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俄產原油一年來首次跌破100美元 俄羅斯抗衡西方壓力又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43

面對西方最嚴厲經濟制裁,俄羅斯大量資本外流,近日國產原油大跌又雪上加霜,半數預算收入來自能源產業的俄羅斯政府財政壓力陡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日俄羅斯烏拉爾原油連跌第八個交易日,一年來首次跌破每桶100美元。今年俄羅斯卷入烏克蘭危機使國內軍事開支增加,油價要達到每桶114美元才能實現政府預算平衡。

上月歐美宣布的最新一輪制裁直指金融、國防和能源三大俄羅斯關鍵經濟領域。俄羅斯企業已成為首批受害者。上周俄最大石油生產商、國企Rosneft(俄油)向政府請求約42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但制裁的影響還不僅於此,過去幾個月俄羅斯產油量下降的問題將因此惡化,俄方新的石油項目將被迫延緩實施。

因全球經濟疲軟導致原油需求疲弱,同時頁巖革命推動美國產油量創新高,盡管近來烏克蘭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危機升級,全球油價依然下跌。

本周一,烏拉爾原油在波羅的海的成交價不到每桶98美元,為2013年5月以來最低。分析師認為,油價下跌會嚴重打壓俄羅斯股市和本幣盧布。盧布目前已經接近紀錄低點。

昨日俄羅斯央行宣布放寬盧布波動區間,並大幅減少外匯市場幹預力度。如盧布在9盧布波動區間內波動,俄羅斯央行就不會采取任何幹預。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西方的制裁導致俄羅斯大量資本外逃。俄羅斯央行7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外逃資本已有450億美元,規模幾乎等於俄羅斯4%的GDP。在這種形勢下,俄羅斯政府可能只有讓盧布貶值。

英國《衛報》據歐洲統計局數據等來源制作的下圖顯示,去年俄羅斯出口額最高的商品是石油,達到1737億美元,比出口額排名第二的天然氣高一倍多。俄羅斯主要進口工程和運輸類商品,去年進口額1544億美元。

俄羅斯, 烏克蘭, 歐盟, 制裁,石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95

恐怖組織斬首示威震驚西方 歐美準備加大對伊拉克軍事幹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791

伊拉克, 伊斯蘭國, 恐怖組織, 德國, 奧巴馬

前日伊斯蘭教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L)以公開斬首美國記者的視頻發出屠殺威脅,西方國家做出強烈回應。德國政府打破向戰爭沖突地區輸送軍火的二戰後禁忌,決定向伊拉克政府提供軍援。美國不但繼續空襲,還可能增派部隊開赴巴格達。(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上周五歐盟國家一致同意,允許成員國向盛產石油的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提供軍援,法國已采取行動,英國也表示給予支持,德國和意大利稱會考慮加入。本周伊斯蘭國的斬首事件為德國政府掃清了軍援的障礙。

德國政府的軍援決定體現了全歐洲對伊斯蘭國暴行的憤慨,以及德政府制止恐怖組織引發的騷亂滲透歐洲腹地的決心。在德國宣布決定向伊拉克提供軍援幾小時後,意大利國會也批準了對伊軍援。英國和法國政府則是考慮會進一步采取何種行動。

昨日美國戰機和無人機繼續向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發起空襲。一位美國高官向美聯社透露,軍方在權衡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增派一小批美國軍隊的可能性,目前討論增援兵力不超過300人,但國防部的決策者還未最後決定。

迄今為止,除了常規派駐巴格達執行安全協作的100名軍人,伊拉克境內還有約748名美國軍人。上月25日,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投票結果通過了一項議案,禁止奧巴馬未經國會批準向伊拉克派兵,以免使美軍在伊成為持續作戰的力量。

前日伊斯蘭國公布處決美國記者James Foley的視頻,並威脅還將再殺害一名記者,“將用鮮血淹沒你們所有人”。該組織並未就此罷手,還妄圖以人質相威脅。英國《衛報》報道稱,昨日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又在敘利亞北部重鎮Aleppo附近劫持了四名外國人質。現在他們手上的外國人質已有20多人。

法國總統奧朗德昨日呼籲召開國際會議,共商對抗伊斯蘭國。他證實,法國已向伊拉克庫爾德族提供了提供了高端武器裝備,以及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他表示,不能再以傳統的辯論方式幹預,若當初在敘利亞采取更強硬的行動,伊斯蘭國就不會發展壯大。

奧巴馬昨日表示,美方將繼續對伊斯蘭國展開“有限”空襲,美國的有限攻擊策略已經在打擊伊斯蘭國叛亂武裝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如加派陸軍和海軍兵力,美軍幹預伊拉克的等級可能上升。現在還不清楚是否奧巴馬必須調整向國會通報的決策,以配合這一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99

《外交政策》:烏克蘭危機不怪普京怪西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190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認為,美國及其歐洲盟友要為烏克蘭危機負責,美國至少花了50億美元想把烏克蘭拉攏到西方陣營,這最終激怒了普京。(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外交政策》雜誌稱,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是北約東擴,這一策略的核心是把烏克蘭這個前蘇聯的衛星國拉入西方陣營。與此同時,政治上歐盟東擴,並支持烏克蘭國內的民主運動,其中包括2004年的橙色革命。自從90年代以來,俄羅斯領導人就堅決反對北約東擴,而最近幾年俄羅斯明確表示不會袖手旁觀:俄羅斯不會坐視其最重要的戰略夥伴變成西方的堡壘。

對於普京而言,非法推翻由民主選舉上臺的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就是“政變”,這成了俄羅斯幹預烏克蘭的救命稻草。普京的反應就是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以防它成為北約未來的海軍基地,同時俄羅斯致力於顛覆烏克蘭,直到烏克蘭放棄加入西方陣營。普京的反擊並不令人驚訝。無論怎麽說,西方是在俄羅斯的後院活動,並威脅到俄羅斯的核心戰略利益,這正是普京反複強調的。美國和歐洲的精英對俄羅斯反應已經傻了眼,這僅僅是因為他們對國際政治的看法存在缺陷。

……
美國和歐洲想方設法要把烏克蘭變成在俄羅斯邊境的一個據點。但現在的事實已經明擺在眼前,如果西方延續過去的政策那麽他們將犯下更大的錯誤。
……
西方把基輔從莫斯科剝離的最後王牌,就是把西方價值觀念和民主傳播到前蘇聯國家,這麽做需要資助親西方的個人和組織。2013年12月,美國前歐洲和歐亞事務助理國務卿Victoria Nuland曾說過,為了幫助烏克蘭實現“它應得的未來”,自1991年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投資”超過50億美元。美國政府資助像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這類非盈利組織,該基金會在烏克蘭資助了60多個項目,旨在烏克蘭公民社會發展。國家民主基金會總裁 Carl Gershman說,烏克蘭是他們“最大的一個項目。”當亞努科維奇2010年2月當選烏克蘭總統後,Carl Gershman說這將毀掉該基金會成果,國家民主基金會加大對反對派的支持。

俄羅斯領導人目睹了西方在烏克蘭的所做所為,擔心俄羅斯會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這種擔心並非是毫無根據的。在2013年9月Carl Gershman在《華盛頓郵報》寫到:“烏克蘭選擇加入歐洲,將加速普京俄羅斯帝國夢的破滅。俄羅斯同樣也將有自己的選擇,普京將發現自己將會失敗,失敗不是自國外,而是來自俄羅斯國內。”

西方的三套政策:北約東擴,歐盟擴大,以及推進民主,就是在給烏克蘭火上澆油。2013年11月這把火終於點燃,當時亞努科維奇拒絕了已經與歐盟談判經濟合作協議,轉而決定接受俄羅斯150億美元的援助。
……
普京現在的反應很容易理解。拿破侖法國、德意誌帝國和納粹德國都曾橫穿烏克蘭大平原直接攻擊過俄羅斯。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有巨大戰略重要性的緩沖國。沒有一個俄羅斯領袖會容忍一個親西方的政府被安插在烏克蘭,並最終把烏克蘭轉向西方陣營。

華盛頓可能不喜歡莫斯科的立場,但應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地緣政治101就是:大國不會容忍自己家門口的潛在威脅。這就像美國不會容忍任何大國,在西半球任何地方部署軍隊,更不用說在美國邊界。試想一下,如果中國同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建立某種同盟,美國會如何的憤怒。拋開邏輯不談,俄羅斯領導人曾告訴他們的西方同行北約東擴到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是不能接受的,更不要說把這些國家變成反俄羅斯的堡壘,2008年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就明白無誤的說明了這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05

俄羅斯怎樣反制裁西方才有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627

美國財經資訊網站Quartz提出並分析了一個問題:俄羅斯要采取怎樣的反制裁措施才能有效地打擊西方國家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沒有跡象表明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在降級。恰恰相反,雙方之間一來一往的螺旋式制裁與反制裁風險正在增加。

歐美制裁與俄羅斯報複性反擊的波及範圍很廣泛,後果也不好預測。歐美公司停止服務導致俄羅斯能源寡頭的私人飛機無法使用;俄羅斯最大石油企業因遭受歐美制裁被迫向政府求援;受食品進口禁令拖累,波蘭蘋果、挪威鮭魚滯銷,但俄羅斯“挑剔的吃貨”動物因為吃不到特定的歐盟食品被迫更改食譜……

下一步,莫斯科方面可能考慮禁止進口歐美汽車。去年,俄羅斯從歐美進口的汽車總價超過100億美元,約為該國汽車總進口的60%,在俄境內的市場份額約為30%。但歐美向俄羅斯出口的汽車僅占產業的3%。因此,這種禁令將引發俄羅斯車市的強烈關註,但歐美國家就未必了。

從目前來看,俄羅斯報複性的限制是針對購買,而不是銷售。這對特定貿易夥伴的打擊要比對本國消費者的打擊要大一些。有鑒於此,俄羅斯應當仔細斟酌反制裁目標,挑選那些本國對目標國家進口依賴度較低,但目標國家對俄羅斯出口產品依賴度較高的貿易領域。

麻煩的是,根據上述原則,俄羅斯很難有明顯的反制裁目標——除了能源,俄羅斯在其他領域對歐美國家的依賴度非常高,但歐美對俄羅斯的依賴度要低很多。不過,也有少數國家的少數領域是俄羅斯可以嘗試進行反制裁的,盡管多數比較難,而且影響也不算太大:

歐盟:

由於歐盟是作為一個聯盟團體制裁俄羅斯,因此俄羅斯基本無法針對個別成員國開展禁運這種反制裁措施。考慮到歐盟經濟體量比俄羅斯大得多,幾乎沒什麽領域是俄羅斯可以嚴重打擊到對方,而對本國的傷害比較小的。所以,俄羅斯的最佳選擇,就是對歐盟進口的打擊等同於對本國出口的打擊。

圖:歐盟對俄羅斯出口產品的依賴程度

美國:

要知道,美國對俄出口占全美出口總量的比重還不足1%,所以,這個對手和歐盟一樣難搞。這也正是為何在俄美之間爆發的一些嚴厲措辭總是來自美國一方的主要原因。

圖:美國對俄羅斯出口產品的依賴程度

加拿大:

俄羅斯食品進口禁令已經對加拿大產生了一些損害。比如俄羅斯分別是加拿大肉類、魚類的第二大和第四大出口市場。去年,這兩類產品對俄出口總值超過了3.5億美元。盡管對加拿大部分礦業機械的禁令也增加了對加拿大出口的傷害,但總體來看,這些對於體量龐大的加拿大經濟來說,基本都是小打小鬧。

圖:加拿大對俄羅斯出口產品的依賴程度

澳大利亞:

肉類和乳制品占澳洲對俄出口總量的50%多,因此,俄羅斯反制裁措施也能沖擊澳洲這兩大產業領域。但若俄羅斯再想進一步傷害澳洲,恐怕就沒有太多經濟子彈了。

圖:澳大利亞對俄羅斯出口產品的依賴程度

挪威:

挪威遭受的出口沖擊力可能更大,因為俄羅斯食品禁令基本上封鎖了該國3/4的出口,包括幾乎整個魚類產品出口。但挪威本身的石油產業在全球也是擁有優勢的,因此,俄羅斯反制裁措施對該國整體經濟的影響比較有限。

圖:挪威對俄羅斯出口產品的依賴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44

西方制裁兇猛 俄羅斯考慮轉移100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67

普京,制裁,主權財富基金,俄羅斯

西方經濟制裁不但影響到俄羅斯石油巨頭Rosneft那樣的大企業融資,也讓俄羅斯考慮將一只主權財富基金的所有權轉移給央行,因為支持該基金的俄羅斯國有貸款機構也上了西方制裁的黑名單。

這只名為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成立於2011年,規模100億美元。其註資方包括法國的公立財政機構法國信托局(CDC)、日本政府對外實施開發援助的執行機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

前年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資產管理公司 Templeton Asset Management和高盛都與RDIF簽署協議,同意為俄羅斯企業的IPO投資。去年RDIF還聘請高盛為顧問。

知情者向彭博透露,包括歐洲和亞洲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RDIF聯合投資者都擔心,假如國有貸款機構控制RDIF的資產,西方的制裁可能影響己方在俄羅斯的投資。

RDIF回應稱,還未決定將所有權轉給俄央行,但兩年前就開始討論可能分離所有權。

由於今年7月歐美對俄羅斯金融機構施加制裁,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和俄羅斯農業銀行獲得國際融資都受影響,俄政府不得不為這些機構註資。但這類措施可能也會妨礙RDIF的聯合投資者繼續參與RDIF的生意。

今年7月16日,美國宣布制裁俄羅斯大型銀行、能源和國防企業,俄油、俄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Novatek和第三大貸款機構Gazprombank均榜上有名,三大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成為美國新一輪打擊目標。

7月29日,美國和歐盟又宣布擴大對俄制裁:美國將俄羅斯外貿銀行、莫斯科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三家銀行也列入制裁名單;歐盟歐盟將禁止大型俄羅斯銀行、俄羅斯國有銀行在歐盟國家發行股票或者債券。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國企Rosneft的CEO Igor Sechin向政府請求,由俄國家養老基金投入420億美元購買該司債券。因為7月生效的美國制裁限制了俄油長期融資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63

西方制裁傷不起 俄羅斯股指被踢出MSCI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02

俄羅斯,MSCI,股市,ETF,制裁

今年7月底,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公布了新版MSCI全球各國股價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中都沒有納入俄羅斯的股指。近日MSCI的高管透露,將俄羅斯股指拒之門外是因為擔心受到歐美制裁俄羅斯的影響。(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MSCI的指數管理研究全球主管Sebastien Lieblich表示:

“在我們7月發布這些指數以前,客戶已經向我們表示,擔心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企業的制裁有影響。”

“我們的客戶尋求能讓自己避免一切俄羅斯證券風險的投資工具。”“自推出新指數以來,就收到了許多避開俄羅斯市場的要求。”

MSCI股價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采用最多的基準指數,目前共計有1.5萬億美元的資金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

由於股市的被動投資者越來越多,上述剔除俄羅斯股指的行動使被動投資者更容易避開投資俄羅斯,反過來可能限制俄羅斯股市吸引外部資金,可能俄羅斯股市對產生嚴重影響。

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機構State Street Corporation旗下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的全球投資策略師George Hoguet預計,如果客戶采用不含俄羅斯股指的指數,流入俄羅斯的資金會受到限制,可能這個國家激化資本外流的形勢。

過去如果某只指數避開特定的市場,相關市場幾乎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投資者配置追蹤這類指數的資產不足,但近些年這類資產的規模迅猛增長。

美國投資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數據顯示,去年交易股票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流入資金共計2480億美元,環比增長45%。而且其中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也在增加。

截至今年8月底,本年度流入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共有116億美元。8月是這類股市連續第五個資金凈流入的月份。

這一趨勢意味著,ETF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越來越重要,這類投資者的憂慮也會更影響特定市場的表現。

MSCI不是唯一一家考慮過投資者可能因歐美制裁規避俄羅斯的指數供應商,但其他供應商還沒有像MSCI這樣激進,他們並未編制剔除俄羅斯的股指。

全球最大金融市場指數供應商標普道瓊斯決定監控形勢,一旦哪家被歐美制裁的公司決心融資,就將該公司從旗下股指中剔除。

標普道瓊斯的指數委員會主席David Blitzer表示,除非被制裁的公司融資,否則不會直接影響投資者。ETF的客戶倒不願現有的指數中減少某家公司或者某個國家,因為交易的相關成本會很高。他們寧可觀望。而且他們也擔心剔除整個國家會增加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動蕩。

MSCI的主管Lieblich也說,尚未收到任何ETF供應商對這些股指提出新要求。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今年俄羅斯經濟最重大的一個主題就是資本外流。7月9日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時,今年已有450億美元逃離俄羅斯,規模幾乎相當於俄羅斯4%的GDP。

為應對資本大規模外流,俄羅斯央行7月下旬宣布加息,將關鍵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8%。該央行還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和關稅政策導致俄羅斯通脹風險上升,準備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華爾街見聞上月初文章曾提到,受西方制裁影響,今年俄羅斯股市與新興市場整體脫節。前七個月俄羅斯MICEX股指重挫8.6%,而印度的標普BSE Sensex股指高漲20%,巴西的Ibovespa和中國的上證綜指漲幅分別為8.5%和3.3%。

Pimco新興市場股票證券投資經理Masha Gordon評價:

今年是“金磚國家”(BRICS)缺少“R”(俄羅斯)的一年。

俄羅斯, 股市, 新興市場,制裁,金磚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32

英國將成首個發行人民幣國債的西方國家 人民幣納入英國外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42

周五,英國財長奧斯本和中國副總理馬凱宣布,英國將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國債,成為西方國家中首個發行國家。奧斯本稱,隨著人民幣日益國際化,發行的人民幣國債將被納入英國外匯儲備。(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rmbinternational

中國副總理馬凱於9月10日抵達英國,訪問期間,他與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英國共同主持了第六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主題是“促進中英經濟的共同增長與包容發展”。馬凱還與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並出席中英金融圓桌會和中英聯合投資論壇等活動。此後,馬凱將赴法國,與法國財政部長薩班共同主持第二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

第六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於周五結束。據新浪財經報道,奧斯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人民幣日益國際化,發行的人民幣國債將被納入英國的外匯儲備。奧斯本回顧三年前的情景稱,2011年時決定,讓英國成為西方的人民幣交易中心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馬凱表示,英國發行人民幣國債具有歷史性重大意義。

中英雙方曾於去年3月簽署在倫敦以人民幣做貿易結算的協議,以便倫敦與盧森堡、紐約、巴黎、法蘭克福競爭,讓倫敦成為西方國家中最重要的人民幣海外交易中心。奧斯本還曾表示,希望讓倫敦與中國的股票交易市場建立聯系。

馬凱訪英期間,中國和英國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以增強兩國關系,特別是金融領域關系。包括:

英國勞埃德銀行獲得中方許可在北京開設一家支行,勞埃德可將其北京辦事處升級為真正意義的支行。

中國工商銀行將在英國開設一家批發支行,這是過去50多年來第一家在英國設立批發支行的中資銀行。

中國開展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項目後,英國將成為投資目的地之一。

據路透社報道,中英將簽署24億英鎊合同,具體內容尚不清楚,大致包括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馬來西亞油港合資項目,以及英方在中國開發養老院和職業培訓學院。

英國計劃為2015~2017年間組團到英國旅遊的約2.5萬名中國遊客退還簽證費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82

美國限期中止油企在俄項目 BP前CEO警告“制裁會反咬西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84

俄羅斯,制裁,Exxon Mobil,BP

上周五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實行更嚴厲的經濟制裁,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只給了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巨頭14天時間中斷各自與俄羅斯企業有關的項目。石油業高管因此警告,西方的制裁害人終害己。(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美國決定,將俄羅斯大型天然氣與石油企業均列為最新一輪制裁對象,禁止西方企業支持這類企業開采及生產的活動。

這些措施本意向俄政府施壓,卻導致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的大型開采項目有夭折的危險。該北冰洋開采項目始於今年8月,其鉆探油井預計產油價值高達7億美元。對今年第二季度產量已跌至五年來低谷的埃克森美孚來說,這一項目將提供極為重要的新原油來源。

不止埃克森美孚這類美國企業,英國與荷蘭合並的企業英荷殼牌、挪威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和意大利的埃尼集團(ENI)都因為美國的禁令要被迫中止與Rosneft等俄企的合作項目。

據路透報道,一位美國高官上周五表示:

“不可能切斷那些項目中美國與歐盟的技術、服務和產品來源,或者說那些項目要繼續下去是極其困難的……其他地方沒有現成的替代品。”

“沒有任何違反合約之處。”

俄羅斯資本市場的研究與投資機構Sberbank Investment ResearchSberbank的分析師Valery Nesterov預計,最新一輪歐美的制裁將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俄羅斯企業對科研與技術的投資不足,他們嚴重依賴西方的技術,現在補救為時已晚。

另一方面,西方石油業人士認為,制裁也有強大的反作用力,最終也會傷害西方自己。前英國石油公司BP的CEO、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的現任董事長Tony Hayward表示:

“美國與歐盟對俄羅斯政府的制裁會限制未來幾年全球的石油供應,推升油價,有反咬西方一口的危險。”

Hayward認為,阻止俄羅斯能源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最終會導致俄羅斯石油生產得到的投資減少,可能影響長期石油供應。美國的頁巖革命隱蔽了全球供應形勢越來越大的風險,但頁巖革命的影響會逐漸消退,全球經濟將面臨石油供應受幹擾的危險。

所以,Hayward這樣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因為美國發生的(頁巖革命),全球都形成了安全的錯覺。美國供應巔峰到來以後,新的供應從哪里來?”

而從下圖展示的走勢看,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速最快的北達科他州Bakken油田已達到開采巔峰。北達科他州官方數據顯示,該油田2008年僅有約1000口油井,如今已增加到約8000口,可這六年來油井的產量並未大幅增加,還時有波動。

頁巖革命,石油,頁巖油,美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62

北約:IS與普京是對西方普世價值的雙重威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57

20140916putinis

北約秘書長拉斯姆森公開撰文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和普京的俄國是對西方社會自由、民主、法制等普世價值的雙重威脅。

拉斯姆森首先表示,IS對於兩名美國記者和一名英國援助工作者的斬首行動震驚世界。烏克蘭東部馬航MH17飛機的災難也是如此。這些無辜者的喪生讓全世界看到了兩大危機: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敘利亞的壯大,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犯(aggression)。

拉斯姆森稱:“我們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自由、民主、市場經濟、普世價值、反恐——為數十億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和平、進步和繁榮。我們必須加強對我們原則和價值觀的信心。”

他指出,如今這種自由民主的秩序正在受到俄羅斯和伊斯蘭國的挑戰。

他表示,北約長期以來一直努力和俄羅斯建立夥伴關系,尊重其對於安全的考慮。但遺憾的是,“俄羅斯拒絕了我們的好意”。俄方已經打破了二戰以來維持歐洲和平的所有原則和承諾。很明顯,俄羅斯如今將西方視為對手,而非夥伴。

他強調,在本月初的北約峰會上,北約再度強化了集體防衛。“我們重申了對於保護28個成員國不受威脅的承諾。我們同意繼續在東歐保持兵力,成立一個數千人的快速反應部隊。”

拉斯姆森表示,軍事力量並不是解決危機的唯一辦法,但確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巴格達新政府提出援助請求,北約作為盟友將幫助伊拉克武裝力量加強防衛。

上周,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表示,美國與伊斯蘭國正處於“戰爭狀態”。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但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

拉斯姆森提到,歐洲和北美是國際社會的核心,歐盟和美國需要更加緊密的合作,而且向新成員敞開大門。

他最後提到,軍事行動往往是最後的手段,但如果有必要,“我們必須使用武力”。這不是為了挑起戰爭,而是為了世界和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28

倚靠新興市場迎戰西方制裁:俄羅斯購債瞄準金磚國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72

俄羅斯,制裁,金磚國家,國債,IMF

西方一波又一波限制融資的經濟制裁倒逼俄羅斯加快尋求新融資渠道,與新興市場國家抱團。俄羅斯財長Anton Siluanov稱,尋求債券投資多樣化,遠離對俄制裁的西方國家,目標轉移到其他金磚國家。

昨日出席黑海城鎮索契的年度投資論壇期間,Siluanov透露,俄財政部希望實現投資多樣化,尋求收益更高、同時風險沒那麽高的投資,考慮購買其他四個金磚國家巴西、中國、印度和南非發行的債券。Siluanov稱,

“投資各國債券方面,(我們願意)遠離那些對我們施加制裁的國家。”

Siluanov稱以上過程將循序漸進,但未說明可能何時開始購買金磚國家債券。他否認上述舉動是為了懲罰西方,說希望西方很快撤除制裁,但財政部應該為其他情形做準備。

Siluanov還透露,今年年底以前,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Novatek可能各自得到財政部下屬基金800-1500億盧布(約合20.8-39億美元)的援助。

除了動用本國政府資金,俄羅斯還會向金磚國家未來共同的銀行尋求支持。Siluanov稱,到2016年,金磚五國將成立一家開發銀行,該機構可以替代IMF支持五國的經濟。

據Siluanov介紹,未來七年,每個金磚國家都將為該開發銀行出資20億美元,同時五國還在考慮成立一只基金。他將該基金稱為“迷你IMF”,中國將投入410億美元,俄羅斯、巴西和印度各出180億美元,南非提供50億美元。

同在昨日,另一位俄羅斯高官再次向中國示好,表達了加強合作的意願。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接受“俄羅斯24”電視臺采訪時稱,俄方打算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系,不害怕來自中國的競爭,因為中俄合作是互利的。據俄新網援引梅德韋傑夫原話,當時他說:

“我們與中國的合作具有戰略性質,我們擁有出色、耀眼的政治聯系,我們擁有非常好的經濟關系。這是我們的戰略夥伴,因此我們希望合作規模增加。我們不害怕這種合作,我們相信,這將是所有領域的平等、友好和完全互利的合作。”

梅德韋傑夫還表示,俄羅斯經濟目前的問題不在於制裁,制裁產生的損失僅占5%,主要都是國內經濟結構限制。

今年7月底,歐美宣布對能源、金融和國防三大俄羅斯關鍵經濟領域施加制裁,上周歐美又加大制裁力度,歐盟將俄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等15家企業列入制裁黑名單,將禁止俄羅斯企業在歐盟市場貸款融資的期限延長了30天。美國將俄最大銀行Sberbank、五大俄國防與科技企業和俄能源公司均列為制裁對象。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Rosneft的CEO上月就向俄羅斯政府求助,希望得到1.5萬億盧布,因為西方制裁限制了該公司融資。梅德韋傑夫本月表示,即使這筆救助款為數不小,政府也可能出手相助,因為Rosneft是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俄羅斯宣布成立約合90億美元的應急基金,扶持被歐盟制裁的本國企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