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即將在今晚出爐,期權市場隱含波動率暗示公司股價可能出現明顯波動。由於阿里巴巴IPO當天美股三大股指曾齊齊見頂並在隨後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因此投資者對於阿里的財報不敢掉以輕心。
自2011財年以來,阿里巴巴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64%。公司營收從當年的19億美元穩步攀升至2014財年的85億美元。盡管這種增長率無法長期保持,但是很多投行依然看好公司發展前景。高盛的營收模型暗示阿里巴巴在2016至2019年將錄得25%的年複合增長率。
目前市場預期阿里巴巴第三季度凈利潤將達到11.6億美元,營收為26.1億美元,同比均增長45%。利潤率則是另外一個焦點,公司當前的利潤率雖然要高於絕大多數的產業同行,但是受擴展移動業務的影響,該公司的利潤率已從去年開始出現下滑。第二季度阿里巴巴集團的利潤率下滑至43.4%,低於上年同期的50.3%。
公司股價的30日隱含波動率正悄然上升,周一達到46.18%,10月初時為36.29%。該指標用於衡量股價大幅波動的風險。而根據阿里巴巴股價近期的跨式期權組合(straddle)成本計算,在阿里巴巴公司公布業績之後,暗示公司可能出現7%以上的漲跌。按照目前的股價,市場可能的波動區間在95-110美元之間。
阿里巴巴集團在9月份通過創記錄的首次IPO募集到250億美元資金,IPO以來阿里巴巴股價的累計漲幅已達到45%。按照周一收盤價101.80美元計算,阿里巴巴的市值已達到2430億美元,超過了Facebook。
除了公司業績和股價表現之外,市場也對於美股整體走勢表示了關註。阿里巴巴IPO當天曾一度引發股市見頂。
其中較為顯著的特點是,之前同步率較高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標準普爾指數和WTI油價近期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差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6 07:47 編輯 從鋰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的角度分析比亞迪這次的大跌背後 從鋰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的角度分析比亞迪這次的大跌背後 我們團隊主要是鋰電池及電池管理的技術和產品出身,都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但對投資研究很少,但對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還是有一些了解和自己的認識。 比亞迪港股(01211)上周五與本周一兩天下跌了10個多點,主要是原因是Q3業績不好以及Q4預期不好導致的投資者的砸盤。短期業績不好的原因讓很多人開始不看好比亞迪了。 其實根據我們的了解,主要是受傳統汽車的下滑以及光伏虧損的影響較大,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還是很好,業績漲勢明顯。 只是短期新能源汽車占比還不大,大約只占到整個比亞迪收入的10%左右,而2014年估計會達到25%~30%左右的比重,到時候對財務數據的貢獻就會好很多。 我們的很多朋友是鋰電池及電池管理BMS行業的,加之有不少朋友在比亞迪,對於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標桿企業比亞迪,我們也一直在關註。 如果從投資及行業的角度,長遠來看,我們是一直看好比亞迪的,短期受業績的影響壓力大一點而已,對於這樣一家優質企業,任何一次大跌都是進去和加倉的機會。 為什麽這麽說,我們想從電動汽車市場趨勢、動力電池的發展以及比亞迪公司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電動汽車的市場趨勢 我想根據2014年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放開等來看,都是一個很好的發展,也是能夠得到摸得著的情況。 如果拉長到3-5年來看電動汽車市場,路上跑的車我想10%~20%的車可能會是新能源車(混合動力+純電動),這是一個多麽巨大的市場。比亞迪毫無疑問是這個行業的老大。 其中比亞迪的雙模車“秦”今年的9月銷售已經達到了1700輛,預計Q4月銷量將達到2000輛,由於電池產能的影響,否則銷量可能還會大不少。 很多媒體都在預測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超過10萬輛,我想10萬輛應該問題不大。估計比亞迪會占到3-4成。 電動汽車的發展經歷過前幾年的瘋狂後已經回歸了理性,且各方面趨於成熟。有幾個事情可以討論一下: 1> 特斯拉TESLA對電動汽車的推動功不可沒,它讓大家接收了電動汽車,也了解了電動汽車。應該這麽說特斯拉把電動汽車的發展往前推進了幾年了。這里,比亞迪在國內是最大的收益者,應該感謝特斯拉。 2> 新能源汽車相對於傳統汽車有很多天然的優勢,除了節能環保外,還有動力強勁、啟動快、安靜、駕駛平穩等,比亞迪“秦”100公里加速5.9秒,行駛過程中非常安靜,加速非常平順。 3> 不再走單一的純電動模式,而是開始重點推廣混合動力這個過渡產品,且開始把純電動的中心前期放在了公交與出租車市場。這是一個理性的回歸,在中國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接受很長一段時間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共存的現象,這是自然規律,而是多方利益及中國特色的原因。比亞迪經歷過很長時間的陣痛覺醒過來,開始推廣雙模汽車“秦”、“唐”,以及電動公交K9和電動出租e6,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4> 整車及核心部件電池、電池管理、電機、電控等相關技術和產品已經成熟,也被大家廣為接受。整車的續航里程與安全性已經開始被大家所接收。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模塊電池性能也有了大幅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一致性、安全性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完全能夠被大家接受。 5> 成本相對以前降幅較大,整車、電池、電機、電控都成本相對以前已經大幅下降,隨著量的增長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保障。比亞迪在成本方面估計比同行還要低不少。 動力電池的發展 由於動力電池是核心部件,我想不得不重點分析一下。 技術上來看,幾年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才100Wh/Kg左右,發展到了現在的150Wh/Kg左右,進步非常大。對續航里程和成本都有很大的幫助。 動力電池最核心的兩塊就是電芯和電池管理系統BMS,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變化和改善。 前幾年,整個動力電池行業應該說過度的瘋狂和非理性,其中也包括比亞迪,電芯正極材料大家一邊倒的認為是磷酸鐵鋰,瘋狂的擴張和投資,國內受比亞迪和A123的影響較大。後來特斯拉出來廣為稱頌的Model S竟然采用的三元NCA材料,大家傻眼了。 現在你再去看大家開始在討論應該是磷酸鐵鋰與三元鋰,實際上這二者的優勢和劣勢很明顯:
磷酸鐵鋰的優勢就是安全,循環壽命高,缺點就是能量密度要低。而三元鋰的優勢就是能量密度高、但安全性要差。 電芯還有一個對比很明顯的就是,國內以前一直追求的是大電芯,認為哪家能過做出大電芯,哪家電池廠就是牛,實際上當特斯拉出來後采用的確是18650的小電芯。比亞迪的e6采用的是200Ah的大電芯。 其實這也是一個折中的考慮,如果電芯太小,整個電池組的電芯數量就會多,對應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就會複雜。但如果像BYD e6采用200Ah大電芯,BMS就會相對簡單很多。 這就是讓我們開始理性的去思考,不是電芯的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一個合適的電芯大小,同時配合一個穩定的生產工藝讓電池的一致性要好。 但特斯拉通過好的BMS彌補了三元鋰電池安全性稍差的缺點。以前國內對BMS不太了解,更談不上重視,認為只要電芯好,BMS只是一個輔助。 ![]() 其實好幾年以前我就開始和朋友說電芯不要追求過大,選擇一個合適的容量。 我們認為10Ah~20Ah大小的容量可能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現在我想國內應該意識到了這些問題,開始在做調整。無論是電池的正極材料方向、電芯的大小以及BMS的設計等都在回歸理性和趨於成熟。 其實比亞迪經歷過這麽多,也做了很多的調整,也在回歸理性,開始行駛在正確的航道上。比亞迪其實早就在研發錳酸鋰電池,最近比亞迪開始推廣“磷酸鐵錳鋰”電池。電池容量來說“秦”用的就是20Ah的小電池。BMS也從以前F3DM的集中式變換為“秦”這種更加安全和智能的分布式系統。 比亞迪預計2015年的電池產能擴充到5GWh,是什麽一個概念,“秦”的電池容量是13KWh,年產能相當於38萬輛“秦”的產能。 在市場、技術和產能都趨於成熟的情況下,接下來幾年比亞迪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表現。 比亞迪公司的情況 關於比亞迪的討論,我想太多了,在任何一個汽車論壇,投資論壇都會有很多關於比亞迪公司的討論,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堆比亞迪的段子,但至於真實性我想每個人自己去思考。 但我想說幾點,提醒所有的投資者。 第一點,公司經歷過前幾年的調整,應該已經完全從低谷中走了出來,各方面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出現局部繁榮的局面。從比亞迪“秦”的出貨增長情況就可以看出。另外從低谷走出來的公司成功的概率也更大。 我們預計2015年,比亞迪新能源的產值會超過200億人民幣,毛利的貢獻預計會到70億人民幣左右。我們也根據現在的車型毛估一下2015年的銷售情況(不含“唐”及“騰勢”的銷售)
第二點,帶頭人老王,技術出身,簡單樸素,最近給大家的感覺也開始口出狂言,那只是技術牛人不懂公關和媒體的結果。老王是一直奮戰在第一線的老板,也是每一次都能抓住行業大勢並把它執行到位的老板。但老王也是人,而不是神,以前也犯過一些錯,經歷過這些年的調整,也成熟了很多,已經思考了很多問題,人才的問題,激勵機制的問題,攤子鋪的太開的問題,什麽都想自己抓在手里做的問題,管理不細的問題等等,也在慢慢改善,完全從低谷中走了出來,有了很大的改觀,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 第三點,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營銷、技術和產品都趨於成熟。 比亞迪的傳統汽車在品牌美譽度方面的確很不理想,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基本上在中國大陸市場建立起來這麽一個概念,“電動車”=“比亞迪”,比亞迪已經在人們的大腦中占據了“電動車”的概念,這就是最成功的營銷,也是比亞迪這麽多年辛苦積累的結果。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發優勢隨著市場的爆發會很快體現出來。 比亞迪在電動汽車的整車技術、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電控技術、充電技術、電池管理技術、雙模技術等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方面都積累的大量的技術和專利。 另外比亞迪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了1~2款爆品,真正的物美價廉,非常受國內歡消費者喜歡的革命性產品的雙模車“秦”,月銷量已經達到2000輛。 油電雙驅,100公里加速5.9秒,純電續航70公里,售價19.98萬人民幣,去掉政府及地方補貼,預計14萬左右。 以及即將量產的雙模SUV的“唐”,純電動的e6,騰勢,電動大巴K9等。 ![]() 好的行業,好的公司,如果不錯的價格,剩下的就自己決定了。 文章源自公眾號:Battery_BMS(鋰電池與電池管理) |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
當地時間11月4日晚,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舉行。凡·高靜物油畫《雛菊與罌粟花》以5500萬美元落槌(約合3.36億元人民幣),加上傭金,以6176.5萬美元(約合3.77億元人民幣)成交。攬得這幅現代西方重要畫家畫作的是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這是繼去年萬達集團在佳士得紐約拍場以1.72億元人民幣買下畢加索《兩個小孩》之後的又一個重大藏界新聞。華誼兄弟證實,買家確為王中軍,但因屬個人投資行為,不予置評。
得知王中軍拍下這幅畫作之後,藝術史學者呂澎這樣評價:“說明中國人在藝術品購買上更有判斷力,就藝術史而言,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這樣的收藏行為,也帶有很好的導向性,說明中國買家對人類文明愈加關註,購買真正對藝術史有價值的藝術品。”至於這樣的價格是否過高,呂澎回答:“藝術品市場的價格沒有是否過高之說,只看買家是否決定承受。”
凡·高生前賣出的少數作品之一
靜物畫《雛菊與罌粟花》拍前即為蘇富比今年現代藝術專場夜拍中的明星拍品,估價為3000萬至5000萬美元。據蘇富比公司介紹,這是凡·高1890年的作品。當年,畫家在保羅·嘉舍醫生家中完成了這幅作品,僅僅幾周後,他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將其噴薄的感情直接註入繪畫作品《雛菊與罌粟花》中,鮮艷的野花表現了畫家當時的精神狀況,這也正是其標誌性的創作手法。畫面中無拘無束的狂熱力量,清晰地展現了藝術家畫風的巨大轉變,被畫下來的花朵,恰恰來自幾星期後他企圖自盡的那片田野。
凡·高生前並沒有受到市場的認可,其藝術造詣在死後才慢慢被發現和認可。但這幅畫是一個例外:它是畫家生前賣出的少數幾件作品之一。
在此之後,目前所知的收藏記錄是:於1928年被MoMA首任主席A. Conger Goodyear購入,他將這幅畫贈送給了兒子George Forman Goodyear,而後者在1990年決定將其出售前,將畫作60%的所有權贈予了Albright Konx藝術畫廊。資料顯示,這幅畫作曾出現在1990年11月14日的拍賣中,但當時並不叫現在這個名字。據Goodyear在1991年稱,他將這幅畫作賣給了一個“重要的歐洲藏家”。
在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胡光華看來,凡·高、高更、塞尚這樣的後印象派畫家早在民國時期就受到中國藝術界,尤其是留洋畫家的推崇。凡·高的價值不僅在西方得到公認,對中國藝術史影響也相當大。胡光華亦表示,印象派以後的這批畫家,在創作上也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比如,日本浮世繪對後印象派畫家影響巨大,他們用色都非常濃烈醇厚,而不是如印象派畫家那樣采用調和的顏料。而日本浮世繪又受到中國傳統書畫的印象。”胡光華說。不同於印象派在創作中註重光學對客觀世界的影響,後印象派刻畫的則是內心世界。胡光華認為,這正是後印象派與中國傳統美學的相通之處。
收藏西方經典正當時?
近年來,很多中國收藏家步入歐美拍場,購買在世界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去年,萬達集團購入畢加索《兩個小孩》,緊接著又買入《戴帽女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隨後在對萬達集團藝術品收藏負責人郭慶祥的采訪中得知,郭慶祥對印象派畫作的研究始於多年前,而萬達的收藏也未止步於畢加索,塞尚、畢沙羅、高更等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畫家,都進入了其收藏體系。
“印象派現在的價格,與某些中國書畫比起來並不高。這幾年,西方作品的價格不像以前那麽高了。但是,畢竟印象派及畢加索等西方現代藝術具有國際影響力,中國畫作的影響力依然存在地域局限。我感到,現在關註歐洲繪畫的中國藏家也開始增多了。我們要走出去,收藏一些國際市場上比較好的東西。國內藝術品的價值與價格並不匹配。”郭慶祥曾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藝評人奚耀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相比畢加索在長達92年的生命中豐富的創作,早逝的凡·高存世作品少了很多,而其中大部分又已經進入美術館,散落藏家手中的更為少見。”在他看來,這也是《雛菊與罌粟花》拍出如此高價的原因之一。
奚耀藝認為,對於中國收藏家來說,現在是一個收藏西方藝術珍品的好時機,因為經濟危機以後,與中國藏家競爭的外國藏家慢慢減少。目前,確實有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具備了購買西方藝術品的實力和眼光。
中國藏家湧現的這一變化之中,也有國際大拍的推動作用。自2013年佳士得在中國內地成立獨資公司之後,每年春秋兩季拍賣預展,公司都會將在歐美上拍的西方現代藝術畫作帶到預展現場。“每年春拍、秋拍,我們都會帶紐約、倫敦預展的重要拍品和私人洽購拍品到香港去給亞洲客戶看到實物。”佳士得香港副總裁、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總監何杏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道。
“因為印象派以及很多重要現代藝術家在市場上流通的作品非常有限,好的作品都已經在各個博物館,在私人手上的東西有,但不多。並且,經過一段那麽長的時間,藝術家的地位已經定下來了。”何杏淇如此解讀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廣受中國藏家關註的原因。
(編輯:JZ)
俄羅斯計劃修建第二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西線),這將鞏固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能源出口向亞洲傾斜的政策。不過,實現他的目標存在一定的代價。
俄羅斯一直積極推動這條從西伯利亞西部連接中國的管道。而中國則對此不那麽熱情。西線經過中國廣袤的西部,遠離發達的東部沿海。
Alfa Bank能源分析師Alexander Kornilov表示,要就西線達成一致,俄羅斯必須提供非常有競爭力的天然氣價格。西線對於中國不那麽有吸引力,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會需要提供大幅折扣來獲得合同。
兩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雙方就第二個俄中天然氣管道達成初步協議。
該管道每年將供氣300億立方米。加上東線管道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氣量,中國將取代德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客戶。
中俄雙方的協議並沒有包含具體價格,而價格往往是雙方博弈的關鍵。
俄羅斯官員在7月表示,中俄東線管道天然氣的基準價格為每千立方米360美元。盡管具體價格將隨油價波動,但這個價格已經非常接近俄羅斯對德國去年每千立方米366美元的價格。德國所支付的天然氣價格為歐洲最低。
野村分析師Gordon Kwan表示,對於西線管道合同,中國將會希望得到比歐洲便宜20%的天然氣價格。中俄雙方很可能在明年中期就西線管道達成一致。
Sberbank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師Valery Nesterov表示,
考慮到中俄間第一條天然氣管道的歷史,這個時間表過於樂觀。應該將本周的聲明放到俄羅斯歐洲關系的大背景中考慮。這是一種公關。主要打的是心理戰。
另一個問題是現有的連接中國和土庫曼斯坦的管道。根據擴大該管道的協議,到2020年,中國將從土庫曼斯坦進口6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在亞洲能源市場上,土庫曼斯坦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主要競爭對手。
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外加上中國從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現在很難說中國是否還需要與俄羅斯的西線管道。Macquarie Group Ltd分析師Adrian Wood表示,
現在有一個普遍的觀點。中國將推進所有這些項目。中國的需求無法滿足。但我們對此持保留意見。
這條連接西伯利亞西部以及中國的西線管道長達2600公里,花費140億美元。中俄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協議加劇了液化天然氣市場的競爭,對液化天然氣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Canadi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的主席Peter Howard表示,
這對液化天然氣來說是個壞消息,市場將變得十分激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計劃修建第二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西線),這將鞏固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能源出口向亞洲傾斜的政策。不過,實現他的目標存在一定的代價。
俄羅斯一直積極推動這條從西伯利亞西部連接中國的管道。而中國則對此不那麽熱情。西線經過中國廣袤的西部,遠離發達的東部沿海。
Alfa Bank能源分析師Alexander Kornilov表示,要就西線達成一致,俄羅斯必須提供非常有競爭力的天然氣價格。西線對於中國不那麽有吸引力,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會需要提供大幅折扣來獲得合同。
兩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雙方就第二個俄中天然氣管道達成初步協議。
該管道每年將供氣300億立方米。加上東線管道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氣量,中國將取代德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客戶。
中俄雙方的協議並沒有包含具體價格,而價格往往是雙方博弈的關鍵。
俄羅斯官員在7月表示,中俄東線管道天然氣的基準價格為每千立方米360美元。盡管具體價格將隨油價波動,但這個價格已經非常接近俄羅斯對德國去年每千立方米366美元的價格。德國所支付的天然氣價格為歐洲最低。
野村分析師Gordon Kwan表示,對於西線管道合同,中國將會希望得到比歐洲便宜20%的天然氣價格。中俄雙方很可能在明年中期就西線管道達成一致。
Sberbank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師Valery Nesterov表示,
考慮到中俄間第一條天然氣管道的歷史,這個時間表過於樂觀。應該將本周的聲明放到俄羅斯歐洲關系的大背景中考慮。這是一種公關。主要打的是心理戰。
另一個問題是現有的連接中國和土庫曼斯坦的管道。根據擴大該管道的協議,到2020年,中國將從土庫曼斯坦進口6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在亞洲能源市場上,土庫曼斯坦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主要競爭對手。
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外加上中國從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現在很難說中國是否還需要與俄羅斯的西線管道。Macquarie Group Ltd分析師Adrian Wood表示,
現在有一個普遍的觀點。中國將推進所有這些項目。中國的需求無法滿足。但我們對此持保留意見。
這條連接西伯利亞西部以及中國的西線管道長達2600公里,花費140億美元。中俄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協議加劇了液化天然氣市場的競爭,對液化天然氣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Canadi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的主席Peter Howard表示,
這對液化天然氣來說是個壞消息,市場將變得十分激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早公布的日本第三季度實際GDP初值再度令投行們大跌眼鏡。數據顯示第三季度GDP初值年化環比率萎縮1.6%,預期增加2.2%,前值向下修正至萎縮7.3%,創下2011年3月日本海嘯地震以來最差值。
包括瑞信、摩根大通、高盛和法巴在內的投行預測均“大失水準”。瑞信預期為增長3.4%,摩根士丹利預期增長2.8%,美林預期為增長2.5%,巴克萊為2.2%,摩根大通2%。最為“靠譜”的法國巴黎銀行預期則為增長1.6%。
高盛對此表示:
日本7-9月GDP年化萎縮1.6%,遠低於此前我們預計的增長2.3%。這一數據說明日本經濟再度陷入到萎縮狀態之中。在4月消費稅上調之後,庫存調整是GDP疲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第二季度大幅回落的消費增長在第三季度也未見起色,暗示內需依然差強人意。
數據疲軟意味著安倍政府可能會在11月18日宣布,將原定於2015年10月上調消費稅的計劃延後至2017年4月,並且提前在今年12月進行大選。
而摩根大通則表示:
通常來說,GDP初值與終值的偏離較大,特別是我們缺乏來自企業統計的進口數據來觀察資本支出水平,今天的資本數據是個大的拖累。因此,我們需坐等GDP終值,不過今天的數據顯示經濟非常疲軟。
日本工業活動顯示出了一些複蘇跡象,夏季我們經歷了非常糟糕的天氣和自然災害,極有可能對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目前所處的“衰退”料是表面現象。也就是說,並不認為日本陷入深度衰退,不過認為經濟反彈仍脆弱。
不過市場更為關心的還是,市場在此數據之後會怎麽走。
紐約梅隆銀行分析師Simon Derrick對市場以及日元走勢做了分析:
分析GDP數據影響的最好方式就是看看今天相關資產的反應。日經225的回落顯示市場對於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的恐慌。但是日元反彈是受益於股市資金流出麽?我們認為很難判斷。而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今天也收盤走高,這明顯和10月中旬以來的日元趨勢相悖。因此市場有些感到困惑。
大多數人都相信今天的數據將引發日本消費稅上調的延後,不過我們認為這有可能會導致安倍政府完全放棄上調消費稅。考慮到上調消費稅實際上將有利於日本財政平衡,因此取消消費稅上調使得投資者遠離日本債市——從而推升了日債收益率的上行。
但是在10月末日本央行宣布擴大QQE規模之後,日本國債市場基本已經被日本央行“承包”。在此背景之下,日債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我們認為日元的反彈不會持續太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澳大利亞氣象局周二表示,熱帶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重新顯現。
澳大利亞氣象局將跟蹤系統從“觀察”(Watch)上調至“警報”(Alert),表明厄爾尼諾現象至少有70%的幾率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太平洋海面溫度升高。該現象每4年到12年發生一次。
厄爾尼諾將引發亞洲的炎熱天氣,並令南美、美國的氣候較以往更加潮濕。從印尼到巴西的農民,要麽將面臨極度幹旱,要麽將面臨暴雨。全球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市場將受到重創。
澳大利亞氣象局說,不是所有的指標都表明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概率已經加大。但其表示,無論厄爾尼諾現象是否完全發生,只要海洋溫度高過平均值就會引發一些類似厄爾尼諾的現象。
高盛分析師Jeffrey Currie表示,厄爾尼諾對農產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棕櫚油、可可、咖啡、糖等大宗商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就是那個今年剛花了2.8億港元買了雞缸杯、還用它喝茶要“沾點仙氣”的劉益謙!就是這麽任性!昨天,他又以天價3.1億港元的價格拍下“明永樂禦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一年,接近5億人民幣,買下一個杯子和一塊“掛毯”,劉益謙可說是2014年全中國最任性的男人!(JZ)
11 月 26 日,香港佳士得 2014 秋拍最後一場拍賣會現場,一件特殊的拍品「明永樂禦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 正在進行緊張激烈的競拍。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它的與眾不同——拍賣場內人頭攢動,電話和現場的數字競標者連連出價,競拍場面異常激烈,現場掌聲叠起。 最終光是競拍環節就歷時 22 分鐘(通常拍賣 1 件拍品歷時約 1 分鐘);當進入最後的競逐階段居然是佳士得中國區總裁蔡金青女士與亞太區主席高逸龍先生(François Curiel)兩人親自接聽兩位來自電話委托的競拍者的競價。經過數輪激烈廝殺,最終蔡金青的電話那頭的“神秘買家”以 3.1 億港元(超過 2.78 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下了中國藝術品在所有國際拍賣行拍賣歷來最高世界紀錄。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通常在藝術品交易市場,選擇電話委托進行現場競拍的多半是為了保持匿名低調的大買家,而就在落槌之後不久佳士得向全世界媒體發出的公告中,竟然列出了這位買家的名字——劉益謙。聯想到之前拍賣現場的種種“特殊安排”,讓人感覺簡直是一場“精彩大戲”。
這份公告中同時附有劉益謙的話:“拍後第一時間劉先生通過電話表示:「我非常自豪將這件具有極高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十五世紀明永樂唐卡帶回中國,並將珍藏在龍美術館。」 ”
股神巴菲特曾表示自己力挺希拉里參選下任總統,用重金打賭希拉里將獲勝,如今股神真的將一句玩笑話付諸行動了。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巴菲特作為全世界富豪榜季軍,近日向希拉里的競選團隊開出一張2萬5千美元的支票,盡管數目不大,但並不是因為巴菲特小氣,而是希拉里的獨立政治團體自己限制了能夠接受的個人捐贈上限只有2萬5千美元。
67歲的希拉里將於2015年初宣布參選2016年總統。希拉里的團隊已經募集到超過1100萬美元總統競選經費。
巴菲特是一位眾所周知的“政治吝嗇鬼”,他很少對政治團體捐贈。但巴菲特今年十月曾說:“希拉里一定會贏。我願意拿錢跟你賭,我不是隨便講講的。”
巴菲特還說:“我想不出有什麽人比她更有資格當美國總統。我喜歡她的信念。我認為她非常有能力且非常有精力能夠推動這些信念。”
巴菲特早些時候一直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堅定盟友,現在則堅定支持希拉里。此前,奧巴馬在2012年的競選活動中呼籲國會通過“巴菲特條款”,主要針對收入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士,適用至少30%的所得稅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自日本央行今年10月底的貨幣政策會議以後,國際油價跌勢不減,又重挫約20%。油價大跌使市場人士預計日本央行更有可能明年最終增加寬松措施,但該央行的一些高官反對將油價與寬松措施綁定,排除行動的可能。明年加大貨幣寬松力度的提議存在被日本央行決策者否決的風險。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10月底的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暴露了罕見的極大分裂。會議聲明顯示,日本央行決策者以5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勉強通過了增加寬松的決議。如此緊張的投票局面顯示,該央行的決策委員越來越懷疑QE的效果。日本央行出乎市場意料的決策引起市場強烈反應,此後一個多月日元對美元匯率跌幅逾10%,日本股市本月初曾創七年半新高。
市場的回應對日本央行約兩年內達到2%的長期通脹目標是好消息。但隨著近一個月油價再創五年新低,一些寬松派日本央行決策委員的樂觀預期面臨挑戰。知情者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四名10月會議投反對票的委員此前就擔心日本央行一再寬松會被逼入死角。即使油價停留低位,他們也不會向壓力屈服,還是主張不要增加寬松,讓國內通脹在現有寬松措施影響下自行回升。
知情者還透露,有兩位投票反對增加寬松的委員在10月會上認為,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密切關註不可預知的油價有風險,可能導致日本央行每逢油價進一步下跌就不得不考慮寬松措施。反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及其支持者寬松立場的委員變得更團結。下周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會議期間,近來國際油價大跌可能成為關鍵議題。
觀察人士預計,日本央行委員還在評估10月底寬松措施的效果,所以下周的央行會議將按兵不動。可日本央行的考驗很快就要到來,因為明年1月日本央行將更新經濟增長和價格的預期。了解日本央行想法的人士預計,屆時該央行可能別無選擇,只有下調價格預期。而調降預期也許就會讓外界猜測日本央行會增加寬松,否則黑田東彥可能不得不推遲日本達到通脹目標的預計時間。
不過,日本央行高官未必會如觀察者所料,為加大寬松開綠燈。10月會議5比4的投票結果足以顯示日本央行內部對增加寬松的巨大爭議。即便是10月會議投票支持增加寬松的一位日本央行委員Sayuri Shirai,也在上月表示,日本央行下調預期“不會自行引發進一步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