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將至,A股的低迷使不少市場人士選擇提前外出度假。而對於參加今年新財富評選的券商分析師來說,當下正是最緊張的“沖刺階段”。
新財富官網披露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40家券商研究機構的1600余位分析師/銷售服務經理完成了“第十四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的報名。相比起去年參評的50家券商,熊市中的新財富在參選券商數量方面略有收縮,但參選分析師數量卻與去年持平。
A股萎靡行情之下,分析師之間的較量仍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年初市場風格切換之後,各行業分析師密集拜票之余冷暖自知。花樣拜票招數的喧囂之後,圍城般的新財富對於從業者來說依舊殘酷而誘人。
行業分析師冷暖自知
新財富官方數據顯示,今年設置獎項的研究領域共計36個,比去年多出2個。其中最熱門的為策略研究,共28支研究團隊參選,其余每一個研究方向的參選團隊數量均不少於10支。
“今年以來漲幅靠前的行業,競爭確實要比其他行業更加激烈。”華南某上市券商的傳媒行業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部分今年漲幅不好、甚至是墊底的行業,參選團隊數量同樣不少,競爭激烈程度並不亞於去年。
Wind數據顯示,年初股市熔斷調整之後,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切換明顯。申萬一級行業中,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銀行等行業漲幅去年排在所有行業的靠後位置,但今年以來,這三個行業的漲幅卻排在前三位。新財富統計數據便顯示,食品飲料行業今年共有22支團隊參選,緊跟在策略研究之後。
此外,去年漲幅靠前的計算機、輕工制造、傳媒等板塊雖然今年以來表現不盡如人意,其中計算機以26.98%的跌幅墊底,但計算機行業仍有21支團隊參與角逐,傳媒行業也有21支團隊參與評選。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周期行業如煤炭、鋼鐵等板塊去年漲幅靠後,但今年以來卻異軍突起。在本屆新財富評選中,煤炭、石油化工、鋼鐵分別有14支、12支、11支團隊參與評選。
“行業整體漲幅比較好的話,今年容易推出讓大家賺錢的票,拉票時候會比較有底氣。行業整體不好,但矮子里總能拔將軍,硬著頭皮也得上,畢竟只是在行業內競爭。”前述傳媒分析師告訴記者。
記者便註意到,自8月中旬以來,不少券商分析師微信昵稱後面均帶上了“新財富請投XX證券XX行業第一”等字樣。與此同時,分析師們也正密集造訪買方機構,路演拜票。
“路演內容一般是過去一年的總結,把推過的票都捋一遍。重點總結推了哪些牛股,拐點有沒有預測到,風險提示是否到位等。”華東某上市券商的煤炭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自己最多的一天路演了7家機構,另外也負責要在無數客戶群中不停刷屏,將前述信息在行情合適時向客戶群推送。
“常規的調研,按部就班的推票大家也都還在做,但強推狂推某一只票的還是比較少。因為新財富行情里,一旦新推的票跌了,就真的讓市場’印象深刻’了。”該分析師說。
冷門行業分析師的生存法則
多位受訪分析師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同一家研究所內不同行業研究組之間的競爭不會非常明顯,因為每個獎項是各個行業分開比拼。“但如果公司層面會支持參評,拿出資源去支持團隊的話,就會涉及到資源分配的問題。”華北某券商的計算機行業分析師稱。
“對於今年有希望沖第一的行業團隊,我們這里是由所長帶著出去路演,所長的人脈、聲望等都是隱形資源。”身處今年相對處於劣勢的行業,這位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向記者無奈表示,自己所在團隊多是由首席帶著團隊出去路演,由所長“親率”路演的次數明顯偏少。
不過,前述煤炭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所在券商研究所的所長比較“雨露均沾”,沒有特別的傾向性。“所長會帶著各大首席出去,以所長活動的地域來決定帶誰去路演。比如最近他在上海參加活動,就會協調時間帶著同在上海路演的團隊首席去路演。”該分析師稱。
“所長是否具有傾向性,這確實要視公司和所長個人的情況而定。”前述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對待“冷門”行業,各大券商研究所內部還有一個較為通用的做法:把今年漲幅較好和較差的團隊“捆綁打包”出去拉票。
“所謂捆綁打包,其實也是盡最大的可能互相提攜和幫襯。比如A行業今年行情不錯,出去路演的時候講完自己團隊,也可以附帶宣傳同公司的B行業。”該分析師稱。
除了路演時的捆綁打包,也有券商研究所開發了“名人效應”,即請名氣較大的團隊或分析師為公司其他團隊進行宣傳。
記者便註意到,9月24日,2015年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網紅”分析師、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便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上發出了方正證券通信互聯網團隊的新財富拉票文章。而在此之前,“澤平宏觀”的內容多為任澤平本人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
“同一個公司內部,團隊作戰應該還是主流,惡性競爭關系比較少。”前述傳媒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所在研究所會讓一個大行業下面的幾個子行業一起活動。“一個子行業碰到熱點要開電話會議,那麽其他內容相關、風格契合的行業團隊都會一起來參加。路演的時候,盡量聚在一起出去。”該分析師稱。
圍城般的新財富
盡管同一券商研究所內部不同團隊之間普遍存在相互幫襯,但無可置疑的是,作為行業內不同團隊之間的較量,各個團隊更多時候還是靠自己“單打獨鬥”。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逢新財富,券商分析師費盡心思“花樣拉票”的現象層出不窮。近期,分析師組織團購、拍微電影、寫學區房報告等“套路”不斷翻新。經歷了13個年頭的評選,外界對於新財富榜單的認同度也不斷遭到折損,新財富比拼的究竟是何種能力始終是市場討論的話題。
“投研服務的質量還是我投票時的絕對標準,人情方面算是比較次要的。”在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看來,新財富評選確實存在跑偏,但還沒有完全脫離行業本質。
另一位券商資管部門投資經理卻也坦言,“碰到不熟的行業需要投票,賣方來拉票的時候混了個臉熟,最後實在不知道投誰就投了臉熟的人。刷臉從這種程度上來看也確實是有用的,投票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似乎也是無法避免。”
“坦誠地說,新財富投票和你對某只股票的業績預判準不準,確實不一定成正相關;有時候銷售給你派點派很高,但你得票不一定高。”前述煤炭分析師告訴記者,影響新財富投票結果的因素確實不僅只是“推票情況”這麽簡單的一項。
前述計算機行業分析師也表示,新財富評選摻雜太多其他因素,單純的埋頭研究難以奏效。“國內很多小券商為了打名氣,會花很多精力時間成本去做這件事情,對於剛進去的新員工來說其實很辛苦,也很浪費精力。”
“一般來說,拉票的時候,大的機構都是首席們聚在一起去,並不是所有的老板願意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下屬,也不是每個老板在獎金分配時候都可以做到讓每個成員滿意。”悲觀如這位計算機分析師,他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已經萌生的去意。
有意欲離開的不堪“紛擾”者,也有被名利不斷激勵的堅守者。“新財富是除了派點以外,提高身價最好的機會。先依附團隊往上走,拿到一個好名次,往外跳的時候身價就不一樣了。這是最好的提高身價的時機,總要做出點東西來,沒什麽無法承受的。”前述煤炭分析師便如是表示。
“這就是一個圍城。你想走,老板不會留。因為還有無數人,前赴後繼地想擠進來。”前述傳媒分析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