脫穎而出的方式。”

在這個方面,大概沒有一家銀行能比得上LGT。一些銀行用遊艇課程和模擬藝術品競拍來培育新富人群。新加坡的一家銀行邀請客戶參加高爾夫主題旅遊,並在私人活動上邀請了諸如約瑟夫·斯提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和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等經濟學教授進行演講。

這種“高大上”的禮遇在西歐並不常見——銀行家們通常不會提供金融顧問以外的服務,不過,亞洲並非唯一一個客戶受到高規格待遇的市場。“中東、東歐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客戶也常常被‘寵壞’,”一家瑞士銀行的高管如是表示。他還補充說,這些高級待遇往往是通過“人脈資源廣泛的經理人”而非正式的銀行項目展開的。

這樣的做法顯然有損利潤。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研究,亞太地區私人銀行的稅前利潤率為21個基點,相較而言,歐洲的利潤率則位25%~26%。不過,這並不能阻擋西方銀行“追求”亞太區客戶的腳步,因為該地區的增長前景十分誘人。

上文提到的香港普華永道私人銀行顧問合夥人還指出,在亞洲客戶中,對子女的教育支持項目正在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些項目包括研討會、幫助學生適應歐洲精英寄宿學校的培訓課程等等。

瑞士聯合銀行(UBS)是亞洲最大的私人銀行,截至去年年底,該行管理的資產高達2740億美元。該銀行過去曾推出過“夏令營”項目,據一名熟悉該業務的人士表示,“(客戶中的)父母雙方對這一項目均表示非常滿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96

全球500強發布第五次選擇中國 明年《財富》全球論壇落戶廣州

《財富》全球論壇將於2017年11月底或12月初在廣州召開,這是該論壇自1995年誕生以來第五次選擇中國城市。

9月13日,在廣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誌主編Alan.Murray正式宣布了該消息。屆時,全球跨國公司負責人、知名政治家、經濟學者將齊聚廣州,就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

Alan.Murray表示,之所以選擇廣州,是因為廣州與全球五大洲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和貿易往來。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全世界是引人註目的。1999年財富全球論壇首次在中國(上海)舉辦時,位列財富全球500強榜單的中國企業不到10家,而今年,已有100多家中國企業躋身全球500強。中國開始成為世界發展的中心,而廣州作為經濟發展的龍頭,也在引領中國經濟的發展。而據我們了解,財富500強企業中,已經有288家投資廣州,比如思科、通用電氣的運營部分都在廣州落戶,大有繼續擴張的潛力”, Alan.Murray說。

另一個原因在於,廣州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Alan.Murray透露,2015年世界銀行的一個報告發現,珠江三角洲在面積和人口兩方面都已經超過東京,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地區。這個地區的居民已超過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和馬來西亞等國家,該地區被認為是中國快速發展的中心。

此外,作為中國目前人口最多的省份廣東的省會,廣州對於跨國公司頗有吸引力。第一財經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過去三年,廣州招商引資卓有成效,新註冊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註冊資本,每年均有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2014年,落戶廣州的內資項目達8.3萬個,合計註冊資本2607.5億元;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155家,同比增長5.8%;合同外資80.4億美元,同比增長13.0%。2015年,全市新註冊企業10.2萬家,增長25.1%;其中內資企業10.0萬家,增長25.0%;外資企業1361家,增長34.8%;註冊資本合計5767.8億元,增長57.7%。2016年1-7月,全市新註冊企業7.14萬家,增長24.7%;其中內資企業7.05萬家,增長24.9%;外資企業866家,增長12.3%;註冊資本合計3579.5億元,增長6.5%。

值得一提的是,註冊資本10億元以上的大型項目也呈現增長態勢。2014年,廣州註冊資本10億元(含)以上的內資項目22個,投資總額超1億美元的外商項目31個。2015年,去全市註冊資本10億元以上的大型項目62個,增長51.2%。2016年1-7月註冊資本超10億元的大型項目38個,中鐵建南方總部、思科“萬物互聯制造雲”、中遠海運散貨總部等重點項目落戶。

此前,財富全球論壇在中國舉辦過4次:1999年,財富全球論壇在上海召開,此後在2001年、2005及2013年分別在香港、北京和成都召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24

26萬億!一口氣可以買下全球10家“巨無霸”公司 但這筆財富卻開始悄然轉移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6/1039016.html

全球財富咨詢機構Wealth-X以及保險經紀與咨詢公司NFP本周發布《為明天準備:全球家庭財富轉移報告》指出,全球超高凈值人群將在未來十年史無前例向下一代轉移近3.9萬億美元(約26萬億人民幣)財產。

Qq__20151201131330thumb_head.thumb_head

不知不覺中,全球歷史上最大的財富轉移已經拉開序幕。

全球財富咨詢機構Wealth-X以及保險經紀與咨詢公司NFP本周發布《為明天準備:全球家庭財富轉移報告》(PreparingforTomorrow:AReportonFamilyWealthTransfers)指出,全球超高凈值人群將在未來十年史無前例向下一代轉移近3.9萬億美元(約26萬億人民幣)財產。

雖然這3.9萬億美元的待轉移資產只相當於超高凈值人群全部財富的13%,卻足以一口氣買下全球最著名的10家“巨無霸”公司,包括蘋果、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軟、埃克森美孚、伯克希爾哈撒韋、亞馬遜、Facebook、強生公司、通用電氣和中國移動。

目前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的情況愈演愈烈。諾獎得主JosephStiglitz表示,過去的30年間,全球生產力激增,但市場對收入的分配,卻並不是經濟學家想象的“按勞分配”。央行的貨幣政策也在助長這種“富者越富”的趨勢,獲利更多的“食利階級”把財富投入房地產、金融部門等“非生產性資產”,助長了資產泡沫。

美銀美林的美國家庭財富分配圖表顯示,美國0.1%的最富有家庭資產已與90%的家庭不相上下。

Wealth-X/NFP報告認為,到2020年,全球超級富豪的財富將再增長54%至46萬億美元,其中有64%是自己賺的,還有19%則是繼承的上一輩的財富。

該報告將超高凈值人群定義為擁有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群,其中80歲以上人群的平均財產是30歲以下的8倍,人數也正好是後者的8倍。盡管媒體公司或者矽谷有很多年輕富豪,如Facebook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但依舊無法改變“越老越有錢”的事實。

報告稱,全球個人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口至少有20萬人。在未來10年內,美國將是最大的財富叠代國,有超過1.4萬的80歲以上超高凈值人口將轉移財富,大於中國的1.205萬人和英國的1.065萬人,其中平均每人身價2.72億美元。

中國的情況也類似,一方面財富加速流向有錢人,另一方面富人普遍到了思考財富傳承問題的年紀。

今年5月發布的《新財富500富人榜》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最富有的500人的上榜門檻,從40億元提高到65億元,增長62.5%。500富人擁有的財富總額達到了80191.5億元,人均財富達到160.4億元,較上年的113.1億元增長41.8%。

不過,上榜者中約一半人士年齡在50歲以上,70歲及以上的有30余人。尤其從創業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情況看,創業一輩的年齡大多已達55歲-64歲,各家族的長子、長女們的平均年齡都達到36歲左右,或許真是到了要接班的時候。

另據招行《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15年末,中國擁有1000萬以上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將達到126萬人。高凈值人群七大財富目標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財富保障”,第二位的是“財富傳承”,已經考慮財富傳承的高凈值人士占比由2013年的34%上升至46%,超高凈值人士由2013年的46%上升至51%。

但值得擔憂的是,與海外富豪們早早“未雨綢繆”相比,中國富豪卻顯得準備不足,有高達57%的受訪人沒有為家族財富傳承做出安排。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在未來數十年中,“財富傳承”無疑都是一筆大生意。

  • 萬得通訊社
  • 杜宇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1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62

重塑廣州國際交往中心地位 廣州將主辦2017《財富》全球論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624

中軸線,珠江新城高樓爭艷,小蠻腰一塔傾城。

Hello Allen,2016年9月13日晚上9點左右,廣州地標建築廣州塔(也叫“小蠻腰”)燈光打出這句問候時,正在珠江上乘坐遊船的美國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誌主編穆瑞瀾(Alan Murray)很興奮,他跟周圍陪同的廣州市政府工作人員開玩笑說,“這個能永久保留嗎?”

下一個節目是,在海心沙碼頭等著29架億航無人機。等他們下船後,這些無人機在半空中飛出FGF(全球財富論壇簡稱)字樣。

6個小時前,穆瑞瀾在廣州塔二樓平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財富》將在中國廣州主辦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這句問候,是廣州市政府送給他的一份驚喜。

《財富》雜誌是全球知名的商業期刊,《財富》全球論壇創辦於1995年,與《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並稱為《財富》雜誌的兩張超級名片。該論壇每16至18個月舉辦一次,邀請全球跨國公司的主席、總裁、首席執行官以及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經濟學者參加,共同探討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問題。

迄今為止,《財富》全球論壇已先後在新加坡、西班牙巴塞羅那、泰國曼谷、匈牙利布達佩斯、中國上海、法國巴黎、中國香港、美國華盛頓、中國北京、印度新德里、南非開普敦、中國成都以及美國舊金山等13個城市舉行,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

繼上海、北京、香港、成都之後,這將是該論壇第五次在中國城市主辦。

《財富》全球論壇駐中國首席代表吉米-弗洛科魯茲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每一屆論壇,同時都會有多個國家的城市來競爭。這一次,廣州為理想之選。

穆瑞瀾表示,在選擇會議地點時,《財富》考慮到廣州作為一個對商業友好的城市而久負盛名,與全球五大洲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和貿易往來。

“廣州作為國際貿易的中心,是中國參與全球商業的著名的象征和現代的代表。”穆瑞瀾在發布會中指出,“如今,當全球化遭受攻擊的時候,我們相信,廣州論壇將有力地表明,全球商業是多麽重要,以及技術正在給全球商業帶來多麽深刻的變化。”

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天的廣州與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288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廣州。蔡朝林同時指出,廣州國際交往中心地位,在現代有所削弱,就跟大連舉辦達沃斯會議、杭州舉辦G20會議一樣,希望《財富》論壇能夠幫助重塑廣州地位。廣州將抓住論壇機遇,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營商環境,讓世界走向廣州,牽手財富,創造財富。

論壇將在2017年11月底或12月初召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88

家族信托:資產隔離與家族財富的守門人

家族信托是圍繞著高凈值和超高凈值客戶服務、保障其財富穩定性的一種金融模式,大家族甚至會建立家族辦公室來管理財富。不同於普通的信托或基金,家族信托除投資理財還承擔著應對離婚、死亡等市場以外的不確定因素,同時更註重財富的長期穩定,往往持續上百年,經歷數代人。

據統計,未來的5-7年,約有300萬中國的企業家會把其資產傳遞到下一代手中,所以中國有可能會成為未來最大的家族信托市場。

由於海外家族信托的委托人可以選擇匿名,因此離岸家族信托也成為了避免高額遺產稅、實現資產隔離的熱門工具。此外,國內的信托機制要求資產登記且被公示,而委托人設立信托的初衷更多是不希望他人知曉其資產內容,保密性成為海外家族信托能夠實現的功效之一。離岸家族信托一度受到追捧。

家族財富保護罩

家族信托架構中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委托人往往就是財富所有者,受托人是家族辦公室或家族信托公司,而受益人視不同情況而定,可能是委托人自己或其妻子、子孫等。

家族信托扮演著家族看門人的角色,同時通過資產配置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對不同資產進行投資,以此保證財富的穩定性。

建立家族辦公室較為著名的例子是戴爾電腦的創始人邁克戴爾和易貝創始人之一傑夫斯科爾。戴爾在大學期間創立戴爾,1988年完成上市當年市值達到1億美元。同年戴爾建立了家族辦公室,並從最初4億美元資產、6名員工發展至2016年,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70億美元、擁有4個辦公室。

傑夫是易貝的第一任CEO,1999年創建了斯科爾基金,為社會企業家提供一些扶持,並在2000年成立家族辦公室,管理其通過易貝創造的財富。家族辦公室的運作除了完成傑夫原有資產保障外,還順應了他後期個人興趣從商業轉向電影的轉變。據悉,目前斯科爾基金會的資產已經達到50億美元。

李嘉誠也曾利用家族信托,設計一套複雜的模式保證家族成員的資產穩定,以對4390億港元的資產進行輕松調度。

“海外家族信托可以實現家族財富的多方面保障。”宜信創始人兼CEO唐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主要體現在四個層面。第一,實現資產隔離。第二,優化資產稅務制度。第三,實現資產長線增長。第四,實現財富傳承。

委托人亡故或者離婚等事件使得家族信托的資產保障作用體現的尤為明顯。以喬布斯為例,喬布斯逝世後期遺產分配涉及到養父母、妻女、私生女等複雜關系,但是並沒有發生遺產分配方面的糾紛,緣於喬布斯通過遺囑信托完整地通過自己的意誌實現了遺產的分配。

遺產信托或遺囑信托早於家族信托。在古羅馬共和國的時候就有類似於遺產信托的制度(Fideicommissum),這是由於當時非羅馬公民,如外邦人或奴隸等,不具備繼承權,因此需要由羅馬公民繼承遺產、再轉交給希望的繼承人。

現代遺囑信托起源於12世紀英國的用益物權(Usufruct),由於遺產稅較高,地主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受托人,而受益人以年金的形式獲得利益。

如今,遺囑信托已經相對完善,例如當妻子身患重病、丈夫投資偏好風險較大的資產類別,但孩子尚且年幼時,可以將資產通過遺囑信托的形式讓孩子繼承,並以年金的方式分期給付,也可以設立不同的繼承條件,例如考入大學等。

此外,離婚對於很多高凈值家庭而言也是一個較為敏感的問題。一方面,可能夫妻之間財富差別較大;另一方面,雙方的離婚可能對企業的股價產生較大波動。默多克以信托進行資產隔離,其與鄧文迪的婚姻破裂後,鄧文迪並沒有獲得過多的資產。

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分食

就管理模式而言,家族信托有全權管理和咨詢顧問兩種模式。前者在委托人要求的風險偏好等框架下進行資產管理和投資,利潤來源為投資收益。後者向委托人推薦金融產品、在委托人作出決策後進行投資並報告,利潤來源為交易手續費。

目前,國內家族信托的設立機構,除銀行外,部分信托公司也紛紛開設相關業務。

例如,中國銀行利用中銀集團在證券、基金以及海外等業務的優勢與國內外信托機構進行合作;民生銀行以民營企業家客戶為主,在為客戶搭建股權結構的過程中與境外獨立的信托機構進行合作。而作為國內首單家族信托計劃的推出者,平安信托成為家族信托的本土化開啟者,隨後,中信信托、中融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繼開啟了家族信托的大門。

隨著中國高凈值財富人群的增長,家族信托雖然在國內生根發芽的時間並不場景,但已可預見未來激烈的競爭環境。

隨著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不斷崛起分食,諾亞財富、宜信財富等財富管理公司也紛紛進軍家族信托。

2016 年 8 月 17 日,香港—諾亞控股有限公司獲得澤西島信托牌照,並成立方舟信托(澤西)有限公司開展離岸信托業務,也標誌著,中國國內首家擁有離岸司法管轄地信托牌照並開展信托業務的獨立財富管理公司問世。

家族信托往往會對家族的資產進行資產配置,從而分散風險。

“家族信托會視資產規模不同而采取三種投資策略模型。”戴爾家族辦公室亞洲區負責人、首席咨詢顧問Dillon對記者闡述,第一種是標準資產配置模型。第二種是戰略資產配置,即在標準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更短期的投資,擁有更多戰術方面的傾向性。第三種是戰術和戰略兼顧的資產配置,該配置中需要考慮到經濟大環境。

在Dillon看來,小規模的家族辦公室更適合第一種模式。在投資組合中考慮到當前自身的環境以及未來三年的宏觀投資環境,並考慮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風險預算等。

第二種配置模型,則通常由較大的家族辦公室采用。在該模型中,委托人在每個資產類別中都有一個比較短期的投資目標範圍,並根據市場狀況賦予不同的靈活度。

“非常大的家族辦公室會采取最後一種資產配置模型。”他表示,該模型是在前兩種模型的基礎上加入對經濟周期的考量,對於資源和信息的要求較高。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經濟繁榮、低迷、滯脹等狀況的發生概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00

新財富遭遇低迷的A股 分析師拉票冷暖自知

十一長假將至,A股的低迷使不少市場人士選擇提前外出度假。而對於參加今年新財富評選的券商分析師來說,當下正是最緊張的“沖刺階段”。

新財富官網披露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40家券商研究機構的1600余位分析師/銷售服務經理完成了“第十四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的報名。相比起去年參評的50家券商,熊市中的新財富在參選券商數量方面略有收縮,但參選分析師數量卻與去年持平。

A股萎靡行情之下,分析師之間的較量仍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年初市場風格切換之後,各行業分析師密集拜票之余冷暖自知。花樣拜票招數的喧囂之後,圍城般的新財富對於從業者來說依舊殘酷而誘人。

行業分析師冷暖自知

新財富官方數據顯示,今年設置獎項的研究領域共計36個,比去年多出2個。其中最熱門的為策略研究,共28支研究團隊參選,其余每一個研究方向的參選團隊數量均不少於10支。

“今年以來漲幅靠前的行業,競爭確實要比其他行業更加激烈。”華南某上市券商的傳媒行業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部分今年漲幅不好、甚至是墊底的行業,參選團隊數量同樣不少,競爭激烈程度並不亞於去年。

Wind數據顯示,年初股市熔斷調整之後,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切換明顯。申萬一級行業中,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銀行等行業漲幅去年排在所有行業的靠後位置,但今年以來,這三個行業的漲幅卻排在前三位。新財富統計數據便顯示,食品飲料行業今年共有22支團隊參選,緊跟在策略研究之後。

此外,去年漲幅靠前的計算機、輕工制造、傳媒等板塊雖然今年以來表現不盡如人意,其中計算機以26.98%的跌幅墊底,但計算機行業仍有21支團隊參與角逐,傳媒行業也有21支團隊參與評選。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周期行業如煤炭、鋼鐵等板塊去年漲幅靠後,但今年以來卻異軍突起。在本屆新財富評選中,煤炭、石油化工、鋼鐵分別有14支、12支、11支團隊參與評選。

“行業整體漲幅比較好的話,今年容易推出讓大家賺錢的票,拉票時候會比較有底氣。行業整體不好,但矮子里總能拔將軍,硬著頭皮也得上,畢竟只是在行業內競爭。”前述傳媒分析師告訴記者。

記者便註意到,自8月中旬以來,不少券商分析師微信昵稱後面均帶上了“新財富請投XX證券XX行業第一”等字樣。與此同時,分析師們也正密集造訪買方機構,路演拜票。

“路演內容一般是過去一年的總結,把推過的票都捋一遍。重點總結推了哪些牛股,拐點有沒有預測到,風險提示是否到位等。”華東某上市券商的煤炭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自己最多的一天路演了7家機構,另外也負責要在無數客戶群中不停刷屏,將前述信息在行情合適時向客戶群推送。

“常規的調研,按部就班的推票大家也都還在做,但強推狂推某一只票的還是比較少。因為新財富行情里,一旦新推的票跌了,就真的讓市場’印象深刻’了。”該分析師說。

冷門行業分析師的生存法則

多位受訪分析師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同一家研究所內不同行業研究組之間的競爭不會非常明顯,因為每個獎項是各個行業分開比拼。“但如果公司層面會支持參評,拿出資源去支持團隊的話,就會涉及到資源分配的問題。”華北某券商的計算機行業分析師稱。

“對於今年有希望沖第一的行業團隊,我們這里是由所長帶著出去路演,所長的人脈、聲望等都是隱形資源。”身處今年相對處於劣勢的行業,這位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向記者無奈表示,自己所在團隊多是由首席帶著團隊出去路演,由所長“親率”路演的次數明顯偏少。

不過,前述煤炭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所在券商研究所的所長比較“雨露均沾”,沒有特別的傾向性。“所長會帶著各大首席出去,以所長活動的地域來決定帶誰去路演。比如最近他在上海參加活動,就會協調時間帶著同在上海路演的團隊首席去路演。”該分析師稱。

“所長是否具有傾向性,這確實要視公司和所長個人的情況而定。”前述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對待“冷門”行業,各大券商研究所內部還有一個較為通用的做法:把今年漲幅較好和較差的團隊“捆綁打包”出去拉票。

“所謂捆綁打包,其實也是盡最大的可能互相提攜和幫襯。比如A行業今年行情不錯,出去路演的時候講完自己團隊,也可以附帶宣傳同公司的B行業。”該分析師稱。

除了路演時的捆綁打包,也有券商研究所開發了“名人效應”,即請名氣較大的團隊或分析師為公司其他團隊進行宣傳。

記者便註意到,9月24日,2015年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網紅”分析師、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便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上發出了方正證券通信互聯網團隊的新財富拉票文章。而在此之前,“澤平宏觀”的內容多為任澤平本人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

“同一個公司內部,團隊作戰應該還是主流,惡性競爭關系比較少。”前述傳媒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所在研究所會讓一個大行業下面的幾個子行業一起活動。“一個子行業碰到熱點要開電話會議,那麽其他內容相關、風格契合的行業團隊都會一起來參加。路演的時候,盡量聚在一起出去。”該分析師稱。

圍城般的新財富

盡管同一券商研究所內部不同團隊之間普遍存在相互幫襯,但無可置疑的是,作為行業內不同團隊之間的較量,各個團隊更多時候還是靠自己“單打獨鬥”。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逢新財富,券商分析師費盡心思“花樣拉票”的現象層出不窮。近期,分析師組織團購、拍微電影、寫學區房報告等“套路”不斷翻新。經歷了13個年頭的評選,外界對於新財富榜單的認同度也不斷遭到折損,新財富比拼的究竟是何種能力始終是市場討論的話題。

“投研服務的質量還是我投票時的絕對標準,人情方面算是比較次要的。”在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看來,新財富評選確實存在跑偏,但還沒有完全脫離行業本質。

另一位券商資管部門投資經理卻也坦言,“碰到不熟的行業需要投票,賣方來拉票的時候混了個臉熟,最後實在不知道投誰就投了臉熟的人。刷臉從這種程度上來看也確實是有用的,投票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似乎也是無法避免。”

“坦誠地說,新財富投票和你對某只股票的業績預判準不準,確實不一定成正相關;有時候銷售給你派點派很高,但你得票不一定高。”前述煤炭分析師告訴記者,影響新財富投票結果的因素確實不僅只是“推票情況”這麽簡單的一項。

前述計算機行業分析師也表示,新財富評選摻雜太多其他因素,單純的埋頭研究難以奏效。“國內很多小券商為了打名氣,會花很多精力時間成本去做這件事情,對於剛進去的新員工來說其實很辛苦,也很浪費精力。”

“一般來說,拉票的時候,大的機構都是首席們聚在一起去,並不是所有的老板願意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下屬,也不是每個老板在獎金分配時候都可以做到讓每個成員滿意。”悲觀如這位計算機分析師,他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已經萌生的去意。

有意欲離開的不堪“紛擾”者,也有被名利不斷激勵的堅守者。“新財富是除了派點以外,提高身價最好的機會。先依附團隊往上走,拿到一個好名次,往外跳的時候身價就不一樣了。這是最好的提高身價的時機,總要做出點東西來,沒什麽無法承受的。”前述煤炭分析師便如是表示。

“這就是一個圍城。你想走,老板不會留。因為還有無數人,前赴後繼地想擠進來。”前述傳媒分析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17

中國富豪引領全球財富增長!1.2萬人掌握1.7萬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調研公司Wealth-X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超高凈值人群在2015年積累了1,750億美元的新財富。在2015年全球超高凈值人群創造的總財富中,中國所占比重接近四分之三。中國大約有1.2萬超高凈值人群,他們擁有的財富超過1.7萬億美元。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股市起伏不定,但中國最富有的人群的財富增長了10%。

有趣的是,中國超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增長10%的現象和基準上證綜合指數的表現相呼應,2015年該指數累計上漲了10%。在此之前,中國股市在2015年夏天大跌,上證綜合指數在八個月內下跌了50%。

股市回報和中國富人所擁有的財富之間的關聯並不令人意外,Wealth-X發現中國的富人不是很願意持有現金。中國最富有的人群持有的現金占他們所持資產的比重還不到9%,這是研究涵蓋的所有國家中比重最低的。中國超高凈值人群持有比例最高的資產包括民營企業、股票和債券。

雖然中國比其他國家創造的美元財富更多,但並沒有產生出很多新的億萬富翁。過去四年,中國超高凈值人群的數量僅增長了5%,遠低於美國的20%。Wealth-X研究分析師金納德(Benjamin Kinnard)稱,這反映出在中國企業家很難創辦新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