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吳若希黐實王弼燮自拍

1 : GS(14)@2017-01-26 18:08:27

■吳若希被揭兩年前曾與王弼燮在豪宅自拍。讀者提供圖片



吳若希(Jinny)為澳門闊少男友何兆鴻(Alex)未婚大肚,兩人不時放閃,但有讀者贈興,提供了Jinny與曾傳出緋聞的「股壇狙擊手」王弼燮慶祝生日的舊照,二人頭貼頭,Jinny更幾乎胸壓男方。知情人士表示相片攝於兩年前,地點是王弼燮豪宅。
Jinny跟Alex拍拖前,曾跟幾位有米叔叔傳過情非泛泛,她前年與王弼燮傳忘年戀時否認戀情,指跟對方說話不超過十句。Jinny日前回覆本報:「咁人哋生日唔通唔影?唔熟,唔係唔識!」爆料者指是二人世界,她說:「冇可能,成班人食飯點會得我同佢慶祝?佢秘書仲同我一齊坐。」採訪: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5/199074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52

王弼:買不買樓 因人而異

1 : GS(14)@2017-03-22 00:18:21

【明報專訊】王弼雖然自2005年開始買樓收租生涯,但最初規模不過是老散業餘性質,所有東西由低做起,睇樓、買樓、按揭、裝修、放租、揀租客、訂租約,到租後服務、維修、追欠租、和租客議論什麼應該維修什麼不用維修、「馴服」租客等,基本上一條龍都有經驗。由最初個體戶做起,到現時有同事協助舖位、工廈、住宅、車位等收租,也只能說是微企級數,跟湯文亮博士等航空母艦比當然有天淵之別。

不過,就是由低做起,事事親力親為,而且不過是12年間的事,投資物業收租的繁瑣和苦樂可謂記憶猶新,近期熱話是香港樓市自海航爆買啟德地皮開始,樓價又出現井噴現象,過去兩周,已經不下三四個朋友詢問要不要買樓,老實說,對於我這個比業餘收租佬稍有經驗的物業投資者,加上活躍於金股匯、衍生工具、對冲基金等其他金融工具,就算再加一個經濟學碩士學位,朋友們的問題,也實在不容易回答。

第一,朋友的問題根本就是在問,究竟樓市是升還是跌?如果升,他就會現在入市上車;跌,他就會等一下。

96年叫別買樓分析員 未到冧市給駡死

問題是,樓市是一個非常長時期的投資,而且買入之後,特別有SSD(買家印花稅)的情况下,很長時間都賣不出,不同於股票見勢色不對,按一個鈕,便可以迅速套現。例如,如果有人在1996年中問應不應該買樓,若分析員回答不要買,因為金融風暴快要發生,我看未到7月1日回歸,那名分析員已經被人罵得狗血淋頭,甚至會給師奶罵「樓市專家食糞啦」。雖然歷史告訴我們,食糞的應該是1996年買了嘉湖山莊的一些投資者,但事件證明,分析員無論對錯,都有很大機會被罵食糞(因為沒可能那麼準確說出樓市會於1997年10月見頂),何苦呢?

投資高手 常可覓得筍盤

第二,不知閣下的背景、財力,怎麼給意見呢?有人在2003年買樓,也可以因2008年時失業,供樓成問題,被逼賣出物業,然後看着樓價自2008年後不斷上漲,最終再上不了車,現在還是無殼蝸牛。有人2012年中原指數超越100才入市,不過因為是專業人士,工資穩步上揚,現在屋愈換愈大,還有一間物業收租。另外,我見到一些資深投資者,他們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筍盤,因為跟經紀建立了深厚合作關係,許多時都可以買入低市價兩三成,例如遺產、業主急於周轉的筍盤。他們更有能力改建為物業增值,這些高手,可能一邊說樓市不好,自己卻一邊入貨,別以為他口不對心,只不過他的境界,普通人難以明白而已。

純投資角度﹕現在新盤不吸引

最後,許多人純粹以投資角度來買樓,但其決定根本是超出金錢考量,如果是買樓「上車」,更是家庭問題。有人可能因為家人有病,不便搬屋,那麼他就要考慮,就算是樓價貴一點(有溢價),也是不是要買一層出入方面的樓。當然,溢價合不合理,自己能否負擔,亦是很重要的考慮,負擔不了,會造成更大的家庭問題。如果自己都答不了,專家又怎答你?

專家唯一可以答你的,是只可能從純投資角度出發。而對王弼來說,如果純粹投資,目前的住宅,特別是新盤,並不吸引。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282.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83&issue=20170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09

王弼:樓奴狂言 令人生厭

1 : GS(14)@2017-04-04 08:26:55

【明報專訊】香港樓市屢創新高繼續出現在各大報章頭條,這情况不單令業主和無殼蝸牛分成兩派,有樓特別是多過一層樓的業主,不少樂見樓市繼續向上,並趁機向人炫耀自己的眼光多好,多有先見之明。在單單以資產估值衡量成功的原始社會,這情况難免令一些無殼蝸牛不舒服。說到底,早年沒有把握機會入市的無殼蝸牛,現在眼見身旁不怎麼本事的人,早年因為被迫婚、生意失敗、或其他原因被動地入了市,現在還要耀武揚威,為之氣結,不難理解。

說無殼蝸牛和業主是兩路人馬,其實不妥,因為對大部分無殼蝸牛來說,他們期待樓價大跌,只不過是希望再來一次入市機會,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以最低的代價)當「樓奴」。說開樓奴,作為一個在政府體制以外讀過書的財演,王弼突然技癢,希望為樓奴一詞定義,並分析這麼多人希望當樓奴,並以此為榮,究竟有何深遠意義。

最近,有著名基金經理以買細單位跟做鹹魚和樓奴有什麼分別為題,評論目前樓市估值過高,高追的結果是樓價一旦下跌,上了車的人就會一生被困在樓債之中,成為樓奴。這名基金經理,我跟他有數面之緣,是行內公認有料之人,家住山頂,吃一餐飯隨時是普通人家一個月供樓的支出。他指出樓市有泡沫,絕對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樓,妒忌有樓的人,而是善意的提醒,因為我們都記得,1997至2003年,多少人因為看錯樓市燒炭,希望悲劇不要重演。

全民族齊炒房 響大警號

在全城瘋狂看好樓市下唱反調,這種善意的提醒,沒有市場,聽不入耳,不難理解。但難以理解的,是市場上有一類人,身家不怎麼豐厚,從個人文字水平大概可以歸類為在事業發展非常普通的人,只不過是早幾年膽粗粗買了幾層「窮人恩物」細價樓,沒有任何公開評論樓市往績的支持,現在便扮起樓市專家來,狠批這名基金經理。如果是批評基金經理的論點,倒也無妨,但劈頭一句,就是說基金經理個個跑輸樓市。很多基金跑輸樓市是事實,但有一些基金,包括上述人士沒有資格投資的一類,回報一定好過買納米樓。說個個基金跑輸樓市,或投資股票的表現一定差過樓市,顯然是一派胡言。我的重點不是要為唱淡樓市的人辯護,而是要指出社會上一些不過是住在幾百呎鞋盒的無名小輩,每當他們聽見看淡樓市的分析,那種囂張狂傲、潑婦罵街的反擊,有識之士實在不應對這種人客氣。

有人可能會說,何必跟這一類人一般見識呢?而且,反擊窮人,政治不正確。我認同,我們不應歧視身家、文化水平、社會地位不及自己的人,但這不代表窮人和沒見識的人就有權胡言亂語,特別是精神貧窮的人,凡事單以數字衡量成敗的人,有識之士應予以痛斥。因為他們的歪理,如果容許在社會發酵,對下一代會有很壞的影響。

例如,網上愈來愈多人提出,創業是敗家,買樓是興家,並奚落賣樓創業失敗的人,以踐踏別人來抬高自己,先撇開這沒品的表現不談,現在大陸和香港,全民族把儲蓄放到房地產,絕對是大警號。

只顧炒房致富 創新輸給西方

對中國歷史有一些研究的人應該知道,宋代提倡貿易,不鼓勵官員百姓囤地,人民把儲蓄投資到工商業上,是故宋代科技發展為歷代最高。現代西方,除了個別大城市,炒房的風氣亦遠不及中港熾熱,社會把精力資本放在創新,解釋了最頂尖的科技為何都在西方被發明(那些抄襲別人然後改良一點的科技,不能說是創新)。所謂樓奴,除了形容早前所說,高價買入納米樓後遇樓價大跌,墮入供樓萬劫不復的情况外,更深層的意義,是全民族追逐樓價上升的紙上富貴,新一代的思想被炒房致富奴化,最終在創新上完全輸給西方。

在美國矽谷,有無數創業失敗的例子,但美國人不會笑這些人敗家,只會說他們很勇敢,做了許多人不敢做的事,有真心鼓勵創新的文化思維,而不是流於口號,我認為這是美國人才輩出的理由。中港兩地人口裏說支持創新,暗地(甚至公然)卻恥笑創業人士,此風若再長,未來仍是掌握在哪個國家手裏,顯然易見。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467.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50&issue=201704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67

王弼:空襲證特朗普減稅技窮

1 : GS(14)@2017-04-10 23:32:10

【明報專訊】本欄3月27日說美股超貴似見頂,之後美股不斷試圖向上突破,其中只有納斯達克指數於上周三創歷史新高,其餘更具代表性的標普500和道瓊斯指數則仍未能突破3月1日創下的歷史高位。本來,上周三「小非農」就業數據理想,道指趁消息彈升超過200點,逼近歷史高位,但聯儲局議息聲明一出,委員有討論過收縮資產負債表(收水),美股即時單日轉向倒跌。其實,類似情况亦於特朗普醫改方案被否決時出現過,不過每當美股調整超過1%的時候,便有買盤趁低入貨。

香港時間上周五早上,特朗普於宴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向敘利亞發動空襲,港股跟道指期貨雙雙大跌,但趁低吸納又出現,而且細心觀察,反彈的形態多以V形出現,相信由美國非常流行的程式買盤帶動。總括來說,美股仍是高位牛皮,但既然不能一鼓作氣往上衝,再而衰三而竭的可能便愈來愈高。

因為,美股賴以向上的動力,就是特朗普的大幅減稅政策,但隨着他下令轟炸敘利亞,意味他在國內的施政能獲得國會的支持愈渺茫,因此向外發動戰爭,把國民的焦點由國內的施政不順轉移到外國自製的敵人,是許多統治者藉以提高自己民望的手段。在醫改方案被共和黨內保守勢力否決後,特朗普首先把首席智囊班農(Steve Bannon)於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務解除,兩日後便空襲敘利亞,把施政焦點由國內帶到國外,我估計是特朗普對短期內解決黨內紛爭通過稅改已失信心。

轉投爭取民主黨支持 減稅料有限

空襲敘利亞的另一作用,是可爭取民主黨派系支持自己。CNN就罕有地稱讚特朗普的空襲,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亦予以認同。在遭到黨內最保守陣營否決醫改後,特朗普轉投到民主黨爭取支持是可以理解,但民主黨一旦參與稅改,大幅減稅的可能就更低,美股現在的高估值便更不合理。

同時,紐約儲備銀行行長杜德利於上周五重申,聯儲局有可能於年內收水,而且不會因收水而大幅暫緩加息,金價和美股即時小幅調整。

長倉基金怕跑輸 入市撐住美股

我認為,聯儲局在外圍和本國股市穩定下,沒有不正常化的藉口(去年只加一次息,藉口就是中國經濟不穩),在減稅不能兌現和收水增速的雙重夾擊下,我維持美股見頂的預測。

目前美股應跌不跌,不過是長倉基金懼怕跑輸大市,抱羊群心態趕入市所致。簡單地說,基金繼續買股票的多數原因,就是驚遲買更貴,而不是因為企業盈利增長帶動,心態上,跟現在爭相買入超貴納米新樓的樓奴沒大分別。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581.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17&issue=20170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78

王弼:利用上落市練手感

1 : GS(14)@2017-04-25 23:43:44

【明報專訊】在市場缺乏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恒指明顯受制於24500點水平,美股道指和更具代表性的標普500指數亦未能衝破3月1日所創的歷史高位。正如王弼早前說過,股市不能一鼓作氣,便會再而衰,三而竭,結果是恒指於上周終於跌破24000點關口,最低於周三見23723點,標普500指數亦於上周見2332點,比歷史高位回調不足3%。

其實,港股在中國經濟數據呈復蘇有支持,美股久不久就有特朗普出口術硬銷「有拖無欠」的稅改,以致兩者都沒有被大幅拋售的理由。至於地緣政治,這一代活在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完全沒有經歷過戰爭,不知戰爭為何物,因此大多認為朝鮮局勢最終只會不了了之,對資產價格也不會有大影響。基於市場缺乏令股市「爆邊」的大新聞,估計港股會持續上落市格局至少至月底,我最近就多次利用期指期權操作炒恒指於23700至24300的600點波幅,有不俗的回報,下周會嘗試同樣策略看看能否「食過番尋味」。

標普500ETF期權金偏高

還有,上周五美股回調,我留意標普500的ETF(代號SPY)期權,4月28日到期行使價於225元的Put Option,作價0.45元,我認為有點偏高,可能是市場懼怕法國總統結果會帶來震盪之故。但就算第一輪選舉的結果真的是極右與極左勝出將在第二輪選舉對壘,為股市蒙上陰影,以近年美股大調整甚少會超過5%,標普500要於一周內調整100點的可能微乎其微,更遑論要極右與極左候選人囊括第一輪選舉的首兩名,這可能性還是很低。我相信,這0.45元的期權金應該能袋袋平安。多做期權操作,增加對期權金的敏感度,久不久會捕捉到Free Money的機會。

油價期面對巨大向下力量

至於油價,目前受兩大力量影響,一是頁岩氣革命,成本下降加上激烈競爭是令油價長期向下的巨大力量(順帶一提,該革命會令美國由石油進口國變成輸出國,美國貿易逆差因此收窄,亦是令美元匯價長期向上的動力),但中短期來說,油組出口術減產托市、地緣政治和Aramco計劃上市,則是支持油價的因素。因此,王弼預計布蘭特期油也是會於52美元至56美元水平上落,對油價敏感的加元也會於1.32至1.355窄幅上落。大市暫沒有大方向,唯有繼續炒上落賺零用兼練手感。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03&issue=201704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00

王弼:科技以外 好股多的是

1 : GS(14)@2017-05-18 00:58:05

【明報專訊】婦女懷孕,得悉懷有孖胎,撇除經濟考慮,雙喜臨門,理應可喜可賀。但其實,懷孖胎有一定風險,不要說準媽媽因孖胎合起來的體積較大,到臨盆的月份非常辛苦,更甚者胎兒「爭食」,出現一壯一弱的情况,最嚴重是弱的一個活不下來,最終危害孕婦健康。財經專欄說這些幹嗎?因為目前美股,就是出現這個情况。最大最強的科網公司,都把其餘上市公司的市值吸掉!

過去70日,標普500指數上落不大,但股民趨之若鶩的五大科網股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市值共升2600億美元,意味其餘495隻成分股市值下跌了2600億美元。另一個數字,是過去29個月,標普500的總市值升了1.8萬億美元,而上述四大FAAG加上微軟的升幅,就佔了1.8萬億元的56%。大家不可不知,能晉身標普500成分股的企業都不是蝦兵蟹將,都是極具規模的大企業,但目前資金一面倒流入當紅科網股,令美國最強的500家企業都出現貧富懸殊、財富歸邊的現象。這情况,王弼至少有兩個解讀:第一,股市持續處於高位,會否給人一個假象,以為整體經濟不俗,但實在是仍佔市場絕大比的舊經濟盈利已在走下坡,股份並正在悄悄被拋售?第二,資金急速湧入五大股份,估值以此勢頭上升,什麼時候會因炒過龍而遭拋售?

FAANG能撐美股多久成疑

資金不斷湧入大型科網企業,因為基金經理很難不相信這些企業的增長前景,它們盈利以持續每年40%甚至70%增長,就像一位當打超級球星,很難想像明年會一蹶不振,資金不斷追捧這五名股壇巨星是有道理的。但上周,有黑客改裝由美國NSA流出的間諜軟件,發展成電腦勒索病毒(Ransomware),闖入各大機構包括西班牙電訊商Telefonica和英國NHS的內聯網,令微軟視窗的作業系統癱瘓,並勒索機構如不在限時內交贖金,就會把系統的資料洗掉,原來網絡不是我們想像中安全,事情仍在醞釀,如同類事情繼續,會否令火紅的雲端科網事業發展減慢(我不是說發展會停止甚至倒退,時代應繼續進步,但只要增長慢下來,足令估值大幅下調)。又例如藍籌新貴瑞聲科技(2018)遭質疑帳目而股價插水,我不評論攻擊是否合理,但科技股的超高估值,稍有風吹草動,各人一哄而散,瑞聲的情况,不是不會在FAANG,甚至騰訊控股(0700)身上出現。這些單天保至尊一旦失勢,又對大市有何影響?

騰訊單天保至尊 大市風險高

短期而言,股價受盈利期望的推動,但長期而言,是這些期望能否落實。說到大升的股票,王弼推介過的外國股份,這周都有一些驚喜,例如在英國脫歐後買入的藥物股AstraZeneca,就因新癌症藥物測試理想而於上周五單日彈升9%。兩年前趁希臘鬧脫歐時買入的意大利酒商Campari,最近股份一拆二,新股價比我的買入價還要低,即升了最少一倍。另外趁熊本地震以900日圓買入的Panasonic,上周嘗試挑戰1400日圓不果。其實好股,真的全世界都有,各適其適,有的老實做生意,有的只玩財技,股民只要明白自己在買什麼,對手是什麼人,放眼世界,總有適合自己風格和心水的企業。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05&issue=20170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56

王弼:亞馬遜殺入 美傳統超市有難

1 : GS(14)@2017-06-21 07:45:11

【明報專訊】上周五最大宗財經消息,王弼認為是亞馬遜斥137億美元收購高檔連鎖雜貨舖Whole Foods Market(WFM),WFM王弼有投資過,所以特別留意這則新聞。本來,我最喜歡投資有併購潛質的公司,這兩年成為收購目標或被分拆的股份有美贊臣、NXP Semiconductor、時代華納、Yum Brands和聯合利華等,為何WFM會走漏眼,沒有揸到獲停牌收購呢?

我在投資零售相關股份的時候,會非常注視亞馬遜的動向,因為它一旦殺進某行業,便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把能力稍遜的對手殺得片甲不留,就算實力稍強的對手,能暫時抵住亞馬遜的挑戰,盈利能力也會大幅被壓縮,不利股價。所以,縱使全球營業額最大的公司沃爾瑪,去年曾跌至60美元左右,估值低廉,我也不敢貿然買入,因為亞馬遜(收入全球排第44)最想打倒的巨人,就是沃爾瑪。

近年,我不斷尋找亞馬遜較難打入的行業來投資,成功例子有意大利名牌網購企業YOOX。網購,不就是和亞馬遜直接競爭嗎?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歐洲人買賣奢侈品所需的品味和美感,並非美國西部牛仔能夠比擬,所以王弼斷定,頂級品牌的網購經營,亞馬遜並沒有優勢。亞馬遜如真想打進該市場,也只可以收購YOOX,我買入YOOX,也是博被收購。結果,未等到亞馬遜收購,YOOX已經和第二大奢侈品網購企業Net-a-Porter合併,賺了三成離場,此乃後話。

留意市場轉變 汲取諾基亞教訓

除了奢侈品外,去年我也認為,新鮮食材例如有機疏菜等食品,網購較難打入,所以趁股價調整時買下了WFM和Kroger(KR)的股份,貪其估值低,並配合期權操作賺期權金。可是在平日作投資功課資料蒐集時,看見亞馬遜也對這行業蠢蠢欲動,德國巨型連鎖廉價超市Lidl亦準備大舉進攻美國市場(它對KR的威脅可能更直接),因此兩三個月前,我便把WFM和KR都清了倉。結果,我的分析沒錯,亞馬遜宣布收購WFM,向所有超市和雜貨舖宣戰,它要正式進攻新鮮食品市場,結果當晚沃爾瑪股價大跌4.6%,KR股價繼周四管理層調低盈利預測大跌19%後,再跌9%,原來應該受亞馬遜和Lidl威脅的WFM,卻因被收購升近三成,我雖避過了KR大跌一劫,卻走漏了WFM被收購的良機,一加一減,打個和。我向讀者分享這事,是因為投資股票,特別是手持愛股長揸,也要留意市場環境的轉變,股票不是沒有長線投資價值,難就難在,我們能否警覺以往股價長期造好的股份,是否早已悄悄的被競爭對手迎頭趕上,諾基亞、利豐(0494)的例子,務必引以為鑑。

港土地供應 死結在政務官

至於港股,我也發現了一項長遠利好本地大財團的發展。社會開始討論,香港是否應改變葵涌貨櫃碼頭的用途,發展住宅,解決土地不足問題。如果成真,當然有利長和系和會德豐系的股價。不過,香港的政務官已成驚弓之鳥,被一些有反商情緒的人騎劫,如果碼頭真發展成住宅,這些人一定會指控是官商勾結。其實,只要政務官在補地價機制上肯作出改革,令其更公開透明,香港的土地供應應可大幅提升,但普遍高級公務員只顧穩袋長糧,抱着不做不錯的態度,才是土地供應一籌莫展的死結。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34&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07

王弼﹕科網鉅子掌控全球財富

1 : GS(14)@2017-07-03 22:49:24

【明報專訊】上周五,王弼創辦的香港奧國經濟學院舉辦了兩周年晚會,邀請了7名嘉賓分享對未來的政治經濟投資的展望,適逢香港回歸20年,在這背景下,聽過各個嘉賓的分享,王弼百感交集,覺得我們處身的時代一點也不簡單。股樓雖屢創新高,卻如履薄冰。

最近,跟一名租客商討續租事宜,我承認自己是一個較老派的收租佬,如果是好租客,絕對會以低於市價給他續租,但這兩年樓市大旺,所以我開出的價錢縱是低於市價,仍較兩年前上升。業主加租,租客當然會討價還價,理由不外乎是工作不穩定,收入減少等。坦白說,談判的過程,其實有一點打死狗講價,我若然要強硬起來說,這個價錢,這個質素的單位,若閣下能找到更相宜的單位,隨便搬走吧!也奈我不何。可是,兩者的差價,不過是兩三千元,中間落墨,就是千多元,我實在沒興趣婆婆媽媽再為1000幾百再談判下去。所以,兩年過後,加租不過是7%左右,每年升幅3.5%,隨時跑輸通脹。

最後,我對租客說:「可以的話,我也不想加租,現在百物騰貴,加租一定加重你的負擔,但也不見得新租金對我的生活有什麼改善,因為物價跑贏了我的租金收入。」我記得SARS的時候,有租客經濟困難,要求減租,我一口氣應承了,因為物價的跌幅,比租金的跌幅更大。大家看見嗎?在物價飛漲的年代,租客不開心,業主也不一定開心(縱然情况較租客好),統統都是輸家,究竟誰是贏家?

少數精英掌控社會 其他人全是輸家

我們就是處於這樣一個年代,別以為有物業者一定跟無產階級對立。我們這些早年買下資產的人,也只是想保障辛勤累積的血汗,不想手上的現金被中央銀行印鈔攤薄而已,絕不是想發達耀武揚威,然後到處說自己眼光有多好,恥笑沒買樓的人是傻人。王弼不才,但不至於淪落到要踐踏別人來抬高自己。可是社會上就是有這樣的人,靠僥倖獲得一點甜頭,不懂感恩,還製造階級矛盾,嫌社會的矛盾還不夠多嗎?

虛擬世界助宣泄對現實不滿

這一類庸人,對社會帶來的傷害還不大。更可怕的,是一批受人景仰,已手執所有文明社會大數據私隱的科網鉅子,據統計,這8個人掌握的財富,已多過世界上最窮一半人口的總和。他們建議解決貧窮的方法,不是要人學他們創造價值賺取生活,而是不用工作拿政府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單拿政府基本的生活費,沒有工作的人,他們有何議價能力,生活質素可以高得到哪裏?他們在真實世界得不到滿足,為了壓抑他們的慾望,最好的方法,是帶領他們進到虛擬世界(Virtual Reality,VR),在虛擬世界裏,所有慾望都可以靠感觀獲得滿足,一個VR眼鏡再加其他體積細小的配件已經令這些人神遊物外,難怪樓宇的面積可以進一步納米化,甚至只剩下一個太空倉(Space Capsule),大部分人類最後的結局,就像科幻電影Matrix描繪的一樣!實體世界的所有財產和物質,就由0.001%控制了數據、貨幣供應、生產資料和分析能力的人享用。我們的世界,是否循這一個方向邁進?

受精英愚弄 英美人民試圖反擊

我不知道,如果愈來愈多人了解自己是如何被精英愚弄,他們最後會怎樣反彈。但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台,似乎是英美人民開始試圖反擊。我不知道,反擊是解決問題的開始,還只是垂死掙扎。我認為這樣的反擊,只是長期抗爭的開始,所以我才有如履薄冰之感觸。上周五嘉賓之一的關焯照博士,告訴我們目前「環球經濟政策不明朗指數」(Global EPU Index)高踞不下,甚至高於「911」時的指數,和我上述的分析是否不謀而合?有樓有股的人,還是不要單單滿足於數字帶給各位的快感。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69&issue=20170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67

王弼:快意短期見頂可食糊

1 : GS(14)@2017-08-29 01:26:27

【明報專訊】最近和銀行客戶經理會面,她跟王弼匯報名下一個戶口年初至今回報約12%,當然跑輸恒指,原因很簡單,因為投資組合中有近半是高評級債券和現金。這反映管理資產最大難題是如何讓資產每一分錢都發揮錢搵錢的作用。但我們亦須明白,為了有錢應急,或在大市大調整時有子彈入市,有些資產必須忍受較低回報。

老實說,碰着今年恒指大旺,要組合總回報跟得上恒指的25%回報,我覺得是一種奢望,能有12%回報,也挺滿足。我反倒問自己,如何到年底還保持這12%的勝利果實?

上周《明報》財經沙龍聚會,有讀者於會後上前幫王弼計數,說我在2015年大時代前後推介過快餐股大家樂(0341),我心想:「死啦,這股完全不升,是否找我晦氣?乜讀者咁好記性,咸豐年的推介都記得?」原來,她想問我為何大家樂在大跌市跌幅也不多。更高興的是,她沒有完全聽我的,而是經過研究之後,選擇了大快活(0052)。讀者聽了推介,沒有盲目跟風,而是自己研究再作選擇,我當然高興。不過她也跟我說,自己買了許多無名腫毒股票,累她輸了很多錢。和許多港人一樣,她大部分的財富,都是買樓賺回來,但股票卻是輸多贏少。

港人財富 買樓賺來買股蝕去

由於她知道我曾叫人分散風險,不要把100%的財富都放在房地產,總要有些股票在手,她問我這樣說,怕不怕令人輸錢。我再次強調,從沒叫人不要買樓,我只是說,若然投資者已經有樓,比方說4個物業,又沒有其他資產,是否可以沽出一個投資其他東西。有人沉醉於數字上的勝利,縱然租金平均回報不斷下降,堅持不熟不做,當然沒問題。但這個世界,也有富豪像李嘉誠,敢踏出一步,衝出香港地產,到世界每個角落收購其他產業。

真正有錢人 看重長期現金流

有人想做過江龍,有人滿足於做地頭蟲,不能說過江龍一定勝過地頭蟲。不過,以我認識的有錢朋友為例,他們不太在意短期身家的波動,而是長遠資產能穩定產生多少現金流。所以,他們看準一隻有潛力的股票,就會大大注買下去,更加能抵得住股價的短期波動,不會因為股價跌一兩成就止蝕沽出,最後獲得巨大升幅。他們的成功,關乎他們懂得分辨什麼是良好資產及資產的本質,他們不會隨便買入垃圾股,買入好股又懂長揸,自然贏多輸少。

有一位從事資產管理的朋友,最近留意一隻美國正在私有化的股份,他說,私有化可能過不了。如果真的被拉倒,意味股價下挫,他便會考慮購入。我問他的理由,他說,看好公司最終還是會成功私有化,這只是時間問題,他預計只需等一年時間,就有兩成回報,去哪裏找?我說,散戶要求的,是一天有兩成回報!他用我的說話回應:「你也說過,過大海買大細,一秒回報達100%。」朋友不明白,處身「財經演藝界」,自然要考慮觀眾口味,須定時提供有娛樂性的建議,娛樂性就是回報夠快。

快意賣盤料未成事 持低價Call博突破

王弼好彩,十天前聽到大陸車廠有意收購快意(Fiat)車廠的資產,在上周《明報》財經沙龍推介該股,個人以每股價12.8美元購入,上周四曾高見15.2美元,我於周五14.8美元左右食糊,只留下一些很低價買回來的Call博短期有突破。但我預期,快意賣盤或拆骨,短期內機會不大,正股先行食糊較划算。這類推介,算是迎合大眾化口味,王弼會努力多加發掘,希望觀眾收貨。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74&issue=201708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85

王弼﹕復蘇持續 周期股追落後

1 : GS(14)@2017-08-29 01:52:11

【明報專訊】上周五港股跟隨美股下跌調整。許多人問,近期市况波動,是否牛市終結的序幕?我會反問,現金的熊市何時了?

這不是說,股票可以亂買。這一次的升浪,源於現金和債券的回報太低,但當大家看清楚,原來脫歐、特朗普當選,也不是世界末日,生意還是要做;法國和荷蘭大選,選民選擇了中間派,企業覺得歐洲政治風險解除;另一邊廂,中國外匯管制奏效,繼續國進民退,使用外匯的配額盡歸阿爺分配,外匯流失的速度在阿爺可控範圍,人民幣短期出現貨幣危機的機會也消除;各樣宏觀風險消失,經濟企業高管再也按捺不住,暫緩的項目一個又一個的推出,投資增加,自然刺激經濟,IMF於4月時便預測世界經濟增長會由2016年的3.1%增快至2017年的3.5%。

騰訊業績完勝國泰 股價績後反輸

上周四是騰訊(0700)公布業績後首個交易日,業績亮麗,股價大升是預期之中,令人驚訝的,是同日國泰航空(0293)公布業績,半年蝕20億港元,比市場綜合預期12億元差很多,王弼早已持有國泰,而且一路跌一路增持,亦有在本報網上節目推介。看見業績如此差勁,以為翌日開市會被掟低10%,本來已打定輸數,再坐一會,我也放定限價買盤,打算於11元再撈底,怎知股價來個反高潮,國泰不跌反升,更一度升超過6%,跑贏股王騰訊,收市升幅收窄至不足1%。但上周五港股隨外圍大跌近300點,但國泰竟有力逆市再升1.7%,因為多家大行調升了國泰的評級及目標價。報告指出,國泰最差的時間已過。我留意到,雖然國泰的乘客收益率因同業競爭不如人意,但貨運和頭等商務艙開始有起色,這意味什麼呢?就是確認了世界經濟復蘇的勢頭。這對投資有什麼啟示?

國泰貨運商務艙見起色 確認經濟復蘇

通常在經濟復蘇初期,投資者大都半信半疑,就算投資股市,也選擇最清晰有增長的企業來投資。這解釋了為何由去年開始的第一升浪,由港鐵(0066)、領展(0823)和一眾大型科技股展開,但到目前,這些股份都開始偏貴,大市於高位震盪不足為奇,但我認為,如果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周期股份例如航運、金融、資源類股份就有持續向上的空間,資金由偏貴的一線股,有可能流向因經濟復蘇轉虧為盈的股份,國泰就屬於這一類。

炒燶期油告一段落 國泰逢低吸

至於燃油對冲的虧損,管理層說自2015年7月已沒有訂下新對冲合約。當然,我對這答案非常失望,因這意味國泰手上沒有30美元樓下的遠期合約(油價曾於2016年頭低見27美元),高價對冲,低價就放棄對冲,這不是炒燶期油是什麼?不過,如果管理層的說話屬實,炒燶期油的一次過虧損也算告一段落,預期所有高價對冲期油合約於2019年期滿,符合管理層對冲虧損會繼續影響業績12至18個月之說。因此,我會逢低增持國泰外,亦會繼續研究能大幅受惠全球經濟復蘇的行業和股份(奧國學院有定期聚會,有興趣者可WhatsApp 68898190 查詢)。不要因錯失了第一個升浪就放棄投資,我認識一些末日博士,因害怕輸錢就滿手現金,幾乎沽清所有物業股票,現在還要捱騾仔。通脹會咬人,現金長期處於熊市,務必引以為鑑。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02&issue=20170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