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0-Mar-2012 3月回顧 小豬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2/03/30-mar-2012-3.html
經過1、2月的大升市後,3月跌得死去活來,不少人嘔回前2個月的利潤甚至嘔突。相反理論又再發揮效果,當大升2個月,不少人都高叫牛市重來後,市場便要 來個反高潮。我發覺還有不少人吸收不到上年的教訓,還是一如以往的操作,結果3月又來中招大出血。如果大家中招中到要嘔白泡,不妨再深入研究我的新手找死 十式吧!

正如我上月所說,雞犬皆升的日子將會結束,市場理性之下,股票價值便會慢慢得到反映。可能有些人以為價值回歸是代表上升,其實價值回歸只是中性詞,可以是升至合理價格,亦可以是跌至合理價格。

本月最大的事件應該是由博士蛙牽頭的民企爆煲風暴,當然有危便有機,事件之後可能出現了不少機會,看大家如何把握。市場出現不少爆煲股,其實可說是合理現 象,因為中國正值經濟轉型,加上早年的4萬億後遺症,一些低質低效的公司會變得愈來愈難生存,結果便是這些公司愈來愈容易爆煲。未來可以跑出的公司必是一 些成功建立起品牌和高質高效營運的公司,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買中弱者的人只會愈來愈無運行,買中強者的人,時間才是最好的朋友。轉型由08年金融海嘯已 經開始,如果當年有長線投資者看到這個轉變,今天的核心持股應該已經強者在手。否則如果一成不變,還用08年前的中國投資思維,今天可能已經滿手弱者。

本月檢討有分析失誤的地方便是2468的合理估值評估錯了,失敗。對於此類高風險股,估值上應該要更加更加嚴格,最好以估值區間的下方作為買入點會更安 全。不過買入前已對主席大股東作了研究,本人暫不認為此股為老千股。早前的高管離職職位是一項新增職位(可有可無),舊有高管沒有改變,太早立論為公司管 治問題便太武斷了,或者只是近期的爆煲潮情緒令事件過度反應。不過不確定風險增加了,減持部份持股為合理做法。

本月新買入1234,此股由上市之初已經開始留意,不過上市年期不長,估值又貴,只好忍手。出了業績,有足夠數據,又不覺貴,決定買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1

Fortune(Jan,Feb&Mar,1958)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2c0.html

1958年1月

本期一篇重要文章《Unorthodox Curtiss-Wright》

文章介紹了一家航空電子設備供應商公司柯蒂斯.萊特。這家公司總裁名叫Roy,他從來不坐地鐵,而且在他給下屬指派任務時從來不向部門經理諮詢,所以公司負責管理人事的副總裁說他們不指望員工熱愛公司,這個確實非常不常規。

現在航空工程的畢業生對於柯蒂斯.萊特公司也不再青睞。他們指出這家源自飛機發明者萊特兄弟的公司已經不再是航空發動機製造行業的領導者。雖然公司目前仍然在主營業務發動機上運轉良好,但是公司還是將一個新的噴氣式發動機製造工廠出售。儘管公司開始了多元化戰略,進入了電子、航空塑料等新領域,但是它還是一家基本的政府的供應商,容易受到政府預算的影響。

但是這些情形絲毫不影響公司總裁,他說柯蒂斯萊特公司沒有想成為行業領導者,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給股東掙到最多的錢。1956年,公司的銷售額雖然只有聯合飛機公司的五分之三,但是公司的淨利潤卻超過了對手。

這家公司1929年就成為了紐交所的交易股票,如今仍然活躍在資本市場。

 

1958年2月

本期一篇重要文章《What hope for the railroads》

又是一篇美國鐵路的報導。最近美國參議院對於鐵路問題進行了聽證會,在場的有從全國各地趕來的鐵路公司總裁。他們來到華盛頓,警告道如果政府補貼不下發,鐵路公司估計得關門歇業了。

實際上美國的鐵路公司已經步入了衰退期,市場份額下跌。一級鐵路的淨利潤去年下跌14%,預計今年繼續下跌13%,去年的大部分時間鐵路公司的運營資本只夠付12天的工資,結果許多鐵路公司只能冒險省去了養護費用。

短期來看,鐵路公司可以暫停紅利發放。長期來說,鐵路公司可以放下面子,和其他的運輸企業合作,開發經濟效益好的運輸服務,如鐵海聯運或者鐵路公路,鐵路航空運輸聯合。許多鐵路公司在尋求合併,其中有人建議全國主要鐵路幹線整合成為兩家大的系統。

文章建議政府可以給予鐵路公司信貸背書,支持設備支出。而立法將會把鐵路補貼

 

1958年3月

本期重要文章《The trouble in Detroit》

文章講述了當時汽車行業的一些競爭細節。當時美國本土汽車業三巨頭已經完成了低端車型的升級換代,新車更大,價位基本在2300-3100美元。文章評論說這些舉措如果在繁榮蓬勃的市場環境下,肯定會大受歡迎,但是在如今的汽車市場上,這些車的價格偏高了。

文章介紹了當時美國的汽車市場行情,外國車在美國開始搶佔市場。1957年全美銷售了20萬外國小型車,估計今年小型車細分市場會達到50萬輛。前面講到了美國汽車業的產品空間偏大,價格偏貴。

三大汽車巨頭雖然不想放棄這個市場,但是佈局生產所需要的資本支出巨大,同時他們還需要面對美國汽車工人協會的壓力。他們沒有辦法把這類的小型車的價格做到像德國大眾一樣便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72

FORTUNE (Jan.~Mar.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ncm.html

Jan.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Better Care at less Cost WithoutMiracles》:

受迅猛發展而難以控制的醫療費用的困擾,大多數美國人支持某種形式的國民健康保險,但這並不會降低成本增長的速度,真正需要的是醫療系統的一次徹底改革。聯邦政府支付了當前醫療費用的很大比例,它應該鼓勵建立更高效的醫療體系,尤其是團體實踐計劃。這種計劃允許各類專家集聚一堂,共同工作。醫生們獲得相對穩定的年收入,加上獎金,並通過薪資安排激勵他們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治療,在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同時控制支出。

同時,私人保險公司應該開始更堅定地挑戰這種高醫療費用,保險覆蓋面應該延伸至包括所有形式的治療,而不是在當前的支出誘導模式下,更大程度地對住院治療提供保險。如果沒有這些改革,醫療服務的質量將永遠得不到提高,越來越高的成本無益於甚至會有害於疾病的治癒。

 

Feb.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How to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對污染的日益恐慌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恐慌本身並不能清潔環境,尋找諸如資本主義、技術或者「體制」之類的替罪羊同樣於事無補,因為所有的美國人都是污染者,其他的經濟體,比如日本和俄羅斯,它們的環境狀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西方人鑽研問題的能力,以及他們不到解決誓不放棄的毅力,促成了物質上的極大進步。但是,這種專注於某一事物的能力使得科學家們忽略了他們焦點以外的那些東西,政府官員們也不在乎他們管轄範圍外的任何問題。結果是,社會越來越不團結,分隔越來越嚴重。我們越來越需要一個「整合者」,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思考問題,並且能夠在技術進步產生負外部效應時儘早提出警告。

 

Mar.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re'll Be Less Leisure Than You Think》:

美國的經濟會永久增長?主要的遺留問題是如何分配財富和閒暇時間?不,這些都是錯覺。並非人人都能買到他需要或者想要的。未來,控制污染、重建城市、提供豐富的醫療服務和教育將向我們的資源提出巨額的挑戰。只有生產率保持當前的增長速度,我們才能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

但是,生產率增長是可能停滯的,因為僱傭勞動力正大量而迅速地從製造業轉移到服務業。到1980年,服務業(包括政府部門層面)將僱傭全美2/3的勞動力。然而,服務業生產率的增速只有經濟中其他行業的一半。因此,前景是這樣的:要滿足整個國家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慾望,所有可獲得的人力資源都將被吸收,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都要像原來一樣努力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0

上周更新 (3 MAR - 9 MAR)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03/3-mar-9-mar.html
上周初投資組合加入置富(778)及永安(289)兩隻實物資產型收租股票, 前者賣點係希望政府再度出招打擊樓市後會對REITS帶來正面影響, 現價$6.77來年有起碼5厘息打底雖然唔算非常吸引, 但亦係相當穩陣, 算係愈低愈值得買既股票, 萬一急需資金換馬, 股票流通性亦夠高, 算係比揸現金好; 至於永安(289)亦係收租類股票, 半年前已經開始睇好, 早前曾因換馬恆隆(10)而沽出, 長線穩陣到爆之餘, 短期催化劑係月內會公佈業績, 雖然股價已在高位, 但派息可以有驚喜, 要買就趁早買定.

周中趁低吸納時代集團(1023), 正如早前留言所講, 公司中期業績比想像中失望, 但現價$3.6相當於P/E不足10倍又不算貴. 已經還清所有債務, 預期資本開支不足1億, 2013年其實有相當條件提升派息率至60-70%, 即全年每股派$0.22-$0.26或2.2-2.6億. 中期業績已經將市場預期完全扭曲, 股價未來半年表現應該不會太好, 所以操作上係先買基本注坐住先, 下一站等IPO價先再接. 周中亦有趁恆隆(10)急跌接貨, 後來先知應該係股東Davis Advisors沽貨套現, 出貨位$47可能係短期阻力, 所以暫時唔會再加注.

另外亦賣出海通證劵(6837)換馬敏華(1999), A股走勢太難捉摸, 相對於美股節節破頂實在太大對比. 美國進一步確認經濟復甦勢頭, 出口股點都要有. 早前創科(669)被震走, 又唔想現價高追, 敏華(1999)估值相對地仍算可以接受, 所以轉買呢隻; 周四加注理文化工(746), 主因比較奇怪下半年好似少左個盈警, 公司業績有權大幅進步. 加上早前指數急跌理文亦無進一步破底, 現價應該有得搏, 反正18號會出業績, 個多星期就會決勝負, 而有關呢轉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前有出盈警而全年無出既情況我稍後會再於另文討論.

星期五下午建滔系公佈業績, 子公司建滔積層板(1888)下半年毛利率進一步轉差, 但生意則明顯好轉, 出奇地增派息之餘, 業績報告之中亦可以睇中管理層對來年公司表現甚具信心. 若然業績確然已於2012年上半年見底, 現價$3.9講緊往績10倍P/E左右絕不算貴, 所以當日下午開市後自己已經不問價小注追入. 短期內應該會有數間大行調升目標價, 暫時會繼續持有, 有機會再加注.

預期建滔呢類"業績比預期好"既情況於三月份會陸續出現, 所以呢轉業績期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留意. 自己亦多得CITIBANK取消最低佣金收費, 至年底買賣股票佣金一律0.2%, 所以可以將注碼打得好散, 分段買或買多幾隻都唔駛太擔心手續費問題, CITIBANK今次值得一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93

FORTUNE(Mar.2nd,1985)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9h7q.html

Mar.2nd,1985

封面文章:WhyU.S. Stocks Are on the Move Again

為什麼美國股票的牛市又要來了?

經歷了連續刷新記錄的交易日後,紐交所成交量突破了1億股,上漲個股超過下跌個股的連續天數已突破幾十年來之最,道瓊斯工業指數屢創新高,已接近1300點。本文主要分析了這一現象的各種可能原因。

點燃這場狂熱的許多條件其實一年前已經具備,比如公司稅後利潤的增長、生產率的提高等。但不久前還有分析師擔心通脹壓力、聯邦赤字和利率高企。去年的晚些時候,這些焦慮漸漸褪去,因為利率和通脹始終在低位溫和運行,消費者開始對未來的通脹壓力不再那麼擔憂。

一月,市場又帶來了更多令人鼓舞的消息,比如生產率增速加快,去年第四季度增長強勁等。華爾街分析師們對於未來的市場走向有著不同的預測,但歸根結底,這些都由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和國內國外投資者們如何看待它決定。至少,有關通貨膨脹的基本面是良好的,石油價格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並未像以往一樣,由於工廠擴大生產的刺激而出現暴漲。

股票漸漸成為了一種安全的選擇,因為通脹率很穩定,名義利率下滑,固定收益類投資的實際回報漸趨萎縮。此外,上市公司的利潤可能高於它們報表列示的值,因為銷售存貨的利潤下降,折舊額超過重置成本。報告利潤增幅為14.4%,而經過存貨和折舊效應調整的利潤增幅達31.2%。而在通脹高企的年份,情況正好相反:收入被人為抬高,因為存貨的價值隨市場價格上升而上升,折舊沖銷卻沒有反應真實的重置成本。

豐厚的利潤還能帶來更大的利好:公司可以增加股利發放,從而使股票更具吸引力。如果發放股利後仍有大量現金,公司可以進行股票回購(Elaine:巴菲特最近一直在建議蘋果那麼做,不過和這裡的原因不一樣)。市場的另一道強心劑是散戶的回歸。受益於401k計劃,公眾可投資的財富額急劇膨脹。一些華爾街的看多人士將目光移向歷史上曾出現的投資者積極參與市場的時期,比如1966年,如果要使通脹調整後的道瓊斯指數達到那個時期的水平,道指須站上3000點。

什麼力量將會使這一切戛然而止呢?華爾街的看空者們給出了一些理論。有人認為,去年十一二月許多人賣出了套牢的股票以抵稅,市場反應過度,而今年一月僅僅是正常的反彈。還有人認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導致了過剩的流動性,在公司紛紛擴大生產並大量舉債之時,聯儲政策很可能出現逆轉。對於聯邦赤字的擔憂和里根毫無削減預算之意的失望也是一大負面因素。看多者們反駁,赤字問題迫在眉睫,政府必然有所行動。

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每股利潤,而是市盈率,是投資者願意為一隻股票的單位盈利支付的價格。高盛使用了一種所謂的「股利貼現模型」(沒想到這模型那時候還那麼不知名。。。),基於對公司盈利增長的預期,並按長期國債利率貼現後加總,獲得公司的合理估值。模型顯示,當前股市比債市高估了15%-20%,但是當時長期利率呈現下降趨勢,這部分抵消了股票與債券的估值差距。投資者對低利率和高公司盈利增長率的預期將把股價推向無法想像的高度,而模型告訴我們,股價不應該再大幅上漲或者下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33

FORTUNE(Mar.18th,1985)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9j7z.html

Mar.18th,1985

封面文章:America's New Abstinence

美國的新節食主義

受成年的嬰兒潮一代和健身控的引領,美國人開始追求更少培根和雞蛋的早餐,放棄午餐時間的蘇格蘭威士忌,以雞肉和水作為晚餐的主打。這一新的節食主義觸動了許多行業的神經,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這種趨勢並非統一的,有時甚至是非理性的。當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對經濟帶來衝擊時,一些本處於成長期的行業提前成熟。在這場遊戲中,大玩家永遠是贏家,因為它們擁有豐富的財務資源和營銷方面的影響力,能深入到細分的市場。

市場上的高價產品是這種衝擊帶來的成長被迫停止的倖免者,比如高價高聲譽的進口品牌酒。除了走高端路線,對於受挫的企業來說,一個更普遍的還擊方法是,使用新的廣告詞說服消費者,讓消費者相信產品是絕對符合他們的健康訴求的。比如,全國豬肉生產者協會的廣告詞是「Americayou'releaning on pork」,牛肉協會的廣告詞是」beef gives strength」,奶製品協會的廣告詞則是」REAL」

私人企業也在做同樣的事:

蒸餾酒公司大力宣傳其積極作用,並宣稱自己的產品並沒有比橘子汁提供更高的卡路里。

煙草行業,其受損最嚴重。自從1964年有人提出吸煙有害健康後,人均煙草消費便持續下降,如今,含有濾嘴的香煙卻流行起來,佔據了53%的市場。

酒精行業,不僅市場環境不利,而且遭遇了立法限制。作為削減赤字的一個方法,聯邦政府對烈性酒的徵稅提高19%,而此前,地方政府已向1/5的烈性酒徵收了平均零售價格44%的稅收。之前從未出台過如此嚴厲的烈性酒禁令,因此,幾乎所有的蒸餾酒商都自動放棄了在直播媒體上的廣告宣傳,這又間接地損害了直播媒體的利益。

同時,烈性酒、白酒、啤酒的營銷商們紛紛提出了回應市場偏好變化的策略,包括搭售跑步器械,生產專為女性設計的酒精味不是很濃的烈酒,以及降低飲品的酒精含量等。

新節食主義並未影響到年批發銷售額230億美元的軟飲料市場,但由於促銷費用的大幅上升,產商利潤被嚴重腐蝕。

雖然無咖啡因飲料並不如人們之前預期的那樣火熱,但對於咖啡因的擔憂直接影響到了咖啡行業,咖啡的賣方開始關注高端市場,重視質量和選擇。

平穩增長的奶產品市場,也因人們對於肥胖和膽固醇攝入的雙重擔憂而受到重創。

現在,在人們的餐桌中間,豬肉的地位顯著下降,牛肉則保持穩定,雞肉地位上升。

對於商人們的種種擔憂,最好的消息是,專業的營銷技巧依然奏效。雞肉地位上升的一大原因是麥當勞的流行,即使它售賣的漢堡含有50卡路里熱量和不少脂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40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Mar 2013)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03/mar-2013.html


16% 港華燃氣 (1083.HK)
15% 置富產業信託 (0778.HK)
11% 大快活集團 (0052.HK)
11% 永安國際 (0289.HK)
9% 永嘉集團 (3322.HK)
8% 時代集團控股 (1023.HK)
8% 敏華控股 (1999.HK)
7% 聯想集團 (0992.HK)
6% 稻香控股 (0573.HK)
6% 中國全通 (0633.HK)

2% 現金

投資組合單位面值: 91.47
月回報: -1.46% / YTD: +1.26%)
(上月月結: 92.81 / 2010年7月1日起始值: 60.00)

派得好投資組合每日表現

三月份組合表現失望, 主因係業績期炒作過多而效率偏低. 自從去年十月開始努力炒賣後, 整體效果強差人意. 趁假期做個簡單總結, 發現期間交易21次, 總回報-$703, 虧損不多尚可接受; 反而交易費用達到$8,681, 則對組合回報影響甚大. 事實證明投資回報並不取決於買賣次數, 太盲目追求短線回報, 拖低命中率, 長遠而言反而會被交易費用反噬. 簡而言之, 效率重於一切. 減少亂石投林, 係2013年第一季最大教訓.

今年第一季看似難炒, 但發現身邊不少人回報甚佳, 足證港股並非如此不濟. 強股愈強, 如創科(669), 合生元(1112), 新濠(200), 理文紙(2314), 葉氏(408), 信利(732), 嘉瑞(822)等等; 只要有心搵, 機會依然甚多. 當中自己敢唔敢買係另一回事, 但此類公司一再獲得市場追捧, 而最後亦的確可以交出亮麗業績, 反映資金並非在盲目炒作.

為何自己組合回報遠遠不及? 反省自己操作手法, 不難發現自己投資股票缺乏前瞻性. 仍然停留於倒後鏡思維, 見平就買, 等市場重新評估. 年輕人同市場鬥耐性, 鬥長命, 用此方法看似大條道理; 但事實上將來無人能夠預測, 答案等一年, 甚至數年後再揭曉, 機會成本太重. 局外人投資股票無非都係想尋找一門有長線優勢既生意, 帶來穩定回報. 業務太具週期性, 甚至太過波動, 若然對相關產品優勢, 成本控制, 客戶需求等一無所知又或一知半解, 投資此類公司其實無異於純粹賭博.

回顧自己投資組合, 稻香(573)已經公佈業績, 內地經營情況比想像中好, 績後加注; 另外努力買進大快活(52), 主因係發現稻香員工成本增幅開始受控, 而公司本地業務下半年環比亦錄得大幅進步; 有機會係公司營運效率有所提升, 但若然僱員開支增長放慢, 則整個本地飲食業皆會受惠. 大快活本地業務佔整體溢利比重甚高, 如果下半年香港部份純利急升, 對整份業績會有明顯影響. 此屬半投機性操作, 答案待三個月後揭盅.

永安(289)業績無甚特別, 純粹係再次確認公司無甚前途. 發達唔駛預佢, 但勝在資產夠優厚, 收租業務亦甚穩, 繼續持有; 中國全通(633)純粹短炒, 業績上週四已出, 比想像中失望, 明日不論勝負亦會沽出; 永嘉(3322)其實亦係短線操作, 起碼比揸現金好, 若然要換馬, 則屬必然開刀對象; 其餘持股無特別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14

上週更新 (9 Mar - 16 Mar)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3/9-mar-16-mar.html
組合單位值: 108.75
組合週回報: -4.53% (2014年回報: +3.18% / 3月回報: -5.15%)

現金水平: 11% (前週: -3%)

組合上週表現差勁, 買乜死乜, 情況異常慘烈. 個股操作, 博雅(434)跌穿績後低位, 剪掉大部份, 剩餘一注純粹賭公司長線會OK; 嘉裡物流(636)績後急挫但目前似乎仍是偏貴, 估值很可能要向下調整, 又是剪掉大部份; 彩票股買完即剪, 賭得錯, 港股板塊中最好應是華彩(1371), 但暫時唔敢再參與; 海信(921)搏反彈失敗, 又是要剪; 再加上死捱爛守的保利(3636)及時代(1023)仍然弱到嘔電, 股票組合價值大幅回落. 很艱難才搏到旺旺(151)績後有得升, 但忘記此股有期權, 正股就算買得很大盈利佔組合比重亦很細, 因此仍然無大作為.

目前情況是相當難搞, 個股跌到七彩, 但明顯未見恐慌. 很可能是有過1月份經驗, 暫時仍未見大規模撤退. 十二碼一係入一係唔入, 市況轉趨波動後, 頂多拉鋸幾日應該又再黎料. 自己睇得較淡, 因此目前不敢買貨之餘, 主力仍然是搏指數再急跌. 早前騰訊(700)入股京東商城後無力再升果然是調整先兆, 轉眼間已輕吻$550關口, 業績前應該會喘定, 暫時不做好也不做淡, 但買回少少金山(3888)搏業績. 騰訊轉穩, 下週拖低指數很可能會是仍死頂在高位的藍籌如和黃(13)之類, 重注淡倉; 中石化(386)早前人們睇得太好, 轉弱後跌勢應會加速, 繼續保留部份淡倉; 中國經濟數據差仍然是沽貨藉口, 資源股主力做淡中海油(883). 整體睇淡部署大概如此, 睇一個禮拜. 較長遠的做淡目標是中海外(688), 業績其實相當一般, 最大劑是分析員仍然看得好, 跌得最急一段應該仍未出現, 但目前價位不算特別值搏, 反彈上$20後應可以再開淡倉.

個股已經輸到不敢再買, 頂多低位再買少少西鋼(1266). 中信泰富(267)績後繼續走強, 西鋼業績應該可以憧憬, 股價已重返大升日起步點, 但沽壓不重, 明知是險著但仍大膽加注. 可能要守多半個月, 但公佈業績應對股價有所推動, 點都要搏; 理文手袋(1488)績前買多少少, 此股成交仍然非常薄弱, 若然業績再有差池, 分分鐘走唔甩, 因此就算很有信心亦不敢買太大. 其餘股票已經無乜心水, 光大(257)跌多點可能買回, 但買完可能升少少已經頂唔順要沽, 因此其實是哂氣, 手風奇差最好是什麼也不幹. 期權心水是買少少利豐(494), 此股近月波幅收窄後期權金平到嘔, 下週四(20/3)出業績後可能會有方向. 本來是想買上搏績後挾淡倉, 但睇落就算買齊即月$9 PUT和$11 CALL加埋都唔駛1毫子, 應該有數圍, 不如兩瓣買哂.

近期操作相當不順, 市況欠佳可以當是藉口, 但有實力的投資者應該是無懼風雨一樣有錢賺, 因此其實是能力問題. 自己的人生左右銘是中庸之道, 特別順境的時候要相信自己不會好運一世; 而特別逆境的時候亦要相信不會一世當黑. 套用目前環境, 應該算是經歷過非常好境後開始轉差, 似乎是有排捱, 因此買賣方面要更加謹慎, 儘量避免墮入下跌漩渦而不能自拔, 方能提升日後重整旗鼓的勝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74

上週更新 (16 Mar - 22 Mar)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3/16-mar-22-mar.html
組合單位值: 112.64
組合週回報: +3.90% (2014年回報: +6.87% / 3月回報: -1.76%)

現金水平: 20% (前週: 11%)

港股上週五出現明顯反彈,成交放量,雖然有富時換馬效應,但內銀內房大挾,可以判斷是短期已脫險,而且有機會重演一月尾大力反攻的情況。但今次應該是更短癮,借央行消息挾高的日子過往見過不少,多數是放煙花居多,因此未來數日要把握最後跳生的機會,將沒有起色的持倉剪掉。

上週股票操作,理文手袋(1488)一役除大敗而回之外,亦令自己更警惕組合回報的下行風險,變相轉用有沽錯無放過的心態對待其餘持股,立志要贏回信心後再重新放大注碼。大勝忌輕浮,大敗忌急躁,不敢講沽出的價格是否理想,但可以肯定的是沽出大部份虧損中的倉位後操作上遠比之前靈活,而且人亦輕了很多,這是心態上的最大轉變。個別的勝負得失不能太著緊,最重要是將來能否逐寸追回失地。

自己應不可能是很出色的股票投資者,回想過去幾個月其實是錯過了太多波的大浪:澳門、醫藥、環保更是一直沒有參與;科網要等到很遲才想通買入金山軟件,但騰訊是一直都無份參與分錢過程,太多無謂的執著是侷限自己投資選擇的原因。或許相對之下,注碼控制是比選對股票更為重要;怕輸便買細點,確認下注正確後才疊上去,這是最安全的操作方法。從沒聽過買大冷門會輸死人,愈大信心的交易方最容易傾家蕩產,保持自己心境平和一點,操作上會更運轉如意。

目前股票主力仍是金山軟件(3888),業績勁到爆,最重要是開始找到Monetize的竅門。現價用市盈率計是貴到嘔,但有潛在被收購的機會,不可能會平賣,死揸不放;要開始搏內房反彈,但會是超短線操作,全力進攻綠城(3900)便算。其餘沒太多心水,騰訊(700)業績不是太差,但拆細後會很難炒,相對之下金山是肯定更值搏,而科網股最好仍是Facebook(FB:US);信義光能(968)沽出後低位沒有買回,轉眼已創新高,也是沒辦法;反正肯定會配股,便無謂高追。主要是覺得整體股票動力是比之前弱,現在買股只宜超小注TEST BUY,走勢不對便要雞咁腳走人,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空間。

期權操作,大注PUT和黃(13),遇著挾完又挾,目前看來是已變廢紙;但若然淡馬錫入股屈臣氏令股價出現短期亢奮,是更值得再接再厲。不是死牛一面頸,而是值搏率問題,派多$7息又代表什麼。不過由於市況會暫時好轉而淡友週一肯定要掃貨補回淡倉,工具選擇方面一定要揀下月價外PUT,行使價搏遠一點亦無壞。上週提及的利豐(494)CALL,最終大獲全勝,為組合進賬超過5%利潤,充分反映期權可以贏無限的超級威力。關鍵是注碼早在入市時已可以預定,就算虧損亦肯定不會輸入肉;但一旦搏中便可以夠輸幾十鋪,這是期權長倉的可愛之處。中海外(688)CALL目前亦HEAD住5個開,守多陣希望又搏20倍利潤,反正已取回成本,當然不介意繼續坐。下週可以嘗試搏反彈,主力一定是內房。另外希望九倉(4)會跟隨內房反彈,買少少CALL;中銀香港(2388)週三出業績,又是時候搏末日CALL,短線部署如此。四月港股應會很差,因此亦要同時開定下月淡倉。

最波動的市況,是更應該提起精神衝入場掠水,因為只要仍有心跳,便是仍有機會。到一日股票再沒有波幅,才是真正死亡的一日。很大感觸是上週一應是近幾個月來最頹的一日,但到週五又發現可以絕處逢生,股票市場就是如此奇妙。今次走得甩很可能只是夠運,而早排連敗應是操作失誤,更能反映到注碼控制和選股中出現的問題,其實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32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Mar 2014)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4/03/mar-2014.html
組合單位值: 108.27
組合週回報: +0.36% (2014年回報: +2.72% / 3月回報: -5.57%)

現金水平: 21% (上週: 30%)

三月份恆指下跌3%;國指微升1.9%。騰訊(700)及銀娛(27)、金沙(1928)的調整,是拖低恆指月回報的主要元兇。而由騰訊(700)和澳門股帶起的調整浪,亦直接波及一眾動力股齊齊捱沽;最慘是當中很多股票月內曾先後創過歷史或52週高位,但回調幅度之大、速度之急勁,一個不留神是很容易連環中槍。整體而言三月份是艱難的,就算真的做得不好,也無謂過份自責;尤其當看到首域基金三月份一樣瞓低的時候,大家一齊衰,感覺點都良好一點。

要開始為四月份打算,應該先要問自己今年重點投資增長股的概念是否有錯。由於大趨勢是大家會逐步走出低息環境,高息股吸引力已遠比2012年、甚至2013年上半年為低;要追趕回報,買增長公司應是沒有懸念,因此目前選股仍然是繼續堅守這個原則。縱使股市是一定會繼續波動,但暫時操作方向不應有大改變。現在最大的隱憂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帶來的衝擊。內地樓價持續回落,可以從疲不能興的內房股股價中反映出來;萬科急急腳減價賣樓,亦不可能是空穴來風。雖說股市有可能走在實體經濟之前,但中國公司面對人工高、利率高、匯率高的問題是仍然存在,縱然相關股票近來升勢如虹,但整體而言說服力仍是不足。

可能仍會有個別板塊,如早一兩年前已開始行業整合的水泥股等等,有機會跑出,但從股價表現亦可以反映出人們信念亦不是如此絕對,可能繼續是升一輪、跌一輪的格局,因此中國股票操作上要更小心在意,破頂追買反而未必是很好多策略。相對而言,搏增長股未死可能更有數圍。科網、澳門、環保、醫藥、新能源是過去一年人們最鍾情的增長界別,從中選一些自己有信念、覺得盤生意仍有得去的公司去買,暫時看來應是最佳作戰大方向。當中自己最喜歡的仍然是科網,香港一隻金山軟件(3888);美國Facebook(FB:US)搭Google(GOOG:US)應該已經很足夠。今日忽然發覺原來手機的GMAIL APP開始有廣告閃現,科技公司不斷擴張用戶群,最終目的仍然是透過瞭解各人的生活習慣及消費模式,進而在每人身上搵銀。Facebook收購Whatsapp後直接令公司掌握到最大的群眾網絡,這便是最值錢的地方。

其餘增長界別,環保股自己勉強揀得上手的只有光大(257),走勢暫時欠佳,可能只適宜測試性質買入;澳門股不是太肯定,要看看明日的博彩數據如何再作決定;醫藥股一向不懂,因此不買;燃氣、太陽能、風電、水務之中,是應該要揀返幾隻去買,但信心則只是一般。物流是上年年尾才開始炒的板塊,但算是實務實幹,自己頗喜歡海豐國際(1308),業績不俗,股價走勢很悶但卻符合行業性質,因此已納入成組合其中一員。

雖然大方向是大概如此,但一人之力是無辦法影響得到市場如何取態,因此資金流向亦是要關心的地方。第一季作結後,今個星期基金們亦要開始為四至六月這個傳統淡季作出部署。暫時睇資金未見有大舉撤離股市的跡象,否則國企股亦不會段段快放,因此板塊之間如何輪動是未來一週重點觀察對象。沒有領導股的升市是不可能長久的,騰訊及澳門股會否重振雄風,相信會為第二季港股表現帶來很大的啟示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