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強:辣招阻擋不了需求
1 :
GS(14)@2016-11-15 07:58:29【明報專訊】政府在2010年11月推出第一隻辣招額外印花稅(SSD),令到炒家銷聲匿迹。當時筆者已經預期樓價不會跌,因為市場的炒家全面減少,市場缺乏推波助瀾者,樓價自然不會被炒上;但與此同時,亦因為沒有炒家在市況不利時作出恐慌拋售,故樓價亦沒有被炒落去。
時至2012年10月份,政府再次出招,引入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SSD;這次出招,筆者覺得是需要的,因為內地人在港置業的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出價的快、準、狠,確實推高樓價,這次出招合情合理。
第三隻辣招雙倍印花稅(DSD),足以令到市場的交投量萎縮,因為市場除了用家外,亦會有投資者置業收租,雙倍印花稅令投資者大量減少,其實這兩年的成交量,確實嚴重偏低。
政府稱目前的樓價急升,何來急升呢?2015年全年樓價升約1.9%,2016年樓價由年初時的回落,在第二季反彈至今,全年樓價累積升幅約5.8%,兩年的累計升幅只有約7.8%,是否嚴重呢?
港府應增供應 而非壓市場
政府努力增加房屋供應,但是需要時間及有難度,因此唯有在需求量的方向遏止!樓價需要下跌多少,才可以符合市民的需求呢?這個課題沒完沒了,當樓價上升時,市民難以負擔!當樓價下跌時,又無人敢入市買樓!
今次的辣招,只會令成交量下跌,不會令樓價下跌;相反,會令二手市場的業主更加惜售,導致盤源短缺,窒礙二手市場的流轉量,而在「賣了買唔番」的情況下,樓價真的很難會跌。因此,筆者認為,政府目前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快增加供應,而並非抑壓市場的成交!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89&issue=20161114
廖偉強:辣招嚴重扭曲市場
1 :
GS(14)@2016-11-21 04:55:58【明報專訊】政府今次的辣招,筆者絕對不相信能夠壓抑樓價,相反,會令樓市的正常成交現象變得更為畸形!
從對上的三次辣招(SSD、BSD、DSD),已經證明有關壓抑樓市的方法不可行。這些辣招只能將買家入市的時間拖長,令購買力暫時大量抑壓,但當大家適應辣招後,突如其來的爆炸力就會釋放出來,使樓價進一步上升。
今次政府落重藥,但求一招了,可即時嚇退所有投資者以為只要以照顧用家為理由,市場就會沒有反對聲音。目前市場的資金氾濫,卻沒有太多穩健的投資可以選擇,物業市場就是最簡單的投資,資金流入就是最正常不過的現象!
香港人適應能力相當強,沒有短炒,就變長楂;見細單位有價,就買幾間收租;見豪宅需求大,就轉戰豪宅市場;政府打擊住宅,就瞄準工商舖,甚至車位都可以作投資,可見大家都是極靈活走位。
父母急用子女名義買樓
政府這些辣招,間接已經扭曲市場,以往父母會教育子女自強不息,努力工作,不斷奮鬥,以賺取金錢去完成置業目標。但是今天很多父母為了避稅,寧願早些借用子女的首置名額,間接造就子女不費吹灰之力,已經可以成為業主。有些能力較強的買家,更用首置子女的名義,以一張合約購買多個物業,變相出現提早分身家的怪現象!政府推出後很難會收回;原因很簡單,因為政府一定會擔心,如果收回的話,樓價會急劇上升,出招便會前功盡廢。既然辣招出了之後,很難收回,那麼希望政府以後出辣招前,必須要三思而後行,否則樓市將會不斷扭曲,影響深遠!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20&issue=20161121
廖偉強:代理自有生存空間
1 :
GS(14)@2016-11-28 08:04:39【明報專訊】筆者入行30年,每一次靜市,都總會有朋友關心,我每次的答案都是一樣「總會過去」!原因很簡單,因為筆者入行至今,無花無假,真的是平均每兩年左右,就會面臨一次靜市。在較好的情况下,旺市的時間比較長;而差的情况下,可能要靜幾年,就好像1997年後的那幾年時間!
地產代理不怕樓價上升與下跌,最怕是沒有成交!SARS期間,為何代理還能夠生存,主要原因是發展商肯平賣,氣氛就是這樣衍生出來的。
經常有文章提及,發展商是地產霸權的衍生者,業主是地產霸權的得益者,地產代理是地產霸權的幫兇,當樓市淡靜的情况下,地產代理沒有人會同情!說實話,任何行業不景氣時,同情又有何用!重點是作為行業者,能否在逃生門順利離開!
筆者並非賣花讚花香,地產代理的作用可謂功不可沒;自古至今,「家」是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順利為買賣雙方達成協議,這份功勞的滿足感,是不足為外人道!
樓價難符每個人要求
市况向好,代理固然是大豐收,但是,在淡市時,代理如何強化個人的心態,而繼續屹立不倒才是最重要的。
經常有人說香港的樓價貴,但是,大家是否知道,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是人才匯聚的地方。人才多,競爭自然會大,一個有競爭力的城市,樓價自然很難符合每一個人的要求。個人可以做的,就是加強自己的競爭力;政府要做的,就是在公營房屋方面盡量滿足市民的需求!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25&issue=20161128
廖偉強:得分與失分
1 :
GS(14)@2016-12-19 06:29:55【明報專訊】地產代理是一門競爭激烈的行業,無論是市好或市差,在代理人數眾多之下,生意額每人每月都難以平均分配!新的辣招推出後,成交的情况更加是慘不忍睹,超過半數以上的代理都沒有開單,情况令人憂慮!
「贏的秘訣是失分比別人少」
12月9日,特首梁振英宣布不會競逐連任下一屆的特首,市場好像掀起了一片希望,認為樓市再次加辣的機會將在短期內告吹。梁振英在位期間,確實很努力在房屋政策方面下工夫,而且給予人的印象亦是一個非常勤力的特首,理應獲得很多的加分。但是,有一句說話是「贏的秘訣是失分比別人少」,正正是他的性格及行為,令到大多數的市民,都認為是失分的表現!
地產市場樓價、成交及變化,是受制於息口、供應、政治及經濟等因素影響。香港房地產的興旺,主要的原因是地少人多,兼且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匯聚精英人才,樓價是易升難跌。
致力增加供應,解決供求失衡的問題,是梁振英房屋策略的「得分」;只顧加辣抑壓交投,使購買力滯後,引發未來積壓的爆發力,使換樓鍊出現斷層,便是「失分」,這只會令之前的「得分」抵消,實是得不償失!地產代理的「得分」與「失分」在於三方面,首先必須是「唔蝕」,一門生意如果經常蝕本,便沒法經營;其次是「唔輸」,行內競爭激烈,如果經常輸給同區對手,便很容易會被淘汰;最後是「唔反」,即是你的下屬或員工支持你的工作能力及責任,如果不能服眾,眾叛親離的後果,便沒有辦法可以再經營下去了!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75&issue=20161219
廖偉強:3類物業今年將跑贏
1 :
GS(14)@2017-01-04 00:33:21【明報專訊】新的一年開始,在此恭祝各位讀者財源廣進!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2017年的二手市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估計與去年度的成交宗數相若,主要的原因是辣招仍然存在,再加上有加息的隱憂;此外,大部分的業主沒有資金的壓力,况且買賣換樓需要付出高稅率的代價,故將導致二手市場的成交緩慢,成交宗數變化不大!
不過,有三種類別的物業,在2017年將跑贏大市,包括新盤、超級豪宅及工商項目。新盤方面,2016年登記數字達到18,000宗,涉及金額1,900億元,創歷史的新高,相應的佣金相當和味。估計2017年新盤交投將會突破20,000宗,金額估計會超過2,100億元,這就是代理兵家必爭之地,只要能夠保持生意的佔有率,佣金起碼有一成的增長。
超級豪宅方面,全球量化寬鬆,內地資金氾濫,本地富豪資金充裕,買磚頭保值是最穩健的投資;香港的樓宇,無論稅制、法制、安全、買賣容易等,都是吸引外國投資者的愛好,所以,筆者更加相信超級豪宅在今年會有上佳的表現。
預期政府暫不再加辣
工商項目方面,全幢大廈備受注視及追捧,甲級商廈將會創新高,工廈亦不遑多讓,舖市亦會見底回升,再加上投資者的資金沒有出路,工商項目絕對不可以忽視。更值得注意的是,內地很多大企業以香港為基地,工商項目將會一枝獨秀!
2017年特首選舉換屆在即,筆者相信政府在短期內,不會對樓市再有加辣的措施,息口的上升幅度亦有限,不是致命傷,因此預期2017年對地產代理來說,仍然是好的年度!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74&issue=20170103
廖偉強:房地產是投資者必需品
1 :
GS(14)@2017-01-09 08:06:44【明報專訊】樓價愈高,愈多人抱怨買不起樓,上不到車!有能力入市的買家,千方百計都要入市,務求有一樓在手,便無後顧之憂!香港是彈丸之地,地少人多,住屋需求更是世界之冠,惟本地房屋供應嚴重不足,除了私人市場有大量需求外,公營房屋亦極為短缺,否則,社會不會有這麼多怨氣。
公營房屋的問題及所引發的民間怨氣,留待政府去解決及消弭!既為地產代理行業中人,筆者今次只集中討論私人物業市場的需求。
政府在去年11月初加辣,令首當其衝的投資者全面退卻,話雖如此,投資者的資金仍需尋找出路,那麼他們會作何種投資呢?答案顯而易見,中國人傳統思想喜愛買磚頭保值,手上額外的資金自然會流入樓市。
資金流入樓市的最大得益者是發展商,因為發展商可以在印花稅及回贈方面作補貼,令投資者不用額外付出更高的成本,况且新盤通常都是一或兩年後才收樓,有足夠時間可以安排更好的資金調動,投資者自然會從新盤入手。
工商舖市場料成目標
其次是工商舖市場,今次的加辣,暫時並未觸及這些類別的物業,筆者相信很多資金會流入工商市場;但是,因為這類物業比較專業,買家在相關的投資知識要比較豐富,才能輕鬆駕馭。
最後是大型單位,如果買家已經手持單位,再買入單位便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為了不必要的付出,他們會選擇「一換一」的策略,換更大的單位,享受更理想的家居,同時增加自己擁有的總呎數。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70&issue=20170109
廖偉強:地產代理vs地產佬
1 :
GS(14)@2017-01-17 01:45:48【明報專訊】從事飲食行業,幕後的功臣一定是在廚房工作的廚師,他的出品是否優質,決定食肆的命運!出名的食肆,廚師的身分及身價相對值錢,打出名堂的廚師,甚或冠以廚神的美譽,可以經常出外表演,亦會在報章雜誌接受訪問,身價有一定保證。但是,有一些廚師不注重衞生,衣著馬虎,滿口髒話,這一類的廚師,外間稱呼為廚房佬!
職業無貴賤 肯努力自然受尊重
地產代理這職業,是專業的行業,除了要精通地產的知識及資訊外,無論在法律、財務、政治及經濟等知識,都要略懂,正確的名稱應該為地產代理從業員;但是,有一些從業員,無論在操守、行為、表現及形象等,都會令人反感!更有些專門負責一手樓盤的代理,喜歡三五成群,講粗口、聚集煲煙、撩女仔、鬧途人,甚或打鬥等,此等代理被稱為街霸!不良地產從業員,是害群之馬,會影響整個地產代理行業,被稱之為「地產佬」!
從前阿燦 現在大客
記得很久之前,大陸新移民來到香港生活,因為語言及文化不同,很多時候都會弄出尷尬事情,甚或笑話連篇,香港人稱之為阿燦。不過,今時今日,內地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中國人出外旅遊及留學比比皆是,他們見識廣博,知識水平提升,財富幾何級數增長。從事地產行業的代理,更加視內地人為寶,因為他們財富豐厚,喜歡購買香港的房地產。只要肯努力,改變陋習,不斷進步,對工作及自己有要求,客人就會重視及欣賞,相反就會被鄙視及反感!簡單而言「成也自己、敗也自己」!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27&issue=20170116
廖偉強:香港人精神 地產人精神
1 :
GS(14)@2017-01-24 00:10:21【明報專訊】獅子山下遍佈香港人的奮鬥故事,筆者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見證過不少香港人的奮鬥事迹,他們從來都不會抱怨社會,無論任何惡劣的環境,惡劣的市况,只會積極及努力向前,成就了今天無數的富豪。但是在今天,很多人都會比較,抱怨目前香港的工作環境及政治環境,已經是今非昔比;他們見到今天的富豪,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或之前出生的,認為當年的機會比目前多,他們喜歡說,如果在今天的環境下,那些富豪是否都能夠脫穎而出呢?
筆者認為答案都是一樣的,假設人物不變、相信他們在心態及能力方面都不會改變的,那麼筆者夠膽說,他們在今時今日,成功應該會更加容易。所謂憎人富貴厭人貧,今天的社會,今天的香港人,太過容易抱怨、容易放棄,只會用精力去發泄,不會用精力去發奮,就是這個現象,使人慨嘆今天的香港人,慢慢地散失了香港人的精神!筆者並不是在抱怨,只是想透過這專欄,去提醒我們是香港人,我們的血脈是上一代父母用實幹、努力、奮鬥及打不死的精神,遺留下來給我們的。我們是切切實實的香港人,不要蹧蹋及忘記上一代傳給我們的本質及典範!
30年歷無數升跌市 永不言棄
筆者從事地產代理行業30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地產人,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升跌市,幾乎每兩年就會見到一次衝擊,都是不會放棄的!更重要的是,客人的問題或難題,都是需要耐性去解答及解決。今年在新盤市場將會百花齊放,大額成交亦會不斷湧現,只要大家都有地產人的精神,務實地去努力工作,困難總會過去的;香港人、地產人,努力吧!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36&issue=20170123
廖偉強:十分耕耘 不會零分收穫
1 :
GS(14)@2017-02-06 07:33:56【明報專訊】金雞報喜,新年如意,祝讀者今年繼續行大運!農曆新年期間,適逢有幾日假期,筆者去了泰國小休,作適當的放鬆,可以在新的一年,再次從新出發,但願今年的業績,可以更勝舊年。
在泰國期間,遇見一些朋友,相請不如偶遇,我們相約晚飯,席間談及樓市,筆者的朋友完全沒有驚歎樓價高企,因為他已經積累了很多物業,包括住宅及商舖。雖然在事業上,朋友沒有響噹噹的成就,但是,他明白物業是最穩陣及升值潛力非常強的產品,他很自豪地表示在30歲前已擁兩個物業,今天能安享晚年生活,全靠多年儲備多個物業。
晚飯談話中,朋友無奈表示兒子不像他當年,不肯放棄安逸的生活,節衣縮食去儲蓄,像他一樣在30歲前置業;兒子當然不忿說:「今天的社會不像當年的容易」!筆者和朋友說,不是今天容易與否,重點是你的兒子已贏在起跑線,他不用從零開始。
努力不一定成功 但機會比人多
回到香港,和一些親友拜年,筆者見某親戚愁眉苦臉,原來她擔心丈夫失業;筆者安慰生活可以富貴,亦可以清淡,不一定要人人有樓。筆者回想這位親戚,他們兩夫妻年輕時,並沒有犧牲某些生活享受,所以今天仍要憂柴憂米。
早兩天打開報章,看到一位22歲的地產代理,適逢上年生意的豐收,剛剛買下了人生第一個物業;她是在19歲入行,她明知自己沒有什麼技能,唯有努力工作,放棄娛樂,不斷積蓄,當然並非人人都能夠這樣幸運,重點是你要怎樣的生活,就要怎樣的努力!努力並非一定成功,但是,機會總會比別人多。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76&issue=20170206
廖偉麟料今年商廈樓價升15%
1 :
GS(14)@2017-03-03 00:48:27【本報訊】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外甥、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最近斥資逾6,670萬元增持灣仔駱克道乙級寫字樓三湘大廈樓面,他接受訪問表示,看好今年商廈市況,預期15%升幅。廖偉麟承認購入灣仔三湘大廈20樓全層,建築面積4,765方呎,以連租約以約6,670萬元成交,呎價約1.4萬元,回報率約2.7厘。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中海(香港)置業有限公司1998年以約1,483.9萬元買入,持貨19年,賺逾5,100萬元,升值3.5倍。廖偉麟表示,看好商廈前景,相信甲廈頻創新高帶動其他級別商廈,預期整體商廈價格今年升約15%。今次買入上述樓面,坦言低水,且較早前購入同座21樓全層,目前相連兩層共約9,915方呎,將預留部份樓面集團自用外,部份樓面將以呎價1.8萬元放售。市傳,中環和安里8至12號一樓,面積3,240方呎,以1.26億元成交,現由餐廳承租月租23萬元,回報率約2.2厘。原業主2008年2,980萬元買入,持貨9年,賺9,62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1/19943639
Next Page