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新地产能避免成为第一家破产的内地大型地产上市公司吗?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9-04-12/110140773.html

《财经》记者 张映光 程华

一笔即将到期的可换股债券,很可能令中新地产集团(4.95,0.00,0.00%)(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83.2,1.30,1.59%)代码:00563,下称中新地产)成为此轮房地产调整中,第一家面临被债权人“清算”的大型开发商。

4月16日,中新地产孤注一掷的结局将在香港揭晓。3月25日,中新地产发布公告,建议于2009年6月12日提前赎回可转债券,由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1.201万港元,调降至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4000港元。

如果按最初约定的赎回价格计算,中新地产需要为这笔6月到期债款支付总计超过11亿港元。但根据中新地产提出的新建议,则为支付约3.66亿港元。

除低价赎回选择外,中新地产提出的另一个方案,是将提前赎回的日期推迟一年至2010年6月12日,赎回价格则升至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1.2766万港元。

对于这家在两年间迅速壮大并跻身土地储备前列的地产公司,生机仅存一线。决定权在债权人一边。

四折还债

中新地产公告称:“目前而言,为未来业务发展保留资金而非使用资金偿还债券是最符合本公司的最佳利益之举”,并坚称,公司“有充足的财务资源应付全部债券赎回”。

不过,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已将其企业信用评级一再降低。在中新地产发布上述公告次日,标准普尔即将中新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由“CC”下调至“SD”,这相当于认定企业基本无力偿还债务本息。

标准普尔分析师符蓓指出,“如果修改建议获批,等同于立即违约。”因为新提出的提前赎回价格,大大低于这批未到期债券的最初提前赎回价格。

另一方面,市场中关于中新地产资金链将断裂、准备打包抛售物业的传闻甚嚣尘上。中新地产近期公开否认了这一传言。

但据接近中新地产的人士透露,中新地产确实已委托中介机构对旗下商业地产项目进行评估,打算将其打包整体转让。待转让项目包括其在重庆、西安、沈阳、天津等地正在开发的多个写字楼、酒店及商场项目,规划总建设面积超过115万平方米,总估值约达173.5亿元。

一位接近评估机构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买家有接盘意向。在他看来,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这些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即使以评估价值一半的价格出售,也未必能找到买家。

同样没有买家的,还有如今令中新地产陷入危机的可换股债券。一位负责证券及票据交易的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 来,市场上各类可换股债券的交易价格均大幅下跌。“面值1元的债券,0.50元就可以买到。这相当于说,市场已经认定大部分发债的公司都有破产风险。”上 述投行人士表示。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市况,使得中新地产认为以四折价格回购不无可能。一位曾参与中新地产发债的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债权人如今亦面临两难抉择,如此低价卖掉无疑很难接受。但如果拒绝赎回,一旦公司破产,债权人可能承受更大损失。

在前述投行人士看来,尽管如此,可转债持有人可能仍会选择投反对票。并要求中新地产按原定协议履约。“以四折的价格重组债务,很难被债券持有人认可,因 为中新地产仍持有大量可销售物业。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清算后,债权人仍有望得到比四折价格更高的回报。中新地产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许是债券持有人同意 其延迟一年赎回债券。”

高昂融资成本

中新地产的票据危机,早在今年春节即已显露。如今压迫中新地产资金链的,不仅是上述即将到期的可转债,还有一笔年息逾3亿多元的高息票据及认股权证。

2009年1月23日,中新地产没能按期为一笔4亿美元的债券支付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票息。评级机构穆迪,随后将中新地产的公司评级和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由Caa1下调至Ca。这一评级,相当于认定该公司已接近破产边缘。

穆迪分析师曾启贤称,中新地产是其遇到的首家因无法按期支付海外票据利息,而面临违约的内地民营地产上市公司。

他认为,即便此次票息事件如期解决,中新地产今年6月还将赎回约11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触即发。

2月9日,中新地产行政总裁刘义公开回应票息危机,表示该票息支付仍有30天宽限期,未及时偿还票息是因为其到期时正值春节长假。随后,中新地产对外称已如约支付欠息。按照票据发行协议,2009年7月,中新地产还将再度为此支付高额利息。

中新地产这两笔票据,是在2006年至2007年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之时发行的,融资目的在于迅速扩大土地储备。

2006年6月12日,中新地产与摩根大通、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订立了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达13.40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这笔债券主要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潜在收购、融资等需求,包括收购天津南开区旧城区的若干土地。

该协议规定,若不执行换股,债券将于2011年5月到期。届时中新地产需赎回债券,赎回价为本金的135.7%。不过,2009年6月12日后,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即有权要求中新地产赎回债券,赎回价为本金的120.1%。

中新地产现在建议的债券赎回计划,等于承认公司已很难按协议赎回该笔可转债。

2007年7月23日,中新地产再次发行4亿美元的高级票据。这笔票据至2014年7月23日到期,但利息自2008年1月23日起计,须每半年于1月23日、7月23日支付。

每年3亿多元的票据利息,在市场好的时候不难周转。但自2008年来,房地产市场骤然转冷,中新地产销售陷入困境,财务状况捉襟见肘。

2009年1月21日,中新地产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31日的六个月,中新地产营业额仅为5780万港元,较2007年同期的 10.25亿港元大幅减少94.4%。而负债合计203.25亿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共计31.7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70.61%。

对于房地产公司,7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若对其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便可发现,中新地产的主要负债是融资性债务,高达约79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约占一半,达39亿港元之多(包含约1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

据其2008年半年报显示,中新地产为其票据支付利息约2.1亿港元。此外,中新地产还为两笔20多亿港元的股东贷款支付本息达2.8亿港元。在中新地产当时的28亿港元短期贷款中,有约20亿港元借款的利息高达20%。

高昂的融资成本,令中新地产举步维艰,而如果债权人拒绝中新地产的打折赎回和延期建议,这很可能成为压断其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土地豪赌代价

2003年,中新地产借壳原科建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时,还是一家不起眼的地产公司。其董事长郦松校持有公司约54%的股份,是最大股东。郦松校行事低调,甚少公开露面。

中新地产的主要项目集中在北京朝阳区,开发有后现代城、青年汇等多个住宅项目。至2006年4月,其公告显示,土地储备仅有300万平方米。

但此后,中新地产通过发行两笔票据融资数十亿元,在地产泡沫迅速膨胀的两年间,大肆扩张土地储备。2007年,中新地产的项目从6个增加至11 个,土地规模增至1000万平方米,增幅207%。至2008年,中新地产土地储备达到1482万平方米,项目遍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重庆、成 都、哈尔滨、深圳、西安、珠海、长沙等11个城市,多达16个。中新地产一举跻身全国知名大型地产公司行列。

至2008年4月30日,中新地产营业额为50.29亿港元,较2007年的27.80亿港元增长80.9%。不过,好日子到此为止了。

与大多数急于扩张的大型地产公司一样,中新地产对市场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与一些在“招拍挂”中拿下天价地的公司不同,中新地产更青睐以股权收购的方式低价收购土地。

一位了解其运作的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这种方式看似可以较好地控制土地成本,并借此降低市场风险,但往往很难规范透明。这种拿地方式存在较高风险。”

2008年1月22日,中新地产宣布停牌,其股份、可换股债券暂停买卖。2008年2月1日,陈艳琴辞任中新地产秘书、法定代表,陈俊霖辞任公司副总裁及法定代表。2008年6月10日,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辞任中新地产核数师,董事会改聘陈叶冯会计师事务所。

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都知道,股票停牌、重要人士变动及更换审计机构均是一家上市公司可能出现重大危机的信号。但直至票据危机爆发,中新地产仍未就停牌向外界给出明确答复。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新地产停牌的主要原因,是内地一家房地产公司举报中新地产违规拿地。此后,香港联交所要求中新地产作出解释。但中新地产一直没能 给出满意答复,因此无法复牌。此外,联交所还调查公司可能存在的潜在财务审计问题。这是其公司秘书及法定代表辞职的主要原因。

另据 《财经》记者了解,现在,中新地产除准备转让多宗住宅项目的商业配套之外。还准备退出其与东环置业共同开发的“自由小镇”项目。该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总规划建筑面积达82.6万平方米,中新地产先后分三次共获得其项目公司56%股权,耗资7.998亿元。按照权益计算,中新地产获取该项目的成本仅为 1700多元/平方米。

但是,该项目的历史极为复杂。其最初的开发商为君合百年公司。其合作股东为泰跃地产,实为“泰跃系”刘军下属公司。2006年,刘军因涉贿赂案件被检方调查。

2007年,中新地产接盘。但此后,该项目一直进展缓慢。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新地产曾计划以8亿元将其所持股权抵押与东环置业公司,但后者只同意出资4亿元。

4月7日,《财经》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整个“自由小镇”项目用地,已被简易围墙隔成两片,其中一片近三分之二的区域内荆棘丛生,尚有约30户居民没有搬走。

在外界对其还款能力一片质疑声中,中新地产总裁刘义公开表示,其目前四证齐全的可售房源已经超过1万套,年内还将推出可售房屋6000余套,总销售资产 将超过100亿元。从中新地产的财报看,截至2008年10月底,其存货确实达到199.5亿元。不过,这些存货大部分均是如“自由小镇”一样的在建项 目,其中,发展中物业为195.39亿元。

中国地产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小阳春”,中新地产能否借势摆脱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仍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56

接班篇 寫好遺囑安排接班 避免股權分散 魏應州:魏家後代永不分家!

2009-12-14  今周刊 





以市值計算,魏家四兄弟合起來的身價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如何避免第二代陷入分裂危機,是魏應州最大的挑戰。為了避免魏家股權因第二代繼承而稀釋,魏應州 除與兄弟訂下永不分家的約定,同時啟動接班大計,並將接班版圖事先寫入遺囑,避免第二代因爭產而危及企業發展,魏應州可說是用心良苦。

撰文‧周啟東、張惠清、黃玉禎從彰化永靖鄉一家舊油脂工廠起家,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在十七年內創造驚人的致富傳奇,隨著康師傅每年快速成長,魏家兄弟四人的身價與日俱增。

以市值計算,魏家四兄弟合起來的身價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如何讓四兄弟的股權緊緊綁在一起,並避免第二代陷入分裂危機,是魏應州最大的挑戰。慣於長線布局的魏應州,其實早有一套家族永不分家的計畫,以免未來因股權分散而喪失康師傅經營權。

看到許多台灣家族企業因為分家爭產、爭權,造成企業動盪,魏應州在一九九六年香港上市時,其實早已對四兄弟股權進行規畫,首先設立海外註冊的和德公司,四 兄弟占有各四分之一的股權,直接百分之百控制頂新(開曼)控股公司,再由頂新間接擁有香港上市的康師傅三六%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這次回台上市的 TDR就是由頂新控股釋出的三%股票。

早有遠見 股份交付信託魏應州在接受《今周刊》專訪中透露,其實早在五年多前,兄弟開始產生矛盾,四兄弟曾認真坐下來談分家的事,但由於大家都沒有龐大現金可以買下 彼此手中的持股,只好放棄分家的念頭,但為了避免後代子孫因繼承而稀釋股權,﹁我們決定將和德的股份交付信託,仿照王永慶的模式,設立永不分家的制度,﹂ 他說。

未來四兄弟的後代子孫,只能從信託中分到應有的股息及投資利益,但不能去動康師傅的股票。﹁例如今年康師傅分紅一百元,老二只生一個兒子,他就可以獨得;我有三個小孩就是每人三十三元,大家公平分配。﹂魏應州說。

魏應州長兄如父,一路帶著三位兄弟衝事業,雖然事業做大,但股份還是平均分配,讓兄弟之間和諧相處。此外,魏應州還設立家族基金,所有賺到的錢全部集合在 一起,早期兄弟每人每月發給十萬元生活費,小孩讀書的錢另計,直到十年前才增加為十五萬元,至今都沒有增加,﹁因為我父親不在,我兄代父職才用這種方式照 顧家庭,﹂他也用這種方式牢牢將四兄弟的命運綁在一起。

為了避免接班出現不必要的紛爭,他首度透露,早已有萬全的準備,﹁幾年前,有一天我特別帶著三個兒子到美國知名的高爾夫球場度假,就在那一天談好三兄弟的 接班規畫。老大魏宏名、老三魏宏丞進公司接班,老二魏宏帆自己創業,而且我還正式寫下平安書,也就是遺囑啦!﹂他笑著說。相對於王永慶過世前沒有立下遺 囑,造成台塑王家的爭產糾紛,魏應州的安排可說是用心良苦。

擬定計畫 讓第二代及早備戰為了公平起見,魏應州把拿給二兒子創業的錢都寫進遺囑,﹁我向兒子們說,不用擔心,爸爸的平安書都寫好了,我拿多少給老二去創業,都有記 下來,做父母的都要公平!﹂十一月三十日在天津總部接受︽今周刊︾專訪前,魏應州首度帶著大兒子魏宏名、小兒子魏宏丞及三大事業群副總裁與︽今周刊︾採訪 團隊見面,但個性低調的魏應州卻不願讓兒子與他一起拍照曝光。只見魏宏名穿著代表方便麵及糕餅事業群的紅外套,魏宏丞則是身穿代表飲品事業群的綠外套,分 別代表兩人未來接班的事業版圖。

準備接班的兩個兒子,分別是三十一歲、二十七歲,現在安排接班會不會太早?魏應州舉台塑王永慶的例子指出,王永慶兩兄弟當了五十年的董事長、總經理,突然 有一天要六十歲的王文淵當七人小組的共主,負起接班重任,﹁就像舉重一樣,王永慶從五公斤一直舉三百公斤,突然把三百公斤丟給接班人,對接班人來說,實在 太殘忍了!﹂從小栽培 對待三兄弟一律公平對於兒子的接班規畫,他說目前並沒有詳細的安排,﹁現在第一階段,只是把兒子叫來身邊,看看老爸有多行、多辛苦!﹂對於三名兒子的栽 培,魏應州也很公平,都送去英國念書,之後再去美國或日本念碩士,﹁念碩士一來是拿文憑,再來是交朋友,我要他們念兩個碩士,不要念博士,因為念完博士就 不會做生意了!﹂他還要三兄弟夫婦都各自在上海、台北開高檔餐廳,主要是交朋友拓展人脈,第二是讓他們try & error︵嘗試錯誤︶,經營自己的小事業,﹁他們可以學會看人,不要傻傻的被人家騙!﹂兒子的太太們就讓她們成立基金會,當執行長,相夫教子,不介入企 業經營。

但為了讓第二代及早進入情況,他已擬定一套長遠的接班計畫,六十歲把CEO職務交出去,六十五歲把董事長交出去,預計未來康師傅年營業額將超過一百億美元,所以他計畫未來分拆為麵和飲料兩個事業體,分設兩個董事長,老大負責麵和糕餅,老三是負責飲料。

依據他的規畫,兒子只接董事長,不接CEO職位,因為他認為,執行長要為企業和股東負責,兩名兒子念完碩士當兵回來,到他六十歲退下CEO時,跟在他身邊 才七年,歷練仍不夠,﹁要接我的CEO職,至少是要做二十七年的人,所以最好是專業經理人!﹂嚴格訓練 從﹁提皮包﹂開始做起魏應州要把人才、技術、系統、團隊培養好,等到六十歲時先讓兒子接副董事長,﹁扶上馬、送一程,六十五歲我就可以交出董事長位置、真 正退休了!﹂他說。

據了解,○五年魏宏名學成歸國後才正式進入集團,上班第一天,他以專員的身分報到,每天七點多就到公司,從來就沒有晚過八點。「剛到集團的前三個月,大董 就把他外放,從華東到東北,到各個事業群幫各地總經理提皮包三個月!」一位康師傅高層幕僚回憶說,「大董訓練小孩就和對員工一樣嚴厲,即使宏名要請假也得 要寫假條,沒有特例!」外放三個月多後,魏宏名回到公司,接著開始跟在魏應州身邊當特助,整整一年時間,不管集團內有任何大小會議,都能看到大董在前,他 亦步亦趨跟隨在後的影子。據說當時,宏名十分低調,甚至刻意隱瞞自己的身分,直到擔任董事長特助之後,集團內的員工才了解,原來大董已經正式啟動他的接班 計畫。

「宏名雖然很安靜,但是肯學習、反應快,跟大董的個性最像的地方是,他總是能找到問題,提出問題,」味全發言人陳文敏說,「宏名的優點是很耐操,其實到外 地歷練實習的三個月,相當辛苦,但他沒有喊過一句累!」歷經四年來的磨練,魏宏名越來越能接下魏應州丟給他的各項難題,另一方面,魏應州也開始積極將他在 商場上的人脈傳承給大兒子。現在,只要是康師傅集團內的公開或是晚宴場合,魏宏名宛如魏應州的分身,熟悉中、英、日語的他,扮演起接待國際貴賓的角色,如 康師傅的主要股東日本伊藤忠會長丹宇羽一郎、三洋食品的井田毅等商界夥伴,都與他相當熟悉,知道他將是魏應州的接班人!

至於老三魏宏丞,則是幽默風趣,個性跟他的二叔魏應交很像,很快就能和人混熟,臉上總掛著微笑,是天生的業務高手。魏宏丞念的是國際公共關係碩士,兩年前 進入集團工作,魏應州認為老三個性活潑,適合走飲料事業群,因此第一個月就派他到市場調查部工作,跟一般專員一樣,背著背包帶著問卷,上山下海到每個通路 深度訪察!

魏應州對員工嚴厲,對兩個兒子的訓練亦是如此,無非就是希望未來接班大計能順利進行。

老二魏宏帆

敢向魏應州嗆聲

在魏應州眼中,老二魏宏帆最有創業精神,非常敢冒險,與他最為相似。「我看學弟裡面,大概沒有人像宏帆這樣,一畢業滿腦子都想創業!」與魏宏帆一樣都是英國布乃爾大學畢業的台玻集團二公子林嘉佑這樣形容他。

三兄弟中,敢跟老爸魏應州嗆聲的只有老二魏宏帆,他對老爸的泡麵事業沒興趣,自己單槍匹馬創業,初期公司就設在台北市民權東路上的一小間簡陋辦公室裡,他一手撐起所有創業的大小細節,最近才搬到北市士林區的大南路,就在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的公司旁邊!

魏宏帆主修機械,在英國的成績幾乎都是名列前茅,現在他學以致用,公司業務主要是以碳纖維以及玻璃纖維複合材料製造各種機殼,另外在中國昆山設有模具工 廠,這些產品可以應用在手機、筆電還有3C科技商品上。目前公司登記的資本額約在600萬美元上下。 (張惠清)

魏宏丞

出生:1982年

現職:飲品事業群企業本部副理學歷: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早稻田大學國際關係系碩士

接班事業:

飲品事業群,今年前三季營收21.9億美元

魏宏名

出生:1978年

現職:康師傅控股總裁室專案經理學歷:英國布乃爾大學數學系碩士

接班事業:

方便麵及糕餅事業群,今年前三季營收17.9億美元頂新魏家永不分家的信託設計康師傅股息分成4等分,由後代子孫每年平均分配股權交付銀行信託,子孫不得拆分和德公司(家族主要控股公司)

頂新開曼控股

味全食品康師傅控股頂全控股頂巧控股

銀行信託

魏應州魏宏名(長子)魏宏帆(次子)魏宏丞(三子)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共六名子女整理:陶曉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4

财务分析可以避免我们想当然 宁静致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h869.html


港股有很多看起来不错的公司,财务数据和公司的外在表象似乎不大匹配。定性分析的竞争优势或者产品的市场表象,似乎和定量的财务分析有很大的差别,而这种 差别提示我们保持谨慎,避免出错,我宁愿相信数据,而不是直觉,减少出错。

例如2007年前关注凤凰卫视,两年下来,这个公司很少给我们惊喜。一般的表现。公司市值98亿,似乎不高。但从财务数据看,却也只值这个钱,34倍已经 不值得买一个历史表现一般的公司。

汇源果汁,产品似乎不错,我经常买,而经营状况却很差,也是很大的反差。


中兴通讯,是我非常熟悉的公司,确实非常好,很赚钱,可惜这个公司的治理一塌糊涂,主营收入是华为的1/3,利润是华为的1/10,资产收益率太低了。其 实我还是很想买这个公司的股票,有可能它一夜转好,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还好,这个公司实在是太赚钱了,即使输送了很多利益,投资者还是赚了一点小 钱。不过它每年都融资实在是太黑了。

骏威汽车,广州本田的汽车确实也很讨我喜欢,周围的朋友同事近期买车的爆发式增长,可是这个公司业绩竟然负增长8%,主营收入增长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按 15倍的PE,也不值得购买,汽车行业的刺激性政策可能提前预支了未来的增长,保持谨慎。即使是所谓的整体上市也没有起到增厚每股收益的作用,投机的作用 不大。

以前在A股买过同仁堂,真是大名鼎鼎啊,似乎有护城河,百年老店,强大竞争优势,实际上这是一种伪竞争优势,营销不当,导致业绩大幅度下滑,而业绩回升却 非常之缓慢,在A股的同仁堂上赚钱,至少在过去几年中都是失败的。香港的同仁堂科技,业绩的增长比同仁堂股份好一点,但是也是缓慢增长,不要为它的名气支 付太多。同仁堂科技(市值27亿,18.8倍,主营/净利增长均为8%,毛利47%,净利14%,19亿资产,16亿权益,现金4亿,存货出现大幅度增加 0.6亿,从过去业绩看,也是一个典型的缓慢增长型企业,从它简单少数的几个产品看,很难想象它有大幅度上升的空间)

王朝酒业,才27亿的市值,20倍的消费股似乎让人神往。21亿资产,18亿权益,现金9亿,基本无负债,PE=20倍,可以经营不善,品牌弱了,市场份 额丢了,09年竟然主营收入下降。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这种竞争之下的地位会越来越弱,20倍的估值,对比它的经营能力和过去的市场表现,很难让我心动。 王朝想要咸鱼翻身还是比较难的。对于咸鱼,最好认为它永远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59

避免黃玲雙高現象的構想及破解方法(更新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4625


(1)


其實黃玲小姐提到今日寫的例子,因為把經營開支資本化,變成固定資產,加速盈利增長,方便上市,其中有一句:


財務經理:「那視乎他們的經驗,部分有經驗的投資者及『賓架』可能會對『雙高』存有戒心。」

其實黃玲小姐談的原理,詳細在2002年7月8日的,蔡東豪的一篇以原復生為原氏物語的時代「模擬人生停不了」曾經提過,原理的癥結如下:

 

     ....把經營開支當作資本性支出,只是把金額「搬上搬落」,便可直接 誇大盈利;然而,資本性開支仍然需要在現金流量表扣除。


     可惜,許多投資者只重視公司公布不同花款的盈利數字,對現金流量表不太關心;即使肯花時間分析現金 流量表,也只留意經營業務現金流入。

    至於其破解方法如下,亦解釋了有些人對雙高存有介心的原因:


      假如投資者肯行多一步,從經營業務現金流入扣除資本性支出,這種「搬上搬落」手法便原形畢露。

 筆者認為,問題癥結不是投資者過分重視EBITDA,而是過分「不」重視「無牽掛」現金流假如投資者以「無牽掛」現金流入分析世界通訊,管理層的二流誇大盈利手法便無法得逞。

  讀者請謹記以下程式:

     經營業務現金流入

  減:資本性支出    

    「無牽掛」現金 流入

 

    Cash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Less : Capital expenditure    

    Free cash flow

例子正如小弟一年前寫的冠軍科技的文章,該公司經營現金流入及投資現金流入均非常高,稅務支出也很低,故公司帳目有值得懷疑之處。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47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477


(2)


至於小弟把黃玲的方法改良,把方法改作以下方式,減少雙高情況,使其不致太露骨以令人懷疑,更甚可以壞人變好人,股價能水漲船高一段時間:


關於公司經營方面,先把公司買機和管理部分分拆,分為母公司及子公司。


母公司是重資產公司,把機器售予遊戲機中心,子公司則上市公司,為一輕資產公司,經營遊戲機之後續管理,合約需不時重續,管理收入則和遊戲機中心簽訂三年協議,以穩定收入來源。

但是實際上,可以簽個多方協定,則是以黃玲的方法做基礎,例如遊戲機價值3,000萬,是由母公司購入,然後售予遊戲機中心,售出價格高於購入價,例如是是 3,500萬,母公司保證以4,000萬回購,表面上他們賺500萬。

但這500萬則是要以管理費,則需和上市公司簽訂,然後返還上市公司,並按遞增式作基礎,例如第一年130萬、第二年170萬、第三年200萬,這樣看來 更好。

這樣上市公司的盈利造出來會增長,ROE會好高(因為資產在母公司,不在上市公司),這樣那些基金經理會喜歡。

因為母公司但是母公司財政壓力會很大。


所以在上市集資後,需提供一定借款予母公司,但方式需要隱蔽,以避免雙高。方式可以是以預付母公司獨家合約款項,又或是給予母公司或一些公司的按金,但實際上流向母公司,以套入現金。


如果這些數字太大,引起別人懷疑,則以收購聯營公司應付,該公司實際上都是遊戲機資產。


或者,又可以直接高分紅,用這些派息的錢抹掉,做體內循環,令投資者信服這是好股票,然後以此炒起股價,然後定期集資來取得現金,這就能以高價集資了。

這樣就會在短短兩年來報表來看,經營現金流會不太高,投資現金流也不高,但有時會很高,但看不見得有大問題,但長期來看,絕對是看出破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07

避免追高殺低 三度致富、三度賠光的震盪人生 因破產苦果領悟的穩定獲利鐵則

20108-30 TTW




以「八敗人生」等金融小說開創出自己文學道路的吳英魁(筆名鬼股子),原是一家上市公司總經理,曾在股市與期貨市場輝煌過,也曾三次破產失意過。

如今走出「追高殺低」魔障,走出人生挫敗的陰霾,過程與小說一樣地精采。

撰 文·謝富旭 攝影·林煒凱二十六歲當上台灣上市公司最年輕的總經理、二十九歲公司破產下市、還因違反《票據法》而鋃鐺入獄,三十一歲出獄後在股市東山再起 賺到三億元身價,三十五歲時再因股市操作失利而家產盡失??。這是怎樣的人生?主角吳英魁,自稱這樣的人生叫「八敗人生」。

比股市還震盪的人生起伏

經歷過人生數次大起大落、財富驟增暴跌,但吳英魁的心從未冷卻過。聊起數年前過世的愛人,他老淚縱橫不能自已;談起從小與他疏離現已長大成人的子女,也不禁黯然神傷。

可 能是這種豐富的情感,使吳英魁寫出《八敗人生》、《龍騰中國》、《決戰中環》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商業金融小說。他以筆名「鬼股子」發表的小說,不僅有驚心動 魄的金融市場對決場面,有陰險機詐的商戰人性刻畫,更有纏綿的兒女情長,文學與娛樂價值兼具,可說是華人圈目前最受矚目的商業金融小說作家。

擅長在小說中描寫金融市場曲折詭譎的吳英魁,在現實金融市場的操作情況又是如何?頗讓他的書迷們好奇。他坦言道,他一輩子在金融市場打滾,大體而言可說是「九勝一輸」,儘管輸的次數少,但每次輸都極為致命,生命中僅有的三次股市操作大輸,都讓他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

吳英魁出身商人家庭,父親經營銅合金生意,後來跨足電線電纜市場,搭上台灣一九七○年代經濟起飛建築業榮景而致富。吳英魁接班時,更一舉把公司推上市。公司名為新豐電線電纜,股市代號為一六○四(現已下市)。吳英魁也以二十六歲之姿,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經理。

新豐上市沒幾年,遇到十信風暴。加上台灣經濟也因十信風暴陷入蕭條,在訂單減少情況下,新豐財務惡化股價大跌。吳英魁為了挽救公司股價,向金主借錢展開護盤,最後仍無力挽回頹勢,而他也因違反《票據法》而入獄。

一 次又一次 致富後賠光一九八七年,《票據法》刑責廢除,吳英魁坐了一年多的牢後提早出獄。他憑著股市操作的豐富經驗,被延攬入大信證券,後來還出任該證券公司總經 理。因為操作績效卓著,再被挖角進入投資公司擔任投資總監一職,短短二年內,吳英魁身價累積至三億元,並在天母購置豪宅,出門以賓士車代步,再度重回上流 社會。

八九年,某家上市電子公司董事長找上他密謀拉抬股價,希望藉此逢高出脫部分持股。當時大盤正走多頭,吳英魁金主圈人脈豐沛,加上他自有的三億元資金,以及公司派的配合,他認為十拿九穩。

在 股價拉抬初期頗順利,該檔電子股從六十幾元價位一路上漲至百元以上,並吸引市場散戶的目光紛紛加入追逐行列。吳英魁隨著股價一路走高,一路加碼,資金不足 時,不僅把房子、車子拿去抵押,還向金主借錢吸納籌碼;就在離目標價僅有一步之遙時,中國爆發學運,打亂了所有的布局。

八九年六月四日,中國軍方派出坦克鎮壓學運,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隔岸的台股也大受衝擊,股市在「六四」事件後開始恐慌性下跌,吳英魁在該檔電子股的部位,每天以數千萬元的金額在損失之中。

台 股暴跌數日後,吳英魁深怕槓桿操作部位會演變成天文數字的負債,趁著股市止穩反彈出脫所有持股。這檔電子股最後結算下來,在扣掉還給金主的錢後,吳英魁原 本投入三億元的資金僅剩三萬多元。當天晚上,他與朋友把這三萬多元在北投一家酒店唱那卡西全部花光光,他再度一無所有。

在股市賠光家產後,吳英魁跟在父親以前的舊識旁邊,再度做起老本業——銅材買賣生意。有一次,他把一批銅材運到中國廣東省販賣時,無意中接觸到了銅期貨市場。剛開始他以少量的資金操作銅期貨,賺了一些錢,使他對金屬期貨產生濃厚興趣。

他 開始鑽研中國銅期貨市場,慢慢加大投資部位,賺多賠少的交易不僅讓他財富再度快速累積起來,也讓他倍中國某金屬加工國營企業延攬為公司期貨交易部的操盤 人。短短不到五年的時間,吳英魁已成為中國銅期貨市場的實戶,在一九九五年時,他的資產突破二億元,重新嘗到財富的滋味。

九五年時,全球銅期貨交易市場風雲四起,準備展開一場史上最激烈的期銅多空對決。代表多方的,是從八○年代,就主宰全球期銅交易的日商住友金屬集團期貨交易部操盤手濱中泰男。

而以量子基金操盤人索羅斯為首的西方避險基金集團,看到銅期貨被日本財團長期刻意拉抬已經偏離基本面,於是布下空單企圖「狙擊」。兩大集團展開多空對決,在幾次慘烈的交戰後,濱中泰男居於上風。

吳 英魁回憶,「濱中有『五趴男』之稱,因為他掌握全球至少五%的銅期貨交易量,那一役,我選擇站在濱中那邊,全力作多銅期貨!」然而,就在索羅斯等人與濱中 交手後數次敗陣,傳出準備退守之際,吳英魁順勢加大作多部位。但卻料想不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與倫敦商品期貨交易所,竟連手對住友金屬展開調查, 引爆銅價暴跌。銅期貨價格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從一公噸三千美元暴跌至一千七百美元,吳英魁財富短短一個月內蒸發二億元,令他再度元氣大傷。

九五年在銅期貨投資大傷,時隔十五年後,吳英魁迄今仍為恢復元氣。他自承:「目前吃喝不愁,但與昔日已不可同日而語。」經歷數次追高殺低的慘痛投資教訓後,操作上,他以兩個方法避免重蹈覆轍。

痛定思痛歸納出穩定獲利原則首先是,不要貪,嚴控資金配置,有賺就先抽身,不再全部梭哈。比如說當投資人的投資本金是五百萬元,如果出現五十萬元獲利,就先把五十萬元抽出,用原本的本金繼續操作。吳英魁說自己老了,一隻腳已經踩進棺材裡,無法再承受一次傾家蕩產的打擊。

第二點則是不要急,等確認訊號出現再出手。

目前擔任中國某家期貨公司投資總監的吳英魁,在操作上以KD指標為主。他的操作原則是:KD出現黃金交叉,作多;KD出現死亡交叉,作空。

不過,吳英魁提供避免追高殺低的小撇步是,當KD出現黃金交叉時,不要急著出手,待下一盤的收盤價仍沒有低於黃金交叉點再買進。

同理,出現死亡交叉時,待下一盤收盤價沒有高於死亡交叉點再作空。這樣作雖使獲利減少一些,不過,卻可避免陷入經常出現的假黃金交叉與假死亡交叉的陷阱中,減少追高殺低的錯誤。

吳 英魁目前投資重心放在中國,利用KD值操作,他避開了○八年崩盤與今年一月以來的劇烈修正。他提醒,從滬深三百指數的月KD值觀之,中國股市已經整理告一 段落,並在七月出現黃金交叉;如果八月滬深三百指數沒有跌破七月收盤價二五六二點,代表黃金交叉得到確認,中國股市即將展開一波上升行情。

「我會選擇買進中國一些龍頭股與作多滬深三百期指,至於台灣的投資人則可投資中國基金搭上這波列車。」他建議道。

吳英魁

出生:1953年

現職:中國某期貨公司投資總監經歷:新豐電線電纜(已破產)總經理,大信證券總經理吳英魁避免追高殺低2 心法1.不要貪,嚴控資金配置,有賺就先抽身比如說當你的投資本金是500萬元,如果出現50萬元獲利,就先把50萬元抽出,用原本的本金繼續操作。

2. 不要急,等確認訊號 出現再出手舉例:鴻海(2317)月KD值在2008年8月時,出現一個因跌深反彈的月K穿過月D值的黃金交叉,不要急,最好等9月鴻海收盤價能高於8月 收盤價160元時再進場。9月鴻海股價再破底,收112元,代表8月是「假交叉」。如果貿然進場將蒙受重大損。

同樣是鴻海,在去年3月出現月KD黃金交叉,3月收盤價為76.7元;4月收盤價為95元。確認後,可進場。月KD、周KD與日KD則可分別套用在長、中、短期的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46

你有能力避免投機嗎?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818

巴黎:


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內的人類誤判心理學正如其名,把很多我們自以為必然的事情揭露錯處,並顯示真實的一面。

其中一個誤判我記得多年前在閱那本"心理學"書時玩過,現轉貼這一個心理測驗。我第一次看那本書時並不想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機能力測驗,直至看到芒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雖然我在今次重溫時的答案是答對了,不過我常有一股想選另一個錯誤答案的潛在想法。

問題:

"當訓練一種行為時,我們若是希望訓練完成之後,那種行為可以持續出現,那麼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每當那行為出現時,我們都應該給予獎賞。

這種方式比間歇性給獎賞更有效!"


A.是? ;
B. 否?

Blog友可以Post你的答案到來,測驗自已的能力,迷底下回公布!

補充:

原題我一個字也沒有改,現在我以自已的說法清楚再表達那問題一次:

受訓者,只要:

1.如果一有那行為,即會被獎賞;或
2.如果一有那行為,有時會被獎賞,有時未必會被獎賞,

那種方法,更能令被訓練的人養成受訓時希望的那個行為呢?

1)的那套更有效?;2)那套更有效?

答1)的Blog友要選"是";
答2)的blog友要選"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81

沃尔沃重新组阁:李书福如何避免基因排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3/xNMDAwMDIwMDcxNw.html

种种迹象表明,沃尔沃收归吉利后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近日沃尔沃汽车总裁兼CEO斯蒂芬·雅克布宣布全球总部以及中国区新高层管理组织架构:

取消公司以前的首席运营官(COO)的管理结构。全球总部负责产品开发、制造、采购和质量的几位高级副总裁以及特殊车辆部门的主管将直接汇报给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克布。

沈 晖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负责中国区的生产和商业运营。童志远为沃尔沃汽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原沃尔沃中国区总裁柯 力世 (Dr. Alexander Klose) 为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CEO。来自吉利集团的王召兴担任沃尔沃汽车中国区总裁。同时现任沃尔沃汽车托斯兰达工厂总经理拉尔斯·丹尼尔森(Lars Danielson)担任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负责工业系统副总裁,负责沃尔沃国产的工程业务。

沃尔沃中国区业务全面升级,增加多项功能并调整了业务框架之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希望尽快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国产汽车。对于这个“蛇吞象”的故事,瑞典的一些政府和学术界高层仍然有自己的声音和看法。

日前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庄恩平。他向记者透露,在吉利在伦敦完成了收购沃尔沃资产交割后,他曾与瑞典外交部商务秘书长、驻华领事馆商务助理、瑞典商会主任、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等共同探讨了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

在交流过程中,他发现,这些瑞典各方对收购案例仍表示了一定的关注与担忧。为此他专门就这些担忧提出了建议。

随着沃尔沃国产的临近,对于沃尔沃品牌高质量和安全性是否能继续延续,是瑞典方面最关心的问题。瑞典的商业竞争法则是:顺顾客者昌,逆顾客者亡。同时瑞典人的消费心理也是追求高质量,他们常认为物美价亦应美,所以不追求价廉。

庄恩平透露:“瑞典人对以产生低端产品、追求产量而发展的中国企业依然有担心,这也折射出沃尔沃对新东家的担心。

庄恩平告诉记者,沃尔沃移植到中国,他们最担心的是李书福对品牌内涵的理解是否与沃尔沃的理解一致呢?他认为,李书福只有用事实证明这些猜测是多余的,以此来消除疑虑,建立相互信任感。

李书福似乎也正以实际行动来解除这种担忧。在最新的一份针对中国区高管的任命中,现任沃尔沃轿车瑞典托斯兰达工厂经理拉尔斯·丹尼尔森将负责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生产业务

作 为长期研究跨文化管理的专业人士,庄恩平告诉记者,导致跨国收购后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互信任与尊重,而这些误解往往始于双方的不同沟通方式与共 事方式。雅克布宣布沃尔沃新管理层成员后,中外高管数量对等会给沃尔沃管理文化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已经引起外界关注。

先后与上述瑞典方面 的各界人士进行中瑞文化差异化比较后,庄恩平感受的差异是:以中西管理者沟通方式为例,在处理工作时,西方人对事不对人,说话直截了当,直言不讳,从不顾 及对方面子。而东方人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吞吞吐吐,转弯抹角,不敢直面回答,或设法回避。东方人的这种交流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很可能会误解为东方人有意在 隐瞒什么,不愿意交流,甚至被误认为是一种不尊重对方,不诚实的表现。特别在讨论中,一些中国人还习惯用汉语相互交流,这种行为在跨文化工作中是最忌讳 的。这些都会让对方产生怀疑,最终产生误解。

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驻华首席代表陈永岚告诉记者,虽然在收购初期瑞典民众对沃尔沃被吉利收购有 所担忧,不过随着事态发展,这些担忧已不是主流意见。目前从李书福运作沃尔沃的情况看,大的战略意图基本都是在原定意图下运作。“总而言之,从外面公布的 消息来看,一切都在轨道上运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67

寫好投資筆記 避免「後見之明」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619

(原載於東周刋19/10)

上回提到:投機無速成,功夫點滴積。進步靠筆記,檢討極得益。今期續談投資筆記。

如今網絡大盛,博客成羣,與投資相關者,不在少數。當中固然卧虎藏龍,例如有位擅長細讀財務報表,從註腳之中,找出公司「故事」的破綻。用功之勤,心思之密,儼如會計法醫(forensic accounting)。同事長期拜讀,每念此君,業餘之身,一人之力,亦有所成,實在自愧不如。自己的倉位,規模漸增,主力轉戰大股,細價股操作日稀。雖於己無益,仍樂見其成,為一眾散戶,規避投資陷阱。

可是,除少量異數,能如上述般外,95%的投資筆記,仍流於自吹自擂。或自稱神機妙算,如何準確捕捉時機;或自詡獨具慧眼,如何及早發掘好股……鮮有認低威,坦承操作失誤,詳細紀錄大敗戰役,甚至從頭開始,反思服膺的整套投資、投機哲學,有否缺失?

以散戶而言,勞碌一天之後,還花時間做投資筆記,實是難 能可貴。但報喜不報憂,自我安慰,反會阻礙進步。原是好習慣,卻因走錯方向,越做越衰,最為可惜。當然,股場兵敗,傷金又傷心,不欲暴露人前,人之常情。 不妨秘而不宣,無須置文網上,但好好記下敗績,日積月累,與每天夜行吹口哨相比,長進百倍。人從失敗中, 所學到的, 會比從成功學到的, 多上十倍百倍。

投資筆記的另一妙用,是避免「後見之明」。何謂後見之明?心理學家發現,當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扭曲自己對之前看法的記憶。簡單來說,就是馬後砲兵團,真相大白之後,例必補句:「一早話咗!」但一早係幾早,話咗D乜嘢,就無人知曉。

以偷襲珍珠港為例,焇煙過後,各界紛紛舉出事例,當時自 己呈報了這種那種蛛絲馬跡,如東京早已盛傳奇襲、破譯日方密報、發現日軍小型潛艇,不一而足。但事發之前,此等情報必是含糊不清,互相矛盾;事發之後,眾 人則會誇大原先預測的機率。如真敢下結論,是否應實牙實齒言明,以免枉送帶甲三千?

凡涉機率之博奕,均難逃後見之明,賽馬、球賽如是,投 資、投機更甚,此實乃人之天性。很多人培養看市、選股能力,卻不作明確結論,亦不下注。如此睇淡不造淡、睇好靠邊站,由於對錯都沒後果,會養成看中念念不 忘,看錯過目即忘,久而久之,會誤以為自己看法極準,埋下實戰中大敗的伏筆。

解決辦法,是不論有否真金白銀落場,凡遇上機會,都要清 楚寫下決策,加入原因。事後將結果與之比較,切實檢討,才有望提升功力。再以彼德·林治為例:遇上任何股票,均速記「故仔」,決定買與不買,另附原因。尤 其是舉棋不定時,無買也要清楚列明。到一年四祭,公布業績重遇時,與原先預期比較,再定加倉減持。

林治全盛時期,持股達千四隻,全賴詳細筆記,基金運於掌上,天下莫之能禦。寫好投資筆記,受用無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5

投资要尽量避免“三高”型企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0mk2j.html

 人到中年,常常体检,主要目的是早日发现和躲避危害健康的“三高”杀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其实,投资也要尽量避免“三高”型的企业:高投入、高负债、高能耗。它们往往制约着行业的高成长。当然,这里讲的是“天然三高”。专指行业本身固有的,与生俱来、终生伴随的特性,而非单个企业主观的个别的行为。    

    我把A股和港股近四千家上市公司按行业中类分别研究,发现有些行业二十年来一只大牛股也未产生过,有些行业牛股产生甚少,有些则牛股成群。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产品售价受管制,产业规模受限制等等。但其中重要一点,还是与行业是否命犯“三高”有关系。

    从长远来讲,但凡成长性不太强的行业,多多少少属于“一高”或“三高”。

    例如属于“高投入”的钢铁、汽车、发电、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采矿等行业,创建时一次性投入就是巨大的数字,以后还贷都是艰难的任务,何况 还要收回成本再转向盈利。它们同时又是重装备型,需要不断地更新设备,如建新高炉、买新飞机,等等。为了维持再生产,它们的资本性开支又很大。长此以往, 成本如山一般压在背上,利润自然就很难跑快了。

    银行不属于“高投入”,也不属于“高能耗”。但它与地产业一样是天然“高负债”行业。虽然它在世界上有诸如“永远的朝阳行业”、“万业之母”等响亮的名 号,在中国又属于垄断型行业,但“高负债”的宿命是“高风险”,也意味着资本金总是不足,贷款规模一大,就要向股东圈钱。可别小看了配股集资,你的很多分 红很多回报又被它变相拿回去了。从成长性来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牛股是有一些,但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品种。它和大多数地产公司一样,看起来很美,实际股东 赚的并不多。长期数据是有力地说明。   

   “高能耗”行业中的化工业,竟然大部分是成长性“劣马”。不仅在油价、煤价飑升时是如此,能源价格平稳时这个行业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它是那种“三高”俱全的行业。

    可能有朋友会说,“三高”型行业大多数是周期性行业,它们有些在短期内牛得不得了。这是事实,如果你有本事做好周期性股票,那就又当别论。然而即便如此,周期性投资也绝不轻松。

    最好的快乐的投资应是我在前文所说的“五消”型行业或企业,它们是“一高”也不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7

避免风险循环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10964&time=2010-12-25&cl=115&page=all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类似于玩呼啦圈,需要每一个参与者产生控制风险的意愿,并推动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风险收敛的效果
廖岷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历时近四年,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或者是从危机的孕育到危机的爆发、扩散的路径来分析,各国金融当局均认识到: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与生俱来的特征,只能管理,不能消除。

  2007年肇始于美国次级房屋按揭抵押贷款的这轮全球金融风险,由于资产证券化和影子银行体系,表现出了严重的系统性和网络性特征,从而有别于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但各种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完全一样的,均是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风险积累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繁荣和竞争的压力下,市场纪律和金融机构自 律的放松,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某些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超过了现有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应对强度及能力,甚至是一些固有风险管理和监管工具、手段和理念,也发 出了很多误导性的信号。

动态平衡

  尽管这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看透,但依然难以找到根本和彻底的解决之道。因为所有问题其实都缘于众多无法解决的冲突和矛盾:经济、金融全 球化、金融创新的好坏两面性之间的冲突;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长远持续发展和自身获取短期巨额利益之间的矛盾;运用金融工具来管理未来不确定性的努力与这 些工具本身所带来的新风险及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的理性人假说与现实市场环境中人类不断重犯错误的“动物性”之间的矛盾;现代金融市场追 求信息完备和共享的努力与信息变得更加不对称和难以全面把握和获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金融监管利弊之间的权衡等。

  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只能按照市场的需要,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寻求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动态的,而且是永无止境的。它类似于玩呼啦圈时实 现的那种平衡,只能通过培育市场每一个参与者产生控制风险的意愿,并推动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风险收敛的效果来维持和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市场参与者,包 括经营机构、中介机构和监管者行为的某种变化,都有可能打破这种“动态”的金融稳定,或者推动金融体系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新平衡实现过程的快慢, 往往取决于一个金融市场本身的韧性、活力和制度的成熟程度。

  这种动态平衡也意味着往往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寻求平衡的过程可能比最终实现这种平衡更加困难,前者不仅受到现实市场环境的直接影响,还更多地 受到了很多非经济金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各国国内政治上的考量和妥协,而并不完全是管理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治理水平、解决金融监管重叠或空白问题的最佳专 业选择。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和英国监管体制的最终改革方案的博弈过程。再比如,关于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之争,对决策发挥了重大影响的,更 多是各种既得利益团体的强烈反抗和游说。

解决之道

  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坚信:任何国家在发展和使用金融杠杆手段的时候,必须在不断培育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同时,同比例地提升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水平及技术。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必须确保随着其经营活动的风险程度的上升,成本也要阶梯式地上升,这包括动态资本金、拨备、流动性风险管理成本、信息科技、 人员投入以及全部管理成本等。对于金融创新活动,监管者必须在鼓励的同时,给出清晰的边界;对于跨行业的风险传递,要给予重点关注并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同样的金融风险问题往往周而复始,但管理和缓释金融风险的手段必须不断更新,因为虽然风险的实质是一样的,但产生风险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 变化。比如,新的金融风险的网络化和系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风险传递的速度和范围也完全不同,但在风险管理或监管过程中的信息收集,特别是信息处理和分析 能力并没有实现同步前进,这是所有金融机构或监管者在试图应对新的金融风险时,首先需要克服的软肋。

  另外,金融市场各个参与者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即人类的“动物性”也在周而复始。在这场危机中,在金融创新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普通金融消费 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还是信用评级公司,都因为利益而不甘寂寞、不守本分和不忠于职守,因此,应重视单个机构看似合理和理性的行为可能对整个 金融系统带来的影响。尽管我们过去一直就非常重视金融风险的传递和外溢,但完全需要从新的宏观审慎角度和系统性角度来考虑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在伤及众多无辜金融机构同时,也殃及更为广泛和无辜的金融消费者,强化金融机构行为监管的问题也得到了全球广泛的认可:对于商业银行,需要在强化审慎监管的同时,提升行为监管的强度和频率;对于投资银行,也需要考虑强化审慎的风险监管。

未解之谜

  迄今为止,这场金融危机留下了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和金融重新走向繁荣的时候,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引导市场纪律得以恢复 并发挥作用?竞争能否使市场纪律充分发挥作用以惩罚失败者,包括让“大而不能倒”的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机构在必要的时候接受市场的惩罚?金融体系在普遍的有 限责任制下的道德风险是否能够彻底避免?金融体系内区分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重要机构之后,这种新的二元结构会给金融体系带来怎样的新风险?传统的公司治理如 何在金融机构的结构、产品和业务更加复杂化的趋势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进一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金融资源跨境流动与高效配置的好处的同时,是否能够 建立起跨境金融风险快速处置的机制?如何较好地协调金融风险的全球化监管与各国和各地区的监管分化问题?

  2010年上半年以来,全球有很多更新、更深入的反思和探索,有来自理论和学术界的,也有来自各国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的,很多改革建议正在完成细节的设计和推动实施的过程中,这些都将提升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当然,也存在很多让人非常担心的问题:金融监管反思动力正在减退;一些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反思的分化趋势更为明显;一些监管改革方案缺乏可操作 性,甚至可能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效率及有效性;一些金融机构追逐短期盈利的行为和记忆力短暂的毛病正在重现。所有的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是我们可能 浪费这次金融危机,重新走上风险循环之路的危险信号。而全球宏观经济金融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正在给金融监管的改革带来更大的挑战。

中国思考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直接影响比较小,但随着全球金融监管制度层面的讨论不断深入,中国可能受到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大。面对这种情况,在考 虑完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之道时,必须既克服盲从心态,又避免盲目自大倾向,立足中国金融业现实,针对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和系统性风险问题来认真研究。

  比如,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应对金融危机时,中国银行业在巨额信贷投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化,特别是一些银行面对繁荣、面对市场竞争、面对各类政府融资平台所表现出来的冲动,值得反思。

  除去众多银行业之外的各种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关系和宏微观因素的影响,银行松懈的审贷标准和各类具有影子银行体系特征的经营行为,似乎带有了与 “次贷”和不审慎金融创新的相似特征。这些风险的化解,不仅取决于被发现的早晚,更取决于解决的信心和勇气。庆幸的是,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尚未发生根本性 变化,现在仍处在宝贵的时间窗口。挑战的是,这个时间窗口正在逐渐消失。

  当然,中国的这些突出的风险产生的市场环境完全不同于美国次贷风险,问题的产生、演进,直至最后的发现和化解的过程将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两国 金融监管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次贷危机中美国监管当局的失误已为全球所公认,而中国政府和中国银监会在这些风险面前表现的前瞻性和预警措施的 采取,在推动中国银行业化解这些风险的问题上,再次赢得了市场的初步认可。在宴会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有人撤掉了盛酒的大酒杯。这是风险收敛、恢复平衡和 科学发展的希望所在。

  作者供职于中国银监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