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它即將關閉了。日本樂天集團宣佈,將在4月27日關閉與百度合資的B2C網站樂酷天。這家網站將在4月27日零時停止服務。
樂酷天CEO江尻裕對此的解釋是「暫時退出」,關閉網站的原因是「在中國電商從業者太多,競爭非常慘烈」;百度官方對此回應說,眼下雙方正在協商後續處理方案。
樂天集團終於打算卸下樂酷天這個沉重的包袱。
樂酷天成立於2010年,由百度與日本第一大網絡購物公司日本樂天集團合資建立,以雙方注資5000萬美元的方式合作,分別持股49%和51%。它複
製了樂天在日本的方法—B2B2C,即樂酷天只作為平台提供服務,其中賣家既包括品牌廠商,也包括個人,主要經營服飾電器食品百貨等在線零售業務。
儘管合作雙方的資源都堪稱強大,但樂酷天卻一直麻煩不斷。「服飾電器食品百貨」,聽上去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但實際上卻無法展開後來者的差異化競爭。在中國,這樣一個市場的統治者是淘寶,緊隨其後的還有騰訊旗下的拍拍網。
另一個讓樂酷天深受困擾的是不間斷的高層人事變動。先是由樂天集團內部任命中村晃一出任負責人,他曾對媒體公開表示會從日本帶來一批高層管理者,隨後
百度方面在樂酷天項目的負責人被調離公司;但中村晃一也沒有在這個位子上呆多長時間,他離職之後,現任CEO江尻裕接替。在此期間,有關公司裁員和百度從
樂酷天撤資的傳聞從未間斷。
在樂酷天,中國本土市場與日本企業管理風格之間的磨合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即便百度掌握著驚人的中國互聯網流量,也只有徒嘆奈何。
李彥宏曾經希望百度通過「有啊」、樂酷天等平台,建立一個百度式的電子商務模式,他很早就提出了基於搜索引擎的電子商務概念—對於百度而言,這也是那些流量的另一種變現方式。
但這家依靠關鍵字競價排名獲得絕大多數收入的公司,自身在電子商務方面也一直不得要領。2007年,百度成立電子商務事業部,次年推出針對個人賣家和
個人消費者的交易平台「有啊」,並揚言要在三年內打敗淘寶。但無論是平台建設、支付渠道還是商品的豐富程度,「有啊」一直進展緩慢。「剛開始信心十足,但
是後來都知道『有啊』的市場佔有量不高,沒有用戶。」一名前「有啊」員工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公司對此的精力和投入,也越來越小。
到2011年,「有啊」被關閉,百度電商事業部於2011年底被拆分為獨立公司。2012年,「有啊」重新上線,但被定位為本地生活信息服務平台。
百度所投資的「耀點100」的日子也不好過,公司多次被傳倒閉或轉讓。
儘管那些驚人的搜索流量有著電子商務優質入口的潛質,但如果百度不拿出足夠的誠意,那麼電子商務對於百度而言也只能是「理論」上的生意。
搜狗從阿里巴巴處回購股權,其目的,顯然是為單獨上市做準備。
給阿里2580萬美元分手費搜狗翅膀硬了,單飛衝擊IPO
兩年前,搜狗從搜狐分拆正式成為獨立公司,並引入了阿里巴巴、云鋒基金等戰略投資者共同投資。然而,不到兩年的聯姻,卻在日前畫上了句號。
前日晚間,搜狐宣佈以2580萬美元回購此前阿里巴巴所持有的全部搜狗股份。對於為什麼選擇這時候回購,搜狐、搜狗、阿里巴巴幾方面都三緘其口,不 予置評。但業內比較一致的說法是,搜狗回購股權是為了單獨上市。此前,市場就傳言稱,搜狗將於明年上市,董事會給出的上市時估值目標是20億美元。
不過,搜狗要做大,必定要對上360、百度這些「攔路虎」。
阿里套現2580萬美元
2010年8月9日,搜狗從搜狐分拆,並引入了阿里巴巴、云鋒基金以及張朝陽個人的投資基金光子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其中,阿里巴巴注資1500萬美元佔股10.88%。不過,這次聯姻顯然是一次倉促的聯姻。因為在上述合約達成一個半月之前,張朝陽和馬云才開始有接觸。
分拆之時,搜狗境況十分窘迫,搜索市場份額不足1%,瀏覽器市場份額也不到1%,這樣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計劃將搜狗收購過來,並幾乎與張朝陽達成收購協議。周鴻禕的盤算是,通過收購搜狗,實現瀏覽器和搜索的結合,從而具備叫板百度的能力。
不過,一手創辦搜狗的CEO王小川卻不願意看到搜狗花落他家。為了保持搜狗的完整性和控制權,王小川趕赴杭州請馬云出手投資搜狗。由於阿里巴巴當時已經和百度鬧翻,馬云也準備發展自己的搜索業務,好讓「百度睡不著覺」,於是,馬云出面勸說張朝陽放棄了將搜狗出售給周鴻禕的計劃,於是就有了上述的聯姻。公開資料顯示,聯姻後,阿里巴巴、云鋒基金、張朝陽旗下私人基金,分別持有搜狗約10.88%、5.12%和16%的股權,其餘為搜狐持有。
以戰略投資者而非財務投資者身份進入搜狗的阿里巴巴,卻並沒有發揮戰略投資者的作用。業內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有著自己的搜索大計(2011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一淘網),不會將更多資源交付給搜狗,這是阿里巴巴對搜狗不冷不熱的關鍵所在。
王小川在日前發給員工內部郵件中表示:「隨著搜狗的戰略升級,我們預期阿里集團難以在戰略層面繼續加強對搜狗的支持。」雙方的分手,也就在所難免。
不過,2580萬美元的回購價,意味著當下對搜狗的估值僅為2.37億美元,而根據市場傳言稱,搜狗董事會對搜狗上市時給出的估值目標是20億美元。因此,業界普遍認為,阿里以2580萬美元出售所持股份,屬於賤賣,很可能是阿里方面並不看好搜狗的未來。
阿里巴巴工作人員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回應稱:「這僅僅是一筆生意,價格合適就行。並非不看好搜狗的未來。」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就表示,「當初阿里跟搜狐是倉促結合,是戰略需要。後來阿里自己當初的很多承 諾都沒有兌現,還做了一淘同業競爭,所以目前的分手算是合理的。搜狗翅膀硬了可以單飛了,阿里也得到了一筆可觀的『分手費』,可以為自己私有化提供一筆現 金支持,所以這次分手算是和平分手,對雙方都有利。」
搜狗為單獨上市準備
搜狗從阿里巴巴處回購股權,其目的,顯然是為單獨上市做準備。
自從搜狐分拆單獨運作以來,搜狗的業務走上了高速發展軌道。搜狐披露的2012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搜狗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300萬美元,較上 年同期增長184%;自2010年8月拆分後,搜狗已在過去7個財季中保持了23.1%的複合增長率,營收是分拆時的330%,流量亦早已翻番。據王小川 透露,二季度搜狗營收將達到2800萬-2900萬美元,上半年總體營收可達5000萬-5500萬美元,2012全年營收預計接近1億-1.5億美元。
王小川在給搜狗員工信中也寫道,「20個月裡,搜狗搜索用戶市場份額提升超過2倍,並在2011年10月首次超谷歌成為第二大中文搜索引擎;搜狗收 入提升近8倍,並在2011年三季度、四季度首次實現盈利;搜狗員工數提升超過3倍,在2012年一季度超過千人規模,有實力開始(也正在)進行更大規模 的戰略佈局。」
顯然,如今的搜狗,與兩年前剛分拆時的搜狗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翅膀硬了的搜狗單獨上市,也就顯得水到渠成。不過,王小川日前在多個場合都一再表示, 搜狗在產業佈局沒有調整好之前,在用戶規模沒有做到足夠大之前,並不急著上市。自身已經實現盈利,且背靠搜狐這座大山,使得王小川有足夠的底氣等待下去。
IT產業資深觀察人士楊曉明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也表示,2010年搜狗從搜狐分拆出來,就是衝著獨立上市去的。「現在360被市場熱炒,搜狗作為 具備一定相似性的公司,上市呼聲很高。搜狗這個時候如果不加緊IPO,市場熱點過去之後,就機會匱乏了。」楊曉明還強調,「我堅持認為,阿里退出,然後搜 狗加快衝IPO,這一場變化的背後,是有一個力量在推動的,有人希望搜狗盡快IPO。阿里讓出位置,有利於搜狗引入更合適的股東。」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搜狐此次回購,可能是想在搜狗上市前將大量收益抓在自己手中。這一分析並非沒有憑空想像。搜狐在2009年運作暢遊上市時,也在IPO前高價收回了暢遊在一級市場的部分股權,暢遊上市後,這些回收的股權給搜狐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百度奇虎攔路
目前搜狗業務主要集中在三塊,即輸入法、瀏覽器、搜索。這三塊業務也被搜狗公司劃定做「三級火箭」。
不過,在搜狗三大業務中,只有輸入法是市場最領先的,市場份額達83.6%。而瀏覽器、搜索業務,在各自市場中都只排到第三、四名。尷尬的是,儘管 輸入法業務佔據市場壟斷地位,但該業務不能給搜狗公司帶來收入。搜狗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靠搜索和瀏覽器導航。財報顯示,搜狗今年一季度2300萬美元的 收入中,搜索貢獻了1800萬美元、導航貢獻了500萬美元。
不過,在搜索、瀏覽器業務領域,搜狗又不得不面對百度、360這兩大攔路虎。王小川曾表示,希望搜狗在國內搜索份額能達15%以上,而據艾瑞今年一 季度的報告,搜狗目前的搜索份額約3%,距離15%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在瀏覽器市場上,儘管IE的市場份額在逐步下降,但360目前的市場份額 已經達到了27%,而搜狗瀏覽器的市場佔有率則只有10%左右。搜狗瀏覽器要擴充市場份額,必然會遇到360這個天花板,二者必將有一場較量。
王小川日前表示,接下來還將推出許多新產品,今年產品總量會增加到10個以上,其中就包括「瀏覽器+搜索」的新產品「探索引擎」。「在搜索引擎、瀏 覽器領域,搜狗必須要和百度、奇虎360扛上,不能掉隊。即將推出的『探索引擎』是特別難的事,但搜狗也要做,不然破不了局。而在無線領域也要投入,否則 沒有未來。」
這是7月中旬的一個下午,也是百度公司(BIDU.NASDAQ)的普通一天。從北京西二旗地鐵口出來,在一群科技公司的包圍之中,最顯眼的就是波浪狀的百度大廈。小河環繞的透明大廳內人流攢動,每隔十幾分鐘,就會有人抱著筆記本電腦帶著前來應聘的人們在二樓的陽光大廳內攀談。
在正門右側碩大的液晶牆上,是一張百度搜索關鍵詞曲線圖,每時每刻全國網民的搜索關鍵詞的變動,構成了一條紅色曲線,它勾畫出這個國家網民最關注的熱點。它也意味著,此處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入口。
財務數字正是這家公司極速發展的證據。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市場份額增長到77.6%。總營收、運營利潤相比2011年同期都增長75%以上。預計二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增長接近60%。熟悉百度的分析師們對70%這個數字一定印象深刻,因為類似這樣的環比增長已經持續數年。
然而,在最近摩根士丹利組織的調研中,基金研究員給出的判斷卻是,百度未來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舉杯歡慶多載,如今百度自身也需要思考,今天到底是百度整個成長週期的頂點還是新的起點?
下滑的流量變現曲線
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於7月初發表的一組有關百度公司的調研報告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這則報告來自於6月26日由摩根士丹利組織的上述只有少數人參加的基金研究員對百度的調研。
如果互聯網世界一直按照原有的軌跡運轉下去,如果百度內部不發生大的問題,它就將繼續扮演全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要塞」角色,成為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不過,在中國互聯網產業垂直細分的時代,在移動互聯網對桌面互聯網衝擊的過程中,在網絡廣告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外部野蠻生長的競爭者,正迫使百度從業務到企業氣質進行重構。
整個互聯網世界正在發生質變。
自移動互聯網所誕生的基於應用程序(App)的人機交互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通過應用來訪問互聯網的使用習慣,正在改變完全基於搜索引擎和瀏覽器的舊有模式。
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手機上網,越來越多的應用是放在云端而不是在終端上。有投資人關心,搜索引擎作為互聯網的最大入口,百度如何繼續保持權力的核心 地位,而不被垂直搜索、移動應用削權。在互聯網產業化,購物、視頻、遊戲等逐漸被劃分勢力割據,形成壁壘的當下,百度如何在內容上保持優勢從而維持70% 以上的環比增速?
百度公司表示,擁抱這樣的變化,將百度現有的業務跟這兩個趨勢連接起來,不僅「擁抱」,同時還去「拓展」,通過開放云計算平台、重構與開發者共享云計算技術、數據、流量和變現優勢的生態系統。
新業務可能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無法解決流量變現的貨幣化難題。
今年的百度聯盟大會上,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表示,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是很不一樣的,更難賺錢和商業兌現。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互聯網公司一定要涉足而又需要重新適應遊戲規則的領域,這是不論投資多少沒有回報的資金都要佈局的戰略要地。在無線領域,從PC端 遷移到移動終端的百度並沒有天然的優勢,而強調社交關係的騰訊搜搜、從開始就定位移動搜索的宜搜更具粘性。離開PC頁面的百度無線選擇的方式是:與運營商 和終端廠商、系統合作。
目前的成果斐然。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在今年3月蘋果公司庫克來華之時,百度公司已經獲得了與蘋果公司iOS5合作的合同,這意味著,在未來上市的iPhone5上,將內置百度搜索框。
百度不惜重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合作並不期待短期盈利,在給記者的回覆中,百度公司的態度是:「移動終端的屏幕比較小,使用時間都是碎片的時間,所以廣告價值沒有PC互聯網那麼大,即使是在發達的互聯網市場或者移動互聯網市場,它的變現能力也被認為是遠低於PC互聯網。」
百度希望借助於這些合作,使由於APP應用和其他搜索品牌入口分流的流量,被攔截回百度搜索框。
業界的判斷是: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在桌面電腦,客戶並不受屏幕、帶寬、時間的影響,可以同時打開很多的窗口,並且對點擊並沒有流量上的考慮。手機上,以上種種都會限制客戶的點擊活躍度。
剛剛從百度調研回來的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員余曉光分析,未來移動端持續增長,佔比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反而會降低業務的整體利潤率。
內容壁壘
投資者關心百度搜索內容的來源問題。譬如,未來隨著市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當下,一些著名購物網站的數據並沒有對百度開放
在內容上,百度正在受到垂直搜索不斷壯大、爭奪話語權的挑戰。
從市場競爭格局上,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社區類平台、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購物類平台、以優酷、土豆為代表的視屏類平台,以新浪為代表的SNS用戶平台。作為各大平台類公司,因本身實力強大,內容豐富,內部的搜索更有針對性。
淘寶網站內搜索已經成為國內購物類網站最大的站內搜索,其所屬集團阿里巴巴10億元投資的一淘,專門針對在線購物和淘寶內部的數據,並沒有開放給百度。當然,京東等電商也沒有把數據開放給一淘。
在新浪微博上,因為目前微博在國內競爭尚在,並沒有形成FACE-BOOK一家獨大的局面,新浪微博目前還是開放內容給百度的。「但是在未來隨著市 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余曉光說,由於新浪微博也遇到貨幣化難 題,未來也會押寶搜索。
這樣的情形不一定會發生,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稱,購物、視頻等垂直搜索雖然對專業用戶有吸引力,但是用戶教育需要一定時間,百度作為品牌沉澱更深的 大眾綜合搜索與用戶的距離還是更近一些。同時,百度正通過框計算、阿拉丁等產品試圖滲透深度搜索,並且在內容上正進行越來越多的投資和參與。
無論如何,由於缺少內容上的優勢,百度開始投資內容相關網站。百度去年3.06億美金投資去哪兒網,以及投資奇藝視頻。此舉被認為是在內容查詢的準確度上給客戶更好的體驗,包括在與其他內容網站的談判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百度目前越來越多地介入實際內容的投資與參與,試圖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投資人的擔心是,內容方面的介入,在內容本身上與專門的內容提供網站並不具備優勢,長此以往勢必會降低百度的獲利能力。「本身從貨幣化上,百度目前
的投資並不能給主業搜索帶來直接的盈利方式,但是在客戶體驗和與其他內容提供商的談判話語權上,百度又不得已必須這麼做。」余曉光說。
對手的進攻
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在沒有外部環境壓力之下,百度試圖通過鳳巢系統的推出,改善競價排名可能帶來的惡果。
百度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興搜索引擎挺進的入口。
新興的垂直搜索以及新概念搜索正把矛頭直指百度推崇的集合競價模式。當對手迅速發展之時,百度還需要很快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集合競價模式被認為是很成功的搜索的模式,也為百度帶來了大量的利潤,但假貨和欺詐成為無法避免的難題,不法者試圖利用競價和SEO優化的方式,利用搜索引擎平台行騙。
百度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2009年,百度就推出鳳巢系統替代競價排名,核心目的在於促進推廣資源的公平分配基礎上兼顧用戶感受。
這個過程中,百度廢除了價格是排名唯一決定因素,引入了「質量度」,使價格不再是決定排名的唯一因素。「質量度我們用星級表示,在我們的系統裡一顆 星代表推左的可能性很低,兩顆星代表有推左的資格但不穩定,三顆星代表很穩定。質量度不夠你出價再怎麼高也是排不到搜索推廣結果的前面位置的。」百度公司 稱。
百度不得不防止非法產品推廣,但是對客戶產品做全方位的監測,仍然很難。在客戶選擇上,百度組建了一支擁有近800名專職人員的資質審核團隊,在最 初選擇客戶的時候要求客戶提交營業執照和ICP備案等證明文件,其審核系統和團隊日均審核關鍵詞和創意總量累計超過120萬個,駁回或下線處理超過11萬 個。但是審查通過後,很難通過有效的方式監管客戶不提供虛假詐騙信息。
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在推高關鍵詞價格上能力頗強,但是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
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據接近奇虎360的人士介紹,奇虎360年初進入視頻搜索領域,近期宣佈進入傳統綜合類搜索市場,它所推出的安全搜索引擎概念,直接針對競價排名。 根據奇虎導航在一年半時間內超過百度旗下的好123來看,奇虎作為具有搜索基因的競爭對手,對百度未來的經營產生了更複雜的挑戰。
一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平、公正的算法對於搜索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淘宣稱,永遠不採用競價排名的排序方式。
6月26日上午10點,在百度會議室裡,投資者關係部給出的數據和當時的陽光一樣明媚:根據第三方預測,中國整體的搜索市場增長未來三年依然保持 40%以上的速度。尤其是在谷歌中國宣佈退出後,市場更是一家獨大,百度具有7500人的廣告營銷人員,加上廣告分銷商,有超過1萬人在處理百度與廣告客 戶之間的業務。百度大品牌客戶有1000位,中小客戶超過3萬戶,根據中國註冊中小企業2011年底超過1000萬的比例,百度的市場空間遠沒有飽和。
而對百度而言,當互聯網世界的深度和廣度被重新定義、搜索市場發生質變之時,百度目前所作出的努力,是否已經足夠?而先前的成功會不會是未來最大的絆腳石?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閆威 這是7月中旬的一個下午,也是百度公司(BIDU. NASDAQ)的普通一天。從北 京西二旗地鐵口出來,在一群科技公司的包圍之中,最顯眼的就是波浪狀的百度大廈。小河環繞的透明大廳內人流攢動,每隔十幾分鐘,就會有人抱著筆記本電腦帶 著前來應聘的人們在二樓的陽光大廳內攀談。
在正門右側碩大的液晶牆上,是一張百度搜索關鍵詞曲線圖,每時每刻全國網民的搜索關鍵詞的變動,構成了一條紅色曲線,它勾畫出這個國家網民最關注的熱點。它也意味著,此處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入口。
財務數字正是這家公司極速發展的證據。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市場份額增長到77.6%。總營收、運營利潤相比2011年同期都增長75%以上。預計二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增長接近60%。熟悉百度的分析師們對70%這個數字一定印象深刻,因為類似這樣的環比增長已經持續數年。
然而,在最近摩根士丹利組織的調研中,基金研究員給出的判斷卻是,百度未來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舉杯歡慶多載,如今百度自身也需要思考,今天到底是百度整個成長週期的頂點還是新的起點?
下滑的流量變現曲線
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於7月初發表的一組有關百度公司的調研報告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這則報告來自於6月26日由摩根士丹利組織的上述只有少數人參加的基金研究員對百度的調研。
如果互聯網世界一直按照原有的軌跡運轉下去,如果百度內部不發生大的問題,它就將繼續扮演全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要塞」角色,成為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不過,在中國互聯網產業垂直細分的時代,在移動互聯網對桌面互聯網衝擊的過程中,在網絡廣告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外部野蠻生長的競爭者,正迫使百度從業務到企業氣質進行重構。
整個互聯網世界正在發生質變。
自移動互聯網所誕生的基於應用程序(App)的人機交互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通過應用來訪問互聯網的使用習慣,正在改變完全基於搜索引擎和瀏覽器的舊有模式。
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手機上網,越來越多的應用是放在云端而不是在終端上。有投資人關心,搜索引擎作為互聯網的最大入口,百度如何繼續保持權力的核心 地位,而不被垂直搜索、移動應用削權。在互聯網產業化,購物、視頻、遊戲等逐漸被劃分勢力割據,形成壁壘的當下,百度如何在內容上保持優勢從而維持70% 以上的環比增速?
百度公司表示,擁抱這樣的變化,將百度現有的業務跟這兩個趨勢連接起來,不僅「擁抱」,同時還去「拓展」,通過開放云計算平台、重構與開發者共享云計算技術、數據、流量和變現優勢的生態系統。
新業務可能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無法解決流量變現的貨幣化難題。
今年的百度聯盟大會上,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表示,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是很不一樣的,更難賺錢和商業兌現。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互聯網公司一定要涉足而又需要重新適應遊戲規則的領域,這是不論投資多少沒有回報的資金都要佈局的戰略要地。在無線領域,從PC端 遷移到移動終端的百度並沒有天然的優勢,而強調社交關係的騰訊搜搜、從開始就定位移動搜索的宜搜更具粘性。離開PC頁面的百度無線選擇的方式是:與運營商 和終端廠商、系統合作。
目前的成果斐然。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在今年3月蘋果公司庫克來華之時,百度公司已經獲得了與蘋果公司iOS5合作的合同,這意味著,在未來上市的iPhone5上,將內置百度搜索框。
百度不惜重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合作並不期待短期盈利,在給記者的回覆中,百度公司的態度是:「移動終端的屏幕比較小,使用時間都是碎片的時間,所以廣告價值沒有PC互聯網那麼大,即使是在發達的互聯網市場或者移動互聯網市場,它的變現能力也被認為是遠低於PC互聯網。」
百度希望借助於這些合作,使由於APP應用和其他搜索品牌入口分流的流量,被攔截回百度搜索框。
業界的判斷是: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在桌面電腦,客戶並不受屏幕、帶寬、時間的影響,可以同時打開很多的窗口,並且對點擊並沒有流量上的考慮。手機上,以上種種都會限制客戶的點擊活躍度。
剛剛從百度調研回來的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員余曉光分析,未來移動端持續增長,佔比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反而會降低業務的整體利潤率。
內容壁壘
投資者關心百度搜索內容的來源問題。譬如,未來隨著市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當下,一些著名購物網站的數據並沒有對百度開放
在內容上,百度正在受到垂直搜索不斷壯大、爭奪話語權的挑戰。
從市場競爭格局上,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社區類平台、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購物類平台、以優酷、土豆為代表的視屏類平台,以新浪為代表的SNS用戶平台。作為各大平台類公司,因本身實力強大,內容豐富,內部的搜索更有針對性。
淘寶網站內搜索已經成為國內購物類網站最大的站內搜索,其所屬集團阿里巴巴10億元投資的一淘,專門針對在線購物和淘寶內部的數據,並沒有開放給百度。當然,京東等電商也沒有把數據開放給一淘。
在新浪微博上,因為目前微博在國內競爭尚在,並沒有形成FACE-BOOK一家獨大的局面,新浪微博目前還是開放內容給百度的。「但是在未來隨著市 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余曉光說,由於新浪微博也遇到貨幣化難 題,未來也會押寶搜索。
這樣的情形不一定會發生,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稱,購物、視頻等垂直搜索雖然對專業用戶有吸引力,但是用戶教育需要一定時間,百度作為品牌沉澱更深的 大眾綜合搜索與用戶的距離還是更近一些。同時,百度正通過框計算、阿拉丁等產品試圖滲透深度搜索,並且在內容上正進行越來越多的投資和參與。
無論如何,由於缺少內容上的優勢,百度開始投資內容相關網站。百度去年3.06億美金投資去哪兒網,以及投資奇藝視頻。此舉被認為是在內容查詢的準確度上給客戶更好的體驗,包括在與其他內容網站的談判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百度目前越來越多地介入實際內容的投資與參與,試圖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投資人的擔心是,內容方面的介入,在內容本身上與專門的內容提供網站並不具備優勢,長此以往勢必會降低百度的獲利能力。「本身從貨幣化上,百度目前 的投資並不能給主業搜索帶來直接的盈利方式,但是在客戶體驗和與其他內容提供商的談判話語權上,百度又不得已必須這麼做。」余曉光說。
對手的進攻
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在沒有外部環境壓力之下,百度試圖通過鳳巢系統的推出,改善競價排名可能帶來的惡果。
百度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興搜索引擎挺進的入口。
新興的垂直搜索以及新概念搜索正把矛頭直指百度推崇的集合競價模式。當對手迅速發展之時,百度還需要很快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集合競價模式被認為是很成功的搜索的模式,也為百度帶來了大量的利潤,但假貨和欺詐成為無法避免的難題,不法者試圖利用競價和SEO優化的方式,利用搜索引擎平台行騙。
百度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2009年,百度就推出鳳巢系統替代競價排名,核心目的在於促進推廣資源的公平分配基礎上兼顧用戶感受。
這個過程中,百度廢除了價格是排名唯一決定因素,引入了「質量度」,使價格不再是決定排名的唯一因素。「質量度我們用星級表示,在我們的系統裡一顆 星代表推左的可能性很低,兩顆星代表有推左的資格但不穩定,三顆星代表很穩定。質量度不夠你出價再怎麼高也是排不到搜索推廣結果的前面位置的。」百度公司 稱。
百度不得不防止非法產品推廣,但是對客戶產品做全方位的監測,仍然很難。在客戶選擇上,百度組建了一支擁有近800名專職人員的資質審核團隊,在最 初選擇客戶的時候要求客戶提交營業執照和ICP備案等證明文件,其審核系統和團隊日均審核關鍵詞和創意總量累計超過120萬個,駁回或下線處理超過11萬 個。但是審查通過後,很難通過有效的方式監管客戶不提供虛假詐騙信息。
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在推高關鍵詞價格上能力頗強,但是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
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據接近奇虎360的人士介紹,奇虎360年初進入視頻搜索領域,近期宣佈進入傳統綜合類搜索市場,它所推出的安全搜索引擎概念,直接針對競價排名。 根據奇虎導航在一年半時間內超過百度旗下的好123來看,奇虎作為具有搜索基因的競爭對手,對百度未來的經營產生了更複雜的挑戰。
一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平、公正的算法對於搜索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淘宣稱,永遠不採用競價排名的排序方式。
6月26日上午10點,在百度會議室裡,投資者關係部給出的數據和當時的陽光一樣明媚:根據第三方預測,中國整體的搜索市場增長未來三年依然保持 40%以上的速度。尤其是在谷歌中國宣佈退出後,市場更是一家獨大,百度具有7500人的廣告營銷人員,加上廣告分銷商,有超過1萬人在處理百度與廣告客 戶之間的業務。百度大品牌客戶有1000位,中小客戶超過3萬戶,根據中國註冊中小企業2011年底超過1000萬的比例,百度的市場空間遠沒有飽和。
而對百度而言,當互聯網世界的深度和廣度被重新定義、搜索市場發生質變之時,百度目前所作出的努力,是否已經足夠?而先前的成功會不會是未來最大的絆腳石?
有360的地方就有「戰爭」!不過,此次主動出擊的並非一向好鬥的360,反而是一向偏安一隅的百度。經曆數天市值大幅跳水後,百度昨日晚間終於打破沉默,大規模對360採取反制措施:用戶通過360綜合搜索訪問百度服務時,強行跳轉至百度首頁。
此次百度360搜索攻防戰牽涉百度新聞、貼吧、百科、貼吧、MP3等多個百度業務,不少佔據百度整體流量超過10%,均對來自360綜合搜索請求採取限制措施。360也採取措施,用戶使用360綜合搜索時,點擊來自百度服務搜索結果,會被直接帶至「網頁快照」頁面。
這一夜幕下的攻防戰也引發股市強烈反應。昨日開盤360股價開盤大跌8%,百度股價則擺脫了持續數日的低迷,強勢拉升。有分析認為,這一變化背後是部分16美元買入360的投資者獲利回吐,另一方面是360搜索流量開始下滑,百度品牌效應顯現,開始拋360買百度。
這場圍繞百度、360的大戰也引發行業關注。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評價這場大戰時自問自答:「問:百度和360今晚的爭奪戰誰會輸?答:用戶。」一 位搜索行業資深人士指出,這場仗繼續打下去,將會是個兩敗俱傷打法,雙方已直接刺刀見紅,各種狠招可能無法避免,過濾廣告和標記不安全結果是360強力後 手。
此前,為預防360進攻,百度也曾做過一些防禦,包括與安全廠商合作,打擊釣魚欺詐網站。雙方也曾有過小的攻防戰,如百度知道對360網址導航導入搜索流量做提示,試圖引導用戶把百度設為首頁。360網址導航則連夜將原本的百度問答搜索替換為360自己的奇虎搜索。
不過,像此次百度大規模對360採取反制措施尚處首次。專業人士李京(化名)向騰訊科技表示,百度此次主動出擊可能在於強行抓百度內容,違反國際通行的robot協議。
維基百科顯示,robots文件是一種開放式協議,網站可以通過該文件告訴搜索引擎收錄與抓取規則,換言之這個文件是搜索引擎收錄網站網頁的通行證。百度知道的robots文件允許百度、Google、搜狗、搜搜等搜索抓取,並禁止不在列表內的其他搜索引擎抓取內容。
李京指出,360綜合搜索不在列表,從理論上講360綜合搜索不應該收錄百度旗下相應服務的頁面,連收錄都不允許自然快照也不合規範。另一方面是 360刻意隱藏訪問來源,導致不安全因素。據其介紹,HTTP Referer是header的一部分,當瀏覽器向網站服務器發送請求的時候,一般會帶上Referer(訪問來源),告訴服務器是從哪個頁面鏈接過來, 服務器籍此可獲得信息用於處理,但360自己改掉自己的來源。
「一般網站,對於隱藏來源的流量也很警惕。由於無法正確判斷用戶來源,且該行為非常類似機器攻擊和作弊行為,有可能被拒絕服務,進而導致體驗不穩定。」
某上市技術高層對騰訊科技表示,360與百度較量可能又祭出「打壟斷」的道德牌,掩蓋自己爭議性極大的「變相嵌套百度子搜索」的作法,嵌套對手垂直搜索是否涉嫌惡意競爭?另一搜索人士表示,將對手垂直搜索偽裝成自己的,有點像外鏈,這一作法存在道德風險。
也有觀點認為,自將默認搜索切換成360綜合搜索以來,360迅速在中國搜索市場奠定了行業第二的位置。數據統計機構Hitwise顯示,截8月22日,奇虎已獲得10.2%市場份額。隨著流量下滑,百度適時出擊也有打擊360股價竄升之意,為自己出口惡氣。
對於此次360百度大戰,周鴻禕凌 晨2點公開表示:中國有壟斷八成的搜索巨頭,讓用戶沒有選擇,這才是對用戶和行業最大傷害。谷歌用戶經常因為網絡中斷而不得不使用它,因為用戶沒有選擇, 所以搜索巨頭可為所欲為任意操縱搜索結果,道德譴責輿論批評對巨頭無效,只有競爭打破壟斷才會讓消費者和行業獲益,競爭會改善搜索質量,讓用戶成為贏家。
略微顯得諷刺的是,也有網友指出,360在殺毒和瀏覽器市場,也處於壟斷地位。這場大戰背後雙方員工均通宵達旦的在戰鬥。據知情人士透露:「四惠橋的好幾個大廈都亮著燈,360果然在加班。周鴻禕的辦公室也亮著。」
360還未使大招 安全衛士直接攔截百度廣告?
「戰爭之王」周鴻禕做到之處,行業面臨一場浩劫。無論是安全、手機行業還是現在的搜索行業。此前,騰訊科技曾在《360搜索進攻路線猜測》中指出, 進攻百度策略上週鴻禕將主要採取三板斧。在進攻百度過程中,將複製打擊小米手機的策略,首先質疑李彥宏人品;第二條是質疑百度產品不好用;第三條是指百度 商業模式暴利,廣告多,把百度品牌打掉,在此過程中讓奠定360在搜索領域的地位。
此外,360可以利用360瀏覽器、360安全衛士將更多龐大剩餘流量轉化成搜索份額。首先,安裝有安全衛士的用戶打開百度搜索,突然收到彈窗說鏈 接不安全,提醒百度搜索中存在欺詐、釣魚網站鏈接、存在訪問危險,需切換到更安全的綜合搜索,這可以進一步提升360瀏覽器用戶向360搜索轉移,而百度 卻無招可解。
金山網絡安全專家李鐵軍談及此次360百度大戰時表示,百度重置來自360搜索的盜鏈行為,百度這招看來很聰明,不過360仍有若干後 手:1.360衛士直接攔截百度廣告(很容易實現,看看adblock就知道)2.直接劫持百度搜索流量(也很簡單,看看病毒就知道。)——就像一流氓要 非禮美女,這流氓警察都管不了,那美女的結果一定是悲劇。
一位搜索行業人士指出,這場仗繼續打下去,百度會在各種產品中禁止360的抓取。接下來就會是一個兩敗俱傷的打法,360犧牲搜索體驗,並因此損失 一些用戶。而百度會損失這些社區產品的流量,並有不正當競爭之嫌。最關鍵的,雙方已經直接刺刀見紅,各種狠招可能無法避免,過濾廣告和標記不安全結果將是 360強力後手。
不過,對於百度來說,這實際上一場遲來的戰爭。周鴻禕曾建議360、騰訊聯合打百度,360出一個攔截百度的產品,先打百度醫療廣告,打掉百度30%的收入。周鴻禕在與搜狐CEO張朝陽提及建立合資公司時,也曾提出類似設想。
業內資深人士透露,百度當初非常緊張,甚至做好應急預案,包括向相關部門投訴、做好犧牲30% 收入準備。此後,百度開始積極補端,隨後推出瀏覽器、百度影音、輸入法都是希望增強端能力。今年更是曝出百度欲收購UCWEB。搜狗CEO王小川表示,「並非空穴來風。」
如今,當週鴻禕這位「遇神殺神,遇鬼殺鬼」,跟騰訊、金山、阿里巴巴、小米幹過架的戰爭之王發動與百度開戰時,李彥宏,你準備好了嗎?
自從8月16日奇虎推出搜索之後,兩週內百度的股價已經從133.66美元跌到了111.44美元,累計下跌了16.6%。在這兩週時間內,資本市場並沒有明顯的宏觀因素影響,投資者顯然是真的擔憂百度。
如果回憶一下歷史,你會在股市上發現一些更有趣的事情。2009年6月3日,財大氣粗的微軟推出了搜索引擎Bing,但一週之內Google的股價也
只是從431.65美元跌到415.16美元,跌幅僅為3.8%。2009年7月29日,微軟公佈了一個更轟動的交易,與雅虎簽署一份為期十年的搜索合作
協議,雅虎被授權使用Bing搜索的核心技術,但在當週Google的股價從436.24美元漲到了458.58美元。
投資者對Google的反應似乎更正常一些?—從行業週期來看,搜索引擎是個很成熟的業務,領先者幾乎很難被同類的新競爭者動搖。與Google面對
新挑戰者的市場表現相比,百度顯然是一個軟柿子。不僅是股價,從搜索流量的市場份額來看,百度也受到明顯衝擊。Hitwise的數據顯示,在奇虎推出搜索
的一週內,百度的搜索流量份額從64.9%下滑到55.1%。問題是,百度為什麼會這麼軟呢?
產品 從搜索引擎最基本最核心的搜索質量來看,百度並沒有做得很好。再加上百度搜索結果中摻入了太多廣告,其用戶體驗並不足以粘住用戶,也沒有形成太高的競爭門檻。這使得百度從來沒有形成公信力和用戶信任感,如果有其他選擇,用戶很容易更換搜索引擎。
渠道
正因為產品本身的缺陷,百度過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渠道。比如很多的二三線城市的用戶來自於網吧、各種網站聯盟以及奇虎360這種客戶端的捆綁。而奇
虎恰好就擁有一個強大的渠道,基於手中的安全衛士、瀏覽器等終端性軟件,奇虎可以很容易把這群二三線城市用戶「轉移」到新搜索上。重要的是,奇虎對自己的
渠道是壟斷性的,而百度對很多渠道並沒有這種絕對的掌控力。
戰略
除了搜索之外,你很難找到百度有什麼成功的戰略性的產品。早期貼吧、空間這些吸引年輕用戶的產品已經逐漸被微博這樣的產品取代。在關係到廣告未來的視頻和
社交網絡上,百度都不是主要的玩家。而在移動領域,百度也沒有讓人信服的戰略和表現。百度戰略上的問題在於,過去幾年並沒有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而是越來越
遠。
雖然不一定是樣板,但Google過去幾年卻清楚地展現了自己的戰略—拉近用戶。不論是YouTube、Gmail、Google+、Android還是Chrome,Google都成功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而且通過統一的帳號將用戶綁定在自己的各種產品中。
百度過去幾年的問題是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戰略性的機會,比如視頻和社交網絡。百度並非沒有參與,而是沒有足夠的決心去佔據重要位置:在視頻領域,百度只
是推出了愛奇藝這個正版為主的網站,而更大的市場份額則被優酷佔據。至於社交網絡方面,百度甚至從來沒有做過重要的嘗試。以百度的現金儲備和行業地位,無
論是自己做還是收購、參股,都不應該錯過這種機會。
百度現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是過去幾年缺少有力競爭者的結果。自Google退出中國後,百度享受了一個「帶薪」的悠長假期。360的競爭長遠來看顯
然有助於百度做出一些好的改變,甚至做出一些真正的創新。用戶都很聰明,他們不會被綁架或者矇蔽太長時間,沒有更好的服務就很難留住他們。正如傳奇的美國
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蘭代斯所言,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那麼競爭也是最好的創新力。少了競爭對手的百度反倒喪失了兩年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機會。商業就是
這樣。
聲明下,寫了這個東東不是想湊最近3b大戰的熱鬧,當然也有些關係,因為最近老有一些前東家(某度)的哥們來向我打聽360好還是百度好,該不該接受獵頭的邀請跳槽過來。大家畢竟曾在一個食堂吃過飯,我就把兩邊的情況說一說,純屬個人觀點。
(怕人肉,就上馬甲了,知道水木上兩邊的人都挺多,所以貼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參考)
其實我的感受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工作是理想的,區別只在於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幫你欺騙自己,讓你相信所有的付出物有所值,點燃內心的激情之火。因為我們一生中總要為什麼事赴湯蹈火一把。
長文,慎入。是不是事實大家可以驗證,我能回答的也儘量回答。我是個小兵,最近不會離職,所以求別人肉。我不想與教主為敵,但願在他眼裡我也不值得為敵。
自己給個360和百度的比較摘要:
1,百度不打卡,360天天打卡;百度互稱同學,360老闆像家長,胡蘿蔔加大棒。
2,百度每個人都做決定,360除了一個人其他人都做執行,流程簡單,不用討論溝通。
3,百度像學校,360像軍隊,進來容易,出去難,監控嚴。360進來時候不要足以後很難漲,百度關鍵看成長。
4,360和百度都加班。360盈利難壓力大,空間小,最難突破的是信任天花板。百度的壓力是新人趕超快。
360印象之一:家族親情,部門孤島
1,360與百度最不同的一點就是上下級、跨部門間的工作氛圍。360上下級之間及團隊內部是一種類似家庭的文化,部門與部門之間則相互隔絕不通有無。
百度彼此之間都叫同學,一般感覺不到老闆們的存在。但是在360你卻能感覺到家長的無處不在。可能百度太大了,我們這個級別的人在業務會上很少能接 觸到李彥宏,甚至一年也難得幾次得與王夢秋,孫云豐這樣的VP開業務探討會(聊天室不算),而在360則幾乎每週都能和齊向東一起開會,差不多一個月能與周鴻禕一起開一次會,你可以直接和大老闆對話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2,百度的上級比較隨和,跟員工沒啥區別,更關心業務,很少找人談生活。360的上級則會像家長那樣,對個人表現出極大的關心,老週會突然跑到你身後看著你的電腦屏幕拍拍肩膀問你最近怎麼樣?離開時隨手拿起你桌上的零食邊走邊吃。
對剛畢業的北漂孩子來說,這種感覺很親切。但日子長了,總感覺他們是刻意要營造這樣的氣氛,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交業績。
3,有胡蘿蔔也有大棒。360還是個小公司,壓力非常大,要打卡,技術這邊加班到晚上10點是經常有的事情,對效率的要求極高,周鴻禕對每個人的要求是3個月出結果出成績,所以很多項目都是閃電速度匆忙上線,很多時候根本不做小流量測試,但同時又對成功率要求非常高。做錯了不會被開掉,甚至由於管理機制的鬆散也不會被記錄在案,但一頓痛罵是在所難免的。
這種暴力的風格像病毒一樣自上而下傳下來,每一級的Leader都被深深傳染,大家都充滿戾氣,對下屬犯的哪怕很小的錯誤都很容易大發雷霆、說髒 話、拍桌子甚至摔東西。除了周鴻禕身邊的極少數人,其他人都時常被罵得狗血噴頭,顏面掃地。我的上級在這些人中算是比較溫和的,即使這樣,他偶爾在部門例 會上也會直接點名罵我們,氣氛真的很壓抑,讓人心裡很長時間都不舒服。
對於這樣的陣勢,新人最難接受,很多快速離開的人都是因為強烈覺得不受尊重,但老員工都習慣了,甚至覺得有人罵你表示重視你,打是親罵是愛,沒準還會增進感情。在這一點上,360確實與百度強調尊重、對事不對人的風格有天壤之別。
4,在百度我們常潮諷電梯裡那隻搞職業道德的卡通熊,那是因為李彥宏拿員工實在沒太多辦法管束。而 周鴻禕則壓根兒就從來沒信任過底下人,對總監以下(包括任職期限不長的很多總監)都是進行信息屏蔽的。而且比較恐怖的是,在這種以安全為核心能力的公司 裡,你的一舉一動包括郵件、聊天記錄等都是被嚴密監視的,不能有任何不忠於公司的行為和言論,沒有人敢像在百度那樣對公司有什麼意見就信口在內網發表負面 評論,一位華為來的哥們兒說,他以前以為華為是管得最嚴的,現在知道了什麼才叫恐怖。
360的公司架構極其保密,來了幾個月我都沒與其他部門一起開過會,所以對於隔壁團隊的人在幹什麼,我幾乎一無所知。據同事說,,公司似乎比較忌諱不同部門的人私下溝通或公開討論問題。所以除了看外界報導,我們唯一得到全局信息的機會是全公司年會。
360的年會上基本是老周的一言堂,氣氛跟百度年會祥和歡樂完全不同,事實上更像一場大型的戰前動員會。他非常有個人魅力,在長達四五個小時的演講 裡,縱論天下之勢,畫出非常宏偉的未來,用經典的京罵點評市場上的各種對手。雖然有少數剛剛加入的同學有點不習慣,但這種洗腦確實能提升腎上腺素的分泌, 讓人恨不得立馬去和誰拼了。
360印象之二:效率高變化快
1.來360以後第一件苦惱的事就是在這裡沒有百度那種底層庫或編程框架,什麼都要自己寫,所以我不知道我寫的代碼是不是別人已經寫過許多次——可能根本沒人知道。而 當年在某度我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流程,有些流程簡直讓人抓狂,同時會議多,沒事兒就做個PPT,一個MRD爭論不休,有時候寫段代碼也要開會評估,週報一 寫寫幾篇……這是效率低下的根源!而各產品線自下而上的東西很多,每個人都要花大量時間與合作、支持部門溝通,練嘴皮子。
而在360,這一切都不再煩擾!在這裡,流程和會議少到令人恐怖的程度,這是公司文化的一大特色,而且大多數時候號令都是自上而下以類似紅頭文件的形式傳達下來的,目標清晰,路已鋪好,你不用多想也不用與誰討論,只管執行就行了。
在流程上,沒有什麼是不可省略的,沒有什麼既定的規則是不可打破的。這在一開始的時候讓人簡直爽爆了,因為你能很快出成績。
2.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很多人也會像我一樣,聽不到周鴻禕的慷慨陳詞時就會開始用自己的大腦胡思亂想。因為 當我想抬起頭來看看路的時候,就發現什麼也看不到,我只能在每天早上的晨會上看到當天的任務單,然後指導下面的初級工程師去寫代碼,唯一的目標是在規定的 時間內完成任務。我不知道公司將向何處去,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部門在公司裡是什麼戰略地位,更不知道旁邊那個部隊的人在幹什麼。
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整個技術的方向是怎麼定出來的,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個領域上發展的未來。當然,對周總來說,我這個級別的人的確不需要知道,因為他已經成竹在胸,只需要全面執行就好了。
所以我也跟一些百度朋友說過不要以為360需要搜索的人才,其實在百度平台能幹的很多事在360是干不了的,這裡的搜索不需要大家太多技術方向上的思考,周總和齊總早就定好了,真正控盤的核心層都是最早3721和雅虎來的那幫人。
360印象三:蜜月期與終身制
1.前幾天看到個微博,說獵頭說百度的員工一挖就走,360老闆流氓員工都很慫。這是有其原因的。百度的文化比較寬鬆,對員工跳槽幾乎沒有管束。所以大家幹了一兩年再想上台階發現慢下來了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換工作的想法,而其他公司都願意到百度來挖人,這樣一邊猛拉,一邊不攔,接下來的事就不用解釋了。
老周挖角還是比較肯砸錢的,百度員工到360多數都能得到比原來更高的薪水和期權,比較有吸引力的是行權的期限也比其他公司更短,能讓你快速兌現。
但是來了後就會發現以後很長時間不會再漲啦,所以千萬別拿了一個月獎金就腦子一熱去貸款買房。
剛來的人會得到各級領導的熱情擁抱,會感到特別被關心,言語激勵,寄予厚望,蜜月幸福。
2.如果說百度的大門像大學一樣自由進出的話,360的大門就像一個軍隊的營盤——進去容易出來難。如果你打算以辭職的方式逼老闆提高待遇,在360往往能奏效。
因為任何一個員工要跳槽都要經過幾道關口的反覆盤問,一直要談到齊向東,如果在比較重要的崗位,周鴻禕會親自約談。去哪裡?為什麼要走?對什麼不 滿?待遇提高一些是否願意留下來?如果發現你是要去競爭對手陣營就會更難放行。如果你是真的不喜歡這裡或有非常好的選擇決意離開,就會非常麻煩。據說需要 簽很多約束性文件,讓你感到跳槽風險很大,弄得就像離一次婚一樣,麻煩到讓你最後放棄跳槽為止。而對於總監以上的人員則更鐵腕,因為任何一個跳槽去對手陣 營的人,就等於宣佈與360和周鴻禕反目成仇,老周是很記仇的,無論你自己做還是到大公司去,都會遭到他的跟蹤封殺,弄不好還會被威脅到家人的安全,這樣 的人誰也不想得罪,不慫不行。
對於,剛畢業的新人來說,360是一個在市場上亂拳打死老師傅可以迅速上位的平台,但對於想深在互聯網領域耕細作揚名立萬的人來說,到了一定的天花 板,就很難發展。不過據說老周很念舊,嘴狠心軟,在技術團隊即使你跟不上發展的需要,360也基本從不趕人走,與百度相比,這裡更像一個可以依賴的養老所 在。
360印象4:高壓鍋與天花板
今年360里的專家級員工走了很多,至少有上百人,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工作太累沒有生活,一是頂到了天花板。
1.私下裡我把360比作高壓鍋。
來了沒多久我就開始想,為什麼這裡的領導都那麼急躁,沒有半點大將風度?一點屁大的小錯就暴跳如雷?為什麼不能像百度那樣看到大家真正輕鬆地打籃球、踢毽子?
我慢慢明白,是因為他們壓力太大了。因為公司一直在曲線救國,一直在做免費的東西,到現在掙錢主要就靠遊戲。在百度從來沒聽過的虧損二字,在360 財報上則是弄不好就出現。周老闆野心很大,錢卻少,總是不夠花的,很多事情想得再好,沒有足夠的資源也做不成,所以對於任何一個計劃,從上而下都要求以最 快的速度來完成,一定要執行到最好。
我見過兩個人連續24小時工作兩天上線一個產品的驚人紀錄,這種情況在360並不罕見。所以每個人每條線壓力都很大,如果完不成,被罵事小,你和整個團隊都會在裡面非常難受。
2.公司經常跟人打架,一旦發生這種事兒,晚上幹到十點以後那是常事兒,週末加班根本不叫加班,對了,360早上是要打卡的。再 加上外部樹敵較多,合作拓展是很難的,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憋著一股勁兒孤軍奮戰。心理壓力這麼大,大家脾氣不好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在公司裡聽到大聲嚷嚷和 罵人的聲音請不要意外。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你很難安心做事的心情,負能量吸收得多,自然需要發洩,所以也會看到工程師對著行政或財務人員大吼大叫。
高壓也許只是一個階段,就像紅軍長征,如果真有一天把搜索做起來了,也能推出競價排名之類的贏利工具,也就能看到彩虹了。但在個人發展上,由於業務線少而且相互之間太封閉,整個平台就顯得非常窄了。
3.在360幹了一年半以上的人,很多都開始迷茫,這跟剛來的時候大相逕庭。因為這裡的管理結構非常扁平,晉陞的機會也就變得非常稀有。同時,因為公司收入不高每年還有很多投資項目和較大的公關開支(都懂的)所以每年的工資漲幅是非常小的。這就是為啥讓大家進來時一定要談高些。因為以後要和公司一起勒緊腰帶鬧革命,每年漲的非常微小。
在百度我們比較怕的是新人,老員工和新員工永遠在一個起跑線上在競爭,論功勞,不論苦勞,優秀人才可以不拘一格地被提拔上去。而360則是一種類似 水泊梁山的聚義文化,新來的要立投名狀才能取得江湖地位,但上面天罡地煞的位次已經排定了,VP和十幾位總監都是跟了周鴻禕多年的他最信任的老人兒,除非 他們主動離開,否則後面的人永遠沒有機會。
4.由於周鴻禕喜歡打破規則出奇制勝,所以信任在這裡比能力更重要許多。又或許因為他自己是一代奸雄,慣常設計 別人,所以特別害怕遭人背叛算計。他心裡想什麼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安全衛士以外,其他的團隊都很難接近核心,網上說360上傳用戶隱私神馬的,也是衛士部 門干的。因為公司的重點是經常變的,一會兒是集中全力打QQ,如果得不到利益,又會轉戰其他戰場比如對付小米或百度,所以其他部門都是浮萍,很多技術上非 常牛的人其實在這裡也只是在具體工作崗位上只負責極小的面其實就是高級的程序員。
認人唯賢和認人唯親各有利弊,這是百度和360用人理念上的重大區別,你個人更適應哪個就選哪個。
PS,有時候在出來放風的時候我會想,這位出生在70年代的老闆,懂事的時候文革已經結束了,為什麼還這麼有鬥爭精神?我們的公司到底是為什麼而存 在?是為了生存而戰爭,還是根本就是為了戰爭而生?有時候看到周總把人叫到辦公室去討論如何掙錢,我就會感到更加迷茫,也許他根本不知道怎麼掙錢,所以只 能做擅長的事——幹掉業界成熟的模式,去搶錢。
呵呵,寫了這麼多,是不是事實大家可以驗證,我最近不會離職,所以大家也不要人肉我是誰。我不想與教主為敵,但願在他眼裡我也不值得為敵。
(本文摘自水木清華社區,作者所寫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i美股訊)北京時間11月16日,近期公眾對百度的股權結構尤其是李彥宏在百度的股權佔比關注度很高,此前普遍認為李彥宏是百度的絕對控制人,但是細挖百度年報等相關文件,可以發現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某種程度上比李彥宏擁有更多百度的控制權,下面我們看看百度奇特的股權結構。
一、百度的牛卡計劃:B類股投票權是A類股10倍
百度總股本約3491萬股普通股(1普通股=10份ADS,下文統一我們均用普通股來敘述),百度為防止惡意收購和保持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採用了牛卡計劃,將股票分為A類和B類,其中B類股的投票權是A類股的10倍,百度的A類股大約有2711萬股,B類股大約780萬股,但是由於B類股投票權是A類股的10倍,故B類股雖然總數沒有A類股多,但是投票權綜合數是A類股的3倍。
二、李彥宏馬東敏夫婦持有百度20.78%的股份 投票權高達68.17%
根據百度2011年年報披露,李彥宏共持有百度558萬份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5.98%,其中A類股9萬股,B類股549萬股,李彥宏的投票權為52.22%.
李彥宏妻子馬東敏持有百度167.7萬份普通股,持股比例為4.8%,馬東敏持有的全部都是百度B類股,馬東敏的投票權為15.95%。
三、某種情況下:馬東敏比李彥宏擁有更多百度投票權
如上分析,李彥宏持股558萬股,投票權為52.22%;馬東敏持股167.7萬股,投票權為15.95%。但是根據百度2005年報披露,李彥宏已經宣佈對妻子持股部分放棄擁有權(1,676,667 Class B ordinary shares held by Melissa Ma, Mr. Li's wife, of which Mr. Li disclaims beneficial ownership)。
也就是說李彥宏持有的558萬股百度普通股為李彥宏馬東敏夫妻共有的財產,如果沒有其他特殊協議的話,這部分股份李彥宏和馬東敏應該是各佔一半的;但是,馬東敏的167.7萬份B類股(代表15.95%投票權),李彥宏是沒有權益的。
按此計算,馬東敏除了擁有167.7萬股百度B類股,擁有15.95%的投票權外,還潛在擁有李彥宏名下的558萬份百度股票一半的權益。也就是說某種情況下,馬東敏比李彥宏擁有更多百度投票權,馬東敏的投票權是15.95%+52.22%/2=42.06%,李彥宏的投票權則是52.22%/2=26.11%。
當然,以往李彥宏馬東敏夫婦共同持有的558萬股的權益應該都是由李彥宏全權行使的,所以李彥宏對百度是有絕對控制權的。但是某種情況下馬東敏是比李彥宏擁有更多百度的。
(i美股 R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